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观后感

2024-07-25

《老师好》观后感(共15篇)

《老师好》观后感 篇1

《老师好》影评

《老师好》是3月22日上映的青春校园类电影,讲述了发生在七八十年代的师生之情。故事发生在1985年的偏远山城。南宿一中的优秀教师苗宛秋踌躇满志,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中学生。开学第一天,霸气十足的苗老师便给这群性格张扬、问题多多的学生们一个下马威,无论是桀骜不驯的混混洛小乙,还是一脑袋鬼点子的王海,无论是投机倒把的耗子,还是虚荣张扬的关婷婷,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只不过这时的这帮孩子表面顺服,背地里却与“苗霸天”对着干,拆老师的自行车,恶搞老师的水杯,等等,虽然每次都知道这样做逃不掉老师的惩罚,但是他们却依然固执的反抗着,这或许就是每个青春期孩子必须经历的叛逆期吧。

就在这老师与学生斗智斗勇的生活中,老师于学生们也渐渐相互理解,苗老师深切的关注并了解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洛小乙虽然桀骜不驯,但他很爱自己的爷爷,并非常想加入中国共青团;关婷婷虽然虚荣张扬,但她却心地善良,爱好表演;刘昊表面爱财四处兜售小商品,其实是因为自己得了脑瘤要做手术,想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等等。苗老师了解过后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组织全班学生为刘昊捐款治病,也正是这个时候,全班的气氛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学生们开始感受到苗老师虽然外表看似霸道古板,不近人情,实则认真负责心系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孩子们在这次高考的人生转折点上抓住机遇,能有一个好的未来,苗老师督促学生们抓紧每分每秒去学习,自费给住院的耗子寄去一大摞的复习资料,不计报酬的帮安静给需要补习的学生补习功课,让学生放下手头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去学习,面对高考苗老师似乎比学生都紧张。学生也深切感受到苗老师的爱,开始时时处处为苗老师着想全班同学趁着自己课余时间到处帮老师找他丢失的自行车;组织全班同学给老师颁奖;老师因为在家里帮学生们辅导功课被举报,学生去县里为老师澄清等等。曾经斗智斗勇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始渐渐变得互帮互助,甚至成为了好朋友,最后好学生安静因为骑苗老师的自行车出了车祸,没有参加高考,苗老师自责不已,没有参加班级的毕业合照,从此回自己的乡村老家继续教书育人,直至退休。

故事的主人公苗宛秋老师上学时代就是一位出色的学生,因为成分原因,没有读自己向往的北京大学,在老师的点拨下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他一直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这位老师不仅有过硬的教学能力,他“对付”学生的能力也是一流,班里桀骜不驯的混混洛小乙、一脑袋鬼点子的王海、投机倒把的耗子、虚荣张扬的关婷婷,最终都被他的言行给感化了,最终变成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苗老师还有不慕荣誉、一心为了学生的良好师德品质,用自己的积蓄给学生买资料,不计报酬的利用自己休息时间辅导学生们功课,学校破格分的房子苗老师也没有接受,最后回到自己的乡下老家继续教书育人,这种高尚的师德值得每位老师去学习。

这部影片很容易让我们回想起我们的青春,我们的青春大多还是在学校的课堂里,更多发生在日常跟老师的斗智斗勇,给老师私底下取外号等等。中学时代的老师也是真的负责任,他可能会把你留下,可能会认真的批评你,苦口婆心地指导你,处在那时的师生情绪真的让人动容。影片中也出现了很多怀旧的元素,比如收音机,小卖部,零食,自行车等等,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如果下次讲起老师相关的电影,我想很多人都会想起《老师好》这一部最能打动我们的、唤醒深藏在我们记忆中的师生情吧。

《老师好》观后感

204月3日下午,我所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老师好》。

《老师好》这部影片以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为时代背景,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以苗老师与他的学生“斗智斗勇”的校园日常生活为主线,再现了师生百态的校园轻喜剧。

《老师好》讲述了三代老师的故事:苗宛秋在他的老师的点拨下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多年后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影响着调皮学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的师生情感内核却没有改变。八十年代,我国的物质条件普遍不丰富,但师生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尤为突出:“我们那个年代,大部分老师都和苗宛秋老师一样,把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第一要义”。

《老师好》平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老师望生成材、学生稚嫩叛逆,老师煞费苦心、学生感动回报;对师生情谊的刻画,对真正好老师的反思,《老师好》做出了大有裨益的尝试。难以磨灭的师生情,最终成为彼此最珍视的回忆,“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不仅是苗老师的心声,同样也是学生们的心声。

“老师好”三个字,简单、平凡,没有繁文缛节,没有绚丽奢华,但是,它是如此神圣如此高雅;“老师好”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一声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和代价之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一支粉笔两袖清风,四季耕耘润物无声。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不能忘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忘记老师给我们成长过程的陪伴。老师声嘶力竭的背后是对学生成人成才的殷切期望,老师的严厉要求是让学生成为社会栋梁的伟大理想。

祝愿天下老师都身心健康,祝愿天下老师都桃李芬芳!

