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伟人有感

2024-05-19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共12篇)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 篇1

读《伟人的足迹》有感

宁静的夜晚,我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刚借来的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一看到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相片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是一口气把它看完了。

这本书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留给历史的一些闪光的足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子之间》这篇故事。毛泽东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的少年可不像我们这样有幸福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因受到封建传统的影响,就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

毛泽东14岁的时候就被迫辍学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留到山坡后面的古墓上,躲在一棵大树下津津有味的读起书来。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住了,父亲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并要他在半天挑15趟粪。

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同他少年时代发奋读书是分不开的。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一个榜样。

我想:我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也要学习毛泽东那种学习的精神,让我的这个少年时代变得如毛泽东一样,如饥似渴的学习,把祖国这种伟大的精神一直发扬下去,直到我生命的尽头,毛泽东这种学习精神使我感受到了时间是自己一点一点地挤出来的,要学习的时间是很充足的,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学。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 篇2

在广大教师的心目中, 林先生无疑是一位非常出名的成功人士:全国劳模、首届全国十佳师德标兵, 是教育界的楷模;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桃李满天下, 是心理学界的泰斗。林先生何以能达此等境界的为师之道?不妨让我们认真研读先生的这本口述史, 它不仅能启示我们许多为师之理, 还能教导我们许多人生真谛。

一、以“真”为本

有幸聆听了先生的几次报告, 每每震撼于先生在报告中流露的为人处世的真挚情怀!读这本口述史时, 先生透着光亮、铿锵有力的声音犹如在耳畔, 娓娓道来, 情真意切。

口述史中所述的无论是先生儿时的回忆, 还是青年时求学创业的经历, 还是现今为人师表的事迹, 无一不表现出先生为人治学的“真”性情——与己, 不违真心, 坦荡透亮为人;与人, 推心置腹, 真诚真心待人;与业, 求真求实, 严谨勤奋立业。

讲真话, 干实事, 可谓是先生70年来的真实写照。“文化大革命”期间, 先生所敬重的一位教师被打为“叛徒”, 要求先生配合调查, 先生宁愿被软禁三天, 也不愿说违心的话。先生因为在日记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国外有心理学派, 唯独中国没有?”被确定为教育系的“白专”尖子, 成了众矢之的的野心家。大学毕业鉴定上列了三条严重的缺点:第一, 阶级斗争观念薄弱;第二, 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主要是指教师) 划不清界限;第三, 企图成名成家, 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严重。在当时, 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先生竟然坦然接受这些“罪名”, 说:“对这三条缺点, 我并不否认, 但是优点太少, 感到非常遗憾。”

先生大学毕业后, 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干了13年。在北京雅宝路中学教书期间, 还一度被任命为校办工厂厂长。一门心思扑在教育事业上的先生是怎么干的呢?他说:“我当时怎么认识校办工厂呢?我认为校办工厂是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该抓什么?第一, 我应该抓生产劳动教育, 以增强到校办工厂劳动的那些学生的劳动观念, 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 让他们获得一定的生产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 我将这种校办工厂的办学,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品德, 增强学生的体质, 发展学生的某一种技能或业余爱好的教育手段。第三, 我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第四, 办校办工厂能够勤工俭学, 适当增加学校收入。”先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校办工厂的教育事业之中。缺经费, 人手紧, 先生就自己天天去跑相关的工厂求原料, 自己动手搬运材料……凭着艰苦奋斗, 校办工厂的产值硬是直线上升了。

先生也在中学主持过教育、教学工作。在当时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 先生着眼于学生的将来而毅然狠抓教学, 关注“问题学生”的转化, 致力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并于1984年率先提出“教师参加教育改革方面的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岁月的艰难方能彰显一个人的品性。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先生尚能如此秉持自己的“真”本性, 以一颗诚挚的心坦荡荡地为人处世, 真性情里透着一身正气、正派与正直, 这是先生对人世、对生活、对事业怎样的一种大爱呀!

二、以“勤”立业

先生在谈创造性的人格时, 着重提出“勤奋即天才”的观点。先生说, “豁达”和“勤奋”是人生发展和创造性人才成长的两个风火轮, 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终身做人做事的规范。先生还说, “笨鸟先飞”这句古话很有道理, 一个人的成就关键要靠勤奋刻苦。

“文化大革命”期间, 尽管心理学被打成“伪科学”, 但先生在课余却悄悄地收集“问题学生”的材料, 潜心于教育心理学以及认知 (智力) 培养的实验研究。《遗传与环境在儿童智力发展上的作用》《遗传与环境在儿童性格发展上的作用》《儿童青少年运算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兼论智力结构》等诸多影响重大的学术论文都是先生在那一时期积淀而后成文的研究成果。

