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承诺书

2024-08-06

赡养老人承诺书(共14篇)

赡养老人承诺书 篇1

赡养老人承诺书

我是

贫困户其子女,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计划,推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孝善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农村老年人“有收入、有保障、有尊严”的目标,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承诺:

一、经济上供养老人。每月向村“孝善基金”理事会缴纳最低100元的老人赡养费,用于老人平时生活所需。

二、生活上照料老人。若老人生活困难,保证承担照顾责任。

三、精神上慰藉老人。保证经常看望和问候老人;若在外地工作,期间保证与老人保持经常联系,并定期回家探望。

四、权益上保护老人。尊重老人生活意愿,不强行索取骗取或侵占、毁坏老人合法财产。

以上承诺,请所在村委及全体村民监督。如有违诺行为,我愿意接受有关法律规定的处理

承诺人:

****年**月**日

赡养老人承诺书 篇2

每个老年 人都期望有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然而, 现实生活中, 子女拒绝履行法定赡养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发生这种情况主要因为有些人存在以下五种误区。

误区一:出嫁的女儿不赡养

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认为“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出嫁后的女儿与娘家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了结, 就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国《婚姻法》规定, 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里所讲的子女, 包括已婚、未婚的成年儿子和女儿, 也包括亲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所以说, 出嫁后的女儿同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误区二:父母再婚不赡养

在当前一些地区, 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母亲改嫁或父亲再婚后, 便与自己脱离了原有的家庭关系, 父或母的养老问题便由其新组成家庭的子女承担。其实不然, 《婚姻法》第30条明确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 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这一规定说明, 父母有婚姻自由的权利, 父母再婚与否, 子女都不得干涉, 不论父母的婚姻关系如何变化, 子女都必须履行其应尽的赡养义务。

误区三:不分财产不赡养

日常生活中, 有的老年人将一生积累的财产较早地分割给身边的子女, 以换取他们对自己的赡养。这种做法看以合理, 但常常会引起家庭成员间不必要的纷争。一是容易侵犯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特别在一些丧偶的老人中, 他们为换取赡养, 不得已将“家底”过早分割给部分赡养人, 这样势必会侵害包括自己在内的法定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会在子女之间制造矛盾。老人在处分财产时如果显失公平, 极易导致子女们在老人就医、日常照料及丧葬等问题上互相攀比, 纠缠不休, 严重影响原本和睦的家庭关系。三是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财产分割后, 老人们会因此而失去对财产及家庭收入的支配权和处分权, 使自己在走访亲友、人情往来、旅游、治病等方面都得同子女商量, 无形中给自己套上了不能自主的枷锁。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老人们在以分割财产换取赡养时, 千万要慎重行事。其实, 根据法律规定, 不论老年人是否拥有财产, 子女都应当履行赡养义务。

误区四:分家不公或不照料晚辈不赡养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 赡养老人和分家析产是各自不同的法律关系:赡养是子女对父母履行的法定义务, 不涉及财产问题;分家析产是分割家庭共同财产, 是纯粹的财产关系, 不涉及人身关系。有的子女以父母偏心眼儿、分家不公为由拒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与法律规定相悖的。

另外, 时下不少年轻夫妇不体谅老人身体、生活等方面的难处, 干脆将孩子的饮食起居、上学接送、日常管护等一股脑儿地推给父母, 认为父母照料晚辈是天经地义的事。在照料晚辈的过程中, 老人们一旦在几个子女中处理不当或稍失公平, 个别子女便片面地认为父母 (岳父母) “一碗水没有端平”、厚此薄彼, 进而用拒绝赡养、“看了谁家的孩子谁赡养”的错误做法对待老人, 这于法于理都是十分错误的。

误区五:不继承遗产不赡养

老人渴望“精神赡养” 篇3

独居老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近年来,老人独居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两代同堂、三代同堂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近几年步入老年的人,大部分都生育了两三个子女,因为学习和工作的需要,相当一部分老人的子女不能在老人身边,这是老年人独居的~个重要原因。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子女嫌弃老人,人为地造成老人独居。有关数据表明,在北京,老年夫妇家庭占到了26.7%,其中独居老人家庭占7.4%,而且8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占到了独居老人户的11.8%。

