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共12篇)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篇1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
一、锅炉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锅炉及锅炉房的安全规章制度
1、岗位责任制。明确使用单位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司炉班长、司炉工、水处理化验员、仪表工、维修工的各自职责。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巡回检查制度。
4、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水质管理制度。必须上墙。
8、制定锅炉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9、事故报告制度。
10、锅炉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1、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二)锅炉的使用与管理
1、锅炉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锅炉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锅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锅炉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锅炉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锅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锅炉安装的验收。
④
检查锅炉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锅炉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锅炉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锅炉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锅炉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锅炉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⑨
锅炉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锅炉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锅炉的技术档案。①
锅炉使用登记证。②
锅炉检验合格报告。
③
锅炉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④
锅炉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⑥
锅炉维修。锅炉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⑦
锅炉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⑧
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锅炉的定期检验。
①
外部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锅炉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一次。②
内外部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锅炉停用时检验。两年不少两次。
③
型式试验:锅炉停用时所进行的超过工作压的气压试验和水压试验。六年不少一次。
(三)锅炉的安全附件
1、锅炉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锅炉就可能产生爆裂。
2、用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测温仪表、排污阀、给水截止阀、循环泵。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压力表、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四)锅炉房的要求
1、固定锅炉应安装在单独建设的锅炉房内,不得于人员集中房间相邻。锅炉房与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属架下弦距锅炉房顶的高,应符合建筑防火标准。锅炉房应为一、二级耐压等级的建筑。但在蒸发量不超过4t/h,供热量不超过2MW,以煤为燃料的锅炉房,允许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2、锅炉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且有足够的采光、通风及必要的降温和防冻措施。
3、锅炉房地面应平整,无积水。房内承重梁、柱等结构体与锅炉有一定的距离或其他措施,防止受高温损坏。燃料、易燃物、易爆品不得堆放于锅炉房里。
4、每层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锅炉前端的宽度不超过12米,面积不超过200平米。锅炉与墙壁之间至少留有70厘米的距离。单层锅炉房可以只开一个出口。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运行共同间不准锁门或栓住。锅炉房内的工作室的门应向锅炉房内开。
5、锅炉房内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备有照明设备和工具,以使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能继续维持安全运行。
6、锅炉房内必须备有防火箱、砂(袋)或化学灭火计。
7、锅炉房及烟囱设计时应考虑防震,烟囱应装置避雷针。
(五)锅炉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锅炉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调查结束后,应对发生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规章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有关负责人(厂长和工程师)应对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负全责。专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负责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运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4、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制度。
5、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制定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8、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报告制度。
9、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0、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各类人员(检验人员、焊接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
11、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12、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登记建档和统计上报制度。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使用与管理
1、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安装的验收及试压。
④
检查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
⑧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⑨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技术档案。①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②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检验合格报告。
③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
④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⑥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维修。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⑦
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⑧
压力容器的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
①
外部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一次。
②
内外部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停用时检验。分为:安全状况等级1—3级的,至少每六年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至少每三年一次。
③
型式试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停用时所进行的超过工作压的气压试验或液压试验,其周期为每十年一次。
(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安全附件
1、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就可能产生爆裂。
2、常用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测温仪表、爆破片、液面计。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压力表、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四)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三、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起重机械的安全规章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有关负责人(厂长和工程师)应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负全责。专职起重机械的管理人员,负责起重机械的运行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3、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制度。
