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

2024-11-06

全科医师(共9篇)

全科医师 篇1

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全科医疗

从事口腔医疗服务的口腔医师可分为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两部分,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有鲜明的特色,是口腔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口腔医疗保健工作,为民众的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以来口腔全科医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很少。本文对口腔全科医师进行了论述,界定了口腔全科医师的定义,分析了口腔全科医师的特点及性质,初步论述了口腔全科医师的业务范围及所从事的医疗工作。对口腔全科医师的工作区域、服务范围及培训提出了建议。

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采用口腔基础医学与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四大骨干学科的教学,毕业生仅有一小部分进入口腔医院,从事口腔专科医疗,而大部分要进入综合医院口腔科,民营口腔医院,门诊部和诊所,主要从事口腔全科医疗服务。许多单位更黑要的是口腔全科医师。口腔全科医师应是中国口腔医疗保健主力。担负着全国的主要口腔医疗任务,社会需求量扱大。本文对全科医师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1.口腔全科医师的定义

口腔全科医师是经过系统口腔医学专业培训,临床技能全面、高素质的口腔医疗保健人才,具有独立开展基本口腔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能力,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便捷、有效的全方位的口腔服务。开展口腔全科医疗服务,需要有活力的口腔全科医师做坚实的基础,口腔全科医师不同于口腔专科医师的服务体系。

口腔全科医师是受过口腔全科训练的,以基本口腔医疗保健为特长的口腔医师。一位口腔医师约负责1000人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医疗系统全科与专科医师的比率为1:1较为合适,有些国家则认为全科医师多一些。而口腔全科医师与口腔专科医师的比例尚无研究报告,有待于根据临床实际调资,做出科学的评估。

口腔全科医师职责是可在社区、诊所或医院里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人性化、初级、连续性口腔医疗服务的医师。主要从寧口腔基本医疗保健工作,是初级口腔医疗保健的专家。口腔全科医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有口腔疾患的人,而且包括广大的健康人群,利用社会的一切资源,如政府、社会慈善以及企业团体、满足患者的实际口腔医疗需求。根据疾病的需要可将其妥善的转入口腔专科或大医院诊治,其突出的特色是需要全面协调医―患之间及口腔各专科的关系,为患者负起口腔全程医疗的责任。

2.口腔全科医师的特点

2.1 口腔全科医师需要全面的综合口腔医学知识,应掌握全面的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民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社会、心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进行口腔治疗时,解决各种面对的问题及各种个体的口腔身心疾患和群体的口腔健康卫生问题。

2.2 口腔全科医师应具有很高的素质:对毎一位患者都有离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除具有良好的口腔医学才能外,还需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养,口腔全科医师应一生不断进取。

2.3 口腔全科医师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因其常常面对的是口腔疾病和生活交织的问题,应能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各人的心愿和需求,从实践中获得和总结丰當的经验。应对

问题应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口腔全科医师还应有全面的管理能力,以病人为中心,维护患者的利益,并且对整个社区口腔卫生状态进行监澜,随时提出干顸措施,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对自己的工作

岗位,要进行细致的业务、人事、经济管理,因此在工作中应具有管理才能,也只有具有这种才能,方能当好一个口腔全科医师。

2.5 口腔全科医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丰富自己随着知识更新,群众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不断提高,口腔全科医师不仅要满足社区和个人的需要,必须对各门学科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进取。通过参加学术交流和会议等,不断提高丰茁自己的专业和社会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口腔全科医师。

3.口腔全科医师的业务范围

口腔全科医师主要以门诊形式处理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口腔病症,所以口腔全科医师应具备口腔常规医疗及一般口腔急诊处理能力。

3.1 口腔全科医师从亊的口腔常规医疗范围包括:牙齿的保存治疗,牙体牙髄的治疗,常见黏膜病的治疗、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口腔外科的齿槽外科以及黏膜外科、牙周外科等,牙

周的治疗:洁治、刮治、牙周手术;

口腔修复的保存修复、桩、桩核、嵌体、貼面与全冠以及局部可摘义齿,全口义齿、固定桥等;正崎的设计。

具备较好条件可进行常规的人工种植牙修复。

3.2 口腔全科医师从亊的口腔急诊

处理包括:急性牙髄炎、牙外伤、炎症、创伤的紧急处理与院前急救等

3.3 口腔全科医师的其它任务包括

1)建立家庭社区口腔病保健;

2)从事妇幼、老年人口腔保健;

3)进行口腔健诤教宵及口腔健康促进;

4)参加社区的口腔卫生管理;

5)协调病人转诊、会诊、咨询专家以及医疗救济和支持;

6)社区人群口腔健康检査。

4.口腔全科医师的培训

4.1学历教育,建议培养应首先是口腔全科教育,即首先是一个口腔全科医师,再作为口腔专业中某一专业的专科医师。

4.2毕业后教育,应了解口腔全科医学的学科研究目标、对象、内容、学科定义、医师从医范闱。继续全科口腔民学教育,缺什么补什么,通过毕业后教育成真正的口腔全科医师。

5.对我国口腔全科口腔医师的建议

在我国的90余所口腔医学院(系)以及地级市以上地区大部建有口腔医院,而在大量的综合医院设有口腔科、还有相当数置的民营口腔门诊部及口腔诊所。口腔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诊所门诊三部分构成了口腔民疗主体,各类民院还分为一级、二级及三级医院。口腔全科医师应在三部分医疗机构故占有一定的比例。具体在口腔医院的各专科应是口腔专科医师,在口腔诊所门诊部以及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的口腔科应以口腔全科医师为主体,包括口腔医院的综合科、急诊科、老年口腔病科的一部分也应以全科医师为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三级综合医院口腔科则应在以全科医师为基础的情况下,有相当的有特色的口腔专科医师组成。

