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乡村现代散文

2024-08-11

怀念我的乡村现代散文(精选10篇)

怀念我的乡村现代散文 篇1

怀念我的乡村现代散文

村落的风景,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年画,又似乎一曲经久不衰的老歌,不时在我的遥望和回想中,活泼着我对村落美好的神往和追忆。

离家日久,心里不免要怀念起我日思夜想的村落。

对于村落最初美好的记忆,大年夜大年夜约始于我蹒跚学步的岁月。走过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假如先前没有经由村落大年夜大年夜地的支撑和考验,哪有我今天的豪气和倔强。感激村落,是村落授予了我灵气和才情,才实现了一个乡里人写作的妄图。

幼时的我,对于村落的熟悉,仅仅是家地点地的一种很幼稚、但也很直不雅不雅的认为。每一小我都有一个本身的家,而每一个家就是汇成村落大年夜大年夜合唱的音符。村落的寰宇很大年夜大年夜,也很富有。寰宇日月,河道山川,人世亲情,哪一样都包含在村落的范围。蓝天白云之下,我的村落穿戴春衣夏服,披着秋装冬袄,弹着雨琴风弦,顶着太阳月亮,踏着大年夜大年夜地河道,沐着春风雨露,幸福、安闲地过着充分而富有的幸福生活。这里有鸡鸣犬吠、蝶飞蜂舞,有炊烟袅袅、男耕女织,有红花绿叶、桃红柳绿,更有乡土情面、爱意绵绵,五彩纷呈的农家生活汇成了村落最为调和的欢快活章。

每日里,我们就像一群从村落放飞的小鸟,寻找着一天的快活和生活。我们爱好村落的河道,下学归来,便吃紧同一群小伙伴游向了村西的一条长河。夏季的河堤,两岸绿树成荫,一棵棵古树就像撑开的一把把绿色巨伞,为我们遮挡了热辣辣的日光。伞下的我们,鱼一样舒畅地沉在清澈的.河底,享受村落河道带给我们的清冷和舒畅。如是碰着鱼发节令,我们就会用一根手指粗细的京竹抽打跳跃水中的白鱼。每次下来,总会捕获二几十条形如柳叶状的鱼儿,拿回家中,就是一道弗成多得的美食。

老屋是村落祖辈的遗物。百年汗青,几经沧桑,村落老屋留下了很多汗青生活的陈迹,同时也见证着村落的成长和变迁。但

我生在村落,长在村落,喝了村落的水,吃了村落的饭,做了村落的梦,对村落有着一种极为特其余情感。分开村落多年,我依然脱不了一身乡味,全身高低披发出乡里人特有的气味,就连说的话吃的菜睡的床用的器械,甚至娶进门的老婆,一律都是带有“土”味的村落原装货。我对于村落的怀念,已日渐深刻了我的骨髓和魂魄,就像溪水为什么要环绕纠缠着大年夜大年夜地,白云为什么要留恋着蓝天。村落的风土和情面,怕已是植入了我的身材的每一根神经,成为我生命的重要构成部分。

村落的阳光是人类最好的同伙,它很大年夜大年夜度和宽容,天天都把热量忘我地奉献给地盘和庄稼。它从不分国界和族别,也不论富有和贫穷,老是向大年夜大年夜地大年夜方地普洒着爱意和暖情。村落阳光有着本身光鲜的性格,活泼、倔强,热忱、大年夜大年夜方,是村落的常造之客,它天天不邀而至,陪伴着村落的人们垦植和收成。

村落风景是挂在天底下最美的田园风光画,春夏秋冬,晨昏晴雨,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不雅赏和批驳,你都邑如痴如醉,联想联翩。一年四时,村落风景都邑跟着时令的变革出现出千姿百态的迷人魅力。山花红艳的春日,村落就像一位待嫁的新娘,打扮得花枝飘荡,光彩四射;而绿肥红瘦的夏季,村落则处处芳草萋萋,碧波涟漪,似乎铺在大年夜大年夜地上的一块绿色地毯,飞翔其间的各类鸟儿和劳作其上的长者乡亲,真不知是误入画中,照样飞翔和生活在村落的真实世界。

村落的月亮和星星,老是高远地缀在深奥的夜空,但它们对于村落的孩子,老是充斥了诱惑和神奇。每逢月圆的夜晚,听后村落白叟关于村落月亮的故事和传说,我们都忠诚地把月光装进心里,然后枕着满天的星辉和几声似有似无的犬吠进入村落的梦境,去和眨巴着眼睛的满天星星对话和交换。

它从不言说,只是无声地用它的各类可资记录的哪怕是一块木头、一道门板、一扇窗户,或是一片土瓦、一盏油灯,印证着村落祖辈日常生活的喜怒和哀乐。

白叟是村落的另类风景,他们成群结队,或聚于街头,或蹲于门口,大年夜大年夜家有事喊在一块,无事也拢在一路,聊天说地,话古道今,或拉拉家常,或叙话旧情,大年夜大年夜多时刻,往田里转转,或向地里逛逛,看看庄稼长势,猜测年纪收成。他们心里想的肚里装的,不是黄金白银、美男喷喷鼻车,更不是厚禄高官、荣华富贵,到了他们这把年纪,早已习惯了实其其实的村落生活,图的盼的想的就只是风调雨顺,国泰平易近安。

怀念我的乡村现代散文 篇2

爱母, 颂母, 讴母, 是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

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甚而决定性的作用。古今圣贤、伟人孝敬母亲的风范, 极具教育意义。

一、现代文化名人与母亲

母亲爱子女、子女爱母亲, 母子情深、母女情深, 在社会大变革的近现代中国, 似乎是个“突出”的存在。

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乡下人”, 但她刻苦好学, 达到了能自看书报的能力。鲁瑞坚强刚毅, 丈夫病逝后, 39岁的她扛着经济破落与受人欺凌的压力, 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她处事通达, 有远见, 在别人迷恋科举时, 她送鲁迅去南京求新学, 还把鲁迅、周作人送到日本去留学;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所有这些都给鲁迅以极大影响。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平凡到连名字都没有, 而以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而名之。但她节俭持家, 深爱并把希望几乎全部倾注在毛泽东等几位兄弟身上。她忠厚贤惠、善良慷慨、勤劳俭朴。母亲的这些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 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吃穿普通, 生活俭朴, 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 尤其是其一贯强调为人民服务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 颇受益于他的母亲。母亲成了毛泽东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周恩来具有文静慎思、机警敏捷、处事缜密的个性特点与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光明磊落、善于团结并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等高贵品德, 无疑跟他从小接受相对多元的启蒙教育有关:生母万氏聪敏精慧、见多识广、处事果断、善于求同存异, 继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善作诗文, 乳母蒋氏朴实善良、勤劳能干。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及宽厚仁慈的精神品质一直激励着朱德, 使其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 没被困难吓倒”。

老舍的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个性软硬兼备, 影响老舍以终生。“我的性格, 习惯, 是母亲传给的”, 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老舍说:“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老舍《我的母亲》) 巴金则视母亲为“第一个先生”, 他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爱:“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教巴金爱一切人, 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人。正是母亲爱心的润泽使巴金受到感染从而形成人格中“爱”的底色, “把我和这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 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 (《我的家·我的几个先生》) 。

