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会计的职能论文

2024-06-25

司法会计的职能论文(共7篇)

司法会计的职能论文 篇1

天津市大港司法迎宾街司法所所长刘静自1989年7月参加工作, 分别在大港司法局基层科、办公室、宣传科、公律科等科室工作, 2006年4月, 任迎宾街司法所所长工作至今。

工作成绩斐然

在司法所工作期间分别荣获2006年天津市防矛盾激化最佳调解员、区级优秀公务员, 2008年获得大港区“五五”普法中期推动优秀兼职法制副校长、区级优秀公务员, 2009年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称号。在此期间, 迎宾街调委会分别荣获天津市2003-2006年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大港区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迎宾街的社区调解员还荣获天津市2003-2006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5人、2008年大港区先进人民调解员7人。

司法所肩负着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服务等九项职能, 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设在司法所, 由司法所负责全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并取得良好实效。2006—2007年度获得大港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2007年、2008年分别有三个社区获得天津市民主法制示范社区。2008年在天津市创“四无”社区活动中, 有两个社区获得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08年该所一名司法干警荣获大港区政法系统“十佳为民卫士”称号。

严于律己尽职尽责

为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先后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设计完成了街帮教对象个人档案、司法所文书档案等工作, 指导建立街、居的各类基层司法行政组织机构, 分别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等, 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顺利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紧紧围绕街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 充分发挥司法所的职能作用。在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创卫复审期间, 迎宾街地处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城区, “双创”工作任务艰巨。而司法所则坚持每周两个半天时间下包片社区检查指导工作的同时, 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卫生清整等活动。记得在去年3月底, 天气还很冷, 在社区参加劳动的过程中, 因受凉得了急性喉炎, 咳嗽不止, 以至有一段时间不能说话。她每天在去医院治疗的同时, 还坚持工作, 没有因为生病而懈怠工作。因为她深深懂得不能因为个人问题而影响了工作。而她所负责的辖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中, 将近3年的人民调解、普法工作、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档案是这次“创文”活动的检查内容之一, 她在做好所里档案的同时, 还针对辖区21个居委会, 坚持逐居、逐人、逐盒、逐项的指导把关。

司法会计的职能论文 篇2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 实现普治工作经常化

确定 “建立覆盖全区城乡定期法治宣传工作机制” 和 “编制滨海新区法治滨海建设 “十三五” 专项规划” 两项任务作为法治天津建设重点工作, 制定并下发 《2015年滨海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 》 , 明确工作任务及责任部门, 指导开展全年普治工作。 按照市局要求, 为全区各街镇居 (村) 配备法治宣传挂图, 每月1期、 每期两张, 覆盖面达100% 。 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宪法、 居村换届专项主题宣传活动, 在 “3·8” 妇女权益保护日和“ 3·15 ” 消费者权益日等重大时间节点, 采取发放资料、 现场咨询、送法入户等多种形式, 组织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0 次。 在法治文化传播途径上进行了创新和拓展, 继续打造 “312” 电视宣传教育平台,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治元素融入百姓生活中去。 打造新媒体传播形式, 在 “ 微时报”官微上设置 “一分钟学法” 栏目, 每天用1分钟介绍一个喜闻乐见的小案例。 设计制作 “H5” 页面参加 “H5 讲述 ‘ 六五 ’ 普法” 新媒体创意大赛, 通过新颖的传播形式展示滨海新区普治工作全貌。《 滨海人家 》 荣获全国法治动画类二等奖, 《 放心参观宣传片 》 荣获全国法治动画类优秀奖。 按照市委宣传部、 市司法局、 市法建办要求, 经区委、 区政府同意, 由区领导带队, 在全区组织开展“六五” 普法检查验收工作, 深入到各单位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查找问题、 总结改进, 圆满完成天津市对滨海新区的 “六五” 普法检查验收的考核工作, 得到市委政法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继续打造 “民主法治村 (居) ”, 滨海新区时尚广场社区已被评为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强化调解组织建设, 凸现第一道防线作用

