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

2024-09-17

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通用11篇)

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 篇1

五津中学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

活动计划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口号,真正体现了终身锻炼的好处。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锻炼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真正落实,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锻炼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结合本校的实际,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思想认识落实

健康是所有素质的基础,没有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就无从谈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提倡阳光运动就是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体育不仅是体育教师的事,也是班主任的工作,以及所有教师一起积极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不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体育锻炼时间,使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到保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中来。

二、组织时间落实

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三十分钟。在坚持上大课间的基础上,学校计划实施课后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在领导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管理下,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开展一种体育活动课程,活动时间为三十分钟。

三、活动内容落实

1、集体活动内容。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除镇校组织的体育田径运动会外,我校计划每月举行一项小型的体育竞赛活动,三月份:开展篮球比赛。四月份,开展足球比赛。五月份:、乒乓球比赛。六月份:羽毛球比赛

2、自主活动内容。以兼顾兴趣特长为主,以年级或班进行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以上这些内容的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较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强化了体育锻炼,增强了学生体质,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即满足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新津县五津中学

2011.9

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 篇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文件精神, 河南省致力于校园大课间活动的课程化、制度化、品牌化, 有力保障了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的时间, 成效显著。

2014年11月10日下午, 郑州市金水区迎来了河南省第四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会前观摩了金水区三所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推进会上,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作了总结发言, 王登峰司长高度评价了金水区的做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对大课间活动作了精彩点评。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金水区人民政府区长陈宏伟、金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士先、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局长王珂、副局长邱云、江苏千方有效体育研究所所长张耀辉, 省辖市的教育局长、主管副局长、体卫艺科 (站) 长、县 (区) 教育局长, 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 (市) 的教育 (体) 局局长、主管副局长、体卫艺科 (站) 长和新闻媒体界人士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届届有主题, 年年有突破

自2009年第一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到今年的第四届, 河南省历经了创新、改革、突破, 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健康, 让家长放心, 让社会满意。推进会举办以来, 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收获。2009年, 主题为“制度创新”的第一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在洛阳卧龙区举行, 卧龙区通过不断地验证和改革创新, 最终推出了“两个大课间”的做法, 即上、下午各安排一个大课间。其具体做法是, 将每节课的时间压缩至40分钟, 被挤压出的上、下午各20分钟的时间安排成两个大课间, 为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赢得了时间上的保障;第二届在

金水区举行, 主题是“丰富内容”, 重点探讨在制度设立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大课间内容的多样化;第三届在焦作沁阳举行, 其主题是“面向农村”, 该届推进会树立了农村开展大课间的典范。

郭蔚蔚处长认为, 阳光大课间应在河南的农村生根发芽, 河南教育有其特殊性, 有70%左右的学校在农村, 如果将城区的大课间做好, 也只是30%左右的学生能享受到阳光大课间, 所以, 将农村的大课间做好了, 也就意味着河南省的大课间走向了“多数”包围“少数”, 逐步实现全体受益;第四届也就是本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 其主题是“有效大课间”, 之所以将主题定位“有效”, 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的下发与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7周年之际, 郑州市金水区通过不断摸索、创新、尝试、挑战的过程, 切实找到了适合该区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展现给观摩者的景色是:学生们确实“乐”在大课间活动之中;“小眼镜”和“小胖墩”少了;学生的柔韧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仰卧成桥) 、体能等身体素质高了。

校校有特色, 处处显身手

1.金沙小学的啦啦操大课间极具校本特色

柔韧拉伸、手位、步伐、力量训练和以调整呼吸作为准备活动的热身练习。在强劲的音乐伴奏下, 学生们将啦啦操动作中的手型、步伐及其组合做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学生们的动作变化与快乐的表情, 让人有一种随律而舞的冲动。十多分钟后, 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团队, 一、二年级以柔韧、拉伸练习为主;三、四年级以啦啦操互动配合动作为主, 强化从肩上、胯下传递花球的动作;五、六年级以六人髋位托举训练为主, 结合跳跃动作, 强化技术技巧练习。最后5分钟是金水区独具特色的“O”型跑, 以提高运动负荷、增加练习强度为目的, 随着节奏的放缓, 学生们开始调整呼吸, 进行放松训练。整个大课间层次分明、紧张而有序。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大课间活动—篮球

金沙小学“炫舞金沙”啦啦操社团正在进行啦啦操展示

2.四月天小学的体操技能大课间场面恢宏

在极具动感的音乐声中, 两千多名小学生精神焕发、步伐整齐地进入操场, 在进行6分钟“O”型跑热身后, 进入了独具四月天特色的体操技能展示。由教师口令统一指挥, 全体学生做着横叉、纵叉、侧搬腿、仰撑平板、跪后撑、跪撑成桥、仰卧推起成桥等动作, 整齐的动作、统一的节奏令人叹为观止。有运动经验的人都知道, 好的柔韧性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坚持与不懈的练习。大课间活动过程中, 另有体育教师分别在活动中期、后期抽测学生脉搏, 目的是进行运动负荷监控, 以便策略调整。吴键主任也对学生进行了脉搏抽测, 抽测结果显示, 学生的平均心率能达到130次/分。

3.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多样分层的大课间活动精彩纷呈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是一所12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 学校依据自身组成特点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低年级水平段的学生在教学楼下的小场地上进行增强跳跃、攀爬、协调能力的跳房子、钻山洞、铺桥过河的能力拓展练习, 练习以竞赛和合作为主, 小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初中及高中段的学生进行篮球、足球、花式跳绳、田径素质、校园主题定向和以车模和海模为代表的科技体育项目及核心综合训练。学生们根据自身特点和特长, 分项目、分层次体验, 学生在27分钟的运动中感受着体育带来的乐趣。

制度挂帅, 成效彰显

观摩团队还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中;我们走进了河南省第四届学校阳光体育推进会现场, 大屏幕上金水区部分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集锦化解了我们对金水区观摩“以点带面”的疑惑。