全科医师 篇2

一、改进全科医学培训模式

根据卫生部规定,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须是脱产学习方式, 需要经过3个月的集中理论学习, 33个月的医院大科轮转, 12个月的社区实践, 培训合格后经报考成绩合格者方可晋升为全科医师。这就是说培养一个全科医师除在校系统学习外, 大约还需要4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这对于一个从医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站点来说, 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实在太重了。为了有效缓解这种矛盾, 作者认为应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 采用多途径、多模式培训全科医师, 下面几种思路值得思考和探讨。

二、本科生式培训

高等医学院校应将本科生作为将来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一支主要力量来重点培训。所有临床医学本科生 (口腔、公卫等特殊专业除外) 均应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按照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案进行系统的理论和临床实习的规范化培训, 成绩合格者在毕业时除发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外, 还应发《全科医学理论、临床培训合格证书》。毕业生结业后无特殊情况者, 应由劳动就业部门一律安排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站点工作, 同时接受社区基地为期一年的实践培训, 经省 (区) 统一考试考核合格后发给《社区基地培训合格证书》, 经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医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 将上述各有关证书报省 (区) 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 就可颁发给《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有效地减期, 减轻了学员压力, 节约了教育资源, 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并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基层社区输送大量人才, 有利于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1. 在职免费式培训。

浙江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他们在理论培训方面安排了以自学为主、短期集中培训为辅, 由省统一教学计划与大纲, 统一教材建设、统一命题范围, 考试实行自由选择方法, 考教分离, 全省统考;临床实践在标准培训基地完成, 4年一周期, 其中大科轮转2年, 专业培训2年, 临床能力采用统一综合水平测试。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 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让广大社区医生在本地区就近接受到全科医学的规范化培训。

2. 自学考试式培训。

这是学习借鉴国家自学考试的一种模式, 对现有执业医师采取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实践标准、统一命题考试, 每年报考几门, 成绩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 不受年龄、学历限制, 每3-4年一周期, 各门考试都过关合格者, 可发给《理论培训合格证书》。在此期间, 根据临床实习要求, 分期接受严格而规范化的临床培训并取得《临床培训合格证书》, 学员结业时, 上述有关证书报省 (区) 卫生主管部门审查、登记、注册后颁发《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这种模式以自学为主, 不影响正常工作, 有效地缓解了工学矛盾, 同时也降低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门槛, 减轻了学员的经济负担和思想压力, 给所有相关执业医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参加培训及学习提高的机会和平台。

三、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发展

全科医学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产物, 要想建立和实施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选聘合格师资。要聘请高校和临床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分别参与全科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带教。选聘经过规范化培训, 并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全科医师担当社区实践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成绩突出者应受到表彰奖励, 考评不合格者可随时解聘;加强全科医学学术交流,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交流, 不定期组织师资骨干到外地参观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运用全科医学理念和方法教学, 同时要加强针对性教学,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有的放失地进行培训, 保证学员学一点、一点、用一点。 (2)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式方法要注意灵活多样, 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课堂讲授, 尽可能调动学员的兴趣, 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成人培训特点, 教学方法应充分涵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病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自助培训、播放录像等多种教学形式。

2. 落实完善有关配套政策。

(1) 做好全科医师晋升工作。全科医师仍属于卫生技术职称系列的一个学科, 所以应和现有卫生技术系列衔接配套, 并及时认真地解决好他们的技术职称晋升工作。 (2) 重视和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 这些地区工作艰辛、环境恶劣, 缺医少药状况相当严重。所以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对这一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 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扶持力度;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加快这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 加快全科医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 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彻底改变这一地区缺医少药、因病致穷的落后状况。

总之, 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深信, 只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一支经过规范化培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一定会飞快地遍布全国城乡各地。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的全与专[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8, 15 (6) .

全科医师 篇3

关键词:继续教育;助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4-02

从20世纪80年代末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便全方位全系统地学习外国全科医学相关理论,然而当时在我国全科医疗以及社区相关卫生服务也已经客观存在了,在我国对于卫生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多数是侧重要普及到人民群众,要求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并且中医相辅,通过科技共同发展。实际在我国城乡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最基层一级以及农村医生、相关基层保健站、三级医院中普通综合门诊等都是一种全科医疗服务系统。对于我国而言,卫生相关服务即也是预防治疗疾病、增进健康进而促进康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大众生活不断提升,老龄化不断加剧、医学不断转变、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升,进而需要也是不断增多,这便导致上涨的医疗费用成为目前整个国家的重担,故以往的医疗体制需要重新调适、改革来适应现在的形式。在我国三级医院中不管是综合还是专科医院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向专科为主的医疗机构靠拢。数据显示,患者到三级医院就诊一半左右是需要由专科医生进行会诊,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基本健康问题是能够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卫生所来诊治。所以,卫生制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进而不断提升我国高卫生服务的标准及质量,使得百姓能够更加方便、合理地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目前,我国基层的卫生相关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百姓对于基本的健康保障需求,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人才往大医院的竞相涌入,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形成了不良循环。为此,2011年7月份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此次直到2020年,我国会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全科医生制度,构建一个基本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及“首诊在基层”的相关服务模式,同时全科医生也会和城乡人民进入一个融洽的相处服务关系中,能够基本实现对于城乡中每一万人当中就有两到三个合格的全科医生,同时相关服务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完善,进而满足相关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通过相关意见建议规范的相关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把全科医生逐渐培养成为“5+3”的相关模式,这要求全科医生先通过学习5年的相关临床医学(包含中医学)本科教育,然后学习3年有关规范性的教育培训。同时对于到贫困地区工作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来说,可以在由国家认定的规范培养基地通过培训2年的临床技能及相关公共卫生培训合格,同时取得了职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方可以注册成为助理全科医师。后一种培养模式我们简称为“3+2”模式[1]。我们缺少的不是医学毕业生,而是缺少毕业后能进入基层,尤其是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学毕业生;再就是缺少毕业后具有一定临床技术水准、能胜任临床工作的“全科医生”。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现阶段,可以采取“3+2”模式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培养全科医学生,解决目前基层卫生人才的紧张状况

