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海军》观后感(共11篇)
《啊,海军》观后感 篇1
《啊,海军》观后感
这是一部老片子了,知道这部片子还是我在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记得班主任老师专门提到的这部片子,说这部片子是反映日本军国主义的,绝对是一部毒草片,我们当时是没有机会看的。
今天抽空看了一下,整个两个小时。这部片子,而且我相信这也是战后日本拍的一部片子,所以他整个主题也不会完全是围绕着过去那种情况。他反映了日本民众的生活状况,所以至少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题材作品。我们当时把贴标签式的处理绝对是一种简单而粗暴的做法。
上网看了一些有关的评论,觉得还是有必要可以引用一下。
如果把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先放在一边,再来看这部影片,绝对是一部妥妥的励志片。出身贫寒的平田一郎考进了著名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从一个不肯服从桀骜不驯,立志要考东京一高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有血有肉的帝国军人,不说中间的转变的过程是否为洗脑,光是片中反映的一往无前,勇敢无畏的精神就已经很催人奋进了。在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后,更加了解所谓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江田岛海军兵学校里近乎严苛的纪律锻造出这种服从、规矩、血性、刻板、刚强的军人顽强,但又悲壮成为了军国主义道路的执行者与牺牲品。
平田的奋斗史虽然很励志,但是在国家机器面前最终只是一个牺牲品,就像二战期间众多日本青年一样,一腔热血被人利用,最后换来了自取灭亡的悲剧。导演无非讲述了两点:既赞扬了前日本军人的忠勇,但又暗自讽刺了这种所谓忠勇背后的实质。
我个人以为,除了上述这些内容,我们在整个影片中还要注意两个内容,一个是他的好友,在陆军军官学校里的情况,他为什么会被追查?平田一郎又为什么会掩护他,这是值得探讨的。还有就是那个地主的女儿,为什么爱他最后又没有走在一起,而且地主的女儿结婚了,最后她丈夫也死了,这实际上就是一条非常主要的线索,它让人们去思考这个战争给整个日本社会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啊,海军! 篇2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
小时候看日本电影《啊,海军》,看得心潮澎湃。后来晓得,那个片子是个日本军国主义宣传片。但是,日本近代以来的崛起,的确就是海军崛起的历史。反观晚清之国防,敌人从海上来,是晚清面临的全新的危机,晚清的失败,也是长期漠视海权的价值观的失败。
海防是传统中国面临的全新课题。农耕文明数千年,明清禁海数百年,已经使国人习惯了面对黄土,背朝大海。赵丹版《林则徐》中林则徐为加强海防而和民兵一起推千钧大炮的情景是小时候的另一个记忆。后来晓得,原来我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击沉一艘英国军舰!林则徐在初期的对外接触中,囿于传统观念,尚且断定英国侵略军为武装押运鸦片的毒品走私船,可见鸦片和岸炮防御同时毒害了一个民族。
重视海防,必先确立海权意识,即海上力量(而不仅仅是岸防)的相对优势地位的意识和海洋“非常重要”的总体意识。
自魏源始,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这个严峻的问题。但是,其表现在《筹海篇》中的海防思想如同石沉大海。及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甚至是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才注意到海防力量的重要性。
近代海防总体建设始自1866年左宗棠建立的福建马尾船政局和水师部队。但是造成朝野真正震动的,是1874年日本从海上侵略台湾。长期被视为“蕞尔小邦”的日本,竟然公开叫板大清帝国,此事为千年所罕见。由是,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在清朝上下轰轰烈烈地展开。这是中国高层集体意识到海防问题重要性的开始。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则上呈万言书——《筹议海防折》,其论振聋发聩:“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李鸿章甚至断言“日本……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中法战争的海军惨败,导致光绪皇帝颁布了大举扩建海军的谕令。随后乃有1885年中国海军衙门成立,1888年北洋水师成为东亚第一海军。然而,建军后不久即停止了军舰的购买,他们要防范的日本,却在同一时间,加紧了海军扩军备战的步伐。