目前, 新区及各街镇 (乡) 全部建立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新区各行业协会、 商会中全部建立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 实现新区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全覆盖。 按照市局 “ 三大” 活动要求, 结合新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情况, 通过开展一系列规范化、基础性培训教育工作,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机构更加健全,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调解程序合法有效, 内部管理规范统一, 人民调解公信力不断提高, 实现人民调解工作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刑事案件、 自杀、 群体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 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 “ 第一道防线” 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积极开展争创 “五好” 司法所达标活动, 全区27个司法所全部达到示范标准, 其中有22个达到优秀标准。 在提升完善 “五好” 司法所建设基础上开展 “五星” 司法所达标升级工作, 推动司法所更好地为基层发展稳定发挥作用。 进一步完善提升居村司法工作室建设, 在去年160个示范司法工作室提升完善基础上, 着手为第二批102个居村司法工作室配备有关办公设备。

主动到区政法各部门及管委会、街镇、 居村综治信访服务工作部门, 实地考察调研座谈, 深入了解543大调解机制运行现状, 取得了预期效果。 强化横向联系, 夯实了 “五位一体” 工作模式, 与区法院、 检察院、 公安局、 信访办定期开展联席座谈, 得到区政法各部门及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支持配合。 强化纵向指导, 健全了 “四级平台” 工作载体, 到杨家泊镇、 中新天津生态城、 寨上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 德阳里居委会、 信阳里居委会指导工作, 密切与区级以下三级平台的工作联系, 主动进行对接, 实现问题有人管, 矛盾纠纷有人调, 管理服务有人抓。 强化制度设计, 创新了 “三调联动” 工作机制。 与区法院系统就建立委托调解、 导入调解、 联合调解的三大调解机制初步形成共识, 研究落实实施方案, 确定案件类型、 衔接程序、 工作依据等事宜。 持续推动 “543” 大调解机制运行, 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率和息诉罢访率。 全年未发生一起因接访不当而引发的不良事件, 医调委滨海工作站为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强化特殊人群管理, 安全维稳工作规范扎实

调整完善了 《滨海新区社区矫正工作规程》 和 《滨海新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 》, 细化了执法环节和监管规定, 并在日常工作中抓好了落实, 形成了具有新区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 元旦、 春节、 两会、“五一”、 国庆及上级部门要求的特殊时期, 强化了帮扶和监管力度, 坚持做好了隐患排查和日报告制度, 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严格审查矫正对象外出, 探亲手续, 做好监管衔接工作。 做好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监管解矫工作, 对违反规定的依法收监。 着力完善了业务工作和硬件设备的标准化建设, 推动落实了社区矫正中心场所、 社区矫正移动监控终端平台、业务办理和办公自动化平台等 “三个一” 项目, 在塘沽、 汉沽、 大港三个区域建立社区矫正中心, 内部装修改造正在抓紧组织实施, 打造成全市一流社区矫正集教育、 管理、 监控为一体的社区矫正场所。目前已实现GPS手机定位监管机制, 保证对矫正对象全程跟踪信息反馈, 有效控制脱管失控现象。 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做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衔接工作。 与监狱做好新区籍在押犯人教育改造工作, 并做好刑满释放人员首站救助工作, 形成监狱、 帮教组织、 社会、 家庭共同帮教良好局面。 打造了政企联合的新型安置帮教基地, 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为其融入社会提供有利场所。

整合发挥法律服务作用, 主动服务自贸区建设

围绕区委、 区政府的工作重点, 拓展服务领域, 狠抓服务质量, 强化队伍管理, 提升窗口形象。 2014年12月, 成立滨海新区律师服务创新示范基地, 首批9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签约入驻中心商务片区, 另有8 家知名所尚在洽谈中。 积极探索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法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意向, 做好经济法律服务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推动基地律师事务所向公益性律所发展。 举办 “滨海公益大讲堂”, 为自贸区内企业提供免费自贸区法律讲座, 以法律风险防控作为重点, 以事先防范为主, 以法律防控护航贸易经济发展。 为西中环快速路拆迁等多项区政府重点工程提供公证法律服务, 同时为自贸区东疆片区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提供现场公证服务。进一步摸清新区所辖街镇和社区的基本情况, 在街镇实现律师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区群众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法律需求, 为新增村 (居) 配齐律师, 主动上门提供法律服务, 解决矛盾纠纷。