1.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学扩招前都曾举办过面向城乡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具有完善的临床医学教育各种软、硬件设施,办学经验丰富,只是近几年专业建设萎缩了,有的甚至取消了。完全可以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面向欠发达农村地区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城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助理全科医师。

2.完善我国的分层次的医学教育。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生毕业后的定位基本上是专科的考本科,非211高校本科生考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都想进入二、三级医院,基本上是入学起就有一个高的期望值,很少有愿意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卫生机构。应该完善我国的分层次医学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学培养人才来说是比较重视学校与社会及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相关衔接,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把产学、医学相结合、育人与技能培训及实践相结合,同样目的更是能够为当地居民所服务,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采取委托培养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医学生入学起就有一个现实的就业预期。对于高等职业教学培养人才来说是比较重视学校与社会及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相关衔接,开展院校结合,以委托培养的形式招收面向欠发达农村地区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农村急需,而且留得住的全科医生,解决农村基层健康问题。

二、“3+2”模式的全科医学教育,并不意味着全科医师门槛的降低和质量的下降,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规范助理全科医师资格法律法规,完善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标准,保证具有资格的医师的准入质量。

2.抓好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制度的实施。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中,特别是临床医学的教学,过分地强调了理论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有所疏忽,学生在临床基地的实习时间太短,各科室间轮转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忽视了学生技能操作和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临床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

3.抓好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各种医学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处于边远落后、信息闭塞的乡村全科医生,更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完善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相关制度,对于基层相关全科医师尤为重要。由于要不断跟上社会医学的发展步伐,全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断地增加新的知识及思维教学技能。同样对于继续教育相关的研究包含其对于继续教育有什么样的需要、相关形式及效果等,这些相关内容对于以后的继续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目前来说,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4.岗位培训。有关岗位培训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岗位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在对各省近两年参加岗位培训的学员对于相关培训课程及方法等的相关调查来看,此项培训不仅普及了相关全科医学理论,也突出反映了我国基层相关医务人员较低的学历及职称水平,所以这项改善并不是短期的培训可以全面完善提升的,需要长期有效地对其进行相关素质及技能培训。现阶段我国许多经济欠发达农村医疗水平低下、全科医师人才缺乏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培养合格的助理全科医师上将大有可为,为提高落后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解决人民身体健康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全科医师考核制度 篇4

为了加强临床培训管理,提高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实行考教分开,特制定培训医师考核制度。

一、考核项目及主要内容

1、出科理论考试(所在实习科室理论知识)

2、出科实践技能考核(问诊、体格检查、医嘱处方、X线、心电图考试等)

二、实施办法

1、出科理论考试在轮转结束前一周进行,书面考试由临床教学管理科组织。

2、出科实践技能考试在轮转结束前一周内完成,由各教研室和专科组织。

三、具体要求

1.培训医师要认真及时地完成病历书写作业。

2.专职带教老师要认真完成实习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任务,并从严做好出科操作考核工作,认真及时完成实习鉴定意见。

3、成绩组成:平时考核10%,理论考试30%,操作技能考核60%。

四、临床教学管理科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各科室实习带教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挂钩。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总结 篇5

一年的转岗培训,包括一个月的全科医学理论学习、一个月的社康全科医学实践和十个月的三级医院临床实践。

首先开始的是全科医学理论学习,继教中心老师为我们邀请到了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经验的一批优秀老师为我们授课。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剖析,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幻灯片的直观讲解,使本应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充满生机,通过提纲挈领的讲解,使我对全科医学各学科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并更新了一些过时的医学观念,对中医全科相关课程的学习,增强了成为一名社区守门人的信心,并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运用中医、西医两条腿,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在横岗人民医院六约社康中心渡过。在这里,在各位带教老师的帮助下,从全科诊疗到家庭签约,从健康教育到健康促进,从慢病管理到老年保健、精神病人管理等等,从建立健康档案到家庭访视,我积极参与,护士站,药房,化验室,康复治疗室,边看边记,不懂就问。经过短短一个月的社区临床实践,基本掌握了全科医生诊疗的流程,提高了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对药、护、技的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生育与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

去年六月,来到龙岗区中医院参加临床技能学习。按照医院的统一安排,在急诊急救、心血管、消化、泌尿、针灸推拿、风湿免疫、儿科、皮肤、肝胆等科室进行科室轮转。在这里,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考勤规定,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认真书写门急诊和住院病历,参加科室晨会、主任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以及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注重临床实践操作,虚心学习,不耻下问。经过近10个月的临床基地学习,查漏补缺,更新理念,系统掌握了临床各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增强了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能力,提高了急诊急救应急处理能力和社区双向转诊能力。

全科医师实习安排表 篇6

二〇一一年全科医师实习轮转安排

第一组

临床医院实习时间:2012年2月1日-2月24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时间:2012年2月27日-3月7日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36人)

李培山

郭循哲

武守发

马敬泉

郭爱军

郭克喜

何执家 范银芬

李秋敏

史爱丽

贾黎明

王治国

高传果

刘晓玲

群 王俊英

于建慧

卢慧英

付志华

张殿恩

刘小利

王焕义 王章恩

魏青杰

吴献英

庞善坤

韩风枝

翟丽彩

郭书林

刘新亮 石翠娥

鲍凤竹

宋智敏

刘彩云

濮阳市中医院(36人)

张辉谦

张爱民

李金祥

王树明

赵先荣

孙红娜

赵东升 吴正芬

段宗保

马金聚

邓贵生

展玲霞

刘运平

武彦锋

刘秀华 高美丽

高艳蕊

刘志玺

吉智方

管素英

黄占红

唐 俐

郭江鸿 翟建新

高淑芳

王彩红

高亚珍

史怡华

滕红岩

罗云霞王秀芹

王见霞

牛海燕

赵秀君 三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人)

李培山

郭循哲

武守发

马敬泉

郭爱军

郭克喜

何执家 范银芬

李秋敏

史爱丽

贾黎明

王治国

高传果

刘晓玲

群 石翠娥

鲍凤竹

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人)

