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古诗(通用9篇)
鄂教版小学古诗 篇1
一年级 上册
一去二三里
登鹳雀楼
静夜思
北宋 邵雍
唐 王之涣
唐 李白
一去二三里,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 下册
春晓
唐 孟浩然
黄河入海流。
疑是地上霜。
欲穷千里目,举头望明月,更上一层楼。
低头思故乡。
夜宿山寺
梅花
唐 李白
宋 王安石
危楼高百尺,墙角数枝梅,手可摘星辰。
凌寒独自开。
不敢高声语,遥知不是雪,恐惊天上人。
为有暗香来。
咏柳
悯农
唐 贺知章
唐 李绅
春眠不觉晓,碧玉妆成一树高,锄禾日当午,处处闻啼鸟。
万条垂下绿丝绦。
汗滴禾下土。
夜来风雨声,不知细叶谁裁出,谁知盘中餐,花落知多少。
二月春风似剪刀。
粒粒皆辛苦。
绝句
春游湖
小池
唐 杜甫
宋 徐俯
宋 杨万里
迟日江山丽,双飞燕子几时回?
泉眼无声惜细流,春风花草香。
夹岸桃花蘸水开。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泥融飞燕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荷才露尖尖角,沙暖睡鸳鸯。
小舟撑出柳阴来。
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发白帝城
宿新市徐公店
唐 李白
宋 杨万里
朝辞白帝彩云间,篱落疏疏一径深,千里江陵一日还。
树头花落未成荫。
两岸猿声啼不住,儿童急走追黄蝶,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入菜花无处寻。二年级 上册
游子吟
望庐山瀑布
唐 孟郊
唐 李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日照香炉生紫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遥看瀑布挂前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长歌行(节选)
绝句
寻隐者不遇
汉乐府民歌
唐 杜甫
唐 贾岛
百川东到海,两个黄鹂鸣翠柳,松下问童子,何时复西归。
一行白鹭上青天。
言师采药去。
少壮不努力,窗含西岭千秋雪,只在此山中,老大徒伤悲。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云深不知处。
山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回乡偶书
唐 杜牧
唐 刘长卿
唐 贺知章
远上寒山石径斜,日暮苍山远,少小离家老大回,白云深处有人家。
天寒白屋贫。
乡音无改鬓毛衰。
停车坐爱枫林晚,柴门闻犬吠,儿童相见不相识,霜叶红于二月花。
风雪夜归人。
笑问客从何处来。二年级 下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杂诗
竹石
唐 李白
唐 王维
清 郑燮
故人西辞黄鹤楼,君自故乡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烟花三月下扬州。
应知故乡事。
立根原在破岩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来日绮窗前,千磨万击还坚劲,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寒梅著花未?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任尔东西南北风。
花 影
宋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三年级上册
所见
鹿柴
敕勒歌
清 袁牧
唐 王维
北朝民歌
牧童骑黄牛,空山不见人,敕勒川,阴山下。
歌声振林樾。
但闻人语响。
天似穹庐,意欲捕鸣蝉,返景入深林,笼盖四野。
忽然闭口立。
复照青苔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舟夜书所见
乐游原
清 査慎行
唐 李商隐
月黑见渔灯,向晚意不适,孤光一点萤。
驱车登古原。
微微风簇浪,夕阳无限好,散作满河星。
只是近黄昏。
蜂
望天门山
赠刘景文
唐 罗隐
唐 李白
宋 苏轼
不论平地与山尖,天门中断楚江开,荷尽已无擎雨盖,无限风光尽被占。
碧水东流至此回。
菊残犹有傲霜枝。
采得百花成蜜后,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年好景君须记,为谁辛苦为谁甜?
孤帆一片日边来。
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年级下册
村 居
江畔独步寻花
春 日
清 高鼎
唐 杜甫
宋 朱熹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相见不相识,忙趁东风放纸鸢。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牧 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黄四娘家花满蹊,胜日寻芳泗水滨,千朵万朵压枝低。
无边光景一时新。留连戏蝶时时舞,等闲识得东风面,自在娇莺恰恰啼。
万紫千红总是春。峨眉山月歌
宿建德江 唐 李白
唐 孟浩然 峨眉山月半轮秋,移舟泊烟渚,影入平羌江水流。
日暮客愁新。夜发清溪向三峡,野旷天低树,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清月近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不脱蓑衣卧明月。
映日荷花别样红。四年级 上册
四时田园杂兴
初秋行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宋 范成大
宋 杨万里
唐 王维
昼出耘田夜绩麻,落日无情最有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偏催万树暮蝉鸣。
每逢佳节倍思亲。
听来咫尺无寻处,遥知兄弟登高处,寻到旁边不作声。
遍插茱萸少一人。
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元 日 宋 苏轼
宋 王安石
水光潋滟晴方好,爆竹声中一岁除,山色空濛雨亦奇。
春风送暖入屠苏。
莫愁前路无知己,欲把西湖比西子,千门万户曈曈日,天下谁人不识君?
淡妆浓抹总相宜。
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年级 下册
游园不值
泊船瓜洲
清 明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识庐山真面目,姑苏城外寒山寺,只缘身在此山中。
夜半钟声到客船。五年级 上册
十五夜望月
石灰吟
秋 思
唐 王建
明 于谦
唐 张籍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客中作 唐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念天地之悠悠,林表明霁色,独怆然而涕下。
城中增暮寒。
五年级 下册
江南春
江畔独步寻花
渔歌子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 杜甫
唐 张志和
黄师塔前江水东,西塞山前白鹭飞,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一簇开无主,青箬笠,绿蓑衣,可爱深红爱浅红?
