爱的痛苦

2024-08-14

爱的痛苦(精选9篇)

爱的痛苦 篇1

爱的痛苦 -资料

如果说相识,相知,相爱是缘份的话

那么,相别离,是不是缘份的另一种解释

你一个简简单单的话语:有缘无份,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就诠释了我们一年多的感情!

仔细想想,爱你原来不容易~~~~

你那样狠心地离开了我,我发誓不再想你,不再恋你,不再爱你,绝口不再提你,只是在今日无意间在QQ上撞到了你,心底还是忍不住一丝痛楚,窗外突然下起了雨,眼底突然禁不住流出了泪水,

是啊,假若不再碰到你,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原来还是这么在乎你,你

曾几何时,就在这样的夏日里,我们相识,那样美丽。曾几何时,就在这样的夜晚里,我们相知,那样甜蜜。曾几何时,就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相依,心在一起,曾几何时,就是在这样的爱情里,你说你永远不会离开我,永远爱我,永远是我走路的两条腿~~~~~~

而今,同样的夜晚,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不一样,只是心情!!!

你告诉我:你有了女朋友了,过的很快乐,你们很相爱,希望我祝福你们,

资料

我默然一笑,轻轻点头,匆匆下线,假装不在乎,假装不介意。

我能不在乎吗?能不介意吗?你又怎么知道,我内心泛起的层层波澜----痛的波澜。

我那么爱你,为你付出那么多情谊,而今,转身就成熟悉的陌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

当初的所有情和义,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历历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

从相识的那一天,那种兴奋,从相知的那一天,心头的那种蠢动,从相爱的那一天,那种幸福开始。我的心,就从未离开过你。

你高兴的时候,我为你喝彩,你悲伤的时候,我为你掉眼泪。你寂寞的时候,我陪你走过寂寞。

多少个日子,我无时的牵挂着你,多少页日记里,都有你的名字。从何时开始,我的心就一直寄存在你那里,我为你付出

而今,我一无所有,只有痛苦的回忆!

多少情,多少爱,就这样,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丝毫痕迹。

只是在我心中,有一道无法抹灭的伤痕,只是在我脸上,多了一道愁容,只是在我眼中 ,有一种晶莹,我知道,那叫泪水,那叫爱的泪水~~!

★ 爱的痛苦

★ 是否再婚散文

★ 是否亲情淡如水散文

★ 幸福是否真的存在-散文

★ 你是否真的爱我散文

★ 痛快与痛苦的散文

★ 痛苦的缘故在于比较的经典散文

★ 在文字中痛苦 散文

★ 爱就是爱散文

★ 爱就是忍受痛苦,被爱就是引发痛苦语录

爱的痛苦 篇2

关键词:爱,荆棘,追寻

一、关于《荆棘鸟》

科林·麦卡洛创作的长篇小说《荆棘鸟》将人性、母爱、宗教、爱情、道德与时代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描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虽以梅吉和拉尔夫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主线,但是文中祖孙三代四位女性的感情生活却各具内涵和特点。作者通过对四位女性人生经历和感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在特定时代中人们对爱情的追寻、对命运的抗争像传说中的荆棘鸟一样付出一生的努力。

二、《荆棘鸟》中四位女性对爱的追寻

爱情是人的本能,追求自由是人性的本质体现,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和对自由的向往,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爱情与自由的追寻之路注定不会平坦。《荆棘鸟》中四位女性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对自由的追寻,在宗教、伦理、家庭、社会等枷锁下变得异常艰难和坎坷,因其各自的态度和目标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结局,使得各自的爱情追寻之路的性质呈现不同特征。

1、玛丽·卡森的痛苦之爱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的冲动:一为生存本能的冲动,即建设性的婚恋,一为死亡本能的冲动,即追求迷恋死亡,破坏毁灭他人以及破坏毁灭自己。梅吉的姑妈玛丽·卡森的爱情是痛苦的,她既毁灭了他人也毁灭了自己。

玛丽·卡森当年独自闯荡澳大利亚,凭借着自己的“一张脸, 一个身子和一个比人们认为女人应该有的更聪明的头脑”嫁给了年长数岁的新南威尔士最大庄园德罗海达的拥有者迈克·卡森。玛丽·卡森是不幸的,她在33岁就守了寡。她凭借着超强的努力和精明的头脑管理着牧场和迈克尔公司从而富甲一方。在65岁时,玛丽·卡森爱上了帅气、睿智的神父拉尔夫。但他深知拉尔夫接近她只是为了履行教会的职责,她因不能得到拉尔夫的爱而陷入了痛苦之中。玛丽·卡森凭借着女人的直觉察觉出拉尔夫和梅吉的亲密关系,嫉妒之火充斥着她的心,她要报复拉尔夫和梅吉。她修改了遗嘱,把财产全部捐给教会并指定由拉尔夫支配。她透彻了解拉尔夫的理想追求,面对1300万英镑带给的莫大机遇,她知道拉尔夫会选择教会而放弃梅吉。她得不到拉尔夫也不会让别人得到他,她得不到拉尔夫的爱也不会让拉尔夫去爱别人,在爱情上她是痛苦的但她也让别人痛苦。玛丽·卡森的圈套无疑是成功的,她成功的毁灭了别人。玛丽·卡森设计完圈套后选择了平静的离开人世,因为她知道她已没有了亲情和爱情,只有自私、嫉妒、孤独和痛苦。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对命运的抗争,她想冲破年龄的界限、宗教的枷锁、世俗的观念,她对男权社会提出了挑战。她没有得到自己的爱情最后自私而痛苦的选择了毁掉自己所爱的人,正如她在遗书中所说“拉尔夫,我爱你,因为你不想得到我,我多么想杀掉你啊;但除那样做以外,用这种办法进行报复要好得多。我不是那种高尚的人。我爱你,但是却希望你在痛苦中尖声呼喊。你知道,因为我清楚你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了解这一点,就像我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一样地有把握。你会痛苦叫喊的,拉尔夫,你会明白极度痛苦是怎么一回事的”。

2、菲奥娜的缄默之爱

菲奥娜出身于名门望族,性情温和而孤傲,端庄而倔强坚韧。年轻时,菲奥娜爱上了一位当时很有名望的政治家帕吉汉,虽然帕吉汉是有妇之夫,但菲奥娜仍深爱着他并为之生下了私生子弗兰克,为了家庭的荣誉和名声他被迫嫁给了羊毛工帕迪并远走他乡。菲奥娜用一生深爱着帕吉汉,帕吉汉就是她命运中最长最尖锐的荆棘,菲奥娜的爱情是痛苦、短暂的,然而她却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菲奥娜对孩子们的态度是不同的,她对弗兰克充满了慈祥和温柔,她将对帕吉汉的爱默默的转移在弗兰克身上,对弗兰克的爱就是对帕吉汉的爱的延续,对待其他几个孩子则更多的是沉默。尽管帕迪非常爱菲奥娜,他维护了菲奥娜的名誉并给与了她婚姻和家庭,尽量的给菲奥娜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菲奥娜的爱。虽然当奥菲娜得知帕迪葬身大火时显得非常着急和伤心,并说“他是最亲切最温柔最值得爱的人,可是直到失去他时我才明白这一点;我爱他,可是我却再也没有机会对他说了!我太不幸了……”,但这只是这个缄默的女人对帕迪深深的感激与歉意,这种爱应该是区别于对帕吉汉的爱,是一种亲情的爱。奥菲娜只爱帕吉汉一个人,她说:“我爱他爱得几乎发疯了,我知道我从此以后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了……”虽然这是一段没有婚姻的爱情但是她仍然沉醉其中,用自己的缄默表达着对爱情的态度。

