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09计应学生的要求专题

2024-06-16

对09计应学生的要求专题(精选3篇)

对09计应学生的要求专题 篇1

实习要求

学生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完成实习任务:

1、采用java程序的方式,要求程序采用图形界面,能够完成一

定的具体的功能,有一定的规模(大于500行)。

2、采用jsp制作一个网站项目,要求采用tomcat服务器。

3、采用vb程序的方式,要求程序采用图形界面,能够完成一

定的具体的功能,有一定的规模(大于800行)。

实习要求:

(1)2010年12月20之前上交盖实习单位公章的实习证明。

(2)2011年4月30日之前将程序源代码的电子版、实习报告的电子版发送到邮箱:sunzhongge@yahoo.com.cn;联系电话:***

(3)2011年5月10日之前将打印出来的实习报告(论文)以及实习鉴定表上交给实习老师(孙忠阁老师),实习鉴定表要盖实习单位的章。

(4)实习报告(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实习论文(报告)要针对自己的程序进行说明,内容可以包括:目录、前言、选题背景、设计思路、关键技术的详细解释、程序的功能说明、总结等内容。用A4纸打印,小四号字,标题用小二号字,分论点用小四号黑体,实习报告(论文)的封面一律采用教务处发的统一的格式。

(5)为了实习期间学生与实习教师沟通方便,将班级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不少于5个人),每组设一名组长。每组的组长要随时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联系,定期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实习指导教师及时掌握实习学生的情况。

对09计应学生的要求专题 篇2

关键词:专题研讨会,大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专题研讨会主要特点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精心设计和规划,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有针对性活动。它走出“以教师为中心, 书本为中心, 课堂为中心”的旧教育模式, 是“课型”改革的具体行动。

1 大学生专题研讨会的一般形式和内容

首先由专家给出题目 (专家由校领导、系主任、指导教师约10名组成) , 题目一般选取当下社会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就业、人生观、价值观等。随机抽取30名学生, 3名学生为一组, 共10组, 每组根据专家给出的题目确定小组的子题目, 然后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材料、相关文献,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 每人完成一篇1 000~2 000字的论文, 小组发言人将论文制成幻灯片, 在研讨会上展示。专家就论文的相关内容、观点现场提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作出回答。

2 大学生专题研讨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1 培养了撰写论文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举行大学生专题研讨会, 锻炼了学生书写论文的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篇论文, 必须熟悉论文的一般格式和要求, 而子题目的选择、摘要的提炼、关键词的选择是学生的弱项。通过几轮专题培训, 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书写论文的各个要素:即明确主题、理解背景知识、确定研究方法、分析资料及批判性思考能力、在具有充分论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结构严谨、表述清楚、恰当引用参考文献[1]。

2.2 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

在专家给出题目后, 学生要在有限时间内查找、阅读有关资料和文献, 并分析、选择、借鉴, 这个过程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所占时间是完成论文时间的一半。通过培训, 学生能利用图书馆、局域网、医学专业网站, 以及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找到所需的相关内容。

2.3 培养了英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1) 在查阅文献中, 由于部分文献来自国外的期刊杂志, 这要求学生对题目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有一定储备, 使学生明确了学习英语的方向, 产生了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

(2) 论文撰写要求有中、英文摘要, 这要求学生具有英文写作能力, 而在英语学习中, 写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摘要虽然只有300个左右的英文单词, 但却需要反复推敲、提炼。指导教师应将英文摘要的常见词组、句型、句式及错误作为重点进行指导。通过反复练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英文摘要的框架, 英文写作能力明显提高。

(3) 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用幻灯片展示自己的论文时, 需要用英语作自我介绍, 用英语解说论文的题目及摘要。这要求学生的发音、语调、语速到位, 而到位的语速和停顿, 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口语基础以及刻苦、反复练习。流利、地道的英语口语, 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成为研讨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4) 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信息采集能力是大学生专题研讨会考查的第一要点, 也是处在信息化社会所必备的能力。通过这项活动, 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 提高了学生采集信息、分析信息能力, 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优势,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便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学习型人才。

2.4 培养了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注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起“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大学生专题研讨会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最好途径之一。首先, 研讨会要求每个成员分工协作, 发挥自己的优势, 小组内3个成员中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查找外文文献、书写英文摘要时占优势, 计算机应用熟练的学生, 在文献检索和制作幻灯片方面占优势, 逻辑思维严谨、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在论文的材料组织与撰写方面有优势。组员之间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才能高效完成论文撰写工作。其次,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要做到互相沟通, 避免矛盾。两天时间内要完成论文, 小组成员间任何摩擦和不愉快都会影响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尤其是发言人的选择上, 团队精神体现的最直接, 为了团队, 必须有人牺牲小我, 甘当绿叶。尽管小组成员都做了大量工作, 但发言人还是要选择汉语、英语表达能力好, 临场发挥好的成员担当。经过培训, 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团队目标是团队精神的动力, 集体活动是团队精神的手段, 交流沟通是团队精神的桥梁, 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发挥个性是团队精神的基础, 效率是团队精神的结果, 双赢是团队精神的境界[2]。

