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体悟式教学(通用5篇)
小学数学体悟式教学 篇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使学生能被教学内容所吸引, 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和体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体验, 促使他们对知识进行感悟, 提高学习效率。
一、猜想创编, 在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分成两个阶段, 一是对知识进行初步感悟, 二是通过探究掌握如何运用知识,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体悟时, 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 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探究方向。例如, 在“一位数除两位数, 除整百整十数”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口算“40÷2= 25÷5= ”, 让他们获得“计算简单”的体验,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些计算简单的除法算式。在创编过程中, 学生都发挥了积极主动的特点, 通过刚才的体验他们创编出许多除法等式, 如:“60÷6= 30÷3= 45÷5= 70÷2= 24÷3= 18÷6= 12÷4= 48÷6=72÷8= ”等。在这种对思维具有极大挑战的学习探究环节,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他们体会到了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在让学生进行体悟和创编过程中, 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领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二、实践探索, 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知识在运用过程中才能被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 使问题获得解决, 对知识有了更深的体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 使他们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究运用的感悟, 从知识的表面现象探究知识的本质, 实现真正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例如, 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 为了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我让学生通过画正方形和长方形来体悟周长的概念。在这个体悟过程中, 学生的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沟通联系, 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新知识并进行再创造, 使知识通过运用真正内化和吸收。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探究和体悟, 他们才能对知识进行创造, 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 传统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把一个事物平均分成两半, 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半。这种教学没有让学生从知识的探究和体悟进行,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出探究的情境,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1和2两个数字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看谁列的多。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开动脑筋, 列出了很多有关两个数字的算式。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 学生的思维积极运转, 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他们计算1÷2的结果时遇到了问题, 教师通过让他们探究8÷4、4÷2这两个算式, 通过与算式1÷2进行类比, 找到了算式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获得豁然开朗的知识感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体悟。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 使他们构建成一个系统的数学体系。
四、引导深究, 在构建知识体系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 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 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 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 学到数学思想、方法, 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情境, 促使他们通过体悟知识来发展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他们在把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的独立性。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在教学中, 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使学生能不断进行体悟, 发展数学综合能力。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数学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使他们在体悟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 使他们在体验、感悟过程中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小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 通过体会和领悟来掌握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体悟, 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体悟,思维发展,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明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黑龙江教育, 1999 (09) .
[2]刘德宏.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阶段性实验报告) [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01) .
小学数学“体悟”教学初探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口算“60÷3= 15÷3= ”有了“好算”的体验后,再把学生组织在猜想编好算的除法题“80÷4= 60÷2= 90÷3= 40÷2= 24÷3= 18÷6= 12÷4= 48÷6= 72÷8= ”这一极富挑战性的活动中。在学习中,我多次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并不在于学生是否能猜想出正确的结果、结论、重要的是通过猜想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学到探究知识规律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发现“75÷3= 65÷5= 84÷4= 42÷3=”的多种计算方法。而学生对口算的感悟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享受到探索活动的乐趣,对枯燥无味的口算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现在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让学生用1、2两个数字组成尽可能多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这一开放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沟通了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探究“1÷2是什么意思”时,老师巧妙地提供8÷4、4÷2这两个算式。学生借助它们,通过类比思考,发现了1÷2与8÷4等算式的本质联系。这样的教学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挈入点,引导他们着力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捕捉联系,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历着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认知矛盾趋于平衡,认知结构得以拓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朱熹不是说过“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无异人也”。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小学数学体悟式教学 篇3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真正的阅读, 应该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沟通与对话。然而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干涉过多, 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权利。沉重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精细的讲解分析, 更是占用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破坏了学生轻松阅读的氛围, 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现程式化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 不能充分理解欣赏课文内容。升学压力让阅读教学功利化, 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规定的阅读要求, 因而学生的阅读一般都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被动的阅读, 对于启迪心智、提高感悟世界的能力没有任何帮助。阅读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长此以往, 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体悟式教学的方法