4、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5、维护保养制度。
6、制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7、起重机械事故报告制度。
8、起重机械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9、起重机械的各类人员(检验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
10、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11、起重机械的登记建档和统计上报制度。
(二)起重机械的使用与管理
1、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起重机械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起重机械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起重机械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④
检查起重机械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起重机械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起重机械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起重机械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起重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⑨
起重机械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起重机械的技术档案。①
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②
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报告。
③
起重机械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文件装箱清单以及安装技术资料、试运转和实验记录。
④
起重机械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⑥
起重机械维修。起重机械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⑦
起重机械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
⑧
起重机械的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
①
起重机械特性的合格试验:专业技术部门检验载荷特性。安装使用前检验。
②
目测检查: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对起重机械所有重要部分的规格和状态是否符合要求进行的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③
载荷起升能力试验。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稳定性试验。两年至少一次。
(三)起重机械的安全附件
1、起重机械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负荷和运转速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起重机械就可能产生事故。
2、常用安全附件:
钢丝绳、吊钩、滑轮组、卷筒组、减速器、制动装置、防风抗滑装置、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超载保护与报警装置。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两年至少一次。
(四)起重机械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起重机械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四、气瓶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气瓶的安全规章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包括企业有关负责人(厂长和工程师)应对气瓶安全管理负全责。专职气瓶的管理人员,负责气瓶的运输、储存、充装和销售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4、气瓶定期检验制度。
5、气瓶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制定气瓶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8、气瓶事故报告制度。
9、气瓶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0、气瓶的各类人员(运输人员、检验人员、充装人员、销售人员等)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
11、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12、气瓶的登记建档和统计上报制度。
(二)气瓶的使用与管理
1、气瓶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气瓶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气瓶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气瓶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气瓶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气瓶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气瓶的验收及试压。
④
检查气瓶的使用、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气瓶的检验、报废等技术审查。
⑥
编制气瓶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气瓶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气瓶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气瓶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⑨
气瓶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气瓶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气瓶的技术档案。①
气瓶使用登记证。②
气瓶检验合格报告。
③
气瓶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④
气瓶制造、使用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⑥
气瓶使用流通记录。
⑦
气瓶的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气瓶的定期检验。
①
年度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气瓶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一次。
②
定期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气瓶停用时检验。分为: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每四年至少一次。
(三)气瓶的安全附件
1、气瓶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气瓶就可能产生爆裂。
2、常用安全附件:瓶帽、防震圈、防护罩。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四)气瓶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气瓶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五、电梯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电梯的安全规章制度
1、岗位责任制。明确使用单位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电梯操作工、维修工的各自职责。
2、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时间,交班内容,交接人员双方签字等。
3、巡回检查制度。
4、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5、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上墙。
6、维护保养、清洁卫生制度。
7、制定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8、事故报告制度。
9、电梯安全运行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10、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二)电梯的使用与管理
1、电梯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电梯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电梯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电梯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电梯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电梯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电梯安装的验收。
④
检查电梯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电梯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电梯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电梯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电梯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⑧
电梯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⑨
电梯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电梯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电梯的技术档案。①
电梯使用登记证。②
电梯检验合格报告。
③
