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准备演讲稿

2024-09-13

大学生就业准备演讲稿(精选8篇)

大学生就业准备演讲稿 篇1

大学生就业准备演讲稿

2009-05-09 21:18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像是刚刚孕育成熟的生命一样,迫切的希望可以很快融入社会来一展自己的抱负,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大学生就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求职大学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僧多粥少的态势。除了就业岗位少,缺乏工作经验和大学生自身心态不端正,都是挡在大学生就业之路上的拦路虎。

在客观情况和自身因素的双重困境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

大学生应增加在校期间实习的经历 做好从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通过在网上做的调研,超过90%的公司会更看中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实习经历。在学校的时候,最好能够争取在寒假、暑假增加自己实习的经历。大学生先要明确方向,并做好从最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放低要求是今年的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大学生应该眼光向下,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体制的保障,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努力。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别说我是天之骄子。

90年代的大学往往被描绘成象牙塔,那时侯的大学生由于分配制度解除了后顾之忧,他们或挥斥方遒或自命不凡。而新世纪之际,刚杀过独木桥的他们跨进校园,却听到这样的声音:就业双向选择了,进校园就得想着找工作。

大多数学生会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四处出击,再优秀的人也不会等待。天之骄子的说法早已被PASS,再抓着这朵云彩不放,早晚会跌死。现在就是把自己作为商品推向市场,天之骄子的冠冕堂皇早已被市场经济的洪流冲到了太平洋。”

大学生是市场经济下锤炼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市场经济的特点,竞争是描述他们的关键词。但过分强调竞争而失落传统的温良恭俭,会对长远的发展不利,自身的商品化,难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有“近视”现象。打上市场烙印的这一代大学生,踏入社会后会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前进。

二、有面包吃已足够

双向选择必然导致竞争,竞争意味着优胜劣汰。一些毕业生认为专业太冷,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在求职时很不自信。一个学历史的大学生其求职意向居然多达9种:记者、中文编辑、英文编辑、网络编辑、教师、广告文案、企业策划、导游等。他说,现在很多单位不要应届生,能找到工作就算不错了。很多毕业生把自己定位太低,女生表现尤为突出。自我定位过低与激烈的竞争有关。但不论竞争多么激烈,都应保持平常心。因为毕竟接受了高等教育,人文方面的修养和理论技能的掌握已比较完备,需要的只是社会经验的锤炼。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求职时饥不择食,必然带来所学专业和工作的“对口”问题。一般而言,所学专业毕竟是最熟悉的领域,从可持续发展来看,“专业对口”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步,求职时应强调对口,但不必非对口不可。

三、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面对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所以这个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是应该提倡的。但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全面中肯的评估,然后再对发展方向做出抉择。单项技能的掌握固然重要,综合能力的提高更不容忽视。

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冲劲很足,但往往不够塌实。这样始终适应不了社会角色,是求职心态不平稳的表现。好高骛远的人终要跌落红尘,为梦想而活的人总有醒来的时候。大学生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有一个适应过程,应尽快完成转变,积极认清自己的实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有一种说法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意思是说无论对什么事情,期望值都不要太高。因为事情的结果往往和所预料的有一定差距,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

四、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大学生或多或少对求职都有恐惧感。曾经有一位学营销的男生,在大家都找工作时他选择了回家种地。他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营销工作,几年的书都白念了。这是典型的逃避心理。胡湘明说,对陌生事物有恐惧感是正常的,正常人能够克服恐惧继续向前,而心理脆弱的人常退到“蜗牛壳”里。在“双向选择”时,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追悔、逃避、对就业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需要能力,适应社会更需要能力。从校园到社会,这一步早晚要迈出去,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回避不如迎接挑战。勇气和自信是逐步培养的,把每一次成功当成下一次的开始。在求学期间就应积极接触社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如果因就业而产生强烈的焦虑不安,甚至引发心理问题的,应找心理医生咨询。

相信如果每一个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都认真的思考过这些的话,那么每一个大学生就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大学生就业准备演讲稿 篇2

