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抒情段(精选16篇)
作文抒情段 篇1
精妙议论抒情段
一、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会激发出人生那脉脉幽香。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生命中,经历一次磨难,就是锻炼自己的意志;挺过一次灾难,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
二、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梅开偏隅,虽寂寞亦留香。淡淡如兰,芬芳而雅致;淡淡如水,纯净而通透;淡淡如茶,清香而质朴;风雨人生,不会总有清风朗月相随及柳绿花红相伴。生活因淡然而香飘四溢,岁月因淡然而馨香隽永。懂得接受生活中的遗憾,珍惜生命中的感动,在尘世中静守安然,微笑向暖。
三、记住,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尘世的屋檐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事,就有多少痛,就有多少断肠人。等你经历了,你才会发现,自己的这点痛,真的不算什么。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生活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它给了你一块阴影,必会在不远的地方撒下阳光。
四、经历了生活的炎凉冷暖,身边是路过的繁华世界,看到什么,遇见什么,欣赏什么,命运不会冷落谁,只有内心的患得患失,才是最大的温度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一场对生命的尊重,活一场生活的坦白,对青山低头,对浮云让路。淡然一些,清醒一些,生活真的不是一种苦心经营,它更是一种恬淡的分享。
五、光阴如流满一曲清乐,悠扬婉转,眼中的流年,是盈落一缕清香,弥足永远,心中的感怀,是盏满一滴陈酿,悄然收藏,学会淡忘,学会珍惜,拥有一份领悟,一份坦然,一份温暖,一片晴空,浅浅与时光对饮,人生如茶,就清淡而品,心静如水,就清流而欢,人如花开,就淡淡而美!
六、宽容多一分,脚下的路便会阔一寸。宽容了别人,解脱了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眼底的淡然多一些,生活中的美好就会多许多。人生因淡然而清雅,生命因宽容而博大。生活要的是一份淡然,这样才能够过的洒脱,人生是一场感悟,这样才会过的有意义,如爱情,一生一世,永久相伴。
七、人生的真味,在一个“淡”字;人生的风度,在一个“忘”字。风来了,竹子枝干被风吹弯;风走了,竹子又站得直直的,好象风没来过一样。云来了,在潭底留下一道影子;云走了,潭底干干净净的,好象云没来过一样。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怠慢而怒发冲冠,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伤害而郁郁寡欢。
八、人生的快乐在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你可以随时调整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至快乐频道。学会快乐,即使难过,也要微笑着面对。物质可以买到快乐,但持续的快乐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精神快乐。人生,须在心淡中求满足,在尽责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快乐,在忠诚中求幸福!
九、简单,是内心里的从容和淡定,对于生活不苛求太多,人生有成就有败,有聚就有散,没有谁能得天独厚,一手遮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人生的无奈。成熟的人,能淡然地面对一切不完美,所以不强求,不执着,凡事尽人事,随缘而安。追求完美是美好的理想,接受残缺是美好的心态。
十、平淡了,执着地蕴积,总有精彩;路尽了,适时地拐弯,天地自宽。别在乎一时的拥有,莫沉陷短暂的离愁,草长花会开,极目方望远,一切都有规律,无须刻意就好。你可以哭泣,可以心疼,但不能绝望。今天的泪水,会是你明天的成长;今天的伤痕,会是你明天的坚强。
作文抒情段 篇2
一.直抒胸臆法
这种技法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 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感染读者, 引起共鸣。这种技法看似简易, 有怎样的情感直接讲出来, 但是它的难于掌握之处也在这里, 要打动读者, 作者情感的抒发, 不管是深沉的或者是浓烈的感情, 都要情真意切, 朴实自然。同时直接抒发的感情不等于简单地和盘托出一泻无余, 切不可把直抒胸臆误解为大叫空喊的“抒情”, 要讲究分寸, 注意节制。朱自清的《背影》中, 有一段描写胖子父亲蹒跚地穿过铁道, 爬上那边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段落, 花了很大的篇幅写父亲去买橘子的艰难行为, 为了表达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朱自清先生在运用直抒胸臆这种技法时, 很讲究分寸, 注意节制。父子之间这种火热的情感此时此境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 但在文中, 在写完了父亲买橘子艰难背影以后, 直抒胸臆的语句只有“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先生只是通过“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把父子之间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咏物言志法
运用好这一技法, 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要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特征给以逼真的描绘, 使事物的内情与外形达到统一。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对白杨以外形是这样写的:“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 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像加过人工似的, 一丈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而且紧紧靠拢, 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成为一束……”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的描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白杨倔强挺立, 努力向上, 对抗西北风, 以及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统一的。
其二, 抒怀应紧扣外物, 缘物生情, 有感而发, 不能架空抒怀, 漫无边际或无病呻吟。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先咏“莲”, 描写“莲”的可贵品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然后在咏“莲”的基础上言感, 表达自己洁身自好, 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情怀。
其三, 咏物是为了言志, 言志借助于咏物, 也就是说作者所选择的客观对象与作者所表达的主观感情必须契合交融, 在画面中注入激情, 在文辞中潜含哲理, 从而给人以艺术感染的思想教育。杨朔的《荔枝蜜》, 先写蜜蜂辛苦地采花、酿蜜, 然后写劳动者在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 创造美好的生活, 酿造生活的甜蜜。由于咏物言志既有物象, 又有情感, 二者相融相汇, 相映生辉。
三.托物喻理法