电梯设计技术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电梯机房及井道图、电气原理图及说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安装技术资料安全部件型试实验合格证明。
④
电梯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⑥
电梯维修。电梯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⑦
电梯改造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单位资质证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施工质量检验及技术文件和资料。⑧
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电梯的定期检验。①
定期检验。每年不少一次。
②
安全可靠性检验。竣工验收时进行。
(三)电梯的安全附件
1、电梯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而设计的。它只能在允许的运行重力和运行速度等条件下使用。如果超过允许条件,电梯就可能发生事故。
2、常用安全附件:限速器、安全钳、钢丝绳、缓冲器、制动器。
3、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四)电梯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电梯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调查结束后,应对发生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六、厂(场)内车辆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一)厂(场)内车辆的安全规章制度
1、岗位责任制。明确使用单位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工的各自职责。
2、出车工作制度。明确出车工作时间,出车工作内容,出车工作人员。
3、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4、安全操作规程。
5、维护保养制度。
6、制定厂(场)内车辆事故应急预案。并能有效运转。
7、事故报告制度。
8、厂(场)内车辆安全工作记录。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9、检查记录。保证记录完善。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二)厂(场)内车辆的使用与管理
1、厂(场)内车辆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厂(场)内车辆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应指定具有厂(场)内车辆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厂(场)内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①
贯彻执行厂(场)内车辆安全使用技术规程。②
编制厂(场)内车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③
参加厂(场)内车辆的交车验收。
④
检查厂(场)内车辆的使用、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⑤
厂(场)内车辆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⑥
编制厂(场)内车辆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
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厂(场)内车辆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厂(场)内车辆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
⑧
厂(场)内车辆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⑨
厂(场)内车辆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⑩
厂(场)内车辆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厂(场)内车辆的技术档案。①
厂(场)内车辆使用登记证。②
厂(场)内车辆检验合格报告。
③
厂(场)内车辆设计技术文件、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备品配件和专用工具清单、使用操作说明。
④
厂(场)内车辆制造、使用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⑤
检查、检验记录、以及有关验收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⑥
厂(场)内车辆维修。厂(场)内车辆的维修方案,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文件,实际维修情况记录,负责维修单位资质证明以及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⑦
有关事故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4、厂(场)内车辆的检验。
①
日常检查:安全监察人员在厂(场)内车辆运行中的定期检查,每年不少四次。②
定期检验:专业检验人员在厂(场)内车辆运行中检验。每年不少一次。
(三)厂(场)内车辆事故处理的要求
1、发生厂(场)内车辆事故,操作人员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判断事故原因和处理事故时要“稳、准、快”。出现事故要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2、查找事故原因时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部门,不得盲目处理。在事故未妥善处理之前,安全负责人和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3、调查结束后,应对发生事故的前后时间、部位经过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认真研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七、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略)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篇2
近日,朔州市质监局召开9月份安全生产例会,研究安排两节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中秋、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就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16年9月7日,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启军带队,深入相关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检查组按照“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原则,先后深入开源液化气站、美都汇购物广场、三城加气站进行了检查。在开源液化气站,对气站的充装资质、液化气储罐、压力管道以及安全附件、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充装记录、是否存在超期未检气瓶、是否存在违法行充装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在美都汇,对在用电梯定期检验、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电梯定期维护保养、是否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档案是否完善进行了检查。在三城加气站,重点对加气站的设备检验、使用登记、计量器具检定、充装现场操作、是否存在违法充装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分析安全运行特种设备的管理 篇3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建设特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设施。根据多年来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的实践和实际经验教训,各单位、企业只重视特种设备的选型及采购,完全忽视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安全管理更是特种设备的重中之重。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要点总结为:贯彻安全条例与安全法、执行企业标准规范、落实责任、证件齐全、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编制应急预案与开展预案演练、定期检验。
一、全面落实安全监察条例与贯彻安全法
自2009年5月1日和2014年1月1日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施行,它不经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制造、设计、改造、安装,还规定了其使用、维修、检测、检验过程的法律法规及基本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防止、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种设备各使用单位认真全面落实安全监察条例与贯彻安全法,才能搞好本单位特种设备设备安全运行及安全管理等工作。
二、落实特种设备管理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的生产标准