斜风细雨不须归。
约 客
书湖阴先生壁
宋 赵师秀
宋 王安石
黄梅时节家家雨,茅檐长扫静无苔,青草池塘处处蛙。
花木成畦手自栽。
有约不来过夜半,一水护田将绿绕,闲敲棋子落灯花。
两山排闼送青来。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春潮带雨晚来急,日长篱落无人过,野渡无人舟自横。
唯有蜻蜓蛱蝶飞。六年级上册
舟过安仁
碛中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杨万里
唐 岑参
宋 陆游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题画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11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江村即事
唐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我劝天公重抖擞,非无脚下浮云闹,不拘一格降人才。
来不相知去不留。
六年级 下册
题临安邸
出 塞
乡村四月
宋 林升
唐 王昌龄
宋 翁卷
山外青山楼外楼,秦时明月汉时关,绿遍山原白满川,西湖歌舞几时休。
万里长征人未还。
子规声里雨如烟。
暖风熏得游人醉,但使龙城飞将在,乡村四月闲人少,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教胡马度阴山。
才了蚕桑又插田。
观 猎
惠崇《春江晚景》
唐 王维
宋 苏轼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竹外桃花三两枝,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春江水暖鸭先知。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蒌蒿满地芦芽短,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正是河豚欲上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唐 杜甫
宋 陆游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古人学问无遗力,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少壮工夫老始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纸上得来终觉浅,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知此事要躬行。
西江月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台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鄂教版小学古诗 篇2
一、知人论世, 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探求古诗的意思
“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他认为要理解作品, 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知人”就是要了解其人以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呻吟, 也不是凭空而来, 都是有感而发, 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容。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 作者是唐代的杜甫。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是一部“沉郁顿挫”的交响曲, 为什么单单这首诗被称之为“生平第一快诗”呢?这就要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春天, 作者杜甫当时五十二岁。宝应元年 (762) 冬季, 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 收复了洛阳和郑 (今河南郑州) 、汴 (今河南开封) 等州, 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 即广德元年正月, 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 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 (今四川三台) , 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 在极度兴奋中, 以饱含激情的笔墨, 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故称之为“生平第一快诗”。
全诗可分四联, 首联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 直接叙写喜讯, 起势迅猛, 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 如果用散文的写法, 必需很多笔墨, 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 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 落脚于“喜欲狂”, 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其实, 无需说什么了, 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 而是笑逐颜开, 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 再也无心伏案了, 随手卷起诗书, 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老年人难得“放歌”, 也不宜“纵酒”, 如今既要“放歌”, 还须“纵酒”, 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 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 春天已经来临, 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 正好“还乡”, 想到这里, 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 身在梓州, 而弹指之间, 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 全诗也至此结束。
二、找诗眼, 把握情感基调
古人谈诗, 常有诗眼之称。在我们看来, 所谓“诗眼”, 就是一首诗内在结构上的关键字句, 它是理解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也是揭示这首诗灵魂一扇窗户。例如:“漫卷诗书喜欲狂”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诗眼。何以这样讲呢?通篇看来, 全诗都是围绕着一个“喜”字而发。“剑外忽传收蓟北”, 诗的第一句是写喜讯的传来;“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的第二句是写听到喜讯后的最初反应;“却看妻子愁何在”, 诗的第三句是写喜情的波击及与影响, 妻子儿女平日的愁云也消失了;“漫卷诗书喜欲狂”, 第四句是写喜悦的表现与程度, 手舞足蹈, 近于发狂。诗的后四句, 既是闻喜后的感情发展与思想活动, 还进一步发掘了喜情的来由。纵酒高歌, 青春作伴, 从哪里走呢?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样一条最捷便的路线。
所以, 实际上“诗眼”就是诗的内在思想感情的纲。纲举目张, 抓住这个纲在理解全诗就会无往而不胜, 真乃是“神光所聚”, 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诗眼, 也就把握住了诗的情感基调。
三、抓意象, 赏画面, 品意境
所谓意象, 指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 指诗人描绘的客观物象与其流露的主观情感触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鉴赏诗歌时, 首先要抓住诗中具体意象, 并对意象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 使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空间, 从而感知诗歌完美的意境。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上有一首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中“月”“乌”“霜”“江枫”“渔火”“客船”, 这些意象中霜是透明的, “渔火”是鲜艳的, 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 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 敲击在旅客的心上, 这怎能不引起旅客的遐想和带着愁思进入梦乡呢?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 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 眼前会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主体图画, 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由此可见, 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 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 更重要的是理解作者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 这才能真正读懂古诗。
诗中的意象有时不仅仅指自然景物, 再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这首诗有个很大的特点, 那就是诗中的意象多为地名: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若加上题中的河南、河北, 地名多达8个。在篇幅极短的诗中出现这么多的地名是耐人寻味的。这么多的地名一方面表明作者是生活在动荡不安、背井离乡的社会环境中, 另一方面也准确地表现出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鄂教版小学古诗 篇3
一、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比较
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两版教材所选的古诗词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两版教材所选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
1.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在编排上的比较
两版教材在古诗词的编排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具体如下:
人教版对古诗词的编排是以“课文+课外古诗词背诵”的模式进行编排的。它将部分古诗词以课文的形式编入教材,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古代诗歌四首》、八年级上册的《诗四首》。其余部分则全部编入每册书最后的“课外古诗词背诵”板块。在每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都选有各种古诗词10首,六册共选课外古诗词60首整。
鄂教版对古诗词的编排则是以“课文+诗词诵读”的模式进行编排的。它是将部分古诗词以主题的形式编成课文,并将其安排在每册的第六单元最后一课,如九年级上册《唐诗两首》、九年级下册《咏月诗两首》。其余部分则分散编入每单元后的“诗词诵读”板块,每一个“诗词诵读”板块选取两首古诗词。每册教材六个单元,全套六册教材共计32个单元,所编入古诗词的数量为72首。
2.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数量及比例统计比较
