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写作技巧(通用8篇)
高考散文写作技巧 篇1
高考作文之散文写作技巧
一、选取熟悉的题材,做个性化的分析。
文化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抒写文化名人、自然与社会风物或是从历史掌故中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它需要写作者支撑起较为广阔的时空背景,突出作品的文化意味和文化氛围。如果我们对所写内容不够熟悉,缺少较为独特的感悟,那么就很难写出新鲜的、富含生命气息的文化散文。
请看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老舍与北京》的开头部分:“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从这个写作片断来看,作者对老舍先生的作品非常熟悉,因而,在谈及老舍与北京的关系时,作者是如鱼得水,事例信手拈来,分析独到深刻,巧妙地把这些早已植根于北京人脑海的形象和那段苦难的历史联系起来,情理交融,个性独具,是极富北京韵味的奇文佳作。
二、写历史,要富含时代气息。
文化散文通常以历史事件或与历史有关的风情事物为载体。但写历史如果仅仅停留于感怀和低沉的抒情层面,未免就使文章的主旨立意缺少高度。写历史,一定要把现实意蕴透露出来,做到以史写实,以事传情,用缥缈虚幻的情境抒写现实情感。
如高考山东某考生《梦想在现实中起舞》中的片断:“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文章最后的议论很能调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最终使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得到深刻的印证,将梦想与现实的取与舍说得含蓄又透彻,充分展示了写作者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用细节表现全貌,现不尽之意于言外。
文化散文不应只是对古迹的凭吊,对有关历史事实的简单复述。它需要写作者精细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载体的巧妙融合。借助细节来抒写文化自身的魅力,或是通过想象的细节还原所写文化名人的生活真实,必能增加文章的厚重韵味,增添文化散文的真实性、可感性。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道士塔》中有一段关于王道士生活起居的描写:“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接下去,作者用浓重的笔墨详细地描写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毁坏。这样的细节描绘,未必是历史上真实的一幕。但我们都愿意倾向于相信它的真实,因为它写出了一个柔弱民族在那个痛苦年代里特有的愚昧与黑暗,正是这块遍地呻吟的老大帝国的疆土,才造就了这样一个时代的畸形儿——王道士。它勾起了我们对王道士的轻蔑和鄙视,更让我们的心底翻起滔滔不绝的仇恨的怒涛。没有细节的想象和描写,这种艺术效果是难以收到的。
高考散文写作技巧 篇2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咏物抒怀的散文呢?笔者认为做好以下三方面是关键。
一.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一) 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
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 能使文章浑然一体, 结构完整严谨。如半命题作文“我喜欢的……”中的关键词是“喜欢”, 意味着喜欢某物的情感应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一文中, 以“嗬, 那翻飞的蚕花, 我的心上人哟!———我如此之爱蚕豆花———我最爱蚕豆, 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我看着她, 心生歉意”为感情线索, 不仅让文章的结构清晰严谨, 也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蚕豆花不断升华的喜爱之情。
(二) 欲扬先抑的情感贯穿全文
学生在《白杨礼赞》一文中, 初步认识了解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这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 写出对同一种事物前后的情感变化。用这种方法, 能使文章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起伏, 造成鲜明对比, 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我眼中的爬山虎》一文中, 开头写“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讨厌爬山虎这种植物”, 用“讨厌”一词吊起读者的胃口, 紧跟着重锤一击———“这可鄙的无用的东西”, 随之话锋陡转———“不由对它产生了些许好感, 连我自己都惊讶”, 到最后“但一次不经意的翻阅, 却令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看法”收束, 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
(三) 对比突出的情感贯穿全文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在情感线索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 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 形象生动而鲜明, 中心明确而集中。某生在《木兰, 我真的好喜欢你》一文中, 先用一段文字描写群花的香味给人的感受——“总习惯在撩人的春色里, 坐在小院藤椅上看书, 花香氤氲在泛黄的书页里, 又增添了几缕诗意, 但百花香气太过浓郁, 太过粉饰, 令我喘不气来”;紧接着, “我把藤椅挪到墙角, 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重新捧起书, 一丝一丝泉水般的清新涌入大脑, 空气里似乎隐隐包裹着一阵香气, 若隐若现, 朦朦胧胧, 难以捕捉, 像似在一片茂密的森林, 一个调皮的少女在与你捉迷藏, 白色纱衣的一隅偶尔一闪, 却又消逝了, 但那银铃般的笑声又那么有诱惑, 一点一点地挑逗着你的心扉。我四处寻觅, 终于, 一抹纯白跳进了眼帘, 原来是木兰。”小作者巧用对比、铺垫, 将她对木兰的喜欢自然流泻, 情感鲜明突出。
二.刻画此物在你眼中独特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一种物, 在每个人眼中也应该是迥然不同或同中有异的。写出物的独特个性才能让你在泛泛之作中脱颖而出。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你看, 红褐的枝头斜斜地向上延伸, 宛如一条神采奕奕的龙, 驾着嫣红的云朵, 准备冲向天空。枝条上星星点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红紫色叶片。叶子刚长出来, 嫩嫩的笑, 似乎能从人的心中抽出希望, 再往上看, 看到了一片殷红。花朵儿一朵接着一朵, 三两朵儿一片, 四五朵儿一群, 彼此推着挤着, 花瓣儿一层叠着一层, 有的还相互围绕着。花朵儿中心, 泛着鹅黄色, 有的是金黄, 有的只是纯粹的红。
还有些未开放的花骨朵儿, 只有指头般大小, 鼓鼓的, 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朝着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扬起羞红的小脸, 在春风中微微咧着小嘴儿, 像小孩子的笑, 纯粹非常, 没有心机。