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先后在区军事部、 海事法院、 泰达养老院等单位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 依托 “ 三·八” 妇女节、“ 六·一” 、“八·一”建军节、重阳节等期间开展“关爱困难群体, 建设美丽滨海—法律援助伴你行”宣传活动, 不断增强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全力构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实施民心工程, 积极推进建立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软硬件建设的各项工作, 建立公证、 律师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 制定完善相关工作细则和监督管理办法, 提供 “窗口化”、“一站式” 便民法律服务。 投资200 万元, 1800 平方米的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预计12月完成。 已为19个街镇中心配置LED法治宣传屏。 着手为375 个居村配置法治宣传栏750 个。依托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 聘请10家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 每天安排律师值班; 从全区88家律师事务所中精选百余名优秀律师进驻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 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法律文书代写、 纠纷调解和法律援助。 开展法制讲座3025次, 提供法律咨询或建议100余条, 为引导来访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完善队伍教育管理, 促进效能发挥最大化

认真践行 “三严三实” 的要求, 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班子成员以身作则, 影响带动全系统人员用心谋事、踏实干事。尤其是“8·12”事故发生后, 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 全系统司法行政干警全力以赴投入到抢险救灾、善后处理和维护稳定工作, 局领导班子几十次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 领导班子成员分6个工作组深入到受损社区进行摸底登记, 带头承包遇难家属安抚工作, 组织公证人员深入一线办理相关公证, 组织律师解答相关法律咨询, 组织对受伤群众补偿救助金发放工作, 班子成员和所有处级干部放弃公休日、节假日坚守岗位工作在第一线, 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政府法制办综合服务组累计律师值班221人次, 值班时间共计640个工时, 对于所涉及法律问题做了认真详细回答。法律援助中心24小时进行“12348”法律服务专线咨询。共接听来电咨询114人次, 其中通过“12348”法律服务专线咨询34人次, 来访67人次, 咨询“8·12”事故相关问题25人次。各司法所共抽调19名干警协助街镇进行搜救、清理、警戒、财物登记、遇难者家属和房屋受损户安抚等工作。共接待受损群众3000余人, 登记2000户居民, 发放入门凭证500多个, 协助领取临时安置费300余户。

加大法律服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培训力度, 健全完善了执法 ( 执业) 业绩档案、 质量考评等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了培训教育、 党务管理、 人事奖惩、 政风行风、 纪检监察等考核机制, 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警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同时加大了信息调研和对外宣传力度, 认真开展警务督察和财务内部审计, 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现代会计的职能分析 篇3

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 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1 会计的核算职能

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抽象反映就是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是会计核算的显著特征。会计就是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去记账、算账和报账, 以便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会计对象, 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 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和2000年修订后的《会计法》将其归纳为七类。它包括: (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如企业的销货款、购货款和其他款项的收付, 股票、公司债券和其他票据的收付等; (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如材料的购进与领用, 产成品的入库与发出, 固定资产的增加与减少; (3)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如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其他应收、应付款的发生和结算; (4) 资本、基金的增减, 如企业实收资本和盈余公积的增加和减少; (5)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 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的计算; (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如企业的销售收入大于业务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 表现为盈利, 要按规定进行分配, 反之即为亏损, 要按规定进行弥补; (7)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 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会计核算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比较。 (1) 真实。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第一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做到内容真实, 数字准确, 资料可靠。只有会计核算记录的数字和情况是真实的, 才能保证记账、算账、报账是真实的, 会计资料才是有用的。真实是会计的生命。会计核算的过程应当如实再现经济活动的全貌。 (2) 准确。要求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合理、合法的, 有关数字的计算是正确的。 (3) 完整。要求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各方面或全过程都得到全面的记录、计算和报告, 不得有所遗漏。只有会计核算完整, 才能为领导、有关单位和群众提供全面、正确的资料, 才能为领导做出经营决策, 有关单位制定政策、计划, 群众参与和监督经营活动, 提供有效的依据。 (4) 及时。是要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 按时得到会计处理和记录、计算, 并根据有关规定按时向有关对象报告。及时为单位领导提供会计信息, 有利于领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时为企业各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有利于对生产过程的耗费进行控制, 提高经济效益。 (5) 比较。是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从多方面进行比较, 作出恰当的估计和判断, 做到投入少而产出多。如企业采购材料, 销售产品。比较包含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 才能发挥会计的应尽之责, 会计之于管理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们习惯对一事项所说的合算不合算, 就是看是不是经济、节约。可见, 比较是会计核算的内核属性之一。