(说明:①课文数以课文标号为基础,篇数以具体篇目为基础,每诗算作一篇;②诗歌所占比重中的篇数比中,括号外基数含课外古诗词,括号内基数不含课外古诗词)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编选上的一些特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无论是“课文数”、“篇数”、“古诗词所占比重”在整体数量上都比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要大,尤其是除去课外古诗词之后的“篇数比”13.6%更是鄂教版在该比重(4.32%)上的3倍多。但是两版语文教材包括课外古诗词之后的篇数比(人教版32.6%,鄂教版31.1%)却相差不大,据此便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编排是课内课外并重,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则将古诗词的重点放在课外。
3.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体裁分布及比例统计比较
(说明:①“诗”中的“古体”既包含了唐代以前的古体乐府和民歌,也包括了唐代白居易等人运用古体所写的新乐府;②“词”、“曲”因小令为绝大多数而未进行区分)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体裁分布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是:两版初中语文教材都将“诗”作为古诗词的主体部分,在“诗”的部分又以“律诗”为主;两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律诗”所占比率分别为31.46%(人教版)、32.5%(鄂教版),可以说相差不大;两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体”所占比率分别为20.22%(人教版)、18.75%(鄂教版),相差甚微,足见两版教材都对“古体”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两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曲”的比率都是最少的,分别为4.49%(人教版)、3.75%(鄂教版),相差不大,可见两版教材在曲的选编上都比较少。
不同之处是:两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词”的选编数量上差别较大,“词”在两版教材上所占比率为17.98%(人教版)、26.25%(鄂教版),从鄂教版所选的“词”数量和比率上看,其对“词”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其次是两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绝句”选编,“绝句”所占比率分别为25.84%(人教版)、18.75%(鄂教版),从人教版教材“绝句”数量和比率来看,其对“绝句”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鄂教版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比率由重到轻分别为律诗、绝句、古体、词、曲,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比率由重到轻分别为律诗、词、绝句古体(并列)、曲,除律诗、古体、曲外,人教版更侧重绝句而鄂教版则更侧重于词。
4.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作品作者的朝代分布及比例统计比较
(说明:①因古诗以唐朝为分界线,唐以前为古体诗,唐以后为近体诗,教材所选唐代以前的作品不多故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归为一类;②教材中元明清作品选入较少也归纳到一起;③作者的人数以有具体名字的作者为准,无名的作者不计入内,如《诗经》、《古诗十九首》等;④作者人数中括号内为两套教材共同选的作者人数)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两套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作者在朝代分布上的一些特点:
相同之处:两套初中语文教材作品比率排名均是:唐、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元明清(鄂教版后两个的比率一样),作者比率排名均是:唐、宋、元明清、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据此可知这两套教材均是以唐宋作家的古诗词为主要部分,作品比率排名与作者比率排名稍有不同,可能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作品中有一部分作者不明有关系;两套教材所选取的作者中,相同的作者占绝大多数,两套教材基本以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主,说明两套教材的古诗词选文标准均属主流;两套教材所选古诗词的作品与作者比率基本趋同,人教版所选作品89篇,作者46人,鄂教版所选作品80篇,作者41人,基本上是按2:1的比率选取古诗词作品。
不同之处:两套初中语文教材的作者比率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个时间段上差别比较大,这一时期作者比率人教版为8.7%鄂教版仅为4.87%,人教版几乎是鄂教版的2倍,但两版教材在这一阶段的作品数及比率相差不大,这说明人教版更注重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作家作品代表作的广泛性;两套教材的作者比率在元明清这个时间段也有较大差别,这一时期作者比率人教版为13.04%鄂教版为17.07%,但就其作品的数量而言,人教版仅比鄂教版少一篇,说明鄂教版在元明清这一阶段所选的作家作品的广泛性比人教版稍广一点。
二、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特点分析
通过对人教版和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编选数量的比较分析,我们了解了两套教材在编排、数量、体裁、作者和朝代分布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下面我们来看看两套教材在古诗词选编上的一些特点:
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选编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编数量比较大且编排集中。平均每册教材的诗歌总量接近15首,其中10首课外古诗词背诵被放在一起。古诗词的数量大能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集中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重视。但这种数量较大且安排集中的方式也容易致使教师试图把它们作为一篇课文的模式,一次解决版块内的所有古诗词,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学习这些古诗词,体会其中的妙处,而仅把它们作为背诵的材料。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诗在体裁上占据绝对优势。这一版教材中律诗、绝句和古体的比率加起来接近80%,而词、曲两类体裁仅占20%,其中仅律诗所占比重为就为31.46%而词仅占17.98%,仅律诗这一体裁就将近为词的2倍。这一方面突出了诗的主体地位,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对词而言,这似乎有失公允。诗词本都是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即便有主有次也不应如此悬殊。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体裁集散明显。这一版本的语文教材的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下册这四册书中,律诗、绝句、古体、词、散曲这五类体裁均有涉及,这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各种体裁予以了解掌握,并在各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巩固。但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则分别以绝句和律诗为主,尤其是七年级下册除课文《木兰诗》外,其余10首均为绝句。这种体裁分布过于明显,致使七年级上、下册的古诗词未能很好地衔接。
2.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选编的特点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以课外分散为主,课内集中为辅。全套鄂教版初中语文一共六册教材共包含古诗词80首,其中72首是课外古诗词,占据着古诗词总量的9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人教版的67.4%。分散在各个单元的“诗词诵读”的课外古诗词,有利于语文教师在每一单元都适当进行古诗词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体会和理解也能更深入。因此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课外分散为主的基础上也可以适当的提高课内集中的比率。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编排上是“诗配画”的形式。本套鄂教版教材借鉴《绘图千家诗》的编排手法,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每一首古诗词都配上了独具特色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的配置,有利于以图画将学生带入情境感受诗歌中所绘出的氛围,体会作者的心理特点。这是鄂教版教材在诗词编排上的突出特点。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体裁上总体均衡。诗总体占比为70%,词曲占30%,仍以诗为主体,但古体与绝句均占18.75%,律诗为32.5%,词为26.25%,内部各体比较平均。但鄂教版对曲这一体裁的重视程度不够,80首古诗词,仅保留3首曲,显然对元曲有失公平。
人教版与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选编上各有千秋,人教版主次分明、集中明显但分散不够,鄂教版分散有余而集中不足。通过比较分析获取的两套教材的特点,也能为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予以启示,对诗歌的教学我们要做到将集中与分散结合起来。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古诗汇总 篇4
1《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4《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5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鄂教版小学古诗 篇5
悯农
塔耳小学 陈红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3、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制作课件,纸卡“悯农,锄禾,辛苦,日当午,盘中餐“5个字卡。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碗倒掉的饭”图片)请学生观察,引出“珍惜粮食”。
2、(板书课题)师范读诗题,教学生读。并点名读生字悯。
二、学习生字,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课件)师范读古诗。
2、(出示生字课件)指名读生字。
3、同桌互读,然后齐读。
4、(出示词语: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盘中餐、粒粒、辛苦)点名读词语,师评价指导。
5、引导学生再读古诗。
6、自由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读后评价。
7、生齐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出示课件)请生看课件,读古诗,并思考你从古诗中了解到什么?
