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2024-07-24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共8篇)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1

各位求职者,还在为如何准备好一封个人求职自荐信而烦恼吗?以下这篇自荐信,或许能帮到你!

尊敬的先生/小姐:

我是一名即将要走上社会的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应届硕士生。希望从事光学工程、膜系设计、器件研发、镀膜工程师,及以上相关领域的工作。

我对有关光学原理、薄膜激光损伤、膜系设计、镀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悉Macleod,Zemax及TFCalc等膜系设计软件,pro/E及CAD/CAM等机械设计软件,熟悉材料科的各种测试手段(XRD、XpS、AFM、SEM、TEM、分光光度计、椭偏仪)的原理及其相关软件的应用。熟练操作国产国投南光镀膜机;熟悉离子辅助蒸发制备各种光学薄膜材料(ZnO、SiO2、MgF2、TiO2、Ta2O5等)的工艺;熟悉各种增透膜、增反膜、滤光片的膜系设计和制备;熟悉光学薄膜材料(HfO2、ZrO2等)的激光损伤机理。

虽然有三年的学习经验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我觉得在许多方面还要去提高和完善。但我相信,只要你们能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一个展示的舞台,外加一点点的时间,我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积累经验来提高和完善自己。并给你们带来意外的惊喜。我有信心,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能接受知识固然重要,但我相信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认为这种能力能作为一个人是否更好的担任其工作的判断标准。

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翻看我的求职信,现附上简历一起呈上,再次真诚的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展示的舞台。相信您的眼力,相信我的实力。如果你们认为我的条件还不能完全符合你们的要求,我会继续努力,也会继续关注你们企业的发展,真诚的希望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我会真诚的等待你们的佳音!

此致

敬礼

自荐人:好范文

20XX年X月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2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不仅如此,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关键环境, 因此, 相关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电力机械制造, 还是船只等交通工具制造, 均离不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与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因此, 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金属材料选材原则

在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 将适量的增强物添加于金属复合材料中,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高材料的强度, 优化材料的耐磨性, 但与此同时,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材料二次加工的难度系数, 正因此, 不同种类的金属复合材料, 拥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方法。例如,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便可以通过复合成型;而部分金属复合材料却需要经过多重技术手段, 才能成型, 这些成型技术的实践,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断加以科研以及探究, 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促使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成型加工过程中, 如果技术手段存在细小纰漏, 或是个别细节存在问题, 均会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导致其与实际需求出现差异, 最终为实际工程预埋巨大的风险隐患, 诱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 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选材过程中, 必须准确把握金属材料的本质以及复合材料可塑性,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其可以顺利成型, 并保证使用安全。

2 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2.1 机械加工成型

当前, 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切割刀具便是金刚石刀具, 以金刚石刀具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精加工, 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 例如, 钻、铣以及车等, 均是现代社会中广而易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刀具加工形式可以细化为三种:其一, 车削形式;其二, 铣削形式;其三, 钻削形式。其中, 钻削即通过镶片麻花钻头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 常见的有B4C以及Si C颗粒钻削, 然后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 可以有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铣削即通过1.5%-2.0% (W+C) 粘结剂, 8.0%-8.5%PCD的端面铣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 常见的有Si C颗粒铣削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然后添加适量的切削液进行冷却。车削以硬合金刀具为主要的切割工具, 例如, A1/Si C车削符合材料, 并添加适量的乳化液对其进行冷却处理。

2.2 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

金属材料实际成型加工过程中,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模具表面涂层以及添加润滑剂等技术手段, 对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压力进行有效改善, 降低加工操作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据相关数据统计, 这样可以促使加工过程中的挤压力缩减25%-35% 左右, 甚至更多。降低加工挤压力, 可以有效弱化增强颗粒给模具造成的损伤程度, 削弱金属材料塑性, 有利于降低金属材料的变形阻力, 提高其成型的成功率。除此之外, 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增加挤压温度, 以此促使金属基材料更具可塑性。在金属基材料中添加适量的增强颗粒, 可以促使金属基材料的可塑性得到弱化, 进而变形抗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此时提高挤压温度, 可以加快增强颗粒与金属基材料的溶合速率, 优化二者的溶合效果。普遍来说, 增强颗粒含量会直接影响挤压速度, 由此可见, 只有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物含量较低, 才能提高挤压速度, 如果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物含量较高, 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挤压速度。不过, 挤压速度超高的话, 也会导致金属材料成型后, 便面出现横向裂纹。综上, 相关人员在应用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加工技术时, 不仅要在金属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涂层或是润滑剂处理, 还要对挤压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并结合实际, 对挤压速度进行有效调控,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2.3 铸造成型

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 应用最广泛的加工技术便是铸造成型技术, 实际铸造过程中,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添加增强颗粒后, 熔体的粘度以及流动性均会显著提升, 加之增强颗粒与熔体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作用, 便会改变基础材料本质, 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熔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 对其熔化温度以及保温时间进行严格管控。高温时, 添加的增强颗粒, 尤其是碳化硅颗粒, 极易产生界面反应, 例如, 3Si C A1-A14 C3+3 Si等。进而导致熔体粘度过大, 难以浇筑, 影响材料本质。此时相关工作热暖可以采取精炼方法, 然后添加适量变质剂造渣。但这种操作方法并不适用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4 粉末冶金成型

粉末冶金成型技术是最早期的制造晶须以及颗粒符合材料零部件、金数基复合材料的手段, 具有非常丰厚的实践检验, 不仅如此, 该技术手段还适用于尺寸较小、形状简单但是具有较高精密性要求的零部件。粉末冶金成型技术具有组织细密、增强相分布均匀、增强相可调节以及界面反应较少等特点, DWA公司现阶段, 应经将粉末冶金成型技术延展到多种产品的制造工程中, 例如, Si Cp增强铝合金基体、管材、自行车零件、自行车支撑设备架以及自行车架等。由于粉末冶金成型技术加工的产品具有非常显著的耐磨性、比模量以及比强度, 因此, 也受到了航天器材、飞机以及汽车的广泛推崇。

3 结语

金属材料在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 属于加工难点, 而且极具重要性, 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将受到更多行业领域的青睐以及注重, 我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通过不断科研, 促使自身的技术水平实现突破与创新, 这对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摘要:本文以金属材料为例, 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 首先, 理论概述了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 然后具体分析了铸造成型、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粉末冶金以及机械加工四种加工方法, 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资料, 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15) .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3

关 键 词:材料 加工方法 教学方法

总论

今年的九月我进入清华大学,在清华的工业设计系访学,期间我听取了众多专家的学术讲座,参加清华大学组织的基础教学与教育论坛,其中涵盖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设计文化等众多方面的知识,也听了有关老师的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课程,感悟到设计的一个名词“大设计”,其含义就是设计的扩大化,设计已经不分领域,不分专业,设计已经打破了原先的条条框框,趋于同质化。正如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教授所说:中国社会如今是一个混杂体,既有根深蒂固的农业文化的残余意识, 也有“拷贝”西方文化 “重温”封建帝王,而滋生追求感官刺激的“物欲横流”,同时还在玩味着个性信息文化的表象。当代设计的表现更成为一种“多元化”趋势,在“全球化”设计隆隆声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同时代下的设计风正日趋模糊。[1]