从赞扬或评析一事物着手用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的写法就叫托物喻理法。托物喻理可把精湛深刻的思想巧妙地寄寓在具体、浅显的、常见的物中。因为它具体, 可使读者感知, 因为它浅显, 易为读者了解。平时我们爱把“红蜡”喻为教师, 红蜡的颜色喻为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红心, “红蜡”燃烧成灰了, 自己不存在了, 却把光明带给了人间。喻老师一生一世的无私奉献, 在三尺的讲台上, 早如青丝暮成雪,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之才, 对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情景交融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一篇好的写景状物的散文, 常常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所谓情景交融, 指的是作者在写景时, 对景物倾注了内在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景中有情, 寓情于景, 无论诗文, 这种技法都运用得相当普遍。
作文中的抒情方式例谈 篇3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惊恐忧思,都有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理的认识和感触。当这些感情冲击心扉时,你尽可以拿起笔来,写下你的兴奋与狂喜,写下你的愤怒与诅咒,写下你的忧伤与绝望,写下你的憧憬与爱恋,写下大自然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写下生活中你难忘的一个镜头。美学家朱光潜认为:“情感和思想通常被人认为是对立的两种心理活动,文字表达的不是思想,就是情感。其实情感和思想常互相影响,互相融会。除掉惊叹语和谐声语之外,情感无法直接表达于文字,都必须借事,借理,借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作思想”由此可见,只有善于体察和感悟,对生活多思索,我们内心的情感体验才会更加深刻有力。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勤于阅读,乐于学习,多所积淀,那么,不仅我们的情感会变得丰富,细腻,厚重,还会用真情点燃真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材料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心弦,从而产生共鸣的魅力效应。
抒情的方式有两类。
一类是直接抒情,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喜怒哀惧爱恶欲等各种感情,毫无掩饰和隐晦。例句如下: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我的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再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在这段文字中,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他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抒发自己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并将呼告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加上回环往复的情感的起伏,让我们感受到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沉郁而如岩浆迸涌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仿佛使人谛听到作者心脏的跳动,感受到作者热血的沸腾。
另一类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结合“叙述”,“描写”,“议论”来流露感情的抒情方式。可分为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融情于理三种。融情于事,是作者因“事”动情后,将“情”融化在叙事之中,使叙事流淌着较浓“感情色彩”的一种抒情方式。融情于景,是作者因“景”动情后寄情于“景”,从而使情景交融的一种抒情方式。融情于理,是作者在“议论”中注入感情,从而使抒情寄寓在议论之中的间接抒情方式。比如《最后一课》这样描写习字课: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第一句是借助议论直接抒情,后面则运用描写间接抒情。韩麦尔先生发的新字帖上面都是美丽的圆体字,可最小的孩子专心画出来的却是“杠子”。这似乎有些可笑的描写,恰恰蕴含着深沉的悲哀—孩子们还没来得及学会写母语文字,以后却没有机会学习了。孩子们笨拙而认真地书写,表现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朴素感情。而小弗朗士听到鸽子低声歌唱时的天真想法,既包含着即将告别母语的忧伤,又融入了对侵略者的谴责。在这一段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出蕴藏在人们心底深沉的民族情感。
作文抒情段 篇4
我要感谢在《阳光伙伴》中那位瘸腿的小男孩,是他的精神感动了我,让我的成绩也跃上了一层楼。
那是在一期《阳光伙伴》上看见的他的身影。那天,我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看着这一期的《阳光伙伴》。突然,一个身影闯进了我的眼帘——那是一个瘸了腿的极为消瘦的可怜的男孩,他正一步不落的紧跟着身前的队伍,一瘸一拐的他和前面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脚步虽然慢,却显得那么坚实有力,我心中不由自主地为他加油。他的身体显得那么瘦弱,风轻轻一刮好像就会倒地,他的身影在风中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助,寒风中他却坚持到了终点。当他抬起头来时,我终于看清了那布满汗水的面颊和自信的笑容,他灿烂地笑了,我不由得为他鼓起了掌。阳光洒在了他的脸上,汗水反射出了光彩,他的背后仿佛长出了一对翅膀。看到他的.勇敢、坚毅、自信和成功,我不由得哭了。我是一个长相平平,成绩一般的男孩,我觉得我注定就是当普通人的命。我也做过几次努力,尝试做个出类拔萃的人,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从此我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我也不再努力了,总是在怪老天对我如此的不公。但在看了那期《阳光伙伴》之后,那个男孩,他的精神,他的行动,深深地印在了我脑海里。我不再怨天尤人,我开始努力了。在我连考了几个满分之后,同学们对我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转变:他们常常围在我身边问这问那,平时也爱跟我玩了。我开始思考,我的一切转变都是从认识了那个男孩开始的。正如《隐形的翅膀》中唱的一样:只有我们努力,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那个男孩的形象一直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作文抒情段 篇5
望着那深不可测的天空,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
隐隐约约,只记得是一棵樱花树,开得好艳好艳,也时不时地落下几片花瓣儿。
樱花树下,两个小小的身影不知在干些什么,只是隐隐约约听到两个人的对话:
“那,你能不走吗?”
“不行啊,是爸爸要我去的,不过我一定会回来的,一定的,到时候,我会带好多好多好吃的回来哦!”
“嗯,你一定要回来,我们打钩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呵呵呵――”
总觉得,这个场景似乎在哪儿见过,也许,早已被我埋藏在心底。
一眨眼的瞬间,我已七年没回故乡了,不再记得那里的模样,但,不知是心底的触动,还是……只是隐约记得一棵樱花树,与那个承诺。
我最好的朋友,早已在七年前,就与我分隔千里,如今,我只能靠记忆,来拼凑出她的面容。
我依旧没有赴上这个约定,内心只有遗憾……
一次偶然间,我拨通了那不知打了多少遍的电话。
已不知是多久以前打的,但那番对话,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心的深处,抹不掉,也忘不了。
还记得,她说“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一抬头,我们看到的是同样蓝的天,我们踏的是同一片土地,这样,就足够了。”
难道不是吗?无论我们在哪里,都看着同一片天,都踏着同一片地,我,一直都和你在一起,一直都是这样。可我为什么从来都没有发现?