1.大学生综合素质缺失的现状

从近年人才招聘的情况来看,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能学以致用, 实际应用能力差。许多大学生不能把自己所学知识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动手能力差。因此,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上常常会加上一句“有工作经验者优先”。面对用人单位设的这道门槛, 很多大学生认为企业提出这样的条件“太没道理”, 但实际上他们在实践方面素质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

(2) 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 贪图享受。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盲目攀高, 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去就业, 对工作环境、薪金待遇等方面很挑剔, 完全脱离自身条件和客观的外界条件, 这样求职自然会失败。

(3) 缺乏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意识。有一些大学生在校时“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很少参与社团活动, 这样就没有机会和其他人协同合作, 导致其不善言谈, 表达和沟通能力差。从人才市场的实际招聘情况来看, 性格活泼、口才好的大学生在应聘面试时往往能很好地推荐自己, 占尽优势。

(4) 技能单一, 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由于学科设置有文科和理科之分, 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偏才”现象。然而, 市场调查表明, 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

2.大学生就业的素质准备

现代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都非常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 如何补救以上所述的素质缺失,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在就业前做好充分的素质准备, 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不同的大学生, 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 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养成, 除了学校的培养外, 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课堂以外的学习和锻炼得到的, 没有固定的模式, 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总的来说,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己:

(1) 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勤动手、多实践。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是就业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毕业生就业进入“买方市场”的时候, 许多专业供大于求的客观事实, 决定了用人单位变得更加挑剔和苛刻。他们固然看重能力, 但也会动辄拿“专业对口”说事, 除非那些根本没有相关专业要求的岗位, 大家都专业不对口, 竞争就相对平等了。所以, 大学生在校时一定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理工科学生, 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只有多实践, 才能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才有可能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真正技能。加强实践能力, 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外, 还应该主动走进实验室、走进社团、走向社会, 到实际科研项目的研究与设计中去。

(2) 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指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现代企业最具生命力的“作用因子”, 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 是否具有团队精神, 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校期间, 应该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的活动, 参与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各种综合能力, 如管理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等,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努力做到文理兼备、广博精专。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博学与精深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 它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 其特点就是多才多艺, 既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深度, 知识面又有一定的宽度。

目前复合型人才正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新宠。所以,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的基础知识, 积极积累本专业相关知识技能, 关注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背景, 可以有针对性地参加进修、专业培训等, 同时注意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积累, 使自己向复合型人才靠拢。

(4)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当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 新技术、新理念被不断应用到各个领域。大学生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 会发现在学校书本中学的知识根本不够用, 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知识。这里的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到书本中去寻找答案;一方面是向周围的同事和领导学习。这就需要大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会学习的方法, 注重培养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5)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必备因素。所以,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竞争, 勇敢面对挑战, 不自卑、不倨傲。面对挫折, 一定要保持沉着和理智, 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决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 一蹶不振。健康的心态, 就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 正确地分析自我, 面对现实科学定位, 确定合适的择业期望值, 主动择业, 树立科学、理性的择业观。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安身健.大学启思录——与大学生朋友谈就业]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大学生该如何准备就业 篇3

第一,为大学四年划定阶段和目标。进入大学后的前两年是准备和储备阶段。由于之前高考太辛苦,让人变成了“非人”状态,所以在大学的一、二年级,你应该从心理上把自己还原成轻松状态,在把功课学得比较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生活得轻松一点,把知识学得广泛一点,这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准备阶段。真正的就业准备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就找工作而言,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两年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搞清楚你毕业以后找工作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第二,增加通用技能的准备。所谓通用技能,就是指英语、电脑操作等技能,这是你到任何一个单位工作都必须用到的技能。

第三,积累实践经验。实践经验对于任何一份工作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美国大学生上大学期间一定要出去实践,而且不一定拿工资。你如果到新东方来实践,即便是管理一个月的教室,那也算是工作经验,至少你知道了工作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真的干得很好,你走的时候老板会给你写一封推荐信,这对你未来找工作一定是有好处的。所以,在大学三、四年级寒暑假里,大学生一定要找机会去实习,在实践中累积经验。

