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本

2024-10-24

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本(共12篇)

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本 篇1

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本

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本一

甲方:XXX(二人均系XX社区居民)乙方:XXX(二人均系XX社区居民)

丙方:XX(XX系XX社区居民,XX的长子。经由已故居民XXX的原

配妻子XX同意,由XX承担赡养义务和合法继承财产)

甲方之一XX与原配妻子XX(已故)婚后生育两个女儿,长女XX,次女XX.甲方之二XX与原配XX(已故)婚后生育一子,名为XX(已故)甲方XX和XXX在1954年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

甲方现有房产座落XXX新村16号楼一单元403号,房屋建筑面积为64.7平方米。甲方在该房屋居住。

甲方XXX,男、1921年1月10日生人,现年91岁。XXX,女、1926年12月14日生人,现年86岁。由于两位老人年迈,生活不能自理,经两位老人同意,乙方和丙方达成赡养老人和甲方身后财产处理协议如下:

1、根据甲方的意见和该家庭的特殊情况,乙方和丙方通过协商一致同意两位老人分别由乙方和丙方各自承担赡养责任,即乙方和丙方按月轮换负责老人的生活(包括雇保姆工资和生活费用)

2、甲方XXX的医疗费用由乙方承担,XXX的医疗费用由丙方承担。

3、甲方两位老人全部故去后,对该房产进行作价出售,出售全部房款归乙方和丙方两方平分。

4、甲方_____的低保金、占地老人生活费和居民保险以及困难补助等收入,XXX的一切收入归乙方,XXX的一切收入归丙方。

5、甲方现有存款人民币肆仟元,该款归乙方和丙方两方平分。

6、未尽事宜,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

7、此协议一式五份,甲、乙、丙、见证单位和公证处各一份,该协议公证后生效。

甲 方:乙 方: 丙 方:

见证单位: XX社区居委会 见证人:

20XX年11月10日

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本二

被赡养人姓名

母亲:

赡养人姓名

大女儿: 二女儿: 三女儿:

长子: 次子: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签订如下养协议。

第一条:赡养人的主要义务

1、赡养人不分男女都有赡养被赡养人的义务,各赡养人应积极履行对被赡养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

2、赡养人不得要求被赡养人承担不愿意或力不能及的劳动。

3、被赡养人的房产权、房屋租赁权和居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被赡养人同意,赡养人子女不得强占、出卖、出租、转让。

4、被赡养人有权依法平均继承父母遗产。

5、赡养人应妥善安排好被赡养人的膳食结构,保证被赡养人吃饱、吃好。

6、如被赡养人不能自行出行,赡养人应安排时间负责被赡养人出行,所需交通费由赡养人承担。

7、被赡养人生病,赡养人应及时给予医治,并负责生活照料与护理。被赡养人日常检查、就诊、买药由赡养人负责。被赡养人大病需住院治疗的,应就近治疗。被赡养人住院期间由各赡养人轮流护理,没有时间或条件亲自护理的,由当期赡养人聘请专人护理。

8、被赡养人生活不能自理时,赡养人自行护理应每 个月轮换一次,由赡养人护理。个别赡养人不能亲自照料被赡养人的,可以按照被赡养人的意愿,请人代为照料,并及时支付所需费用。赡养人之间可以协商由其中一个赡养人护理,其他赡养人应支付相应的补助,补助的数额由赡养人共同协商。

9、被赡养人体弱多病行走不便的,赡养人要及时给予医治、照顾和精心看护,在精神上关心被赡养人,不得用粗暴蛮横的语言对待被赡养人。

10、赡养人每年要为被赡养人庆祝生日,宴会费用由全体赡养人共同承担。庆祝期间赡养人尽可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不得谈及伤害、侮辱被赡养人或其他赡养人的话题。

第二条 赡养的方式、周期

1、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赡养人应主动上门赡养,各赡养人每 个月轮换一次。

2、被赡养人同赡养人同住的,各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每 个月轮换一次,下一顺序的赡养人负责上门接回被赡养人。

第三条 赡养费及共同承担的费用数额、给付方式、给付时间

1、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赡养人每月给付被赡养人赡养费 元。

2、赡养人应以现金方式支付赡养费,赡养人应填好相应凭证,赡养人应对支付赡养费或共同分担的费用承担举证责任。

3、赡养费或共同承担的费用,由赡养人承担。被赡养人有医疗保险不能报销的医疗、护理等费用,由被赡养人从存款中支取,不足部分,赡养人共同承担。

第四条 协议变更的条件和争议的解决方法

1、变更本协议应取得被赡养人、赡养人全部同意后方可变更、修改。

2、赡养人在协商、调解的过程中,各赡养人应本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最有利于维护被赡养人利益的原则进行协商,妥善处理好争议事宜。

第五条 违约责任

1、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2、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因赡养人不履行本协议而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交通费、赡养期间的护理人员费用由违约的赡养人承担。

4、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

5、部分赡养人不履行义务,其他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由不尽赡养义务赡养人的下一顺序赡养人继续履行赡养协议约定的义务,任何赡养人不得以此作为自己不履行义务的理由。

本协议共 页,一式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赡养人、被赡养人各执一份。

被赡养人

母亲:

赡养人

大女儿:

二女儿:

三女儿:

长子:

次子:

协议签订时间:

协议签订地点:

年 月

赡养老人协议书范本 篇2

3年前,我母亲因病治疗出院后,我们6个子女就老人赡养及老人财产处置问题达成如下协议:由我将母亲接入家中一起生活,并负全责照顾她的起居生活,为母亲养老送终。母亲的两居室房产归我所有。去年3月,母亲因心脏病复发再次住院后,医方建议母亲做心脏支架手术,需安3个支架,整个手术费用约10~16万元。我与其他5个弟弟妹妹商量,提出手术费由我支付一半,其余大家分担。可弟弟妹妹认为当初约定明确,应由我全额承担。请问他们的说法对吗?

