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民生问题清单(精选8篇)
中国扶贫基金会--民生问题清单 篇1
中国民生银行企业授信申报资料清单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5.验资报告复印件
□6.公司章程复印件
□7.贷款卡复印件、贷款卡密码
□8.最近两年的年报和当期报表(如有审计报告,应一并提供)□9.与主要上下游企业近期购销合同复印件
□10.能够核实企业上经营情况的材料(若不能提供,应进行说明): 上两个12月份的纳税申报表、对应税单复印件
企业主要结算银行上对账单复印件
主要个人卡2009年12月对账单复印件
□11.能够核实企业当期经营情况的材料(若不能提供,应进行说明) 申报期前三个月的纳税申报表、对应税单复印件
企业主要结算银行申报期前三月对账单复印件
主要个人卡前二月对账单复印件
□12.实际控制人身份证复印件及简历、股东身份证复印件
中国扶贫基金会--民生问题清单 篇2
关键词:民生,庇古思想,外部性,收入均等
民生问题是指一切有关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从根本上说, 人类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善民生, 而非民生的经济活动从本质上是非理性和不经济的, 是人类行为的异化。现实中不以民生需要为目标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确存在, 有时规模甚至是巨大的[1]。改革开放至今30余年, 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整体性变迁, 经济发展正处于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历史时期。在转型期, 社会经济必然伴随着各种旧格局的打破和新秩序的确立, 这一过程中各类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如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境、收入分配等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 学术界对民生问题大致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①从学术层面重新认识民生问题, 论证其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这方面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②研究现阶段民生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一部分学者认为, 造成转型期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缺陷;另一部分学者认为, 民生问题的背后是政治问题, 因为民生问题与政府在特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③讨论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 主要包括社会建设、政府自身改革和完善社会立法三方面途径。
早期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民生问题是一种自然历史演进过程。当前中国面对的问题是共时态的, 要同时面对和处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各种民生问题。这意味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民生问题尤其复杂, 解决难度巨大。本文从20世纪初形成的庇古思想中寻找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有益思路, 以资源型地区民生问题为具体视角展开分析。
1 庇古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现实意义
庇古思想诞生的20世纪初期, 英国及西方国家面临着的主要问题与中国当前背景下的民生问题有许多重要的相似性。这是庇古思想解决中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基本前提。20世纪2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两次经济危机, 特别是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的大危机, 使西方国家发生了深刻的社会、政治危机和动荡。经济危机的爆发对资本主义影响深远, 英国及西方世界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阶层利益冲突, 尤其是劳资关系紧张, 其次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 庇古提出了“以效用为基础, 以公平为目标”的福利主义思想。庇古认为, 福利可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广义福利包括自由、安全、家庭和谐、友谊、精神愉快等, 狭义福利指经济福利[2]。
庇古的福利主义思想对解决中国当前民生问题意义深远。经济的外部性客观存在, 但古典主义未曾解决, 庇古率先提出了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庇古对外部性的解决, 一是实行征税制, 二是实行补贴制, 同时庇古税思想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界定提供了新思路[2]。尽管人们对产权经济学的产权界定津津乐道, 试图通过产权界定使外部性内在化, 但实际上无法排除“庇古税”思想对环境成本的解决。庇古对经济外部性的解决思想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和产权问题, 这一思想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方面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今各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庇古税思想。
庇古的福利主义思想尤其注重改善穷人的经济福利。庇古主张调节收入分配和调解劳资关系, 缩小贫富收入差距会增加国民所得;社会分配趋于平等, 则在国民所得既定的情况下, 总效用和社会福利会增加[2]。这即是通常所说的庇古的“收入均等化”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资关系的调解、劳动者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这些思想对当今中国财富分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福利制度的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但市场经济不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庇古试图调节国民所得分配以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来解决穷人的福利不足问题, 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提供了思想基础。
2 资源型地区民生问题的特殊性分析
在我国资源型地区中, 最为典型的是“三西”地区的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资源型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是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但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资源型地区日益面临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当今资源型地区面临的民生问题尤其突出, 本文就其特殊方面进行了分析。
2.1 生态环境污染是最深远的民生问题
当前我国民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住房、医疗、教育, 然而对于资源型地区而言, 最深远的民生问题并不是这些。我国资源型地区大多处于中西部地区, 大多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 环境承载力非常低下。当前国内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视角很多, 但极少有学者以资源型地区为对象从生态环境角度研究其民生问题。本文认为, 对资源型地区的民生问题除了上述民众关注的住房、医疗和教育等现实问题之外, 最深远的民生问题是由于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多数情况下, 生态环境问题不会因为资源开发立即显现, 但它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且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不可逆过程。以山西省为例, 煤炭问题既是产业问题、经济问题, 同时又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作为国内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 山西煤炭资源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山西在享受巨额煤炭经济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发展代价。资料表明[3], 山西每开采1t煤耗费2.48t水, 目前全省因挖煤造成的土地裂缝、塌陷等面积占全省总面积1/10。目前全省煤炭行业累计塌陷、破坏和煤矸石压占土地已达6.67×104hm2, 且正以每年塌陷、破坏土地5000hm2的速度递增, 其中40%为耕地。山西因挖煤、炼焦、发电造成的环境损耗, 保守估计每年达113.42×108元, 30年环境损耗价值总量大约为3402.6×108元[4]。近年来, 资源型地区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与日俱增。内蒙古近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巨大, 但因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亚于山西省, 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更为突出。因此, 如果不从制度层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资源型地区未来发展令人堪忧。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将是, 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富人由于生存环境差迁居, 成为生态移民;留下的低收入群体及广大农村居民则会因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沦为生态难民。可见, 生态环境问题绝不是生态环境学者、政府官员应对气候谈判的一个口号, 而是资源型地区最深远、最重大的民生问题。
2.2 资源财富不能惠及广大民众是现实的民生问题
