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教案

2024-09-27

《语文乐园》教案(通用10篇)

《语文乐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积累名人名言,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4、用毛笔书写上下组合部分较多的字。

5、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

6、语文生活: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可以谢谢老师的外表,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写自己熟悉的事;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

7、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善于动脑的意识,以及在选连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理解古诗《客中作》

教学难点:

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超市,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

2、学习“金钥匙”,领悟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人物的作用。

3、理解“名诗名句”的含义,积累背诵。

4、阅读欣赏背诵古诗《客中作》。能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中的词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词语,齐读。理解词语意思。

3、交流。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卜问:占卜伶俐:聪明,灵活闰月: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用在《我的老师》一课中写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金钥匙的内容。

2、指名读,齐读。(注意加点的字要重读,要读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感情)

3、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4、小结:几个词语,几个动作,一件小事对表达任务的作用是很大的。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本组课文中其他地方的例子。

5、小组合作,找寻类似的例子。

6、集体反馈。

三、名诗名句 1、自由读这四句“名诗名句”,看谁读的最流利。

2、说说从这四句“名诗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背诵。

4、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诗名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继续搜集背诵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古诗欣赏

1、激趣导入。书写离别之情,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名的古诗——客中作。板书,读题。

2、初读感知。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互读,互相正音。齐读。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4、回归整体,总结全诗。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5、布置作业将客中作改编成一个生动的古诗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一、导入本单元课文《我的老师》中,小学时候的蔡芸芝老师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都可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习作就是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二、习作要求 1

、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貌,主要写比较特别的地方。

3、用一两件典型事件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4、结构要合理巧妙。 文章写写什么后写什么,开头如何,结尾怎样,都要巧妙地布局,合理安排。行文中间主义过渡和照应。

5、表达要清楚准确。特别是在叙述具体事例时,描写应该形象生动,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三、注意事项

1、一定要选择印象最深的而老师来写。只有自己印象深刻,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否则就是轻描淡写,写出的文章不能打动人,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注意写人的表现技巧。 写人物的外貌要神似,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形象的描写,给读者活生生的感觉。千人一面,是失败的写作。 人物的语言要个性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个性。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话要口语话,不要文绉绉的,显得不真实。 突出人物的事件要精挑细选,选取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最能突出文章主题的事例,同时还要注意详略,分清主干,不求全面,只写关键。

四、学生自主习作。

1、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巡视留意学生习作中写得比较好的典型。

五、指导修改,誊写作文。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尽人意的地方。

2、誊写在作文本上。

《语文乐园》教案 篇2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读一读。

1、让学生读。自读---指名读---齐读。读准每个字音。

2、让学生读泡泡语,说说知道了什么?

3、让学生说说这样的“女生”。

三、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1、导入。

2、说“言”激趣。

(1)、猜一猜:

表示吉祥的话叫什么?

名人说过的话叫什么?名言

精练著名的话叫什么?格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什么?

临走写下的话叫什么?

生前留下的话叫什么?

(2)、读一读。用各种方式读。

3、拓展活动。

(1)、拓展一:想一想,像上面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2)、课后积累类似趣味词语。

四、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

2、说说三句子的意思。

3、找找三句子共同点。

4、试背。X|k|B|1.c|O|m

课外收集有关“诚信”名人名言,把它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你能读懂什么?

2、交流,在交流中明白写着请假条的内容、形式、作用。

3、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下列情境写下一条请假条。星期一上午,王小红同学生病了,不能来学校上课,于是写了一张请假条交给立小双同学带给老师。

二、读一读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1、自由读成语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那个人的羊为什么先丢了?后来再也没有丢过?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来晚了

一、联系《守信》,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守信》一课,谁来说说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这件事情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宋庆龄,另一个是小珍。从宋庆龄这边说,她是非常守信的。但是,换一个角度呢?对于小珍来说,你觉得她怎么样?(没有守信)她这样好不好?(不好,还宋庆龄空等了一天,连伯父家也没去。)她为什么没有到宋庆龄家里学习折纸花篮呢?

3、是的,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情,常常不能做到;与别人约好的时间,常常没有赶到……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你看,今天兰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二、开书,看图,读文,思考:

1、图上两个女孩,她们是谁?(谁是文文?谁是兰兰?)

2、文文和兰兰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这时,两个人的心情怎样?

