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共13篇)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上学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程围绕“交往”主题,依次从学生熟悉的家庭交往、学校交往、社会交往和交往的品质讲起,逻辑清晰,接近学生生活。这个学期有2次外出听课的机会,受益颇多。
第一次去听优质课比赛,最后,深圳市的一个专家提出——思想品德课程应该要多点哲学味。是的,尤其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让初中学生明白,世界是圆的,很多问题是没有绝对的,甚至很多问题是没有绝对的答案的,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把握个度,切忌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老师只有具备这种思想,才能避免在上课的时候,灌输给学生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在上课过程中,不能为了讲知识点而讲知识点,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和老师都容易犯一种毛病,那就是——学生以为,上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划好笔记。同时,老师认定一个学生认不认真就看这个学生的笔记做的好不好。我认为,虽然笔记是衡量一个学生认不认真的依据,但却不是唯一依据,如果是的话,那么,思想品德课会变得非常刻板,甚至会让学生反感,甚至会出现,“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现象。课本上的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同时,很多知识点也是以列举的方式呈现的,例如:初一的诱惑、调节情绪的方法、初二的与父母、老师、同学沟通的方法、与父母交往的`艺术、网络的利与弊等等。正因为是列举,所以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完的,正因为如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让学生在这些感性材料中总结上升到理性思考和总结。
第二次听了东莞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上的复习课。以往上复习课,都是通过不断考试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这样就使学生进入了疲惫的“题海战术”状态。听课之后,我对上好复习课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应该给学生梳理一下每课的知识点,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逻辑把握,避免学生看到长长的复习提纲就反感的现象。第二,如果时间允许,在备复习课的时候,应该选取一定的材料让学生结合知识点来理解。选取的材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如果是初三的最好是热点时政,另外,教师在面对众多材料的时候,要学会筛选比较好的材料,切忌不要随便找个材料,材料除了要结合学生实际外,最好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读题的能力。
最后,作为一个站在第一线的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很快,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学习,否则将被社会淘汰,而且上课也会上不好,思品课有自己的特色,不像数学、物理等理科,虽然思品的原理不变,但是生活却是瞬息万变的。要学会不断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中吸收有效营养,否则迟早营养不良。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实践生活中的渗透———做“行动的楷模”
《思想品德》一书,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 围绕成长中的我, 我与他人,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教学内容宽泛, 与实际生活贴近, 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指导帮助很大。就拿道德这块内容来讲, 翻开八年级的课本, 这里会讲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我负责、与人为善、平等待人, 理解与宽容他人、欣赏与赞美他人、竞争与合作、正义、责任感等等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这是中学德育的关键。这些内容只有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专题探讨, 它不能以简单的照本宣科了事, 不能以空洞无物的道德说教来要求。《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指向人的心灵的学科, 可以说思想品德教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教育实际生活中, 教师就是一个为人处事的典范例子, 你要用你的一言一行, 用你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做“行动的楷模”。因为你是一名思想品德老师, 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印证你所教授的内容的真理性。否则, 学生会质问:“老师, 您也这样认为吗?您做到了吗?”你要求学生这样做的时候, 你首先要这样想这样努力去做, 你得经得起学生的质问。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 你应该一直是遵纪守法的;一直是友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直是与人为善, 真诚待人, 乐于理解宽容他人的;一直是乐于欣赏与赞美他人并懂得交往艺术的;一直表现出对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认同的;一直以来很好地处理与人交往, 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的;一直伸张正义, 具有极强的责任心的。这样的老师, 总是善于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践行着对高尚人格的理解, 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一举一动都纳入教学内容, 诠释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涵, 成为上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资源, 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育人要求。
二、教师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做“心灵的导师”、“亲密的伙伴”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堂更是思想品德教师散发教师人格魅力的舞台。一定要恰到好处地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 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 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 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接下来, 从两堂精彩的课例, 来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巨大影响。
课例一温州实验中学黄慧老师上的《懂你———理解父母》片段
1. 情境创设, 唤起共鸣, 真实再现生活中的冲突。
师:我觉得当老师真的很幸福, 因为学生不仅把我当做老师, 还把我当做朋友, 把快乐与我分享, 把烦恼向我诉说。我的学生向我诉说最多的烦恼就是:父母不理解自己, 觉得父母很啰唆, 总爱拿我和别人比;每天就知道问学习认真吗?考试多少分?父母眼里只有分数, 给我的压力很大———经常为了点小事发生一些小摩擦。
你看这位同学为了打电话, 就和爸爸发生了冲突。 (情境创设取自文章《雪地上的脚印》)
情境创设:
我和父母没什么共同语言, 和他们说话总是被教训, 所以打电话和朋友聊天是我最大的快乐, 可是, 每次我一拿起电话, 爸爸就会开始唠叨:“电话费很贵, 父母赚钱很辛苦……”“真烦!”我顶嘴道, “花多少钱, 我自己出, 可以了吧?”这天刚吃过晚饭, 我想起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忘了告诉同学, 就拿起了电话, 可才说两句, 爸爸又在旁边开始叫了, 真烦, 你越叫我越打, 叫一遍不听, 叫两遍不听, 叫三遍还是不听, 爸爸开始大吼大叫:“你要打电话, 出去打。”“走就走!”砰的一声, 我真冲出门去了。
(真实再现冲突) 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烦恼和冲突吗?