《老师好》观后感

由张栾执导,于谦、汤梦佳、王广源等等主演的《老师好》讲述的是一部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南宿一中的一群既可爱又调皮捣蛋高一学生以及和他们的班主任苗宛秋的故事。

《老师好》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有史以来,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的不一样的看法、声音,但对每个老师来说,自己的学生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能有个正确的选择,那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的望其成才,学生的稚嫩抵抗,老师的求而不得,学生的为其努力,付出,感动,回报,并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报,但是却随之而来,你可以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可以说,这才是人本来的样子。

整体来说这部片子,有泪有笑,全场一起大笑的片段又很多,一起抹眼泪的点也很不少。这部电影的结局就这样……让人深思,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老师与学生,与这个社会的关系总是那么和谐中总带点不完美,时代如何发展,老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好》观后感

学校发了《老师好》电影兑换券,跟同事一起去电影院欣赏了该电影,正如网上评论,该电影的确能给人们带来很多感触。电影所表达的价值观,所崇尚的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一泓清流带,给我们很多甘甜,我想这也是大家好评如潮的原因。

教育关乎千万个家庭,又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可见教育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是多么的重要,关于教育的话题始终能成为热点,关于教育的改革也始终是关注的焦点。我们国家伴随着改革开放,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入学率和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在教育这项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关注聚集于学生,其另一个关键角色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教师。教师可以说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他不仅传授知识,也能指引学生的成长,在最美好的学生时代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将是我们永恒的美好记忆。

电影把我们带回了七八十年代的校园,再次体会了那纯洁的师生之情,苗宛秋在老师的点拨下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从此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了许多调皮捣蛋的学生。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苗宛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一个个经典的角色,其实就在我们学生时代的记忆里,好像写就是我们自己的校园故事。此情此景多么引人共鸣,在观看的同时,我也不断的回忆自己求学历程中遇到的老师,他们的形象还是那么清晰,他们的敦敦教诲还在耳边回响,顿时热泪盈眶,切实被电影所感动也被自己曾经的好老师所感动。

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我想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当成职业,教师更应该是我们的事业和情怀,让我们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像电影中的苗老师一样以无限的热情和职业情怀投身于教育事业。

《老师好》观后感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由张栾执导,于谦等主演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勾起了很多人对于学生时代的怀念,也让大家想起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电影《老师好》以苗宛秋老师(于谦饰)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片中苗老师一出场就展示了一个严师的形象。痛斥化妆、烫发的学生,与问题学生正面刚,一言不合就没收……这怕是每个学生都似曾相识的场景。影片以这样一个说一不二的形象为矛盾的起点,讲述了一个毕业班的学生三年来与这位班主任间发生的故事。这不是我们的故事,却能让我们产生共鸣,为困难的同学捐款、在繁重的学业之余参加艺术节、争分夺秒的读书、偷偷摸摸的参加补习……每一个点都好像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这个故事展现的师生情一代传一代,时间在变,故事在变,师生情不变。师生关系,好教师的标准,这些经常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被被讨论的话题,一言不合就被广大网友群攻的教师职业,让从事教育行业的我们往往感慨,怀念80年代的师生情。当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用现代教师的四个标准时刻勉励自己,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老师好》观后感 篇2

用什么丈量好学校、好老师?考分还是孩子的快乐

好老师,好教育,拥有穿越时空、滋润人心的力量,以至几十年前的学习生活凝注笔端时依然如此生动形象、历历在目。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实却和深情的散文有了大不同,很多孩子对学校、老师的感观甚至显得有些漠然。在四年级小学生欣欣的眼里,学校就是一个让她“压力很大”的地方:“我不喜欢上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好多啊,怎么写都写不完,一点儿自由的时间都没有。”在一些学校里,和欣欣有着一样烦恼的孩子并不少:安徽两个六年级女生服毒自杀,并留下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

“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于用外在的技术指标评价老师和学校。在升学率、考分的影响下,尽管看似名校名师不少,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好老师。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评价体系评判老师、学校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同样强调好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中小学阶段,人格养成、习惯培养、品质塑造等都比知识传递重要得多。好的学校和老师一定是遵循教育规律、善待孩子,能够让孩子自然快乐成长的。”

师生关系本该传递的是什么?焦虑还是温情

“好学校和好老师是由遵循教育规律的理念和好的体制共同造就的。现在的很多师生矛盾、厌学情绪,看似是学校和老师自身的责任,实则直指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升学率竞争和更深层次的畸形教育价值观。”杨东平如此解释好学校、好老师难寻的根本原因。教育理念的异化使得好学校、好老师的成长缺乏必要的价值支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奋斗不止的目标,而不知从何时起,“起跑线竞争”将教育的目的悄然演化为培养高分、听话的“好孩子”。有学者指出:“当教育变成了一条环环相扣令人沮丧的生物链,生物链的顶端是大学,而从幼儿园开始的所有教育都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高考的‘预备班’时,学校和老师传递的就只有焦虑没有快乐了。”

在忽略了教育常识与规律的理念引导下,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也成为阻碍好学校、好老师产生的现实存在。杨东平认为,尽管自2007年之后全国城乡就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但时至今日,社会崇尚和奉行的依然是精英主义的价值。巨大的学校差距、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赋予义务教育本不应具有的激烈的竞争性和选拔性,从而引起了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家长之间不合教育规律的攀比和竞争。过多过早的竞争使得评价“好学校、好老师”的标尺也成为了冰冷的成绩和数据。

塑造好学校、培养好老师“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还原被曲解的教育使命,让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是好学校、好老师的养成过程中自上而下、必不可少的价值导向。而在正确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育制度的改革同样至关重要,要做到政府依法办学,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学校、老师依规律教学;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评价学校、老师,真正把孩子们从书山题海的压迫中、高度的选拔竞争中解放出来。

而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出发,积极分析研究现有课程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则是好学校、好老师的养成过程中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负责“新学校行动计划”的国家督学李希贵认为,好学校、好老师的培养要注重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构建健康和谐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变成幸福的乐园,老师才能成为学生喜欢、钦佩的老师。李希贵还指出,塑造好学校、培养好老师不尚空谈、重在行动。恰如维特根新坦所言“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方能塑造好学校、培养好老师,也让孩子真正感悟教育的快乐和魅力。