待到花蕊全部显露出来, 花儿也就不颤动了, 她好像耗尽了精力, 稍稍歇息了一下, 花瓣儿就向后仰, 开始绽放了。
太阳渐渐升高, 风儿也带了点暖意。空中飘舞着几片桃花瓣儿:渐渐地, 花瓣儿越来越多, 宛如轻盈的少女, 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儿走路。她伴着风, 驾着气流, 飞向天空, 满世界的嫣红, 那般美好, 灿烂, 令我窒息了……
本文小作者具有敏锐洞察力、细致观察力、丰富想象力, 在她的笔下, 桃花的形状、色彩、花开的情态独具特色, “花瓣儿越来越多, 宛如轻盈的少女, 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儿走路”, 这样富有灵气的语句比比皆是, 令人赞叹。探其原因, 主要是小作者善于刻画桃花色彩艳丽、可爱、飞舞轻盈、形态各异的独特个性美。
对物的个性刻画可以从物独特的地域特点、季节特征、生长特性进行描写, 也可以从观景的不同角度对物进行正面刻画, 还可以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侧面对物进行突出描写。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眼前是满池的莲花, 悠悠然地低吟浅唱。清风拂来, 似一壶老酒, 吹的莲花有些微醉, 轻轻地随着风的节奏摆动。我也醉了, 就像陶渊明陶醉于桃花那样, 陶醉于这一片清风荷影中。好似一群芭蕾舞演员, 在偌大的舞台上, 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 灵动的腰肢纤柔的摆动着, 美丽动人。舞动间, 散发着幽幽缕缕的清香, 沁人心脾, 仿佛比酒还要醉人。我想我是真的醉了, 醉在这一阵清香中。如此美的画面, 调皮的露珠也耐不住性子了, 蹦蹦跳跳地从荷瓣上滚落, 顺着荷叶像小孩玩滑梯那样滑到水中, 漾起一圈微微的涟漪, 动荡的湖面马上又归于平静, 没有一丝波澜。“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好一派清雅秀丽的莲花景!
很喜欢欣赏那些惟妙惟肖的莲花图。一片墨色渲染中, 摇曳着那么几朵粉嫩的莲花, 红白相间, 在浓黑的背景下亦幻亦真。禁不住让人想起这么一幅画面:蒙蒙的烟雨中, 一位婉约的江南女子, 在凉亭中席地而坐, 白皙的双手轻抚面前的古琴, 幽幽怨怨, 恬淡的焦尾琴携千年的幽梦缓缓道来……
小作者调动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 将莲花的形态描摹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同时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侧面点染的写作手法, 写莲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 小作者信手拈来, 化无形于有形, “好似一群芭蕾舞演员, 在偌大的舞台上, 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更是给莲的形象增添了无尽的意蕴和想象。
三.悟出此物在你心中真实的感受
真实, 是作文的要领;真实, 是作文的桥梁;真实, 是作文的眼睛;真实, 是作文的灵魂……
(一) 选材的真实
同学习作中选取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物来描绘, 导致刻画物空洞、呆板、形神分离。咏物, 应选一些自己熟悉同时又具有诗情画意的物 (风花雪月) 来描写, 在写作时, 设置一个此物的生长环境, 最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场景———如小院里, 公园里, 花盆中, 池塘里, 校园里, 田野上等, 让它既具有选材的真实, 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某生作文片段中:
学校里有一棵樱花树, 虽不是最主要的景物, 但却是最美的。
三月的某个清晨, 行走在去食堂的路上, 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瓣淡粉色的花朵, 调皮的在空中轻打着旋儿, 然后落在摊开的手心。小小的一朵花, 似少女的舞裙, 一片一片的, 织缀成一朵丰润的花来。纯白的花瓣宛若一张上好的宣纸, 淡淡的渲染了一抹粉红, 很浅很浅, 却让人眼前一亮。
小作者很聪明, 选择校园里不被其他同学关注的一棵樱花来描写, 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来观察, 描写起来游刃有余, 也容易激起阅读者的共鸣。
(二) 情感的真实
古人观景讲求“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其实“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是一种境界,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都寄情山水, 对自己钟爱的景物如醉如痴, 或情景交融, 或借景抒情, 或触景生情, 或移情于景, 总之, 都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融入自然美景中。
歌词中说“因为爱, 所以爱”, 作文中就要有这样的情怀, 因为爱这个物, 所以你的笔墨自然就会凝聚爱, 写下的文字才会妙笔生花。
前文所选片段中句子“那般美好, 灿烂, 令我窒息了……”, 小作者就是以真实的情感震撼人心, 尤其是“窒息”一词, 写出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陶醉等丰富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三) 感悟的真实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那么感悟就是写作中的生命。写作不能照抄阅读过的作品, 只有通过对已读作品的感悟, 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 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习作, 大多缺少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写作或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或故作成人状、幼儿态, 给人以虚假、肤浅之感。
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文尾这样写道:
蚕豆是有善缘的, 不然人们就不会“借豆行善”, 我也不会爱得“舍豆其谁”了。除此以外, 蚕豆还是灵性的, 不然道家仙人就不会有“撒豆成兵”一说了。蚕豆是温暖的, 不然, 人们就不会用“灯火如豆”来作喻了。
我最爱蚕豆, 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 我把它当成了一个与春天交流的使者, 从那黑色的眼眸中, 我读到春天的柔情, 读出了未来的希冀。
我看着她, 心生歉意;她看着我, 默默无语。我在心里窃窃地说, 对不起, 你在奉献, 我在索取。
应该说, 这位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深刻、真实的, 由对蚕豆花“舍豆其谁”的爱, 到对蚕豆花奉献精神的敬佩, 进而联想到人类的自私只知一味的索取而生出的满心歉意, 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的, 层层递进, 不断升华。
浅谈高考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 篇3
关键词高考 议论性散文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句式灵活方能新意迭出
笔者结合高考一线的语文作文教学经验和反思,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同学的作文句式单一、枯燥、缺少变化,基本上是一些常式句。这样,即使再好的立意也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让人感觉形神剥离。句式的合理转换,将极大地增加作文的文采。