第四,学会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就从与你的同学相处做起。与人打交道时,最重要的心态是分享心态。中国的一些独生子女比较自私,什么东西都要独享,跟别人从感情上到物质上的平等交往能力比较缺乏。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平等交往和分享心态。比如,你有六个苹果,有两个处理这些苹果的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到树林里把这六个苹果全部吃完,然后再回宿舍,别人谁也不知道你有六个苹果。表面上看,你得到了全部六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失去了用六个苹果跟别人去交换无穷资源的可能性。另外一个选择是你自己吃一个苹果,把另外五个带回宿舍,分给你宿舍里的其他五个同学。表面上看,你失去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得到了五个同学的认可和好感,你们开始了感情交往和互相帮助,最后的结果是你换回来的无形资源比你五个苹果的有形价值要大出不知多少倍!这就是整体上的社会交往原则。记住了这个原则,你将无往而不胜:在大学跟同学分享,到了单位跟同事分享,创业时跟合作伙伴分享。分享原则会使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也自然会为你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最终助你走向成功。

最后再补充一点。在我个人看来,一个人要找到好工作需要具备两个要素: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的获得相对简单,我主要来说说综合素质。在我心目中,有五种素质非常重要。第一是诚恳和诚信。这意味着你这个人不但要看上去可靠,而且行动上也可靠。第二是踏实。诚恳和诚信不意味着踏实,我发现很多大学生很诚恳,并且有诚信,但做事却很浮躁。要知道,任何时候,重任都不会交到浮躁的人手里。第三是沟通能力。一个人不但要有才能,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第四是创新能力。你得能够提出新思想、新主意,让大家感觉到你想到的东西有价值,而且别人都没想到,这样你的职位就会得以提升。最后一种素质是无私。为什么无私放在最后?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私心,关键是要把私心限制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最好通过利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把上述这些时刻记在心中,我相信你不仅会如愿就业,而且会在未来的事业道路上勇往直前,取得成功。

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调查问卷 篇4

学院:专业:年级:性别: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准备和就业现状,我们特别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这次调查,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与合作,本问卷不记名,请如实填写,谢谢你的合作!请在符合你的选项数字上打勾“√”,无特殊说明请单选。

1、毕业后你的打算是:

A.直接就业B.继续深造C.出国留学D.先工作,后深造

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认为目前普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

A.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B.有点严峻,与其他学历较低的人群差不多

C.差强人意,但比其他较低学历的人群要容易的多

D.大好一片,前途光明

E.不了解

4、你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福利待遇B.地理因素C.行业前景D.个人喜好

E.工作环境F.国家需要G.其它

5、你毕业后的择业方向是:

A.事业单位B.国有企业C.私营/民营企业D.外资/合资企业

E.自主创业F.政府部门G.其它

6、你希望就业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中部地区C.长三角地区D.珠三角地区

E.环渤海地区F.西部地区G.其他

7、在将来求职时,你认为专业和工作性质的关系: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有一定关联性,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没什么关系,关键是先找一份工作

8、你为就业做过何种准备(可多选)

A.通过兼职等提高自己实践能力B.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工作

C.与本行业已就职人员交流D.参加毕业交流会、毕业讲座等活动 E.考取各类认证证书、辅修第二专业等

F.还没有准备

9、在选择职业前,你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吗?

A.会,新人入行,务必对本职业有个详细的了解,并作出周密的职业规划

B.会,但只是简简单单,没有太认真

C.不会,我只是歪打正着进这个专业的D.不会,我觉得没必要

10、您会通过哪些渠道帮助自己就业

A.人才网站B.专场招聘C.人才市场D.社会关系E.中介公司

11、你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A.专业技能B.实习经历C.知识储备D.求职技巧E.交际能力F.其它

12、走向工作岗位之前,觉得自己还欠缺哪些方面(可多选)

A.团队精神B.沟通能力C.创新精神D.实践能力E.专业素质F.其它

13、你对哪种就业指导方式最感兴趣:

A.经验分享B.案例分析C.集体活动D.专题讲座E.角色扮演F.面对面咨询G.其它

14、你认为大学生能顺利就业,可能主要原因依次是(排序前三个):

A.能力素质B.社会需求C.毕业院校D.专业E.学历F.社会关系 G.工作经验H.道德素质I.外貌

15、你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可多选)

A.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

D.企业用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巨大差异

E.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F.就业地域和职业过于集中

G.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

16、你希望学校提供何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可多选)

A.充分的就业信息与宣讲会

B.职业规划辅导

C.已毕业的校友的交流会

D.短期参观实践

E.就业观择业观讲座

F.求职心理辅导

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工作 篇5

在当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增加就业机遇呢?