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一定和烦。

兰兰匆匆地赶来,见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也不舒服,感到十分抱歉。

4、从图上看。兰兰并不是有意迟到。

大家想一想,兰兰应该怎么办?(解释,说明,希望得到文文的谅解。)

三、全班讨论交流:假如你是兰兰,你会怎样向文文解释呢?我们试着演一演。

1、同桌轮流扮演文文和兰兰,练习解释迟到的原因,请求得到谅解。互相评说。

2、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说。

四、小结:怎样解释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要态度诚恳的讲清原因,注意对人有礼貌。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向别人解释的呢?(可自选伙伴表演给大家看。)

2、你有什么需要向别人解释清楚的事情吗?你准备怎样向别人解释呢?(可自选伙伴表演。)

第四课时

习作:日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英国有位老人在1991年举办了一次奇妙的展览,展出的万幅照片记录了他几十年来每天的生活。他说这是我的历史,每一张照片,都会勾起我或喜悦或悲苦的回忆。同学们,我们可以用照相机来记录每天的生活。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来记录每天的生活,这就是日记。

二、自由读“习作”中的三段话,交流写日记的好处。

三、讲写日记的故事。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30多年的日记资料,尤其是他乘船作环球旅行的五年中所做的大量的观察和记录,终于在1859年写出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在日记中,除了检查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外,还记录了无数他所接触的人的举动、神态、思想、语言和感情,写下了自己从工作中得来的感想。他写的许多小说,都取材于自己的日记。日记,伴随这位伟大的作家度过了一生。托尔斯泰一共写了51年的日记,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逝世的前四天。

四、如何写日记。

1、内容:自己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

2、对照第四课,说说日记的格式:

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然后从第二行起开始写正文,前面要空两格。

3、建议:先从一句话日记和几句话日记写起。

五、学生交流在一天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提示:不需要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全写下来,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场面写清楚。

六、学生习作。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完后出声读几遍。

第五课时

一、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好、中、差)各一篇作为例文。师读完后指导生评好在哪里(从语句,用词、选材来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四人小组互评,共同修改。

2、推荐组内习作,大家欣赏。

三、自我修改。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日记更精美。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再次修改。

最新语文乐园七-语文教案 篇3

文 章

..m 语文乐园七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到汉字的构字特点,感悟偏旁表义的作用,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会写4个字。

3.通过猜猜画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丰富学生的词汇,进行词语积累。

.借助拼音学习古诗,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

6.通过对事情结果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激起学生乐于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感悟汉字偏旁表义的作用。

2.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会写4个字。

3.在读读、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喜爱语文,乐于积累、乐于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朗读录音带、配乐带、录音机。

3.文插图。

4.卡通人物:乐乐。

⊙教学时数

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卡通人乐乐)教师模仿乐乐说话:小朋友,我叫乐乐。今天,我将带大家到语文乐园游玩,那可是一个又好玩,又能展示大家本领,还能获得奖品的地方。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有趣的汉字

1.看老师做动作猜字:做“跑”的动作,学生猜字后板书:跑。做“跳”的动作,猜出后板书“跳”,做“走路”的动作,猜字。

2.读一读,想想这三个字和什么有关。

3.小结:汉字中,带有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有关。

4.投影“抱、打、捉”三字。

1.指名读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想想它们和什么有关。

3.小结:这几个字都有提手旁,它们都和手有关。

.总结:我们的汉字真奇妙,有许多字的偏旁能表示出字的意思,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识字或选字组词。

6.你能说出几个相同偏旁的字,再说说它们和什么有关吗?

(三)写字板

观察范字,注意间架结构,看清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样安排才能写好这四个字。

1.指导书写。强调书写笔顺,书写规则(从上到下),范写。提醒学生:“写”是上下结构,书写时上小下大;“足”是独体字,书写时撇、捺要伸展,托住上边的口。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鼓励学生写好字。

3.自己找出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4.评选写字能手,请他说说写字要注意的地方。

(四)照样子说

1.出示:高高的、胖胖的 一片片、一只只

观察两组词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小结:上面一组是前两个字相同,下面一组是后两个字相同;上面一组是形容样子的,下面一组是说数量的。

3.学生仿照样子说词,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五)猜猜画画

1.投影谜面,自由读。

2.想一想:谜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画一画谜底。

第二时

(一)阅读欣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中国的名山之一华山去旅游。让我们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呀飞,飞到华山。

2.(出示图)华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假如你现在爬上了华山的顶峰,你有什么感受?

3.宋代诗人寇准跟你有同感,他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诗中,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4.教师进行配乐朗读,请学生欣赏。

.学生朗读,评读。

6.学生配乐朗读。

(二)语文生活

1.故事导入:(投影独木桥)这是一座独木桥,由一根很窄的木头搭在河的两岸建成,桥下是哗哗的流水。有一天,两只山羊同时从两边上了桥,但桥上一次只能过一只羊。请你想一想,后来会发生什么事?