3、梅吉的觉醒之爱

梅吉渴望得到神父拉尔夫的爱,但和她母亲一样是不幸的。拉尔夫为了大主教的地位和自己的职业理想抛弃了她。卢克只是因为相貌与拉尔夫相似就娶得了梅吉,而他并不爱梅吉,他爱的是梅吉的财富,他为了追求财富不仅骗取了梅吉的钱款而且逼着梅吉去做保姆,哪怕是梅吉生孩子时也不在她的身旁。所以从这点上来讲,梅吉的婚姻不如她的母亲,虽然都是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但至少梅吉的母亲还有一个挚爱着她并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帕迪,而梅吉则没有。梅吉对拉尔夫的爱从来没有减少,她用一生去追寻一份纯真的爱情,拉尔夫是她的那根最长最尖锐的荆棘。与拉尔夫在马特洛克小岛上的日夜是梅吉一生之中最幸福的几天,虽然,拉尔夫又一次的背叛自己,但梅吉已经逐渐的觉醒。她已经意识到和卢克的婚姻并不是她要寻找的爱情归宿,她毅然结束了这段婚姻。梅吉意识到她的爱人已经被上帝夺走,她和拉尔夫的爱情受到了宗教枷锁的禁锢,她不仅消除了对上帝的恐惧而且开始质问上帝,正如她经常所说:“亲爱的上帝,为何你要把拉尔夫夺走。上帝和我,谁也不喜欢谁”。在与上帝的抗争中一定程度上梅吉获得了胜利,拉尔夫虽然成为了红衣大主教,表面上终身献给了宗教但是拉尔夫的爱情是属于梅吉的。

4、朱丝婷独立之爱

朱丝婷有着强烈的叛逆心理和反抗精神,她不屈服于世俗的观念,不压抑自己的情感。她不会为了婚姻而压抑自己并屈服于男权势力,正如她回答梅吉时所说,“根本不可能!哭天抹泪,像叫花子似地度过我的一生吗?向某个连我一半都不如,却自以为是的男人低眉俯首吗?哈,哈,我才不能呢!”朱丝婷个性特征明显,清高、孤傲,自我意识强烈,她深爱着弟弟戴恩,戴恩的意外去世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但也使她清醒的认识到爱的另一层含义,真正的爱是带有普遍性的爱,是学会博爱,撕去爱的神圣的外衣,依然可以看到其既平凡又伟大的一面。朱丝婷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天赋成为了一名很有名气的演员,在这里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走出了一条与外祖母和母亲不同的幸福道路。

三、结语

在爱的底下蜷伏着彷徨的痛苦 篇3

一直以来,教师授课时皆能把握爱国这一主题,但仍有不少教师停留在浮光掠影式的感知,不断地重复着文本的表层感知,大而空,置文本的深度及细化于不顾。要知道,一个“爱”字,仅仅是诗中的显性情感,而“文学形象,往往是隐性高于显性,隐性决定显性”①。这就需要教师下足功夫,做足文本解读的功课,撬出诗人复杂而丰富的隐性情感。因为,在爱的底下,蜷伏着痛苦,一种彷徨的痛苦。

我们不妨运用孙绍振教授的还原法来解读《我爱这土地》。众所周知,艺术作品是作家的主观情感与现实的客观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其创作过程就是合二为一的过程。还原,则与之相反,是一分为二的过程,即从文本中把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与作者的情感分离出来。此举旨在彰显文本内部的主客体矛盾,凸现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

一、在意象群中还原艾青的爱

孙绍振教授认为:文本解读中研究的起点就是意象②。我们先看看诗中的几个意象:鸟、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几个物象原本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而已,毫无感情可言,充其量就是几个无关痛痒的词。然则,何以放到诗中即令人血脉贲张,激情澎湃?皆因意象是物象和心相的统一,此刻已经成为了诗人的主观映像,在此之中融进了艾青的爱,成为诗人丰沛情感的折射。

以土地为核心的意象群,承载着诗人深沉之爱。本诗中,不管是歌唱的鸟、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抑或是温柔的黎明,都依附在土地恢弘的背景之上。熟读艾青的人都知道,土地寄予了艾青热烈而深沉的爱。在艾青看来,土地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家园,不管是贫瘠抑或丰饶,不管饥谨抑或富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生于斯,长于斯,叫艾青如何不爱土地?哪怕雪落在中国“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③,也掩埋不了中华儿女所烙印着的足迹,掩埋不了艾青内心深处“我爱这土地”的独白。那是一种深入骨髓,沉入血液,为之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爱。

解读诗人的爱,还要重点解读“黎明”意象。诗中吟唱黎明的诗句的行首是连词“和”。“和”在此表并列关系,足见一个“黎明”在诗人心目中的份量,绝不亚于前三行“土地”“河流”“风”之总和。黎明,一个特定时间,划分白天与黑夜的时间节点。《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当时日本的恶蹄正肆无忌惮地践踏着中国的土地,中华民族国难当头,生死攸关,正停留于时间轴上最危险的时刻。缩短乃至直接跳过黑夜的漫长,拥抱白天的光明,是诗人急切的梦想。艾青对这土地爱得越是深沉,黎明在他心中的分量就越重,对黎明的追求切也就更加迫切。

二、在意脉中还原出艾青的痛苦

艾青的爱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从诗中的意脉得以一览无余。所谓意脉,是指隐于意象群落之中的情感的运动④。意脉在诗中起到凝聚作用,缺乏意脉的意象即使再美,也如同散沙般七零八落。既然诗人化身为鸟,我们就循鸟歌唱时的情感起伏来把握意脉。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从“被暴风雨所打击着”不难看出,诗人挚爱的土地正饱受摧残,遭遇苦难。于是诗人借助河流这意象,满腔悲愤随波起伏,倾泄而出。树欲静而风不止,诗人心抑难平,不停地鼓胀着激怒。他在黑暗之中煎熬,就是为了等待黎明的那一道曙光。

孙绍振教授指出:意脉之所以难以直接把握,在于它不但是潜在的,而且在字面上往往不连贯的⑤。我们身为解读者需要调动灵敏的触觉,透过字面的不连贯,窥见字底下的连贯。在上述整齐的排比式的句组中,前三句以“这”统领,唯独第四句转化为“那”。“这”与“那”,绝不止是代词那么简单,艾青在里面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内涵供我们解读。这土地,这河流,这风,以“这”引领,强调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共有的、熟悉的景物,迅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三个“这”,足见爱之丰厚深远,支撑着黎明的梦,为黎明的梦筑造起厚实的情感基调。如果笔风照此延续下去,出现“这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了,那该多好啊!那就意味着黎明的梦也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了。故事就可皆大欢喜,圆满落幕了。可惜诗的意脉在此突然转折,以一个蓦然相反的“那”字予人当头一棒。借助意脉的这一转折,艾青的痛苦跃然纸上:爱在这,梦在那;爱在左,梦在右;爱与梦硬生生地被拆成牛郎与织女,中间横着水千条山万座。梦,还在那遥远的地方。黎明什么时候才到来?无人知晓!于是,鸟在期盼黎明中带着痛苦死去。