生: (各个都点头) “我做完作业, 打一下乒乓球, 爸爸就来管我。”“我一看电视, 妈妈就啰唆, 真烦!”“我做什么事妈妈都不放心, 都要管……”
2. 倾听冲突后父母的心声, 触动心弦, 激起爱的涟漪。
师:刚才的冲突其实是个真实的片段, 是台湾作家刘墉和他儿子之间发生的, 儿子冲出门去后, 刘墉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父亲的心声。 (在听的时候如果有一些句子触动你的心弦, 请你在听的时候细细品味, 把你的感受记下来。) (配乐朗诵) 刘墉《雪地上的脚印》。
课例二黄慧老师上的《爱你———关心孩子》片段 (略)
评析三十多岁的黄慧老师衣着整洁淡雅, 慈眉善目, 总是微笑着面对学生, 她有着丰富的文学素养与广博的知识储备。将刘墉的《雪地上的脚印》这则美文成功地运用到课堂中, 去打开亲子矛盾的心锁。情景交融, 轻轻步入孩子心灵深处, 慢慢领悟, 读懂我们的父母, 能做到这一点也离不开黄慧老师对孩子的热爱, 对学生的理解。后一则刘苏与母亲的真实故事再一次让我们领悟亲情的可贵。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慧老师那颗丰富细腻的心灵, 是学生的“心灵的导师”。教师从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开始, 寻求有效的理解与沟通, 走进学生的心灵, 化解心灵的冲突, 从而也教会学生学会倾听、沟通, 理解和宽容, 并内化为行动, 她的这堂用心去交流的精彩的课, 给每一位在场的师生以很大的触动, 她的这堂课被誉为“最感人的课例”。
没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是上不出如此精彩的好课的, 这些优秀的教师在平日里, 用心钻研教材, 用心感悟生活, 并真诚地与学生一起钻研思想成长的快乐。这些老师的学生爱上他们的课, 他们的学生将终生受益。
三、教师人格魅力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做“正直的好人”
由于市场经济处在转型时期, 加上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整个社会还处在一个不稳定、意识形态变迁的时代。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价值观使部分教师的道德观念受到一些冲击, 出现人际关系表层化、实利化、短暂化, 乃至人格严重缺失等现象。
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对思想品德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特别注意抵制外界不良影响, 严格要求自己, 处处以身作则, 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能够担当责任。一言一行体现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宣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很好地处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 为人处事体现爱憎分明、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正直好人。符合社会人格标准, 能满足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知识能力的要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是作为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走上讲台的。”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教育, 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教师就应该做到处处为人师表, 事事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产生着积极的熏陶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姿态 篇3
本文以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教研室郑乐安老师所授“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一课的教学为例,诠释笔者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有教学姿态的理解。
一、降低起点“浅”入课,“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是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收官课。八年级下册主要教学内容是法律常识,具体编排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讲起,经过“公民拥有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受教育权、财产权、消费者权益等内容,最后落脚在“我们崇尚公平与正义”,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扩展为社会需要公平与正义观念。其中的公平,无论是“权利公平”,还是“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内涵深刻,目标高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和事情时有发生,本课的教学难度非常大。唯有“以学定教”,教师“蹲下身子”,生活化地选择教学素材,组织教学活动,降低教学的起点,才能在平等对话中让学生感悟“公平”的内涵。
【教学片段一】“不同的小学学习条件”
师:我出生在宁波的一个小山村。瞧!这就是老师读的小学(出示小学的图片)。再给你们看看另一张照片,很熟悉?对,这就是你们读的小学。看了两张照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们学校的条件好。
师:好在哪里?(生答略)
师:是啊,论学习条件,老师跟同学们比,可真是天壤之别啊!这对老师那个时代的人是不是有点不公平?