1978年, 已过而立之年的先生重返北京师范大学读研, 一年之内掌握了一门外语——英语, 并考出了良好的成绩。口述史中也提到一段先生连骑自行车都在背英语单词, 结果路上撞人的趣事。1980年5月先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开始了大学教师的生涯。先生在日记里对自己提出四条要求:以崇尚学术为基础, 以培养杰出人才为前提, 以疏远名利为行为准则, 以创新业绩为目标。一晃30余年过去了, 先生勤勉治学, 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先生说, 一位大学教师, 要在大学里站住脚, 在学生中间赢得声望, 主要靠两点:第一要教好课;第二要搞好科学研究。上课, 他潜心备课, 至今年过古稀仍是如此;讲课, 全身心地投入, 激情高昂, 不遗余力。先生还记得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和地理学的77级和78级学生为感谢他的辛勤耕耘, 每每上课时为他准备一个热水瓶和一个茶杯, 以表感谢与敬意。

先生所选择的学术之路, 也是当时一般大学教师不敢轻易踏上的辛苦之路。凭借13年一线教育教学的经历, 先生深知中小学是进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决心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路子, 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 探索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中国化的问题。要这么干, 先生就得时时下校蹲点, 访谈教师、学生, 去跑有关的实验室……全然没了大学教师的这份安逸、舒适。并且, 由于科研经费非常有限, 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之路不仅要靠勤奋创业, 还需要艰苦朴素。先生乃至他的团队成员都是能省一分钱则省一分钱, 能自己动手则绝不找别人代劳, 自己干不了的也尽量学着干, 如此地奋斗于中国心理学派的开创之路。

如今, 年已70有余的先生仍勤奋耕耘于教坛, 仍兢兢业业地致力于教育科研, 仍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一个人的心中若没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胸中若没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何以能如此呕心沥血于自己的工作岗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先生说:“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我这老骥愿竭尽所能, 承担更多、更繁重的任务, 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三、以“爱”育人

能有缘投于林先生门下, 做一名林先生学生的人, 都由衷地说自己“真的是三生有幸”。因为, 林先生是爱生如命!

先生说:“我的幸福在于‘培养出超越自己, 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学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财富。”先生不仅在学业上甘为人梯, 精心哺育学生, 在生活上也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先生的一位高徒回忆, 2004年暑假时, 这位高徒因惦记着国际心理学大会, 结婚不到一周就返校做参会的准备工作了, 本以为能得到先生的表扬, 没想到先生严厉地批评了他。高徒新婚的妻子为此感激不已, 说林先生这样教育她的丈夫, 他们小夫妻俩一定能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先生的心里时刻牵挂着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严在当严处, 爱在细微中。先生的学生说:“林老师不是我父亲, 但胜似父亲。”《中国教育报》曾派人专门到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座谈会, 了解先生的学生出国留学后为何都归来而不是留在国外工作了, 然后以《他像一块磁铁》一文报道了先生厚重的师爱感召学生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

读这本口述史时, 我们还可知晓, 先生对学生的满腔之爱, 不仅仅给了高等学府的高才生。20世纪70年代先生在中学时教过的一位学生说:“林老师曾经冒着丢职的危险保护了我, 让我终生难忘。”原来这位学生在“学农劳动”期间, 拿着一个竹竿玩耍, 结果把毛主席的相框碰碎了, 贫下中农要把他打成“反革命分子”。林先生当时当着贫下中农的面, 吩咐学生干部把他“押”回去处理, 走到半道上, 就把他放了, 让他回家待着, 等“学农”结束后再悄悄去上学。当时这位学生的父亲已经被打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了, 挨斗挨批, 母亲没有工作。如果他当时被打成“反革命分子”, 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可怎么办。学生一辈子感激不尽, 先生却已忘了此事。后来学生说起, 先生也只是平和地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人之师, 就得保护和爱护学生, 哪怕自己作出很大的牺牲。”

先生说,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师爱不同于父爱、母爱、情爱。这种爱来自于教师的职责, 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爱。

先生对学生倾注的满腔之爱, 就是这种大爱!不囿于个人情怀, 而是着眼于中国心理学派的建设、中国心理学学术梯队的搭建, 先生深切地热爱着学生!先生的独子说:“父亲把热爱学生看作是他事业的核心, 一直倡导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 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培养学生中。母亲曾笑他说:‘你应该把家搬到单位里去, 好为你的学生‘当牛做马。’”

有这样的先生在, 悉心派出留学的学生怎能不回国工作?!也难怪先生的学生们在专题报道《林崇德和他的学生们》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31日) 中说:“遇到一位好老师能改变人的一生!”

治学, 顶天立地;育人, 高徒遍布。先生跌宕多姿的一生、豁达宽厚的胸襟、登峰造极的成就, 非我等儿辈之笔墨可尽。当你手捧这本口述史, 相信收获的感悟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收获将平和你的心态、激励你的人生, 使你终生受益。

读‘历史学是什么’有感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带着历史学是什么的疑问,在联系对当代青年学习历史的困惑以及他们选择未来的方向上,来探讨现今历史学的研究方向变化以及其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学;历史;史学

