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2024-10-22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精选8篇)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篇1

音乐歌唱祖国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学科领域(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语文

数学

美术

外语

生物

历史

科学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地理

物理

体育 歌唱祖国

七年级

课内3课时,每周1课时

本单元是由演唱曲《彩色的中国》、《国歌》,欣赏曲《国歌》、《爱我中华》、《多情的土地》、《走向复兴》以及知识技能与实践创造组成。学习主要采用歌唱、聆听等方式进行全面学习。在磅礴大气的音乐中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感!重点:歌曲的演唱,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

难点:节奏、节拍以及节奏型的理解,歌唱姿势的基本要求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正确把握歌唱的基本姿势,理解节奏节拍以及节奏型 过程与方法:采用教唱、聆听,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展开!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唱以及欣赏,学生在歌唱与聆听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进而努力学习对应课标 1.能够感知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 2.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能够根据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去表现歌曲内容,进行即兴创编表演活动 4.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中华民族地大物博,你能举例你所知道的民族吗? 2.你知道中国地图的颜色有几种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专题一: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1 课时)专题二:欣赏《国歌》、《爱我中华》、《多情的土地》、《走向复兴》

(1课专题划分 时)

专题三:实践与创造

(1课时)其中,专题3中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所需课时 彩色的中国

课内1课时,每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能够认识和掌握音乐中常见的音乐记号和用语,掌握歌唱的正确姿势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与欣赏歌曲,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从而歌曲。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专题问题设计 聆听音乐作品,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视频、音频文件

钢琴 多媒体

多媒体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了解祖国

1.欣赏祖国山河美丽的图片 2.观察地图

活动2:欣赏《彩色的中国》 1.读歌词,体会情感

2.欣赏歌曲录音

活动3:学唱《彩色的中国》 1.学唱乐谱

2.带着感情跟钢琴、录音、伴奏进行练习活动4:总结

讨论、交流彩色的中国什么颜色可以再多一些

1.能够掌握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评价要点

2.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精神

专题二 欣赏《国歌》、《爱我中华》、《多情的土地》、《走向复兴》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每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能够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发努力学习精神状态 2.感受歌曲中蓬勃向上的民族张力以及民族魅力

1.你在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专题问题设计

2.谈谈你知道的类似的赞颂祖国的音乐作品

专题三 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创造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每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的诠释歌曲,表现歌曲 2.能够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在演唱歌曲的同时能够理解歌曲,知道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专题问题设计 不同场合《国歌》响起,我们的心情,奥运会带给我们的荣耀,谈谈你的感受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篇2

审美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因此,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作品《茉莉花》教学设计的主导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学生感受不同风格与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使民歌《茉莉花》中表现的场景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教材简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阶段苏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曲子精美绝伦, 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质朴的情感。从歌词的内容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纯洁的少女对洁白无瑕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 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是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 是对初中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好素材。

三、教学策略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 播放《茉莉花》视频与音频, 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独特的风貌,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在课堂上有表情地教演歌曲《茉莉花》, 师生共同鉴赏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演唱风格与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乐曲,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发展, 初中学生的内心体验能力与感受能力在逐渐地增强。像《茉莉花》这样的优秀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 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开展教学更能给学生视觉与听觉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民歌的特点, 通过《茉莉花》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江苏民歌具有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作品的欣赏与学唱活动, 感受民歌特点, 然后通过演奏、演唱、朗诵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茉莉花》这首乐曲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演唱、欣赏民歌《茉莉花》, 引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深厚情感。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演唱、欣赏《茉莉花》, 感受《茉莉花》具有的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地域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风格特点的理解, 以及如何感受民歌所具有的生命力。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情境一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到江南水乡, 感受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悠闲生活。 (多媒体播放茉莉花的画面, 学生认真地观看。)

师:大家能说说大屏幕中美丽的花叫什么名字吗?

你们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学生讨论交流)

情境二师:你对这个画面有什么印象?这个背景音乐你听过吗?你能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吗? (茉莉花) 今天, 老师与你们一起学唱我们江苏人的民歌———《茉莉花》。

(设计理念: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了解这首曲子, 通过情境导入, 唤醒学生曾经的记忆,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学唱歌曲

1.听视频范唱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 下面思考两个问题:1这首歌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明确:柔美、抒情、欢畅、明快

2.学唱歌曲

(1) 学生试唱 (教师钢琴伴奏) 。

(2) 找出难唱的地方, 师生共同解决。

(3) 跟着钢琴伴奏一起唱曲谱。

3.学唱歌曲

(1) 教师伴奏学生自学跟唱。

(2) 跟琴唱全曲。

教师点拨:要把这首歌曲唱好, 就必须把握好速度、力度。

(教师钢琴伴奏, 学生跟着学唱)

4.体验唱法 (教师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这首歌曲)

(1) 教师领唱, 师生齐唱。

(2) 师:大家感觉哪种演唱形式比较难?你喜欢哪一种演唱形式?敢不敢挑战最难的演唱形式?