生2:没有可比性,因为时代不同了。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对。确实,时代不同,无法比较。那就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同时代的学校吧。这是与杭州市结对的一所西部农村小学(出示照片)。看了照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3:他们的学习条件很差……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
师:同样是学生,学习条件有很大差距,你们觉得这样公平吗?(有学生小声说:“不公平!”)确实不公平。公平与不公平是一种感觉,它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本课教学中,授课教师没有直接讲述什么是公平,而是先从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活入手,再设置学生能接受的、接触的情景——“与老师的小学学习条件比较”“与西部小学的学习条件比较”,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深入思考,最终粗浅地感知了“公平在比较中产生”的道理,对公平有了自己的判断依据。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是本次新课标修订的一个特点。因此,降低教学起点,设置生活情境,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大道理”融会于“小故事”之中,应该成为成功教学的重要切入口。
二、清晰目标“导”入情,“弯着身子”与学生共悟
引导学生分清是与非、善与恶,这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如何最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平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公平,是教学“公平”一课的重、难点所在。如何解决这一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呢?
【教学片段二】“老师初中生活中的一段经历”
师:讲到公平这个话题,老师想起了自己初中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那是在初二的时候,学校举行手抄报比赛,我们班有三位同学合作,从查资料、写文章、排版、写字、画画……整整忙乎了一个星期,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校长发奖状时只发给了其中一位同学,原来他在交手抄报时只署了自己的姓名。请问,如果你是另两位同学之一,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4:很郁闷,很气愤。
师:为什么?
生5:因为自己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荣誉。
师:是啊,公平是付出与得到的平衡。当自己付出了却没有得到,或别人没有付出却得到了,我们就会觉得不公平,因为在与人合作时,我们承担了责任,付出了努力,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否则,就是不公平。那么这件事怎样处理才是公平的呢?
生6:找老师,说明情况,要求补发奖状。
师:对!这样做才合情合理。当时,学校也是这样做了,那位同学也道歉了,他们至今还是好朋友。从上面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平就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不倚。公平的本质是平衡。付出辛劳,就应获得相应的回报;同样,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与汗水。
授课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初中生活经历,成功化解了教学“公平”这一抽象概念的困难,让学生认清了“公平也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不倚”“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付出你的努力与汗水”的道理,有效地实施了正确价值观念的引领。
初中学生处于敏感、冲动、感性判断大于理性认识的时期,难免会犯错。对学生的言行做出是非评判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化解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是一门教书育人的艺术。如要教育犯错学生只有学会“道歉”,这样才能继续做同学的好朋友;而“宽容”也是相处之道,为同学间保持友谊不可或缺,等等。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教学的高度,彰显了课程的德育价值:要讲公平,也要讲友情。
上述教学片段表明,思品课不应是生硬的说教,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站在讲台上单向传播知识、灌输道理;而应“弯着身子”,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人生的道理。“弯着身子”是一种倾听的姿势,展示着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开放心态和人文关怀。
三、理清思路“渐”入境,“侧过身子”让学生自辨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难点有其共同特征,或概念抽象难懂,或与现实生活冲突。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公平是相对的”,因为初中生往往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平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公平是有条件的”“公平是相对的”等道理,教学难度确实不小。
【教学片段三】“老师的高中、大学生活”
师:高中的生活紧张而忙碌,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老师参加了1993年的高考,顺利地成为宁波大学师范学院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大学四年,老师刻苦努力,毕业时拿到了5%的留城名额,并通过教育局的公开招聘,成为宁波市第二十中学的一名教师。在老师的以上经历中,同学们觉得哪些地方体现了公平?