一、总论

历史学是什么,什么是历史,对于当代很多学过历史这门课程得人来说,给历史学是什么下一个定义,想必没有几个人能做出一个系统而又确切的回答,因为这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葛剑雄教授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面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以称之为历史科学,他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历史的方法和理论。”①这是葛教授对历史学一个高屋建瓴的统领性概括。而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就是一个对这种思想重新加以组织的过程。”②但是从学科研究的内容来探讨又有不同的解释,“由于历史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些社会现象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或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③而联系到当今社会,重科学经济类学科轻人文社会类学科的时代,人文社会类学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来小,特别是像历史学这种冷门学科,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去安下心来去研究历史,一些学生失去了诚信,读书不下苦功夫,只想走捷径混学位,不在意是否做出了真学问,长久以往,历史学甚至整个国家教育将何去何从,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当代历史学是否应该考虑转变发展方向,是逐步和经世致用的理工类学科相结合相互促进,还是独树一帜继续走前人那种踏实做学问的道路,已经成为现今一代以及以后几代人都无可回避的的难题。

二、历史学的研究的方向变化以及其该何去何从的走向问题

现今历史学不在是单纯在史料、考据等研究领域上下功夫的学科,以现今很多学校为例,历史学开始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道路,比如历史开始和旅游,特别是红色旅游开发史相结合,这是历史学转变发展思路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和方向,这不仅摆脱了过去只单纯研究某一地方史窠臼,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历史学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上的衔接。事实证明不能给社会带来实际效应的学科和研究会慢慢被社会和时代疏远,于是就有了现今的很多学校把历史学科的研究方向轉移到本于当地的经济以及文化产业上来,研究本地区的经济史,区域发展史,这是走活历史发展领域的一种方式,当然这样研究导致了对整个中华历史的研究导致了大断层,因为各地方只专注于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历史的贸易保护主义藩篱也不断加深,从而导致了对整体中国历史宏观的研究的实力不足,但是这样至少却保存了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火种,这在全国来说不是一小部分情况。当今的现实不容许大批的人去做史学研究工作,毕竟历史不能养活中国这么多的人,也不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历史的发展领域和方向上应该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先生存后发展,走与时代相结合,古为今用,经世致用之路才有希望继续走下去。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笔者对这句话一直有自己的想法,笔者认为胡适先生说的是应该多谈些实际问题,去研究实际问题,不要拘泥于长篇大论的深奥理论,而不是说不谈主义,就如当今高校中一些青年学子,为生活而读书,为前途而研究,或者说的更露骨即是为了功利而读书和研究,这与历史这门学科本身的性质是不符的,因为短期内你很难从学习历史中获得回报,而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也违背了从事历史研究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事历史研究需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着眼于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精神,同时具有分析科学与社会进步的能力和卓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情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通过比较看到我们自己国家研究历史的不足之处,从国外史学发展过程中汲取有益经验,来延续历史作为推动国家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学科。总的来说,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历史学才能真正的继续延续下去,而古老的经典只能活在过去的摇篮最后成为生活的死化石。

三、略论当代青年学习历史的困惑以及面对历史和现今该如何寻找出路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如果连青年都不再学习历史,不去关注历史面向未来,那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将魂归何处。“隔着纱窗看晓雾,时光迁移,潮来潮去,不知不觉,历史的选择让我们到了现今,这是一个山重水复之后的峰回路转的时代,其中有许多同人谋相联系的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却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中国经历了110年的屈辱史后终于站了起来。”④但笔者想说的是不仅是站了起来,更是发展起来,逐渐强大起来了。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发展和富强,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更是精神层面的多样化,青年一代面对不同的各种流派和思想,容易困惑,这些困惑的背后最终还是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潮流面前,历史完全无力抵抗,学习历史看不到前途和出路是青年学子最大的感叹。但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是站在战略高度对学习历史特别是学习革命史和党史重要性,而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可以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探索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出路。

四、结语

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⑤这不正是当代青年学者所缺乏的核心价值观吗?当代青年最大困惑还是对生活的追求与历史的研究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矛盾,致使当代青年一直在艰难中徘徊,大部分的高校学子,特别是学历史学子,当你们正在为自己未来出路而困惑的时候,希望你们回过头来认真想想,你们是否真正有喜欢过,哪怕有片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态度对待过自己所学的历史,笔者也在这里希望后来甚至更后来者能找到一个在追求生活和学术之间的平衡点,尽管这只是一种设想,但是我始终相信历史是写过去,而不是为过去而写,它是为了今天和明年的所有大众特别是有志青年而写,它会为真正喜欢它的人绽放美丽的花朵,为真正喜欢它的人结出丰盛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2.

[2]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学是什么[M].商务印刷馆,1981:19.

[3] 宁可.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 [J].河北学刊,2004, (6).

[4]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426.

[5] 蒋廷黻.中国近现代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扉页.

注解

①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②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学是什么[M].商务印刷馆,1981年第19页.

③ 宁可.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 [J].河北学刊,2004,(6).

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426页.