(1)常式句与变式句的转换。所谓常式句是指字词完全符合语法规定,主语加谓语家宾语或者补语的形式。这种句式的好处在于主谓分明,结构严谨,能够让人一眼分辨出句子的主干,因而也更明了句子表达的意思,不足是句式太单调,太呆板,缺少活力。而变式句的好处在于,能够将要重点强调突出的部分提前,或者推后,使整个句式从表面上看并不完全符合语法规定,属于典型的散文笔法,灵活、自由,充满动感和活力。
常式句:“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2003年全国卷)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即入题,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变式句:“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2003年全国卷)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这几段富有诗意的文字可以说是哲思与想象的完美结合,而小作者正是在掌握灵活多变的句式下,既使用常式句,又使用变式句,在“审智”和审美目光的观照下,感情、理智、智慧都已经不是单纯的概念了,而是哲理的思考与审美的想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感情和理智犹如水与火,智慧就是在情和理的交锋和融合中产生的。这样的感悟、这样充盈着哲理和诗的韵味的文字,令人读之感悟良深、遐思无穷。
(2)整句与散句交错,骈句杂句共生。整句(骈句)的表达特点是铺陈渲染,气势逼人如排山倒海,在作文当中适时地使用,将使文章气势恢弘。而散句的特点是句子简单,结构明了,在整句中夹杂着些许散句,就像万红丛中一点绿,让读者在获得阅读的快感时又能得到片刻的休娱和放松。
整句:“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和整齐划一的整句(排比句),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出了作者的睿智。
散句:滚滚红尘,不尽爱恨情愁,芸芸众生,谁能乘云归去?与其在俗世间滚爬,不如畅游山巅,共红日之沉浮。(此前为整句,笔者注)南山下的雏菊,映着一张沧桑而同样有花般笑容的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污浊的尘世,无尽的诱惑,金钱,地位,声名,然而,这些海市蜃楼般的期盼,谁又能真正看得清呢?有时,回头不顾,在青山外眺望着似云似雾的一切,也是一种勇气。(散句,笔者注)(2006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
此段文字是典型的整散句交错并生的句子,读来让人眼前一亮。用整句来起题,而用散句来论述,真可谓用心良苦,独具匠心。
2 长短段结合才能交相辉映
所谓长段是指字数较多,句子较多的文段,这种段落的好处在于容量大,信息全,一般多用于铺陈叙事,当然议论文性散文中也经常用此段落来举例和集中表现观点。而短段落在很长时间内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因为一提到短段落,我们似乎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作文,小学的,初中的,然后在心里私自认为,高中作文肯定不能这么写,要努力摆脱那种模式。殊不料,在高中散文性作文中,适时地使用一些短段落,将能使感情表达更集中,更尖锐。
长短段落结合:
只要有爱,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
你或许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许责怪天使都忙着照顾别人去了,没有听从过你的呼唤,没有助过你美梦成真。
因为,你已经对着流星许过数百次愿了。
但是,请你别焦急,请你别等待。请你行动起来,用善良和爱,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心中这樽“爱”的天使,会助你为善,会引你走向幸福。
只要有爱。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乡八里的健康。
为了乡亲们的健康,她常常免费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治病。丈夫劝她离乡进城打工去,可她舍不得离开需要她治病救命的乡亲。乡亲们感激她。李春燕用爱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乡的“天使”,也是感动全中国的“天使”。
是的,只要有爱。(2006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这几段文字,没有过多的技巧,选用的材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都是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的故事,但却判为高考佳作,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了较为合理的段落布局,使整个文章显得张弛有度,松紧适宜。并且,短段落也能引发读者较多的思考空间。
3 标点符号也能表情达意
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弥补了书面语言的不足,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能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特定语言环境下的标点符号,揣摩它所负载的情感信息,玩索言语主体的心理轨迹。如:
“我……我……我丢了佛来恩节夫人的项链了。”
(莫泊桑:《项链》)
这是玛蒂尔德从夜总会到家后,发现项链不在时说的一句话。作者没有对人物的神态、情绪及心理反应作任何描写,但我们从两个表示语音断续的省略号中,不难得知玛蒂尔德慌张的神色、懊丧的表情、骤变的情绪、惊惧的心态。
由上述分析,我们不妨得出这样一结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载体,它的表达作用是我们在语文写作中不可忽视的。
标点符号不仅能展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起伏、情绪的跌宕、态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借助某些标点符号去领悟作者或深沉或热烈的思想感情。
人们常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来形容浑然无迹的感情世界。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在此时就充分发挥了“意会”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时,借助标点符号这个情感信息的载体,就能探求言语主体的内心世界这个“黑匣子”。
高考语文中,标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每位学生必需的能力,在前五道选择题和后面的语言运用中经常作为考点出现,但是,聪明的考生却将其化入了自己的文章中,让标点符号替代文字开口说话,显示出超强的语言驾驭感悟能力。而我们的作文,很多时候,通篇只有逗号,句号,或者干脆一逗到底,文章呆板,缺少表现力。请看下面的高考优秀作文。例: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庄子。拒绝他“终身不仕”,愿化归于自然。
我拒绝空白。我拒绝陶潜。拒绝“守拙归园田”,“复得反自然”。
人生于社会,怎能逃避社会?
我决不会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2006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拒绝空白》)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篇4