使用单位要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机构、管理的制度、人员的责任、操作的规程,同时还要标准化的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特种设备前期使用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应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也可以设置兼职的。无论哪一种机构,都要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齐心协力的促进和推动特种设备管理的“四化”原则,即,科学化、制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在设置专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时,应根据企业特种设备使用数量及技术状况,安排具有特种设备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懂得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科学地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特种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使用特点,并逐项落实执行,提升特种设备管理水平,防范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以精益管理为引领、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标准化建设为平台”的工作方向正确且必要,充分说明体系管理思想、标准化工作思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新常态”。精益设备管理围绕精确数据管理,精准状态预测、精心维护保养、精实绩效管理、精算成本控制、精干队伍建设六个方面,运用综合管理体系方法,以精细点检为核心,以预防维修和计划性检修为抓手,贯彻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设备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深化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规范设备基础管理,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设备管理体系。
三、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证与操作人员作业证齐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在当地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且应将所登记的标识贴在该设备的明显部位。特种设备的作业、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才能上岗操作及管理。
四、建立健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必须在所使用单位中存在的,其具体内容需包括以下:
(1)设计的文件、制造产品的单位、产品的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及安装时需要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2)要建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检验的记录;
(3)要建立日常特种设备使用的状态记录;
(4)特种设备所具有日常的保护装置、附件、检测调整控制装置和所属的仪器仪表的保养、维护记录;
(5)要建立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的事故记录与运行故障;
(6)要建立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和节能改造技术资料及自行设计或增加的附属安全装置应有设计或产品资料,特别是高耗能特种设备。
五、编制应急预案与开展预案演练
以“预则安,防则全”的安全观为指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其本身的使用条件、状况及事故发生时对人员、设备和周边坏境危害的程度进行编制,做到符合实际情况、概念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容易理解。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组织机构、相关人员职责;2、预防与预警机制;3、预案应急响应;4、预案的后期处置;5、预案的信息管理;6、预案的保障措施;7、预案的宣传与培训;8、预案的演练与评审;9、预案的具体管理措施等。
在该预案编写完毕后,要针对预案涉及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自己的责任。培训完毕且合格后要举行现场的演练,要本着真实、实战的原则去组织、执行现场演练。目的是要让涉及人员全面了解、理解救援的程序,并科学的掌握、熟悉救援的方法,同时还需了解、掌握怎么样去保护自己,如何去保护被救援者;另外还需对应急预案的反应灵敏和处理事故的能力进行培训,从意识上加强事故防范。
六、设备定期(周期)检验
从特种设备开始使用到报废期间都要进行定期(周期)检验,并且要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相关规范的要求,要符合法律程序的让国家质检总局核定、准许,同时取得使用期限,明确强制性检验周期。这样就可及时消除和发现缺陷和隐患,从而做到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检验和申报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定期(周期)检验计划,并有预见性的提出定期(周期)检验要求;
2、检验时使用单位还需向专门的检验机构负责检验人员提供要检验设备的技术资料,以便确保该次检驗工作如期实施;
3、对于不得继续使用的特种设备的范围有:安全技术规范文件使用年限到期、拥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没有改造价值、无维修价值的;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小结 篇4
工作小结
市局:
根据芜质监【2012】1号、2号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切实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及压力容器安全治理专项工作(以下简称“治理工作”)。现就这一阶段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文件下达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了有关科室人员参加的会议,学习文件,布置任务,成立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及压力容器安全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特设科全体人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特设科。并根据实际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为这次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及压力容器安全治理专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对象、范围。
(一)本次治理工作对象是:
1、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2、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
附件、安全装置失灵的;
3、使用应当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参数范围的特种设备的;
4、使用超期未检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的;
6、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的;
7、压力容器充装记录。
(二)本次治理工作范围是:
1、重点监控的特种设备;
2、人员密集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
3、压力容器使用单位。
三、认真开展隐患排查。
本次治理工作,我局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安全法律法规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执法的工作程序,严肃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这一阶段工作中,我局共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出动车辆10次,检查35个重点单位,涉及52台设备,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2份。发现安全隐患十处并且当场进行了整改。通过检查为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排查工作,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个别企业
主体安全意识淡薄,主体安全责任尚未完全落到实处,个别企业存在着无证人员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存在电梯使用单位电梯超期未检行为;
三、压力容器充装记录不全。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我局一是认真抓好设备隐患的整改督促工作;二是严格执法,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坚决查处;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现场安全监察,督促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措施
通过开展这一阶段治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加强企业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2、加大安全巡查力度,把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各类事故的产生。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篇5
为加强我院医疗设备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2013年11月27-28日,我科对CT室、放射科、供应室、供氧中心进行巡检。参照医疗设备能量安全、生物学安全和诊疗安全三类安全问题进行认真检查,情况如下:
一、好的方面:随着近来我院对医疗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视,上述几个科室主任和操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普遍提高,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如放射科、CT室诊断室门口都贴上了防辐射金属警示标志。配备了铅围裙、铅围领等。供应室人员参加了高压灭菌器操作培训,正在取得上岗证,制氧站制氧储氧设备压力表定期进行效验,诊断设备时常注意电源安全,做到不带病工作,保证诊断正确无误,供应室严格控制高压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确保消毒手术包和器械包100%达到高压灭菌要求,制氧储氧设备进行定期检修,落实防火措施,各科工作人员认真树立安全第一意识,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和操作规范,熟悉设备性能,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与安全。
二、存在问题:CT、放射科机房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检查时机房门有时关闭不严,供应室高压灭菌达标检测次数少,制氧站机房内地面卫生差、值班人员不在岗等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篇6