资源开发如何惠及民生是资源型地区最现实的问题, 但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对资源型地区, 必须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资源开发, 既强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 又要重视资源开发的经济成果如何分配、惠及民生问题。以山西省为例, 煤炭大规模开发在短时期内给地方经济带来经济总量的迅速提高, 但资源红利并未惠及最广大民众, 他们的实际所得水平并未显著改善。表1中的数据显示, 2006年山西人均GDP增长率高出全国3%,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仅分别高出全国 2.4%、0.8%。孝义市是 2006年山西省地方煤矿销售量最大的县市, 人均 GDP的提升非常迅速, 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提高相对较慢[5]。此外, 煤炭大规模开发拉动了人均GDP的快速提升, 但对居民实际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很弱, 说明资源型地区人均收入呈现虚高, 资源红利并未充分惠及广大民众。
注:表中数据为当年价, 资料来源于2001年、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007年的《山西统计年鉴》和《孝义市统计年鉴》。
与此相对, 山西煤炭开发却催生出一个特殊而畸形的群体——山西煤老板。随着煤炭行业“国进民退”的战略整合, 这一群体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但他们留给学者的思考从未结束。在近几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名单上, 山西老板中煤老板占位最多, 约占80%以上。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 截止2011年山西省农村约有452万贫困人口, 主要分布在57个贫困县。2012年1月《时代周报》发文表明:中国2010年基尼系数早已突破0.40的国际警戒线, 达到0.50的水平;《第一财经日报》发文称, 内地资源型省份真实的基尼系数可能高达0.6。以此推算, 山西省的基尼系数可能高达惊人的0.72。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资源型地区收入分配的严峻形势。以内蒙古为例,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内蒙古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02—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如此高速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诸如“内蒙古发展模式”的词语也常见报端。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 内蒙古有着与众多西部地区相同的资源优势, 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6]。但令人遗憾的是, 内蒙古靠资源开发得到的巨额红利并未普惠民生。2000—2009年, 内蒙古10年平均以16.4%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居民收入同等程度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率分别仅为0.36、0.38, 这意味着经济每增长1%, 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仅分别增长0.36%、0.38%[7]。此外, 失业率、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教育经费支出等指标也同样表明内蒙古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在这些重要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改善。
上述分析表明,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资源型地区最深远的民生问题, 而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如何处理好生态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同时, 在资源型地区财富分配不公平趋势也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形成机理。在资源型地区极少数人依靠资源开发迅速暴富, 这种获得巨额财富的方式同知识资本和高新技术等创新要素无关, 而诸如私营“煤老板”和煤炭国企以简单方式掘走了巨额资源财富, 这种资源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必须通过政府以制度形式进行干预和规范。这两方面的特殊性民生问题与庇古福利思想中的经济外部性解决方案和注重改善穷人的福利思想不谋而合。
3 基于庇古思想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思路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之下, 民生问题既有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 即集生存型民生问题、发展型民生问题与和谐型民生问题于一体, 又存在区域性差异, 其错综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政府不能以惯常的思维方法去考虑和解决问题, 必须依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区域的特殊性寻求解决社会问题、改善民生状况的相应路径。
3.1 从经济和制度构筑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 资源型地区走着一条“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转型”的传统老路, 这注定了资源型地区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被动性。庇古关于经济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思想的第一个启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政府主导, 无论是实行征税制还是实行补贴制, 其主体都应当是政府。第二个启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用经济方法。
基于庇古外部性理论尽快构建环境税制:庇古税思想是当今各国环境税设置的理论基础。开征环境税可为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提供资金来源,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8], 建构完善的环境税制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现实而迫切的选择。建构一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环境税体系, 应遵循有效性、经济性、可接受和公平性原则[9], 尤其要注重可接受性原则。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不发达的资源型地区对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环境的保护度, 要让民众充分认识到环境税制的构建是解决生态环境污染这个最深远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
基于庇古外部性理论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庇古认为,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对正的外部影响政府应予以补贴, 对负的外部影响应征税或处以罚款, 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以煤炭资源型地区为例, 中央政府在行使煤炭开发审批权, 在把煤炭资源开采权、经营权分配给某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同时未提出与开发利益对等的生态补偿要求, 导致生态补偿的资源提供者、生态补偿全程监管者、生态补偿资源使用者之间的责任、权力、利益不对称。煤炭开发相关利益方获得巨额资源红利, 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成本却由资源地居民和社会其他群体承担。作为生态补偿监管者的各级政府, 受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主体价值取向与锦标赛考核机制的驱使, 全力关注煤炭开采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怠于组织、监督、管理煤炭开采区的生态补偿[9]。
煤炭资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资源开发的权利和利益与资源开采区生态补偿的责任要对等。加快构建符合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规律的生态补偿监管系统, 建立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制定具有强力约束性和有效激励作用的生态补偿政策, 最终调动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机制参与各方实现生态补偿目标的积极性, 提高不同社会群体参与环境保护、实施生态补偿的自律性、自觉性、主动性和行为一致性[9]。基于庇古外部性理论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长效机制, 既是未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更是解决资源型地区最深远的民生问题的必然举措。
3.2 基于庇古收入均等化理论构建财富再分配体系
