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演讲稿

2024-08-13

俞敏洪演讲稿(共7篇)

俞敏洪演讲稿 篇1

俞敏洪:这个世界本就不公平

俞敏洪,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高考考了三年才上了大学。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成就了新东方。面对年轻人的困惑,他有话说。

不要看轻自己,不要看轻他人

我从同学们的眼光中,看到你们对未来的期待,看出对自己未来的希望,看出自己对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希望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信心,这个信心就像我讲座的标题所说的那样,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来判断你的未来。

人一辈子有时会犯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你会断定自己没什么出息,你会说我家庭出身不好,父母都是农民,或者说我上的大学不好,不如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或者说我长得太难看了,以至于根本就没人看得上我等等,由此来断定自己这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出息。我在北大的时候,基本上就这么断定自己的,断定到最后,差点儿把自己给弄死。因为自己断定自己没出息,变得非常得郁闷,最后得了一场肺结核。

第二个错误是什么呢?同学们,我们常常会判断别人失误,比如说你看到周围某个人,好像显得挺木讷的,这个人成绩也不怎么样,也没人喜欢,你就断定说,这个家伙这辈子没什么出息

所以,这辈子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一是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不会有大的作为;另一个是料定别人不会有作为。

面向未来,通常会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所作为;还有一种是从心底里不相信自己会有所作为的人。同学们想一想,未来成功的会是哪一种人?一定是前面的一种人。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是这样的动物,就是心有多大,你就能走多远。你要是想走遍世界的话,你的心必须要向世界走。我为什么今天还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讲话呢?就是因为我从小就有一种感觉,这个感觉就是越过地平线,走向远方的一种渴望,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穿越。就像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万科集团的王石一样,他想要不断爬到世界最高峰,爬了一次,还想爬第二次。他知道,每一次征服都给自己带来一次新的高度,就是这种感觉。

我知道在座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会没有梦想,没有一个会没有渴望,没有一个会说我这辈子就去种地算了,没有人会这么说。人总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总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事业家,或者伟大的企业家等等。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就是因为做到的人,他一定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这辈子一定能做成事情。尽管我在北大的时候比较自卑,但是在这个自卑的背后,我还是相信,既然自己能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奋斗成北大的学生,我就能够从北大奋斗到更高的一个台阶,我从心底里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我就做到了。当然,这个相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狂妄,不是说别人都觉得你不是人,你自己还觉得自己挺是人的那种样子,而是一种理性的自信,在自信背后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我刚才说的第二种错误你最好不要犯,犯第二个错误你会更加危险。为什么?你会失去一个可能是未来跟你合作的事业伙伴。比如说,你看到周围的同学,可能觉得班内最后几名基本上未来不会有出息,但是事实证明恰恰相反。北大曾经对全班前五名的同学和全班最后五名的同学,毕业二十年后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全班最后五名的成就不次于前五名的同学。全班前五名的同学的成就一般是教授或者是科学家,当然这个不能算不大,但是许多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甚至政治家,都是来自班级里名次不怎么样的同学中。所以,你千万不要看轻你班级里的同学,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那些同学,我们班的同学当初在北大就千篇一律地在我身上犯了这个错误。

我在北大的时候,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又是农村出身,当初长相比今天差远了。同学们,越长越有魅力的男人,一定是越来越有出息的。所以,我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很土的那个样子,大家都应该能够想象得到。尤其我们班的女同学,基本没有正眼瞧我的。我进北大的时候,我们年级有25个男生、25个女生,我听完这个数字,还挺开心。为什么呢?24对配完了,剩下那个是我的,总而言之有我一份啊。但是没想到,女同学追男朋友的时候,都去追那些外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人物去了,有时候一个人被好几个人追。像我这样外表朴素、平凡,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没有一个女生看上的。

你永远不要去预料自己这辈子到底能做什么,只要你成长,只要你勇敢地往前走,你就一定能做出你自己想象不到的事情来。

人生奋斗是一辈子的过程

人生像一年四季开放的花朵,有的花在春天开,有的花到了夏天才开,有的花要到了秋天才开,有的花要到了冬天才开。春天有樱花,夏天可能会开荷花,到了秋天以后会开菊花,到了冬天,像南京就有著名的腊梅花。开放人生也是一样的,有的人在青春时期洋溢出了光彩,有的人到了中年时候才闪闪发光,有的人要到了老年以后才像定时炸弹一样爆炸出来。当然也有这样的人,青年、中年、老年都很厉害,比如说著名的杨振宁教授,在青年的时候就在美国名牌大学读书,到了中年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到了82岁的时候又结婚,这样的人生让人无比地羡慕。

我本来到了40岁就觉得生命已经是不惑之年,从此以后就这样慢慢地过吧,但是听说了杨振宁教授结婚的消息,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修改自己的人生计划,一直修改到了83岁。同学们,人生奋斗是一辈子的过程。比如说,齐白石先生50岁的时候还在做木工,他做木工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木工,据说他打的椅子只要往上一坐就散架了。但是他在家具上面画的画却是如此美丽,以至于家家户户请他到自己的家具上去画画。有人就跟他建议说干脆去画画吧。结果一直画到了70岁以后,他的画才开始有名,他的真正最值钱的画都是在80岁—90岁之间画出来的。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谈论自己有没有成就还太早了。人生不是百米赛跑,如果是百米赛跑,你比我早跑一两秒钟,我可能就追不上你了,因为总共就一百米。人生是看不到头的马拉松,你一走就是一百年的路程。现在我们只要注意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基本上活到一百岁是不成问题的。同学们,拼的是耐力,拼的是专注,拼的是持久,拼的就是这些东西。也就是说,你现在有多少跟别的同学的落差,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我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出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选择。不过为什么人有两条腿,同学们想过没有?是为了让你跑,为什么人的腿比许多动物的腿都长,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只要你坚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所以,大家记住,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这个点上开始跑。

努力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

我们自己成长的道路是我们自己来选的,跟你的大学没什么关系。有同学说,我身边没有资源,我的同学都是什么部长的儿子,隔壁的是市委书记的女儿,他们俩还隔着我眉来眼去,就是没我什么事。还有同学说,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真不公平,别人有的东西我都没有,你看他身上穿的名牌服装,我就没有,他用的是苹果电脑,我就没有,他用的是iPhone,我连手机都买不起。这都不是你能抱怨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没有公平过,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只要一旦有剩余的物品,就从来没有公平过。即使在原始社会,剩余的物品都给那个最厉害的老猴子了。这个世界上资源是流动的,它不是静止的。什么叫资源流动?比如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的父母都不认字,我身无分文,我进了北大,我认字了,文化资源流动到了我身上。进了北大以后,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的同学有的是部长的孩子、教授的孩子,他们什么都有。每个星期五,部长的孩子都是让奔驰280加长车接回去,星期日晚上,奔驰280再把这个孩子给送回来,我们往那个汽车旁边一站,油光闪亮,都能照出我们的影子来,可是我们连个自行车的轮子都买不起。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资源,有了话语权以后,你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就像我刚才所说的,资源是流动的。

资源再分配首先需要你自己成功。你如果自己都不成功,你分配什么啊?你就等着别人分配给你。一个等待别人分配给你的生活是不值得你过的。

为什么?你没有对自己生命的自主权。但是,你不要认为这辈子只能得到别人分配,只能等待老板给我开工资,只能等待在我失业的时候给我发救济金,完全不是这样的。你永远不会想到,就像我刚才说的,你这辈子到底能做什么?我在大学的时候靠着国家每个月22块钱的助学金过日子,还要剩下一半的钱来买书,因为当时北大图书馆借书特别难,我又比较喜欢读书,我就把那22块钱的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另外一半用来买饭菜票。我算好了饭菜票11块钱,每天差不多花掉4毛钱,这样可以坚持一个月,当时4毛钱,其实能吃得不错了。一个土豆烧牛肉满满一盆不到一毛五分钱,一个大馒头是两三分钱。当时的书也特别便宜,我记得特别清楚,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上下两册只要8毛4分钱。大家稍微想一下,平均每一本书是4毛钱,我11块钱可以买多少本书啊?可以买20多本书了。所以,我在大学整整四年买了800多本书,平均每年200本书,而且我把这800多本或多或少都读完了。所以,贫困的生活也带来美好。

学会珍惜,懂得感恩

现在同学们常常有一种毛病,钱太多、选择太多,所以不珍惜。你有没有发现,你玩一个手机玩了一个月,这个诺基亚N95没劲了,然后就是诺基亚N97没劲了,iPhone又出来了,iPhone还没用完又有别的出来了,所以你就老换,这样你会对你手头拥有的东西都不珍惜,因为它不是你挣来的。

第二个不珍惜是你父母给你的钱,你感觉很容易花,或者你父母有的时候还要故意纵容你,就是说你要什么你父母就给你什么,这样的结果是毁灭性的。我们在座的同学,不管你家庭多么富有,请记住不要随便伸手向父母要钱,一定要有一个限度。比如说你跟父母说,我就是每个月总共要多少钱,在这个基础上,你来计算这个钱怎么花,想办法挤出钱来去买手机,去买你需要的录音机等,练英语口语这样的设备,那个时候你才知道这种生活其实更加有意思,更加值得珍惜,每一分钱都花得有意义了。人生最伟大的幸福感、成就感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像现在有些男孩子未来想找富婆的,千万别想;很多女孩子想嫁富翁的,千万别想。为什么?最幸福的生活,就是两个贫贱的人一起,最后奋斗出财富,这样最好。因为你的生命这个时候值得回忆,你自己做过的事情值得回忆。

同学们,人生在于一种过程,不在于一种结果,你一下拿到那个结果,一点儿意义都没有,你想要iPhone就拿到iPhone,想要房子就有房子,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我讲一个十年前我所遇到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十年前,一个农村孩子想要出国,想听新东方的托福班和GRE班,这两个班加起来要两千多块钱人民币,但是他根本就没这个钱。他来找我,不是说让我免费给他听课,这个农村孩子很懂事,他说:“俞老师,我想听你的托福课,因为我想出国,但是我付不起学费。我知道你暑假的时候会招聘教室管理员,你能不能让我来当教室管理员(教室管理员就是查听课证、扫地、整理课桌椅)?我干完教室管理员的活以后,你能不能让我走进教室免费听课,我不影响我的工作。”我说“这个当然应该没问题,只要你把活干好就行。”然后,这个孩子又提了另外一个要求。“俞老师,我上托福课发现老师布置的很多作业都要用听力,我没有录音机。”录音机当时流行小型索尼随身听,要400多块钱,算是最先进的听力设备。他说:“能不能这样,如果你觉得我这个暑假活干得特别好,你能不能给我开一笔工资,就是这个录音机的工资,比如说就400多块钱?”我说:“没问题,只要你把活干好。”这个孩子后来干活干得无比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课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最后奇怪的是全班同学都到他那去抄课堂笔记,因为他做的笔记最认真。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来之不易。暑假结束以后他就来找我,我给他开了一千块钱的工资,他拿着钱就跑出去了。过了半个小时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索尼的随身听,当着我的面把盒子打开,把机器拿出来,把磁带放进去,然后把耳机戴在自己的耳朵里听英语。我就看到他的眼泪往下掉,我也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那时,我就知道这个孩子未来一定有出息。果然,过了两年这个孩子到了美国名牌大学去读博士了。

所以我刚才说,人生是你自己闯出来的。他为什么能够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的生命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你看看奥运会的冠军登上领奖台的时候,第一时间一定是眼泪哗哗往下流。同学们,他们那个时候流的眼泪是什么眼泪?是感动的眼泪和幸福的眼泪。你要分析眼泪的成份的话,80%是感动和幸福,20%是对过去为了拿到这个冠军经历过的痛苦和回忆。我曾经问这些冠军为什么流泪,他们说:“俞老师,在这一瞬间,我们是不可能控制自己的。这一瞬间,身上的伤疤,过去的多少次摔打,一秒钟全部涌入我们的头脑,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秒,如果这一秒达不到,我们这辈子将终身遗憾。达到了,我们流下的眼泪就是幸福的眼泪。”

决定人生未来三要素:智商、情商、逆商

这个世界上能决定你未来的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叫做智商,第二大要素叫做情商,第三大要素叫做逆商。