鲁迅十分孝敬、深爱母亲。为不使守寡的母亲伤心, 鲁迅牺牲了自己的爱情。鲁迅没有专门写过歌颂母爱的文章, 但在《鲁迅书信集》里保存着他给母亲的五十多封信, 足见他对母亲的关心和敬爱。毛泽东从小就对母亲敬爱、孝顺;长大外出读书, 对母亲非常想念, 或回家看望, 或常写信问候。当母亲去世时, 毛泽东跪在灵柩前, 将对母亲的思念化为一篇催人泪下的《祭母文》:“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周恩来写下了《念娘日记》等文字, 表达了对母亲尤其是嗣母陈氏的深切之情。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 朱德很悲痛。他爱母亲, 感谢母亲, 并发出“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的铮铮誓言, 以“报答母亲的深恩” (《母亲的回忆》) 。作者的拳拳深情一泻如瀑, 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青少年学生。老舍获悉母亲西去, 回忆起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跌足连呼“心痛” (《我的母亲》) 。

语言文学研究

二、现代孟母与岳母

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 认识茅盾、胡适的母亲对儿子的养育、舐犊之情, 进而认识并理解这两位文化巨子对母亲的深爱与讴歌及由此而凝结成的至情美文, 就容易多了。不过, 在此仍有必要花些笔墨介绍一下他们的母亲。

丈夫早逝, 慈母兼严父, 这是胡适、茅盾母亲共同遭受的沉重打击和相同的家庭悲惨命运。鲁迅、老舍的母亲及其家庭几乎有着相似的经历与遭际。

胡适母亲冯顺弟, 16岁那年嫁给比她大32岁的“三先生”胡传做填房。年龄并没妨碍他们的幸福。婚后第三年的冬天, 就生下了叫“穈儿”的小胡适。不久, 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 而后, 顺弟母子去台湾投亲, 在那里度过了近两年快乐的团聚生活。公务之暇, 胡传剪红纸方笺, 用毛笔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上楷字, 教顺弟识字;他们还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胡适识字。老夫少妻稚子三口, 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 顺弟母子刚离开台湾, 即传来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

冯顺弟青年丧夫, 做了寡妇, 经历了人生中的最大不幸。小胡适成了顺弟赖以生活下去的支撑。她含辛茹苦,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将其培养成人。冯顺弟爱丈夫, 尊敬并崇拜丈夫, 丈夫成了她心里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她还虔诚唠叨、叮咛, 要儿子学他老子, 走老子的道路:“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 你要学他, 不要跌他的股。”母亲对胡适管教甚严。她千方百计履行胡传的遗嘱, 送儿子读书, 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 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先生对胡适另眼相看, 认真为他讲书。这表现了她的远见。然而, 在胡适的婚姻上顺弟并不开明, 早早就包办订下了儿子的终身大事。[1]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 出生在岐黄传世之家, 其父陈我如是名满杭、嘉、湖、苏四府的妇科中医。爱珠16岁时与本镇秀才沈永锡订婚, 19岁 (1894年) 结婚。婚后, 夫妻恩爱, 生活过得幸福美满。1896年7月4日, 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 取名沈德鸿 (即茅盾) ;1900年6月, 又有了第二个儿子沈德济 (沈泽民) 。然而好景不长, 爱珠与永锡的幸福何其短暂。1906年秋, 卧病三年的沈永锡因患“骨痨”与世长辞。这样, 抚养、教育两个儿子的重任便落到了31岁的爱珠一个人身上。慈母兼父职, 爱珠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遵照丈夫的遗嘱, 将茅盾、沈泽民昆仲双双抚养成人, 并支持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茅盾母亲知书识礼、性格坚强、思想开明、富有远见, 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2], 也是茅盾兄弟成才的坚决支持者。爱珠四岁时就被委托给大姨母、大姨夫代为教养。她跟大姨父系统阅读了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等著作, 有着较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丈夫逝世时, 她在遗容两侧用恭楷写的一副挽联即可见此一斑:“幼诵孔孟之言, 长学声光化电, 忧国忧家, 斯人斯疾, 奈何长才未展, 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 十年互勉互励, 雹碎春红, 百身莫赎, 从今誓守遗言, 管教双雏。”[3]在丈夫的授意下, 母亲曾以《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自然科学知识, 以及根据《史鉴节要》编成的历史读本, 教育茅盾。

父亲去世后, 母亲顶住了世俗偏见和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压力, 挑起了家庭和教育儿子的重担。她不但让茅盾、泽民兄弟读完小学、中学, 还用结婚时娘家的陪嫁钱毅然将两个儿子送入大学深造。沈泽民是中共早期的一位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革命领导者;他在前苏联留学回国后, 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长、鄂豫皖省委书记等领导职务。然英年早逝, 于1933年11月20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湖北红安, 年仅34岁。老年丧子, 母亲的哀痛是无法形容的, 但她说:“像泽民那样的死, 我倒也没有觉得怎样难过, 他总算做了一点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了, 不过死得太早一点。”这位革命母亲的胸襟多么宽广, 其精神品质又是何等崇高。

与胡适一样, 茅盾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这是茅盾5岁时由祖父定下来、得到父亲支持的, 而母亲自始就反对这桩婚姻。茅盾成年后, 眼见儿子工作顺利, 在商务印书馆甚受重视, 母亲就婚姻问题征询于他:“你如果一定不要, 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女方未必允许, 说不定要打官司, 那我就为难了。”当时, 茅盾将全副精力用在事业上, 又不让母亲为难, 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婚后, 母亲还当起了儿媳的老师, 教她读书识字。[4]此外, 母亲遵照丈夫的遗嘱, 而又不拘泥于遗嘱。由于茅盾自小最怕算术, 不适宜学“实科”, 母亲最终默认他考取进文法商的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5]。茅盾母亲关心并常常与儿子议论国家大事, 谈论民族前途;她还自己订阅报纸, 阅读进步书刊, 一直保持到晚年。

这就是胡适、茅盾的母亲。她们可谓现代的孟母、岳母。她们有着相通之处, 但后者的学养更深富, 思想更开明、更进步。

三、感人至深的现代“游子吟”

胡适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 主要凝结在《我的母亲》[6]一文 (以下简称“胡文”) 中。茅盾则在不同时期的多篇诗文中缅怀、感念自己的母亲。1970年初夏, 是母亲30周年忌辰, 茅盾写了一首《七律》咏赞母亲:“乡党群称女丈夫, 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 敢犯家规走险途。午夜短檠忧国是, 秋风落叶哭黄垆。平生意气多自许, 不教儿曹作陋儒。”[7]后来还把这首诗镌刻在母亲的墓碑上。在自己八十寿辰时, 他又写了一首《八十自述》, 而“昔我少也孤, 慈母兼父职。管教虽从严, 母心常戚戚。儿幼偶游戏, 何忍便扑责。旁人冷言语, 谓此乃姑息。众口可铄金, 母心亦稍惑。沉思忽展颜, 我自有准则。大节贵不亏, 小德许出入。课儿攻诗史, 岁终勤考绩”[8]等语, 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抚养与管教。在其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 则不但以《我的母亲》[9] (以下简称“茅文”) 为题专门追忆和讴歌母亲, 还在《童年》、《学生时代》、《我的婚姻》等章节中写到母亲, 甚至在“序”中也满怀深情地写上一笔:自己“幼年秉承慈训, 谨言慎行”。有学者以为, 在研究茅盾的生活道路和生平史迹时, “不能不涉及他的母亲陈爱珠”, 实为至论。

茅盾、胡适这些颂母、讴母的诗文, 实为感人至深的讴母新篇。本文拟对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茅盾的同题散文作比较与赏析。

两篇文章的主题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两文都通过回忆,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爱戴。但“胡文”侧重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茅文”则重在表现母亲知书识礼, 有着多方面的才能, 尤其是管理大家庭的能力。

