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小学语文论文

2024-10-2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小学语文论文(精选8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小学语文论文 篇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更有效

诸暨市赵家镇刚林完小 宣成灿

内容提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能够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有效,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从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教学情景等方面提出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在焕发学生学习活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提高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来,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越来越紧迫地呈现在了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扮演着导演与策划的角色。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

方法

课堂教学 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语文教师只有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所要学习的除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希望。

在三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教海中摸索,在书本中遨游,在课堂中锻炼,在实践中反思,在尝试中提高,把童心、爱心、热心、恒心倾注给学生,努力建设 “轻松、和谐、有效”的课堂。然而,小学语文的学习,非常注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原则。那么,我们该如何遵循这个原则呢?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效?以下就我的一些对于语文教学初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小学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方法的领路人,使学生在学海中取得收获,具体可以在预习、听课、做作业等多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使其取得应有的效果。

一、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第一步。“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预习是摘取金牌前的预赛”。为了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我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就向全体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写在书本前面的空白处,使学生明确要求,预习起来便于操作和检查,又帮助学生主动了解新课的内容,增强课堂学习的自主性,以更好地激发课堂上的求知欲。为了强化预习的效果,教师需每天提早来到教室,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评比,鼓励做得好得同学,督促一些不认真的同学,逐渐让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听课习惯的养成,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我时时关注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有时用讲课突然停顿的方法,暗示个别学生做小动作,有时轻轻地走到学生那边,摸摸他的头,更多的是用表扬他人的方法鼓励学生们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我们同时要学会倾听,这对于现代浮躁社会下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在互相交流中,教育学生在倾听中学会尊重他人,在倾听中学会等待,在倾听中学会冷静思考。这个方法经实践后,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每天按时认真完成作业是学生的职责,是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的必要的环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布置每天的语文作业最主要是阅读书籍,尽量少布置一些机械性的作业,让学生有时间去接触社会,走进家庭,在活动、劳动中锻炼自我。对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要能做到及时反馈,表扬优胜者,督促拖拉、懒散的个别学生,并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争取家校合作,培养学生每天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其次,教师要作为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主要途径。我也深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家长的文化偏低,工作繁忙,只有在课堂中稳扎稳打,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才是重中之重。

一、语文的根本在文本,文本的灵魂在字里行间。因此,语文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品味、咀嚼、消化乃至吸收文本,要教会学生与文本对话。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引领学生潜入文本,与课文的作者进行对话、与课文的主人公实现共鸣的过程。而在有些语文课上,学生几乎没有真正的读书时间,教师打着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旗号,使课堂呈现出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学生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文本,思考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沉静的,该激动的时候可以激动,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是沉静的,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应该让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心理和学习环境。这份沉静正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更有效地解读文本。

二、如今的语文课堂,“自主探究”的影子随处可见,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但热闹过后却很难让学生心有所悟。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思维是教学、是语文的灵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大的迷失是思维的迷失。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注重联想和想象、比较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训练。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学是一种互动。说起来明白,操作起来却很难。学生为主体,就得放手让他质疑,让他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大组交流。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任何思考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深入的思考中,学生又能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达到“演出”课本,身临其境,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比如笔者在教学《詹天佑》一文课的时候,课中有关于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的篇幅。我们的学生对于“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只浮于表面文字了解,未曾通过文字形成具体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来批文入情。让学生一是当小画家;二是当小司机。先根据课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动手画“人”字形铁路示意图、练习讲清图意;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小司机赛车”,看看哪位小司机第一个顺利地把“小火车”开上山去。这样学生一个个地动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机”成功登顶。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不仅让学生立即从中领悟到詹天佑设计的意图,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

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1)涕泪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3)潇洒拱手、饮酒告别;(4)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诗人与朋友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六年级同学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睦”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送别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形成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五、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有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其中除了强调要注重圈点勾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动笔写。读能陶冶性情,写方能抒其心态,光读不写,学生往往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只有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独特感受,从而享受读书和审美乐趣。笔者在参加一次教学研讨观摩会中,对于一位教师的课印象非常深刻。这位教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首先领导学生对于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直接与课文对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当学生沉痛而悲伤地结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后,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教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轻轻用电脑投影一首,刘倩倩小女孩写的诗《你别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在配乐的情景中聆听诵读,再轻声跟读,读着读着,有的泪流满面,有的轻轻抽泣,教师没有劝阻,没有评价,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拿出笔写写,让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学生“情到深处自然浓”,有不少学生仿写出一首首送给小女孩的诗,也有不少学生议论热烈,也有的想像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欢乐情景等,每个人都写得真挚动人!紧接着,他又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给学生们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学生读得动情,写得高兴,议得热烈。这位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抓住了这个读训练点又达到了写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还告诉了学生学语文,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经验等等。这种读写自然结合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又调动了其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再次,教师要组织好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会用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活动,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使其达到既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兴趣的目的。我鼓励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才能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使学生的集体意识、协调能力、拼博精神都得到更好的培养。每年的春天和秋季,我总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田野。学校地处农村,比较容易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我带领学生步行到学校不远处的田野里去寻找春天,在春天里放飞心情。秋天,我也会和他们一起到庄稼地里认识杭白菊、桑苗、榨菜,感受丰收的喜悦,体会劳动既辛苦又光荣。在西瓜成熟的季节,我还会带领学生到西瓜暖棚中去采访,了解西瓜的种植收成,过一回小记者的瘾,组织学生到甘蔗地里散步,品尝甘蔗,放松心情,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色彩,使童年的乐事和趣事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学生在描写与童年有关或者与生活有关的作文时,也有了丰富和生动的素材,完全不同于单纯从书本上或者从作文材料中所获取的信息。生活中鲜活的影像对于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同时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常能放下学业的负担,在一张一弛的生活中健康地成长。在活动中,使身心得到了愉悦,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增进了学生、老师之间的友谊。在活动中,学到了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摘要:“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和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喜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广阔的农村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语文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语文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实践中用语文,学语文,迅速高效地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11 2.《教育论探讨》(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布鲁纳(Jermoe Bruner),2006 3.《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都大学学报》,王小飞,2004/4 4.《问题导向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美)Robert Delisle著 方彤译,2004/4 5.《小学生学习方法丛书(01-03)(全三册)》,贾宇轩,2009/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小学语文论文 篇2

