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扫盲工作总结

2024-08-01

2010扫盲工作总结(共6篇)

2010扫盲工作总结 篇1

2010年新城村扫盲总结

2010即将结束,我村本年度扫盲工作接近尾声,为实现 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要求,和巩固我村“两基”工作的成果,现将我村本年度扫盲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了扫盲意识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计划,切实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小组 在开展义务扫盲的同时,认识文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乡女性文盲率较高,年龄普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专门成立了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扫盲计划,使得扫盲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组员们在扫盲工作中奉献精神强,负责扫盲的老师教学手段也灵活、致富经验较丰富。

2、更新学员观念和授课方式,增强学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更新观念,强化科技意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和脱盲的积极性。结合本地实际,我们组织教授了相应的科学技术,因为致富离不开科技,也离不开因地制宜。避免人们再受此前其他一些地方扫盲发放补助给参加培训人员培训方式的影响。此次我们更新了学员来参加学习扫盲与脱盲的观念。告诉学员参加培训,目的是让参训学员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我们不收取学费,同时也不发补助。实行自开班以后,1

每个周星期四进行授课,学员大多都能准点到场。

二、组织实施 有效落实

为准确掌握扫盲人数,我们采年初实行校对。组织教师把辖区内流动人员及后续入户人员名单从派出所、村委会档案中认真清查,凡没有达到脱盲标准的人员,准确统计在册,并请村干部配合,动员文盲、复盲学员到校学习。由于分村校进行办班的方式灵活,学员学习方便积极性也高。他们在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和学习的需要。从内心里,他们感受到了学无止境,学习受益。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为保证每位学员都学有收获,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挑选出的都是那些奉献精神强,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师。他们认真备课、授课、课后辅导,结合文盲、复盲学员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把学员感兴趣的知识细心传授,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同时,学校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从网络上下载那些有农村致富经验的技师及致富能手的课程,给学员观看,结合当地实际,主要以种植蔬菜、养鸡、养鱼、养猪为主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安排,使学员认识科学种植、养殖结构,比传统的方法更加有效。使他们学习兴趣、氛围更浓、更深,为开展家庭致富共同奔小康的建设目标,有了更高的热情。

五、不足之处

1、仍有一些人对扫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扫盲工作不予支持。

2、学员的文化层次不同,教师授课水准较难统一。

3、时间紧、任务重,授课教师都是兼职,经验上还是比不上农学院等专业教师。

4、培训扫盲经费不足,使得一些更完善的措施没能得到落实。

但不管怎样,在明确2010年我组扫盲工作指导思想、科学分析本乡文盲现状、和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的前提下,本年度的扫盲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二O一O年8月

中国扫盲工作的成就与经验 篇2

[关键词]文盲;扫盲工作;评估报告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的扫除文盲工作进行了6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15岁以上文盲人口已从2000年的8507万,下降到5419万,成人文盲率从8.72%下降到4.88%,降低3.84个百分点。中国成人文盲率首次降到5%以下,青壮年文盲率仅为1.08%。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扫除文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一、中国扫除文盲进程的历史回顾

只有回顾历史,才知道道路的艰辛与伟大。1949年,全国有5.4亿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有80%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也找不出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来。从新中国建立之日起,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扫除文盲工作,其重视程度之高、文件(讲话)密度之大、动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第一阶段:初步扫除(1950-1977年)。

从新中国建立之初,扫除文盲工作就被提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 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争取在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1950年9月20日至29日,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规定识字教育的标准是:“农民业余初级班(组)吸收文盲与半文盲入学,使其在3年内认识常用字1000字以上,并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一场“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1952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任命楚图南为主任委员,李昌(兼党组书记)、林汉达、祁建华为副主任委员。[2] 1952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扫除文盲运动的补充指示》。为加强对扫除文盲工作的组织领导,经政务院批准,1953年10月19日起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与教育部合署办公。1954年11月18日,教育部、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指示发出通知。

195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又谈到了扫盲运动:“扫盲运动,我看要扫起来才好。有些地方把扫盲运动扫掉了,这不好。要在合作化中间把文盲扫掉,不是把扫盲运动扫掉,不是扫扫盲,而是扫盲。”[3] 1956年3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成立大会,选举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为会长。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扫除文盲章程。1956年8月,教育部、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提出争取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扫除农村2亿多青壮年文盲。1964年,我国开始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52%。

1980年3月,教育部、农业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在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的《关于第二次农民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要求继续抓紧扫除现有12000万农民青壮年文盲。到1981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4144.8万人。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12 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尚有2.358亿人。中国扫除文盲工作初见成效。

第二阶段:基本扫除(1982-2000年)。

1990年1月8日,原国家教委等十个中央部门、团体联合召开了迎接“国际扫盲年”全国电话会议。会议提出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扫除400万文盲的要求。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中的文盲率降到5%以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0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即以县统计占全国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我国12岁及其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为22996万人,文盲率为34.46%,其中男性为20.76%,女性为48.85%。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5岁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为18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5.88%。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成人文盲数量减少了近1亿,实现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全国成人文盲率降至9.08%,青壮年文盲率降至4%以下。

第三阶段:全面扫除(2001-2015年)。

2003年,中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全民教育行动计划》,围绕《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的6项共同承诺及12项保证,明确提出了2001-2015年中国全民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对推进全民教育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就全国范围而言,从1990-2010年,全面实现文盲减少50%的目标。全国15岁以上文盲人口从1990年的18000.30万人,减除到5419.08万人,共扫除12581.22万人,扫除率为69.89%,接近70%,见表1。