三、从意境中还原出艾青的彷徨

构成艾青痛苦的主要成分乃是彷徨。彷徨,是艾青个人的苦难遭遇和社会的黑暗现状不断交织催化而逐渐深化的迷茫心理。这种彷徨,可通过本诗的意境还原出来。孙绍振教授对意境是这样阐述的:“以意象群落为主体,以潜在的意脉贯穿首尾,以其意在言外的含蓄性构成整体和谐”⑥。就本诗的整体性而言,须把着眼点放在诗中的“我”之上。这个“我”,并不能想当然地简单等同艾青本人。诗一开篇“假如我是一只鸟”中“假如”二字,即已将“我”与艾青现实中的本我区隔开,纳入到充满万千可能性的想象空间里面。艾青曾在《诗论》中讲过:“诗人的‘我,很少场合是指他自己的。大多数的场合,诗人应该借‘我来传达一个时代的感情与愿望。”由此可见,诗中的“我”是寄予艾青的时代感情和时代愿望的载体。此外,在本诗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常”一词,是表时间的词语,可看出“含泪”持续时间之久,再与第一节中的“死”结合,则时间跨度足以涵盖死前、死时、死后,契合“时代”一说。本诗所传达的是哪一个时代呢?艾青出生于1910年的,1938年创作本诗,再参照艾青的生平,基本可确定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是一个特定年代,军阀、内乱、抗战、天灾……所有的不幸,全都汇集到那个年代。

理解艾青的时代感情,先从其个人苦难遭遇入手。艾青写《我爱这土地》年方28岁,却已经历过他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坎坷和沧桑。他一出生即因在地主家庭中“克父母”而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小生命,被寄养于贫穷保姆家,五岁回家后仍只能称父母为叔婶,自幼便感受不到父母亲情的温暖,被遗弃的童年时代促使他形成沉默压抑的个性。以致于后来,无论是他忤逆父意留学法国学画,抑或是弃画从诗的决然转身,其作品都难以摆脱那种忧郁感。1932年,艾青回国后因组织“春地画会”进步美术活动被捕入狱,三年的铁窗生涯又把他的忧郁感禁锢得向纵深推进。出狱后,他仍奋身投入到革命文艺创作中,但残酷得如死水一般的黑暗现实,让诗人发现“要救人的,如今却不能救自己了”⑦的无可奈何。个人的苦难遭遇,与万千劳苦大众同根共壤,紧紧连在一起。艾青对国土支离破碎的锥心之痛感同身受,汇聚了哀叹悲苦命运的情感。艾青的这种时代感情正是此前意脉中所还原出来的痛苦的滋生温床。

至于时代愿望,则是本诗所提到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表达的就是艾青对当时动乱年代的厌恶、唾弃,对未来光明时代急迫的期盼及召唤。这种时代愿望,实则上亦是源自于前文意象所还原出来的对国土的爱。

如此一来,源于爱的追求光明的时代愿望,与孕育着痛苦时代感情的黑暗现实,在本诗中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两者形成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对立。这种对立的尖锐性与长期性,催生出本诗的彷徨感。这彷徨感,诗人借助第6、7行一反常规的两个标点符号来隐示。

第6行:“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诗人在句末使用了一个省略号。我们先追溯此处除了省略号以外,有可能使用的另外两种标点符号:(1)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陈述语气,顺应前三个意象的逗号,形成一个整体。(2)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强烈的感叹号,表达出对光明的热切向往。可以发现,句号或感叹号,是常规用法,都能表现出原有内容和主题,对诗的风格的影响亦不大。但艾青为什么偏偏要使用省略号,这里面究竟有何深层密码?根据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省略号的用法如下:(1)引文的省略;(2)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3)语意未尽;(4)说话时断断续续;(5)对话中的沉默不语;(6)特定的成分虚缺。⑧显而易见,此处省略号寓示着诗人语意未尽。艾青到底还有什么话想说?为什么不说出来?

在艾青的诗作中,黎明的意象并非仅出现在《我爱这土地》。单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就以黎明为主体意象写了《黎明》《黎明的通知》两首诗,前者在等待黎明时,直抒胸臆“希望在铁黑的天与地之间,会裂出一丝白线——”。后者将黎明拟人化,“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1937年的《黎明》,1938年《我爱这土地》中的“黎明”,1943年的《黎明的通知》,三者一脉相承,合成一首反复吟唱“黎明”的叹咏调。这固然在一方面表达出诗人对光明的执着追求。但另一方面,当诗人历经多年不断呼唤黎明却得不到回应,梦想一次又一次破灭,希望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中不停地被吞噬,艾青对光明的信心能坚定如昔已实属不易。只是此时此刻的艾青,对黎明缺乏一种清晰感及踏实感,黎明何时到来还是个未知数,有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等待黎明也许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光明,他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所以他既不用带肯定语气的句号,也不用热切强烈的感叹号,而用一个省略号来表达自己的迷茫感,亦是彷徨感。

再看第7行:“——然后我死了”,句首用了一个破折号,破折号之后紧跟着“然后”一词。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然后”表示承接,两者在此处结合又显得有悖常理。诗人的刻意安排有何用意呢?我们知道,“然后”是承接连词,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的另一行动或情况。此处意指“死”的行为乃在“歌唱”之后,既表明“歌唱”和“死”行为所发生的时间先后关系,也强调两种行为所间隔时间的短暂,甚至是无间隔的。作者的意图就是要告诉读者,“死”是跟“歌唱”有关联的,而并非时过境迁的生老病死或其它的死。但是,诗人又担忧读者误解“歌唱”与“死”存在因果关系。那样一来,“死”就成为一种慷慨就义,壮烈献身。这显然并非艾青原意,于是他用了一个破折号来劈开从“歌唱”到“死”的顺承关系,转换话题,告诉读者并非因歌唱而死。那是因何而死?诗中并没给出答案,诗人也没有明示。但创作本诗时,武汉等多地相继沦陷,艾青在战火中居无定所,辗转奔波。他曾在《艾青诗选·自序》中提过那段流亡生活:“我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山西临汾,从临汾到西安,又折回到武汉,到桂林”。⑨还有1983年的《我的创作生涯》回顾其人生“真像穿过一条漫长、黑暗而又潮湿的隧道,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过来,现在总算过来了”⑩。可见诗人在此并非以“死”明志,而是以“死”表心,表露的就是彼时彼境下孤苦无助,挣扎失措,近乎郁郁而死的一种心理状态。艾青《诗论》中“在世纪的苦闷压抑下,旧知识分子普遍地感到心理衰惫”{11}的总结,亦可视为诗人彷徨心理的自我剖析。

孙绍振教授曾说,解读是解读主体和文本主体之间由浅到深的搏斗、同化和调节。解读《我爱这土地》,爱处于第一层面,观而得之;痛苦处于第二层面,品而感之;彷徨处于第三层面,析而证之。

参考文献

①②④⑤⑥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③艾青:《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⑦艾青:《艾青诗选·一个拿撤勒人的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⑧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标点符号用法》,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年版。

⑨艾青:《艾青诗选·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⑩艾青:《我的创作生涯》,《诗刊》,1983年第8期。

{11}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爱的痛苦 篇4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是于娟“癌症日记”中被网友转载最多的段落之一,近日来悄然打动了许多人,短短两周,她名为“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吸引了100多万的访问人次,平淡而诚挚的文字让每一篇博文下满是祝福。

于娟,女,32岁,祖籍山东济宁,海归,博士,复旦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乳腺癌晚期患者。这位32岁的复旦大学女教师,在2010年元旦左右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已转移到全身躯干骨。她在健康状况稍好的时候,开始回忆并记录下癌症治疗的点点滴滴。在短短文字的后面,却是一个乐观坚强并相信奇迹的女儿、妻子和妈妈。