2.小组讨论结果。

3.各小组派代表在班里交流。要求每组的方法都不相同。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讨论得很激烈。大家认为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两只羊互不相让,你顶我,我顶你,结果都掉下了河。一种是两只山羊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过桥的办法,如一只羊先退回去,让另一只先过去;或一只羊横站着,让另一只羊从身上跨过去……结果它俩都顺利地过了桥。看来,只要多动脑筋,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你喜欢哪种结果?说说理由。

.同桌演一演山羊过桥。

6.指名上台表演。

7.评奖:声音响亮奖、善于倾听奖、方法独特奖、最佳表演奖。

8.指名上台讲故事《过独木桥》。文 章

《语文乐园二》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认和会写的词。

2.领悟运用打比方的好处。

3.了解古人写诗的严谨,背诵有关炼字的名句。

4.背诵古诗《寒食》。

5.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及典故。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掌握后听写检查。

二、金钥匙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给了我们一把什么金钥匙?

2.指名回答。(短文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能够把感受写具体,让人读了如身临其境。)

3.回顾一下《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找找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其好处。

5.选择校园内的一处景物练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三、趣味语文

1.今天的趣味语文告诉我们的是一些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

2.学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弄不明白。

4.交流讨论。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意思是为了吟得一个妥当字,把数根胡须都捻断了。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癖性是特别喜欢雕词琢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到,吟一吟不禁双泪长流。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意思是,为求得一个恰当的字,宁愿忍耐半夜的寒冷。

5.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人炼字的典故呢?

6.从古人炼字的这些名言中,你有什么体会?生自由谈。

7.练习背诵名句。

8.推荐其他一些相关的名句读一读。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四、古诗诵读

1.激趣导入。

(板书诗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天前,我们刚学了两首描写景色的古诗。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海洋中再采撷一朵美丽的浪花,添加到自己的诗库中去吧。

2.师简介一下“寒食”及创作背景。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诗人韩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游玩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亮亮堂堂的。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感慨万分,提笔写下《寒食》。

3.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提出来。

4.交流对诗的理解。全诗的大意是: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春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烛火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5.采用全班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读等方式将诗读熟。

6.练习背诵这首古诗。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黄果树听瀑,领略了青海湖迷人的风光,观赏了法国宏伟壮观的凡尔赛宫,今天,我们要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抓住景物特点,突出重点。

3.运用了打比方、拟人、联想等表达方法。

4.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交流、指导。

(1)介绍一个地方,可以是风景名胜、纪念场馆,也可以是一个村庄、集镇、城市,还可以介绍学校、院落、住房等。

(2)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是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地点变化的顺序,还可以按方位和布局来写。

(3)印象深刻,有特点的地方多写一些,写具体。

(4)可以使用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使人容易明白。

(5)除了写眼前看到的,还可以写跟这些地方有关的`事情,可是你听来的,从书报上看到的。

四、小组讨论交流

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要求:

1.要具体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

2.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

3.要说出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习作总结

表扬写得好的,进步突出的学生,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交流习作

请写不同景物、写出了特点、抒发了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读全篇,也可读片段。读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

三、重点评议,指导修改

选择一两篇带有典型性的习作,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重点解决叙述顺序不清楚、内容不够具体、没有写出特点、语句不通顺等问题。)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语文乐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词语超市:复习巩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词。

2.金钥匙:培养学生在阅读好文章时,品味好词好句的能力。

3.语文故事:培养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对“一字师”的理解,了解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

4.古诗诵读:使学生在读背中感悟古诗的意境,领略西湖之美,达到积累的目的。

5.语文生活:通过说毕业感言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6.习作:写在小学六年中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写出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一些纸条,纸条上分别写上“向老师说”“向同学说”“向母校说”“向家长说”“向自己说”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会认词、会写词。

2.多种方式认读第一组词语。指名读,检查掌握情况。

3.认读、练习第二组词语。可以听写检查,也可以做选词写话练习。

二、金钥匙

1.导言:《秋天的怀念》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这篇课文对母亲描写非常细致,词句也非常讲究。今天我们再一次品读品读这些好句子。

2.自主朗读,抓住带点的地方细细品读,想想这些地方写出了母亲的什么内心活动?