好玩具胜过好老师 篇3

何园长笑了,说:“你要听清楚我的问题啊,我问的是你会玩积木吗?”这时我有点晕了,积木不就是一块搭一块吗?横、竖由你决定,措好不倒就行了。何园长看出了我的困惑,拿出两块积木给我,说道:“你看看用这两快积木能产生多少种组合?”我仔细看了看这两块积木,严格来讲,它们是塑料做的,应该叫“积塑”只不过是我们中国人叫惯积木了,所以也顺着就叫积木了。这积木可以上下组合,也可以左右衔接,可以上面叠一半,叠四分之一,还可以反转一个积木,来来去去也就五种组合吧。当我得意的将我的答案告诉何园长时,何园长又笑了,说道:“这个答案,单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想出来的组合都不止十种。你要记着一个原则,对于孩子来说,有一点不同,就是不同。往往我们大人觉得差不多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一样的。”接着何园长在我刚才试过的组合里面,重新又组合出几个不同的组合,并且把不同的细微之处指给我看。我仔细一看,还真的不同。原来这种叫“多纷”的积木,两块的组合多达36种,可以说是世界上组合变化最多的积木。

何莹是“开睿迪儿童天赋教育集团”的创办人。对于何总的称呼,何莹更愿意别人叫她何园长,毕竟她有着近二十年的幼儿园从业经验。现在“开睿迪儿童天赋教育集团”的业务范围包括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多元智能皮纹测试,心理咨询等等,目前还是“多纷”积木的广州总代理。 接触到“多纷”积木,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开睿迪教育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儿童潜能开发,通过采集孩子的基因、皮纹等方法,检测儿童的先天潜能和大脑发育状况。然而根据孩子的先天优势和大脑状况,有没有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能进行开发呢?何园长和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丘晓辉先生四处参加展会,出席讲座,苦寻良方。

直到有一天,他们听了蔡伟忠博士的一个“玩中学,学中玩”的讲座,才猛然发现。这套来自英国的“多纷”积木,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几块普通的积木,在蔡博士手中像变魔术似地变出好多组合,你说它像什么,它还真的像什么。由于“多纷”积木的特殊组合,它连续荣获2004、2005、2006年美国创意金奖,英国最有名的,最权威的NATLL授予优秀教学用具奖。

大量实践证明,积木对儿童大脑的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手,是人体皮纹最复杂的地方,它拥有人类身体器官中。最精巧的19块小肌肉:也是神经纤维最集中的地方,神经纤维数量高达100万根;还是人类神经感觉最敏锐的地方,甚至,从人的大脑皮层显示的资讯来看,手的神经反射区,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面积最大。人有许多器官都不如动物,眼睛不如鹰锐利,鼻子没狗灵敏。但是人类的大脑和双手,却远远胜过其他动物。人类主宰世界的开始,正是从猿的直立行走开始,手的解放让大脑快速发育。人类所有的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双手解放的基础上。可以说手是智慧的代表,是人的第二个大脑。儿童玩积木的时候,手指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的广大区域,而通过大脑的思维和眼睛的观察又可以不断纠正改善手指的动作精细化程度。长期玩积木,不但可以促进儿童的IQ和EQ的发展,而且它还能帮助孩子克服坐不住、静不下的不良习惯。

何园长首先在下属的两家幼儿园开展了创意积木课程,现课程已作为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游戏与玩具研究部的游戏中学习计划项目之一。在幼儿园的积木课程中,孩子们非常喜欢这套积木,他们的专注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长们都反映:从来没见过孩子在家这么专注地玩一样东西,原来“玩”可以隐藏着那么大的学问,这课程应该一早就引进了。

何园长告诉我:积木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不会玩,买一套积木回去,没几天就给孩子扔在一边了。而开容迪公司教家长怎么去玩积木,怎样利用积木教会孩子形状、颜色、数量、长短、高低等基本概念。甚至连加、减、乘、除都可以算。这样,积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玩具了,变成了教具。孩子在6岁前,不用学太多知识性的东西,但是一些能力必须锻炼,像手眼协调、想象力、专注力、观察力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学习,那才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科学。

《好老师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篇4

陈长海

近些时间,听同事介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很有看头。我于是也跟着潮流买来一本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便被书里的金句良言、教育理念深深吸引住了,使我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批评孩子“像牛顿一样”

我们都熟悉牛顿醉心于实验的故事: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他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书中的尹老师经常说她的女儿“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的话,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女儿的“牛顿行为” 常常给她添乱。比如刚买来几百元的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作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接下来考虑蛋壳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到学校里忘记了带东西。这时她总是不责备,总是说“你总是像牛顿一样”,心平气和地接受,理解孩子的感受,想办法帮助她克服缺点。回想自己,当我发现我的孩子犯错误时,我常常会简单地批评“你怎么会这样不小心”“我跟你说了很多次了,你还这样”。其实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

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我们

要理解孩子犯错误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和“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眼前犯错误的孩子看成“牛顿”,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像牛顿,在批评中给孩子以期望。这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对孩子的错误一分为二看待。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尹老师强调要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愉快的事。她想方设法让她的女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尹老师常和孩子玩“开小卖部”买卖物品,教孩子学加减乘除,促进孩子数学运算能力,在玩中感悟到数学的魅力。女儿一周岁前,就开始一字字指着给她读故事。当女儿开始说话时,就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到了上一年级前她就达到了三年级的识字量与阅读水平。尹老师希望孩子大量阅读,她就选用了有很多悬念的金庸小说来“诱惑”她去阅读。有时,自己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女儿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我才读到这里,后面你自己去看。尹老师极反对让孩子写“暴力作业”,为了抵抗暴力作业,她让孩子宁可被老师惩罚也不做。有时老师的作业是机械重复的,她就帮孩子做作业,省更多的时间让她做她自己喜欢的事。她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从来不苛求孩子考100分,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尹老师说:“学习为