健康与安全最令人担忧

在笔者采访过程中,发现独居老人的生活很不规律,老人们缺乏交流,心情郁闷,随着城市的变迁,许多老人搬进了高楼,邻里之间的沟通几乎没有,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今年68岁的张老先生,现在和66岁的老伴儿住在北京石景山区杨庄小区。两位老人的子女中,只有儿子一家住在北京,而且不在同一区。两位老人住在三楼,每日起居完全靠自己。他们的身体状况还算可以,但都患有高l血压,日常看病求医很不方便。张大爷在和笔者交谈时讲到,有一天凌晨4点,老伴儿的离血压犯了,自己要送她到医院,可又背不动,找子女,又不在附近。情急之下,只好贸然去敲邻居的家门,可是邻居没人。最后是跑到马路上拦了辆出租车,求司机把老伴背下了楼。张大爷说,我们日常还能自理,可一旦遇到生病,就着了急了。现在我把住家附近的医院急诊电话、120急救电话都贴在电话机旁,有事先求他们,再通知儿子,真头疼啊!独居老人生病无人帮助,已成为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独居老人在家中犯病无人知晓而造成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此外,一些犯罪分子看到独居老人是弱势群体,便把黑手伸向了他们。因此,老人遭受犯罪分子袭击,孤力无援被害之事,也不乏案例。在北大就发生过一歹徒盯上一位刚取出钱的独居老人,便尾随其回家,抢走钱后将他烧死在屋里的事。

独居老人渴望亲情

老年人独居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老年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越来越差,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愈来愈少,人际交往的范围愈来愈窄,精神生活也像绿地沙漠化一样愈来愈贫乏了。由于缺少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不少老人在孤独、寂寞和无聊中度日如年,甚至忧郁成疾。如何化解老年人独居的悲剧,做子女的责无旁贷。在物质赡养得到基本保证的情况下,精神赡养已经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推到了人们的面前。亲情是对老年人最大的精神安慰,子女与老人经常性的情感交流,是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维他命”。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一张贺卡、一次探望……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都会令老人欣喜不已。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养老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譬如电话就有其独特的亲情效应,在都市家庭普及电话和农村也并不稀罕的信息时代,亲情电话在千家万户流行起来。千里迢迢一线牵,时间和空间都浓缩在小小的话筒里,电话大大加强了子女和老人之间的联系。笔者发现不少节俭的家庭,连打市内电话都要加以控制,但打给父母亲的长途却毫不吝惜,有的和父母聊起天来就忘了时间和费用。笔者单位的刘国强老人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工作,每月的电话费都在300~500元之间。因为刘国强老人的儿子忙于公司事务,实在脱不开身,于是,打长途电话便成了他安慰父母的最好方式,

像这样能注意到对老人进行精神安慰的人当然是越多越好,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做子女的往往一提到赡养老人,认为只要给些钱物,就是尽到了赡养义务,其实,这是片面的。无论从社会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到老年,尤其需要子女在精神方面给予慰藉。晚辈经常登门看望老人,交流情感,说说趣事,对老人来说,无疑是精神,卜的一种愉悦和满足。如果做子女的对老人仅限于“寄钱”之类的义务,而在精神上漠不关心,不但不能真正满足老人的需要,还有可能给老人带来感情上的伤害。

国家机关某部委退休在家的高级经济师李志国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退休之后,没有再去工作。每天除了锻炼身体之外,就做家人的后勤,孩子们的体谅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忙碌一天,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畅谈,尽管我做菜手艺一般,但他们常常夸奖我的厨艺,我心满意足。节假日,儿女们陪我爬八大处、香山……边走边聊,在交流中我感觉到孩子们很理解我,我的健康就是他们的最大心愿。作为长辈,我不希望自己拥有多少家财,享受什么。关键在于家里有和谐的气氛,这是一笔无形财产,也是我的精神支柱。”

当然,在生活的海洋中,精神赡养的浪花远不止这么几朵,譬如,就是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和老人聚会,定期陪老人散步,和老人一道旅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要对老人精神安慰有用,就被不少家庭不拘一格地采用。精神赡养渐渐流行于家庭,是一个有目共睹、不容争辩的事实。

老人精神赡养不容忽视

老人有老人的天地,子女有子女的世界,子女再孝,给予老人的精神赡养也是有限的,精神赡养应是多层次和多方位的。以下是构成精神赡养不可忽视的几个方面:

其一,老来夫妻不能拆。老来老伴,老来相伴。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和冷落,夫妻之间的长相厮守和互相关心是晚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润滑剂。似有不少家庭忽视了这个问题,人为地将老人分开过。有的是一个子女养一个老人,有的是将一个老人接到千里迢迢的异乡过日子。尽管本意是想让老人过上好点的日子,但客观上却起到了一定的副作用。赡养老人不能漠视老人的情感需求,不要硬性地拆开老夫妻,经过时间和风雨考验的爱情是晚年的一大精神支柱,这个支柱也需要子女的小心呵护。

其二,支持老人黄昏恋。老人既需要子女的亲情,也需要夫妻之问的爱情,对于丧偶的老人来说,感情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昨日还是相依相伴耳鬓厮磨,如今却“惊破梦魂无觅处”,何等凄凉,何等孤独。正是缘于这种感情需要,有些老人渴望再找个伴儿。这种情况下,子女应打破旧思想观念的梦锢,理解支持老人的黄昏恋情,这是对老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其三,帮助老人营造一个老有所乐的氛围和环境。几份报刊和几本好书,可能会使老人爱不释手,倍感温馨,几位有共同爱好的老友更会使老人们互相沟通、开阔眼界,外面的信息了解多了,老人的视野也就拓宽厂,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的绿洲也就生机盎然了。很多老人除了一生从事的工作以外,几乎找不到别的兴趣和爱好,一到晚年失落感就格外沉重,根据这个情况,子女可动员和帮助老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集邮集搬、养鸟种花、绘画书法等,为老人寻找一个新的精神支柱,不求出成果,但求过得怡然自得,自娱自乐。另外,要引导和帮助老年人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自己的豁达胸怀,这是晚年幸福最有力的支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老人物质上的赡养当然十分重要,但精神上的赡养更有魅力和意义。如果没有精神安尉和情感交流,钱再多也会显得苍白寡义。因此,赡养老人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不仅仅是定期给老人一些钱物,而且也还要给老人精神安慰,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算完全尽到了赡养老人的责任。

赡养老人协议书 篇4

被赡养人姓名_________父亲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赡养人姓名_________母亲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赡 养 人姓名_________儿子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从即日起被赡养人的衣、食、住、行、医疗、护理、丧葬等费用全由赡养人从被赡养人的工资、存款中支取,不足部分由赡养人自行负责。

二、被赡养人的工资及存款具体由赡养人与被赡养人协商保管。被赡养人从即日签订协议起直到去世,所剩的存款由赡养人一人继承,被赡养人不得私自将自己的钱款借于或给予或赠予赡养人以外的任何人。

三、即日签订协议起,赡养人在赡养老人期间直到被赡养人去世,中途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赡养老人。如果拒绝履行赡养,从签订协议时算起,截止到结束赡养老人,退回赡养老人期间被赡养人的全部月份工资的70%、工资卡及全部存款,交给被赡养人或下一个赡养人。

四、本协议一式叁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赡养人、被赡养人、子女监督人。

被赡养人父亲___________母亲__________ 赡 养 人___________ 子女监督人_____________

赡养老人协议书 篇5

一、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应当履行对老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别需要。

二、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人的住房,对患病的老年人应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三、赡养人不得强求老年人承担体力过重的劳动;不得岐视、侮辱和亏待老年人。

四、赡养人不得干涉老年人的婚姻和再婚后的生活;不得阻拦老年人参加正当的社会活动;不得限制老年人的人身自由。

五、赡养人对老年人必须尊敬、孝顺、保证老年人精神愉快,主持老年人的生日及过年、过节的问候和特殊照顾。

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由老年人自己选定,可以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可以单独生活,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待遇从优、生活资料由子女保障。供应标准由村支部、村委和老龄委研究决定,如每人每年白面_______斤,小米(大米)______斤,豆类杂粮_____斤,油__斤,必须保证质量或生活费用________元/年;必须保证老年人用电、用水和用煤的方便。

七、具体说明略

以上各条经村两委批准,由老龄委监督实施。对不执行上述协议规定者,按《老年法》予以处理。

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赡养人:

党支部

村 村委会

老龄委

长子:

次子:

女儿: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篇6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养父母子女之间都互有扶养义务;继父母子女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也互有扶养义务。另外,根据立法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对于事实上已形成的扶养关系,也应给予确认和保护。对于负有扶养义务的人,不得拒绝扶养。但扶养人因天灾人祸,自己收入过低等原因,无能力扶养,而未尽扶养义务的,不属拒绝扶养。

对于自已年老的父母,没有或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因而无法独立生活的,作为子女负有扶养义务,有能力扶养却不扶养,致使父母因遗弃被迫自杀的;因生活无着而流落失所的等等,就构成犯罪,要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以遗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第10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这种义务是无期限的,只要父母需要赡养扶助,子女就应继续履行这一义务。并且不能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我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首次从法律上明确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此外,新法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人分开居住的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常回家看看’正式写进了法律,如果子女不常回家看老人,应属于违法行为。”更不用说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情形了。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要承担给付赡养费的民事责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子女都要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会有坐牢的可能性!