3.指名读,并谈谈读后的体会。

4.教师小结:阅读好文章时,一定要培养一边标记、一边思考的习惯,这样既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从中学习好的写作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5.拓展:用一边标记、一边思考的方法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好句品味品味。

三、语文故事

1.导语激趣。

“一字师”讲的是什么样的老师?“一字师”讲述的又是怎样的故事呢?

2.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读短文。

(2)边读边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样的启发?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可以谈对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启发。

四、古诗诵读

1.导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两首诗你们会背吗?(指名背或齐背),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风光,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再一次领略西湖的美。

2.自主朗读,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熟,质疑。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在难读处指导,解疑。

(2)通过引读,指导学生读出韵味。

师:乌云汹涌像把墨汁泼翻,但不能遮住青山,白色的雨点好似蹦跳的珍珠,打入游船。

生: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4.品读,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5.练习背诵。

(1)同桌合作背诵或自己背诵。

(2)齐背。

第二课时(语文生活)

一、谈话导入主题

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六年来多少事令我们回忆: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有趣的活动……即将要分别了,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要对老师、对同学、对朋友说!

今天,就请同学们到讲台前,作一个简短的发言,说一说你们想说的话。

二、出示发言的要求

1.抽签确定发言内容,内容有:向老师说、向同学说、向母校说、向家长说、向自己说……抽签后,准备几分钟。

2.要抓住主要内容说,不必面面俱到。要根据抽到的说话对象使用称谓语。

3.上台后不要慌张,态度自然,发言口齿要清楚,声音响亮,语速不要太快。

4.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听完后要掌声鼓励。

5.发言后,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一下,看看发言的内容是否符合确定的内容,语言是否流畅,是否做到了表情自然、不怯场。

三、组内发言,相互评价

1.四人为一小组,组内抽签,确定内容。

2.各自准备几分钟。

3.组内发言,同学评价。

四、全班交流

1.指名发言(或小组内推荐发言人)。

2.全班同学评价。

五、教师总结

这一次说毕业感言的活动,就是为了锻炼同学们即席演讲的能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积极思考,还要求我们有比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落落大方的讲话姿态。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找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多与人交流,就会提高自己的讲能力。

第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兴趣,拓宽思路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六年中一定有许多事情让你难以忘怀:第一次背着书包步入校园;因为做了错事挨了老师的批评;考试得了高分赢得同学羡慕的目光……想把你最难忘的一件事告诉大家,与同学们分享吗?

2.说一说你最难忘的那件事。(同学自由说,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纠正学生表述不清的语句)

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教师要及时适当归纳。

二、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三、自主习作

1.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

2.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根据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评改)

一、学生朗读习作,进行自改

二、指名朗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请3—4名学生读习作,一个一个评,相机指导,肯定优点,引导补充修改。通过典型习作的评议,使学生明白评改作文的要求和方法。

三、小组互读互评,对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语文乐园》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3、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方式 4、积累成语,同时感受读书的乐趣 5、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汉语拼音字母表》 1、齐读 2、个别读

二、认一认,比一比

这项活动中一共有四组字,都是笔画增减、细微变化的两两比较,学生通过读,通过观察和比较,会从中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1、教师将每组字制作成卡片,出示

2、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观察每组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异同

3、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并结合生活实际大致了解一下字的意思 4、对于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提出表扬

三、读一读,连一连

左半部分是表示季节的四个短语,右半部分是四组表示季节特点的词语。学生在连线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四季的特点。1、学生自由读并连线 2、指名读连好的句子

3、全班将连好的四个短句顺着读一读,就会感到好似一首优美的小诗,节奏舒缓,琅琅上口。

四、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让学生读两组句子,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每组的第一句,语言表达十分简练,意思一目了然。第二句与第一句相比,语言表达显得具体而生动。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

2、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可以用画或者用动作来表达)3、请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问一问学生喜欢的原因。

(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人们在生活中都会经常用到,只是表达者会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而进行选择。因此,句子本身不存在优劣的问题,不要强求学生必须喜欢哪一句。)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一、读成语故事《开卷有益》,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表达的意思是:只要读书就会有收益。1、学生自己读一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试着讲一讲故事

3、分小组讨论:你平时喜欢读哪些书,把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同学进行交流。可以谈谈自己读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之后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向同学介绍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好的读书方法

二、探究与发现

教材的主体部分是两组词语,从整体上看,这六个词语的意思均和春天有关(每一个词语中都含有一个“春”字)。而且,顺着读一读,还会发现每一行的三个词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看,春风吹来了!“春回大地”后,“春风拂面”,万物生长,小鸟歌唱,“春光明媚”。下雨啦!“春风化雨”,“春暖花开”,百花齐放,“春色满圆”。两组词语分别描述了春风、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1、引导学生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读中,鼓励学生从每组词语中努力去发现什么。