好的设计一定是“问题”的良好协调统一体。好的设计一定是带有悖论的设计,并非完美无暇的。如:设计结果不符合用户需求;设计思路缺乏创新;造型语言无序;功能与形态过渡不当;工艺性与成型性矛盾;形态受力不合理;使用方式与结构原理不协调等等。韩国的KAIST大学著名教授白桑明先生讲述:设计不是在做一个好的外表,设计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个过程,并将问题带给公众。基于此,我们的教学过程一定是将设计中的问题不断提出,并不断优化。每一个设计都是在某个阶段的适应品,等过几年,原有设计将被新的设计代替,因为有新的特点出现了。

关于设计材料与现代加工方法教学探讨:

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由于入学教育不同,培养出来的人也不同,最出色的人莫过于那些能适应社会千变万化而自在游走的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设计恐怕是要对理科、工科、文科、艺术的一种整合与创造,是取其共性,明其功用,对材料的设计来说:设计师对材料的掌握不是去发现新材料,也不是去计算材料的寿命与强度,也不用去深层了解材料的成分构成,而是以了解材料成型后的材性及应用性能,掌握其形态功能语义,分析并总结出形态成型的基本规律,了解并运用各种不同的形态成型为设计服务,也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各种形态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的丰富多彩,所以对各种形态成型的研究以及各种成型形态的材性的掌握就成为设计的关键。

1、创新的本质在于试验。

中国的整个教育模式:严进宽出,考大学比较难,但是容易毕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注重学习的过程,没有去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其产品造型材料课程注重教学相长,老师讲课时间与学生的课程报告时间大体一致,两位老师同时上课,一位老师着重点放在理论讲述上,另一位老师注重实践教学,教育学生的自发性学习,上课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由班级中的学生分组,一般四人一组,理论讲述完后,自己定一个要加工的物品,在课堂上展示ppt,说明每个个体的加工方法,整体归纳为“分体加工”对材料进行设计研究、构思方案、分析。体现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思路,清华的这种教学思路:本质在于试验。

如图1、2所示:济南大学工业设计系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产品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新型设计。学生自由组织搭配,其中也包含机械专业的学生,充分的利用了课上学习,课下创新的机制对对产品进行研发,学生可以通过课下的成果来激发上课的积极性。其主要功能:对废纸的回收放入不高于10kg的废纸,进行称重,根据放入的重量和废纸价格,使操作者可刷卡获益。塑料瓶的回收:投入的各种饮料瓶在进行检测合格后,设备会有相应的语音提示,操作者可通过刷卡获得相应的收益。

2、现代设计的可持续价值观与思维的思辨性。

这一点,关于设计的创新与设计的价值观也是教学过程老生常谈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设计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对的最大的中心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并成为直接参与国家最高决策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发展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以高速的发展态势冲过了21世纪的门槛。然而,“21世纪,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化及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等。”(图3所示)

“稻田”,这件作品是由诗、风景影像和雕塑组成,从台上看,诗和雕塑看起来像是一幅画作品利用自然的坡地、田野,把具有农耕文化符号表征的“稻草人”、“稻田”引入其间,表达了传统乡村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河流往哪里跑了?这属于间接教学法,让同学在似乎听故事的过程中来领略事情的原委与真谛。

3、专业技能培养不能取代人才培养

教学中应勤于评价: “评价”不仅是建立在紧紧围绕在对“物”的“观察、 分析、”归纳“、”归纳“过程中,而且始终在研究 “物”的“外部因素”限制下对“物”本身的影响。 “师法造化”告诉我们“物竞天择”的道理。 教学过程,要遵循教学原理,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去思考其规律,从而调动积极性,又要了解在当下这个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的一种设计内涵,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引导,是一种启发,俗话说: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知识是无限的。在材料与设计的关系上,也应让学生有这种思想方法,引导他们广泛的参加社会实践,万物生存、繁衍都是因为它能“适应外部因素”或 “改变内因”——“进化”以“适应”外部因素的 “变化”。单纯的寻求技能教学,已经不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是设计多知识融合,多技能层层推进,环环相扣。[1]

凯文·林奇认为:“设计是想象地创造某种可能的形式,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设计而美。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来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审美的或技术的。”野草在城市景观呈现园艺化的今天很少能进入设计师的视野,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普通的、低俗的,甚至是卑贱的。而在广东中山岐江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当地土生土长的野草得到了设计师的尊重和礼赞。野草成为了塑造景观的天然材料,成为了设计师表达设计理念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在中国这个复杂的教育体制中,人思想羽绒混杂,设计上具有多样性。在一些工科院校往往忽视了设计的外延性,只是就设计谈设计,可能在技术上下功夫大一些,没有考虑设计本身带给人的影响。

所以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中,不断的给学生以启发性的设计思维,培养她们的观察能力,设计师们对设计场地做了全面深入的调研,根据场地历史、空间特征、甲方要求提出了鲜明的设计主张:尊重足下文化——平常普通人的文化,歌唱野草之美——那些被践踏和被忽视的美。白茅、象草、莎草等那些平常的乡土植物结合场地当中的机器、路轨、驳岸,营造出浓郁的场所精神。在设计师看来,野草不仅能够传达出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而且能够唤起人们尊重自然环境、培育环境论。(图4)

4、要培养内、外因结合的创造性、创新型教学思路。

创造“人为事物”同样必须遵循这个原则,一件产品或一项发明之所以得以推广,也必须符合它当时当地存在的人们的需要, 既适合特定人群在特定空间、时间等条件下,既能制造、又能流通、也能使用,乃至少破坏生态平衡。

在清华大学,我感觉老师的上课积极性很高,有时由于上班高峰堵车了,给学生耽误了十几分钟,他们也会拖延十几分钟,来弥补丢掉的知识,所以上课时,学生积极性会很高,会在上课期间不断与老师互动,非被动的学习。美国人的创造性很强,同样,上课的积极性也强,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自发创新与提问就占一半的时间,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内心愿意学习,老师也愿意教授。从老师布置的课题来说,也注重设计本质的研究。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了对产品结构与材料组成的研究,不断提出将教与学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创新。在教学中不断启发他们认识事物的内部构造,研究结构创新与加工方法(图5)。如图6所示,是我系为山东邦华能源公司设计的燃煤炉,打破原先的传统材料(砖、钢筋、角铁等),运用现代的复合材料与加工方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迅速转亏为盈。

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新的知识体系,适应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模式,研究新材料的成型,研究信息材料的性能。比如纳米首饰,生物医学材料,Bioluminescence,新一代合成材料,智能材料等等,加工方法:比如模内装饰,水转化膜技术,都是在当今社会下需要给做设计的同学的一个介绍。该课程的教授需要的是一种讲授方法,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道。

随着将来社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学与科技、文化、艺术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都将走向一个大数据时代,教授学生要以此为支点,因势利导,不断融合,不断创新。在课程基础教学的范围内,努力营造一个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和学术空间,了解世界先进的加工技术,懂得设计材料的新趋向,为我们今后的加快发展提供充分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撑,是我们在本课程教学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象外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4

1.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

2.冷变形金属在温度升高时性能和组织的变化。

3.空间点阵和晶体结构的关系。

4.临界晶核和过冷度的关系?临界晶核的物理意义?