智商是什么概念呢?正常的智商就是在头脑正常范围之内。什么叫正常范围之内?就是除了超级天才和低级白痴,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今天凡能听懂我讲话的同学,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在正常范围之内,智商还会有高有低,但这个就不用担心了,因为正常范围内智商的高低,就像正常范围内的身高一样,不能决定你是不是成功。比如说,美国的前总统小布什,连美国人都说他的智商比较偏低,世界战争、海外战争是在他任上出现的,他老子就开始打,到了他这里还继续打,最后临下台还弄了一个世界金融危机。但现在的这个总统,你一看就是智商比较高,你看奥巴马,目光炯炯,英俊潇洒,讲话滴水不漏,上任基本上没出错,一点点在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其实我想说的倒不是这两个总统智商高低带来的后果,我想说的是不管他们智商高还是低,他们都变成了美国总统,也就意味着奋斗和努力能达到你自己预期的地位。当然,一个人的智商、天生的才华,对于一个人未来成功的重要性最多只占到了三分之一的分量。在学校学习,智商显得更重要,但未来走向社会,还有两大其他的“商”对我们的成功起到作用。

其中一个我们把它叫做情商。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你在这个社会中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并且用你的能力和智慧,结合别人的力量,来创造一番事业的能力,这叫做情商。我从小到大,发现我的情商一直占据比较优势的地位,智商屡屡证明了不够用,比如说,我从小学到中学毕业,从来没有得过全班前20名,当然在农村中学也无所谓,但我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这已经看出来智商有点儿问题。我第一年英语才考了33分,第二年英语考了55分,在连续三年的努力之后我的英语考了90多分,这也证明了努力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进了大学以后,我才发现我的智商是真的不够,原因很简单,北大进来的都是全国各个省的高考状元,而且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所以我发现跟北大同学比,我这个智商是比不过的。我在北大的时候学习极其努力、极其刻苦、极其认真,但是最后毕业的时候,是全班倒数第五名毕业的。但是,我今天依然站在这里讲话,是因为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

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到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雄鹰,另一个是蜗牛。雄鹰是靠自己的翅膀飞上去的,因此它有天分;蜗牛既没有翅膀,也没有腿,它必须靠自己一点儿一点儿爬上去,所以蜗牛也许爬到金字塔顶端要比雄鹰多花出几十倍或者是几百倍的努力和时间。但是,如果蜗牛也到达了金字塔的顶端,它所看到的世界和雄鹰看到的世界是一模一样的;它所看到的地平线,也是和雄鹰看到的一样的。而当雄鹰和蜗牛开始写回忆录的时候,雄鹰只能一声叹息,因为靠自己的天分一下上去了,很容易,因此就写不出回忆录来了。而蜗牛可以写出非常丰富的令人感动的回忆录。因为蜗牛是通过自己的一路奋斗,每天留下的辛酸、每天留下的痛苦登上顶的。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叫做“生命过的是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结果不管好坏,对人生都没有影响,原因是不管我们活多久,我们都将死去。不管你是有成就的死去,还是没有成就的死去,在你死去的那一瞬间,绝对不会因为你有没有成就来决定你自己的一辈子,而是会回忆自己一辈子的过程过得合算不合算。

同学们,假如说有医生告诉你,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你现在再回忆过去二十年生活的时候,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划算还是不划算?你如果说划算了,那说明你的生命过得还是有意义的;如果不划算,那就记住了,未来的几十年的生活你一定要把它过得划算。什么叫划算?不是吃喝玩乐,最重要的是你觉得这个生命很好玩,很有意义,也能让自己骄傲,也能让自己幸福生活,这叫做“生命是一种过程”。至于说最后你成不成没关系,新东方难道就必然会不断发展吗?我自己都不确定。新东方也许可能结束得比我还要早,对吧?中国百年企业是很少的,我会努力把新东方做一百年,但能不能到一百年不是我说了算的。南广学院也许能够做一百年,因为大学校园在某种意义上是非盈利性的、最后可能得到社会捐款和支助。但新东方是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市场经济是你死我活的经济,所以新东方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没有了。但是没有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已经享受到了新东方从零做起,把它作大的过程。我享受的是这个过程。同学们,如果说新东方没了,我照样可以来做演讲,只不过换一个题目就是了,《我是如何把新东方做没的》,保证比我今天讲的更加精彩。生命不就是求一个过程吗?所以把每一天过好了,就是把一辈子过好了。

任何一个今天,太阳落山以后,就变成了昨天;任何一个明天,太阳升起以后,就变成了今天。你如果今天什么都没做,你过去的历史就是一片空白。今天你又睡了一天,你写的日记就是又睡一天,你玩了一天游戏,你写的就是又玩一天游戏,你总结的都是生命中这样没有意义的消耗。但是如果你今天背了十篇英语文章,画了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用所有的心血把这幅画变成了你心中最满意的一幅画,它就有可能变成你未来绘画史中的第一页精彩,历史就这样写成了。没有历史也不会有未来,未来的每一个今天都是走向未来的更高台阶。你今天不努力,你未来怎么会有成就?所以努力今天很重要。怎么努力呢?同学有跟我抱怨的,“俞老师,现在这个日子不好过,太忙。”我说:“你忙什么呢?”他说:“早上起来就有十几个同学发短信问候我,我就回短信吧,然后这样一回,两个小时没了,真的忙。你说过情商很重要啊,我这是情商的表现”。我说:“好,那你还忙什么?”他说:“要上电脑上看看世界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样一忙,又两个小时没有了。”我说:“这个好象也要做。”最后朋友们一起吃吃饭吧,又两三个小时没了,说不定还要喝醉就四五个小时没了。回到宿舍,同学晚上睡觉以前总得聊聊天吧,等到睡觉的时候,躺那儿一想今天怎么这么忙啊,再回头一想今天什么也没干。时间是不是就这样过去的?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尽管我们要应付一些事情,但是应付是有限度的。

你要讲人情,你要学情商,但是你总要有一个度吧,总得抓住重点吧,一个人如果抓不住重点,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的。适当的和同学交往,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上,比什么都重要的。大学时代是最纯洁的四年,大学四年毕业以后,想要找到这样的24小时都是你自己自由支配的日子是不可能的。

最后讲逆商。逆商就是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灾难、不幸、挫折,你所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一个有逆商的人会把困难看作是老天对自己的考验。挫折感,我们生命中永远会有这样的东西,关键就看你面对这样的东西有没有逆商。有的人被一棍子打下去再也起不来了,但有逆商的人,即使在黑暗中也不绝望,因为他在黑暗中能看到满天的繁星。我算是一个逆商不错的人,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吃苦耐劳早就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同学们,逆商是什么?我有一个定义叫做爬起来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还要快。如果你摔倒了以后爬不起来,那就是一条虫,但是你爬起来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快,你永远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永远就是站在天地之间的一个人,天地之间人为大。你如果站不起来,就永远是躺在天地之间的一个失败者。

有同学问我说:“俞老师,你看我长的这个样子,我怎么样能够成功?”我说:“邓小平同志长得好看吗?邓小平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是充满气质、充满风度、充满气概、充满英雄的感觉,明白这个意思吗?伟大领袖啊。”中国企业家中有个马云,长得好看吗?我们把马云叫做外星人,他照样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这个话并不意味着长的英俊好看的就不能成事。比如说百度的老总叫什么?对,女孩子说的最快,李彦宏。他长得英俊,所以很受女孩子关注。比如有一拨女记者在采访我跟马云,这时候李彦宏走进了采访室,女记者哗啦一下就跑他那儿去了,我身边还能留下两个,马云身边是一个都没有了。但你看马云多有魅力,也是一个充满了领袖魅力的人物。在中国企业家中间,我还有一个比较佩服的人是史玉柱。当初巨人集团整个公司就都倒闭了,欠了好几亿的债,他到处东躲西藏。最后想想藏不是办法,还得再起来继续做一个事业把钱还掉。最后他站起来了,从脑黄金、脑白金做起,又做了游戏公司,然后上市。一个已经被追到了神经崩溃状态的男人,最后又重新挺立在中国企业家的舞台上,这是伟大的。史玉柱充满了逆商,能够顶天立地地站起来的精神,这是为什么我佩服他的原因之一。刚才我讲到的侯斌,残奥会上,最后跳出了一米九五的高度,我们两条腿也跳不了这么高。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也是逆商起的作用。所以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如何站起来的能力,最终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有所成就。

同学们,一定要在你的路上坚持走下去,你能走多远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就是“我们很多人都想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这个世界上几乎从来没有过没有人走过的道路,因为只要是路,就一定有人走过了,所以不在乎你选的哪条路”。

常常有人问我:“俞老师我是考研好还是出国好,还是工作好?”其实哪条路都通,关键是你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要走得比别人更远,要走得比别人久。你如果比别人走的更久,你就能走出别人所没有走出来的距离;你如果走的比别人更远,你就能够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风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觉得这辈子过得真值了。如果能有这样的感觉,就算一辈子没有白活。谢谢大家!

俞敏洪演讲稿 篇2

千人裁员计划严控成本

“今年5月之前,公司还将关闭15至25个盈利能力不佳的教学中心,预计裁员1000至1500人。平均遣散成本为6000至10000美元/人。”在近日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新东方CFO谢东萤这样表示,由于过去四个季度新东方扩张大大高于预期,因此,未来新东方将考虑启动裁员计划。并且未来3至5年内,将严格控制新增学校和教学中心。

近年来,新东方的快速扩张也使其成本不断的攀升,而过去一年的快速扩张下,新东方的成本费用激增而出现净利润亏损。新东方方面,将净利润亏损总结为人力成本高、行业淡季以及收割政策等,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东方长期以来的扩张策略带来了高昂的人力成本负担,制约了其盈利能力。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招生越来越难,在扩张教学网点后,招生状况依然没有改善,最终导致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裁员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方式。新东方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裁员扭转了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员工环比均增加的趋势。在此前的一季度,新东方营收同比增长25.8%,员工人数也同比增长40%。不过,财报同时显示,新东方二季度行政管理费用同比增加62.1%,营收占比激增至46.86%。

“虽然通过扩张我们占领了市场,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在过去的四个季度我们开设了238家学习中心,这实在太多了!此前,新东方计划一年开设80至100个学习中心。而实际上我们一年的时间开设了238个学习中心,这显然严重影响利润。”谢东萤在此前电话会议中如是说。

因此,新东方在未来为了提高利润将做出一系列举动,包括走访、评估教学中心盈利水平;削减800至1500名员工;关闭15至25个无利可图的教学中心。这一消息已经得到新东方相关负责人证实,他表示,为了不使影响扩大,不会进行得太快。主要裁减的是行政人员,以北京教学中心为首。而对于关闭教学中心,该负责人称,由于盲目扩张,有些教学中心的招生不满,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对这样的教学中心,将考虑关闭。

本次裁员总数是新东方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新东方的新闻发言人孔建龙对此解释,这是因为目前总人数增多的原因,其实这次和往年年终考核的裁员比例类似。根据新东方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估调整机制,每年各机构都会有5%至10%的员工考核结果为C。对于考核结果为C的人员,将降薪、调岗或解聘。

孔建龙进一步说明称,“新东方2013财年第二财季出现了亏损,所以我们加大了淘汰不合格的行政支持员工的力度,以更好地、更大程度地激励优秀骨干教师。目前新东方全国的行政支持人员有15000人左右,按照5%至10%的比例,就是800人至1500人。我们会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不断对于员工尤其是行政支持人员进行有序精简和结构优化。”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T.H.C apital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预计由于冬季入学明显乏力,新东方2013财年第三财季预期可能不佳。寒假季通常是从1月初开始到2月末结束,基于该研究报告截至1月23日对其在线报名的追踪,报名已经满班的冬季课程占总课程比例只有约35%。作为新东方主要来源的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仍然有大量可供报名的课程。

激进扩张时隔4年首现亏损

成本费用的上升背后,投资者看到的是新东方近年来的“激进扩张”,而公司本身也表示承认。

1月29日,新东方公布了截至2012年11月30日的201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二季度净亏损1580万美元,这距离上次财报出现亏损时隔4年。

新东方上一次季度净利亏损还是在2007财年的第四财季。对于为何5年后出现1580万美元的亏损,新东方董事会主席兼CEO俞敏洪表示:“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我们净增加教学中心超过200个,而在201 1年1 1月30日之前的四个季度我们只增加了80个,这给我们的成本费用带来重大压力。”他还表示,本季度亏损中也有部分是由于SEC调查使得新东方在内部调查和监管程序上发生的费用。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新东方本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最赚钱的业务及地区疲软,而增长快的区域(二、三线城市)和业务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作为新东方最赚钱的学校,京沪两地二季度表现继续疲弱。俞敏洪指出,该季度京沪两地营收增长只有20%,净利润下降超过50%,留学业务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根据市场的需要,我们不断减少班组容量。二季度留学业务学员人次同比减少7%,营收同比增长22%。”