市局: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贯彻落实“7.29”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2011]107号)精神,我院及时按照规定在全院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安全大检查,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统一部署,我院召开了专题会议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市局《关于印发XXX市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2011]107号)精神,充分认识本次检查活动的重要意义,成立了以朱院长为组长、总务科科长为副组长,设备科、供应室、手术室、总务科全体工作人员为中心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将工作人员分成三组,分别对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及压力管道)、机电类特种设备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明确了本次集中整治活动的目的、检查内容及要求,强化了责任主体,落实了监管范围及各项防范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求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法,落实责任,加大措施,切实把我院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工作重点:
(一)为充分落实好特种设备的管理,我院制定了《压力容器应急预案》、《氧气故障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二)组织人员检查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资质资格,我院共有特种设备上岗证人员4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2名,主要分布在供应室、手术室和总务科这几个特种设备存放的科室。
(三)要求设备科对我院的特种设备进行PM养护,定期清理。并按规定每年
将压力表和安全阀送《XX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检测校准合格后,重新安装使用。
(四)认真落实隐患整改,消除事故隐患。我院近期组织了一此全院性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在排查中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类处理。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医院整体硬件限制,房间不够,个别小型高压设备存放地不是很安全。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未达100%。
(3)少数人员对应急预案了解不是很透彻,且未经定期演练。
上述问题将力争在短期内加以解决。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篇7
一、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实施,5年多来社会各方反映效果较好,为什么要作出修改?
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第一部关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专门法规。这部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5年多来,这部条例对于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锅炉、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数量急速增长,其节能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经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同时,实践中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处理与一般的生产安全事故差异较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主管部门和事故分类标准等作出专门规定。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特种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和这两部法律、行政法规,有必要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修改,明确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制度,落实并加强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的措施和相关制度。
二、问:针对您刚才提到的问题,条例主要作了哪些修改?
答:一是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二是适应特种设备事故调查的实际需要,增加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的相关制度;三是按照行政许可便民高效的原则,将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行使的部分行政许可权下放给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四是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条例调整范围,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五是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问: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是这次条例修改的重要内容,我国特种设备耗能情况怎样?条例在这方面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空间巨大,据统计,2007年全国耗煤25.8亿吨,其中锅炉耗煤22亿吨,占85.3%。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也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为了满足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条例在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增加了有关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
一是,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同时,明确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二是,根据节能减排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的特点,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特种设备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并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保证必要的安全和节能投入。
三是,从特种设备生产环节强化对特种设备能效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
四是,从使用环节严格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作业人员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介)质处理定期检验。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五是,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和日常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现能耗严重超标的,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在用的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应当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使用单位及时予以纠正。
四、问:特种设备事故调查有什么特殊性?条例在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特别是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锅炉等广泛使用于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地区,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需要加强预防和及时处理。考虑到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的专业性以及与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差异,条例总结实践中的成熟做法,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增设专章规定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处理:
一是,根据特种设备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中断运行时间、受事故影响人数等情形,将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级。
二是,根据特种设备事故的特点,规定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事故分析及评估制度,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同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技术特点、事故情况对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评估;需要制定或者修订的,应当及时予以制定或者修订。
三是,完善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四是,明确事故调查主体,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五是,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复,并报上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有关机关应当按照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五、问:条例在完善法律责任方面主要做了哪些修改?
