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1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3、情感与价值观: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关系的实验;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意识。教学准备:
干旱的土地和枯黄的庄稼,动物在饮水,被喷灌的大片植物等等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说说水的作用),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讨论: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
(1)出示图片:a、土地龟裂;b、禾苗旱死;c、斑马饮水;d、一株植物浇水前后的变化情况的图片。(看图后学生还可更多地举例)(2)学生讨论,并汇报:动物要喝水,人也要喝水,植物要吸收土中的水;有了水,小草才是绿油油的,大树才能长出新的叶子,没有水,草和树都有会枯死……
2、做实验观察植物身体内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实验一:
(1)出示实验器材:盘子三个;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西瓜两片。(2)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法。(3)实验:用力挤压,看看植物的茎、叶和果实里有没有水,有多少水。
(4)学生汇报实验结论:植物的身体内有很多水分。实验二:
(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
(2)观察: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
(3)小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4)讨论: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
(5)归纳: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
三、运用知识:
1、阅读小资料。
2、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教学后记:
本课尚需开发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2
教材部分:
1.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2.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乐园”中《说明的顺序与方法》。
3.补充部分的两篇文章,均根据百度百科改写而成。
卵石的形成
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大约在1亿年以前的中生代,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浆冒出地表,快速得到冷却的岩浆便形成花岗岩。此后距今几千年前,由于岩浆入侵引起花岗石错动挤压,从而产生了大量体积较小的石块,那些在水边的石块,经过长时期水的缓慢冲刷和自身的相互滚动,最终形成今天的鹅卵石。
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由于地壳运动等自然力的震动风化,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和砂石间反复翻滚摩擦,终于形成可爱的浑圆状小卵石。河流流经不同的地质构造,山体有不同的岩石,经过冲刷,就会形成不同成分的鹅卵石。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冲刷过程中,受到水的搬运作用和相互磨圆,形成了卵石。再硬的顽石,在河水的冲刷下,也慢慢变得光滑,直到浑然天成,光滑如卵。
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
卵石的种类有许多:彩砂石子、太湖石、鹅卵石、千层石等。其颜色丰富:红奶油、青奶油、广红、咖啡、中国啡网、黑底白、螺纹奶油、杭灰、黄洞石、米黄洞石、绿宝、丹东绿、大花绿、米黄玉、黄水晶等。雨山红、汉白玉、墨玉、金香玉等原来是又粗又大的山石,但经过千百万年雨水的冲刷和彼此之间的相互碰撞,便成了一块块剔透美丽的鹅卵石。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其特点是长于运用文艺笔调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有机联合。所以小品文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灵活自如。归纳起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A.描述式。描,指描写;述,指叙述。这类小品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叙述,具有文艺性散文的风格,都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
B. 自述式,就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让被说明的事物站出来作自我介绍。
C.故事式是将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们在读故事或听故事时获得科学知识,故这种表达形式称故事式。它和自述式不同的是,用第三人称;相同的是,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采用这种形式,既要使故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又要注意其合理性。
既称故事,就应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就是将所述的事物人格化,还要有情节;在表达方式上,一般兼有叙述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当然,不能因强调故事而忽视了科学知识,喧宾夺主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D.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后一种是把人物对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选文缘由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文”。对于本单元的选文我有以下两点思考:
1.尊重教材。当前方兴未艾的群文阅读,就阅读内容的组合方式而言,存在着“重人文主题的整合,轻语文本体的凸显;重课外文本的引入,轻课内文本的统整”的弊端。以人文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偏重于人文视野的拓展,未能深入扎实地提升语文能力;以课外文本为组合方式的群文阅读,未能将文本群与教材有机整合在一起,呈现出课内外脱节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群文阅读其阅读内容应该源于教材单元。而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多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其优势毋庸置疑,教学中教师会自觉地将以主题编排的单元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血脉相通的整体。从目标的制订、方式的选择、时间的分配、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然后依据单元目标,对课文进行合理取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缩短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重建教材。源于教材单元,但不拘泥于教材。“源于”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组合,而是在适宜切入点处进行群文阅读的内容建构。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对年段目标 、 学年目标 、 本册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有通透了解的基础上,突破教材束缚,根据本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事物的特点把握说明顺序,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进行阅读策略的学习) 、 文体特点 、 阅读策略 、 表达方式等,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重新组合新的单元阅读材料 。 因而我们又补充了两篇课外的文章: 《 卵石的形成 》 和 《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
如图1所示,本课的教学内容前后有两次重建过程:首先,将教科书中的三篇课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视作一个整体,将它们与同单元“语文乐园”中的短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联结,让学生了解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其次,将《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和补充的短文《卵石的形成》进行对比,了解一般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第三,再将《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三篇文章和补充的《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进行联结,感受科学小品文与一般说明文在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备课构想
“群文阅读”从表面看,好像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重组,实则涉及“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两大难题。部分一线教师以为“群文”就是变“单篇”为“多篇”。备课时是整组备,“教”的时候却是分开“教”。因为他们将“群文”简单地理解为“内容的叠加”。其实,把“群文”中的“内容重组”是对教学目标、时间、资源、教与学方式的全面重组。要重新思考“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那么,如何依据文本体式重新选择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如何根据核心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这两个核心问题对有效推进群文阅读至关重要。
一、关于“教什么”(“学什么”)
1.单元整组构想。
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单元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事物要点,了解文章说明顺序和基本说明方法。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学习并运用习得的阅读策略阅读相关的说明文。
单元教学流程及目标分解:我们设计的单元主题框架,分为基础、阅读、写作三个板块(见图2)。
本组“群文阅读”教学共用五课时完成。
“单元导读课”两课时,主要解决课内基础知识的检测,包括字音、生字词、课文朗读以及课文质疑,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三课时“精读课”,了解说明顺序、方法和表达形式,品味语言特色。
第四课时“博览课”,主要推荐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文章,运用已学的阅读策略进行拓展阅读。关注科学小品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第五课时“练笔课”,尝试仿写,以拟人化的手法、自述式的形式介绍一种物品。
因篇幅限制,以下仅选择“精读课”展开叙述。
2.“精读课”教学构想。
教学内容:
群文组合:《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 说明的顺序与方法 》《 卵石的形成 》《 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 》。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生动有趣地说明事物的顺序和方法,运用联结策略弄清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2.初步感知科学小品文独特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通过对比的策略,感悟体会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 产生对科学小品文的阅读兴趣,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感受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见图3。
二、关于“怎么教”(“怎么学”)
1.提供阅读策略:联结、对比。(见图1)
2.提供自主学习时空。阅读的主体是学生,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辅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前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什么”(“学什么”)发生改变之后,如果没有相应的“怎么教”(“怎么学”) 的改变,“教什么”往往会落空。群文阅读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参与,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话,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提供自主学习方式:孩子虽然是天生的学习者,但“课堂”的意义在于,教师能从专业者的角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思考折页”。“折页”的意思,不是将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及方式,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一页一页地打开。每一次打开,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种学习方式,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导学。
