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精选7篇)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1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 了解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品性的特点。
3.初步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借助译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文言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借助译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文言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于菊花的资料上传至班级云空间。
2.学生自学古诗、浏览资料并在个人空间中完成课前预习单。
【设计意图】
先学后教, 课前自主学习, 提升“个性化”的预习能力。
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利用云空间提供自学资源, 无论是色彩斑斓、姿态各异的菊花美图欣赏, 还是有关菊花的民间传说、民俗知识的介绍, 亦或是关于菊花其他古诗的推荐品读, 都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 自主掌控学习进度。与此同时, 学生在自学后完成课前预习单, 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能力, 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 教师则通过浏览学生空间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调整个性化备课, 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充分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让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设计意图】
以生为本, 课中小组协作, 增强“语文化”的合作能力。
1.利用思维导图, 助力知识建构
关注每一个学生, 调动组内成员互学互助读通课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行个别化指导。通过在组内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 理清课文脉络, 展示每个学生的初学成果。
利用思维导图, 助力知识建构。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 它图文并重, 借由颜色、图像、关键词的使用让思维变得更具个人特色和多面性。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 可以极大提高听课效果。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 进行整体感知, 按照作者思路, 提取纲要, 画出思维导图。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学习重点和难点, 以备课堂上有针对地听讲和提问。思维导图就能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 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借助平板, 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思维结果展现出来, 获得成功感, 同时也能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敏锐捕捉优秀的思维导图, 抓住这种生成性资源, 适度放大, 顺学而导。
2.以生为本, 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上的差异, 势必导致在学习期间的进度和效度不一致, 为了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学习, 让教学更加适应学生个体需要, 教师根据菊花的四个特点分门别类地放置学习包中的资源, 每个学生打开空间便能看到所有的教学资源, 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查阅不同的资料, 同时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出有启发性、开放性、有梯度的问题, 即课中实践单, 让学生在自学时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 保证自学的效果。
在充分自学感悟的基础上, 组内自主选择、合作探究, 教师适时点拨, 认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在肯定中转换, 在悬置中定向, 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转型, “学习”成为一种从“倾听他者的声音”出发, 展开对话性实践的过程。这种“协同学习”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三人行, 必有我师, 思维在交流碰撞中, 可能会产生新的思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让低学力的学生发挥“被主动性”, 交流自学结果的同时跟随能力稍强的学生挑战更高程度的学习, 而优等生在教会其他学生的过程中, 对自己的自学成果可以进行梳理、修改、归纳, 可以深化理解, 促进组织力、学习力、表达力的提高。
3.在对话中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
《菊》每个版块学习内容及方式各不相同, 小组自主选择、合理分工、合作学习, 教学展开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多向交流和碰撞的过程, 教学氛围更加动情、活跃、开放。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尊重个性化体验和真实感悟, 鼓励质疑, 变学生被动参与为积极主动参与, 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 多向交流, 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合作沟通,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不断加深对于文言文的理解, 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和觉解力, 提升团队价值, 提高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设计意图】
着眼发展, 课后延伸探究, 推进“深入化”的思考能力。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2、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和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差异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不同文化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教学难点:对不同文化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二、教法学法
教法:1、搜集资料法,课前根据调查提纲,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
调查提纲:
(1)不同国家的人们是以什么方式庆祝圣诞节的?
(2)准备圣诞树、圣诞帽、圣诞老人、贺卡等物品。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法:《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型课程,在课堂上,只有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的教学中,我将教材、学生、生活实践、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课堂与生活的链接。
三、教学过程
1、重温中国传统节日---欢乐中国年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是哪个节日?板书:节日(春节)我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出示图片:贴春联和门神、燃放爆竹、烟花,吃团圆饭影像资料)ppt
小结: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这些内容我们在以前已经学习过,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课时《节日万花筒》,走近多彩的世界,一起去看看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有哪些节日,他们又是怎样庆祝这些节日的呢?板书课题
2、了解多彩世界节日
活动一、多彩“圣诞节”。
(1)猜一猜:提到节日,总是让人很期待,一说到驯鹿、雪橇、礼物,你会想到西方哪一个节日?(圣诞节)
(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圣诞节。出示关于圣诞节的物品: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帽。
(3)交流:同学们,你们结合课文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不同国家的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方式。
(4)汇报:圣诞节是世界上庆祝人口最多的节日之一,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
①美国:与家人装饰圣诞树、分享圣诞大餐、唱《平安夜》颂歌。(相机出示:装饰的圣诞树、圣诞大餐和音乐《平安夜》颂歌。)
②澳大利亚:烤海鲜、喝啤酒、晒太阳、点篝火。(出示海滩圣诞)
③波兰:桌布下放草、晚餐不吃肉。
④保加利亚:点火驱逐妖魔。
小结:同学们,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人们庆祝圣诞节的方式也多姿多彩,这真是多彩的圣诞节呀。
⑤做一做:学生制作圣诞贺卡,表达祝福。
活动二、隆重“开斋节”。
1、交流:同学们,我们刚过了一个多样的圣诞节,现在再去了解世界穆斯林最大的节日——开斋节,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你对开斋节的了解。
2、谈一谈:感受穆斯林集体礼拜时那种严肃、庄重的气氛。
3、说一说:穆斯林除了沐浴盛装、参加礼拜以外,还有哪些习俗呢?
4、想一想:款待穆斯林客人,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
温馨提示: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同学们,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民族信仰,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
小结:开斋节规模之庞大,形式之庄严,气氛之隆重,让人惊叹,开斋节,相当于汉族群众过春节,藏族人民过藏年,是穆斯林最隆重的节日。
活动三、激情“狂欢节”。
①看一看:欣赏巴西狂欢节。
②跳一跳:可以让生跟着节奏一起摇摆。
③交流观看感受。
小结:这样的狂欢节让我们感受到巴西人民的的激情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3、拓展延伸总结深化---和谐大家庭
①除了这些节日,你们还知道国外哪些节日?
②指名说。
③课件出示西班牙的奔牛节、泰国的泼水节、美国的感恩节等。
④尽管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节日不同,但透过不同的节日,我们总能感受到相同的地方,这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分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反馈。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篇3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 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二、简答:
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第三课时 谁能生存下来
一、填空:
1、“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生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距今1.3亿年前,地球上有称霸一时的动物叫(恐龙),它们繁殖很快的主要条件是(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很适合他们的生存)。
二、简答题:
1、按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讨论现在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颈长的长颈鹿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存活,颈短的长颈鹿不适应变化的环境,容易死亡。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的颈部这样长。
2、说说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答:因为恐龙不能适应气候环境变化和地质变化。
一是气候变冷(草食性恐龙饥寒交迫死去,肉食性恐龙自然随之死去)
二是地壳活动频繁(地震、火山喷发、大洪水)等因素导致
三是宇宙中的新星爆炸,恐龙又一次大量死亡;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2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的表达方法。
2、在读文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一切事物在早晨充满着希望与欣喜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2、 唤起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重难点分析:
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语段,品味语言之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
2、 理解“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一)教师就早晨的景色和学生开始谈话。
例如:我们每天都会沐浴着晨光走向学校。早晨那行色匆匆的路人,路边布满露珠的花花草草,以及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万物,我们都是那样熟悉。下面请同学们谈谈早晨带给你的感受。出示交流话题
(二)同样的早晨,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们就随苏联作家高尔基走进他为我们描述的又一个“早晨”。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早晨的美好。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关注生字新词,将每句话读通顺,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读了课文,说说“早晨”留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交流预设:
1.学生应该都能读准生字,但“惺忪”、“惬意”、“醇厚”等词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在之后的品析语段时加以理解。
2.学生对早晨的感受只会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如早晨是美好的,不会从情感上有深刻体会。教师不必深究,在下面的学习中自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脉络,了解课文所描写的美好事物。
(一)学生默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勾画出课文是通过描写哪些美好的事物来表现早晨的?
