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工作心得

2024-05-13

支教工作心得(共12篇)

支教工作心得 篇1

用短暂的时间,去做一辈子都认为有意义的事,就像那些小红帽哥哥姐姐一样。

曾经还是小学生的我,在机缘巧合之下受助于一名帅气的大哥哥,当时并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只记得他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让我不断地想到“小红帽”的童话故事。到了初中,不经意间看到电视上穿着红马甲支教的大学生,才了解到“支教”、“青年志愿者”这两个名词。

那时候,我的心里,觉得支教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散发着一种诱人的光芒,因此暗暗许下心愿,将来考上大学一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在暑期下乡参加支教活动!“用短暂的时间,去做一辈子都认为有意义的事”这句承诺就是在当时立下的,静静伴我多年,直至我进入大学,迎新活动中、军训座谈上、学长学姐口中,我得知青协每年都会定点开展支教活动,欣喜不已,我带着一颗热心,顺利地加入青协,也加入了这次暑期支教活动。

少时的梦想,如今变成现实,心中难免感慨万分。

支教工作心得 篇2

一、支教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并得以真正实现, 素质教育也与之并驾齐驱, 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实施。 然而, 由于我国长期坚持的是“ 先富带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来说仍不均衡, 部分地区出现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 又因为我国部分偏远地区收到地形的限制, 交通不便利, 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受到阻碍, 山外的人进去很难, 山里的人出来更难, 由此导致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衡, 部分偏远山区的教学资源严重落后, 不论是教学设施还是教学人员均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 落后于我国社会当前的平均水平。 然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作为下一代接班人, 身上寄托着家里几代人的希望, 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是每个家庭共同的希望。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发展好国家的教育, 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是最多,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 我国的教育要想达到统一水平还需要长期努力。 当前, 我国义务教育的普遍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普遍实施, 有效提高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为我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开展支教工作, 是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最快捷的方法之一, 通过优秀教师到贫困山区的校园中展开教学, 使交通闭塞地区的孩子们接触到山区之外的生活。 教育工作者到山区支教的意义, 不仅仅是上几堂课那么简单, 更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一种同胞间的关爱与祖国对贫困地区的扶助, 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感受到最诚挚的关心与温暖。 优秀教育工作者到贫困地区支教, 既是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更是为贫困地区带去优秀的教育资源, 教学设施, 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为贫困地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开展有效支教工作的策略

( 一) 关爱留守儿童, 积极有效开展支教工作

在贫困落后的山区, 几个村落才有一座小学, 而学校中的学生也是零零星星, 有的学生热爱学习, 但由于家庭原因不能保证每天按时上课, 而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喜欢学习, 他们认为学习好也没有任何作用, 还不如像父母一样早早出去打工挣钱, 不能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 作为支教教师, 工作的对象便是班级里的学生们, 这些学生年龄参差不齐, 大多是留守儿童, 由于贫困,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走到外面的世界, 去城市里打工, 村子里留下的几乎只有老人和孩子。 更不乏有十来岁的孩子需要支撑起整个家, 既要照顾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 也要照看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 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 生活给予了他们太大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 支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之外, 还应当关心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变化, 对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关怀。 留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十岁的男孩子, 他的父母早就离开了山区外出打工, 他每天早上要五点起床, 准备爷爷的早饭和一天的日常生活, 打水、洗衣、砍柴, 然后匆忙跑到十几里地外的学校上学, 中午跑回家准备午饭, 然后再跑回学校上课。 在一年级学生中他年龄较大, 上学较晚, 因此每天都在课后认真复习功课, 直到深夜。这个男孩子过早承担了生活的责任, 在本该学习玩耍的年龄负担着生活的重任。

( 二) 与当地教师沟通学习, 积极有效开展支教工作

若想积极有效开展支教工作, 与当地教育工作者的沟通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些信息闭塞的贫困山区, 大多使用他们独有的方言进行沟通, 因此, 教育工作者支教遇到的一个很大问题可能就是语言障碍, 与当地人民沟通不畅。 这就需要支教的教育工作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三人行必有我师, 谦虚的向当地人民学习当地方言, 更好的被当地人民接纳, 有利于之后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 虽然支教的教育工作者日常的生活较贫困山区富足, 但并不能因此而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因注意对贫困山区人民的尊重, 这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由于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老师较少且水平不高, 因此, 作为支教的教育工作者, 除了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外, 还应注重与当地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向他们传输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与他们探讨最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式。 毕竟, 支教老师能尽的只是绵薄之力, 支教结束后, 陪伴当地学生的还是当地的教师, 因此, 帮助当地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很重要的。

三、总结

支教, 需要我们每一个有爱心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同努力, 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 大学生, 抑或其他各行各业的人, 都可以参与其中。 支教, 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 更是爱心的传递!