在前几年的优秀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股“向古人致思”的热潮,以古为镜,以此明得失,观成败,品人生。写得好的文章,拿来众诗人文人,与全文融会,的确可以深化主题拔高思想内涵。这是一种文法思路,然一味向过去的兴衰看,写的多了,观者也难免生厌,聪明的模仿也并不一定能成为聪明的选择。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呢?怎样才能从数十万份试卷中跳出来,“闪亮”阅卷老师的眼睛?聪明的答案刚好与一句宣传口号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真善美”的作文境界
“真善美”一直是一种人见人爱的状态。而这三字中,又以“真”来牵引。
“真”可谓是“善”和“美”的前提。那么作文中,“真”这个要素的引入自然是必不可少。比起以说理论辩之严谨取胜的议论文,我更提倡高中生在高考中选择散文和记叙文这两种文体。这就是我想说的“从我做起”。在这两种文体中,真情实感可以有极大的发挥与流露,而感触人人不同,所以是新鲜而灵动的。主题的真挚,很大程度上能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分。
那么“真”要怎么表现呢?首先自然是要在文章中最大程度的使用自己风格的文字和语言。下面让我们在看这样一段文字:
“那天晚上,我在摆满了打好的行李包的房间里,打开了那个鞋盒子。
近来,鞋盒子里的小物件已经不再给我以安慰了,只能引起我的回忆,只能帮助我独自一人品位那些酸甜苦辣的回忆。然而我还是不能够扔掉它们。它们一直陪伴了我很多年。我举起鞋盒子摇了摇,里面的破烂发出干巴巴的哗啦哗啦声。”
这段文字来自于青山七惠的畅销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撇去其主题意义,文字本身读上去就很有真实的情境感。从这平淡而朴实的文字中,可以清晰读出一股淡淡忧伤的怀念和不舍的情绪。青山七惠的这部小说能够得到芥川奖的青睐,也与这种真切清淡的“小我”世界息息相关。
“我”,作为主观世界的本体,拥有的是最私密的情绪。这些情绪不夸张地说,是可以萦绕成文章的“气场”的。一篇拥有“气”的文章,才是活的文章。
“真善美”的考场策略
当然,我们在高考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是不可能完全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主题要真,感情要顺,思路要整”。
首先是主题意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的文字不一定要有高超脱俗的主题,但一定要有真实可信的主题。例如自己的心路历程,例如一次小事对于自己的转变。这样的主题如果有好的表述,不仅不会显得低龄,反而会在众多无病呻吟的文字中脱颖而出。主题怎样定,应当从文题出发,贴合给出的要求。通常来说,关于“爱”的主题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第二是“感情要顺”。一篇文章不能太过平淡,但情感转变要自然柔顺。怎样表现这样一个情感的蜕变过程,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可以从大段心理描述的旧套路中跳出来,考虑一个承载情感的主体,以它的变化来突出主人公情感世界的波折。例如,在王安忆的《长恨歌》,首章就用“里弄”来承载了主人公的成长,非常生动形象,同时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是要有整体的思路。高考作文极易犯的毛病就是思路不清,常常是开始写的时候想表现的是一个主题,写到最后表现了另一个主题。这样在匆匆的阅卷过程中,很容易引起老师的疑惑:这位考生究竟想表现什么主题?所以在开始写之前,不妨在草稿纸上写好自己文章的主要情感基调,以及情感的走向和所想表现的主题,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
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一篇记叙性质的文章,要怎样才能打动人心呢?最终要的莫过于先感动自己。
令人感动的事情,往往不必是“大事件”。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更能表现作者的才情。小事情往往蕴涵不一样的情绪。之所以称之情绪,因其一时性往往更加使人动容。之前举的例子《一个人的好天气》就是以小事动人的典型范例,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参考一下这种文风。同样的,生活化是文字的起点。只有来自生活的文字才会真切感人。
高考写作技巧 篇5
不落俗套,立意深远,需要一种问题意识。问题,常常是创新的切入点。问题虽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不仅表现了个体思维品质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1.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法国著名作家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的绚丽多彩,需要有心人去发现,去体味。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科学上有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都是由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开始的。作文有新意,立意要深远,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出美与丑。深刻的哲理,来源于生活的提炼与洞察。只有对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热爱生活。只有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有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认识肤浅的问题,才能让自己的见解深刻,从而写出的文章也让人耳目一新。
2.作文时善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做到深刻,也就是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文章的观点对别人有启发作用,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善于思考,善于朝大处想,朝深处想,朝远处想,朝不同方向去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由表及里”就是防止事理分离,情理不合,罗列现象,文章平平。要善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首先要学会把握现象,分析现象,甚至还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搜集相同的现象,帮助你准确定位,抓住本质,深入本质。就某一个问题而言,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导致某一事情结果的原因找准了,分析了,无须再用过多的语言旁证,见解往往高人一筹。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个结果往往是由许多原因引发的,一个原因也会产生多方面的结果,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方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深刻