我爱中国作文抒情作文 篇6
当我们站在操场上注视注视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涌起无比自豪、无比骄傲、也无比神圣的感情。
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内蒙古的牛奶,江苏的银杏奶茶……,祖国不仅物产丰富,风景也很优美。我们江苏省的花果山玉女峰突兀挺拔,岩石秀润光洁,峰顶草木簇生,犹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雄伟的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还有圆明园、南沙群岛、、庐山、古城西安……,祖国向世界人民展现国一幅美丽的画卷。
小学高段作文指导“七字诀” 篇7
准, 就是审题要准确。教师要首先指导学生从分析作文题目, 分析作文要求着手, 弄清楚作文的体裁, 作文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等。学生作文才不至于出现“走题”、“偏题”现象。
明, 就是中心要明确。中心是一篇作文的灵魂。学生在作文之前, 教师首先要指导他们明确这篇作文究竟要表现什么, 告诉读者什么。要防止学生作文时信手下笔, 不知所云。也要防止学生一篇作文表现几个中心。中心明确是最基本的, 在此基础上, 还要指导学生所表达的中心要有积极意义, 要有时代感, 要有新鲜感, 要有独创性, 言人所不言, 写人所未写。
精, 就是材料要精当。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文章的中心是通过材料来表达的。只有精于选材, 才能有利于表现中心。在指导学生选材时, 可以分三步走。第一, 训练学生有材料可写。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上, 注意观察、感悟、收集平时生活中有意义的、令人感动的事。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或随笔的习惯, 要求他们把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在小本子上, 作为平时作文的资料库, 做到作文时有材料可用。第二, 让学生尽量挖掘与表现中心有关的材料, 让学生感到有所言、有所写。第三, 让学生尽量删改材料, 集中精力让他们把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写精、写好, 使他们感到所言不能乱, 所写不能滥。当然, 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材料要真实, 最忌凭空编造, 注意材料要新颖, 紧扣时代脉搏。
顺, 就是结构要自然、合理。结构是作文的筋骨, 是作者思路的体现。结构的优劣, 是衡量一篇作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指导学生练习作文的结构时, 可以结合说话训练进行。首先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连贯性、完整性。小学语文单元作文之前, 都有一节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口语交际就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师要认真上好口语交际课, 指导学生能将一件事或一种思想从头到尾说清楚, 说完整。教师在学生说话训练的基础上, 再要求他们能将口说的东西写出来, 经常这样训练, 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当然, 在此基础上, 还要指导学生多研究作文的布局与谋篇之道, 那就是“巧”。“文似看山不喜平”, 平平淡淡不是好文章。当然, 作文还要讲究开头与结尾的技巧, 段与段之音的过度, 前后之间的呼应等等, 这都可以结合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进行训练。
真, 就是情感要真切。作文要以情动人。目前,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毛病就是瞎编乱造, 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毫无情感。为了克服这个弊端,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要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说真话, 写真事, 动真情。只有真正打动自己, 才能打动别人。要切实做到这一点, 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 对社会现象作出真实、正确的评判。
清, 就是语句要清楚。作文是直接通过语句来表达的, 因此, 语句是否通顺, 文辞是否精炼, 也直接关系着作文的成败。课内, 指导学生注意对词语的推敲, 对句式的选择, 对修辞的运用, 这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途径;课外, 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多做读书笔记, 同时引导学生广泛收集群众健康的、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 借他山之石, 攻作文之玉。这样, 学生作文时才能顺手拈来, 得心应手, 也就能克服常见的平铺直叙, 语言淡而无味的毛病。当然, 也要引导学生摒弃堆砌词句、华而不实的文风。需要注意的是, 现在好多学生喜欢使用网络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要从小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祖国语言文字, 因为文字是写给别人读的, 要让绝大多数人读懂才行, 切不可赶潮流, 切不可哗众取宠, 过多运用网络语言来充门面。
正, 就是书写要工整, 正确。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 只有书写工整, 字体规范, 才能易于读者阅读。如果说作文质量是内容的话, 那么, 书写则是作文的形式。只有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才能算是一篇优秀作文。
初中作文训练应重视“联词组段” 篇8
我认为,要真正改变语文教学低效的状况,首先应当构建以词汇为中心的母语教学新体系。仅就作文训练而言,必须把学生是否能在习作中比较经常、恰当地运用所学过的词语作为教学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而“联词组段”就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因为说到底,进行作文训练,就是学习怎样以心智和情感驱遣词语进行正确而巧妙的排列组合,以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
儿童教育家的调查研究已证明,我国学龄前的儿童就已经掌握了3500个基本生活词汇。这些基本词汇加上小学阶段所学的三、四千个词语,大体上可以满足小学阶段习作的要求。然而进入中学阶段,倘若学生的作文词汇依然停留在这些基本的日常词语上,那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看来,对每次作文只提出数字方面的要求,而不提词汇量的要求,是我们多年来作文教学的一大失误。
让学生记得住并且用得上所学的那些较高层次的词语,真正高效的方法之一是结合课文词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进行“联词组段”训练。组段时,必须反复思考各个词语之间的种种联系,把握它们之间的潜在关系,进而富有创造性地营造出一个能够恰到好处地“容纳”这些词语的语言环境,最终把它们排列组合成一段有情、有意、有序、有趣的文字。教学实践表明,用以进行“联词组段”训练的词语,以5至7个为宜,太少了,难以顺利构成特定的语境,太多了,又可能顾此失彼,使语段内在联系过于松散,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实践证明,机械地、孤立地、静态地讲解或识记词语,往往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因此,学习者各自应当结合自己的经验,创造性的把词语纳入自己创设的语境中去加以运用,心领神会,从而形成难以忘怀的情景式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得心应手。
为什么词汇对于写作思维训练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和促进作用呢?