生:参加高考、拿到留城名额、通过公开招聘……
师:公平包括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正是这些公平给了老师一次次参与公平竞争、实现人生愿望的机会。
(意外发生了,教师用自己通过努力后获得留城的经历说明公平的论证,引起一位学生的大胆质疑)
生:我觉得老师通过努力拿到留城名额这件事,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是大大的不公平。为什么优秀的老师要留在城里,使农村学生因此而无法享受优质的教学呢?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一场骚动,甚至有听课教师鼓起掌来。)
师(略加思索,接口说):这位同学很敏锐。虽然老师通过努力拿到留城名额这件事本身是公平的,但对农村孩子想接受更好教育的愿望来说,确实不公平。同样一件事,站在不同角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可见,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为此,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以谋求最大限度的社会公平。
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高中与大学的经历,从自己付出努力角度,认证了高考制度、自己拿到5%的留城指标是公平的。虽然之后遇上了“老师留城没有回到家乡小山村,对小山村学生是不公平的”的学生质疑和现场听课教师“鼓起掌来”的意外生成,授课教师仍从容肯定了学生的质疑具有的合理性后,话锋一转,引出了这些事恰好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道理,巧妙地化解了一道教学难题。同时,能引起学生质疑和听课教师赞许学生质疑勇气的鼓掌,本身也说明授课教师很好地营造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平等”的含义。
事实表明,教师“侧过身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不同的看法,让教学焕发出何等的光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面对主人,教师“侧过身子”,当一回“撒手掌柜”,让学生自学自辨,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有的教学姿态。
四、价值引领“深”入心,“站直身子”领学生做人
“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1]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当下生活服务,更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教育是最复杂的人的心灵之间的交流,教师要做“人师”,不做“经师”。英国教育家乔伊·帕尔默就认为:“皮亚杰把教育定义为连接双方的关系,‘一方是成长中的个人,另一方是社会的、智慧的和道德的价值,教师负责把由他启蒙的那个个体带进这些价值中。一代教师应用他们的(智慧的、道德的)价值去教育下一代的学生……”[2]以上论述表明,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领学生体悟生活的真谛,学会做人。教师如何“站直身子”,光明磊落地把学生带进“社会的、智慧的和道德的价值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片段四】“融入生活,主动探究”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聊聊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历过、听到过、看到过的公平和不公平的事,讨论一下所造成的影响。(学生讨论、交流,略)
通过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在找到不公平现象的同时并没否认公平现象的存在。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但我国政府正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效率,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实现公平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维护这架天平的稳定,共享和谐社会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授课教师通过对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生活几个“点的切入”,层层推进,“公平”概念逐步丰满与清晰: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公平是付出和所得的平衡;公平是相对的。再通过“你经历过哪些公平和不公平的事?有何影响”等设问,教师把自身经历这一“点”推向社会生活广阔的“面”。假如说,在“点的切入”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那么,在“面的铺开”过程中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如此教学,处处洋溢着德育之光,时时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授课教师成功地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不留任何说教的痕迹。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过一句名言:“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3]教师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际情况,以学定教,摈弃“高高在上”的灌输、只有教师才掌握“真理”的傲慢,以或“蹲”或“弯”或“侧”或“直”的姿态,与学生共学共悟共思共行。改变课堂,让我们从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姿态”做起,这样的课堂值得人们期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2.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32班、133班137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学期
来,我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努力提高学生成绩为宗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达标情况
1、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中考奠定基础。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①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知道应补充哪些知识,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深度、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④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很多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加强师生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4、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课堂上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难以养成,思想滞后,目光短浅,对本学科不重视,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喜欢上实验课,不喜欢做课外实验,不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没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3、有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现象,合作意识不强,探究能力较差,不能独立总结相关的结论。
三、今后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除此以外,结合班级学生在本学期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在学习期间学到相关的学科知识。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5
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积极探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路子,较好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开拓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按照课程计划,完成好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的教学目标任务。
2,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
3,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以人际交往为主题,围绕学生生活圈的扩展,分别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交往艺术新思维。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这是教学目标。通过半年时间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品德,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交往品德的培养,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情分析
我们学校所处的地区经济不发达,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落后,教学条件和学生基础都不好,所以我们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1、我们学校有二十六个教学班,每个班学生人数都有70人以上,班大人多不便于开展课堂教学。
2、教学设施设备奇缺,二十多个班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其它教室简单的只有黑板和粉笔。
3、学生封闭管理,既没有开展实践活动的时间也没有开展实践活动的空间。学生被限制在家庭和学校这个小圈子里,家庭教育的放任和学校管理的苛刻,导致学生从小参与广阔社会生活的机会少,社会实践能力差,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没有养成。
这些困难的存在,造成我们教学工作的难题是:一是如何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如何具体落实教学目标里的能力目标任务,使学生知行统一。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反复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2、同科教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
3、教师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4、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术,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体资源。
5、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6、组织管理好学生,注意培养学习活动的积极分子,利用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7、协调好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教师,家长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附:教学进度
日期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
9月1—8日 我知我家 收集家庭故事
09—15 我爱我家/难报三春晖 我为母亲洗脚
16—22 严也是一种爱/两代人的对话家 与父母长谈
23—29 同学·朋友 人气指数排行
10月07—13 男生·女生 写成长日记