议论文常常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根源,析意义。具体要求为:议论文要有的哲理性,它是诉诸理性的,议论文不仅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这个理还要尽量讲得深入,切实,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与洞察要有周密的论辩性,理应是正确的,科学的,但理不能自明,不能自现,要明理、阐理和扬理,就要论辩、阐发和证明,读者通过你周密地谁人背后无人说,道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才能被发掘出来,才能够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文章有强烈的说服力,这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本质目标。以理取胜,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让读者真正能够接受你所揭示的“本质”。
使议论深刻透彻有以下几个方法:
1、抓住本质,以小见大;
2、由此及彼,展开联想;
3、进行对比,促人思考;
4、联系自己,现身说法;
5、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6、摆出现象,追溯原因;
7、由近及远,推导结果;
8、提出质疑,翻番出新意。
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兼听则明
一考生
①许多古代帝王在他们创业之初,往往广开言路、广纳良贤,以致万人拥戴,最终因之直捣黄龙,建立霸业。创业中扶持他们的不仅有他们的亲信,更多的则是当初慕名投奔的四方奇士。然而,在霸业建成之后,又有多少非亲信的战将良才可留用于朝,抑或幸存世间,于是便有了后面的帝王去推倒他,建立他们的霸业……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的历史当中,人们分明地悟出了那些贤圣早已高呼的处世之理:兼听则明。
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现实地存在着,并且它们的存在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而惟有实践才能检验出真理。于是,人们由于各自经历多少或种类不同——实践的具体差别的存在,每个人掌握的真理的种类与多少也各不相同,于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也各不相同。
③在面对未曾经历过的事物时,人需要依据自己掌握的有关真理抑或可以称为成功的经验去具体推断,然后获得个人对此事物的认知,于是,人与人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便具备了产生分歧的可能,然而孰对孰错,只有待实践慢慢的或迅速的给出“检验报告”。
④若问有第三人为的决策,他应如何抉择,那么且只能是他均衡再三,再以自己的认识做出尽量客观的推断,并选择,因为物质是永远的客观存在,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⑤若是此人顾念其中有一策为亲信或是自己情有独钟的某人所出,而心存偏见于另一策,那么无疑此人终将成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因为运气再好也不能当本领用,究其一生,终将挫败绝对必然。
⑥古代帝王有儿人最终成就了名副其实的千秋霸业?恐怕难数,怎么数呢?所以,旧的各种制度在更迭之后终而为现代的民主制度取而代之,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旧的各种制度下,政治决策少且难于兼听,而新的现代民主制度利于兼听,兼听可以使国家更富强,社会更进步。
[简析]评古论今说理透彻文章由评说古代帝王,总结历史教训入手,提出问题,展开论述。作者对历史进行了深沉的反思,省悟到因情感经验偏听偏信,则亡;理智地广开言路,广纳贤良,则兴。于是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兼听则明”。之后,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追根溯源,剖析人们的认知心理评析人们的认知行为。最终,高视点的提出:“旧的各种制度在更迭之后终而为现代的民主制度取而代之,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旧的各利制度下,政治决策少且难于兼听,而新的现代民主制度利于兼听”的认识。在层层深入的透彻说理中,我们不仅看到作者可贵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更能看到一种社会责任感。
二、如何做到论证深刻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议论文要求说理透彻、论点深刻。然而,高考“考场作文”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要求下写作,考场的紧张气氛、为数不多的时间以及作文题目的限制,都会影响到考生水平的发挥。这就要求考生要有高度的时间观念,有分秒必争的心态。要把文章写得有深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高分甚至满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往往偏好用“深刻”去衡量考生作文的价值,因而,写出较为深刻的考场作文,是获取高分甚至满分作文的主要途径之一。高考《考纲》中关于考生作文是否达到立意深刻,具体表现为三个要求:(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性。而学生在写作中却不能贯彻这三条标准,这种“现状”与“考纲要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直接影响学生考场作文分值不高的主要因素。笔者针对议论文要求论证深刻的特点,总结了几条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可供考生写作时参考。
(一)考场之中:堂上行文。要有的放矢
学生走进考场,面对着作文题目,要胸有成竹,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还能做到论证深刻,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
古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考场作文,掌握规矩很重要。所谓规矩,就是写作中自觉遵守的写作本身特有的规律,熟练地、巧妙地、独具匠心地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来表达客观世界和内心情感。高尔基说过:“必须知道创作技巧,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就懂得这一工作本身。”
1.找准切入点,集中论证
考场作文时间很短,通常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完成一篇有深度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就要求我们的思维要高度敏捷。审题时,对题目的理解和判断要准确,又能围绕高考作文的材料与要求,找准切入点,巧妙为文。以20xx年广州市“一模”语文高考作文题“多走一步”为例。以下是广州市第二中学某考生的文章《多走一步》(片段):
行走在黑暗无边的隧道里,多走一步,或许便能看见光亮;奔跑在长跑竞技的赛道上,多走一步,或许便已跨越终点。在有的人看来,“多走一步”似乎渺小,微不足道,但我认为。“多走一步”并不简单,而且它很重要。(第一段)
多走一步,是在对事物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的一种尝试,一种勇气。……
多走一步,是在明确信念中的一种坚持,一份坚定。……
多走一步。是改变现状的一种突破,一份超越,一种追求。……
是啊,多走一步吧!“这一步”包含的深意是我们应该追求、坚持的。现在的我是一名高三百日冲刺的学子,我愿意在学习生活之路上多走一步,相信这一步中,有太多太多的精彩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结尾段)
2.分析观点,深入追问