答:根据特种设备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条例对有关法律责任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和修改:
一是强化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证后监管.针对已经取得许可的单位或者人员的有关违法行为,增加了撤销其相应许可的行政处罚。
二是完善了与特种设备事故相关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者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
三是,针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违法行为,增加了行政处罚。
四是,明确规定对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俗称“土锅炉”、“土压力容器”)使用的行为,予以没收使用设备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此外,条例还对新增的节能管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等规定,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篇8
根据市局例会精神,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冬季和两节两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局各责任区按《通知》要求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元月18日、21日,怀远县质监局牵头公安消防、安监和工商等部门配合,联合开展春节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活动。怀远电视台新闻记者对本次检查进行为期一天的跟踪报道。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园区规模企业、液化气充装站、浴池、超市及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种设备。本次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75余人次,检查设备116台,消除隐患17处、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份。
通过检查发现的问题有
1、安徽祥宇钢业有限公司在用压力容器没有办理注册登记,部分起重机械到期未检,在用压力管道安装没有履行告知,没有进行监督检验就投入运行;
2、安徽金德石化有限公司在用导热油炉、空气储气罐没有办理注册登记;
3、安徽和丰纺织一台在用空气储气罐没有办理注册登记。4部分浴池锅炉档案资料不全,安全附件没有定期校验。元月初在浙泰举办一期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班。共培训人员28名。
今年工作打算:
1、继续深化气瓶专项整治工作;
2、加强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和维护保养检查力度;维保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开展维保工作。
3、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计划在3月初分类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关于
安全使用和管理特种设备培训班,拟定怀远县特种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规定,拟定怀远县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定。
4、2月底举办一期乡镇分管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员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班。
5、督促并指导企业制定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监督企业定期开展演练工作。
6、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分类监管工作。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 篇9
仙质监﹝2012﹞号
仙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立即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局机关各股(室)、各质监站:
根据上级指示,经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特种设备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使用特种设备的行为,着力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和安全长效机制,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高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县
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
二、组织形式
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一岗双责”要求,在县政府安委会和县质监局统一部署下,各基层质监工作站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采取企业自查与质监站抽查、综合执法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机构
为了切实做好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仙游县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这项工作,有关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蔡振峰(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曹金中(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杨光洪(局长助理)
成员:陈建明、林志群、林立忠、林维华、林泓、宋梓剑
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局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林立忠(兼)
联系电话:8599582
(二)工作分工
1、县局特安窗口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工作。
2、各基层质监工作站负责本辖区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县局特安窗口要积极参与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
排查治理工作,加大对全县特种设备重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5、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联系协调新闻单位,进行宣传报道活动。
四、重点范围
督促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及其设备安全状况,重点是使用单位、重点工程项目、重要场所(尤其是公共场所)的特种设备、非煤矿山桅杆起重机、冶金起重机以及危化品行业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别是继续深化制冷企业特种设备和流动式起重机专项整治以及电梯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工作。结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源头治理。
五、主要内容
1、使用的特种设备是否经过制造监督检验和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并检验合格。
2、气体充装、检验单位是否按规定进行充装、检验。
3、电梯安装、维保过程是否存在施工安全质量问题;电梯使用单位是否制定电梯管理办法和三角钥匙管理制度。
4、使用单位安全责任制、教育培训、操作规程和事故报告、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5、使用单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作业人员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情况。
6、特种设备的使用是否按行政许可要求进行使用登记,并在检验有效期内。
7、使用单位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聘用专(兼)职管理人员情况;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是否按规定持有有效证件。
8、生产使用单位是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是否具备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按预案要求进行演练,对应急救援装备和急救物品的配备、存放、检查维护是否符合要求。
9、特种设备的维护是否经过正常的维护保养,是否有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对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置。
10、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校验),是否能有效工作。
11、特种设备的运行是否按要求有真实的运行记录,是否在规定参数范围内运行。
1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常压锅炉是否承压使用,小型汽水两用炉是否超压使用,是否存在非法改造行为;非煤矿山是否使用土制桅杆起重机;冶金企业是否存在用普通起重机吊运熔融金属行为。
13、对租赁、承包经营的大型游乐设施和旅游景区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场地提供单位和旅游景区是否已进行统一管理,是否已落实设备运营者的安全责任。
14、使用单位隐患治理、监控情况。
六、检查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当前开展“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责任落实年”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回头看”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步骤、要求和保障措施;要认真落实单位负责人负责制,— 4 —