课例呈现
一、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回顾群文主要内容
1.回顾群文(《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奇妙的田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主要内容。
师:上节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已经交流了预习成果,来,咱们一同回顾这三篇课文分别介绍了什么。
2.学生分别用结构图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
3.小结。
师: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三篇文章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其实这一类文章就是我们曾学过的说明文。(板书:说明文)
二、阅读群文1,了解本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1.阅读群文1,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
师:既然是说明文就应该关注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我们的“语文乐园”中就有一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的小短文,默读思考,看看对你了解这三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方法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出示)
2.明确要求,自主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阅读短文,了解本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1)读《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作批注。
(2)独立完成“思考折页1”中的表格。
(3)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内容。
(4)分享员展示小组思考成果。
3.集体交流分享。
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
生1:我们小组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因为从我们画的结构图可以看出,作者是从卵石的排列、色彩、大小及形状等外在现象推断出卵石的方向、地点、所走的路程。
生2:《奇妙的田螺》是以时间为序,因为文中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如“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生3:《假如人类也有尾巴》是按照事物的外形、作用及其生理功能的顺序介绍。从我们整理的结构图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从尾巴的外形、作用及其功能来介绍的。
师:(小结)原来我们把握了文章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说明顺序。回顾我们的思考折页,我们发现了:作者依据不同事物的特点,采用了适当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教学说明:通过将短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和三篇文章联结,帮助学生很快理清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三、对比阅读,初步感知一般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异同
1. 出示“ 思考折页2”,即《卵石的形成》,对比文本《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比较语言风格的异同。
2.集体交流。
师:对比一下,这篇文章和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哪一篇更有意思,更吸引你?为什么?
生1:《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更吸引我,因为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更亲切,更有趣。而《卵石的形成》语言较生硬。
生2:我也喜欢《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因为它语言更易懂,也更生动。
师:你能举一例说明吗?
生2 :能 。 (读文中描写卵石形成的一段说明)
生3:我也喜欢这篇,因为文中采用了讲话的方式,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
师:大家刚才读到的《卵石的形成》是篇一般性的说明文,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三篇是文艺性 说明文 ,又叫科学小品文。(板书:科学小品文)这类文章文笔生动,内容通俗易懂。
四、阅读群文2,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
1. 默读《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第二次联结三篇主体课文,完成“思考折页3”中的表格。
师:打开“思考折页3”,《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这篇文章介绍了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读读看,对你了解三篇文章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有什么帮助呢?独立完成“思考折页3”中的表格。(出示)
2.小组交流。
3.集体分享。
生1:我们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采用的是谈话式,因为我们从短文中读到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说明”,其语言风格是真实、丰富、亲切。
生2:我不同意,我们认为《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采用的是自述式,因为我们从短文中读到自述式是“把所要介绍的科学知识,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来介绍。
师:老师觉得你们谈得都有理,因为你们都能从提供的短文中寻找依据,真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师:同样是介绍卵石的形成,一般性说明文《卵石的形成》是这样介绍的,咱们再一同读读。
(生读)
师: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具体说说。
生1:《卵石的形成》 运用了许多专 业用语 “ 风化 、坍塌”,专业性很强,我不太懂。而课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卵石的经历。
生2:课文中把卵石比作“像鸡蛋一样滚圆”,说卵石顺水而下的过程好似人“流浪”一样,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了卵石的产生、构成,既生动,又通俗易懂。
生3:我觉得 《卵石的形成》虽然不好读懂,专业术语多,但也介绍得很清楚,只是不太适合小孩子阅读。
师:这也就是一般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的不同。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依据不同的事物特点,采用合适的说明顺序和方法,比一般性说明文表达的形式更多样,语言也更生动有趣。
【教学说明:利用课外文本的联结,帮学生了解这三篇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和语言风格,同时习得阅读此类文章的策略。这里讨论非常激烈,孩子们颇有争议,但也正是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自主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让每个小脑袋都动了起来。】
五、小结本课,布置单元习作
1.回顾“思考折页”,学生自我反思本课的学习。
2.推荐科普网站,鼓励阅读更多的科普文章。
3.布置观察和习作任务。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迎春花也吹起了小喇叭,河里小蝌蚪在找妈妈,同学们也开始养蚕宝宝了。细心观察的同学请做好养蚕宝宝过程的图文记录,一个月后我们将以“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介绍它们的生长过程。
课例评析
本课提供的核心价值在于:
1.“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辅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
“群文阅读”需要的教学方式是“长文短教”,是“精读博览”,其目的是“轻负高效”。但是,如果“群文阅读”中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介入,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往往所用教学时间不会减少,有时还会增加,甚至出现备课是“整组”,教学是“单篇”的现象。
2. 关注学生 阅读策略 的习得
本课教学中最核心的阅读策略是“联结”和“比较”。教学中出现多次,而且,每一次的联结和比较都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说明文的顺序与方法;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了解科学小品文的表达形式。这些目标的落实符合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体现了“ 精读博览 ”的课程重 建思路。
3.“思考折页 ”———导学案的设计颇具匠心
教师课堂上为什么用的是折页,而不是一张打开的纸?我想,折起来的目的是:每一次打开,都是与一个阶段的自主学习相照应。正如教者所说,每一次打开都是为学生的一次自主学习提供一种学习方式,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导学。折页中两次出现了表格,学生通过勾画语句,提炼关键词语,填写表格,在小组讨论中,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正自己的想法,留下思考的痕迹。
4.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体现在:能整体阅读三篇主体文本;能主动将主体文本与其他文本联结;表达时能有理有据;独立学习时能通过圈点勾画,寻找重要信息;小组交流时,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集体交流时,能主动站起来表达、回应、补充、反驳;学习结束,能公正友善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3
教 学 设 计 说 明
执教:利川市都亭第二小学 刘绪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在学生学习了13课《玩气球》认识了空气的性质之后,进而发展为对空气研究的课。《打篮球》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让学生通过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探究“注射器里的空气” 和“给瘪的篮球打气”,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慨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今后学习空气的其他性质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实验的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设计实验,尤其对实验的细节还是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探究与发现:
1、通过实验,发现充足气的篮球里的空气与周围空气的不同。
2、知道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猜测。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难点:通过实验,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五、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法的设计: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小组器材:注射器、橡皮等。演示器材:三个篮球(一个瘪的、一个充气不足)、一支充气针、一个打气筒
七、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课件展示浙江某幼儿园的小朋友篮球比赛运球的场景并提出问题:说一说,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上台分别拍打瘪的、充气不足的和充足气的篮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三)实验设计,探究科学概念
按照课本从学生较熟悉的打篮球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篮球充气后会弹起来与社会的关系,体验空气科学的发展。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测后,教师提出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测?引出“注射器里的空气”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根据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讨论汇报,让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这一性质。
(四)拓展探究,形成科学概念
1、研究拓展:给瘪的篮球打气
指导学生给瘪的篮球充气,当篮球刚变圆时反复挤压,松开篮球,看看观察到什么现象;再继续打气后,再反复挤压,又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进行实验对比,感觉两者的不同。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根据观察并思考、交流讨论回答。
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注射器、篮球里的空气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空气有什么性质?”