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很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好一门功课,首先要让她喜欢这门课。只有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尝到乐趣,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尹老师在书中很强调学习不要带功利性,而是让孩子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乐趣。所以,在我们平时教学还是家教中一定要思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心呵护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好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学习是轻松的。

三、孩子的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尹老师认为,儿童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孩子在小事上有正确的观念,不误导孩子,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因此我们不要以成人的知识嘲笑孩子的无知,不要以成人业已成熟的思维方式批评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比如对于解决孩子难吃饭的问题,她用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当孩子表现出不爱吃饭,家长不要刻意地说出来,更不要教训他,也不要急于找替代品。就装作你不知道,该让他吃什么,就把什么东西拿来;不吃,饿一下,就行了。在学生学习环境方面,她认为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这样,能让孩子培养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另外,她在让孩子感受生活用的美好之外,也让孩子知道生活还有阴暗面,还有危险。在认识阴

暗面中,培养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她总是能从这些细节中培养孩子的品质,对我很有借鉴作用。教育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正确的教育理念,欣赏孩子的细节上的优点,发现孩子生活在的细节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老师,好》观后感 篇5

或许,在年少轻狂时,若听到老师讲述他的青春,我大概就是一笑而过,过几天就忘记了吧。 而在青春的刻刀在脸上留下岁月痕迹的当下,听到苗老师讲述他的年少,给我的内心带来很多的触动,感慨连连。

我开始意识到,有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开心的,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做自己想做的且可以为人为己创造价值的事,虽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那一定是人生中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一件事。

影片中,关婷婷因嫉妒生恨,故意说谎,不仅伤害了安静的心,而且还破坏了小乙的入团一事。一时赌气,一味顾着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不考虑事情的正确与否,纵使自己获得了快乐,但却是短暂的,也为后来自己那段看似情深的友情为此断裂而埋下伏笔。

电影是美好的,它给了你一个试错的机会,又给了你一个补错的机会。当关婷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在班上作自我检讨时,苗老师感到欣慰,看着同学之间的包容与团结,我也不禁为此动容。

只是,电影会给演员机会,但人生呢?机会会有,但不是一直都有。

说回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苗老师讲述他的青春年少时的那个片段。

悦耳动听的旋律,从苗老师手里的口琴轻轻传出,打碎了那个年代里的沉闷,再绕过泛黄的课桌,声声入耳;一张未曾褪色的录取通知书,却抵挡不住那个年代的硝烟,化作书柜里的藏品,藏在无声岁月中。当影片响起属于那个年代里的歌声,我渐迷醉其中,不能自拔。

在有信仰的年代里,做事总有一股满腔热血。但在一个信仰多元的年代里,总是伴随着很多诱惑,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偏离航向,到不了梦想彼岸的危险。内心如何做到坚定梦想的信念,有所信仰,就显得如此重要。

幸运会格外照顾努力、认真的人。关婷婷、安静以及小乙等人凭借着努力与汗水获得了冠军,一行在苗老师家中欢乐聚餐时,小小的屋子,白炽灯光虽然微弱,但却清晰了每一个人的笑声与追求。

揉了揉眼角的手,像是发出来某种信号,内心开始独白。他们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且可以为人为己创造价值的事,虽然有时候不一定是正确的,但那一定是人生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我渐渐明了,再次望向荧幕。只见安静的目光,始终注视着手里拿着的“藏品”,我似乎看到她眼里的抉择,开始理解片头所言,“苗老师所看到的希望”.

是的,安静的抉择,正是苗老师所看到的希望。

然而,青春的选择,有时候是任性的。安静骑着苗老师那辆自行车转方向的时候,我知道,她在做自己想做的且可以为人为己创造价值的事,虽然有时候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

当安静安安静静倒在血泊中,苗老师看着手里,一只曾在课桌下偷偷编织,如今却被青春的热血染红的蝴蝶时,一时难以言表,时间亦是无言。染血的蝴蝶,慢慢张开翅膀,翩翩起舞,它偷偷告诉了时光,自己见证了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三十年后的某个日子,蝴蝶挂在枝头,如同夏日阳光,沐浴着渐渐远去的身影,也照耀着安静微笑的脸颊。

当青春把最后一个身影拉进毕业相片中,影片为此落幕,但人生依然继续。

《老师・好》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在注重学生个性描画的同时,也花费了很多笔墨去描绘老师,让我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去看待青春,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同时,我也发现一个青春题材的通病,那就是绿皮火车了。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个人,喜欢乘绿皮火车去远方追求?

或许,我们总觉得自己距离美好的事物很远很远,很难触碰的缘故吧,一方的成就往往需要另一方的牺牲。

起初看到小乙的斧头,被扔在课桌里,又扔在关婷婷家里的餐桌上,我以为那会是一场怎样的腥风或血雨。然而,轰轰烈烈抵不过老师的细雨轻风,一切的一切,被春风感化,归于平凡而伟大的学习中,或许,这正是一些人的青春吧,年少竟如此安好,安好。

后记:在此,特别感谢我的朋友C君,亲自挑选了这一部影片,让我有机会观看了这么好的一部电影。不然,要是让我挑选的话,估计就是在某部科幻片里假装热血青年。因此,谢谢C君!同时,这也让我坚定了以后多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的决心,朋友往往会带给人一些惊喜,以独特的眼光发现的美,分享后,让我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谢谢你们!