综合题:

(1)画出示意图说明奥氏体形成过程?

(2)画出示意图分析碳的浓度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奥氏体长大机制?

(3)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

推荐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录比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导师 篇5

班春燕,女,1973年出生,副教授。1996年在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获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轻合金电磁凝固、磁场作用下固态相变、大塑性变形法制备细晶金属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各一项。作为执行负责人,承担国家863项目一项和横向课题一项。此外,还参加了国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2006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15篇SCI收录,25篇EI收录。出版专著一部《轻合金电磁冶金》。

Tel:83681895,E-mail:bancy@epm.neu.edu.cn 崔建忠,1950年生,东北大学EPM材料电磁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政协常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曾获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2等奖和3等奖及冶金部科技进步2等奖,及其他各种奖励多项。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提高铝材质量基础研究,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和“外场作用下的铝合金凝固”课题组长。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高性能铝材与铝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担任 “大铸锭能量传输与宏微观缺陷的产生及控制”课题组长,在外场作用下的轻合金连铸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崔建忠同志在轻合金方面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专利6项。办公电话:02483681738电子邮箱:jzcui@epm.neu.edu.cn 曹富荣,男,1964年1月出生,1999年获得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项目1项,多项企业联合研究课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发表学术论文48篇,获得省级奖励1项。办公电话:024-83670183电子邮箱:caofr@smm.neu.edu.cn 陈礼清,男,1965年11月生,工学博士,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1年3月获东北大学材料学硕士学位;1995年3月获东北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7年7月~1997年11月,公派赴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合作研究,任助理研究员;2000年10月~2002年9月,公派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部材料制备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按期回国。兼任日本塑性加工学会会员、国际刊物《JMST》执行编委。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进入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研究方向为特种合金材料热连轧过程组织与性能的控制、先进钢铁材料的制备与组织性能表征、轻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成形及连接、金属基复合材料、材料织构现代分析与模拟等。在国内外期刊及系列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1部(美国),获省部委级科技奖励4次,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审查中2项。目前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以及与国有大型企业横向联合研究课题等。

办公电话: 024-83681819;电子信箱:lqchen@mail.neu.edu.cn 邸洪双:男,1958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1996年获得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短流程近终成形理论与工艺、材料成形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和金属板成形理论与工艺方面的研究。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塑性加工理论与数字化技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冷轧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2001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目前正在承担的课题有:“973”计划课题“短流程成形加工过程组织性能演化模拟”、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双辊铸轧快速凝固法制备高性能可冷轧镁合金薄带的基础研究究”、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双辊铸轧工艺制备细晶均质薄带材的研”,以及多项横向课题。发表论文140余篇,参编教材3部,专著1部、手册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联系电话:024-83688540,电子信箱:dhshuang@mail.neu.edu.cn 高彩茹,女,1965年11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1986年7月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成型过程中组织与性能控制、新材料开发。曾参加国家“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省科技攻关项目及与企业的横向科研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2项。

办公电话:024-83686412。电子邮箱:gaocr@ral.neu.edu.cn

丁 桦,女,1958年10月出生,现任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学位。辽宁省精品课程《材料成型金属学》的课程负责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金属材料系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曾先后任金加教研室副主任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成形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控制、超细晶材料制备及超塑性和材料成形过程及组织模拟。参加国家“863”、“973”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参加教学改革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科研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办公电话:83687744 电子邮箱:hding@263.net

杜林秀,男,1962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①材料成形过程组织性能控制;②结构钢纳米尺度下组织性能控制与纳米钢制备技术。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以及多项横向科研课题。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冶金科技特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80余篇。2002-2004东北大学优秀教师,2006获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教授课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Tel: 83683603,dulx@ral.neu.edu.cn 高建荣,男,1970年生,现任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液态金属的深过冷和金属功能材料。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正在承担的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26篇)。教授课程:《现代材料分析技术》。Tel: 83681915。电邮:jgao@mail.neu.edu.cn

高秀华,女,1966年11月出生,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1989年7月东北大学物理系本科,1992年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材料轧制理论与工艺、轧制过程组织性能控制技术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办公电话:83686419电子邮箱:gaoxh@ral.neu.edu.cn 管仁国,男,1975年6月出生,现任材料成型与控制研究所一级副教授。材料液态与半固态连续成形研究室主任。1998年7月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毕业,2000年、2003年、2004年先后获得东北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韩国浦项工业大学博士后。兼任中国半固态加工学术委员会委员、沈阳市科学博士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计划项目等函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半固态加工、铝与镁合金加工,镁合金生物材料等。获省部级学术奖励3项。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辽宁省基金等9项课题。共计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国家纵向项目10余项。

办公电话:83681463手机:***,电子邮箱:guanrg@smm.neu.edu.cn 何立子,女,1971年11月出生,2001年获得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在研项目:“1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及多项企业联合研究课题,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办公电话:02483681895电子邮箱:helizi@epm.neu.edu.cn

胡贤磊,男,1974年10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轧制工艺师副主任,副教授。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2007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兼任金属学会轧钢分会塑性加工理论和新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轧制过程的建模与控制、人工智能在轧制过程中的应用、中厚板和热连轧在线二级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负责和参与横向科研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专著3本。

办公电话:83686430电子邮箱:huxl@ral.neu.edu.cn。

矫志杰,男,1976年7月出生,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副教授。2004年9月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轧制过程的工艺研究及数学模型开发、轧制生产线的过程控制系统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先后参加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十多项。

办公电话:83686430电子邮箱:jiaozj@ral.neu.edu.cn

乐启炽,男,1968年11月生,博士,东北大学EPM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曾获东北大学优秀教师、东北大学“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场和超声场等外场激励下的镁合金凝固与成形以及新合金开发。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4项。负责完成国家“863”1项,省部级项目2项。目前主持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产业化应用。长期讲授“镁合金成形技术”和“传输过程基本原理”等课程;主编教材1部,合作撰写专著2部。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2项已授权。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EI收录28篇。

联系电话:***,024-83683312,电子邮件地址:QICHIL@mail.neu.edu.cn

李长生,男,1964年7月出生,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研究室主任。东北大学本科生《塑性加工力学双语课》主讲人之一。先后任抚钢薄板厂主任工程师、东北大学副教授、里斯本工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东北大学教授等职务。兼任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对外合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轧制过程数值模拟、先进硅钢材料轧制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

办公电话:83687749电子邮箱:lics@ral.neu.edu.cn

李宝绵,男,1963年生,现任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技术、电磁铸造技术等,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际合作及宝钢合作课题各1项,参加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40余篇。

办公电话:83681735,电子邮箱:bmlee@epm.neu.edu.cn

李建平,男,1958年11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副总工程师,研究员。RAL重点实验室“轧制过程实验研究开发平台”研究方向的负责人。1985年7月在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先后担任RAL材料成型过程自动化研究室副主任、RAL重点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兼任辽宁省塑性工程学会秘书。