对此,我认为我们在校大学生应做好以下的几点准备:

一是在思想上做准备。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在思想上准备好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其思想上的准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要有就业意识。哪怕你只是大一的学生,也应该尝试找一份兼职工作,至少要写一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体会一下,只有亲历了那种场合,作为一个从小倍受呵护的80后、90后,才能理解什么叫就业压力,才能真正不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游戏的开始;才能有决心在大学期间,为工作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2、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认识。要通过自我分析和评价,判断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己兴趣、爱好、特长、知识能力水平等。一个人要完全准确地了解自己是比较困难的,但这不说明我们对自己不能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评价。只有取长补短克服不足,才能增强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挖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尽早确定职业目标。越早决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对大学生的就业准备越重要,很多学生到了大四,还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是考研呢?还是就业?这种犹豫,无论对考研,还是就业都没有好处。如果你早早决定考研,那么你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学习,系统地学习,拿到更好的成绩;如果你早早决定就业,那么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实习,学习也围绕就业相关的知识,成绩只要能拿得出手就行了,企业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

二是在心理上做准备。毕业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征程。然而,我们发现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过于理想化,就业期望值过高,对社会的认识却很不够。因而,在择业过程中,他们屡屡碰壁。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太大,使他们来不及适应。在失败面前开始迷惘,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坐标。继而,有的学生产生了逃避、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大学中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导致在面试时过分紧张,甚至退缩。因此,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也是十分必要的。三是在知识、能力和技能上做准备。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培养能力和提高技能的基础。知识可分为专业知识和一般常识。前者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进行的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后者指人的日常生活或一般活动所需要的普通常识。知识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条件。能力则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范畴。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基本的专业能力,以及基本的职业素养能力。

首先,一般能力指:(1)自学能力,如阅读、使用工具书、利用文献信息资料、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2)表达能力,主要有口头的书面的、图表和数字的表达能力;(3)环境适应能力,如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应付挫折、独立工作等能力;(4)创造能力,如从事科研活动、提出新见解、新发明等;(5)自我教育能力,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等(6)管理能力,即人的管理和技术的管理等;

(7)动手能力,如具体的操作能力。

其次,基本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包含毕业生对自身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掌握能力、行业相关知识、企业知识等基本理论认识知识。专业能力因专业的不同,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但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在就业准备期应该做到:学好专业知识;参加有关的科技活动和科研活动;结合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进行专业实习;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和论文等。能力准备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技能属于人的行为范畴,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某一活动的行为方式,常体现为实际操作技术和技巧,它是丰富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能力基础,它能不断促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多参加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和技能,为就业准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能力。在此能力中,主要包含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一些基本职业素养、团队合作、任务执行、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信息沟通等这些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否快速掌握必要的职业习惯和方法,更快的融入到企业中去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快速进入职业角色的关键能力,也是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就业准备演讲稿 篇6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据不完全不统计,今年将有630多万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大于市场的需求量。如何在未来的就业中做好准备,是现在大学生应该思索的一个问题。大学生应该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想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准备

在这次调查报告中,我们分别对大一到大四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大一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抱有很大的期望,也很相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约66%的大二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而大三学生说应该培养人际沟通能力,没有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即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在未来的就业中遇到很大麻烦;大四学生好像更加现实,也许没有在前三年做好充分准备,或对社会认识更加深刻,他们更看重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其中一位大三学生和我们聊了许多,他说:“大一时有足够的时间,学好英语和数学之外,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或学生会,找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和锻炼的机会。

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随着各大高校连续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逐渐增加,据估计,2010年将有630多万毕业生走向社会。这样庞大的就业人数,竞争自然会非常激烈,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有以下几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后生人数差距太大:绝大多数学生毕业位的就是

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学生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需要的多得多,这个差距在逐年增加,这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2、薪水与自己心中希望不符: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名校的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他们只是拥有理论的知识,缺乏经验,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这样就会造成平常所说的“高不成” “低不就”现象。

3、实践能力弱: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忽视了他们的实际

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政绩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会是受企业欢迎的。

4、缺乏求职技巧:经调查,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

不能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大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5、学生仍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

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二、大学生为未来的就业做哪些准备?