快速扩张的背后,来自于投资人的压力也不无关系。市场人士指出,一味追求投资高回报和教育自身有着渐进规律的矛盾显得不相容。如何满足投资人的高要求,简单的方式就是快速扩张,但现在的培训市场仅靠扩张并不能保证生源的正比例增长。于是,新东方陷入了越亏损越扩张,越扩张越亏损的怪圈。

新东方的问题在投资人的压力下,在各地分校开始表现出来。一位成都新东方离职高层就表示,他认为新东方衰落先是由于频繁更换校长。此前成都市场份额从2000多万元做到过亿元,而总部似乎并不满意,一再更换校长。而新校长的管理,让员工并不太适应,一些高管相继离开。一离职者坦承,领导者对经营和市场运作不太懂行,这也是很多优秀人才流失的原因。

在新东方上市后,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中流露出悔意。作为一家上市的教育机构,在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这让俞敏洪压力颇大。为了投资人的短期利益,新东方不得不走上以品牌支撑扩张,以扩张支撑市盈率,以高市盈率强化品牌的道路。“但教育不是规格化的产品,属于用户体验度较高的特殊长线商品,优秀师资是核心竞争力,而非营销扩张。尽管俞老师深知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在投资人的压力下,走上这条道路必然是量与质无法两全,因此才让他感觉很疲惫。”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除了本身的原因,教育培训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来自高校国际办学项目和一批新东方离职老师组成的小型留学培训班团体,已经开始对新东方的核心业务造成威胁。谢东萤表示,“来自国际班和小型同业竞争者的确对公司的留学业务造成负面影响。”“中国学生参加留学考试人次的数据是放缓的,根据教育部统计去年约有39万人留学,环比增长仅15%,然而在过去几年这个增长都是超过20%的。所以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在留学业务面临的挑战。”

资料显示,目前送孩子出国读书的潮流从大学快速向中小学蔓延,从整个市场来看,海外留学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至80%。按理说,这有利于新东方业务扩张,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竞争对手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新东方的市场。公立学校纷纷在周末或者晚上推出国际班课程来与新东方相关业务竞争。这以新东方上海地区的表现尤为严重。为此,新东方已经更换了上海校长和管理层,但此问题并非一两个季度就能够解决。

此外,新东方还面临着网络教育的冲击。新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也早已加入线上的竞争,在2000年成立新东方在线。在线上教育方面过去几年来一直在增加投入,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由于网络覆盖等多种原因,未来几年还将持续以线下发展为主。目前,新东方在全国49个城市拥有58个分部和700多个教学中心。

事实上,教育类另一家中概股公司学而思也放缓了其扩张计划,并关闭了一些教学中心。截至2012年11月30日,学而思运营中心数量259家,较2012年8月31日的257家运营中心数量增长仅两家,但仍低于2011年11月30日的275家数值高峰。

浑水“搅局”海外上市非坦途

除了扩张影响外,俞敏洪指出,本季度亏损中也有部分是由于被浑水公司做空而导致的SEC调查,使得公司在内部调查和监管程序上发生的费用。

对此,谢东萤则强调,“截至2012年8月31日与此相关的费用累计超过500万美元,预计全部完成将会介于8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这还不包括任何集体诉讼。我认为二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会受到影响,因为涉及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费用和其他支出。”

凡遭遇浑水做空的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十有八九会损失惨重,而相反浑水机构会满载而归,新东方也不例外。

2012年7月18日,浑水机构向美国纽交所所有的注册读者发布了一份有关新东方的调研报告。浑水公司在长达90多页的报告中,详细讲述了浑水的调查过程,质疑相当“有料”。从伪装成投资者与新东方的工作人员对话希望加盟,到各种财务数据和对比报表,甚至与新东方CFO在美国的对话细节,甚至一些“花边”和“八卦”新闻,都被收罗详尽。

最大的指责是关于“欺诈”,浑水声称新东方过去报告的毛利润率超过60%有造假嫌疑,因其与其他非上市公司探讨,毛利润率会在20%至30%左右,新东方的数据却远远高于此。同时浑水还声称新东方经营的学校设施属于国家资产,对于合并资产表示怀疑。

浑水报告中称谢东萤在2012年6月在被问及其是否存在加盟伙伴时否认并表示“公司650所教学中心全部是1 00%全资拥有的资产”。但是浑水6个月调查发现新东方在加盟方面向股东撒谎,有证据显示新东方的特许经营涉及几十个城市,但是公司却一直没有透露任何有关特许经营的信息。此外,新东方声称2011财年营收2.077亿美元,但是企业营业税为零,浑水认为新东方税收减免不合理。

浑水报告认为新东方将加盟店业绩当作直营店对待粉饰报表、认为新东方利润率远高于同行,高得不正常等等。并称新东方的问题远比一个不稳定的VIE结构严重。在发布这份报告的同时,浑水将一段于2012年6月与新东方CFO通话录音上传至其网站,作为支撑报告结论的证据。

报告发出后,不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第一时间抛售股票,掀起了国外投资者抛售新东方股票的狂潮。仅两个交易日,新东方累计跌幅高达57.32%,股价创下5年新低,市值蒸发近20亿美元(约合127亿元人民币),股价降至9.5美元。受其影响,在美上市中概股大多跟随暴跌,联游网络跌幅超过30%,赛诺国际跌幅也有18%。

选择了海外上市,就要有充分的准备面对诸如浑水、香橼这样的做空公司,而这条路也注定是坎坷的。根据斯坦福大学Charles Lee等教授的最新研究,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已经占所有在美反向收购上市公司总数的34%,占反向收购上市外国公司的85%。利用其中的监管漏洞,许多中国公司在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也得以顺利借壳上市。中概股的退市公司中,大多是此类公司。

暴富后的烦恼

2006年9月7日晚9点25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敲响了股市钟。带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样口号的俞敏洪终于踏上了自己创办的新东方的上市之路。新东方上市刷新了中国教育业在美国上市的零纪录。从1993年注册成立的一个小学校到融资过亿的上市公司,新东方这条“寻找希望”之路走得并不容易。而挂牌当日开盘价报22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6.7%,也令持有公司31.18%股权的董事长俞敏洪资产超过18亿元人民币。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俞敏洪,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回首过去的20年,俞敏洪表示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他说当初可以在北大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元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笼子,无法往外钻,否则笼子一收紧,我就被吊死了。”他曾这样自嘲。

在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时,俞敏洪曾坦言:“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的是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做得特别累的时候,我很想关掉新东方,都没有做到,因为我要为员工负责,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

很多人都在问:新东方不缺钱,也无须圈钱。为什么还要上市?按照俞敏洪所说,他希望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管理规则来规范内部,以制度说话,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和利益纠葛,从而实现自身的救赎,让企业顺利发展。“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上市之后,外部规矩比内部规矩更强大、更有力。”

不过,上市后的俞敏洪,似乎又新增了很多烦恼。他曾指出,作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要做到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以及人数增长多少。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在于它的教学质量,并不在于每年学生增加了多少,这就是矛盾,而且还难以平衡。“我本人比较喜欢悠闲地去做一件事。这点,被上市给破坏了。上市之后,我的状态也一直不太对,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状态。我其实是个随心所欲的人,但现在为了别人的利益,必须要去做很多事情,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

“忍者”俞敏洪 篇3

俞敏洪无法拒绝这种呼唤。清风透过窗户吹进来,他感觉到的却只有热浪。这股热浪在他创办新东方的十四年里,似乎从来就没有断过,而且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俞敏洪,一个略显瘦弱的男人,却有着近乎传教般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今天不是来讲述成功的。”

俞敏洪身后是一幅大大的幕布牌,上面印着“昔北大师兄,忆青葱岁月;今成功精英,谈励志人生”字样。与之浑然一体的是俞敏洪及素有“新东方三架马车”之誉的徐小平、王强、包凡一,他们四个人的肖像,夸张又生动。整个画面气势如虹。

“成功是赋予过去的人的一种凝固的褒奖。活着的人都不能说成功。因为只要活着,只要继续往前走,就有跌倒的可能,就有失败的可能。”

“如果新东方做没了,我将非常开心。”学生发出惊诧的笑声。“新东方没有了,我还可以再做一个‘新西方’,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另外,一个失败的人,讲述一个失败的故事,将更具现实的教育意义。”俞敏洪顿了一下,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坐在台下的徐小平、王强、包凡一,继续说,“到那时,我们就可以讲述,我们是如何将新东方做没有的。”台下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俞敏洪的作风,也是新东方一直以来,数以万计的人们奔赴它的原因所在:很有理想、很有激情,很有感召力。

几分钟前,俞敏洪还坐在台下第一排中间的主位上,一脸专注的听前面几个弟兄的演讲。他的左手边是包凡一,右手边依次坐着王强与徐小平。逢精彩处,俞敏洪与万千学生一样,两只手大开大合,频频鼓掌应和。他还时不时将目光投向舞台右侧的显示屏,那里插播了他们四人创办新东方前后的精彩MV,记录着一段辛酸与辉煌相互交织的历史进程。

这就是俞敏洪。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而且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哪怕是听讲座、鼓掌这样的小事也毫不例外。他从不让人觉得他在敷衍了事,总是很认真地完成一个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哪怕是台上、台下两种不同的角色,他也绝对不偷工减料,永远的在状态。

兄弟连—“他们仨联合起来很像新东方的董事长,我更像一个总裁”

“徐小平,有一个归国我们共同创业的机会,你要不要回去?”说这话时,俞敏洪创办新东方已经两年。1995年冬,俞敏洪来到加拿大,邀请徐小平回去。尽管徐小平此时已经在温哥华生活了10年,他还是心动于能容纳1000人的大课堂。但他并没有马上答应。俞敏洪又许诺给徐小平配一辆小车。徐小平问是什么车,俞敏洪说是“大发”,看见徐小平瞪大了眼睛,俞敏洪加了一句:“不过,我自己也开大发呀!”

这是徐小平到现在还经常讲的一个故事。新东方的第一辆机动车是天津产的大发牌面包车,颜色大红,牌号京AR8658。当年,俞敏洪就开着这辆大发车,运送教材和磁带。

受“大发”车的诱惑,更因为俞敏洪自己也开“大发”,徐小平回到国内,加入新东方。王强与包凡一也相继回来。王强、包凡一同是俞敏洪北京大学西语系80级的同班同学,王强是班长,包凡一是睡在俞敏洪上铺的兄弟,徐小平则是北京大学的老师。“论学问,王强出自书香门第,家里藏书超过5万册;论思想,包凡一擅长冷笑话;论特长,徐小平梦想用他沙哑的嗓音做校园民谣。他们都比我厉害。但我将他们仨的优点吸取过来,这就发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我是他们仨的领导。”俞敏洪哈哈大笑。

因为不想伤害朋友间情谊,所以成了领导的俞敏洪当时有一个最大原则,就是不要与朋友在利益上进行太深的合作关系。他给他的朋友们各自拨了一块自留地:徐小平掌握留学移民咨询,包凡一执掌出版中心,王强主抓教学软件,钱永强则将新东方在线从无到有搞起来。这时的新东方,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松散的合伙制。然则,随着新东方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将利益又合在一起。因为不将利益合在一起,事情就没办法往下做。而这种利益的结合就形成了股份制的结构改造。

“这里面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俞敏洪现在还心有余悸,因为日子“每天都是难题”,“利益在打架”。他们互相攻击,互相谩骂,互相拆台。2001年新东方高层人事地震,徐小平黯然离开董事会;紧接着王强也从管理层退出,只保留董事一职;随后,2002年7月,俞敏洪也辞去总裁职位,去了加拿大,只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一职。

幸运的是,过了三四年,股份制结构改造完成,人的心态也被调整了过来。

管理学家:现在回过头来看,新东方发展的四个阶段:家族企业、松散的合伙制、股份制结构改造,以及国际化的上市公司,其中每一步都是必须的吗?