2、学生在读中积累词语。

3、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到了,你发现周围有了哪些变化?春天里,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到人们的穿着、心情等等,都会发生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去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几句话,还可以用画画等方式记录一棵小芽渐渐长大的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我的发现

这个活动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将春天里的发现,春天里的感悟,通过为画面涂上颜色,通过在木牌上写自己想说的话,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达。1、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给予选择的空间。通过观察,春天在每个孩子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作品。小木牌上,学生可以写上一句赞美春天的诗,或一句提示大家都来爱护春天的话……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和画面表达的意境相吻合,和春天有关就可以,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表达。

《语文乐园》教案 篇7

(五)教案作业题(鄂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读词读句,初步对拟人句有所感悟,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积累语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收集有趣的句子,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拟人句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真读词语,会辨别反义词,认识秋天的词语,并能跟图画相连。2.认识aabb式词语,学会写字,写美观带有“口”的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乐园

(五)”的内容。(板书:语文乐园

(五))

二、读写结合板块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课件出示2)

追——赶—— 追赶——你追我赶 摇——晃——摇晃——摇摇晃晃

躲——藏——躲藏——躲躲藏藏

(1)读一读:借助拼音,把词语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两边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横线两侧的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每组词内,一字词、两字词、四字词意思相近,且一字词构成两字词,两字词又构成四字词。(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3)

如:打——闹——打闹——打打闹闹

寻——觅——寻觅——寻寻觅觅

说——笑——说笑——说说笑笑(4)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2.读一读,注意带点的字词。

(课件出示4)

她咬着唇,提着裙,轻轻地小心地跑。晨光里,乡间路上,我滚着铁环朝前跑。

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对理发师说:“我是大人了,你该叫我贝当先生。”(课件出示5)

(1)读一读:把所给例句读一读,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想一想,例句中出示的加点的词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动作的词语。)(板书:动词)(3)写一写:在理解的基础上,仿照例句写一写。

如:我来到学校,放下书包,拿起扫帚扫地。3.读一读。

(1)读通顺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见教材P56、57)(课件出示6)

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短文读通顺。(板书:守株待兔)

(2)思考问题(课件出示7)

①这篇短文写了谁的事?

战国时宋国的一个农夫。

②关于叶公的什么故事?

他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从此不再做农活,天天守在树桩旁,地也荒了。

③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些什么?

(农夫,你不能因为偶尔一次捡到便宜,就会天天有兔子捡,你该好好种地,不要老是存在侥幸心理。如果还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是不行的。)

3.读出韵味

(1)重点读好:“守株待兔、树桩、撞死、荒了”。

(2)还可以几人补充内容,分角色表演一下。

三、课堂小结 时间过的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动词,了解了用法,学习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明白了不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道理。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利用几个连续动词写个句子。

2.学会通过理解字义,进而来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家人听。答案:

1.我唱着歌,蹦着跳着走在上学的路上。2.略。3.略。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拟人句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搜集的有趣的句子写下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乐园五”的有关内容。(板书:语文乐园五)

二、学习设问句的用法 板块二:探究与发现

(课件出示9)

白云听到小鸟优美的歌声。

鱼儿听到溪水欢快的笑声。

地上的落叶奔跑着。

空中的雪花舞蹈着。

(课件出示10)

(1)读一读:把所给词语读一读,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想一想: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句子都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很生动、很有趣。也就是拟人句。)

(3)你能仿照这个样子造句吗?(板书:拟人句)

例如:花儿在向我点头,草儿在向我招手。

三、学做读书笔记

板块三:我的作品:学会搜集有趣的句子。1.提示(课件出示11)

(1)从课本上或者课外书上多读一些你认为有趣的句子,抄写下来做成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配上画。(板书:搜集有趣的句子)(2)我们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12)

①要学会把句子美观地抄写下来。

②要知道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③配上美美的画。

2.抄一抄,写一写,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拟人句,明白拟人句的用法;会做读书笔记,学会搜集有趣的句子。同学们都表现的很棒,希望下节课继续努力。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

(五)动词 守株待兔 拟人句 搜集有趣的句子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继续辨别和使用拟人句。2.学会制作读书笔记。

答案: 如拟人句:

风儿吹。——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雨滴在伞上。——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2.略

【教学反思】

1.本练习了解了动词及用法,会造连动句,学习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明白了不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道理。2.学会了拟人句,明白拟人句的用法;会做读书笔记,学会搜集有趣的句子。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关于拟人句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但是不可以与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总之,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把动物拟人化 1.蜜蜂引路!