通过对郭蔚蔚处长的采访,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通过大课间的改革目的是要做到将原来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大课间做到有效。他认为:校长应是第一责任人, 校长的认识程度是推动“有效大课间”极其重要的因素, 应将阳光体育大课间视为校长的公开课。此外, 他还介绍了河南省教育厅对大课间界定的三个内涵, 即:全员参与、负荷适宜、新颖有趣。其目的是让学生们喜欢大课间, 并积极主动参与大课间活动。他同时希望通过“两个大课间”, 作为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平台, 成为增强体质健康的第一平台, 成为学生掌握技能的重要渠道, 成为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措施, 让有效大课间成为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载体。

王珂局长从课程化实施, 确保大课间内容有质有量;坚持制度化推动, 保障大课间管理有序有力;坚持品牌化建设, 引领大课间发展有涵有品等方面对金水区有效落实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作了详细汇报。

吴键主任对三所学校的阳光大课间活动作了“两个敬佩、两个没想到”的精彩点评。首先是两个敬佩:第一个敬佩是以金水区为代表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做到真抓实干;第二个敬佩是金水区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中表现出的攻坚克难的勇气。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我们的有效大课间做得这么科学;第二个没想到是世界上领先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在金水的学校见到而且学生能做到。

王登峰司长对本次金水区在阳光体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金水区在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上取得辉煌成绩, 并非一年半时之功, 是金水区乃至河南省做了长期的努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经验, 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和推广。很多我们正在讲的事情, 金水区已经做出来了, 而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此外, 王登峰司长还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所面对的问题、所要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做了相关介绍:第一, 学校体育要提高每一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这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最基础的要求, 也是学校体育最基础的要求, 体育课和大课间、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第二, 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也就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会并掌握一到两项可以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第三, 通过体育课、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 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运动技能, 提高了身体素质,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此次金水之行, 无论是精神理念还是现场活动, 都给我们留下了执着、坚定、震撼、感动的印象。与会人员对金水区建立每天两个大课间制度, 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艺术修养、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进行的一系列有益探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与高度的认可。

当“阳光体育一小时”遇上雾霾 篇3

未成年人更容易受伤害

对于中小学生在雾霾天气下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现象,北京知名非营利环境保护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晶晶表示忧虑。“因为剧烈运动时,身体内吸进的有害气体比平常多。同时,空气污染较重,户外体育运动的孩子本身就更加容易吸进有害物质。”据介绍,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2.5。“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暴露在雾霾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患上哮喘病的概率更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说。

王五一在环境生命元素与健康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解释说,雾霾空气中很多颗粒物质是直接进入到肺部的,有些甚至能穿透肺部细胞。“从生理来讲,颗粒物质对成人、儿童的影响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成人和儿童的运动量、活动量和暴露时间不一样,所以效应也不一样。” “PM2.5浓度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我国居民每日死亡率上升0.31%。”这一结论来自2012年6月南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专家发表论文中的数据。据了解,该论文综合了国内外2002年至2008年间的流行病文献,统计出我国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率上升1.00%,心血管系统疾病每日死亡率上升0.50%。王五一指出,儿童在大气污染面前,可能更脆弱。“因为孩子是在长身体的阶段。如果他受到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可能会影响健康,潜在的持续危害会比较大。”

目前,由于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不少教师只能靠肉眼估测,自行判断是否让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因此,不少教师们建议出台“雾霾停止户外运动标准”。

南京:红色预警学校停课

2013年11月20日,南京市教育局出台了《南京市教育系统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要求教育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在南京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发布有关重污染天气预警后,要在第一时间根据预警等级自行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我们学校周围有很多施工项目,加上天气不好,学校里总是灰蒙蒙的。孩子们一进行户外运动,更是尘土飞扬。无奈之下,新学期学校专门雇人每天洒两次水,尽量缓解污染带来的伤害。”南京一中学校长尤小平表示,环境污染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要开展相应的教育,包括提醒学生出门戴口罩。据了解,进入秋冬季节,南京的雾霾呈高发趋势,2013年10月以来,除个别日子空气质量良好外,大多数时间里南京市的空气质量处于污染状态。什么样的天气能组织孩子什么样的活动,急需出台相关的措施。

根据规定,大气污染达到黄色(一般)预警时,学校应减少组织学生户外活动,儿童及心脏病、肺病患者、特异体质学生应留在室内,户外工作人员减少工作时间或采取防护措施,学校在建施工工地增加洒水降尘频次。橙色(较重)预警时,学校停止学生户外体育等课程、停止学生户外活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儿童及心脏病、肺病患者、特异体质学生必须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工作人员则要避免户外工作,必须在户外作业人员,增强防护措施。此外,还应停止学校内施工的土石方作业,管控现场扬尘。红色(严重)预警时,学校停课并及时发布通知,看护因未接到停课通知而到校的学生,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停止学校内全部施工工程,除必须坚守的岗位外,教职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

根据要求,南京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发布污染天气预警解除通告后,学校应及时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南京市教育局同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面向师生广泛开展大气环境保护和污染天气下自我防护教育,教会学生掌握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基本保护常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上海:学校调整户外时间

2013年年初,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环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户外活动空气质量预警联动机制的通知》。上海市环保部门将指导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根据空气质量状况科学开展学生户外活动。

据悉,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时间段、污染原因、预计污染程度及相关建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还将发布短时污染预报提醒、季节性污染提醒等信息,同时,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要求,发布实时空气质量信息,并适时调整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当空气质量状况达到或超过预警临界值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将及时通过微博、网站和媒体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发送至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的“上海教育督查短信平台”,由短信平台将预警信息转发至全市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

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在获得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响应,根据相关建议采取措施,调整学生和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如需调整体育课的,应做好补课方案,同时报区县教育局知悉。当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实时状况低于预警临界值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也将通过微博、网站等渠道发布预警解除信息,同时发送至短信平台,由短信平台将预警解除信息发送至全市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获得预警解除信息后,应及时终止相关措施,恢复正常教学活动。