14—20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 班级举办师生关系论坛
21—27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28—11月3日 世界文化之旅/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收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
11月 04—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11月—24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我的网友’交流
25—12月1日 礼貌显魅力/礼仪展风采 收集礼貌用语
02—8 竞争?合作?/合作!竞争!合作学习
09—1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6—22平等尊重你我他/诚信是金
23—29 做诚信的人 小区办宣传栏:诚信做人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6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兢兢业业,服从学校安排,担任七年级(4)、(5)两个班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和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进行。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一、结合教材,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二、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写有教案36课时,评注式教案16课时。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四、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7
关键词:思品课,小班化教育,教师素养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基本的法律意识、是非观念,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从而为学生健康人格、良好品格及生活适应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而小班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能够从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出发, 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内关照每一孩子, 包括学生的思想品格、精神生活和全部生活,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大班教学相比, 小班化教育是从“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 “强制化”向“人性化”的转变, “失衡性”向“公平性”的转变, 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其自身条件相称的教学机会与教学条件。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能够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减少被边缘化的学生;能够更多地关注教育细节, 适应更多学生的需求。在关系小班化教学成效的诸多因素中, 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小班化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新挑战
一、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新挑战
初中思想品德课应该以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变化为依据,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创设的情境, 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思考感悟、主动践行。因此, 无论从教育的目的观、价值观, 还是教育的功能观、质量观上都应有新的认识。这就是说小班化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从学生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实际出发, 把学生当作是完整丰富的人而不是有用的工具来培养, 不能以应试为目的, 而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在认知水平、动作技能、学习能力等智育方面的进步, 更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明显发展。
二、对教师教学设计的新挑战
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 班级课堂内师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相对增加, 教师花在学生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 基本的教学任务自然可以比大班化教学能更高效率的完成, 但这是以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 要坚持面对全体、适应差异的原则。既要明确全体学生要达到的目标, 保证基本的教学要求, 又要设计出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达到的较高目标,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教师要有效地组织课程资源的开发,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鲜活的情境材料, 围绕教材和补充材料开展具有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多重关系的交互中和矛盾冲突中去探究、感悟和践行, 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 培养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的设计上, 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学生熟悉的或生活中的故事引发问题, 通过层层递进的小的主题活动, 引导学生对教学目标开展深入探讨。可以开展以组内、组际之间的竞争为特征的小组学习, 也可以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挑战
小班化的形式使教室里不再是济济一堂, 课堂教学环境更具人文性、开放性、情感性、生活性。教师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那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从静态走向动态, 从静坐、静听、被动回答到动口、动手、动脑、动情。至于学生座位的排列, 则可以更具需要来安排, 可以是半环形或对称型, 便于“对话”, 可以用椅子围成马蹄形以配合活动游戏型课堂等等。
四、对教师沟通交流艺术的挑战
小班化教学比起大班化教学,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均交流时间大大增加,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 对教师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首先,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 把回答的机会尽可能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覆盖率。其次, 在交流方式上, 生生互动中, 教师要明确提出激发学生探究的疑问, 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在师生互动中, 应多给学生一些选择性思考与答问的空间, 充分肯定学生答问的合理性、创造性, 必要时加以补充、完善, 特别要鼓励学生答问中的不拘成见的思维。
小班化教学教师职业素养的养成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小班化教学背景下, 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 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人格修养, 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滋养学生,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应主动研究和适应小班化的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提高小班化教学实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聆听专家讲座, 提高理论素养, 更新观念、拓宽教育视野。因此但凡有外出学习、听课观摩等机会, 我们一定不要错过, 借此机会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新的理念、经验。其次, 同校同组教师之间、共同体学校同科教师之间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也很重要。名师的教学模式可以模仿, 但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进行创新。集体备课加上二次备课, 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加深对小班化课堂规律的认识, 优化对教学策略的选择。
“经验+反思=成长”, 这是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中外学者一致强调反思在教师素质成长中的重要性, 因为通过反思, 个体与自我对话中产生新的认识, 教师不断修正教育观念和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自我反思:一是写教学日记。记录每天的教学心得, 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整理好之后附在教案的后面, 以备日后参考使用。二是写教学案例, 把教学中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实践记录下来。第三, 也可以用微博实现与他人的共享、交流。
参考文献
论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教师 教学 有效性
思想品德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学科,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性教学呢?笔者认为如下环节将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维度。
1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
要想当好一个教师,教好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有爱和耐心,这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先有爱,才有教育,只有对学生有爱,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才能达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有爱的教育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对学生的爱,则体现在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行为上,比如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后面所谈到的耐心等等。通过这些素质或行为,可以很容易地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和爱戴等类似的情感。这也可以让学生从思想品德课上更容易地联系到生活,让学生收获更多的人生哲理。另一方面则是耐心,教育是一份良心职业,不仅要有爱更要有耐心。没有耐心的爱,只能是无源之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因其不同的生活环境、经历,因而其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教师要做到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素质都得到提高,必须要有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正是对于教育需要耐心的最好总结。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认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加需要耐心。只有有爱和耐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才会去思考问题,才能融入到课堂氛围之中,从而形成自己的内在思想。只有对学生有爱和耐心、对这份职业有爱和耐心,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品德课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