读《伟人毛泽东》有感 篇4

——少年立长志

摘要:稻田里,一个穿着肥裆蓝裤的男孩坐在竹凳上,乱蓬蓬的黑发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他身体单薄,但个头对于一个还没有到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高的。他的大眼睛充满梦想。这个孩子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把那些来寻食的鸟儿吓走。翠绿的群山环抱着一个田园山冲,土墙草房掩映在山峦绿茵里。一座石桥踞守在谷底,一切都是和谐的,只有坐在竹凳上的那个男孩身边那本翻旧了的书和宁静的大自然以及20世纪初这个亚洲乡村的生活有些不和谐。这位农家孩子姓毛,“毛发”的毛,学名叫泽东,意即“润泽东方”。

参考文献:《毛泽东自传》 关键字:少年 恒心

读了这些平时不怎么愿意碰的书之后才发现,收获远比想象中的要多。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总是能抓住时下的主要矛盾,原则问题不让步,凡事讲求方法、调研的重要性,并对战略战术灵活运用,最终取得胜利。随着书一页一页的翻过,我们可以沿着伟人的思维轨迹体验那段历史,加深对红色革命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爱国热情。毛泽东曾自称“山大王”,他虽不是农民出身,但却对于农民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农民阶层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并一直致力于发动农民群众的工作。然而当时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主义者不愿接受他的意见而坚持错误的见解。为此,他回到家乡湖南,对当地的农民运动情况做了三十多天的实地考察,并写了考察报告,借此纠正党内部分人士对农民运动的错误看法。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可能比梦想小的人最终目标还大。毛泽东就是这样的的一个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明可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通过一如既往的努力,就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共产党能够取得的所有光辉成就,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正应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用辛勤汗水养活我们的农民,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当然,“团结”不是盲目的,毛泽东在强调统一战线重要性的同时,没有忘记点出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尖锐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前提。

以后我一定要研读这部精品,在与伟人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提升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从未想过,毛泽东竟然如此平易近人,除了有一些旧事远去的生疏感外,并不觉得烦难。这样有趣的书,我怎会到今天才来拜读。“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文章的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如今,时光飞逝,当初懵懂的女孩已经成大,并且正以能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为骄傲而努力着。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 篇5

读《名人与伟人的成长历程》---周恩来篇有感《名人与伟人的成长历程》里写了99位名人的成长过程,记载着他们成长的艰辛,取得成功所经历的磨难。故事十分有教育意义,而且文字生动有趣。书里面还记载周恩来,毛泽东,孔子,安徒生,爱迪生……名人名言,这些名言通俗易懂,教会了我许多道理。我最深刻的是其中一篇介绍周恩来的文章。周恩来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县。他小的时候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五岁时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他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每天完成功课后,还要练习写一百个大字。坚持要求自己今日事今日毕而且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有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就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又问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名人与伟人的成长历程》就象一盏明灯,它不仅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还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篇6

读完《历史的选择》之后,我的感触很深,因为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抗日英雄为了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国家陷入深渊,最后,我们终于没有辜负牺牲战士们的希望,把侵略者赶出了祖国。

这本书中讲了许多英雄的英勇事迹,其中,令我心想最深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她宁子也不屈服,为了乡亲的安全,最后保住了乡亲,但自己却牺牲了。

刘胡兰15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和坚定的革命战士。

由于石五则的叛变,刘胡兰被国民党兵抓去,敌人不管怎么问她,她都坚定地回绝,敌人一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但刘胡兰不怕敌人,不管怎样诱惑她,他都一口回绝。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胡兰是一个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敌人要杀乡亲们,但刘胡兰用她自己年轻的生命,保住了乡亲们。

像刘胡兰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都用自己的身躯,为中国人的生理牺牲了自己。为了把敌人赶出自己的祖国,他们宁死也不透漏出半点消息。

现在的人和以前的人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又一次,我在学校肚子疼,其实并不是很疼,我可以忍住,但我还是让妈妈把我接回家了,我的肚子在医生的治疗下好了许多,但下午我还是不想来,因为我怕下午还要再疼一次,即使疼也不会非常疼,但我还是不放心,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我不是很坚强。我和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和董存瑞这样的人比,肯定会差很多,邱少云在烈火中忍住疼痛;黄继光用胸膛挡子弹;刘胡兰在战刀面前不屈服,我连肚子疼都忍不住,怎么和他们比啊?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 篇7

保罗·维恩认为, 事件本身与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的观察不会完全一致, 是历史学家发掘和梳理了他要叙述的事件的有关证据和文献。

笔者注意到了柯文和保罗的言语里包含的动词:“理解”、“解释”、“解读”、“塑造”、“整理”、“提取”、“创造”、“观察”、“发掘”、“梳理”。每个词语都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然而带着这种抹也抹不去的主观感情去记录历史, 到底有几分可以照搬过往?