主要研究方向为:1)材料成形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工艺模型开发;2)轧制过程实验研究设备的开发与应用;3)新一代控轧控冷的控制理论与技术;4)材料成形过程数据分析与检测技术。参编并出版教材2部。获国家冶金科学技术奖和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先后参加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课题1项,负责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协助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人。

单位:RAL重点实验室,办公电话:88545,***,邮箱:ljp@mail.neu.edu.cn 李英龙,男,1961年1月生,副教授,博士学位,东北大学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从事铝及其合金晶粒细化与连续凝固成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执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CR技术制备半固态材料组织演化与扩展成形机制”和AlTiC细化剂合成过程C-Al界面润湿与反应行为研究、国家973攻关项目子课题“凝固成形加工一体化数值模拟”,省基金项目“高细化性能AlTiC晶粒细化剂”、“Al-Pb轴瓦合金开发”和“彩色金合金制备”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应用超声分散Al-Pb双液相合金装置研制、超声驻波场耦合制备铝基表面复合材料和AlTiC晶粒细化剂合成机制与凝固成形研究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AlTiC细化剂合金线材的凝固及成形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先后在国外期刊和国内一级及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铝及其合金连续铸挤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应用3项,获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办公电话:024-83686459。手机:*** 电子邮箱:liyl@smm.neu.edu.cn

刘 越,男,1960年12月出生,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教授,2004年入选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承担了多项国防军工、国家863计划和省基金等项目以及企业横向课题任务。现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和《复合材料学报》编委等职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办公电话:024-83682551电子邮箱:liuyue@smm.neu.edu.cn 刘相华,男,195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新一代钢铁材料开发;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智能化轧制技术。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1)成功开发出超级钢并推进了其工业应用;(2)在刚塑性有限元中变分原理证明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开发了分析轧制过程的系列有限元程序;(3)提出轧制参数智能纠偏的学术思想,实现了板带钢轧制过程数学模型的智能调优;(4)在钢材品种开发、有限元模拟、轧制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成果已经应用于现场生产,为钢铁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表的研究论文被SCI、EI、ISTP检索的有500多篇,出版专著4部,论著被他人正面引用1000多篇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培养的研究生中有57人获得博士学位,40人获得硕士学位。

Tel: 83686409 liuxh@mail.neu.edu.cn

刘振宇,男,1967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先进加工工艺与理论。目前从事钢铁新材料与新工艺开发、先进合金的液固成形技术、组织-性能演变的模拟与控制及合金的腐蚀与防护等工作并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获得省、部科技进步奖4项。至2008年有50篇论文被SCI收录,60余篇被EI收录,论文的他引次数超过240次;出版专著和译著各1部,国际和国家专利各一项,应用软件两套。目前主持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及横向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办公电话: 83680571;电子邮箱:zyliu@mail.neu.edu.cn 骆宗安,男,1967年10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装备开发室主任,副教授,博士。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东北大学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材料成形力学(双语)》的课程负责人之一。1990年7月东北大学压力加工系毕业,先后任鞍钢工程师、东北大学讲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试验设备研制与开发、金属板成形理论与工艺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6授权专利6项,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科技攻关项目6项。办公电话:83686412电子邮箱:luoza@ral.neu.edu.cn

邱春林,男,1964年11月出生,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副教授。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材料成形工艺学》课程主讲教师之一。1986年7月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毕业。曾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剪切变形条件下取向硅钢极薄带材的研究》以及《宝钢2030平整机板形目标曲线优化》、《本钢热轧厂层流冷却新型控制方式研究》等十余项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本钢热轧厂层流冷却新型控制方式研究》获2007年辽宁省科技成果3等奖。《材料成型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获2006年东北大学教学成果3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材料成形新工艺和新技术;钢铁材料新品种开发;轧制过程优化以及轧制过程自动控制等。办公电话:024-83686419电子邮箱:qiucl@ral.neu.edu.cn

邱以清,1962年2月出生,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双辊薄带铸轧、材料成形及组织性能方向的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主要人员承担“973”和“863”课题各一项,省级课题3项。获得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办公电话:83681810,电子邮箱qiuyq@ral.neu.edu.cn 佟伟平,男,1966年9月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强磁场下金属材料的行为;纳米材料和微晶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大学引进人才基金、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2006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基金等研究工作各一项,并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多项其它重要项目的研究。近几年分别在《Science》、《Applied Physics Letters》、《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被引用达180余次。Tel: 83682376 wptong@mail.neu.edu.cn 王君,男,1965年10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1986年沈阳化工学院化工过程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成形过程自动化、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等。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材料成形过程的测量与控制》;

主持完成了首钢3500mm中厚板生产线自动化系统、唐山3500mm中厚板生产线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参加完成了863、973、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研制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40余篇。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办公电话:024-83688539,电子邮箱:wangjun@mail.neu.edu.cn

王国栋,男,1942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曾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轧钢》编委会主任委员、《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东北大学学报》、《冶金自动化》、《塑性工程学报》、《宽厚板》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长期以来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高技术项目(863)、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1项,已获专利7项,专著6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SCI收录70篇,EI收录130余篇。曾获得辽宁省科技功勋奖、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宝钢教育奖、辽宁省五一奖章、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振兴奖等多项奖励或荣誉称号。

办公电话:024-8368610,电子邮箱:wanggd@mail.neu.edu.cn

王平,男,1964年出生,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的半固态加工,轻金属的电磁冶金。讲授课程: 本科生专业基础理论课《材料成形力学》,《材料成形理论》主讲教师。承担项目:目前承担总装备部预研项目,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参加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被SCI, EI收录20多篇),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获得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Tel: 83681708 wping@epm.neu.edu.cn 王群骄,男,1868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单位: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0年7月 东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学位,1996年3月 东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2004年3月 东京工业大学(日本)物质科学创造专业 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1 钢铁材料的轧制与组织性能;2 镁合金板材的轧制与组织性能;3 新型功能材料氧化物薄膜的研究与制备。在国内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20余篇,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5项,参加国家“十一五”“863”“973”等项目多项。讲授课程:《轧制原理与工艺》《金属学与热处理》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有色金属热处理技术》专著,参编冶金工业出版社的《特殊钢轧制》专著等。办公电话:024-83683312;传真:024-83681758;电子信箱:wang-qunjiao@epm.neu.edu.cn 王 强,男,1971年4月出生,2001年3月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铸造学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三届磁场下材料加工与分析国际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流体力学及其应用技术、强磁场条件下的材料成形与控制、外场作用下的冶金传输原理与控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近40篇次,做国际会议做特邀报告5次。获得美国、欧洲和日本发明专利一项和中国发明专利五项。2001年9月、2002年11月连续两次荣获日本金属学会优秀论文奖。2003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4年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办公电话:024-83681726,电子邮箱:wangq@mail.neu.edu.cn