2.5 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沟通

在大学生研讨会活动中, 虽然学生是主体, 但教师始终和学生在一起。师生之间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除了传授知识, 还有非语言的表达, 有一项研究发现, 在面对面的沟通中, 有65%是以非语言的信息如眼神、姿态等传递的, 而这些非语言的细微表现恰恰代表了一个人的本能, 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想法[3]。来自教师的非语言表达如诚挚信任的眼神、充满鼓励的微笑、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学习和探讨的氛围, 能使学生倍感亲切, 自信心得到提高, 培训效果明显。

2.6 培养了人文素质

大学生专题研讨会所培养的学生素质, 很多是在课堂内无法进行的, 如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4]。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医学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科学, 面对的是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复杂社会属性的人, 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病人, 如缺乏人文知识和素养, 仅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很难解决现代医学模式下出现的问题。在专题研讨会活动中, 学生和教师的协作沟通主要是以人文素质为基础, 因此可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谷平, 王艳明.英国高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评价的新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增刊) :183.

[2]石考平.职业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J].教育与职业, 2004, (24) :48.

[3]王宇航.浅析教师人格魅力与师生沟通的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3) :26.

对09计应学生的要求专题 篇3

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 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职业岗位上, 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如何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对第一个问题,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 也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 如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等。但对第二个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重视不够, 因而出现了不少高职毕业生到企业后, 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的能力素质, 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而被企业淘汰。所以, 高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问题上, 重视企业文化管理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 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仅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积极运用来进行企业管理的、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 得到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 并且得到贯彻执行的最基本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具体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思维方式、奋斗精神等。起到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创新作用、激励和辐射 (对他人、社会) 作用,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 减少费用支出, 提高品牌含金量, 增加产品的价值, 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的灵魂, 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不久的将来, 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产品的竞争也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就是要全方位地尊重员工, 锻炼员工, 提高员工, 而不仅是强调员工对管理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服从。具体而言, (1) 企业文化管理把人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 关注人的进步, 人的价值的实现, 把人的发展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通过创建一个使人心情舒畅、生气勃勃的企业文化环境, 使员工产生一种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 企业文化管理重视培养企业的价值观, 强调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全体员工, 以此影响员工的精神和行为, 培育员工热爱企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团结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而影响企业多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组织效能的提高。 (3) 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强调非理性因素的管理模式, 强调意志、情感、心理等非理性因素对管理的作用, 主张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 要适应人性的要求, 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员工, 使员工从内心理解、尊重、适应企业的要求, 从而使管理从要求“人适应制度”变为“制度适应人”。

三、企业文化管理对高职学生培养的要求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最为直接, 企业的现状、需要、要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里得到反映, 它不仅包括企业职业岗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还包括了企业管理对适应企业管理变革人才的需要。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客观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有:

1、“以人为本”, 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

“以人为本”, 是高职教育工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职院校, 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 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在教育工作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

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包括文化思想、政治品德、审美修养等方面, 这些修养内容实际上和企业文化管理的内容是相通的。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做人的的根本, 要培养学生成才, 首先是要使学生成“人”, 如果学生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即使技能学得再好, 也无法适应企业文化管理的环境要求。“有德有才, 高薪聘用;有德无才, 培训使用;有才无德, 后患无穷。”这已成为企业录用人才的第一标准。为此, 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 把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境界。

2、“以人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学生成才的培养模式

在以人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学生成才的培养模式方面, 高职院校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转变。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要以就业为导向, 在职业领域求发展, 侧重于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生产活动, 其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保障。二是专业设置的转变。专业设置要贴近市场, 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三是课程设置的转变。课程设置要具有职业特色,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四是教学手段方法的转变。要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技能培训和实习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产学结合。产学结合能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真实情况, 还能接触到企业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获得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 前店后厂,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使学生领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与特点, 为高职毕业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3、“以人为本”,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 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 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人才。企业文化管理的目标之一, 就是发挥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 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受到企业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 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中, 教师充当着重要的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 需要自由、宽松的探究问题的环境。教师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 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激励思考, 勇于创新、不怕出错露短的氛围, 大有好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师生平等关系的重要性, 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把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是一个有理解、有智力、思维活跃的人, 教师要努力营造创新氛围, 以利于形成创新意识。在创造性教学中, 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由“独唱”变为“伴唱”, 由“主唱”变为“辅唱”, 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相结合, 变只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 让学生有较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启发学生脑、眼、口、手并用, 多向交流, 互相讨论。教师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要多鼓励, 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 敢于想他人之未想, 做他人之未做, 创设人人想说, 人人敢说, 人人善说的氛围, 使学生富有创新精神。

4、“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巧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 使企业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管理的功能之一, 就是增强企业的内聚力, 减少内耗,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合作精神是现代和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 瞬息万变的新产品, 新技术和新工艺, 将迫使不会或不愿意合作的人“淡出”工作。然而我们高职教育的现状是, 很多高职院校仍是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竞争、比赛, 忽视了传授学生合作学习, 工作的技巧, 结果导致学生在与人交往、合作方面缺乏必要知识和技巧, 到企业很难与他人合作, 这种教育方式必须予以改变。

四、结束语

总之, 企业文化管理对高职学生培养要求的目的, 就是保证高职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 能较快地适应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 尽快地实现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 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刘煥荣、徐立梅:《文化管理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 商业研究, 2002, (3)

上一篇:越策越开心 小品《火车票、售票大厅的故事》完整台词下一篇:八斗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