答:

子女协议赡养老人、并擅自处置老人房产的协议因违法而无效,你母亲的手术费应由6个子女共同承担。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既然赡养父母是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义务,不需要订立协议来约定,因此,子女们对老人赡养问题所签订的协议因违法而无效。同时,子女们在协议中处分的房产是你母亲所有,未經她本人同意,子女们无权处分。因此,协议中的该部分内容同样是无效的。那么,老人因病需要手术时,其费用应由子女共同负担,老人的房产应由老人自己做主处置,若老人未做处置,待其去世后,由老人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其中,与老人共同生活、对老人照顾较多的子女可以多分得遗产。

赡养老人协议书 篇3

一、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应当履行对老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别需要。

二、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人的住房,对患病的老年人应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三、赡养人不得强求老年人承担体力过重的劳动;不得岐视、侮辱和亏待老年人。

四、赡养人不得干涉老年人的婚姻和再婚后的生活;不得阻拦老年人参加正当的社会活动;不得限制老年人的人身自由。

五、赡养人对老年人必须尊敬、孝顺、保证老年人精神愉快,主持老年人的生日及过年、过节的问候和特殊照顾。

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由老年人自己选定,可以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可以单独生活,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待遇从优、生活资料由子女保障。供应标准由村支部、村委和老龄委研究决定,如每人每年白面_______斤,小米(大米)______斤,豆类杂粮_____斤,油__斤,必须保证质量或生活费用________元/年;必须保证老年人用电、用水和用煤的方便。

七、具体说明略

以上各条经村两委批准,由老龄委监督实施。对不执行上述协议规定者,按《老年法》予以处理。

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赡养人:

党支部

村 村委会

老龄委

长子:

次子:

女儿:

赡养老人协议书 篇4

乙方:

丙方:

甲方之一XX与原配妻子XX(已故)婚后生育两个女儿,长女XX,次女XX.

甲方之二XX与原配XX(已故)婚后生育一子,名为XX(已故)甲方XX和XXX在1954年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

甲方现有房产座落XXX新村16号楼一单元403号,房屋建筑面积为64.7平方米。甲方在该房屋居住。

甲方XXX,男、191月10日生人,现年91岁。XXX,女、1926年12月14日生人,现年86岁。由于两位老人年迈,生活不能自理,经两位老人同意,乙方和丙方达成赡养老人和甲方身后财产处理协议如下:

1、根据甲方的意见和该家庭的特殊情况,乙方和丙方通过协商一致同意两位老人分别由乙方和丙方各自承担赡养责任,即乙方和丙方按月轮换负责老人的生活(包括雇保姆工资和生活费用)

2、甲方XXX的医疗费用由乙方承担,XXX的医疗费用由丙方承担

3、甲方两位老人全部故去后,对该房产进行作价出售,出售全部房款归乙方和丙方两方平分。

4、甲方_____的低保金、占地老人生活费和居民保险以及困难补助等收入,XXX的一切收入归乙方,XXX的一切收入归丙方。

5、甲方现有存款人民币肆仟元,该款归乙方和丙方两方平分。

6、未尽事宜,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

7、此协议一式五份,甲、乙、丙、见证单位和公证处各一份,该协议公证后生效。

甲方:

乙方:

丙方:

见证单位:

见证人:

最新赡养老人协议书 篇5

最新赡养老人协议书

1被赡养人姓名

母亲:

赡养人姓名

大女儿: 二女儿: 三女儿:

长子: 次子: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签订如下养协议。

第一条:赡养人的主要义务

1、赡养人不分男女都有赡养被赡养人的义务,各赡养人应积极履行对被赡养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

2、赡养人不得要求被赡养人承担不愿意或力不能及的劳动。

3、被赡养人的房产权、房屋租赁权和居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被赡养人同意,赡养人子女不得强占、出卖、出租、转让。

4、被赡养人有权依法平均继承父母遗产。

5、赡养人应妥善安排好被赡养人的膳食结构,保证被赡养人吃饱、吃好。

6、如被赡养人不能自行出行,赡养人应安排时间负责被赡养人出行,所需交通费由赡养人承担。

7、被赡养人生病,赡养人应及时给予医治,并负责生活照料与护理,被赡养人日常检查、就诊、买药由赡养人负责。被赡养人大病需住院治疗的,应就近治疗。被赡养人住院期间由各赡养人轮流护理,没有时间或条件亲自护理的,由当期赡养人聘请专人护理。

8、被赡养人生活不能自理时,赡养人自行护理应每 个月轮换一次,由赡养人护理。个别赡养人不能亲自照料被赡养人的,可以按照被赡养人的意愿,请人代为照料,并及时支付所需费用,赡养人之间可以协商由其中一个赡养人护理,其他赡养人应支付相应的补助,补助的数额由赡养人共同协商。

9、被赡养人体弱多病行走不便的,赡养人要及时给予医治、照顾和精心看护,在精神上关心被赡养人,不得用粗暴蛮横的语言对待被赡养人。

10、赡养人每年要为被赡养人庆祝生日,宴会费用由全体赡养人共同承担,庆祝期间赡养人尽可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不得谈及伤害、侮辱被赡养人或其他赡养人的话题。

第二条 赡养的方式、周期

1、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赡养人应主动上门赡养,各赡养人每 个月轮换一次。

2、被赡养人同赡养人同住的,各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每 个月轮换一次,下一顺序的赡养人负责上门接回被赡养人。

第三条 赡养费及共同承担的费用数额、给付方式、给付时间

1、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赡养人每月给付被赡养人赡养费 元。

2、赡养人应以现金方式支付赡养费,赡养人应填好相应凭证,赡养人应对支付赡养费或共同分担的费用承担举证责任。

3、赡养费或共同承担的费用,由赡养人承担。被赡养人有医疗保险不能报销的医疗、护理等费用,由被赡养人从存款中支取,不足部分,赡养人共同承担。

第四条 协议变更的条件和争议的解决方法

1、变更本协议应取得被赡养人、赡养人全部同意后方可变更、修改。

2、赡养人在协商、调解的过程中,各赡养人应本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最有利于维护被赡养人利益的原则进行协商,妥善处理好争议事宜。

第五条 违约责任

1、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2、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因赡养人不履行本协议而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交通费、赡养期间的护理人员费用由违约的赡养人承担。

4、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

5、部分赡养人不履行义务,其他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由不尽赡养义务赡养人的下一顺序赡养人继续履行赡养协议约定的义务,任何赡养人不得以此作为自己不履行义务的理由。

本协议共 页,一式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赡养人、被赡养人各执一份。

被赡养人

母亲:

赡养人

大女儿:

二女儿:

三女儿:

长子:

次子: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协议签订地点:

最新赡养老人协议书

2被赡养人(60周岁以上的公民):

男(女),岁,住址:

男(女),岁,住址:

赡 养 人(被赡养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男(女),岁,住址:

男(女),岁,住址:

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传统美德,发挥家庭 养老的基础作用,促进家庭和睦、和谐,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 法》、《中共中央、xx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的有关有关规定,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签订家庭赡养协议如下:

一、赡养内容

1、被赡养人与赡养人共同生活的,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家庭成员生活水平。对无经济 收入的被赡养人,根据其实际需要和赡养人的实际支付能力,赡养人每月(可按年一次付清)付给被赡养人零用钱元。

2、被赡养人系单独居住且无固定收的,赡养人每年(可按月平均)付给每位被赡养人现金 元,粮食 公斤,食油公斤,燃料,以及其它日常生活用品,赡养标准 不低于赡养人家庭生活水平。交付粮油时间应在夏收、秋收后的每一个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赡养人应相应提高赡养标准。

3、被赡养人生病,赡养人应及时给予医治,并负责生活照料与护理。被赡养人无力支付的医疗、护理和照料费用,由赡养人承担。

4、被赡养人生活不能自理时,由赡养人护理。赡养人不能亲自照料被赡养人的,可以按照被赡养人的意愿,请人代为照料或者送养老机构,并及时支付所需费用。

5、实行医疗保险的地方,赡养人为无经济收的被赡养人交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费。

6、赡养人应为被赡养人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居住场所以及衣物、被褥等其它生活用品。被赡养人的房屋 被损,赡养人应负责及时维修,确保被赡养人的住所不破、不漏,卫生整洁。

7、赡养人有义务根据被赡养人的意愿代耕代种被赡养人的承包田,收益归被赡养人所有。

8、在做好物质赡养(衣、食、住、医等)的同时,赡养人应尽力满足被赡养人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保证老年人生活充实、精神愉快。

被赡养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给予被赡养人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

9、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 权、被赡养人的婚姻关系变化或其它理由,拒绝发行赡养义务。也不得强行将有配偶的被赡养人分开赡养。

10、被赡养人去世后,赡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丧葬,丧葬费用由赡养人承担。

11、未经被赡养人同意,赡养人不得侵占或私分被赡养人的财产 及其它合法收入。

12、赡养人的配偶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各项赡养费用和物资由赡养人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协商负担。

13、被赡养人在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给赡养人及家庭以帮助,酌情减轻赡养人的负担。

14、其它(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的特殊约定)

(1)xxx

(2)xxx

(3)xxx

二、附则

1、本协议为永久性契约,赡养人必须切实遵守。赡养关系不存在时为自然终止日。

2、赡养人不发行本协议约定义务的,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

3、本协议由村(居)委会监督执行。

4、本协议可经司法公证。

5、本协议未尽事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车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6、本协议一式三份,赡养人(多位赡养人可复印留存)、被赡养人、村(居)委会各执一份。

赡养人:(签字或盖章)

被赡养人:(签字或盖章)

精神赡养,给老人心灵的慰藉 篇6

所谓精神赡养,简单点说就是要关注老人心理或精神上的需求,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儿女如果对父母没有感情的交流和精神的慰藉,即使钱再多,物质再丰厚,也显得薄情寡义,也不能算完全尽到了赡养老人的责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

其实精神赡养并不那么复杂,下面的几种方法既简单又实用,不妨一试。

1.一部收音机。选择外形小巧玲珑、音质清晰悦耳的收音机送给老人。这便于老人散步、晨练、买菜等外出时携带,随时可收听音乐、戏曲、曲艺等节目,使老人心情愉快。

2.一份老年大学的课程表。现在子女们都很忙,要么在外地工作,确实没有很多时间陪老人。做子女的不妨将老人送到老年大学,这既学到了知识,又无人身安全之忧。目前,这已逐渐成为子女尽孝心的新方法。

3.一份报刊。好的报刊和书,可能会使老人爱不释手,倍感温馨。外面的信息了解多了,老人的视野也就拓宽了,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的绿洲也就生机盎然了。而有关保健知识方面的书报则有助于老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及时防病治病。

4.一张亲手刻录的CD。亲手刻录一盘CD送给可亲可敬的父母,是时下不少年轻人的亲情创意。这样一盘专属于父母的CD,将他们喜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歌曲一网打尽,让父母在闲暇时一次听个够。

5.一个伴侣。老人既需要子女的亲情,也需要夫妻之间的爱情。帮助丧偶老人找个伴,是对老人最大的精神安慰。让形单影只的老人成双成对,共同构筑他们自己的温馨港湾。

6.一封信。在外工作或学习的晚辈,无论多忙也要给长辈经常写信。因为很多老人比较喜欢书信的方式,不仅可以反复阅读,而且读完后还可收藏起来,某一天当老人感到孤独寂寞时,可以把积存的好多封信拿出来,坐在阳台摇椅上细细重温。

7.一只宠物。送给老人一只小狗、小猫或几只金鱼、一对鹦鹉,能给老人的生活带去无限活力,使他们的情感有所寄托。

8.一部电话。有了电话就随时可以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加强老人与子女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当老人有病时,可以随时和子女联系,使老人的疾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这对老人是最大的安慰。

9.一盏床头灯。给老人装上一盏床头灯,有利于老人晚上看书看报,也给老人晚间起夜和服药带来方便。

10.一次旅游。有条件者,可以带老人每年外出旅游一次。通过游山玩水,参观名胜古迹,使老人开阔眼界、热爱生活、增进健康。

11.一声问候。远在外地的子女,无法常常探望父母,就应该通过电话或书信甚至网络向老人嘘寒问暖,如果实在太忙,做不到每天问候,至少也该每周问候一次。

12.一份礼物。父母生日、元旦春节、父亲节母亲节,甚至任何一个平常的日子,给父母送上一份小小礼物,哪怕只是一张贺卡,都能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

赡养老人协议 篇7

缔造网上法律诚信洽谈平台

家庭老人赡养协议书

被赡养人姓名:

父亲: 母亲:

赡养人姓名:

子女: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签订如下养协议。

第一条 赡养的基本原则

1、赡养人不分男女都有赡养被赡养人的义务,各赡养人应积极履行对被赡养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赡养人应尊重被赡养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隐私,禁止侮辱、诽谤、殴打、虐待和遗弃被赡养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家庭成员应尊重、照顾被赡养人。被赡养人所需的各项赡养费用和物资由赡养人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协商负担。

2、被赡养人在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给赡养人及家庭以帮助,酌情减轻赡养人的负担。被赡养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给予赡养人一定的帮助,但赡养人不得要求被赡养人承担不愿意或力不能及的劳动。

3、被赡养人的房产权、房屋租赁权和居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被赡养人同意或者授权,赡养人及其配偶、子女不得强占、出卖、出租、转让或者拆除。经被赡养人同意由赡养人出资翻建的,应当明确被赡养人享有的产权和居住权。

4、赡养人不得强行将有配偶的被赡养人分开赡养。赡养人应当尊重被赡养人的婚姻自由,被赡养人有权携带自有财产再婚;赡养人及其家庭成员不得以被赡养人的婚姻关系发生变化为由,强占、分割、隐匿、损毁属于被赡养人的房屋及其他财产,或者限制被赡养人对其所有财产的使用和处分。被赡养人再婚的,赡养人仍有赡养的义务,不得以此为借口不尽赡养义务。

5、被赡养人有权依法继承配偶、父母、子女的遗产和接受遗赠。被赡养人的财产依法由被赡养人自主支配,赡养人及其配偶、子女不得向被赡养人强行索取。赡养人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可以对被赡养人适当多增加赡养费,经济条件较差的,在征得被赡养人和其他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赡养费。

第二条 赡养人的主要义务

1、赡养人应保证被赡养人每年添置两套外衣、一套内衣、鞋帽等个人物品,所需费用由赡养人共同承担。赡养人保证被赡养人的衣服、被褥干净、整洁,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由当期赡养人负责,被赡养人同赡养人共同居住的由同住赡养人负责。

当期赡养人是指赡养人按照本协议轮流赡养、护理、照顾被赡养人,当轮到具体的赡养人时,该赡养人即为当期赡养人。

2、赡养人应妥善安排好被赡养人的膳食结构,保证被赡养人吃饱、吃好,保证每周至少有一顿肉、鱼、蛋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购买、烹饪和餐具的清洗,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由当期赡养人负责;被赡养人同赡养人共同居住的,由同住赡养人负责。被赡养人对膳食有特殊要求的,应尽量满足被赡养人的要求。被赡养人单独居住自己负责购买、烹饪的,所需费用由赡养人共同承担,在征得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赡养人可以提供粮食、蔬菜以及柴、米、油、盐等实物。

3、赡养人应为被赡养人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居住场所以及其它生活用品。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被赡养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被赡养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如房屋损毁,赡养人应负责及时维修,确保被赡养人的住所不破、不漏,卫生整洁,费用由赡养人共同承担。如被赡养人租赁房屋居住的,房租由赡养人共同承担。因房屋拆迁被赡养人没有居住房屋的,被赡养人可以选择到任何赡养人家居住。被赡养人的拆迁补偿款任何赡养人不得截留、侵占。

中国法律网提供(HTTP://)

律师做推广,就选律信通!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

缔造网上法律诚信洽谈平台

4、如被赡养人不能自行出行,赡养人应安排时间负责被赡养人出行,所需交通费由当期赡养人承担。被赡养人单独居住时所需的水、电、煤等日常必须费用由各赡养人承担。被赡养人生活用品、个人用品的更换、维修费用由各赡养人共同承担。

5、被赡养人生病,赡养人应及时给予医治,并负责生活照料与护理。被赡养人日常检查、就诊、买药由当期赡养人或同住赡养人负责,就近购买。被赡养人大病需住院治疗的,应就近治疗。被赡养人住院期间由各赡养人轮流护理,没有时间或条件亲自护理的,由当期赡养人聘请专人护理。

6、被赡养人生活不能自理时,赡养人自行护理的,每 个月轮换一次,由当期赡养人护理。个别赡养人不能亲自照料被赡养人的,可以按照被赡养人的意愿,请人代为照料,并及时支付所需费用。赡养人之间可以协商由其中一个赡养人护理,其他赡养人应支付相应的补助,补助的数额由赡养人共同协商。

7、被赡养人体弱多病行走不便的,赡养人要及时给予医治、照顾和精心看护,在精神上关心被赡养人,不得用粗暴蛮横的语言对待被赡养人。

8、赡养人每年要为被赡养人庆祝生日,宴会费用由全体赡养人共同承担。庆祝期间赡养人尽可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不得谈及伤害、侮辱被赡养人或其他赡养人的话题。

9、赡养人有义务根据被赡养人的意愿代耕、代种、收割被赡养人的责任田、承包田、自留地,照管被赡养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被赡养人所有。被赡养人可以对提供劳务的赡养人给予适当补助。

10、赡养人有义务按照被赡养人的要求代为缴纳各种费用,接送物品、邮件。赡养人有义务按照被赡养人的要求管理其他事务,其他赡养人不得干涉。

第三条 赡养的方式、周期

1、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赡养人应主动上门赡养,各赡养人每 个月轮换一次。

2、被赡养人同赡养人同住的,各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每 个月轮换一次,下一顺序的赡养人负责上门接回被赡养人。

第四条 赡养费及共同承担的费用数额、给付方式、给付时间

1、被赡养人单独居住的,赡养人每月给付被赡养人赡养费 元。

2、赡养人应以现金方式支付赡养费,赡养人应填好相应凭证,赡养人应对支付赡养费或共同分担的费用承担举证责任。

3、赡养费或共同承担的费用,由赡养人承担。如被赡养人有退休工资或其他收入的,赡养费或共同承担的费用从被赡养人的退休工资或其他收入中优先支取,具体由当期赡养人、同住赡养人或预定的监护人、被赡养人委托的人负责支取。被赡养人有医疗保险的,从医疗保险或医疗保险卡中支取,医疗保险不能报销的或被赡养人无力支付的医疗、护理等费用,由赡养人共同承担。被赡养人同意从存款或其他财产中支取的,在保留丧葬费用的前提下,赡养人可以从中支取,不足部分,赡养人共同承担。

4、赡养协议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赡养人单独居住的,赡养费标准按照当地物价上涨幅度每二年浮动一次,并不低于当期赡养人家庭成员生活标准或当地最低生活标准(以两者高者为标准)。

第五条 属于全体赡养人共同分摊的费用

1、被赡养人的衣、食、住、行、医疗等费用。

2、被赡养人单独生活发生的水、电、煤等生活费用。3被赡养人生日宴会费用。

4、丧葬费用等被赡养人花费的其他需要共同分摊的费用。第六条 被赡养人的丧葬费用分担和遗产继承

中国法律网提供(HTTP://)

律师做推广,就选律信通!公众找律师,信赖律信通!

