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24-09-16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通用11篇)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篇1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司法会计》 开课专业:司法鉴定技术专业

学 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学 分:4学分(本课总学分)考核方式:考试 编制执笔:于 洪

编制时间:2007年5月 审 核:高 勇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司法会计学是一门应用会计学,即应用会计学、审计学、实体法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的各种财务会计问题的应用技术科学。它是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对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所作的比较系统全面的概括。

实验目的:

通过训练,要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所学的会计学基础的理论与方法是否掌握;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可进一步巩固和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总结、研究与提高,二者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实验方法:

《司法会计》课程是一门实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通过会计基础实验操作,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会计的写作基本功;学会如何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的基本技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实验内容:

实验项目一

基础书写训练 [实验目的] 掌握会计记帐的基本功,大小写数字金额的写法。[实验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规范和流利地书写阿拉伯数字、汉字大写数字和大小写金额。[实验内容]

一、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二、汉字大写数字的书写

三、大小写金额的书写

本实验参考教学时数:4学时。

实验项目二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实验目的] 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实验内容]

一、原始凭证的填制

二、原始凭证的审核

本实验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

实验项目三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要求]

一、记账凭证的填制

二、记账凭证的审核

本实验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

试验项目四

登记账簿 [实验内容]

一、建账训练

二、记账训练

三、错账更正

本实验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

试验项目五

编制试算平衡表 [实验内容]

一、过账

二、结账和对账

三、编制试算平衡表

本实验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

试验项目六

编制财务报表 [实验内容]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二、损益表的编制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本实验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

模拟试验教材: 周一虹,孔龙编著,《初级会计试验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篇2

一、《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配合会计实验教学。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会计实验教学可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会计模拟实验通过创造一个模拟的企业, 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 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通过模拟实验, 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切实了解, 既培养了动手能力, 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并完成一整套业务流程, 增强了理论的感官认识。

(二) 会计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 可以让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别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稽核人员等角色, 使他们感觉很新鲜,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理论知识。

(三) 会计实验教学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打下基础。《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 而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因此, 会计实验教学为学生学好《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四) 会计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务实精神。在会计教学中, 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重视不够, 这有悖于会计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会计模拟实验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让他们分别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稽核人员等角色, 练习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这便能有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大大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

二、《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不重视

有的高校只注重《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 不开设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 还存在重书本、轻实验, 重灌输、轻启迪, 重业务、轻品德等教育观念, 甚至把实验教学看成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习完《基础会计》课程, 可能从没见过会计凭证、日记账、总分类账、三栏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那么, 他们更不知道如何根据会计凭证填制账簿, 如何根据账簿填报表。

(二) 《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课时太少

有的高校在开设理论课的基础上安排了实训, 但是, 实训学时太少, 只有8学时。模拟实验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纷繁庞杂, 要求学生一下子从未曾结识过的原始凭证中整理出头绪, 填制出记账凭证, 设置账簿, 编好会计报表, 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很少同学能完成实验任务, 大部分学生为能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存在抄袭现象。结果淡化了实验目的, 削弱了实验的要求。

(三) 《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虽然学历很高, 但是他们一般都是从“校园到学校, 从学生到老师”, 并没有实际从事过会计工作, 这就使其对会计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 讲得再绘声绘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实际上, 会计人员在学校所学内容与他们从事会计工作是有一定的不同, 如果让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作为学生的实验指导老师, 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肯定不能直接胜任会计工作。

(四) 《基础会计》课程的实验只注重手工模拟

基础会计实验一般都是手工模拟。但是, 现在大多数企业已从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 使用财务软件。上岗人员除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外, 还须具备电算化操作资格。如果单纯手工模拟, 使培养出的学生达不到电算化操作的水平, 与现代规模型企业的管理要求差距太远, 影响学生的就业。

三、加强《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的对策

(一) 重视《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

领导重视, 是会计实验教学建设和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有实验课的课程, 在开设理论课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学校应该克服重书本、轻实验的教育观念。首先, 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会计实验室, 既有手工会计实验室又有计算机会计实验室。再次, 应该为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实验人员。最后, 为了保证会计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还应该有相应的会计实验经费。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

(二) 增加《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学时

将基础会计实验教学学时加到16学时左右。比如, 在学习《基础会计》理论课的过程中, 原始凭证讲完后, 给学生大约2学时的时间让他们实训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讲完后, 给学生大约4学时让学生实训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账簿讲完后, 给学生大约6学时时间让学生实训如何根据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报表讲完后, 给学生2学时时间让学生实训如何根据账簿登记报表。最后, 安排2学时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通过实训, 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及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方法。

(三) 加强《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基础会计实验指导教师应该选择既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方面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 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 进行教师培训, 又担任会计课程教学, 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项。另一方面让学校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 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

(四) 手工模拟与会计电算化相结合

基础会计实验进行手工模拟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 大部分企业都是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帐务处理。为了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很快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 需要加强计算机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 加强计算机辅助实验, 把设计好的实验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模拟显示、分析实验结果, 然后付诸实践。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为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基础会计》课程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 而且仿真模拟效果非常接近现实;并具有简化会计过程的功能, 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会计过程的全面认识。因此, 基础会计实验教学是《基础会计》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程相春, 林丽.高职会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2]孔维伟, 刘松颖.关于高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科教文汇.2007.5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篇3