(一) 在反复朗读中体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说的就是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才能理解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内涵及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可以采取三个步骤进行阅读:首先, 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 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哪些内容可能是重点,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内容……其次, 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精读。要求学生在书上画出重要句和段, 仔细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所要表达的观点, 先是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然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互相探讨, 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也可以体验到阅读分析的方式方法。最后, 指导学生回到整体, 回答在认真阅读了课文之后, 有什么新的感悟和收获, 怎么应用到自己以后的学习当中去。
(二) 在独立思考中体悟
没有问题, 就没有感悟, 所以语文课上,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然后在读中自己解决问题。在讲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 学生就提出了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语言重心到底是“绿”字还是“又”字。我没有急着回答, 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在相互交流中, 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 不时冒出新的火花。有的说在“绿”字上, 因为这个字写出了江南春景之美丽和季节的更迭变换, “绿”字的运用, 使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清新气息, 给人展示了巨大的鲜明视觉效果。有的说在“又”字上, 因为诗人想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感情, 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 而诗人自己却不得不在此时离开江南的家乡, 而且不知什么时候才“又”能回到江南自己的家中, 一个“又”字, 融情于景, 是诗人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他们讨论结束后, 问题也已经解决, 等我把“绿”的用法补充完, 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通过这个教学环节, 我们不难发现, 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更容易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知识把书读活, 由此得到的感悟也更真实, 更凸显个性, 这样的教学使课堂丰富多彩, 精彩纷呈。
(三) 在多向联系中体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联系, 主要包括课文内容和自己生活经验的联系、课文前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课文之间的相互联系,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感悟, 还可以提高感悟效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有联系或相似之处的地方, 教师要加以引导, 因为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从整体出发, 联系上下文, 才能透彻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和内容;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课文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学生可以通过在课文中的意思, 更深层次的了解这个词语的用法, 从而全面掌握和理解这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四) 在比较中体悟
用比较的方法品味、揣摩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句子, 有利于帮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主要包括换词比较, 将课文中用的比较精确的词换成和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 帮助学生领悟如何准确地运用词语;变换顺序比较, 有时可以改变课文中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的顺序, 然后和原文进行比较, 让学生明白词序、句序和段序的重要性, 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添词、减词比较, 课文中有的句子非常精准, 加上一个字或者减掉一个字, 都没有原文表达的效果好, 让学生明白文章精炼和生动的重要性;前后比较, 课文中, 有时一个词语或句子会反复出现, 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比较, 让学生体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及用法的多样性, 加深学生对这个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任, 进行体悟式教学势在必行。体悟式阅读教学中, 教师采取放手的方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积累去把握课文, 体验感悟,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更准确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韫轶.小学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 .
[2]杨帆.体悟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 2010 (5) .
[3]王宪廷.语文新课程体悟式阅读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3) .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悟式阅读 篇4
【关键词】语文 体悟 阅读 理论 途径 模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4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语文体悟教学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师生思想交流方面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撑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对文本的感知、体悟和感悟的过程是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心理理论
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倡导在教育实际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些主张与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所强调的是一致的,因此,有必要利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教学。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的习得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其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建构过程。
二、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体悟式阅读的途径
结合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持,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叙述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悟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它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生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特别是体悟式阅读教学模式。