北京:中小学、幼儿园不同方案

北京市市委常委会2013年10月16日通过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根据预案规定:当北京市发布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石景山实验小学校长叶艳表示,北京市的中小学目前还没有因天气污染严重而停课的情况。但是,针对严重雾霾天气,学校会根据教委的指示,暂停学生的户外活动。她说,教委与学校有沟通平台。在天气不好时,教委会通过网络平台向各个学校发出通知,要求学校学生可以上课,但不建议在户外活动。如果雾霾较重,通知会要求学校暂停体育课。叶艳说,即使在周末,如果天气不好,学校也会通过短信平台群发短信,要求家长不要带孩子外出。对于治理大气污染发出红色预警学校停课的规定,叶艳说,目前已经形成了教委、学校、老师、家长的顺畅沟通平台,如果教委下发通知,即便老师在家中,也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到家长,不会延误。endprint

北京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表示,遇到严重污染的天气,幼儿园将根据两个原则进行安排:根据市教委的相关规定做出相应调整,要尽量满足家长们的需求。冯惠燕解释说,幼儿园和中小学不同,安排上会相对灵活一些,因为家长们要上班,孩子小需要人照顾,不让家长送孩子入园可能不现实。在“非典”期间,也有孩子不得已被送进幼儿园,园内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只要孩子送进来,直到“解封”才能出园。另外,幼儿园也有部分全托的孩子,有睡眠室、活动室,活动空间相对比较大,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目前,针对雾霾天气,幼儿园的措施是,暂停户外运动,安排在专用教室、活动室等地方进行室内活动,并且每个教室内都有空气清新器。对于日托的孩子,幼儿园会满足家长需求,如果家长必须送孩子来幼儿园的,路上的防护措施由家长负责,入园后则由老师负责。

实施上尚有不足

2013年11月15日的上海窗外一片雾蒙蒙,环境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中度污染,建议儿童、老年人等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但杨浦区却仍有学校如期召开秋季运动会。杨浦区主管部门介绍,目前市教委并未做出污染天气下禁止开运动会的决定,所以各个学校相关事宜由各校自行安排。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介绍,空气污染与教育生活如何关联的规则,目前还在制定中,环保部门正在听取各方意见。预计规则出台后,在暴雨、台风、空气污染等天气状况出现前,相关预警将直接通过电台、报纸等公众媒体告知市民,并且报警的时间点可能提前。与学校生活有关的事宜,将不再通过市教委发布信息给学校,学校再发布信息给家长;而是让家长一早直接从媒体获得信息,了解当天学校的活动是否变化。这一改变可以减少周转流程,提高市民应对灾害天气的能力和效率。

北京家长于天明的儿子在朝阳区一家幼儿园。“孩子有体育课,依然要跑步,老师说按照教学计划来。我真的感觉在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伤害。”接连数日的雾霾天气,卫生部门发布了减少出行的提示,孩子所在幼儿园却置若罔闻,让孩子在雾沉沉的天气下跑步。为此,于天明找到了儿子所在幼儿园的园长,以家长身份建议,停止孩子的室外活动。园长虽然理解,但又很为难。因为幼儿园是一个街道园,孩子多,空间小,教委要求保证户外活动的开展,还要经常考核和抽查。据园长讲,教委来人抽查时,曾批评了幼儿园户外活动少,达不到“阳光体育”的要求。

阳光一小时体育的活动总结 篇4

一、成立机构,狠抓落实。

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活动。为了搞好本次活动,听取老师建议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班主任具体抓,确保活动有序、安全。活动前根据学生习惯精心安排活动内容,落实各项活动名称,并规划活动场地,确定活动时间。

二、精心安排,丰富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的原则,精心策划,明确各年级的活动内容、地点及责任人,这样既保障了活动的规范有序,又确保了活动的安全有效。

总负责人:刘旭明活动组织者:各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各年级活动有:乒乓球、跳绳、60米跑、跳远、羽毛球、仰卧起坐及其他自选体育活动。并且规划了活动场地。

三、积极组织,关注过程。

活动开始前2分钟,全体师生在学校操场上分六个年级组成六个方阵。

1、同做广播操。在优美的旋律中,全体师生共同做了一遍广播体操,他们用整齐划一的动作向人们诠释了体育锻炼的纪律性、规范性。

2、分年级活动。按照事前划分好的区域,各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活动期间,学生跳绳充满精神、球类运动异彩纷呈。

四、取得的成效和成绩

由于本次活动的策划和安排比较周详,落实的较好,使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此次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并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巩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增强了群体性活动广泛开展,使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普遍改善。但是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耐力素质和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的上升趋势还不太明显;肥胖、超重的学生依然居高不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社会、家庭对校园体育运动的不认同、不理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的唯文化成绩论观念难以改变,担心搞体育运动会影响

子女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小孩的活动时间,对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产生了负面效应。

2、在校学生人数较多,受活动场地面积的影响,对全面开展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3、活动的过程中还需穿插更丰富的小游戏,同时进一步创新体育运动的形式,加大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投入程度。

阳光体育一小时 篇5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切实贯彻“阳光体育一小时”文件精神,真实、有效开展此项活动,我校极为重视,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文件内容,保证时间,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尊重老师和学生的运动选择,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组织机构:

组 长:李念民

副组长:李占义

王波涛

组 员:各班体育教师、班主任

三、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日日优”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杨峪河中心小学“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记录表》,对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评优选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实施主要内容、方法与要求:

1、内容:

(1)各年级保证开足体育课。学校目前处于百校兴学阶段,场地有限。针对实际情况,加强体育室内课教学质量,按照室外课安排进程表进行室外活动。每天坚持两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2)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技能活动,每天坚持30分钟大课间活动,9点30分开始,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培养增强学生体育技能。