在论述中引用了某一材料,不能停留在其表面现象认识上,要加以进一步追问原因、结果等。学会不断追问、思考。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形成递进关系。层层递进深入,最常见的套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它往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探向事物的本质。这既是情感的递进,更是思维与现实事理的递进。只有随着观点的逐层深化,并一步步推向最后的总论点,整篇文章才会显得深刻。
以命题作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例。这是一篇具有比喻寓意的命题作文,显然我们先要挖掘出它的比喻义,再进行行文。才能把文章写得深刻。第一步追问是什么,即“赠人玫瑰”是什么意思?“手有余香”又指什么?仔细分析,我们就可以揣摩出“玫瑰”寓指美好的事物。而且这个事物不大,也不太难;“余香”寓指自我所得,同时得到的收获。第二步追问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赠人玫瑰?因为在给予物质或精神帮助的同时,自己的精神也得到提升。第三步追问怎么办,即作为个体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在文章中,引导大家要奉献爱心,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人。当然,还要阐述清楚一点,施恩不必图回报,不必居高临下地对待被帮助者。因为“手有余香”,自己也有收获。如果从接受“玫瑰”一方面来说,就要写懂得感恩。这样一步步追问,一环扣一环,文章的立意也就越挖越深,论证也就更深刻、独到了。
3.扩展联想。多角度论证
在运用事例来分析观点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联想迁移能力,会让你对文章的论证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还是类比联想等多种联想方法,都可以为你打开思路,寻找到论据,进行多角度论证,从而达到论证深刻的效果。
围绕20xx年广州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中的话题作文“刚与柔”,广州市执信中学的一位考生准确理解题意,写出了优秀文章《做个毛笔人》,文中有言:“时人以为毛笔之刚强缘自笔杆,而毛笔之柔弱则缘自笔头,此类割裂刚柔的说法并不可取。事实上,仅笔头便已刚柔并济,做人亦然。”在下文论证观点中,作者由此展开合理联想,想到了直言进谏过刚过激,常落得身首异处的杨修;又想到了墙头草岸边柳,以及摇摆不定,施压必曲的小人,这两类人作者都通过有力论证加以否定。做人就应该像毛笔那样,既要有直立不屈的人格,同时又要有海纳百川之心、伸缩自如之态。于是,想起了易中天先生的“人生三得”所说:“人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既要学会小草那懂得适时“弯得下腰”的柔韧,也要学会大树那永不折服,“抬得起头”的刚直。文章一环扣一环,从正面、反面、引用等多角度进行论证,做个刚柔相济的“毛笔人”这一中心论点自然就鲜明、突出而又深刻了。
4.紧扣现实,书写人生哲理
乌申斯基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会玩耍的猴子,不是培养会学舌的鹦鹉,更不是培养见风使舵的两面派,而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人。”考生通过思考分析,从试卷的材料中概括、提炼出观点。再与人生、处事、文化、历史等大方面挂钩来展开思考,进而加以论证,使论点上升到人生的高度。这样,论证就有深度,观点就显得有很有见的。这本身就是该考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如果又能点中社会上敏感话题,并加以分析清楚,那么,你的文章就更显得深刻而独到了。
围绕20xx年广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卷的材料作文题,广大附中某学生的一篇考场作文《有一种成功叫“参与”>,其中有一段:“我国110米栏名将史冬鹏并不在意自己始终是那个在刘翔身后拼命追赶的人,他曾平静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刘翔。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再关注男子110米栏’,甘做绿叶的大史,其实也在不断地超越着自己。然而,在竞技赛场上,冠军只有—个,但成功者却远远不止—个。成功,并非是指打败所有人,而是打败你自己。人们常说‘重在参与’,只要努力过,尝试过。就不算失败。参与是我们走向理想的途径,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点积累,成功将会逐渐渗透在每一次参与的过程之中。”
(二)考场之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作文备考,要注重关注社会
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改革中,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陋习,就愈发捉襟见肘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考场作文其实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在作文的同时首先要解决做人的问题。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就是引导我们的学生要懂得小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大到如何看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20xx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关于“帮助”,就是引导我们学生懂得做人,学会去帮助他人,不在乎形式,不在乎多少,最关键的是要有那一份助人之心。
2.材料选取,应懂得如何剪裁
为了备战高考作文,高三语文教师都会在考场之外引导自己的学生关注社会,尽可能多地搜集、积累一些热点素材。然而,在学生脑海中积累很多素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在具体的考场作文时,考生头脑不能因为紧张而慌乱,思维要清晰,要懂得如何去剪裁所需要的材料,使之来为这篇文章的论点服务。
如果用材料来论证“提拔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这一论点,我们考生该如何写才能使材料既紧扣论点,又能达到论证深刻呢?(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吻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3)对材料中无关的内容大胆舍弃。根据这一方法,考生就可以这样去论述:
著名画家傅抱石因穷困不得不以卖画为生。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就像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一样,徐悲鸿眼睛一亮拍案惊呼,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这只千里马终于有了纵横驰骋的疆场,得到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高考散文写作技巧 篇6
一、题目清晰,追求文章思路新颖和创新
在中职高考作文中,作文的题目是眼睛,首先题目必须清晰明了,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而且要紧扣题意,过于直白或者过于含蓄的题目会让人觉得没有创新。教师在指导中职生拟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体现新颖,紧扣文章的中心。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希望眼前是一个思路清晰,每段之间界限分明的文章。在写作时,开头和结尾要主题分明,而且对段落和分层一定要明确。字体和整篇作文要干净、整洁,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这样给出的分数也会相应高一点。