一、教学方法应多样, 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

教学内容丰富了, 教学方法也应丰富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整齐划一地用一种方法针对各个学生的学习特点, 可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自身的运用一些方法时也不应该要求得过死应给予充分的空间进行选择。比如一个事情的解决, 我们可有多种多种方法和途径, 不能要求学生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教师可以介绍学习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对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少走弯路,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它是学生攀登学习高峰、学有所成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性、意识性的提高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 那么,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是有思想、有意识的, 我们可以从调动学生的思想性、意识性入手, 培养他们“学会学习过程中, 思想问题的方向性和价值观, 教会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方法技能培养。同时,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丰富了教会学生学习的内涵, 提升了课堂品质, 拓展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让其在不觉中学会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好的学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景, 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进行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新的知识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 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 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 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 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逐步培养其创造和学会学习能力。

三、鼓励学生在体验中质疑、释疑的本领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 体验是实践的绝妙途径, 体验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窗户”。在大量的体验中, 学生能发现问题, 教师也能发现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 甚至走出课堂搜寻材料, 进行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有效教会学生学习的中心也在于此。“学”与“问”相辅相成, 问为了学, 学必然问。“?”像把钥匙。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像只耳朵, 能引进无穷无尽的知识。将它倒过来像个衣钩, 能挂住所学的知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质疑问难留下空间,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当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时, 教师要及时组织同学一起分析解答, 从而激发学生敢于冒险, 勇于创新的热情。

学习过程一般是“生疑—质疑—释疑”生疑是起步环节。生疑先得激疑, 激疑有他激和自激两种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提倡自我激疑, 鼓励他们自己主动地向未知的学习领域发起进攻。预习是自我激疑的有效方法, 有的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觉得预习白费时间, 预习不预习都一样, 反正教师都得讲。此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算算“经济账”。讲前花了5分钟预习, 课中的获得远大于5分钟的学习效益。这是因为在预习过程中某个环节机器学生产生疑问, 然而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带着所生的疑问查阅书刊或把疑问带到课堂上经过老师的点拨, 这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此时茅塞顿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大胆的想象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想象是创新的前奏。诱导学生大胆想象, 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观察是获取感性认识的一个主要途径, 贯彻并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 而是在有目的, 有计划的观察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为进一步发展思维打下基础。

时代变了, 为了使学生能在知识快速更新的21世纪应付自如,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才是学生生存与发展之本。总之, 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人人都有成功的愿望, 关键是教育者如何操作, 如何因人而异, 如何因材施教。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探索的问题。谈真正做到, 还需要更多的“探路者”的不断总结和付出。对于“教会学生学习”, 仍将继续思考和反复实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2]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 1978.

[3]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篇3

经济规划师、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成员。

邮箱:duxueying666@163.com

赵江的公司是一家系统集成供应商,他的销售团队有12人,负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业务,在完成公司目标上进度缓慢,这些上岗仅有2-3年经验的员工能力明显不足。为了提升销售团队人员的能力,他每周都抽出特别的时间教导他们销售技巧,针对团队成员上报的困难,赵江提出他的看法及解决方案。一个季度下来,他发现有许多团队成员在销售行为上仍重蹈覆辙,无法自培训中获益。这些销售团队成员的工作习惯仍然根深蒂固,仍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与顾客低效率地交流。面对这样的状况,赵江很困惑,不知道是他团队成员素质低落还是他自己在沟通上有问题,或是所用的销售团队成员的素质是不堪造就?

案例中赵江在对员工培训时,把自己所谓的销售技巧当成一成不变的知识教给员工,以此替代对员工进行营销理论、营销策略、营销能力的系统培训。使员工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无从下手、难以施“技”。除此之外,面对员工上报的困难,他为他们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使员工习惯于依赖和坐享其成,扼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独创性,破坏了员工赖以成长的土壤,犯了“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的错误。使自己的销售团队成了一支“羊团队”,这正是众多创业者最常见的错误。

那么,案例企业该怎样做呢?