参考文献

[1]陈潇潇.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1) .

[2]冉亚辉.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支教教师——支教工作中要注意的事项[J].基础教育研究, 2010, (05) .

让城镇教师支教工作提高效率 篇3

支教工作的现状如何?

首先支教教师工作被动性大。笔者走访了周边地区10所有支教工作人员的学校,共调查了15位支教人员。调查表明,真正意义上愿意下到乡镇去支教的仅有2人,占支教总人数的14%(其中有一人还是因为在原校由于人际关系紧张,不得已而为之),86%的支教教师是迫于压力而来,因为从上至下关于支教的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不支教,晋职、晋级、评优资格取消。教师们普遍认为,把支教作为硬性规定与晋职、晋级、评优挂钩,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制度,它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多数支教教师的积极性。所以,支教教师被动性很大。很多支教教师到农村学校后,为了完成任务,像本校教师一样,只是单纯地上课,没有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带到农村学校。可以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支教,充其量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是“下乡上课”或增加一点个人政治资本而已。

其次是支教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城镇学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根据教师个人需要,如推算到哪一年该轮到哪些教师晋级了,便“合理”地安排这些教师去支教,学校真正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学校的招牌,一般是不会派去支教的。还有的学校是通过抽签、抓阄的形式选派支教教师,更有甚者是学校“末位陶汰者”或是平时不受校领导欢迎,早就有意要“安排”的对象,这样导致支教队伍素质高低不一,水平参差不齐。这类人员在调查对象中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

再次是支教教师给农村教师带来心理逆差。为了让下乡支教者安心工作,关于支教的文件都规定:支教教师享受派出单位同级别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学校还出台了种种优惠政策,如在支教期间,按每人每月300至5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每月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等。如此优厚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鼓动了城镇教师去支教,但容易让收入微薄的农村教师产生心理失衡,都是教师,凭什么咱们同工不同酬?仅仅就因为是来自城里吗?咱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一辈子呢!如此种种,乡村学校教师对城镇教师的心理反差加大,同时加剧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不平等感越加强烈。

最后是支教教师“两头忙”现象突出。表现在工作上面,部分支教教师是学校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他们大多承担着学校的重要工作,如管理、科研等。一旦支教走人,学校一时无法有适合的人选替代,许多事情仍得由支教教师完成,毕竟支教时间是短的,只有一年,于是支教教师不得不奔波在两校之间;在生活方面,支教教师大多数年富力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支教时许多杂事仍要完成,他们一心挂两头,条件好的地方可早上出去下午归来,成为“走教”教师或“两栖”教师。

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教育管理部门和城镇学校把支教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安排。在学期开学时召开支教会议、布置支教工作,联系支教对口学校,此后,在对支教教师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跟踪评价,及时了解支教效果等方面均缺乏具体的措施,使支教工作成为支教教师的个人行为,大多支教教师只能凭着教师的责任心或良心去工作,其效果有好有坏不言而喻。

其次是受支教学校重视不够。任何事情除了外因推进,关键还是内因的趋动,如果缺乏内因的主动追求,注定不会长久甚至要失败。农村学校往往对支教产生过高的期望,希望能解决本校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于是只是被动地等待输入,管理层缺乏借助支教推动自己学校内部发展的规划,不能借助支教的有利时机激发本校教师的发展需求,没有及时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甚至部分受支教学校干脆把支教教师像安排本校教师上课一样给予安排上课科目,这样的支教尽管形式上到位,但其内容、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最后是支教活动形式单一。支教的宗旨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支教教师带去的往往不仅是课堂教学,而且还有较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些都需要通过恰当的活动形式来表达。据了解,大部分支教工作往往采取支教教师到对口学校上课这一形式进行,支教教师上课期间会给某一班级学生带来变化,但对所在学校的影响却不够充分。农村学校教师任课较多,任务繁重,他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听课,即使听了课,如果没有人说课、评课,受条件和水平的局限,教师的收获也不能达到最大值。支教活动形式的单一阻碍了最终效果的实现。

怎样提高效率?