2、指名交流。(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出示锄禾图片)引导生领悟诗意。请生思考“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板书:汗滴)你脑海里想象着这个情景,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诗。
5、师范读,并指导朗读。重点指导: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6、请大家读读这两句诗,点名读师评价指导,后生齐读。
7、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一、二句,体会农民的辛苦。
(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们依旧——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渴了喝一口凉水,热了擦一擦汗珠,农民们每天都是这样辛苦——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为了使庄稼有个好收成,农民们每天都不苦,不怕累地劳动着——引读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6、(出示课件)师范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师评价指导,并板书:辛苦,生齐读。
7、创设语言情景,引读三、四句,体会粮食的珍贵,来之不易。(1)有谁知道,这一粒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换来的——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同学们,一定要爱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啊,——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看到有人浪费粮食,你会说——引读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整体朗读,背诵古诗。
1、(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师范读全诗。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发现了读古诗的方法吗?原来古诗也是有节奏的。
2、指名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师生轮读。
3、学生练习感情朗读:个人读——同桌互读——班上交流——评读、赛读——齐读。
4、学生自由背诗。指名背,齐背,师生轮背。
五、拓展延伸。
1、师评价,同时板书:爱惜粮食(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得不容易。)
2、情景练读。(出示图片)请看下面的情景,你会用哪些诗句对他说呢?(1)萌萌吃饭时,桌子上掉了许多饭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东东把吃不完的饭,倒进了垃圾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慧慧帮助奶奶把掉在地上的米一粒粒小心捡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也来读读吧!
(白板出示)老师范读古诗。这首诗也是讲农民劳动的辛苦。
4、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小朋友回家把这首诗背熟。
5、再次齐背古诗《悯农》
(一)。
六、作业。
把这两首《悯农》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悯农
唐 李绅
汗滴
爱惜粮食
辛苦
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篇目 篇6
古诗诵读:一去二三里 语文乐园
(一)1.好朋友 2.自立歌 3.影子
古诗诵读:登鹳雀楼 语文乐园
(二)4.晨光 5.请星星 6.星夜
古诗诵读:静夜思 语文乐园
(三)7.明天要秋游 8.闹钟 9.捉迷藏 古诗诵读:画 语文乐园
(四)10.我很快乐
11.戴上眼镜的小老鼠 12.丁一小写字 古诗诵读:夜宿山寺 语文乐园
(五)13.太阳的话 14.太阳的颜色 15.给奶奶送阳光 古诗诵读:梅花 语文乐园
(六)第二册 1.四季的歌 2.滑滑梯 3.有趣的作业 古诗诵读:春晓 语文乐园
(一)识字
(一)4.不懂就要问 5.梅兰芳学艺 6.三只小板凳 古诗诵读:咏柳 语文乐园
(二)7.明天再练吧 8.小画眉 9.找梦
古诗诵读:悯农 语文乐园
(三)识字
(二)10.风
11.我爱门前的小池塘 12.绿娃娃 古诗诵读:绝句 语文乐园
(四)13.谢
14.献给妈妈的诗 15.今天我很忙 古诗诵读:春游湖 语文乐园
(五)识字
(三)16.科学家的问题 17.金色的草地 18.小花猫找汗 古诗诵读:小池 语文乐园
(六)19.李子核 20.九色鹿 21.迷路的小鸭子 古诗诵读:早发白帝城 语文乐园
(七)识字
(四)22.白云飘 23.奇妙的桥 24.糖果雨
古诗诵读:宿新市徐公店 语文乐园
(八)第三册 1.美丽的愿望 2.长眼睛的小树 3.三个小伙伴 古诗诵读:游子吟 语文乐园
(一)识字
(一)4.升国旗 5.瀑布 6.水乡歌
古诗诵读:望庐山瀑布 语文乐园
(二)7.数星星的孩子 8.徐悲鸿画马 9.爱问的霍金 古诗诵读:长歌行 语文乐园
(三)识字
(二)10.篓子里的青虫 11.会上树的鱼 12.自然界的时钟 古诗诵读:绝句 语文乐园
(四)13.雨后 14.滚铁环 15.刮脸
古诗诵读:寻隐者不遇 语文乐园
(五)识字
(三)16.观察日记 17.湖 18.黄山奇石 古诗诵读:山行 语文乐园
(六)19.失物招领 20.青蛙卖泥塘(上)21.青蛙卖泥塘(下)
古诗诵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语文乐园
(七)识字
(四)22.王二小 23.小草的生命 24.夸父追日 古诗诵读:回乡偶书 第四册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友谊桥 3.色彩的游戏
古诗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语文乐园
(一)4.小作家 5.米佳的愿望 6.变成什么好 古诗诵读:杂诗 语文乐园
(二)7.池水不忘挖井人 8.难忘的泼水节 9.朱德的扁担 古诗诵读:竹石 语文乐园