關键词:会计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 分析与建议

当前竞争力较强的本科毕业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学术型、考证型和应用型。面对企业对于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较大的现状,三本院校会计教学的侧重点也应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以使毕业生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会计作为一个应用型、实践型、操作型并重的学科,为了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就需要我们逐步完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时间。逐步完善会计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院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根本发展出路在于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社会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着眼点在于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水平,积极探索实验实训环节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构建出具有三本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实现这样一个战略目标,除了逐步提高会计实验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还要注重提高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合理性,将实验课具体生动的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重编写符合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强化“双师”型教师比例,形成一个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专业教学团队。会计实验实训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多年会计教学实践与调研情况,本文对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三本院校会计实验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在会计教学体系中,实验实训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例如理论课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而实验实训教学时间一般会安排在下午,甚至有的时候是插在理论课的间隙,缺少较集中的时间。另外根据现在我省职称评定的相关要求,对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重点强调担任普通理论教学工作量的学时,而忽视了教师承担的实践环节工作量,这样就会使老师只想承担课堂理论教学,而不愿意接受实验实训类课程。

2、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抽象,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

从多年会计教学经验来看,目前会计学专业学生碰到的困难不仅仅是电脑操作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具体工作流程知之甚少,因此在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被动,且有一定难度。在实验实训教学中,通常是把实习资料以教材、纸质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所给资料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由于实习资料缺乏且不系统,这种做法很难体现出实际会计工作的现场感,造成理解上的抽象,与实际业务相差较远,不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认识,执行结果多是有名无实。并且学生要在有限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不可避免有些反应慢、接受慢的学生存在抄袭的情况,效果较差。

3、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使用不规范

目前,三本院校使用的实验实训类教材或教程,使用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不规范性,有时没有适用的教材,有时教材深度不够。部分教材编写得不够透彻,学生不易理解。会计制度、准则的变动不能及时在教材中得到反映,与实际工作出现脱钩现象。

4、实验实训课程安排不系统且质量不高

就我院来讲,会计专业的学生安排的实验实训课程有: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与设计等。这些课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大限度地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做到上手快。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不系统,各个课程都是独立的实验课,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模拟企业的一套流水业务过程,与实际脱钩较严重。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上述实践技能课程,但没有达到要求,使实验实训课程流于形式。

5、三本院校人才流动大,缺少“双师”型人才

三本院校起步相对较晚,师资配备上多为青年教师,缺乏一定比例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以我院为例,理论、实验教师多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他们从学校走进学校,本身就没有真正从事过会计的实践工作,只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学校经费紧张等问题,这些青年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没有去企业中实践锻炼的机会。在企业中真正参加过会计工作,并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担任一线教学任务的教师,仅占30%左右。再加上现代社会人才流动性较大,更易导致高水平人才的流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实验实训教学与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实际会计工作需求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实际会计技能的培养。因此,必须面对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变革与创新会计实验实训教学。

二、加强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建议

1、提高实验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办学培养的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该加大实验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并且合理安排学生上课时间,让学生不要每天“太疲惫”的时候来上实验类课程,并且采用集中上课、小班上课的形式,以便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实验实训课程。增加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必然会增加相应的教师,应提高实验实训课的地位,不要让老师带着有挑课的心理负担来上课。

2、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现在的会计实验实训教学,大多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来完成,但实验教学需要用到大量的案例来完成教学内容要求,案例教学一般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与实际会计业务相差甚远,并且多是枯燥的书面资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建立真实的、形象的、生动的案例。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去收集真实的会计资料,然后制作成动画的形式,来给学生进行展示,使实践教学更加的逼真;另外,学生也可以在校外实习中,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来收集相关的会计信息资料,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体现出会计教学的真实感。

3、提高实验实训教材质量

三本院校起步较晚,大多数课程都是采用一本、二本或是高职高专类的教材进行教学,所以要选择适合三本院校的教材。教材应该分为课程内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部分,并且注重提高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点的相关性。比如一套资料既可以作为《会计基础》的练习,又可以在《会计电算化》中进行练习。对于会计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对于各种法律法规的变动,实验教材也要与实际工作相一致,根据实际工作及三本院校学生的的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

4、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突出会计应用能力培养

对学生应安排基本的课内实验,针对各门课程的特点来完成。例

如,《會计原理》课程开设会计原理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开设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课程开设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等。在最后一学期,应设置“专业模拟实验”,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课程一体化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在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基础上,要将会计核算、成本计算、对外报税、审计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中所讲的内容,在实验资料中有所体现,并将会计手工做账和会计电算化相结合进行练习,逐步实现会计教学的一体化实验实训体系。

5、加强会计双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双师型”教师,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学校的自有教师,走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的会计工作培训、顶岗锻炼或参加高级科研进修,让教师有一定晋升空间;或是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师来校教学或进行专业讲座,构建出有三本院校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总之,会计实验实训教学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变革与创新应体现一种整体的教学思想,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也必须更好的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改革体系中,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系统地推进三本院校会计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晓岚,邬展霞,戴景南. 高校会计实验教材建设的现状调查[J].会计之友,2011(06).

[2] 李中,刘卫柏. 高校会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财会通讯,2012(16).

[3] 李金亮,杨芳.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8).

[4] 王昌.项目体验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院,2013(S3).