王俊英

于建慧

卢慧英

付志华

张殿恩

刘小利

王焕义

王章恩

魏青杰

吴献英

庞善坤

韩风枝

翟丽彩

郭书林

刘新亮 宋智敏

刘彩云

中原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人)

高美丽

高艳蕊

刘志玺

吉智方

管素英

黄占红

郭江鸿 翟建新

高淑芳

王彩红

高亚珍

史怡华

滕红岩

罗云霞 王秀芹

王见霞

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人)

张辉谦

张爱民

李金祥

王树明

赵先荣

孙红娜 吴正芬

段宗保

马金聚

邓贵生

展玲霞

刘运平

武彦锋 牛海燕

赵秀君

第二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时间:2012年2月1日-2月10日。临床医院实习时间:2012年2月27日-3月21日。三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人)

冯同豹

王进卿

贺文德

段志强 丁凯辉

苑英奎

王永崎

惠 李在福

杨艳杰

李占霞 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人)

王瑞萍

鲁淑芳

赵淑芬

苏温良

刘玉红

刘军报 葛凤花

王会琴

马红梅

刘高威

温淑娟

黄慧霞 王长伟

刘秀秀

崔海萍

赵东升 刘秀华

丽 杜庆民 张会敏 刘振锋

中原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人)

张继霞

李栓玲

董青竹

赵丽娟

张利花

刘少恒 高建华

范瑞娟

于泳勤

曹永奇

冯叶浩

张善民

范世勤

李艳玲 鲁绍慧

鲁绍慧

冯国芹

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人)

魏伦昌

刘素香

车运航

程秀党

张振行 明新忠

王志钦

张香玉

郭艳玲

朱月芳 张善超

张开伟

敏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39人)

冯同豹 赵 芳 李 玮 王进卿 贺文德 丁凯辉 陈 菊 柴 芳 苑英奎 王永崎 王 敏 王瑞萍 鲁淑芳 赵淑芬 苏温良 葛凤花 王会琴 马红梅 陈 红 刘高威 李在福 杨艳杰 王长伟

刘秀秀

静 濮阳市中医院(39人)

张继霞

李栓玲

董青竹

赵丽娟

宁 高建华

范瑞娟

于泳勤

曹永奇

冯叶浩 程秀党

张振行

李桂国

高广领

赵秀巧 郭艳玲

朱月芳

常少勇

刘俊峰

刘发旺 范世勤

李艳玲

鲁绍慧

鲁绍慧

冯国芹 第三组

李桂国 常少勇 房 臻 张 华 刘玉红 温淑娟 李占霞 马

冰 魏伦昌 明新忠 张善超 李

娜 高广领 刘俊峰 段志强 范 惠 刘军报 黄慧霞 崔海萍 张利花 刘素香 王志钦 张开伟 郭

赵秀巧 刘发旺 陈 丽 杜庆民 张会敏 刘振锋 刘少恒 车运航 张香玉 张善民

临床医院实习时间:2012年3月22日-4月14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时间:2012年4月15日-4月28日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栗广生

孙美玲

南慧莉

谢红权

姬献广

黄水涨

宋保飞

张士发 王俊芳

高瑞灵

杨喜环

冯起功

张电磊

王中原

王永刚

路明房 牛瑞霞

马平琴

赵延国 刘爱娟

鲁振涛

常俊霞 宋先菊

张付记

李丽花 巩志远

汪保花

郭保安 樊瑞敏

梁海先

濮阳市中医院

高冬冬

邱广录

王旭光 李翠玲

明立阳

梁星丽 薛献明

王瑞虎

尚建丽 葛香美

岳宗兴

李新巧 乔德元

薛文瑞

石春生 王利敏

王百中

郭保太 杨秀丽

三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栗广生

孙美玲

南慧莉 王俊芳

高瑞灵

杨喜环 牛瑞霞

马平琴

赵延国

张瑞霞 张志波 吴相阳 罗丽娜 王成学肖泽时吕岩飞程相群王刘磊杜继冉谢红权 冯起功 张瑞霞 朱清海 曹存杰 李保合 周志宏 李可福 王运青 张平州 郑彦军 刘青军 管凤英 姬献广 张电磊 朱清海 冯振方 李海涛 王颜朝 张加良 曾宝英 化明珍 张利涵 李建国 赵永银 闫红义 黄水涨 王中原 冯振方 夏仲标 程正军 陈志奎 胡德权 张晓飞 杨传考 肖志伟 王爱甫 李慧利 马路军 宋保飞 王永刚 夏仲标 朱素红 罗玉梅 张

杰 朱素香 王海伟 王学宁 廉红广 张德海 高尚光 杨述喜 张士发 路明房 朱素红

梁海先

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爱娟

鲁振涛

常俊霞

张志波

曹存杰

李海涛

程正军

罗玉梅 宋先菊

张付记

李丽花

吴相阳

李保合王颜朝

陈志奎

杰 巩志远

汪保花

郭保安

罗丽娜

周志宏

张加良

胡德权

朱素香 樊瑞敏

中原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冬冬

邱广录

王旭光

王成学

李可福

曾宝英

张晓飞

王海伟 李翠玲

明立阳

梁星丽

肖泽时

王运青

化明珍

杨传考

王学宁 薛献明

王瑞虎

尚建丽

吕岩飞

张平州

张利涵

肖志伟

廉红广 王

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葛香美

岳宗兴

李新巧

程相群

郑彦军

李建国

王爱甫

张德海 乔德元

薛文瑞

石春生

王刘磊

刘青军

赵永银

李慧利

高尚光 王利敏

王百中

郭保太

杜继冉

管凤英

闫红义

马路军

杨述喜 杨秀丽

第四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时间: 2012年3月22日-3月31日 临床医院实习时间:2012年4月15日-5月8日 三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文生