2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当前社会选拔人才标准下,虽然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但在不少地方不少学校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同时,“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发展与健康成长问题,尤其青少年学习压力与厌学、亲情冷漠与早恋等问题,开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①对此,我们知道,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拓展人视野的学科,它涉及了法律、社会、经济、哲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总结性的科目,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之息息相关。由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没有从中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品德教育内容中存在很多中学生很难理解的概念、道理对于中学生来讲根本不能理解,所以只能是死记硬背下来,自然无法融入学生的内心。”②所以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政治的必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课程趣味性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必须知道品德课属于人文科学的一部分,相对需要记忆和理解的部分较多,且不像理科那样有规律。而且现在的教育现状是在初中阶段政治只需要参加会考,不计入中考成绩。高中阶段,理科生也是只需要会考,文科生才会重点地学习,并且在大多数人眼里,品德课就是一门思想教育课,学习起来并没有多大必要。对此,品德课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明确教学任务,作为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学科,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思想,对于社会事件有自己的正确辨别力。因此,品德课教师必须注重这种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把追求与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的有效性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3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被现代教学所取代,但是这本质上似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我们所看到的教学方式,只是从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式的教学,转变为多媒体的运用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学生依旧是听者,教师依旧是传授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内化为思想,更不能指导学生的实践行动。所以说在教学方式上,思想品德课要突破课堂的限制,由固定场所教学转变为活动教学,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学。并且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察觉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真正做到寓学于乐,寓乐于学。笔者认为在实践活动中“马斯洛效应”更有效。在美国学校会经常举办文艺演出,并且基本上可以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角色,文艺演出并不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形成自己的思想认知。
4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注重身教胜于言教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教师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榜样。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是除了家长之外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而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除了传授知识,还有很重要一点的就是育人。由于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高中学生,所以,长时间的相处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而一个品德出众的教师更是能对学生的为人处事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其实与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殊途同归的,课程是以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知识,从而使学生明事理、知得失、正品行,而教师的榜样作用,则更加直接地从行为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就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的榜样作用对教授这门课也有着积极重大的影响,而教师自身要形成榜样,就要对自身严格要求,时刻谨记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就是在学生自身,以及学生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社会群体中也有着一些榜样。这个榜样不同于人们所说的“明星”。毛主席曾为雷锋同志题词“为人民服务”,这一口号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刻下了很深的痕迹,对一代代人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这才是我们所说的榜样。当然,这样的榜样是很多的,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各样的人才。比如教师界的魏书生、郭淑梅;商界的马云、乔布斯;体育界的林丹、刘翔等等凡是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积极影响的,都可以拿来作为榜样。而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或者说教师教授思想品德课,就是要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为自己也找到人生的榜样。这样的榜样不同的是,教师多在于日常行为的影响,而学生内心的榜樣,更多的则是对学生从内心造成积极的影响。对此,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这一点上,值得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去深思。
注释
① 吴林龙.试析青少年德育新兴路径的探索与开拓[J].法制与社会,2010(6):234.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本人主要从事九年级7—12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
二、工作态度:
﹙1﹚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关爱学生,团结同志,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2﹚面对即将参加中考的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和搭档徐颖老师认真研究教学策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选、精讲、精练,以使知识的学习扎实、高效;并针对各班不同的班风、学风,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保证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工作质量:
﹙1﹚为面对全体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看的书、做的题,我都亲自做一遍,以掌握所需时间,合理安排,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凡学生做过的《同步》,我都一一过目批改,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3﹚紧跟时政,排查重点。为引导好学生的复习,我们查阅了去年的中考试题集,把与时政紧密关联的好的题目一一摘录,形成了法律专题试题一份,其它好的题目根据需要运用到每一节课中。
﹙4﹚循序渐进,提升能力。每节课把一题或两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课前出示,以引发学生思考,进入复习内容,并在复习后相互交流、再由教师点拨,达到了激发兴趣——深入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应对中考的目的。
思想品德教学教师个人思想总结 篇10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展现青春活力、体验成长喜悦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困惑和烦恼。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习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技巧,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爱国情感,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善于交往的人、学会学习的人、热爱生活的人、遵纪守法的人、热爱祖国的人。
(二)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课堂教学
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课堂的“平静”和“平衡”,发挥学生的个性,呼唤学生“参与”与“合作”的意识,启发学生勇于提问、质疑、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运用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并注意把问题情景化,形式活动化,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互助合作、体验探究、交流共享的学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接纳学生的“异口同声”,给学生发挥优势的余地;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师生互动;教学研究;创新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界掀起了创新的浪潮,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提倡,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得到了应用,人们对语文、数学、外语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重要的、显著的新现象说明在我国教育领域必然要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支撑教学改革的实施。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必将带动教学活动的创新,从整体水平上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师生互动的意义