明确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采取有效措施,将安排部署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并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把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作为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2、广泛宣传,营造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舆论氛围 应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可采取在我县主要媒体上开辟专栏、免费举办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和送安全法规知识进企业、进园区、进学校、进社区的“四进”活动等措施,广泛宣传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普及特种设备安全常识,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我县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3、突出重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对重点监控单位、重点工程项目、重要场所的特种设备,要督促使用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查,全面排查治理特种设备隐患,确保重点设备安全运行。要针对本辖区特种设备的特点、今年以来特种设备出现的新情况以及事故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全力防范事故。
4、强化监督,集中开展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督促检查 各质监站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督促检查工作,对本辖区各类特种设备安全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开展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要及时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督促企业整改,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企业要制
订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严重事故隐患拒不整改的单位,要及时上报县局。
5、强化服务,确保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效 各质监站在开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要注重将提供优质服务和排查治理、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人员深入企业特别是一些重点企业或项目帮助指导开展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做到细致、认真,力求不漏一处隐患。同时,对排查出的隐患,要从技术、人员等方面帮助指导企业做好整改工作,努力消除各类隐患,确保企业安全发展。
各质监站应按照县局制定的本通知开展工作,并及时将安全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县局特安窗口,以便汇总上报县政府和市局。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主题词:特种设备安全 检查 通知 抄送:市质监局、县安办。仙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 篇10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特种设备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的专用设备的安全管理,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责,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必需的经费,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设、财政、价格、工商行政、监察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本行业内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自律管理,配合、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法报经国务院或者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报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第七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使用,保证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提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九条 销售、转让二手特种设备,应当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二手特种设备在销售、转让前,应当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或者安全技术鉴定合格,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使用二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二手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鼓励二手特种设备进入特种设备专业市场进行交易。
第十条 禁止销售、转让、出租、出借和使用下列特种设备:
(一)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二)未附有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相关文件的特种设备;
(三)未附有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相关文件的二手特种设备;
(四)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五)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特种设备。
第十一条 气瓶充装单位、瓶装气体销售者在气体充装、销售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
禁止使用下列气瓶充装、销售气体:
(一)没有检验检测标识的;
(二)超过定期检验周期的;
(三)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
(四)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
气瓶充装单位、瓶装气体销售者发现有前款第(一)、(二)项规定的气瓶,应当按规定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发现有前款第(三)、(四)项规定的气瓶,应当作出回收处理。
气瓶的回收处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 锅炉房的建造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依法不需要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施工许可证的小型锅炉房建筑工程,其锅炉房的建造设计方案应当报经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后,方可施工。
锅炉房的竣工验收报告及标明与相邻建筑距离的图纸,应当在锅炉安装前报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锅炉用水的水质、锅炉的化学清洗和停炉保养,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锅炉停用一年以上重新启用的,应当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合格。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履行法定的检验检测义务时,有权自主选择委托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有关部门不得对其选择委托权进行限定。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法定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报县(市、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应当客观、公正,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依法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禁止伪造、冒用、转让、出租和出借下列证书、文件或者标识:
(一)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书、使用登记证书、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书;
(二)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三)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检验检测标识。
第十七条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用油桶等容器改装或者采用其他类似材质卷制、焊接的可以输出蒸汽、产生压力的简易设备。
第十八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执法责任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已经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三款、第十一条第一、三款、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法销售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特种设备,并处特种设备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违法转让、出租、出借、使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转让、出租、出借、使用的特种设备,并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气瓶充装单位、瓶装气体销售者的气瓶,并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三)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法生产、销售简易设备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简易设备,可以并处简易设备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违法使用简易设备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拆除、销毁;逾期未拆除、销毁的,予以没收,并处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追究行政、刑事等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检查汇报材料 篇11
各位领导:
山东XXXX有限公司始建于1991年,是以XXX、XXX和XXX为主要产品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使用特种设备44台,安全阀75台,压力容器作业及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共37人。
总结公司设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个方面:
一、完善相关制度,细化责任分工
年初,公司健全完善了《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通过开展学习、培训这些制度使生产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自觉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操作及设备安全。