第一,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目标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聘请专家授课,对员工进行营销理论、营销策略、营销能力的系统培训。使销售团队的成员能够根据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市场特点找准自己的营销定位,以求先谋者胜,避免“掘井九韧而不及泉”;根据区域的人文环境创意自己的营销文化,以文化渗入消费者心中,形成产品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强势拉力,产生相应的产品溢价;根据相关产业知名品牌产品的特点,采取“借树开花”、“借梯上楼”、“借水行舟”等方法策略,整合相关社会资源为自己的经营资本,尽快完成“由蛹化蝶”的逾越;根据市场环境、经营理念、客户心态、拥有资源、核心能力等五大要素制定自己的营销战略,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思维风格,引导自己进退有据、左右逢源,再上一层楼,再越一座山;另外还应采取读心营销、品牌营销、娱乐营销、破点营销、板块营销、拟人营销、终端营销等行之有效的营销方略来构筑自己科学的营销战术体系 。

第二,对员工在销售中遇到的问题,不要仅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与员工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路,让员工按照思路和思想方法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员工经过多次解决问题的实践以后,员工就能自己独立解决销售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变能力、独创能力大大提高,成为在市场竞争中能独当一面的销售人才。先有非凡之人,后有非凡之事。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定力,是无型资产。在员工队伍建设上,多数企业在靠老板拉动,而非机制拉动,特别是初创企业更为突出,这是制约员工独立工作、大胆创新、更快成长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建立必要的用人机制、科学的育人机制,把员工变成一支支猛虎、有勇有谋,让机制塑造员工,不要让员工成为老板鞭下的绵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小学语文论文 篇4

古语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当我看到这一论题,就记起一次无意中翻阅了语文教师的《黄冈中考精典》,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里播出鞠萍姐姐和几个小朋友唱的一首新儿歌,鞠萍姐姐唱道:“大雁为什么飞成一条线?”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们怕回家迷路!”我惊讶极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奇妙呀!然而鞠萍姐姐唱道:“回答得不好,回答的不妙!”我突然感到:一颗想象力的春芽被理性的成人无情的扼杀了!鞠萍姐姐和孩子们仍在一问一答的唱着:“小猫咪为什么总爱舔爪子?”“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没有抓到老鼠害羞了.”“气球为什么飞上天?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要抓小鸟.”“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能把书看?”“我知道!我知道!因为会把书儿一起吃掉了.”我一面惊讶孩子的奇特想象力,一面感慨着鞠萍姐姐每次都用同样温柔的话语否定孩子们的回答:“回答得不好!回答的不妙!”

据说西方国家的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国的教育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冷静思考,以至学生常常在“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生怕不小心便被老师斥为“回答的不好!回答得不妙!学习态度呆板,枯燥,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甚至一点儿灵活的理解都没有,只有死记硬背的标准答案,以求万无一失.久而久之,一个个学生经过严格规范的学校教育后都变成呆头呆脑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成了一台学习的机器,哪里还会有半点想象力创造力可言.也许是自己从事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也许自己是刚走上讲台不足三年的充满激情的老师,所以,在我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我小心翼翼的看着我的学生,肯定着他们的每一句话,就象捧着一点稚嫩的脆弱的想象力的火种,生怕一不留神它便熄灭.因为我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接触社会自然;解放孩子们的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叶圣陶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这些告诉我们教育要教给学生掌握方法,要学会靠自己去学习,这样,就能终身受用.

何谓“方法”?“方法”指的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学习是动脑的事,所以我们要注重掌握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为学生,要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要授人以鱼,毕竟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没有改变,学生处在求知的状态,需要正确的认知引导,但随着时代的改变,教师更应该授人以渔.就是说,教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锻炼独立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颖、富有创见的观点,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干中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肯定,能看到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结合我的思想品德课《感悟青春》我谈谈怎样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玩中学,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一.通过音乐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内容简单,知识浅显易懂,如果说还象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那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告诉我的学生,我的课堂主导思想是“快乐与自由”,快乐的享受上课的过程,营造良好的民主的氛围,自由的发表自己的主见,共同的探讨.所以在学习这课之前,我采取《小鸭子》做操的活动,让学生模仿,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和表现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入角色,感受跳跃的青春.

二.在课堂教学我变“灌输”为指导式教学

多年来,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放不开手脚,代替学生思考,把思考的结果告诉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创新和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尤其是在我们思想品德课堂上,对待同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个体的不同,方法就不一样,教师必须承认差异的存在,所以我决定在我的课堂上,变灌输为指导式教学,创设教育情景,教会我的学生自己学会分析、概括、评价.

