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2024-06-10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精选11篇)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1

摘要:矿物学是矿物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内容综合了多个学科门类的知识。学好矿物学这门课, 对矿物加工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矿物加工或相关的工作、科研都大有益处。根据教学经验, 简要总结了几点提高矿物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矿物学,矿物加工专业,教学体会

矿物学是矿物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内容涵盖了晶体化学、结晶学、地质岩石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门类的知识。学好矿物学, 对矿物加工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如物理选矿、非金属矿加工与利用、界面分选等课程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矿物加工或相关的工作、科研都大有益处。但要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 却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门课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对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很抽象枯燥。而且由于专业设置问题, 这门课的学时比地质类专业要少得多、没有相关的实验课, 学生在学习矿物学各论时也往往是纸上谈兵、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

所以, 如何在相对较少的学时、缺少相关实验课的条件下,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矿物学这门课的知识, 是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给矿物加工专业本科生讲授矿物学的经验, 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矿物学的主动性

平心而论, 矿物学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的同学都显得比较枯燥无味, 所以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接受、背书, 主动思考的意愿不强。这样的状态, 其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太好。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授课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宏观方面出发, 认识矿物学的重要性

矿物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对于矿物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矿物资源品种繁多, 许多矿物资源都是具有重要的战略物资, 但中国的大多数矿物都是品位低、储量低, 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矿物资源如稀土、优质炼焦煤都面临过度开采、日趋枯竭的危险, 掌握好矿物学知识、合理利用和保护好珍贵的矿物资源是矿物加工专业的同学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 结合专业特点, 认识矿物学的重要性

矿物学中的许多知识都与矿物加工专业息息相关, 对于矿物加工专业的学生来说, 只有掌握好矿物学的知识, 了解矿物的构成、理化特点, 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种矿物加工工艺的本质和特点、对矿物加工知识掌握得更加系统全面。授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正在学习的矿物加工课程举一些相关的例子, 如在介绍矿物的解理时可以结合矿物加工中矿物的破碎来讲解。

3. 成立学习小组,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 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在不同的阶段, 根据每个小组的兴趣, 给学生分配一些 (或学生自己提出) 与矿物学、矿物加工都有关的小专题, 让学生自己讨论完成 (教师可予以指导) , 在适当的时候, 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由授课教师作点评。笔者的经验表明, 这样做可使课堂授课内容不枯燥,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做好课堂授课工作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授课教师除了要对所授知识全面掌握、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外, 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为矿物学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一些逼真的三维动画, 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各晶系晶体的发育等。现在的授课课件大都以PPT的形式出现, 许多教师都是把自己的讲义照抄的课件上, 课件显得文字内容过多, 无形中教师会加快授课速度, 学生对许多内容来不及消化。许多教师的经验表明, 比较好的多媒体课件应以各讲的知识点为骨架, 注意各知识点的承上启下关系, 图片、动画等应占多数篇幅, 结论性的文字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出现, 需要重点强调内容可由教师板书, 详细的解释和其他枝叶性的内容教师口述即可。

2. 适量的课堂提问

现在的课堂中通常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 每堂课都有近10次或以上的当堂提问, 而且有的提问都是有相当深度的, 教师会认为多提问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但提问过多学生有时会产生厌烦情绪, 尤其碰到有深度的提问又不会回答时, 那种心情可想而知;有的教师几乎不提问, 认为把要讲的内容讲解完就可以了, 几乎不提问,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方式, 这种情况下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经验表明这两种情况都应避免。个人认为, 教师每堂课的提问以4~5次为宜, 提问的深度和难度中等即可, 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不分散, 又不至于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一些有深度和难度的问题, 最好以思考题和作业的方式留给学生, 由教师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讲解。

3. 认真批阅课后作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课后作业是一种促进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学模式大改革的今天, 这种手段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教师可以通过评阅学生的作业,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发现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存在误解。现阶段, 一门课的听课学生动辄100人左右, 批阅这么多的作业确实很辛苦, 这需要同行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和心血。

三、充分利用实习机会

矿物加工专业三年级的学生都要在学年末进行一次生产实习, 这也是促进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矿物学知识理解的好机会。

1. 矿物学知识与现场实际相结合

笔者基本上每年都要带队进行生产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将矿物学知识与现场矿物加工工艺结合起来, 学生根据生产单位所加工的矿物的种类、性质来了解生产工艺, 既能提高学生的实习深度, 又加深了对矿物学知识的理解。

2. 创造与现场生产人员交流的机会

在矿物加工行业, 许多生产单位都存在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 操作工人们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但理论知识比较少, 只知道应该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根据这种情况, 可与生产单位协商, 让学生们分组与生产工人进行技术交流, 学生们可以结合生产单位所加工的矿物的种类、性质对生产工艺进行讲解, 工人师傅可以把实际经验传授给学生, 互相促进。笔者进行过几次这样的尝试, 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对于矿物加工专业来讲, 矿物学是一门融合了多种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于该专业的本科生学好后续的专业课程有巨大的帮助作用。良好有效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心愿。

参考文献

[1]刘利清.“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体会[J].中国林业教育, 2008, (4) :45-47.