会计实验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在本学期的模拟会计实验中,我们充当万丰市宏伟有限公司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弥补了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验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验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培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所学内容的质量。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我们在会计专业学习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

在进行会计实验模拟工业企业会计的这个学期里,让我对会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见解。通过本次会计实验,让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深入的认识,我学会了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更加懂得了细心、谨慎和责任对于一个会计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通过这次的模拟实验,使我加强了对基础会计各方面知识的记忆,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有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是这一次实训的一大收获。在实验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次是通过自己对企业发生的业务审核并亲自填写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登总账、编报表等一系列的操作。通过这次实验,使我也能从事由填制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的工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了我的信心和恒心。会计的确是这样一个过程,它既能使人思维活跃,也能锻炼人动手动脑的能力。本次实验中,我们亲手的操作与书中的知识融汇贯通,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会计这一门学科在实训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老师。我也意识到只有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通过这一学期的手工模拟做账,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自己在登帐时不仅够细心,也很心急,这样会把数字写错位或者记错数字,而且很容易漏掉一些凭证,特别是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时候,因为我们是根据凭证来登记的,而且银行存款日记账还需要日清月结,每个日期都要进行一个小的汇总,漏掉一张凭证就会导致结果的错误。

二、对有些会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很多东西是混淆的,致使在做分录的时候不能明确快速的写出来,现在不会还可以翻书或者问同学,等到了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考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自己解决的,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多练习一些有关会计分录的编写,并时刻对所学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加强和巩固。

三、通过这些简单的练习了解到我们很缺乏实践经验,而且对我们这些未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假期找到一份适合本专业的兼职很不容易,而且可以进行实习的时候也不能对所在的实习部门的账进行实际的登帐,能学到的知识也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就必须自己给自己创造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学到知识的机会。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篇5

一、必须使用黑色水性笔填写,不能使用电子版打印。

二、封面上“指导教师及职称”:由教师填写。

三、“实验项目编号”:填写课程编号

四、“独立完成”:请在“是○”圆圈上打钩“√”

五、“实验日期”:此处填写实验课的起止日期

六、“实验目的”:请誊抄在表格对应位置上

七、“实验内容”:请誊抄在表格对应位置上

八、实验效果(含在实验中所解决的问题、实验收获、实验心得体会等):请学生自己写。

九、“指导老师评语”及“签名”:由老师填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本科学生课程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及职称:(注:此处由老师填写)

司法会计鉴定程序 篇6

正当程序贯穿于整个诉讼进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系规制诉讼行为之总纲.刑事诉讼中的正当程序大而言之,包括逮捕的正当程序,收集、运用和确认证据的正 当程序,公正审判的正当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或者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 定。”司法会计鉴定的正当程序显然要归属于收集证据的正当程序类别中去。

司法会计鉴定理论肇源于司法实践,并随着司法理念的衍更不断改变着自身的性格。我国的刑诉法理论经历了由感性司法到理性司法,藐视人权到保障人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司法会计鉴定的理念相应地也发生了巨大进步。目前的司法会计理论认为,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本质上是一种专家证言,但这种证言不同于普通的证人证 言,普通证言所证实的内容是由证人感官所直接感受到的,证人只需如实表达即可。而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则是司法会计专家在观察、查阅财务会计资料的基础上,运 用会计专业逻辑判断的结果,鉴定人意志上是否独立,工作机制(逻辑推理)是否严谨,身份定位是否专业将影响到这种专家证言的客观性或科学性。

那么就提出了如何在法律上保证实现这种独立性、严谨性、专业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即是司法会计鉴定中的正当程序。或许有人会提出异议,认为用于保 证结论严谨性的工作机制(逻辑推理)是属于技术性的问题,不应当由法律规范。事实上,正当程序的一些理念如无罪推定,疑罪从无也是为了克服司法者有限的理 性,保证司法判断的严谨性创立的。再者,不严谨的工作机制得出的鉴定结论怎么能作为剥夺人之自由、生命的证据呢?对判决往往起决定作用的司法会计鉴定的工 作机制只有是严谨的才能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正当的。工作机制的严谨性——科学理性与正当程序——司法理性在这里是一致的,并轨的。

因此说,司法会计鉴定中的正当程序即是与保证司法会计鉴定实现独立性、严谨性、专业性相关的鉴定环境、鉴定机制、鉴定理念。下文,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一)保证独立性得以实现的鉴定环境。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非理性司法思维---权力思维的左右,公检法机关内部均可设立鉴定部门,自诉自鉴、自审自鉴已成定局。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设立鉴定 部门,不仅会损害人们对形式正义的法感情—令人质疑鉴定结论的中立性,也会损害人们对实质正义的法感情—鉴定人常会迫于本部门中长官意志而违心作出鉴定结 论。迫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新出台的《司法鉴定管理条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当一部分鉴定权仍掌握在侦查机关手中,势必 在长时间内继续起负面作用。比如,为了提高办案效率,鉴定人员常会被要求提前介入侦查活动,这在基层检察检察机关表现得尤其普遍,司法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程序》。基于角色决定利益,当这 些鉴定人员为亲手查明的犯罪事实制作鉴定结论时,不可避免地对鉴定的对象怀有难舍的感情,在分析、论证和作出结论时,往往伴有偏激、片面、不严谨的情绪。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意旨十分明显,就是使鉴定人员独立于侦查活动,以便形成博弈效应。即使鉴定人员在鉴定过程中没有丧失中立性,但由于做法的本身违背 了形式正义的要求,会引起利害相关人的合理怀疑,同样违背了诉讼法的精神。

为了实现司法会计鉴定人意志上的独立性,必须将司法会计鉴定人从长官的意志和人情的干扰中解放出来,建立专业的司法会计鉴定人制度,使司鉴定人只服膺于司法会计鉴定的规律,愿意对鉴定结论负责。