缔造网上法律诚信洽谈平台

1、被赡养人去世后,赡养人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丧事,丧葬费用从被赡养人的遗产中支取,不足部分由赡养人共同承担。

2、赡养人应遵守国家关于丧葬的有关规定,不得铺张浪费。个别赡养人在未同其他赡养人协商的情况下,超过正常标准办理丧事的,所花费的费用,由责任人自行承担。正常标准范围内所支出的合理费用,赡养人共同承担。

3、被赡养人去世后,被赡养人的遗产有遗嘱的按遗嘱执行。没有遗嘱的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被赡养人的个人物品、金银首饰等遗产可以由赡养人通过竞价的方式获得,所得款项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第七条 协议变更的条件和争议的解决方法

1、变更本协议应取得被赡养人、赡养人全部同意后方可变更、修改。

2、因履行本协议出现纠纷的,赡养人各方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等调解组织调解;调解不成的,由被赡养人、赡养人向被赡养人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3、赡养人在协商、调解的过程中,各赡养人应本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最有利于维护被赡养人利益的原则进行协商,妥善处理好争议事宜。

第八条 违约责任

1、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被赡养人婚姻关系变化或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2、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被赡养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赡养人不履行给付赡养费、共同分担费用的,除了支付赡养费、共同分担的费用外,还应按照应当缴纳的赡养费、共同分担的费用数额的每日1%支付违约金。因赡养人不履行本协议而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交通费、赡养期间的护理人员费用由违约的赡养人承担。

4、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

5、部分赡养人不履行义务,其他赡养人按照长幼顺序由不尽赡养义务赡养人的下一顺序赡养人继续履行赡养协议约定的义务,任何赡养人不得以此作为自己不履行义务的理由。

6、本协议赡养人共同委托 村民委会监督执行。

7、本协议共3页,一式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赡养人、被赡养人、协议履行监督人、村(居)民委会各执一份。

被赡养人:

父亲: 母亲: 赡养人、协助赡养人:

子女: 配偶: 协议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协议签订地点:

赡养父母协议书范本 篇8

被赡养人姓名__

赡养人(及侵权第三人)姓名__

被赡养人__抚养赡养人__二十年业已尽到抚养义务,并对赡养人疼爱有加无任何亏欠,现赡养人因不切实际的婚恋纠纷不服被赡养人管教,为自身一己私利,不顾家庭和睦和邻里劝告,严重伤害父母,业已侵犯了第三方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现自愿放弃在职工作并断绝与被赡养人的父母关系,从此双方互不干涉。但其非法决定并不能免除其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为维护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现根据相关法律,经双方协商一致,由赡养人一次性赔付被赡养人以下赡养费用并自愿达成协议:一:基本养老费《濮阳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X)》7000*10=70000元

二:晚年租房费6000*10/2=30000元

三:必要的精神损失及消费性支出10000元

四:保险金费用40000*2/2=40000元

五:晚年医疗保障器械费5000元

以上内容由赡养人一次性兑现,赡养权力人以后生老病死不得向赡养义务人提出任何要求。如无兑现赡养义务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赡养权力人主张任何权利。

被赡养人(父母)__

赡养人(子女及侵权第三人)__

证明人__

证明人___年_月_日

五兄弟赡养孤寡老人17年 篇9

父亲收留一对老人,兄弟五人当亲人一样照顾

于秀英今年90岁,年轻时因为不能生育抱养了一个女儿,上世纪90年代,她和老伴卖了房、迁了户口,随养女去了内蒙卉。后来,养女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便抛弃了他们。老两口回到密云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靠捡破烂为生。同村的赵老爷子、也就是赵家五兄弟的父亲看老两口可怜,就收留他们住在了自己家。赵老爷子心地善良,是村里有名的大好人,到老了还不忘帮助别人一把。父亲为儿子们树立了好榜样,五兄弟对父亲要做的这件善事没有说一个不字,他们理解父亲这片好心。

“一开始他们想单吃,就是各过各的,我们哥几个说,我们买肉、买菜,你们就一块吃吧。”赵合臣说,那时,他们的母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了,父亲平时也挺孤独,让于大妈老两口和父亲住在一起,彼此也能相互说说话,有个照应。

赵家五兄弟,除了老大在工厂上班,其他人都在家务农,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是17年来他们一直毫无怨言地照顾着这对无依无靠的老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老人一样去孝敬,老两口的日常开销也几乎都是靠五兄弟来负担。

父亲去世后。五兄弟依然对老人不离不弃

2010年,于大妈94岁的老伴去世,赵家五兄弟为老人料理了后事。老伴的离去,让本就无儿无女的于大妈非常伤心,没想到第二年,她和老伴的大恩人赵老爷子也因病去世了,享年90岁。

“我父亲当过兵,文化不高,他就会筛石子,筛了好几十年……”回忆起父亲,50多岁的赵合臣眼圈红了,止不住要流泪。他说父亲去世前,还不忘嘱咐他们哥几个不要扔下于大妈不管。

两位老人去世之后,村里人都在议论,于大妈没有北京户口,所有的福利待遇她都享受不到,赵家五兄弟还能管她吗?