(二)反馈交流中,教师指导学生按课文依次勾画出:
海浪、太阳、蜥蜴、花儿、蜜蜂、知更鸟、黄雀、家燕和雨燕、蔷薇花等事物,以及热爱劳动的人们。
(三)伴着贝多芬的《黎明奏鸣曲》的背景音乐,每人一段,全班展示读文。
四、交流识字方法,书写生字。
(一)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他们各自介绍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二)书写生字。
出示:“搅”、“躬”二字。让学生观察同是左右结构的字,前者左窄右宽,后者左宽右窄。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发新的思考。
(一)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说一说:课文是通过描写哪些美好的事物来表现早晨的?
(二)作者高尔基和我们一样,在这些事物的描写中,发出这样的感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所描写的每一种事物,去感受这份美好。出示文章首段
二、品读文本,体会情感。
(一)默读课文,走进每种事物的描写中,认真品味、体会并想象画面。选择两种你最喜欢的事物进行批注。出示阅读提示
(二)学生交流,教师要重点从以下事物进行引导。学生交流时,教师随机出示相关课件。
1.海浪的描写。
作者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描写,“高高地昂起雪白的脑袋”、“向太阳鞠躬”、“整夜戏耍着,不停地翻滚”、“披头散发”等描述了太阳升起后,海浪虽带有倦意却依然充满生机的景象。
2.太阳的描写。
抓住“应该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得到各自的享受,不是吗?”体会太阳给万物带来的生机,感受作者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3.蜥蜴的描写。
引导学生想象“从石头缝里爬出……眨着惺忪的睡眼”、“……轻易地捕捉他们……吃活的苍蝇……”的情景。
4.花儿的描写。
可以进行小练笔。“请你用言语为沾满露珠的花儿描绘一帧小照。”通过阅读将感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重点理解蜜蜂和蔷薇花的歌声的含义。
蜜蜂的歌声:太阳的升起使早晨变得美好,而这美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
蔷薇花的歌声:这个世界的美丽,除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还有那份永恒。世界因美丽而永恒,因爱而永恒。可以以此为小话题: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怎样的东西才是永远美丽的?
三、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一)让学生随美妙的音乐走进一组早晨的图片中,整体回顾课文意境。出示图片
(二)学生伴随音乐全班展示读课文。让学生在对每种事物分别感悟之后,回归整体,去体会“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
四、拓展练习。
(一)小练笔:和老师、同学或父母一起享受黄昏、雨后……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
(二)拓展阅读。出示推荐表
1.借助课后“我的资料夹”了解高尔基。
2.推荐阅读书目。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读读记记“瘙痒、窈窕、秽物、堂皇、缈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谜语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学生结合语句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搔痒 窈窕 秽物 纽扣 渺小 鼻涕 爱憎 堂皇 附庸 养尊处优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课文主要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2、品析: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五根手指各具不同的姿态与性格的?
(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交流讨论其结果。)
大拇指: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食指 :运用排比句式,举例说明其作用,表现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中指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其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态度。
无名指和小指:列举实例,运用设问,强调了无名指和小指在兰花状姿态中最优美,表现其附庸、享乐的性格。
3、学生总结概括: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团结就是力量。)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了解《五个手指的故事》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6
一、合作探究的序曲——资源开发策略
为使合作探究更有成效,要充分挖掘学情资源、教材资源和自身资源,为具体实施作好铺垫。
1.学情资源开发。学情是宝贵的资源,任何教学环节都要基于学情来设计,如果不顾学情,教学往往达不到理想状态。要么过于浅薄,不能触及深处 ;要么过于深奥,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堂教学中,要在把握学生已有经验,挖掘学生潜在可能,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情资源进行开发。
四年级下册《玩“潜水艇”》一课需要学生通过制作潜水艇来了解潜水艇沉浮的秘密,在制作前先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或收集整理已知资料、模型,上课时说一说。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潜水艇的沉浮原理、构造及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只是在细节问题,如 :潜水艇工作过程中体积没有变化、制作时气密性要保持良好等问题上加以强化就可以了。课后制作时,笔者把全班动手能力稍强和稍弱的学生分为若干两人小组,要求两人互帮互助各做一个潜水艇,还要比一比哪个互助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效果最好,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研究得最深。事实证明,除少数几个学生的细管和所挖的洞不太匹配,造成有些漏气之外,大部分学生制作出的模型选材合理、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博得大家的掌声,特别是对几组“最佳合作小组”的奖励,把展示活动推向了高潮。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两人合作使制作过程变得更加精细、合理,对潜水原理的认识随着制作、使用过程也在加深。如果制作环节之前,教师不善于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挖掘学生潜在动手、选材能力,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组的话,那么对潜水艇的深入探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2. 教材资源开发。教材是“教”和“学”的素材和线索,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意思是要用好这个线索,让它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教材资源的开发要注意整体把握、结构加工、素材利用。
整体把握就是要抓住不同年级纵向递进的长段设计,每节课都要着眼于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而设计,不能孤立地为上一节课而上,为学一个内容而学。结构加工就是把教材内容中相似处理方法的内容归为一类,前面的内容是教方法,后面让学生学习用方法。素材利用就是合理利用教材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对比实验是整个小学阶段重要的实验方法,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三年级下册《衣料的吸水性》这一课,为了研究几种不同布料的吸水性,学生通过初步讨论得到需要找出几种不同面料来做实验,但对实验中变量和不变量的确定及对比实验的设计还很茫然,需要教师指导才能完成。经过一年的训练,四年级时学生通过学习研究《我们在校园里的运动》这一单元,对运动前后身体外部表现、呼吸、心跳、学习效果等进行比对,发现对比实验是研究运动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此时就为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以《运动与呼吸》这节课为例,教师课上播放学生体育课由排队进入场地呼吸平静,到做准备动作,绕操场跑数圈后,呼吸频率加快,气喘吁吁的场景,看后思考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将运动和呼吸的关系作为问题提出,为设计对比实验做好了铺垫,接着通过小组合作、组间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设计出通过增加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方法找出运动和呼吸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案,学生经历了由生活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完善方案、亲自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对对比实验的理解经历了由不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初次接触到逐步深入的过程,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得到提升,既体现了整体把握教材,又体现了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和再利用。
3. 教师资源开发。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和有力的推动者,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一个有着深厚知识内涵,致力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师,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要注意了解学情、掌握教材内容体系、把握学科特点,基于以上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教授一册教材之前,教师要通备全册内容,初步把握章节之间的关系,确定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通读教参,细致把握章节目标、重难点、课时分配,做到心中有数。上每章节之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时量、授课顺序,有时还要安排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进行观察、做好记录,为合作探究做好准备。上课时,根据不同课型,确定合作探究的次数、方法、内容。课后,对合作探究的效果进行反思、改进,以更适应教学和学生的需要。除此之外,课程标准的研读也是重要一环,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把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作为终极目标,对学科定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授《月相的成因》之前,笔者安排学生观察月相为期一月,并作月相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绘出月相图、记录日期、找出规律、分析原因,为合作探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养蚕》单元前,让学生亲自动手养蚕,为蚕宝宝建一个家,培养了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增强观察、思考、动手、记录、分析等能力。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中的杠杆原理,学生从来没有研究过,为了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效果更好,上课时笔者为每个组提供了一套杠杆组合装置,小组实验时提醒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既可以在杠杆一边的某一个位置挂钩码,还可以在杠杆一边的两个、三个位置挂钩码,最终达到杠杆平衡,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了,探究问题的深度也增加了。教师只有深度开挖自身资源,在不断的研究、反思、完善中才能张驰有度指导合作探究,引领学生向更广、更深处发展。
二、合作探究的旋律——系统策划策略