于娟并不愿意有人关注她。她所希望的,是有人关注她用生命写下的文字,希望有人能够透过她的文字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方式,从“于娟日记”在社会上热议以来,也引发了我们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探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了如今人们关注的话题。

宁津:既然我们都无法“早知道”

于娟坚持每天两次更新博客,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坦白说后悔自己曾经这样——“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但很遗憾的是,很多网友,一边看着于娟的博客,一边重复着跟过去的于娟同样的生活,只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到“生命临界点”的危机。

相比网友们的“明知故犯”,在“生命日记”之外,其实更令人警醒的是,在中国,像于娟这样的人,可算是“优等生”、“优等白领”的典型,但她认为自己考的GT证书“毫无价值”,考研是“堂而皇之”,毫不夸张地说,这也间接反映出了我们生命教育的缺失。我们的教育,更加偏重分数和考试,而对“人生”、“生命”较少涉及。很多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优等生”,只知道沿着家长和老师指点的方向努力,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找一份好工作、结婚生子,直到有致命性的危机出现,他们才恍然大悟: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过去的很多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父母,把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原本成绩出众的孩子因没有考进理想的大学选择了逆反甚至轻生,他们才知道后悔:早知道会这样,我当初就不该逼他。还有很多子女,平时忙于工作,忙于小家庭,直到父母病重,他们才觉得遗憾:早知道会这样,我肯定会抽出时间来多陪陪父母。

“早知道会这样”,这已经成了我们痛悔时最常用的句式。当然我们也都清楚,我们都无法“早知道”,所以我们能做的,也正是于娟老师一再提醒我们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以不会令自己将来后悔的方式去生活。

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提供了出色的答案。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提到,他17岁的时候读到这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多天是‘No’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乔布斯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21岁与人合作创办苹果公司,三十多年来一直是IT界的风云人物,这是一个常人在改变着自己不平凡的生活。

杨文: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不管怎样生活,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着到。只是,一直都活在压力下,而丢掉了原本自己心底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好像总是缺失了什么。一个活着,喜欢的是夜夜笙歌也好,喜欢的是周游世界也好,总该要拖着自己的身体去做。活着精彩才是王道。不该在失去的时候才懂的珍惜,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相反的事儿了。其实我们都在写着“生命日记”,用着自己的生命去书写自己的生活。

记得一个中年丧妻的画家,有一次泪流满面地跟我说:活着真好。对比那些不幸的人,我们才能知道做一个健健康康的普通人的快乐。所以于娟的存在,是作为一个悲情人物,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生命的真实价值。别人连活下去的权力都被剥夺了,别人在睡梦中都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我们还抱怨啥,还愤怒啥,还不平衡啥。于娟,我很佩服她。谢谢她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要我们在忙碌的同时,多挤出些时间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浮躁?是急功近利?还是像洗脚妹默默无闻中资助那么多学子一样平凡中见神奇?

阿布:总是失去了才懂珍惜

于娟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许多人在患上不治之症以后都以书或网络的方式警醒世人,并转告自己的感悟。但悖论是,如不亲身经历,大多数人还是不会“悔改”,“毫无必要”的压榨或消耗自己的生命总是理所当然,等身体垮掉时,又才幡然醒悟自己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纪德在小说《背德者》里说:“人们最动人心弦的作品,总是痛苦的产物。幸福有什么可讲的呢?除了经营以及后来又毁掉幸福的情况,的确不值得一讲。”

很多东西,只有当我们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倍感珍贵。生命如是,感情如是,亲情也如是。我们总是期待着天荒地老、地久天长,却不懂得去经营和珍惜,等到真正大彻大悟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如此看来,还是知足为好,人生追求什么完美?能够每天快快乐乐的活着就是最好的了。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平时身体好的时候没想过生老病死,离别感伤。若是明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倒计时,和亲人朋友的相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恐怕每个人心中涌起的除了绝望之外更多的是空白。生命太脆弱,用健康代价换来的那些所谓的物质在生命面前显得尤其渺小。走到最后一刻才明白最宝贵的应该是什么,于娟所说的所谓“浮云”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只有在生命即将消失殆尽之时才能意识到自己以前所追求的那些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朱玲:幸福是什么?

早睡早起,规律的作息时间有益健康,这句话所有的人都会承认,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工作的压力需要我们去承受,各种交际活动需要我们去应酬,数不尽的生活欲求需要我们去争取,日新月异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掌握,应接不暇的网络资源诱惑我们去点击……使我们不得不将白天延长进夜晚,由不得自己。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早睡早起已经离我们远去。看了于娟《生命日记》,相信每个人都会很震撼,但是看过之后,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作息规律。

纪福黛:济世若有方,人生则无悔!

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人生格言经典》中,收录了纪福黛撰写的数条格言,而她自己最喜爱的,就是这一句“济世若有方,人生则无悔”。

“有梦就有明天,树影摇曳,轻风习习,在一片中草药种植田地中,矗立着一幢整洁安静的楼房,住着来自全国的癌症患者,他们每天一起相互鼓励,相互交流抗癌经验,并且在这里快乐地工作着。呵呵,这就是我一直在构画的康复图。”。

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他的课很受欢迎,名字就叫幸福是什么。很多学生去听了以后,纷纷表示,这门哲学课将会影响自己的一生。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有多少人是活得很不明白,“要浪漫,先浪费”,是不是所有的人生的幸福和快乐,都要“先浪费”呢?房子、车子、金钱、权力、名利等等,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还有“结婚要婚房的丈母娘”,这些人真得知道什么是幸福吗?

使用痛苦造句 篇5

3、我难以想象,如果幼鹰不独自经受自然的磨难,又怎能展翅于苍穹?我难以想象,如果梅花不独自承受秋风的萧瑟,又怎能傲放于严冬?我难以想象,如果男孩不独自承受摔跤的痛苦,又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儿?

4、人生就是生活的过程。哪能没有风没有雨?正是因为有了风雨的洗礼才能看见斑斓的彩虹;有了失败的痛苦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5、失恋不失德。不要因为失用痛苦造句恋痛苦和愤怒去做过激的蠢事。它是愚味无知的表现,不但不是解除痛苦的良药,更会造成违反道德人性,触犯刑的结局。失恋后,与对方的爱情可能逝去不返,但友谊还不能抛弃。

6、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

7、奋斗者的幸福是从痛苦起步的,享乐者的痛苦是从“幸福”开始的。

8、人因为心中有了痛苦才会发此链接奋图强,动物因为有了痛苦才会英勇无比。因为他们心中有了痛苦,所以他们能在痛苦中前行。

9、恋爱是一场雨,滋润你我的心扉;恋爱是泪水,折磨你我的情;恋爱使人最幸福,又使人最痛苦。

10、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11、幸福是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幸福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12、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烦恼,其实,成长本身就是一段充满痛苦的人生经历,有了它,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我们应该乐观地面对成长的烦恼,化烦恼为动力,让我们的船驶向成功的彼岸。

13、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

14、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15、犹太人性格中的“幽默”是与他们迎逆而上的不屈和积极乐观的勇气合二为一的。也许这些称为幽默的东西里总有些荡之不去的轻忧,但却没有使犹太精神沦为自叹自怜的绝望,悲凄之中的自我亢奋使痛苦化为高贵。

16、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

17、这模型飞机、可以摇控,一按就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它是我的好玩伴,也是唯一能听我说心灵故事的伙伴。当我与朋友闹矛盾的时候,是它陪伴我度过了孤独、寂寞的那几天。闷闷不乐的我把它抱在怀里,把我心中所有的痛苦都向它倾诉。