首先,思维的基本元素“分”与“合”是相关联系的。词义的分析理解与词和词之间的逻辑组合,实质上也是这种思维上的“分”与“合”关系的反应。
其次,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词语在人脑中的储存与提取都不是随机的,更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定的相互关系组成了某种系统网络状态的“关系网”。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效应,为联词组段提供了必要与良好的前提条件。每个词语都可以以它自己为中心,在其周围集结起一个庞大的词语群,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
其三,思想源于情感,而“思想在词中完成”。人类的语言表达一般过程是“思想——内部语言——扩展性外部语言”结构。其中内部言语是主观与外在言语表现之间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应该说“联词组段”的训练方式与内部语言这一中介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十分相似的。
古今中外无数作家的创作佳话与成功实践也无不表明,特定的某些词语对思维绝非只起到限制和束缚作用,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激活和启发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对于思维和语言训练,“联词组段”不但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花开无声作文-抒情作文 篇9
那时花落,落得一腔幽怨。
——题记
一幕噪杂的戏落幕了。悄然合上书页,薛王史贾四大门庭的冷落中,我惟记住了她。
幼年的她,本应同许多大户人家的小姐一样,被父母宠着护着,但命运却并不如此。母亲早逝,父亲病重,她不得不来到京城中诺大的贾府,这个父母口中的亲戚家,这个红极一时的显赫门弟,这个束缚自己一生的牢笼。她的清秀,她的多才很快得到了贾母的喜爱以及众人的友好,但这些远不能弥补自己寄人篱下的辛酸。她明白自己的身份,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自己不过是贾府中一个没落小姐而已。清月拂过天际,丝丝夜风,谁又知在繁华的京城中,有这样一女子,凭栏倚靠,两行清泪画凄冷。我渐渐懂得了她的辛酸。
不知宝哥哥与她何时倾情,或许是第一次见面,或许是两人一同赋诗,又或许是日久生情,无论如何,两人的情愫随着时间不知不觉由亲情转向爱情。但这对羡煞旁人的鸳鸯却被贾母一句门当户对硬生生拆散。她无奈,可连连叹息也改变不了这不争的事实。她葬花,觉得自己的命运更宛若那落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陨有谁怜”她苦笑,自己一生仅此一次花样年华,好不容易爱一场却守护不了这段感情,难道自己连爱一场的资格也没有了吗?她不是不敢爱,而是爱在封建制度下的牢笼中,哪里又是自己的容身之所呢?灯火竹帘,她的心还在为谁萦牵?我渐渐懂得了她的无奈。
她太过超凡脱俗,太过高洁无争,而她的我行我素很快令她在贾府这个世俗之地寸步难行。她不如薛宝钗会讨长辈喜爱,她不似元春会为了家族利益嫁入深宫,她更不会察言观色,在她亲自见证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后,她不想为任何人而活,她只想为自己而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回想过去的一切,从众星捧月到无人问津,贾府,这个曾承载着自己少女时所有梦想的地方,俨然将自己牢牢禁锢,好似自己永远逃不过命运的掌握。她无声无息的走了,放下尘世的一切,了无牵挂。我渐渐懂得了她的凄凉。
她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她是树下那个葬花的女子。她是林黛玉。看完了《红楼梦》,她渐渐从迷雾中走出,却又在风烟中随风而去。我渐渐懂得了她,懂得了她一生的辛酸、无奈和凄冷。
花开无声作文-抒情作文 篇10
那年夏天,我收到一份通知,说是我被暂定为本乡英语口语佳奖,最后去某个初中进行决赛。这一下,全家沸腾了,我也为自己拥有这份荣誉而骄傲。接下去的日子,更是要刻苦的训练,夜里多少次梦见我在那个初中演讲台上的精彩表现,笑醒了。然而,没过一个月,指导老师把我叫进他的办公室,委婉地向我解释由于名额有限,我被除名了。顿时,我愣在那儿,脑中一片空白,机械的朝着家的方向跑去。从云端坠入谷底的落差,几乎粉碎了我的自信。
那美丽的梦终究如同七彩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更令我无法接受的事实接踵而来。爸爸托人查了原因,才明白把我除名,顶替我的是一个村长的女儿。如果是我口才不如人,我也无话可说,可现在这个原因让我如何接受。我打算放弃口语,一连几天不愿见任何人。
妈妈看着我渐渐消沉下去,心疼加上气恼我的脆弱。一天上午,风雨大作,妈妈将我拉向院子,指着那盆被雨打翻的太阳花,对我说:“你看,当太阳花接受风雨洗礼的时候,它不但没有低头,反而与自然界顽强的斗争,还在大自然的摧残下坚定不移地挣扎着,而你,遇到这一点小挫折,就想向生活‘举白旗’了,连一点斗争意识都没有,那只不过是你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恍然大悟:是啊!我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爸爸妈妈正等待着女儿重新站起来呢!我应该像太阳花一样与生活斗争,与太阳花一起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那天以后,我更加努力的练习口语,期待下一次的机会。又是一届英语口语比赛,赛场上又出现了我的身影,那次,我凭借自己的实力终于赢得了一张光彩照人的奖状,领奖台上洒下了我的汗水。
站在领奖台上,我隐约看见母亲正端着一盆欣欣向荣的太阳花,冲着我直笑。下来后我问妈妈,那盆太阳花哪儿来的。妈妈回答我说:“那是以前那盆被风雨打翻的太阳花,太阳出来后,它又恢复了自己的青春。”
太阳花告诉我:在挫折面前,我们要超越自己,战胜脆弱,学会坚强,追求钢铁般的意志,去谱写自己明天更加辉煌的诗篇。
用优美语段激扬中考作文的文采 篇11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作文训练无数,而学生的水平并没有多大提高,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要么语言干瘪,书写潦草;要么材料陈旧,毫无新意。作文教学出现了“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40%比例;更重要的是,作文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若想使文章成为考场佳作,学生应该集中笔墨写优美语段,增加考场作文的亮点。在此,结合实例介绍几种激扬考场作文文采的方法。
一、学会运用排比句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出现罗列事例,泛泛叙述的情况。我给学生推荐了几个写排比句的方法。
1.使用关联词
例如“无论……还是……都……”
语段示例:无论是李时珍经过27年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还是埃文利希失败了605次才发明了六零六药物;无论是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还是爱迪生失败了数百次才发明了电灯,都说明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时间长又怎样,失败了数百次又怎样?眼睛不会被困难遮住,脚步依旧向前。
2.使用“当……时……”
语段示例:我还是爱着属于我的初三的:当你冥思苦想,而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你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当你忙里偷闲和别人闲聊上几句家常时,你会发现生活的乐趣;当你趁着课间十分钟一瞥窗外那云卷云舒的宽容时,你会感到心灵的轻松与惬意。所以,我说——初三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油画,是一片充满幻想的云霞,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华。