司法会计鉴定的独立性不仅受以上制度缺陷的摧残,而且还常常遭到语言的围剿,也就是说,语言本身时时在否定着其应有的属性。由于专业沟壑的存在,送检人员 和鉴定人员之间必然要经历一个专业语言的转换过程。尤其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送检人员通常是侦查人员,他们在确定鉴定要求时,必然以与侦查结论或者与收集的 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相互加强为目的,以他们熟悉的法律语言进行表达,这种表达就是在强硬地诱导鉴定人员的意志,把鉴定当成一种必不可少但认为并不重要的仪 式。比如“对犯罪嫌疑人甲在1999年至2005年期间的贪污行为及数额进行鉴定。”遇到这种情况,鉴定人员和送检人员之间必须要进行协商,对鉴定要求进 行口径的调整或者语言的转换,以凸现出中立性。如上述要求可以转换成:“确认在1999年至2005年期间脱离会计控制的会计事项。”如果不进行这种专业 语言的转换,鉴定人员的工作范围也将极为模糊,正当程序原则所要求的理性就会遭到损伤。为了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非常需要一个能够适应各种情形委托语言的 表达标准,在侦查人员和鉴定人员之间进行对接。

(二)保证严谨性得以实现的鉴定机制

司法会计鉴定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在查阅财务会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技能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要使这种逻辑推理的结论具备科学性,需要解决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1鉴定结论的得出需要建立怎样的财务会计资料平台之上?

2鉴定结论所推理的事实怎样才能具备排他性?

3鉴定结论所能够反映的事实应限定在多大的范围?

4在鉴定过程中,对所运用的鉴定手段应如何规范才能具备可比性和可评价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司法会计鉴定理论应运而生。对应问题1,提出了司法会计假定理论,“司法会计假定,是指在司法会计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已经或必须确认 的一些基本前提。”司法会计假定理论的出现,为反对和防止“感觉鉴定”(在财务会计资料不充足的情况下,凭感觉甚至凭口供和证言出鉴定结论,或者在无法取 得财务会计资料检验结果的情况下,直接以会计资料为依据对财务问题作出结论,结果制造了很多错案)作出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对应问题2,提出了财务会计错 误理论,对财务会计错误出现的过程进行剖,来向大家说明,财务会计的错误不一定就是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造成的。对应问题3,提出了财务事实和会计事实 的区分理论。该理论明确了这样一个观念:财务事实只能由财务资料直接证明,会计事实只能由会计资料证明,二者之间只能间接证明。对应问题4,提出了司法会 计的标准问题,以规范鉴定行为,在同一事项进行鉴定而的出不同的结论时能有一个衡量标准(其实,前三项理论本质上也是属于鉴定标准)。

上述几套理论,事实上都是

从不同的角度上为实现鉴定结论的生命——严谨性而服务的。

(三)保证专业性得以实现的鉴定理念。

在司法会计鉴定过程中,与鉴定人有关的案件事实有四种:客观事实,财务事实,会计事实,法律事实。客观事实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因人类无法超越时间的障碍,故这种事实是不可再现的,司法者只能是运用其留下的痕迹(证据)进行模拟(其间还夹杂着人为的判断成分),得出另一种事实——法律事实。而我们常说的财务 事实和会计事实严格来讲,应当叫财务鉴定事实,会计鉴定事实。不但财务事实和会计事实之间要区分,财务事实与财务客观事实,会计事实与会计客观事实,财务 事实与法律事实,会计事实与法律事实之间更要区分,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专业理性。因为有了这几种事实之间的分野,鉴定人在下结论时,便不能越厨代 庖,以自己掌握的有限的财务、会计鉴定事实对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发表看法。比如,鉴定人只能对“损益”发表意见,不能对“损失”发表意见,因为“损益”是 个会计事实,而“损失”则是个法律事实。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篇7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技能水平, 必须对现有的《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成本会计学》课程内容和成本会计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但是成本会计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特征, 目前的《成本会计学》中所包含的成本核算方法非常多, 而学生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并没有感性的认识, 对于不同部分的逻辑关系难以理解, 导致学生学习各单个知识点非常简单, 却无法准确把握单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成本核算系统中的作用, 无法正确、全面掌握系统的成本核算以及成本管理体系, 并灵活运用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去。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掌握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成本会计实验课程的内容, 全面、准确地掌握成本核算以及成本管理方法与理论, 并有效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 就必须对现有的《成本会计学》课程以及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重建, 使成本会计的方法与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以便更好地完成成本会计实验教学要求。具体来说, 成本会计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六个层次的内容:成本会计总论、成本核算基础、成本核算程序与要求、成本核算方法、编制成本报表以及运用成本信息开展成本预测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以及考核。

二、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

对于成本会计各个层次的内容, 应采取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正确掌握成本会计基本知识内容, 并能灵活地运用到企业的实践管理工作中去, 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讲授理论让学生正确掌握成本会计的基础理论。

第一、第二层次这两部的内容可以采取纯理论的讲授方法, 使得学生正确掌握成本会计的概念以及成本核算的方法、程序与要求。

2、将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使得学生正确掌握有关理论与方法。

而针对第三、第五以及第六层次的内容应当采取理论讲授与实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讲授基本理论与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更加深入理解并正确掌握所学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三层次和第五层次应当采取验证型实验的方式来完成, 从而有效解决所掌握的基本方法的实践操作, 使得学生正确掌握不同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编制成本报表的方法。而第六层次的内容应当采取案例教学法, 由教师结合一些典型企业的具体实际编写非常有代表性的成本控制实践案例, 从而使得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正确掌握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3、利用课程实验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习。