高考作文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因此在写作文时,不能随意涂改,也不能时间太长,不然时间都花费在写作上,影响其他做题的时间。中职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在动笔之前就要有一个大概的设计,在草稿纸上把整体内容定下来,做到不慌不忙,才不至于跑题,思路才能一目了然。那么在编写提纲时就不可千篇一律,无论什么文章总要有个开头、中间和结尾,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写记叙文时,记叙的事情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写议论文首先要提出文章的问题,然后如何去分析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在写说明文的时候,要安排总的一个大概,然后讲解内容,最后再一次总结。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在草稿纸上搭建一个简单的提纲,以提高写作的速度。
二、确定文章中心,流入真挚感情
在中职高考作文中,作文的真实性是高考作文试题的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流入真情实感,可以使作文显得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如果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的,写一些不切实际的内容,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自然分数也会特别低。学生在写作中要写出真实的体验,让阅卷老师与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回忆往事,心中依旧还有感恩和感动,或者喜怒哀乐都可以尽情地表达出来,因为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在写作时,自然而然会有内容要写,也就很容易做到真挚的情感流入,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可,相应地也会得到高分。
每年的高考作文往往都是众人关注的话题,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中职生对作文的意识,加强作文练习。由于中职生平时都是以专业知识为主,在文化课上与全日制高中学生相比,学习时间较少,教师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观察、多思考,留心周围的事物,关注生活和投入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才有真情实感。学生把有限的生活经验合理地运用到文章中,即可恰到好处地提高文章的特色。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遇到好的词语及时进行摘抄并且能够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这样不断地积累素材,广泛地阅读材料,才能做到心中有内容,做一个生活有心的人。
三、结合实际生活,用感悟充实文章内容
在高考写作中,在写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想,想象往往是被感情激起的,也是受感情所支配的,感情越深,想象的空间就越令人心旷神怡。在考场作文中,想象是与写作相互配合完成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个性化的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用自己的亲身感悟去写文章,可以体现文章的个性色彩。
例如,在学习了老舍的《我的母亲》一课后,学习到作者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忆时,主要采取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用画龙点睛的方式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感情。那么,如果在考场上出现了以“母亲”为主题的作文,应该如何做到思路明确呢?首先在审题时要做到仔细、认真。母亲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最熟悉的亲人,也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人,往往对最亲的人总是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说,那么这就是选材的问题,学生要根据文章的要求,选材要符合母亲的特点,要有区别于他人母亲的特点。在写作时举出两三个例子表现母亲的人品精神或者对我的爱护,也可以通过母亲的经历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运用真情实感打动阅卷老师,总之,从不同的角度都必须突出母亲独特的一面,能够表现出文章的独特魅力。
中职生高考作文想要得到高分,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往届的高考高分作文,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高考写作中能够吸引阅卷老师,取得高分。
摘要:作文是语文的重点,中职高考语文写作对于中职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如何写好考场作文是当前中职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定多样化的写作技巧,平时多练习、多读、多写,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高考语文,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
高考英语摘要写作技巧的指导 篇7
从2007年开始,广东高考英语写作由原来的书面表达变为基础写作和任务型写作两部分,分值也由25分增至40分(基础写作15分,任务型写作25分)。基础写作的要求较任务型写作简单些,旨在考察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的能力。任务型写作难度大些,属于半开放式作文形式。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把文章读懂并能抓住主旨大意不是容易的,因此也就成为考生写作上最难完成的任务,或可以说是学生写作的弱项。二、摘要写作分文体进行指导
下面呈现本人在高三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摘要写作指导的一个课例,并做分析。
1. 三种文体的特点及摘要写作要点,见图1
2. 实际演练
A. 议论文摘要写作模式
在首段/末段中找出论点,在其他段中找出论据——归纳论点、论据,行文成段。
Getting up early has been regard as a good habit since ancient times. Many years ago, people thought that if we went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 we would be energetic the whole day. Thus, getting up earl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us all.