3、教师利用课件再现并归纳总结学生所讨论的问题的正确结论。学生将结论填写在课本第48页上方。(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五)回归生活,应用科学概念
1、说说运球时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
2、课件展示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小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我向大家提问: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七)、布置作业: 在安全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利用压缩空气洗车、给轮胎充气的场景。
(八)、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这节课的板书,因为有课件的辅助,我抓住重点板书了课题和最后总结的空气的性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一下几点:
1、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4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土壤中主要含有()、()、()、()等物体。
2、种子剥去种皮后,里面会有()、()、()三部分,为植物发芽提供营养的是()部分,以后会长成植物的根的是(),会长成植物茎和叶的是()。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是:有()、()和()。
4、植物的根会向()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叫做植物的()性,植物的根还会向有()的方向生长,这是植物的()性。
5、大多数向阳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性,植物“喝水”是通过()吸收,再通过植物体里的()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6、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会发生改变,取消受力后又(),这种特性叫做()。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行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8、不同的纸厚度(),抗拉力(),吸水性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用植物打碎后加工而成的,一般都可以燃烧、写字,遇水会变()。
9、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造纸的主要材料,植物体中的()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10、杠杆能改变用力的()和(),还能传递()。
11、空气可以()空间,它是一种()、()、()的气体,压缩空气具有很好的()性,篮球、()球就是利用了空气的这种性质做成的。
12、要使降落伞降得慢,我们可以()、()、()。
13、潜水艇里面进入水的多少,决定了它的沉浮,进水越多,船就(),进水少,船就()。
14、声音由物体()而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对同一发音物体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对大小不同的物体,越细、越小、越短的物体发音音调就越()。
15、光是沿()传播的;声音可以在()体、()体、()体中传播,它在()体中的传播能力最强。
17、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18、物体都有反光能力,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二、写出下列各种声音的主要振动发音物体。说话声()
风
声()
流水声()吉他声()笛
声()
口哨 声()
雷
声()敲门声()
三、判断下列物体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镊子是()杠杆
剪刀是()杠杆 火钳是()杠杆 斧头是()杠杆
锄头是()杠杆
园林剪是()杠杆
尖嘴钳是()杠杆
四、连线题:
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害有利,人们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请连线
减少摩擦力
在轮胎上增加花纹
在台球杆上涂滑石粉
在水泥道路上留条纹
在机器中加润滑油
在鞋底上加上花纹
增加摩擦力
在车轮上加防滑链
五、简答题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2、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怎样节约用纸?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5
猫
一、教学目标
1.体验猫的可爱,懂得珍爱生命。
2.能将关于猫的研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乐于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3.愿意参与交流研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4.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猫的外部特征。
5.知道从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毛,胎生,小猫吃奶长大。
6.知道猫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观察、去描述猫的特点。7.知道猫抓老鼠,保护粮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猫的生活习性方面的投影片、活猫或猫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猫的生活特点,如果家里养有猫,可以装在笼子里带来和同学一起观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经验。1.播放猫的录像资料。2.出示猫的挂图。
3.猫的身体有些什么特点呢? 4.猫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呢?
(二)学生讨论:猫的身体结构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1.提问:猫的身体特点对于它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呢?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4.教师小结。
(三)学生小结,将“我的发现”记在课本上。
(四)课后延伸。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以玩具汽车为载体的学习,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玩具小车的运动,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3、在描述玩具小车运动时,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
玩具小车,记录表。教师另可准备用于讨论公路汽车运动的动画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组织学生观看公路上汽车繁忙往来的录像片,或安排几个会骑自行车的同学在球场上按“剧本”模拟演绎,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布置观察任务:“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才能使别人准确地了解某一辆汽车或指定的某一位同学的运动情况?”
然后组织学生回答,并提示他们把主要的描述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格处。
二、小组研究
教师直接指出,本课将利用玩具小车来模拟车的运动,并学习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的物体。
各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开展研究,教师重点提示两个问题:一是观测前的准备,一是准备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有意地突出这两点。
有两种方式进行“游戏”可以选择:一是小组的全体同学一起做、一起说;二是把组内同学分成两组,一部分同学设计、控制车的行进,其他同学描述,然后交换角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应该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在全班进行交流,描述小汽车的运动。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他们交流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供后面的讨论所用。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在交流时所站的角度、观察对象、运动情况都不一样,但描述其运动时,主要都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的呢?让学生从黑板上板书的记录要点中寻找共同点,从而梳理出描述运动物体的一般要素。
三、总结、运用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7
农作物与化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肥的作用,认识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2.能经过小组合作,制定尿素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方案。3.能持续观察,并及时认真做好记录。4.能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
5.意识到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当施用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提前培育一些玉米苗,尿素,装同样土壤的花盆三个。
学生准备:实验方案记录卡,观察记录表,每组装同样土壤的花盆三个,化肥施用情况调查表。
三、教学建议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分析收集到的实验资料,调查当地施用化肥的情况。
(一)汇集事实
学生交流花盆里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小组在交流汇报时,教师应引导其他小组注意倾听。
(二)整理分析各组玉米苗生长的数据资料
1.比较各小组玉米苗生长的共同特点。每个小组种植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没有施用尿素的玉米苗生长的比较慢一些。
2.比较每个小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实际上由于每个小组的花盆放置的位置不同,管理的时间不同,管理的方法不同,可能形成这样的事实:施用1汤勺尿素的玉米苗生长情况不同,施用4汤勺尿素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又不同,没有施用尿素的玉米苗的生长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3.有些玉米苗可能因为施用的尿素过多而“烧”死,教师要利用这一事实,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施用过量的尿素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如果学生不能解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施用过量的尿素的玉米苗,一般是因为土壤中水分渗透压的不同,导致玉米苗体内缺水而死亡。
(三)资料链接
1.出示关于施用化肥的资料,交流各种化肥的作用。2.思考:是不是化肥施用的越多越好?