张福波,男,1970年12月出生,博士,副教授。1993年在大连铁道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在东北大学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液压系统智能控制及故障诊断、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40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机械设计手册》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办公电话:024-83681811,电子邮箱:zhangfb@ral.neu.edu.cn 王昭东,男,1968年12月出生,博士毕业,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负责主讲本科生课程“钢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和研究生课程“材料加工过程的组织性能控制”。目前主要从事板带钢热处理工艺、设备的研制和开发、超快速冷却设备的研制和开发、微合金化高强度低合金钢的钢种研制、控制轧工艺开发以及相关的物理和力学冶金研究。作为项目主要参加人参加了国家973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和国家863项目“500MPa级碳素钢先进工业化制造技术”,同时还承担了鞍钢、宝钢等企业的横向推广项目,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一项,三等奖一项,主持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套辊压式淬火机,并在临汾钢铁有限公司获得成功,打破了国外对本项技术的垄断,目前这个项目已在国内宝钢、唐钢、酒钢等企业得到了推广。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已第一作者被SCI、EI检索的10余篇。

徐建忠,男,1964年7月出生,1997年获得东北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根据重点实验室教授,2007年入选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现承担的科研项目:涟钢冷轧产品板形缺陷成因及控制研究;港陆1250mm精轧机组板形设定控制系统开发;济钢1700mm热轧厂粗轧机能力校核及负荷分配优化技术研究;迁钢2160mm热轧过程控制系统的消化吸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14篇,EI检索30篇;荣获国家、冶金局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办公电话:02483677928,电子邮箱:xjzyyh@263.net 吴迪,男,1952年6月出生。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76年于东北工学院加工系大学毕业。198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工学院。198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从事型钢轧制理论与工艺研究,在孔型设计、轧制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与仿真、辅助孔型设计方面有专长。中国轧钢学会大中型型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发明1等奖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本。曾从事的课题:H型钢轧制理论与工艺;型钢连轧予张力式智能化微张力控制系统;宝钢1580轧机硅钢轧制工艺研究;高速铁路用重轨轧制研究;宝钢高速线材厂高线生产过程模拟仿真研究;钢铁材料连铸-热轧过程组织性能预报;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镀锡板退火及平整轧制工艺研究。办公电话:86425电子邮箱:wudi@mail.neu.edu.cn 辛啟斌,男,1958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耐磨材料组织性能与工件制造、铸造过程计算机应用(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和铸造模具CAD/CAE)。完成科研10余项,其中有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开发项目等。科研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2项,获冶金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研究开发的稀土硼合金耐磨铸铁球在辽宁、黑龙江和青海等地6家企业投入生产,创造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表论文30余篇(EI收录1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材料成形计算机模拟》教材1部,参编《材料成形工艺学》教材1部。教授课程:《材料成形计算机模拟》、《材料成形工艺学》、《金属液态成形工艺设计》。Tel: 83682590 xinqb@smm.neu.edu.cn 许光明,男,1966年7月出生,现任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加工专业教授。1988年7月东北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毕业,1991年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轻金属的电磁铸轧、镁合金复合材料、计算机仿真,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目前正在研究的科研项目有:国家“973”项目镁合金的电磁铸轧,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镁合金板材的研制”,辽宁省镁办公室项目“高性能镁合金板材的研制”。

办公室电话:83681735,电子邮箱:xu_gm@epm.neu.edu.cn

张国志,男,1953年2月生,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教授。1974年入东北工学院铸造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东北工学院铸造专业硕士研究生,198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先后任铸造教研室副主任、材料系副主任, 现任材料成形研究所所长。兼任辽宁省铸造学会副理事长, 沈阳市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铸造合金、凝固理论与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科学基金项目2项,军工“十一.五预研项目1项,企业合作科研课题多项。在“金属学报”、“材料研究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铸造”“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材料成形模具设计>>教材一部。参加编写<<造实用手册>>一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项。

办公电话:83687736 电子邮箱:zhanggz@smm.neu.edu.cn 许云波,男,1976年5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200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金属热加工过程组织性能控制、新材料开发和人工智能在材料成形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十五期间完成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十五”国家重大装备研制项目“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核心轧制技术和关键设备研制”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物理冶金和人工智能的热轧钢材组织性能预测”等国家级课题和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在热加工过程中的金属组织演变及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理论和组织性能预测应用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2项,获沈阳市及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项。目前主持或承担国家纵向科研5项,横向课题7项,项目累计总经费达3000万。办公电话83686873;电子邮箱:xuyunbo@mail.neu.edu.cn

于福晓,男,内容略。

张殿华,男,1963年2月生,现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主要研究方向:材料成形过程控制数学模型,材料成形过程自动化,材料成形过程智能控制,材料成形过程系统辨识与仿真。承担并完成了“新一代多功能热力模拟实验机研制”、“2150热轧机智能优化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产业化应用” 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主持完成了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机架冷连轧机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首钢中厚板轧机AGC计算机控制系统”、“攀钢国产1450热连轧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应用”等百余项大中型材料成形自动化工程项目。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专利8项,主编教材1部。“国产1450热连轧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与应用”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钢中厚板轧钢厂四辊精轧机液压AGC”获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现代大型厚板轧机轧制工艺、设备及自动化系统集成”获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智能化数字处理信息系统”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0年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辽宁省学科带头人,2003年获第四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为2004年百人层次专家,获2005度政府津贴。2007年获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

办公电话:024-836864电子邮箱:zdhua@mail.neu.edu.cn

张红伟,女,1970年11月出生,2001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EPM实验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场下冶金传输过程数值模拟及凝固组织预测。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并参与973,863及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办公电话:024-83684941,电子邮箱:hongweizhang@epm.neu.edu.cn

张晓明,男,1965年5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 实验室教授。1990年1月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短流程近终成形理论与工艺、材料成形理论与新技术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项目18项,撰写著作1部,发表论文70余篇。

办公电话:83681810,电子邮箱:zhangxm@ral.neu.edu.cn

张雅静,女,1964年10月出生,材料成型研究所副教授。1987年7月东北大学材料系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材料,纳米软磁材料,高温合金等。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办公电话:83682551 电子邮箱:zhangyajing1029@gmail.com 赵德文,男,1946年3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学位课-“现代材料成形力学“课程负责人。1970年7月东北大学金属加工系毕业,后任助教。1980东北大学塑性加工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现代材料成形理论及应用;2.减量化轧制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3.金属成形中的压合条件的研究与模拟。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它国家纵向科研、合同科研6项.办公电话:83686423,电子邮箱:zhaodw@ral.neu.edu.cn

赵宪明,男,1965年6月出生,现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技术与新工艺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兼任全国小型型钢学术委员会委员、《塑性工程学报》编委。1987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系毕业,1995年6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低成本、高强度钢材生产技术开发;型钢轧制理论与工艺;材料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与优化;材料成形新技术与新工艺研究及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设备、工艺开发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明专利3项,参与编著2部,主持和参加国家863及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

办公电话:83688544,电子邮箱:zhaoxm@ral.neu.edu.cn

赵志浩,男,1976年12月出生,2005年获得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从事轻合金电磁铸造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开发的低频电磁立式与水平铸造技术是近年来铝合金制备领域的亮点。先后参与了大铸锭能量传输与宏微观缺陷的产生及控制、超高强高韧铝合金产业化技术与装备研究等国家级课题多项。参与了与美国铝业、日本轻金属等世界知名企业的国际合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军工课题一项,国家新教师基金一项,东北大学博士后基金一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办公电话:02483687734电子邮箱:zzh@epm.neu.edu.cn