《老师好》观后感 篇6

想到初三的班主任汪老师,他是一位认真而有激情的老师,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不知如今的他,有没有很大的变化,还是微胖吗?想起某个早晨,你问我们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一群女生在底下捂着嘴巴笑!嘿嘿!那是昨晚的睡前我们讨论的话题!

想到我初三的英语老师,也是我孩子的班主任。我总是喜欢在给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找寻老师那时给我上课的身影,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然而却清晰的记得老师问我,怎么英语竞赛就考这么点分?悲催的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心里是这样想的:“不错了,80多呢”。不学上进的我啊!

成为好老师,难否? 篇7

1. 懂学生, 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英国小说家、诗人吉卜林曾说, 帮助无知的人得到智慧永远是一桩功德。教育是最大或许也是最好的功德之事。读懂学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学会读懂学生的表情和语言, 教师的眼里要有学生, 在以目光与学生交流的同时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好感,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通过学生有意无意的语言, 去探究语言表象后的真实信息和想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学会读懂学生的错误和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读懂学生的错误, 错误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学生的信息; 同时, 也要读懂隐含的 “亮点”, 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欣赏。读懂学生的心理, 教师才会真正“认识”学生, 了解学生的表现是 “因何而起”, 学生的反应 “何以如此”。

2. 懂专业, 多元的知识结构让教师更加自信

苏格拉底曾经说,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点燃火焰。那么老师应该就是举起知识火把的那个人。当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仅仅依赖于大学毕业时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 终身教育、远程教育已经融入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并且, 各个学科的交叉渗透也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科教育的整体化是21 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 而应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 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育功能。

3. 懂教育, 帮助每一个孩子挖掘潜力, 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 珍惜爱护这种美, 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现代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 要认识到教师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发展、民族与国家的未来, 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幸福与希望的重要事业, 从而形成对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现代教师要做到以素质教育为本, 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 参与教改与教育科研, 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 同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使自己成为 “专家型” “科研型”教师。

4. 懂生活, 教师正确地对待生活才能更加热爱岗位

陶行知曾经说,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对于如何教书育人的问题, 需要教育者与时俱进, 不断地给教育注入新的内容。教会学生懂得如何生活, 在今天这个社会就是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教师要成为一个会生活、懂生活的人,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生活情趣、生活目标和生活质量。一个人热爱生活, 才会热爱亲友、热爱学习, 才能真正懂生活, 从而具有生活的责任心和成就感。这样一个有着生活热情的人, 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5. 无私奉献, 不计得失, 守住清贫

陶行知先生的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一直是激励教师的精神力量。教师岗位存在的意义莫过于以自己的力量有益地影响别人的生活和学习。教师, 这样一份有着特殊意义的职业, 每天面对着看似相同的学生、相同的课本、相同的教室, 但其实真的只是看似相同而已,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 有着不同的个性, 课本也有不同的建构和教学设计; 或许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很容易, 但是做一个懂学生、懂专业、懂教育、懂生活的好老师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心血的。而这些都离不开重要的奉献精神: 守住清贫的岗位, 愿意以三尺讲台, 三寸舌, 三寸笔, 换得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 十载风, 十载雨, 静候十万栋梁的诞生。成为好老师, 难否? 不难矣!

摘要:好老师, 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渴望遇到的, 是社会和家长需求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本文拟从懂学生、懂专业、懂教育、懂生活以及无私奉献、守住清贫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给予广大教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懂学生,懂专业,懂教育,懂生活,无私奉献

参考文献

[1]陈丽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导刊, 2007, (7) .

好方法成就好老师 篇8

一、写作训练知识点很具体

虽然授课教师抽到的课题很宽泛很大,但他们都把它浓缩到一个写作知识点上。例如,第一个课题是“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授课教师把它缩小到“人物的动作描写”。第二个课题是“献给母亲的歌”,浓缩到“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第三个课题是“那些与生活的不期而遇”,缩小到“写有感染力的人物”。第四个课题是“谁让你心动”,浓缩到“心理描写专题训练”。

二、写作方法的指导点拨

每一个课题的完成都是通过名家作品、经典名著引路。例如,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中,所选的范文是《游子吟》和《田野上的白发》。两篇课文所表达的抽象情感是:母亲对在外孩子的牵挂、思念之情和儿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选文都是通过具体的物来传达,《游子吟》所选的物是“针线”,《田野上的白发》所选的物是“白发”。通过师生之间的分析归纳出这种写作方法叫做:“以物载情法”。练笔环节,老师要求学生通过“以物载情法”讲述“母爱”。课堂上寂静的五分钟后,学生一篇篇满载真情实感的文章,感动着每一位听课老师和评委。如,一封信中写道:“……虽然,写给妈妈的信,我的语言很青涩,但妈妈把它当宝贝一样保存着……”发卡事件(王冠发卡妈妈送给我的礼物)妈妈留言说:“宝贝女儿,无论你在别人眼里是什么,在妈妈眼里你永远都是公主……”“人物的动作描写”学习范文是《背影》中父亲爬月台情景,写作方法是:写连续性动作、选精准的词语、抓动作的细节。“写有感染力的人物”,所选的范文是《我的叔叔于勒》,归纳出的方法是:要想让人物有感染力,必须得有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来渲染。“心理描写专题训练”范文是《一起长大的玩具》,指导方法是:动作凸显法、内心独白法、发挥想象法。

综合几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写作方法来源于各个版本教材,写作材料取之于生活,写作过程就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展示生活的一个过程。作文训练若长期这样坚持,每次只练习一个知识点,一种写作方法,两年、三年之后,这一个个知识点和方法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终会变成价值连城的项链。