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费保障体系。各地大多对支教教师采取精神奖励政策,应有一定的专项经费,要将支教经费纳入经费预算,或采取其他渠道,如企业赞助等方式,为支教单位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建立经费审查制度,对支教经费进行专项督查,确保落到实处。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学校的评价激励机制,将支教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支教学校的考核内容,保障学校支持该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既要有学校的评价,又要有校外尤其是学生家长的评价,既要有领导的评价,又要有老师及学生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全面,重点是工作绩效,如教研风气、教学效果、教师观念等。对优秀支教单位或个人要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差的应取消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资格。

要建立灵活的支教活动体系。组织骨干教师兼职支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兼职授课,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学校。

优秀教师巡回讲学。定期组织“优秀教师讲学团”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让优秀教师通过上示范课、作专题报告等形式送教下乡,指导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实行导师制度。由支教学校有经验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在对口学校带几名教师,每月定期坚持听课指导,进行交流活动,促进对口学校本地教师迅速成长。

实行跟教学习制度。参照行政机关用人模式,对口学校选派教师到支教学校跟班学习或跟教学习,体验支教学校的管理、教学、研究等优秀模式,开拓受支教学校教师视野,丰富其经历,锻炼其成长。

开展跨校联合校本研究。支教学校与对口学校成立联合校本教研小组,组织跨校性校本研究。在跨校联合体研究中,组织教师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或作重点准备的点评,联合校本教研负责人对上课、说课和点评作评价。同时,对口学校要借助支教之力充分开展校本研究,主动造血。

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充分利用双休日,支教学校根据对口学校的需要,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大面积提高对口学校教师的素质。

开设拓展型课程。城镇支教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对口学校开设拓展型课程,指导、培养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农村学生特长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

支教班主任工作心得 篇4

从鲁由京至晋,已近三月,秋到冬,我感受到了雁北地区季节变化的凛冽,不知不觉中,也完成了人生角色的一次重大转变,学生到老师,我同样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借此机会,得以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做一次梳理和反思。

“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刚开学,我就树立了“先严后松”的治理班级原则,自立培训和军训期间,我多数唱的是黑脸包公的角色。正所谓“正人先正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一定会首先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中树立了率先垂范的正面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班级纪律出现危机时,和每一位有逆反心理的同学谈话,摸清他们内心的纠葛,并加以疏导,必要时和家长沟通,学校、家长双管齐下,效果明显。在班级运行步入正规后,就把我和学生的关系定位为“亦师亦友”,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和学生交心,其实也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我拿出一颗真心来,看能换得50颗心何等的回报,我班学生学习基础、精神状况参差不齐,不求每人都能百分之百感受到我的苦衷,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正确的育人思路和真诚的育人态度,即使是块石头也会发生改变,何况是一颗颗曾经沸腾过的人心。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我班学生学习基础在这13级学生中属中等偏下水平,且多数是煤矿职工子弟,在毕业后无后顾之忧,所以刚开学时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对生活没有憧憬和向往。有学生告诉我:老师,看你每天都这么忙,我们很羡慕,但是不知道从何事忙起,有时候感觉很无助。心理学往往从人的儿童甚至是幼儿阶段的遭遇研究其现实人生所出现的问题,我和学生交流后发现,他们往往内心纯真、讲义气,但身上所折射出的却是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子。“父母离异”,“家长工作太忙懒的理我”,“动不动就打我”,“老师骂得厉害”“学校很早就把我开除了”,这是不少学生向我倾诉的心声,可以看出,从小缺少关注,没有感受到爱,或者说没有感受到所期望的爱,是他们“不能爱”、“爱无力”的根本原因,对老师有畏惧感其实也是长久以来畸形教育的不良后果。既然找到了根源,我就因势利导,从帮助学生减肥、戒烟、锻炼身体、谈恋爱等方面入手,主动去关心学生,让他们的自我存在价值感和幸福感得以在短时间内上升,从而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出一种暂时性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会随着问题的解决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退化为信任、尊重和友谊)。这样做固然很累,但现在,已有学生会主动找我倾吐心声,在我的引导下,重拾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也让我感受到所做工作的巨大价值。

“有教无类。”上文主要以“问题学生”为中心阐述了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点启示,但无可忽视的是班里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好学生。我在教育、教学、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如国家助学金的评选);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如罚跑圈、联系家长等),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伸张正义、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不是我个人的单向灌输和制造话语霸权,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会主动帮助他们联系学生社团和相关学生组织,让他们在课余能够发扬特长,找到学校生活的乐趣,从而拥有自信并获得自我激励的反馈机制。(例如:我班有一半以上学生加入了学生社团,有十一人报名“主持人大赛”,两人进入复赛,一人进入决赛)。

教师支教工作个人心得体会六 篇5

——王永安

2014—2015学年度,我来到曹海小学轮岗。回顾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和表现,我觉得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觉得是自己的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乐于轮岗,积极创新

在2014年8月26日,我踏进了路庄小学,从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挥汗付出,辛勤付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早上班,晚下班,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关爱学生 甘于奉献

尊重学生,任何一个孩子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困难。对学生的困难,我每次都做到耐心、细心的和学生一起找原因,分析原因,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自内心的去克服困难。