(3)开展体育节活动,以武术操为基准,每一个月为一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主要项目和次要项目,全面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2、方法:(1)体育课体育教师上课,课余活动由班主任老师、数学老师协助开展。学生在校期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在校外活动由家长督促检点完成。(2)分阶段进行学校体育节活动:

以体育励志运动为主体的阳光体育运动,带领、帮助、和鼓励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参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要求:

(1)严格按照国家课改新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发扬体育特色学校优势,体现体育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积极反思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3)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小组扎根班级,立足校园,继续开展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暑期体育活动等。同时结合本校实际,融入社区,带动家庭,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健身活动。

(4)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在活动内容上要穿插一些柔和的、轻快的、适应运动的音乐,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五、保障措施:

1、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2、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聘任、培训、考核制度,不断促进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六、补充内容:

10月中旬,我校将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年级的不同,开展滨杨峪河镇中心小学冬季趣味运动会。

一、二年级拍皮球;

三、四年级排球对空垫;

五、六年级踢毽子比赛。此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我校“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

阳光体一小时育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商州区教体局关于贯彻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有效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强化我校体育

工作,再次掀起我校体育活动的新高潮,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力创学校体育特色工作,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品位。立足课改,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

二、学校工作基本情况

全校有13个教学班,570多名学生,我校一向着眼提升学生体质,对传统单一的课间操进行改革,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年龄特点自编了颇具特色的古诗操,坚持做课间操“雏鹰展翅”,并根据季节,变换做操的内容和形式。

三、学校工作目标

1、积极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5%以上。

2、积极搞好校级的各类比赛活动:春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队列队形比赛、跳绳赛、踢毽子赛、拔河大赛等。

3、立足课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体育艺术“2+1”课堂教学质量测查工作,丰富体育课堂,将比赛活动与兴趣活动融入日常体育课堂,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四、学校体育工作具体措施

(一)加强体育工作队伍建设

1、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念民

副组长:王波涛

成 员:各班体育教师、班主任

2、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抓好体育技术指导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大课间活动检查、督促、指导工作。校委会成员分片管理,责任到人。

3、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确保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班主任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参与快乐大课间)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用这种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导学生“快乐课间”活动。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及基础,协助体育教师一起制定“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内容。

五、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让阳光课间精彩纷呈

(一)活动形式

1、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阳光课间活动,已经形成“一周五日大课间,天天活动不间断,师生阳光体格健”的和谐大课间特色。具体实施是:定于春、夏、秋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9:45做课间操,活动内容的统一,在突出趣味性、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集体观念、安全意识,每天坚持两次眼保健操。

2、定于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五节课后为大课间活动,活动内容由班级自选,班主任统一组织,体育教师协调布置场地。活动的开展突出创新性,着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特长优势。活动具体内容是:

①自主创新类:站立推手、推小车、双臂角力、斗鸡、投小降落伞、拉过线来、轻物掷远、力争上游、横扫千军、奋勇还击、奋勇闯五关、等小游戏。

②素质练习类:如纵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台阶练习、迎面接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③特色活动类:武术、乒乓球、象棋、围棋、篮球、排球、足球等。

④趣味游戏类:跳短绳接力、跳长绳、踢毽、跳皮筋、掷沙包、等项目。

阳光课间,遵循集体练习让学生舞起来,自由选择,让学生爱起来的原则。活动内容的统一,在突出趣味性、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集体观念、安全意识。

(二)活动管理

学校对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的管理进行明确分工,学校管理实行“五落实、六到位”与“人员负责制”。“五落实、六到位”即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安保人员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三)活动评价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保障机制。为改变“健康第一”落实不力的学校管理症结,从机制上求突破,逐步建立了以“发展学生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为目的评价体系。

1、及时监控学生《健康体检表》和相关体能数据,定期对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动处方。

2、引导每位学生确立一项体育特长或技能,安排任课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体能发展与技能提高计划,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

3、每年召开一届“校园田径运动会“,通过开展“竞技比赛”、“会操比赛”、“趣味项目比赛”评选一批“快乐大课间活动明星”,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增强学校体育工作刚性,引导学校把“学生健康”这一“冰点”变成“热点”和“兴奋点”。

(四)弘扬体育精神,搞好竞技体育比赛

为丰富校园生活,弘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学校每年根据不同季节设立比赛项目,真正让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享受体育的乐趣。每年一届春季田径运动会、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

(五)《落实健康标准》定期达标检测

对国家体育健康测试标准及时在学校公示栏内张贴,并把标准引发到每一个班级,通过这种方式做到人人知晓,班主任能对照要求制定各班学生阶段达标的项目和标准,把每天锻炼一小时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六)增强体育工作投入,完善体育工作运行机制

1、设备与实施

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首先保证体育设施的建设,先后购置体育器材,修建学校体育场,完善体育器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活动场所。

2、奖励机制

学校完善奖励制度,对在各级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物质表彰。

3、教职工全员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计划 篇6

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的精神,进一步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将有关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与领导

1.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由各班主任老师、体育老师参加的体育领导小组,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教育工作来抓,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

2.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含体育课)。各校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评估;

3.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深入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培育自己学校的体育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二、开齐并上好体育课

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每周3课时,(与新课标严格同步推进)。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三、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应排进课表,形成制度;保证学生课间十分钟到室外休息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大课间活动以及除体育课以外的体育活动,(20-30分钟)。

四、实行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学校要适当安排作息时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形成小学30分钟、大课间活动。

五、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1.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为广播体操、以及适合本校条件、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内容。随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要不断改变。要因地制宜,突出本校特色;

2.结合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开展与之有关的体育活动,力争每校有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的运动会,除有正式比赛项目外,应有群体活动的内容;

3.积极推行《学生体质锻炼标准》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4.鼓励和提倡针对为提高学生自身活动能力与水平,进行自选项目和多种锻炼内容,以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5.各校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六、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实施原则为班主任老师负责协调组织本班学生,体育组教师负责活动内容的安排与指导;