日本自幕府末年即开始重视海军建设。颇有讽刺意味的是,魏源《海国图志》中的《筹海篇》被译成日文,参与开启了日本的海防思想。
开国后,日本重视外派留学生。都曾在英国留学的东方高材生严复和伊藤博文(是否同学,目前仍有争议,伊藤年长严复13岁,且只在英国呆过半年即回国,当时严复只有10岁),回国后不同的待遇,暗示了双方对海防重视程度的不同:严复不得已做学问去了,而伊藤博文做到了首相之职。正是此人,于1895年终结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步伐。
1886年8月定远、镇远等六艘中国主力战舰访问日本长崎(迄今120年来的惟一一次)。不知李鸿章此举何意?是吓唬日本人还是考察日本海防?不得而知。日本人肯定被震惊了,同样令人震惊的是那则关于中国水师在305毫米的主炮上晾晒衣服的故事,这又使日本人看到了希望。
反观日本,日本政府在长崎访问以后即发行海军公债1700万日元,用于建造“三景舰”(“松岛”、“严岛”和“桥立”)以对付中国的定远、镇远两舰。次年,日本拟定《征讨清国策》,同时天皇拨皇室经费30万日元用于扩充海军。
当现代海权论的祖师马汉发表《海权论》的时候(1890年),日本人金子坚太郎倡导日本民众“熟读马汉的著作,奋发图强,使‘日本帝国’掌握太平洋海权”。当年,日本60%的财政用于扩军。
中国之输于日本,实输于有海防而无海权观念。既是象征性地建立了海上防御力量,但是从总体上却没有认识到海军力量对国防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失败的要害。
孙中山曾在民国第一任海军总长黄钟瑛的挽联中写道:“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思南都俦侣;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数年后,孙中山再次提请国人重视海权,他说:“何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之海权问题也。海权之竞争,自地中海而移入大西洋,今则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
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徐聪 篇3
节目呈现了120多年前日本发展军国主义道路处心积虑野心占领朝鲜及至中国种种罪恶卑鄙行径。让人悲愤难忍,雪耻之恨。
英勇的北洋海军将领和战士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宁可战死也决不让日本鬼子侵略我中华大地的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精神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今天的日本右翼军国主义甚嚣尘上不但不悔悟军国主义给朝鲜、中国带来的灾难、伤痛及耻辱也给日本自己带来遭受核打击深痛教训,现在反而还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百般狡赖,试图复活军国主义。
严正的奉劝当今日本政府切底反省军国主义罪恶历史,真诚地给受害国家人民道歉,得到世界人民原谅才是日本的唯一出路。在观看完之后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感动。片首和片尾的北洋军歌,令人慷概激昂。综观当时中国,虽未经启蒙,民智尚未开启,但军人以死报国的朴素情怀和死战不屈的精神意志仍令人敬仰。陈京莹给老父家书中开篇就写到,“军人战死沙场,幸事也,然尽忠不能尽孝,自古忠孝难两全也”,家书还未寄达,陈已随经远战沉大海。
二曰愤懑。巨舰忠魂,忠臣良将,到头来不过做了腐朽没落王朝的陪葬,这部纪录片,是迄今官方最为客观地对甲午的反思。这种反思国耻的纪录片,看了难免让人心情淤塞,但我们要的是理性反思,不是燃起复仇主义的烈火,而是要苦练内功,让国耻不再重演。当年北洋海军以一己之残躯唤醒国人四千年之大梦,但国人似乎离大国民还有距离,据到过刘公岛纪念馆的朋友说,留言薄上尽是歪七扭
八、错字连篇、满篇生殖器,叫嚣战争与复仇的文字。纪念甲午,就是要冷静地近乎残酷地再次揭开自己120年的伤疤,牢牢记住耻辱和教训,而不要在叫嚣复仇中迷失自我。
《啊,海军》观后感 篇4
今天,2019年4月23日,一个特殊的日子,人民海军70周岁的生日,请对人民海军说声——生日快乐!