三、沉稳迈步 一路前行

在教育教学路上,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新兵,一路前行,一路反思。专研教材,精心备课,并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与学科组老师分享。例如,开展“跳绳比赛”、“春季运动会”活动,自己总是钻研在先,提前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及预防措施,活动后及时总结优点及不足之处,进一步充实自己,并与同事及时交流,共同提高。

义务支教活动心得 篇6

——生活因支教而精彩

生活因为有意义才会让人充满激情、充满斗志、充满欢乐。如果说,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个商业理想而积极进取、不断奋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义务支教活动因其不仅能让我们在不断的努力中获得快乐,而且有助于我们培养起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勇于自我表现等优秀品质,而变得更加有意义。参加支教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和道理。

支教学校在临潼的村子里,学校教学条件差。孩子们上课的教室里摆放着陈旧的老式桌椅,黑漆漆过墙面以后形成的黑板显然已经年代久远,油漆脱落的地方很难辨清字迹。虽然学习条件很差,但是孩子们学习认真,他们把诗歌读的朗朗上口,把算术口决背的流利响亮。去支教之前,通过看书上网,我整理了一些与课堂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可以穿插在课堂上的小游戏、成语故事、儿歌等。在第一次支教的课堂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相当的活跃,他们可爱又顽皮淘气。课堂上,有的静静的趴在桌上听讲;有的时不时闹点儿小情绪;有的去教室的角落里丢垃圾······。他们很小,所以注意力很难被集中,只有当老师讲的内容很有趣时,他们才会安静的坐在那里听讲。

义务支教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项奉献和传递爱心的活动,它让我们尝试感恩和回报社会,也让受到帮助的孩子们萌生和树立起

暑期支教实践心得 篇7

在校园中生活了三年,学习了很多知识,也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可是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我们离社会太远。所以应当尽可能地回归社会、回报社会。终于,由胡庆婉师姐的发起和组织,在校研究生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吉林大学赴延边汪清支教实践队得以成立并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的队伍是在6月末开始召集的,短短一周就有数十志愿者报名应征,这大大超出预计,我们不得不筛了又筛。7月初,所有成员的授课方向、课时都已定妥,而计算机学院一位老师捐赠的价值八百多元的新书也已送给我们,支教队伍整装待发!

7月10日早,我们甫到鸡冠乡就受到当地老乡的热烈欢迎,乡亲们早就得知一群从国家重点大学来的学生要来到山沟助学,纷纷邀请队员到自己家住,把炕打扫的干干净净,拿出平时不舍得吃的食物款待我们,仔细看我们的模样,拉着我们问大学是啥样的。。就这样,由陌生到适应到熟悉,在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中,我常常被一些细节感动着,来自老乡、来自学生、来自队员。

我们分出几支分队到鸡冠乡中学、鸡冠乡中心小学、腰营小学、大北小学、影壁小学等。鸡冠乡中心小学算是条件最好的,但桌椅已磨得缺角还凸凹不平。大北小学就依山而建,拥有六个教室的平房里挤着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偏僻人口稀少那里隔年招生,三个年级加起来不到三十人。算上校长总共只有三位老师。。然而每个孩子的眼中都闪烁着勤奋聪慧的光芒,他们的眼神中充满求知欲和不服输,坚韧、朴实,仿佛任何客观条件都不会成为阻挡他们上路的绊脚石。当问及他们的理想,大山里的孩子和山外的孩子没有任何不同,当医生救死扶伤,当警察见义勇为,当科学家、教师、运动员奉献社会、建设家乡。。衷心地祝愿他们都会成为山坳里飞出的金凤凰,成为栋梁之材!

这些孩子有时也会很顽皮,上课时为分数争吵不休,男孩和女孩之间有着那个年龄才有的可爱的敌意,边维持纪律边讲课真令我头痛不已,嗓子喊哑了还得变着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当差点被气哭时,男孩子们跑到樱桃林摘来大捧樱桃递到我手上,又会顿时感动得要掉眼泪。现在,看着当时拍下的照片,我仿佛依然听到那清脆的童音“老师你吃!”,不禁回想起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其实老师是最容易满足的。我的欢喜小冤家们,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们呢?

除了学生们,我们天天打交道的就是所住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了。大叔会拉着你一起下农田犁地、去小河捞鱼,晚饭时硬要喝两盅,再在院子里摇着扇子纳凉。。农民的生活不容易,我们这次也切身体会到了,挣来每分钱都要靠双手,生活省吃俭用都为了供孩子上学成家。我们从心底期盼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早日解决,每个农民家庭不再为生计担忧!