(尝试最难演唱的形式, 全体学生跟着伴奏学唱)

(设计理念:在学唱实践中尝试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演唱,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拓展练习

多媒体课件展示江南风光, 把民歌与地方文化结合到一起 (学生观赏)

1.教师质疑:通过对江南风光与风土人情的欣赏, 你能说说江南的风土人情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师:江南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之地, 在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孕育了无数富有灵性的生命。江南女子最明显的特征是阴柔与细腻。《茉莉花》这首乐曲就发源于清代的江南, 把江南女子的纯情融合在江南小调中。所以, 民歌《茉莉花》明显的具有细腻、清秀、委婉等特点。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不同风格的《茉莉花》乐曲, 有同感乐器演奏的, 也有人演唱的。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

接着, 播放不同民族风格的《茉莉花》旋律

(1) 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图兰朵》。

(2)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的中国女孩演唱的《茉莉花》。

(3) 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演奏的《茉莉花》。

(4) 运用萨克斯独奏的《茉莉花》。

(设计理念:通过不同民族、不同乐器演奏同样旋律的《茉莉花》, 让学生感受江南民歌的韵味。尤其是西方音乐运用了我国民歌改编的乐曲, 更体现出西方音乐对中国民歌的融合,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我国民歌艺术的博大精深。)

八、总结与反思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篇3

【关键词】 语文 随堂练笔 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8-079-02

小时候,觉得桥梁建设者有神奇的魔力,能在滔滔江水之上架设飞虹,连通天堑;读书的时候,才知道建设者们是把桥梁分设为若干个预制件,利用吊臂或潮汐的力量,在大江之上,如砌积木一般,把预制件组合成桥梁。工作的时候,看到面对单元习作时苦思冥想的学生,我想,能不能用架设桥梁的方法,为学生搭设通往习作彼岸的大桥呢?

人教版教材以导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等的内容组织单元,我们尝试把单元习作看作一架桥梁,把它分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通过一次次结合教材的有目标、有计划的随堂练笔,让学生突破一个个写作难点——或写作手法的运用,或写作主题的表现、或写作素材的积累,或写作能力的巩固。随堂练笔不是无中生有、孤立地提出的,而是根据单元习作的要求,结合课文中可利用的写作秘妙、要掌握的写作技巧,考虑学生已有的习作能力,综合设计的随堂练笔。

以四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为例。本单元以“大自然的魅力”为主题组织教材,选编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四篇课文。单元习作内容为:“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色,写一篇习作,突出它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希望让读者读过之后能想象出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观潮》记叙了钱塘江观潮的盛况,描绘了作者目睹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形象地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描绘潮水的汹涌澎湃、雷霆万钧。此时可安排本单元第一次随堂练笔,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说说校园的清晨,或者黄昏的景色。通过对比描写,表现出学校由宁静到热闹,或者由热闹而宁静的景色变化,并于课后完成练笔。练笔要求是:一按一定顺序写,二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和修辞手法。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学生介绍了世界最长最深的峡谷,也介绍了其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学习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行文特点——每个自然段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某一方面特点,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总起句。我们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手法么?随后进行本单元的第二次练笔:写校园或记忆中的一处景物。要求一、写出景物二、三方面特点,每一特点独立成段,要有总起句。二、可以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的说明方法。

《鸟的天堂》记叙了巴金先生两次游赏小鸟天堂的迥异经历,在描写第二次游览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出了鸟儿的自由可爱,也写出了它们天堂般的生活。课堂上,可安排修改第一篇练笔——在校园的景色变化中整体景色场面是怎样的?有没有特别精彩的人或景色值得特写?自己改改,相互读读,并于课后抄正练笔。

《火烧云》教学完毕,丰富了语言积累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完成单元习作了。如此,当学生面对单元习作时,他们应该拥有了足够的资源来建造一架飞虹,跨越到成功习作的彼岸。学生可以以时间为线索,描绘景物的变化;可以用特点叠加的方式,描绘一处景物的秀丽和精彩;也可以通过对比描写、点面描写展现景物不同时刻、不同方面的风姿。选材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另选题材重起炉灶,力有不逮者可以在现有练笔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加以完善。行文所需要的语言积累也会在平时的练笔交流中得以丰富、得以积累。