3.巧用数字“一”
语段示例: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4.恰当引用诗词、名言
语段示例: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5.使用假设式排比句
假设句组成的排比句,主要有“如果……那么……”;“如果说……是……那么……”;“假如……是……不要……要……”三种格式。这种排比思维张力极强,可将思想从纵向时间或横向空间纵深延伸,因而启示性强,适合深入分析论证问题。
另外,在写排比句的时候,句式可前后一致,也可以错落有致。
语段示例:初三让我受益匪浅;初三让我如醉如痴;初三让我豁然开朗。她让我明白了,珍惜时间才不会虚度此生的真谛;她让我懂得了,珍爱人生就要去拼搏去奋斗的道理;她让我学会了,只有真诚做人才能探寻人生的美好。
二、学会运用描写
描写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传神的细节,也可以是一个经典的动作。需注意的是要用简洁的几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来。
语段示例:1.青春是一片树叶的门,从淡黄的叶尖凝成青翠的一片,迎着季节成长,终须面对生活的希冀与梦想。当我仰起头,迎着冬日里的阳光看着晴朗的天空,睁开双眼,面对生活中的无数次花开花落。我明白,自己的青春,只有靠自己做主。
2.黄沙漫漫,朔风飞扬,黄沙古道,辘辘的车声渐远,孔子师徒,一村一国,周游中原,不遗余力推行仁义主张,处处碰壁后,设坛授徒,著书立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可省焉”,泽被后人。
3.茅屋残破,一灯如豆,映着颜回那消瘦的身影,家徒四壁,其乐融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以上片段,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能够表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来,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采。
三、学会运用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在议论性的文章中运用对比,论证效果更鲜明。学生在写作中,可以正反对比举例,也可以对比说理。
语段示例(“外在环境与内在追求”话题作文训练片段):
官场的污浊,生活的失意没有让陶渊明放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的追求;武力的恐吓,金钱的诱惑没有让文天祥放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傲骨的追求;国君的疏远,小人的谗言亦没有让屈原放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的追求。
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也就是说,环境是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内心追求的。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信念不坚,追求不远者,他们因此而成了环境的牺牲品。风光一时的成克杰、胡长清受物欲横流的社会影响,而放弃了“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生追求,最终丧失自我,遗臭万年。
四、学会使用类比法
类比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通过相似性来认识事理的一种方法。
语段示例(“外在环境与内在追求”话题作文训练):
路途艰险,但溪流仍旧要闯荡奔流,因为它有自己内在追求——浩瀚。高处不胜寒,但雄鹰依旧搏击长空,因为它有自己的内在追求——壮美。寒风凛冽,但冬梅依旧要勇敢绽放,因为它有自己的内在追求——高洁。
例如陶潜,纵然身居茅屋,也依旧不能磨灭他心中“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恬静;例如苏子,纵然被贬罢黜,也依旧不能磨灭他心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悠然乐观。
总之,作文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单靠训练一个方面是不够的,要从多方面入手,严格地逐步地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机械的,是有血有肉的,认识到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多方面去调动作文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可以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学(516127)
小学低段作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篇12
一、把好字、词、句教学关, 打好作文的写作基础
低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汉语拼音、识字、学词学字和阅读。老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作文的起步教学之间的关系, 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使这些教学内容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教学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字、词、句是每一篇文章的基础, 只有把整篇文章的所有字都写对了, 每个词都可以运用准确了, 每句话都可以写连贯了, 才可以表达清楚整篇文章的主要思想, 只有这样作文水平才会慢慢提高。在作文的起步阶段, 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识字、学词、写句子。不写错别字并且语句通顺是学生所有的表达能力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项。所以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必须要重视不写错别字、并保持语句通顺的训练。只有严格训练字词的使用才可以让学生在 所有的作文写作中都能够准确的用词, 并保持句子通顺。
二、坚持写日记, 积累写作的素材
从写到说是日记的特点, 学生的写作灵感可以是生活的一切, 只要学生懂得观察, 处处留心, 就会感知到不同的内容, 写出有情感的优秀文章。老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苗头, 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日记进行剖析, 在评讲的过程之中以表扬为主, 激励学生进步。评讲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 培养其分析能力, 提高对于作文的鉴赏水平, 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三、巧用编写故事, 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性, 选择短小但有意义的小故事, 讲给孩子听。讲完之后让孩子想一下故事之后会怎么样, 继续编故事。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大胆地进行想象, 每个学生都会讲出不同的故事, 再把它用笔写下来就会是一片好文章。或者直接可以让学生写下一个小故事, 不需要多么的具有哲理性, 只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低段孩子和高段孩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他们具有十分爱“幻想”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爱幻想的特点, 让他们在幻想的过程中锻炼写作能力。
