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乐园教案

2024-08-23

一上数学乐园教案(共7篇)

一上数学乐园教案 篇1

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得数是8的加法与8减几(教材第54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54-55页“想想做做”)

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8的加法与8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

2、让学生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写出四个有联系的算式。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开火车。(口算卡片出示)

二、探究理解

1、教学例题。

(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个?

(2)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有3个在岸边,一共有8个小朋友。

(3)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

(4)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游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看到这个算式,你马上想起来哪个算式了呢?

齐读算式。(6)我们刚才是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如果老师反过来,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水中游泳的有5个,求在岸边的有几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板书:8-3=5 如果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岸边的有3个,求在水中游泳的有几个,你会求吗?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板书:8-5=3(7)仔细观察四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学“试一试”。

(1)媒体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画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看着图画列一道加法算式吗?

(2)看到这个加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加法算式吗?(3)如果知道了总数,你能列一道减法算式吗?

(4)看到这个减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减法算式吗?(5)齐读四道算式。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仔细观察图画,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2)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加法算式,你会吗?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3)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减法算式,你会吗?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4)齐读四道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字。

(2)让学生想一想,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8?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3)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确目,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4、完成第5题。

(1)问: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2)求走了几只是求总数还是求一部分?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在书上填写。

四、总结全课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教材第55页例题,56页“试一试”,完成第56页“想想做做”)课时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9的加法和9减几。教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

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反馈: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8+1=9

9-1=8

1+8=9

9-8=1(4)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人,虽然8和1换了个位置,但结果都是9个人。

(5)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是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

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要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

2、教学“试一试”。(1)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再写出4道算式。(2)学生自主分花片,写算式,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和算式。即时进行板书。

(4)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法算式得数都是9,减法算式都是9减几)(5)提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谈话:大家今天学得很认真,小蜜蜂飞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第1题图,说说摆数字卡片的要求。

(2)活动:选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相加等于9。(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题。

(1)谈话:小金鱼看到小朋友们成功解决了小蜜蜂的问题,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它想让大家做减法题。

(2)活动:选择一张数字卡片,说出9-□=□。(3)抽一个算式如9-6=3,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3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2)指名汇报交流,统计做对的人数。(3)集体订正。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算式,提问:想一想,你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2)同桌两人一人说加法算式,一人说减法算式。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怎样能有顺序地说了有的算式,不漏掉?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练习七(教材第57-58页第1-7题)课时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得数是8、9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口算。(口算卡片)

2、一图四式。

(1)让学生将算式说给旁边的同学听。

(2)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幻灯片上写出算式。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

(2)问:小朋友,黑板上的卡片,哪两个相加可以填写这个算式呢? □+□=8(3)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发表意见。让学生自己出卡片,说算式。(4)继续练习:□+□=9

8-□=□

9-□=□

2、完成第2题.(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4)集体订正。

3、完成第.3题.(1)课件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白菜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小蜜蜂可以拉出哪些算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注意不要遗漏。

4、完成练习四的第4题。

(1)课件出示全部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的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行得数都是8)

(2)不计算,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打“√”。

(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通过比较作了选择的。(每组的两题都与第1题进行比较,进行估计)

5、完成第5、6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有几个?要求什么?(2)提问:如果让你用图中的数量列算式你会吗?(3)让学生将自己想的结果填写到书上。(4)反馈交流,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5)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6题。

6、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第7题,观察,说说要拼成的积木有几块?

(2)下面的哪堆积木可以拼成上面的长方体?小朋友自己在书上数一数。(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材第59页例题及“试一试”,完成第59-60页“想想做做”第1-6题)课时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加深认识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并学会用学习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绞架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的加法和10减几。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踢球吗?有一组小朋友正在进行足球比赛(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师:同学们,图上都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在球场上踢球?球场外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讨论:根据图画你能够列出什么算式?(3)发表意见。

(4)通过百圆片,算一算,你说的算式得数是几?(5)教师板书:6+4= 10-4= 4+6= 10-6=(6)算一算:6加4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6加4等于几呢? 同样,4加6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7)10减4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同样,10减6等于几呢?(8)齐读四道算式。

2、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抛花片,正面的有几个?反面的有几个?可以列出几个算式? 2)让学生小组合作,抛花片。并且小组内把所得到的算式进行记录。3)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4)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一个算式写出其他的3个算式。

5)问:如果没有花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教师将没写的算式补充完整。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卡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2)并且根据这个算式列出相应的3个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手中拿一张“10-”的卡片。

(2)问:同学们,老师手中的卡片是几减,你能用老师手中的卡片减去黑板上的数吗,如:10-3等于7,谁还会说?