在选材上, “胡文”选取了母亲对“我”的管教, 包括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作为当家的后母, 母亲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她与“我”大嫂、二嫂的相处及如何对待她们妯娌间的矛盾;就五叔对她人格上的侮辱所采取的做法, 等等, 既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教之严”与“爱之慈”, 又表现了她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不乏“刚气”的性格品质。“茅文”只写了两个题材:一是母亲自幼就被委托代养, 跟大姨父学会了读、写、算及念古书, 又跟大姨母学会了实用的做菜与缝纫;二是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包括学医的门生、厨子、女仆、船工、轿夫及自家人在内的二十来人的大家庭, 且管理得井然有序。两文取材、选材的不同, 是由主题的相异决定的。也许有人会对后者的取材提出异议:“茅文”中写到的“母亲”其实还不是真正的母亲, 而且文中没有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 当否?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谁说文中写到的不是作家母亲陈爱珠呢?文题是“我的母亲”而非“我与母亲”, 那么, 谁以为非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不可?“茅文”的立意与选材可谓自出机杼, 匠心独运。

好的谋篇布局, 确切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不但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而且使文章新颖别致。“茅文”开篇写母亲, 而又起笔不凡:原来, 母亲的降临并非外祖母所期盼的, 也出乎外祖父脉象诊断之外;外祖父虽然喜欢这个孩子, 为其取名“爱珠”, 但于外祖母的刺激可不小, 又犯起了脑病。正因为这样, 才有下文外祖父将女儿委托给连襟代为教养。文章以时间为序, 重点记述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大家庭的事, 文末还写到沈家托媒人来陈家说亲, 择婿甚严的外祖父却一口答应了下来。“茅文”在构篇上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多种手法的运用。文章以正面叙述为主, 也用了不少侧面烘托。如写母亲的学识丰富, 文章引用老秀才的话:“朝廷如开女科, 我这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又如写母亲的能干, 首先就她能不能管好大家庭, 大姨母信心十足:“能!我担保!”然后说, 爱珠的能干, “首先是几个学医的门生感觉到了”, “其次是外祖父自己感觉到”, 这个那么多人的家, 却“秩序井然, 内外肃静”。此外, “茅文”还用了对比手法, 如爱珠年龄之小, 而她要管理的家庭之大, 人数之多, 关系之复杂。正因为运用了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对比等手法, 一个聪明、知书达理、能干的“母亲”形象便鲜活起来, 丰满而生动。在茅盾著名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里, 塑造了一个王熙凤与薛宝钗似的张婉卿形象, 但其精明能干似王熙凤而又无其之毒, 温柔敦厚似薛宝钗却又无其之伪;婉小姐的精明能干, 治家有方, 学界以为茅盾母亲是其原型之一 (1) 。这是颇有见地的。

相比之下, “胡文”的结构要简单得多。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及她“气量大, 性子好”却不缺乏“刚气”等几个材料。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以表现自己童年生活的贫乏、单调, 为下文写母亲做铺垫:在这一背景上, “我的恩师”一般的慈母“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最后一段, 写母亲对自己影响之深远, 呼应开头 (第4自然段) , 总结点题。“胡文”的表现手法上也更显单一。只有正面叙述, 而无侧面烘托;虽有对比, 如母亲对“我”要求严格, 而待人又极其宽容等, 但没有“茅文”鲜明、强烈。

在语言表达上, 两文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自然, 质朴, 饱含深情。“胡文”语句质朴, 平实中见风趣、幽默, 如写自己性格特点与童年生活的开篇三个段落;有些句子则饱蘸感情, 如:“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等等。而茅盾, 则有着郁达夫所说的一贯的风格特点:“观察的周到, 分析的清楚”;“妙语谈玄”、抒写性灵则非其所长[10]。因此, “茅文”在语言上同样以质朴、自然为主, 但更多地运用文学性语言, 活泼多样。

总之, 本文赏读的两篇《我的母亲》, 一为学者所写的散文, 一乃出自文学大师之手。它们犹如并峙双峰, 各显其妍, 各尽其妙;而倘从写作教学的角度来说, “茅文”给我们的启发无疑要多些。茅盾的《我的母亲》是其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的一节, 这是他晚年精心结撰的最重要的著述。窥斑见豹, 整部回忆录在艺术上臻于上乘极非虚夸。已故著名诗人、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吴奔星教授即肯定其为“杰作”, 是“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兼而有之的读物”[11]。他还说, 它“是新文学史上最好的记事文学,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佳的传记文学, 即使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当之无愧”[12]。至于有人以为学界对这部回忆录的认识“仅停留在功利性学术史料价值上”, 还没有“将它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来看待”[13], 那只能说是无的放矢, 妄言邪说。然而,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掀起“重写文学史”及重排文学大师“座次”等思潮以来, 大师和经典遭到了轻率颠覆。个别语文教材的编选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动辄说茅盾的作品太近政治、“主题先行”, 或理性太强、形象为思想所淹没, 或太“老”太“土”, 纷纷将茅盾的一些经典名篇如《白杨礼赞》、《风景谈》淘汰出语文新教材, 好像茅盾的作品没有一篇是好的, 也没有一篇作品可选作教材“范文”似的。真不知本文所论之茅盾的《我的母亲》, 政治“因素”何在?“老”“土”没有?“主题先行”与理性太强, 是耶?非耶?茅盾的这篇讴母散文与胡适的文章谁更合适用如教材的范文, 明眼人应该不难看出。然而, 那些戴着先锋派有色眼镜的人怎肯作如此比较呢?他们不愿或不屑于这样赏读。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本文将茅盾与胡适的同题散文放在一起比照、赏读, 其意义恐怕要比对文本的比较本身更大些。

摘要:近现代文化名人几乎都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们在当时少有社会地位, 遭遇不幸, 命运多蹇, 但她们宽厚仁慈、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毅刚强、开明远见。她们是现代孟母、岳母, 对子女的成才与建功立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文化名人也深爱、孝敬母亲, 并凝结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的“游子吟”, 讴母颂母。本文对鲁迅、毛泽东等文化名人的母子相爱、母子深情有所爬梳、述说, 以胡适、茅盾为主。文章的重点是对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文学大师茅盾的同题散文的主题、取材选材、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作较为具体的比照分析, 并得出后者给学生的写作启发更多, 也更适宜选入语文教材的结论。

怀念母亲的现代散文 篇3

走在母亲走过千百次的小路上,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在我的眼里,仿佛到处都是母亲苍老的身影,浮现出母亲那饱经风霜的慈祥的脸。母亲。您就这样匆匆的离我而去,留给女儿无以伦比的忧伤和哀愁。让女儿感到无穷的思念和内疚。

母亲,您一生辛劳,给了女儿博大的母爱,难道您对女儿就没有一丝眷念,不能给女儿留下一句临终的遗言,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抛下女儿,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吗?