70年前,人民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诞生。遥望70年沧海横流,人民海军从沿江沿海走向深蓝远洋,一路前行,劈波斩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正在“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的转变”。随着人民海军坚定的向“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目标迈进,中国人建设强大海军的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了每一点进步都倍受关注的“网红”。
今年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人们翘首以待的海上大阅兵于4月23日在青岛隆重上演,中国海军现役的主要舰艇将无一例外的在这场盛典中如数登场。这是穿越百年的夙愿,这是走向深蓝的远航。从长江之畔的村庄起步,一路穿越溪流江河,一路涉过激流险滩,奔向大海,拥抱大洋。航空母舰接续下水,新型战舰批量入列,转型建设硕果累累,海上维权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中国海防建设史上,海军的阵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威武雄壮。
70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新时代崭新征程气壮山河。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世代夙愿,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在战火中诞生,在发展中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逐步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
此时此刻,或许你休息在家,闲暇无事;或许与朋友逛街享受美食,畅谈梦想;或许在游戏的世界中拼杀;或许在办公室努力的工作;或许你在享受假期,沐浴在阳光中享受海浪拍打岩滩的声音;或许……无论你在做什么,请放心!更多的中国军人在遥远的边防;在孤寂的哨所;抗洪一线;雪山、沙漠、天空、海底……等等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守护着你我!
进入新时代,人民海军坚定不移加快现代化进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加速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迈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多少人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用生命把黑暗阻挡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多少人看不到战火与硝烟,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对人民海军说上一句: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演讲稿
今天是4月23日,也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的日子,举国欢腾!人民海军70年,一路乘风破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在新世纪的航道上劈波斩浪,挺胸昂首扬帆万里,为大洋带去和平的曙光。
“强于天下者必强于海,弱于天下者必弱于海。”
血一般的历史教训反复证明着一条铁律:海权是影响大国兴衰沉浮的重要因素。历史不会忘记,从19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遭外敌从海上入侵470多次。几乎所有的岛屿都遭到过列强践踏,几乎所有的港湾都悬挂过侵略者的强盗旗,数千年文明古国一次次蒙羞受辱。历史必将铭记,是中国共产党人让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永远画上了句号。
1949年1月,在西柏坡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作出一项历史性决定:应当组成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
1949年4月23日,伴随着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胜利凯歌,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向海图强的新 篇章。
“4月23日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今年已经93岁的东海舰队原副参谋长黄胜天,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海军初创见证人。老人清晰记得,就在南京解放的当天下午,党中央、中央军委下令三野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华东军区海军,任命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委。
“海军成立时的全班人马,加上张爱萍一共才13个人,5名干部、8名战士。”黄胜天说,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支海军了。
今天,陈列在白马庙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中的665张历史照片、164件珍贵文物、383份文献史料,清晰记录着人民海军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峥嵘岁月。
“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一缺人才,二缺军舰,三缺舰炮。”纪念馆馆长徐进说,人民海军成立之初,武器装备非常落后,只有从原国民党海军中起义的部分小型舰艇,全部家底加起来也不过几千吨,还不如大国海军的一艘驱逐舰。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几乎从零起步的人民海军走上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
1949年8月15日,华东军区海军在南京成立海军学校;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第一支海军受阅部队接受检阅;
1949年11月8日,第一期3500余名学员结业后上舰,成为海军第一批骨干力量;
1950年春节,已修复、改装大小舰艇近百艘,海军有官兵无舰艇的局面初步扭转;
1950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一周年暨军舰命名授旗典礼,为134艘舰艇命名、授旗。
“我们用一年时间初步解决了人才、军舰和舰炮三大难题,这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堪称奇迹!”回忆往事,黄胜天感慨万千。
对于当时“连自行车都造不出来”的中国,这是何等的不易!