二、中国扫除文盲工作的巨大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群众团体及广大人民群众,与文盲现象进行了艰苦卓绝和长期不懈的斗争,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提升民族素质、提高人类文明程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中国已经从一个文盲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中国教育年鉴记录了我国从1949-1981年各阶段扫除文盲的数据情况,表明期间共扫除文盲14144.8万人。本专题组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有12584万人脱盲,为降低世界文盲的比例作出了贡献。本专题组查阅了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剔除重复统计,即减去1972-1981年重复计算的3872.5万,得到中国扫除文盲的总体规模,见表2。

综上所述,综合各方研究成果和意见,我们认为,解放60多年来,中国累计共扫除文盲2.8亿人②。

2.探索出一条发展中人口大国扫除文盲道路

中国扫除文盲的道路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扫除文盲的成功道路。这是一条将过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党和政府领导全体人民消除文化愚昧和知识文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扫除文盲工作行之有效的思路、模式和方法。

——领导体制。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将扫除文盲工作确定为基本国策,将扫除文盲作为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伟大工程和战略举措,由党和政府最高领导层亲自设计、组织、参与和发动,从战略高度确定扫除文盲工作的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形成了科学的扫盲工作领导体制,解决扫除文盲的思路、方式和路径问题。

——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扫除文盲取得成功的巨大制度优势。中国党和政府充分发挥理论、政治、组织、制度和密切联系群体的优势,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了人民扫盲,扫盲为了人民,扫盲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动员。社会动员能力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能力。从解放之初起,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打赢了一场全民参与扫除文盲的人民战争。

——合作机制。中国政府真诚地与国际组织合作,虚心学习世界各国扫除文盲的成功经验,接受国际组织指导、帮助和援助,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组织扫除文盲工作,真诚地履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扫盲责任。

三、中国扫除文盲工作成功经验

1.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成功扫除文盲的制度保障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动员能力,在扫除文盲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国家动员能力是指国家为抵御战争、自然灾害、进行国家建设或组织重大事件所体现出的组织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能力及其使用效率。社会动员的广泛性、社会动员的持久性和社会动员的深层性,在极短时间内动员所有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公民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扫除文盲过程中。集中举国人力、物力和财力,办扫除文盲之大事。坚持扫盲持久战,60年始终不懈努力,打赢了一场扫除文盲的“人民战争”。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中集体主义思想,为中国扫除文盲提供巨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充满着集体主义思想光辉。中国扫除文盲过程上所体现出的集体主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全民团结,国家战略利益和民族未来,以扫除文盲为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二是全民共同参与。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集全民智慧和全民力量,扫除文盲。第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协调管理,大大提升了中国扫除文盲的工作效率。在扫除文盲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发挥中央部门之间、地方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统一管理、协调配合作用。扫除文盲管理部门,一般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教育、宣传、农业、民族、人事、财政、公安、文化、统计、新闻媒体和部队、共青团、省妇联以及各种协会等民间组织,广泛参与,协同配合,将部门与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协调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大力提高了扫除文盲的工作效率。

2.党和政府坚强领导是成功扫除文盲的组织保障

扫除文盲是国家行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中国最高领导层为扫除文盲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1949年底,在毛泽东直接关怀下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新中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0年6月,毛泽东又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和旧有社会文化的改革工作。”在听取专家意见之后,毛泽东还亲自制定了“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教育战略思想、人口战略思想和经济战略思想。1956年,新中国扫盲工作进入了高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扫除文盲的决定》的发布将扫盲工作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第一次把扫盲作为国家发展大计。此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连续奋战数十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李岚清等老一辈革命家、几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倾注心血,体现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顶层设计分工协作是成功扫除文盲的工作方法

长期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党政部门工作计划。从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规划(计划)”都将扫盲工作纳入其中,作为重要的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目标。以规划为基础,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一系列配套文件,将规划转化为可操作、可实施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形成上下配套、整体结合的扫盲规划和政策体系。

一是规划扫除文盲工作基本方向。最为典型的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扫除文盲工作刚刚进步,中央政府就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目标、标准、政策和方案。1952年5月1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各地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的通知》,中央强调在广大劳动人民及工农干部中扫除文盲,是我们国家实行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必要条件,同时是一项迫切和重大的政治任务。二是确定扫盲基本标准。195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扫除文盲的决定》对于扫盲的目标、步骤进行部署,同时对扫盲标准提出明确要求:从1956年开始,在工农群众中大力开展识字教育,要求各地按照当地的情况,在5年或7年内基本上扫除文盲。农村识字标准是1500字,能够大体上看懂浅近通俗的报刊,能记简单的账,写简单的便条,会做简单的珠算;工人识字标准是2000字左右。机关、厂矿企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城市街道都应该积极举办识字教育,大力组织工农干部、工农群众、城市居民中的文盲参加学习。要保证参加识字的人至少每年有240小时的学习时间。三是建立扫盲政策法规制度。确立扫除文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国家策略,并使其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国家把“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同“全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从而明确了接受扫盲教育是每个文盲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扫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988年2月,国务院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提出了扫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扫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四是形成覆盖全国的扫盲体系。成立包括党委、政府、工会、妇联、青年团、农会等部门,以及教育、文化、出版、报纸、广播等部门的代表扫除文盲委员会,决定扫盲运动的方针,制定扫盲计划,指导与组织政府文教及工、农、青、妇各有关方面有计划地配合进行;计划教材读物与宣传工具的供应; 计划识字教师的训练与调配;规定经费开支标准与预算;划与调配为扫盲所需要的房屋和设备;进行工作检查,总结与推广教学经验,及时纠正偏差等。中央与地方政府相互协调、地方与地方政府协调,形成了中央、省(市区)、市、县、乡、村六级扫盲工作管理体系。各地政府制定扫盲文件一般有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省农委、省民委、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林业厅、省统计局、省广播电视局、省军区政治部、共青团吉林省委、省妇联、省科协共同研究制定和颁发,并共同协调贯彻执行。