针对第四层次的内容, 应当采取综合实验与创新设计型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一, 首先由教师讲授这一层次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 指导学生结合企业的生产特征、工艺特征以及成本管理要求运用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由学生自己完成企业成本核算的所有过程, 将产品的单位成本与总成本计算出来, 例如运用该部分当中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以及分类法等计算方法。第二, 教师对企业的概况以及管理要求进行介绍, 给出部分数据, 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设计出一套核算企业成本的程序, 并亲自成本计算过程, 例如该部分内容当中的作业成本法。

三、会计成本课程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确保所创新的成本会计实验内容的完成, 实现实验目标, 达到实验效果, 还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 适当增加实验课时量。

从院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 从课数上确保完成实验教学目标与任务。在确保现有的《成本会计学》教学时数的基础上, 应当在下半学期专门开设《成本会计实训》这门课程, 教学时数宜安排32学时, 实现综合型与创新设计型实验相结合, 并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顺利完成第六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2、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完善。

制定科学的实验教学目标, 编制一套与实验内容紧密结合的实验教案。要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 以便编制出一套包含不同层次实验的实验教材。特别是应当对设计型实验以及案例分析素材的编制进行创新, 应能充分体现目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学生通过创新设计型实验以及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培养并提高职业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好地适应实践工作中的管理者角色, 成为深受企业青睐的创新型、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3、打造一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实验教师队伍。

实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态度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水平。当前实验课程通常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 尽管专业教师具有比较高的理论水平, 然而这些专业教师基本上没有工作实践经验, 对企业的生产实际、管理要求并无感性认识, 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型实验以及案例分析的时候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管理的需求, 从而影响到实验目标与任务的完成。所以, 一方面需要加强教师的责任心, 提高他们的理论功底, 另外一方面应当让教师深入到企业参与实践, 掌握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以及成本管理的方法与要求, 并收集整理与实验的相关素材, 编制出一套质量水平比较高的实验教材。

综上所述, 创新成本会计实验教学必须以创新实验教材内容为基础, 从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案、编制高质量的教材等各个方面入手, 通过多层次的实验方法的运用, 培养一支有实践经验、理论水平高的实验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工作, 培养出更多的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的创新型、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摘要:《成本会计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都比较强,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对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十分有利。本文针对一种以创新成本会计实验内容的《成本会计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以实现实验教学任务与目标, 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验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实验教学的新进程———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再探讨》, 《会计之友》, 2011, (4) :117-120。

《司法会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应用性教学;公司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公司法是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现状,加强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既是适应公司法教学的基本特点而为,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为,是公司法教学模式改革上的一个重要发展。笔者从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内涵、改革措施以及取得的实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公司法课程进行应用型课程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一、公司法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早期的公司法教学模式一般是单向性的教师传授,即教师通过自身对公司法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的认知,讲授给学生,也有的情况下教师会穿插一些案例分析,使课程增加一点活跃的因素,但学生大多情况下仅是对教师所理解的知识进行吸收,总体上显得被动,这样的教与学使得公司法教育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局限。顺应公司法教学需求与时代变化特点逐渐产生应用型教学模式,即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并提供相关资源,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下主动、灵活地接受新知识,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将公司法课程教学实践化与生活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公司法课程的兴趣,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阶段、理论向实践转换阶段及运用与创新阶段。

第一,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认知过程,这是为后两个阶段所做的热身准备。在这个阶段,开展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理解、巩固、消化理论知识为重点,教师可以通过类似概念的对比分析,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区别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理论向实践转换阶段,即学生开始运用理论知识与相关的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进一步消化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加强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地贴近生活。

第三,运用及创新阶段,即学生在比较娴熟地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认知了公司法的内在精神后,自主地运用到相关的实践中,遇到新的情况学会灵活地寻找相關的法律规则应对,在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运用公司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来处理。

二、公司法应用型教学的改革措施

应用型教学模式要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开展的教学活动和设计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适用不同学生需求,使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媒体,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公司法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完善课程学习资源建设。公司法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就必然要求硬件支持的完善,即完善学习资源库,使实施应用型教学有充足的资源供给。资源不仅要在点上广,也要在面上泛,换句话说,不仅要求每一种资源模式内资源丰富,同时也要求多种资源模式共同发展,如制作自学CIA课件、电子教案、学习案例库等等。

第二,完善考核管理,突出平时作业在学生应用能力锻炼、培养方面的功能。课程考核包括学习状态和平时作业两个方面,学习状态是指课堂面授、小组讨论学习、实践学习等,而平时作业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效果好坏通过平时作业反馈到教师那里,是教师衡量教学成效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适应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增加实践型平时作业的比重,通过重视平时作业的实践应用性来突显该教学模式的作用。

第三,广泛收集和设计课程学习的案例库和课题库,并融入各种学习媒介。案例和课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要重视案例库和课题库的建设,尽可能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范围,贴近生活,尽量多地收集生活中真实的案例,然后通过最合适的传授媒介展现在学生眼前。

第四,增强导学的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为了尽显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的特色,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注重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状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二是教师通过实践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司法实践中有很多素材可充当案例,有针对性地找出其中有价值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学习;三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教会学生自己去捕捉生活中相关的素材进行分析与消化,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应用型教学取得的实效