1.模式尝试。
体悟式阅读教学的两种模式尝试。
(1)对话。在品味语言把握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生活经验与作者对话:即“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波动”。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阅读的重点应是:
①对“月亮”和“荷花”的印象。(导课)
②月色下的荷塘如何。(感知文本)
③荷塘上的月色怎样。(感知文本)
④作者有哪些感受。(感知、研读文本)
⑤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研读文本)
⑥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感受。(感悟文本生命和自我燃烧)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尽的宝库。体悟文本中生命是基础,感悟生命的意义是目的。从感知、研读文本到学生的独特感悟,文本中的和学生自我生命发生燃烧,从而产生出人文的结晶。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及同学的对话中,语文课“工具性”(感知、积累和研读)和“人文性”(感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自我角色化。与文本中人物一起经历、体悟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即“自我角色化”。
在美国的理论中,有一个“自我角色化”理论,是指欣赏者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我等同与作品的一个甚至几个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欣赏者在内心与人物一起经历、体验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在“自我角色化”的过程中,文本生命和自我生命融化,会起到真正有效的人文教育。
学习中,学习者不只对作品内容“自我角色化”也可对自然和社会中一切学习对象,都进行“自我角色化”。实际上,这是学习主体心理上的角色认同和情感迁移,即在体验中,“角色”与“我”的心理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或“主人公即我,我即主人公”的境界。这种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这一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甚至接近于“零距离”,既能直接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体悟,又能间接地获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检验和知识。
语文课本有很多叙事性的和富有情意性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对这些情意性、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体“自我角色化”,实际上也就是“角色认同”和“移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移入作品内容之中。
2.方法尝试。
创设情境,激活生命。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引入。教师如果能把课堂引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在课堂之始初步构建注意体悟的学习情境。出于这个环节处于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所以它也正是调动学生情绪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能使文本生命和学生学习生命都得以激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抓住了引入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等于提高了一半。学生如果能通过引入的环节,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气氛,并且会自觉地把这种求知欲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生命得以激发。
小学数学体悟式教学 篇5
周韫轶:“体悟式阅读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基于自己多年来对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矫枉过正现象的体验和感悟而提出的, 意欲通过研究、实践, 还语文阅读教学以语文的本色。
新课程改革给一度迷惘、困惑、备受社会责难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经过教改思想洗礼之后的语文教师开始以反思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执教生涯, 审视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 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教师不再囿于“应试”的藩篱, 开始自由舒展自己的教学个性, 开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而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矫枉过正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 精练地概括了这种倾向, 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花花动作多, 花拳绣腿多, 花里胡哨多……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 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确有“被抹去了本色, 拧干了原汁, 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的倾向。
基于这种认识,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本色”的语文教学。很欣赏王崧舟老师的一句话:“语文老师要用语文的眼睛看语文, 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 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 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由此我领悟到, 本色的语文教学应该能让学生徜徉在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中, 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作者的心灵, 用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去观照作者的情感和体验, 在作者营造的温馨意境中放飞心灵, 吮吸汉语言文化的乳汁, 健康幸福地成长。于是, “体悟式阅读教学”在我的脑海中就闪现出它特有的灵光, 我要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 让学生倾听到自己生命成长的声音。
记者:“体悟”似乎是一个比较玄虚的语词, 它应该是指向主体内心的一种心理活动。您能否谈一谈为什么会选择从这个角度去探索语文阅读教学, “体悟式阅读教学”的内涵是什么?
周韫轶:好的。记得语言学家王力曾说过一句话:“西洋语言是法治的, 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西洋语言讲究的是规律和逻辑, 而“人治”的中国语言讲究的是直觉感悟, 追求韵味和精神。汉字本身就是表意文字, 它不仅声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 而且还以意美而感心。由汉字组成的经典文章更是充满意蕴之美, 阅读这些文章就要感悟这种美, 体验这种美。宋代理学家陆九渊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这里说的“涵泳”, 是指读书重在追求与作者的“意合”, 重在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韵味和精神。因此, 语文教学的一条十分重要的传统经验便是“涵泳”。无论是朱熹的“学者读书, 须要敛身正坐, 缓视微吟, 虚心涵泳, 切己省察”, 还是曾国藩的“涵者, 如春雨之润花, 如清渠之溉稻……泳者, 如鱼之游水, 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 须视书如水, 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 庶可得之于意之表”, 都强调读书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到文本的语言环境中去口诵心惟, 这样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我探索“体悟式阅读教学”, 是对“涵泳”这一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正如你所说, “体悟”的确是指向主体内心的, 但它并不玄虚。因为它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旨归, 并以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 直接将阅读文本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之中, 引导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经验带有感情色彩地进行体味、反刍, 从而实现经验的升华与超越, 最终实现学生生命的成长。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 “体悟式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积累去把握文本, 去体验感悟, 去思考内化。
记者:可以看出, 您对这个课题的探索既有着丰厚的历史渊源, 又是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 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有何“体悟”?