4.内容手段和方法创新是成功扫除文盲的基本路径

早在1949年8月25日,华北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的坚决倡导者吴玉章就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地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对吴玉章的建议,毛泽东极为重视,把信批转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在毛泽东的关心下,1949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4]

最高领导层直接关注扫盲内容和方法。毛泽东主席还就教学内容和教材作了详尽的指示:“第一步,为了记工的需要,学习本乡的人名、地名、工具名、农活名和一些必要的语汇,大约二三百字。第二步,再进一步学文字和语汇。要编这样两种课本:第一种课本由从事指导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各就自己那里的合作社的需要去编,各处自编一本,不能用统一的课本,这种课本不要审查;第二种课本也应由从事合作化工作的同志帮助当地的知识分子,根据一个小范围的地方(例如一个县或一个专区)的事物和语汇,加上一部分全省(市、区)的事物和语汇编出来,也只要几百字,这种课本,各地也不要统一,由县级、专区级,或者省(市、区)级机关迅速地加以审查。做了这样两步之后,再做第三步,由各省(市、区)教育机关编第三种通常应用的课本。以后还要有继续提高的课本。中央的文化教育机关应当给这件事以适当的指导。”[5]这些对于扫盲阶段特点的把握和具体扫盲方法的创新,是尊重扫盲规律的体现,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扫除文盲工作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以民教民的办法创造性解决扫盲师资问题。据当时报道,在扫盲的业余教师队伍中,有七八百万是通过扫盲运动已经识了字的农民,大批投入农业生产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也是一支很大的力量,此外还有一百多万农村小学教师。当时就是号召“发动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使一切识字的人,包括工人、农民、市镇居民中识字的人,包括学校教员,高小以上学校的学生、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都加入到扫盲教师队伍里。“以民教民,能者为师”,“教师条件很平常,识字就能教文盲”。提倡“十字先生”、“百字先生”,“扫除文盲人人有责,教人识字是一项光荣的任务”。许多地方提出了这样一个动人的口号:“一切识字的人都要动员起来教人识字,一切不识字的青壮年都要组织起来努力学习。”各地呈现“亲教亲,邻教邻,夫妻识字,爱人教爱人,儿子教父亲”的现象。这些经验的推广,使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读书声声响,处处是课堂,互教又互学,师生大家当”的热烈场面。到1953年止,全国扫除职工文盲近100万人,扫除农民文盲308万人。许多从“扫盲班”毕业的学员升入了业余学校。

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开展扫盲工作。195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识字教育必须贯彻执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改变以单纯识字和计算为主的扫盲课程,使学文化、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经营致富紧密结合,在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提高扫盲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脱盲与脱贫相结合。中国扫除文盲将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使扫盲向育人、智力开发、科技致富方面转化,实现扫盲与初、中级技术培训接轨,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取得的成果。

5.全民动员群众参与是成功扫除文盲的社会基础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积极行动,全国城乡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扫除文盲运动。为了不影响日常劳动生产,我国扫除文盲过程中,主要采用夜校形式集中面授开展扫盲,尽量不耽误学员的务农时间。扫盲教师可巡回指导,也可动员子女教父母,丈夫教妻子等不同形式开展扫盲工作。同时提倡, “千人教万人学,万人教全民学”,“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扫盲也要大跃进”。很多学校的儿童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用“包教保学”、“教自己父、母、哥、嫂识字”、“把文化送上门”等办法,出现了“夫教妻”、“子教父”、“能者为师”、“大家动手,扫除文盲”、“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感人场面。[6]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创造性扫盲做法,对于扫除文盲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6.验收奖励巩固成果是成功扫除文盲的动力机制

成功的管理行为一般包括规划、目标、实施和监测等若干环节。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扫除文盲涉及千家万户,参与者包括城乡文盲和扫除文盲工作者多达数亿人——这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建设、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扫盲工作开始之日起,中国政府就高度重视管理工作。一是目标制定,二是标准制定,三是过程监测,四是成果验收。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落实扫盲工作责任。中心校要责无旁贷地负责组织制订扫盲计划和实施办法,协调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扫盲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在中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我国文盲人口是8507万,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成人文盲数量减少了近1亿,其中扫除青壮年文盲4610万,成人文盲率已由22.2%下降到9.08%。

7.国际指导合作交流是成功扫除文盲的助推力量

1984年9月7日四川省巴中县由于扫盲成绩显著,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1984年“野间扫盲奖”。这是中国第一次荣获该组织的扫盲奖。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有16个单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扫盲奖项。

据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成人文盲(15岁以上)数量从18200万减少到8500万,成人文盲率从22.23%降低到8.72%;青壮年(15-50岁)文盲人数从6171万降到2044万,青壮年文盲率从10.34%降到5%以下,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也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将文盲率降低一半的要求。中国许多地区或单位荣获了“娜杰达·克·克鲁普斯卡娅奖”、“野间扫盲奖”、“世宗国王奖”等国际扫盲奖励和荣誉,充分反映了我国扫盲教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扫盲行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8.提高教育普及率、防止新文盲产生是扫盲工作的根本保障

中国政府将提高教育普及水平、防止新文盲产生作为扫除文盲的重点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据1990年10 % 抽样调查资料, 全国6~14 岁不在校儿童为3374 万人,占同龄人口比重为19.07%。城镇不在校人口比重为14.16%,乡村为20.51%;女性不在校人口比重为2.32%,男性为16.05%。到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从2002年的90%提升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100%。2011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7%,其中男女童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78%和99.80%,性别差距全面缩小。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6~14岁不在校儿童为270.83万人,占全国6~14岁人口的2.07%,其中男性为2.05%,女性为2.09%。与1990年相比,大为减少,有利地促进了扫除文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6.