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整合单元随堂练笔,推进单元习作教学一些操作原则。

一、以突破单元习作难点为目标,组织练笔,碎步快走、少食多餐

一篇文章总有不少的写作训练点,可结合插图想象,可补充文章留白,可仿写文笔精妙处……练笔设计方法各异、途径多样。但为什么写这个,不写那个,选择的标准是能不能突破本单元习作的难点。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有结构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我们在设计随堂练笔的时候,强调整体功能的发挥,坚持从整体出发,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的分析,最后回归到整体上来。散乱的、随性的随堂练笔设计,犹如向不同方向奔跑的骏马,无论多么用力,学生写作能力这辆马车依然纹丝不动。有目的、有梯度的随堂练笔设计,才能握指成拳,突破难关。

如《鸟的天堂》中,老舍先生运用了点面描写、动静态描写、对比描写等的写作手法,随堂练笔中应该以什么作为目标呢?根据单元习作的目标要求,及与前后课文表达手法的比较,最后我们选择“点面描写”作为练笔目标。因为第一次练笔已有对比描写的渗透,这一次通过修改,为文段丰富“点面描写”为练笔的主要目的,也为丰富单元习作时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打下基础。

二、以发现作者写作秘妙为追求,解读文本,适时适度、准确深刻

宗白华先生认为:“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形式如人的面容躯体,承载着内容和涵义,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作者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技巧是文章最大的秘密。抓住文本的写作技巧,不但能让学生在感知文本“写什么”,体会文本“怎么写”,领悟作者“为什么写”的过程获得阅读的愉悦;更能令学生外化这个阅读的过程,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学习其中的言语精华,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迁移自己的语言应用,提高自己的言语能力。如此,教学才能如有源之水,让学生的思维和表达都得以丰润起来。同时,这也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从作者、编者、读者各个角度去解读文本,力求准确而适度。

如《火烧云》,其写作特色更多的体现在多彩的语言和对晚霞变化的描写上。教学练笔中,也应该紧扣色彩的缤纷和变化的自然做文章,不只是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可以的了。

三、强调教师的引导,要求明确,指导有效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在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的解决智力任务;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完成,但在一定帮助下,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可以解决的,最终达到高于原有水平的发展区域。为此教师应不断地了解学生总体的现有发展区,教学目标应设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通过一次次实践任务,通过一次次有效引导,让学生不断跃起,去摘取空中力所能及的果实。所以,语文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味文本的语言特色,如含义隽永深刻的词句;如与学段要求相符合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修辞描写。

随堂练笔是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的一部分,除指导学生习得各种写作手法之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品质、语言感受和语言法则。如低年级要求学生写完整的话;中年级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写话,继而能具体的、准确的写话;力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做到如王尚文所言:“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准,写得美。”

如所示例的“大自然的魅力”单元,学生正处在第二学段学习构段的任务中,适度提出以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段落和篇章的布局是合适的,在学生习得以时间先后描写校园晨昏变化后,提出对变化中的景物进行点面描写,亦应该是适度的。在显性的写作手法训练之外,培养学生的隐形语感更重要。一次次的跳跃,一次次的努力,让学生不断地尝新,亦不断尝试成长的滋味。