2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监督工作应发挥的作用, 或它应有的功能。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企业、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表现在: (1) 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监督企业、事业等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 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 在不予受理的同时, 应当予以扣留, 并及时向领导人报告, 请求查明原因, 追求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不符时,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 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就是要监督企业、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凡符合有关规定的, 会计人员予以办理。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对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不予受理;对违法的收支, 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 应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 要求处理;对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违法收支, 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 以便处理。 (3) 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公共财产, 包括其各项资产。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监督公共财产是否得到很好的保管或正确的记录, 账实是否相符。发现公共财产短缺或损毁, 应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

会计监督按照与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 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指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 即审核其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的要求, 对于违法的经济活动, 要坚决加以限制和制止。只有限制非法活动, 才能鼓励正当经营;限制滥用、浪费, 才能增产节约, 增收节支。事前监督可收防患未然之效, 使会计监督处于主动地位。事中、事后的会计监督是对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有关资料加以检查和分析。通过检查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对已发现的问题, 要拿出整改意见, 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调整经济活动, 实现规定要求的预期目标。

在明确会计监督的内容和过程之后, 若把会计监督放置到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中, 审视其质量, 就会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会计监督的主体应当扩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七十三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现在, 在会计核算中伪造、变造会计凭证, 建立账外账的现象屡有发生, 多数是由单位的会计或受指使、或自己所为形成的。让造假者自身去查假、打假, 其结果不难想象。应当看到, 我国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 他们分布在不同行业的不同单位, 是会计监督的主力军。但会计主管部门不应袖手旁观, 不能仅仅充当制度的制定者和宣传者, 应当介入到会计监督之中, 弥补单位会计人员自身监督的不足。 (2)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现在, 会计委派制的实施, 新的会计制度的实行, 对客观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实发挥了抑制作用。但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实, 只能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来约束。如出于种种目的歪曲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随意操纵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或随意改变利润的计算和分配办法, 以达到夸大经营者业绩或粉饰公司业绩的目的, 其结果必然损害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2000年修订后的《会计法》, 虽加大了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 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治理, 靠会计人员娴熟的业务技术和职业道德在日常核算中的自觉恪守。新闻宣传部门要披露打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现实案例, 弘扬遵守政策、认真负责的会计人员的先进典型, 为会计人员营造一种守法、护法、执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3 小结

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不可分离的, 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和前提。监督职能的发挥能够更好地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能使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实现管理最优, 效益最佳的目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规范, 发展经济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因此, 有必要对会计职能实现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浅析会计的职能作用 篇4

会计职能和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职能是会计本身固有的机能和功能, 也可谓是它潜在的作用, 而作用则是行使职能的结果或表现。研究会计职能作用的目的, 不在于说明它有哪些职能作用而在于通过对会计职能作用及内在联系的认识, 更好地发挥、利用其职能作用, 所以本文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我国会计发挥作用的形式;其二, 目前我国会计职能发挥作用的状况;其三, 限制我国会计职能发挥作用的因素。

较流行的看法认为, 会计职能有基本职能和现代职能之分。基本职能是指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 这一点被普遍接受。对现代职能可谓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尽管各家所属观点不一, 但并不存在根本对立, 只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强调的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去异存同, 可以把现代会计职能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已构成事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二是对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协调;三是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计划。简单可概括为:“分析过去, 控制现在, 规划未来。”

从实际工作来看, 会计职能发挥作用的形式有两方面:一是会计部门自身通过对资金运动的作用, 而深入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职能, 这方面的职能作用是固有的, 不妨称之为直接职能, 而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职能, 由于它是参与, 是通过其他部门起作用的, 所以称它为间接职能。从“分析过去, 控制现在, 规划未来”的职能上来看, 很难说哪一职能是由会计部门直接发挥作用, 哪些是通过参与间接发挥作用。事实上, 会计的每一职能都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发挥作用的。

就“分析评价”而言, 这实际是对既成事实的总结和评价, 也是对未来规划寻找依据。会计部门的财务成本分析是直接的, 但仅有这种直接分析评价是不够的, 会计部门还必须针对具体问题, 会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 深入到供产销各环节, 进行技术指标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科学地总结和评价, 才能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方面的职能, 是同其他部门共同来实现的, 我们曾称为间接职能作用。

就“控制协调”而言, 会计的职能作用不仅是对财务收支的控制, 对资金筹措、运用、分配的协调, 而且还包括会计部门会同其他职能部门, 制定企业管理中的计划, 实现对经济活动的事先控制, 以及在经济活动的进行过程中, 为其他部门提供资料, 使有关部门得以有效及时地事中控制。前者对财务收支的控制是直接的, 后者通过其他部门的作用是间接的。