精神赡养,给老人心灵的慰藉 篇7

所谓精神赡养,简单点说就是要关注老人心理或精神上的需求,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儿女如果对父母没有感情的交流和精神的慰藉,即使钱再多,物质再丰厚,也显得薄情寡义,也不能算完全尽到了赡养老人的责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

其实精神赡养并不那么复杂,下面的几种方法既简单又实用,不妨一试。

1.一部收音机。选择外形小巧玲珑、音质清晰悦耳的收音机送给老人。这便于老人散步、晨练、买菜等外出时携带,随时可收听音乐、戏曲、曲艺等节目,使老人心情愉快。

2.一份老年大学的课程表。现在子女们都很忙,要么在外地工作,确实没有很多时间陪老人。做子女的不妨将老人送到老年大学,这既学到了知识,又无人身安全之忧。目前,这已逐渐成为子女尽孝心的新方法。

3.一份报刊。好的报刊和书,可能会使老人爱不释手,倍感温馨。外面的信息了解多了,老人的视野也就拓宽了,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的绿洲也就生机盎然了。而有关保健知识方面的书报则有助于老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状况,及时防病治病。

4.一张亲手刻录的CD。亲手刻录一盘CD送给可亲可敬的父母,是时下不少年轻人的亲情创意。这样一盘专属于父母的CD,将他们喜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歌曲一网打尽,让父母在闲暇时一次听个够。

5.一个伴侣。老人既需要子女的亲情,也需要夫妻之间的爱情。帮助丧偶老人找个伴,是对老人最大的精神安慰。让形单影只的老人成双成对,共同构筑他们自己的温馨港湾。

6.一封信。在外工作或学习的晚辈,无论多忙也要给长辈经常写信。因为很多老人比较喜欢书信的方式,不仅可以反复阅读,而且读完后还可收藏起来,某一天当老人感到孤独寂寞时,可以把积存的好多封信拿出来,坐在阳台摇椅上细细重温。

7.一只宠物。送给老人一只小狗、小猫或几只金鱼、一对鹦鹉,能给老人的生活带去无限活力,使他们的情感有所寄托。

8.一部电话。有了电话就随时可以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加强老人与子女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当老人有病时,可以随时和子女联系,使老人的疾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这对老人是最大的安慰。

9.一盏床头灯。给老人装上一盏床头灯,有利于老人晚上看书看报,也给老人晚间起夜和服药带来方便。

10.一次旅游。有条件者,可以带老人每年外出旅游一次。通过游山玩水,参观名胜古迹,使老人开阔眼界、热爱生活、增进健康。

11.一声问候。远在外地的子女,无法常常探望父母,就应该通过电话或书信甚至网络向老人嘘寒问暖,如果实在太忙,做不到每天问候,至少也该每周问候一次。

12.一份礼物。父母生日、元旦春节、父亲节母亲节,甚至任何一个平常的日子,给父母送上一份小小礼物,哪怕只是一张贺卡,都能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

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 篇8

被赡养人姓名 父亲: 母亲: 赡养人姓名

长子: 次子: 三 子: 四 子: 大女儿: 二女儿: 三女儿: 四女儿:

为维护被赡养人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被赡养人的晚年生活,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签订如下赡养协议。

第一条:赡养人的主要义务

1、赡养人不分儿女,自结婚成家之后都有赡养被赡养人的义务,各赡养人应积极履行对被赡养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

2、赡养人不得要求被赡养人承担不愿意或力不能及的劳动。

3、被赡养人的房产权、房屋租赁权和居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被赡养人同意,赡养人子女不得强占、出卖、出租、转让。