四、重视学生的互动,先说后写,能者为范

13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五单元教案 篇4

13册音乐有效教学第五单元教案

《夜曲》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 1、 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并能从音乐旋律的特点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2、 能够用忧伤、压抑、思念的情绪演唱〈夜曲〉。 3、 了解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歌曲教学理解旋律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连贯统一并带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从歌词和旋律的发展两个方面理解音乐的情绪 (2)、分析乐句,懂得外国歌曲在译配成中文歌词时要注意中文的语言习惯 (3)、听全曲,说说音乐的情绪 2、学科长组织小组讨论,本小组同学各抒己见。 3、将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4、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提出来 5、学唱歌曲 具体实施:(1)整体聆听3-5遍。在聆听过程中用“啦”音模唱。 (2)分段聆听(解决有难度的部分) 6.小组练习、分组展示(小组整体展示、多人展示、单人展示) 7、评价(各小组评价,评出优秀小组以掌声鼓励) 8、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内容。 《如歌的行板》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感兴趣,并乐意了解柴科夫斯基相关的音乐作品; 2、能让学生背诵《如歌的`行板》主题旋律; 3、引导让学生用心灵感受音乐,引起共鸣与联想,能把乐曲忧伤、压抑、冥想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形体、动作、语言、音色、乐器、绘画等)表现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来挖掘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情感深度。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作者简介 (2)、歌曲分析 (3)、请同学们在老师钢琴的音乐(如歌的行板)伴奏下,欣赏几幅不同时期的油画,并说出钢琴演奏的音乐比较适合哪一幅画的意境?为什么? (4)、欣赏油画: ⑴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⑵勃鲁盖尔 《农民的婚礼》 ⑶莫奈 《草地上的晚餐》 生(1):音乐旋律比较沉闷、忧郁,比较适合第一幅作品。 生(2):有一种压抑感,令人肝肠欲裂,使人心都碎了,我选择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师:同学们的选择的油画作品跟音乐比较吻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音乐作品――《如歌的行板》 (5)、每个主题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学科长组织小组讨论,本小组同学各抒己见。 3、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4、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见一见或建议的可以提出来 5、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内容。 《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 1、 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并能从音乐旋律的特点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2、 能够用忧伤、压抑、思念的情绪演唱〈夜曲〉。 3、 了解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和歌曲教学理解旋律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2)用连贯统一并带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作者简介 (2)、歌曲分析 (3)、学习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 a 、唱主部主题,说不同的音乐性格 b 、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的不同性格 主题a,用拍腿和击掌做对答式的声势 主题b,用手势划线条表现柔和的旋律 2、学科长组织小组讨论,本小组同学各抒己见。 3、讨论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4、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见一见或建议的可以提出来 5、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内容。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篇5

1教学目标

1、欣赏《二泉映月》,了解相关文化及背景,体验、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能对比聆听民歌、民乐与改编后的管弦乐曲,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2学情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看法,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有互帮互助的体验,能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3.学生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但不强,教师要多加鼓励。

4.这堂课需要让学生多听多看,通过听赏,思考来实现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

体验《二泉映月》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乐曲中的主题音乐及音乐与情绪的变化。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播放歌曲:彭丽媛演唱的《二泉映月》,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

师问:同学们听过这首音乐吗?音乐讲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家的故事,想认识这个人吗?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1华彦均生平简介。

华彦钧,又名瞎子阿炳(1893-1950),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5岁双目失明,早年曾当过道士。由于和民间艺人切磋技艺并用民间音乐改造道教音乐,因而被逐出道教,成为街头流浪艺人。代表作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和《昭君出塞》。3作品简介: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1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二泉映月》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4了解乐器:二胡(构造)。

(乐器出示图片)让学生视觉了解,中华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

(二)听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1听全曲

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发挥你的想象,音乐描绘了怎样的一个画面? 2听赏音乐。

3提问学生回答思考的问题。(教师引导)

4学唱音乐主题:教师逐句教学生唱,感受音乐情绪。5再次听赏音乐。

思考:音乐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全曲中主题出现过几次?是完全重复的吗?(闭上眼睛边欣赏边想象阿炳演奏的画面)

(说明:

1、在音乐主题中欣赏、分析音乐,在音乐中审美。

2、情境创设可以让欣赏者更好的体会、感受音乐和作者。)

教师小结:这是一部传世之作。是作者以自己辛酸痛苦的人生体验经过长期的积累,修改与磨练创作出这首动人心弦的乐曲。乐曲以变奏曲的形式,以悲怆、跌宕而又委婉的旋律,以复杂深邃的内涵向人们倾诉了对人生无尽的愤怒、无奈与不甘,其中缠绵不尽的愁思,絮绕不去的指天慨叹,像深夜里涌动的潮水,阵阵揪心。

我们有两个世界:睁开眼是片光明的世界,闭上眼是片黑暗的世界。阿炳通过他的《二泉映月》这支乐曲作为桥梁,联系了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的名字。20世纪70年代相继由一些世界级的指挥家指挥许许多多著名的国内及国外的交响乐团演奏此曲,并使他的影响跨出国门。

(三)听赏:

1、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对比聆听不同演奏形式的感受。

(四)拓展: 1简介二泉。

二泉指有“天下第二泉”之称的无锡惠山泉。阿炳未瞎之前常去二泉,并为其月冷泉清所迷。后阿炳双目失明,生活极为坎坷凄凉,故作此曲以泄心中悲愤之情。活动3【练习】课堂小节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篇6

(二)1教学目标

1、能知道“八音”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2、能识别骨笛、编钟、编磬,并分辨其音色。

3、能在听赏《原始狩猎图》、《楚商》中体会其音乐的古韵意境,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

4、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完成“水杯编钟”的实验,感受古人演奏编钟的乐趣!2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八音和鸣》的知识扩展和延伸,其目的旨在扩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认知的视野以及对传统民族音乐独特体验,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手段。