2.采取集中(全校、年级)与分散(班级、小组)相结合发方法;

3.引导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在活动中锻炼和发挥体育才能,提高组织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家庭体育,学校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与竞赛。

七、体育场地、器材

经常进行体育场地、器材的维修与保养,并由专人负责,有计划地添置体育器材和设备;提倡学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体育园地,提倡学生和教师自制小件实用的体育器材,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努力满足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八、建立规章制度

1.坚持考勤制度,对学年累计缺勤三分之一课时的学生,本体育达标不合格;

2.将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做为评选优秀班集体以及优秀班主任的条件。

九、建立督导检查制度

教育督导部门已经把各校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督导检查。未达到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班级,不能被评选优秀班集体。

十、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活动时学校和教师要考虑到安全因素,防止课外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的开展。

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 篇7

关键词:阳光课余体育,薄弱原因,解决办法

前言

“阳光课余体育”指的是体育课之外的一切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 主要包括课外体育锻炼、早操、大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以及课余的体育训练和竞赛。阳光课余体育活动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延续, 又是确保每位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阳光运动的保障, 并且在培养学生兴趣、社会适应能力、自觉意识和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等方面, 有它独特的功能, 深受学生欢迎,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就本人对本地区的了解, 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实行如火如荼, 而应与之相呼应的阳光课余体育活动方面就很薄弱。本文试着从理论与实践上究其原因, 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薄弱原因

1. 应试教育的干扰

由于各学校追求高考升学率, 阳光课余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 甚至被取消, 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体育活动说起来重要, 忙起来次要, 紧起来不要。以至于很多体育计划挂墙上, 活动无组织, 只抓运动队和体育考生训练。大家都明白阳光课余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延续, 是完成学校体育目标, 实现“健康第一”的重要组织形式。据今年我校向上一级部门提供的高二年级材料表明, 当前我校学生身高的增长已大于体重, 多为瘦长型, 学生 (尤其是男生) 的柔韧、耐力和力量素质越来越差, 肺活量等指标有停滞和下降趋势。今年我校高一到高三男女生有30多人的坐位体前屈是0值以下, 有20多位学生的肺活量没有过千。我校是生源较差的一所完全高中, 据本人的调查, 高二年级561名学生, 有近150名学生近视, 这些现象在其他学校也普遍存在。

由此可见, 中学生的体质状况有下降的趋势。阳光课余体育活动高一“松”高二“紧”高三“怕”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所以阳光课余体育活动非抓不可。

2. 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重课内轻课外, 论成绩淡过程, 抓个别放集体。忽视阳光课余体育活动, 忽视其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发展的多功能作用。阳光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身体素质、终身体育意识、兴趣爱好、运动能力以及现代人所具备的心理品质等, 都可以通过阳光课余体育活动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它是学生在校参加活动时间最多、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活泼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手段。更是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都有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最有力的保证。

3. 各职能部门的分工不明确

阳光课余体育活动, 涉及面广, 内容也很多, 它是涉及学校各职能机构、体育教研组、班主任、团委、学生会、各种体协等, 需要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一项复杂工作。因此它的目标和计划必须动员各个职能部门, 采取各种措施, 才能得到有效施行, 不能只是几位体育教师的工作。

二、解决办法

1. 组织管理

(1) 建立阳光课余体育活动管理机构

阳光课余体育活动参与学生多, 工作量大, 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很难长期有效地做好, 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由领导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阳光课余体育活动管理机构, 以加强阳光课余体育活动管理效能, 使学校的阳光课余体育活动有章有序地开展。

(2) 学生组织的管理

阳光课余体育活动应加强学生的组织, 进行合理调控, 除学校安排活动时间外, 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和各种体协组织的协调作用, “延伸”合班选项教学的模式, 成立各种兴趣小组“补充”那些因选项教学而不能尝试提升其他项目学习的要求。把“体育与健康”课的“教”与课外活动的“练”更好地结合起来。

(3) 目标管理

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 结合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 必须建立相应的课余体育活动管理目标、领导层的规划目标、管理层的监督目标、执行层的组织措施目标。例如, 可制定一些具体制度, 如阳光课余体育活动辅导制度, 实施阳光体育合格标准制度, 制定各种激励制度, 充分调动参与者和组织者的积极性。

2. 制度管理

阳光课余体育活动的改革要完善各种制度, 制定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活动有计划

各年级或班级要根据学校的安排,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 成立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团委成立各项目的俱乐部, 学生会依据团委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辅导、咨询站。开学初, 各部门及辅导教师一起制定各自的活动制度与计划, 公示于全体师生, 并定时按计划开展活动。这样做能充分调动那些有特长的学生, 也能对其他学生进行较系统、有组织的训练。每次活动要做好记录, 以便学期结束时对各部门进行考核和表彰。

(2) 活动有时间

除保证学校每周一到两次规定的课外体育活动外, 其他时间由各组织部门自行安排。同时应结合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和目前各高中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 提倡晨练10分钟计划。学生这样有组织、有规律、有节奏地锻炼, 既能增强身体素质, 又能在课外把注意力集中到体育活动上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延伸德育的内涵。

(3) 检查评比

由德育处或教导处、体育组、学生会体育部共同组成考核和检查评比小组。对各班各协会组织参加活动的人数、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对学生各协会的组织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利用校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公布, 并作为“先进班级”、“优胜协会”、“优秀组织”以及“优秀组织者”的评选依据。借以对活动进行调控, 保证课外体育活动优质高效地开展。

3. 方法管理

笔者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在方法管理上应重视以下几点。

(1) 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各种体协和俱乐部的配合下, 扩大活动的范围, 增加活动的内容, 可根据体育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的特长, 成立若干个同项或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 学生和教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锻炼。

(2) 活动过程的规范性

整个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学生在活动的同时, 应用练习的手段、组织方法拓展和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 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提供保障。