[2]郝和国.新中国扫除文盲运动[OL].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txt/2009-08/22/content_18381497.htm.

[3]毛泽东选集[M].北京:1977年版,第5卷.

[4][5]吴珏.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四次扫盲高潮[OL].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72/85037/85038/6925135.html.

[6]翟博,刘华蓉,李曜明,张滢. 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来自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报告[R].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177/201209/141845.html.

蒿咀铺乡2010扫盲工作规划 篇3

为了落实教育部等12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文盲人口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以及《合水县年扫盲工作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蒿咀铺乡2006年扫盲工作规划。

一、扫盲工作现状

我乡辖 4个行政村,总人口数5718人,农业人口5528人,段内人口3153人,女1616人。15周岁人口99人,15周岁以上文盲人口30人,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以人为本、特色富民、实现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本年末,使我乡扫盲工作达到全县扫盲工作要求,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符合终身学习要求的扫盲工作体系,使我乡扫盲工作挤身全县工作先进行列。

(二)目标任务

当年参加扫盲学习36人;巩固学习327人;巩固率99%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1.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公安派出所、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乡妇联、残联、老体协及中心小学校长等单位领导组成,各村成立相应的扫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书记(或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各村委派所在地小学校校长兼任,成员由各村两委成员担任,确保扫盲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建立健全扫盲教学队伍。各村小学配备1-2名兼职扫盲教学管理人员,并为扫盲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由各村小学、乡文技校的教师组成扫盲教学队伍。

(二)改进方法,提高质量

1.改进扫盲组织方式。采取集中办班、送教上门、包教包学、子女教父母识字等方式进行扫盲教学。对有一定识字量,又无任何文化程度证明的青壮年,可直接组织参加脱盲考试,“以测代扫”。

2.增强扫盲教学实用性。在学习《农民识字课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文盲学员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实用而急需的学习内容,特别要加强脱贫致富、农村实用技术、家庭理财、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可聘请当地的农业技师、致富能手进行授课,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开展扫盲教学研究。要针对文盲的实际情况,钻研教材,按教学进度备课、上课。要把语文、数学学习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让学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阅读和计算,提高文盲的学习积极性。要克服“以识为主、学而不用、用而不学”现象而导致的文盲复盲现象,扫盲要与脱贫致富、学习实用技术相结合,通过学技术带动学文化。

4.探索脱盲测试新方式。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脱盲考试模式,探索适合文盲学员特点的脱盲测试方法,利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形式对文盲学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测试。

(三)加强检查,巩固提高

乡扫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扫盲工作的过程督导,对各村的扫盲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及时总结扫盲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建立扫盲工作奖惩制度,推动扫盲工作顺利进行。

蒿咀铺乡扫盲工作领导小组

2010扫盲工作总结 篇4

扫除文盲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我镇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我街道奔小康步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做好扫盲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大力开展扫盲课程和教学改革,建立以满足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扫盲教育机制,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二、工作目标

今年,国务院将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是对我镇扫盲工作成效的一次检验。要全面扫除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使青壮年脱盲人员普遍接受继续教育。控制复盲现象,在巩固扫除文盲成果的基础上将青壮年非文盲率不断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调查摸底,健全档案。要组织相关力量,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所在辖区内15-50周岁的青壮年,特别是对其中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新增文盲要加强核查。在此基础上,核清文盲底数,建立现有文盲档案,形成完整的文盲基本情况资料,并将有关数据及时上报,为今后一阶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扫盲工作打好基础。

(二)全面开展杜绝新生文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采取扎实措施,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杜绝新生文盲。对15周岁以下的文盲,由所在地各小学校负责进行补偿教育,使其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或达到个人脱盲标准;对15-24周岁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要保证有一个脱盲一个。要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我镇各小学校和成人教育中心校的作用,制订具体措施,在青

壮年脱盲学员中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实用技术培训及各类专项教育活动,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切实巩固、扩大扫盲工作成果。

(三)积极开展扫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转变扫盲教育观念,建立以满足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扫盲教育机制,提高扫盲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改革扫盲教育的评估方法,重视扫盲教育的过程评估。将以识字量为主的结果评估方法,逐步转变为考核学员实际能力的过程评估。探索多种形式的功能性扫盲的途径和方法,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群众生活的需要。

四、保障措施

(一)制订和完善扫盲与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切实加以推进。充分发挥全镇小学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把扫盲任务落实到人,采取送教入户、包教包学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健全各学校、村组、扫盲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动员全街道各方面力量参与扫盲,进一步开展扫盲课程教学。镇将进一步加大开展扫盲课程教学的力度。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扫除现有文盲,特别是要全面扫除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对居住比较集中的文盲人员实行定点上课,对文盲较少且居住分散的要组织学习小组或送教上门。积极探索识字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生产劳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扫盲后的继续教育。要建立以满足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扫盲教育机制,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实用技术培训及各类专项教育,特别要注重将扫盲工作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增强对文盲学员的吸引力,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仁化县石塘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010扫盲工作总结 篇5

包括民校联考、公校“择校”试、推荐生、特长生等形式7月12日,本报报道了今年首场由海珠区教育局举办的“小升初”电脑派位,事实上,教育关注度最高的老三区仅2/3学童是靠电脑派位决定入读初中的,民校联考、公校择校试、推荐生、特长生等或明或暗的升学形式,寄托着家长们避开派位不利结果的希望,本月内陆续举行的各区“小升初”派位也最终决定家长是接受形形色色的“择校”结果还是按派位入读。形式1老三区毕业生2/3电脑派位