四、重视说话练习, 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
老师在语文课堂训练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练习说话能力, 从一句话开始, 慢慢地培养学生对于说的兴趣, 尽可能地提升其语言组织能力。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在看到一个词, 就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说是写的基础, 只有在会说的基础上才会有会写的可能。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讲, 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多孩子常常没有话可说, 或者是说的话过于简单, 还有些人不敢在人前说话, 说话结结巴巴, 而且声音小, 语无伦次……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并且给予引导, 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多说。
五、采用看图说话的形式, 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形象的东西比较容易让学生感兴趣。所以, 低段孩子学习作文时采用看图说话的形式是很合适的, 可以有效地培养其观察能力。看图说话可以简单的分成两类:单幅画和多幅画。通过归类并分析概括, 可以发现多幅画的规律:顺序是按事情的发展排列, 重点是中间的那几幅。之后, 再把多幅画的规律运用到写作中。大多数的小学生只有做事的兴趣, 却不会对身边的事加以留意, 往往不用心、只会表面的表达喜爱。事情发生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必须在孩子刚刚接触写作时, 就培养其观察力。看图说话, 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观察、自己理解、自己理清思路。事情的发展顺序对孩子很重要, 有了前因后果, 孩子的写作才会变得有条理。
六、抓好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有一个专门复习用的语文园地, 在每个语文园地的最后都会有一个语文的口语交际题, 从最初的说、玩直到最后的补充故事, 难度在一点点的增加, 如果我们可以认真地把口语交际落实下去, 充分地做好准备, 认真地上好口语交际课, 一步步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拓宽其思维, 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说和改的重复过程中, 提升其语言的组织能力, 让学生可以表达清楚他想表达的意思。
七、结语
其实作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 需要老师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引导学生, 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 然后逐步提升。相信经过老师的努力, 低段孩子会慢慢的爱上写作, 从喜欢写、愿意写到会写, 让高段作文的教学容易得多。总之, 只要我们努力, 勇敢的探索, 就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写作高手。
参考文献
[1]王新华.低段作文启蒙教学的尝试[J].启迪·读写园地, 2012 (10) .
[2]付祥.浅谈小学低段作文教学[J].教育·科研 (语文教研) , 2009 (12) .
[3]孙忠心.全语文理念下小学地段习作教学的思考[J].先锋视角, 1010 (04) .
学习语文作文-抒情作文 篇13
炎热的夏日,汉流浃背,回到家中,不是先打开送人凉爽的空调,也不是先冲进浴室洗一个痛快的凉水澡,更不是打开冰箱,拿出一包包美味的雪糕痛吃,而是先到书房,拿出一本《唐诗三百首》,一页页、一首首细细地翻看,品味李白的豪情万丈,品味王维的诗情画意,品味贾岛的痴心不改,品味白居易的淡雅志趣,慢慢融入到那诗人的世界里,古诗的意境中,炎热早已被一扫而光,再出来时,早已是心神俱宁,夏日亦如春日一般凉爽。
燥热的秋日,“秋老虎”令人躁动不安,这时抽出一份中考语文试卷,手中只有一支笔,这时,你的世界只有你和你手中的那一份卷子,秋老虎的羁绊早已远去,一道道、一分分地去把握,去拿捏,一个半小时之后,拿出答案认真比对,看到自己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错误,我早已没有了秋日的骄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不过是几万名考生中普通的一人,在学习语文的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还有无数的荆棘坎坷要去克服,要去打败。学习语文,使秋日亦如春日那样不骄不躁。
寒冷的冬日,拿出一本《世界名家散文集》,去体味那些世界名家们的或细致入微,或轻松幽默,或豪迈大气,或清将近典雅,或远大深奥的笔法,每一篇都启人深思 ?,每一篇都感人泪下,每一篇都发人深省。读来只觉字字有味,句句有情,待你切身融入其中时,你就远离了冬天,而走进了作者笔下的那个世界,走进了老舍《骆驼祥子》中的老北京城,走进了鲁迅《故乡》中的鲁镇……
懵懂的作文-抒情作文 篇14
第二天早上,打风在外面呼啸着,也许因为昨晚吵架的缘故,妈妈看上去憔悴了很多,妈妈走到我身边说;你爸爸又要去别的地方打工去了,我只是‘哦’了一声,下什么也说,就去收拾东西东西准备上学去了,当我正打算出门时,看到了父亲拎着大包小包地往外走,我的心里难受极了,不知不觉我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他抬起头用惊讶的表情看着我,在哪眼眶打转的泪我没有让它流下来,我只轻轻的说了一句;我帮你吧、父亲低着头,好像是觉得亏欠我似的说;不用,我能行,只要你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那么现在我的辛苦就是值得的,多么普通的一句话,却让我感觉暖暖的,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恨他的,因为她妈妈总是以泪洗面,但当他说出这句话时我觉的他是爱我和妈妈的,在我纠结时,父亲已经拎着行李往外走去了,转眼一看,爸爸的背好凸、好孤独,眼泪再也控制不下去了,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我赶忙擦掉眼泪,追了上去,跟在他后面,原来父亲的头发白了很多,父亲一年世季都在外打工,也许是太累了吧,我安慰自己说,父亲的背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父亲是爱我们的,只是有时太过暴躁了而已。
傍晚,回到家,妈妈找我谈心,妈妈说;我知道你对你爸爸有很大意见,但你要记住爸爸是爱我们的,这些年你爸爸在外面打工没少受别人的白眼,但依然坚持不就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吗、妈妈把我抱在怀里,眼泪更加肆无忌惮地流了出来。
浅谈小学生高段作文互评互改策略 篇15
一、习作互评互改的要求
1. 明确习作评改的重要性