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 历史学家的工作是真实和完整地重现过去发生之事呢, 还是舍弃一些确实存在的史实并增添一些未曾发生的事情后形成新的历史呢?在这一点上笔者的意见与作者不谋而合, 历史学家重塑的历史实际上根本不同于人们经历的历史。不论历史学家能够选择和实际选择 (能够选择的史料是曾经撰写史料的人经过选择形成的, 实际选择的史料是历史学家对于已经被选择过的史料进行再选择。就算是最初写下史料的人, 也不能完全真实的记录“经历”, 这时被记录下来的历史已经成为事件, 时隔这么多年, 现如今的历史学家没有当时的社会背景, 紧靠留存下来的并不完全真实的史料去重现历史, 可以说是真实的吗?) 的史料多么接近真实, 他们最终写出来的史书在某些方面肯定有别于真实的历史。历史学家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即使用自己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 也已经无法避免。选择, 伴随着“经历”演变为“事件”的每一步, 也许没有明显的功利心, 却也摆脱不了潜意识里的好恶, 看到想看到的, 忘记不想记得的, 记下了想记下的、想为世人所见的, 丢弃了不愿见诸天日的经历。所以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照搬真实, 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无限接近。其次, 历史学家知道事情的结果, 对整个事件有全方位的了解, 他们的目标不仅是要解释义和团运动本身, 而且是要解释它与之前和之后的历史进程的联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 那么那些“经历”不就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资料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形成一个严丝合缝的线索, 不排除历史学家“事件化”甚至“神话化”历史的可能。

再说经历者, 他们眼中的历史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历史。他们虽然亲力亲为, 可他们也有选择。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撇开人, 自然会有真实的经历, 但凡有人进入, 就算让他们亲笔写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版本, 甚至相悖。所以如果将人剔除, 自然有真实的历史, 可是历史脱离了人, 又怎样站住脚, 然而在人的眼中, 并不存在真正的真实。

笔者自觉有些偏激, 不承认有真实的历史存在, 便力图从作者那里寻求一些帮助, 却多少寻得了些:重塑历史、直接经历和神话化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虽然专业历史学家花费大量时间与神话化的过去进行斗争, 或者以直接经历者不知道的方式使过去之事变得清楚易懂并富有意义,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 经历和神话具有不容历史学家忽视的重要性和情感引力——我们也许该称之为一种主观的真实。主观的真实, 毕竟不是真正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实。

即便笔者开始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几千年前的过往, 看一秒钟前的记忆, 但笔者还是愿意去接触历史, 不管是作为经历, 事件还是神话。世上难得有什么完美, 历史也是。至少, 我们还能够触碰真实。

摘要:也许会有一种演绎与想象, 恰巧最为接近真实。到底哪一个版本的历史才最接近真实?历史书上关于义和团的这段历史, 曾经是否真的作为经历发生过?而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作为事件的“历史”还是作为“神话”的历史?经历、事件、神话是泾渭分明的吗?许多人认为它们三者各行其道, 而笔者却模糊地看到密密麻麻的细线缠绕在它们之间, 也许那细线便是无法摒弃的人情。

读《历史的化石》有感 篇8

我读完了这本《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

知青下乡的命运,梦断龙门的失落,在人生的低谷,木斋先生没有放弃希望,坚韧的执着的追求,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考取研究生,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意的人生是木斋老师的追求,奋斗的人生是木斋老师的写照。木斋老师的人生奋斗史也是一部参考书,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并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

这本书内容中下篇〈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所有的人在于人生是最重要的选择。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篇9

9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中国是个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下,人民苦难深重,社会一片黑暗。终于,人民的光明来了!19,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清王朝,使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霹雳一声震天响,19,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是古老落后的中国大地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获得了新生。

如果没有共产党,会有新中国吗?

不,不会,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唯一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人们为翻身解放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看到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是旧中国留下来的烂摊子——生产萎缩,交通堵塞,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这时候,中国共产党经过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工农业建设、科技发展……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怎么能不让我这一个小学生为之惊叹呢?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舍身爱国的精神,我们今天怎能过着幸福的日子!+

书中也讲述了许许多多爱国的共产党人。比如:刘胡兰舍身爱国的故事;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的江姐。读了这些故事,我非常感动。他们这种爱国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遇上和他们类似的事情,我们也会像他们那样做吗?而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把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抗日战争前来比较,我们会感受到现在的生活幸福无比。我们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全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敌人拼死拼命的干,坚持不懈、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换来现在美好的生活,才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才会有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让你好好学习……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把不良习惯带来。在你不爱吃饭时,你又有没有想过英雄杨靖宇他又是怎样的,在当他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将他解剖,相信敌人也会为之感动吧,一个人在经历没有食物,水艰难环境下竟能连续抗战几个小时,他们也会被中国人民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感动吧。记住,我们美好的生活都是中国共产党用生命换来的!所以要珍惜身边的一点一滴……在人生的道路中,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在面对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选则,听从党的教育,跟着共产党人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加、活泼开朗的好少年,跟着共产党,当好接班人!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 篇10

“中国是一头东方睡狮,醒来的时候,全世界都会颤抖。上帝啊,就一直让它睡下去吧。”拿破仑曾这样期盼。不过,这“美好憧憬”已被我们粉碎了!东方睡狮正逐渐苏醒,宛如一位巨人傲立世界东方!

但是,东方睡狮的历史我们怎能忘记?

一段屈辱的历史!