适用范围:越秀、荔湾、海珠广州日报7月12日报道的海珠区率先对6528名小学毕业生电脑派位可谓教育关注度最高的老三区(越秀、荔湾、海珠)的小学毕业生最普通的升学途径,每区每年上万名小学毕业生,约2/3是通过“电脑派位”这一高科技手段,随机决定初中去向的。从2001年开始,广州市坚决执行国家规定,“市教委直属和区属公办中学一律不再接收择校生”,之后老三区开始采用填报志愿与电脑派位相结合的办法来分配初中学位。形式2

16所民办初中联考四万人争四千学位适用范围:全市

2006年,广州13所民办初中在小升初考试中开始实行联合招考的政策,参与的学校逐渐增多,去年和今年都有16所学校

参与。学校招考的时间一般会安排在6月下旬。这些具有名校背景的民办初中每年招生都全城关注,民校联考提供约三四千个学位,吸引数万小学毕业生报考,成为除电脑派位外第二大“小升初”形式。目前多区派位结果未定,多数已交纳民校学费的家长,仍在坐等结果。

尽管大部分民办初中的学费每学期高达7500元至2.5万元,而且从2006年始录取比例都是10:1左右,但由于办学质量较高,极大挑起了学生家长对联考“小升初”的热情。今天民校联考炙手可热,报考学生同比增长1/3,4万学生竞逐4000学位。民校初中生的“出路”也非常诱人。以广雅实验中学为例,去年和今年,估计广雅实验学校60%~70%学生可顺利入读广雅中学。而在民校联考的美好景象中今年也出现了不和谐音,有部分学生发现,联考同考却不同评卷,原来承诺的“万一考生没有被所报的学校录取,仍能凭联考成绩到尚有空缺的学校补录”有部分学校不兑现。16所“联考名校”:

广雅实验学校、南海执信中学、番禺执信中学、珠江中学、二中应元学校、育才实验学校、华师附属新世界学校、省实附属天河学校、华师附属南国实验学校、真光实验学校、广大附属实验学校、一中实验学校、四中聚贤中学、广外附属中学、增城香江学校、仲元实验学校。形式3公校“择校”试选拔尖子生适用范围:全市

今年6月21日,紧接着20日的民校联考,一场公办初中名校“小升初”择校试暗中开考,越秀区十几所公校以奥英、奥数为试题内容选拔潜在尖子生。广州教育界人士指出,这样的“暗考”其实每年都有,虽然每校可以提供的名额一般只有二三十个,最多的某重点中学也不过100人,但也吸引着大批学生和家长。由于民校联考竞争激烈,不少落榜的小学毕业生只能把目光盯在公办初中名校上,而电脑派位随机进入公办名初中的成功率太低,择校考试就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越秀区东片的2009届小学毕业女生小林说,她5、6月都是在痛苦的考试中度过,首先是去考各校的特长生,然后是民校联考,失利后寄希望于择校试,目前她已经拿到了某公办初中名校的择校资格,“就等着7月16日派位,如果派位派得不好,那择校资格可以保证我读上好初中。如果坐等派位,我进入这所名校的可能非常低,因为它在东片只有20个名额。”

记者了解到,数十所暗地里组织择校试的公校对择校者非常“体贴”,“颁发”资格后并不催着确认来读和交钱,而是准许他们在知道派位结果后才决定要不要择校,实质上作为小升初保底之用。“毕竟每校名为„捐资助学费‟实为择校费的4万~6万元不是谁都能轻易负担得起的。”以“转学生”名义入读初中仍属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和省、市都明令禁止择校,那到底这些“择校生”怎么成功入读的?某重点中学负责人透露,秘诀就

在于“转学”。普通考生想通过转学入名校非常难,因为原校和接收学校都要同意,区、市教育部门要审核。但优秀的奥数奥英生只要通过择校试获得择校资格,名校自然能帮其办理转学。该负责人表示,钻“转学生”空子,实质上已经成为初中择校试的“潜规则”,但要堵这空子很难,毕竟一切“运作”程序上合法。形式4推荐生小升初最为省钱省力

适用范围:越秀、荔湾、海珠在前天的海珠区电脑派位,第一批派位有873名学生先电脑派位,最为省钱省力。这些学生在海珠分片派入19所省一级、市一级的好学校。

不过,要获得推荐生资格可不容易,省一级小学14%、市一级小学12%、其他学校10%的比例使得推荐生资格非常难拿。推荐生资格是通过考察小学毕业生的六年级三项指标来获得的,包括综合表现评价、三好学生和学业成绩三部分。海珠区规定综合评价要为甲(A)等,越秀区则规定占100分总分里30分;海珠区规定推荐生须是三好学生,越秀区则规定六年级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的将获总分值10分;而学业成绩一致按学生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的40%加下学期毕业考试三科平均成绩的60%计算,海珠区要求等级,越秀区则占总分值六成。越秀区按第一批电脑派位生名额按全级学生的分值由高到低排列确认,直至额满为止;而海珠区今年按比例本可招1905名推荐生,但实质上符合条件的仅873人,剩余学位作为普通派位生使用。

看似公正的推荐生资格获得,却让不少家长诟病,如越秀区综合表现评价主要是根据《广州市小学学生成长记录册》对学生设定的素质发展要求进行评价,共有20个子项目,有家长认为“由老师或家长自填,缺乏监督”。形式5