在我国的课程类别中,思想政治课程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这与我国的社会历史和发展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我国《普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的分类目标,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国的教育传统表明,长期的枯燥的知识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对新知识新鲜感保持的时间较短,陈旧知识往往调动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一般人在12岁以后注意稳定持续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这说明,在具体事情上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好奇心不可能无限期的保持下去。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结合的角度选对措施,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一点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工作来说更是意义非凡。
(三)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在教学内容实施一段实践后,教师需要对照学生的表现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从评价中获得的有用信息将会成为未来进一步改进教学状况、优化教学路径的重要动力。在应试教育时代,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浮于表面,一般都是通过同校教师听课和期中期末学生考试的方式对之前的教学状况进行考察,很少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察。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内容的推进,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等多方面来推动,在对待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态度上,教师需要运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教学安排,在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争取达到教师、学生、课本、教法、多媒体的多维互动。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能够自由、快乐的学习,在亲切、民主、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一一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辩证地分析和利用课堂随机生成资源
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互动设计,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在意识到课堂教学随机性的同时,做好预防工作,重视对课堂随机资源的生成和利用。所谓课堂随机生成资源,指的是由于学生或教师自身的意外发现和意外提问而新探究得知的知识、方式等。
(四)正确处理课堂互动中的反馈信息
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应时刻关注课堂互动的反馈情况,切实把握好互动活动的“度”,确保课堂互动活动真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需要注意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些学生会趁着浓烈的课堂学习气氛偶尔提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所学知识关系不大,但是会引起其他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三、结语
在初中课堂上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兴趣、帮助教师践行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12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新市民子女,互动性
近年来, 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父母文化条件、家庭教育条件、生活环境条件等多因素的制约, 在融入当地教育群体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包括基础知识薄弱、纪律意识淡薄、自卑心理严重等。这些问题不仅让新市民子女很难融入当地的教育环境之中, 更重要的是影响新市民子女的健康发展。在初中阶段的众多学科中,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心理的学科, 因此, 思想品德学科对于解决新市民子女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明显的效果, 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这些新市民子女往往缺乏与教师互动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上是一群沉默的孩子, 与教师甚至同学都鲜有交流,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教师与新市民子女之间的互动呢?
一、努力走近新市民子女
距离的远近对于互动交流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与新市民子女的互动, 首先要做的就是走近他们, 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 细心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成长环境、性格特征、优缺点等, 当教师对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后, 学生才有可能向教师敞开心扉。在笔者的班级中, 有个刚转进来的学生, 在入校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依然不愿意与周围的同学交流, 也不愿意与老师沟通, 老师找她谈话的时候总是沉默不语。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呢? 笔者认识到正面的正式沟通会让学生产生戒备心理, 于是决定采用“曲线救国”的策略, 每次下课的时候, 总是有意无意地走到那个学生附近, 随意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与他“套近乎”。开始的时候, 该学生还显得比较胆怯, 但渐渐聊得多了, 该学生开始变得自然起来, 并且在教师的带动下, 周围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与该学生攀谈, 于是这名学生的话变得多了起来, 课堂上回答问题变得积极起来, 渐渐地, 这名学生融入了新集体。
二、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与本地学生相比, 新市民子女在知识基础、行为习惯、自信心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 这是造成新市民子女难以融入新环境的重要原因, 然而, 这些新市民子女无疑存在一些本地学生没有的优点, 如果教师挖掘出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重塑自信, 就会更有利于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记得笔者在给学生讲《有朋自远方来》这课的内容时, 因为重点内容是各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 本地学生通过上网、课外图书、旅游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很多的资料, 相对而言, 新市民子女对于国外一些风土人情、习俗习惯则了解得不是很多。尽管如此, 但很多新市民子女因为流动性较大, 国内的见闻反倒很多。笔者了解到, 班级中有一个新市民子女从幼儿园起就一直跟着父母到处迁移, 在很多地方都上过学, 于是在上课的时候, 笔者就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哪些地方生活过, 为班级里的学生介绍这些地方不同的节日习俗等。刚开始, 该学生还有些羞涩, 但在笔者的一再鼓励和其他学生的要求下, 渐渐地放开。讲完以后, 班级中很多学生都十分羡慕这位学生能够经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 见过那么多自己从没见过的事物。在此过程中, 这名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该学生的带动下, 笔者发现班级里其他一些新市民子女也跃跃欲试, 想要谈论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尤其是新市民子女, 由于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行为方式会让他们的这些个性显得更突出。教师若想与这些学生打成一片, 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一定要尊重这些学生的个性, 当这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了解原因, 并针对原因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教给他们学习方法。通过这种个别化的教育, 新市民子女感受到自己被教师重视和关注, 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四、鼓励学生参与集体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新市民子女融入集体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实践活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学习方式, 笔者就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集体实践活动。其实相较于本地学生, 新市民子女的生活实践经验往往更丰富, 这些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其实要普遍强于本地学生, 如果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实践活动中, 就可以有效发挥他们的优势,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保护我们的共有家园》的时候, 就组织学生去郊区一些工厂、河流, 看一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污染现象。来到了郊区, 来到了新市民子女熟悉的田间地头, 他们自身的一些生活经验得到了发挥的机会, 在熟悉的环境下及笔者的有意引导下侃侃而谈。他们说起了自己以前的家乡碧水蓝天的样子, 也谈到了如今工厂林立污水横流的家乡的样子, 可以说, 对于环境污染,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污染, 这些孩子显然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就这样, 在积极的参与集体实践活动中, 这些新市民子女与教师、与同学走得越来越近, 为今后的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市民子女是教学活动中一个特殊而常见的群体, 教师一定要对他们加以关注, 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更要发挥思品学科的优势, 努力与新市民子女进行交流互动, 促进新市民子女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苏丹.如何有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师生互动[J].赤子 (中旬) , 2013 (07) .