4、赡养人应妥善安排好被赡养人的膳食结构,保证被赡养人吃饱、吃好。

5、如被赡养人不能自行出行,赡养人应安排时间负责被赡养人出行,所需交通费由赡养人承担。

6、被赡养人生病,赡养人应及时给予医治,并负责生

协议签订时间:协议签订地点:年 月

农村老人赡养协议书 篇9

随州市曾都区卫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宣传教育、爱国卫生、病媒生物防制、控烟倡导、环境整治等措施,推进创卫工作开展。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折页、办宣传专栏、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创卫健康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爱国卫生活动。结合第28个爱国卫生月活动,该区充分发挥镇、办事处、管委会及村、社区的作用,在全区掀起以“灭蚊防病、健康你我”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集中整治活动。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爱卫办制定下发了《曾都区城区除“四害”工作实施方案》和《曾都区城区灭鼠毒饵站建设规范》,制定了考核标准,建立毒饵站,定期投放除“四害”药物。开展控烟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活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全区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都达到了无烟标准。开展环境整治工作。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岗,从环卫保洁、市容整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对各卫生计生单位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

截至目前,区卫计系统悬挂创卫宣传标语59条,开通电子显示屏21处,办创卫专栏82期,发放宣传折页8.4万余份,印发《致居民一封信》9711份,印制《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手册》20xx本,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0场次。共清理“牛皮癣”1004处、卫生“死角”223处,封堵垃圾道口104个,配置垃圾桶370个、垃圾箱26个,在城区建立毒饵站5000个,开展控烟巡查10余次。

五兄弟赡养孤寡老人17年 篇10

父亲收留一对老人,兄弟五人当亲人一样照顾

于秀英今年90岁,年轻时因为不能生育抱养了一个女儿,上世纪90年代,她和老伴卖了房、迁了户口,随养女去了内蒙卉。后来,养女找到了她的亲生父母,便抛弃了他们。老两口回到密云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靠捡破烂为生。同村的赵老爷子、也就是赵家五兄弟的父亲看老两口可怜,就收留他们住在了自己家。赵老爷子心地善良,是村里有名的大好人,到老了还不忘帮助别人一把。父亲为儿子们树立了好榜样,五兄弟对父亲要做的这件善事没有说一个不字,他们理解父亲这片好心。

“一开始他们想单吃,就是各过各的,我们哥几个说,我们买肉、买菜,你们就一块吃吧。”赵合臣说,那时,他们的母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了,父亲平时也挺孤独,让于大妈老两口和父亲住在一起,彼此也能相互说说话,有个照应。

赵家五兄弟,除了老大在工厂上班,其他人都在家务农,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是17年来他们一直毫无怨言地照顾着这对无依无靠的老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老人一样去孝敬,老两口的日常开销也几乎都是靠五兄弟来负担。

父亲去世后。五兄弟依然对老人不离不弃

2010年,于大妈94岁的老伴去世,赵家五兄弟为老人料理了后事。老伴的离去,让本就无儿无女的于大妈非常伤心,没想到第二年,她和老伴的大恩人赵老爷子也因病去世了,享年90岁。

“我父亲当过兵,文化不高,他就会筛石子,筛了好几十年……”回忆起父亲,50多岁的赵合臣眼圈红了,止不住要流泪。他说父亲去世前,还不忘嘱咐他们哥几个不要扔下于大妈不管。

两位老人去世之后,村里人都在议论,于大妈没有北京户口,所有的福利待遇她都享受不到,赵家五兄弟还能管她吗?

赵家兄弟用行动回答了乡亲们的疑问,他们没有忘记父亲生前的嘱托,对于秀英老人依然不离不弃,不仅让于大妈继续住在赵家继续赡养,还为大妈翻盖了房子,屋里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更是一样不缺。和父亲活着的时候一样,兄弟们排好了班,轮流来陪老人唠家常,帮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做饭、洗衣服,冬天则合伙买煤,把屋子烧得暖暖的。

“我们这么做,其实也是在报恩。”赵合林表示,尽管过去这17年,于大妈和她的老伴一直住在赵家,并且被兄弟们照顾着,但是于大妈也替他们照看了父亲,“起码我爸爸不用做饭了,这不挺好嘛。现在我爸爸去世了,我们照顾老太太也是应该的。”赵家兄弟身上的朴实和忠厚,正是京郊大地传承的美德。