18、姐姐俯卧在床上全身搐动,一声声压抑的、痛苦的唏嘘,仿佛是从她灵魂的深处艰难地一丝丝地抽出来,散布在屋里,织出一幅暗蓝的悲哀。灯光也变得朦胧浅淡了。

19、梅花尽避也被吹得左晃右摆,一些吹落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可还有更多的花瓣在枝条上纹丝不动,在寒风和大雪中默默地忍受痛苦,没有叫过冤,喊过屈,它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默默奉献。

美丽的痛苦 篇6

-----读《青铜葵花》有感

《青铜葵花》这本书是曹文轩写的。书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由于有一次发烧变成一个哑巴;女孩叫葵花。一个很特别的机缘,使在乡下的青铜和城里的葵花成为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在葵花12岁那年命运将她召回城里,从此之后乡下的青铜只有每天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方向……

书的结尾是美丽的,葵花进城读书了,青铜会说话了,算得喜剧,但里面也隐藏了一些痛苦:葵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城里阿姨家里孩子会不会像翠环和秋妮那样嫉妒她…….青铜由于思念葵花竟然发生声来,这要经历怎样的痛苦才会发出声呀?那是痛苦的产物,那是不正常的反应,有人还觉得是疯子呢。书中有一个片段很精彩,从98页至103页的。葵花家因那年三月狂风暴雨把她们家房子吹垮后搭一个窝棚,由于家里穷,点不起灯,她平时就到点得起灯的翠环或秋妮家里写作业。一天晚上葵花有很多作业,她依次到翠环、秋妮家写作业,由于白天在课堂上表扬了葵花作业写得好,她俩嫉妒葵花,后来招到她们的冷眼冷语,然后到老槐树下的石碾上借着月光写作业,终于把作业写完了。青铜得知葵花在“借光”写作业后到芦苇荡捉萤火虫做十盏南瓜花灯。书中说那十盏南瓜花灯是大麦地最美、最亮的灯,现在看来这南瓜花灯可称得上是艺术品了,可跟小桔灯PK一下,跟我们小时候的油灯比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现在有的小孩不愁吃、不愁穿,写作业不是辅导老师就是家长陪着,更谈不上“借光”或“偷光”写作业了,但作业就是完成得不够好。是什么原因呢?做家长的和做小孩的都好好反思一下,难道非要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磨炼人的意志吗?难道非要在没有房、没有灯的的条件下小孩才会想办法把该做的作业完成?

《黑天鹅》:探寻自我的痛苦历程 篇7

一.母亲手中的玩偶

主人公妮娜美丽、脆弱、略带恐惧, 她是母亲时刻都挂在嘴边的Sweet Girl。她28岁了, 但还过着8岁女孩的生活。她的卧室装饰成粉色的公主风格, 房间里摆满毛绒玩具, 白色的瑜伽服, 母亲为她料理生活起居, 细微到帮她剪指甲、洗澡、脱衣服, 她在母亲眼里是时时、事事需要照顾的孩子。妮娜虽是成年人, 但是她的心理和情感发育并不完全。她缺乏安全感、缺少自信, 始终处于压抑状态。

从电影中母女二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出, 妮娜母亲是一位失败的芭蕾舞演员, 她希望女儿能完成她未够完成的梦想, 所以自幼便将妮娜打造成她意志的代言人。为了她“自己”的梦想, 她近乎病态地监视控制着女儿的生活。而与母亲相依为命,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妮娜, 事事必告知母亲, 她对母亲有一种情感上的依托。妮娜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一个成年人, 完全无个人意志和思想, 是母亲手中的玩偶, 是母亲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如果没有任何外部干扰, 没有任何唤醒妮娜独立人格的事件, 其母在妮娜体内的控制力是很难撼动的[1]。

二.探寻自我的痛苦历程

(一) 对母亲的反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自我是逐步发展的。它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在社会经验和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即是作为个体与那整个过程的关系及与该过程中其他个体的关系的结果发展起来的。”[2]随着年龄增长, 妮娜对自我的追求逐渐萌芽, 在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会交往中, 作为成年人的妮娜对母亲的“精心”照顾充满了精神上的挣扎, 对母亲的敌意由于母亲的强势力量一直潜藏在内心深处, 而对母亲的爱作为一种表面精神力量以绝对优势将敌意压抑在无意识层面。然而, 在自己渴望已久的“领舞”这个人生的机会和诱惑前, 在舞团导演托马斯和竞争对手莉莉的刺激下, 妮娜第一次真实地面对自己———欲望、嫉妒、叛逆……[3]面对真实的自己, 妮娜既害怕又渴望。对舞台上的完美的渴望, 对“天鹅皇后”的热切期盼, 对艺术的追求, 妮娜在矛盾痛苦中开始释放心中的“黑天鹅”, 与母亲的矛盾与冲突逐步升级。妮娜扔掉房间里所有的毛绒娃娃, 音乐盒摔在地上, 她与莉莉在酒吧嗑药, 她背着母亲在房中手淫自慰, 她的衣服也逐步由白色、粉色变为灰色、黑色, 她拒绝再做母亲的乖女孩。“黑天鹅”开始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了妮娜的意识。她与母亲走向了对立面。在二人冲突达到最激烈的时候, 母亲哭喊的是:“where is my sweet girl。”而妮娜给出的回答异常决绝:“shehas gone。”最后, 妮娜不惜伤害母亲, 挣脱出目前的阻止, 甩下一句:“I am the swan queen, you are the one who never leave the corpse”, 妮娜将黑天鹅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4]。

(二) 对性的探索

在对人性的理解上, 弗洛伊德认为人不仅不是世界的主人而且也不是自己的主人。它暗示人们, 驱使人生存、劳作和创造的动机并不是理性、意识、意志, 而是来自生命底层的无声的本能躁动, 来自于心灵深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识积淀。他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5]。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因素。

影片中妮娜的蜕变的根源也在于“性”。托马斯在妮娜的蜕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天鹅湖》剧情本身要求演员一人分饰两个角色, 这就要求演员性格本身要有双重性。妮娜是纯洁的“白天鹅”, 要想挖掘出高贵的“白天鹅”表面下掩盖的邪恶、叛逆, 性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最初的妮娜一直在压制她内心想要获得角色的冲动, 这从她遭总监托马斯的强吻后咬伤他的嘴唇、不断地挠后背的伤痕, 对于前“天鹅皇后”贝丝的恐惧心理都看得出, 但是理性始终没有敌过内心的渴望。在托马斯的一步步“引导”下, 在她“看到”托马斯和竞争对手莉莉欢好画面后, 她主动找到托马斯, 接受他的“引诱”。为了让妮娜释放出黑天鹅的激情、邪恶和女性的魅惑, 托马斯用性来启蒙妮娜, 想方设法让她从性快感中感受黑天鹅的“恶”。先是让她自己回家自慰, 而后是自己引诱妮娜, 让她模仿。“这次是我引诱你, 我要的是你引诱我”。在托马斯的一步步地“引诱”下, 妮娜在一步步走向性格的另一面。她在家里的两次自慰都没有成功。在莉莉的怂恿下, 妮娜在酒吧里嗑药后, 在幻觉中与莉莉欢好。性觉醒是成长的一部分, 黑天鹅最重要的特质正是对异性的诱惑, 这是作为女人才有的能力, 而还处在女孩状态的妮娜没有。如果说托马斯是妮娜探索“性”的启蒙者, 那莉莉就是妮娜“性”探寻路上的强化者。她身上拥有妮娜缺乏的危险、魅惑的黑天鹅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让妮娜感到压力和恐惧, 但同时, 对她又有巨大吸引力。因此在妮娜自我定位时, 她在某种程度上, 将莉莉视为她的一种“榜样”。妮娜在出现与莉莉亲热的幻觉的第二天, 她的表现取有很大突破, 她的服装也首次变成黑色。这不是因为某种性幻想, 而是她在潜意识中已经成为了莉莉 (现实中, 她也确实在药物的作用下, 放纵了一次) 。而她背上的抓痕也随着体内的黑天鹅一点点地被唤醒, 从一开始两道小小的抓痕, 越来越严重, 到最后钻出黑色羽毛, 黑天鹅完全占据了妮娜———成长即将完成。