为奏好合作探究的旋律,要注重问题的层次设计、内容的长程设计,让初始设计由一潭死水化为动态生成,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 问题的层次设计。问题的层次性设计往往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目的是引导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向问题的核心区域挺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达到教师有效指导的目的。问题的层次设计要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渐进性、梯度问题的引领性、回收反馈的灵活性。
《大气压力》一课吸盘能吸住的秘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当探究问题“:看来吸盘在物体表面能否吸住与空气有很大关系,与空气有什么关系呢?”出现时,教室内出现了长时间的安静,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笔者发现这种问题,为了继续推进探究,采用了用具体的物体“木块”进行引导的方法,配以形象的动作---把木块按压在黑板上,为什么掉不下来? 把无形的力量用有形的物体来代替,引导学生从对吸盘可能施加压力的物体来考虑,接着小组讨论“,为什么只要吸盘内没有空气,它就掉不下来,里面进了空气就没有这个力了呢?”这一过程中所提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引领性、灵活性,既指导学生深入探究了吸盘能吸住的原理,又使他们获得了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六年级上册《地图》一课,比例尺的来历和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次设计问题时笔者把比例尺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事先准备好的一组数据---学校重要标志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计算发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都相同,从而推理出画一幅地图时比例尺应该各处都相同的结论。这些数据从哪是来? 比值为什么会相等?学生出现这样的困惑,说明这样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需要改进。第二次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让他们用测量所画地图的图上距离和校园实际距离的方法来计算比例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出一幅地图比例尺应该各处相同的结论,相比第一次来说,探究过程显得更加自然,结论得出也变得水到渠成。
2. 内容的长程设计。科学教材三—六年级的教学内容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熟悉到陌生的原则,学生从身边的空气、水、自然现象学起,到接触天体、太空,了解四季的形成,每个内容看起来是独立的,实则是相互关联的,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植入学生的头脑。教师要有长程设计的眼光,把科学的思想、方法,潜移默化地分散、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去。
学生刚刚接触《生活中的食物》这一单元既新奇又熟悉,是不是了解了食物的分类、营养、消化、变质就可以了? 这只是知识层面,能力层面要让学生会按不同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掌握研究食物营养的方法、合理设计一日食谱等。科学态度方面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推测、培养健康科学饮食观念、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果只为应试,只达到知识层面就可以了,如果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知识的应用和态度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讲讲、划划、写写的作法会让学习的效果停留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境地。换一种思维,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嘴说一说、动手做一做,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就拿《设计一日食谱》来说,学生动嘴说一说自己家里的一日食谱,动手写一写改进后的一日食谱,全班讨论、小组辩论、同伴补充、教师点拨,完善一日食谱,交流日常生活中的一日食谱。经历这样的探究合作过程,合理膳食会成为一种理念融入学生生活,成为他们的帮手和健康的守护神,学习科学的意义也在于此吧!
3. 设计的动态生成。当师预设遇上生创建,说的是课堂的动态生成,当生成与预设一致,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当生成与预设不同,教师如何应对? 是生拉硬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进行,还是生成新的教学设计? 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动态生成的,应该是真实、有效的,是需要教师长期教学积累的。
《大气压力》这一课中有一个环节,学生用吸盘在不同材料表面按压看能否吸住,课前预设时把泡沫板当作不能被吸住的材料来对待,但当学生真正实验时出现有的小组认为泡沫板能被吸住,有的小组认为泡沫板不能被吸住,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的小组按压方法不对,有的小组观察时间过短,发现这种情况后,笔者及时对课堂设计进行了调整。找一位同学演示正确的按压吸盘的方法后,要求学生再做一次实验,把吸盘分别吸在大理石的光面和泡沫板上,静静地观察一会,学生发现吸盘在大理石光面被按压以后变瘪,吸得很紧,而泡沫板用力按压之后开始变瘪,但后来又逐渐进入空气鼓胀起来,吸不住了。由此,学生得出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大理石的光面,不能吸在泡沫板上,应把泡沫板归为不能吸住的一类。根据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情况,及时对预设进行调整,体现了教学智慧,符合学生的需求。
动态的教学设计不但体现在一节课的环节教学中,更体现在对整本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上,科学教材上很多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关联性,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做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使学生在恰当的时机,接触适合的内容。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接触《种凤仙花》、《养蚕》两个单元,虽然一些学生观察过凤仙花和蚕,有些同学甚至种过凤仙花、养过蚕,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对凤仙花和蚕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些浅表的层面,让学生经历种凤仙花和养蚕的过程就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每年,笔者都会安排学生亲自种一株凤仙花,亲手养一些蚕宝宝后再上这两个单元,学生有了亲身经历,教学就变成顺水行舟,事半功倍。
三、合作探究的高潮——开放互动策略
奏好旋律,还要渲染高潮,激发共鸣,使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凸显,抓住问题,对症下药。
1. 有向开放的设计。有向开放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疑惑、面向弱视群体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真正的开放,最能有效解决合作探究中的问题。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不论从问题的提出、小组的合作,还是学生的思考都要以每一位个体为基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
问题要从熟悉的事物、现象或知识为基础提出,具有一定研究和思维价值,难度太小,学生缺乏思维的空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对能力的提升也起不到大的作用。
五年级上册《林中的鸟》一课是通过学习鸟的各种特点,体会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上课时如果问“:你认识哪些鸟? 它们吃什么?翅膀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会把整体问题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鸟类特点和横向比较,部分学生由于认知较浅而缺乏回答问题的动力。如果换一种问法,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鸟类生活在森林中,在天空飞翔,有哪些特点使它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以一种鸟为例,加以说明。”从学生层面看,每位学生至少熟悉一种鸟,能说出一种与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达到了人人有话想说,人人有话可说的目的。
有些老师认为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效果,原因在于没有从细节做起。小组合作,学生是否有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习惯是重点,建议从同桌合作开始,要求组内有明确的分工、规则,组际有交流、碰撞,教师有合理利用差异资源的能力。
教授六年级上册《地图》一课时,让每位学生先自由画出一幅学校地图,通过独立思考,学生对地图的初始认识呈现出来,随后组内交流找出画得最好的地图放在全班进行展示,接着分组发表意见评出全班最好的地图,并以这幅地图为标准来探究地图的三要素,明晰地图的画法,最后再次尝试画一幅要素齐全的地图。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探究与分工合作相结合,组内分工明确,组际碰撞、交流热烈,对地图的认识逐步加深。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组内组长、发言人等重要角色定期轮换,给弱者以足够的机会展示自己,引导其它小组对发言小组提问、质疑、评价、补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回收、反馈。
当然,学生的思维训练也不容忽视,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都要为培养学生的思维服务,使学生的思维由介入性思维、点拨性思维逐步过渡到独立性思维。
2. 重心下移的设计。重心下移的设计就是教师要根据学情提问、创造条件使学生出现的问题外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反馈。
要在预知学生学过什么、有什么经验、达到什么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目的是提升、总结或引发新的问题,而不只是简单的回顾。除了提问,还要在学生易错、易出问题或有多种可能处精心设计,将学生内敛的思维外显,及时进行修改、完善。这样做,才能让课堂听到了拔节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成长。
四年级上册《运动与呼吸》一课中测肺活量的材料,有多种选择,学生通常会选用塑料袋这种常见、简便的材料,当每人拿一个塑料袋试吹时才发现,塑料袋的气密性无法保证,气体量的多少也无法准确读出,材料的弊端外显出来,才迁移到后来用塑料充气棒并添加刻度的方法来粗略测量肺活量的方法。塑料袋这一材料凸显了其重要作用,为学生对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也为学生内敛思维的外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媒介。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有些即使组内成员也束手无策,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不断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采用个别问题直接指导解决,或共性问题拿到课堂一起解决的方法,以确保释疑的质量。
四年级下册《小小降落伞》一课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不同的降落伞,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在学生对降落伞基本结构了解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因素,悬挂物的重量、伞面大小这两个因素,大部分小组能找出来,伞面的材料这个因素部分小组能发现,伞绳的数量、长短、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这些因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只有极少数或根本没有小组发现,要放在全班进行指导。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因素全部找出后,要设计相应的对比实验,学生往往会漏掉一些变量,因此,还需要全班的合作交流。
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及不变量的确定有疑难,及时作出处理反馈,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使学生在疑难处顿悟,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合作、探究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目标,要创设好一切条件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恰当把握最佳时机,让学生知晓其奥秘,掌握其精髓,更好地为科学学习服务。