本课由“学习了解古代乐器骨笛、钟磬”及动手制作“水杯编钟”两大部分组成,既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并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探索音乐的兴趣。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古老的乐器骨笛、编钟、编磬,赏析《原始狩猎图》《楚商》。

教学难点:通过水的增减调整水杯编钟的音高,从而排列出1、2、3、4、5、6、7、i这8个音符。4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把古代乐器分成八音。展示:古代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统称“八音”。

二、中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

1、师:当我们的祖先还在从事非常简单的劳动时,就利用动物的腿骨制成笛子来演奏、伴奏和伴舞,以表达朴素的思想感情

2、展示几千年前出土骨笛图片,简单介绍制作原理。

3、《原始狩猎图》音乐赏析

引导学生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猎人们狩猎后发出欢呼的声音!

4、讨论分享想象到狩猎情景。

5、提问归纳骨笛出土的考古价值。

二、古代体积最庞大的乐器----编钟、编磬

1、播放《中国瑰宝——曾侯乙编钟出土》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编钟编磬在研究古代乐器和古代音乐中的历史重要地位。

2、听赏《楚商》,请学生对比编钟和编磬的异同点?

3、得出结论: 不同点:

音色:钟声浑厚、磬声清脆。材料:青铜器、石或玉石。相同点:

乐手:一套编磬需要几个乐手演奏。

音乐体裁:钟磬演奏的音乐是最能体现皇室威严的宫廷正乐即是雅乐。

四、小组合作

实践与创编———“水杯编钟”的实验

1、师:古人在掌握音律的基础上创造出辉煌的编钟编磬音乐,我们今天也亲自体会制作编钟的魅力!

2、展示“水杯音乐”表演视频,简单解释制作原理。

3、提出实验要求:

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在八个烧杯内倒入不同容量的水,用玻璃棒敲击出1234567i八个音阶。

② 尝试演奏几句简单旋律。

4、请小组代表展示和分享本组作品。

五、课堂小结: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篇7

关键词:单元整体,打包,捆绑教学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 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发生了质的变革。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原教材的“知识体系单元”, 采用主题建构的方式组合教材, 将原本零碎散落的, 甚至单一的教材内容统整起来, 形成相同主题的组合资源包。本着窦桂梅老师“超载教材、超载课堂、超越教师”的“三超”理念,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巧妙地借用单元主题文本资源, 扬弃传统教学“精、深、透、全”的课文讲析, 刷新教学理念, 以主题单元为依托, 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 联系可链接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的单元整体打包, 实施捆绑教学。

一、整体感知, 初读文本

1. 倡导原始阅读

课前阅读, 更倡导“原始”, 即不带附加任务, 不预设问题, 让学生通读一单元的所有内容, 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 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 并把它作为教学起点。同时引导学生养成随手批注的习惯, 圈点勾画,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用符号式批注标记好词妙句、疑难问题, 也可用文字式批注, 记录感想、问题、联想、评价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让学生在组内生成问题、研读问题、解决问题。

2. 指导自主识字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每单元都有几十个生字和词语要认识, 帮助扫清阅读障碍是关键。单元捆绑教学则必须把全单元四篇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 分一到两个课时完成。

分篇识字:自读预习中画出的带生字的词语, 按篇的顺序, 逐课过关。过程中同桌互读, 互相订正;认真书写, 互相评议。

分单元识字:根据每单元中的课文篇数划分学习小组, 一组一篇, 小组合作画出其中一课的常用词语, 查工具书给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注音。然后, 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并提示大家勾画常用词。小组内开展正确书写、评议活动。

分类识字:按教材选定的一类字和二类字来分, 要求学生通过自我学习会认二类字, 会写一类字。在互助自学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先过关二类字或先过关一类字。

3. 引导把握主干

学生浏览整单元的全部内容, 从总体上接触, 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后, 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高度凝练地弄清本单元课文是通过哪些内容的介绍来丰厚单元主题的。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也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的一项语文基本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二、典型示教, 研读文本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每个主题单元的四篇课文, 一般以“三精带一略”或“两精带两略”的形式构建, 捆绑教学中, 要结合单元主题, 整合课文内容, 抓典型示教, 以达到“教一篇带多篇”或“教一段带多段”的效果。

1. 抓“路标”, 把握方向

每单元课文前面都有一段单元导语, 它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教师要利用好单元导语, 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 来形成自己的单元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 多了一份理性思考, 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

如“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 学生通过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民俗、体会写法、开展活动”, 具体到某一篇文章的学习方法时, 教师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解读 (写什么) —细读 (如何表达) —品读 (品评, 感悟到了什么) —赏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 欣赏地读) ”的学习方法。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接下来的整单元学习都有一个具体的规划, 还可以设计单元学习导读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完成必做题和选做题, 让大家心中有底, 胸有成竹, 明白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 自己想怎么做, 可以怎么做, 该怎么做, 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 与生活紧密地“焊接”在一起, 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讲“取舍”, 点击精彩