庇古对改善穷人经济福利的特别关注及其“收入均等化”理论, 对完善资源型地区财富再分配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源型地区通过大规模资源开发, 在取得巨额资源红利的同时, 由于资源财富分配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 公平价值导向失衡, 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民生问题, 其中特别是贫富悬殊问题、资源红利不能惠及民生等。当然, 资源型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会出现贫富差距现象, 这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但一个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需要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扭转贫富差距过大和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 尽量实现庇古所倡导的“收入均等化”。在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已成为制约普通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本文认为应当构建包括以下层次的广义财富分配体系。第一层次:从经济和制度层面构筑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长效机制——环境税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这属于资源型地区民众获得生态财富并享受经济财富的基本前提。第二层次:狭义的收入分配体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体系。加快调整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和二次分配改革, 但需要认识到这是个渐进的过程。一是改革收入税收制度, 加大所得税再分配功能。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当前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污染、环境承载力低的状况,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对极端低收入群体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三是公共财政应优先投向民生领域。四是注重发展社会保险和职业福利。尽快建立“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薪酬体系, 即劳动者的收入要分为工资、社会保险和职业福利三个部分, 最终目标是确立一个清晰、公正、定型的收入分配秩序。
4 结语
庇古的外部性理论为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庇古的福利思想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其收入均等化理论为解决我国当前贫富悬殊等财富分配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经济伦理思想角度来看, 庇古的福利主义思想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民生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正如庇古所说, “经济学家全力以赴所进行的复杂分析并不是思维的体现, 它们是改善人类生活的工具。环绕在我们周围的悲惨和不幸, 一些富有家庭肮脏的奢侈, 笼罩着众多贫困家庭可怕的不确定性不容忽视。运用我们进行科学探索所获得的知识, 就有可能阻止它们。”[2]希望本文阐述的庇古思想能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有所指导, 激起更多有庇古式情怀的经济学者关注中国民生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碚.论民生的经济学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 ∶5-14.
[2]庇古.福利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保忠, 李忠民.基于代际公平视角的煤炭资源跨期配置机制研究[J].资源科学, 2012, (4) ∶704-710.
[4]王保忠, 黄解宇, 王保庆.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富煤炭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J].资源科学, 2009, (6) ∶1069-1080.
[5]景普秋, 王清宪.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福”与“祸”: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7) ∶80-90.
[6]徐盈之, 胡永舜.内蒙古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势的关系——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 2010, (12) ∶2391-2399.
[7]齐义军, 付桂军.“资源诅咒”效应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学动态, 2012, (4) ∶84-88.
[8]张永凯, 张楠.西部欠发达地区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 (1) ∶56-60.
中国民生问题的公共政策视角 篇3
我们该市场的太计划,而该计划的又太市场了。
民生,应跳出就事论事
今年两会的聚焦现象,就是民生问题。
民生,即人民的生活,主要不外“食、衣、住、行、育、乐、医、安”八个重点。一般讨论民生问题多采微观方式,例如:就房屋谈房屋,就医疗谈医疗,就教育谈教育。这是必要的,但除微观之外,也可以而且必要从公共政策原理的一般角度,来透视这些个别民生所以形成的脉络、因果与症结,找出针对性的因应之道。这是宏观方式的分析,也是我要采取的角度。
任何政府要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不外两个“手”段,一双是“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经济,一双是“看得见的手”即政府职能。1978年以前的新中国,食衣住行育乐医安,全由政府包办打点,既是公有制,又是计划经济,难言效率,生产力很低。1979年之后决定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并允许私有制逐步发展。请留意,只要一个国家决定走市场经济时,民生问题中的头两个:食与衣,就能很快获得解决。但食与衣之外的另六个民生问题,就不是单靠市场经济能基本解决的了。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得靠政府职能的介入。因为它们不是“私有财(产品)”,是“准公共财(产品)”。
从经济角度看,财货有三种:1.私有产品,如:食物与衣物。只要走市场经济,政府创造就业机会,那么绝大多数百姓能自行解决。2.公共产品,是那些几乎全都要靠政府提供才能获得的东西,如:国防、公安。3.“准”公共产品,即介乎于私有产品及公共产品之间,不能全靠百姓自己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要有政府职能的介入。但为了顾及“效率”,政府职能介入的程度与方式又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多又不能过少。多少之间,往往又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市场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以中国为例,1979年改革开放走上市场经济之后,民生问题余六项,虽有改善,但不如食、衣那么明显,也不令人满意。因此,1998年前后,政府针对其中最突出的三项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即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似乎问题仍然不少,三座大山还在。
问题该怎么诊断?不妨就从宏观的角度分析:
1.关于住房改革,问题出在“太多地交给了市场”。住房问题不比食与衣,通常不太能由两个人在短时间内解决,这在一个发展中经济尤其如此。香港、新加坡都在上世纪下半叶发展的较早阶段中,由政府介入,大量兴建组屋、公屋、居屋,在房屋问题上成功地发挥了政府职能(顺便一提,新加坡百姓住进组屋者占所有居民的85%,香港约50%住进公屋与居屋)。
2.关于医疗改革,正好相反。目前的问题出在“太少地交给了市场”。当然医疗问题远比房屋问题复杂,涉及医药分业制度及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但作为第一步,单就百姓最常接触的医院而言,开放民营投资者加入竞争,对提高医疗服务品质应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基础医疗及偏远地区医疗方面,政府角色还是很吃重的。
3.关于教育改革,与医疗类似,目前的问题也出在“太少地交给了市场”。更大程度地开放民营投资,不但有利于提高教育生产力(哈佛、MIT、牛津、剑桥均为私校),扩增职业教育规模,也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使政府能有余力投注在基础教育、偏远地区教育等这些高度依赖政府职能的领域。
要之,民生问题虽然复杂,但经由宏观面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还是不难循着脉络探索出有效思路与对策的。管理
(本文作者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形势论文--中国民生问题 篇4
材料一 两会召开前夕,“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这三大民生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政协委员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破解民生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更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表现出与百姓切身利益越来越紧密相关的特点,一些诸如“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住房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改革”“上学难与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保障公共卫生,让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三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今年的工作中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热点链接】
1.2007政府工作报告六大民生新亮点
①农村学生受益全免政策 ②农村人也能享受低保
③农民将享有良好医疗 ④确保困难群众居有其所
⑤农民工医疗保障受重视 ⑥师范教育从收费到免费
2.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表现出与百姓切身利益越来越紧密相关的特点,一些诸如“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住房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改革”“上学难与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保障公共卫生,让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解答】
1.我们国家存在哪些“民生问题”?(哪些民生问题备受关注)
教育(上学难);医疗(看病难);住房(买房难);交通(行路难);社会保障(医报、社保);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问题)。
2.是什么导致了“民生问题”?(产生“民生问题”的原因)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将要采取)哪些措施?