再来说说我们的队员吧,本科大二大三,研一研二,理科工科文科的成员都有,大家虽然生活在同一校园却未曾谋面,这次却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爱心走到了一起。在这个团队中,我时刻感受着每个人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常被一些细节而感动而折服。如大家所住的老乡家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各不相同,大多数家庭没有热水,更别提洗澡,队员们都是用冰凉的地下水洗漱洗衣服;有位研二的师姐所住家还是茅草盖的房顶、土坯墙,暴雨过后仿佛有些倾斜,她还打趣安慰大家说住的是比萨斜塔,别看危险其实结实着呢!乡下交通不方便,两个大二的男生等不到客车就步行40多分钟去学校上课。。他们的身影成为我记忆中永恒的片段。

短暂的一周转瞬即逝,分离的日子到了,每个人的心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不舍,孩子们抱着我们大哭,老乡都围在车边沉默不语,大家红着眼睛合最后一张影。。虽然已离开,但我们的心早己和鸡冠乡、影壁村,和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紧紧连在一起,情谊像山一样长在长青!

支教心得 篇8

转眼间,二十一天的支教生活过去了,回顾这一个月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心中充满喜悦,因为支教工作锻炼了我,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感动了我,与老师们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实的,带给我的是沉甸甸的收获。但相对来说,我做了一个比较简短的总结。

一、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其实我的所有的准备似乎都是多余的,因为迎接我的是一张张真诚热情的笑脸,没有多少寒暄,我担任六年级的英语单词辅导课兼副班主任。一二年级的英语初步和诵读课程。自从我来到新塬小学,这里的学生特点是都很热爱读书,对知识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象,每次他们都听得那么入迷,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憧憬。他们的感情很丰富,观察力也很细。最感动的一个细节就是,每天上下课师生互相问好时,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声音向我喊出“老师好”、“老师再见”,虽然我的耳朵经常被高分贝音量震得嗡嗡作响,但沐浴在学生的爱里很幸福。他们很有礼貌,见到老师行礼问好,他们也很勤劳,总是将校园和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他们也很顽皮,但是稍加训斥他们都会变得很乖。

二、教学工作,不敢马虎

我在支教之时就给自己定下一条原则:到新的工作环境中要做到敬业乐群。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精讲精练。针对学生知识面窄、理解问题肤浅的情况,我在每堂课上都尽量匀出5分钟时间,补充一点课外知识,让学生做一做,练一练。针对学生思维不灵活的问题,我上课尽可能多地提问,从多个角度提问,并且将问题难度降低,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课堂评价。学生们渐渐由不爱发言到抢着发言。针对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我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一点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我还能认真备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三、研讨交流,学习提升

在支教程中,我明白我的责任,关于这一点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课堂上我和学生们积极探讨学习方法,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同学中好的学习方法给予鼓励和推广,不足之处给予指正,课堂教学大有改进,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学习成绩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我虚心向每一位教师学习,和他们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向同学科老师虚心请教,只要有时间就认真听课,评课,及时做好记录,接受建议。

支教工作已过去一段时间了,在与新塬小学支教老师们的交流中我也吸取了老师们不少好的经验,同时我的感受良多。

首先,我们的到来对于当地学校是一个良性的补充,有助于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第二,促进了地区教育的交流,我们带来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经验,也学习到了农村教师的优秀品质和有益经验,我们看到了山区教育的现状。

第三,对于个人的发展十分有利。在这里工作更能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在条件相对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四,我收获了很多感动,感动于这里师生的热情,感动于这里老师默默地奉献,感动于这里学生学习的执著,还感动于我们支教队这个集体的精诚团结,温暖和谐,还有什么比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更幸福的事情呢?

小学支教实践心得 篇9

XX年7月10日,我们历经波折,终于来到了我们将要支教的小学——都良田小学,位于凤凰县一个偏远的山沟里。迎接我们的是一大群孩子,他们确实知道我们要来,在我们下车的地方,一字排开,鼓掌欢迎。有的帮我们提东西,有的向我们问好,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们都忘记了旅途疲惫。

做饭

学校就一栋教学楼,分两层,我们住就住在上层的教室里。我们打扫完教室以后,用纸壳垫在底下,上面再铺下我们自备的席子,刚好的两间教室就成了我们的男女生宿舍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吃的问题,校长给了我们一个电磁炉和一口锅。我来之前是从未正儿八经的做过什么菜,只见过我爸爸做菜的样子,好像知道一点做菜的程序:先放油,然后把食物到进去,不停地翻炒,放盐放鸡精,放一些葱蒜。所以当他们要我做饭的时候,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应允了下来。炒菜之前的准备工作是个体力活,我们一群人拿着冬瓜南瓜苦瓜在敞亮的草坪上的一个水泥乒乓球台上开始切,孩子们也围了过来。一个小女孩看着我们笑嘻嘻的说:“老师,你们到底会不会切菜啊?”来者不善,看样子这家伙是切菜的高手,我说:“这有什么不会的,你看不就是切成一片片的么。”“老师,她在家里切得菜比你们切得好看多了。”旁边的一个女生指着刚刚说话女孩子说。我好像觉得很认同,因为早知道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双亲都不在身边,从小就做惯了一些家务活,我们虽说是大学生,这切菜的功夫,确实比不过他们。但也不认同,女孩子最多10岁,想我十岁的时候,父母们什么时候要我们去做过什么家务活,更何况是这样危险的动刀子活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只要切菜,煮饭做菜也是他们的事情,还有,姐姐要负责照看弟弟,妹妹也跟着哥哥后面跑。孩子们就是这样独立,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孩子也没有因此失去活力,依旧在草坪上追追打打,嬉戏打闹。做菜的时候也引来许多孩子的质疑,但我也差不多习惯了,硬着头皮炒了一个又一个。或许我还真有些做菜的天赋,菜炒得并不像孩子们说的那样难吃,空空的碗便是最好的明证。