1、在知识上的准备:大学生出了学好自己专业知识外,也不能忽

视英语、计算机等,英语已经成为第一语言,对将来工作和发

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就会赶不上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掌握计算机知识是每个人

应该必备的。俗话说:“拥有多少知识就拥有了多少力量”、“知

识就是财富”。因此,大学生应该阅读一定的书籍,来丰富自

己,不要让时间白白的流走。

2、在思想上的准备: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激烈的竞争,首先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

制的认识,强化自己的竞争意识,自觉得正视社会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生活中

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失去信心,一个心理健

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果丧失了自信心就是失去了

开拓新生活的勇气,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

折是锻炼意志,培养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时要冷静思索分析原

因,争取下次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

3、在自身上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基础。认清

性格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

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或某种活动的一种

态度。大学生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兴趣或特长,在职业

活动的体验中创造的工作,不断取得成功。确认自己的能力,能力倾向能预见个人今后职业发展方向,运用其他方面的特长

弥补在某方面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适应职场要求,要求我们

大学生在学校应该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具

有优秀的品质,不断发展自己的专长,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

展,专一性人才很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现在需要的是

综合性人才。常言道:“艺多不压身”,在校时应该合理安排生

活,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对人员的要求,争取把自己培养

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能力,学会合作共事,团

结就是力量,树立乐于助人的协作精神,形成踏实肯干,认真

负责的工作态度,具备律己宽人的美德。

4、重视就业信息:通过学校就业指导机构获得信息;通过社会劳动

力市场获得信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就业中

介机构也相对发展,有利于毕业生做好就业决策;通过新闻媒

体获得信息;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信息;通过社会实践获得信

息。对于获得的信息要能够准确的判断信息是否可靠,是否适

合自己。

5、在求职技巧上:求职就业,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门槛,因此了解

一些关于应聘面试的知识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塑造完美的自

我形象,塑造完美的形象是展示自己的长处,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从外貌精神和文化气质以及心理素质方面不断提升自

然端正的优雅体态,大方得体的举止和成熟自信的气质;应对

面试,应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个人资

料,写好个人简历,尽量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好应答准备,克

服内心紧张的情绪,保持一颗平常心。告诉主考人你是一个敢

于面对生活工作,不怕任何困难的人,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眼

光也很重要。因此,我们应掌握一些求职技巧。

三、对当代大学生的建议。

就业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进入大学不久的学生来说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但殊不知大学四年其实匆匆而过。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度

过了半个学期,面临当前乃至将来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提早

做好准备,得到义愤好的工作是人生前进的机遇,而机遇是给

那些有准备的人,因此在大一时应该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好一

定的准备。前不久,金陵晚报招聘部专家顾问季小琼女士在三

江学院以“金融危机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主题的演讲中提到我们的文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的学习能力,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这也

是建立在对自我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要了解自己,要保持

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给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和定位,找到目

标和奋斗的方向,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然后学会融入社

会,融入团体,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这个社会更需要

你能够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严格的要求,不断的磨练,进而最终

达到成功。

四、结论:这次调研活动,使我们明白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与情况,同时,也

知道在大学并不应该放纵自己,而且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此外,我们还认识到将来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对我们将来的就业

有很大的帮助,总之,这次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谢辞:那些学长们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和讲述他们宝贵的经验,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六、参考文献:“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总课题主编的《职业准