(3)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演示,表扬积极主动的小朋友。

3、完成第3题。

(1)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2)开火车汇报答案,统计全做对的学生人数。

4、完成第4题。

(1)谈话: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加法算式吗?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减法算式吗?(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5、完成第5题。

(1)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小猴说了一句什么话?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2)学生在书填写算式,反馈后共同订正。

6、完成第6题。

(1)谈话:谁先读题目中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些什么?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填写算式。(3)反馈交流,共同订正。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教材第61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61-62页“想想做做”第1-4题)课时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教学难点

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

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苹果图。

(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

(课件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出示“?”)

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再指名说说括线和“?”表示的意思)(4)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

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呢?(指名回答)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就是问题。

(5)提问:这道题谁会列式计算?(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5=8)

2、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包括括线的问号)

(2)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分别指名回答)

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先小组讨论后再回答)(3)在书上列算式计算。

(4)反馈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2)指名说算式,集体订正。

(3)提问:左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完成第2题。

(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2)指名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提问:右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2)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3)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4、完成第4题。

(1)你能看出小鸡和小鸭哪个多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学生在书上填空。

(3)指名说出所填写的数,共同订正。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求未知加数(教材第62页例题,完成第63页“想想做做”)课时

第十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

法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

3、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求出未知加数。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今天数学课,智慧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带来了一个盒子。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媒体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

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已经装了几个?还差几个?(2)教师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8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教师边说边板书:8+()=10)

(3)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还有几个没有装,所以我们把没有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4)这个算式就读做:8加几等于10。(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2个没有装,也就是8加2等于10。(教师在黑板上填写。)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8加几等于10呢?小组讨论。(6)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发表意见。

(7)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成回答。(8)思考:6+()=10,小朋友可以怎么想?发表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的都要进行表扬。

2、延伸。

(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写上

(2)找学生到黑板上将数字卡片铁到相应的位置,其他学生在书上填写。(3)集体订正。

三、组织练习

1、完成第1题。

(1)看书上题目,明确要求: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形填空。

(3)指名说出每一行画了几个图形,()里填了什么数。

2、完成第2题。

(1)谈话:信鸽在天上飞呀飞,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要让小朋友帮个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2)学生用铅笔引路,在书上进行连线。(3)汇报交流,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3、完成第4题。

(1)谈话: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白兔。瞧,小白兔正在拨萝卜呢。(课件出示图和题目)(2)学生独立在书上方框里填数。(3)汇报交流。

(4)提问: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总结全课

1、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作业:完成第3题。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练习八(教材第64-65页第1-4题)课时

第十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学难点

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环节

一、复习整理

1、口算。(口算卡片)

2、一图四式。

(1)课件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

(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4)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

2、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完成第4题。(1)课件出示第4题。

(2)学生比较第一组数,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算式与数的大小时,先要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3)在书上完成其它的题目。(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的习题。课时

第十五课时 教学目标:

能结合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根据图画所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重点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第5题

先让学生分组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弄清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2、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让学生结合场景图解释每道减法算式的含义。

3、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四、布置作业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教材第66页例题,完成第66-67页“想想做做”第1-6题)

课时 第十六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情意,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教学具准备

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和一个黄玩具。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写几?

二、教学新课

1、导入:小朋友算得真是快啊,看来以前的科知识学得非常好,有没有信心学好今天的新知识?一定会有的,看,老师已经准备奖品了,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

2、出示玩具:左3个右2个 老师带来了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老师带来了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一共有5个玩具。用哪个算式表示?2+3 再出示一个黄色的。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玩具了?算式怎么列?

完成板书:2+3+1

3、谁会读这个算式?