母亲,我想您。虽然,您已经离我而去,脚步匆匆,越走越远。然而,女儿的悲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反而与日俱增。多少次,我把您的照片放在我的床头,看着您的`遗像,伤心,垂泪。多少次在梦里,我见到您的面容,和您一起幸福的生活。

母亲,您是女儿永远的眷念,您是女儿永远的牵挂。

每次,我走到您坟前,我都要伫立良久,回想起我的母亲,回想起您对我付出的一切,回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三十三年的艰难岁月,回想起您忙碌的身影,回想起您的匆匆离去。过去的一切,就像发生在昨日,一切离我那么近,那么近……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您在那边还好吗?您冷吗?您也在想念您的女儿吗?您的一切,是我永远的牵挂。

愿母亲在天之灵,会得到安息。愿母亲勤劳善良的一生,会在遥远的天国,得到回报。

怀念我的童年散文 篇4

我的家乡在山区,我的童年就在那遥远的小山村里度过。

童年是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尽管那时吃的是粗粮,睡的是土炕。可我长得虽不胖,却很结实,很少得病。童年吃的野菜永远难忘,难忘的不是野菜的苦,而是野菜的清香,是当时品尝不出而留给后来回味的那愈久愈浓的清香。

童年的衣服时简单的,简单得跟山野的寒装一样。冬天就是大棉袄二棉裤,夏天还好一点。因为故乡的`山野,绿树、飞鸟、流云为我提供了自然的美妙背景,所以任何装束都是那么浪漫惬意。我在旷野中奔跑呼喊,青山把我的歌声反射回来。有时,我躺在山坡上的树底下,看天上的白云,望四处的群山,思绪飞向远方。

童年没有无尽的烦恼,也没有绵长的忧愁。我不需要考虑吃穿,也不需要研究学问。我整日处于好奇幻想之中,世界那么广大,很多奇妙的现象,我都急于知道。

一年四季伴我成长,大自然给了我美好的印象。杏花开了,让我感受到春风的温暖,然后就盼望杏子的成熟了。夏天到了,我想念白雪;冬天来了,我又想看山花。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我不知不觉地长大了。

童年是一首天真浪漫的诗。春天的青草,开黄花的一棵蒲公英;夏天的流水,还有池塘里的小鱼;秋天的落叶,还有山间的鸟鸣;冬天的白雪,还有冻结的小河,都是这首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人们为什么热爱自然,因为自然记录了人的童年。人们往往从自然中能寻觅到自己失去的童年。

春天,我回到了故乡的原野。扑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瞧,田头的那棵蒲公英,不就是我童年的那一棵么?路边的那株马莲,还长在那里,只不过不太茂盛了。在那边山坡上打过柴,还在那里让马蜂给蛰了一下呢!啊,我的童年,被岁月的风雨洗刷,被山间的小溪流走。可我还是能感受到它的踪影,感觉到它刚离去不多时候。

童年是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村庄、杨柳、夕阳、炊烟,就是这幅画的背景。还有细雨绵绵的春晓,夏雨浇灌的河塘,落叶飘零的傍晚,白雪覆盖的山岗。如今,每当我看到这些,就会不由得想起童年,心里不禁升起一片温馨而又伤感的薄雾。

童年是一首美妙的歌。春风为我伴奏,流水为我弹琴,绿叶为我鼓掌,小鸟为我伴唱。在那青山为背景的大舞台上,我就是一个天生的明星,我最拿手的曲目叫做“田园牧歌”。

经典散文:怀念我的奶奶 篇5

我怀念起过去,怀念起我的奶奶。曾经她也是那么健壮,那么爽朗;曾经她的微笑是那么灿烂,像朵花在我心里绽放;曾经她朴素的言语胜过我听到的动听的歌曲,她轻轻的抚摸减轻了我跌倒后的疼痛。我的奶奶,她虽不是什么伟人,但对于我来说,她比谁都伟大,不,这根本不能将她与别的人比较。

小时候奶奶总就着我,总给我许多温暖。每次我闯祸后,她都在父亲面前给我解围说,小孩子谁不会犯错,你小时候不也是常要我管你吗?奶奶接着叫我连忙向父亲认错,我只好乖乖照做,无奈父亲没办法只好放手中的鞭子。那个时候家还不富裕,偶尔过节家里会买回糖果,奶奶一块也舍不得吃,留下给我,还骗我说老人吃了会掉牙齿的。可我当时信以为真。奶奶还会做麦芽糖,每次我哭她便哄我说,好,不哭了,明天我给你做麦芽糖吃。其实奶奶一年最多也是做四五次麦芽糖,毕竟她人老了,虽说做它不是什么重活,但也要费神呀。当然奶奶哄我的话没多少次是真的,可我听后真不哭了,想着明天可以吃上奶奶做的麦芽糖,到了第二天我会忘得很干净。因为我不哭后会玩得很疯。到现在我还能回味出奶奶做的麦芽糖的味道,甜甜的带点酸放到嘴里挺柔韧的,含着便慢慢融化。这种味道我绝不会忘记更不会与糖果混淆,因为那是一种质朴的味道,农民身上特有的。所以我的奶奶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除了会干农活和做麦芽糖,其它的东西都不内行,连字也不多认得几个。

我进城里读书后,每次回到家里,奶奶都会亲自下橱弄个我最爱吃的清蒸鱼。一次我无意中提到春节时的糍粑,竟在第二天吃到。我知道这都是奶奶张罗的,而奶奶说,我也很久没吃过糍粑了,今儿就吃一回。奶奶把我平时不经意的一言一语都放心上,像我在课上认真地记住老师的话,可我课后便大量遗忘,奶奶却时时刻刻掂记着。

我最痛恨自己的是上次放暑假有空不呆在家里陪奶奶,去了珠海找父亲,沉迷那里虚幻般的繁华。我明白只要我伴在奶奶身旁,奶奶心里就会乐的,即使我什么都不干。或许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会遇上逆流和犯些错误。而我的成长就是一直不懂得珍惜,那些漏失使我一辈子都懊悔。

母亲在家里打来的`那个电话十万火急,说奶奶突然快不行了,叫我和父亲赶快回家。第二天早晨,我和父亲赶回到家。我看到的那一幕,我终生难忘。一具冷冷的尸体,僵硬的面容,万分安详。母亲说是昨夜不知不觉去的。我该感谢上天没有给一垂死的人丝毫折磨与苦楚,但究竟这是场悲剧还是喜剧?

这后我在家里呆过一段阴暗的日子。后来母亲说,奶奶在临去前曾最盼望见到我,想看看我吃麦芽糖样子。每当我想起这话就泪流不止。

从前我总听奶奶说她一生中最开心的两件事,一是亲历了新中国的成立,二是住上了洋房(楼房)。因为在奶奶年轻的那个时代洋房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如今大多人都住上了,是多么的幸福。以前我一直惊讶我的奶奶怎如此容易满足找到快乐,现在回想起真对不起她,在最后一刻还掂记着我。或者在我未出现之前奶奶真的过得很愉快,无忧无虑,嘴里经常含着糖果……

怀念我的老师李世昌的散文 篇6

实际上,我已经有三十六年没有见过老师了,只知道他后来离开华县铁中到了甘肃省科学院附属中学,再后来到了上海,就再没有消息了。老师在我心里的形象永远定格在四十几岁,高大俊朗。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有很多的老师,但人们永远记在心里的老师也就一个两个。一个能被学生记在心里的老师,不一定是他教会了学生什么具体的知识,但一定是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个老师像父亲、像母亲。教给人知识的老师很多,让人敬仰崇拜、想学他样子、学他的一言一行做一个他那样人的老师不多。李世昌老师就是留在我心里的老师。我已经记不清他教会了我什么知识,《岳阳楼记》?《梦游天姥吟留别》?作文?好像也不全是他教我的。他讲语法复句分析的方法时总是幽默得意的说是得了一个在我看来是子虚乌有的张德功老先生的真传,天下没有第二了,而我所学会的那些东西在考试上在以后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但,我就是记住了他,一辈子刻骨铭心的记住了他,我想这应该就是人格魅力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不但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把道传给了我们,深深的在我们的心灵里打下了烙印,影响了我们的一生。这应该是一个老师可以骄傲的终身成就吧!