三.找到自我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 (1923年) 中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 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社会每个个体都在压抑中生存, 所有恶的欲望都只是暂时被压抑, 本我和超我不断斗争, 虽然能够通过自我达成暂时的平衡, 但是这种平衡很快会被其他事件打破, 个体会再次陷入斗争之中。[3]自身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成为代表性恶的本我与代表道德的超我在个体思想中的斗争过程, 是代表性恶的本我如何挣脱代表道德的超我束缚的过程。[6]可怜的“我”服侍着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人。《黑天鹅》中, 妮娜本我层面的东西, 如对母亲苛刻要求的反叛、对压抑的生活环境的反抗、她潜藏在身体里的性欲、对竞争对手莉莉的嫉妒……所有这些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东西, 在善良、脆弱的“白天鹅”面前、在妮娜的超我面前, 威力无比, 本我以绝对的优势压过超我。对“天鹅皇后”热切渴盼、对艺术执著的追求, 打破了自我平衡。母亲的压制、托马斯有意识地“引诱”、竞争对手莉莉在她生活中亦真亦假的出现, 所有的一切, 把妮娜心中“黑天鹅”的邪恶, 把她内心潜藏的巨大的欲望, 全部挖掘了出来。影片最后, 几个主要人物在妮娜的幻觉中轮番出现, 她临近崩溃, 这是妮娜最痛苦的阶段, 也是她完成从“白天鹅”到“黑天鹅”完美蜕变前一种极端的不确定和不自信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恐惧。最后, 在化妆间幻想对莉莉的攻击, 巩固了妮娜的自信心, 一登场就是华丽的32圈“挥鞭转”, 完美诠释了黑天鹅, 震撼全场。

妮娜在欲望释放的瞬间, 感受到了快乐, 释放了心中压抑与欲望的妮娜, 也终于发现, 她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白天鹅”从高空跌落, 妮娜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对艺术的“完美”追求。妮娜感受到了完美, 寻找到了“恶”与“善”并存的自我。妮娜用生命换来一次极端的自我成长。

《黑天鹅》是妮娜一次被放大的、极端化的成长。对母亲的依赖与反抗、对竞争者的警惕和嫉妒、羡慕相交织的复杂的感情、在极度渴望下埋积的日益强大的压力、来源于自身的不自信和不确定的折磨, 还有总被隐晦的性觉醒, 都被波特曼精湛的演技还有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对节奏收放自如的掌握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真实地展现出来, 成就了一部运用超现实手法的写实佳作。《黑天鹅》中, 妮娜用极端方式寻求成长, 也让观者对教育方式、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黑天鹅》:母权下的自我觉醒.http://i.mtime.com/1433080/blog/5376741/

[2]方艳.在自我矛盾中寻找生命平衡的支点[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1 (6) :70-71.

[3]陈磊, 刘芳.《黑天鹅》中成长的痛苦与挣扎[J].电影文学, 2011, 19:119-120.

[4]《黑天鹅》:一次极端的成长.http://i.mtime.com/993032/blog/5528685/

[5]李亚旭.论弗洛伊德精神学说的三种解释方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18-22.

地球的痛苦 篇8

这是一个不合时宜、自不量力的举动。不合时宜,上面已有所言。以徐刚笔力,攒小说人物传记(徐刚曾有《谭嗣同》在香港《大公报》连载,读者甚多)、随笔等等,呼风唤雨于文坛,未尝不可;写电视剧、做电视晚会、专题片的策划、撰稿,收入想必颇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他却偏偏与“环境题材”搭上了边。有关环境,问题繁多,资料散乱,从“坎坎伐擅兮”到1958年大跃进的“烟囱好似大毛笔,描绘祖国好春天”,金钟倒挂,史不绝书。联合国倒是有个环境署,但洋文资料谁给提供谁来翻译让你无偿使用?所以在此之前我们不闻有为地球作传者,应在情理之中,大约人人都感到“力有所不逮 ”。确乎不如像俄国的伊林写《主宰地球——人怎样成为巨人》(袁达译,珠海出版社1998年11月版),让文笔“搭乘时间之舟”,“由石头着手”,到“青铜铸剑”,到“科学的曙光”,至“摒弃双手的脑”(以上均为该书篇目),一路上尽是人对自然的征服,人对他人生上、军事上或道义上的胜利,这对以竞争为标志的当代社会的读者们是合乎口腹之欲与人生理想的。或者他可以像英国人葛瑞姆·汉卡克那样写一本类似《上帝的指纹》(李永平、汪仲译,民族出版社1999年1月版)的畅销书,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自己也可以居于一苇斋(徐刚书房名)中,把典籍搬来梳理拼剪集而成册,也能省时省力许多,用不着一会儿“法新社消息”、一会儿“《纽约时报》载”、“《中国环境报》统计”、“《北京青年报》云云”,忙不迭地从遮天蔽日的媒体中披沙淘金了。帮助人们恢复对地球的记忆,重建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史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环境问题,虽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有了程度不同的立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还常常只是文化人的话题,绝大多数人的环境意识十分淡薄。紧迫感无疑是徐刚写作此书的动因。环境恶化,家园荒芜,既遥远又切近,它遥远如一个抽象的数字(如全世界每天有5600万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63英里的土地成为不毛之地),它切近如北京天空弥漫的灰尘,我国诸多城市连年降下的泥雨、酸雨。作家痛彻肺腑地看到,经济在高速发展,灾害也在高速发展。把这种触目惊心的现象揭示出来,让利益驱动下忙乱不堪的人群浮躁的心态能够冷静一点,徐刚表现了一个作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徐刚的社会责任感还在于他在写作《地球传》之前、期间对有关材料的广搜博采、去粗取细方面。他到过广西十万大山,1998年夏行舟吉林松花江上,更多地埋头于故纸堆、新近出版的有关报刊以及统计数字里,苦思冥想,或寻章摘句,或将所获资料分门别类,以便于忧思情思的阐发。务求全面,一丝不苟。笔者曾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谈到《主宰地球》与《上帝的指纹》这两本书,徐刚颇觉遗憾,如果早些读到,那么关于墨西哥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及其“数字语言”,和“人造群落”、“书写‘我’字”等章节会被他有选择地纳入思考范围。还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动物世界趣闻——人与动物的恩仇》一书,虽主旨在于“趣”,然其某些精彩段落亦不应被我们的人类文明史所忽略,如该书“鳄鱼”部分谈到的关于大型爬行动物大脑中枢“神经肽”的变化问题,凶猛动物的心理变化问题,也为人们更新旧有观念,谋求新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徐刚的遗憾是要求——《地球传》尽可能地“完善全面”而产生的遗憾。且不说关于地球的资料浩若烟海,仅论科学研究新的成果就足以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地球传》岂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岂是一本书可以写完的?应该有三本《地球传》五本《地球传》,应该由不同国别的作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笔法书写,让大家得到一个最接近(或曰比较接近)地球面貌的认识。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对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本《地球传》表示敬意。