摘要:合作、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为使二者有机结合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需要资源开发作好铺垫,系统策略保驾护航,开放互动释疑解难,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篇7
廖落华
2010.9.1
1.我们长大了
教学目标:
1.了解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征。
2.学习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3.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比较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变化,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4.从多方面长期观测身体的变化,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做好分项记录。
5.能与同学合作测量,在总结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自己身体变化情况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分享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能利用测量工具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身高等。教学难点:
运用科学预测方法,预测出自己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教学准备:
1.教具:皮尺。
2.学具:直尺,白纸,近期全身照。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项目。
与三年级相比,我们的身体各部分有哪些明显的变化?这说明什么?生答后师归纳并板书课题。
二、观测研究,搜集整理数据信息。
1.介绍测量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2.小组进行测量,后讨论:身体的哪些变化证明我们长大了?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来获取关于我们身体现状的数据?哪些测量需要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哪些项目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如何记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价哪些小组的方法最好。
4.按照集体讨论确定的办法开展观测研究,并做好记录。
5.自己测量后将数据填写在书中的表格中,并自制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
三、对照比较,归纳预测。
1. 对照数据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你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课前的预测哪些是正确的?
2.小组之间相互传阅个人资料,交流想法,让学生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发育速度不相同。
3.鼓励学生置疑,对自己的身体变化趋势作科学的预测。
四、课后实践活动。
1.测量其它的人或物。
2.预测他人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2.升旗台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定性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能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判断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不同的方位。
3.能用感官感知自然事物,正确使用方位词句准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4.能让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学重点:
正确分辨出东,西等八个方位。教学难点:
让学生如何掌握好参照物。
教学准备: 1.教具:学校方位的挂图。2.学具:白纸。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师问:升旗台在校园里的什么位置?生自由发言,要求学生平时你是怎么认识的就怎么说。
二、开展科学探究。
1.以自己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1〉指导每一生都认识前,后,左,右。
2〉指派四位学生分别站在升旗台一侧附近不同的位置。每一位同学描述的一样吗?为什么?
3〉让四位同学分别站在升旗台的四周,面向同一方向站立,根据自已站的位置,说一说升旗台的位置。
4〉告诉学生什么是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为什么要选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上面两次活动中,各位同学描述升旗台的位置时,分别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2.任意选定参照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1〉让学生以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前,后,左,右”试着描述一下升旗台在什么位置?想想这种描述准确吗?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东南西北”分别在我们的什么方向?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什么办法辨认“东南西北”方向?指导学生正确指出早晨太阳升起的位置,从而判断分辨方向。
3〉让学生用学校大门为参照物,用“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位来描述升旗台的位置。
3.表达与交流。
1〉由学生任意选定一个参照物,描述升旗台的位置,再相互交流,整理成一种大家都比较满意的说法,记录在课本的P5。
2〉教师选择一个参照物,这一个参照物的某个方向上有远近不同的两个建筑物,让学生讨论如何描述其中一个建筑物的位置,而不让听的人产生误会。
3〉请一位同学在校园选择一座建筑物加以描述。
4〉课外学习与实践。
①打听长辈,日常生活中他们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
②自编符号,绘制一张校园建筑方位图。
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各类滑轮的结构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科学探究首先应提出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关于滑轮类别和作用的结果和科学结论作比较。
3.能根据简单器材研究方案,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滑轮作用的研究实验。
4.培养学生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
5.关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滑轮产品及其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各类滑轮的结构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能动手制作滑轮组。教学准备:
1.教具:装有滑轮的升旗台模拟装置,图片。
2.学具:每个学习小组准备铁架台1个,细线1根,滑轮2个,测力计1个,装有滑轮的窗帘模拟装置。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想升国旗的情形,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能不能找到可以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旗杆上的滑轮装置)
二、认识滑轮的结构。
图片展示:旗杆顶上的滑轮装置。
1.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装置,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装置是什么样的?安装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归纳滑轮装置的构造:滑轮是由一个周缘有槽的轮子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组成的机械。
三、滑轮的分类。
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滑轮的构造,可是滑轮是怎样工作的呢?(演示升旗和提重物的过程)要求学生在演示过程中观察滑轮的位置变化过程,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分类。
2.出示一些滑轮让学生区分谁是定滑轮,谁是动滑轮。
四、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在旗杆上,定滑轮将向上的拉力改变成了向下的拉力,能不能将向上的拉力改成向左的拉力呢?改成向右的拉力行不行?一共有多少种改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P6砌墙图。
2.思考:为什么这工人要在这里设置这个定滑轮?这个定滑轮究竟有什么作用?
3.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4.请一位学生口述自己的实验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后动手实验。
5.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加便利。
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既然定滑轮有这么个特点,那我们何不利用这个特点来帮助我们呢:
1.设计一个定滑轮装置,用绳子一拉窗帘合上,又一拉将窗帘又拉开。
2.设计一个定滑轮装置,用绳子一拉舞台上的幕布就会同时往两边打开,再用绳子一拉,幕布又能合拢。
第2课时
一、导入。
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动滑轮,看它又具有哪些特点?它能不能改变方向?能不能省力?请同学们猜一猜。
2.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呢?
3.学生口述实验方案,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
4.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5.总结交流得出结论: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用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小华想把30千克大米提到二楼,可他的力气太小提不动,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帮助他一下?(指名回答)
四、认识滑轮组。
1.大家的设计很好,小华终于将大米成功堤到3楼上。不过他说用动滑轮虽然很省力,可是站在楼上往上拽不太好使劲,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吗?
2.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像这样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滑轮组。
五、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1.我们知道滑轮组的装置,可它们组合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能不能综合两种滑轮的优点?
2.学生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3.总结交流得出结论,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它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六、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继续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大吊车用了哪些滑轮。
4.旗杆的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好简单记录。
3.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4.研究影子的变化规律,明白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教学难点:
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了解事物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长皮尺,挂图,彩色粉笔,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提问:大家注意过学位的旗杆和它的影子吗?旗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影子?