在《感悟青春》这节课中,学生在青春成长过程中对青春的误读,我就利用三个具体的案例,校园绰号煞风景、衣服我型我酷、李宵的困惑来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假如我是其中的主人翁我是什么感受?通过思考、讨论、聆听别人的观点中获得灵感……在猜想、推测的过程中,老师是耐心的倾听者,是热情的鼓励者,同学们不用担心会说错,在每次学生回答完问题,我都会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每次激励学生大胆的思考,放心的发言,自信的体验,快乐的学习,每位学生都经历了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我启迪、互学互补的过程,体验到了尝试的快乐、合作的喜悦,同学们始终是学习的主角,就连最后的答案也是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达成的,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正确的做法.在这样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中,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教学中允许差异的存在,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感悟青春》这堂课我总共安排了六个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自我学习,自我体会,在教学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说在第一次和谐相处这个游戏中,要求男女生之间互相握手和对视三秒钟,问到有的同学为什么不愿意与异性同桌玩这个游戏时,有的同学回答,因为他的手太冷了,有的说因为他长的不好看,因为他的手太脏,其实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原因,就不能非要求他们回答的是男女授受不亲这一个你老师想得到的答案,在字母畅想这个环节,更是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他们的意见的肯定,对他们思维的肯定,对他们答案的升华和完善,都是我们老师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理论的升华.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牢记古训:送人之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之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不仅要培养学生从小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且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不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在这种自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优秀合格的人才.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青年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思索和实践着.本文则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一、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能力;二、培养学生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提高记忆效率;三、让学生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以此来讲述我是如何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将新理念、新思想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同时如何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青年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思索和实践着.

一、培养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的能力.

想要解决任何问题的前提,要先具备深刻理解问题和清晰分析问题的能力.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例如:在初二思想政治课中,讲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只通过一个标题我们就可以读出两层含义,即一则“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二则“法律又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它具有特殊性”.同时,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提炼出本课的重点即:法律的三个特征和一个特点,使其清晰的讲述给学生.

书本的知识是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大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是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学生在掌握知识时,除要对基础知识点熟练掌握外,对于知识结构的掌握更为重要.因为掌握结构具有比单纯掌握知识点要有更强的组织和迁移能力.当学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时,他们便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越来越强调考察学生对知识点联系的能力.因此,我以自然界的树为喻体,说明它有主干,然后有枝杈,随后是枝条,乃至最后有树的叶片,以此来比喻所学的知识体系.在每一课学完之后,启发学生独立归纳总结每课的知识框架结构,使每课的主体内容都能条理清晰的映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几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这一方法确实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二、培养学生运用记忆策略的能力,提高记忆效率.

学习任何知识的前提,一定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心理学表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不断的发展,人的记忆策略会由机械记忆逐渐向有意记忆过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是有许多知识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觉得单调乏味,难以记住,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记忆效果也不佳,往往只是记住却不会运用.

教育心理学中有很多提高记忆效率,运用记忆策略的方法.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利用大量时间仔细研读有关记忆策略的书籍,并有意识的将其运用到教学当中,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例如:在初一政治教学中,讲到“建立真挚友谊的基础:真诚平等、互帮互谅、共同追求”时,通过观察,我分别让他们记三个字,即:“真、互、同”,运用谐音记忆法与每日大家耳熟能详广告中的“护彤”相联系,并附加说明是“真”而不是“假”,使学生轻而易举的将三点记住了.又如:初二讲到法律的显著特征及主要特征时,同学们常常容易将两者记混.

法律的显著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主要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于是,我便启发学生观察,“普遍约束力”的“普”字与“显著特征”的“显”字,同学们惊喜地发现,“普”字上面是“业”下面是“日”,而“显”字上面是“日”下面是“业”.这样一来运用某些特征进行记忆,一组巧妙的对应上了,另一组也自然不会写错.

再如:利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初二第五课中环保单行性法规的名称.我们的母亲是“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的下面蕴藏着矿产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土地上有大片的森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土地上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蒸腾会变成大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五项法律名称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记住了.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让学生能又快又准地将所学内容记住这只是其一;其二,“授之与渔”教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运用记忆策略更为重要,于是我利用活动课时间专门给学生讲授记忆策略,让记忆不再成为头痛的一件事.

三、让学生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描绘了情、景、事,而且其中也饱含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体验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便将诗歌这一文学作品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在讲到“友情”时,我以李白的一首《赠汪伦》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颇佳.在讲到初一有关“情绪”的内容时,我以《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引入其中,并结合她的红颜薄命说明消极情绪对人的危害,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我寓情寓景的讲述,换来了同学们会神的目光,仿佛空气被凝固一般,那一刻不仅展现了诗歌的无穷魅力,也使学生加深了情感上的体验.

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也进行了大胆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讨论法、问答法、讲授法等等,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教的职责在于帮助,目的在于不教,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于是,在教学中,对于某些内容简单、结构清晰的框题,我则大胆放手安排学生自己提前准备,体验“我做一回教师”的感受,给大家讲述课程内容,在课程的最后几分钟再由我进行补充、小结.

此外,我还积极尝试将小品剧引入到课堂当中来,例如初二讲到“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课前安排学生自编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护以短剧形式生动演义出来.这激活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创新精神.在区级公开课的展演上,受到了各校老师的好评.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新课程要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重点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新一轮课改到来之时,我会不断学习、思考,并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以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探索,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评论 | 14 3

20xx-02-26 21:55卢氏李江怡 | 一级

要有自学能力

一群机械大四学生信心十足的走进教室,这是他们需要参加最后一次考试.教授把试卷发下来后,他们看到只有5个论述题.

一个小时过去了,原来的眉开眼笑的表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难堪的表情.

“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谁把5个都答完了?”

没有一个人说话.

“4个呢?"

还是没有人说话.

“3个?2个?1个总做完了吧?”