上课

既然是来支教,当然少不了上课,我负责教语文,任大班的班主任。大班就是5,6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已有自己的思想,管理他们确实比较难。我们班有一个皮肤黑不溜秋的“大汉”,刘海已染成金黄,下课的时候还能看见他叼着烟在走,据说身上还有纹身。其他的男孩子可能都要听他的号令,可他也并不出格,在课堂上也还安安分分的,要他上台来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扭扭捏捏不好意思,露出很腼腆的笑容。我想这里的孩子还是淳朴的,虽然表面上传染了现代社会里的黑帮习气,可骨子里的那份天真还是不可磨灭。我曾很想找他谈话,说他不要这么小就学着抽烟,抽烟对身体发育不好。但终究没找他了,一是语言不是很通,他们都习惯说苗语;二是他抽烟毕竟没在课堂抽,以我的这样一个外来的老师来要求他不要抽,估计是没什么用处的。但我在课堂上还是说过抽烟的问题,至少在此后的时间里,他没在我的视线里抽过了。我教语文,首先是教他们写日记,我要他们交了一篇日记。我很认真的看,好像是看着自己上小学时候的写的日记:今天玩得可真开心,我们学校来了一群老师,他们陪我们我们一起玩,我们打了羽毛球,然后打篮球,打完篮球我们就去上课了······都是一样的流水账本。我在课堂上一一念出他们的文章,然后指出了一系列的毛病,强调一定要重点描写一两件事情即可。这样的,一节课很快就过去,好像还有很多未说完的东西,我也并不觉得辛苦,倒是越来越有老师的样子了。几节课下来,我又收了一次日记,唾沫没有白费,孩子们的日记大有改观,用了我要他们积累的成语,会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重点记录一两件事情。我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虽然我看不见自己的脸。曾几何时,我也在我的老师上脸上看见过,不过出现之前总要历经苦闷,痛苦和无奈,确实体会到了老师多年来为我们的付出的辛酸。

调研

说实话,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调研,填写一些没什么用处的表格。负责人说这是很重要材料,我们三两个一组到学生家里去。几个孩子领着我们走在山路上,山路都是用大白岩石铺很窄的小路,有的时候会很陡,需小心一级级的上去,而且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有被磕碰到的危险。最困难的是还要在高处越一些障碍物,孩子们轻车熟路,永远走在前面。走了差不多40来分钟,终于来到一个学生家里,屋子是用土砖砌成,一间主房中间是堂屋,进门右手边就是一个灶台,灶台往里走用帘子隔出来几个床,就是卧室,左边是放一些简单的家具,堆放一些杂物。堂屋正中间的墙壁上挂着一块蓝色的大镜子,上面写着祝某某乔迁之喜之类的大红色字样。孩子父母已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在家,奶奶头上用白布裹了几圈,说是白布,倒是看得出被烟薰出来的历史的痕迹,脸颊上深裂的皱纹像极了干枯的土地岔开的口子。爷爷正在旁边抽着旱烟,看我们来了,拿凳子给我们坐,奶奶也很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端出一脸盆洗净的桃子招待我们。老人们都不太听得懂普通话,我们只能慢慢来。通过和他们的谈话,我了解到家里一般不吃肉,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买些肉吃,孩子的爸妈出去打工,他们对孩子的管理也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拿来表格,一一询问,这才彰显出表格的威力,里面的问题问的十分详尽,通过这些调查,我们确实也可能了解到生活在中国广大的贫穷的人民的生活情况,反馈第一手材料给我们的决策层,关于教育和医疗,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走的时候我们还和爷爷奶奶们合影留念,仿佛一切就定格在此刻,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但至少我们也为此努力过。

离别

支教心得1 篇10

7月20日一个普通的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也许对许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凡着日子,但在我心里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我为期15天的支教生活在此开始。