赵家兄弟用行动回答了乡亲们的疑问,他们没有忘记父亲生前的嘱托,对于秀英老人依然不离不弃,不仅让于大妈继续住在赵家继续赡养,还为大妈翻盖了房子,屋里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更是一样不缺。和父亲活着的时候一样,兄弟们排好了班,轮流来陪老人唠家常,帮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做饭、洗衣服,冬天则合伙买煤,把屋子烧得暖暖的。

“我们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报恩。”赵合林表示,尽管过去这17年,于大妈和她的老伴一直住在赵家,并且被兄弟们照顾着,但是于大妈也替他们照看了父亲,“起码我爸爸不用做饭了,这不挺好嘛。现在我爸爸去世了,我们照顾老太太也是应该的。”赵家兄弟身上的朴实和忠厚,正是京郊大地传承的美德。

为减轻五兄弟负担。老人盼望早日迁回户口

于大妈也是幸福的,虽然自己的养女不管她,但是赵家这五兄弟却像亲儿子一样对她,这样的人间真情不是谁都能遇到的。但是采访的时候,老人一直在旁边抹眼泪,因为她一直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当年她的户口随着养女迁到了内蒙古。“如果能把户口迁回来,他们哥几个的负担就轻了,我也就有钱了,心里就敞亮了。”赵合臣赶忙解释:“老太太的意思就是,她能享受北京市的待遇了。”

茫茫人海当中,擦肩而过是一种缘分。像于大蚂和赵家五兄弟这样更是世间少有的情分,他们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书写了一段人间真情。据北京新闻广播《资讯早八点》百姓生活故事整理

不赡养老人现象 篇10

帮忙配张合适的图片

“百善孝为先”传承了几千年,中国自古以来就极其看重“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尊老爱幼”中的“尊老”也是在大力提倡一个“孝”字。赡养老人,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2013年5月13日,“感动永清”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隆重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工业园区、街道办事处和县直各单位共120多人到场聆听了报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王文丽,1997年嫁到闸口村后,不但家庭条件困难,还要赡养三位老人。公爹脑中风偏瘫,婆母患有高血压,婆奶年过八旬,都靠她和丈夫照料,但她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她孝敬老人的事迹成为十里八村学习的典范,被闸口村评为“好媳妇标兵”。

老年人都期望自己能有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而在现实生活中,子女有能力却不愿赡养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经常看到有些老人拿着一个大编织袋在夜市来回走动,为的就是能捡到换钱的废品,来维持他们的生活。他们并不是没有儿女,而是儿女都不愿意赡养他们,把老人像足球那样踢来踢去。

赡养老人当然是做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天经地义的责任。子女再穷再困难,也不至于每月几百元的开支都拿不出来吧?怎么就让老人无家可归?难以生活呢?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不赡养老人,他们的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难道就不怕儿女长大后也不赡养自己吗?他们已经给孩子做了这样的“榜样”!父母给了他们生命,就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赐予,更别说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将他们养育成人,年轻人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照顾父母,在经济和精神上支持他们,让他们快乐的生活。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要多学一些国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道德、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做尊老敬老的模范。愿天下所有老人都享有幸福、安详、快乐的晚年。

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篇11

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表论文|发表论文|—qk114.net 更新时间:2009-04-27 21:47点击:(149次)

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亿,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是3.2%,大大超过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68%),也高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以及50、60年代即第一次和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阶段,按保守的估计,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5%,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2040年将突破3.1亿。人口老龄化影响着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时老龄化问题提高了社会负担的系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群众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社会和谐是人民之福,社会动荡是人民之祸。人民群众盼望国泰民安,过上富足祥和的生活;盼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自身权利和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盼望完善公共服务,生活便利,安定有序;盼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作为人口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是人类本身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年来,党中央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农村再度成为关注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逐渐步入城市,农村家庭中空巢家庭猛增,家庭结构变化带来家庭功能的转变。养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在我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对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的对策逐渐完善,然而,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对文献相关资料的搜索,老年人的精神慰籍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对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我国农村收入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满足精神上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会导致对安全、社交、尊重等方面的需要。但是我们发现,社会、政府和家庭对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方面相关对策措施存在严重的缺失。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研究社会学的学生,有义务对此现状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赡养状况进行调查,希望能够使农村空巢家庭的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以表达,并能被最大限度地满足,从而安享晚年;并为年轻一代的养老行为提供一定的反馈信息,促进两代人之间的理解与互动,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资源浪费;促进农村养老事业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促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与完善尽到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2.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老人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切入点各有不同,有经济学的、社会学的、社会保障、法学的等方面,视角也较广,比如,对家庭养老功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代际经济流量、亲子传承中的文化反哺、家庭照顾、养老法律保障、社区养老等方面都有研究,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理论体系。但是关于农村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却没有形成相关的体系,配套政策也没有能够构建。

关于精神赡养的内涵。李锐芬在其《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对进行了解释:“所谓“精神赡养”,就是家庭、单位、社会乃至政府共同关注老年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相比,精神赡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较少的替代性,在各种老年群体中都不同程度地以特定方式表现出他们的精神需求,也直接关系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温庆利在《浅释精神赡养》指出:何谓“精神赡养”呢?就是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在精神上、心理上给老人以慰藉、安抚,让老年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消除孤独和寂寞,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满足。穆光宗在《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一文中,精神赡养主要包含三个维度:第一,人格尊重。“人格尊重”满足的是老年人的“自尊需求”。自尊需求的具体含义是,老年人有自主决策和得到尊重的权利。第二,成就安心。“安心”就是要通过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婚姻和家庭)来满足父母的期待心理。老年人对儿女的“期待需求”具有普遍性,是为人父母者对自己的儿女天然具有的美好期待和衷心祝福。第三,情感慰藉。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要求主要是对子代提供精神关怀的要求,“慰藉”满足的正是老年人对家庭亲情、对天伦之乐的心理需求。

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出现问题形成的原因。杜鹏、丁志宏等在《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一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个人型流动转变为家庭型流动,妇女儿童也越来越多地加入流动人口的队伍,农村家庭人口的流动率增长对老人精神赡养问题产生的一定影响;而且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家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全国的农村老人实行普遍的社会福利,因此,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谢慧娟,李桂平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指出,农村老人精神赡养问题出现是由于机制的缺失:“一是家庭养老保障机制呈弱化趋势;二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三是社区养老机制薄弱