周韫轶:《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体验”“感悟”可谓关注有加, 诸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等等。“体悟式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精神是契合的。学生的灵气、灵性是客观存在着的, 他们对文本有着自己的独特体验, 可以与文本对话。但大量的语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灵性, 只是在挖掘教材里的东西而没有挖掘“人”本身的东西, 这直接造成了学生灵性的泯灭、志趣的丧失。我在教学中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体悟式阅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努力促进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 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我理解古人的所谓“涵泳”, 体验、感悟应该是应有之意。因此, 面对传统教学思想, 我们应怀有敬畏之心, 汲取合理成分发扬光大。这就是我行走在历史与现实间的一点“体悟”, 这个问题让我似乎也倾听到自己专业成长的声音!
记者:您让我们对“体悟式阅读教学”有了一个比较理性的理解, 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去贯彻这些理念, 您有没有一个操作流程或者一种操作模式?
周韫轶: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架构了“体悟式阅读教学”三个环节:激活———体悟———融通。具体教学流程是:激活 (导读启思, 披文入境) 、体悟 (研读品味, 体验感悟) 、融通 (美读内化, 意理迁移)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激活”这个环节是通过创设适合体悟文章内涵的情境,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 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初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其情境, 学生才能与作者有同样感受, 才能建立与作者、与文中人物心理的沟通、情感的联系, 否则只能当局外人, 作壁上观。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借助想象, 以促使学生进入文中, 步入境里, 观其行、通其心、感其情, 从而发挥情境的感染效应, 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在执教《学步》一文的时候, 首先给学生回放了许多幼儿学步的照片, 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学步经历并谈感想, 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叙说了许多温馨画面和童年趣事。在这样的情境之中, 我引导学生观看一幅幅儿子学步的生动画面, 学生很快就从“推开椅子走到了门口”“挣脱怀抱拼命要下地”“摇摇晃晃走自己的路”等语句中感受到“儿子”学步的一个个细节, 并体会到儿子学习走路的过程既充满惊喜, 又饱含快乐, 虽处处潜伏危险, 却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那份坚持和执著。这样, 通过唤起学生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所反映的生活画面进行体验、感悟, 并把两者有机和谐地融合起来, 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体悟”环节是阅读教学的核心, 它是在前一环节学生联系生活、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又一次入境体验, 通过想象、合作、交流升华体验, 努力营造一种实践的课堂、体验感悟的课堂、师生平等互动的课堂、情意浓浓的课堂。由于阅历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加至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存在差异, 有时仅靠形象的还原、角色的替换, 学生往往还是身不由己、情不由衷。这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适时适当地设疑、点拨引读。或描述画面、提示情境, 或挖掘内涵、提示情感, 或渲染气氛、提示语气, 以促使学生与作者和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如学习《“番茄太阳”》一文, 在学生初读课文, 认识了盲童明明的纯真、可爱、充满爱心、特别爱笑等体貌特征之后, 我抓住了“盲”“笑”“追”三个字, 引导学生研读品味、探究体验, 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与“盲”对话,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生下来就是盲童意味着什么?同学们想象一下她会遇到哪些困难?”意在让视光明为寻常的学生走进“盲”这一陌生的世界, 感知其不易与不便, 为下文感受明明的“笑”做铺垫, 使学生在鲜明的反差与对比中体悟明明的性格。与“笑”对话, 我引领学生走进明明的心灵:“明明无法看到这美丽精彩的世界, 她甚至不知道爸爸妈妈的模样, 她每天都要面对随时随地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危险, 她有着太多太多伤心痛苦的理由, 可是, 明明却笑得开心, 笑得纯真。你从这笑里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感悟中真正触摸了明明的自信、乐观与坚强。与“追”对话, 我通过音频让学生在感官参与和相互交流中真切体验:“文中说笑声追着人走, 笑声怎么会追着人走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明明银铃一样清脆的笑声呀? (放音频) 听了这么清脆的笑声, 你有什么感受?”设计这个问题意在让明明阳光般的“笑”也“追”进学生的脑海中、心田里, 以便更好地感受、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三处对话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驻足、品味、回环、咀嚼, 在读懂明明的“笑”的同时, 也读懂了同为残疾人的作者的心情变化历程:灰暗———温暖———快乐———感动。