我们当时就读的学校全称是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华县职工子女中学,李世昌老师在高中语文教研组当组长,也是我们高二三班的班主任。他毕业于东北大学,生得体格健硕,相貌堂堂,有点洋人的样子,懂俄语、英语,但主要教高中语文课,有时也帮忙带英语课。一个老师懂两门外语,这让我们这帮无知的孩子是多么的惊奇!他还会拉小提琴,多才多艺,风度翩翩。他的爱人叶敏芝也是老师,南京大学毕业,在我们学校英语教研组,为人很和善,个子不高,总是笑盈盈的,我见过一张她跟李老师的合影,小鸟依人十分美丽,我们见面都称她teacher叶。叶老师很爱李老师,一辈子夫唱妇随,这个我们都能看出来。叶老师早几年就离世了。现在,所有的病痛和人间的烦恼忧愁都没有了,他们终于在那里团聚了,永远也不会分开了。我能看见,原野上,一棵白桦树下,李老师拉着小提琴,叶老师背靠着树干,手里拿着一枚树叶,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李老师,落日的余晖暖暖的洒在他们的身上。

我曾经是老师喜欢的一个学生,有一年的暑假,李老师跟叶老师回东北老家探亲,我还住在他家,给他看了一个月的房子。他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但我也知道,我不是他得意的学生,我们那几届就没出过一个能给老师长面子的学生。我们以老师为荣,却无法让老师为荣。老师桃李满天下,可我们又算是个什么桃李!

离开学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看望过老师。为这事我很纠结和自责。当听说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专门到兰州去看望老师时,我就更加惭愧。

我曾经跟一个好友讨论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问题。我说,人是有劣根性的,适当的给孩子一点苦难教育有助于辨是非、明事理、讲责任、长记性,对孩子的成长是必要的。但不要为了自己的不高兴而责罚孩子,拿孩子出气。有一个现象:家里溺爱长大的孩子吃不了苦,抗打击能力很差,受不得半点委屈,将来对老人也不孝顺,棍棒底下出孝子就是这个意思。在学校,反而是那些总被老师批评责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能记住老师、想念老师、回去看望老师。而那些被老师喜欢、宠着、抬得高高的学生,反而跟老师没有什么感情,想不起来去看望老师,跟老师不亲热。我就是这样。所以西方的一些教育观点似是而非。西方人总喜欢以自由平等人格尊重说事,其实这无关人格。我在一篇文章里认为,孩子在没有取得经济独立或自立之前就谈不上什么独立人格,尊重是以独立为前提的,我们说尊重老人但从来不说尊重孩子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是孩子不为尊,二是孩子担不起。

乡村四月现代散文 篇7

1.

每天清晨,总是在杜鹃的叫声中醒来。于是我便欣喜地睁开眼睛,知道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其实每当夜里睡下,或者梦中醒来,也总能清晰的听到杜鹃熟悉的声声叫唤,这声音为黑夜增添了无限的神秘。同时也让人感觉安详宁静。

杜鹃似乎从未停止过叫唤,或者说是呼喊,自从春天第一声鸣叫开始。

每天,当我穿过茂密的茅草丛爬上山坡的时候,当我挎着小篮子到山坡上摘野草莓的时候,当我提了满满一篮子野草莓下山的时候,当我在田野里悠闲散步的时候……它们总躲在什么地方不时的叫唤,仿佛那么不经意,又仿佛刻意为之。它们准是一直在偷偷地看着我,有意要为我驱逐寂寞,在这陌生的异地他乡。并且,也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气。和所有的鸟儿,以及水塘里的青蛙和鹭鸶们,积极参与春天的合唱,催着树叶儿快些变绿,催着花儿快快地开……

除了杜鹃,雨,也总是隔三岔五的来。像串门的邻居,有时来一会儿,仿佛小坐一阵就走;有时却一来就是好几天,似乎留连忘返。有时是稀哩哗啦地泼洒雨点,仿佛调皮的小姑娘打着水仗;有时则是大雨倾盆,力量之大、之猛,有如壮汉端了盆在倒。

有时我午睡醒来,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听起来像着了火,仿佛到处被熊熊燃烧的大火吞啜。

有时睡下时,除了雨声,什么也听不见,雨哗哗的将世界都淹没了。惟独我睡着的床,孤零零的被托在一个四面环水的岛中,随着水涨床高。漆黑的雨夜,我时常闭着眼睛现出这样的幻觉。

一下雨,我便整天都无事可做,于是搬了小板凳坐在厅堂里看雨,心想那个在空中使劲倒水的人是谁,那么大的力气?有时我又想,这雨要是就这样一直落下去,再也不停,那将是如何的景象?那样的话,我将被困在这里,再也无法离开。这样想着,世界忽然就小了,直到变成了天井这么大的一小块地方。于是我便掉转方向,看后门的山。只见山顶氤氲着雾气,云烟缭绕,仿佛山长出了翅膀。假如我此时在那山中,是否可以顺手抓住几片白云?

在我的遐想之际,不知什么时候杜鹃叫声又清晰起来,其它鸟儿也附和着,调皮地聒噪,原来是雨声什么时候低下去了。

一只健美的大黄狗掀门走来,在天井里停下脚步,它看看我,又看看垃圾桶,似乎有些怕我,因此要征求我的意见。看它如此轻车熟路,一定是常来此光顾,对于这个家庭,它仿佛一位熟悉的常客,于是我看它一眼,不作任何表示。它仿佛得到默许,于是低了头,终于旁若无人地啃食起桶里的`骨头。

两只燕子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一齐飞出了天花板上的窝,落在天井的电线上,一副见多识广的神情,唧唧喳喳的聊着天。这是一对看上去无比恩爱的燕子,它们的新家刚刚竣工,因此有时会有其它燕子来串门,还带着礼物,嘴里总会衔着一小根树枝。平时它们总是双宿双飞,并且分工默契形影不离,它们一定是世间夫妻的楷模。

2.

我一直等待着雨停,然后好去镶满野花的田野和鱼塘边散步。但雨却一直没有停下的意思。傍晚时分,我只好迫不及待的撑了雨伞,走上村子的街头。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村子,我曾多次幻想过走进它的情形。然而所见与所想却大相径庭,只见街上十分冷清,来往只有依稀的几只狗。家家关门闭户,好不容易遇见几扇虚掩的柴门,我便好奇的探头往里看去。奇怪,迎面只见几棵枝繁叶茂的果树长在屋中,原来这房子连遮雨的顶棚都没有了,屋主人显然已搬走多年。

再依次看过去几家,有的红泥院墙被雨水冲垮了,从缺口处露出开得正艳的月季、枝叶茂盛的丁香、仙人掌,还有鲜艳的三角梅远远的伸出了墙外。这一切,不由让人触目惊心的感觉到一种衰落之美。然而,也有的院落杂草丛生,没有花,也没有树,惟有遥遥欲坠的木头结构的空壳。

接着,我又沿着村子走了一圈,终于得出结论:这是个空村!