2.出示图片P9,让生思考并回答: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来说。
3.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和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
1.小组讨论并制订出研究计划,制定时尽量完善,有效观察,测量,记录。
2.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
三、观察记录。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第一次关于旗杆影长和方向的观察,测量并做好记录。
2.各小组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根据实际需要再修改方案。
3.观察记录小组将观察记录数据通报给全班,所有学生可以定时参加。
四、总结交流。
1.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分析并预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记录完后,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根据自己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的多少涂亮智慧星。
5.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都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利用简单测量工具,对影长和气温变化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和分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关系。教学难点:
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对影子变化原因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直杆,米尺,直尺,手电筒,粉笔或铅笔头,挂图,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上一节课观察,研究的结果:旗杆的影长和方向有什么规律?把自己的发现结果真写在P10。
2.教师利用录像再现物体影长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3.教师利用挂图展示,“早,中,晚的直立物体和影子”,让学生辨出早,中,晚来,并说明理由。
4.学生思考并回答:“影子的变化为什么会有一定规律呢?”
二、推测与验证。
1.让学生带着思考题作出推测。
2.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推测。学生若讨论不出,教师可做模拟实验来指导学生思考,实验,解释。
3.学生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情况在P12图中画出。同学之间交流检查,如有意见不同可开展讨论,直到统一意见。
4.小组讨论交流:旗杆影子的变化是怎么形成的?
5.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师小结。
三、观察记录。
1.师问:“物体影长在变化过程中,气温有着怎样的变化规律”? 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的判断?
2.分小组讨论观察,研究“物体影长和气温变化关系”的观测方案。
3.小组汇报制订的研究计划和方案,相互交流和完善。
4.实际观测记录,填P12空格。
四、总结交流。
1.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提研究,分析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
2.课后继续进行观察记录。
五、课后实践活动。
每天正午影子最短时量出直立物体的影长,连续观测记录一年。预测一下,可能会发现一些什么自然奥秘?
6.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的动植物,能说出常见动物或植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给动植物简单分类。
2.知道分类必须有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3.能提出自己或者小组的探究思路,小组合作做出寻访动植物的书面计划。
4.经理按照计划寻访动植物的活动过程,并能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
5.小组合作,画一张“校园动植物分布图”,从中体会到校园动植物的多样性。
6.在寻访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教学建议
本课的活动内容较多,建议分两课时进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新课。
谈话:(播放校园环境的多媒体课件或者图片)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生机勃勃。你知道吗?还有好多动植物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校园里。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动植物朋友吧。
2.交流关于校园里的动植物的已有经验。
(1)把自己知道的校园里的动植物的名称写在书上,熟悉但不知道名称的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记录。
(2)学生交流,分享已有知识。(这一阶段要让学生充分发言,学生如对自己熟悉的动植物说不出名称,可以让学生展示该植物或动物的简图,同学之间相互答疑,教师也可以作适当指导。)3.小组讨论,制定寻找、观察校园动植物的计划。
(1)小组讨论,做寻访计划,然后全班交流。
(2)教师指导学生完善计划。(在短时间里写出书面的探究计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还是有难度的,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逐步完善计划。)
①明确任务、确定路线图、确定观察工具和小组成员的分工等。
②观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怎么办?要不要记录?教师可以在课前做一些资料上的准备,也可以跟学校里的园工商议,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主动积极地寻求帮助。)
(3)师生讨论观察中的注意事项。
①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哪些小动物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的问题。(包括关注和爱护动植物的问题,保护观察地的环境的问题等,引导学生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观察者。)4.小组按计划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
(此项活动所需时间较长,提醒学生需要利用一些课外时间完成活动计划。要求学生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第2课时 1.交流。
你们在校园里寻找到了哪些植物和动物?(可采取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小组成果的形式。)2.给动植物分类。
(1)小组讨论:怎样给观察记录下来的植物和动物分类,填写植物分类卡和动物分类卡。(分类的方法不必拘泥于生物学上的科学分类方式,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给动植物分类。)
(2)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统计全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3.画一张“校园动植物分布图”。
(1)讨论:怎样来表现校园里的动植物分布?(怎样将校园动植物分布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现,对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给学生一些启发。)
(2)学生观察:从图中看懂了什么?(学生可以直接画出实物图,也可以用平面图来表现学校的各个区域,用某种图标来表示动物或植物。)
(3)设计小组的“校园动植物分布图”。
(4)交流并展示几个小组的作品。4.分析校园里动植物分布状况。
(1)观察动植物分布图,什么地方的动物最多?什么地方的植物生长得最好?
(2)你还有什么发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关系。例如,有的动物需要躲藏在植物中,有的动物要以植物为食物;动物为植物传粉,为植物提供肥料,为植物松土等等。明确动物、植物与人和睦相处的关系。)5.活动小结。
各小组对自己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的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然后采用涂亮智慧星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7. 观察一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较准确、完整地知道一棵树的主要特点。
2.能够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树的某些部分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对树的观察结果。
4.用实际行动爱护树木,呵护它的成长。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对象做一个大致分工。
2.学生准备:科学记录本、蜡笔或油画棒、白纸。
3.小组活动材料:软尺、小尺子、放大镜等。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植物,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最熟悉的一棵树,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棵树。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说,猜猜他说的是什么树。
(2)学生思考,展开游戏。
(3)提出问题:怎样进一步观察这棵树?
2.讨论观察计划。
(1)讨论:我们还可以观察树的那些内容?用什么方法观察?需要什么观察工具?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提出的内容和方法不要局限于教材列举的三个方面。适时评价,鼓励学生中有创意的想法。)
(3)实施完成观察计划,并按教材上的提示进行自我评价。
3.观察一棵树。(室外活动)
(1)划分观察区域,领取观察工具。
(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观察时一定要做好记录;
②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
③注意安全;
④不伤害树木。
(3)小组活动。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
4.给树做张“身份证”。
(1)小组研讨:“身份证”上需要什么信息?如何制作“身份证”?
(2)小组活动:设计个性化的“身份证”。
(3)展示、评价各组的作品。
5.认养一棵树。
(1)谈话:我们都是爸爸妈妈呵护的快乐宝贝,校园里的小树,谁来呵护它们呢?