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4.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5.溪水中金鱼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6.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二)把植物拟人化

1.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2.花儿随风舞蹈。

3.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4.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5.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6.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头。

7.柳树姑娘在风中梳理自己的头发。

(三)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1.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2.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3.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4.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5.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语文乐园》教案 篇8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乐园(一)

课题:  语文乐园(一)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积累表示时顺序的词语。 2、让学生认识、理解、积累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 3、读懂短文意思,了解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认读学字学词,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感悟读书的妙处,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第  1  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化备课: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认读,正音。   2、想一想从各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1)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只是表示不同的时间。 (2)横着读每一行词语时,左右两侧词语是一一对应的,表示同一时间段。 (3)竖着读每一行词语或横着往下连读每一行词语时,会发现表示时间的推移。  3、小组交流。   4、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5、拓展: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读一读,用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自由读句子   2、读通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想一想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特点?   3、小组交流 第一个句子去掉”却”字,感觉和原句有什么不同?(表示转折和强调之意) 鼓励学生自己朗读,体会另外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的作用   4、全班交流 (几个表示转折的词语能互相换位置吗?)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种形式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并会自己选词造句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第  2  课时 教学设计: 个性化备课: 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想一想读书有什么”妙”?   2、把稳重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交流   3、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弄懂词意,如”不得要领” ”对质” ”逸闻轶事” ”故作高论”等 4、引导学生再读,讨论交流: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题目的理解是怎样的?   5、默读思考: 读书究竟有什么妙处?把印象深刻句子画下来,谢谢自己的感受 6、全班交流   课题:  口语交际: 有意思的地名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清楚表达,并能说得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收集有意思的地名 教学设计: 一、读题,明确交际内容 1、作为一个武汉人,咱们都很熟悉六渡桥,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讲讲六渡桥的来历。 传说一:传说现六渡桥一带为水洼之地,一老人的独生儿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桥,募到六斗米,并带动其他人捐钱捐物,很快修好了桥,故名“六斗桥”,即为现今的六渡桥。   传说二:旧时汉口四面临水,居民常有水灾之度。明崇桢八年(公元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昌在今长堤街一线筑堤防水,取土处凹陷成河,环绕如带。为便交通,多处建桥。但也有人考证其名源于附近原有大度庵,故名六度桥。此桥随河在清末湮没,但其名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留传至今。现在,三民路南段的西侧有条长仅54米的小街,原为桥头通道,仍叫六渡桥街。 很多地名都是有来历的,有些地名的由来,非常有意思。咱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2、读题,读书中的故事。 二.读交际要求,掌握交际方法 1、你们知道那些有意思的地名呢?今天我们来分组交流一下 2、交流要求: (1)比一比谁说得生动有趣。 (2)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推选最好得全班交流。 三.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 参照上述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 2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鼓励。 3 小组推荐代表向大家交流。 4 全班评议。 个性化备课: 课题:  习作 我喜欢的季节 第  4、5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抓住不同季节的典型景物.    2、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描写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副生动精彩的画面,那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让我们感到惊奇与敬畏,也激发了大家观察的兴趣,很多同学开始留心生活,开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变幻多姿的四季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美:春天,万物复苏;夏天,骄阳似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 二、描述画面,猜想季节  1、用简短的语言,抓住典型景物,表现季节的特点,但不允许说出季节的名称.  2、指名猜想同学们描述的是哪个季节,要求不仅说出是什么季节.  三、分组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四、品位四季,引导口头表达  1、创设情景,学习表达 你们最喜爱的季节是什么?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出示范文,引导表达。 要求学生朗读范文,说说文章为什么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组织讨论,相机归纳:抓住春天的特点,抓住典型景物的形态、色彩、变化,从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象到的等不同方面,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得便法手法进行细致地描写,描写有序,语言生动,抒发真情。  3、鼓励学生抓住季节特点,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变换观察角度和表达顺序,重选典型景物以及任务的衣着、开展的活动,改写、补充、续写范文,启发学生多角度构思,多角度描写,防止个避免学生习作千篇 一律的现象。 五、描绘四季,鼓励动笔成文。   第五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三、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季节的特点和对季节的喜爱。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四、整体评文,总结闪光之处。 五、展评习作,赏读优秀作品  1、选取几片在表达上各具特色的优秀作品,师生共同赏读评议:哪些画面令人难忘?哪些词句印象深刻?  2、选取更多学生的精彩语段组织点评,进一步领悟表达的顺序,描写的方法。 六、精心修改,锤炼习作语言.  鼓励学生通过自读自评自改,互读互评互改,修改习作. 七、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个性化备课: 课后反思:   【习作范文】 我爱最美丽的秋天 把树叶比作信使,使得开头生动有趣。   秋天到了,一阵风吹过,路边的树便落下第一片叶子,仿佛是秋姑娘的信使,它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总写秋天到来以后各种各样的变化。     是的,秋姑娘来了,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了。它飞过果园,洒下了累累硕果,它飞过农田,播下了丰收的喜悦,它吹响了收获的号角,给天空擦去了夏日的暑气,带来了点点的白云……   写秋天的颜色――五彩斑斓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看,田里的稻子昂起它金灿灿的笑脸。秋风吹来,稻浪滚滚,一层又一层的涌过来。“浪”尖上,闪烁着太阳的光芒,秋天是金色的。哦,错了,秋天应该是红色的。看,枫叶是那么红,那么艳,充满生机,就像一团火焰在熊熊燃烧,散发出光和热。不,都错了。秋天不是黄色的,也不是红色的,秋天应该是五彩斑斓的。   写秋天的声音――清脆悦耳     秋天是什么声音的?听,那点点的秋雨,落在行人的花伞下,打在明亮的窗户上,淅淅沥沥、滴滴嗒嗒,这就是秋天的声音,豆荚儿“剥啪”的爆裂声,小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秋天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也是十分动听的。   写秋天的味道――香喷喷     秋天是什么味道的?嗅一嗅,那簇拥在一起的、一团团桂花,沁人心脾的香味,好像喝了一杯美味的饮料,那香味还留在唇齿之间,永不消褪。不对,不光是桂花的香味,还有那稻子成熟的香味,果园那甜甜的香味。嗨,秋天的味道应该是香喷喷的。   总结全文,表达“我 ”的喜爱之情     我常常漫步在秋雨中,看到了属于秋天的景色,嗅到属于秋天的味道,有这样想着:“秋天的颜色应该是五彩斑斓的,秋天的声音应该是悦耳的,秋天的味道应该是香喷喷的。  