这个算式好象和我们以前学的有点不一样,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说明: 对了,象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这个连加算中的2表示什么?3呢?1呢? 2+3+1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哪三个数?

引导学生口述:2+3+1表示把2、3、1三个数合起来的意思。(指名说、小组互说)

4、那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一说)

5、摆小棒说算式:

(1)左

4、中

3、右1

(2)左

2、中

5、右3

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2+2+2 1+4+3 5+1+3 4+4+2 3+1+5 6+3+1

7、小朋友学得真是不错,不过,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难题,你们愿不愿意帮我解决? 出示:8-3-1 谁知道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摆学具的办法来说明它表示的意思吗?(学生操作,指名板演)说明:原来8-3-1表示从8里面先去掉3再去掉1,还剩几?

那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呢?

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指名说计算过程、小组互说。

像这样的题叫什么题呢?板书完成课题

8、直接说得数:6-3-1 8-2-4 9-1-7 10-3-3 7-2-3

9、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

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我们一般都要先算前面两个数,不过,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还要非常的细心。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3题。

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再在书上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指名汇报交流。

2、选得数。

3、完成第4题,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汇报交流时说说计算的想法。

4、小朋友也能来出几道连加连减题来考考大家吗? 指名出题请其他小朋友算,完成第5题。

5、思考题:□+□+□=6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全体学生一起总结。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68页例题,完成第68-69页“想想做做”第1-6题)课时

第十七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教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举其中一个作为例子,如:9-3-5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看图列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画。问:谁看出来了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原来车上有几个人?下去几个?又上来几个?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2)找小朋友说说图意,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3)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说:原来车上有7个人,下去2个,又上来3个,现在车上一共有8个人。

(4)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原来有7个人,下去2人,下去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就是用7个人减掉2个人,后来又上来3人,又上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呢?(5)先下去我们用减法,后来又上来要用加法,在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就叫做加减混合算式。(6)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等于多少?

(7)发表意见:先算7减2等于5,再算5加3等于8。最后等于8。

(8)让学生齐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如果没有图画,6+3-2你会算吗?(1)可以首先小组讨论。

(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说的好。

(3)教师和学生共同说。先算6加3等于9,再算9减2等于7。最后得数是7。

三、组织练习

1、让学生摆小棒: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加上2根,问:现在有几根小棒?

(1)让学生说说,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去掉2根,还剩下4根。(2)列算式。小组讨论,教师板书:10-4+2=8(3)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第1题。

(1)说说图画的意思:原来有6棵小树,又拿过来2棵,后来又栽掉3棵,还剩几棵小树?(2)要想知道还剩几棵小树,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让学生口述算式后在书上填写。

3、完成第2题。(1)教师媒体演示图画。(2)让学生说说: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3)和小朋友商量商量,如果让你用看到的列算式,你可以怎么列?商量好了填写到书上。(4)集体订正。

4、完成第4题。

(1)找朋友的形式是第一次出现,可以首先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2)找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3)集体订正。

5、完成第5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谈话:看了森林中的小动物,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2)学生先写出算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3)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一上数学乐园教案 篇2

关键词:生字教学,学科整合,主题拓展

北师大版新教材 (第四版) 的编写使广大一线教师在解读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改进例题习题上更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却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 那就是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字, 特别是一年级教材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生字的出现给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教师不得不挤出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识字训练。本文在对一年级数学教材识字量进行梳理统计的基础上, 结合调查、实践, 不仅将学生已有识字量和教材所需识字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而且将一上数学教材所需识字量与一上语文教材中必须会读会写的识字量进行了对比, 在数学教材使用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 结合语数学科整合及开展拓展性识字学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

一、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上册的识字要求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中共出现了约642 个汉字。这642 个字中有一部分是常见的, 在教材中经常出现;有一部分是不常见的, 有的仅仅出现了一两次。但是不管出现的次数多少, 学生都要认识它、理解它的意思, 进而才能正确理解数学情境。

然而, 数学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字和语文教材的识字教学并不是同步的, 也就是说相当多的汉字并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之后出现的, 而是在数学教材上直接就默认学生已“认其形、知其意”的。因此一上数学教材、数学作业本所需的识字量是巨大的!