就“预测决策”而言, 会计的预测决策, 并不仅限于资金的筹措、使用和分配方面, 还包括同有关部门一起对企业投资, 经营方向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的预测和决策。

从会计职能看来, 任何一项会计职能都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发挥作用的, 而会计的直接职能作用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会计固有的, 会计的间接职能作用形式, 为人们自觉运用, 并上升到理论体系, 应是以西方管理会计的出现为标志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以太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思想, 引起了企业管理各方面的革命, 这场革命使科学管理思想和会计方法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门与传统财务会计不同, 而专门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 到20世纪五十年代, 西蒙等人决策理论的兴起, 并与会计方法结合, 使管理会计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从而使现代西方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会计管理不再只局限于会计部门的资金运动, 而是由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结合起来, 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目前会计的这种管理形式已日益显得重要。

在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 会计核算职能发挥地比较充分, 就控制职能而言, 财务收支的控制方法和企业内部银行及财务指标分级归口管理思想都独具特点, 但预测、决策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现在照搬西方的较多, 而能够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还很有限。从职能形式看, 会计部门直接职能发挥较好, 对间接职能, 虽然我们不断强调企业内部全面经济预算, 但这方面并没有形成可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仅是由实际工作者在企业盲目地探索。这一点, 从我国会计学科上也不难看出, 我国会计学科的核心内容是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大部分组成。会计核算是会计部门对资金及其运动的核算;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资金筹措、使用和财务分析, 但这些内容从会计实际工作中看, 都是以会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为主, 没能使会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组成部门。近年来, 虽然我们的财务管理理论发生了较大的变动, 加入了预测、决策等方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但由于是模仿西方, 大多与我国现实情况不相一致, 结果实际工作中仍用不上, 这种理论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总的来说, 我国目前会计的预测决策方面不完善及间接职能形式作用的局限性, 是会计管理比较明显的薄弱环节, 这对于面临市场机制企业地预测决策及全面经济核算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限制作用, 形成这种状况,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企业管理水平方面, 也有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不衔接方面。

第一, 企业管理水平是左右会计职能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企业的间接职能形式来讲, 它是通过会计工作的参与, 渗透到各管理环节发挥作用, 这正是我们全面的经济核算。一般来说, 企业管理水平越高, 其各层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就越深入、越细致, 也更具有科学性, 因而对会计提供的情况要求也越完整、越具体, 会计的间接职能发展地越快, 作用也发挥地越充分。反之, 就会限制会计间接职能的发展和发挥。如果企业里连一个厂长都不知道资金周转太慢, 应该由谁负责, 应该从哪里着手解决, 那么会计的间接职能在企业里发挥作用的状况, 是可想而知了。事实上, 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只限制了会计间接职能, 而且也限制了直接职能。譬如, 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 只有年度计划, 而没有具体的月度计划, 会计就编不出月度财务计划, 这样就失去了会计事先控制的职能。

第二, 会计理论只着重一般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研究, 缺乏对适用一定行业、企业规模的管理模式的研究, 加上目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者理论水平有限, 使许多会计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充分地应用, 这也是限制会计职能作用正常发挥的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 我国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仍很不够, 要克服这些困难, 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不仅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同时也要求会计研究向行业、企业规模方面深入, 建立适应一定行业、一定规模的会计模式, 而会计管理工作者, 应该在理论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安霞.浅谈会计监督[J].时代经贸 (中旬刊) , 2007.S1.

[2]张文红.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05.3.

[3]李革命.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8.4.

[4]郭丽.对新形势下会计职能的探讨[J].大众商务, 2009.24.

[5]霍剑锋.会计人员如何适应新形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17.

[6]张淑丽.浅议会计信息失真[J].市场研究, 2002.5.

[7]刘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1999.4.

[8]付秀兰.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7.