(三)10.江上渔者 11.听雨说话 12.快乐的泉水 古诗诵读:赠花卿 语文乐园
(四)13.丑小鸭 14.最后的玉米 15.将军和蜘蛛 古诗诵读:小儿垂钓 语文乐园(五0 16.画满画儿的圆月亮 17.面包房里的猫(一)18.面包房里的猫(二)古诗诵读:花影 语文乐园
(六)19.网上呼救 20.新式房屋 21.不怕丢失的钥匙 古诗诵读:采莲曲 语文乐园
(七)22.树真好 23.大树的孩子 24.画森林
古诗诵读:赋得古原草送别 语文乐园
(八)第五册 1.信 2.泉水
3.这条小鱼在乎 故事诵读:所见 语文乐园
(一)4.日记一则 5.煮书 6.红马的故事 古诗诵读:鹿柴 语文乐园
(二)7.大地巨人 8.大自然的声音 9.五彩池
古诗诵读:敕勒歌 语文乐园
(三)10.齐白石的画 11.卢沟桥的狮子 12.罗马速写
古诗诵读:舟夜书所见 语文乐园
(四)13.守信 14.不瞒真相 15.信任
古诗诵读:乐游原 语文乐园
(五)16.“我喜欢昆虫” 17.动物的远游 18.青蛙和蛇 古诗诵读:蜂 语文乐园
(六)19.山茶花
20.微笑着面对一切 21.一次著名的冲刺 古诗诵读:望天门山 语文乐园
(七)22.夏天和冬天
23.雷鸟太太的时装
(一)24.雷鸟太太的时装
(二)古诗诵读:赠刘景文 语文乐园
(八)第六册 1.春的颂歌 2.风筝 3.美丽的槐乡 古诗诵读:村居 语文乐园
(一)4.老师领进门 5.和时间赛跑 6.发愤立志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 7.小孩与大海 8.海底世界 9.躺在波浪上看书 古诗诵读:春日 语文乐园
(三)10.“这个规矩不能有” 11.一条大鱼 12.诚实和信任 古诗诵读:大林寺桃花 语文乐园
(四)13.杏儿熟了 14.给自己写信的人 15.朋友之间
古诗诵读:峨眉山月歌 语文乐园
(五)16.第一朵杏花 17.科利亚的木匣 18.处处皆学问 古诗诵读:宿建德江 语文乐园
(六)19.点金术 20.七色花
21.黑眼睛的大红鱼 古诗诵读:牧童 语文乐园
(七)22.聪明的徐文长 23.晏子使楚
(一)24.晏子使楚
(二)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语文乐园
(八)第七册 1.诗人 2.语言的魅力 3.书本里的蚂蚁
古诗诵读:四时田园杂兴 语文乐园
(一)4.儿童和平条约 5.太阳,你好 6.检阅 古诗诵读:初秋行圃 语文乐园
(二)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8.阳光洒下来 9.父爱深深
古诗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语文乐园
(三)10.蝉
11.看松鼠做巢 12.天鹅
古诗诵读:望洞庭 语文乐园
(四)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15.童年读《水浒传》 古诗诵读:子夜吴歌 语文乐园
(五)16.伯牙断琴
17.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18.山和海的书信 古诗诵读:别董大 语文乐园
(六)19.观潮 20.听泉 21.三潭印月 古诗诵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语文乐园
(七)22.女蜗补天 23.木兰从军 24.军神 古诗诵读:元日 语文乐园
(八)第八册 1.少年 2.小松树 3.小溪流的歌 古诗诵读:游园不值 语文乐园
(一)4.给家乡孩子的信 5.万年牢 6.巨人的花园 古诗诵读:泊船瓜洲 语文乐园
(二)7.寓言两则 8.熟能生巧 9.莫泊桑拜师 古诗诵读:清明 语文乐园
(三)10.我站在铁索桥上 11.倔强的小红军 12.小英雄雨来
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 语文乐园
(四)13.神奇的机器人 14.秦兵马俑 15.荷兰的风车 古诗诵读:浪淘沙 语文乐园
(五)16.看戏 17.吆喝 18.中国结 古诗诵读:墨梅 语文乐园
(六)19.变幻多彩的地球 20.豆花庄的小家伙们 21.特殊的葬礼 古诗诵读:题西林壁 语文乐园
(七)22.纪晓岚吟诗
23.印度王公的大米
(一)24.印度王公的大米
(二)古诗诵读:枫桥夜泊 语文乐园
(八)第九册 1.我的写作梦 2.太阳路 3.我的房间
古诗诵读:十五夜望月 语文乐园
(一)4.《长征组歌》两首 5.话说长江 6.雷锋之歌 7.向五星红旗敬礼 古诗诵读:石灰吟 语文乐园
(二)8.迟到 9.秋天的怀念 10背袋里装的是什么 古诗诵读:秋思 语文乐园
(三)11、黄河源 12.藏北草原 13.索溪峪的“野” 古诗诵读:观书有感 语文乐园
(四)14.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15.刷子李 16.格列佛游记
古诗诵读:寄扬州韩绰判官 语文乐园
(五)17、用目光倾听 18.雪地贺卡 19.快乐王子 古诗诵读:客中作 语文乐园
(六)20.奇异的激光 21.太空医院 22.最后一只白鹭鸶 古诗诵读:登幽州台歌 语文乐园
(七)23.心愿 24.健忘的教授 25.友谊的航程 古诗诵读:终南望余雪 语文乐园
(八)第十册 1.海上日出 2.暴风雨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古诗诵读:江南春 语文乐园
(一)4.背课文 5.钟楼读书 6.意外
古诗诵读:江畔独步寻花 语文乐园
(二)7.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8.丰碑
9.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古诗诵读:渔歌子 语文乐园
(三)10.盘古开天辟地 11.嫦娥奔月 12.月球之旅 古诗诵读:寒食 语文乐园
(四)13.我的老师 14.傻二哥 15.童年的小花狗 古诗诵读:约客 语文乐园
(五)16.游天然动物园 17.隔窗看雀 18.刺猬
古诗诵读:书湖阴先生壁 语文乐园
(六)19.皇帝的新装 20.智斗 21.小兵张嘎 古诗诵读:滁州西涧 语文乐园
(七)22.歌词两首
23.写给异国弟弟的信 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古诗诵读:四时田园杂兴 语文乐园
(八)第十一册 1.少年旅行队 2.跟祖父学诗 3.夏午
诗词诵读:舟过安仁 语文乐园
(一)4.伟大的出征 5.北京欢迎你
6.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诗词诵读:碛中作 语文乐园
(二)7.献给老师的花束 8.爷爷的芦笛 9.祝你生日快乐
诗词诵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语文乐园