我的故乡现代散文 篇8

伴随着黄金周的结束,拖着沉重的步伐,背着简单的行囊和父母渐渐远去的身影,踏上返京的旅途,我又一次匆匆别过我的故乡沙河市。百无聊赖的瞭望着车窗外那一片片灰黄桥接天地,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承载了太多我的故事,太多我的情感,太多面对生活的无奈。

那些年我在这里读书,小学、初中、高中,一年又一年的沉醉在单纯的校园中,这里记忆了读书的艰辛,也书写着老师们的孜孜不倦的教导,十分感谢他们多年的栽培。这里给予了我太多快乐,认识了很多同学,很多朋友,他们带给我的不只是淡淡情谊,还有那些年那些疯狂的事情,一起放飞理想,一起高谈阔论,一起诉说情感,那些被风吹走的岁月里,是你们让我的世界有了色彩。这里吞吐了我太多的成长的时光,世界那么大,我的青葱岁月被故乡一遍一遍的洗礼,一点点褪去无知,一步步迈向更迷惘的社会,经历了那么多人情世故,饱受人情的冷暖,在冷与暖的交织中,感受着故乡的真谛。

冰冷火车的车轮滚滚开向南方……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也是第一次看到母亲离别的泪水,那一刻我并没有感到痛苦,而是一种骄傲,多年父母养育的骄傲,来到这个冬天不太冷的地方,感受着不同于家乡的风俗。南方的人啊,携带聪明睿智的光环,又张扬着他们的勤劳坚韧的本色,他们带着特有的白皙细腻,裱缀着浓缩精华的体格,适应力超强的我,很快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和习惯,一点点的学习他们的长处,欣赏他们的魅力。在南方上大学的那些年,我时常在想,离开了我的故乡,我能走多远,呆多久,拥有的那些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那些年的与他们相处,听他们诉说南方各地的风情,让我拥有了寻找五湖四海的想法,这个想法到现在也一直存在着。毕业的临近,父母的建议又把我飞翔的心思拉了回来,我的故乡,你知道吗,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可避免的以父母、亲人、朋友的圈子为首要考虑条件。

急切的火车车轮这次开向了我们伟大的首都……

简单的告别了多年的学校,开始步入了社会,涉及到的东西以为会像瀑布般,涌向自己的脑海,但是当你真的融入到工作时候,你才会发现,多年的期待其实就是一个编制着梦想的笑话,社会面广了,而我的空间却被严重的挤压到一个只容许自己蹲守的地点。这里没有了导师的指引,却处处充满了你的人生导师;这里没有了单纯的逻辑,却处处被利益单纯的引导着;这里没有了太多熟悉的面孔,却时时的告诉你,那些曾经的`面孔已经被一年又一年的秋雨埋藏在厚饶的故乡的土地中。这次国庆假期,我努力的去看望曾经的老友们,放下的酒杯又一次被紧紧握在手中,为的是留下他们的笑语吧。我的故乡啊,你可知道离开你我失去了多少,那些朴实无华家乡的人那,曾经是我醉念的缘由,是我沉重的包袱,是你培养的小孩。无论以后走到哪里,无论以后做出什么选择,无论自己还能不能捡起那篇深刻的记忆,远离你的小孩被你无形的牵挂,紧紧握在手中。

香草味道

洪煜祺 - 余留的温柔伴奏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不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的故乡

多么真实的写照,对于我这种流离在外的孤独空虚的人,我想如果在家乡,可能已经陪伴殷实的姑娘左右。

看着别人带着对象和小孩,诉说生活的艰辛,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萦绕的心头。时刻给自己充电也不可能填满那心中的空缺,总是和好友互勉,总是白天和自己的圈子笑谈生活,慢聊工作。夜晚来临后,又偷偷地瞒掩着自己那卑微的可怜。我的故乡啊,当有一天再回去的时候,如若一切安好,那便是晴天。

我的村庄乳名现代散文 篇9

随便听到一声乳名,我们的思绪会立即飞回到童年,回到生养我们的村庄,会想起村庄里的土路、小桥,还有低矮的草房子,房上升起的炊烟,村庄里走动的人畜。我想,村庄也应该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乳名。像鱼家墩子、宋家舍、陈家庄……,它们的乳名也有草屑、泥土的味道。

上次去了一趟远门,在千里外的小城遇到了自己儿时的同伴。此时的他已经是拥有几千万的大老板,手上有几百号人的企业,在当地也很有名气。我们在茶馆里刚落座,想不到他第一句就问起家乡的情况。当他说出家乡村庄的`名字——新留庄,我顿时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感,就像和他一起回到了从前的旧时光,一起在村庄里疯玩着,月色下的村庄,雪地里的村庄,村庄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变幻着。在他一连串的话语里,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村庄的名字。我笑着告诉他,村庄的名字现在已经改掉了,由于乡镇合并,村庄也跟着并起来,并且又起了新的名字。他楞了下,随即有些恼怒,最后有些无奈地说,管他改成什么,原先的名字就像我们的乳名,永远记在我的心里。村庄的乳名在一个游子的心中,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些让我无法怀疑。

我的村庄在苏北平原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那里是水网地带,一场洪水差点淹没了村庄,让整个村庄消失。一个几近毁灭又重新获得发展机遇的小村庄,我们的先人就取了“新留”这样的乳名——重新留下,重新发展。我们的先人将自己的美好祝愿寄寓这村名之中。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和别人聊起我的村庄,就觉得很有资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村庄和我儿时的伙伴一样,它的乳名时时刻刻地挂在嘴上,总觉得很自然和投缘。和我的村人一样,虽然现在改了村名,但我们依然习惯地沿用着它过去的名字,村庄的乳名我们无法忘却。一次我到网上购物,不自觉地在地址栏写上原先的村名,让物流费了好大的周折,好在最后通过电话联系,才没有退回。还有一次,朋友来访,下车后搭车找我的村庄,我仅仅告诉他我村庄的乳名,害得他在摩托车主前解释了半天,对方才笑着将他送到我的村口。

我的扇面灯笼优美现代散文 篇10

扇面灯笼,听起来很有诗意的名字。其实,它非常普通,甚至说是简陋。就是挑选十几根光滑顺溜、粗细均匀、没有虫蛀、成人小拇指粗细的高粱挺杆,剥去杆段外边包裹着的高粱叶子,再用细麻绳把这些高粱挺杆捆绑成上头大、下头小的漏斗状的六面体框架,然后再从一个侧面的中间固定在一根结实的木棍上。底座用两根高粱杆做成对角线形状,交接处从下向上穿一根大钉子,钉子上插上蜡烛,除上下两面外,侧面全都糊上白纸,这样,扇面灯笼就做好了。打灯笼的时候,点亮蜡烛就行。它既可以竖在地上,也可以用手举着或是扛在肩上。

送我灯笼的这个人是当年我们老家的邻居。虽说是邻居,其实两家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虽是一个村,但不是一个生产队。我家在第二生产队,他家在第三生产队。他是第三生产队的队长,四十多岁的样子,长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圆,很有力道,即使三、四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也不是他的对手,但人家为人耿直、正派、公道,从不像有的村干部或小队长之类走路、说话都带有一种蛮横的味道,从来不欺负人。他不但人好,出身更好,从他曾祖父开始一直给人做佃户,土改时化为铁杆的贫农,可谓根正苗红,当了生产队长,也丝毫没有穷人乍富的样子,还是照样下地,照样高高地抡起锄把,绝对是干庄稼活的一把好手,所以在村子里威望很高。