特长生提前录取适用范围:全市

据规定,经过审定的广州市内国家、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可招收不超过当年计划10%的体育、艺术特长生。越秀区的初中特长生有艺术类、体育和科技类特长生三种类型。今年越秀区辖内包括广东实验中学、2中等多所省市属中学均相应招收一些特长生,其中广东实验中学招收92名特长生,包括羽毛球、田径、篮球、管弦乐、舞蹈、无线电测向、科技创新等众多项目。据统计,17所中学共招收695名特长生。在前天的海珠电脑派位中,已经有142名体育特长生、188名艺术特长生提前录取,成功避开派位。形式6非老三区学生对口就近入学适用范围:非老三区据悉,目前除了老三区外,广州其他区和县级市多数采取按地段小学就近免试到对口初中入读。如天河区,冼村小学就能对口上不错的天河中学初中部。因此,不少家长不惜花高价在名校附近购房。然而,各区对二手房业主和租住户孩子入户年限

设置不同,有的区年限为两年或三年。形式7选择入读社会力量办学学校适用范围:全市

7月12日,海珠升学小学毕业生中有2778人是不用派位的,因为他们已经确定入读民办学校(包括国有民办初中名校和一般社会力量办学学校)。据悉,全市的做法是,民办学校同意录取的小学毕业生,其家长或监护人,须在《小学毕业生就读民办学校录取申请书》上签名确认,确定放弃电脑派位或就近对口入学。

广州小升初入学方式大扫描 电脑派位&对口直升

广州老三区越秀、荔湾、海珠,按此方式进行。广州的小升初派位分两种,第一种是推荐生他们是在全市重点中学范围内进行首轮派位。省一级小学14%、市一级小学12%、其他学校10%的小学毕业生能成为推荐生。资格考察通过小学毕业生的六年级三项指标来获得,包括综合表现评价、三好学生和学业成绩三部分。第二次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二轮派位,一般为片区内的对口直升。通常大派位是前很多学校已定好名额,因此,一般大派位时以普通学校为主。广州新区天河、黄埔、白云采用对口直升方式。因此,不少家长花高价在名校附近购房。

16所民办初中联考

广州十多所民办初中在小升初考试中开始实行联合招考的政

策,参与的学校逐渐增多,去年和今年都有16所学校参与。学校招考的时间一般会安排在6月下旬。这些具有名校背景的民办初中每年招生都吸引全城关注,民校联考提供约三四千个学位,吸引数万小学毕业生报考,成为除电脑派位外第二大“小升初”形式。

公校择校

公办初中名校“小升初”择校试一般暗中开考,越秀区十几所公校以奥英、奥数为试题内容选拔潜在尖子生。由于民校联考竞争激烈,不少落榜的小学毕业生只能把目光盯在公办初中名校上,而电脑派位随机进入公办名初中的成功率太低,择校考试就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特长生提前录取

经过审定的广州市内国家、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可招收不超过当年计划10%的体育、艺术特长生。一般在本区内招收,每个学校不同,视具体情况而定。分享第二波:不打无准备的仗,小升初筹备全计划

生活在广州,我们是幸福的,这里有全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活在广州我们也是不幸的,广州各区的教育资源甚不平均。每年都很多BM为了让宝贝能进入一所理想的初衷,忙得晕头转向。如何筹备小升初?一般来说可分以下几步走:

第一步:我了解我的孩子吗?去什么学校很重要,但是了解小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为其选择合适的学校,则直接关系到其日后的成长。小升初是升学,更是一次成长。其实,大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和小孩子谈谈,看看他有什么理想。

你家的小男生,可能会因为这次变成一位可以保护妈妈的大男孩哦~呵呵

例如我见过的一位家长例子,从今年4月份开始,托关系,花钱,找补习老师,为帮小孩子进中大附中。(解释:中大附中基本费用:走读生2.2万元/年,寄宿2.35元/年,除去中大子弟,外招名额约200)小孩子是聪明的,就是很不听话的那种,可能父母纵得比较厉害。成绩一般,经过英语和数学的冲刺辅导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中大附中,不过10月份又找到我们老师希望帮忙辅导的要求,说开学后住校没人管,成绩又下去了。像这种例子,即使冲刺时候进去了,日后的路还是会走得比较辛苦的。

因此,建议先综合分析一下小孩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学习的潜力是很重要的哦,此类问题也可以多和学校老师交流)、性格(是否独立/部分学校需要住宿的)、地理位置、家庭问题,对这些问题都有个底后再开始考虑学校的问题。

第二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该如何上马?

一般来说除去其他主观因素,选学校最重要考虑的还是成绩的问题。常见的学生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成绩优秀,手握华杯/市奥英证书

此类同学的BM是最幸福的,直接等学校邀请函吧,而且部分学校为了抢生源还会有奖学金、学费减免的优惠。这就是为什么“奥英/奥数”疯狂的原因。(当然也还有其他利好,下边会提到)

第二类:成绩拔尖,无证书 第一选择是电脑派位进入公立学校重点班(部分区对口直升学校)或者冲刺16所民校的第一阶梯学校,当然能选上前者是省力又省心。后者的话只要稍加筹备,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不过后者即使考上了也还是要交不菲的择校费的哦。注:前民提到的奥数利好,是由于联考三科里面只是数学是120分,虽然说奥数已被封杀,但是为了能筛选生源,每年这20分拉分题一般都是类似奥数的题型,因此有学过奥数的学生做起来还是很有优势的。

第三类:成绩普通

这类的学生是占大多数,如果希望进好的学校还是有机会的,毕竟小学教育和小升初考试还是不大一样,拟定好的目标学校策略,陪小孩子做好充足的应试准备,付出总是会有回报。冲刺一下总好过直接让电脑(电脑派位)决定孩子的命运。