“授之以渔”,精准接力扶贫 篇5

——湖南省发改委驻城步三村连片建设扶贫的启示

本刊记者/ 李立

新修的通组公路像迎风的飘带从山野田园逶迤而来,一座座新修的苗家吊脚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村庄,一股股喷涌的自来水似甘泉雨露滋润着农民的心田„„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的桃林、边溪、上水三个村子走访,看到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农村新画卷。

桃林、边溪、上水三个村子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是前往南山国家名胜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距县城17公里,三个村一衣带水,相邻一线,境内海拔最低点566米,最高峰1000米,森林覆盖率90%,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有适宜人居的天然生态环境。

然而,在几年前,这三个村子却一直处于贫困线下,那时的苗寨,破烂的村道,破败的民居,贫困的村民,与四周美丽的自然风景形成巨大的反差。

湖南省发改委从2007年3月至今,连续7年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坚持建设扶贫,把桃林、边溪、上水——这三个昔日的“穷山窝”变成了今天的“聚宝盆”;让过去穷乡僻壤的苗族村寨变成了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让以往一穷二白的贫困山村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希望。村民们告诉记者,村子从无到有、从穷到富、从无人问津到车水马龙的变化,得益于湖南省发改委的大力扶持,得益于扶贫队员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不怕苦、不怕累、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一路走访,获益良多,更让记者对湖南省发改委在桃林、边溪、上水村三村连片开发,以旅游经济圈带动扶贫村,辐射周边村经济发展的“精准接力扶贫”颇有感触。

“发动群众干,扶着群众走,带领群众富”

冬日的暖阳照在波光粼粼的边溪河(桃林河?)上,一片金光灿烂。河边,是去年新建的高大气派的游客服务中心,川流不息的游客从中心前坪停放的几辆旅游大巴车上鱼贯而下,美丽的苗族姑娘正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油茶欢迎客人们的到来。

看到村子里的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省发改委驻城步扶贫工作组组长、城步县副县长邓逸涯备感欣慰。要知道,两年前的边溪村,一些村民连口粮都保障不了,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年轻人外出打工,当时全村人年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邓逸涯告诉记者,“刚来到边溪时,时任扶贫工作组组长的程俊和我均感到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肩膀上担子的沉重,我们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边溪村落后面貌’。”

“扶贫必须要发动群众干,扶着群众走,带领群众富。”已经在城步县工作3年的邓逸涯说,扶贫工作组坚持“做给群众看,发动群众干,从自身做起,以我为榜样,扶着群众走,带领群众富”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计地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改变落后面貌。

由于长期的封闭贫困落后,边溪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不足。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程俊、邓逸涯认为:苗乡贫困的根源是缺文化、缺资金、缺技术。于是,工作组启动“智力扶贫”工程,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浙江、安徽等外省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农业产业化先进经验;到绥宁县、隆回县、新宁县考察学习旅游发展经验;到宁乡、浏阳、安仁、永兴学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通过“智力扶贫”工程的实施,许多没出过县城的村民封闭的内心开始活跃起来,致富的内生动力空前高涨。

邓逸涯时常鼓励村民,只要努力学习和不怕困难,贫困局面就会改变。工作组采取送出去考察和请进来培训两种方式,传授劳动致富技能,先后邀请了湖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及湖南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人员现场传授养殖、种植经验,又从桂林旅游学校请来教授,给村民

讲授接待游客的基本常识和技巧,工作组还经常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村民掌握技术,发放科技致富资料,倡导村组干部带头先富裕起来。村里的养鸡大户杨国平告诉记者,为了培养他搞养殖脱贫致富的信心,工作组买来鸡苗送给他养,并免费提供疫苗,聘请技术人员免费指导。

授人以渔才能“真脱贫”

在工作组的扶持下,一批批技术骨干、“乡土人才”从边溪村脱颖而出,成为了村级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随着桃林、边溪、上水村三村“旅游经济圈”的慢慢成型,曾经偏远的边溪村,开始慢慢有了游客停留,在工作组的带动下,村民筹办的农家乐、旅馆相继开业,这时,工作组开展了“扶着走”的全程服务模式。

从确定餐馆店名和招牌的安装,到完善餐馆菜谱,帮助购买餐桌、碗筷、桌布,工作组的同志都全程精心指导,不仅如此,工作组还向村民支助了餐具、消毒柜等主要设备,并请来厨师进行培训、讲解经营技巧,传授接待礼仪,使村民提高了服务接待水平。

在工作组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一批边溪农家乐餐馆顺利开业,客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每逢周末,更是座无虚席。在“农家乐”的成功模式带动下,一些村民破天荒的当了老板,全村农家乐餐馆、旅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服务质量由差到优,日接待旅客近千人,餐馆平均每天收入达5000元。

“扶着走”的帮助模式,改写了过去游客不停留,停留无消费的历史,边溪村游客倍增,三产业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三十余人的就业问题,而且使全村群众要求发展的心情沸腾起来了。

“要让村民改变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改变过去的单一生产模式,真正富裕起来,需要有一段时间、一个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作组扶上马送一程。”邓逸涯告诉记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老百姓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道,才能让他们真脱贫,真致富。