俞敏洪:不是。如果我现在再去创办一个企业,从一开始我就会设置国际化的架构。但是,对我个人来说,这些阶段是必须的,就像你问一个孩子,他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是不是必须犯的一样。错误不是必须的,因为错误本来就不该犯。但如果你重新再活一次的话,你会发现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你没有先见之明,没有先知先觉的才能,你只能摸索着石头往前走。

像我这样的一个大学老师,1991年不得已从北京大学出来,创办了一个最初仅有15 名学生的英语培训班,不可能一开始就设置一个国际化的结构;我在1995、1996年将徐小平、王强从国外请回来,主要靠的是哥儿们情谊,因此也不可能先将企业架构做好,免得日后在利益上打架。即便你已将企业架构做好,有时因利益的原因照样打架。

对于我来说,我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我走到这一步,我只能知道我的下一步,下一步新东方要继续生存下去,大概需要什么样的结构。当初我是一个对“有限责任公司”和“无限责任公司”丝毫没有概念的人,要将新东方变成一个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难度相当的大。对于我来说,我在数学上连0.5与1/2哪个大、哪个小都分不清楚,现在每天却要看成千上万的数据、报表,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我不得不学,还须学习。

管理学家:您刚刚讲到您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那么您在走的过程中,信念是什么?因为毕竟您往前走了,没有停下来,说不走了。

俞敏洪:我的信念?很简单。凭着我的才能、我的耐心,我认为我能将新东方维持下去。如果说連一个新东方都不能维持下去的话,那我对自己的否定也太大了。将来即使我做任何其他的事情,都会有很大的阴影。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新东方千难万苦的时候,我依然能够稳坐在办公室,等待着新的时机来临。

我的信念还包括对学生的信念。我觉得办新东方是对学生做了一件好事。不管是英语、励志,还是学生的精神状态,新东方比任何一所大学都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我们想方设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浮躁、复杂和喧嚣的社会,给学生提炼出一辈子受用的思想和语言,是一辈子有用的思想和语言。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管理学家:您说您给了学生一辈子受用的思想与语言,可外界却说,新东方只教会了学生考试。

俞敏洪:凡是听过新东方讲座和上过新东方课程的同学,一定会有另外一个说法:“学习到的东西远远不只是英语。”不能指望新东方像北大、清华那样,用10年、20年的时间培养出伟大的思想家。我们需要做的是用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对新东方念念不忘。坦率地说,我们做得很不错。

管理学家:徐小平、王强、包凡一,三位现在在新东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俞敏洪:很重要的位置,战略位置吧。他们三人执掌了新东方的三个研究院:留学研究院(徐小平)、文化研究院(王强)、教育研究院(包凡一),也参与了大量新东方的战略决策,如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指导方针等;同时,他们还参与众多新东方的活动,包括政府、公益、营销(也就是演讲)、展览等。在这些方面,他们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管理学家:那您呢,您的角色呢?

俞敏洪:我不仅仅是董事长,我还担当管理者的角色。王强、徐小平、包凡一,他们三人的优势在思想与创意,都是思想型的人。因此,我不得不将管理一肩挑下来,一直挑到今天。

管理学家: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不是管理职位?

俞敏洪:未能算得上纯粹的管理职位。他们是战略职位。战略决策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职位,就好比董事长与总裁。董事长负责战略与方向,总裁负责执行与过程。尽管我也参与新东方的决策,名义上我也是董事长,但某种意义上,徐小平、王强、包凡一三个人联合起来,更像新东方的董事长,而我则像新东方的总裁。

管理学家:徐小平、王强、包凡一未能进入管理层,对您来说,是不是一个遗憾?

俞敏洪:不遗憾。如果他们进入管理层,那才叫遗憾。那样他们的长处就不能发挥出来,发挥的都是短处,那多没劲。

如果有幸经过北京海淀中街新东方大厦的朋友,只要你坐上电梯直达9楼,向左径直往里走,你就会看到一个30余平方的小办公室,门牌上贴着“三人办公室”字样。三人指的就是徐小平、王强、包凡一。如果你再有幸的话,会碰上他们正在品茗喝茶。或許谈兴正浓,你也可以相邀加入。

平和的胜利—“管理者最理想的心态就是心平气和地做事情”

因为新东方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也包括杜子华(2003年离开新东方,现任华诚研修学院院长)、胡敏(曾是新东方总裁,现为北京新航道学校校长)等的相继加入和离开,俞敏洪被外界诟病为一个“最不懂管理之人”。

对此,俞敏洪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欣然接受,表现得像一个谦谦君子。

“我的强项不在于管理具体的事务,我的强项在于战略决策、指导方针与思想,以及自由自在的精神与生活。做管理,坦率地说,我勉为其难。只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人选。”

的确,人们心目中典型的领导者形象往往是捶桌子,甩脸子,夸张的面部表情,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说一不二。俞敏洪似乎与上述种种无缘。平时也仅是一身休闲服,露出孩子似的天真笑容,接受采访时居然将双腿盘起,放在沙发上,只为更好地面对记者,而不是隔着一张茶几说话!

“俞敏洪?管理?管理厕所还差不多。”上过新东方课程的学生,可能会听到这里的老师这样说话。

而听到这些的俞敏洪既不恼,也不怒,更不会将该老师开除。他顶多将脑袋缩回去,当没事似的再去巡视其他的课堂。

“如果说我对新东方的贡献,那就是聚集一批人,并让他们感觉到:知识分子就应该受尊重。”这是俞敏洪一手主导并引以为豪的事情。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需要找什么人来做,这是俞敏洪最擅长的事。“新东方是一帮知识分子在创业,不是一帮经营家在创业。我们第一代人靠自己的思想将新东方做起来,但真正进入管理状态的时候,大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点缺憾,都有一点无能为力,”俞敏洪幽幽怨怨,“好就好在我们迅速的培养了下一代。现在处理新东方具体事务的校长、总监、副总裁们都是管理水平很高的人。所以我们现在比较轻松,只要把握方向就好。”俞敏洪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而俞敏洪管理上的最大缺陷就是心太软。“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说一不二,可是我做不到。我对我的管理团队所犯的错误一再容忍,最后实在容忍不下去了,觉得他的能力实在达不到他所在的位置,我也会想方设法帮他换位置。”

“您觉得是您这样的一种性格成就了新东方吗?”

“部分意义上是。其实我也有果断的一面,当我认准一个事情,我会坚韧不拔地去做;但另外一方面,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我又非常的宽容。大多数在我身边工作的人,感觉还是很舒服的。他们有时候也会感觉我在和稀泥(笑),明明觉得那个人不行,却还在那个位置上待着。”

“因为你和稀泥,所以新东方的每个人都是活火山?”

“对,对,他们之间互相有这个(不好意思的大笑)……但他们确实也敢说敢做。因为说错了,做错了,没有很严重的后果。”

“这是不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上说,新东方缺乏一套很严格的、统一的管理体系?”

“新东方的管理体系非常严格。当出现很多问题没法决策,需要我来处理的时候,往往只需我说一句话就够了。并不存在因为老板软弱,下面的人就相互打架的局面。我的软弱,说的好听点,应该是上善若水的感觉,并不是软弱。”

“我的管理风格比较温和。”俞敏洪不紧不慢,“我个性温和,为人处世也比较温和,但效率并不低。”

“作为管理者,每天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样就比较容易着急,一着急就容易出问题。管理者最理想的心态就是心平气和地做事情。”

这大大超出记者所料。原以为那个在讲坛上挥舞着双臂、热情洋溢的四十多岁的新东方“旋风小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风风火火,大放厥词,强调效率。然而,我必须得承认我错了。他是那种脑子转动得让原本机关枪似的语言都跟不上的人,他也可以因你的疑团立刻停下,聆听;他与你交流时甚至“四目相对”,极具热情与真诚,当他听到推门声,他又无比快速的将头转过去,与他的女秘书打招呼,吩咐工作。他就是这么一个既快速又慢速,既高效,又总体上比较“温和”的中年男人,他完美到可以纯熟地调节他的方向与速率。

在日常管理中,俞敏洪紧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你将人抓住了,你就什么都有了。”

在新东方这样的机构里,从老师到学生,全是人,任何技术都不起作用。如何才能抓住人心呢?

面对记者的质疑,俞敏洪依然不紧不慢,仔细地为我们讲解新东方的人员激励机制。

“对于员工,首先,报酬是否公正合理;第二,精神是不是愉悦;第三,员工自身是否有成长;第四,员工的荣誉是不是得到承认。

从实际收入来说,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评判与企业的评价体系并不一致。但从大局上来说,保证大部分员工愿意在这里干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里得到的报酬不会比外面差,最好比外面好。从精神层面上说,员工比较在意在这个企业工作是否能够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他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融洽,精神状态是否愉悦。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承认员工的荣誉。我有时也带员工出去玩,或者开会时,口头上表扬表扬,员工也会觉得舒服。

只要将这四块做好了,企业的人心就笼络住了。”

然而作为管理者,俞敏洪最大的愿望就是从管理者的位置上退下来。就像他当木匠的父亲一样,父亲不太适合做很精细的家具,而善于帮助人家造房子、架大梁,俞敏洪也不是特别愿意静下心来做具体的运营。“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一定可以做出比现在的管理更大的事情来。只是新东方的现状,我不能不管。我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在重复劳动上。”俞敏洪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倾向性。

“(退休)这事可能吗?”

“当然能。只要有这个想法,就一定往这个方面努力。”俞敏洪回答得异常肯定,不带犹豫。

“做那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新东方的灵魂人物?当然,你目前也是灵魂人物。”

“当然是。为什么不是?我不是新东方的灵魂人物,那谁是?”俞敏洪的情绪有些激动。

“所以你特别渴望退休。”记者还是省略了后半句没有说出来,“因为你只做灵魂人物就可以了。”

“退休跟做灵魂人物,一点关系也没有。”俞敏洪一时心急,打了个不确切的比方,“邓小平去世了,现在还是灵魂人物。一样的道理!”旋即,他又补充道,“我不是特别渴望做灵魂人物。”

俞敏洪看都不看记者一眼,依然沉浸在他的激情中。“就新东方的发展而言,新东方肯定离不开我。这是肯定的。否则的话,就很奇怪了。”

这是采访中,惟一的一个小高潮。生性平和的俞敏洪也有提高嗓音說话的时候。但是,你从这里看到的绝不是焦躁,不是盛气凌人,而是他的坚毅、勇气、责任与担当。

俞敏洪最大的理想,就是退休后成为北京大学的一个教授。“或许教授做不上,至少也要做一个讲师,因为我离开北大的时候,做的就是北大的讲师。”事隔多年,北大依然是俞敏洪心里的一个结。

教育的未来—“结束过去、开创未来”

俞敏洪愿意做一些大开大合的事情。他也好像总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退后一步,摆脱业务细节,察看产业方向。

新东方上市才半年,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新东方的动向,下一步该往何处去;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在看着新东方未来能为中国的教育起多大的作用;培训机构也以新东方为标杆,向新东方看齐。“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原来我们做事情可以不紧不慢,但现在是上市公司,不管做什么业务,你的综合成长率必须要超过20%,这样的话,你才能稳定。”

20%对于新东方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年多招收学生二十多万。多增加二十万学生,就得多增加几百个老师。“几百个老师与你以前老师的教学质量一样高。你得一年时间将这些老师给培训出来,不管中国有多少外语人才,毕竟作为成熟的老师并没有那么多。相当于你的整个系统都要跟上,你得亲自将它(老师)把出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怎么应对这个挑战?“不急不慢,慢慢来。中国有句古话,叫急事慢做。越是着急的时期,越是不好做的事情,越是需要想周到才去做。另外,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有时,我们实在做不到,我就会告诉投资者,将我的股票降下来就完了,做不到的时候说自己能做到,然后将自己豁出去,那很愚蠢。”

俞敏洪坦言,新东方正处于一个“结束过去、开创未来”的阶段。一个从创业型企业到成熟的国际化大公司的转折时期。

还记得鲍尔默那句“经营微软,真的需要我每天24小时启动8个大脑”的名言吗?事实上,新东方的俞敏洪也是这么做的。他每天需要工作16个小时,他的时间以每半个小时为区隔做成了电子表格以便监控和统计。他已经身不由己。

“不累吗?”“累。”为什么企业如此之大,财富如此之多,还要如此拼命的工作?俞敏洪的回答是:“你以为钱多就可以不工作了?除非从新东方退休。我现在吃饭也是工作,因为我吃饭不是陪员工,就是陪同政府领导。所以都算工作。”

好在他还有另外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温哥华。那里有他的妻儿子女。

他和妻子的第一次见面纪念日是1986年3月28日,他至今都还记得。“你看我多不容易,到现在,她还是我惟一的妻子。”他很“委屈”。他教育一双儿女的方式是身体力行。带他们远足,让他们知道,耐力、勇气才可以做成一件事情。他每年大约有100天的时间,陪伴他们左右。

他将他的女儿接回来过。他在江苏扬州开办了一个有别于英语培训的扬州新东方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连体中小学基础教育。他就让女儿在这里就读,这给该学校做了最好的广告。但是,最后他发现,女儿的中文好了,英文又不行了。

“英文不行,主要是跟国外的小朋友比。”俞敏洪幼时家境贫困,出生于江苏江阴的一个小乡村,这样的视野,虽然有北京大学四年的教化得以弥补,但他领导的却是一帮新东方国际化管理团队—新东方的老师大半都是海外归国留学生,这让俞敏洪的知识背景和管理经验相形见绌。他希望他的这样一个先天性缺憾能够在他的下一代得到弥补。他说,“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一个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他又将女儿送回到加拿大,接受西方式的教育。

管理学家:目前扬州的新东方学校,跟我们普遍意义上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有什么不同?