陈志芳

杨丽红

魏留生

康明霞

张利珍

翟守军

王丽平张跃军

崔春亮

孙文革

南丽红

牛占胜

刘爱红

王社丽

谢佳民

朱素英

赵会伟

朱相铎

谢启访

申瑞玲

张胜兵

王凌江

王殿法 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同立

杨建红

何松乾

张景瑞

白付中

张和领

于忠民

邢素英 杨丽伟

付利红

代庆粉

赵素鸣

赵腾震

王乾生

刘社普

王勇华 陈常勤

侯典甫

陈翠菊

张玉芳

吴丽萍

王跃刚

于世永

郭洪涛 井艳平

范瑞雪

中原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令齐

王永飞

段金莉

马慧兰 郭海庆

王怀伟

王进广

王进伟 张海英

苏丽红

谢启志

邢利伟 张相芳

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学稳

杨军丽

王素彬

单楠楠王国停

王利玲

张洪海

王全波申君青

范士霞

王修坤

侯振林胡会平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武文生

陈志芳

杨丽红

魏留生张跃军

崔春亮

孙文革

南丽红朱素英

赵会伟

朱相铎

谢启访李同立

杨建红

何松乾

张景瑞杨丽伟

付利红

代庆粉

赵素鸣

张守奎 杨利红 许自轩 芦丽敏石

炜马永洲康明霞牛占胜申瑞玲白付中赵腾震李宋辉

王肖红

陈建鹏 边小芳

唐之甫

潘清丽 赵学增

韩法稳

赵洪图 王秀玲

孙济民

张爱星 潘民江

王仁胜

曹学强 丁美红

董青波

谢世太张利珍

翟守军

王丽平刘爱红

王社丽

谢佳民 张胜兵

王凌江

王殿法 张和领

于忠民

邢素英 王乾生

刘社普

王勇华

陈常勤

侯典甫

陈翠菊

张玉芳

吴丽萍

王跃刚

于世永

郭洪涛 井艳平

张相芳

濮阳市中医院

李令齐

王永飞

段金莉

马慧兰

张守奎

李宋辉

王肖红

陈建鹏 郭海庆

王怀伟

王进广

王进伟

杨利红

边小芳

唐之甫

潘清丽 张海英

苏丽红

谢启志

邢利伟

许自轩

赵学增

韩法稳

赵洪图 李学稳

杨军丽

王素彬

单楠楠

芦丽敏

王秀玲

孙济民

张爱星 王国停

王利玲

张洪海

王全波

潘民江

王仁胜

曹学强 申君青

范士霞

王修坤

侯振林

马永洲

丁美红

董青波

谢世太胡会平

范瑞雪

第五组

临床医院实习时间:2012年5月9日-6月2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时间:2012年6月4日-6月18日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郝九思

安荣飞

李志广

邵孟考

李丽强

王光宇

翟纪伟

孙广礼 李志红

李焕敬

郭相军

李明会

吕中华

郭会星

王保利

王忠勇 韩社冉

李章伟

杨世广

刘普庆

王照军

运俊梅

鲁金梅

张惠朋 李建玲

卓子喜

陈西强

高凤英

于士廷

范春豪

王丽娟

周庆民 赵月刚

马俊美

刘华锋

王卫宪

刘建军

郑国旗

吴红民

李秀坤 赵常义

南善明

郝素利

刘志丹

靳青竹

肖传玉

安瑞花

王常义 刘

岳静允

濮阳市中医院

赵秀群

吉翠芳

王广乾

郭继彬

刘超勇

吴电红

王九玲 鲁和平

王洪建

兰铁军

成广荣

穆金科

张本明

石利民

王永志 刘国红

徐俊芳

成学刚

谷记广

付志伟

刘翠丽

鲁守国 孙忠义

王春玉

张爱民

郭艳红

张素霞

高素芹

宋世锋 陈慧敏

李华军

胡兴阳

张晓明宗金花

卢青玉

晁彩红

杨会迪张素娜

郭淑娜

三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郝九思

安荣飞

李志广

邵孟考 李志红

李焕敬

郭相军

李明会 韩社冉

李章伟

杨世广

刘普庆 岳静允

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建玲

卓子喜

陈西强

高凤英 赵月刚

马俊美

刘华锋

王卫宪 赵常义

南善明

郝素利

刘志丹 刘

中原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赵秀群

吉翠芳

王广乾

丽鲁和平

王洪建

兰铁军

成广荣刘国红

徐俊芳

成学刚

谷记广

韩文朋 何贵玲 李丽强 吕中华 王照军 于士廷 刘建军 靳青竹 郭继彬 穆金科 付志伟 李俊峰谢聪聪王光宇 郭会星 运俊梅 范春豪 郑国旗 肖传玉 刘超勇张本明王

花李立军高利霞

吴电红石利民刘翠丽范慧军 牛玉青 孙广礼 王忠勇 张惠朋 周庆民 李秀坤 王常义 王九玲 王永志 鲁守国

翟纪伟

王保利

鲁金梅

王丽娟

吴红民

安瑞花

郭淑娜

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孙忠义

王春玉

张爱民

郭艳红

张素霞

高素芹

宋世锋 陈慧敏

李华军

胡兴阳

张晓明

韩文朋

李俊峰

李立军

范慧军 宗金花

卢青玉

晁彩红

杨会迪

何贵玲

谢聪聪

高利霞

牛玉青 张素娜

第六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实践时间: 2012年5月9日-5月18日 临床医院实习时间:2012年6月4日-6月27日 三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新存