教材中入选的课文多是经典之作, 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闪光点很多, 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均衡用力”, 而应有的放矢, 善于取舍, 找准教材中的练习点、精彩处。

例如教学六年级“中华民风民俗”一单元课文时, 就可以点击文章中最为精彩的片段,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来积极推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北京的春节》一文, 让学生说说自己过春节时, 对哪一天印象最深刻, 随之引入老舍先生亲历春节中最难忘的几个日子里的特殊习俗, 并体会作者的情感。随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过春节时最喜欢的习俗是什么, 激发学生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习俗源头的兴趣。又如在引导学生感悟《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土楼的特点时, 可以截取美国大片《功夫熊猫》的一分钟片段, 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产生探求土楼建筑特色的欲望。这些精彩点击, 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在不知不觉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 为深入品读语言文字作了良好的情绪铺垫和方法铺垫。

3. 找“切入”, 对比阅读

在单元捆绑教学过程中, 经常使用的对比式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 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需要, 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 自主发现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在“中华民风民俗”单元略读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 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师在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了“客家民居”表达上采用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后, 让学生“照样子学一学”, 用上刚才学习的描述客家土楼的方法,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自己试着读懂“傣家竹楼”这部分的内容, 并让学生比较作者在描绘“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时, 表达上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式阅读的训练, 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使得他们在阅读时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深入的思考、更为灵动的思维。

三、回归整体, 指导实践

结语教学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与提升, 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上, 再次回到课文中, 用心感受课文, 相信比初读课文时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情感体验也将更加深切。有了课内良好的情感作铺垫, 有效地将所学内容进行课外延伸, 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1. 精彩回放, 积累语言

学完一单元后, 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它为学生展示学习整个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为依托, 探求学习规律, 提升表达水平, 丰厚学生积累, 综合展现学习成果, 同时也要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 调整教学。它是一个小结、提炼、上升的过程。如在“中华民风民俗”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 “读读背背”这个栏目, 就编排了两首表现节日风俗的古诗。我们不必在学完了整单元的课文后, 再去读背这两首古诗, 我们可以边学习课文, 边向学生拓展描述节日习俗的诗词, 并可以让学生收集这类古诗, 感受不同文体表达节日习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 增加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积累。

“中华民风民俗”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从节日习俗、戏剧艺术、独特民居、民族风俗等不同的角度, 运用先总后分、有详有略的写法, 采用了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 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紧紧抓住民风民俗的特点来介绍, 而且在介绍特点过程中, 写出自己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使得这些民风民俗是那么的生动, 那么的妙趣横生,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单元整体回顾阶段, 教师可以采取“精彩回放”的方式, 向学生呈现本单元课文中表达方式最有特点、语言描述最值得品味的语段, 让学生温习, 随后直击单元重点, 在最自然的方式下系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 并且在回放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 分组实践, 学以致用

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研究的主题。然后教师在了解班级学生的大致选择后, 进行分单元, 将选择主题相同的同学分在同一组, 将全体学生划归到“节日习俗单元、戏剧艺术单元、独特民居单元、民族风俗单元”这四个大组中去。再引导学生根据选择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几位同学组成研究小组。在随后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收集资料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鼓励采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方式来介绍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如图片解说、配乐朗诵、做小导游介绍等。在单元整体总结课上,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 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研究小单元, 用不同的展示方式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最后, 再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方面转化成语言写下来。这样才真正可以达到“认识上有提升, 能力上有发展”的教学目的。

单元打包、捆绑教学, 让具有相似性的教学内容能系统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的学习序列, 不至于将学习内容机械地割裂和乏味地重复。更重要的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 学生经过举一反三的反复实践, 熟练掌握了品读学习的方法, 并获取了大量的知识,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知识储备, 极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这是新课标精神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更是实现真正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兆义.英语课文整体教学体系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11) .