俞敏洪:没有什么大不同,他们都被考试牵着鼻子走。但是我们在素质教育与英语教育方面,肯定比别人高一点。实际上,你做事情,并不需要完全与别人不同。你只需要在某个方面好过别人就好了。扬州新东方更强调素质教育,更强调全面发展,可能别的学校只知道教育孩子们考试。

管理学家:新东方目前已经涉及到了中小学基础教育,有没有打算涉足高等教育?

俞敏洪:会进入高等职业教育,但纯粹的培养思想家、哲学家这样的大学,新东方不会进入。这样的大学,在新东方教育体系之内,肯定做不起来,因为它永远是非赢利的,而新东方是一个商业型教育公司。但对我来说,我个人会去做。我会用我在股票市场上换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做,办一个中型的三五千人的本科校园。只做本科。当然,新东方的一帮朋友合起来做,也很不错。

管理学家:这么说,办企业与办教育,做企业家与做老师是相矛盾的?

俞敏洪:不矛盾。

管理学家:如果不矛盾,您可以在新东方体系内做一所大学,而不是非得您自己掏钱办一所本科院校。

俞敏洪:大学教育是非赢利的,是亏本教育。你在新东方体系之内,你做一个每年往里赔钱的东西,投资者怎么可能让你去做?不可能!而且你做得也很不从容。所以,必须得你自己完全捐款去做,这样才能做大。这是两个概念。

管理学家:有没有时间表?

俞敏洪:五年以后吧。那时,我在中国办这样一个本科教育,教育部也支持我。现在他们也支持我,可惜我没地,没房,还不能做。

俞敏洪说,中国的民办教育市场还刚刚开始,远没有定局。“中国有很多民办教育机构做的相当不错,一点都不比新东方差。只不过,人家是地域性的,而新东方做了一个全国性的培训学校,所以就显得很大。其实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很谦虚,“人家才是潜龙呢,潜在水底下不出来,像我这样,像一条江边的小鲤鱼,跳来跳去,就这感觉。”

也许你非常想知道他目前正在着手做的几件事情,因为你觉得这样比较有趣,而且很关键。但是很抱歉,俞敏洪的回答异常机警,他嘴里偶尔也会说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而且这些外交辞令听上去那么真实可信,甚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做的也都不是什么大事。我做的事情也就无非就这么几件:整顿新东方的内部结构;开发新东方的项目,完善新东方的服务;设计新东方的未来;考虑一些可能产生的并购活动。”

“什么样的并购活动?”

“那不能透露,一个字都不能说。”

“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结果?”

“什么时候看到了,就什么时候看到了。”

管理学家: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俞敏洪:人和!肯定是人和。天时、地利,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任何一个做企业的人都具备。中国人最难做到的是人和。新东方内部也有纠纷,但从综合整体上来说,新东方在中国企业中间,人和是做的比较好的。

管理学家:我还以为新东方内部有很多矛盾纠纷,最难做到人和,所以您更强调人和。

俞敏洪:矛盾纠纷跟人和一点关系也没有。就如同一个家庭里夫妻吵架,并不代表两个人关系不好。当然,吵架也要看怎么吵,如果怀着卑鄙的目的去吵……新东方的吵架,是围绕新东方的发展前景,个人在新东方的发展。这种东西太正常不过了。

管理学家:您是如何看待机会的?

俞敏洪:机会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世界上每天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但最后机会只会落到有能力的人身上。有人说,新东方做成完全靠运气。我觉得它是一个机会。运气是什么呢?运气就是一个人走在马路上,走着走着,捡到100元钱,机会就是通过劳动赚到100元钱。这就是机会,劳动抓住了工作的机会。新东方做到今天,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刚好我在大学教英语,刚好自己吃苦耐劳,刚好中国改革开放,赶上出国的热潮,又刚好2008北京奥运会,全民学习英语,这都是机会。刚好我又将这些机会聚集到我身边。于是就形成了新东方。

管理学家:您生命中的那些偶然事件呢?

俞敏洪:对。很多事情,都只是偶然事件。但有些事情对我的性格起到了重大的塑造作用。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不能用强悍征服别人,就只能用糖果收买人心;我大三得了肺结核,它让我忍受了疾病与孤独;后来做新东方做不下去,跟政府领导喝酒,将自己喝死下去,送到医院抢救才抢救过来。这些让我感觉到,尽管事情难做,但只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最后别人还是会谅解你,理解你。新东方就是在一路的周遭社会关系中,让他们理解新东方的过程。

至于其他遭遇抢劫,完全是偶然事件。如果说这些偶然事件给我带来什么东西的话,那就是更加不在乎眼前利益得失,更加不去计较那些在我认为不会影响我生命质量的东西。同时我会看得更远一点,心放得更宽。

一般人在遭受挫折后,可能觉得世界上没有好人,心胸变得狭窄。但我是倒过来的,是一个相反的人。我对所有的人都变的更加的好。因为我觉得善良是化解别人对你的仇恨的惟一方法。

就是这样一个传奇色彩的俞敏洪,正在带领新东方走向未来。新东方的未来是什么?

“新东方是中国出现的私立教育机构之一,它对中国的学生,或者某种意义上,对中国的民办教育体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影响究竟怎么样,目前还很难得出结论。它的是非成败,还有待世人去考察,有待历史去证明,任何人封它伟大或者渺小,都不是时候。”

俞敏洪浙大演讲稿 篇4

到了那两个包子,这就是成功。也就是说成功就是一个目标放在哪,不管这个目标多大 多小,但是最后你获得了那个目标,获得了那个目标后,你一瞬间的喜悦这叫做成功,而且 呢,成功不是一个固定的定义,也就是说它不是你到了那个点上,你就永远在那,你就永远 成功下去了,它是一个相对定义,所谓相对定义就是,你到达那个点上你就失去了那个点,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你爬山以前看到的那个山头,那个山头是你的目标,那么你征服这座 山头就是成功,但是,当你走上那座山头之上,山头踩到你的脚底下之后,你就失去了成功,为什么,山头已经没有了,已经在你的脚底下,所以从爬山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有两个概念 在里面,来体现我们日常生活中追求的成功,第一是有一个目标在前面,你要想达到那个目 标,你就成功了,这个成功可能给你带来喜悦,也可能给你带来满足,但是也有可能给你带 来失落,为什么呢,所谓的失落就是没有目标了,所谓的迷茫就是不知道干什么了,这个道 理在做的所有的结过婚的都很简单,在你追求女朋友时,那就是你的目标,当你把她追到手 了,跟她结婚了,这就是成功,但是结完婚了怎么办,很多人就迷茫了,所以下一个目标就 是离婚了。那么,如果再把这个定义扩展一下,你就会发下另一个,所谓的成功是一种过程,所以说成功你要来做的话就有两个,第一是达到那个目标叫成功,第二是走向那个目标的过 程,不管你是怎么拐弯也是成功,只要你能够始终盯着那个目标往前走,但是,在这两个定

义之后的第三个是,当你得到那个东西之后你怎么办,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是眼前还会有 新的目标出现。爬山的人都会知道,当你爬上一座山后,在远处还会有另一座山头等着你,通常那座山会比你脚下踩着的这块山头要高,那么,远处既然有座山头在等着你,你就继续 继续向前走,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爬山有这么个过程,就是爬到顶上,有的时候你还要 往下走,走到峡谷底下,你才能往上爬才能上另一个山头,这就叫做人生,这就叫做人生的 起起伏伏。所以,我用另外的一个比喻,一个人要爬山,每一个你最后最终高山,都要经过 无数的小山头你才能爬上去,都要经过很多的起起伏伏,第二是,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现实 比喻来看,人生很像是做股票,做股票,你可以把自己经营成垃圾股,也可以把自己经营成 蓝筹股,你也可以把自己经营成创业股,那么,大家都知道股票的山伏走势,第一种走势,在起伏中间不断走下坡路,最后就没了,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这

样的,在股票中间反复的走 着,走着走着,有生命也有起伏,但是最后越走越衰老,越走越没有青春,越走越没有梦想,越走越平淡,不仅是平淡而且是平庸,那么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平着走的,相对来说,比 如说我们的工资会每年增加一点,工作呢,每年熟练一点,但是呢,一辈子下来也就是这个 状态,就是你生命比较稳定,到最后也许你能买个房子,也许也能买个不贵的汽车,或许好 一点的贵的汽车,但是一辈子回头看的时候,一辈子过得很平稳,发现一辈子也赚了点钱,在发现一辈子其实什么也没做,没有为世界留下任何思想,一辈子除了帮助自己以外没有帮 助别人,没有为社会做过贡献,也没有创新和创意,也别有留下一本书籍,比如说,或是自 己写的,或是也没有留下一个科研成果,你所做的就是,一直在为别人做事,一直在打工,一直在挣钱,这个是一种,另外一种生活状态,世界上大概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属于 我前面描写的两种股票状态,就是一种向下走的,一种平着或稍微向上走一点,那么要知道,在座的各位这两种股票你都不太愿意买,为什么,因为买了以后它不增值,对你来说,你的 投资回报率不高,甚至是没有回报,那么通常时候大家喜欢买第三种,就是带有一定的风险 性,但是呢,知道这个股票有可能,有可能,到最后是向上得速发展的这种状态,那么要知 道这种股票的方法有两个,第一是你买股票的这个公司,它未来的经营目标,非常的稳定和 非常的长远,就是说,你一想到它的公司,想到它要达到的目标,你就心情激动,因此它是 非常有潜力的。那么,第二个就是,走向,带领大家走向这个目标的人,是跟那个目标是吻 合的,绝对不是一个猥琐的,或是卑鄙的人做一个崇高的目标这样的情况,所以你要买任何 一只股票时你要考察两个,第一就是这个公司的战略方向,市场空间,第二个就是,想要这 个市场空间战略方向的人在什么地方,那个人毫无疑问就是战略团队。好咱们不来讲股票,咱们回来讲你本人,一模一样。我看见这个人怎么看,看见这个人第一,我要看你,是否,有一个,自己对未来人生的,有 一个比较明确的,空间的设想,就是你有没有梦想,并且你是不是坚定不移的相信着这个梦 想,不管在什么状态下,你都能坚定不移的相信着这个梦想,如果说,你的成熟的时候,你 的梦想,你对未来的追求,能把我激动起来,我就会觉得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这是第一个 前提要求。那么第二个前提要就就是,你本人,是不是有实现那个梦想的数值,我们都知道 Eve

ry individual has his own dream,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都知道很多 人都是在谈梦想,并不为梦想去行动,本人也不具备实现那个梦想的数值,那会有问题,比 我我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人,非常的内向,非常的窝囊的人,想要成为经营管理者,或是想要 成为领导者,非常个性开放的人都不往这方面想,就是很多人对自己和目标的吻合性的估计 是非常不够的,那么不够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目标永远都不能实现,不如说一个大专生,

他就想第二年到哈佛大学去读书,这就是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个目标放到那时,目标 是伟大的,但是你必须自己去进行分析,你可以不去改变这个目标,但是你必须去改变实现 这个目标的途径,就像我常常对学生说,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每一个梦想都要崇高无比,比如说,你想要爬山,你就不要想泰山,因为泰山 1545 米,加到你爬到顶上一米多,1546 米多,一点意义都没有,你要想要爬就去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峰,也许,最终你爬不到 珠穆朗玛峰,但是因为有一个更高的山峰在你心中,如果你持之以恒的努力,你至少爬到六 七千米应该没有问题,那么六七千米要比泰山高出多少呢,高出好几倍去,也就是说你梦想 的伟大,可以潜移默化的调动你内心的潜力,把你推得更高。所以说说,如果你想要当政治 家,那就要当国家主席,也许你这辈子当不了国家主席,但是没关系,你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如果说十年只能有一个国家主席,但是在同期,十年可以有十几个省委书记,你是不是就能 到达省委书记这个地步,那也能为至少整个省做贡献了,也为人民做贡献了,但是如果说你 的最高好理想就是个镇长,那就有问题,为什么,你出来可能是个村长,对吧,太低了。但 是另一个当面是,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后,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另外一个前提。在平时,在单位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不是十分的重要,当然我们可以拼命的去追求第一 名,因为第一名毕竟是好的,比如说在中学第一名考大学比较容易,表明你学习成绩很优秀,而又生活在高考以分数为主的国家,但是呢,这里也不重要,不重要在什么地方呢,人不是 以大学四年或是高中三年,或者说你工作的几年来确定你一辈子的,人一想,就是想的几十 年的历程,你在大学是最后一名,不等于你大学以后工作就是最后一名,你在你大学同学之 间是最为出息的,不等于你工作以后能有出息,你在高中高考没考试。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坏 事,说不定你会比你的同学们更快的便成为百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