王显彪

吴天奇

管志杰

鲁彦荣

卢利红

杨聚月 吕耀飞

史俊英

魏利敏

李川军

胡香利

刘同新

马佳红

张贵臣 贾志娟

吴凤慧

李献雨

张志广

张瑞芬

毛重印

李省省

常瑞军江保兵

黄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贾红振

刘国仁

常先铭

李升强

安志国

任国庆

刘静花

陈登领 鲁红民

吴怀忠

刘玲霞

李晓卉

阎利娟

程爱俊

马红霞

张海霞 陈伟婷

娄玉珍

冷贵芳

陈美姣

李声学

刘国朋

王利波

蔡学齐 任圆圆

中原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陈素霞

高凤玲

邢丹丹

王永芳

肖军花

史兴彬

宋军利 王晓刚

史元选

史勤勇

万伟芳

郭建英

郑庆稳

张在钦

王俊英 周粉平

苏利平

王现利

管英杰

张香英

杨善锋

马金珠

孙亚东 李素丽

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康洪

石利霞

董文玲 刘庆伟

张新然

李景运 李

葛占胜

韦德华 曹利华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刘新存

王显彪

吴天奇 吕耀飞

史俊英

魏利敏 贾志娟

吴凤慧

李献雨 贾红振

刘国仁

常先铭 鲁红民

吴怀忠

刘玲霞 陈伟婷

娄玉珍

冷贵芳 任圆圆

江保兵 濮阳市中医院

陈素霞

高凤玲 王晓刚

史元选

史勤勇 周粉平

苏利平

王现利 刘康洪

石利霞

董文玲

王自伟 张继红 刘春燕管志杰李川军张志广李升强李晓卉 邢丹丹万伟芳管英杰王自伟 张淑丽 杨贵生 张红莲鲁彦荣胡香利张瑞芬安志国阎利娟李声学 王永芳郭建英张香英张淑丽 高守宾

张常生

管丽霞 杨洪波

萌 陈

侯孟田王

卢利红

杨聚月 刘同新

马佳红

张贵臣 毛重印

李省省

常瑞军 任国庆

刘静花

陈登领 程爱俊

马红霞

张海霞 刘国朋

王利波

蔡学齐 肖军花

史兴彬

宋军利 郑庆稳

张在钦

王俊英 杨善锋

马金珠

孙亚东 高守宾

张常生

管丽霞

陈美姣

刘庆伟

张新然

李景运

张继红

杨贵生

杨洪波

萌 李

葛占胜

韦德华

刘春燕

张红莲

侯孟田曹利华

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7

1 背景

1.1 数量不足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1]

根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沪编[2008]133号)文件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居民配备4~5名全科医师(参与家庭医生制服务一般要求每名全科医师签约2 000~2 500名居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医务人员的增长速度。按嘉定区2013年常住人口155.65万测算,至少需要623名全科医师。目前全区注册全科医师只有277人,缺口约350人,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未达到配置标准,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1.2 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全科医师必须具备全面的全科诊疗能力与水平。嘉定区现有的全科医师中,通过规范化培养或转岗培训的仍占少数,知识技能更新缓慢。随着上海市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推行,对全科医师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3 社会及职业认同感不强

与二、三级医院医师相比,老百姓对社区医务人员的信任度还不高,全社会对全科医师的认同也还不够[2]。全科医师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职称晋升较为困难,收入待遇较低,造成全科医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不够[3]。

1.4 规范化培训制度造成的人才“饥渴期”

2010年,上海市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从当年开始不再聘用未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入了3年人才“饥渴期”。此外,由于嘉定区地处郊区,人才引进比较困难,流失比较严重,对通过规范化培养的医师吸引力不大,招录困难重重。

2 嘉定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2.1 完善全科医师的培养制度

2.1.1统一全科医师培养方法。依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做好嘉定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统一培养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2.1.2探索建立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2008年,嘉定区出台定向培养乡村医师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定向招生、定点培养、统一管理,从生源的录用到毕业后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培养模式 ;并可享受从在校期间免费培养到毕业后进社区工作获得支医补贴等多方面优惠,吸引、鼓励青年进入乡村医师队伍。2012年,嘉定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将经过3年科班培养毕业的乡村医师,再安排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脱产进行2年专业培训,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对培训对象进行“专升本”学历教育。目的是通过2~3年的双轨制培养学习,使得培训对象可以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无缝衔接。

2.2 开展在岗人员培训及相关工作

2.2.1鼓励上级医院医师到基层定期服务。鼓励二三级医院医师参加转岗培训。严格执行二三级医院医师在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定期工作半年的规定,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健全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口支援制度,选拔中高级职称人员担任社区首席医师,下沉社区,负责业务培训、疑难病例查房、带教社区骨干医师,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2.2开展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2010年,嘉定区试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10位培训对象接受为期2年的全脱产培训。嘉定区中心医院作为全科医师培训接收单位,制定培训计划,严格按照全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对培训对象进行培训。

2.2.3建立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发挥嘉定区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组织基层全科医师参加各种短期培训,更新知识 ;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合作举办医学教育本科班,优化存量,提高全科医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4]。

2.2.4选派医师外出进修。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医师进修渠道,有计划选派全科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针对性、全脱产进修 ;连续多年组织全科医师赴中国台湾、英国进行交流学习,开阔眼界 ;选派全科骨干到上级机关和医疗卫生单位挂职锻炼,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基层卫生管理人才。2.2.5多渠道招录合格的全科医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嘉定卫生人才招聘网,每年举办多次卫生人才专场招聘会及政策宣讲会,招揽各类卫生人才 ;通过与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做好对接,组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走进嘉定”考察活动,做好卫生政策的宣传工作和全科医师招录工作。

2.3 完善全科医师的使用制度

2.3.1全面推行家庭医师制服务。全科医师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不断延伸和深化社区“六位一体”服务,引导更多的居民到社区就诊,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2.3.2加强全科医师服务质量监管。制定对全科医师及团队的考核方案,体现出服务特点,重点考核签约率、成本控制等,逐步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

2.3.3不断提升全科医师的装备水平。以“联影—嘉定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为契机,配备移动终端等装备,依托家庭医师远程医疗系统开展诊疗活动,逐步提升全科医师的服务能效。