朱伏先,男,1946年1月出生,现为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1970年7月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毕业,先后任压力加工原理教研室主任、金属压力加工系副主任等职。兼任中国金属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委员、《钢管》杂志编委。多年来,主要从事材料成形工艺、原理及钢铁新材料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和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的课题研究,先后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办公电话:024-83686421;电子邮箱:zhufuxian@163.com

祖国胤,男,1977年1月出生,2005年获得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于东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理论,并在多孔泡沫金属材料的强韧化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科研基金1项,辽宁省企业博士后项目1项,完成了多项企业联合研究课题,并参与了多项国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办公电话:024-83686462,电子邮箱:zugy@smm.neu.edu.cn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6

数控加工专业申报四川省技工院校重点专业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组建4年以来,在给及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区域路桥机械产业发展贡献了优秀的技能型人才。现就我校数控技工专业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办学基本情况

新津县技工学校始建于2007年,在市县两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学校于2007年11月动工兴建。按照学校于园区对接,专业与企业对接的理念,县委政府果断决策把新学校选址在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工业园区,表现了县委政府对发展技工教育的决心和气魄。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累计投入1.25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和发展,其中专业设施设备投入达1450万元,仅机械制造类专业设备投入即达到746万元。学校建于工业园区,实现了三大资源整合。一是学校与园区的资源整合,促进学校开展订单培养和员工培训,二是学校与企业资源整合,为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促进学校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式教学;三是人社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壮大了学校办学实力,减少了区域内的无序竞争,提升了学校的基础能力。

学校现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37480平方米,在校生规模2433人,专任教师119人,开办有数控加工,机床切削加工,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四大类九个专业。

学校数控加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在校生351人,专业设施设备300多万元,校内外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习基地15个。有数控车床16台,数控铣床8台,普通车床20台,加工中心1台以及部分辅助设施设备。

二、厚实的区域经济基础,强大的产业发展支撑

近年来,新津县域经济快速规模发展,特别是路桥机械产业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园区内现有路桥机械企业15家。随着生产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高铁项目的上马,各类企业生产方式都在逐步向数控加工转型,据统计,15家企业中,现有数控岗位400多个,尤其以腾中重工、新筑路桥为龙头。为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学校紧紧抓住落户工业园区的优势,主动寻求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办学水平和实力。一是2009年1月,学校邀请园区10户主要路桥机械企业老总,成功举办了校企联合办学及生产性实训开训仪式,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显勇出席并致辞。拉开了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大幕。四年来,学校尝试了共建实训基地、岗位体验基地、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既有艰辛和委屈,也尝到了合作的甜头和喜悦。

学校与园区内三家企业达成了深度合作企业,一是与光辉公司达成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协议,学校提供400万元设备,2500平方米场地;企业提供600万元设备,10000平米厂房40位技术工人,共同组建成一个大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常年开展生成性实训。二是与成都鑫桥预应力有限公司达成共建数控加工学徒式教学基地,学校提供300万元设备,2000平米场地,企业提供5000平米厂房,3003万元设备,150万流动资金,15位技师组成学徒式教学基地。三是与新筑路桥达成共建现代制造业员工培训基地协议,学校提供13亩土地,教学用房3000平米,部设施设备,企业委派若干技术人员、工程师,组建现代制造业员工培训基地,面向园区企业在职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校企合作办学,为数控加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思路,也助推了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该专业学生都屡有斩获。

四、优化的专业课程设置,高效的技能实训管理

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是,满足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需要,抓住技能这个核心,兼顾学生就业转岗和覆盖行业主要岗位要求。为此,我们设置了基础模块、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三大类课程,四年的实践证明,这一课程设置符合了当前路桥机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学生就业后转岗和岗位提升的需求。

我校十分重视技能实训管理,要求技能实训管理要做到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为此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办法,一是扎实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尤其是注意实训小组长的培养、使用和管理,通过小组长来达成实训中的管理目标;二是使用项目任务书,通过任务书下达实训任务、提出实训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和检测要求,;三是实训任务书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整体提升学生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领先的队伍建设思路,良好的学生成才质量。

学校建设,队伍是根本。袁胜老师赴德国学习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以及学校其他师资队伍建设举措,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快速提升和发展。

2009年以来,学生在省市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了有益的成绩。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我们将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全面践行“寓学于工,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加大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专业基础能力,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加强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建设一流的数控加工专业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7

1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介绍

1.1 500kV和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1.1.1 主要技术条件

表1为500kV和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主要技术条件。

1.1.2 基本方案分类和模块划分

500kV和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按照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形式 (断路器形式) 划分基本方案。50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包括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IS) 、HGIS、瓷柱式断路器、罐式断路器4个基本方案;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包括GIS、瓷柱式断路器、罐式断路器3个基本方案。

500kV和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手段。按照影响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因素可将基本方案划分为6个基本模块, 即500kV配电装置、220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和35 (66) kV配电装置、高抗、站用电和主控楼模块。

综合考虑电压等级、主变压器容量、无功补偿、出线回路和方向、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设备型式、配电装置、控制及远动、建筑面积等条件进一步划分子方案和子模块, 即500kV设13个子方案, 41个子模块;330kV设5个子方案, 19个子模块。

具体工程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子模块为基础, 进行调整和拼接, 方便地得到具体工程的设计方案, 确保了典型设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1.3 主要技术特点

500kV和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确定了变电站初期按少人值班设计, 留有远期实现无人值班接口和功能配置的设计原则;统一了主控通信楼内房间的设置和配电装置的间隔尺寸;合理确定了各级电压短路电流水平, 对二次设备组屏、视频安全监视系统等提出了设计原则;优化了变电站消防设计, 确定了惟一的“标识墙”设计方案。

1.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为500kV和33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 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由于各地区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环境条件、技术特点、设备类型、造价水平、运行习惯等差异很大, 所以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采用了“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分步实施”的工作方式。

1.2.1 主要技术条件

表3为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的主要技术条件。

1.2.2 设计方案分类

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按3个层次进行分类:第一层次按变电站布置方式分为户外站、户内站和半地下站;第二层次按配电装置形式分为AIS (空气绝缘) 配电装置和GIS (气体绝缘) 配电装置;第三层次按变电站规模分为终端站、中间站和枢纽站。

按照变电站布置方式、配电装置型式和变电站规模进行分类后, 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共有13个, 其中有8个户外站方案, 5个户内站方案;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共有10个, 其中有3个户外站方案, 5个户内站方案, 2个半地下站方案。

推荐方案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手段, 在各方案中设计了“基本模块”和“子模块”, 实施方案或者具体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基本模块”拼接和“子模块”调整, 方便地形所需要的设计方案和概算。

1.2.3 主要技术特点

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原则上按无人值班 (可少人值班) 设计, 110kV变电站按无人值班设计。

推荐方案统一了设备选型的要求, 确定了计算机监控和直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规范了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的设计;确定了唯一的“标识墙”设计方案和建筑外立面设计原则, 提出要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方案。

注:部分方案由于主控制楼与配电装置室为联合建筑, 故无单独的主控制楼建筑面积指标, 表中以“-”表示。

1.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4、表5为220kV变电站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注:部分方案由于主控制楼与配电装置室为联合建筑, 故无单独的主控制楼建筑面积指标, 表中以“-”表示。