俞敏洪最好演讲稿 篇5

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还要靠父母养活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问:我是从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毕业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冷的专业,我虽然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这个专业找不到工作。

答:你现在的问题是你对国学感兴趣,但是你需要一个养活自己的技能,我给你的建议是,在你坚持这个专业爱好的同时,如果说实在找不到工作,你必须要有一个 另外的,能找到工作的技能,假如你在学国学的同时,你的英文水平很好的话,你就可以去当英文老师,而当英文老师现在算是一个比较能挣钱的职业,也可以足够 来支撑你的国学研究,大学毕业以后,首先就是要工作,我把它叫做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先就业,就是赶快先找一份工作,我觉得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还要 靠父母养活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所谓择业,就是我想做的,从事一辈子的事情,当你的职业做到了一定程度,比如说你做了会计,最后你觉得,我自己出来开一个会 计事务所,这就变成你的事业了,如果你把前面的就业择业和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拍案而起的人,肯定是没度量和心胸的人。

问:很多人由于没有找到工作,会选择继续回学校读书,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答:他这是一种逃避,回去读书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假如说你真要回去读书的话,应该是已经找到了工作后,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还不够,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回去读书。

大 家在进入社会以后,一定要学会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堆面粉放在案板上,你用手去一拍,这堆面粉就散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你 给他加点水揉一下,你再拍它就不一定散了,但它还是一堆很松软的面粉,如果说你不断的揉它,揉到最后它就变成了一个面团了,你即使用手拉它,它也不断,这 就变成拉面了,人的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在社会上奋斗,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拍案而起的人,肯定是没有度量和心胸的人。

对 于你们来说,找工作一次被拒绝了,就不找了,那你能找到第二个工作吗?找不到的,新东方有个学员到美国大使馆去签证,签了三次都被拒绝了,我跟他说,美国 人还允不允许你去第四次,他说允许我去第四次,我说允许你去第四次你就去,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心态,就是面对失败,你得风度翩翩,这就是成功者,结果他从第 四次开始去的时候,非常有风度有礼貌,可又被拒签了,被拒签了以后,他说“Thank you sir,see you next time.”最后到第八次,终于给了她一张签证,这个学生问你为什么给我这个签证?这个美国签证官说“Because I never never wanna see you again.”

他知道这个人太坚韧不拔了,坚持下去的事情,往往成功的可能性要多的多,坚持就是力量。每 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四件事情,第一就是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 备。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人特别多,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怎么样,你都得先工作,哪怕先打扫卫生都可以,毕竟你开始工作了,开始工作 了,你就有了开始往前走的基础。

一个人摔倒了十次,就再也不愿意爬起来了,他就永远是失败,但是他哪怕是摔倒了一万次,他一万零一次继续站起来往前走,实在站不起来了,我爬也要爬着往前走,这就叫成功。

带着镣铐,跳出最优美的舞蹈的人

问:对于我们本科生,社会最不满意的是哪一点?

答:我最烦听到的,就是有人抱怨,说这个社会对他如此不公平,别人的爸爸是部长,想找什么工作都有,我没有;别人的爸爸是亿万富翁,不用工作也能活的很好,我却身无分文......人 的出身是由不得你自己选择的,但是人生命的重点是由你们自己选择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人跑的是一辈子,跑的是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甚至是一百年,所 以我完全不在乎现在你钱多我钱少,你有社会地位,我没有社会地位,福布斯榜上排着的那几百号人,我曾经调查过,百分之六七十来自于农村,来自于身无分文的 家庭,如果你们抱怨找不到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你觉得这个社会很黑暗,很阴冷,很无情,错肯定在你,不在这个社会,任何一个人,只要把社会和别人都当作自 己的敌人,当作生活不幸的来源,这样的人,你的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也都不会成功,这个社会有没有毛病,肯定有,没有一个社会是没有毛病的,我把所有的社会 上的这些毛病叫做对你的束缚,是你的镣铐,你进了这个社会,就会有人跟你过不去的,你只要想走进人群中,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传统,社会习俗,社会法律,人情关系,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在限制你,而能在这之中取得成功的人,我把他叫做带着镣铐和束缚能跳出最优美的舞蹈的人。

底蕴的厚度决定了你未来生命的高度

现 在大学生的人文学识相对来说比较少,现在的大学生读书太急功近利了,他们只读《穷爸爸富爸爸》,都想快速致富,有一句话叫做“底蕴的厚度决定了你未来生命 的高度”而这个厚度绝对不是读《穷爸爸富爸爸》能读厚的,你要读卢梭的《西方哲学史》,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这样的书,甚至背背唐诗宋词都对提高你的生 命厚度是有好处的,表面上看,读这些书,跟你未来做的事情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她奠定了你这个人的基础,奠定了你这个人的厚度,奠定了你这个人后来发挥 的余地有多大。

成功的九字经: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

问: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第一次工作的成败?

答:面对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不要去想成败,而是应该去想我怎么样全力以赴地去把这份工作做好,你全力以赴了以后,做成功了,表明你做这件事情是合适的,如果全力以赴了,依然失败也很正常,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也许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做,只顾耕耘不顾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的最重要的心态。

中 国的一个著名的企业家万象集团的鲁冠球,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他在他那一代企业家中间,几乎是唯一的经营了三四十年代企业,有记者问他,你为什 么做的那么成功?他说了九个字,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他把一个人做事情,做成功的心态和方法,用这九个字全部说尽了,你有了目标以后,你才会知道 “进”一定是实现目标的快乐,“退”一定是失败的痛苦,一个人有了目标以后,最重大的标志是什么?他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坚定信念一定是内化的,他是把这个目 标变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来对待的,所以当我发现一个人拼命地在喊着自己要做成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几乎立刻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做不成的,其中“沉住气”包 括三个“有”,叫做“有信念,有激情,有耐心。”这个“悄悄干”是说,不浮躁,不张扬,不到处渲染,你到处渲染,到处张扬是很难把事情干成的。我 们现在这一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面临找不到工作的考验的时候,心理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第一个就是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个 就是得

失,你失去某个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我常常说事业能够让你知道生活的艰辛,失恋能够让你知道感情的珍贵!

追一个女孩子背后的人生哲学

在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没有看上过我喜欢的女孩子?我看上过,但是我在上大学时从来没有去追过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不敢,我一想到要去追一个女孩子,我就先想 到我自己,瞧我这副模样,长的那么难看,又是农村家庭出身,成绩也不怎么样,普通话又说的不好,我要是去追,百分之一百被人拒绝,既然被人拒绝,这个面子 又没了,我去追她干什么呢?所以在大学,我就只能单相思,到最后什么机会都没有了,但是后来我才明白,你去告诉任何一个女孩子你爱她,哪怕你是个癞蛤蟆,女孩听力也会高兴的,你要知道,多一个人爱她总要比少一个人爱她好,他是不是爱你,那是另外一回事,就算你去追了十次以后,她还不要你,也没关系,我问你 一个问题:在追她以前,她属于你吗?她不属于你呀,那追了她以后,最终没答应你,你丢东西了吗?你什么也没有丢,对不对?但是万一她答应了呢?坦率的说,你的收获还不止如此,第一,面对自己想要追求的对象,你学会了放弃自己的面子,你敢于去追求了,第二,在被人拒绝以后,你还能勇敢的去追,你有了坚韧不拔 的意志,第三,当你觉得对方无论如何也不会爱上你以后,你放弃了,你收获得更多,你有了放弃的勇气。

到了三十岁以后还不断地换工作,那就麻烦了

我 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每天干活没劲呢?因为工作本身不是一个目标,有的人最后就是把工作本身变成了一个自己每个月能够拿到那点工资,我每天来上八个小时班 完成我的任务就算完了的一件事情,如果这样的话,你的生命也同样失去了目标,有目标,就意味着我心中有一个梦想,我想去实现,这里面有个概念,大家要把握 住,这个概念就是,你未来一辈子想做什么,这个非常重要,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如果你活到了三十岁,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到了三十岁以后还不断的换工作,那就麻烦了。

我特相信一句话,叫做“‘因’是你自己选择的,‘果’是你自己没有办法选择的”。任何一件伟大的事情,你把它分配到日常的每一天去,都是很小的事情,甚至 是很无聊的事情,日复一日你背着书包去上课,日复一日你处理新东方内部员工们琐碎的事情,这是需要你有强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你才能做成的。伟大与平凡人的不 同之处是一个平凡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最后 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人最怕的就是,哪儿有机会就往哪儿窜,我在美国有两个朋友都是学建筑的,当时面临两个困境,一个是工作难找,因为美国改造的楼全造完了,第二个是找到工作 以后工资很低,到一个建筑事务所去工作也就是三万美元一年,刚好那几年全世界电脑热兴起,凡是学电脑的,工资都能拿到八到十万美元,其中有一个人,转学了 电脑,等到他电脑学完了的时候,刚好碰上美国电脑泡沫崩溃,结果又找不到工作了,那个学建筑的同学也毕业了,他回到了中国,在中国现在正是一个建筑设计的 时代,所以他很快就变成了设计主力,现在他的年薪加奖金,大概能拿到一百五十万人民币左右。如果说你因为外界的某种诱惑心动了,有的时候你的损失更大。

三文鱼的故事

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是比较恰当的,经理,体验,升华。

有一次我在加拿大的时候,刚好是三文鱼回流的季节,三文鱼的回流是每四年一次,为什么要回流呢?它要回去产卵,繁衍后代,三文鱼产卵以后,就把这个鱼卵藏 刀石子底下,这些鱼卵会被河里的其他鱼吃掉一部分,当它们变成小鱼以后,又会被别的鱼吃掉一部分,在湖泊里面,它们要生长一年,在这个生长一年的过程中 间,它们被天上掉鹰,水中的鱼,还有湖旁的人不断的打捞,所以每四条三文鱼,只能剩下一条,一年以后,这些三文鱼开始游向大海,它们要差不多环游太平洋一 圈,刚好整整三年。在这三年中,它们的经历更加艰难,在海洋里凶猛的鱼更加的多,再加上人类大量的捕捞,所以等到它们四年以后,再回到它们出发点这条河的 河口的时候,每游出去的十条鱼,剩下一条都不到了。

真正壮观的,是在它们到了河口,再回到产卵地的那一刻,河水很急,它们要拼命的往上游,在游的时候,它们就不能停下来吃任何东西,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二十 四小时往上游,因为它们只要一停下来,就被河水给带回来了,等到它们游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变得浑身发红,因为它们身上的体能全部都被消耗完毕,这个时 候,三文鱼就开始受精和产卵,两条鱼受完精产完卵以后,就双双死去了。

它们这样的一个生命历程,给我们带来了震撼,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四年的生命循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使命感,它们的牺牲感动了人类。

有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其实还不如一条鱼,因为大多数人,一辈子只生活中一个地方,生活在一种习惯中间,生活在一种思想的禁锢之下,而没有任何创新,没有任 何创意,没有任何激发自己生命的那种动感和令自己感动的生命状态,如果说我们当中有找不到工作的同学,你找不到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你开始了真正的 生命中应该的带动甜酸苦辣的体验,未来你找到一分工作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份工作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多么的值得你去珍惜。

像草一样活着和像树一样活着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语录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 因为你的痛苦他也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来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 是,但是只要你哟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八年,十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 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 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打扫卫生间背后的机遇

我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的说,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总经理,上来就给他一份全世界工资最高的工作。

有的时候,我会试一下,我说“同学,所有你想要的工作,我这都没有了,但是我现在有两个卫生间没人打扫,你愿意不愿意干?”几乎不会有学生说,那我就扫 吧,实际上,他在拒绝打扫两个卫生间的时候,丢失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机会,我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打扫两个厕所,很明显是对你的考验,你在打扫卫生间的时候,我绝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你真的把两个卫生间打扫的好,你想,我能让你一辈子打扫卫生间吗?至少我给你增加工

资,我让你打扫两个卫生间,当你把四个卫 生间都打扫干净以后,我肯定不会让你打扫八个卫生间里,我会考虑是不是把所有打扫卫生间的后勤人员都给你管理,你不是很自然的变成了管理者了吗?当你把这 些打扫卫生间的人员管理的井井有条,整个公司的环境因为你的管理变得赏心悦目,你想,我不把你提到后勤主任这个位置上,我提谁?你如果又干掉非常雷厉风 行,非常出色的话,我不把你送到哈佛大学去读MBA我送谁?当我把你送到哈佛大学MBA读完了,你回来,你不当新东方的总裁,谁当?

