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课之体悟与认识

2024-10-17

柔道课之体悟与认识(共2篇)

柔道课之体悟与认识 篇1

柔道课之体悟与认识

1722107李博涵

“柔道,一个既让我怕又让我无法割舍的词语。”这既是目前为止我对柔道的总体感受又是一个学段以来我(对柔道)的心路历程。这学段中,柔道,不必想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从初识的憧憬,激动,对柔道的一无所知到学习过程中的即爱又怕,慢慢领悟柔道的精神,再到现在的无法割舍,领悟到一些柔道的精神并能真切的感受到柔道在生活中深远的意义。对柔道的认识总是随着感受,体悟一步一步加深的。至今为止,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爱上里柔道愿意将这个过程一步步深化下去。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写空洞的,格式化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我要写真实的感受;鲜活的体悟。多年以后再随手翻看,我一定会对曾经接触到柔道而庆幸和自豪。

初识柔道大概是在这学段选课时。一方面抱着对柔道的兴趣,一方面为了舒适的温度和好混的学分,我选择了柔道。第一节课,我听说了柔道就是摔倒并降服并因体验被摔而有了一些体会,也知道了柔道是一门有礼节的运动,这体现在每节课课前,训练比赛前频繁的行礼。我想,也许正是这些礼将柔道与一般的打架比武区分开来,真正成为了一门在更高层面上的救死扶伤,除暴安良的“道”。这些认识总的来说还没有今天写出的这样有逻辑,完善而我的印象也不甚深刻,对于第一节课的我来说最深刻的感受是:柔道课果然挺好混的。

学习柔道主要是在这九周的时间中。这九周里,我最大的感受是:“痛并快乐着”这个词看起来不太好,准确的说是“痛和痛之后快乐着”。从第一周的被老师摔,体验飞一般的感觉到中途的数次体能训练,各种动作练习,身心俱疲,几次想要退却。一次,课前感冒假都已经请好了,但后来上课前有所好转但不如平时,经过一番痛苦的纠结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坚持上课。这一切的“痛”使人退却,但每一次“痛”后内心洋溢出的快乐让我不断地挑战自我。那是一种突破自己的快乐;那是一种坚持之后终于成功的快乐。正是这种快乐一次一次使我突破自己,勇于承受“痛”,永不退却。这九周中,我第一次有了源于自己的对柔道的看法:柔道,就是一种促使人们突破自身的惰性,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自我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的项目。它绝不是单一的体育,而是一种人对世界对自己的看法,态度。

与柔道课的再见也许就是现在了。一学期下来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舍,柔道给了我珍贵的战友式的友情,给了我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教会了我应该勇于突破自我道理,带领我进步。柔道给我了太多,教会了我太多。现在,我对柔道有了新的理解:柔道是一种心态。正是这种柔道心态(也可所以说是柔道精神)指引着我们一步步的前进,一步步的走向更好的自己。相信随着我水平的提升,我对柔道还会有更深的理解,他还会教我更多,带给我更多。柔道课,再见;柔道,永不说再见。

2016.1

柔道课之体悟与认识 篇2

关键词:自主构建,体悟探索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 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 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千米=1000米,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充分经历感知“千米”的含义及建立1千米长度表象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进行合理的估计、推算;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能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 交流;体验“千米”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知道1千米=1000米, 学会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度的表象, 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活动:走100米, 数数大约有多少步, 要多长时间; (2) 米尺一把 (教师准备) ; (3) 每小组一张铁路交通图; (4) 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预设千米

1.播放百米赛跑的视频.

2.出示一百米跑道图片.

3.课前调查:步行100米, 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200步、1分半钟)

设计意图观看100米比赛视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感官聚焦100米.通过课前活动, 既为学生课中研究1000米, 认识千米提供了想象、感受和思维的现实背景基础, 又解决了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而不便操作的实践体悟问题, 为千米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认知阶梯.

二、经历过程, 建构千米

(一) 认识千米的含义

观察思考小明一共跑了多少米? (课件动态演示小明走10个100米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小明的运动轨迹, 在情境中直观感受10个100米是1000米, 数形结合, 丰富学生的感知.

(二) 揭示千米和米的关系

1. 同桌讨论:

(1) 你是怎样知道小明一共跑了1000米?

(2) 如果小明继续跑, 你觉得用“米”作单位方便吗?为什么?

(3) 你能创造出一个合适的单位来记录小明跑的路程吗?

2. 学生汇报.