学生未接触过互评互改的作文批改方式, 如果在组织批改前没有对学生进行互评互改重要性的思想教育, 学生未必能接受, 在之后的批改过程中也不会认真对待。因此在第一次组织习作互评互改时, 我采用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作家曹雪芹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 但仍“增删五次, 披阅十载”而创作了“读来字字皆是血”的《红楼梦》;作家托尔斯泰脍炙人口的作品《复活》, 小说自1889年一直写到了1899年, 六易其稿, 历时十年。小说出版后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和作者的写作过程, 体会作家“站着写作, 坐着修改”的真实体验, 让学生明确了习作互评互改的重要性。
2. 明确习作评改标准和要求
在每一次的习作评改前, 教师应引导学生定出评改的标准和要求, 以求评改时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对于习作评改的标准, 我分为两大项, 第一项是“常规要求”, 这一项要求是每一次习作都必须要修改的内容, 如修改错别字, 修改标点符号, 习作是否字数充足、字面整洁、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符合题意, 圈画出好词好句等;第二项是“本次习作要求”, 这就根据每一次习作的不同要求而定, 如写场面的要求要用到“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人的作文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要求;写事的习作就要求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平时我要求学生准备三种笔, 蓝色墨水的钢笔 (用来书写习作) 、黑色圆珠笔 (自改与自评) 、红笔 (互改与互评) 。这样可以区分出哪个地方的修改是作者本人的, 哪个地方是其他同学帮助修改的。每次习作评改时, 不管是何种形式, 都要强调学生要做到认真负责, 让学生将心比心, 爱护别人的作文本, 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要在别人的作文本上随便写写或乱涂乱画。评改结束后, 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评改的认真态度做一个评价, 可以是小组长评, 同桌评, 自评或者教师评;可以采用语言评价, 也可以用选择得星数, 或者让小组写一份评改的情况小结。这样杜绝学生在评改过程中的随意性。
3. 使用统一标准的修改符号
指导学生运用作文评改的方法学习作文的自我评改, 就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各种标准的修改符号, 此项的训练可以从段落的修改进行教学, 通过修改病句或病段,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几种修改符号, 为习作评改时使用统一的符号做好准备。
二、课堂评改形式多样化
作文互评互改就是要改变教师批改习作的单一模式, 要想让学生对评改习作感兴趣, 教师平时要注意课堂评改形式的多样化。下面谈谈自己在评改时常用的几种评改形式。
1. 自评自改
这是每一次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 学生自评互改的第一步, 每个学生再次拿起自己的作文大声地朗读, 感受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语言流畅, 是否生动优美, 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进行修改的, 边读边动笔进行修改, 也可以读完后再进行修改。时间大概为十分钟。
2. 同桌互评互改
学生自评作文后, 同桌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评互改, 评改过程中按照评改标准和要求做好修改, 写好互评评语, 给出评价等级或分数。
3. 小组四人轮改
教师可将本班的学生随机或按好差分组, 每个小组四个人, 设好小组长, 小组调换修改习作, 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修改, 组里的每个同学都要单独轮改四本作文, 写好评语, 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四本作文进行讨论, 评出写得最好的一篇, 参与“十佳作文”的评选。
4. 好差交换互补批改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将习作写得比较好和比较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组合。写得好的同学着重帮助写得差的同学修改作文, 并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辅导, 使差生可以从写得好的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差生修改优生的习作, 主要是圈画出好词好句、写得有特色的地方, 学习习作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此种形式的批改,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批改的意义, 对于评价要视一对一的合作情况而定, 只要有进步, 能互相帮助, 都可以给好评。
5. 自由组合交换评改
让学生在本班的学生当中自由组合, 选择自己的朋友或竞争对手等进行评改, 尊重学生的选择, 学生评改的兴趣更加浓厚。可以给一个好朋友改, 也可以给几个好朋友改, 经过实践, 学生最喜欢这种评改形式。有时教师也可以规定, 每一篇习作至少要有两个同学评改。通过学生在教室里互动, 学生评改的热情更加高涨, 收到的效果也不错。
6. 学生“专家”评改
教师可从班级中抽出五到十个优秀学生做为专家组成员, 培养他们的评改能力, 使他们优秀于其他学生, 教师可让学生专家组成员评选出每次习作的“十佳习作”和“进步习作”, 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展评, 让专家组的成员对习作进行鉴赏、修改和评价, 通过以点带面, 让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探索个性化的评改语言
点评是传统习作评改的主要方法, 它可以将评改者在交流与对话过程中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 在研究中尝试探索多种形式的评改语言, 追求师生个性化的评价语言。
1. 激励式评语
古语曰:“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学生每次完成习作之后, 非常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实践中利用这一心理, 在师评、互评中注意及时给予学生习作的鼓励, 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激发写作积极性, 提高写作的兴趣与作文能力。
2. 对话式评语
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 学生和学生成为好伙伴。师生、生生用平等的对话来阐释自己的评改建议, 学生会更能领悟。
3. 指导式评语
“所谓批语, 无非向学生谈几句提示的话, 引导他们去思考, 该怎样想才对, 该怎样写才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评改中让作者明确哪些地方可以进行修改、如何改, 然后学生再进行修改, 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4. 商量式评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 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点评时我们提倡用商量的口吻, 如“结尾处, 是不是应该把你在这节课上所懂得的科学道理写出来呢?”