单元教学设计音乐 篇8

【关 键 词】为理解而教;UbD单元模板;教学设计;挑战与借鉴

理解一直是教学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对理解的探讨首推哈佛大学的威斯基(Wiske)、帕金斯(Perkins)和加德纳(Gardner)等学者。早在1992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研究者就开始和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为理解而教”的研究。1998年威斯基主编了《为理解而教》一书,提出面向理解而教的四项教学基本要素。[1]同时,以帕金斯和加德纳为首的哈佛“零点计划”(Project Zero)对面向理解的学习和教学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帕金斯非常强调理解的业绩表现(performance of understanding)。[2]其中,以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Jay McTighe)对理解的研究尤为突出。他们在《通过设计促进理解》(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一书中提出了“理解”的六个维度、UbD单元模板、评价等一系列理论。[3]

一、为理解而教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解的六个维度与逆向教学设计

UbD理论的主要核心内容是理解的六个维度和逆向教学设计。理解的六个维度包括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4]从认知与情感的角度勾画出成熟的理解,同时提供了观测学生理解状况的“概念透镜”。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设计过程,也是一组用于单元课程设计的标准。逆向设计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②确定实现理解的证据。③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为理解而教的设计与实践

当教师以理解为目的进行教学,并给学生提供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的机会时,学生才有可能实现成熟的理解,实现长远的学业收获。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和知识、技能迁移等方式,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必需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解的证据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的机会。为理解而教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即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确定学生实现理解的证据、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详见表1中的UbD单元模板。[5]

UbD理论不仅在整体框架上提供了单元设计的模板,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也开发了相关的工作手册。对于教师来说,“深入持久的理解”是最重要的。UbD理论提出了课程内容层次的优选示意图(参见图1)为教师确定持久性的理解提供了依据。[6]

图中的圆圈处代表课程可能涉及的内容范围。最外层圆圈涵盖了学生应当宽泛了解的知识,即不需要利用阅读、倾听、回顾、研究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地掌握。中间层圆圈表示的是通过选择而确定的重点知识(事实、概念和原则)与技能(过程、策略和方法),是确保学生成功应用所必需的。最小的圆圈是课程内容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要能够领会这些重要观点的实质和灵魂,即便无法记住细节,也要理解这些内容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

在确定深入持久的理解后,教师需要明确整个单元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般有两种形式,[7]一是超越了特定的单元,指向更大、更容易迁移的观点和原理,它不涉及具体单元的主题内容,却能把一个主题与另一个主题相联系;二是主题性的问题,它们只在于促进与某个学习单元主题相关的概念或推论的理解,能在本单元内找到相关的内容。

GRASPS方式为阶段二任务的设计提供了一套非常有用的工具,有助于教师设计出真实且富有吸引力的任务或项目:[8]

G——目标(Goal):指一个学业表现任务的具体目标,并明确问题和困难。

R——角色(Role):指学生在执行这个学业表现任务时所担任的角色。

A——对象(Audience):指学业表现任务和成果所面向的目标对象。

S——情境(Situation):教师需要布置任务的场景,并做出相应的解释。

P——成果或学业表现(Product or Performance):指明确学生需要设计出怎样的成果以及设计思路。

S——标准(Standards for Success):用于判断学业表现的依据,即任务的标准样例和判断任务完成情况的标准。

阶段三可以参照下列教学活动序列:[9](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2)引入单元核心问题;(3)事先交代最后的学业表现要求;(4)提供直接教学;(5)提供基本知识点操练;(6)请学生开展深入讨论;(7)提供一项应用任务;(8)引导全班学生讨论;(9)提供一项小组应用任务;(10)回顾单元教学中最初用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11)布置最后的学业表现要求;(12)请学生反思单元核心问题。

二、为理解而教的挑战与借鉴

(一)为理解而教的挑战

1. 对教师的挑战。为理解而教的实践,对教师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的教不会导致学生的学,学是学习者自身成功的学习尝试。理解是澄清思想,严格的说理解无法教会,只有学会。为理解而教时,教师要改变教学风格,建构教学,少教而多学,多提问少回答,对核心问题应反复强化并不急于给出答案。教师可以故意提出一些天真的问题,让学生加以理解和回答;用语言和行动证明世界上不存在愚蠢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时,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权威者转换为课堂的旁观者和沉默者。其次,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学生观,克服教学中的习惯和偏执,从理解的六个维度出发理解学生。如在解释维度时,教师熟练掌握人类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学习的发展和研究及存在的误区,在释义维度要求教师从学生个人生活及理解的角度来理解其课堂行为及其意义等。

2. 对教材的挑战。为理解而教对如何审视教材也构成了挑战。其一,教材本身的设计存在缺陷。百科全书式的教材却隐藏了人类现有知识是如何经过质疑、争辩、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而这恰恰是理解的关键所在。其二,教材是参考书而不是课程标准。教材本身的设计缺陷并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将教材供奉为教学的流程图,所有的教学设计流水线般依样画葫芦。事实上,教材只是作为基于课程标准的、为特定教学目标而独立设计学习活动的一种资源。教师的工作不是覆盖教材而是运用教材来协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用教材帮助学生探究重要观点和关键的引导性问题,指导学生按照某种逻辑顺序来学习教材的某些部分,以更好地获得持久的理解和掌握核心问题。