教师在学生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中国农村施用化肥现状的资料,期望这些资料能引发学生思考,化肥的使用也不是越多越好,化肥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过多施用化肥对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意识到什么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四)调查当地的施肥情况
1.学生交流他们了解的本地农民施肥的情况。
在调查的过程中,希望学生能体验到化肥施用的情况的危机,产生合理施用化肥的意识。
2.指导学生制定调查内容的计划。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8
玩小车 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介
以玩小车(利用磁铁的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活动引入,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以及磁铁的方向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磁铁的特点。最后,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及磁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认识磁铁的南北极。能画出实验示意图,并能标出方向。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以及现代磁悬浮列车。
2.科学探究: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会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及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实验。能用归纳的方法概括磁铁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指南针,以及现代磁悬浮列车,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
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及磁铁两极相斥、相吸的实验。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玩具小车、小车模型、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支架、水槽、泡沫、细线、水;司南、罗盘、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图片;磁吸、门阻、扬声器、笔盒等实物。
六、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探究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1.由玩小车引入,利用磁铁的磁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不接触小车,推着小车走或拉着小车走。
2.把两根条形磁铁分别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靠近,观察小车的运动,并画出示意图,标明小车运动方向。再变换小车方向,用同样的方法做实验。
3.对照示意图,归纳出条形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
4.用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做实验,归纳出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两端接近时的特点。
5.总结自己的发现:磁铁的两端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二)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特点。
1.老师介绍两种实验方法(悬吊法与水浮法),让小组任选其一进行实验。2.教师指导。要注意:防止铁制物品和其他磁铁对实验的干扰。学生分组实验时,磁铁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互相干扰。用水浮法做实验,盛水的容器不能是金属。实验还要反复几次,其结果一样,才能归纳出磁铁有指南北的特点.3.告诉学生磁铁指南的一端就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4.讨论磁铁为什么能指南北。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篇9
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中的第一课。
也是刚刚接触科学学科的孩子们正式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一课。
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 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的有关资料。
结合练习册,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很多关于生命的科学知识,补充了他们的知识面。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今天,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
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 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
利用班班通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能够看到更多,了解的更多。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研讨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生命世界的无限美丽。
鄂教版五年级上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教育教案
1、滋养生命之树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1、珍爱食物,懂得食物帮助我们滋养身体。
2、懂得挑食不利身体成长。(二)行为技能训练
1、初步了解生命营养基本常识。(三)知识经验积累
二、教学重点:知道生命需要营养,没有营养的支持,生命就会停止。
三、教学难点:了解人体必需的七大类营养素以及它们对人体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演示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观看一段美食视频。
2、同学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考虑过食物中的营养跟我们身体的关系了吗?
3、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棵树,如果没有营养的滋养,就会枯萎。(二)读议平安故事
1、在十八世纪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英国海军舰队出海打打仗,还没有遭遇敌人,士兵们就集体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濒临死亡的绝境。在医生们束手无策时,一种水果竟然治愈了这种病,事呢?请同学们看平安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水果让奇迹出现了。(学生自由读故事)
2、同学们,为什么小小的柠檬竟能让士兵们转危为安?如果人体里缺少其它营养素又会怎么样呢?
3、正如引言里所说,我们的生命之树如果没有营养的滋养,将 会枯萎,那么我们身体到底需要哪些营养素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三)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大家可以和周边几个同学一起学习,边看边讨论: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交流时,出示这七大营养素的图片)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些朋友,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命就会终止噢。
3、这些营养素都是从哪来的呢?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呢?
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可以看看后面的平安广角,还可以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讨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4、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营养素都是来自各种食物,七大营养素人体缺一不可。)
5、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们身体需要七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因为这些营养素都是来自各种食物,七大营养素人体缺一不可。
6、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们身体需要七大营养素,这些 营养素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因为这些营养素都是来自各种食物,所以我们要想健康成长,就要养成吃饭不挑食的好习惯。
(四)诵读平安歌谣
1、七种营养素要想全部记住,还有些难度呢,同学们,聪明的编辑们把这七种营养素编成了歌谣,你们读读,是不是好记多了?
2、现在我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看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 首歌谣。
七、演练设计
1、做一做。填写这份三餐营养卡,可以回家上网查找。
2、七大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下次活动时,小组里每人扮演一种营养素并作自我介绍。
3、查一查。回家后,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外包装找来,查查上面的“主要成分”和“配料表”,看看有哪些营养成分。
2、吃出健康来
教学内容:吃出健康来
本课是小学地方课程三年级上册中的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饮食的相关知识,懂得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了解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的危害,从小树立正确的饮食观。
教学构思:通过创设情境,参观“美食王国”为主线,带领学生分别了解常吃的零食、垃圾食品,从而讨论出油炸食品及碳酸饮料的危害。并学会合理搭配早餐。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食品的喜爱大多还是来自口感香甜,本人认为三年级学生学习《吃出健康来》的这样的学习内容很有必要,学生学习本课后吃食物能适当做一些选择,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就达到学习本课的目的。
教学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讲故事等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合作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的危害。
2、理解人的正常发育的需要,各种营养缺一不可,这些营养存在于五谷杂粮、鸡鱼蛋肉、水果蔬菜之中。所以只要合理搭配食物,营养就会均衡,才能吃出健康来。
3、学生通过学习后,对训练谷里平平和童童设计的早餐进行对比评论,加深理解,并能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份合理早餐。
4、通过《吃出健康来》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少年儿童长身体,偏食、挑食可不行,各种食物搭配好,吸收营养保健康是包含生活的准则。
5、通过本课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包含营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让珍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初步学会合理搭配饮食。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饮食喜好。
1、你喜欢吃什么?学生口头交流。
2、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我们一起去“美食王国”参观。
二、创设情境,了解生活中的不健康食品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1、“美食王国”第一站看看老师带来的小食品,说一说这些食品有益健康吗?