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对策。张桂宝在《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上指出:做好老年人“精神赡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老年人享受“精神温馨”。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倡导“精神赡养”,提高对“老有所养”认识;其次,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个方面,以多种形式搞好养老工作,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第三,子女应尊重老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多抽时间陪老人说话、聊天,让老年人多参与家庭决策,充分感受人间的关爱。刘桂莉在《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主张: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又日益严峻的今天,养老就不再是个别家庭的事情,而是一个有重大社会影响和社会意义的问题,提倡社会解决;同时其次,在养老支持力的讨论中,其实还应提醒老年人自身的主观努力,老年人要关注自身的精神及心态的调整,走出心理误区。王泽淮在《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法探微》中提出:“一要激励老人潜能的开发,为其提供自决的机会;二要做个很好的倾听者;三要协助老年人回忆往事;四要刺激老人的感官,阻缓感觉器官的退化;五要结“忘年交”,推迟其心理老化;六要开办“时间银行”,开展有偿助老活动。

虽然对于农村老人精神赡养的问题有一定的研究,但是笔者发现,对于农村老人精神赡养的支撑体系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这也是本文着力探讨的。

3、研究思路设计

3.1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以农村家庭形态变化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互动理论为依托,通过在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的实地调查,结合实际,对农村空巢农民精神赡养问题进行分类、描述、评述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模型,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从性质上讲,本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即侧重于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社会政策参考的经验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的特点是,迅速地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广泛地从总体上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和特征,有针对性的提供政策建议。

从目的上来讲,本研究既属于描述性研究又属于解释性研究。本文首先描述了农村空巢农民的精神养老的现状,困境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构建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模型的思路。

3.2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文献研究法。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思考贯穿于研究的始终。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翻阅了大量有关空巢农民、农村养老保障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查阅了有关我国人口、土地、资源方面的数据和被调查地的相关文献资料。文献研究可视作本研究的起点,它对观点完善、理论支撑、比较分析诸环节均有着重要意义。

(2)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法可以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法。调查地点是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调查时间为2007年3月12日至2008年2月2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其一,在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的调查。笔者对某村55户农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整理后获得30个60岁以上5空巢农民养老保障个案,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此外,笔者走访了某村村委会、某村前任村干部和现任村干部。

其二,在潜山县的调查。笔者走访了潜山县移民办,潜山县民政局,潜山县委办,并查阅了县情县史资料。笔者还走访了潜山县养老院,并电话访问了潜山县养老院。

实地调查中,笔者采用了观察法和个案访谈法。其一,观察法。

在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中最早运用,现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研究。观察可以提供有关社会行为的详细第一手的资料,可以对社会情境有直接的感性体认,它适用于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因此,实地观察很适用于研究空巢农民。在入户调查中,笔者对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日常生活状况、家庭精神赡养状况等方面作了有目的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与访谈材料结合分析。

其二,个案访谈法。

本研究采用非标准化访问,这不仅是调查问题的过程,同时也往往是研究问题的过程;不仅是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往往是评价解释资料的过程。本研究对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的55户农民进行非标准化访谈,通过排除非空巢家庭和无60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共搜集到30份有效个案,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对某村村委会、和潜山县有关部门的走访中,笔者广泛运用了访谈法。

3.3 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1)首先,广泛收集各方面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料,进行研究,初步得出论文的写作重点和框架结构,为论文的形成做好基础工作。

(2)然后去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就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进行调研,结合已有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从中提炼论文需要的因素。

(3)根据现有理论和收集的各类资料,在与导师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立本选题的详细提纲,进行初稿的写作。(4)初稿完成后,将初稿带到有关单位或交相关领域专家审阅,接受评价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论文。最后,进入定稿阶段,完成论文写作与答辩。

3.4 可行性分析

本选题的研究有着齐备的硬件支持,本人在前期已经搜集本课题相关资料,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信息资料库。由于学校图书馆藏书以及省图书馆、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可供查阅,在我校电子阅览室上,可以查阅从1978年至2008年以来全国中文社科类公开期刊100余种报刊杂志上的所有论文的光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报刊索引光盘,维普数据库光盘,可供检索查阅和复印研究,另外还有外文报刊供查阅。利用校园局域网,使资料查阅更为方便。同时,个人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电脑、上网查询资料,具有社会调研的综合分析能力,掌握了完成本课题的有关科研手段。本人经过硕士阶段两年专业基本功的培养和锻炼,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相信,在导师的指引和自己的努力下,经过实地调研,我在此方面的研究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3.5 选题研究及论文工作计划

(1)确定选题和文献查阅阶段(2007.9-2007.11)广泛收集相关理论资料,设计选题论文框架;

(2)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阶段(2008.1-2008.2)对安徽省潜山县槎水镇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资料的整理;

(3)综合分析研究(2008.2-2008.3)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提出初步研究成果,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一篇,并着手论文写作;

(4)论文撰写阶段(2008.2-2008.5)完成论文写作并提交导师修改,并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3.6 预期研究成果:(1)一篇合格的硕士论文

(2)以该论文为依托,公开发表1-2篇子论文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2、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邓伟志:《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田雪原主编:《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5、乌区沧萍:《社会老年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刘英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家庭-14省(市)农村家庭协作调查资料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7、(美)N.R.霍曼、H.A.基亚克著,冯韵文、屠敏珠译:《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8、梅陈玉掸、齐铱、徐玲著:《老年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9、雷洁琼.家庭社会学二十年.社会学研究.2000.06

10、方向新.农村家庭结构变动趋势的社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2.02

11、刘庚长.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与转变的条件.人口研究.1999.03

12、孙丽燕.20世纪末中国家庭结构及其社会功能的变迁.西北人口.2004.05

13、陈晓敏,杨柳.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长白学刊.2003.06

14、王银秀.关注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5,01

15、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2002.07

16、刘庚长.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人口研究.2004.01:

17、刘桂莉《:养老支持力中的“精神赡养”问题》,《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第34卷第l期,2003年1月。

18、宋熙文、董学清:《中国老人如何安度晚年》,《信息日报》,2000-11-18(3)。

19、李克:《护空巢离爱巢有多远》,《人民论坛》,2004年第10期。20、刘明辉、陈秋斌:《老年人需要“精神赡养”》,《中老年保健》,2001年第7期。

21、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2、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南方人口》,2002年第1期(总第65期),第17卷。

23、杨连专:《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4期,2002年12月。

24、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3期。

25、王致诚:《关注老年人的老年空巢综合症心理危机》,《山西老年》,2004年第5期。

26、余海棠:《空巢家庭”话养老》,《当代经济》,2002年第4期。

27、刘庚常:《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人口研究》,第28卷,第l期,2004年l月。