‘
(2)师生商讨认养小树的责任和义务。
8.小动物的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生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动物都生活在它适应的环境里,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了解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2.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生活的环境,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动物生活环境的实验,并坚持观察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4.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小动物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课前在校园里做一次调查活动,估计一下学生可能找到哪些小动物的“家”,设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划分好各小组的观察区域。(3)准备一些防蚊虫叮咬的药物。
2.小组活动材料:
(1)工具:小棍子、放大镜、昆虫盒、小铲子。
(2)给动物做“家”的材料:纸盒、深色的布、土壤、小水壶等。
3.学生准备:糖果、饼干、水果片等食物,手套,科学记录本。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在本单元第1课时画的“校园动植物分布图”,谈话:在我们的校园里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访小动物的“家”。
2.讨论探究活动计划。
(1)在校园里我们能够找到哪些动物的“家”呢?你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调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2)明确探究目的:观察小动物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家”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我们打算怎样去观察小动物的“家”。(4)小组讨论:为了观察小动物的“家”,我们应该做那些准备?应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工具准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思考。)(5)指导做观察记录的方法。
3.小组活动:观察小动物的“家”。
(1)各小组领取观察工具,到活动场地,开展探究活动。
(2)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回观察,了解小组活动进程,分享学生的快乐,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并注意安全。
(3)每组选择一种喜欢的小动物,用昆虫盒带回教室,然后整理观察记录表。
4.交流观察结果,分析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1)小组汇报:我们观察了„„动物的“家”,它的“家”在„„,它的“家”周围是„„,它的“家”的特点是„„,我们还观察了„„。(给学生一个描述的句式,帮助学生把表格上的内容变成有条理的描述性语言。)(2)比较:这些小动物的“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3)讨论:为什么它们的“家”各不相同呢?能让它们交换一下居住地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4)小结: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5)小组讨论:你知道动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办法?(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如:冬眠、保护色、拟态等。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5.课外拓展:给动物做个“家”。
小组活动:根据小组选择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给小动物设计一个家。
(这个活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活动,选择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都交给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然后选择一个单位时间进行交流。)观察蚂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经历探究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3.经历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4.用材料制作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蚁的外形特点。
5.能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在活动中体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说明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课件或挂图。
2.学具准备:昆虫盒或透明的瓶子、干净的毛笔、放大镜、羽毛、白纸、水槽、石头、水果、饼干、白糖、蜂蜜。
3.制作材料:橡皮泥、牙签或火柴棒。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蚂蚁是我们的老朋友,它现在过的好吗?同学们想不想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呢?看望老朋友可别忘了带上它喜欢的礼物,蚂蚁喜欢吃什么呢?(把蚂蚁当做老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使学生对蚂蚁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携带礼物既是日常礼仪又为后面的观察做准备。)
2.你还记得蚂蚁的家吗?还能找着蚂蚁的家吗?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生活地点,寻访蚂蚁的栖息地,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3.蚂蚁的邻居住着哪些动植物?蚂蚁与它们相处得好吗?蚂蚁的家门口又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蚂蚁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了解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看,小蚂蚁正在家门口玩耍,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拿出我们的礼物,看看谁的礼物最受蚂蚁欢迎?(让学生观察蚂蚁的食性及偏好。)
5.我们的礼物太丰盛了,蚂蚁怎样享用这顿美食呢?吃不完的食物它们是怎样带回家的?(观察蚂蚁吃食物及搬运食物。)
6.我听说蚂蚁最爱学习,特别擅长书法,我们请蚂蚁给我们题几个宇,好不好?(将事前准备好的白纸拿出来,放在蚂蚁窝边,白纸上事前用蜂蜜写上“点燃激情,传递梦想”。这一环节利用蚂蚁的食性写字,既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教育了学生。)
7.我们已经看望了操场上的蚂蚁,老师想邀请操场上的蚂蚁陪我们一起到花坛上的蚂蚁家做客,好不好?怎样不伤害蚂蚁,并把它请到花坛上?(这一环节着重研究蚂蚁的种群关系,如果操场上的蚂蚁不受欢迎,别忘了将它们送回家。)
8.快下课了,同学们邀请小蚂蚁到自己家里做客好不好?同学们想一想,请回去住在哪里?用什么去招待蚂蚁?(下课前捉蚂蚁,喂蚂蚁,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观察蚂蚁,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做准备。)第2课时
1.导入。
小蚂蚁在同学们的家里做了几天客,它们住得习惯吗?请同学们谈一谈喂养蚂蚁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
(2)画画得像不像呢?我们与真实的蚂蚁比较一下,怎样才能看清楚蚂蚁的真面目呢?这个爱动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静一会呢?
(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
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4)通过投影,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实物的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里画得不像?在点评中让学生认清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只眼睛?几只触角?几条腿?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
(5)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6)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
3.课堂小结。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更多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叫做昆虫。
2.经历比较、分类、找共同特征的过程,通过比较给事物分类。
3.经历运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
4.形成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各种小动物的挂图或者多媒体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捕捉一些小动物供课堂上观察。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蚂蚁,谁能说一说蚂蚁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复习蚂蚁外形的特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能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2.比较蚂蚁和其他小动物。
(1)小组活动:观察课前捉到的小动物,把它们和蚂蚁进行比较,看看会发现什么。(这个观察、比较的环节也可以用图或者多媒体资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用实物观察。)
(2)交流。(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3)分类。把与蚂蚁相似的动物分为一类。(在这个过程中,蚯蚓和蜗牛是很容易被排除的,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学生认为蝴蝶、蜻蜓有翅膀,蚂蚁没有,它们不是一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特点,例如,提示“除了翅膀,其他的特点呢?”)
3.找共同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1)小组讨论:把外形和蚂蚁相似的动物和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外形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2)学生交流,师生讨论,达成共识。
(3)教师讲述:像蚂蚁这样的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样特征的动物叫昆虫。
(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书上。
4.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1)说一说,你们今天捕捉到的小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做出判断时,一定要提醒陈述理由,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教师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找出其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5.拓展。
(1)除了昆虫,你还知道哪些类别的动物?(常见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昆虫、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前三类学生已经学过了。)
(2)动物世界多种多样。你认为,这些具有不同特点、不同习性的动物对我们人类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
(3)课外观察:搜集更多的小动物图片,仔细观察并试着给它们分类;(鄂
11.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气温.2.知道气象站是怎样测量气温的.3.会用温度计测量气温.4.能根据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5.在测量气温时能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温度计,卷尺,气温统计表(用于统计学生室外测量的气温),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用的表格.三、课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将故事:小明的学校原来决定星期三开运动会,没想到星期三那天却下起雨来了.小明对小红说:“真扫兴!今天的运动会被雨给搅了,明天的天气不知道好不好?”小红说:“我们要是会预测天气就好了!”
(2)教师提问:“关于预测天气,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巡视)
(3)引入今天的课题,板书: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2.探讨,释疑
(1)提问:什么是气温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气温常常用摄氏度℃表示。
测量气温是观测天气的重要内容。
(2)估计教师里的气温。
(3)出示温度计,讲解怎样使用温度计,教师演示。
(4)分发温度计,学生分组测量。
(5)交流测量结果,说说哪些同学的估计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接近。
(6)教师提问:“室外的温度与室内的温度一样吗?”
(7)教师讲解到室外测量气温的要求。
(8)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发温度计,卷尺,分别到操场上、走廊里、草坪上,树荫下,水泥地面等地方测量气温,教师巡视指导。
(9)学生表测量结果填入表格中
-----年-----月-----日-------时
地点
教室里
树荫下
走廊里
草坪上
操场上 水泥地面
温度计离地面的距离
温度(℃)
(10)比较用哪个气温代表学校里的气温更合适,说说自己的理由。
(11)阅读小资料。
(12)讨论:如果没有百叶箱,应该把温度计放在什么位置册气温?
(13)学生选择一个位置测量起问并做好记录。
(14)交流测量结果。
3.学习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
(2)讲解制作曲线图的方法。
(3)学生绘制曲线图。
(4)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统计图比较分析:这段时间里,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平均气温是多少?
4.总结与拓展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2)提问:每天的同一时刻测量气温,做好记录,会绘制气温曲线图吗?