2、这些不健康的食品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影响?一起进入美食王国第二站――真实的故事。
3、说一说你身边的例子,再听一听同学讲的小故事。想一想:圆圆和豆豆身体不健康的原因。交流讨论后,教师用智慧树中的一段话小结。
4、了解十大垃圾食品都有哪些?(美食王国第三站――垃圾食品的危害)
5、学生通过课件出示的图片,重点讨论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三、结合生活运用,提高实践能力。
6、怎样的饮食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一起来到了美食王国第四站――合理搭配饮食
7、出示食物营养平衡宝塔,让学生知道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8、出示平平和童童的早餐,交流讨论谁的设计好,为什么?
9、出示张明一天的食谱,讨论,这张食谱存在什么问题?
10、学生自己设计一份营养早餐,写在书上。
请做好同学将自己的早餐通过展台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11、教师做简要点评。建议学生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推荐合理健康的早餐设计。
四、小结本课,拓展延伸。
只有合理搭配饮食,健康饮食,才能快乐成长。
3、男孩女孩一样棒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扬长避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成长。
2、引导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平等的重要性。(二)行为技能训练 让学生学会尊重异性。(三)知识经验积累
1、懂得男女是平等的。
2、男孩能干的事情女孩也能干。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男孩女孩都一样;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女 孩能做的事情男孩也可以做。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男孩女孩各有优势,只有优势互补,团结互助,才能 使自己更出色。
四、教学方法:PPT多媒体展示 小组讨论 讲故事
五、教学准备
1、男生围绕观点“女孩能做的事情男孩也可以做”,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女生围绕观点“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2、准备《张衡发明地动仪》《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等视频片段。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个男生,多少个女生吗?
2、师:请男生说一说,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优势?
再请女生说一说,你们又有什么优势?
3、导入课题:是啊,男孩勇敢,女孩可爱;男孩洒脱,女孩细 腻,男孩女孩各有各的优势,男孩女孩一样好。(板书课题)
(二)感悟平安故事
1、师的话对吗?
2、(引导学生围绕“男孩女孩一样棒”来说)
(三)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1、看插图,引导学生懂得男生女生各有各的优势,要团结合作,才能共同进步。①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②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2、播放《张衡发明地动仪》《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懂得古代男女也是各有各的优势。①播放视频《张衡发明地动仪》《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②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什么?
3、播放《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视频,引导学生明白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①播放《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视频。②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4、小小故事会,讲述杨利伟和刘洋登月故事。让学生深入明白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
5、拓展主题,让学生明白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女 孩能做的事情,男孩也可以做。①围绕主题“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引导学生交流。(用 课前搜集的资料表述)②围绕主题“女孩能做的事情,男孩也可以做”,引导学生交流。(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表述)
6、了解“好”构字原理 ①PPT 出示“好”字,说说“好”的结构。②小组讨论: “好”字为什么是有“女”和“子”组成? ③交流:你懂得了什么?
(四)齐唱平安歌谣
1、学生先熟读。
2、再分组读,接龙读,最后背诵展示。
七、演练设计
1、想一想。
①PPT出示漫画,学生仔细看。②思考:漫画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③交流:图上的爷爷、奶奶、爸爸做的对吗?你觉得哪儿做的对,哪儿做的不对? ④讨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2、说一说。
①生活中和同学们交往,讲给大家听。②讲故事交流。(3个)
3、唱一唱。
①讲述中国重男轻女这一陋习,让学生简单了解。
②阅读《女子宜求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子宜求学》的意义。③讲述《女子宜求学》的背景资料。
4、人的生命无贵贱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1、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2、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弱势群体。(二)行为技能训练
1、初步体会生命的平等和学会关爱弱势群体。(三)知识经验积累
二、教学重点:知道生命都是平等的。
三、教学难点:了解生命平等的内涵,学会关爱弱势群体。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演示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观看一段婴儿出生的视频。
2、初步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二)读议平安故事
1、在2009年初,美国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因病需要进行肝移植,情况紧急,而肝源需要等待,乔布斯作为一个亿万富翁,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自由读故事)
2、同学们,你觉得乔布斯的做法对吗?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正如引言里所说,我们的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贵贱之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三)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大家可以和周边几个同学一起学习,边看边讨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合作学习)
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可以看看后面的平安广角,还可以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讨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2、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生命平等主要表现在人格、法律等方面,着重理解怎样尊重生命和关爱弱势群体)
3、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生命是平等的,要敬畏生命、关爱弱势群体。
(四)诵读平安歌谣
1、现在我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看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首平安歌谣。
七、演练设计
1、演一演。认真读故事的前半部,演好斯斯的爸爸。
2、说一说。认真阅读,分析他们的做法,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3、写一写。残疾人要面对许多困难,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对于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对他们来说就是难于上青天。请模仿他们的某一缺陷,体会他们的难处,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弱势群体,帮助残疾人,并记录下来。
5、超载校车我不坐
【教学内容】《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第二单元“安全出行有规章” 第1课《超载校车我不坐》。【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面对超载校车怎样做出抉择。2.对安全乘车有正确的认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1.学会识别超载校车。
2.碰到超载校车应主动换乘他车。
(三)知识经验积累 1.能准确判别校车是否超载。2.知道超载校车会带来危险的后果。【教学重点】面对超载校车怎样做到不坐。
【教学难点】对乘坐超载校车的危害的认识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标准校车挂图。生:课前搜集了解超载校车的危害;了解什么样的校车为标准校车。【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从上学以来,你们坐过校车吗?坐校车时是否很多学生挤在一辆车里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出:面对人员挤得满满当当的校车,我们怎样做呢?
今天的课文将告诉你怎样去做。(揭示并板书课题:超载校车我不坐)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超载校车的危害。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或让学生看课本读):
病房里,小学五年级的明明在前几天发生的一场车祸中受伤,刚动完腿骨手术,正在痛哭。
后经警方证实,该车并非标准的校车,而是用面包车改装的,核定载客9人,实载20人,属严重超载。师:读了刚才的故事,你知道校车有哪些危害吗?什么的校 车属于超载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平安指南是怎样说的。
(二)学平安指南,了解校车的危害及怎样判别超载。
1、读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读后自己说说什么样的校车属于超载?校车超载有哪些危害,并请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校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凡超过核定人数的被视为超载。师:校车超载有哪些危害呢?