在致富榜样的带动下,村民各显神通,热心找门路致富。记者在村民杨文福家做客,不仅在他家的农家乐里品尝到地道的苗家风味,还了解到,杨文福正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准备在村里开办农副产品加工厂。村民杨进足,为方便村民购物,组织资金开办了一家超市,不仅解决了村民过去购物要去县城采购的难题,而且解决了全家人的就业问题。现在的边溪村,168家农户种植黄桃,20多家种植香水梨,20多家种生姜、辣椒、甜玉米等,改变了过去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参与生态农业种植或旅游服务行业的村民年人均收入都超过了5500元。土鸡养殖合作社成员增加到11家,培育了18家种植大户。20多位农民洗脚离田,当上农产品销售员,10多家农户“全家总动员”,有的家里爸爸是大厨,妈妈当老板娘,子女做服务员,农民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接力连片开发打造旅游经济圈

离开边溪,记者前往另一个建设扶贫点——离边溪仅1公里的上水村。

邓逸涯告诉记者,桃林、边溪、上水三个村一衣带水,相邻一线,这三个村处于两江峡谷景区核心区域,自然风光秀丽,工作组计划连片打造三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胜地,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2007年开始(建设扶贫)是在桃林村,然后是边溪村,今年是在上水村。这三个村子,是游客到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山牧场)、两江峡谷森林公园的必经之地,也是连接桂林旅游圈子的黄金线路。我们想借助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和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途径扶贫村的有利条件,把这三个村子打造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目的地,提升服务水平,以旅游经济、观光农业带动村民致富。”谈及三个村子未来的发展和前景,邓逸涯满是憧憬。

在上水村的红茄种植基地,记者遇到了正在地里忙活的红茄种植大户杨开通,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感谢扶贫工作组,对种养大户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今年我在上水种植的红茄,亩产有5500—6000公斤,亩均净增收2000元以上!”

为了加快推进上水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着力改变单一种植,促进村民增收,邓逸涯和工作组组员(?)邀请了省农业大学教授和种养大户来上水村里培训和介绍创业经验,转变村民的陈旧思想观念,通过激发村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信心。

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可喜变化,上水村完成了从单一种植的传统农业到产业化经营的生态农业的转变。仅上文提到的该村投入30万余元建立起的占地140多亩的红茄种植基地,就解决了30余人的就业问题。

另外,通过工作组的积极努力对接,牵线搭桥,村委会还与外商达成了建设旅游宾馆、开发游泳资源的初步合作意向,由外商分三期共投资8000余万元兴建湖南城步度假山庄、湖南城步疗养院的,这两个项目,将解决100余人的就业问题,并带动上水村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邓逸涯还告诉记者,工作组从浙江调集黄桃树苗1.5万株,组织村民及时进行了栽种,种植4000株紫荆花、1000株桃花对全村的自然环境进行美化,打造 “桃花岛”、“紫荆花园”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观光景点,提升上水村的旅游竞争力。

“明年3月你再来,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邓逸涯高兴地说。

不搞“遥控指挥”,不当“走读干部”,不当“编外人员”

邓逸涯说,在城步工作的3年时间里,他一直心存感激。“建设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与湖南省发改委委领导以及全委上下的支持密不可分。”邓逸涯还告诉记者,湖南省发改委党组把建设扶贫工作当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省发改委主任、党组书记胡衡华多次到扶贫点慰问扶贫点特困群众,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强调一定要立足扶贫点的旅游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纲要,调整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省发改委纪检组长童名让多次召集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议,并先后10余次到边溪村现场指导工作,为工作组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为边溪村争取各类资金达1000余万元。人事处等相关处室也为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使扶贫村所有拟定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在边溪村搞了两年扶贫,现在又作为工作组长再来上水村扶贫,记者问邓逸涯,按照省委组织部扶贫工作惯例,凡队员扶贫时间只有一年,即可回原单位工作,为什么你会愿意在偏远的城步县干上4年?

邓逸涯说:“2012年3月,当时作为扶贫工作组组员的我扶贫工作结束后,城步县委、县政府向省发改委党组汇报,希望把我留在城步继续扶贫,委党组同意了城步县委的意见,我就留在了边溪。2013年春节,城步县委、县政府再次向省发改委党组请求继续安排我挂任城步县委常委、副县长开展扶贫工作。委党组又同意了该请求。”

“从我个人来说,我内心是对城步是有感情的,以前,我在省城工作,并没有多少机会真正接触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基层,我们的民族地区。但当我亲身下来看了之后,我才感到肩膀上担子的沉重,后来,县委、县政府又如此信任地把扶贫重任再交给我,我更感觉到,不能辜负城步百姓的殷切期望。”

邓逸涯告诉记者,在城步扶贫期间,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三不原则”:不搞“遥控指挥”,不当“走读干部”,不当“编外人员”。从霓虹闪烁的省会城市到千里之外的城步苗寨,邓逸涯在村里一住就是两个月,村里的100多家农户,他进行了多次走访,白天与村民同劳动,晚上在村民家座谈拉家常,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融入群众的生活,对村民思想了如指掌。

村民杨再喜说:“邓干部没有官架子,我们就要这样实在的干部。”邓逸涯正是通过一件件、一桩桩的爱心小事,让村民们对他无私的奉献充满了敬意和不舍,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与理解,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从“省里来的干部”变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村官,成了边