自公司法课程进行应用型模式改革以来,逐渐弥补了传统公司法教学模式的枯燥呆板的缺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公司法课程学习的兴趣,也相应的增强了他们对公司法学习以至于相关法学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更贴近生活,更生动灵活,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能够自己解决生活中遇见的相关公司法问题,缩小了法学专业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事相关工作的障碍。即使有的学生毕业一时未如愿进入法律相关工作岗位就职,也可以通过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掌握,自己解决一些身边的问题,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另外,也有学生认为,尽管现在对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相信通过努力,会逐渐弥补缺陷,更大程度的受惠于应用型教学模式对知识的传授。公司法课程应用性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取得较好成效,受到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当然,改革有成效也有不足的地方,因为公司法应用性强的基本特点,它也容易跟随经济现状的变化而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使应用型教学模式发挥其最佳成效,为公司法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教学途径,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借鉴经验。

四、结束语

公司法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公司法教学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教师对资源库和课题库的完善,增加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参与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来传授和强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教学模式为公司法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适应的传教途径,在已取得的成效基础上,我们可以展望它的未来,在教学平台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万金湖.公司法课程应用型学习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张景峰.公司法本科课程“标准化学习”教学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

3、张景峰.法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三步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以公司法本科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4、李华耕,盛劲松,李韶杰,简颖慧.试析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合作培养模式[J].新余高专学报,2010(1).

5、朱海荣.保障开放教育选修课教学过程质量的创新性策略分析——以《公司法》课程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 篇9

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是指司法会计鉴定人针对委托人提请鉴定的事由,通过对财务会计资料和相关证据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后所做出的结论性意见,是通过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活动所取得的一种诉讼证据,通常以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或司法会计鉴定检验报告书的形式提交,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

(一)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种类

在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出具正式的鉴定报告。如果证明材料充分,通过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数学方法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应出具结论明确的鉴定报告,如损失、赔偿的数额,贪污财产数额等;反之,则出具无法做出明确结论的鉴定报告。根据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可以将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分为确定性结论、限定性结论、倾向性结论三种。

1.确定性鉴定结论,是指不附带判定条件的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在司法会计实践中,通常只有在鉴定资料和相关证据能够充分满足鉴定需要、且鉴定结果能够满足鉴定结论的需要时,鉴定人才能做出确定性的鉴定结论。由于确定性鉴定结论没有附带的判定条件,因而在诉讼中只要经过审查,证明其结论是真实的,就可以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

2.限定性鉴定结论,是指附带一定条件的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在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如果鉴定资料和相关证据不能完全满足鉴定要求,或检验结果不能满足鉴定结论需要时,鉴定人应出具限定性鉴定结论。其中,对鉴定资料和相关证据不能满足鉴定要求的,应附带说明鉴定结论所依据的证据资料范围;对检验结果不能满足鉴定结论需要的,应附带说明结论所包含或未包含的检验范围,司法鉴定《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由于限定性结论含有附带的判定条件,因而在诉讼中,除需要审查结论的真实性外,还必须结合其他相关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3.倾向性鉴定结论,是指只能确认某种可能性的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在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有时会遇到因鉴定材料不充分或有质量问题,而无法得出确切的鉴定结论的情况,此时应当停止鉴定,并出具倾向性鉴定结论。停止鉴定后,如果送检人能够补充鉴定材料,可以继续鉴定并出具确定性或限定性鉴定结论,如果不能补充鉴定材料,则应终止鉴定工作。

(二)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内容与格式

我国司-法-部门对司法会计鉴定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统一的规范,报告书统称为“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具体标题为“司法鉴定机构名称+委托鉴定事项”。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包括声明和正文两部分内容。声明部分包括委托人责任、司法会计鉴定人责任、鉴定原则,以及鉴定书的使用要求等。正文部分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基本情况:包括委托人、委托鉴定事项、受理日期、鉴定材料、鉴定日期、鉴定地点、在场人员、被鉴定人等。

2.鉴定摘要:简要说明鉴定内容和目的。应当与委托人具体的委托内容一致。

3.检验过程:说明鉴定依据、方法和程序,根据鉴定资料以及检查和测试结果,阐述其因果关系,围绕鉴定目的进行综合性分析、辨别、判断和推理。

5.检验结果:是在分析论证基础上自然得到的结果和对该鉴定结果的客观描述,也是对提请鉴定的会计问题所做的结论性意见。应该注意的是,检验结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完整地表述财务会计事实。

6.落款:包括鉴定人签名或者盖章、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号码、鉴定机构名称并加盖司法鉴定专用章、报告日期等。

应该说明的是,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是协助法庭判案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其在诉讼中的客观公正性,提高证明力,在撰写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符合诉讼法和证据规则的要求,即,它只是一种诉讼证据,而不是法庭判决,不能带有法律性结论,不能使用法律上的定性概念,要避免出现贪污、挪用等法律上的定性词汇。二是由于判案法官一般不具备会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应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以提高鉴定报告的有用性。

二、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司法审查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10

内 容 摘 要

[摘要]:通过分析会计模拟实验教学重要性和实践性及教学的现状,提出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模拟实验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及综合实训,取得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在学生学完有关专业课以后,在学校会计实验室仿真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的制定,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会计实验。