5.作业:
做一周内每天同一时刻气温曲线图。
五、教学后记
12.追寻风的足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以及八个风向的表示方法。
2.知道风的大小用风力来表示及风力有十三个等级。3.能观察记录风向和风力。
4.会制作简易风向标和风力计。
5.体会到观测风向和风力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电风扇,制作好的简易风向标和风力计。
2.学具准备:
(1)制作风向标的工具和材料:剪刀,卡纸,胶水,缝衣针,小木棍,指南针(2)制作风力计的材料:小铁钉,棉线,量角器,泡沫,大头针等。
三、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除了学习观测天气外,还要学会观测风的方向和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呢?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追寻风的足迹,观测风的方向,探究风的奥秘。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清风的方向
(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怎样感受到有风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2)出示八个方位图,提问:如果旗帜向南飘,会是什么风呢?(3)教师解释:
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从什么方向吹来就叫什么风。比如,从北方吹来就叫北风;从东北方吹来就叫东北风。
3.制作风向标
(1)教师讲述:为了准确测量风向,气象台是用风向标测量风向的(2)出示风向标的图片------各式各样的风向标。
(3)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呢?指导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图片制作风向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4)教师:同学们的风向标做得很漂亮,到底好不好用呢?让我们先测试以下。(教师将学生做的风向标在电扇风中测试)
(5)提问:为什么有的风向标灵敏度高,有的不高呢?与风向标兵后面的开叉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探究)(6)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了风来的方向,可是是什么风呢?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指导学生制作“米”字形的方位图,并用指南针确定方位)(7)提问:怎样才算一个完整的风向标呢? 4.测量校园里的风向
(1)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到不同的地方测量风向,记录下来。(2)汇报测量结果。
(3)教师解释,小结:
测量结果不一样,是因为影响风向的因素很多(风遇到障碍物会改变方向),我们可以在开阔的地方或高处测量风向。5.课后实践活动
(1)测量某一天的风向,看看有什么变化?
(2)测量晴天和阴天的风向,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后记:
13是谁制造了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做风的形成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出自然界里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耐心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明白生活中人造风的原因,掌握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三、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太阳的能量使得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四、教学准备:
风的成因实验器,火柴、蜡烛、蚊香、课件、中国地形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问题
1.引入。师播放风的有关视频,提问:这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你能提出什么科学问题?
2.导入新课。风是怎样形成的?是谁制造了风?(板书课题)
(二)科学探究 1.生活中的人造风。
①教师: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②学生猜测风的形成原因,全班交流。板书: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③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来证明。
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那些方法可以制造风?电风扇.电吹风.扇子扇.嘴巴吹„这些风是怎样形成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为什么会流动?(利用工具推动空气流动或者人力推动它流动)
④想一想:大自然中是什么使空气流动起来呢? 学生自由讨论,形成自己的猜测。
2.联系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找出风的形成原因。①教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就以我国冬天的风为例进行研究。出示中国地图,指图提问:我们这里冬天常刮什么风?(北风)
②课件展示并分析:冬天,我国北方气温低,南方气温高,冬天经常刮北风,说明了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板书:气温低的地方
气温高的地方)
3.实验验证。(风的形成演示箱进行演示)①猜测:实验中空气会向哪儿移动?为什么?
②你看得见空气流动吗?用什么办法能看见?(用蚊香的烟来观察空气的流动)
③教师演示实验。④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空气为什么会流动起来呢?各小组互相讨论一下。⑤小组汇报汇总。
4.小结:燃烧的蜡烛放出能量,使周围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沿着“烟囱”上升,“炉口”附近的冷空气来补充,于是引起了空气沿水平方向的流动——形成了风。实验中的空气流动是由于受到箱内冷热不均匀的环境影响。
5.提问:在自然界这个大范围中你能联想到自然界中谁能使地球上的温度不均匀呢?温度的高低是由谁造成的?根据实验并联系实际,你能分析出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交流自己总结出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原因,师随机进行课件展示。
教师小结:太阳发光使空气受热,由于各地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一样,各地空气温度就不均匀,空气由气温低的地方向气温高的地方流动形成了风。所以,太阳供给的能量使地球上的大气流动形成了风。
(三)交流评析
①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你知道了那些知识? ②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关于风,你还知道什么?(师课件随机展示龙卷风、台风、飓风„等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办一期关于风的知识展,去发现大自然中风的更多秘密。
14云的观测
一、教学目标: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2.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二、教学重难点: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三、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A.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B.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下雨啦
一、学生分析
下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学生已经学过了刮风,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但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雨的形成和用雨量器测降水量是还不清楚的,也是很想知道的,所以学生对学习这一内容会很有兴趣的。加上顺德是个多雨的地方,理解雨的形成及对雨量大小的测量很有作用。
二、教学理念及思路
学生天生好奇、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对周围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肯探索,充满憧憬;也许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小科学家,在研究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相互依存;也许„„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选取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科学学习的活动,所要研究的课题越贴近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鉴于以上,我从活动入手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下雨的活动和用雨量器测一次降水的降水量的活动,查看课本资料,紧接着又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家乡的雨量,让学生了解更多下雨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能用简单的实验材料进行模拟下雨实验。
(2)把实验现象与自然界的降雨对应起来,理解自然界降雨的简单过程。(3)学会使用量雨器测量降水量。
(4)认识降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片、冰块、雨量器、有关云的资料。
五、、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自然界中降雨的过程;学会使用量雨器测量降水量。
六、教学过程设计及反思
(一)导入
[多媒体投影]下雨的情景,引出核心问题“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让学生对看到的情景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引导到教学主要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反思]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可能会有一些神话和迷信的见解,让他们说出来,为后面的正确解释作铺垫,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修改他们的前概念。
(二)活动一
[教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想法,那么现在我们看看到底“天上为什么会下雨?”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
[学生]模拟下雨(分小组进行,用时10min)在盛水的水槽上盖一块洁净的玻璃,并在玻璃上放几块冰,放在阳光下,观察发生的现象,并做好记录。实验完毕回到教室,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反思] 1.在实验前与实验当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尤其是要提醒学生观察整块玻璃不同位置的现象变化;
2.小组合作做实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谁能解释“盆子里的水为什么会跑到玻璃板上了” ?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水槽里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板就凝结成小水滴,就变成了“雨”落下来。其实自然界下雨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多媒体投影]自然界下雨过程。
[教师]看了“自然界下雨过程”,谁能说一下这个过程? [教学反思]此处安排学生复述“自然界下雨过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关于下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进一步提出各种问题
(三)活动二
[教师]有学生提出“下了多少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要用雨量器 [学生] 1.阅读课本P45;2.介绍雨量器的构造和怎么量雨。
[教学反思]让学生介绍雨量器的构造及怎么量雨,而不是老师来介绍,避免了课堂上的长篇大论,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当然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给与适当的补充和更正。
[教师]你还对雨水的哪些方面感兴趣?那么这里就有两个小任务交给大家: 1.自定主题,查阅资料,写一篇与雨水有关的科学小论文; 2.自做一个“雨量器”,测量最近一次降雨的降雨量,然后与天气预报比较,回校后交流。(老师会提醒什么时候测)
(四)小结
从刚才大家的表现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水资源循环的一种形式,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使大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请同学们课后多了解一下家乡的雨水情况。
16雨下得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2.小组合作来完成。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4.师生小结。
5.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17明天的天气怎样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明天的天气怎样》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7课,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力求调动已有的经验积累,通过自主式探究、合作式探究、讨论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对天气的了解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或多或少都对天气有所认识和了解,但是这些认识是零散的、片面的、不够深入。所以学生在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环境:四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阶段,他们对直观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天气,为他们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我选择在多媒体教室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知道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知道现代和古代人们观测天气的方法。
(二)科学探究: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能够认识到天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天气的重要性。
三、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知道现代人们观测天气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我以收到一条天气预报的手机短信进行情境导入。
提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一条天气预报的手机短信,阅读短信内容,你们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天气信息的?【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直接揭示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有哪些。】
2.提问:同学们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电脑出示课题。
(二)了解天气预报内容以及气象要素
提问: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当天气预报员,你想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呢?学生回答后播放天气预报录像,通过录像了解预报内容及气象要素,知道可以用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来表示天气。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也许会对一些少儿节目,一些动画片感兴趣,但是他们不会对天气预报关注很多,所以他们对天气预报的内容了解的可能不是很全面,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的,他们也可能没有认真的思考分析过,所以在此环节中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影视录像,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不同于平时的带着问题的认真的观看天气预报,获取知识。】
(三)认识常见气象符号并设计气象符号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认识气象符号并设计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想象,自己设计天气符号,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和全班交流,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了解现代和古代观测天气的方法(整合亮点之一)
1.提问:同学们,其实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通过天气预报提前就可以知道了,那么你们知道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是怎么观测天气的吗?生回答后播放实况录像。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积累少,对现代人们观测天气的方法不是很了解,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如:百叶箱、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如果只是单纯的出示图片,他们只能从外观上对这些测量仪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对于它们的内部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它们是怎么观测天气的还是不清楚,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我亲自来到了我们的气象站并以实况录像的形式给同学们介绍了这些常用的测量仪器】
作用与效果:通过录像把抽象的问题以一个非常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获得真切感受,使他们可以更清晰、更准确、更深刻的了解这一知识点,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在古代,人们没有这些监测仪器,他们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呢?在这一环节中,我课前布置了一项小调查,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调查古代人们观测天气的方法,然后利用播放天气图片方法,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天气,如:出现钩型云的是什么天气,出现鱼鳞状云的是什么天气,蜻蜓低飞是什么天气,学生猜测后及时的进行补充和拓展。
(五)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合亮点之二)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天气的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然后播放实况录像。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懂得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少,他们只能从自身的生活去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这一点,我以实况录像的形式采访了保安员、大夫以及农民,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天气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把他们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作用于效果:应用过程中,效果是很不错的,随着课件的播放,激发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对天气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六)总结延伸。
天气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的重要。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吗?播放沙尘暴录像,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8.运动前后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变化的现象,并进行条理化的记录。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整理出可进行研究的问题。
3.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发生的变化。
4.关注运动、关注人体健康。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学生校园运动的图片或录像,并为每组学生准备简易的听诊器。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参加运动后身体变化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如做操、跑步、打球、做游戏„
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有哪些不同的感觉呢?