第四类:艺术体育特长生 如自身有某方面的特长,可以事先向教育局了解一下广州有哪些学校每年招收何种特长生。注意:部分学校只对区内特长生开放招生,需了解清楚。

第三步:寻找心中的那间MR.Right学校

及时了解区内各中学情况(特别是对口直升的学校),听取周边亲戚/朋友/老师/网络消息等经验及对各个学校的评价。此部分由于各个片区及学校差异较大,就不一一赘述了。

第四步:拟定作战计划表 筹备时间顺序,按照2009年为例(仅供参考): 08年筹备

一般来说提前1年打探目标学校情况/学习准备/如有参赛则准备竞赛

09年2-4月筹备

各学校家长开放日,可现场咨询,部分可报名 09年2-5月筹备

各类奥英/奥数竞赛(报名/初赛/决赛)09年5月报名

(公办/民办择校考试,具体各学校不同)09年6月考试 18-19日小升初毕业考 09年20日民校联考

09年20日部分片区首批电脑派位(推荐生名单公布,如今年的荔湾区,其实就是要和民校抢生源)

09年21日比较有名的公办择校考试/民办联考成绩发布 09年7月电脑派位(各区时间不一致)与小升初有关的那些赛事 与小升初紧密相关的赛事主要是以奥数和英语竞赛(“奥英”)为主,许多学校都对此获奖者有免试入学、减免学费、优先录取(重点班)的优待,其他的一些

艺术类、体育类奖项则主要视选择的学校是否招收此类特长生(一般为区内招生),此外市三好学生称号对于很多学校也有加分优待。

这里就主要介绍一下数学类和英语类的赛事,简要的可以如下表归纳: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难度)一般(与小升初关系)基本无加分,可以让小孩子试试练练手(09年赛事报名时间)2月13日—3月10日(对象)六年级为一个组别,其他为五年级、四年级、低年级组(备注)通过学校集体报名和个人通过培训机构报名两种方式。

广州市小学生英语智力竞赛(难度)较大(约初二英语水平)(与小升初关系)加分、重点班、减免学费(09年赛事报名时间)5月12日前(对象)限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备注)只能通过学校推荐才能参加比赛,一般学校的名额3~4个

华杯赛(难度)较大(与小升初关系)免试入学、加分、重点班、减免学费(09年赛事报名时间)08年12月(对象)六年级(备注)由学校推荐报名 希望杯(难度)一般(与小升初关系)一般二等奖以上有用,三等奖人太多了(09年赛事报名时间)08年10月15日—12月1日(备注)四年级练兵(对象)五六年级拿奖:。(备注)通过学校集体报名和个人通过培训机构报名两种方式。

小小建议:可以先选定目标学校,然后向该学校了解其对具体杯赛的相关政策,有的放矢,集中

力量突破,毕竟小孩子精力也有限。

公校还是民校?

出于周全考虑,有条件的家长一般都会事先报名参加民校联考或公校择校考,毕竟由于教育资源不平等,多一个机会当然是好事。总的来说各类学校的优先考虑程度如下:

公立学校推荐生>民校第一阶梯>民校第二阶梯>公立学校普通班>民校第三阶梯

按照过往经验,可以有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同时收到民校第一阶梯学校入学通知和第一批电脑派位(重点公校重点班)建议:选公校重点班

理由:两类学校师资力量相当,且一般公校重点班的学生源会好些,氛围好。此外,民校入学后还学要交4万择校费。

2、同时收到民校第一阶梯学校入学通知和第二批电脑派位(重点公校普通班)

建议:选民校第一阶梯学校 理由:由于是电脑派位,公校普通班和重点的生源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3、同时收到民校第二阶梯学校入学通知和第二批电脑派位(重点公校普通班)

建议:选民校第二梯队学校 理由:由于名校有更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出于增强自身实力及对来年招生口碑的考虑,一般会比较认证对待。

4、同时收到民校第三阶梯学校入学通知和第二批电脑派位(重点公校普通班)

建议:两类学校相近,建议按照自身情况选择:如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家庭条件等 附录:

第一阶梯:广雅实验(荔湾)、育才实验、二中应元

第二阶梯:中大附中(民校)、四中聚贤、广实天河

第三阶梯:华附新世界、香江中学、华附南国、一中实验、中大附中(雅宝)、广大附实、广外附中、真光实验、番禺执信、六中珠江中学、仲元实验、南海执信

及时充电,有的放矢,轻松迎战小升初

小升初择校考,虽然摆脱不了临门一脚的运气,不过很大程度上考核的还是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为什么说,就往年经验来看,一般学生最后都会报考几所学校,只要孩子实力达到,总会有一间考得好,全部失利的情况都是少数。因此,有过硬的实力就不怕失利。

小学毕业考试和初中新生选拔考试,侧重点不同,一个是考记忆能力,一个是考应用能力(偏重思维能力),特别是施行新课标后,教材小学数学知识点分散,难以系统归纳总结,提高教学难度,再加上有些小学老师一贯是复习什么,期末考什么,取得好成绩,皆大欢喜,却掩盖了学生真实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面对新问题,新题型缺乏独立

思考,独立解决的能力,平时在校也很少有这种能力训练机会,而重点中学选拔的就是具有这种潜力的学生,学生对此类考题不适应在所难免。也有一些平时在班上处于中上游的考生取得较好成绩,到最后未能取得理想成绩的。

所以,谈到这里,其实小升初重点考核的还是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因此家长在选择培训班时就必须特别重视。一般培训班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学校的培训班 此类培训班主要视其目的来上,因为学校的辅导班一般会比较倾向于毕业考,跟小升初的考试联系并不是很紧密,小升初的资格也不会从辅导班得到。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会有专门针对小升初的考试的培训班,这个就需要看具体学校安排。各位mm可向自己小孩学校了解

第二类,校外培训班

首先说明一点,如有任何辅导机构,号称他们的学生能够保进什么学校,这是不可信的,他们优秀的学员可能会最后考入某些好学校,但这是考试成绩决定的,绝非机构推荐的。还有那些一下要您报多少科才可以上的,这些机构的目的都太明显了,尽量不要去。再有一点就是补习班如果是太多人一起上课的建议也不要去,老师能力就那儿多,每个学生情况又不一样,最后只能牺牲一部学生利益。这种班我们通常戏称为是“安慰班”,由于周边朋友亲戚小孩子都报名了,自

己怕落下也报个班,最后更多是父母图个心安,小孩子是否能学到东西

则是未知之数。

扫盲防辐射 篇6

“刚怀孕,还可以继续在电脑前工作吗?”