1.3 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

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主要由导线截面、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决定, 如各工程的设计条件基本相当, 杆塔是可以通用的, 所以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主要内容定位在对应一定的导线截面、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的组合, 设计出一套系列化的典型设计杆塔。

1.3.1 主要技术条件

(1) 线路回路数有2种: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

(2) 地形条件有2大类:平地 (含河网泥沼) 和山区 (含丘陵、山地和高山大岭) 。

(3) 海拔高度有3种情况:500、220kV和110kV线路的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下;330kV线路的海拔高度按1000m以下、1000m~1700m和1700m~2500m。

(4) 杆塔形式:单回路直线塔采用酒杯塔和猫头塔, 耐张和转角塔采用干字型塔;双回路采用鼓型塔;110kV线路采用角钢塔和钢管杆。

(5) 导线截面:此次典型设计500kV线路部分考虑采用4×400mm2和4×630mm2两种导线;330kV线路考虑采用2×300mm2和2×400mm2两种导线;220kV线路考虑采用2×300mm2、2×400mm2和2×630mm2三种导线;110kV线路考虑采用1×240mm2、2×240mm2和2×300mm2三种导线。

(6) 气象条件:经过分析和研究, 对典型设计的设计风速和覆冰厚度组合归并选择如表6所示。

1.3.2 主要模块的划分

按上述设计条件的合理组合, 共有36个设计模块, 486种塔形。具体设计模块及塔形情况见表7。

1.3.3 主要技术特点

输电线路典型设计根据调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杆塔规划, 根据地形 (山地或平地) 以及转角的需要。增加了杆塔塔形数量。经分析比较, 杆塔利用系数在山区由0.80左右提高到0.85以上, 在平地由0.85提高到0.90以上。合理的杆塔规划降低了工程耗钢量, 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造价。

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充分借鉴了各地区成熟的经验和设计成果, 认真总结了多年来输电线路在建设、设计方面的经验, 吸收了“V型串”、“全方位长短腿”等优秀成果;对杆塔塔头部分、塔身坡度、传力线路、节点连接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线路走廊宽度, 提高了线路耐雷和耐污秽水平;考虑了带电作业和架空地线复合光缆 (OPGW) 架设等方面的需要, 进一步提高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 设备制造和材料加工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继续增大, 典型设计工作和集中招投标工作的不断深入, 目前在设备制造和材料加工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

电站典型设计以假定的外部系统条件开展设计, 未规范变压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参数的选择, 所以实际工程中变电站主设备参数不统一, 加大了设备制造成本, 影响了设备供货进度, 进而增加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

2.2

变电站典型设计按照各厂家的设备均能适用的原则进行平断面布置, 但在工程实际中, 各厂家的设备在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上存在很多差异, 无法通用互换。给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不便。

2.3

由于市场机制未建立, 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限制了铁塔加工材料的升级, 制约了高强钢等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影响了我国输电线路科技水平的提高。

2.4

由于参数选择和铁塔形式的不规范, 极大地限制了设备制造和铁塔材料加工的批量化生产, 因而导致变压器、电抗器等大型设备由于局部细节参数的不断变化而投入大量科研人员修改设计。设备型号繁多, 通用性差, 维护成本高;铁塔加工图一个工程一次校样, 重复使用率极低, 加工周期过长。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的成功实施并推广应用为变电站设备制造和输电线路材料加工带来许多积极地影响。通过对变电站设备和铁塔材料开展类似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 可以进一步统一设备规范, 减少设备形式;方便集中规模招标、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降低设备制造加工成本, 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增强设备的统一性和通用性, 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编制统一的集中规模招标的招标书 (技术部分) 创造条件。典型设计为变电设备制造的规范化和输电线路铁塔加工材料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施方案。

3 可供规范设备制造和材料加工借鉴的经验

3.1 周密详细的工作策划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工作开展前进行了周密的策划, 首先确定各项工作的步骤、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和时间进度, 并征求各参与设计的单位以及有关生产、调度、施工等单位的意见, 策划方案确定后, 就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安排有序开展, 确保了在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典型设计工作。

3.2 成立专门的工作组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成立了以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为组长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为副组长单位、各相关设计院为成员单位的典型设计工作组, 以加强协调组织工作。

3.3 依靠权威的技术支持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有关设计单位的知名设计专家组成了技术专家团队, 共同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特别是技术方案的分类、技术难题的解决、技术路线的确定等重大技术问题, 均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 保证了典型设计方案的适应性和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这是典型设计技术方案成功的关键。

3.4 建立定期协调会议制度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按照总体计划安排, 定期召开设计协调会议, 及时协调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3.5 建立开放式的研究体系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建立了开放式的研究体系, 从方案策划、技术方案分类、设计中间成果、最终成果等各个阶段均开展了广泛的调研, 充分听取各地区基建、生产、运行单位以及设备制造厂家的意见, 确保了典型设计的合理性。

4 典型设计对输电线路铁塔材料加工的影响

4.1 为铁塔批量化生产创造条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开展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铁塔施工图的编制工作, 同时开发相关的软件, 形成完整的铁塔单线图、司令图和施工图信息库。这为铁塔材料加工的批量化生产带来了可能性, 有利于促进生产厂家提高生产工艺质量,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2 推进铁塔材料的升级换代

典型设计可以促进铁塔材料的升级换代, 加快高强钢在铁塔上的应用。国际上在输电线路杆塔材料方面, 有许多国家已经采用了比我国强度高得多的钢材。日本的1000kV特高压线路的铁塔中, 辅材采用角钢SS41或STK41型钢, 主材采用钢管SS55或STK55 (屈服强度450MPa) 型钢;欧美国家也曾采用过GR65 (屈服强度450MPa) 级别钢材。而我国输电线路的铁塔中仍以Q345为主, 仅在西北750kV输电线路中才少量采用了Q420高强度钢。经初步测算, 使用高强钢可降低铁塔造价8%左右。输电线路铁塔采用高强钢可有效提高我国输电铁塔设计的技术水平, 使我国的铁塔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 可以有效节省工程投资,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使用高强钢积累经验。

5 对规范变电站设备制造的建议

规范变电站设备应从变电站的技术水平、布置以及造价影响较大的主要电气一次、二次设备入手。

5.1 电气一次主设备

对于变电站电气一次主设备, 应统一、规范设备参数, 设备的外形和尺寸以及设备的安装尺寸。具体要求如下:

(1) 一规范与电力系统条件和外部接口有关的参数, 如变压器的电压组合、阻抗电压,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数量、容量和测量准确等级等。

(2) 统一规范与设备可靠性和设备本身性能有关的参数, 如变压器的损耗、噪声, 断路器的额定机械特性等。应按照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和机械行业有关制造标准开展有关工作, 不应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性和高可靠性, 而应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设备初期投资和设备长期运行费用, 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 以设备寿命期内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统一。

(3) 统一规范设备外形和尺寸, 特别是影响变电站平断面布置的设备长、宽、高尺寸以及设备套管、端子的位置, 如变压器的长、宽、高尺寸和各侧套管位置, 干式并联电抗器的直径, 并联电容器的围栏尺寸等。同时应按照变电站典型设计平断面布置方案, 对各设备的外形和尺寸进行效验布置, 并修改影响通用互换的设备外形和尺寸。