早上我怀着激动又茫然的心情和队友来到毛主席雕像前等待着客车的到来,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回来到了这生我养我的土地,回报这片土地的感恩之心;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我能带给弟弟妹妹们什么?我能在这15天教会他们什么?如果没有任何成果我又何必浪费他们这15天的假期呢?虽然在来之前我准备了很多很多但在这一刻我退缩了、茫然了。下午我们到了董王乡,在17点时到了交足小学。随后我们收拾了住所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就这样15天的支教开始了。

第一天我来到了学校,我看到了这所谓的学校,我深深的震撼了一个拥有四个年级的小学,却仅仅有四间教室,而我的三年总面积却不到15平方,难道30多个学生仅仅在这10几张桌子30多张椅子里学习吗?有人说80后出生的人都是一群忧伤的孩子,90甚至00后出生的就都是些腐败分子。他们包里装着手机,学习机,游戏机,MP4。他们拉帮结派称社会。他们崇拜非主流,在耳朵鼻子嘴唇肚脐上打很多个洞然后戴上漂亮的饰品。他们疯狂的恋爱,失恋后自残。而此时此刻的我看到此时此景又怎能说90、00后没有生活在忧伤里的孩子呢?他们让我又重新认识到原来90后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家庭贫穷,所以他们要不懈努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境遇。他们的家离学校很远,所以他们得起得很早走很长一段山路到校上课然后一直到下午放学回家甚至孩子们有的连早饭都没吃就来学校上学而中午家远的孩子都不吃午饭,一个8、9岁的孩子一个正是张身体的黄金年龄为了求学他们每天只有一餐,每到下午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带着疲倦的身体在那里努力的集中着自己的注意力,看到此时此景我们的眼眶湿润了。有的在学校附近租房,但却没有父母陪伴,小小年纪就得生活自理。他们尊敬师长,他们吃苦耐劳。就是这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让我们一个个20多岁的大学生都为之悍然。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基础很差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很足。在与孩子能交流之后,我们了解到这里的教学条件教学水平很差,于是我们整个小队放弃了准备很久的教案,从基础抓起,在短短的几天了孩子们就取得了一定正果,这令我们感到很兴奋很骄傲,因为我们教会了他们一些东西。在支教期间我是三年级的班主任教三年的数学和四年的语文由于准备的教案都放弃了所以教起来很吃力,但是同学们都很配合,不懂的地方也能及时的提出来。而且可能是由于孩子的竞赛心理,每次我都是让他们进行小组比赛,因此大家都是比较团结的进行思考和抢答,整堂课下来还是比较顺利的,气氛也比较活跃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家访在支教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来支教之前我幻想过无数次学生家里的情景,我一直认为支教的地方都很贫困所以学生家里也应该很贫困,但这次我错了,而且是错得很离谱。孩子们的家不能用贫困来形容,甚至我无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如果一定要我来说的话,我只想说这里真的能住人吗?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去灰洞的那一次。放学后我们有孩子们带着去他们家灰洞,那是我走过的最难走的一条山路,山路最宽的不过1米,两边都是高而陡峭的山峰如果不小心掉下去我想如果不死那么下半生可能只能在床上度过。就在这样的上路上孩子能每天都要走上3个小时,一日日一年年他们走过了多少山路,他们有多少人因为这条山路而不得已辍学。记得在一年级的门上有一位已经辍学的孩子给我们写过“老师,我想上学;我是xxx。”这一句话令我们多上队友潸然泪下。艰苦的条件让多少本能考上大学的孩子不得不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我的一位学生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我上到六年就不打算上学了,我要去打工供我妹妹上学。” 每每想到这我的心就像被大块的石头压者一样,重重的,不能呼吸,泪水不经意的划过脸颊。和同学们一起起,经过3小时的山路来到了灰洞,到达的一瞬间,我整个人好像被抽空一样,站不起来了而这些孩子呢,他们天天都要走过这条山路,他们最大的才不过8岁小的只有6岁啊!在家访期间我看到了一个房子那是我这一生永远无法忘记的,一个只有五六根竹棍支撑周围用一些简便的竹条围起来在棚上用竹叶盖在上面这便够成立一个房子,我不是土木专业对房屋也不了解但我敢说这间房子如果下大雨它一定会倒塌的。就在这样的一间房了住着一位90多岁的老人,一位50多岁的大伯和一位8岁的孩子,在我们到来时那位大伯居然要把他家的母鸡杀了请我们吃饭。我的泪不经意的流了下来,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因为我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支教心得4 篇11

很晚很晚才躺上床睡觉,睡不着,一直在想着一些事情,却不知道具体在想些什么事情。只知道自己第二天就要走了,心里很不舒服,真的很不舒服。没有想象中那种回家的喜悦,只有不舍,舍不得这群可爱的孩子。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离别总是难免的。