溪村民的“主心骨”,成了地地道道的边溪人。2013年12月,因为邓逸涯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国家民委授予他“民族团结进步之星”的荣誉称号。

“只要老百姓能脱贫致富,只要城步得到发展,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们扶贫工作组的全体同志一届接着一届干,一起为城步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邓逸涯说,他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

记者手记:

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是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在国家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略中,当地人民群众更是期待在大扶贫、真扶贫中实现大发展、真发展。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经济底子的薄弱等,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不能搞简单的“授之以鱼”,而是要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产业扶持的基础上“授之以渔”,让当地群众真正能脱贫致富。

建设扶贫工作作为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联合编写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实施两年多来,按国家扶贫标准统计的全国扶贫对象从1.66亿人减少至9899万人,两年减少了6700万人,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73元增加到4602元,年均增长达18.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建设扶贫工作中却存在这样一个突出问题:基础设施完善了、生活出路谋好了、基础产业确定了、基层组织建强了、干群氛围融洽了。可是,当建扶组一轮建扶工作期满撤退,原有的规划、设想、产业却得不到很好的执行,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了返贫的现象。

归根结底,还是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群众没有真正掌握一门致富的能力和方法,即授鱼和授渔的问题。授鱼与“授渔”,一字之差,寓义却相差甚远。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捕鱼的方法,则终生受益无穷。

湖南省发改委在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三村连片精准接力扶贫,记者以为,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授渔”式扶贫案例,也是一个典型的“精准”式扶贫典型,更是一个“大事小事兼顾”的扶贫方式。

桃林、边溪、上水的地理位置、资源特质均有相似之处,联合开发旅游业和生态休闲农业等产业顺理成章,也有大好前景,在帮助村里制定好发展规划、完善建设好旅游产业必须的基础设施的同时,扶贫工作组还积极奔走游说,吸引外来资本进入,这些,可谓扶贫工作组帮村里完成的“大事”。

村民筹办的农家乐、旅馆相继开业后,工作组开展“扶着走”的全程服务模式,餐馆店名、招牌的安装、完善餐馆菜谱,甚至帮助购买餐桌、碗筷、桌布,支助了餐具、消毒柜,并帮村民请来厨师进行培训、讲解经营技巧,传授接待礼仪„„这些,可谓扶贫工作组帮村民做的“小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工作组帮村民做的这类“小事”,不胜枚举。比如联系省广播电视局芒果艺术团的老师来村培训村民演出队;比如给村民赠送的血压计、体温表、乐器、衣服、文具等等;比如为村里有人去长沙看病联系医生帮忙安排床位;甚至拿起剪刀帮村民剪头发„„

正是一件件、一桩桩的爱心小事,村民们对工作组无私的奉献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与工作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工作组也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与理解。记者走访这一路,不时碰到有村民跟扶贫工作组的同志打招呼——有的是招呼去家里喝油茶,有的想请工作组的同志到家里吃饭,更多的人,是仿佛看见家人般满脸温暖的笑意:“回来了?”

这样的精准扶贫,何愁村民不富,何愁小康不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小学语文论文 篇6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袁静老师首先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并定义为这是“让孩子设想自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某一历史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发展的可能轨迹的一种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同时,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试着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并意外地发现这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准备。

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斑羚飞渡》,学生没见过斑羚,也不知道“伤心崖”有多危险。许多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觉得很难懂,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为学生理解主旨提供帮助:

(1)、搜集各个年龄段的斑羚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斑羚们有嬉戏的、吃草的、迁移的……让学生对原本一无所知的斑羚有了初步的认识。

(2)、将“斑羚飞渡”场景制成Flash动画。在光辉的彩虹下,深不可测的“伤心崖”上,一只半大斑羚快速助跑后跃出悬崖,后面一只老斑羚随即头一钩也蹿跃出去,在空中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震撼人心的对接。小斑羚成功到达对面山崖上,老斑羚则无声无息地坠落崖底。这个Flash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故事,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观看图片和动画,再结合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与文章各个角色的“换位”奠定了基础。

二、换位思考,诱导思维。

语文阅读中的“换位”不能有任何限制,而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包括读者与主要人物之间、读者与次要人物之间、读者与四周环境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等等各个角度的换位。这样学生才能全方位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甚至通过课文这扇窗户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斑羚飞渡》时,在学生了解课文故事,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我便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是最让你感动的?并请谈谈原因。”这就引领学生进入了“换位思考”的大门。具体可以有下面三个维度的换位:

(1)、与主人公之间的换位。

主人公往往是文章主旨集中体现的地方,是作者思想感情倾注的对象。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不仅要与主人公对话,更要与主人公进行换位。在学生讲到“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悲哀地咩了数声”句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头羊,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心里会想些什么?”

(2)、与次要人物的换位。

次要人物在文章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在文中是主人公的陪衬,同时也起着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因此,与次要人物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斑羚飞渡》为例,有几类次要人物:(a)、与老斑羚的换位。在学生提到“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时,引导学生揣摩“如果你就是这几只壮年公斑中的一只,你会怎么想,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做出这样的选择?”(b)、与小斑羚的换位。学生提到“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句时,引导学生思考“此时,你就是那只被老斑羚用生命换来的小斑羚,你觉得该对老斑羚说点什么?”(c)、与猎人和狗的换位。学生讲到“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句时,便可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时,你就是这些猎人中的一个,想想在这‘目瞪口呆’中应包含着怎样的复杂情感?如果你是一只猎狗,这时,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吗?”