免除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建设覆盖城乡的新型医疗合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还百姓碧水蓝天的生活空间;等等。
5.武汉市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办了哪些实事)
为广大市民办理医保和社保;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取缔违章占道;社区883计划(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对城乡贫困群众实施医疗保障和救助;开展城区 “零就业”家庭就业社保援助;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综合治理冒黑烟的烟囱、餐饮油烟扰民点;实施公交、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改造;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免杂费,对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补助;中心城区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补助课本费;打击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现象;等等。
6.为什么要解决“民生问题”?(即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或者: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或说明了什么?
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这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这是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这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需要。
7.如何解决“民生问题”?(请你为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出点子、提建议)
宏观方面(国家、政府怎么做)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府部门要做到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和体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党和政府应该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民生问题与其它热点问题相联系(略)
全科论文中心http://
“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定、教育和人才公平、社会公正.只有解决好以上五大民生问题,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生, 公平, 公正,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 政府改革 善治
浅议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引航舵手,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环境保障。这四大建设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在以往的党代会报告中都曾有过多次表述,这次将社会建设作为党代会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系统地阐述,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还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我们不难看到:党和国家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
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一贯作风。所以,在新形势下认真思考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民生问题为根本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成为热点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这实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第一个,民生问题突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用锦涛同志讲的话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建设这条腿比较长,迈的步子很大,经济建设成就很大;但是社会建设的腿比较短,取得的成就小。但是社会建设关系到更多的是民生问题。现在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造成了教育、医疗、住房、医疗保障、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民生问题的突出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已经基本确立和普及了以人为本,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和理念。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普及,那么民生问题不会成为社会问题,甚至当更严重的民生问题出现了,社会、社会大众对它也会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正是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社会公平,这样民生问题就凸显出来。
第三个,民生问题的突出同我国现在已经具备了解决一些最紧迫的民生问题的条件有关。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往往是相关的。一个问题的存在不一定被大家重视,当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基本具备了,大家才会十分关心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0332.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家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2003年至2006年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9.7%,有2002年的18903.6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8760.2亿元,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具备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条件。国力显著增强的情况下老百姓期望党和政府更好解决最紧迫的民生问题是很自然的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当今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阶段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民生问题就是其表现之一,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忽视放任这些矛盾的存在势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或者更为严重的后果。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加大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力度,要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因为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邓小平当年讲过一句话,中国的问题最主要是稳定。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稳定。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从另外一个
角度来讲,民生问题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我们一切无从谈起,包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包括和谐社会建设。一个不稳定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稳定是和谐社会很重要的特征。正因为这样,党的十六大报告里面把和谐和稳定是并提的,并且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谈到维护社会稳定时强调完全改革和发展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把和谐和稳定两者是并提,现在十七大报告突出民生问题应该说在人们预料之中,发自民意,符合民意,顺应时代社会的要求,反映出我党执政的高度自觉意识。
三、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期间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等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特别是关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重要讲话,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些方针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将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亮点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任务呢?我认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关键。必须树立以下四方面的意识:
第一,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绝不能有任何动摇。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为什么?从根本讲,生产发展了我们手上的东西就多了,那么我们在解决、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主动得多。所以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发展。