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说,同桌同学即时点评说得对不对,并简单说明理由。教师小结:
1、如果车辆超载,车辆制动时,刹车距离延长;
2、长期超载机器零件磨损加快,导致车辆安全性能迅速下降,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3、交流。
你打算怎样乘坐校车,面对超载校车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自由补充。
4、展示。
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标准校车图片向全班同学展示,看看谁收集的校车图片是规范的、标准的,然后让学生熟记此张图片,记住该车型。
(三)诵平安歌谣,归纳记忆所学知识。
教师板书或贴出“平安歌谣”,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校车上学真方便,超载与否细分辨。没有空座我不上,点名之后进里面。
三、实践操练,提升能力。
引导学生完成“平安演练”中的两道练习题。1.演一演 几名学生在路边等校车,车来了,但是车子上挤满了人,这时应该怎么办呢?演一演。2.查一查
在班上做一次调查,看看你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同学坐过超载校车,并劝劝这些同学以后不要坐超载校车。
6、追车扒车真危险
【教学内容】《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第二单元“安全出行有规章” 第2课《追车扒车真危险》。【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在马路上行走时要有规范意识。2.从小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二)行为技能训练
1.了解追车和扒车是一种妨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
2.初步养成规范乘车的良好习惯及自觉产生规劝违规乘车的意识和举动。
(三)知识经验积累
1.行走在马路上遇到过往车辆不能追赶。2.知道追车扒车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后果。
【教学重点】了解追车扒车的危险,并对出现不良行为能及时进行阻拦和制止。
【教学难点】现实生活中,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行为会不会受到他人的唆使和影响,能不能及时劝告和阻止。【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活动体验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片。【教学过程】
一、播放CPI,导入新课。
1、播放CPI,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小强在放学途中扒拖拉机,将自己摔成了重伤,所幸无大碍,由此可看出扒车有多危险呀!(揭示并板书课题:追车扒车真危险)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追车扒车的危害。学生看课本读文:
师:读了刚才的故事,你觉得追车扒车有哪些危害呢? 生:学生自由说。
教师归纳:追车扒车可能会产生如下后果:
1、突然刹车,人撞车尾;
2、突然加速,人被拖倒突然拐弯;
3、人被甩下或摔倒,后车撞上或碾压。
(二)学平安指南,了解追车扒车有哪些危害。
1、读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平安指南”的相关内容,读后自己说说追车扒车有哪些危害或对自己产生那些伤害?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想?
2、讨论。
师:追车扒车还有哪些危害呢?
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说,同桌同学即时点评说得对不对,并简单说明理由。
3、交流。
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过追车扒车的经历,当时有没有给自己造成伤害?同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点有代表性的事例在全
班复述一遍。让学生自己评判。
(三)诵平安歌谣,归纳记忆所学知识。
教师板书或贴出“平安歌谣”,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追车扒车太危险,酿成惨祸很常见。扒车追车是逞强,安全第一心中念。
三、实践操练,提升能力。
引导学生完成“平安演练”中的两道练习题。1.议一议
碰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⑴ 一位阿姨刚赶到公交车站,车就开走了。她不想等下趟车,紧贴 车厢追着车跑。
⑵ 看到表哥扒上了行驶的拖拉机,丁丁也想学表哥那样扒车。2.认一认 3.评一评
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公路上,一农用车在行驶,一位农民工模样的人骑着自行车,一手 扶着农用车尾部,借助农用车之力行驶。
7、乘车坐船守秩序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讲文明守秩序光荣,不遵守交通秩序害人害己,培养学生守秩序 文 明乘车的好习惯。
(二)行为技能训练 排队上下车,文明守秩序,礼让待人,主动让座,坐稳扶好。会 用救生衣等。
(三)知识经验积累 知道到指定地点等候车船,上车船要购票还要检票,坐稳扶好保 护自己,会用救生衣等。
二、教学重点
乘车坐船四个环节:候车船、上车船、行进中、下车船,都要守 秩序,讲文明,到指定站点候车船,排队购票检票以及上下车船。
三、教学难点
每一个环节都要遵守交通规则,都要讲文明,讲社会公德,礼让 待人,乐于助人。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发现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
师:乘车坐船挂图。生:课前搜集自己家人或同学乘车坐船的一些事例,看看事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应该都坐过汽车或轮船。你在享受车船便捷的 同时,你遵守乘车坐船的秩序了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出:面对人员拥挤的车站或码头,我们怎样做呢?今天的 课文将告诉你怎样去做。(揭示并板书课题:乘车坐船守秩序)
(二)读议平安故事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超载校车的危害。
1、教师小结:上下车船时要排队,礼让待人,乘车坐船时要站稳扶 好,还要留意车船上的设施。
2、讨论。师:乘车坐船不守秩序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说,同桌同学即时点评说得对不对,并简单说 明理由。教师小结:可能被挤下车摔伤;拥挤时可能出现踩踏事故;还有 可能出现打架斗殴。
3、交流。你打算怎样乘坐车船,面对不守秩序的乘客,我们将怎样劝说? 让学生自由补充。
4、展示。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说给同学们听,并评一评谁说得好。
(三)诵读平安歌谣 教师板书或贴出“平安歌谣”,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乘车坐船要购票,上车下船队排好。车上船上不打闹,坐稳扶好防跌倒。
七、演练设计
引导学生完成“平安演练”中的四道练习题。
1、演一演。柯山跟爸爸一起去武汉,先乘公汽再去长途车站购票,一路上,由柯山带路,看站牌,排队,购票,上下车,看看柯山是否会乘车。
2、评一评。公交车到站后,前门上车排了很多人,可有一人想从后门上车,结果堵住了下车的人。评一评谁对谁错,为什么?
3、议一议。节假日、上下班人流高峰期乘车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4、说一说。考察学生面对具体情况评判是非的能力。
八、实践设计
劝一劝自己家里人乘车坐船时一定要守秩序。
8、规范乘坐轨道交通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1、明白乘坐轨道交通要遵守秩序。
2、知道不遵守秩序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便甚至会受到重大损伤。(二)行为技能训练
1、如何在乘坐轨道遵守交通秩序。(三)知识经验积累
二、教学重点: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规范乘坐轨道交通。
三、教学难点:知道怎样规范乘坐轨道交通。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演示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观看一段地车乘车视频。
2、同学们在享受快速轨道交通的时候,考虑过怎样做一名文明乘客吗?(二)读议平安故事
1、请同学们看平安故事,看看小军的做法对吗。(学生自由读故事)
2、同学们,小军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通过小军爸爸的话,我们知道了什么?