新生的人民海军,每一天都在创造奇迹。
1955年1月,海军配合陆军、空军解放一江山岛,这是我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
“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非常成功!”时任华东军区海军作战参谋的黄胜天说,人民海军的创建和发展,开创了中国人民保卫海疆、经略海洋的新纪元。
1375次对敌作战中,人民海军取得了击沉击伤和俘虏敌舰船418艘、击落击伤敌机574架的辉煌战绩,创造了“小艇打大舰”“海上拼刺刀”“空中白刃战”等令人惊叹的战斗奇迹。
啊摇篮观后感 篇5
---------《红色摇篮》观后感
刘冬明 10300170053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摇篮》这部电视剧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认识到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的重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而这场革命在初期遭受的一场场挫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单纯的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不能结合中国国情与革命的实际情况造成的。
同样的,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中,共产党率领的军队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队伍能够准确的认识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一场又一场的奇迹与胜利。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直到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工农革命一直就没有对走怎样的革命道路达成一致,在当时中国城市中工人力量并不强大并且还没有组织完善的时候,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就试图照搬照抄苏联的经验,通过城市暴动实现革命的胜利,但这种方法几乎在武装反抗国民党之初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一次次战争的惨败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反思并开始在战略战术上做出改变,直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巩固,毛泽东总结出了“农村包围群众”,团结群众干革命这一条革命路线。“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条路线充分结合了中国等待翻身解放的农民群众大大多于工人阶级的实情,认识到了人民群众蕴含的伟大
不仅仅在十年内战时期,在抗日战争以及三年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也坚持着发动群众的路线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本身的力量可以说是比较小的,但他们为什么可以成为抗日力量的中流砥柱,关键之处就是他们坚持了党的人民战争的路线,充分带动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何以能以弱胜强,用小米加步枪战胜被美军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发动了群众的力量,这使解放军获得了稳定的后方以及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巨大的理论指导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此,在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也是如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伟大的战略决策,不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吗?可以说,无论是列宁的思想,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再加以发展的成果。
此外,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就注定了它不是一套死的理论,而是活的,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从实际,只从书本上静止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那只会妨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造成误解。
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的一套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书本与实际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再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理论与实践是绝对密不可分的。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绝对不能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去看待问题。坚持辩证唯物论,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发展联系全面的观点,这是我们正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保障,也是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我坚信,只有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我们才能认识到真理并在行动中取得真正的胜利!篇二:《红色摇篮》观后感 我是非常崇拜毛泽东的。毛泽东是我们民族在的杰出代表,是一代伟人。这部影视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人五次反“围剿”,四次成功一次失败,并最终走上长征道路的过程,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中被承认是有一个曲折的过程的。里面有一个人说,如果有可能他愿意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捍卫毛泽东思想!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很不成熟,只知道盲目地照抄和照搬前苏联共产党的模式,不是犯左倾的错误,就是犯右倾的错误。还好毛泽东在不被自己的同志所理解的时候,在党内受到排挤的时候,他都没有垂头丧气和怨天尤人,而是依然坚信着自己的理念不动摇。他真是具有伟人的胸怀啊!他敢于坚持真理,善于分析形势,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局面,几落几起,百折不挠。我们学习的。