大学生就业:准备好了再出发 篇7

对新入学大学生们来说, 要明白“规划使生涯更精彩”的道理。

大学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人们经常说, 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其宝贵之处就在于:与之前的学习生活相比, 大学里无论是时间还是各种选择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自主性, 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独立自主与深入思考的能力, 进行更多的自我适应与自我设计。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看, 大学教育阶段恰好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探索阶段, 也是职业生涯明确、细化、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对一个人未来职业的选择, 甚至是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英国哲学家伯兰特·阿瑟·罗素曾说:“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 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我国作家柳青有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 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而大学无疑就是这紧要之处。一个人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国在小学、初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如果大学生在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 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择业目标, 临近毕业时才做准备, 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影响学生对学校的综合评价, 影响社会对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评价。众多成功人士的经验证明, 人生是需要设计的、人生是可以设计的, 更何况人生中最宝贵的大学时光、大学生入学后, 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尽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找到新的学习目标, 确立好合理定位并为之努力。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尽早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主动规划大学期间的生涯, 有了目标的指引, 我们的大学生涯必会更加精彩、更加丰厚。

对2013年毕业未就业毕业生来说, 要相信学校和政府对于学生“风筝不断线”的承诺。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千千万万的毕业生身上承载着万万千千个父母、家庭、亲人数十年的感情投入、教育投入, 他们期盼自己的子女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 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竞争的环境中, 每一个毕业生都是办学质量和学校声誉的义务宣传员, 毕业生对学校的认知和态度, 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应届毕业生在毕业离校的时候, 总会有一些毕业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 暂时未落实工作单位。在就业过程中, 很多学生坦言:找工作并不难, 难的是找一份好工作, 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许正是在期望寻找更好、更适合自己的那一粒“麦穗”时, 一些毕业生错过了求职择业的黄金时段, 在毕业的时候面临了就业困难。对于这些离校后未就业的毕业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6月份在河北调研时曾有一个生动而形象的表述:“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 学校会一直保持联系, 进行就业帮扶, 不会让你们成为断线的‘风筝’”。这就告诉一些有就业意愿而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千万不要过于焦虑, 学校和政府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从学校层面来看, 母校会对毕业后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关注, 建立台账, 进行岗位推荐、就业帮扶等, 确保放出的每一只追梦的“风筝”都保持着与母校的联系。从政府层面看, 这些毕业生可主动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求职登记, 同时可以享受到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政策扶持, 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还可以享受到一定补贴等等。

对2014年应届毕业生们来说, 要回答好“就业难还是选择难”这个命题。

大学生就业难这个话题从被提出到现在, 虽然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 但是每年的困难程度和表现形式、重点困难群体总是不一样。即便是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在大学生面临群体性共性就业难的情况下, 每个学校、每个院系甚至是每个班级、每个宿舍, 也总会有一些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职业目标明确、求职准备充实的毕业生, 能够得到一个甚至是多个令人羡慕的职位邀请 (Offer) ——因为无论是任何一个单位, 不管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 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真正的人才, 这就造成了很多毕业生所谓的“想找一份工作不难, 难的是找一份适合的、满意的工作”这种选择性矛盾。而恰恰正是这种主动性的选择矛盾或者被动性选择矛盾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很多毕业生个体化的就业难。从这个角度讲,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说, 更多的是个性化选择难。现在是新学期伊始,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 将是比较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 他们要面临升学还是就业、参军或者创业的选择。即便是选择升学, 还要考虑选择未来的专业、区域等大方向;即便是选择就业, 还要选择是参加行政事业单位招录考试, 还是参加各类行业性、区域性的招聘活动等等。俗话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不注重个性化选择的人注定要南辕北辙地多绕很大的圈, 多走很多弯路。希望2014届毕业生朋友们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当前就业形势, 积极学习了解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坚定自主择业、成功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自身兴趣特长等,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处理好就业与升学的关系,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念, 调整好就业期望, 以主动出击、不等不靠的积极行动接受人力资源市场的检验, 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跨跳, 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华丽转身, 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对怀有创业激情和梦想的大学生来说, 要深入体会“厚积薄发”的道理。