电脑辐射对准妈妈是否有危害,是否会影响胎宝宝正常发育?虽然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有关解释也尚未得到权威机构证实,但据临床观察估算,约有10%~20%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与准妈妈长时间接触电脑有关。宝宝发生听力障碍的危险增加84.431倍,位居各种导致儿童听力残疾因素的第一位。用电脑工作的准妈妈所生的宝宝患病几率比不接触电脑的准妈妈高几个百分点。

计划怀孕前3~6个月,准爸爸妈妈均应脱离电磁波辐射环境;怀孕之后的前3个月,准妈妈尽量不要接触电脑,因为这3个月是胎宝宝发育最敏感的阶段,器官发育尚未成形,稍有不慎便会抱憾终身。而那些无、法停止与电脑打交道的准妈妈应该穿上防辐射背心或防辐射围裙,并给电脑加上一个视保屏,且要与屏幕保持至少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注意室内通风科学研究证实,电脑的荧屏能产生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质。所以,放置电脑的房间最好能安装换气扇,倘若没有,开电脑时尤其要注意通风。

“防辐射只要远离电脑就可以了吗?”

不是的。我们生活中发光发热的东西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有些辐射对准妈妈身体没有太大影响,但有些辐射准妈妈是一定要远离的。

比如准妈妈在使用微波炉时就应注意其说明书上的辐射标准,减少使用时间。最好要远离微波炉,因为它是靠水分振荡的原理来起作用的,会伤害软组织,所以,准妈妈最好不要靠近微波炉。

手机只要是开机状态,都会不断地发出电磁辐射波。电磁波辐射一旦超过限值,可引起人体产生较严重的神经衰弓弓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人体内部组织的损伤或死亡,而且辐射功率越大、距离越近,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可能越大。手机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损伤作用。因此,怀孕初期的准妈妈尤其要注意.尽量少用手机,多使用固定电话,更不应将手机挂在胸前。

电视机的原理与电脑一样,当其阴极射线管发射出的电子流撞击在荧光屏上时,即可转变成可见光,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但是其辐射的影响程度要比电脑小。

大多数准妈妈都认为辐射仅仅源于电器方面,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家庭装修中的一些有放射性的大理石,一些化学用品的放射性物质以及X光射线对准妈妈的辐射也是相当大的。同时,准妈妈们也切忌反复多次或是过早地进行B超检查。

“穿上防辐射的衣服就可以完全防辐射了吧?”

不少准妈妈从怀孕开始就穿上了防辐射准妈妈服保护腹中的小宝宝。但这些防辐射准妈妈服到底防辐射的能力有多强呢?目前,对准妈妈防辐射服的标准尚未制定。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准妈妈防辐射服装制定的标准。现在虽然很多厂家都生产准妈妈防电脑辐射服,但究竟是否能够达到其在产品标识上向消费者承诺的防护遮挡效果,还无法明确下定论。

目前市场上的准妈妈电脑防护服,里面大多是夹有金属丝,大多都是针对一般电磁波的防护用的。但因为没有明确标准,究竟能在多长的波段起防护作用却很难检测。

谁发明了世界上第1罐婴儿配方奶粉?

在配方奶粉尚未发明的18世纪末,得不到母乳喂养的婴儿的死亡率很高。1775-1799年间,都柏林的育婴院收养了上万个弃婴,其中只有45个长大成人。这一惊人的数据,警醒了人们必须对宝宝的营养品进行一场革命,寻找一种更安全的喂养方法。帮助妈妈呵护这些脆弱的小生命。

第1罐的诞生

1915年。美国的儿科医生戈斯腾博格博士,经过对婴幼儿营养需求的长期研究,发明了第一款婴儿配方奶粉——GR,这标志着人类终于掌握了一种安全的人工喂养方法。1918年更名为SMA。1921年,SMA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最终成为惠氏的重要产品。就这样,世界上第一罐配方奶粉终于走出试验室,开始它哺育生命的旅程。

从“世界第一罐”诞生到今天,始终指引着惠氏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走出的每一步。如果去解读这背后的意义,那就是,惠氏在不断发现宝宝和妈妈的需求,以科学创新的理念,不断创造“世界第一罐”。

10:6惠氏百年创新的里程碑

近百年来,婴幼儿营养品研发领域中的十项革命性创新,有六项是由惠氏发起的:

在不断的创新中,2004年,惠氏推出了全新营养理念——惠氏B1O营养优化系统,它拥有营养多元化、阶段不重叠、创新不间断等特点,按照宝宝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需求,在产品中添加多种营养成分,促进宝宝视力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帮助宝宝强壮体魄。

惠氏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哺育宝宝,为妈妈提供更专业更科学的配方奶粉。

623道质量检测,确保品质安全

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患氏一直参照着制作药行业的GMP标准质量控制体系,以行业高标准来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在整个生产环节中最多要经过623道检测,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要求的近3倍;

生产过程全自动,杜绝人手及异物污染。采用药品生产的清洁标准,每4小时测试一次空气质量;

选用澳洲与新西兰优质可靠的奶源,从而确保产品一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上一篇:县委全会讲话稿下一篇:营业执照申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