他的这种品质,是非常值得篇三:电视剧《红色摇篮》观后感
我看了电视剧《红色摇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红色摇篮》是继《长征》、《延安颂》、《解放》之后,又一部艰难岁月的恢宏史诗,让我们再次接受真实历史的震撼!这部电视剧所表现的内容,涵盖了1929年到1934年,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史实。而这一段历史,恰恰是过去没有类似的剧本进行反映。
该剧由著名导演金韬执导,刘劲、金鑫、王伍福、曲高位等演员加盟。该剧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多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开辟中央苏区的革命历史。已经看了十集《红色摇篮》后,感觉这部电视剧拍得很真实、很传神、很动人,唤起了我们对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根据地创建中央苏区,开展共和国政权建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的历史记忆。
如今,岁月流逝,硝烟散尽,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已经铿锵迈过60多个春秋,正反方的人物都走进了历史,成为了过去,国共两党又都握手言和了,但共和国初创的艰辛,烈士们为共产主义的理想所抛洒的鲜血,我想所有的人们都应该铭记。
这是一部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再现中国革命伟大创举的史诗巨制,弥补了影视剧中缺乏我党从井冈山斗争到红军长征之间这段历史的空白,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在2010年元旦之夜央视《群英汇》上,电视剧《红色摇篮》剧情主要演员上台的演说词中就能看出该剧的与众不同。
在艺术上,《红色摇篮》在伟人形象塑造上有新突破,注重了人物个性的描写,以平凡人的视角演绎伟人的人生,更能产生直抵人心的力量。剧中除了
历史真实的再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斗争的历史外,更是首度刻画展现了革命女英雄贺子珍的传奇形象,将她与毛东相互扶持共建革命家庭的事件一一还原展示,让观众在一片历史风云中切实感受到了伟人领袖既平凡又真实的一面。篇四:观后感1 《少年英雄》观后感
上个星期某一天早上,我们和老师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一场催人泪下的电影——《少年英雄》。
电影的主人公叫王二小,影片主要讲述了王二小为了给父母报仇、为了人民的安宁生活,刻苦学习、加入儿童团积极抗日的故事。他好几次出生入死地与敌人斗智、斗勇。有一次,他在放牛时被日军发现了,敌人让他带路进入村庄,王二小想到村里还有很多的老百姓,就机智地把日军引进了我军的埋伏区„„敌人被消灭了,而王二小也英勇地牺牲在了敌人的刺刀下。
看了这部电影,我们非常感动,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和当年王二小年龄差不多大,但和他比起来就差远了。虽然我们身边没有了昔日战场上的硝烟,但还是经常能见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破坏公物、在街道上乱扔杂物等行为,我就没有胆量站出来制止。我要学习王二小的勇敢和机智,在努力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同社会上的不良习惯作斗争。“张思德”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观看电影《张思德》。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张思德这个人物了解得不太清楚,也不太全面,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深入了。可当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不仅了解了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时也被他的感人事迹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质朴的品格所吸引和感染。在那个年代里,在我们的部队里,像张思德这样的战士数不胜数。他们不像董存瑞、黄继光、丘少云等烈士那样被世人所知,被世人所赞颂,他们死后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许很少有人知晓他们曾经做了些什么。但正如影片中毛主席所说的那句话:“正因为我们的部队里有许许多多像张思德这样的战士,才使得我们的革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是他们托起了新中国的希望!”是啊!无论是在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我们当前的现实生活中,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任劳任怨地做着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对比之下,我们这一代人甚至还可以说我们现而今的人们缺少的就是像张思德那样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以及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拿自己来说吧,虽然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认真负责,也不惜牺牲自己中午或班后休息时间紧锣密鼓地为学生补课或精心备课,但往往缺乏主动性,不能时刻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每一件事情。另外,当遇到紧急任务和任务比较繁重的时候,我有时不能够做到冷静、宽容和善待他人,有时候甚至还发一些牢骚。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真是没必要也不应该。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谁也离不开谁。所以作为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员,我们人人都应该尽职尽责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社会中多一个张思德,就会多出一份爱,多出一线希望!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献出自己的一份责任、一份力量、一份爱心,那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影片《雷锋》观后感