(三)10.海的颜色 11囚蚁 12.童年的发现 诗词诵读:暮江吟 语文乐园
(四)13.三峡游 14.松坊溪的冬天 15.壶口瀑布 诗词诵读:凉州词 语文乐园
(五)16.想象
17.太阳请假到时候 18.生态金字塔 诗词诵读:江村即事 语文乐园
(六)19.匆匆
20.种一片太阳花 21.浮冰上
诗词诵读:已亥杂诗 语文乐园
(七)22.中国的花 23.养花 24.梅花魂 25.菊和莲 诗词诵读:题画兰 语文乐园
(八)第十二册 1.花脸 2.我爱篮球 3.自行车
古诗诵读:题临安邸 语文乐园
(一)4.延安,我把你追寻 5.井冈翠竹
6.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古诗诵读:出塞 语文乐园
(二)7.在山的那边 8.我的小桃树 9.犟龟
古诗诵读:乡村四月 语文乐园
(三)10.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11.奇妙的田螺 12.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古诗诵读:观猎 语文乐园
(四)13.二泉映月 14.清明上河图 15.魅力
古诗诵读:惠崇《春江晚景》 语文乐园
(五)16.我的故乡在北京 17.美丽的晋祠 18.可爱的地球
古诗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语文乐园
(六)19.空城计
20.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21.“诺曼底”号遇难记 古诗诵读:西江月 语文乐园
(七)22.少年闰土 23.雪
2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古诗诵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语文乐园
鄂教版小学古诗 篇7
这篇回忆录, 以倒叙的手法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坚强、气节正是老华侨的化身, 也是老华侨眷念故土的寄托。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 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 追溯了“我”、外祖父关于梅花发生的五件事, 即:常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 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帕;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篇幅长, 含义深, 要想在一节课里完成教学任务, 确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语文课本身的特点, 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要教会学生说话、表达、书写…还要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 任务多。遇到长文, 信息量大, 如果我想在课堂上面面俱到, 那将一点也不到, 那只会是学生和老师又一次漂流式的学习, 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不下半点印象。经过和学校课题组的老师共同研讨, 我们确定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抓住重难点, 大胆取舍的教学思路。
首先, 明确教学目标。我根据教材内容、单元训练重点及新课标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 会写14个, 了解课文前后照应, 首尾相连的特点。 (2)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念祖国的情感。 (3) 情感目标:了解梅花的品格, 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 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然后, 我谨记一定要抓住值得训练的重难点。从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以前总认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 以讲解课文为目标面面俱到地教学, 一课接一课, 许多教学内容多次重复, 所不同的仅仅是课文的思想内容。所以,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 确定语文能力训练目标是改革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除了大家共知的注意整体性 (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等整体目标) 、层次性 (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以外,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目标的准确和集中。“准确”的依据是教学大纲中小学阶段的总目标和学年目标。“集中”就是在课文中选定几个语文能力训练点, 即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 我是这样做的;
一、根据学生能在预习中完成的任务布置预习作业, 让学生在家中提前完成, 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我布置了两个任务:1、预习生字词, 读通课文。2、概括文章写了几件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堂教学环节尽量简化。分成预习反馈、理清文章脉络、直奔重点、突破难点、总结学法几个部分。
第一环节:预习反馈, 理清文章脉络。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 开课释题, 针对课题质疑后, 就直接听写, 检查生字词掌握, 并讲解几个易错的生字。然后就理清课文讲了几件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五件事情以及对祖国的眷念, 教师相机板书。知其然后, 就是要知其所以然了, 作者是怎样通过事情刻画人物形象, 并表达思想感情的呢?