(3) 活动竞赛有效性

让学生参加活动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参加的快感, 而体育的各种竞赛是最好的途径。因此, 参加竞赛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竞赛加强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热情, 充分表现运动技巧。竞赛中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并运用运动技术、战术等有关知识来指导竞赛。有些学生还成立了“体育运动知识咨询站”进行各种形式的讲座, 这样能有效地普及体育知识, 促进课外体育活动水平的提高, 同时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4) 活动结果的激励性

每学期都应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评选出“体育锻炼先进班级”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表现好的组织者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且纳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条件。对组织活动有创意、效果好的组织和个人给予“活动组织优秀奖”奖励。

综上所述, 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以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协作精神、拼搏精神、抗挫折能力以及勇敢顽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在真正完成“体育与健康”的实施, 在品德、体力、情绪、运动技能、认知变化等方面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姚蕾.学校体育学习题大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 篇8

现象一:体育课时安排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

有些学校长期不能达到教育部要求的体育课时,这次中共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学校领导又未能很好领会文件精神,对增加的体育课时采用随机安排,哪里有空余课时就把体育课时安排在那段时间。我们观看了几所学校发现有些班级的体育课全大都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或是下午的第一节课,或是其它科目中“剩下”的时间里。

另一种现象是虽然在课表上安排足体育课时,但由于缺乏专职体育教师,新增的体育课时由班主任老师或其他文化课教师兼任。兼任体育课的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体育专业知识,使得体育课很难达到系统性和科学性。

现象二:部分学校在落实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实行平均设置

据我们的了解有的学校,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设置为:早操安排20分钟、课间活动安排20分钟、课外活动安排30分钟,走平均主义路线。笔者认为这样的设置是很不科学的,如就早操和课间操而言20分钟的锻炼时间能起到的锻炼身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全校性活动各个班级自已整队,排好整齐的队伍带到运动场,接着全校性的整队后就做一遍广播操,然后又带回教室,进退场上就花去了一大半的时间。特别是在有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很多学生带着冰冷的手做广播体操,如果动作做到位的学生可能感觉有点暖和起来,动作做不到位懒散的学生肯定是两手冰凉,一点都没有活动开,没有起到早操和课间操该有的效果。

现象三:为了满足1小时锻炼时间而凑足1小时

学校都在积极响应中央7号文件,落实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能不能发挥最佳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不断探索。据笔者调查,有些学校在时间安排上欠妥。课间操20分钟,在中饭后30分钟的活动时间,课外活动30分钟。这样的锻炼时间设置,虽说大大超时每天1小时的锻炼时间,但就中饭后的30分钟活动时间笔者认为是很不合理的。首先在城市一般的中小学学生都在学校就餐,有的就在班就餐,所以吃饭也只能按照顺序来,可能第一个学生已经吃好了,最后一个学生还没打到饭,所以当活动时间到时,有些学生才刚刚吃好。刚吃好饭就马上进行剧烈活动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对身体有害。这种“为了满足1小时而凑足1小时”的现象,应该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

现象四:有些可利用的锻炼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于每天坚持,点滴积累。比如学校执行教育部的“减负”政策,下午学校的放学时间大都在15:30分左右,这时候由于离学生家长的下班时间17:30分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学校在放学后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没有及时来接。而这些学生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值周老师负责让学生自己安静地看书。我们认为如果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孩子去操场上跑跑,做做游戏,孩子肯定比谁都开心,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身体得到了锻炼。因为一整天的学习已经让孩子感到比较疲劳了,再继续看书就会增加大脑的负担,身心得不到放松。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认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仅仅安排了锻炼身体的时间是不够的,还应合理、科学的安排活动时间。如有的学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就能让学生有充裕的锻炼身体时间,除安排学生做广播体操外,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做一些简单、有趣的课间游戏和身体素质的练习,让学生乐在其中,锻炼在其中。

(浙江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 310015)

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根据《承德市<切实保证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精神,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主题

阳光运动、健康成长、三、实施对象

山湾子中学全体在校学生

四、建立建全组织机构

组长:韩玉成副组长:佟树奇 董艳春 郭朝晖 张爱军

成员:祁燕达 任玉国 韩玉德(各班班主任)

五、总体目标

1、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向往之情。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体育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通过体育活动,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学生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六、活动的组织实施

1、为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体育教师、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校长、班主任是本校、本班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为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搞出水平、办出特色,从体育课计划的制定到各项活动的开展,各班主任都要积极地配合体育教师,主动地开展各项活动。

2、为了检查学生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状况,要求计划周详,组织得力,办出特色;学校每天安排值班领导负责,体育老师对各班活动开展指导并对开展情况打分,同时都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班内的各项活动评比;

3、本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现学生勤劳、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品质,要求活动参与率达100%。锻炼形式的多样,真正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需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和竞赛成功的乐趣。项目设置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把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紧密起来。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为学生编设体育游戏竞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实施原则

1、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教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育教育功能。

2、教育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课外体育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3、面向全体与发展特长相结合的原则。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4、学生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5、提供保障与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工程,推进“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

6、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不折不扣的施行。学校校长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学校分管副校长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学校班主任、体育教师是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直接责任人,早操、大课间、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师负责指导;体育课由体育教师按有关要求负责组织落实。

7、加强检查和安全管理,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要纳入中小学综合办学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学校要把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纳入班级评比和班主任、体育教师工作考核内容。学校在组织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中,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从活动计划的安排、器材设施的检修、内容的选择、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医务室监督等方面严格把关,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

八、活动内容安排

1、早操:集体跑步,时间25分钟

2、大课间活动:①《舞动青春》广播操

②集体跑步 时间20分钟

3、体育课:每周2课时

4、眼保健操: 10分钟

5、课外体育活动:每周每班三课时

八、辅导教师:

篮球:祁燕达乒乓球:韩玉德:邢伟田径:任玉国 体操:祁燕达

九、活动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2、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八、注意事项

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4、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游戏(器材自备)。