雷锋同志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雷锋同志的一种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人民、忠于党,雷锋同志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像寒冬般残酷无情。
雷锋的精神在过去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起到了一种积极地推动作用,鼓舞了一代人的成长。
当前在改革开放发展深入阶段,我们更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在自己的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人与人之间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充满活动。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从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楼幢做起,再现雷锋精神,愿我们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观《英雄儿女》有感 2005年11月26日上午学校组织看抗美援朝影片“英雄儿女”。50年代初,新中国才成立不久,是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其目的是想再次侵略中国野心,结果是失败而告终。当时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军事思想战备决策。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出国、朝鲜人民军合作同心合力,打得美帝国主义头破血流,节节败退,一直败到了“三八”线,签订了停战协议,就这样美帝国主义吃一个大败仗,从后几十年里再也不敢碰中国。朝鲜战争是一场美帝主义侵略朝鲜的战争。
“英难儿女”电影是抗美援朝战争上千千万万英雄故事中,记述兄妹英雄故事。通讯兵——王成是工人的儿子,而五芳——文艺兵是一位地下共产党员的女儿,寄托在工人家里,成了兄妹,然而两代人在朝鲜战场上相遇,他(她)是抗美援朝是英雄人物的代表,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一切。王成是通讯兵,勇敢作战坚守在前沿阵地,一个人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发生向我开炮”英雄壮语,牺牲了自己保卫战争胜利。王芳——是一个文艺兵,在哥哥英雄事迹的鼓舞下,从后方上了前方,结合战地,重继英雄事迹。不怕苦、不怕累,在一次战斗中为了保护战友自己受了伤,在文艺兵中同样是英雄,他(她)这不怕死革命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榜样。
电影《雷锋》观后感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看电影《雷锋》。
这里面讲了雷锋自身的许多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事,是村长一手托着雷锋那补丁摞补丁的袜子,一手拿着雷锋寄去的一百块钱,说:“同志啊,你的钱我们不要了,把你的袜子留下吧!” “村长,袜子留着可以,但钱大家一定要收下。”说完雷锋就走了。我觉得雷锋对自己太“小气”了,可是当别人有了困难时,雷锋却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许多钱。而我呢,东西没有坏又让妈妈给我买新的,衣服没有旧也要买新的。我看了《雷锋》这部电影后,下决心要把这些坏毛病改掉。
我们应该学习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把钱用在有益的活动上。2005年6月18日篇五:观《红色摇篮》有感-观《红色摇篮》有感
看了《红色摇篮>>,使我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毛泽东。一代领袖毛泽东颇具传奇色彩,他的预见能力,指挥作战能力等等让人赞不绝口。毛泽东从湖南一个偏僻山沟子里的孩子,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最高领袖,成为二十世纪名扬世界的伟人。他的成功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智慧之路,他的成功靠的是他世所罕见的智慧。
他的诗句至今令我难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个人要取得成功第一位的是要能正确认识行势,分析形势。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提出持久论战,以及外交史上一边倒的政策,都是正确分析形势而后确定下来的正确路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要这样,我们要时刻警惕,真确把握当前形势,国家面对经济危机,不是盲目的逃避,而是迎难而上;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审视局势,然后想办法改变学习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进步,让社会进步。毛泽东宽广的胸怀和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也实在让人佩服,在抗美援朝中,毛岸英壮烈牺牲,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因为儿子的牺牲而失声痛苦,他说:“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议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尽的责任,不能因为他是我儿子,就不能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事业面牺牲。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的。”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毛泽东强忍住了,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国家大事上,用工作冲淡悲痛!抗美援朝最终胜利了,无数英烈埋骨他乡。我正想有没有一位老人祈祷世间一切和平,不要再有战争了。