为减轻五兄弟负担。老人盼望早日迁回户口

于大妈也是幸福的,虽然自己的养女不管她,但是赵家这五兄弟却像亲儿子一样对她,这样的人间真情不是谁都能遇到的。但是采访的时候,老人一直在旁边抹眼泪,因为她一直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当年她的户口随着养女迁到了内蒙古。“如果能把户口迁回来,他们哥几个的负担就轻了,我也就有钱了,心里就敞亮了。”赵合臣赶忙解释:“老太太的意思就是,她能享受北京市的待遇了。”

茫茫人海当中,擦肩而过是一种缘分。像于大蚂和赵家五兄弟这样更是世间少有的情分,他们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书写了一段人间真情。据北京新闻广播《资讯早八点》百姓生活故事整理

子女赡养老人的协议书 篇11

被赡养人:

因被赡养人年事已高,需赡养人赡养。经甲、乙、丙三方赡养人商议决定并经被赡养人同意,特定如下协议:

1、生活费:甲、乙、丙三方赡养人每月交赡养生活费300.00元(叁佰元)人民币。必须在当月上旬交到经办人。

2、医疗费

①平时医疗费:每月交100.00元(壹佰元)人民币。

②住院治疗费、护理费。国家医疗保险报账后剩余部分由甲、乙、丙三方共同平均承担。

3、被赡养人百年后的安葬费也由甲、乙、丙三方共同平均分担。

4、上述所交费用交到指定银行账户后,每方必须保留小票,年底交经办人对账。

5、生活费、医疗费每年按国家物价上升指数调整,由经办人通知甲、乙、丙三方。

6、由于被赡养人李绍荣、徐辉翠有继承李小军遗产的权力,如果夏桂兰不履行赡养义务,再根据法律进行遗产分割。

7、此协议一式八份。被赡养人一份,甲、乙、丙三方各一份,经办人一份,报送甲、乙、丙三方所居住的`居委或村委各一份(并请监督执行)。

8、未尽事宜,再商议决定,如果商议不成,再由国家有关法律处理。

赡养人:

甲(签字):______________

乙(签字):______________

丙(签字):______________

被赡养人(签字):______________

农村赡养老人协议书怎么写 篇12

农村赡养老人协议书怎么写

赡养是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农村赡养老人协议书怎么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农村赡养老人协议书怎么写

农村赡养老人协议书

为了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村经两委和老龄委研究,特签定子女赡养老人协议书如下:

一、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应当履行对老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照顾老人的特别需要。

二、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人的住房,对患病的老年人应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三、赡养人不得强求老年人承担体力过重的劳动;不得岐视、侮辱和虐待老年人。

四、赡养人不得干涉老年人的婚姻和再婚后的生活;不得阻拦老年人参加正当的社会活动;不得限制老年人的人身自由。

五、赡养人对老年人必须尊敬、孝顺、保证老年人精神愉快,主持老年人的生日及过年、过节的问候和特殊照顾。

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由老年人自己选定,可以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可以单独生活,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待遇从优、生活资料由子女保障。供应标准由村支部、村委和老龄委研究决定,如每人每年白面_______斤,小米(大米)______斤,豆类杂粮_____斤,油__斤,必须保证质量或生活费用________元/年;必须保证老年人用电、用水和用煤的方便。

七、具体说明略

以上各条经村两委批准,由老龄委监督实施。对不执行上述协议规定者,按〈〈老年法〉〉予以处理。

本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赡养人:(签字或盖章)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被赡养人:(签字或盖章)

党支部:(签字或盖章)

村委会:(签字或盖章)

老龄委:(签字或盖章)

日期: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浅谈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 篇13

关键词:空巢老人;赡养方式

空巢家庭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居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其中包括单人空巢家庭和夫妇两人的空巢家庭,将这些家庭中的老人称为“空巢老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空巢家庭发展迅速,所带来的“空巢老人”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家、政府、社会以及城市市民的重视。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经调查,“空巢老人”中55%的人感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96%的人觉得自己没用、8%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29%的人感到孤独,很多“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孤独、抑郁、寂寞等精神和心理问题。如何搞好和加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新时期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市民关心的新事物。笔者就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城市“空巢老人”精神生活面临的几大难题

城市“空巢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生活重心发生很大转移,同时随着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加之没有子女陪伴,普遍感到无所事事、生活空虚、精神生活满意度下降,从而导致生理、心理、生活等多方面出现问题。“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除此之外,在精神层面和日常生活中承受很大压力。表现为:

(一)身体上健康堪忧

据多个城市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 58%的“空巢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有的甚至有八种以上的疾病。15%的“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二)心理上孤独寂寞