《老师好》观后感 篇9

《老师好》虽然讲述的是80年代的师生情,但是把许多人都带入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从那个严厉的苗宛秋老师身上,看到了曾经管教过自己的老师。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您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你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也想了很多。确实如此,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当你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肩上背着的是一整个班孩子背后无数个家庭的希望。我们每个老师身上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在教师的同时,更要懂得怎样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给予孩子们真心的理解与关怀。当个好老师,不求完美,只求问心无愧。多年后被学生想起,会感慨老师从未真正离开。

”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每个老师都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每个老师都想要学生上进,为学生好的心,一定是真诚的。

一部好的影片,一定会击中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一定会激荡起太多的情感和回忆。看着看着就笑了,看着看着就哭了。多年以后,脑子里回想起的一定是曾经对你严厉的老师,当年你恨的咬牙切齿的老师,多年后你却想要感谢她,如果没有当年的严格要去,可能成就不了现在的你。

老师好观后感 篇10

电影没有什么太过于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是老师意义的深远如涓涓细流一般,好老师确实各种影响,里面最动情的那句话就是洛小乙自暴自弃的混社会去,背景旁白是我们后来才知道,老苗一直没有放弃他。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在自己自暴自弃的时候有人拉自己一把,但是往往现实社会是你咋啦咋啦和我有啥关系,再者不对你落井下石已经不错了。

总得来说:

1、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2、同样都是老师也同样分为三六九等;

3、人生总是有一些遗憾,如果你做不成警察,可以考虑做警察他妈,真正的梦想不会偏离;

4、别人放弃你可以,自我放弃才是真的失败;

学生喜欢的老师≠好老师 篇11

为此,笔者特意将“学生喜欢的老师就一定是好老师吗”的问题发在微博上,仅几个小时,就有50多人参与了讨论。参与讨论的有中小学乃至大学教师、专家教授,也有高中生和大学生。大家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观点。阅后,我在电脑上写下了如下文字。

现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考核教师都要到班级去搞个调查,这倒也无可厚非。但是,这里确实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明确,尤其是对行使考核权力的领导者来说,更有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这门技术的必要。不然的话,这个调查结果就很可能会失之公允,甚至滋生腐败,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不同学段,身心发展的水平不同

小学一、二、三年级,属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期。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

小学四年级,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复杂的是非问题常常分辨不清。

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而时常变化。这时可以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

六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对事物进行是非判断与辨析。

初中一年级,是适应中学生活的过渡期。学习科目增多,压力加大,叛逆心理逐渐萌发。接触的人、事或社会现象越来越多,虽然也能够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不够成熟,有些事还属于似懂非懂的阶段。

初中二年级,是心智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心理呈现动荡性,存在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冲突,社会性的约束与自我独立的矛盾冲突往往又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初中三年级,随着中考的临近,有了紧迫感,对事物的认识也比较现实和清晰。已能够独立判断大是大非问题。

高中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自主性、闭锁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道德行为表现出不稳定性。

身心发展的水平不同,判断是非的标准也不同

有许多调查显示,小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形象佳、会讲故事、会说笑话、会带着大家做游戏;老师要像个微笑天使,在老师的引导下,每节课他们都能在愉快中度过。

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公平公正、和蔼可亲、学生犯错误能够在私下里说服教育、尊重自己的意见、性格幽默、风趣温柔。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判断力也在日益增长,老师对日常事物的处理能力,以及教学水平,也就成了他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一个处事公正、说话算数、知识渊博、上课生动的老师,也必定能够得到中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在比较成熟的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又可具体概括为:上课有幽默感、随和、有启发性,但该严厉时还是不能放松;给学生一个充分的空间去交流和表现;关注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善于表扬与鼓励;善于对待学生的差异性;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有责任心;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理解学生,坦诚相待等等。

综上所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才是学生心目中好教师的重要判断依据。一名教师一旦形成了高尚的师德,往往会散发出巨大的能动力量,这有助于深化教师与学生心理交融的程度。

优秀的教师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养;要实现专业的高度发展,获得广博的专业知识;要客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确保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系统;要具备条理清晰、有质感、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具备管理能力;具备对话、分享、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反思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等等。

有人说:“能讲述知识的是平庸的老师;能阐释事理的是良好的老师;能引导学习的是优秀的老师;能启发学生的是伟大的老师。”

不同学段,考核的参考价值和分数比重应有所区别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定下“学生喜欢的老师就一定是好老师”的结论是有些武断的。年龄越小,判断力就越低,偏差也就越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判断是非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也越趋向于理性和准确。

为此,考核教师,不可以不看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但又不可以全凭满意率的高低来判定教师的优劣。低年级、低年龄段的参考价值和分数比重要相对低些,高年级、高年龄段则相对要高些。从各地实施的学生满意率占考核总分的比重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满意率所占考核总分的比重应以5%左右为宜,高年级的学生满意率所占考核总分的比重应以8%左右为宜,初中生应以10%左右为宜,高中生应以12%左右为宜。

在学生中开展对教师教育教学满意率的“民意测验”,一般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满意率的计算公式为:满意率=(满意票数+基本满意票数)÷参加民意测验的学生总人数×100%。

为避免弄虚作假,学生民意测验操作方式要有所创新。不要一律采取问卷的形式,可以采取问卷、走访、座谈、小作文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严格考核各个程序,保证让学生客观、公正、自由地评价老师。

编辑 王 慧

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篇12

道德情操, 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 养子使做善”,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 最终达成向善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 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因此, 合格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论语》有言:“其身正, 不令而行。”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 更观其行, 教师在学生眼中是为人的模范。一个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都有问题, 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 学生才能以师为镜,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敬业者,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有敬业爱生精神的教师, 才会献身教育, 心系学生;才会严以律己, 为人师表;才会严谨治学, 诲人不倦;才会终身学习, 追求进步;才会成就自己, 成就学生。在我国的中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 正是秉持着敬业爱生的精神, 才能安于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 才能立于困难条件而不失追求, 为广大的农村学生铸就圆梦基石。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 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 执着于教书育人, 把心放在学生身上, 把根扎在三尺讲台。