显然,徐刚是撰写《地球传》的最合适人选中的一位。作为知名诗人、散文家的他,以主要精力从事人与自然的研究及环境文学创作已经十年。《伐木者,醒来》、《沉沦的国土》、《绿色宣言》、《中国,另一种危机》及洋洋百万言的《守望家园》在读者中影响颇巨,同时培养了他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加深了他对大自然的尊崇与热爱。在《地球传》中,说他“以优美的文字言说地球的历史,地球无与伦比的美丽和神秘,地球与人、与其它万事万物的联系,真实记录了地球今日的现状和困境”。应不算过誉之辞。徐刚写《地球传》,有他自己的特点,或曰色彩。

首先,徐刚是以地球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观察、来认识的。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不仅是文学的一种修辞手段,因为地球的庞大躯体、她对人类及万物的世代不竭的生殖力,我们所作的一种比喻。而且,地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她的物质性表现为四季的更替、草木的枯荣、山川河流、动植物的繁盛,自然中的一切,她的精神则充满了神秘。我们不知道海洋的波动是不是她的呼吸,岩浆地火是不是她的血脉,冰川相撞、地震雪崩是她的欢乐还是痛苦,大陆漂移、造山运动是她的俯仰还是抽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我们又由于过于渺小而无法对她给出更接近确切的定义。所谓文明史,主要是人类逐渐掌握工具与武器的历史,我们增加了对自然的局部的了解认识,对她的整体的感受与爱,却丧失了更多。徐刚虽然也只能沿着前人对自然认识的脉络来为地球作传,但他的基本姿态是把地球看作一个生命整体。他崇拜,他赞美。

徐刚的《地球传》,一咏三叹。所咏者,地球的博大仁慈,山峰的队列,海洋的浩瀚,如何一步步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先民们在自然的环抱中存身,舒展躯体与精神,他们与环境建立逐渐谐调的关系,颂祷神灵。三叹者,人的私欲的产生、膨胀,人对物质的不可遏止的需求。人与自然的谐调关系大致建立或曰初步建立之后,穿越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挺进,但这“自由王国”的面目却已横遭涂改,信仰被抽空,美学被扭曲,为了个体、集团的利益、为了社会学层面的成功,把人与人、集团与集团的激烈矛盾转而变为(起码是一定程度上变为)对自然资源的近乎疯狂的攫取,以人类幸福的名义,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满世界到处是利用、开采、掠夺。人类整体生存环境的恶化,谁去管它?谁去顾及大地的痛苦!尽管我们的先贤哲人早就提出过忠告,“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圣经》)“人类在以往200年间对生命层所获得的权力是史无前例的,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肯定可以提出一个假说:人,大地母亲的孩子,不会在谋害母亲的罪行中幸免于难。”(汤因比)可人们似乎依旧充耳不闻,数十年间仅核试验就有两千多次,世界各国所拥有的核武器足能把地球炸碎几百次。徐刚一咏三叹,侧重于叹,人愈来愈囿限于具体的职业、生活方式中,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在集团或阶层的社会、政治旗帜下,经济、价值体系内,不抬头望星星也不低头看土地,没了在自然面前的谦卑之心,没了信仰与感恩之念,甚至文明越发展就越失去人类文明、文化的整体概念。除了堕落,还能说它是什么?

《地球传》中所举两个事例,使我感触良多:一个是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2时56分“阿波罗11号”宇航员哈勃·威尔逊的脚——也是人类首次——踏上月球。他本来是要发表一个被拟定好的“登月宣言”的,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对月球的领土主权”。但他却“擅自”说了如下的话,“我,哈勃·威尔逊,以全人类的名义宣布:月球不属于哪一个国家,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第二个是1993年八位美国科学家为验证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住进一个完全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占地13万平方米的实验室“生物圈二号”(“生物圈一号”为地球),结果两年之后,“生物圈二号”中“25种脊椎动物死去19种,蜜蜂及其它可以传授花粉的昆虫纷纷灭绝了,在不再授粉之后植物园因此断代。但牵牛花藤却不知为什么竟然疯长,黑蚂蚁爬满了建筑物的金属框架,蟑螂以极快的速度繁殖四下乱窜。……”如果再加上老鼠横行无忌地到处爬,差不多就是诺查丹玛斯曾经描绘过的“世界末日”景像了。科学家们此一举动中有多少对地球未来状况的失望乃至绝望的因素尚难猜度,其忧虑之深却可想而知。“生物圈二号”计划的失败已成不争的事实,也许是科学的进步还没达到保证它成功的水准,但我们也可再追问一句,有些事情是否人类永远望尘莫及的呢?科学不是万能,人类怕是也有“定数”——无法超越的极限。

登月计划的实现给忧心忡忡的人类带来了一线曙光,希尔顿饭店集团的老板很快便有了在月球上建造五星级饭店的设想。但月球上空气与水——这人类不可须臾离之的资源问题仍然殊可堪忧。我们不可能都转移到寰形山上去,并且如果我们不痛改前非,月球势必还会变成千疮百孔的第二个痛苦的地球。宇航员威尔逊的宣言之所以一派金光闪亮,正是由于其冲破了国家主义、集团、区域利益的狭隘,表现出一种人类胸襟,文化、文明的大视野。这种胸襟、视野同样是解决地球环境问题的重要前提。

这部《地球传》首先是给中国读者看的,故而作家专辟一章“中国地形”,对中国地球地貌特点作了概括描述,包括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及长短优劣。中国自然环境恶化的状况与其人为因素尤其使作家感同身受痛心疾首,他呼吁有关环境的立法,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全民的环境意识。他以十年来积累的大量资料指出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他呼喊,我们不要将大地母亲置于死地。离开大地,人将一无所有,危险临近了,人们啊,你们要悔改!

痛苦作文300字 篇9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痛苦作文300字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痛苦作文300字 篇1

“妮儿,我出去玩会儿。”

“可是妈,我……”

“妈知道你胆儿小,不过妈一会儿就回来,听话啊。就一小会儿。”

“妈……妈……妈……”

“咣嗒”

大门合上了,妈妈彻底走了。

“怎么办?怎么办!都五分钟了怎么还不回来。不是说就一小会儿吗?”

急的我出了一头的汗,心里想“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鬼呀?”

“鬼!”

吓得我差点儿尿了裤子,情急之下我跳上床,钻进了被子。

心想“爱咋咋地吧!”

蒙在被窝儿里不一会儿,额头上就见了汗珠子了,滴滴嗒嗒直往下淌。蒙在被窝儿里即热又怕,所以我在被子里翻过来覆过去的睡不着,为了给自己壮壮胆子,索性打开了电视机,我小心翼翼的扒开一条缝儿,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心里默默的祈祷“不要怕啊!李茜最勇敢了。”

痛苦作文300字 篇2

在一个晚上,我无聊地看着舍友自己做自己的事。突然,我身上一股邪念猛灌进我的心头,我想“欺负”胡铭欣。我告诉给其他舍友,大家经过一致决定,同意了我的“方案”!