一小时校园体育体育活动组织方案 篇10

组织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更加深入的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充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增强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为主题的课间体育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二、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于子廷

副组长:马志红

组员:全体班主任 体育教师

(二)学校领导机构

“阳光60分快乐大课间、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管理与组织是一 项涉及到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体育教师的一项系统工作。因此,我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校级领导、政教处、体育组参与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日常管理。

三、工作重点

1、按照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时。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

2、在学习日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从下午第二节课后3:05至5:05安排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课作为学生体育锻炼,从课时安排上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达标。作计划,统筹安排学校体育工作,抓好学生

课间体育活动。

①学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安排统一的课间操(跑操),下午

第二节课后统一安排大课间活动。

②开展经常性课余体育锻炼和多样性的学生体育竞赛,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益和质量。

③每学年组织全校性的、综合性的田径运动会。

3、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组建学生乒乓球兴趣小组、小足球兴趣小组、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兴趣小组,成立班级篮球队等,充分体现课外活动的全员参与性。

四、课外体育活动的宗旨

1.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人格。

3.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长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4.学会友好合作,形成积极进取、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 学生团队精神。

5.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具体措施

1.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确保课间活动顺利施和有效的进行。

2.课外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确保课外活动长期可持续的开展。任何教师不得将课间活动随意改动、或者用于其他安排。

3.完善课外活动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保证课间活动的质量。

4.以班为单位,做好课间活动学期总结,积累经验,相互借鉴。

六、课外活动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课外活动的内容也随着变化而变化。其内容如下:第一段课间活动时间(上午)主要是以集体进行广播操、跑操。下午分班进行:游戏、篮球、乒乓、长跳绳、短跳绳、橡皮筋、羽毛球等多项活动内容。

如果下雨,各班的指导教师轮流辅导下列内容:

1. 总结近期的课外活动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讲一些体育名人锻炼身体的有关故事。

3、体育与健康安全教育及体育锻炼常识。

七、课外活动的形式

课外活动集中统一进行,以班级为单位分班进行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的场地、发放器材,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使所有的学生动起来。

八、课外活动的要求

1.辅导教师按时到场,不得随意缺席,迟到。

2.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充分准备,认真辅导,师生一起参与。3.各班必须按照指定的地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的进行活动,做好各班的安全工作。

4.各教学班按时归还器材,爱护器材,故意损害器材者,视其情况批评、教育、照价赔偿。

5.辅导教师应根据学校推荐的内容进行活动,也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合该年龄段的项目进行活动。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阳光60分快乐大课间、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计划 篇11

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局面基本形成

通过5年多的努力, 崇尚运动已成为我国广大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追求。这是笔者在督导调研中一个最为强烈的感受。

5 年来, 师生舞起来、跳起来、玩起来, 既有威武雄壮的整齐跑操, 也有婀娜多姿的校园舞;篮、排、足三大球与乒乓球、羽毛球等相映成趣;武术、赛龙舟、跳竹竿等彰显民族体育特色;街舞、跆拳道、拉丁舞舞出了年轻的风采和魅力。5年来, 无论是东部地区, 还是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 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都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体育、卫生以及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 形成了青少年体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本次专项督导和检查调研工作是在中央7号文件实施5年后开展的。在督导中笔者发现, 自中央7号文件下发后, 各地都能按照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 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体育课课时、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时间等方面采取措施, 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开展。如:天津市对中小学书面家庭作业作了明确的时间限制, 以确保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课外活动和睡眠时间;浙江省要求每周减少一节地方课时, 相应增加一课时用于学生课后集体体育锻炼;湖北省把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列入作息时间表;上海市出台的新课程方案明确将“体育三课、两操、两活动”纳入总课时。各地以“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 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 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锻炼效果好的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 要求人人参与、班班比赛, 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经过5年多的扎实工作, 每天锻炼一小时已经深入人心,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深受青少年学生欢迎, 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 热爱体育、参加锻炼、崇尚运动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时尚, 成为许多校园的亮丽风景。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中央专门颁布7号文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也是针对我国一段时期以来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出现的新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几年来, 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已显现出明显的政策效应, 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正在向令人欣喜的方向发展。一是学生体质进一步增强。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的结果显示,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与2005年相比, 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是学生健康状况和精神面貌大为改善。一些地方的校长和教师反映,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 过去集体活动时出现的学生晕倒的现象现在少了很多。同时,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还让孩子们结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使他们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三是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许多老师反映, 运动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学习, 学生的求知欲更加旺盛, 学习持续性明显增强, 课堂反应速度也有了较大提升;四是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断增强。

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共识基本形成。在中央7号文件的指导和推动下, 当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健康第一”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更加深入人心, 逐步达成共识, 重视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校体育活动, 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各地及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 大力宣传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 大力宣传社会各界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做法, 大力宣传各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效, 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树典型、鼓干劲、添动力,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日益浓厚。

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时候, 当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 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方法与制度创新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前提

5 年来, 各地围绕“每天锻炼一小时”,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很多地区和学校坚持因地、因校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有的学校克服体育场地狭小的困难, 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用大“小场地”, 增加“兴趣跑”, 保证“大课间”, 让孩子们充分动起来, 千方百计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在小操场上跑出“大天地”。有的学校给长跑配上背景音乐, 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有的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锻炼项目。他们说, “只要动脑筋, 就一定有办法;只要你想跑, 肯定能找到地方”。在很多地方, 学校体育活动走向了经常化、制度化。有的地区提出“活动过程管理课程化”, 把“大课间活动”纳入了学校课程安排。保障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制度各有特色, 内容不断丰富,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能“每天锻炼一小时”。