“融通”环节重在将学生的所体所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品质。南宋学者陈善主张读书须知“出入法”, 他说:“读书须知出入。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 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 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 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在言下。”如果“体悟”环节是引导学生“入得书”, “融通”则是引领学生“出得书”, 使学生从文本所展开的“世界”中走出来, 站在一定高度和距离上对文本再做冷静的审视, 通过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美读”方法, 实现学生阅读情感的内化和意理的迁移。叶圣陶强调学生阅读时的美感, 不仅使阅读课文时的内容考究“理智地了解”, 更在于“亲切地体味”, 从而“与作者的心灵感通”, 达到对文本的美感共鸣。他因此强调阅读时情感的融通作用、共鸣作用。就是说, 对于课文的认识, 不是为了无生趣的文字符号, 而是为感受鲜活的情感流动。阅读时, 只有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融通了, 情感共鸣了, 其学习语文的“兴味方面和受用方面才有莫大的收获”。执教《掌声》一文, 学生体悟到两次“掌声”在小英身上产生了神奇的效应, 让原本自卑、胆怯、忧郁的小英变得自信、坚强、快乐, 我引导学生回味“掌声像冬日的暖阳, 能温暖人们的心田;掌声像葱郁的大树, 为炎炎夏日送来一丝凉爽……”, 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轻轻地告诉自己……让我们真诚地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大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同学们, 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掌声毫不吝啬地献给需要他的人, 把我们的爱撒播到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在美读中实现了情感升华, 在美读中丰富了人生体验, 在美读中完成了生命成长。
记者:回顾自己走过的路, 肯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感怀, 沉淀出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 请您择其中一二事与广大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分享, 好吗?
周韫轶: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都是历经岁月淘洗的佳作美文, 皆为浩瀚文化海洋中的珍品, 每篇美文都是一个沁人肺腑的情感磁场, 都是一段意蕴深厚的人生积淀。阅读它们, 就是与大师对话、与智慧对话、与人生对话, 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单薄的心灵因一种精神的充溢而丰满起来。在探索实践中, 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阅读教学是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去体验、感悟, 让学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因阅读体悟而更加丰富。当然,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人生体验, 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才能确保在文本与人生间出入自由, 伸缩得体。
因此, 我觉得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语文教师会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让自己和学生在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中美妙地相遇。一个热爱生活的教师会永葆童真, 充满活力, 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目标。歌德说:“人们只能认识自己所爱的, 爱或激情越强烈, 越充沛, 认识就越深刻, 越完整。”因此, 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热爱生活, 语文素养不仅仅是文字功夫, 缺少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生活的体验, 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言就会干瘪苍白, 枯燥乏味。我总是试图将文本和学生的生活世界, 和学生的课外阅读打通, 不只着眼于对一个字的揣摩、一句话的斟酌, 而是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积累、生活积淀, 用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 引导孩子们透过文本这扇窗, 睁眼看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我发现当把视野投向教学之外, 反而能够在生活中获得大量的灵感, 让自己的教学思路变得更加灵动而多元。
语文教学向生活挖掘资源应该是语文教师一种自觉的意识, 这种意识和自己的教学活动应该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 是水乳交融的, 这是生活的厚度、语言积累的厚度、感悟的厚度。用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唤醒孩子们的感受, 告诉孩子们:要做一个善良、真诚的人, 爱生活, 爱家人, 爱朋友……推开心扉, 用心灵触摸自然, 拥抱生活, 品味情感。师生用彼此的经历和感悟去扩充课文的内涵, 让文字变活, 流露出人性, 让课堂开放成一扇窗, 引领孩子们走向更为宽广的天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语文教师是用整个人生在备课, 也是在用整个人生在上课。
另外, 教师要有文化, 这个文化不是知识, 不是学历, 而是一种文化积淀。我们不能有知识没文化, 有思想没理想, 有欲望没道德。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文化积淀上下工夫, 当然, 这文化积淀也包括知识。语文课堂要充满书卷之气、史化之气、儒雅之气, 文而不冶, 雅而不俗, 活而不乱, 情趣盎然。
【小学数学体悟式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策略07-17
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策略分析论文06-20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05-27
小学数学练习教学07-19
激情教学小学数学05-12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06-11
小学数学思维教学06-15
小学数学快乐教学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