(3)、与作者之间的换位。

文章就好象作者精心雕塑的艺术品,因此,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文章。也只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结合自己已有生活体验,以课文为楔子,发现更多的知识。

如学生提到文末“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句时,我便进一步追问:“如果你是作者,为什么要在头羊壮烈牺

牲这摧人泪下的场面中,设置这美丽的彩虹呢?而且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彩虹’在文中不只出现一次。”通过让多个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生终于理解了,这是将“美丽的彩虹”与残酷的现实对比,体现了头羊对美好自由的理想世界的向往。美丽的牺牲下蕴含的是一个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的问题。

在进行了全方位换位后,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现在你想对动物或人类

说点什么呢?”因为允许学生采取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三五成群现场编小品的,编舞蹈的,画画的,准备唱歌的……几分钟后再来一个成果展示,更是精彩纷呈,掌声不断。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远远超越了文本本身。

三、总结收益,巩固方法。

临下课,我的一句“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又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阅读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阅读时要能进入角色,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就阅读方法而言,不管学生怎么概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理解了换位思考的本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小学语文论文 篇7

预习一般分为全册预览、单元预习和课时预习三种, 这里我重点对课时预习的指导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指导预习要有模可循

预习和课堂学习一样, 有着一般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预习的操作步骤, 以便学生有模可循.在教学实践中, 我把预习数学的方法和步骤编成了一个顺口溜:“先读书, 划批注;有缺陷, 及时补;多用脑, 勤动手;试练习, 找疑处.”

1.“先读书, 画批注”是预习的第一步.

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 读课本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读的时候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认真阅读, 可边读边画, 把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学会的、不会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做上标记.

2.“有缺陷, 及时补”是指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 如

果发现新知识的“前衍部分”有不明白不清楚之处, 就要及时复习, 把与新知相关的基础打好, 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3.“多用脑, 勤动手”则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 它告诉

同学们, 预习过程中, 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千万不要死记定律、硬背公式.遇到定律、公式时, 可以自己先推导一遍, 需要实践的就动手去操作, 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深化对概念、公式的理解, 这样更利于掌握新知.

4.“试练习, 找疑处”可以算作预习的最后一步.

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练一练”安排的都是与例题同步的模仿练习, 完成以上任务后, 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 通过试做, 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 内化新知, 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 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 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

二、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安排适量的时间,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 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步骤, 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例如, 学习“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计算”前, 我要求学生这样预习:

1. 阅读本节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 多读几遍, 看看是否理解, 把不懂得地方做上标记.

2. 回答问题:

(1) 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 (2) 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3)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4) 什么是“进一法”?其实认真的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1中已接触到了这些问题, 正好有的放矢, 能继续并完善自己的预学过程, 使预学的效果更明显, 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本节后面的“想想做做”你会吗?请试着做一做.

4. 再一次看书, 说说这节内容重点学习的是什么, 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 记下来.

课堂上的检查反馈表明:学生预习效果非常好,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可以把预习活动“置之课外”, 但要给学生以“预习提纲”, 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纲, 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行预习, 这样一路走下去, 到了高年级, 学生就可以独立进行预习了.

三、要严把预习作业检查关

预习的指导很重要, 如果只布置不指导, 那么学生的预习效果就不会很明显, 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而言, 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预习作业的检查,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课前检查

课前我会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了解他们预习情况如何, 好的给予表扬并奖励“五角星”, 对于预习不认真的学生一方面加强教育, 另一方面予以帮助, 及时了解他们在预习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指导他们正确地看待不懂的问题,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2. 课上检查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那肯定不利于新知的学习, 更不利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预习情况.本学期我在教学时能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发生这样的弊病, 因此我每次课上都会花10~15分钟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 从而较全面地了解他们的预习质量如何, 通过这样的检查,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并让一些预习不认真的学生吸取教训, 从而在下次的预习中能不断地改正不足, 争取进步.

四、指导预习要因材而异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 预习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概念型教材重点采用阅读理解法预习, 计算型教材重点采用尝试练习法预习, 而几何内容则适合采用实验操作法预习……总之,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预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

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设疑激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桂林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桂林的水又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这里的山水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去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这篇文章的脉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

2、以境引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桂林山环绕水、水倒映山的特点以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产生了如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以读生趣。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树立学生的自学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让学生摆脱在课堂上对别人的依赖性,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预习时,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在课堂上,对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要坚决让学生自学解决;对学生自学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努力解决。要求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要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自学课文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课文。课文中意思并不深奥的词句,很多答案就在文中,有些学生却领会不到。如教学《春》时,先与学生共同学习写春草这一节,抓住自己喜爱的句子读读,再品析语句,体会千草勃发的景象;然后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自学写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或观察得到的知识,说说春天的美景,并应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如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善于利用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划划,作摘记或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想。

总之,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能力,就能把阅读教学真正指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阅读、终身学习服务,使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真正的主人,充分展示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

参考文献

①陕西教育。

上一篇:夜空写景作文350字下一篇:任职个人鉴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