二、一上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识字要求对比

表1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 (第四版) 和浙江省使用的配套作业本中出现的所有文字。

其中第一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第二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第三部分为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在数学教材及作业本中出现的生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 个, 会写的字只有100 个左右。据统计, 按语文教材要求这400 个字是在一学期中让学生逐步认识的, 而且400 个字的覆盖率达到小学生阅读材料的50%以上。这400 个字的教学连语文老师也都反映任务艰巨。

三、学生学前识字储备调查

我们调查了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两个班级学生的识字储备情况 (龙游县西门小学的生源状况是龙游县最好的, 在整个衢州市来讲生源状况也是名列前茅的) 。

具体方法是:在开学初就以一上数学新教材及配套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 个字为内容, 对入学学生进行了一次识字量测试。两个班的学生在入学前就读于龙游县生源较好、识字教学抓得较好的幼儿园。测试结果显示, 即使是幼儿园识字教学抓得较紧的学生对于一上数学教材的大量生字也“望而生畏”。

两个班共95 名学生的测试结果统计如下:

测试结果分析一 (见图1) :识字量在100字以下的约14人, 100~400字的约49人, 400~600字的约20人, 600字以上的约12人, 分别占受测总人数的14.74%、51.58%、21.05%、12.63%。测试显示识字量在600以上, 也就是只有12.63%的学生基本能够自主理解题意要求。

测试结果分析二 (见图2) :一上数学教材及数学作业本所需的大约642个字中, 第一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79.45%, 第二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57.44%, 第三部分字 (语文人教版第一册教材中不作要求而数学教材中出现的生字) 学生平均识字率为39.90%。第一部分字, 学生经常见到基本能够认识, 但是第二部分字和第三部分字的识字情况就非常不足, 尤其是第三部分字仅为39.90%的识字率。

从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年级新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所具备的识字量严重滞后于数学新教材教学时所需的识字量。而且经过实际教学我们也发现“识字量偏少”成为一年级新生学习数学的重大障碍!

四、方法与措施

由于一上数学教材生字繁多, 学生识字量有限, 因此使得一部分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了困难。而对于那些本身思维和学习能力稍欠缺的学生来说, 繁多的生字, 使他们学习数学就如同“读天书”一般!长此以往, 会使得一年级学生害怕数学, 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 在使用现有教材的情况下, 如何解决一年级新生的识字量短缺问题就成为了一年级教师迫在眉睫的重任!

(一) 有效改编, 进行绘本教学

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虽然已经在情境图的运用、情境串的处理上做了很多很好的尝试与运用, 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识字不多, 教材中大量的文字常常会妨碍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而直观形象的绘本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计算法则等知识, 绘本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具体在教材的改编、绘本的创作上数学教师可与语文教师、美术教师等合作, 创作画面鲜艳、生动有趣而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且包含数学问题的故事场景, 借助教材以卡通画、简笔画等形式展现。绘本应当以多幅连续图的形式展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并紧密结合数学问题的展开与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

(二) 开发活动, 进行数学探索

创设符合儿童认知水平、贴近儿童生活的数学活动能使儿童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现代数学教育也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

一年级学生生性好玩、好动、好奇,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变成情境中的主角, 来玩数学教材中的内容, 也可以根据绘本进行情景剧教学。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 去和同桌展开讨论、进行辨析, 和同学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 并且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追求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 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活动内容中一步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多方整合, 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

以北师大版数学一上新教材第一单元为例, 数学教材中如此多的生字要在一个单元内过关, 仅靠数学教师一人担当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 必须先取得家长及语文教师的支持。表2 中加粗字为语数相同教学进度中要求的字, 大量的黑色字显示的是一上数学新教材第一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新字, 而这些字都不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过的 (有的即使在语文书上碰到过, 其义在数学书上有时又有不同) , 而是要凭学生自己的学前识字储备来解决。

因此家校合作、语数合作进行主题式拓展性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1.同一主题下的家校合作, 家长帮助学生识字

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不了解学校教育, 不了解数学教学内容, 我们要让家长们做一些“了解”。