[关键词]:模拟实验 理论 实践 探索

一、引言

会计模拟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加深理解会计理论,提高会计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里以一个企业、一个周期的代表性会计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薄、报表及其相应的核算工具,模仿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形式。模拟实验方式与校外实习方式比较,具有经济、省时以及便于对实习内容按教学要求进行再加工、再设计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会计模拟实验教学重要性和实践性及教学的现状,提出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模拟实验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及综合实训,取得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在学生学完有关专业课以后,在学校会计实验室仿真模拟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的制定,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会计实验。目前各高校都开展了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安康学院也建立了会计实验室并作了大量的探索,采用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并存,之后采用综合实训的方法,取得较好的实效。

二、会计模拟实验产生的背景和现状

(一)会计模拟实验产生的背景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与校外学习相比,会计模拟实验有着较大的优势,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模拟实训中较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使得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地位。

(二)会计模拟实验的现状

1.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1—

目前,会计专业教学大纲对实践性教学的规定一般很笼统,实践性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课时安排较少,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随意性很大。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给学生一套企业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动手,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涉及的内容基本局限在会计核算上,只是培养学员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员决策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财务分析能力。

2.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业务单一

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大多是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而对其他行业的经济业务涉及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因此,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项目还应进一步拓宽到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房地产、施工企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

3.指导实验的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指导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会计与理财的政策,具备较高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但是大部分会计学教师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大多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欠缺。导致即便有丰富的实训材料,但因对涉及股份公司的很多业务不熟悉,致使综合性的业务处理教学不能完成。

三、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现实意义

(一)会计模拟实验是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实习经费的普遍不足、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特点等因素,决定了校外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在模拟环境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学生通过实验,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校外实习中不能达到的实习目的,在校内组织会计模拟实验就能在较大程度上得到实现。

(二)会计模拟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会计模拟实验是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再依据其生产活动自身的规律与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财务关系,全面地设计该模拟单位的各类经济业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模拟实验,由学生主动地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四、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手工操作实验

手工操作实验应贯穿整个专业建设,灵活性很强,可随每门课程开设,也可单独开设,其优点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专业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可设置手工

分步模拟实验和手工综合模拟实验。

1.分步模拟实验

分步模拟实验是以理论课程的每一章节为实验单元,按理论教学进度组织实验。采取单人全过程实验,即要求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把经济业务按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独立地操作一遍,最终把证、账资料装订成册,写出分析评价报告。实验时间的安排主要是随每门理论课开设同步,单项实验内容简单,无须分岗。

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业务,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账簿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又如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可涉及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结算和分配等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全面掌握从最初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有关总账、明细账登记及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方法。

2.手工综合模拟实验。一般在学完《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后就可组织开设。手工操作实验主要是选用一家工业企业的12月份实际业务的原始凭证为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内容。其具体实验目的和内容如下: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正确建立总账、明细账,将各账户余额登记正确;核算发生日的经济业务,正确填制记账凭证,正确登记日记账及明细账;根据发生日的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并进行期末结账、装订凭证;根据总账及明细账、决算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会计知识。通过各业务岗位的具体业务和岗位职责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实验过程能够正常进行和达到掌握手工操作处理会计业务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3人为1小组分别担任出纳、会计、主管角色,每个小组成员轮岗一次,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监督,减少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二)与电算化相结合的综合模拟实训

在会计模拟实验中,选择通用的财务软件,采 用手工会计处理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行业除工业、商业外,还应设置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事业单位、饮食服务业等,开辟若干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环境,进行全套经济业务的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审计等实训,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从而适应毕业后工作的需要。具体由学生先手工操作取得会计资料然后进行电算化业务处理,并将结果相互印证。电算化会计以记账凭证作为基本处理依据,其主要内容有:输入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会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流程,了解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关系,注意与手工操作实验的衔接。在完成核算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该公司的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获利能力等财务情况作出分析,写出公司的财务报告。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核算资料,开展互相审计,最后写出审计报告。这样通过核算、分析、审计等方面的模拟实训,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不同的会计工作环境。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教材建设,资料内容应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实验目的《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资料:

准备大量的原始凭证,特别是各种外来的普通发票,增值税发票,银行的各种传票、收据,按照财政部会计核算的规范,训练学生对各种凭证的填制,审核其真假,以及对这些原始凭证的保管及传递方法和程序,使学生走上出纳岗位时能马上适应工作。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资料:采用一套完整的会计模拟资料,重点放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方法,各要素的计量、记录和报告上。

《成本会计》课程实践资料:主要是典型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教学和成本核算的模拟练习及组织学生成本核算的实际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资料: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掌握财务分析、预测、决策、审查及效益分析和电算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综合实训打好基础。

实验教材的质量是制约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应注意:实验材料企业的选择应选择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事业单位、饮食服务业等会计机构健全、内部控制良好、业务处理规范、核算资料完整的单位为原型,还应适当增加企业历史资料、市场信息资料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目前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的实验教师严重缺乏,要选择既有深厚会计理论功底、懂计算机应用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还要有高度敬业精神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实验指导教师。组织他们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挂职、调研和学习,充实提高,以适应实验工作的要求。鼓励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不断深造,以业余进修为主、脱产学习为辅,有条件的要定期到相关高校深造。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的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争取成为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以提高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知识。这样对提高业务能力有好处,而且也利于提高会计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水平。

(五)聘请各行业会计实践工作能手、注册会计师进入课堂

定期邀请专家作会计学科发展动态的学术报告,随时关注会计工作发展动态。选择一些经济业务全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工作能手走进课堂,可直接教授学生,也可与学生互相交流,将他们的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