二、新授
1.引导学生交流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体验。
(1)教师出示校园中常见的活动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校园里经常参加哪些活动。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活动的意义并引入主题: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有哪些感觉?
(3)教师出示教材主题图,指导学生交流运动后的多种感受。
(4)教师提出问题:“这些不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充分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作出正确的归纳:运动前后的感觉不同,说明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2.讨论能用哪些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1)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交流讨论得出观察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方法做小结。
(4)教师强调指出:只运用我们的感官来观察可能不准确,不全面,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或仪器来观察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获得身体的变化情况。
3.组织学生体验。
(1)组织学生在室内或室外进行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活动,并强调有关安全。
(2)学生运用上一项活动中交流的方法,相互观察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并作好记录。
项
目
运动前
运动后
呼吸频率
平缓、匀速
急促、加快
心跳(次/分)
75次左右
80次以上
脉搏(次/分)
75次左右
80次以上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
4.交流记录中的发现,整理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学生交流
(2)教师整理归类。
19.运动与呼吸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认识呼吸对生命的意义
2.能制作测量肺活量的简易装置并进行测量。
3.知道一些在运动期间检测自己运动效果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制作肺活量的简易装置的材料、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计时工具,跳绳或其它简易的运动器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上一次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人在运动后呼吸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人究竟是怎样进行呼吸的呢?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授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人呼吸的特点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你们可以想到运用哪些方法来研究人是怎样呼吸的呢?(教师提示学生参照教材上的方法)
2.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方法
3.教师将学生想到的方法归类,分组体验。
4.汇报交流体验结果。谁能说说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
5.学生阅读课本小资料。
6.出示呼吸器官挂图或模型,介绍各呼吸器官。
7.自制模型并用模型演示呼吸过程。
8.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的保健问题。
9.指导学生认识运动后呼吸发生的变化。
1)怎样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运动前后呼吸发生了变化?
2)布置测量一分钟呼吸次数的任务
(1)测量自己运动前1分钟呼吸的次数
(2)测量自己运动后1分钟呼吸的次数
(3)作好记录
3)学生相互交流
4)猜一猜:“如果不停的运动,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一直增加吗?”(充分让学生大胆猜测)
5)组织学生体验
6)教师小结
三、课外实践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运动后呼吸发生了变化,并且上节课同学们在测量运动后呼吸次数时,发现即使做了同样的运动,我们一分钟呼吸的次数的多少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学生认识呼吸次数与肺活量的关系
1.教师直接指出:同样的运动,一分钟呼吸次数的多少,差别主要与各自的肺活量有关系。
2.介绍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可以测量的。
3.指导学生制作测量肺活量的简易装置(按教材说明制作)
4.组织学生测量并记录各自的肺活量。并作好记录。
5.学生相互交流上面的记录,并进行分析。
6.交流自己的发现
7.教师整理归纳
三、指导制定一个长期锻炼计划。
1.通过一个长期锻炼计划,加深体育运动对增加肺活量影响的认识。
2.组织交流各自计划中锻炼的项目。
3.教师指出有关实施锻炼计划的要求。
四、课后活动
实施自己的锻炼计划 运动与心跳
教学目标:
1、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2、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3、能通过模拟实验推测出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用来制作简易听诊器的乳胶管和漏斗一套,模拟脉搏和心跳的气球、注射器、乳胶管,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运动时心跳和脉搏都会加快,究竟心跳与脉搏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授
1、指导学生搜集自己运动前后脉搏和心跳的数据(1)学生自己测量运动前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运动后由自己测量脉搏,同时请一位同学帮助测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听诊器时,乳胶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则压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脏的部位倾听。
(4)把以上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书本中的表格里。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与脉搏的关系
(1)比较上面测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组织交流各自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作出概括,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并提出研究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
(5)组织学生讨论: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胶管模拟的是人体的什么器官?(6)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以下5个问题:(1)产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
(2)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3)脉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体比较容易模拟到脉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 5)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三、本课小结
1、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2、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课外实践活动
1、介绍心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2、要求学生继续坚持上课制定的锻炼计划,并要求测测自己在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课后反思:
21.运动与大脑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与大脑保健的关系
2.能针对服务于大脑保健的各种校园运动和游戏,提出活动注意事项。3.能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意见和建议。
4.关注自己肌体的健康,乐于参加健康、安全的课间活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勇的大脑分工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心跳、运动与脉搏都有着一定的关系,那么,运动与大脑有没有关系呢?它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适量运动与大脑的关系
(1)在课间,同学们经常开展哪些运动与游戏?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课间不休息,继续学习,再上课时有什么感觉?
课间适当活动,再上课时又有什么感觉?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3)做好记录。
2.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进一步认识运动与大脑的关系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是不是在课间活动量越大,对我们的学习与大脑保健越有好处?
4.指导学生课间开展运动和游戏时,注意文明、健康、安全。
(1)人的学习、运动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大脑,校园里的各种运动与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又是大脑保健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大家在课间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2)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讨论意见。
(3)教师归纳整理
运动或游戏项目要文明、健康。
运动量不宜过大。
要注意相关安全。
5.本课小结
(1)适量的运动或游戏与大脑有什么关系?
(2)课间运动或游戏要注意哪些事项?
二、课外实践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推荐阅读: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7-18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10-05
鄂教版科学教案二年级11-26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 科学 教案05-12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沙尘暴11-09
豫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7-1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6-2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07-14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1-18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