曾记否,鸦片战争时清军的一败涂地?火烧圆明园时英法联军得意的奸笑?列强在中国“势力范围”里杀人放火的滔天大罪?日军在南京惨绝人寰的暴行?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一段**的历史!

曾记否,北洋军阀吃喝玩乐,人民却处在水深火热?混在革命阵营里的汪精卫、蒋介石,不顾人民苦难,“毅然决然”效力列强挑起内战!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曾记否,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视功利为粪土的精神?杨靖宇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顽强意志?叶挺宁在烈火与热血得到永生也不“归顺”蒋贼的品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国的永垂不朽?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随着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对世界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和着朝阳的霞晖,东方巨狮向全世界展现她的魅力——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大建设开始了!

虽然这漫长道路上有着“文革”的曲折,但也挡不住东方巨狮前进的脚步。改革开放的春天,“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大庆油田的胜利开发,紫荆、白荷花又迎着春风齐回家。“节能源,减排放”的低碳发展方式也走进了工厂的“千家万户”„„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历史指引着我们。我们是今天的预备队,明天的生力军。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启示吧!我们不会忘记祖国曾经的沧桑与苦难,不会忘记千千万万的英雄志士为这片土地洒下的热血„„“为什么我眼含热泪,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如

此深沉„„”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让我们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为祖国的明天描绘蓝图,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飘扬着最艳最美的中——国——红!

点评:小作者以“历史,我们不能忘记”统领全文,饱含深情地描述了百年祖国的过去与现在,并展望美好的未来。文章结构精巧、语言凝练,读了这篇文章,谁能不为这小小少年深厚的写作功底拍手叫好呢?

指导老师:姚晓华

读《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感 篇11

1.......这个小结被叫做“教学反思”。“反思”什么呢?当然,不是反思教学方法,而是学生究竟从自己的课上学到了什么。“反”者,是指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围绕这个目标所做的教学设计;“思”者,是指教学目标和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一般所进行的所谓“教学反思”都是站在教师的立场,反思我们在上一节课上的教学要点是否完整、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等问题。但是,我们很少在反思,学生是否真正地从上一节课上学到我们所认为的知识与能力。赵亚夫老师的这一观点对我来说可谓是有醍醐灌顶之作用。

2.…...一节45分钟的历史课,用299个字(字斟句酌)表述了几乎涵盖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所有重要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问题,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谁而定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述?我们能够完成如比庞大的教学任务吗?从操作的角度看,这样的教学目标除了只是目标是确定的、可测的以外,能力与思想教育目标是否连抓的把手都没有?…我们常常为历史教学目标贴上了太多的标签。……对广大的历史教师而言,开放历史课堂之时,同时也启动了个人的历史意识—学生参与其中的所感所悟—即教学目标还本务实之日。--------新课改之后的中学历史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更重了:知识、能力、技巧等,加之课改后的教材在体例上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处理教材与教学目标之间的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这些习惯了使用旧教材的中学历史教师们的思考。

3.教学的有效性是作用在学生身上,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习惯只论及教学的激发。一堂历史课上得好不好,首先是看教师“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环节、教态、教具使用等,评价中对学生的关注不过是他们的发言次数、活动气氛而已,总之是对教师教学配合的程度。当然,这样的教学有效性是很难被学生认可的。

再有一个传统的有效性指标,就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课程改革打破了这个规矩,教学的有效性是针对学生的需求而言的,即使我们依然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但是设计不是为了教而是为做的技术性程序,而是为学而做的生成性过程。.....--------赵亚夫老师把之前的教学设计的方式否定了,提出新课改之后的“设计不是为了教而是为做的技术性程序,而是为学而做的生成性过程”。这个提法有些让我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可能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摸索。

4.即使是一些对历史很感兴趣、具有丰富历史知识的学生,他们的关注点也往往停留在历史事件本身。比如,一提起拿破仑,学生们会对拿破仑的身高、约瑟芬的轶事、滑铁卢战役的激烈场面等津津乐道,但对拿破仑到底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着什么作用却很少考虑,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历史即为“故事”,与小说并无二致。

--------既然这是一个事实,那么,面对这个事实,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怎么教学才能纠正这一种现象,怎么样才能承载起国家所赋予历史学科的教育任务呢?这也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的。

以上摘抄来自于赵亚夫老师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昨天晚上,我看完了《历史是什么玩意儿》第四本。第四本和第三本讲的都是世界史,而第一二本讲的是中国史。同样,这本书的作者也是袁腾飞老师,关于袁老师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历史是什么玩意儿4》是讲从“一战”前到“二战”后的这段历史。主要讲英、法、意、苏、德、美、奥(奥匈帝国),中国和日本也露过脸,不过“出镜率”不太高。因为当时中国比较乱,没时间去管其他国家的事情,更别说和其他国家大动干戈了。

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一战”期间各个国家的情况。一战时,德意奥联合在一块,英法苏联手对付德国等国家,最后的结局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受到了惩罚。可是德国是一个“不死小强”,你把他打趴下了,没多久他又站起来了。于是德国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比“一战”要混乱得多了,主要是:日本PK美国中国,英法等欧洲国家PK德国和苏联,非洲那边也有一些小国家在斗来斗去。最后依旧是法西斯被打趴下,然后又站了起来,不过站起来后就没有和别人继续打了,也算是浪子回头了吧!