(4) 统一规范设备安装尺寸, 尤其是主变压器、断路器等互换可能性大的设备的安装尺寸。设备厂家之间应加强协调, 使同类设备在安装要求上趋于一致。同时设计单位应采用通用化的设计方法设计设备基础或支架, 使其能够适用于各个厂家。另外, 需对设备接线端子的外形、材质、安装尺寸进行统一。

5.2 电气二次主设备

电气二次主设备典型规范的工作范围是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应统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范围、通信网络结构;统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变电站层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统一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防护等级、通信接口等;统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变电站控制室的设备配置和布置形式;统一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屏柜尺寸、形式、名称、标识、颜色等;统一规定二次设备的屏柜端子排顺序, 逐步确定IEC61850示范工程系统的技术规范, 开展推广基于IEC61850国际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6 结论

6.1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推广应用不仅仅是对电网工程设计的一次革命, 而且也会对我国的变电站主设备制造和输电线路材料加工产生巨大影响。

6.2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为规范变电站设备制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规范变电站设备制造, 可以大大减少设备形式, 降低设备制造加工成本, 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

6.3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为铁塔材料加工带来积极的影响, 为铁塔批量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也大大减少了铁塔生产厂家绘制加工图的重复性工作。

6.4

通过开展变电站主设备规范工作和输电线路的铁塔材料的升级换代, 可以大大提高电网工程的技术水平和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摘要:本文介绍了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的主要技术条件、方案划分和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目前设备制造和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规范变电站设备制造和材料加工借鉴的经验以及典型设计对输电线路铁塔材料加工的影响;提出了对规范变电站设备制造的建议 (包括一次主设备和二次主设备) 。

关键词:变电站,电网工程,典型设计,材料加工,设备制造,主设备

参考文献

[1]郭日彩, 李明, 徐晓东等.加快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与建议[J].电网技术, 2005, 30 (2) :23~29.

[2]刘振亚.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 (2005年版) [Z].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3]郭日彩, 李宝金, 李明, 500 (330) kV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与应用[J].电网技术, 2005, 29 (20) :29~37.

[4]郭日彩, 许子智, 李明.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J].中国电力, 2005, 38:1~8.

[5]DL/T5218-2005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篇8

关键词:CDIO;工程材料与加工;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彦霞(1979-),女,河南南阳人,广东白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副主任,讲师;雷萍(1964-),女,四川都江堰人,广东白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助理院长,讲师。(广东?广州?51043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白云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63-02

工科历来是人们青睐和报考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工程教育是最受重视的高等教育组成之一,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工程界和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在1600万美元资金资助下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CDIO国际合作组织。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随着CDIO的引入,我国已经超过30所高校引入CDIO模式,部分高校正在进行CDIO的试点工作,广东白云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10年引入CDIO模式,作为我校首批进入CDIO试点的课程“工程材料与加工”,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CDIO模式下“工程材料与加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理念

“工程材料与加工”是高校工科机械类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大学阶段接触较早的一项工程实践训练,该课程工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有广度而无深度,涉及设备繁多,但历年来课时较少。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按照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2.教学目标

结合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将教学大纲的内容设计为两大部分:理论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比如在“铸造”这一篇,理论知识包括:了解液态合金的充型;了解铸件的凝固与收缩;了解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以及质量控制;掌握铸铁件的生产;熟悉铸钢件的生产;了解特种铸造;了解先进铸造技术;重点掌握合理地控制铸件的凝固、铸造内应力及铸造的工艺,掌握灰铸铁的生产包括牌号、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熟悉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的生产和应用。能力培养包括:具备查阅工艺手册及合理选择铸造工艺参数的能力;具备阅读并分析铸造工艺图的能力;能根据零件特点合理选择铸造方法及工艺;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过程的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CDIO的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理论,与本技术领域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专业性知识,本专业前沿知识理论;个人专业技能和态度,问题解决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及专业态度;人际交往能力,即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能力;在充分理解社会、商业背景下进行系统工程实施的能力。这些教学内容的设计显然和CDIO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工程材料与加工”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内容有广度而无深度,叙述性的内容多,琐碎、易懂,但难以形成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概念多,头绪多,内容枯燥无味。而传统的教学多是采用板书,辅以挂图、投影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效率低、课程信息量小,难以解决信息的快速更新,更难以引起学生对此门课的较大兴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不断涌入,也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成多媒体课件,辅以动画,生产现场视频,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学习到更多的信息和内容,而且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尽可能新的课程相关资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正如CDIO要求的一样提供该课程前沿知识理论。根据经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同时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而自己交流内容的70%。随着CDIO教学方法的引入,学生普遍反映极大地强化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而且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结合。随着我校“3+1”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课程教学时间相对更加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重点内容讲解透彻又能顾及到基本信息面,这成了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课内讲解与课外自学相结合,课内时间解决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易于理解的部分略讲,难点的部分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得当。同时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指定部分内容,由各组推选学生代表进行内容的设计、讲解,教师再进行详细地内容解析和点评,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感觉,学会换位思考,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同时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增加工程实践的内容。学科知识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进行分类的,工程实践是综合的。大学生综合资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各个教学环节的支撑,其中实践性教学是工科院校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课程中能采用实例讲解的尽量不用文字说明;能够创造条件进行动手操作的尽量不采用理论讲解;没有条件实际动手、操作性又很强的尽量采用生产现场操作视频。由于“工程材料与加工”课程的特点是在总结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技术的操作性强,根据此特点设计工程实践基地,尽可能让学生能动手体验技术特点及要领。比如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材料的组织观察中,传统教学中这个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很难了解这项实验在将来生产实际中有何用处。在课外实验中,让学生借助金相显微镜对断裂的零件进行各方面分析,进而确定材料及断裂原因,并形成书面报告。这就要求学生综合设计流程,进行断口分析,磨金相,观察金相,这样的实验不仅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把零散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利用,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评价体系设计。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方式,命题多采用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但很难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部分学生通过考前突击记忆的方式也能拿到高分,很难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校初步将考核成绩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平时作业部分和考勤,第二部分是设计性实验部分成绩,第三部分是试卷成绩。试卷命题改变传统记忆性的内容,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客观题部分,比如工艺分析和计算等,实际生产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路线设计等。这样三部分结合不仅考核出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且客观题及设计部分又可以反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符合CDIO标准中关于学生考核中能力考核的标准。

二、结束语

我校在CDIO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工程材料与加工”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的改革和探索,探讨了该课程CDIO培养模式。然而CDIO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将深入此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为CDIO教育模式在本课程的实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Z].2001.

[2]汕头大学工学院.CDIO标准及考察的关键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3]张有声.关于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4).

[4]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5).

[5]吕知清,傅万堂,等.“锻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践性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0,(5).

[6]姜英,陈宗民.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研究[J].铸造设备与工艺,2009,

(2).

[7]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兼谈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0,(11).

[8]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3).

[9]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

上一篇:工商系统喜迎建党九十周年演讲稿下一篇:2022第二学期教研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