一代伟人,生活俭朴,吃的却和普通大众一样,在饥饿的年代,还要将吃晚饭的碗用热水冲泡,将冲碗水喝下去,他的举手投足,谈笑风生间都洋溢着伟大。
平凡孕育着伟大。在那个年代,人人都会说艰苦朴素是一种革命精神。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也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遗留下的美德。我们就应该学会节约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可以联想到自身或当代学生身上的一些弊病,不懂的艰苦朴素的道理,校园里更是弥漫着攀比之风;把大量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到网吧老板手里的大有人在;地上随处可见矿泉水瓶,却不知道放在垃圾箱里或是回收利用„„把传统美德忘的一干二净,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产生警惕。
《啊,海军》观后感 篇6
改革开放四十一年,解放海军任务也渐渐转变为更多样化同时更加的重要。开放沿海城市使中国走向了国际的舞台,中国同时也扛起了大国应有的担当,适应于国情,海军不仅仅守护着我国海防线,更承担了一系列的维和及护送我国商船船队工作,也得益于次我国的商品才能安全有效的走出国门。科技的发展导致多样化的武器,海军也不仅仅只是船队长枪短炮。航母、飞机和潜艇等武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让守护国门的任务更加艰巨。
引用网上的一句流行语“桥上没有栏杆你还敢走吗”现如今许多年轻人对于军队不以为然。但请不要忘记你现在安稳便捷的生活是由许多像军人固疆守土、默默奉献来的。举办海上阅兵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我国多外开放的态度和国家力量,同时也是让我们多了解守护国门的中国人民解放海军。
海军70周年阅兵式心得感悟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阅舰式在青岛隆重举行,向海内外展示了人民海军的发展成就和精神面貌。
阅兵现场的气势,和受阅官兵飒爽的英姿、嘹亮的口号,无不让人感到震撼,这正是新时代人民海军自信和自强的展现。
我们的思绪在为今天眼前的场景感到震撼的同时,也不由地回顾到了我们的近现代史。我国的一部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来自海洋上的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由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有海无防”的历史,西方列强的船只可以随意出入中国的领海以及内河航运。
一些仁人志士意识到,只有建立起强大的海防,才能拒西方列强于国门之外。于是,北洋舰队在内忧外患中诞生了,但是由于政治上腐败、经济上的落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有海无防”的局面仍然存在。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将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渡江战役指挥部召集的一个简短会议,标志着人民海军的诞生。刚刚诞生的人民海军,缺乏船只,缺乏技术人才,甚至有的海军人员都不知道“海水不能用来洗衣服”。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人民海军自立自强,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我们在困难中前进,海军装备不断升级,特别是我们通过自力更生掌握了核潜艇技术,推动了我们人民海军战斗力的极大提升。在人民海军刚建立不久,就随即投入到解放沿海岛屿、防止美蒋袭击的战斗中,在中越南沙海战中,我们人民海军出色完成了保卫领土主权的光荣使命。进入新世纪,从执行首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武汉舰、海口舰,到在战火纷飞的也门撤离多国侨民的临沂舰,再到多次赴海外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和平方舟医院船,人民海军始终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的忠诚卫士。
柑橘与柠檬啊读后感 篇7
文/黄云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柑橘与柠檬啊》,你迟早要唱起它,勇敢前行…
“十点五分”、“十二点二十四分”、“三点一分”、差一分六点“…只一天,小托就把他的整个人生回忆完了,柑橘与柠檬啊读后感。一个人,该怎样用他的时间去分配一生要做的事呢?
童年的小托,一直生活在”自己害死了父亲“的阴影里,还视之为不可告人的秘密,是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就笼罩在淡淡的悲愁里。后来茉莉加入了大家庭,茉莉一开始就给予了小托无私的帮助,可是她跟查理的感情似乎更好,小托的感情方面开始受挫。还有上校的冷眼和”狼女“责骂,最终兄弟二人谎报年龄参了军。查理更加无私的保护小托,却在战斗深入的时候被判枪决,原因是”逃跑“"懦弱”。枪声响了,小托心里的某一部分也跟着他一起死了。感情的抑制造就了更大的悲痛。
悲剧中还掺杂了喜剧的成分。大个儿乔虽然是智障,缺乐天快乐,一高兴就会唱《柑橘与柠檬啊》。他喜欢动物,总是抱着“茅鼠”唱歌,茅鼠死后四个伙伴还给他举行了葬礼,背祈祷词,读后感《柑橘与柠檬啊读后感》。
文章在战争环境描写下运用了大量的渲染,但是并未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死伤惨烈。尽管小托也曾在激战中中弹并被“活埋”,查理负伤走过好运,以及最后那名中士狰狞的目光,文章却是被查理“自己人”枪决结尾,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让人认出战争给予人精神上的扭曲,即“一切为了战争”,是人的禁锢的观点造成了不应该发生在战场上的流血事件。