第二,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现在利益矛盾很多,怎么来化解利益矛盾,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来化解社会矛盾。
第三,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一个社会要稳定,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中心,也就是社会整合的中心。要整合社会,谁来整合?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情出发,能够整合社会中心的只有我们党,那么就要提高整合社会关系,特别是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能力,这样有效整合社会,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包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包括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也包括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让老百姓感觉到党是我们社会的中心、我们社会的支柱。
第四个,要维护社会稳定确实还要建立健全我们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要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要运用法律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等等,来有效的控制社会。
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城乡居民无饥寒。
二 是巩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成果,特别要落实好2007年9月起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的政策,并着手研究城镇免费义务教育问题。第一个是确确实实必须加大投入。我们国家的教育经费这些年增加比较快,但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里面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占到GDP的4%。4%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计划到2000年达到4%,实际上2000年没有达到,后来推迟到2005年,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达到。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只占GDP的2.79%,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列,投入太少。同期世界平均是4.4%,我们是2.79%。在当年邓小平就讲,宁可牺牲点速度,也要把教育搞上去。哪怕经济增长速度慢一点,也要把教育搞上去。教育投入上不去,我们的教育就发展不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甚至基本的经济制度我们都不可能确立。第二,我们一定要适度调整教育投入的使用结构,教育投入这样多,怎么样使用是另外一回事。一方面我们看到我们的教育还是精英教育,不是平民教育,所以高等教育经费远远多于基础教育,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太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02年,我们国家中小学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辍学达到一千万人。另外一方面,我们这样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投入使用不公平,是失衡的。这样导
致了老百姓非常不满的教育不公平问题。2002年我们全社会各项教育投入费用5800亿,这5800亿怎么分配?从城乡来讲,77%的教育经费被用于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而占60%人口的农村只得到23%的教育经费,所以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学生失学的问题。现在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现在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和国家助学金制度,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三 是解决好农民“看病难”问题。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部曾经在2003年组织过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这个调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调查结果发现,48.9%的人得病了应该到医院看病,而没有去看病。29.6%的人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这就反映了现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状况,老百姓很不满意。目前就是要落实好“一村一站一万元”政策,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对全省乡镇卫生院按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提高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四 是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像公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总要求,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要求里面公平正义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如果不公平正义,这个社会肯定和谐不了。关于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讲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它实际上也是我们设计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原则,也是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群体良性互动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不遵守这个规则我们就会出现问题。在处理公平正义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点,我们在讨论分配公平的时候,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我们讨论公平问题更多讲收入分配的公平,分配的公平我们抽象谈是不行的,要同生产力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因为生产是决定分配的。那么在其他领域的公平问题上也是一样的,经济的公平、文化的公平,政治权利的公平,公平是多方面的。公平的问题不管是哪方面的,我们都要从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能够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物质条件结合起来谈。第二点,公平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公平,但是现在我们往往讲公平的 时候讲到的都是要追求结果公平。公平包括三个环节,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公平问题,重点应该放在确保起点公平,努力做到过程公平,至于结果公平我们现在很难做到。第三点,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我们党要把公平正义这个原则贯彻到社会结构 中,贯彻到制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各项重大决策上面,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在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前提下把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翻新的“三座大山”即“教育乱收费、医疗花费多、住房价格高”,使群众能读得起书、看得起 病、住得起房。时下大学学杂费之高令人咋舌,中小学乱收费犹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看一次普通感冒得花近百元,割一根阑尾需要3000元,生一个小孩需要4000元,并非虚构故事。一户农民刚脱贫,只要一人上大学或害大病,就马上返贫,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房价也好似断线的风筝,大约是成本价的若干倍。由于天价的住房与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不成比例,百姓无法安居。可是按七部委的房地产新政,房地产商有病,普通买卖房者吃药。如规定5%的营业税,不管是购房者还是自住者,不论是二年之内新买的商品房,还是已经入 住多年的集资房、房改房,也不论是50平方米还是100平方米,不论富裕的东南沿海,还是贫穷的中西部,一律征收。这种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搞得二手房市场一片萧条,这种宏观调控能持续多久?
————解决外语在教育、人事制度中高高在上、一票否决的问题,还外语本来定位,把广大莘莘学子、青少年、社会精英从外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国当前的教育、人事制度把外语抬到了吓人的高度,不管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还是研究唐诗、宋词、甲骨文,不管专业能力,也不管对本职工作是否有帮助,只要升学、就业、评职称、考研、读博士,如果英语不合格就“没门”。以致每个适龄的中国人都在为外语而疯狂,好像学不学好外语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学习语言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英国学生,从小到大,不需要费多大力气,英语即可掌握,因为用它交流、用它思维,不需要死记硬背。中国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这种环境和条件,要过关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对外语的要求不能绝对化。丁俊晖没有上学,打斯诺克台球,打出了世界冠军,田家英初中毕业却成为毛泽东满意的秘书,怎么能用外语衡量一个人?