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识字量测试并反馈给家长。测试的内容就是北师大版一上新教材和作业本中的字、词。家长根据测试结果不仅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识字量, 也了解了同龄孩子之间识字量的差距, 了解了孩子学习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这样的“了解”能够让家长在思想上对孩子识字量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在行动上给予老师和孩子积极的辅助。

开学之后我们根据数学教学进度给家长制订了一个识字辅导教学计划。在每一课时或者每一单元学习之前, 让家长把本次学习中将会出现的新字词给孩子做一些辅导, 辅导方法让家长自定, 可以是游戏式的, 也可以是强化式的。

2.同一主题下的语数合作, 语文活动识字

认识新同学———姓名中的字: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 学生姓名中的汉字是识字教学中可利用的巨大资源。

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有意识地让学生赶紧认识同学名字。在学校里好朋友之间互认, 和同桌互认, 小组内互认。每天分发作业本也进行了小小改革, 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发作业本, 认识或巩固同学姓名中的汉字。

熟悉校园———生活周边的字:校园中的识字教育。在我们的校园中到处都是标语、牌匾, 教室、办公室、展牌、宣传栏, 等等, 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游校园, 让他们把看到的认识的字大声念出来, 同时也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了新的字, 很快, 学生认识了很多校园里的字。

班级活动加强识字教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班主任, 经常开展班级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班级活动, 多渠道、多角度地加强识字教学, 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增强他们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 进而增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因地制宜, 包班教学

在农村自然小班化的情况下,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完小和教学点, 由于家长的辅导不能到位, 教师数量又有限, 虽然一年级学生人数少, 但一年级识字教学也不可能取得别的学科教师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 数学教师包班教学, 利用已经梳理出的单元生字词, 合理安排数学、语文教学进度, 合理编排生字词在语文、数学课中的出现时间、频率,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识字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裴云姣.北师大版 (2012版) 一年级教材使用说明 (一) [J].教学月刊小学版 (数学) , 2012 (10) :13~15.

暑假数学乐园 篇3

2. 精益求精。慢羊羊村长的“汉字代数”堪称一绝。今天,他又给动物电视台主持《趣题加油站》节目来了。今天的节目内容是把“求”、“ 精”、“ 益”换成数字,使等式成立。

精精益益-求求精精=1111

精精益€滓妫笄缶珋拙?111

3. 数学乐园。式中的“数”“学”“乐”“园”表示什么数时,这四道等式可以同时成立?给你一个提示:“数€籽?乐+园”和“数+学=乐€自啊币彩堑仁剑隳懿鲁隼绰穑?

乐+乐+乐+乐=数0

(乐+乐€骼郑﹢桌?学0

乐€桌郑謤桌?乐0

乐+乐-乐+乐=园0

4. 连续数字。 告诉你,下面竖式中的A~E表示5个自然数,你能写出这道等式吗?慢羊羊村长要求大家找出两种答案来。笨羊羊发牢骚地说:“找一种答案都很难,还要求两种答案。”你能完成吗?

5. 移动数字。很显然,下面的式子是不相等的:

12-34-56-78=9

慢羊羊村长说,如果移动式中的一个数字的位置,式子就可以转化为等式。喜羊羊很快就完成了。你行吗?

6. 巧选卡片。请你从A、B、C、D四张卡片中选出一张来,填在横线上,使之拼合组成一道等式。

76=5432

A.9€?B.8€?C.8€? D.7€?

7.快速判断。慢羊羊村长在大树杈上挂出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这样四道等式,要大家找出得数最大的那一道式子。你能不动笔,就找出得数最大的那个算式吗?

⑴ 2079€?97=?

⑵3024€?32= ?

⑶3045€?35= ?