他是面带微笑,嘴里还唱着歌。枪决后狱卒对小托这样说。小托和其他六个队员为查理在小溪旁建了坟墓。“查理,再见。”转身的那一刻,小托心中那曾高大勇敢的哥哥瞬间死去。“我知道,我只有一个人了,但是查理,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我有了必须信守的诺言。”
《柑橘与柠檬啊》读后感 篇8
故事源于一个回忆:一个名叫托马斯―皮斯佛的回忆,回忆很长,时间很短,从“十点五分”开始,到“查一分六点”结束,七个小时又五十四分钟,分分秒秒,包含着生命流失,也包含着那童年的回忆。
美好的回忆过后,自然就是残酷的现实,前面的一切故事都指向美好的结局,可是结局并非美好,反而意想不到。
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是查理、小托的参战期间,那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给无数人带来了灾难,战争一直持续不断,也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给无数人带来了灾难。
查理为了保住弟弟小托的生命,却迎来自己的死亡。他直到最后一刻都在坚守个人的良知,却没能让命运向他屈服,不得不说他是个英雄。
小托,柔弱、善良、纯真的一个孩子,他在哥哥的守护下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困境,终于,他越来越坚强。
《柑橘与柠檬啊》读后感 篇9
一个柔弱、善良不断成长的小托;一个强壮、勇敢、正义的查理;一个单纯、乐天的大个儿乔;一个温柔、贤淑的茉莉,还有一首唱不完的《柑橘与柠檬啊》。
是夜,小托用了一天的时间回忆起了他的一生……
幼年时的小托完全活在“自己是害死父亲的凶手”的阴影中,是茉莉的微笑驱走了他心中的阴霾。从此,便习惯了三人行,小托、茉莉、查理三人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开的,可这样的下场便是茉莉住进了查理的家,成了小托的嫂子,小托十分伤心。
当时正值兵荒马乱的年代,小托便下定决心去参军,离开了这个让他伤心的家。查理作为小托的守护神,决心和小托一起去。于是两人便谎报了年龄参了军。在军队里,查理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小托,并且最终为救小托被灌以“逃跑”的罪名,拖到司法处,施行枪决。
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小托和查理手握着手,放声高唱《柑橘与柠檬啊》,即使心中有多么不舍、不甘,两人都是强颜欢笑。这一刻,我才惊觉:历经磨难的小托终于长大,查理的死使他的心智更加成熟了。
枪决时,查理是面带微笑的,他在笑什么?我想他一定是看到了他的爸爸,他们在天堂等待着和家人的又一次团聚。
再见,查理,一路走好。
小托不再是从前懦弱的小托了,他要接替查理顶天立地的守护神的位置成为家中……
为了新中国,冲啊读后感 篇10
看了《为了新中国冲啊》这篇文章,我对董存瑞这位英雄有了很多了解。
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7年3月参加了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战斗中,我们对敌人的暗堡实施爆破都没有成功。董存瑞见此情景,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立刻拿上炸药包,向暗堡冲去。由于桥型与暗堡距离不够,两头桥台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董存瑞毅然用左手举起炸药包,右手拉线。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这篇文章让我太震撼了。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为了战争的胜利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他不觉得可惜吗?他没有想到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吗?但他毅然决然用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了永生的诗篇。这是多么伟大的思想境界啊!
我们爱你啊中国初三年级读后感 篇11
《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主要向我介绍了祖国的土地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好的未来。在读这篇文章时,我脑海仿佛浮现出吐鲁番葡葡的甜美,哈密瓜的香甜,戈壁滩的骆驼如在金色海洋中的船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的彼岸;更浮现出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美丽的羊群就像是绿地毯上大朵大朵的白花,草原上悦耳的高歌在我的耳边回荡。祖国的历史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奋斗不息的见证,而我们的文明硕果都凝聚着他们的血汗。
文中歌颂了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勇于奋斗,敢于创造、勤于实践的民族精神,赞美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有着松树与红梅般的不畏艰难、不屈不挠、高尚纯洁美好品格。这也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高度概括而又形象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之后,自然地将话题切换到我们志向——前人创造了祖国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而我们后人义不容辞地接过谱写历史 篇章,创造新辉煌的接力棒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我能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要发自肺府地大喊一声——我们爱你啊,中国!
【《啊,海军》观后感】推荐阅读:
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07-19
参观海军军舰有感:弘扬海军精神10-20
海军发展06-26
6海军06-11
海军陆战队09-26
英国海军12-17
美国海军陆战队05-31
海军总医院10-30
海军英语教学12-20
海军装备保障企业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