————落实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统一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目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比全国其他省市特别是一些人口大省明显
偏低。这是教育资源的显著分配不公。根据党的政策,国家每年拿出一定的招生指标,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这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享受到良好义务教育资源的北京却得到降分录取照顾却令人匪夷所思。建议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或进入211工程的100所大学,实行统一出题、统一录取分数线。这样既能体现公平,也可保证大学新生的质量,还将维护北大、清华的声誉,彻底割断大学录取分数线与户口的脐带。————统一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金标准,使企业单位退休职工也能老有所养。
————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实行纪检部门垂直管理,监察、审计部门划归同级人大管理,并推广异地办案制。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内设部门的中层干部,实行任期制,任期一到,就地免职,待遇取消,开始新一轮竞聘。
中国扶贫基金会--民生问题清单 篇5
2015中国民生银行校园招聘常见问题解答 河南银行招聘网
Q:提交的简历如何筛选?什么标准?
A:提交的简历申请全部由我们的 HR 人员进行筛选。我们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将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依据人岗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员甄选。希望大家注意在简历中突出个人可以考察的优势,如:成绩排名、获奖情况、论文发表情况、活动组织经验、社会实践经验、科研项目经验等。
Q:劳动合同如何签订?
A:聘用的员工都要与直接服务的用人主体签订劳动合同,新员工合同期限一般为 2 年,其中包括 2 个月试用期。一个合同期满后,经双方同意,可以续签。
Q:工作压力大吗
A:工作压力,民生各个条线有各个条线的压力。
会计柜员很少有能够在七点前下班的,你要是在营业部或者大的支行工作,一个星期每天晚上九点之后下班也是可能的,最迟干到11点也不是没有的。要是客户经理,自己相对比较轻松,但各种存款的压力会把你累死,各种数字的考核指标,真的是太累了,当然有资源的除外,呵呵。即使去做了内勤,去了职能部门,也不容易。民生银行人员精简,办公室的工作到晚上11点的也不是没有所以总的一句话,民生的工资高,但是压力大、工作强度高。
中国传统节日知识清单 篇6
时间
风俗 相关诗句
1.除夕 大年三十 吃年夜饭,守岁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2.春节 正月初一 贴春联,年画、放鞭炮、拜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 正月十五 吃元宵、猜灯谜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4.清明 4.4~4.6 扫墓,踏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
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 赛龙舟 挂菖蒲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6.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拜织女,穿针乞巧 天阶月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7.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祭鬼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孟兰古意存。
8.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 插茱萸 饮酒赏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小试牛刀:
1.下面诗句直接或间接地写到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按节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A.②③①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2006年陕西省)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来。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中国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
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文化民生的“中国梦”何以可能? 篇7
关键词:中国梦,民生建设,文化民生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一贯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民生不仅是指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 还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 即文化民生。党的十八大之后, “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最强音。“中国梦”除了指经济增长梦, 政治文明梦, 生态美丽梦, 民族复兴梦之外, 还应当是指“文化民生梦”, 即文化民生的“中国梦”。那么, 在当下中国, 如何实现文化民生的“中国梦”呢?换言之, 文化民生的“中国梦”何以可能呢?
一、文化民生建设的原因分析
文化民生并不是一个现代概念, 即不是现当代社会才有的, 而是与政治统治相伴而生。换言之, 不同国家、不同朝代的统治者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文化民生建设。那么, 为什么要开展文化民生建设呢?笔者认为,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满足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是开展文化民生建设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类学家马斯诺夫斯基曾经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 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人都是需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寄托的。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 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更不能拥有一个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
其次, 获取政治合法性与正当性是开展文化民生建设的根本动力。民情拥戴和民意认同从何而来呢?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 主要有三种来源方式, 即传统、魅力和法理。传统、魅力和法理固然能够唤起民情拥戴与民意认同, 但是, 一方面, 传统和魅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削减直至消失殆尽;另一方面, 法理也会因民众的利益得不到满足而遭遇认同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 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民众以实际的利益, 开展文化民生建设就是这样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三, 增强国家民族核心竞争力是开展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原因。我们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绩和国际影响, 然而我们并没有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真正原因就是发达的生产力水平、雄厚的物质财富和领先的科学技术并不是全部, 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才是根本。美国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 就是因为它给世界创造了一个“美国梦”, 它“率先输出的是价值、精神和理想, 几乎让全球人都追求这种‘梦想’”, 借助这一软实力它轻易地使自己的势力扩张得以实现。总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二、实现文化民生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之后,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文化民生建设的接力棒, 继续加紧推进文化民生建设。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一言以蔽之, 民生, 包括经济民生、文化民生等, 是“中国梦”的基础;有且只有改善民生, “中国梦”才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在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圆满实现。
首先, 坚持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经济增长与文化民生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只有经济增长了, 文化民生发展才有充实的物质条件, 不能一味地为了文化民生建设而忽视经济发展。反过来, 文化民生发展又推动着经济增长, 为其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只有文化民生发展了, 经济增长才有持续的动力支撑, 不能一味地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民生进步。当前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坚持经济增长与文化民生发展两条腿走路。