第二环节:学生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选代表将集中了组员智慧的见解发表出来, 其他组员可以适时补充, 别的小组可以发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对其中问题加以点拨, 如:作者小时候, 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她唐诗宋词?外祖父为什么让“我”摆弄古玩, 而墨梅图却碰都不让碰?老人为什么把心爱的图画送给外孙女呢?……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环节:直奔重点感悟领会。
重点读“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总要有梅花的禀性才好”这段话, 想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 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通过梅花寄托的爱国之情, 并从中领会课题“梅花魂”的含义。
新课标明确指出: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感知,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篇课文感情充沛, 文辞优美, 尤其适合于学生诵读, 在体会到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之后, 让学生带着这位老人未了的遗憾反复诵读;在理解课文思考问题时, 学生可默读, 在读中感知感悟;在体会老华侨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时, 让学生表情朗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一段话 (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禀性才好) 这两节内容, 意思含蓄, 感情深刻, 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蕴含的感情。因此, 要做为朗读重点, 通过小声读、细体会、诵读表感情等多种方式, 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充分体现阅读课文的特点。
第四环节:拓展引申, 突破难点。
为使学生旁征博引, 学以致用, 联系王安石的《梅花》诗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 帮助学生体味梅花傲雪的精神, 加深学生的感受, 并结合所学, 举例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 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等。让学生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 也使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是爱祖国这一思想感情。
第五环节:总结全文, 学习写法。
出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学生读后, 让他们说出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学生也许只能说出“联系紧密”之类的笼统感受, 教师可进一步指出: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这样首尾连贯, 前后呼应, 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板书
在板书设计中, 所有的内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 不论是花还是爱国的老人, 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属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也是我和学生们要去体验和追寻的目标。
梅花魂精神吟诗 (流泪) 护图 (生气) 眷恋伤怀 (流泪) 热爱送图 (郑重) 赠绢 (流泪)
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真正成为了一次师生共同邀游于语文海洋的快乐旅程!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8
斯家场小学
张传新
2012年9月
第一单元 梦中的北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北京,祖国的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在训练中把握声音的和谐、换气点与力度的处理。
3、根据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准确标记“V”换气符号。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你到过北京吗?你对北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答,师作补充。
2、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分为几段?(2)分段学习歌谱。(3)解决难点。(4)学唱歌词。(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一听《我爱北京天安门》、《前门情思大碗茶》。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70年代儿童歌曲的音乐风格。学习单三部曲式的基本常识。
2、让学生反复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感受北京的风土人情和韵味。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唱一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导入欣赏内容《我爱北京天安门》。
2、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2)师简介作品。(3)分段欣赏。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4)总结曲式结构。(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首都北京。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玩一玩,《梦中的北京》。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流畅的旋律,欢快活泼的情绪。
2、聆听音乐,学习不同的切分音并感受切分音的作用。
3、在创编、表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让学生来唱一唱。
2、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一说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3、聆听歌曲《梦中的北京》,边听边看歌谱,找出歌曲中不同的切分节奏,并写在书上。
4、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切分音出现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5先由老师唱谱,学生感受。然后让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6、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完整而流畅的演唱歌曲《北京,祖国的心》,因为学生初步接触到二声部合唱歌曲,合唱部分唱得不够和谐,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练习。
第二单元母亲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哦!黄河》.
2、欣赏歌曲《秭归端午节》、《母亲河》.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唱旋律中的装饰音和换气记号。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讲解有关母亲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哦!黄河》。
2、学唱歌曲。(1)听范唱录音。(2)简介“黄河”。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秭归端午节》、《母亲河》(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3)学习四四和四三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哦!黄河》。
2、欣赏歌曲《秭归端午节》、《母亲河》。教学目标
1、能将《哦!黄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通过欣赏歌曲《秭归端午节》、《母亲河》。进一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过程
1、复习《哦!黄河》。
2、欣赏歌曲《秭归端午节》、《母亲河》。(1)学生展开讨论。(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黄河的小娃娃》。
2、学习下滑音和保持音的唱法。
3、用舞蹈、唱歌、打击乐伴奏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感受民歌的特点。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初步学会下滑音和保持音的唱法。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哦!黄河》。
2、欣赏歌曲《黄河的小娃娃》。(1)导入欣赏内容。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4)复听。回答书中问题。
3、器乐演奏。用竖笛演奏乐器。
4、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学生可两人合作。教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鄂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1册 篇9
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21实际是数字化信息时代,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呢?(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学生读课本,小组讨论,掌握信息及信息技术 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象、数字、声音、情景等所表达出来的内容。
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等技术。
2、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完成课后作业
五、小结。
第二课
认识一个新伙伴——计算机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发展史的标志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1、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教室的情况
2、教师提问:计算机为什么叫“电脑”,学生思考
后回答(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虽然每秒钟只能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但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电子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电子设备,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能高速、准确的进行运算,还能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从而帮助人类完成一部分脑力劳动,所以人们称它为“电脑”。
2、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46年~1958年,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内存为几KB.体积大,造价高.仅应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58~1964年,其逻辑元件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内存扩大到几十KB.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64~1970年.其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是1970年至今.其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千万次到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过程控制