浅析会计职能的拓展 篇5

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在企业生产运行的每个步骤都获得了运用, 协助企业更好的开展生产以及管理。企业为了本身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定的地位, 已组建了企业管理职能, 同时利用网络将各个机构间关联起来。现在会计机构早已运用了电算化, 新研发的会计过程实现了信息技术以及会计工作高效率的综合。会计信息化是传统会计向新式会计的成功改变, 同时也是从形式到实质的改革, 并且也是对会计工作的从新构建, 重点是将集成以及互动两部分的完美综合。集成就是对会计工作者搜集到的信息开展全面的处理, 就是将财务资料一体化运行的方式。互动就是会计工作和现在信息技术的互相协助, 完成会计有关信息的资源分享。会计信息化体系是一个人一台机器一起实现的信息化体系, 重点工作是将会计资料开展加工处理, 不仅可以完成会计的处理功能, 还可以完成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2 会计信息化使会计职能重心发生转移

信息化数据处理方式以及处理步骤出现了重大改变, 各种会计凭证以及报表的形成方式、会计资料的存放形式以及存放介质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反应经济行为的各类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身为会计的根本资料大多由计算机进行计算并且打印, 填制账本、期末结账、凭证汇总、编写报表等复杂的会计工作已经从人工由计算机替代。之前在计算过程中开展的各类要进行审查、核实等工作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由计算机自主实现。之前书面方式的各种会计凭证也改革成以文件、记录等方式存放在磁盘中, 会计机构不仅运用计算机实现根本的会计工作, 还可以运用计算机实现各类之前没有的或由别的机构实现的繁琐的工作行为。

伴随着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 会计资料的网上及时处理也变为现实, 会计事项能够在远离企业的某类终端设备上立即实现数据处理工作, 之前由会计工作者处理的相关工作时间, 现在可以由别的工作者在终端设备上一次性实现;之前要由几个机构根据计划的过程实现的工作事件, 现在能够集中到一个机构乃至一个人去实现。工作效率提升, 制约的要素减少。不过对计算机的依靠心理致使现实工作中的错误经常发生。原始凭证的稽核是一项重要的根本性工作, 在现实的工作中会计凭证的稽核普遍步骤是制单人稽核填写的单据, 专门的工作者稽核, 会计主管签字审查, 手续完备才可以开展财务初始以及凭证登记。会计监管是保证会计结算过程以及形成信息的精准性、合法性、完全性以及现实性。信息化管理职位设备要达到软件控制需求, 创建和信息管理相适宜的内部会计管理机制是提升会计信息品质的保障。

3 会计信息化深化了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涵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 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 这就给会计工作的安全性带来巨大的隐患, 因此会计信息体系的运用一定要建立在有关的防备体制中, 从而确保全部的会计信息体系的顺利工作。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要建立在会计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基础上, 这样才可以对会计工作的运作提供保证。内部会计管理机制在会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高品质的会计工作要在合理的内部会计管理机制的保障下实现。

会计内部管理机制的有关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创建科学的会计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需要聘任有关的工作者对整体网络服务设备开展维修养护以及管理。第二, 按照网络运营方式创建有关的监督控制系统, 确保会计信息可信性。第三, 对会计信息操作者按时开展教育, 提升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确保会计工作的安全开展。第三, 执行会计职位按时轮班机制, 这样可以防止存在经济状况。第四, 创建的会计职位可以互相之间牵制、督促。现在一些经济矛盾就是由于会计工作职位间不能互相牵制而出现。总而言之, 完成会计工作信息化也可以强化内部会计管理机制。

4 信息化技术拓展了会计的管理职能

传统的会计工作重点是财务信息部分的搜集, 现在的会计工作不仅包括这个内容还具备管理职能,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不仅提升了会计工作的速度和精准率, 还可以深化会计工作的管理机能。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会计工作的财务机能以及管理机能有机的综合为一体, 有效的施展各种职能的用途。会计工作和信息技术的相结合可以使会计工作者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经济信息开展挑选、存储、分享, 对有关信息开展提炼、划分、整顿、解析成为了会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会计工作者搜集的信息开展综合对企业的领导者有参考价值, 在信息技术的全力帮助下, 会计管理功能获取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使企业的决定工作更具有合理性、正确性。

5 会计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经济管理精细化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对企业管理现况进行了改变, 同时,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制。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对企业经济管理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绩效进行了结合, 在发展过程中利用经济责任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经营决策的提出以及计划指标的制定, 能够更好的为考核、分配提供数据依据。企业会计信息要保证及时性、准确性, 对个人应该的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建立完整的内部核算指标体系,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品种、质量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明确, 将这些指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各个部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保证员工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同时, 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进行经济核算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经过文章的分析明确了会计职能拓展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更加推动会计工作的发展脚步。新会计规范的下有效的推动了社会资源的改善配置, 制定了会计工作的工作范畴。市场经济包含许多内容, 会计工作可以直接的将这些内容反应出来。完成会计职能的拓展可以协助会计工作整体的发展, 协助企业主管人员获取更多更加现实的财务资料,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策划, 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样化发展局势。会计工作时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工作的优劣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会计工作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变革, 对提升其工作效率具有很大的意义。文章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同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下, 对会计职能的扩展要非常的重视。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职能,职能拓展

参考文献

[1]高方露.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探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7.