当儿女离家后,许多城市“空巢老人”不习惯突然安静的生活,社会接触减少,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甚至萌发出悲观、抑郁的情绪,严重者会导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即所谓的空巢综合症。我国老年疾病患者中50%-80%是源自“空巢老人”的心理疾病,大约70%的心理疾病是由于空巢老人缺少精神关怀所引起的,而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得不到关心爱护的“空巢老人”比那些得到社会和家庭安慰、体贴的老人,平均寿命要短10 到15年。

(三)生活上缺乏关照

年轻人为了追求生活品质,都会选择独立生活。因此,城市“空巢老人”由于身患疾病,缺乏照顾,吃饭、洗澡、做家务都感到有困难。54.64%的“空巢老人”表示,因为无人照料,最怕的就是生病。

二、导致城市“空巢老人”精神缺氧的重要因素

(一)“空巢老人”主观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

孤独感是老年人最普遍、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尤其是城市“空巢老人”更为突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空巢老人”思想上没有与时俱进,不能转变观念,积极主动融入社会,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参加有意义的各类老年活动,结交更多的老友,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二) 子女对“空巢老人”精神赡养意识淡薄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空巢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可“空巢老人”更需要的是晚辈的关爱与照顾,是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慰藉。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养”和“医”的问题仍待缓解。“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

三、实现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几点对策

据全国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城市老人们尤其是“空巢老人”最需要的服务包括法律援助、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服务热线和聊天解闷等,但是这些服务需求的总满足率目前仅为15.9%,对他们来说在自身心态调整、亲属情感关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都应加强。

(一)“空巢老人”自身要积极主动调整心态

作为“空巢老人”,首先要增强保健意识,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加强与亲人、朋友的沟通,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自己人际交往圈,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应该正确认清孩子“离巢”的家庭规律,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模式。

(二)儿女要增强“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意识

儿女即使 “离巢”,也应经常与父母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帮助老人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可请老人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老人感到生活非常充实,觉得自己是个有用之人。作为儿女有机会一定要尽量帮助父母多做些家务,记住老人的生日、重要的纪念日,避免老人产生失落感。

(三)社会要重视“空巢老人”精神关怀

在加强社区、企业老年活动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空巢老人”的精神关怀。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可以按照年龄从高到低的顺序,在“空巢老人”家中安装“求救求助呼叫器”,设立老人热线,积极开展“孝心文化”建设,利用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加大对“空巢老人”的走访慰问,传递上级组织的关怀。以开展志愿者行动、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互助、邻里关照、托老服务、无偿或低偿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为“空巢老人”构建“生活照料网络”。

赡养老人承诺书 篇14

被赡养人:

姓名:

身份证号:

与赡养人关系:

姓名:

身份证号:

与赡养人关系:

赡养人:

姓名:

身份证号:

姓名:

身份证号:

姓名:

身份证号:

依据新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税收法规,被赡养人就赡养老人支出的个人所得

税专项扣除事项指定如下:

1、被赡养人就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在赡养人之间采用指定分摊形式,分摊方法选择如下:

指定分摊比例:

被赡养人按照协议有效期内税法规定的定额指定分

摊比例,其中:赡养人

指定分摊比例为,赡养人

指定分摊比例为

;赡养人

指定分摊比例为。

指定分摊金额:被赡养人按照协议有效期内税法规定的定额指定分摊

金额,其中:赡养人

指定分摊金额为

元,赡养人

指定分摊金额为

元,赡养人

指定分摊金额为

元。

2、本协议有效期自

****年**月**日至

****年**月**日。

3、协议有效期如选定的分摊方法需要改变的由被赡养人重新签署指定分摊协议。

4、如赡养老人支出扣除金额因税法修改而调整扣除定额的,被赡养人采取指定分摊比例方式的不再另行签署协议,如采用指定分摊金额方式的,则被

赡养人需重新签署指定分摊协议。

5、本协议仅用于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指定分摊的约定,不构成赡养人各方对赡养老人的约定,赡养老人由赡养人各方另行约定。

6、本协议未尽事宜由被赡养人及赡养人各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

7、此协议一式拾份,被赡养人赡养人各方各持两份,该协议自各方签字后生效。

被赡养人签字:

赡养人签字:

签署日期:

上一篇:早安问候唯美句子下一篇:20802设备停复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