参 考 文 献:

司法过程实验的开发与应用 篇11

【关键词】司法过程实验;法律职业技能;模拟法庭;模拟法院

一、司法过程实验及其特色

司法过程实验是法学专业实验项目之一,是通过模拟司法过程的关键环节和机构,营造仿真的司法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内通过扮演相关角色,解决相关的法律纠纷,体验法律职业,通过该实验项目,可以有效的培养法学学生法律职业能力。

司法过程实验将传统的情景再现式的法学实验模式改为问题导向型体验式仿真模拟模式。司法过程实验与传统模拟法庭实验模式不同,其改变了情景再现模式进行实验,而是以设置案情、模拟纠纷司法解决过程、最终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强调模拟司法环境学生自主解决纠纷,而不是再现纠纷解决过程。

司法过程实验是师生广泛参与的大型综合性仿真模拟实验。综合性是该实验项目的主要特征,师生广泛参与,融合实体法和程序法、融合各法律部门,多个实验室相互配合,多家司法参与机构模拟,实务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开放性实验和封闭性实验相结合。

二、司法过程实验在法学教学中的引入

(一)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是法学专业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法学教育以应用型法治专门人才为目标,然而长期以来法学教育过分关注理论教学和研究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近些年,法学本科教学开始加大实验教学力度,试图通过法学实验和实践教学实现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法律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语言能力、法律适用能力、法律研究能力、法律写作能力等。

(二)实习环节无法满足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

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方式是实习,实习是法学学生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在实务部门参与具体实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实习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法律技能。但是,仅有实习环节无法满足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况且,目前法学学生的实习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1],例如时间短,年级层次低,实习内容与法律实务不相关、缺乏认真的实习指导教师等,造成通过实习 环节无法真正的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只能更多的通过法学实验教学来完成。

(三)传统的模拟法庭课程无法完成这一目标

传统的法学实验教学模式包括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在我国一直没有很好的开展,而模拟法庭也无法完成法律職业技能培养的目标[2]。主要原因有:表演式的模拟法庭只是法庭庭审的情景再现,并未真实的解决问题;模拟法庭活动只有少数人参加无法惠及全部学生;教学计划中的模拟法庭次数过少等。

(四)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引入司法过程实验,但是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

为了克服传统模拟法庭的弊端,部分高校开始引入司法过程实验。司法过程实验改变了模拟法庭实验过程仅仅模拟庭审过程的弊端,将模拟过程扩展至整个司法过程,试图通过营造仿真模拟的司法职业环境来实现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司法过程实验可以有效借鉴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传统法学实验课程的优点。由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实验案情、学生分组机制、实验流程、评价机制、卷宗归档、指导教师指导机制[3]等问题。

三、开展司法过程实验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改革传统模拟法庭教学,真正实现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目标

司法过程实验通过模拟法院、律所、检察院等机构运行,通过角色分配、案情设置触发司法程序,三个机构运行真实模拟法律职业环境,从而实现体验式教学,最终实现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目标。这种方式改变了现有模拟法庭的模式,变表演式、情景再现式模拟法庭为仿真模拟三个机构司法过程实施体验式教学,立足于司法环境的营造使学生在做中学,真正实现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二)有利于推动法学实验室建设,创新法学实验教学模式

与网络法律实务模拟平台接轨的司法过程实验与应用法学实验中心的虚拟法律实验室、法律文献研究实验室、司法过程实验室等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直接相关,进行司法过程实验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推动这些实验室中创新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和更新率的提高[4],同时也将提高法学实验室的建设内容和水平。

四、司法过程实验开发的主要内容

(一)司法过程实验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机制

司法过程的基本流程包括模拟法院的立案、送达、庭前会议、庭审、判决、归档等;模拟检察院的出庭公诉、归档等;模拟律所的咨询、接受委托、起诉、出庭诉讼或辩护、结案、归档等流程设计和操作规范,以及案情设置、角色分配、出勤考核、流程控制、评价方法、案卷归档等管理机制设计。同时关于管理机制的设计还需要解决指导教师指导环节的设置问题,解决指导教师分配、教师工作量计量、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等问题。指导教师的指导环节是司法过程实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只有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参与实验,才能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升法律职业技能。

(二)司法过程实验的实验案例库的编纂

案情设置是司法过程实验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司法过程实验应当从真实判决中筛选案例,根据司法过程实验的需求进行相应修改,并辅以相应的证据列表编纂成册,作为司法过程实验用案例库。案例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设置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设置争议证据,以平衡实验过程中各角色的工作量和学习内容。

(三)司法过程实验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设计

司法过程实验是网络实训平台和多个实体实验室相互合作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大量软硬件环境作为支撑,例如网络实训平台、立案庭、庭前会议室、阅卷室、档案室、案例分析室、法律诊所、接待室、法庭等。

(四)司法过程实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司法过程实验的教学目标为培养法律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也应集中在法律职业能力的考察。实验过程涉及网络平台和三个实体机构的司法过程模拟,所有关键环节都要求诉讼文书写作和口头表达。因此,整个实验过程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能够全面覆盖实验的所有关键环节和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实效性探索[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04:69-72.

[2]翟业虎.关于规范我国高校模拟法庭教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09:71-74.

[3]程南.法律应用能力培养中的教师定位——模拟法庭训练所引发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5,27:229-230+232.

上一篇:偏差报告范文下一篇:入党答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