我刚开始办新东方的时候很难为情,为什么呢?穿着破军大衣,到北大校园去贴广告,结果学生看到我以后,那是一副什么悲惨的样儿?而我自己,原来我是穿的西 装革履,风度翩翩走进教室给北大学生上课的,但是,我要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关口,我就没有创业的心态,我就不会把北大老师的面子拿掉。

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

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叫做忍辱负重的能力,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当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 奋斗的时候,你必须排除你生命中一切琐碎的干扰,你设想一个场景,假如说你在路上被一辆自行车轧了一下,你奋起反击,结果一不小心你的鼻梁骨被打断了,最 后在医院躺了一个月,你的生命就被医院消灭了一个月,但是如果倒过来说,这是小事,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你就告诉他对不起把路给你挡了,对方再蛮横无 礼,他还能揍你吗?还能打你吗?他马上就会说说我不好,对不起,于是生命中的一件小事就化解掉了,韩信就是因为钻了人家的裤裆,最后才帮刘邦打下了天下,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你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空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空间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理想,但是你敢于 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

水的精神

我 有一个比喻,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 过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己的生命向梦想流过去,像长江黄河一样,能流到自己梦想的尽头,进入宽阔的海洋,使自己的事业也变得开阔,但是并不是说你想流 就能流动过去的,其实这里面要具备一种精神,这就是水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直往前流,但是由于你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的 腿部或者说胆怯,你可能慢慢的就会想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上面的泥沙会不 断的把你压住,最后你会暗无天日,所以我会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像水一样不断的继续自己 的力量,不断的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要成功就要自我约束

我 是在五年前学滑雪的,刚开始一上雪道就摔,后来我发现我得学会停,滑雪有两种停法,初学滑雪的人生八字停法,但是当这个雪道达到一定坡度的时候,这个八字 停法就不管用了,一定是要用两个滑雪板侧过来侧停,我就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练停,当我发现我的停已经做到非常好的时候,我就直接扛着滑雪板上了高 级道,我有一个朋友,他

觉得你能上我也能上,这个滑雪道一边是山坡,一边是悬崖峭壁,结果他的两个脚一下就被撕开了,韧带被彻底拉断了,任何时候当你前面 有一个巨大的诱惑,如果你觉得自己停不下来,你千万别去追那个东西,因为你追了那个东西停不下来最后栽跟头的一定就是你。

生命中四分之三的幸福和快乐

有 一次我在往黄河边上走的时候,我灌了一瓶子水,大家知道黄河的水特别浑,后来我就把它放在路边,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我非常吃惊的发现,一瓶水的四分之三 已经变成非常清澈的,而只有四分之一是沉淀下来的泥沙,假如说我们把这瓶水的清水部分比喻成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而把浑浊的泥沙比喻成我们的痛苦的话,你就 明白了,当你摇晃一下以后,你的生命中整个充满的是浑浊,也就是充满痛苦和烦恼,但是当你把心静下来后,尽管泥沙总的分量一点都没有减少,但是它沉淀在你 的心中,因为你的心比较沉静,所以就再也不会被搅和起来,因此你生命中的四分之三就一定是幸福和快乐。

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091)| 评论(0)上一篇:一切都是为了你下一篇:感动了四千多人的高考励志演讲稿...相关文章:?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转俞敏洪在同济大学的演讲稿,很...? 俞敏洪的演讲稿+阿里巴巴创始人...? 俞敏洪的演讲稿,百度知道上的? 新东方俞敏洪给大学生的励志演讲...? 俞敏洪给大学生的演讲稿? 俞敏洪经典演讲稿(一)? 新东方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演讲稿?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给大学生的演讲...更多>>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俞敏洪励志演讲稿 篇6

记得第一次我们全班同学互相自我介绍,我的方言很重,王强说你能不能不讲日语,我说我讲的是普通话。还有,我没底气,同学都是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好,因为这些,我什么社团活动都没有参加。

我在北大呆了5年,没写过一封情书,没有女生爱你,心情很郁闷。我上大三时,得病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在医院我想通了,如果你想在生命中间尽可能地获得更多,一定要摆脱身上所谓的自卑和恐惧心态。因为自卑和恐惧,会阻挡你去做本来你可以做到的事情。

俞敏洪的“遗产” 篇7

“首长辛苦了!”

声如洪钟。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2013级新生军训检阅仪式上,1500位左右的年轻学子被分成多个方阵,身着迷彩服,手戴白手套,面对当空烈日,他们一致向右看齐,在检阅首长自右而左走近时,纷纷喊出响亮的受阅口号。首长走过,他们又会悄悄转过头,目送首长,窃窃私语,脸上满是笑意。对于他们来说,首长的名字早已耳熟,不过以这种方式相遇,又完全出乎意料。

他们高喊的首长,就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此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耿丹学院理事长。耿丹学院是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

俞敏洪上身穿白色短袖衬衣,下身穿黑色西裤,脚穿黑色皮鞋,一如既往的商务穿戴。在一位着军装的官兵的陪同下,他平生第一次检阅大学的新生军训团。耿丹学院院长助理李杜介绍,俞敏洪虽久历万人讲座,当时却颇为紧张,一时手足无措。

检阅结束,是新生典礼,俞敏洪发表了7000多字的演讲。相比仪式化的检阅,这是他更擅长的事情。首先,他向学生和家长表态:学生的学费,他不会拿走一分钱,不仅如此,他还要持续不断地为学校捐款。接着,他以梦想为主题,既谈到自己的梦想,更意在激发学子的梦想。他期待耿丹学子,好读书,独立思考,关注内心。

“你必须自己开悟,你必须自己明白,你必须自己通透,你才能够把所有学到的东西用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你的领悟能力、判断能力,就变成了你在大学所应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俞敏洪慷慨激昂。

所有在场之人,听之热血沸腾。

创办一所出色的非营利的私立大学,是俞敏洪多年的梦想。这一天,2013年9月6日,正是新东方创业的第20个年头,他的梦想从此起航。

不以营利为目的

驱车100里,用时1个小时左右,就从北京市区来到位于北京郊区的顺义区牛栏山镇。牛栏山镇为古镇,建于元朝,号称京东八大古镇之一。它的广为人知,则是因为牛栏山二锅头的声名。耿丹学院就坐落于此,是顺义区仅有的一所大学。自此以后,因为俞敏洪和耿丹学院,也许牛栏山镇又多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学校较为偏远。极好。守的就是这僻静。”李杜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

耿丹學院院长甘德安研究发现,300年前,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都是建在小镇,宁静;近100年,美国的大学大多建在靠近城市的地方。“耿丹学院为什么好?既在北京,又与北京有着一个小时的距离,它把宁静和大都市的工业化、信息化结合起来了,在宁静之中享受北京现代化城市的利好消息。”

进入耿丹学院的校园,放眼望去,看不到崭新的大楼,几座老旧的建筑,由红色砖块建成,房高层少,像极了北京“798艺术区”的建筑。教学主楼是一座只有两层的楼房,不过其长度却有百米多。在其旁边,则是高达80米的烟囱,上面依稀可见“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几个大字。据学生介绍,此处成为拍照的最佳选择。校园占地500多亩,绿化则超过50%,树龄普遍四五十年。杨树粗壮,需双臂围拢,高达数十米。每年4月,樱花灿烂,也是校园独特一景。

“耿丹学院像美国常春藤大学的风格,红砖、绿化,就是没高楼。”甘德安介绍。

这里曾是一家知名的工厂,名为国营北京维尼纶 厂 。该厂创建于1965年,周恩来亲自拍板建设,设备引自日本。到了1990年代,工厂已举步维艰,最终破产倒闭。

一位叫王晓文的女士买下了这座破败的工厂,经过一番整修,成为耿丹学院的校园。一座座厂房成为了教室或者办公楼。2005年,由王晓文担任董事长的北京耿丹教育发展中心和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创建耿丹学院。耿丹是王晓文的外祖父。这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人物。耿丹生于1892年,湖北人,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加入共产党,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15军副军长,1927年因国共分裂被国民党杀害。在取外祖父之名为校名后,王晓文又将耿丹学院的校魂定为“耿耿丹心,为国为民”。

独立学院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1999年,浙江大学、杭州市政府和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此为标志,独立学院开始出现。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导致独立学院猛增300多所。相对于民办大学只能从专科起步,独立学院则“一无所有,一步登天”,从出生开始就被列为本科层次教育。

创办时间并不是太早,但耿丹学院的理事会和学校领导却汇聚了一些显赫人物。在一段时间内,院长是林炎志,时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曾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学院副理事长是范伯元,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此外,还包括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等。因为林炎志和范伯元都是在任的副省部长,因此耿丹学院被外界戏称为“民办大学的985”。而“985大学”的校长不过是副省部级而已。

中国校友会网自2006年开始按年度发布“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2008年,创办仅3年的耿丹学院闯入榜单,名列74,到了2013年,它位列61。不过,因北京汇集了众多知名高校,耿丹学院始终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创办人王晓文更加低调,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耿丹学院的简介中写道:学院秉承“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理念,传承耿丹烈士的爱国精神,致力于打造一所担负社会使命的百年民办大学。数百所独立学院,以及民办大学,均声称“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实则都在寻求盈利。长期研究民办教育的甘德安向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透露,全国只有两三所独立学院不以营利为目的,耿丹学院即是其中一所。在甘德安看来,作为创办人的王晓文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人以群分,另一位理想主义者已经到来。

梦想点燃

2007年,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王强、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李杜三人到南京某大学做讲座,因为早到,他们在学校的体育场坐等。李杜对俞敏洪说:“只要你办大学,我就跟着你,帮你一起建。”在那段时间,俞敏洪密集公开表示要建一所非营利的私立大学,这激起了李杜的兴致。李杜是湖北人,硕士毕业,在武汉大学任教,后离开,进入新东方。不过,自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后,新东方过于商业化、功利化和追求利润,李杜表示了厌烦。

nlc202309030756

李杜原以为俞敏洪第二年可以落实办大学的理想,不过“雷声大,雨点小”。

俞敏洪遇到了困难。他希望创办一所小规模的大学,占地500亩左右,不过,几番奔波,土地始终难以获得。接受慈传媒《中国慈善家》采访时,他总结出困难所在:“如果十年前、二十年前做的话,还有可能。地方领导觉得办大学对地方政府挺有好处,好像知识结构一下提高了。后来地方政府明白过来了,他们发现,第一,把土地拿出来办大学,得不偿失,带不来税收;第二,大学会带来很多麻烦,大学生会闹事。”

从零办起一所大学,俞敏洪发现需要超级强大的毅力、人脉关系。而他不愿意花大量时间用在跟人打交道上,他并不擅长求爷爷拜奶奶的事情。

李杜一等就是三年,仍未等到俞敏洪办大学的下文。李杜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在一个纯商业的环境里,他很挣扎,觉得自己快抑郁了。天天要面对着报表、市盈率、毛利率,思考怎么从学生口袋中“榨”利润,他感到人格分裂。他跟俞敏洪说,“哪一天你创办承诺过的那个大学,我再来跟你办。”他辞职了。他来到英国,住在一个小镇,整日读书,既读英文书,也读中文书。他希望接下来的四五年,甚至六七年,都是这样的读书生活。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李杜接到俞敏洪的电话,通知他赶赴北京,商谈比较重要的事情。再次让李杜未料到的是,俞敏洪创办大学突然有了下文。在这次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公开表示正准备接手一所独立学院,不过并未透露校名。

其实,早在2012年,王晓文已经在跟俞敏洪商谈转让耿丹学院的事情,俞敏洪此前已担任耿丹学院理事会理事。甚至更早前,王晓文就跟俞敏洪提及此事,不过俞敏洪并未真正考虑接手。而当他准备接手时,2012年7月,新东方遭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袭击,给俞敏洪和新东方都带来巨大困扰。接手耿丹学院一事不得不搁置、推迟。