 

《滚动乐园》教案 篇9

相 关:◇ 彩球滚滚

◇ 美术活动《我看见的运动》课后反思

◇ 人教: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会滚的玩具 ◇ 体育教案:滚滚棒

滚课 动

学习领域 题 乐园

教 学

目 标

课前准备

课时 表现

(一)通过感知活动,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共性;

(二)在游戏中教会学生观察和会提出问题,能用绘画工具大胆地表现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一)学生课前准备:各种各样能滚动的物体,水彩笔、油画棒;

(二)教师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实物等。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地有趣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重点

教学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难点

教师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初步感受

让学生看到

(一)导入 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

看画面,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滚动。学生回忆生活中滚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可以滚动的物体。

通过实验,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

学生观察试验,总结会滚动物体的特自主探索,自己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征。

总结知识点。

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小结:只有圆溜

学生用手摸很多

制造神秘气溜的物体才好滚动。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形状的物体,找出能滚氛,增强学生好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 动的。奇心。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

做游戏:把所有能

共同游戏、什么?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滚动的东西传到每组共同感知、创设表现 提出作业 要求。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的最前面,师生共同游愉快的学习氛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戏,体会滚动不同形围,让学生在玩式。学生回忆、分析问中感受圆球体的题。

学生分析作品

特征。

启发思维、每组用一条长长引导联想,为创的纸共同完成作业,作打基础。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

锻炼学生对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他人作品的评议前。

能力

小组合作完成一

激发学生创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作热情,让学生园的故事。

《探索乐园》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画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复习三种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目的:研究用图表示数学问题。

复习统计图的特点,既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探索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在统计知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能直观地表示数据某个方面的情况,谁能具体说一说每种统计图在表示事物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1: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生2: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生3: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师:好,统计图是用图表示事物的很好方式。在数学上,有些特殊问题还可以用其他的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探索乐园”,去研究怎样用图表示事物,感受探索的快乐吧!

板书:用图表示事物。

二、探索活动Ⅰ

1.教师口述:某学校六(1)班有40名同学,其中女生有18名。板书出有关数据让学生讨论: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有什么关系?得出: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是包含关系。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指导下,进一步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既是数学学习的需要,也为画图表示事物提供帮助。

师:我们还是从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开始。先来看来自六(1)班的几个问题。某学校六(1)班有40名同学,其中学生有18名。想一想: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是什么关系?