“穿新衣、戴新帽,打灯笼,放鞭炮。”对其他孩子们来说,这是过年时候再正常不过的追求或者说快乐。但在我们家,终年拮据,这些都只能是一种奢望。我的父母是基本没有这方面计划的,我也根本不往这方面去奢想。我出生在六十年代鲁北地区一个叫九神堂的很偏僻的小村子里,距离黄河六、七公里,但童年的我,并没有到过河边。我们家是“地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村里人经常批斗我的爷爷和父亲,人们对我们家里的人就像躲瘟疫似的远远地躲着、避着,基本上不和我们家的人说什么话,办什么事,深怕扯上什么关系,受到连累。孩子们也大不愿意和我一块玩。每逢过年,父亲往往只买上一封也就是二十头的鞭炮,预备着年初一早起来吃饭时放。邻居家的孩子们则买好多鞭炮,喊着、叫着比着放,而我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都穿上了新的衣服在大街上晃悠着,神气地炫耀着。而我只能自己抚摸着母亲刚给我理过的头发对小伙伴们说:“俺理发了,俺有个新头头!”小时候只知道贫穷是痛苦的、难熬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与出身相比,贫穷实在算不得什么。我真正走出村子以前,从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裳。当然,我也从没因此埋怨过父母,他们已经尽力了!在我心里,他们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童年时代,我比其他孩子缺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有……令我欣慰的是,有那么一盏扇面灯笼,陪伴着我,映照着我,在孤寂的黑暗中给我些许的光明、温暖和勇气。

02

按理说,老家的邻居,他真的没必要为我制作这样的一盏灯笼,更没有必要为我花钱买一包红蜡烛。他没有求我们家的地方,非亲非故却冒着风险去关注、关心我这样的一个地主子弟!他的善意真的让我感动。他家的男孩子只比我大一岁,他本来有一盏很漂亮的鱼灯笼,我见过的。但那一年,他家的孩子跟我一样,也扛着一盏和我的一模一样的扇面灯笼。

“我也有灯笼了!我也有灯笼了!”看到邻居送来的灯笼,在自己家里,我喊叫着跳了起来,光盼着能早点黑天,早出去,让小伙伴们看看,我也有灯笼了!天刚擦黑,我就胡乱地扒了口饭,扛起我的扇面灯笼跑出了家门。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下,我扛着扇面灯笼围着我们的村子,疯狂地跑啊、跳啊,那里有打灯笼的,那里的孩子们多,我就急火火地奔过去,或静静地站在一边或倚墙站着或围着孩子们转一两圈就走……大叔、大婶看着平时腼腆内向、不声不响的我如此兴奋都很诧异,“这孩子怎么了?”“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吧!”如果平时听到这样的话,我会害羞的低下头来,用眼睛紧盯着脚尖,或者跑回家去把自己关到屋里不再出来。可那个晚上,我像疯魔了一样,可着劲儿地跑,什么也听不到了,什么话都被晚风刮到高高的树梢上去了。肩上、身上都落满了蜡油,两只小手冻得通红,可我什么也没感觉到,甚至蜡烛什么时候燃完了,我也一点儿都不知道,我只知道可劲地跑啊、跳啊、喊啊……母亲找到我的时候,我的手上、衣服上都沾满了泥土和蜡烛油。她一看见我,就一把拉我过去,先用两只长满茧的大手捧起我冰冷的脸颊,然后疼爱地攥起我冰凉的小手,慢慢地放在嘴角,轻轻地为我呵气取暖。“娘啊,我错了,你骂我吧,打我吧!”我仰起头来默默地注视着我的母亲。“你个傻孩子啊!”母亲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啪嗒、啪嗒”泪珠滴落在我的脸上……

父亲则默默地把那些蜡油聚弄在一起团成块,中间放根细麻线,制成一根简易蜡烛,放进了我的灯笼里……

就这样,在我六岁的时候,在那年正月十五的晚上,我终于拥有了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笼。这是我人生中打过的第一盏也是唯一的一盏灯笼。就是这盏简陋的灯笼,燃亮了我童年的天空。虽然那时的我还不很明白眼前那团光亮对于童年的我有什么意义,我也不知道我的邻居为什么这样做,也许只是基于一种可怜与同情。

03

清明前后,对门家的主人就会在自己院子里就着两棵大枣树做一个秋千。村里的孩子们就围着这个秋千来玩,看谁荡的高,看谁耍得好。大家坐在秋千上,前后悠荡几次,然后一手攥着绳子,一只脚使劲蹬踏着秋千底座,努力向前探出身子,看谁送出去的东西距离秋千最远,或者隔秋千一定距离看谁拿回的东西最多。

平常,我也很想和他们一起打秋千,但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就是不让我。有个比我大点的孩子个子不大,毛病不少,不知是看我不顺眼还是为了逞能,竟瞪起他的牛眼来、恶狠狠地用手指着我的脸骂我是地主羔子,让我滚开。“不让我打秋千不要紧,为什么还要骂人?再说主人家的孩子都没有赶我走,你算老几啊?”我真想与他好好理论理论。“我也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那里招你、惹你了,你这么对我?”我想,他也许没有什么意思,就是个冲头,二杆子,当然,真要是动起手来,他也不一定是我的对手。我忍了又忍,还是默默地走开,没去搭理他。我的父母非常谨慎,在外面只知道劳动,很少与人说话,对谁都陪着笑脸,陪着小心。父母也经常叮嘱我一定要谨言慎行,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给家里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我每天就急匆匆吃过早饭,去叫对门家的孩子一起上育红班(也就是学前班,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大班,当时就叫育红班)。在他还在吃饭的时候,我就去打秋千。我想,当时,我一定不是为了等小伙伴一起上学,而是为了能打一会儿秋千啊!

我的对门不知道咋知晓了这件事。在晚上孩子们散去的时候(当然,天也就很晚了),就让他家的孩子来叫我,到他家里去打一会儿秋千。我把扇面灯笼高高地挂在另一棵大枣树上,看着自己荡来荡去的影子,心里有一种忘乎所以的感觉,就像在梦里一般,就像一尾小鱼在小溪里打着水花,欢快地游来游去,自由、舒展。我邻居的孩子发现后,也主动过来,陪着我,有时也会替我举着灯笼。后来,我打秋千的水平在我村的这些孩子们中间是最高的啦。一些大孩子(包括骂我的那个孩子)也不得不服气我。

没想到,那个骂我的孩子越来越得寸进尺了,几乎每次见了我都要横眉怒目地辱骂我。要不是为了父母的嘱托,我真想找一个没人的机会,趁他不备,出其不意一砖头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有一天晚上,他看见我邻居家的孩子替我打着灯笼站在一边,让我打秋千的时候,脸上全是不解的表情。这个孩子平常很畏惧我邻居的孩子,因为真挨揍。我邻居的孩子把他叫住,板着脸,很严肃地警告他,以后不要再找方正(我的名字)的麻烦,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后来,我还是尽量地躲着他走,偶尔见到他,我就一低头过去。跟这种人较劲,没有必要。当然,他也不再那么明目张胆地骂我了。

就这样,我隐忍着在贫穷的生活中度过了自己孤独的童年。

04

早春里,天地间仍旧弥漫着一种料峭的寒气。我愿意跟着爷爷早睡早起。村里有两条大街,我家住在后街。当年,爷爷和其他几个地主分子每天必须早早起来,根据各自分工把村里的每条街道打扫干净。打扫完才能回家吃饭。饭后,和村里人一起下地劳动。黎明前,残淡的星光下还是朦胧的夜色,我紧了紧身上的破棉袄,扛起我的扇面灯笼,静静地跟在爷爷的身边。爷爷一个人在街道上慢慢地打扫着,他要把大街上角角落落里的柴草落叶和牲畜粪便都清扫干净。我则像一个小小的猎人,烟头是我的主要猎物。我左手举着灯笼,右手捡着地上的烟头,蹲下的一刹那,我看见我的影子随着灯笼的移动在不断地变形,无形中增加了一些意外的乐趣。烟头捡拾回来后,我小心翼翼地扒开,把碎烟丝、碎烟叶轻轻地倒在一张废旧纸上,再放到窗台上,慢慢地晾晒干后,送给我爷爷或我的父亲卷着抽。父亲曾抚摸着我的头跟我开过玩笑:“以后我得跟着方正生活,他这么小就知道拾烟头给我抽……”