直到2013年10月9日,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俞敏洪在微博上公开表示:“从今年起,接手了一所民办大学耿丹学院,希望用我后半生的精力和资源,打造出一所出色的中国私立大学来。”消息一出,万众瞩目。

两个月前,耿丹学院理事会换届暨三届一次理事会会议召开,理事长由王晓文转为俞敏洪。一并选出的理事会成员为9人: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北京工业大学纪委书记冯虹、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吴斌、王晓文、俞敏洪、许智宏、范伯元和林炎志。

担任理事长的第一次讲话中,俞敏洪讲到,“因为感动于王晓文女士投资办教育的决心和坚持公益办学的境界,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希望在中国办一所好的民办大学,所以加入耿丹学院。”

王晓文之所以愿意把一手创建起来的耿丹学院交给俞敏洪,除了彼此共通的理想主义和真诚,俞敏洪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再调动金钱之外的其他资源有点吃力”。对于俞敏洪来说,他已无力独自创办一所大学,与其无限期等待,不如整合现有的力量。“我自己办大学也得投10个亿,我们不如把钱合起来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学基金会,把这个大学做好。对我来说,也是很合算的。我的钱投进大学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而现在已经有现成的了。”

梦想点燃,俞敏洪的精力開始投放到耿丹学院,他说十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学院一块。“我挺喜欢这工作。看到6000个本科生在里面学习,因为你的影响力,他们会产生变化。”俞敏洪的梦想像一把主火炬,在点燃之后,又在点燃更多的理想主义者。李杜中断了在英国小镇读书的美梦,来到北京的小镇,愉快地投入到这份期待了许久的工作中。他说,俞敏洪给他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甘德安,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教授,曾担任湖北江汉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带着梦想,在年近60岁之时北漂到京,欲施展一位教育学家的梦想。

当俞敏洪接手耿丹学院的消息传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因其理想主义的色彩,主动投奔而来。甘德安表示,“只要是有理想主义的,有真才实学的,我们都欢迎。”

办出色的私立大学

甘德安说,俞敏洪接手耿丹学院,让耿丹学院一夜成名。

这是事实。不过,更重要的是,也是王晓文看重的是,俞敏洪作为享誉全国的企业家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比如说调动北京大学的教授,每一个我几乎都能调过去。调动全国的企业家进行捐款或者请企业家进校园办讲座,比较轻而易举。全国各地的中大型机构,包括国企,到学校去招聘,都可以。”俞敏洪说。

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发展至今,并未出现有影响力的大学,俞敏洪认为主要是因为没钱。“你想一个教授报一个项目,说我要200万,哪个民办大学愿意给?但我这儿,我上来的第一个思路就是,如果教授真有研发的话,首先是符合实际发展的应用性研发,我支持。为什么?我可以找支持单位。比如说一个项目研究跟汽车公司相关,我就让宝马、奔驰来支持一下。我的资源比一般人丰富。”

俞敏洪接手之后,迅速讨论一个“企业家贫困生资助计划”,整个方案已基本制定完成,将在2014年9月的新生中实行。该计划的核心是,每年选拨学优家贫80名新生,俞敏洪为其找到一一对接的企业家,由企业家捐助学费,并保持每月一次的交流谈话。甘德安认为,“我觉得真的不是钱的问题。如果谁被选中,他绝对是成功者。”

2013年12月,来自英国的世界顶级巡演剧团“英国TNT剧团”,在听闻俞敏洪接手创办大学后,主动到耿丹学院,为师生表演纯英文版的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

李杜博览群书,被俞敏洪视为“带有思想家色彩的人”,他在学校负责一个读书沙龙,每周一次,30位左右的年轻教师参与,时常吸引数十位学生前来听讲。读书沙龙的主旨是读书无禁区。甘德安说,“现在公立大学根本不谈学术自由、人格独立、自由思想、批判意识,只有我们现在还在谈。”

2013年9月开学之后,耿丹学院吸引了更多知名人士的讲座,例如,历史学者、在中央电视台讲两宋风云的袁腾飞,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名誉理事长茅于轼,奢侈品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奢侈品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李杰,民间独立学者、作家野夫。这些到来的学者,多为义务性质。

nlc202309030756

无论是俞敏洪,还是甘德安、李杜,他们一致认为目前需要把耿丹学院办成高端应用型大学,未来则是办成带有中国传统书院性质的博雅学院。为了办成高端应用型大学,俞敏洪和甘德安在对专业进行调整,在目前设置的22个本科专业中,去除不好的专业,在3到5年内打造出3到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目前看,最具优势的专业是英语。

从今年开始,李杜担任语言系主任。对于英语专业,一方面,他在邀请新东方最优秀的教师前来义务讲课,并获得积极回应。李杜说,新东方的很多理想主义者都已跃跃欲试。另一方面,他希望在目前的阶段把英语专业办成新东方的师资培训班,为新东方输送师资,“新东方在全国有四五十个教学点,我们每年的毕业生才150人,相当于一滴水进入新东方的汪洋大海,所以出口完全没有问题。”

尽管目前是办应用型大学,尽管是本科第三批次,俞敏洪、甘德安都在强调通识教育。耿丹学院尚无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专业,但针对所有学生都设置了这些课程,“这些有境界的内容,我们绝对不能降低。”甘德安说。

在俞敏洪的设想中,耿丹学院培养的人,应是有精神气质的,对人平等相待,对社会、国家、人类都有担当,内心对自由、民主、平等绝对尊重,不论是学自然科学的,还是学商科、文艺。

“我们现在就学民国的教育,民国的就是一种博雅教育,讲价值观,讲师生互动。”甘德安说,“我们不能把学生变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知识结构一样,语言结构一样,没有个性,没有尊严,就是找份工作,这是很失败的教育。”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一超越时空的表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意欲打造出色私立大学的耿丹学院,在努力做到这一点。针对现有教师,俞敏洪的要求是,所有教师博士化,只有硕士学位的3年内需要考取博士学位,否则不再聘任。从去年开始,每年安排10到12位教师出国培训,并提供10万元学习费。更重要的是,俞敏洪希望为学校引入一些具有“大师”潜质的人材。

“比如说,我发现一个特有思想的教授,聊完以后觉得他未来一定能出一部伟大的著作,当然这个可能性也是十分之一,那么我就跟这个教授讲,你就到我学校来,住在我学校里面,我每年给你30万、50万块钱,你什么都不要做,你写出来的著作也是你的,唯一的要求,你是耿丹学院的教授就可以了。”俞敏洪介绍,现在他们已经在找这样的人,做到每年资助8到10位。

具体到某一专业,例如李杜的设想是,长远目标是构建英文专业、中文专业的大师,打造类似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这样量级的汉学中心。

接下来,为提升师资水平,在物质上,耿丹学院的教师待遇,将高于公立大学。

在学校的治理结构上,俞敏洪青睐美国,例如他们的办学机制和教授治校。“教授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尽管耿丹学院仍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设置党委,并配以党委书记、副书记,但他们并不起领导作用,实现了“政校分开”,摆脱了公立大学的“党委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他们施行的“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更富有灵活性。耿丹学院的院长不再是教育主管部门任命,而是由理事长俞敏洪提名,经理事会通过。

俞敏洪将以哪所美国的大学为目标呢?他坦言,没有目标,因为想追美国想都别想,“我后代的后代的后代也不一定能看得到。”

“你绝对不能去想,我要跟北大、清华比,胡言乱语。”俞敏洪说,“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如果能把耿丹学院做成中国私立大学的第一名或者前五名,我觉得就好的不得了。我觉得这应该是能做到的。如果我还能把它带入一本,如果未来还有一本、二本、三本,我觉得我就完成历史使命了。”

俞敏洪给耿丹学院的定位是出色的私立大学。他所理解的出色是指:为社会贡献力量;学科都奠定基础;毕业生可以找到好工作,甚至走上优秀的领导岗位;教授的科研成果、思想著作被广泛地阅读。

开局不错,并不意味着没有困难。高扬企业家精神的俞敏洪并不惧怕:“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你要开辟出一个真正的领域出来,会有很多艰难困苦。恰恰这种艰难困苦吸引了我,我习惯于面对并征服艰难,从而产生成就感。”

“大家觉得耿丹学院应该成为一个好大学。为什么?因为有俞敏洪在。”甘德安说。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俞敏洪52岁,女儿18岁,他有些无奈地表示,自己老了。不过,那些听过他的课的学生,其心目中的“俞老师”一直未变,外表没变,理想没变。

接手耿丹学院,俞敏洪做的第一件事是,捐出50萬元,为学院买书。他跟慈传媒《中国慈善家》分享,书买了以后,突然发现校园的读书氛围浓了。“这是蛮开心的事情。”作为负责买书的李杜,有更直接的体会。在食堂,两位学生对他说:“李老师,谢谢你们选的书,太新太全了。”这让李杜一度“美滋滋”。甘德安的发现是,“以前到图书馆读书的学生只有20%,现在有80%。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学生确实肯读书了。”

俞敏洪把读书看得非同一般,他认为进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我说读书是要读天下之书,读各种各样能够开启你的智慧、启发你的理想、燃烧你的激情这样的书。我能做到今天,并不是因为我的英语水平有多高,也不是因为我在北大的学习成绩特别好,而是因为我在北大的五年本科生活,读了接近800本书。从北大毕业到今天我大概又读了两三千本书。”

采访他的时候,他随手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是刚刚出版的《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从1500年至今》。他每年保持阅读量在60本书左右。曾有一段时间,因为东奔西跑,没有闲暇,20多天未能读一本书,致使他觉得自己的恶俗气越来越浓。

李杜和甘德安一致认为俞敏洪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不是理想主义者,我们就不会聚集在他身边。”李杜说。理想主义者最大的特点是不与现实妥协。办大学、做慈善,俞敏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福布斯2013中国富豪榜上,俞敏洪以64.7亿元的财富位列146位。不过在慈善榜上,鲜见他一掷千金。他的学长、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把巨额财富捐向了北京大学,而俞敏洪并没有表现得如此豪迈。他给北京大学捐赠了新东方助学金,也成为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理事,不过,他更加理性。“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基金还没超过20亿元,哈佛大学基金会的基金是400亿美元。这其实不是来自两个国家的贫富差距,而是大学管理结构的不一样。假如北大是私立大学的话,我肯定就不再办学校了,我就把我的钱捐给它了。”

现在有了耿丹学院,俞敏洪终于有了捐赠方向。耿丹学院正申请转设为独立的私立大学,如若在2014年顺利实现,俞敏洪接下来就要成立耿丹学院教育基金会,将自己的财富捐到此处,为耿丹学院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把钱都留给孩子,那肯定对孩子是最不利的。把钱捐给某一个机构,让这个机构运用我的钱去做善事,我还真不放心。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既是做善事,又可以可持续发展,因为人总希望自己活着时留点什么东西。这是人的无聊,但也是人的意义。你希望死了以后,人家看到这个东西是谁干的,总希望有点这样的东西,虚荣心在作怪。”俞敏洪说。

除了虚荣心作怪,俞敏洪认为办大学,还是使命使然。他总结,人活着是活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他坦言,创办新东方时并无任何使命感,不过是为了赚一笔钱,然后去美国留学。伴随着新东方做大,尤其上市,俞敏洪的使命感慢慢被勾引出来。人到中年,他更是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从目前来看,办大学应是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了。俞敏洪回答,仅仅是其中之一。他觉得他能做的,可能不仅仅是只办一所大学。

俞敏洪有更宏大的目标。

“这个世界的传承,主要还是精神遗产,如果我有生之年有这样的可能性,通过自己的著作或者说语言留下一些精神遗产,300年以后人们还在读的话,我觉得这个就了不起了,这是我想做的。”俞敏洪认为,“其实这个东西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而是在你的人生精神中不断积累的过程。孔子给学生讲课,他从没想到他的言论会被留下来,因为他是授而不作。他所讲的话只不过被弟子记录下来,导致孔子为整个世界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所以精神遗产的流传并不是你想留就能留的,而是不经意的,你这个人到了那个境界,出了那些文字,不管是别人记录下来的还是你自己写的,经过岁月的沉淀,依然有人不断地从里面吸取营养,那就说明这已经成为精神遗产了。”

原来俞老师要立言。

“我当然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子,但是实际上离这个太遥远了,十万八千里。”俞敏洪笑言。

上一篇:高中教室口号下一篇:无奈的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