2.4 建立全科医师的激励机制

2.4.1制定全科医师相关激励政策。2011年,嘉定区在全市率先出台针对规范化培训生的吸引政策。经过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到嘉定区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给予一次性补贴6万元。为配合家庭医师制服务的逐步推进,加快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嘉定区鼓励医师参加考试或培训,取得全科医师资格并注册为全科医师,同时给予相应奖励 ;单位对全科医师给予优先聘用、收入分配适当倾斜的激励措施。在进行“卫生人才奖和成果奖”奖励分配时,进一步向全科医师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落实本区优秀人才配售房、租房补贴政策,改善全科医师住房条件,降低全科医师生活成本。

2.4.2拓宽全科医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优秀青年优先纳入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选派出国进修 ;实行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熟悉社区卫生业务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 ;制定高层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全科学科带头人。

2.5 进一步优化全科医师发展的政策环境

2.5.1开辟全科医师进编“绿色通道”。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服务人口、门急诊工作量、核定床位等情况,通过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确定非事业编制人员转为事业编制的基本条件等多项措施,有效稳定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对取得本市规范化合格证书的全科医师,优先进入社区卫生中心的编制。

2.5.2做好舆论宣传引导,树立行业典型。积极开展嘉定区“十佳家庭医生”评选活动,弘扬全科医师先进事迹,提高全科医师社会地位。

3 取得的初步成效

3.1 全科医师配置情况

截至2013年底(表1),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技人员1 536人,其中全科医师277人,占18%。与2007年相比,全科医师总量增长明显,增加了16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从43.1% 上升到80.9%,中高级职称占比从38.8%上升为39.0%,结构调整显著。

3.2 家庭医师制度开展情况

截至2013年底,嘉定区区内共有村居委296个,均实现了家庭医师全覆盖。在此之前曾邀请第三方对12个街镇进行家庭医师知晓率测评,知晓率为99.83%。整合医院专科医师和社区全科医师之间的“一对多点”合作机制,利用远程技术,签约服务人群对接全科医师,全科医师对接专科医师,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2013年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人次数356.51万人,占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数比44.7%。

3.3 录用全科医师情况

经过多渠道的宣传,嘉定区的卫生人才激励政策已在规范化培训生中产生了一定吸引力。2013年,嘉定区录用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11名,位居上海市各区县录用排名前列。

4 问题与思考

4.1 探索医科院校定向培养全科医师

基层普遍面临全科医师短缺的情况,建议借鉴定向培养乡村医师的做法,探索医科院校定向培养全科医师,填补全科医师的巨大缺口,使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同时加强对规范化培训人员就业的宏观调控,保证偏远郊县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人补充。

4.2 加快推动双向转诊、社区首诊等有利于家庭医师责任制开展的制度完善

要实现居民健康服务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必须建立居民与家庭医师签约首诊、有序转诊机制,实行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师个人。建议加快推动双向转诊、社区首诊等有利于家庭医师责任制开展的制度完善[5]。

4.3 进一步完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职工个人的绩效考核及收入分配方法

建立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是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要素。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建议进一步完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职工个人的绩效考核及收入分配办法,将签约居民数量、门诊工作量和服务质量等作为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随着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推行,单位内部分配应向全科医师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

嘉定区通过强化政府主导,采取加大政投入、创新培养模式、完善用人制度、制定激励政策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全科医师队伍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军谊,方云芬,杨波,等.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1,14(4):207-209.

[2]周杨,王碧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及稳定全科医生的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3(13):697-700.

[3]杨静,鲍勇.上海市全科医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10):1364-1367.

[4]张勘,董伟.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资源,2009,12(6):289-291.

全科医师 篇8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探索与实践;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42-02

以能力为本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方案有利于促进住院医师的道德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疗、教学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强化了全科医师的核心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为社区培养适宜的高素质全科医师。

1 我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实施方案的培训现状

全科医生(General Doctor)作为当今医学界内极其重要的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在多个方面的素质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其工作中的职业操守、个人的人文素养、学识学科的综合、实际工作实践的能力与技能等等,这些要素在全科医生这类复合型医学人才身上有机融合。通过我国国内外全科医生医学组织的研究与调查,进行大量的全科医生的培养,对于国家有效的防控重大疾病能起着直接性作用,也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根本与关键所在。

现今在我国国内,培养全科医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原本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同时符合转岗条件的执业医生参加转岗培训,然后进入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在这些医院内的专科之间轮转;另一種模式是首先通过5年的临床医学的本科教育,并且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学专科教育。

1.1第一种模式的特点是周期较短、投入成本不大,因此成为我国国内目前全科医生最初阶段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种只适合现阶段的培养方式具有着很大的缺陷,只能暂时适用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如今,在我国国内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内,其分科主要以疾病类型为中心进行划分,例如眼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等,而全科医生的治疗对象是整体性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的矛盾,难以相符合;其次,我国国内现有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方向向着更为细化的分科进行发展,例如在肾脏内科当中还细化分科为免疫性肾病、肾脏病例等等,这种发展思路具有窄而深的特点,而全科医生的特点是宽而厚,二者发展的思路相违背。除此之外,在专科医学中,通常使用的高精医学技术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不具有与全科医生的实际性意义相符合。与此同时,能够进入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生在各种专科科室之间轮转学习,表面上这是一种全面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上没有达到全科医生自身学习的要求与目标,这种轮转的学习方式使得全科医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而无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即使顺利完成轮转学习的指标也只能够使名不副实,脱离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的根本目标。

1.2第二种模式属于一种国家规划层面的顶层学习计划,可以从根本性改变我国现今的全科医生学历普遍较低下、教育不系统化的情况,具有长远性、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以及战略性。但是,因为我国目前阶段的实践中,基层医疗机构的待遇不理想、职称晋升等现实性问题导致真正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全科医生极少愿意选择下基层进行医疗服务。至少在现今的阶段,这种8年正规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尚未存在成为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模式的条件。

2 如何建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养方案

2.1在建立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为依托

开展全科医学教学活动首当其中的就是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是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的核心所在。在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例子,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依托。根据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所存在的共同点,全科医学教研室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依托的方式不仅容易被国内的医院所接受,而且也符合物质客观发展规律,具有现实性意义。