一上数学乐园教案 篇4

主备人:马君

备课组长审核:

教导处审核:

第五课时

0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17-18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0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0。教具学具: 媒体课件,直尺。教学过程:

一、讲述: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各采了多少个蘑菇。(电脑出示P17主题图)

1.观察最右边的小兔。问:这只小兔看上去很不高兴,为什么呀?这只小兔的篮里一个蘑菇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呢?(板书:0,引出课题)

2.电脑出示小兔拔萝卜图。

问:图中小兔在干什么?现在地里还有萝卜吗?该怎样表示?(板书:0)介绍0:这个数读作“零”,记作“0”。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3.教学0的读、写。

4.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0的场合。

二、教学0表示起点,出示直尺。

师:0在这里表示起点,量东西要从这里开始,从尺上我们看到:“0”排在“1”的前面。

按顺序读直尺上的0~5。(从小到大),5~0(从大到小)。

三、教学0的书写。

1.范写解说:写0时,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起笔收笔要相连成椭圆形。注意:拐弯要圆滑。

2.学生书写,注意笔顺。

3.先描红,再在书上日字格里写。

四、练习“想想做做”。1.电脑出示P18第1题图。

(1)小猴来到果园,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呢?可以用几表示?(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1个,这时还有几个桃呢?用几表示?(3)小猴还想吃,又吃掉2个,现在树上还有几个桃?可用几表示?(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 “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

4.“想想做做”第4题。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

(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

五、巩固练习。1.看图写数。

2.数一数有几朵花。3.从小到大排一排。

六、全课总结

1.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

一年级数学乐园教案 篇5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4、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一、导入

大家喜欢玩雪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山乐园看一看吧。课本111页。(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二、复习

(一)图形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2、复习位置。

师:打完雪仗堆完雪人,小朋友又去了另一个有趣的地方,仔细观察下一幅图,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游乐场里的冰雕真美啊,你能说说小猴和小兔的冰雕,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小鸟,小松鼠,小白兔也来凑热闹。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吗?房子和大树,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

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高矮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轻重)

师:猴子和兔子冰雕比什么呢?谁比谁少,谁比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多或者是谁少,必须进行

“比较”(板贴:比较)

2、复习统计。

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统计一下)

一起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小猴子有个?小兔有()个?小鹿有()个?小松鼠有()个?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三、练习

人教版数学乐园教案.doc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的密切联系。

2、通过走数字迷宫,经历多种途径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同一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3、做“小小邮递员”游戏,主要使学生经历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逆过程,享受与人合作的乐趣。

4、通过投球游戏,初步渗透统计思想,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二、重点难点:

复习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应用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数学乐园”的全景图,然后和学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师:在“数学乐园”里还有很多“数字之星”,待会儿谁最爱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老师就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上课伊始,创设带领学生去“数学乐园”游玩的情境,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同时以奖励学生“数字之星”这种外显的评价、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 活动

(一):走迷宫游戏

1.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师:数学数学,可离不开数字。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数字呢?

(生说出0~10,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师:瞧,咱们认识的“数字娃娃”都到齐了,谁能用上面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呢?杨老师先说一句,你们想不想听?(想)“动物园里有1只熊猫,3只小山羊,5只猴子,它们都可爱极了。”

生:动物园里有5只老虎。

生:马路上有7辆汽车。

生:我家有9个人,吃了5个苹果。

……

师:你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会用“数字娃娃”说话了,你们除了在课本上,还在哪儿看到过他们?

生:在电话上。

生:在日历上。

生:汽车上也有“数字娃娃”。

生:我们的钱上也有……

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数字娃娃”,今天我们邀请“数字娃娃”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你们欢不欢迎?(欢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10以内各数说一句话,也就是用它们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这一方面复习了10以内各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师:刚才,“数字娃娃”悄悄告诉我,说他们站的队全乱了,谁能按一定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其他同学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排一排。

(一生上台摆卡片,并说出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其他同学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摆数字卡片。)

师:你们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一生上台摆卡片,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排队是校园中常见的活动。利用它的直观有序性引导学生对0~10各数进行排队,使学生能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这11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从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师:(出示小黑板)老师这儿有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可怎么办呀?于是,他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妈妈,我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到家。”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到了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是怎样走的吗?(一生上台演示)

[以帮助小动物找家的童话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格,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兔找家。

(让四生分别在四块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不同路线,其他同学在课本上画出小兔回家的路线。)