28、万春龙:《空巢老人期盼精神赡养》,《中国保健营养》,2005年第3期。

29、安增龙:《农村养老模式探索》,《中国农垦经济》,2004年第1期。30、赵秋成、杨秀凌、崔晓峰:《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第4期(总第22期),2002年7月。

31、成海军:《中国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方式的现状与前瞻》,《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2期,2000年5月。

32、穆光宗:《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中州学刊(人社版)》,1999,(1)。

33、郭志刚、陈功:《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经济流量的分析》,《人口研究》,1998,21(l)。

34、杜鹏、武超:《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分析》,《人口研究》,1998,22(4)。

35、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36、王来华、约瑟夫·施耐德:《论老年人家庭照顾的类型和照顾中的家庭关系》,《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37、熊汉富:《空巢家庭:一个应当关注的老年群体》,《人口研究》,1998,22(3)。

38、王峰:《空巢家庭谁来关爱》,《中国消费者报》,2000-09-100

39、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第26卷,第4期,2002年7月。

40、陈功:《论老年人精神赡养》,《中国老年报》,2000-09-09。

41、王旬:《浅析城市“空巢家庭”老人的基本特征》,《城市问题》,1995(5)。

42、肖汉仕:《我国家庭空巢现象的成因及发展趋势》,《人口研究》,第19卷,第5期,1995年9月。

43、段云奎:《老年人的渴求:精神赡养》,《价格与市场》,1999年第10期。

44、赵芳:《家庭与社会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毛明华:《转型期中国家庭观念擅变》,《社会学》,2002年第1期。

46、王雅林:《农村家庭资源供给及赡养方式研究一对中国北方一个农村社区的个案考察》,转引自张建、陈一药主编《家庭与社会保障(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7、乌区沧萍:《长寿时代的空巢家庭期盼亲情住宅》,《住宅科技》,2004年第2期。

48、牛凌峰:《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权利应给予保护》,《河北农业》,2004年第5期。

49、王泽淮:《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法探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1卷第2期,2004年6月。

50、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人口研究》,第30卷第6期,2006年H月。

51、邵南:《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南平师专学报》,第25卷第l期,2006年l月。

52、陈晓敏、杨柳:《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3、王金辉:《关于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社会支援的思考》,《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24期。

54、李瑞芬、蒋宗凤:《空巢家庭问题探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5、张燕,唐根富,朱敏贞.空巢家庭的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07

56、陈平.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中国改革.2002.04

57、景天魁,唐均.构筑社区平台: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的体制创新.中国社会保障.2002.11

58、葛延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困境及可供选择的出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政策研究中心编社会政策评论总第五期.2002

59、高书生.搭建中国社会保障的新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政策研究中心编社会政策评论总第五期.2002

60、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人口与经济.2005.02

浅谈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 篇12

关键词:空巢老人;赡养方式

空巢家庭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单人空巢家庭和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将这些家庭中的老人称为“空巢老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家庭发展迅速,所带来的“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家、政府、社会以及城市市民的重视。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经调查,“空巢老人”中55%的人感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96%的人觉得自己没用、8%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29%的人感到孤独,很多“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孤独、抑郁、寂寞等精神和心理问题。如何搞好和加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新时期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市民关心的新事物。笔者就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城市“空巢老人”精神生活面临的几大难题

城市“空巢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生活重心发生很大转移,同时随着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加之没有子女陪伴,普遍感到无所事事、生活空虚、精神生活满意度下降,从而导致生理、心理、生活等多方面出现问题。“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除此之外,在精神层面和日常生活中承受很大压力。表现为:

(一)身体上健康堪忧

据多个城市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 58%的“空巢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有的甚至有八种以上的疾病。15%的“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二)心理上孤独寂寞

当儿女离家后,许多城市“空巢老人”不习惯突然安静的生活,社会接触减少,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甚至萌发出悲观、抑郁的情绪,严重者会导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即所谓的空巢综合症。我国老年疾病患者中50%-80%是源自“空巢老人”的心理疾病,大约70%的心理疾病是由于空巢老人缺少精神关怀所引起的,而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得不到关心爱护的“空巢老人”比那些得到社会和家庭安慰、体贴的老人,平均寿命要短10 到15年。

(三)生活上缺乏关照

年轻人为了追求生活品质,都会选择独立生活。因此,城市“空巢老人”由于身患疾病,缺乏照顾,吃饭、洗澡、做家务都感到有困难。54.64%的“空巢老人”表示,因为无人照料,最怕的就是生病。

二、导致城市“空巢老人”精神缺氧的重要因素

(一)“空巢老人”主观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

孤独感是老年人最普遍、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尤其是城市“空巢老人”更为突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空巢老人”思想上没有与时俱进,不能转变观念,积极主动融入社会,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参加有意义的各类老年活动,结交更多的老友,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二) 子女对“空巢老人”精神赡养意识淡薄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空巢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可“空巢老人”更需要的是晚辈的关爱与照顾,是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慰藉。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仍待缓解。“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

三、实现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几点对策

据全国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城市老人们尤其是“空巢老人”最需要的服务包括法律援助、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服务热线和聊天解闷等,但是这些服务需求的总满足率目前仅为15.9%,对他们来说在自身心态调整、亲属情感关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都应加强。

(一)“空巢老人”自身要积极主动调整心态

作为“空巢老人”,首先要增强保健意识,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加强与亲人、朋友的沟通,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自己人际交往圈,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应该正确认清孩子“离巢”的家庭规律,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模式。

(二)儿女要增强“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意识

儿女即使 “离巢”,也应经常与父母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帮助老人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可请老人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老人感到生活非常充实,觉得自己是个有用之人。作为儿女有机会一定要尽量帮助父母多做些家务,记住老人的生日、重要的纪念日,避免老人产生失落感。

(三)社会要重视“空巢老人”精神关怀

在加强社区、企业老年活动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空巢老人”的精神关怀。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可以按照年龄从高到低的顺序,在“空巢老人”家中安装“求救求助呼叫器”,设立老人热线,积极开展“孝心文化”建设,利用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加大对“空巢老人”的走访慰问,传递上级组织的关怀。以开展志愿者行动、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互助、邻里关照、托老服务、无偿或低偿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为“空巢老人”构建“生活照料网络”。

上一篇:研究生毕业自我签定下一篇:论文内容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