最让我感到气愤的一件事就是小日本的不知悔改。二战后,英法等国家对法西斯进行了裁决,主要法西斯分子都在临刑前真心悔改,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唯独可恶的小日本,临时了还不知悔改,还高声喊着:“大日本帝国万岁”“天皇万岁”。日本人依旧崇尚武士道精神,认为为主人尽忠就是对的。看来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十分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富得流油的沙特。在沙特,一个大学教师的月工资约为3.2万美元,也就是大约24万人民币。在沙特,开奔驰、宝马是很丢脸的事,只有打工仔和保姆才开这些车。沙特的国王每年都要去西班牙的一个小镇度假,国王给西班牙一天500万美元,让他把小镇上的居民都移居到别的地方,并且国王一住就是三个月。看到这儿,我心里已经惊叹几百次了,心里大喊“太有钱了”几百次了!

至此,我已经把《历史是什么玩意儿1-4》看完了。我觉得这套书太好看了,袁老师太幽默了。如果有机会,大家一定要看看哦!追问:就要它的讀後感..現成的 回答:

有句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我认为研读历史知识非常有意思,还非常有意义。读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从中汲取无数经验和教训,更可以让我增加文化素养并积累知识沉淀内涵。近半年来,我常常挤出一些时间,手捧袁腾飞老师的《历史是什么玩意儿》,读得津津有味。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历史书。袁腾飞老师叙事大胆泼辣,诙谐幽默、百无禁忌,改变了以往历史书严肃、说教、干巴刻板的面目,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正史野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人文地理,包罗万象。据闻,袁老师每天必看历史书,几十年如一日,因为他这种心静如水的治学态度,所以能写出这样通俗而丰厚的作品。读了袁老师的书,我常常思考:自己又要怎样修炼才能像他那样沉静如水,才能以一种不浮躁的治学态度来发展我自己的教书生涯呢?

我天天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来读这套书。虽然有人说该书“广度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深度却只有1厘米”,但我认为他提供了区别于官方的另一种历史叙述的可能性。袁老师的一些观点也是惊世骇俗,是我感到耳目一新。例如“七次下西洋,600万两银子花出去,郑和整个是一个散财童子。”“汉人的服装是最笨拙的,宽袍大袖,那个大袖子能钻进一个人去,穿上那个衣服一上街,勤劳的清洁工都得下岗。”“秦始皇一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脸刷牙之后看600斤奏章。别怕,当时奏章是写在竹简上,要是看纸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让在寝宫里搁一个秤,每天秤约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动竹简了,拿绸布条挂到脖子上吊着翻,太累了!”„„ 评说历史要公正,不能挟杂个人的情绪,但袁老师读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也正反映了国家文化之繁荣,言论之自由。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多元的时代,需要的是包容的胸襟,以及更多的声音,需要我们亮出自己的观点。袁腾飞至少告诉我们,历史除了课本还有另一种解读的视角,告诉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思考问题,告诉我们权威也是可以被挑战的。钱学森先生仙逝前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因为我们的社会不太允许自由思想,我们的社会正在扼杀杰出的人才。自从看了袁老师的书,我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应该尊重孩子的话语自主权,对孩子们的一些独特的感悟给予尊重和赞扬!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是吗?

另外,通过这本书我还想到:为什么很多所谓的高深理论都要凌驾于人们之上?难道普通人够不到的才是事物价值之所在吗?我认为非也!我觉得做学问也要像袁老师一样,只有真正让人看得懂,读得通,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这才是学问之价值所在。袁老师是奋斗在这条道路上的志士,我也希望自己加入 首先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历史书。这本书叙事大胆泼辣,诙谐幽默、百无禁忌,改变了以往历史书严肃、说教、干巴刻板的面目,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身,正史野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人文地理,包罗万象。其历史知识之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朝代。每一个细节都能信手拈来,足见作者功力之深厚。据说,作者每天必看历史书,几十年如一日,因为他这种心静如水的治学态度,所以能写出这样通俗而丰厚的作品。以往一捧起历史书就会索然无味,实在不能像看小说那么投入,而这本书我是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

另外,通过这本书我还想到:为什么很多所谓的高深理论都要凌驾于人们之上?难道普通人够不到的才是事物价值之所在吗?我认为非也!我觉得做学问也要像作者一样,只有真正让人看得懂,读得通,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这才是学问之价值所在。袁老师是奋斗在这条道路上的志士,我也希望自己加入。观看《大国崛起》 反思世界史教学

2006年央视第二套推出大型政论片《大国崛起》,这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从此引发了不同视角的解读,给不同领域善于思考的人们以启迪。这个绝好的教学素材对于当历史教师的我来说真是如获珍宝,我将这部片子作为重要线索和资料补充贯穿于整个九年级世界史的教学中。为向学生宣传此片,当年我制定的口号是:“央视二套,历史频道”。