2.2从思维体系和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实现全医生的思维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在我们临床的工作当中应当要求在诊断的过程中着重因果关系,通过症状的鉴别来对病患者实行诊断与治疗,避免误诊与漏诊。另一方面,针对全科医生思维狭窄的个人弊端,可以注重培养全科医生正确全面的临床思维,拓展其医学知识面。

2.3全科医生临床实践体系的构建

在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存在着多方面共同点的基础上,同时区别于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有效融合二者,方可培养出真正的全科医生。第一点,全科医生应当掌握慢性疾病的管理与康复理疗,实现病患者的双向转诊。其中,康复理疗的管理学习活动已经涉及了社区慢性疾病的大部分类型,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专科轮转上的时间,而且使得全科医生的慢性疾病管理与康复理疗得到更集中的开展。第二点是预防保健,这项工作属于全科医生其中一项的核心工作。

2.4开展循证全科医疗实践和教学

必须重视提高全科医生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提高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全科医生实践循症全科医学,从未为集成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疗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明确临床研究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或去学习资源来未解决问题寻找有利的证据,并且把评价的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生物学理论以及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相结合。

全科医学培养模式是我国当今全科医学发展现阶段的主要手段,并不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我们必须更多的结合实践,探讨现阶段更有效更长远的全科医学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坪,李曼霞,罗森林,董蜀荣,陈祖禹. 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评估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13)

[2]刘向红. 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01)

[3]朱滨海,沈历宗,王哲,虞海平,赵沛,汤杨,洪新建,陈亦江.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初探[J]. 中国医院. 2009(11)

[4]徐腾达,Veronica Pei,于学忠,Jeffery Smith,马遂,王仲. 急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课程的标准化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2)

全科医师实习基地的汇报 篇9

全科医师实习基地的情况汇报

为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本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防治水平,努力培养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保健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现将本中心全科医师实习基地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雨花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共个19社区居委会,5个自然村,下设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服务人口数17909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35620万人,流动人口43477万人。总建筑面积3472.66㎡,是长沙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门诊统筹试点单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单位。开设有全科、中医、骨伤科、妇科、口腔科、妇幼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检验、影像科等诊疗科目。与长沙市中心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

二、学科建设情况

我中心领导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始终把它放到中心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此,建立了全科医师团队和领导小组。

中心成立了3支全科医师团队,每个全科医师团队均配备全科医师1-2名,中医医师1-2名,社区护士2名,防保人员2名,负责其管理辖区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全科门诊--全科病区--1

家庭病床--双向转诊--社区慢性病干预、管理--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全方位、连续、综合的健康保健服务。

中心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做好社区“六位一体”综合防治工作。现已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全科门诊诊疗、全科病区诊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社区康复、健教宣传、计划生育等服务及咨询指导、社区诊断及近期、远期社区干预计划、社区主要慢性病筛查和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上报等工作,尤其在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病人程序监控,中医药社区服务、康复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防治工作。

三、教学条件

1、本中心由医务科负责全科医师社区培训工作,已制定了培训制度、计划和安排。

2、我中心现有全科主任医师1名,全科副主任医师3名,全科主治医师3名,均为大学本科学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均在5年以上。

3、本中心四楼设有多功能会议室可容纳80余人,小会议室可容纳30余人,配备有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

四、带教医师情况

1、唐亚能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长沙市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从医30余年。曾在1992年4月参加广西南宁全国中西结合生物电场治癌进修学习班,1995年

10月参加全国肿瘤最新诊断与治疗学术研讨会,曾获得多家电视台及报刊采访、事迹报导,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多篇,对中医治疗晚期癌症、高血压、风湿痹症、肝部疾病、妇科疾病有独到之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深受社区广大居民欢迎的优秀全科医师。

2、李书成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抗癌协会理事,湖南省肿瘤放射学会理事,曾获省自然科学基金三等成果奖励。长期从事大学教学及中医学院附一医院内科临床工作。92年创建了附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并担任主任,曾获“三湘名医”称号,在省市内多家报纸、电视台、电台介绍了李教授医疗事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余篇,参加编写医学专著二部。

3、贺志强副主任医师,全科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从医20年,曾在中南湘雅附二医院系统的进修呼吸科、心内科、肾内科、急诊等各科临床学习,发表了多篇临床医学论文。临床经验丰富,对治疗风湿性疾病、头痛、胃痛、胸痹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对社区慢性疾病的管理有较为独到的见解,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腔热情,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好评。

4、张再君主治医师,全科医师,从医30余年,师承于其父全国骨伤科名老医师张鹤林先生。深得指点传授,结合本人的悟性和勤学好问,已获得祖传绝技和秘方。在内服中药秘方和外敷膏药(祖

传)对骨折脱位手法复位等再结合现代医学手术等综合治疗方面,已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名声远扬,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深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5、张玉泉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余年,早年跟师学徒,得到老师言传身教,熟读名家中医经典著作,通过自己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胸痹、风湿病、妇科、小儿疾病及疑难杂症有较好的诊疗方法并达到满意的效果,远道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深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6、文歧峰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医学院,本科学历,擅长治疗感冒、咳嗽、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7、陈永亮主治医师,全科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擅长治疗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心律失常,糖尿病,肾病等。骨伤科:颈椎病,腰腿疼,肩凝症,风湿性、类风湿性、骨性及强直性关节炎等。

8、蒋周云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擅长内科疾病:感冒高烧、咳嗽哮喘、腹泻痢疾等。胸闷咳喘;肺心、风心、冠心病等。

9、黄桂华主治医师毕业于邵阳医学院,本科学历,曾多次参加省、市、区各级医院培训学习,对妇科盆腔炎、输卵管阻塞、宫颈炎等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人才,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在市、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和教学医院的指导下,坚持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适应全科医师规划化社区培养的模式,为造就优秀的全科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以上是本中心全科医师实习基地的工作汇报,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指正!

雨花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一篇:四川天一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学期工作总结暨干部任命、表彰大会下一篇:非线性节点探测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