In fact, morning is the best time of a day. In the morning, the air is the freshest. Many of us may have the experiences that we memorize some things mo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n the morning than any other time of the day. If we do some morning exercise in the morning, we can build our bodies and become much healthier. Also we will have enough time to make a plan and get ready for our work or study of the day if we get up early. However, if we get up late, we will probably have to do everything in a great hurry.
Let us remember getting up early is a good habit and try our best to keep it. If we stick to getting up early every day, we will certainly benefit a lot from it.
如上文论点用斜体加下线划出;论据用下线表示,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
The passage says getting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s a good habit that will benefit us a lot. It enables us to have a better memory, healthier body and better preparation for the day.(该摘要范例)
B. 记叙文摘要写作模式
什么人——做什么事——怎样做——结果是/有什么启示
I am Hilary, a girl who plays the piano, I can still remember on May I took part in my school’s big talent showcase.
Though I was eager to show off my stuff, I had a feeling that I was going to mess up. I tried going over my music in my mind. Still I just knew I would mess up. When it’s my turn, I walked to the piano as calmly as possible, sat down, took a deep breath and played the first part. Then I forgot the next note. I froze.
With determination, I played the beginning again, and froze again. I kept playing the beginning again, and messing up. The crowd in the audience was cheering for me, but I just kept messing up! But I knew the song! I was determined to get right!
I concentrated, positioned my fingers on the keys and ready to start again. Then I heard my mom’s scream of encouragement. That scream got me going! I tried again. I finally completed my song! I went on to the next one and completed it perfectly.
Who: Hilary
What: She messed up when taking part in the showcase.
How: With determination and her mother’s encouragement
What’s the result? She eventually completed it perfectly.
上文摘要可以是:
When taking part in a showcase, Hilary messed up because of nervousness. But with her determination and encouragement from her mother, she didn’t give up and eventually completed it perfectly.
如上所示:找到了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后,按时间顺序理出结果。如果是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一定要简单叙,着重议,即得到什么启示很重要。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篇8
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生体验,人在这个社会上,满分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责任感,除却大的不说,自己对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其次是家庭责任感,再次是社会责任感,并且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责任感是不一样的,并且对于写人文主义这一方面的作文,更多人会更加关注,也会更加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喜爱。
从哲理思辨性去思考
作文能够写出深度那就是要从感悟和哲理方面去思考,去挖掘,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比如,成功和失败,这在表面上看起来,明显是对立的,大家都偏爱成功而讨厌失败,那么从哲理方面去思考的话,失败也未必就是那么痛苦,失败可以给人经验,让人从经验中再次找到成功的动力,并且失败了还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再大意。如果作文内容能够反弹琵琶,那说不定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才是满分作文炼成法。
结合时代特点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特点,所以,同学们在作文文时需要在平时的时候多关注一些时事,看一些报刊评论等等,这样有利于同学们站在时代角度去思考问题。
同学们一定要注重作文素材的累积
不同的作文题材需要不同的作文素材,所以,对于情感,道德,科技,自然,还有文化问题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积累一些。积累的多了,作文起来也就有题材了,这是满分作文形成的基础。
忌缺少创新
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大为降低,内容更加宽泛,而且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小说或短剧,形式非常自由。
【高考散文写作技巧】推荐阅读:
高考散文答题思路技巧07-07
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技巧08-09
高考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指导08-15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与解题技巧介绍10-01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验收达标练(五十四)“散文技巧、语言艺术鉴赏题”教案08-16
散文写作技巧与范文12-25
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技巧08-04
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09-26
高考作文满分写作技巧05-20
高考编导影评写作技巧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