学习《大国崛起》,学生学会了反思与感悟;“学而不思则罔”,要学好历史就必须勤于思考,并由勤于思考走向善于思考,世界历史空间广阔,发人深思的问题很多。利用《大国崛起》参与世界史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例如结合世界近代史教学,学生们从《大国崛起》里就归纳和罗列出了大国崛起应具备的条件:(1)美国的崛起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经济富强、持续发展的动力;(2)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崛起,说明了只有去探索才能走出新的道路,荷兰的启示是守信赢得声誉,更赢得发展(3)德国的崛起告诉人们维护国家统一、和平的国际关系是发展的重要保障;(4)英法美的长久不衰告诉我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才能维护社会长治久安;(5)俄国的崛起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虚心,什么叫谦卑,英国、苏联给我们的启示是精神的力量;(6)日本崛起的启示是创新、领先的科技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7)充足与一流的人才资源使国家永葆活力。这样的反思是有益的,我深信它的效果和作用将会在今后更长的时间里得到体现和验证。

学习《大国崛起》使我不断反思世界史教学。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教的好,更要“博览群书”,不断更新知识信息。传统的以备教材、备学生为主的备课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新课改之后应树立全新的备课观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及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内容特点,备课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便是历史课堂全部的局面必须改变。因为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难以再现宏大的历史场景、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很难形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巨大,使课堂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改变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的看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明确了学习世界历史的根本目的是 “以史为鉴”,培养“世界眼光”。即了解世界,从世界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学习《大国崛起》促使国人共同反思。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感悟,读史催人奋进。《大国崛起》给正在崛起的中国提供学习借鉴。因为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是从这里产生的。

(1)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注重发展最终的结果是衰落。

(2)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灵魂。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出路,只能被历史所抛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技的进步,大国的崛起靠的就是科技。

(4)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谁就有了成功的保证。

(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熟悉自己的历史,不善于学习别人的历史智慧,要么集体失忆,要么集体失语,肯定没有好的前途。

《大国崛起》乃是数十位中外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文学家、大学教授、政府顾问等社会精英倾注极大精力打造的一个普世教材。它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为人类共同的进步提供借鉴。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她几乎能满足我们初高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的所需,值得借鉴和学习。

最后用《大国崛起》最后一集里几句慷慨激昂的台词作结束语吧!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

读历史的伟人有感 篇12

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贡献

——有感于《历史深处的忧虑》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北岛《一切》

作为一名法学系的学生,第一次看林达的简洁时,最感同身受的是他们被称为“中国的托克维尔”。林达对于一个法学学子或许有些许陌生,但是托克维尔却是每一个法律人如雷贯耳的名字。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声誉。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托克维尔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是因为,他的政治理论对中国的现代政治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这一点似乎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学界,遑论官方。他的擅长思想,是一种真正的擅长,一方面,他具有社会科学家所应有的冷静、理性、客观;同时,他又葆有着人文学者的那种热情、理想与信念。他将二者很好的融合为了自身的学术气质,这种气质恰恰是我国许多只能执其一端的学人所缺乏的——或沉迷于工具理论

而不问出路何在,或为宣扬个人理念而盲目事实。

以上这些对托克维尔的简单介绍,是每一个法学学生都能脱口而出的东西。正是基于对托克维尔的崇敬,才帮助我理解了林达想要表达的精神内

涵。

想起了林达夫妇的一段自我介绍“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

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一对夫妇向往着民主与自由移居到大洋彼岸。这种渴望未来的经历是否与历史上日本游历欧洲推动明治维新,洋务五大臣考察欧洲,有异曲同工之处。渴望进步,渴望自由民主的建立,这也是我们法学学子每天在课堂上所被灌输的思想。但是法律是否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民主还有待于历史向我们证明。

看着林达在书中细腻的描写,娓娓道来的个人感受,不禁使人想起另

一位学者,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他在长期钻研典籍后离开书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辞职远行,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他所发现并写到的地点,后来大多成为海内外民众争相游观的热点。在这过程中,他又创造了“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而开启一代文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为了对中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他与凤凰卫视合作,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行四万公里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全部重要古文明的遗址。此后,他又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继续对中华文明作比较研究。这种空前规模的文化考察通过全球电视直播感动了世界。这就是余秋雨。

行者无疆,他们所默默不断追寻的经历,不断如苦行僧一般追求精神

对物质世界的庞大心灵感受,用心灵的手笔写下来。这一切都是与二百年前的托克维尔遥相呼应,他们的著作也许永远也无法与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相媲美,但是他们追求心灵感受的精神,并期望这种心灵感受能改变几千年来精神几欲僵化的中华国人。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所膜拜,更值得我们每一个法律人所追求。如我们法学界的贺卫方,朱苏力,刘星,江平教授们对于追求法学独立发展所作出的奋斗,甚至于变相的受到排挤,挤兑,正如林达夫妇所移居的美国南部农村受到的北方工业化的挤兑一般。人间百态,令人唏嘘不已。

上一篇:万种风情成语解析下一篇:小学生励志成才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