3、正如引言里所说,我们在享受快捷交通的同时,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三)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大家可以和周边几个同学一起学习,边看边讨论:我们常见的轨道交通有哪些?(学生合作学习)
2、说说几种常见轨道交通的优点。
3、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可以看看后面的平安广角,还可以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讨论规范乘坐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4、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乘坐轨道交通注意的事项。)
5、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以下六点注意事项。
列车进站,人站在安全线外。上下车要注意脚下。注意玻璃门指示灯。切勿撞击屏蔽门。切勿在车厢追逐打闹。不要阻塞通道。
6、通过学习,同学们注意课本33页的注意事项。
(四)诵读平安歌谣
1、注意事项要想全部记住,还有些难度呢,同学们,聪明的编辑们把这些编成了歌谣,你们读读,是不是好记多了?
2、现在我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看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首歌谣。
七、演练设计
1、演一演。模拟安检人员收缴汽油场景并谈自己的感想。
2、议一议。乘坐轨道交通时,不小心把水壶掉到站台上了,应该怎么办?
3、认一认。认识乘坐轨道交通的安全标志。
9、购买食品有学问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1、知道生活中存在假冒伪劣食品。
2、懂得假冒伪劣食品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二)行为技能训练
1、初步掌握如何正确购买食品。(三)知识经验积累
二、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存在假冒伪劣食品,懂得假冒伪劣食品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了解如何正确购买食品。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演示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观看一段打假视频。
2、同学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考虑过如果是假冒伪劣食品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危害吗?(二)读议平安故事
1、学习小明爸爸出差带回“三无”烧鸡产品的故事(学生自由读故事)
2、同学们,回顾一下,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购买到伪劣产品的事情。
3、正如引言里所说,市场上食品应有尽有,假冒伪劣食品充斥其中,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三)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大家可以和周边几个同学一起学习,边看边讨论:我们怎样可以购买到合格产品,该怎样正确选择呢?(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交流)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的购物场所。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
谨慎购买小摊小贩的食品。
仔细看食品包装。
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失效日期。
保留购物发票。
3、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可以看看后面的平安广角,还可以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讨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4、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正确购买食品。)
(四)诵读平安歌谣
1、许多要点要想全部记住,还有些难度呢,同学们,聪明的编辑们把这些编成了歌谣,你们读读,是不是好记多了?
2、现在我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看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首歌谣。
七、演练设计
1、做一做。陪妈妈购物,运用所学的知识购买安全食品。
2、说一说。身边有哪些购买过小摊小贩食品,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3、记一记。认识食品标志。
10、不吃变质的食物
[教学内容] 不吃变质的食物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保持手的卫生的重要性,养成饭前便后 洗手,经常剪指
甲,保持手清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手的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怎样保持手的卫生。[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1、上课开始让同学互相检查手,看手是否干净,是否剪指甲,导入新课。
2、授新课,提出问题:
(1)脏手吃东西会引起什病?(蛔虫、蟯虫、腹泻、痢疾、病毒性肝炎)
(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
(饭前便后、劳动游戏后、接触过病人和病人用过的东西)
(3)为什么不能留长指甲?(指甲缝的污垢中藏有更多的细菌和虫卵)
(4)结合挂图说说怎样洗手?
(要认真、流动水、用肥皂、全洗到、不马虎、要擦干、勤洗手、不留甲,不借用别人的东西 擦手,更不要在衣服裤子上擦)
(5)有感情的领读,齐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3、效果考查,利用晨检或抽查,检查学生手的卫生;
课后了解学生是否养成饭前、便后、劳动后、游戏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4、学习习近平安故事
5、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A、变质食物对身体的伤害 B、如何辨别变质食物
6、学习习近平安歌谣
7、平安演练
(1)找一找
(2)说一说
(3)做一做
8、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
(1)微生物作怪
(2)酶的作用
(3)食物的化学反应
9、课堂小结
11、服用药物遵医嘱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1、知道生病了要吃药,但乱服药物有副作用。
2、知道盲目停药,不尊医嘱同样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二)行为技能训练
1、知道遵医嘱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努力按要求做。(三)知识经验积累
二、教学重点:知道乱服药物有副作用。知道盲目停药,不尊医嘱同样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三、教学难点:知道危害,在生活中遵医嘱服药。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演示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观看一段乱服药物出事的视频。
2、同学们在生病时,是到医院还是自己去买药?
3、医生开出的药,你按照医嘱服用了吗?(二)读议平安故事
1、敏敏的病为什么总是好不了呢?(学生自由读故事)
2、同学们,你知道敏敏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吗?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学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3、正如引言里所说,乱服药物有副作用,盲目停药,不尊医嘱同样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三)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大家可以和周边几个同学一起学习,边看边讨论:你们知道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的区分吗?(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交流)如何正确遵医嘱服药。
处方和口头告诫
3、不尊医嘱服药有哪些后果。
耽误病情,导致治疗过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4、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可以看看后面的平安广角,还可以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讨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5、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学会如何遵医嘱,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四)诵读平安歌谣
1、药品注意事项要想全部记住,还有些难度呢,同学们,聪明的编辑们把这些编成了歌谣,你们读读,是不是好记多了?
2、现在我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看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首歌谣。
七、演练设计
1、填一填。填写药品说明表格,加强看药品说明书的能力。
2、议一议。前一次因为医生的要病好了,下次可以接着服用上次没用完的药吗?
3、查一查。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去药店能否通过包装判断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
12、清理家庭小药箱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1、知道家庭小药箱要定期清理。
2、不乱用过期药品。(二)行为技能训练
1、定期正确清理家庭小药箱。(三)知识经验积累
二、教学重点:知道家庭小药箱要定期清理,不乱用过期药品。
三、教学难点:定期正确清理家庭小药箱。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演示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观看一段乱用药物出乱子的视频。
2、同学们在生活中出现一些小磕磕碰碰时,是怎样处理的呢?(二)读议平安故事
1、小丽的妈妈在一次觉得右眼干涩,用了一点滴眼液,结果却住进了医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自由读故事)
2、同学们,你知道原因了吗?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3、正如引言里所说,生活中的小毛病是免不了的,你的家庭药箱清理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三)学习习近平安指南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习近平安指南,大家可以和周边几个同学一起学习,边看边讨论: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交流)家庭药箱只能作为应急用,生病了应该到医院接受治疗。
3、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可以看看后面的平安广角,还可以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讨论。(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4、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备药有讲究。)
5、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家庭药箱要常清理。
(四)诵读平安歌谣
1、注意事项要想全部记住,还有些难度呢,同学们,聪明的编辑们把这些编成了歌谣,你们读读,是不是好记多了?