如今祖辈早已离世,父亲也去世十年多了,可我当年跟着我爷爷捡拾烟头的情景如同黑白影像反射着记忆的柔光,而那盏灯笼则时常在梦境里摇曳着,闪烁着愉悦的暖黄色的亮光……

05

夏天的黄昏,村里大队办公室前面的空地上正准备放电影。孩子们顾不上吃饭,一个个搬着杌子、拿着长凳去占地儿,或用一破砖头画个圆圈,里面放张破烂报纸,自己坐在里头,不让别人进去,唯恐没有了地方看不上了。虽然我也很想去看电影,但我还是认为有比看电影更重要的或者说更吸引我的事情去做。那就是趁这个机会,扛上我的扇面灯笼,拿着一个自己缝制的破粗布袋子跑到村后面的树林子里,去捉“消息牛”(方言,蝉的幼虫)。那时树多,“消息牛”也多,也没有人跟我抢了,只有我自己,真是享受啊。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消息牛”纷纷出来,往树上、草上爬,我仔细地搜寻着,捡拾着……这么多“消息牛”拿回家去泡在咸菜缸里,隔上几天,母亲用三、五粒去壳后的蓖麻籽在锅里把泡咸的“消息牛”一煎,就着玉米面窝头,可好吃了!这样,不用花钱,我们一家人也就改善生活了。想到这些,心里好像已经吃过似的,美滋滋的。

天完全黑了下来,树林子里阴森森地有些怕人,偶尔,一只蝉鸣叫着嗖的一声从这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去了。我俯下身子点起我早备好的扇面灯笼,让它倚着一棵大树稳稳地竖立着,灯笼附近一下子亮堂了起来,我的心也就踏实了许多……当其他孩子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一个人正不停地向前移动着我的灯笼,借着这微弱的光亮,在树林里慢慢地搜寻着、搜寻着……

我估摸着电影快演完了,主要是怕我的父母找不到我心里着急,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时,“消息牛”也基本上装满了我的袋子。我扛着扇面灯笼,走在回家的路上,微风摇曳着斑驳的树影和我幼小的身影,星星眨着眼睛,萤火闪闪,蝉叫蛙鸣。多么美好,多么安静!我的心啊,轻盈地像是一阵柔风,自由、凉爽、流畅,一种久违的舒心的笑意浮现在我平常大都是忧郁的脸上……

06

初冬的夜晚,有一个说书先生来我们村里来说大鼓书。记得他当时说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一段,“好一个能征惯战的穆氏桂英,三声炮响就下了山峰……”说来也怪,我竟对这说书先生感到莫名的亲切,特别是那动听的故事、明快的节奏以及高亢激荡的唱腔一下子让我如醉如痴。

不到七岁的我竟一下子就迷上了说书这门古老的传统曲艺。就在那年冬天,我不怕天冷地寒、夜黑路滑,扛着我的扇面灯笼,跟随着说书先生的脚步,辗转在我们村附近的好多个村子里,兴致勃勃地跟着说书先生学说书。今天跟着去听,临走时再问好明天到哪个村里去说。第二天下午我就早吃点东西,急乎乎地扛着我的灯笼跑到哪个村子里去。说书先生在台上大声说唱,我就在台下低声学着说唱。可能是我每天都跟着他转的原因,引起了他对我的注意。他把我叫到跟前,问了我的姓名、年龄、是哪个村的、父亲是谁等后,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你这个孩子,这么喜欢说书,在家里也没你啥事,愿意学的话,回家跟你父母说说,趁早跟着我一块,跟着我吃、住,省得你来回跑,也算是跟我作个伴吧。”我一听当然高兴,回家跟父母一说,没等父母表态,就扛着我的灯笼跑着去找说书先生了。

以后,我也就不用天天晚上往家里跑了。说书先生曾跟我父亲说过:“这孩子悟性很强,说实话,你家这个成分,孩子不能考学,也不能当兵,很可惜的。要不,让这孩子跟着我学这行当糊口吧。”父亲说,“这孩子还小,不定性,先这样,以后再说吧。”说书都是晚上说,白天联系好说书的村子后,师傅带着他简单的行李,我扛着我的灯笼,两个人就往联系好的村子里赶。

07

在路上或在村子里,师傅一有空就教我说唱,有时教我唱歌、有时教我唱戏,有时教我唱西河大鼓,以教唱西河大鼓为主,师傅教什么,我就学什么,反正,对学什么我都很感兴趣。晚上,他在上面表演,我就在下面学。村子里有汽灯就用汽灯。没有汽灯的,就把我的扇面灯笼用一根细绳子固定在桌子腿上,使灯笼高出桌面半尺高就行。反正说书对光线强弱也不是特别要求。时间一长,每到一处,在未正式说书以前,师傅一般是先让我来一小段,算是告诉大家马上开始说书了。当然,我唱的内容与师傅说书内容关联不是很大,甚至一点关系也没有。再就是师傅累了或感冒了,我就顶上去替他说一段。我曾唱过吕剧《王汉喜借年》《李二嫂改嫁》等,唱过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捉放曹》《三家店》《空城计》等选段,也唱过《刘胡兰》《红梅赞》《黄河大合唱》等一些革命歌曲。虽然唱得不是那么到位、那么好听。但由于我年龄小、不嫌害羞、又不怯场,能完整的把词唱下来,还是赢得了师傅和乡亲们一阵阵鼓励的掌声。

以后,我们村子里的孩子们,一看见我,就立马围拢过来,很好奇地让我给他们说唱一段。一些个大人,也时不时地逗引我表演一段。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仿佛觉得自己很有一种存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只要人家一说,我都来者不拒、乐此不疲,我马上就很高兴地站起来,很自然地端正好姿势,郑重其事地有板有眼地来上那么一两段,也不管人家是真想听还是假想听。至今,年过半百的我,偶尔回到老家,村子里还有一些老人人开玩笑地问我:“爷们,咱还说书吗?”只可惜,我跟着师傅学习还不到一个冬季的时间。快过年的时候,公社里接到举报,说师傅成天与地主子弟混在一块,说书的动机不纯,就勒令他离开这里,再也不能来我们公社里说书了。他临走时,除送我一块醒木(也叫止语)外,还特意送给我了好几封红蜡烛。

告别师傅的那天晚上,我对着窗前那盏扇面灯笼,反复吟唱着师傅教过我的那些个唱段,眼睛都哭肿了,嗓子沙哑得好像里面堵着一团棉絮……

“数九寒天下大雪,天气虽冷心里热,我从那前线转回来,胜利的消息要传开,胜利的消息要传开……”

“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窗前那摇曳的烛光,暖暖的,在我或急或缓的声音里,孤单地跳跃着;往事,幻灯片般地,在灯笼背后的阑珊处,一帧帧展现;那不断流淌的烛泪,红红的,像我的心,在冰冷的夜里,热一阵,凉一阵,慢慢凝结、滴落在黑漆漆的深夜里,无息无声……

不知什么时候,我竟迷迷糊糊睡着啦。猛一睁眼,天早已大亮,灯笼的蜡烛已经燃尽。太阳照在我的脸上、照在我的灯笼上,不知为什么,我的心竟然一下子亮堂了起来。我猛地站起身来,对着太阳,狼吼般地唱了起来——

上一篇:所谓领导力,实指这21种能力!下一篇:校本研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