3.数据处理 4,人工智能
5,计算机辅助工程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6, 信息高速公路
7,电子商务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商务活动.8,娱乐 利用计算机看影碟,听音乐,玩游戏.第三课
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容量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计算机的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
2、计算机的容量单位:最小的容量单位:字节(B)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启动计算机
接通电源—打开显示器、主机电源—机器自检—开机成功 软启动:CTRL+ALT+DEL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四课
相识在WIN98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认识鼠标,掌握鼠标的简单操作,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鼠标的使用 教学难点:鼠标的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鼠标有哪些了不起的本领.三、讲授新课(一)鼠标的操作
⒈谈话:你以前见过鼠标吗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认真地观察鼠标,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⒉学生自由观察.⒊汇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⒋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展示鼠标图片)鼠标外形象一个老鼠,后面还有一个细细的尾巴,所以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之为鼠标.在鼠标器上有两个按键,左边的称为左键,右边的称为右键,我们同学们使用的鼠标中间还多了一个象轮子一样的按键,这个键叫做滚动键;滚珠
⒌同学们,你们以前使用过鼠标吗 你认为使用鼠标容易吗 假如老师不教,你会完成一些很难的操作吗
⒍出示学件,学生尝试操作.(3~5分钟)⒎交流:操作对了吗 你一共进行了哪几种操作(单击,双击,右击,移动,拖动)逐个教学.(提一提握鼠标方法)⒏现在大家都会操作了吗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真的都会了吗 你能再操作一下给老师看看吗
⒐学生自由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5分钟)注意学生握鼠标方法.(二)认识指针
⒈刚刚你在操作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在移动鼠标的过程中,指针有没有变化
⒉你还看到过鼠标指针的其他样子吗
⒊出示图片,介绍鼠标指针的形状.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五课
轻松一课——纸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纸牌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规则。
教学难点:掌握纸牌的规则。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三、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程序管理器”—“游戏”组图标—“纸牌”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六课
开始菜单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开始”菜单的使用 教学难点:“开始”菜单的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认识“开始”菜单
[开始]菜单位于桌面的左下角,任务栏的左端。它是使用WINDOWS98所有功能的基础,各种应用程序的启动,对话框的打开,帮助文件的调阅都要通过[开始]菜单进行。也就是说,只要了解了[开始]菜单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实际运用windows所提供的各项功能了。
打开[开始]菜单后,移动鼠标,当指向菜单中带有三角形标记的菜单时,就会自动打开相应的下级子菜单,单击其中的某个程序名,就会启动相应的程序。
2、“帮助”的使用
3、“查找”的使用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小结。
第七课
开始菜单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任务栏”和“文档”的使用 教学难点:“任务栏”和“文档”的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隐藏“提示栏”
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选“自动隐藏”—确定
2、文档:
单击“开始”— “文档”,就会发现我们最近打开的最多15个文件会出现在这个列表中。点击这个文件的快捷方式就可以很方便地打开我们所需的文件,而不必翻开层层目录来寻找这个文件了。清空文档记录
单击“开始”按钮,指向“设置”,再选择“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然后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按“清除”按钮即可将文档列表信息全部删除。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八课
开始菜单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开始菜单选项的添加 教学难点:开始菜单选项的添加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添加“选项”
单击“开始”——“设置”——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单击“添加”——单击“浏览”——选择要添加的程序——单击“打开”——单击“下一步”,然后用鼠标左键双击要存放该程序快捷方式的菜单——单击“完成”。2.删除“选项”
如果要删除开始菜单中的程序、文档或文件夹,单击“开始”,指向“设置”,然后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再单击“删除”,指定所要删除的程序或文件夹,最后按“删除”按钮。
3、“开始”菜单高级选项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九课
键盘练习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键盘,了解各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键盘的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键盘(师出示键盘)一般键盘的按键布局基本相同,所有按键按功能可以分为四组:
功能键:F1~F12,位于键盘的最上边,其功能一般由正运行的软件决定,对于不同软件某一功能键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F5的作用是查找替换,在网页浏览器IE中F5的作用变成了刷新网页。
主键盘:它就是我们常见的打字键区,它是键盘上面积最大的一块,上面有A~Z共26个字母、数字键、符号键以及空格键、回车键等。小键盘:主要是数字键和加减乘除运算键,处于键盘的右侧,为方便数据录入而设计。
其它键:在主键盘和数字键盘的中间,主要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和Home、End等光标控制键。
2、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
(1)上身挺直,肩膀放平,肌肉放松,两脚平放地上。
(2)手腕及肘部成一直线,手指弯曲自然适度、轻放在基本键位上,手臂不要张开。
(3)显示器比眼睛略低,桌椅的高度要适中。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课
键盘练习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练习教学难点:键盘指法练习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正确的击键方法:
指尖击键,力度适当,节奏均匀,击键后,手指立刻回到基本键上来。
2、基本键 A S D F J K L ;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一课
键盘练习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练习教学难点:手指的正确分工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手指分工
2、SHIFT键的使用
此键也称为上档键,它有几种用法。第一,可以用它来临时转换大小写,如果现在键盘是小写输入状态,按住此键不放再按字母键,输入进去的将是大写字母,反之亦然;其次,在很多键位上都有上下两个符号,如果直接按键,输入进去的是下面的符号,但是,如果先按住Shift键不放再按这些键,输入进去的则是上面的符号。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二课
键盘练习
(四)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练习教学难点:手指的正确分工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利用“金山打字”进行英文打字
四、小结。
第十三课
DOS命令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认识DOS操作系统以及简单的DOS命令,通过实践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DOS操作系统 教学难点:DOS命令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认识DOS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传统上是负责对电脑硬件直接控制及管理的系统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而言, 操作系统是对所有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的集合;对用户而言,操作系统提供了对系统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简单抽象的方法。
2、简单的DOS命令
DIR(查看):
DIR/P
DIR/W
DIR/P/W CLS(清除)
TIME/DATE(时间/日期)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四课
DOS命令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进一步认识DOS操作系统以及简单的DOS命令,通过实践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DOS操作系统 教学难点:DOS命令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MD(建立文件目录)C:>MD 目录名(回车)
2、CD(改变文件目录)C:>CD 目录名(回车)
3、RD(删除文件目录)C:>RD 目录名(回车)
4、FORMAT(格式化)
5、COPY(复制)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鄂教版小学古诗】推荐阅读: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古诗及名句总汇10-19
鄂教版六年级古诗09-01
部教版小学必备古诗12-01
沪教版必背小学古诗词09-12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两首-山行》1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08-12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复习10-21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06-18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09-09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滁州西涧》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