3. 请学生读1千米=1000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 此时“千米”作为“生活概念”在学生的认知中已客观存在.通过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情境中根据需要创造合适的单位, 是把已有的“生活概念”进行数学化的过程, 促使学生自主构建“千米”概念, 掌握“千米”的含义.

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 百度介绍千米的知识. (运用课件链接百度)

师:其实要想了解千米的有关知识, 借助网络百度一下, 就行了!

课件出示:千米又称公里, 长度单位, 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 符号km, 这源自于kilometer这个英文, kilo是千, meter是米, 千米自然就是kilometer. (请一名学生读)

师:所以千米还可以用符号Km表示. (板书:Km)

设计意图有关“千米”的知识, 教师运用网络资源百度介绍“千米”, 不但形式鲜活, 内容详实, 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渗透了借助网络学习的方法.

(三) 建立1千米的表象

1. 猜一猜

(1) 请学生猜一猜1千米有多长?

(2) 提问:如果用米尺, 需要多少把米尺连起来? (出示米尺)

2. 指一指

(1) 出示学生熟悉的一块地图, 告知学生从希望小学走到鸭血粉丝店, 大约是1千米. (课件动态演示, 用红线标出)

(2) 学生在地图上指一指从希望小学走到哪里也大约是一千米.

(3) 学生自己制定起点和终点, 指一指从哪到哪也大约是1千米长.

3. 估一估

(1) 估一估步行1千米, 大约要走多少步?多长时间? (2000步、15分钟)

(2) 自行车行1千米, 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呢? (5分钟)

(3) 汽车行驶1千米, 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分钟)

(4) 提问:同样是1千米的路程, 为什么所用的时间会不一样呢?

尽管用的时间不同, 但什么是相同的? (路程相同)

4. 算一算

小明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 他上学选择哪种出行方式比较合适?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师小结:为了环保, 平时我们的出行尽量少开车, 倡导低碳生活.

设计意图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 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 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 是学习的难点.此环节的教学, 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分“四层”即:猜一猜、指一指、估一估、算一算, 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表象,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1. 观看生活中有关千米的图片. (略)

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 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2. 推算

(1) 甲跑道, 每圈是200米.如果跑1千米, 要跑几圈?

(2) 乙跑道, 每圈是250米.跑4圈是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3) 丙跑道, 每圈400米, 跑了两圈半, 你知道跑多少千米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千米”后, 教师让学生理性欣赏生活中有关千米的图片, 感受千米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继而推算三种不同跑道1千米的长度, 学生又一次的经历了“1千米”的创造与运用过程.

三、组织练习, 运用千米

1.整理长度单位.

提问:你能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整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吗?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填写旅游日记.

(1) 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乘车去上海, 路过了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是7 () .

(2) 很快, 我们的车驶上了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是274 () .

(3) 在上海我们乘上了船体长约是125 () 的游轮畅游浦江, 沿途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4) 在北京, 我终于看到了天安门城楼!导游介绍它高约35 () .

3.4千米= () 米3000米= () 千米

4.比较四大河流的长度.

黑龙江4370 km黄河5464 km

长江6300 km珠江2216 km

设计意图将已学的长度单位整理排序, 帮助学生构建新的长度单位认知系统.设计旅游日记,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择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既丰富了练习形式, 又体现了长度单位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通过单位换算巩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在比较四大河流的长度过程中, 学生掌握了比较方法.

四、实际操作, 拓展千米

小小设计师:设计旅游路线. (课件出示华东地区铁路运行图:图略)

小组活动:

1.研究问题:

(1) 在地图上用彩笔描出你的旅游路线.

(2) 推算出你设计的这条路线大约多少千米? (图中用课件先出示上海至南京铁路长约300千米, 用红线标出)

2.活动要求:

(1) 每4人为一个旅游小组, 组长分工.

(2) 可运用信封里的材料, 帮助你推算. (信封里装有几根线段)

(3) 写出算式表示你推想的过程.

3.分组活动.

4.学生汇报.

5.比较两组旅游路线, 哪一组长, 哪一组短?

设计意图小小设计师, 让学生动手自己设计旅游路线, 将静态的知识通过操作转化为动态的展现.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画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先设计, 再估算写算式, 并比较旅游线路的长短, 在运用中拓展了千米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五、回顾课堂, 总结千米

1.通过学习, 你对千米这位新朋友有什么认识?

2.课后写一篇数学日记《我认识的千米》, 来感受千米带给我们的数学美!

设计意图结合所学的新知, 课后写一篇数学日记《我认识的千米》,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三行一会一局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一篇:生病的心情个性签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