我们把胡铭欣骗到床上来,然后大家一拥而上,挠胡铭欣的痒痒,一开始,大家也觉得挺好玩的,可是,到了后来,好像有人压到胡铭欣,胡铭欣觉得痛,便对我们说出痛楚。我们却不以为然,胡铭欣痛极了,我们却没发现,还在欺负她。也许,胡铭欣开始发火了,一挣扎,把我们给推开了,我们还觉得不够,无敏慧便一把夺去胡铭欣手的布娃娃,可是,胡铭欣“哇”的一声,蹲在地上哭了起来,我们像木头一样愣住了,一时间不知怎么办!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胡铭欣生气和哭的样子。

真没想到,我竟然因为无聊,把别人当作玩具,我怎么那么坏啊!这是我吗?

那天晚上,谁也没有说话,可是,我们可以清楚地听见刺耳的哭泣声,一声声刺入我的心中,我痛苦不已。对不起!胡铭欣!

第二天,大气的胡铭欣原谅了我们,但是,我仍觉得惭愧。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懂得将心比心,假如,你是胡铭欣,你会怎么想我会记住这次的教训。

痛苦作文300字 篇3

痛苦啊痛苦,真是令人难以忍受。告诉你吧,我所说的痛苦就是头痛。不瞒你说,我的头痛,从下午放学回到家写作业的时候,就开始发作。其结果便是导致我几次无法完成作业,跟老师请假了。现在,让我跟你讲一讲我头痛的过程吧!

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背起书包回家。一进门,我就感到头有点晕,开始并没有在意,可是到了晚上,情况就严重起来。

我的头开始剧烈疼痛,就像要裂成两半似的。第二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市医院找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给我看病。他先看了我的喉咙,又用听诊器听我心脏的跳动。最后他给我开了一种我从没见过的药,有利鼻片和罗红霉素。吃下药后,我感到很很困,想睡觉,结果我一觉睡到天亮。早上起来,我感到身体轻松多了,心情也好了许多。

那位医生的医术真是高明!听爸爸说,他是市里最有名的医生之一。说真的,我也想学习医术,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痛苦作文300字 篇4

人生就像一场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现场直播着自己的剧目。人的一生,也是喜怒哀乐相伴的一生,痛苦和快乐当然也包含在其中。

痛苦和悲哀我想每个人都体验过吧,记得有句经典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跟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虽然我无法感受到这种“伟大”的痛苦,但是生活中的痛苦比比皆是。上厕所没带手纸,下雨了没带雨伞,上公交车了没带钱,等等。但是,令我最痛苦的事还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要吵架,每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我真希望这种痛苦早点结束。

现在就来说说生活中的快乐吧。对于盲人来说,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能闻到花香都是快乐的事。对于病症绝境的人来说,能呼吸到下一秒的空气就是快乐和幸福。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太多了。每天和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上学就是快乐的事情。上个星期生日的时候,我收到了很多生日礼物就是我最最快乐的事了。多希望就这样一直快乐下去呀!

痛苦和快乐是人之常情。既然痛苦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就要尽量让痛苦的事情早点过去,快乐的事情多多来临。愿所有的.人快乐多与痛苦,痛并快乐着。

痛苦作文300字 篇5

上个星期一,我在食堂里吃午饭的时候,一不小心,鱼刺卡到了我的喉咙里。开始我很想把鱼刺咽下去,可是,鱼刺扎得更痛了,我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时,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关切地问我:痛苦的经历“你怎么了?”我流着泪说:痛苦的经历“我被鱼刺卡住了。”有一位同学连忙跑去叫老师,有的同学叫我把大块的饭咽下去,可是还咽不下去。

正当我又难过又害怕的时候,姚老师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姚老师和阿姨拿来一支筷子压住我的舌头,往里看,可是哪有鱼刺的影子啊。“看来鱼刺卡得很深。”我听了心里等害怕了。姚老师安慰我说:痛苦的经历“不要怕,我们马上去医院。”于是,姚老师就骑着电瓶车把我送到人民医院。医生拿出一根长长的杆子,上面有一面小小的、圆圆的小镜子,又取出一张古怪的纸,然后用纸擦了一下,把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儿,又用白纸擦了一下,让我把舌头伸出来,用纸包上,把小镜子放进去,让我说医生的医,可我怎么也说不准。过了一会儿,医生平静地说:痛苦的经历“找到了。”刺终于被拔出来了。卡住我的刺可真是又尖又长呀!

经过这次教训,以后我吃鱼一定要小心、仔细。小朋友也要注意哦!

痛苦作文300字 篇6

痛苦的西华公园之旅让我难忘,景色优美的昆明让我赞叹不己,美丽的文笔塔让我知道有多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们让我增长了见识,让我难忘的是痛苦的公园之旅。

今天是星期天,我学玩树人教育之后,妈妈说她带我去西华公园之旅,我和妈妈买好吃的来到西华公园门口,妈妈买好门票,就进入。我们刚好进入就下了大雨,妈妈说下雨了,我们回去吧!可我说开都开钱玩一下,妈妈把伞打开。可是一路上我不小心跌了一跤,把伞遮烂了,我们在一个大石洞里躲雨。过了一会雨停了,我和妈妈继续走来到了动物园,可来到动物园门口又下雨了,我和妈妈就去和别人借了把伞,我们来到九龙池,一眼望来就像九条龙。我们玩了很多就下山了。

这就是西华公园之旅,这件事虽然很痛苦,但是它永远印在我心里,因为这件事让我难忘,但愿下一次是快乐的。

痛苦作文300字 篇7

“唉唉唉!”我一边气急败坏的说“戴馨,你的动作不到位!”“不对不对!”我又对刘聪说“唱走调了!”这是我们正在排联的《采茶歌》。我真是倒霉,我以为这次的组长是朱天奕,可大家居然一致是选的我,唉!真倒霉。

我先让几个跳舞的人去一边玩一会儿,然后把唱歌的几个人排队,这下可好拉,这也不行,那也不照,这可真难住我了!最后,甄福刚给我出了一个“高见”——就是让男生站后面,女生站前面。那时我真是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把唱歌的队形排整好了,我让他们几个去山坡上练歌,然后去指导跳舞的几位人员了。“真是的!”我真的生气了,“你们到底是想得奖还是玩一玩的啊?老师就是看我和王英英的表现,咱们能输给王英英吗?”男生们个个都像知道了什么似的,老老实实的听我的指挥。

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太阳也不留情,离开的太快,咱们把一些重要事项讲了一下和把明天的安排说了,便让大家回家了。和葛卫键走在路上,抬头望了望天空,天空已是一片深蓝色了,一轮金黄的月牙挂在天上,月亮的旁边星星眨着眼。

痛苦作文300字 篇8

两个星期前的周三,放学回家后,我感到手脚发冷,好像从心底里冰到全身,头开始发晕。

我泡好水壶,马上缩到了被子里去了。我接下来还觉得发热,头发、全身烫了起来,走起路来像踩在棉花中一样,呼吸不顺畅,嘴巴干得要死,如果有一根冰棍放在嘴巴里,直接就会被化掉。

妈妈一回家,看见我这样子,赶紧拿出体温计给我量了一下,居然有39。8度。

到了医院,医生二话不说让我去打吊针。连着打了三天的吊针,我手背上针孔多得都扎不进去了,护士小姐准备在我手腕上的静脉“下手”。针扎了进去,没出血,她又挑了几下,还是没出血。痛得我哭了出来,她干脆拔了针,叫我先去休息,实在是没办法戳进去……就这样一连打了一个星期,高烧是退了,但还是咳嗽。

爸爸又带我去开了一点中药,我又要忍受喝中药的痛苦。看着棕色的药,就想吐。但没办法,我只能捏着鼻子一口气喝下去。

上一篇:说明文阅读训练二下一篇:高中资助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