另外还有赏识式评语、一针见血式、综合式评语等。学生的评价语言详尽真诚又充满童趣, 这样的评改既发挥了学生个性, 也强化了习作要点, 还成了学生的一个小练笔。
四、注重习作成果展示
1. 制作班级《习作芳草集》
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选出“十佳习作”和“进步习作”, 让学生自行编辑这些习作, 制作出本班的习作芳草集。制作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半学期, 也可以每一次习作做一期。芳草集里还可以将学生的好句和好段进行汇编, 写上作者的名字, 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作品入选芳草集, 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有条件, 可以印发给学生和家长。
2. 分组制作简报
组织本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小组内互相欣赏、发表评论, 将本组的习作汇编, 制作简报或手抄报, 组长组织组员推选优秀习作、优美段落、精彩句子和书写工整、有进步的同学, 然后把这些内容收入到小组简报中。教师再将每个小组的简报张贴在学习园地, 展示过后再装订成册。
3. 向学校广播室或优秀作文刊物推荐
写得好的习作, 教师可向学校广播室推荐习作, 使习作能在校园中传播。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向一些优秀的作文刊物投稿, 使习作能发表在优秀作文刊物上。
小学低段作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篇16
【关键词】小学;低段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以来,有很多老师还在为学生的作文问题犯愁。老师的一贯追求使得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有的学生写的文章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哪里动笔,而这些学生怕写、不会写的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老师忽视了学生在一二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开始的路没有走好,以后将会越来越坎坷,只有把学生的低段教学做好,学生以后的文章才会有进步。以下将介绍几种提升低段作文的有效方法。
一、把好字、词、句教学关,打好作文的写作基础
低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汉语拼音、识字、学词学字和阅读。老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和作文的起步教学之间的关系,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这些教学内容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教学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字、词、句是每一篇文章的基础,只有把整篇文章的所有字都写对了,每个词都可以运用准确了,每句话都可以写连贯了,才可以表达清楚整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只有这样作文水平才会慢慢提高。在作文的起步阶段,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识字、学词、写句子。不写错别字并且语句通顺是学生所有的表达能力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项。所以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必须要重视不写错别字、并保持语句通顺的训练。只有严格训练字词的使用才可以让学生在所有的作文写作中都能够准确的用词,并保持句子通顺。
二、坚持写日记,积累写作的素材
从写到说是日记的特点,学生的写作灵感可以是生活的一切,只要学生懂得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感知到不同的内容,写出有情感的优秀文章。老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苗头,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日记进行剖析,在评讲的过程之中以表扬为主,激励学生进步。评讲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培养其分析能力,提高对于作文的鉴赏水平,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三、巧用编写故事,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性,选择短小但有意义的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讲完之后让孩子想一下故事之后会怎么样,继续编故事。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大胆地进行想象,每个学生都会讲出不同的故事,再把它用笔写下来就会是一片好文章。或者直接可以让学生写下一个小故事,不需要多么的具有哲理性,只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低段孩子和高段孩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具有十分爱“幻想”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爱幻想的特点,让他们在幻想的过程中锻炼写作能力。
四、重视说话练习,培养孩子说话的兴趣
老师在语文课堂训练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练习说话能力,从一句话开始,慢慢地培养学生对于说的兴趣,尽可能地提升其语言组织能力。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看到一个词,就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说是写的基础,只有在会说的基础上才会有会写的可能。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多孩子常常没有话可说,或者是说的话过于简单,还有些人不敢在人前说话,说话结结巴巴,而且声音小,语无伦次……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并且给予引导,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多说。
五、采用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形象的东西比较容易让学生感兴趣。所以,低段孩子学习作文时采用看图说话的形式是很合适的,可以有效地培养其观察能力。看图说话可以简单的分成两类:单幅画和多幅画。通过归类并分析概括,可以发现多幅画的规律:顺序是按事情的发展排列,重点是中间的那几幅。之后,再把多幅画的规律运用到写作中。大多数的小学生只有做事的兴趣,却不会对身边的事加以留意,往往不用心、只会表面的表达喜爱。事情发生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必须在孩子刚刚接触写作时,就培养其观察力。看图说话,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观察、自己理解、自己理清思路。事情的发展顺序对孩子很重要,有了前因后果,孩子的写作才会变得有条理。
六、抓好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有一个专门复习用的语文园地,在每个语文园地的最后都会有一个语文的口语交际题,从最初的说、玩直到最后的补充故事,难度在一点点的增加,如果我们可以认真地把口语交际落实下去,充分地做好准备,认真地上好口语交际课,一步步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宽其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说和改的重复过程中,提升其语言的组织能力,让学生可以表达清楚他想表达的意思。
七、结语
其实作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引导学生,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然后逐步提升。相信经过老师的努力,低段孩子会慢慢的爱上写作,从喜欢写、愿意写到会写,让高段作文的教学容易得多。总之,只要我们努力,勇敢的探索,就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写作高手。
参考文献
[1]王新华.低段作文启蒙教学的尝试[J].启迪·读写园地,2012(10).
[2]付祥.浅谈小学低段作文教学[J].教育·科研(语文教研),2009(12).
[3]孙忠心.全语文理念下小学地段习作教学的思考[J].先锋视角,1010(04).
[4]时呆闹.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低段作文教学[J].哲理,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