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在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中实现道德追求。师德需要教育培养, 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应该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自我修养的陶冶需得在读书上下功夫。心灵要用精神食粮去涵养, 教师只有常读书、读好书, 多读中国古典诗词、经典作品, 以诗书育浩然之气, 才能认识和相信道德之理。知行合一, 互为表里, 教师自我修养的完善更需要在行动中磨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严以律己, 用个人的行为来体现自己于公于私、于国于民的价值观;要在日常言行中三省吾身, 自觉坚守伦理底线, 见贤思齐、景行行止, 唯此才能体会和展示道德之美。教师正是用在道德追求之路上的知行统一, 去示范人的高尚和纯粹, 去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和中华传统美德, 去引领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老师好》观后感 篇13

我坚信,青春不会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绿荫下,慢慢疗伤。岁月凝成一颗珍珠,却无法拥有。丢在地上冰凉,窝在手里滚烫。我想拥抱它,却扑了一个空。它化作一片杂物,散落在桌上。泛黄的日记本、气数已尽的铅笔、褪色的发卡、还有一个空空的背囊。那年铅笔在日记本上写道:“真好,我没有去打搅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没有戳穿我的刻意坚强”篇头的语言,总让我回忆高中的那段时光。

新升高中的我,迷茫无措,个性张扬甚至有点无人能管。带我步入学习的,是我这辈子想起都会怀着感恩的专业老师。我没有被社会磨平棱角,却被他对我的期望和盼望,以及对其他同学没有的严厉,磨平我的脾气。让我学会低调做事,学会笑谈风生对待每一个人。他也让我懂得,读书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但学习一定是。也让我知道,腰伤后,失去所有热爱的我,还有方向可以走,就是我现在倾尽全力热爱的专业。在我眼里,他是万能的。他教会我三年没能学懂得数学,在对我的期待中,严厉的教育我成长。他付出的心血在高三的我默默体会,在他人的羡慕中体会,在他人的言语中体会。一生难遇知恩,他是我这辈子里最重要的人。记得他对我的评价,记得他对我的帮助,记得他对我的教育,记得他对我的关心,记得他对我的偏爱,记得他对我的点点滴滴。在他人眼里,我可能是被嫉妒的那个,但我们三年磨合走来,会懂得对方的心思,能看出对方眼里的期望。零零后最大的代沟在我们中间并没有出现,我们可以互相讨教PS的运作,可以互相讨论专业知识,可以互相商讨合作计划,可以互谈对电子商务的看法。知己,一生廖无几几,他,是第一个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人。在我已经没有热爱的去为之努力的时候,他给我开了一扇更大的窗。他的细心我慢慢体会,他的严厉我也在接受,因为我知道,他想要的,只是我变得更好。原先无法理解他的我,成长在路上,好像正在慢慢懂得。就像我对一个人抱有期待的时候,总会对他更加严厉,我期待的也和他一样,只是我们都能变得更好。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高中只有短短三年,转瞬即逝,可是记忆却可以陪我一辈子。我们不能互相陪伴,可他对我的期望,我却一直能记得。教师节,祝老师快乐,更祝,陪伴着青春成长的我,你能开心度过我没陪着你的后半生。说不定,你还会遇到很像我的人,可我,只有一个。祝你余生,能快乐无忧度过。

起立老师好观后感 篇14

赵同花今年51岁,16岁起做教师,她扎根乡村教育,三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教学质量多年来在全县名列前茅。“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盏灯,只要点亮那盏灯,光明就将伴随他一生。”赵同花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一批批乡村里的孩子走出去。起,赵同花担任临南镇育才小学校长,为了让辍学的孩子继续上学,她走村入户,挨家挨户登门劝说,甚至帮学生家长干活以博得其感动。靠着执着的信念,她使一个个失学儿童重返学校,多年来,该校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赵同花给他们垫付学费、做饭洗衣、理发洗澡,还发动全校老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我会剪指甲”、“我会钉纽扣”、“我会洗头发”、“我会洗内衣”、“我会做饭菜”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孩子的健康意识和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赵同花的丈夫王传民是临沂矿务局新驿煤矿的工程师,夫妻俩常年分居。早在十几年前,王传民就把赵同花母子俩的户口迁到了煤矿,矿领导器重王传民的才干,两次主动提出调赵同花去矿上工作,但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赵同花一次又一次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三十多年来,她以校为家,用爱心哺育桃李,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市级优秀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提名奖、“德州市最美平凡人”、“山东好人”等20余项荣誉称号,其事迹相继被《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中国教育报》及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在重要位置予以报道。

《老师好》观后感 篇15

好老板角色真的与高职教师无缘吗?