二、开展安全宣传,加强文化建设
根据市局主管部门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利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等活动,全员对《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进行学习,公司于2013年7月份通过了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验收,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提升。
三、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处置能力
结合公司生产特点和制、加氢岗位工作实际,提高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公司于去年开展了“反应釜泄漏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在生产突发情况时疏散、逃生、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员工对压力容器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和注意防范。
四、强化日常专项检查,有效开展风险控制
一是根据季节特点和安全形势,针对生产岗位不集中,作业面大,生产岗位年轻职工多的特点,加大了对特种设备作业现场的检查力度,年初至今共对制、加氢设备操作、设备检维修、专业工器具、春季防火等进行专项检查2次。针对查出的问题,均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单,落实整改责任人并限期整改。
二是突出重点施工管理。对压力容器检维修、导热油炉抢修等时间紧、任务重,风险大的施工项目,通过审批、监控、盯防等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了特种设备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重点对象的管理。主要有特种设备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对压力容器操作、电梯作业、特种设备管理等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保证了特种作业人员专业化、规范化操作,通过定期检测确保了各类压力容器、导热油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针对不同岗位,采取车间、部门自查整改、生产部专项检查的形式进行排查整改,提高了特种设备的本质安全。
四是加强对其他相关方的安全管理。抓好“三不”,即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外协单位坚决不与其签订安全施工协议书,不具有相应安全资质的人员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的坚决不允许开工。突出抓好设备检维修、吊装作业、起重作业、导热油炉维修作业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公司生产安全稳定。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设备管理工作要努力实现从人治向制度转变;努力实现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转变;努力实现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全覆盖、长周期的实现公司安全生产。
质监系统特种设备大检查工作总结 篇12
上半年,我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深入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行政许可法》及其相关法规标准,服从和服务于XXX经济建设的大局,把消除隐患和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方法,强化措施,提高质效,认真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各项职责,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各项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在此次安全大检查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成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大检查工作情况
1、高度重视、精密布置
此次大检查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特设科全体成员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XXX局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对此次活动精密部署。
2、开展企业自查自纠,组织全面排查
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定期检验、日常维护、设备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自查,要求使用单位认真填写自查自纠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并按照规定时间交负责监管质监部门;我局通过边自查边排查方式,全面开展大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既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又突出重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四个一律”原则依法进行查处。7月初至今,共出动检查车辆46车次,检查人员92人次,共收到企业自查情况表XX家。对全区XX家企业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5份,企业已全部整改完毕。
二、上半年工作总结
1、加大监察力度,确保辖区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我们结合监管辖区实际,把监管重心放在“查隐患、促整改”环节上,对区内特种设备进行动态监管;同时我们对监管方式进行简化创新,对辖区内企业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整合归类,通过安全信息资源整合,重点加强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梳理,共检查41家,发现安全隐患19起,执法人员及时下达了《安全监察指令书》,督促企业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整改,目前19家企业已整改到位或已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有力的保障了企业的生产安全
一、全面落实巡查办法,大力清除安全隐患。为确保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到位,年初市局根据XXX区市实际,制定出台了《XX区特种设备安全巡查实施办法》,巡查实施办法对每月安全巡查的内容、要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巡查的结果实行每月通报,对巡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登记、整改、消号制度。元至五月份,全区共巡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73家,巡查特种设备346台套,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6处,落实整改50处,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2、开展特种设备再普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动态监管网络系统”。按照省局部署,高新区质监局对辖区特种设备企业进了全面普查部署工作。经过执法人员的辛苦摸底排查工作,目前,高新区有使用特种设备企业XX家,共有特种设备XXX台(锅炉XX台、压力容器XXX台、电梯XX台、起重机械XXX台、厂内机动车XXX台)通过排查我们对企业特种设备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整体了解,实现了对特种设备安全的动态监管,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不强。仍有少数企业安全意识淡薄,无安全责任感,规章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特种设备没有办理登记就投入使用,人员无特种设备操作证,无法正确使用 特种设备,对安全生产构成一定威胁。
2、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有些企业不重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岗前培训,设备的管理混乱,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人员对安全管理的知识及有关法律了解不多,不知该如何管理,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日常使用记录、无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也没有制定特种设备事故预案,等等。
四、采取措施和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季节特点及使用情况,不定期开展各类设备的安全大检查,通过检查,查找设备存在的潜在隐患,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督促企业按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制定事故抢险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企业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2、责令整改并督促落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责任人和整改责任人,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执法人员要明确告知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期限,要求企业必须限期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同时要跟踪检查隐患整改情况,必要时联系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及时完成整改。
3、加强法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增强全区企业的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价值观念。为高新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提纲】推荐阅读:
董亚鹏-关于对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情况汇报07-21
叉车特种设备检查报告12-15
特种设备安全05-10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09-14
特种设备安全制度07-25
特种设备安全条例08-15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控09-20
特种设备常见安全隐患06-07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讲话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