我没办法给他们每个人都用不一样的语言写上我对他们的临别留言,写上我对他们的祝福,因为要写的孩子太多了,要写的东西也太多了,但每一字,每一句,我都是在用心的写,我想,这最后留给他们的东西,一定要是我最真挚的东西。

我们每个老师都收到了孩子们送的礼物,很多很多,各种字帖,各种笔记本,各种小饰品,虽然都是很普通的东西,但这都是孩子们的心意,礼轻情意重不是么,每次收到孩子们送的东西,每个人都笑的像个孩子一样,这都是多么特殊的礼物,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收藏。前一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我们所有的老师,孩子都在教室里,每个老师,给孩子们送上最后几句话,轮到我的时候,我说着说着就哽咽了,我居然是第一个在孩子们面前落泪的老师,我从来都认为自己很坚强,但毕竟自己是一个感性动物,看到底下几十双真诚而又纯净的眼睛,回忆着这十多天里与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想到很快就要和他们告别甚至再也不会相见,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就不争气的从眼角溢了出来,虽然拼命忍住,还是禁不住重力感应,无声的滑落,赶紧跑开不让孩子们发现,但他们都听出了我声音里的哽咽,看到了我含泪的双眼,然后,他们一个个的也开始哭了起来,有的甚至趴在桌上嚎嚎大哭,事后我不好意思的跟队员说是我把他们带哭的,但即使不是我,这最后一堂课,注定是难舍难分的。

半个月的时间,我们每个队员,和每个孩子,从相识到相知,从陌生到熟悉,似乎人与人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名义上我们是师生的关系,私下我们是朋友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特殊的经历,很多孩子家里情况很不好,有的孩子是单亲,有的孩子父母有病,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甚至有的孩子,只剩下与爷爷,或是奶奶相依为命,我不知道这样的家庭会给孩子们的童年造成怎样的影响,但我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学习,这,就够了。

第二天清早,秦哥,寒姐,雅萍,卓兰就走了,长申前一天走的,于是,11个队员还剩六个,但很快,我们也会走的,他们几个走的太早,孩子们都还没起床,我,辰莹,妙婷,诗雨走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走来送我们,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老师,你一定要再来看我们,一定要经常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能说什么呢,无法确定的未来,没法给他们一个承诺,只好答应他们,如果有时间一定再回来。

当坐上汽车的时候,孩子们挥舞着手跟我们几个做最后的道别,突然看到王也背对着我们,肩膀在耸动着,我知道,她一定是怕我们看见她在哭吧,这个成熟的小女孩,心里肯定很难受,那一瞬间,想哭的冲动,但还是忍住了,我不能哭,不能让孩子们再看到我哭,说好要高高兴兴的离开,就不应该轻易落泪。

暑假支教心得 篇12

暑假到来之际,在做暑期兼职和志愿支教之间,我毅然选择去支教,因为,我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充实,溢满阳光!另一方面,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所以,今年暑假,我和其他13名志愿者们一起,去山区支教,希望给那里的孩子带去阳光。

2011年7月9日,志愿者们在西门集合,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支教地点—黄梅县分路二小。第一天,我们先是整理宿舍,把教室打扫干净,并熟悉分路二小附近的环境,为第二天的上课做准备。晚上,我们集体开会,大家相互加油鼓励,记下第二天的课表和具体流程,为第二天的上课做准备。

参加暑假学习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生

计,只有把他们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缺乏父爱母爱。在学校,他们以前没有上过手工制作课,武术课和舞蹈课等课程,开始上课时,他们显得害羞胆怯,后来,与志愿者们的交流中,他们一点点活跃起来,很认真努力的去上课。经过十几天的学习,他们大都能够制作精美的百合花,丝网花,跳出几只优美的舞蹈,更重要的是,志愿者们开拓了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外面的世界。离开的时候,志愿者们都留下自己的QQ号和手机号,和孩子们保持持久的联系。

经过暑期的支教,我学到了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理论之外的实践知识。

1、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从另一个侧面也检验了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特别是自己主动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方面获得了不菲的进步。

2、通过这次实践,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快乐而多姿。我也认识了许多的朋友。这个暑假,我们一起走过。

3、最重要的,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关怀与爱,更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信任与帮助。

5、还有,通过小班教学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对于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可以由一开始的惊慌失措逐渐变的应付比较自如。课堂上可以随时注意到学生的动态。从控制学生情绪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方法和措施。

6、通过与小朋友们的相处,我学到了许多我们所欠缺的东西。例如纯洁,例如童真,例如勇敢,例如坚强,例如乐观。

上一篇:温大毕业论文格式下一篇:班导师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