从实地查看的中小学校情况看, 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都纳入了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写进了学校课表。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校长、体育教师的访谈, 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 每天上午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形成制度, 绝大多数学校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一般都有10个以上的体育项目, 供学生按班级轮流活动。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就是要把广大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 上海市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上海市在2003年启动二期课改后就按照“三课两操两活动”要求全市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上海市嘉定区南苑中学八年级 (1) 班赵培杰每天早上7点40分左右来到学校, 8点钟, 他和同学一起参加课间操活动拉开了一天学校生活的序幕。下午4点半, 他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离开学校了。像赵培杰一样, 上海市的学生从2007年开始, 不再辛苦地早起赶着上课了。2007年上海市颁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认真执行中小学作息制度的通知》, 要求小学和初中 (寄宿制学校除外) 分别实行上午8点15分以后和8点整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 不得提前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下午放学时间为4点半, 小学为3点半。每周总课时小学为32课时, 中学为35课时。并将中小学生每节课时调整为40分钟和35分钟, 确保每周安排“三课、两操、两活动”, 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集体体育活动。为了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上海市在规定到校时间的同时要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必须保证在8小时以上。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 上海市将体育课时由原来的“两课两操两活动”改为“三课两操两活动”。即每周三节体育与健身课、两次课间操、两节体育活动课, 使每周排在课表的体育健身课和体育活动课达到了每天一节, 有力地保证了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落实。另外, 自2011学年起, 上海市在全市小学阶段试行“快乐活动日”, 即小学每周安排半天不上文化课, 不布置学科作业。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 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强身健体。“快乐活动日”进一步确保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丰富了体育艺术活动的内容。

“软”“硬”兼施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础

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体育教师和场地器材是两个关键点。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招聘和培训体育教师方面给以高度重视, 以缓解体育教师严重缺编的矛盾。同时, 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工作作风作为“软件”在不断“升级”中, 如:2009年以来吉林省综合利用“特岗计划”为全省42个县 (市) 农村中小学输送了8502名优秀高校毕业生, 其中体育教师895人。江苏省盐城市实行招聘体育教师计划单列,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招聘力度, 仅2011年就招聘体育教师80人。青海省西宁市对全市教师编制进行了排查摸底, 重新核编, 有计划配置, 并对有体育特长的教师进行培训转岗, 切实解决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上海市被督查学校基本上配齐了专职体育教师, 且学历达标。据统计, 所督查的19个省 (市、自治区)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3年新配备体育教师共59724人。

督导中, 笔者所到之处,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 塑胶场地成了学校的“必备品”, 体育器材配置也有了很大改善, 即使是农村学校学生也不用为无处可玩、无物可玩而发愁了。显然这几年, 各地在学生体育锻炼所需场地器材等硬件方面投入巨大:宁夏自治区为开展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先后投入3亿元实施了操场改造工程, 共建成178片标准塑胶运动场, 全区100%的高中都有了标准的塑胶运动场。重庆市近年开展了塑胶工程建设, 建成的塑胶运动场在2010年就达到了1000片以上;江苏省学校塑胶化工程于2012年启动, 投资上百亿, 计划建成数百片标准化的塑胶场地。

“督导”与“惩戒”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保证

全面落实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最关键的是学校领导重视。可以说, 只要“一把手”重视, 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是难事。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 “健康第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的一把手的领导和学校校长, 对学校体育工作总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智育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校长头脑中仍就根深蒂固, 这些思想也导致了落实校园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够像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的那样得到很好地贯彻。

对学校体育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工作中难以形成合力。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某地督导时, 一位学校体育工作者向笔者反映,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一些家长就说, 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家长不认可, 我们理解, 可不明白的是, 教育的相关部门也好像在掣肘, 使得我们在增强学生体质的认识上很难达成共识, 也不能形成合力。”笔者在调研中感到, 这一现象普遍存在, 每个部门都从自己的部门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思考问题, 个别教育部门还是将智育放在了第一位, 而没有树立“健康第一”理念, 各部门步调不一致也就在所难免。

第二, 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同工不同酬。

督导中, 笔者了解到, 体育教师工作量大, 超负荷运转严重。多数学校体育教师的课时费都只有主课教师系数的0.8到0.9之间, 而且许多体育教师带大课间、早操、课外活动都没有计入工作量中。许多学校体育教师的服装费多年没有兑现, 一些地方根本达不到国标的最低限。但这一现象也表现出明显的“西低东高”态势, 在东部发达的江浙沪等地, 体育教师的运动服装费都超过了国家“上线”标准 。

第三, 没有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学校不在少数。

在云南省某地的一所初中校, 当笔者问校长每周开几节体育课时, 校长理直气壮地说, “两节, 从我到这里就是这样的”。原来, 该校长一直以来就认为初中的体育课是两节, 至于国家规定是几节, 好像并不关他这个校长的事。殊不知, 这位校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违反了三至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的国家规定。与这位不知情的校长相比, 许多校长都非常“大胆”。对于开齐开足体育课,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熟视无睹。督导中,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随意占用的现象很严重, 一位高三的学生说, 自己一上高三就不知道体育课是怎么回事了, “从来就没有上过体育课, 一天到晚地复习, 让我恨死读书了”。这位学生的话道出了广大学子的心声。很多学校为了应付检查都做了“阴阳课表”。笔者在好几所学校都发现, 教室的课表没来得及揭下来, 只是匆匆在上面贴了另一张各科齐全的课表, 检查人员一走, 课表又恢复了原来面目。那真正“面目”的课表上, 音、体、美都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开齐开足。

笔者认识的一位校长虽然也很重视体育, 但高二以后就不再让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活动了, “还是抓紧时间复习吧!考上大学以后再玩不迟”。在他眼里, 体育是玩, 学习才是正事。笔者列举的上述现象在很多学校都习以为常, 但令笔者不解的是, 这些做法不仅没有得到惩戒, 相反却大行其道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央7号文件提出,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 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毫无疑问, 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不仅促进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也在增强青少年体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具体工作中, 对于不遵守、不贯彻、不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规定和要求的违规者约谈的次数太少, 曝光和处罚的力度偏软,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督导的价值。

上一篇:初中随笔作为下一篇:游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