[2]于玉林.会计理论的科学发展观[J].财务与会计 (综合版) , 2007 (12) :1.

[3]郭敏.财务信息化:发展取向分析[J].财政研究, 2007 (11) :1.

[4]刘红军.企业会计职能的拓展与转换[J].辽宁经济, 2006.

[5]潘碧虹.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会计职能的拓展与转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 篇6

关键词:会计监督,内涵意义,现状,措施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和意义

1. 会计监督的内涵。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 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监督有两层含义:第一, 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 正确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还、更正、补充;发现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无权自行处理的, 应立即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 请求查明原因, 做出处理;对违法的收支, 不予办理。第二, 是指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具体要求是:各单位必须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 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 不得拒绝、隐匿、谎报。会计监督的这两层含义缺一不可。

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 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

2. 会计监督的意义。

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 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同时, 符合本单位的计划、预期、预算和经营管理要求, 以便提高经济效益, 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财经法规是一切经济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绳和依据。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 一切财务收支都要通过会计这个关口。因此, 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 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

1. 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 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

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 但是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有跟上。几年前发生的“琼民源”事件, 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严重损害了公众股东的利益, 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对其直接责任人进行制裁, 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 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 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 会计管理混乱, 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2.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受到限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 会计监督体系也逐渐建立, 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然而,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会计监督仍有弱化的趋势, 具体表现有会计人员的监督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理解与积极配合, 面对合理与不合法、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等矛盾, 在承办经济业务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分强调审计监督, 以致于淡化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个别单位或个人要求财会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当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 个别会计人员往往受制于经营者, 不能坚持原则, 使企业经营业绩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 影响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等等。

3. 管理体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 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 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以致会计秩序混乱, 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 其构成人员均由部门领导委任, 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 这自然对内审人员的监督行为构成约束, 因此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能起到有效监督作用的极少。

4. 国家、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

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各监督部门之间标准不一、功能交叉、管理分散, 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信息沟通, 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部分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人为因素重, 主观随意性大。社会监督的行业自律监管制度尚不完善, 现行体制下社会审计委托关系存在实质性缺陷, 经营管理者是被审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的双重身份, 决定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 巨大的商业利润使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企业成为合作伙伴。

三、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措施

1. 完善会计法律体系。

制定和颁布《会计法》实施细则, 明确违法处罚的定量、定性标准, 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 充实和完善以《会计法》为龙头的一整套会计法规体系, 加强会计监督的“刚性”;同时, 对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工作规则等会计法规要加以修改完善;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准则, 满足企业当前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 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责任人予以曝光并给予处罚;同时还要强化一些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 如《经济法》、《证券法》等, 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 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制定保护秉公执法的会计人员的法律条文, 应具有较强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大众媒体, 向全社会大力宣传财经法规, 使绝大多数公众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法规, 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2. 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人员的职务、工资、福利、奖惩和培训等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 从制度上保证下派人员深入企业的各个环节, 有机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 从待遇上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从激励机制上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从法律责任上划分监管人员的责任与经营者的责任, 使责权利相匹配。

委派会计负责所在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掌握经济业务运行的第一手资料, 充分了解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信息;同时, 委派会计的人事和经济利益独立于经营管理者的控制之外, 可以毫无顾虑、客观公正地提供经营管理者行为的真实信息。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委派会计由同级财政统一管理, 直接参与单位收支计划的制定, 审核每笔收支, 严格控制乱支滥用的现象, 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进行监督, 促进预算内外资金的规范管理。

3.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健全的账簿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科学的预算制度、定期盘点制度和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 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 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 建立违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追究制度, 保证内部制度的切实执行, 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 强化完善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