2.提出:如何用图表示女生和全班40名同学的关系呢?鼓励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画图表示。

给学生创造根据已有经验自主尝试画图表示的机会。

师:如何用图表示出女生和全班40名同学的关系?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方法,试着画图表示。

让学生独立思考,画图解答,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3.交流学生的表示方法,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参与交流,重点介绍用集合图表示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初步认识包含关系的集合图。

师:请大家展示自己画的图。

师:这种关系也可以用这样的图表示:用一个大椭圆表示全班学生。女生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大椭圆中画一个小椭圆表示女生,就是说全班同学中包含女生。这样的图叫做集合图。

三、探索活动Ⅱ

1.教师谈话并口述问题,板书出有关数据和信息,让学生讨论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是什么意思。

口述问题,板书出重要信息并讨论关键词语,使学生明白问题的含义并理解题意。

师:我们知道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在集合图中,除了这种表示包含关系的集合图外,还有什么样的图呢?下面咱们就继续研究用图表示六(1)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事情。在全班40名同学中,有18名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12名同学参加合唱小组,这些同学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谁能说一说“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是什么意思?

生:一个同学不能同时参加两个小组。

2.师生讨论“这个问题中三个数据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小组、合唱小组的人数是并列关系,总人数和全班人数是包含关系。

讨论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既是数学的需要,也是画图表示事物的重要基础。

师:这个问题中有3个数据:全班人数、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谁能说一说这件事情中的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一部分,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也是全班中的一部分,这两部分又没有重复。所以,数学小组的人数和合唱小组的人数可以说是并列关系。

3.提出:并列关系的事物用怎样的集合图表示呢?师生讨论,然后教师示范介绍并画出集合图。

认识相补关系集合图,初步体会数形之间的关系。

师:这种并列关系的事物用怎样的图表示呢?

介绍集合图。

4.先讨论:大椭圆中其他部分表示哪些同学?进而提出: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有多少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使学生经历借助集合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在这个集合图中,大椭圆表示全班的40人,这两个小椭圆分别表示班里参加数学小组和合唱小组的人数。那谁知道大椭圆中其他部分表示哪些同学?

生:表示没有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也没有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

师:利用六(1)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学习的事情,我们认识了一种表示并列关系的集合图。那你能求出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有多少名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5.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给学生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机会。

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丰富解题经验。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和计算的结果?

只要学生的想法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如果有人借助图分析,解答问题,给予表扬。

四、探索活动Ⅱ

1.教师口述比赛事情,并板书出相关数据及信息。讨论“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有8人”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是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师:我们刚才研究了有并列关系的问题。下面再来看一个问题。春季运动会上,六(1)班同学参加了两项比赛。其中有18人田径比赛,10人参加篮球比赛,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有8人。

师:谁能先采说一说“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有8人”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讨论:

题中的三个数据和上题有什么不同?了解题中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和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有交叉。

讨论三个数据与上题的不同,是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重要过程,为探索用图表示数据作准备。

师:这个问题中也有三个数据,谁来说一说这三个数据与上面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师: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和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有重复,人们也说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有交叉。

3.师生共同完成集合图。教师边提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边画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用集合图表示相交关系数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用集合图表示。

师:这种有相交关系的数量关系怎样用集合图表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画图。我们这次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全班的人数,行吗?

边说边画出一个长方形。

师:然后,在长方形中画一个小椭圆表示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下面,怎样画图表示篮球比赛的人数呢?

师生讨论,边讨论边画图。

4.教师谈话同时说明图的特点,提出“六(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两项比赛”的问题,鼓励学生借助图解答。

让学生经历借助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

师:在这个集合图中,两个椭圆分别表示六(1)班参加田径比赛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人数。你能根据图求出六(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方法,为交流作准备。

5.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计算方法的机会。

交流展示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学会自主尝试解释结果的合理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与肯定。

五、探索活动Ⅳ

教师出示教材第111页助残问题,让学生读题,先口答(1)题,再自己完成(2)、(3)题。

结合助残活动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交集集合图,并学会借助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师:通过刚才六(重)班的几个问题,我们看到了这种画图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一方法再采分析几个数学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11页,自己读一读助残问题。

学生读题。

师:谁来说一说图中A表示哪部分同学?B和C又表示哪些同学?

学生讨论。

师:请大家试着计算后面的两道小题。

上一篇:对探究题的探究下一篇:组织部长严以律己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