其次,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民生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是广大群众的精神生命的支柱问题, 即安身立命之道的解决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心理共识、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是文化民生的精神生命所在。我们要在多元中强化主导、在多样中形成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方向, 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把践行核心价值观同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功能。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民生工程的灵魂, 指导文化民生建设, 坚持以文化人, 让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民生服务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中国教育的民生情怀 篇8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两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各项落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新建扩建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对于一幅需要10年才能完全展开的宏伟画卷来说,两年只是开端,但这个开端所奠基、勾画和展示的,恰恰是这轮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最根本的主题,那就是回应老百姓呼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贴近民生的教改道路越走越宽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2011年,国家遴选千所示范性中职学校,校均投入1 000万元。
仅仅是在两年前,很多城市的家长为了送孩子上心目中的好学校,不得不花钱、托关系,甚至举家陪读。
山西晋中北田村村民郝巧根,为了让女儿进城读书,不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那时“房租高了,土地撂荒了,收入少了,吃肉的次数少了”。
“二三流学校学生往一流学校跑,农村学生往城里跑。”一位老校长一语道出当时中国教育人口的走向,结果是“一流学校人多得挤不下,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人又少得办不下去”。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生活日渐宽裕的中国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仿佛一夜之间,刚刚“有学上”的人们,开始迫切地要求“上好学”。对于一个拥有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受教育人口最多,且刚刚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大国来说,这样的需求似乎来得太快、太急了。然而,对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幸福来说,这样的需求并非没有道理。
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与个人前途命运、家庭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单从就业率指标来看,世界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比高中毕业生高9%。
再急切的家长心里都明白,教育从普及走向优质有一个过程,优质学校不是一夜就可以形成的。于是,“择校”一度成了一部分人为自家孩子“上好学”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为了上一所好学校,竞争的“起跑线”一再提前,甚至延伸到学前教育。
“择校”犹如“饮鸩止渴”,由此造成的无序竞争,更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出现了“贫者益贫,富者益富”的“马太效应”,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既是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的亿万家庭最深切的呼声,也是《教育规划纲要》着力破解的难题。
在追求“上好学”的目标上,国家意志与民众呼声达成了最大程度的共识,那就是把优质教育的“蛋糕”做大!
针对“入园难”问题,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学前教育系列重大项目。根据计划,3年内,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这些消息,让心急的百姓笑逐颜开。
为了治理“择校”顽症,各地打出“组合拳”:
切断利益链——江苏盐城化解学校债务、杜绝择校费;改革指挥棒——山西晋中优质高中向所有初中分配招生指标;共享教育资源——四川成都打破城乡界限、一体化集团化办学;强化师资队伍——浙江嘉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鼓励双向流动。
“没交一分钱,没托一个人,孩子名正言顺上了盐城实验小学”,家住江苏盐城的周先生说,孩子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读书,是他两年来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情。
然而,如果仅仅满足家长们“上好中学,考好大学”的单一教育诉求,即使优质中小学的“蛋糕”做得再大,教育改革的路也难免会越走越窄。合理引导家长的教育需求,完善教育体系和结构,办多样化的教育,走多元化的成才之路,才是真正贴近民生的教育改革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曾指出,教育系统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此时教育需要作出选择。而教育的选择就是社会的选择。
教育改革的选择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有求必应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另一种是高瞻远瞩地引导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如果深入观察这一轮教育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存在“双轮驱动”的现象,即在为老百姓提供“想要的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社会“应有的教育”,职业教育即是一例。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倾其所能,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图做大另一块“蛋糕”,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同样优质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搭建更为广阔的成才空间。
2011年,国家遴选1 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予以重点“武装”,校均投入1 000万元。加上之前已经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校均投入2 000万元),职业教育也有了国家级“重点学校”,据悉,第二批371所中职示范校建设也已立项。这些优质重点职业院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也是响当当的优质教育品牌。
国家投入156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力推校企合作,组建近500个职教集团,5 6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43个行业,覆盖30%的中职、80%的高职院校。
打通中职与高职的通道,拆除中职和高等教育的藩篱,注册入学、“技能高考”等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去年,湖北省500多名没摸过普高教材的中职生进入了大学。
“过去在黑板上‘跑’火车,现在在动车组模拟仿真驾驶系统上‘开’火车。过去毕业生操作技能不强,学生就业困难。现在我们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胡定军的一番话,折射出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
从倾听民众心声入手,为增进教育“产值”发力,哪里不好就改革哪里,教育决策部门的民生视角和科学决策不仅增加了亿万学生和家长选择教育的自由度,也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为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赢得了更多支持和更大空间。
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越来越大
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贫困地区2 600万孩子;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专项经费,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
中国教育最大的“分母”在农村,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在农村。因此,《教育规划纲要》的着力点首先放在了农村教育。
翻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的大事记,我们发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再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农村教育,出台政策最多的是农村教育,投入最多的也是农村教育。
为了让农村孩子学得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现在,农村最好、最安全的建筑是学校,家长最放心的是学校。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河乡中心小学校长王子玉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舞蹈室、实验室、图书室、液晶屏幕、校园网,我们一样也不少!”