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找到了很多条不同的路线,但你们是想到哪儿,走到哪儿。能不能找到一定的规律呢?请你们观察数字表,想一想从1走到2有几种走法?(2种)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3种)从右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3种)……如果你们按一定的顺序思考,一定能找到更多条路线。请你们在课后互相交流合作,一起完成,有信心吗?(有)

[学生“走迷宫”开始的思路是无序的。怎样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的能力呢?这就应在教学中以活动内容为载体,教给学生思考的一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表,使学生看出“1”到“2”有2条路,“2”到“3”有6条路……孕伏排列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经过“跳一跳”而跃上一个新台阶。]

活动

(二):对口令游戏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来复习。(出示8)老师出一个数,你们出一个数,使这两个数组成8。(放鼓点音乐)

师:我出3。生:我出5。

师:我出4。生:我出4。……

(同样的形式师生互对组成10,之后同学互对组成9。)

[对口令游戏方便、快捷、效率高。用这种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台唱戏”,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显得更加和谐、融洽。]

活动

(三):送信游戏

师:复习了数的组成之后,我们要利用它们来做一些加减题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有)下面请你们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信封反面有一个数字,请你们把桌面上得数与你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放轻音乐,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同学表扬自己。)

[将枯燥的10以内加减计算变成有趣的送信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简单的口算,同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活动

(四):起立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排第几”的游戏。游戏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会报数吗?(会)请两竖行同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师:其他同学也数数自己从前数排第几,从后数排第几。

(师点到从前数第3位同学,从后数第4位同学,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并注意让其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起立游戏让学生感到既紧张又轻松,通过数数和思考,每位同学对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从前(后)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左(右)数,自己是第几个。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前、后、左、右等空间方向,又区分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活动

(五):投掷游戏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看谁投得多”的游戏。

(点学生按规则向篮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同学当评判员,用图片表示投进球的数量并贴在黑板上,之后请其他同学当“小记者”,报导几位同学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同学们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投掷游戏在全体学生中进行,尽管投掷者寥寥无几,但活动让全体学生感到新鲜,每个人都是评判员。就在这看似纯游戏的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投进(或未投进)球的个数,并将这些数目用小圆片贴出来进行比较等活动,使学生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了解直观比较两个数多少的方法。]

一上数学乐园教案 篇7

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雪山乐园主题图。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

(一)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出示)(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并从图中找到与学过图形相对应的物体。然后通过摸实物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同时说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物体。真正的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并运用。】

2、复习位置(1)师: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诞老爷爷还会带我们去哪呢?(出示)(2)师:咦,圣诞老爷爷呢?()(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在哪儿?(师巡视,随机指导。)(4)找生交流。(是板贴:前后、上下、左右)(5)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们看老师现在在哪?(6)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7)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由找圣诞老爷爷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图中每个图形的位置,最后说说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词语来描述的例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复习整理并巩固位置的这部分知识。】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1)师:圣诞老爷爷接着带领我们去哪,你看到了什么?()(2)师: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个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3)师: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5)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老师请两个同学过来,你们说他俩该怎么比较?现在老师和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高或者是谁矮。)(6)师:同学们既会看又会说,还真的是很会“比较”呢!(板贴:比较)【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出冰雕小动物不同之处,并以此展开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较。同时,教师渗透比较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较的结果也发生变化的数学思想。】

2、复习统计(1)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统计一下)(2)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3)【板贴四个小组统计表】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提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板贴。)(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5)(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所提出问题,引出对“统计”知识的回顾应用。同时,在小组交流中,回顾整理统计的方法。】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刚才所复习内容:位置、比较。】

四、练习: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四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分一分:()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你打算怎么整理?好,请打开书第115页,大家按照统计表对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统计。【实物投影展示订正】学生说数量,老师表扬数一个划掉一个的好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师:你看到了什么?。追问,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吗?

3、第三关:圈一圈。()师:这个叫小华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细观察,想象出是“前、后、侧”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

4、第四关捏一捏:同学们,你们喜欢捏橡皮泥吗?(喜欢)。请你捏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者是球的物体送给圣诞老爷爷吧!【实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说。我相信圣诞老爷爷一定很喜欢!

上一篇:网络舆情能力下一篇:我的幸福春节作文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