产学研社会化服务:高职教师的法律责任

虽然全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升格而来的, 但在法律关系上, 升格以后的高职院校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调适, 毫无疑问, 高职教师就是高等学校教师。

《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两处提到“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根据自身条件, 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教师法》也在第三十三条指出, 教师在“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因此, 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开展社会化服务, 不仅是现实的需要, 也是国家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从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看, 由于生产的科学化、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复杂, 要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 势必越来越需要既懂理论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越来越需要能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轨社会的实践实训的真实企业环境。德国高职院校拥有一支很强的专、兼职“双元”师资队伍, 这些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具有“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资格。兼职教师是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 他们不仅生产经验丰富, 还能将生产实践中最新技术引进课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所独创的“教学工厂”则以现有教学系统 (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 为基础, 全方位创造工厂实践环境, 将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 实施“项目经理”制度, 教师领衔开展企业需要开发的项目, 同时配备若干名学生进入项目组。整个项目开发完成的过程既是教师能力提升的过程, 也是学生学本事、长能力的过程。法国、挪威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

在美国, 职业教育不仅非常看重教师“双师”资质和直接工作经验, 非常看重企业界人士担任学校顾问、帮助学校在课程教学改进方面所做的工作, 而且非常重视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联系, 非常支持教师担当企业研发部门的顾问, 以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情况, 把信息带回学校和课堂, 促进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

随着近年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 一大批能工巧匠逐渐充实到了高职的师资队伍中。同时, 社会也越来越需要高校给予更多更好的技术援助。中外高职教育已有了大量成功案例。此时此刻, 对于那些有能力创办公司的教师, 创办了公司既为教学服务, 又为社会服务, 为什么不给予热情的支持与鼓励呢?

教师创办实体开展产学研社会化服务是落实《若干意见》的有效途径

2006年, 《若干意见》一扫高职教育徘徊迷茫的局面, 为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文件所提出的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 开展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 特别是推崇“双师”资质, 鼓励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等, 引导各校纷纷在教学改革中进行探索实践。这些举措, 适合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的身心特点, 适合国家经济建设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各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形式, 可综合归纳于表1。从表1中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 每一种形式都有其适用的前提条件和局限。全国高校和专业众多, 显然不能只用一种形式。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考虑到自身专业特征及相关联行业的状况, 势必要结合自身师资等条件作出安排。表2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创办企业开展产学研工作的条件分析。从表2对教师创办企业开展产学研工作的各方面环境与条件分析看,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在学校大规模投资受到制约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实践型师资队伍和丰富的项目资源等优势, 克服资金“瓶颈”, 分担学校风险, 成立独立公司进行运作, 为众多师生开拓广阔的实训渠道, 不仅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而且是必要的和可靠的。

认真解读《若干意见》, 其中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几乎囊括了本专业学生开展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全过程。如果本专业的教师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如果本专业的带头人没有实施项目全过程的成功范例, 如果本专业的实训条件不能保障学生有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机会, 那么, 欲“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是不行的。

时势造英雄, 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是教师, 又是老板, 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只要有利于达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就应顺势而为, 趁势而上。

规范政策引导, 防止高职教师产学研社会化服务误入歧途

好事应当做好, 实事应当做实。检验教师创办公司开展产学研是否成功, 应当看其是否有利于高职学生技能与素质的养成, 是否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是否有利于高校为社会与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以及是否片面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是否有害于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的态度是落实三个“有利于”, 防止一个“片面于”, 禁止一个“有害于”, 努力把“老师”与“老板”做好。

促使教师创办企业获得产学研成果的关键在于政策引导。首先在指导思想上, 对于专任教师而言, 其第一身份是“老师”, 而非“老板”。当实际工作中出现角色冲突时, 教师的使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而且这种选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这正是教师作为企业老板所能“滥”用而又可不被企业抛弃的小小的“特权”。

其次, 学校必须制定规范的文件, 在肯定和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探索之外, 强制规定“不能因为公司的业务而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质量, 否则, 将按学校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直至调离教师工作岗位。另外, 教师创办的技术应用性公司经营范围必须与教师本人所研究的专业领域或专业方向相吻合, 拥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再次, 企业化运作需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 但又不能盲目扩大生产, 经营亏损或过高追求利润目标, 都将最终损害教师创办企业的初衷。结合当前东部沿海地区的生活水准, 规定一个软件企业一年完成的人均项目额为5~6万元是比较合适的。这个目标既可保证企业技术人才不致流失, 又可保证企业任务不致繁重到排斥接纳学生实训实习。

最后, 教师创办企业, 在为教学提供服务的同时, 必须认真考虑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对于按经济合同签订的项目, 要具备全程掌控能力, 既要对学校负责, 又要对企业负责。要善于分解任务, 引导学生完成自己所主管的项目, 有效控制项目进展。要有项目实施的风险意识和意外预案, 当学生未能按期完成既定目标或出现其他意外时, 教师应当有能力独立完成项目, 挽回损失和消除不良影响。

成效与展望

自2005年以来, 秉承学校全新的办学理念,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若干意见》精神,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紧跟行业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的需要, 根据《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应用性公司管理办法》的要求, 创办了杭州明星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 并成为学院的技术应用型公司。公司成立四年来, 先后完成项目额2000多万元, 接纳安排学生实训实习每天2000多人次, 在为学院提供教学实训环境的同时, 也为社会提供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技术方面的优质服务, 完成了法律所赋予的使命, 受到了合作企业的广泛赞扬。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企业的项目开发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过实战化项目训练的学生, 毕业时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开通了学生“就业直通车”。这一成功案例被“2008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收录, 本专业带头人先后获得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完成了大量纵向或横向项目, 这些都将成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共赢格局的历史见证。

展望未来, 所有专业都由学校投资开办教学工厂并不现实, 开展两个法人间的校企合作又受到各种利益关系的牵制。所以, 教师创办技术应用型公司, 依托专业优势, 筹集多方资金, 运用多种模式, 千方百计地为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实习环境, 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不失为一个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荣国, 王英, 等.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0) :114-115.

[2]张祖华.借鉴NYP教学理念探究职教新模式[J].文教资料, 2009, (7) :123-124.

[3]王进军, 许有才.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教学版) , 2006, (23) :78-79.

[4]赵婷婷, 邓彤, 苗苗.美国大学与企业的科研联系模式对教师科研自由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5) :67-71.

上一篇:古人表达思念的诗句下一篇:地铁车站施工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