对于大学生来说, 就业与创业是顺利告别学校、走向社会的两个途径。可能每一个大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就业梦或者创业梦。有梦想就有希望, 把梦想变成理想为之奋斗, 我们的未来才可能灿烂辉煌。相对于就业梦, 创业梦似乎更加艰难。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的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创业者要面对之前没有走过的路、没有做过的事、没有见过的人, 带着自己的梦想重新进行资源的配置。当前, 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程, 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氛围形成。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的主力军, 与普通劳动者、创业者相比, 拥有较好的专业知识结构、独特的见解、敏锐的洞察力、快速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 吃苦耐劳、胆识过人的精神气魄, 在创业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所以, 作为怀揣梦想和激情的新青年, 当代大学生不应仅仅满足成为一名被动的求职者, 在求职大军中“抢凳子”理应立志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全民创业的先行者, 依托自身特长、所学专业努力“造椅子”, 或者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就业岗位, 成为全民创业的先锋。

当然, 创业艰难百事多。需要明确的是, 创业本身作为一项技能, 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具备,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创业, 要因人而异;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有其独有的生长过程周期, 也决不是所有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都适合在校期间或者刚毕业就去单独创业, 在条件不很成熟、基础不够牢固的时候往往需要我们的脚步来等一等灵魂。但是创新创业意识作为一种形而上的思想引领, 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时代要求每一位当代青年都要及早树立并逐渐强化的。

“理想很丰满, 现实却很骨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就要求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 一定要脚踏实地, 要把美好的理想融入主动的行动之中, 做到理想指引行动, 知行合一,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要坚信“今天很残酷, 明天更残酷, 后天很美好”, 要鼓励自己占用自我, 勇敢地走过明天晚上, 迎来后天胜利的曙光。

高校新生如何为就业做准备 篇8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方面,不少毕业生手忙脚乱,准备不足,慨叹“找工作真难”;另一方面,仍然有不少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这说明,能否就业,主观因素不容忽视。

高校应届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所做的主观方面的准备是否充分呢?近日,《河南商报》和《京华时报》等媒体报道,在招聘会上,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比如: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之外的知识匮乏;没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没有细致全面地了解用人单位及其需求等等。

鉴于此,笔者认为,大一新生应当循序渐进,逐步为自己的就业进行规划。

其一,大一新生入学之后,以毕业的去向来看,四年后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深造或就业。而深造不可能持续一辈子,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就业方面。所以,大一新生在树立目标的时候,尽可能地两者兼顾,而又侧重于就业。

其二,要弄清楚自己有什么,没有什么;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要正确地对待和估量自己。饱满的雄心和热情,对大学的无限期待与憧憬,也是大一新生所特有的。年轻就是资本,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然而,没有丰富的经验,没有充足的阅历,没有较强的能力,没有炫目的成绩,这也同样是大一新生所苦恼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一新生要认识自己,要正确全面地对待和评价自己。

其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己,仅仅是向前走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无异于南辕北辙。那么,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哪些,或者说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权威人士概括了四点:第一求“专”,第二求“全”,第三求“通”,第四求“变”,一言以蔽之,即要求人才具备较为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据此,笔者建议:首先,大一新生树立大学习的观念。所谓大学习,乃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纯文化课学习不同的一种学习,它的内涵和外延要深广得多。就其内涵而言,要求我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随时学习,随地学习。就其外延来说,要求我们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东西学习,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有些技术和能力我们将来不一定要以之谋生,但一定要会。比如,我们学习驾驶,不一定要去做司机;我们学习烹调,不一定要去做厨师。

其次,行动起来。如果觉得自己礼仪知识匮乏,举止不当,那么就去查一查有关方面的书籍,或者加人礼仪协会等相关的组织;如果认为自己的口才不行,那么就刻意地去努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当众发言的机会……

再次,针对就业做一些功课。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开始,要逐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如果没有就要慢慢培养。找到之后,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调查,搜集一些资料。看这一职业的现状如何,发展前景怎样;再看进入这一行业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专业之内有哪些,专业之外有哪些,如果是专业之内的,是否是自己所学专业,如果是专业之外的,自己是否具备。调查的结果出来之后,开始着手学习与培养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课余的时候,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也比较权威的关于就业方面的讲座听一听。多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接触,从他们那里了解一些就业方面的信息。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能够与人交往,能够增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社团,适当地加以锻炼。寒暑假的时候,调动家里的社会关系,找一些能够锻炼自己口才、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能力的实习机会,接近用人单位,感受用人单位。

上一篇:人文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广西凌云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