3. 对评价的挑战。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是按照目标——教学——评价的顺序,为理解而教则是相反的设计逻辑,即按照目标——评估——教学。这要求教师要适应评价的设计先于教学的设计,因为明确评价的内容能高效率地监督教学的落实。事先告知学生评价的内容,正如打靶一样看见靶心,瞄准靶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评价教学。当然评价不是在一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而要时时进行评价,尤其关注形成性评价。绝不能认为只要把知识点讲完,学生就实现了理解,而要根据形成性评价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不断调整教学促进理解。在评价的设计中,还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反思和评估自身的学习。充分运用理解的自知水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学习风格、把握自身的学习进度、认识自身学习中的优势与劣势,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和技能,最终使他们不再依靠教师告诉他们学习是什么,如何学习。

nlc202309021734

(二)为理解而教的借鉴意义

1. 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传统的课程设计的逻辑是按照目标、教学、评价的顺序开展的。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只是教案上的“装饰”,教师理解并实施的目标是根据个人的教学习惯、既有知识倾向而制定的,评价的内容也只根据所教的内容进行评价,测验的工具(主要是测试卷)一般由教师个人编写,缺乏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为理解而教体现了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即目标、评价、教学之间达到了一定的吻合程度、匹配程度。从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可以发现,评价项目与课程标准拥有相同的理解内容,课程标准所涉及的理解跨度与学生完成评估项目所需的理解跨度也是一样的。在评价和教学上,教师教授评估的内容,教师评估已教的内容,评价和教学也是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理解。教师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和评估表现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可以说,目标、评价、教学通过理解这一桥梁彼此间相互联系。其实,对UbD设计模式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的教师可以从这三个阶段中的任一个阶段入手,因为目标、评价和教学是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的。

2. 理解的六个维度:“概念透镜”。理解的六个维度不仅对成熟的理解在认知和情感角度上进行了不同维度的阐释,而且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了“概念透镜”。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地实现了理解?理解的六个维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定位理解的透视镜,比如说参照理解的六个维度可以判断学生是达到了解释、释义和应用的低水平理解,还是现实了洞察、移情和自知的高水平理解。理解的六个维度从外显行为的业绩表现上提供了判断理解程度的参考框架。学生可以参照理解六个维度的具体标准,比照自身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另一方面,理解的六个维度也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概念透镜”帮助教师全方位地理解学生,比如在解释维度,教师能学会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内容,释义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应用书本知识、技能和教学经验,洞察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管理,移情体会学生作为初学者的不安全感,认识到教师自身教学存在的偏见与习惯。

3. 关注单元,课程内容螺旋式递进。UbD以单元设计为切入点,优先选择需要深入理解的课程内容,确定单元的核心问题和导入问题。因为深入持久的理解和核心问题常常是跨单元性质的,单元的设计更有利于把握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促进学生的理解,而且深入持久的理解和核心问题往往是这门学科的重要概念和基本问题,这些课程内容很有可能在不同年段、不同单元中反复出现并且难度逐渐加深,对学生理解水平的要求也不断加深。因此,围绕某个重要概念和核心问题组织课程,经年累月,课程内容便会呈现出围绕“轴心”的螺旋式递进。一般认为,解释的逻辑是演绎,螺旋的逻辑是归纳。因此用螺旋的分析去组织一门学科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同时能使知识和技能在深度和广度上递增。有目的、有系统地采用这种方法,对每一门学科中需要深入理解的课程内容的教学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注释:

[1]Wiske, M.S.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Linking Research with Practice [M].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8.转引自:陈家刚.理解性学习思潮在美国的兴起及其对我国教育的意蕴[J].现代教育论丛,2009,(4).

[2]Perkins, D.N., Unger, C.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Understanding[M]. In Reigeluth, C.M.(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A New Paradigm of Instruc- tional Theory.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91-114.

[3][6]Wiggins, G., McTighe, J.著. 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 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74.16.

[4] 何晔,盛群力.理解的维度之探讨[J]. 开放教育研究,2006,(3).

[5]Wiggins, G., McTighe, J.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Expanded Edition) [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005.22.

[7]McTighe, J., Wiggins, G. 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Handbook[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99.111.

[8]何晔,盛群力.为促进理解而教[J].高等教育管理,2007,(2).

[9]Wiggins, G., McTighe, J. Put Understand First[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8, Vol. 65,No. 8, 36-41.

上一篇:《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李白全诗赏析下一篇: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