2、现在我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看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首歌谣。
七、演练设计
1、做一做。与家人一起整理小药箱,处理过期变质的药品,补充新药。
2、演一演。按照课本剧本表演。
3、说一说。说说我与家庭小药箱的故事。
第 13 课 室内取暖防意外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取暖时要有防火灾、防触电意识。
2、关心家人,提醒家人时刻注意取暖安全。
(二)行为技能训练
1、正确使用电取暖器、电热毯、充电热水袋等取暖电器取暖。
2、燃烧煤炭等取暖时能正确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三)知识经验积累
1、了解冬季取暖可能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
2、掌握冬季取暖时“四防”(防火灾、防触电、防中毒、防烫伤)的方法。
二、重难点分析
鉴于取暖电器的普遍性,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常用的取暖电器显得很重要,其中的 防触电及防止由于不当使用可能造成的火灾事故是本课的重点。防中毒当然很重要,但因为有专门课文来讲解,本课只作为次要内容来讲。“低温烫伤”的概念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可以作为难点来突破。
三、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1、平安故事平安故事本故事是根据真实的案例改编。改编时通过塑造一个善良、爱美小女孩被伪劣产品 毁容,谴责不良商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呼吁大家重视取暖安全。学习“平安故事”时,要 引导学生想一想,如何避免电热水袋爆炸事件,如:要购买正规产品,加热电热水袋时人要 远离等。
2、平安指南平安指南先讲冬季取暖可能产生的几种意外伤害:火灾隐患、一氧化碳中毒、低温烫伤、高 温失水,说明导致这几种伤害的原因;然后在“安全取暖支支招”中列举了一些正确取暖方 法,和前面的火灾隐患相对应。本板块讲了五项内容:一是使用质量可靠的取暖用品;二是 取暖设备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人离开时切断电源;三是不用烧煤炭的方式取暖;四是避免 长时间接触热源,预防低温烫伤;五是控制取暖时间,避免温度过高,并配有一幅一氧化碳 中毒图,毕竟这个内容比较重要,学生通过看图可以强化一下防中毒意识。学习“平安指南”时教师对生活中使用普遍的取暖电器如电热毯、充电热水袋、小太阳取暖 器等重点讲解,可启发组织学生事先做好调查,启发学生就自己家的取暖方式中存在的安全 隐患有针对性地学习。由于这个部分的内容较多,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后全班 进行交流总结。
3、平安歌谣平安歌谣强调了三点方法:防烫——用物隔离;防中毒——房间不封闭;防电防火——人走 火灭关电器。教师要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四、平安演练与建议平安演练 通过议一议,写一写,演一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平安歌谣的理解,掌握几种典 型的可能导致冬季取暖意外发生的预防方法。“平安演练”板块先给出了三幅图,代表三种常见的隐患:①睡着了,取暖器还在工作;② 电热毯的几种错误用法; ③覆盖或近距离地用取暖器烘烤衣物。然后就这三幅图设计了三个活动: “议一议”让学生能辨别取暖器的常见使用错误。“写一写”对常见的取暖器的使用错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加强记忆。“演一演”有选择性地对三幅图的错误类型创作故事演出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 于乐,又能在创作中将知识点记得更牢固。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先说后做,然后学生分小组选择三幅图的内容构思简单的故 事演一演,先分散,后集中,看谁演得对,演得好,在表演的过程中,用充电热水袋、小太 阳取暖器等实物,教师要作指导,注意安全问题。
五、教学资源链接 一氧化碳中毒及施救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 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出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中毒过 深者会失去知觉,因无法自救而出现生命危险。
解救一氧化碳中毒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转移至户外开阔通风处,并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
2、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 入。
3、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应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4、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5、病情稳定后,尽快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6、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14、洗澡防晕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行为技能训练
1、有人晕倒会大声呼救并协助大人进行简单救护。
2、会拨打急救电话。(三)知识经验积累
1、知道在卫生间洗澡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会失去意识倒在浴 缸、澡盆、马桶中而发生溺水事故。
2、懂得事故发生时应大声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知道有人在卫生间洗澡发生意外溺水,要大声呼救并赶 紧拨打急救电话。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安全意识,生活中要能防止意外发生,学会救 护。按要点做事,注意洗澡时的安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故事法 交流法
五、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一些洗澡时发生意外的案例。
2、每人准备一张自制的漂亮小卡片。
3、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学习习近平安故事
1、引入新课。师:洗澡可以消除疲劳,增进健康,可是洗澡时 也会发生缺氧晕倒等意外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板题:洗澡防晕 倒。
2、课件出示“平安故事”,点名读。师:想一想,是什么原因才导 致小美在浴室里晕倒的?京京又是怎样做的?
3、学生议一议,师小结。
4、说一说:学生说一说课前收集的洗澡时发生意外的案例和引发的严重后果,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视,导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二)了解卫生间洗澡晕倒的原因
1、读一读:学生默读“平安指南”的第一个板块的内容。
2、学生交流洗澡晕倒的原因,老师小结后板书:空气不流通,长时间浸泡,空气不流通,饭后洗澡,空腹洗澡。
3、小组交流: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洗澡晕倒的原因有哪 些,并推荐一名代表准备全班发言。
4、引趣提问:洗澡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而洗澡的过程中有 这么多隐患,那我们该怎样做呢?(三)洗澡时如何预防晕倒
1、读一读,划一划。学生自由读“平安指南”中的第二个板块,对照老师的板书,在书上相对应的内容上找到解决办法,划一划。
2、学生交流后,师板书:水温与体温接近,时间不宜不适,增 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探究:如果发现家人洗澡时意外晕倒,你应该怎样做?
4、先交流后,师小结:①要立刻开窗通风,用干毛巾包裹晕倒 者的身体,到室外平卧休息。②判断晕倒的原因,争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拔打“120。”
(四)学习“平安歌谣”
1、课件出示“平安歌谣”,师生共同诵读。
2、点名学生归纳“平安歌谣”中的要点(通风、水温、预防中毒 和窒息,不能在过饱和空腹情况下洗澡)学生可口述即可。
3、学生拍手齐背“平安歌谣”。
七、平安演练
1、做一做:制作“洗澡须知”安全卡。①老师讲明制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②学生四人为一组,动手制作; ③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安全卡; ④评出制作优胜奖,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的同学可以进行修改和 补充;
2、查一查 ①在家长的帮助下检查家里卫生间的安全隐患; 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反馈; ③填写“卫生间安全隐患”表。
3、说一说 ①学生读题后讨论问题的答案。②点名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对课文的知识进行回顾。
八、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回忆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鄂教版小学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1-06
2024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5-17
水与生命科学07-21
玩小车(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06-04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7-18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08-27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10-05
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11-26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1-05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 科学 教案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