为了让农村孩子吃得好,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中央财政给每生每天3元补贴,2 600万孩子吃得更有营养了。广西都安县澄江乡古山小学学生黄月佳高兴地说:“学校食堂顿顿有肉吃,比家里的饭还香。”
为了让农村孩子在校住得好,中央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解决寄宿制学校住宿、食堂、饮水、厕所等一系列难题。“现在的房子好,有暖气,还不收费!”离家四公里的陕西省渭南市苏坊镇初三学生李欢住进学校,成绩比原来提高了,家长也放心了。
为了让农村孩子行得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校车制度,拨出巨额资金,购置校车,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孩子坐进“特权”车、放心车。
为了让2 000多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安心学习,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全国已建立留守儿童指导服务阵地37 000多个,开展品牌活动4 000多项,培训代理家长158万多人次。“以前,同学们放学后要么去网吧,要么在家里帮着爷爷奶奶干家务、带弟妹。现在,放学后,还能参加读书小组、绘画小组等活动,晚上多媒体教室还放电影。”陕西省陇县苟家沟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梅说。
为了让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接收这些孩子的学校。
为了让农村孩子拥有好教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扩展到16个省的师范院校。“特岗计划”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培养的教育领军人物中,95%是农村中小学教师。
为了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中央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在浙江省嘉善县,城乡学校管理干部、名师、普通教师、新教师、特长教师进行双向流动。嘉善县实验中学校长周建平说:“教师流动带活了教育全局,每个人都比以往更有活力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看到农村中小学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后激动地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活了,老师的积极性也被激活了。如果农村教育都能这样改革,我们的教育就大有希望,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大有希望!”
资助弱势群体的政策越来越多
国家启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54.5亿元;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安排1万专项计划,面向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有部分群体受到各种先天和后天条件的制约,社会资源比较匮乏,收入、地位和社会尊严处于弱势,其改变自身状况的能力较弱。对于他们来说,接受教育就意味着走出贫穷,摆脱困境,获得发展。因此,能否让困难群体子女上好学,是衡量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一个国家公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中央政府作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逐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密集出台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
两年之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连续两次上调,小学生从最初的每年500元提高到1 000元,初中生从750元提高到1 250元,1 568万名学生受益;
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原来每生每年2 000元提高到3 000元,惠及4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
2011年秋季学期,70.28万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通过开学前后的专项检查,无一名高校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初中毕业后,我想这辈子的读书生涯肯定就此结束”,四川省甘孜州藏族小伙扎西拥登,曾为家里无力供他上学而抱憾。如今,他是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2010级机械加工专业的一名学生,“得知中职学校不仅能免学费,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助,上学的往返路费还由政府报销,我高兴极了!”
目前,全国共有906万名中职学生享受每年1 500元的国家助学金政策。395万名农村、涉农专业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免费中职教育。
在云贵高原腹地的大山深处,楚雄州禄丰县黑井镇的96个自然村创造了学前一年100%入学率的奇迹。前来给孙女交“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省政府助学金申请表”的李老汉,一个劲儿地笑。
从2011年开始,我国首次设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
经济原因仅仅是困难群体求学路上的一道障碍,除此以外,还需要为他们建立另外一种补偿机制——给予特殊的关怀。
有关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起跑以及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后阶段的考试问题,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论证和调研。2012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这项涉及户籍制度、招生指标等多重问题的社会系统性改革,已列入山东、湖南、重庆的改革试点,全国性方案出台指日可待。
对残疾儿童,政府采取特殊的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国家启动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投资54.5亿元,在人口30万人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尚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截至2011年,实际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 182所。告别昔日在破仓库上学的教室,走进2.3万平方米的美丽校园,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的聋哑孩子笑容格外灿烂,98%以上的高考升学率与就业率更让他们自信面对未来。
高校招生也向寒门学子倾斜。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过去,全国考生大学“一本”平均录取率为8.5%,而680个贫困县为5.7%;今年,根据招生计划,贫困地区学生“一本”录取率将提高到6.4%。
一条条好消息传遍城市乡村,一个个家庭展露笑颜。每一条消息都有上百亿元的“含金量”,每一条消息都惠及千千万万的孩子,每一条消息的背后都凝结着党中央对教育、对学生们的浓浓爱意,每一条消息的背后都饱含着中国政府关注教育,关注弱势群体的民生情怀。
回首过去的两年,教育改革的每一项举措都事关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体验,也正因如此,改革的每一个步骤都如同抽丝剥茧,格外需要耐心、果断和沉着。
【中国扶贫基金会--民生问题清单】推荐阅读:
全国重点光伏扶贫县区清单10-22
中国民生与中国速度08-27
民生牵引中国09-14
中国民生银行09-13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交通06-10
中国扶贫09-13
论文《中国的经济与民生》08-26
改善民生 点亮中国梦(两会回眸)07-31
中国民生银行员工年终总结11-28
扶贫存在问题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