[2]龚连发.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互动”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0 (57) .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13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5)(7)(9)(12)(13)班的思想品德的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我在教务、教研室的统一思想指导下,结合“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师生的配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多方面因素,设计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包括对新环境的适应,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对青春期的感悟,学会调控情绪,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及学会保护自己,过健康安全的生活。从情感目标看,作为思想品德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识到良好心理品质,道德素养对成长的作用,从行动中要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学会过富有情趣、健康安全的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本人一方面要传授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及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我十分清楚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是半大小孩,课堂上坐不住,多动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对于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我从不在课堂上轻易发脾气当众批评他们,而是及时指正提醒,课后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因此,我深受同学的喜欢。我从不怕突发事故,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能很好地把课堂突发事故当做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变被动为主动,使违反纪律的同学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主动承认错误,使其他同学又能得到一次思想教育。
本学期的教学本人能按照课程要求有计划的进行,做到心中有数;在后期的复习中,做到讲练结合,讲评及时,在师生的合作中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主要成绩
1、要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前提。
“少教多学,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老师备好课,备好学生。备课中要注意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老师怎样做到“少教”,“训练”的时间如何把握等。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备好课,调控好讲练的时间。所以,我先从从教材的把握上入手,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第二步,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第三,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注重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关键
教学中,本人善于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把握“教”与“练”的关系。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为使自己的教学义务水平不断的提高,教学方法更丰富,我不但经常听同科组老师讲课,和同科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而且还经常听其他科组的老师讲课,了解其他科组老师的教学方法,吸取他们先进的东西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去。
通过学习与实践,本学期我参与了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承担了一次校外公开课(乌苏市戒毒所的同志到校听法制课),参加了校级赛讲课,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精品课选拔中荣获一等奖。
三、经验及体会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现在谈谈本学期的教学体会:“少教多学,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尝试与运用对我而言有一年的时间,我深刻的认识到,个人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践的前提。所以,本人能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教法中。第一,通过业务学习及课余时间学习新的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不断地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第二,改变过去“闭门造车”的误区,而要以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与人合作,备课中发挥集体的力量,多听他人的建议。第三,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在听课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缺点。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生的成绩更重要。七年级学生从市直各小学及农村学校转来,不同的学校对学生的常规要求不同,不同的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开学初一个月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例如课前两分钟,课中、课后、作业习惯等。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坚持,老师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学生共同成长。第五,“少教多学,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老师的创新,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科性质,老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现、领悟“思品课”就在我们身边。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要优点和不足,我们要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来完善自己。通过反思,我发现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自主学习中,留给学生的时间有些少,有时不能照顾到全部。今后应关注学困生,指导他们静下心学习学会自主学习。
2、在教学中有时讲的过多,尤其对简单的知识总害怕学生不会,不敢放手。以后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尤其对学习程度好的班级更要对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3、全面了解各班级的学生特点及学风,对不同的班级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4、进一步探索“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教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圆满结束。成绩属于昨天,明天依然美好。我将带着自信与美好的憧憬,不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思想品德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思想品德教师工作计划08-12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8-12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个人工作述职报告05-26
思想品德教师德育工作研究论文11-20
九年级思想品德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08-30
教师思想品德鉴定证明07-13
教师思想品德鉴定评语01-08
秋学期教师思想工作总结10-05
教师思想品德方面自我评价01-06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培训心得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