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 而且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而缺乏独立性, 使其对会计监督难以成效, 因此 (下转第171页) (上接第168页) 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 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 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 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社会审计监督方面, 要求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 根据有关规定, 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关注公司会计造假现象, 培养其反造假的能力, 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诚信理念的塑造, 提高执业能力, 防范会计造假。政府监督方面, 要求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 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 进行宏观调控。

综上所述, 会计监督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是企业对过去经营状态的终结, 也是企业对现阶段经营发展的一种促进力量, 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在各项投资中取得最大效益的保证。企业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会计监督工作, 才能在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取得成功。

论加强会计的监督职能 篇7

1 会计监督的基本含义与内容

1.1 会计监督的含义

会计监督就是依照国家法律和国家经济政策、规章制度对各会计工作进行监督, 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控制、监察、督促, 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2 会计监督的特点

一是会计监督与会计核算同时进行, 因此具有基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二是会计监督主要利用各种价值指标, 以财务活动为主, 具有综合性。三是以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法规为约束, 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1.3 会计监督的优势

会计监督作为一种监督手段, 具有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监督贯穿会计工作的始终, 参与性强。二是会计监督是其他监督形式的基础和综合。三是会计监督时效性强。会计业务的及时处理、会计凭证的及时传递、会计综合结果的及时产生, 决定了会计监督有反应快的特征, 即时效性强。四是会计监督层次多、面广。五是会计监督可防患于未然。

2 当前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表现

(1) 跨级原始凭证失真, 基础数字不实, 会计信息模糊。这种现象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为了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 变造原始凭证, 从而形成表面上合法的经济内容;二是虚构经济内容, 随意填报发票内容, 凭假发票报销, 存在相当水分。对上述种种现象, 会计人员的事中监督显得无能为力。

(2) 领导人员带头违法, 会计监督无法实施。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法违纪, 极大地限制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使会计工作存在依附性, 会计监督丧失了效力。

(3) 内部管理松弛, 相互监督不力。一些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极不健全, 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有的单位虽建有规章制度, 但是不落实、不考核, 形同虚设, 内审机构人员由部门领导委任, 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 从而使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监督不力状态, 致使大量违纪现象产生。

3 会计监督力度减弱的原因

(1) 会计人员定位本身存在的局限性。有效的会计监督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监督者必须相对独立于被监督者。而由于强调会计回归企业, 致使会计人员的确定由管理者自己说了算;会计核算和监督与企业利益是一致的;会计人员各种关系均隶属于本单位, 决定了会计人员对本主体经济活动的监督受到限制。在单位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不协调的情况下, 会计人员出于对切身利益的考虑, 很难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2) 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环境有待改善。新《会计法》规定,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依法实行会计监督。然而由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使一些单位领导人无视法律, 出现越权行为。在如此环境下, 企业领导人对于来自会计人员的监督可以接受, 也可以不予理睬, 似乎违反《会计法》不算违法, 甚至一些单位领导人对抵制自己错误决定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使会计人员不敢坚持原则, 放弃会计监督权力。

(3)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会计监督究其根本是人的问题, 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也是会计监督力度削弱的一个根本原因。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有两种情形:一是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 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失真;二是由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对不正之风不敢坚持原则, 甚至与违法乱纪行为的制造者串通一气, 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4 加强会计监督的途径

(1) 改革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 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近几年由于强调会计回归企业, 企业内部出现“人控”现象, 会计监督在企业中名存实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应建立保证会计人员独立地位的管理制度。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 国务院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按照这一规定, 财政部制定出台了会计委派制度, 这一制度使会计人员与企业彻底摆脱隶属关系, 使会计人员相对独立地发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

(2) 加强法制建设, 强化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因此, 应根据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及时建立和完善各项会计法规, 保证有法可依, 有制度可循。严格贯彻执行新《会计法》, 要特别强调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同时加大《会计法》的执法力度, 赋予财政部门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以直接处置的权力。进一步完善其他会计法规, 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 制定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

(3)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状况, 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会计工作整体水平。近年来我国一直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 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和会计职业培训往往偏重专业知识的讲授, 而忽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差的原因之一。一些会计人员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忽视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 工作责任心不强, 职业道德修养差。因此要在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 培养会计人员树立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保证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 必须加强会计监督工作。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含义与内容, 会计监督的弱化表现,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加强会计监督的途径4个方面进行论述, 建议培养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加强会计监督职能。

上一篇:网络新词新语下一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