[2]李华.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4) :34-36.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2

2. 熟悉基础理论:矿物加工类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学科的学习与掌握,如: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和能源等课程的理解与领悟。

3. 了解先进技术:矿物加工类专业需要学生紧跟着行业发展动态,不断了解并掌握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如分选技术、先进的分组压力过滤设备和超声波旋流分离等。

4. 增强实践经验:矿物加工类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如开展相应的实验和现场调研,熟悉相关的加工设备及工具,加强实践操作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3

【摘要】针对矿物加工专业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选矿问题过程中,采用试验研究过程和方法尚存在较多问题,提出对矿物加工专业试验研究方法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来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等工程素质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理论教学课程设置到各项实习和实践活动以及专任教师的素质发展方面的教学改革,有针对性提出提高学生工程素质的措施和方法,使矿物加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整个试验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中都能有所体现,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矿物加工 工程素质 试验研究方法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点项目“矿物加工工程”;西安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矿物加工专业‘一体化、双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G14090)。

【中图分类号】TD92-4;G6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70-02

《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原为《矿石可选性研究》,因矿石可选性研究的针对性较强,且不能更好的反应目前矿物加工专业课程处理对象的范畴和科学发展情况,改为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并将课程列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新体系的专业主干课程。目的是通过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学习,使学生掌握矿物加工过程中各种选矿方法的试验研究工作的方法和试验研究结果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该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将来从事矿物加工生产、设计与科研工作的能力,该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并且随着国内外矿物加工领域内的科技成果的大量涌现,课程内容知识的更新与补充不断加强。本文就《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大学生自主性强,具有鲜明的个性,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量化,且大学学习是在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学习,而又是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的开始。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网上冲浪碎片式学习机会增加,促使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灵活多变,与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制定完善的《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课程存在问题是:课时量大,内容学生课程和后续课程有重复,专业面窄,信息量小,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教学改革要求加强基础,大量压缩专业课时,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面,增加信息量。为此,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对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结构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调整,将总学时由原来的48学时精减到32学时。制订符合我院教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矿物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符合新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培养具有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教学大纲改进主要体现以下四大特点:

1.在内容上围绕各种试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深入浅出,打好基础,在应用于矿物加工试验的基础上能扩展到其他相关(化工、冶金、材料、环境等)专业应用领域,充实教学内容。

2.在结构体系上主要围绕对试验组织、安排、实施和试验结果处理的基本阶段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注重基本试验理论,基本试验技能训练,兼顾矿物加工特色,处理有色、黑色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等特点,同时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新的研究对象,拓宽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

3.将国内外生产、科研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拓展了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和在创新能力[1]。

4.基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对大量多学知识进行自主概括和提升,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尤其是在试验过程设计和试验研究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验教学环节,调整、充实、更新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实验课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试验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按照学生学生程度,狠抓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来进行系统的实验过程设计,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通过建立阶梯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实现对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2]:

(1)形成完整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对学习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和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分级试验的方式,动手能力较弱的可以从基础开始做起,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即可从复杂的综合性试验做起。

(2)打破单一的验证型实验模式:建立创新试验模式,由学生提供试验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空间,独立完成试验的机会。

(3)利用多种平台进行实验教学:建立多媒体虚拟演示试验平台,试验仪器试制平台,试验平台,实验分析测试平台等。

(4)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试验教学设备、仪器等。在硬件建设方面,实验室通过省重点学科和中央支持地方专项的经费采用分期、分批滚动建设的办法[1],购置一系列矿物加工试验的仪器和设备,满足基本本科实验教学的需求之上;可以开设一些研究性课题。在实验课开出方面,结合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和现有实验装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编写实验指导书,重点体现试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设计,形成有层次的专业实验技能训练体系,为本科生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创新应用能力,提供保障,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试验研究方法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课时大大压减后,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知识,而且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信息量,拓宽专业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新的教改思想,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更显得重要和关键[3]。

1.讲课中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环环扣紧

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从结构体系上围绕试验研究方法进行,从矿物加工矿物分选的过程而言可以分为研究对象的性质、分选研究前准备、分选过程试验研究、分选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评价、分选后产品是否进行深入处理和研究五大环节来考虑,这样把试验研究方法和矿物分选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内容体系上围绕试验研究方法对各种选矿方法的原理、工艺、设备及其应用实践进行试验过程分析,抓住主线索、深入浅出、有理有据、有论有证、脉络清楚、环环相扣,全课程内容为一个有机整体。课堂讲授中沿着主线进行的同时,注意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横向的相关联系,并适时适度地对各部分主要内容进行重复与总结,使学生对全课程内容有一个整体概念。如提出系列问题“什么是矿物,怎么分析”,“矿物如何准备,进行预处理”,“如何有针对性对矿物进行分选”等,引导学生讨论。

2.采用多媒体手段,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课时紧,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讲课和听课效果,采用启发式教学、灵活运用实物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该门课程主要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开展,更直接反映各种选矿设备外形结构的立体感很强的彩色照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采用动画形式反映教学过程中仪器和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图,以动态的形式把结构一一展示,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印象,采用这些多媒体手段可以节省课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我国典型的选煤厂或选矿厂分选过程作为课堂案例;目前实验拥有各种选矿实验机械设备,能满足学生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自己观察、动手实验,对各类型矿山设备的特征获得直观的了解,为直观形象教学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门课程来源于生产的科研实践,又反过来为现场生产服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搞好教学工作,教学必须与生产以及科研实践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把国内外生产科研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促使学生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结合国内外时事热点,实行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分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例如近年来雾霾现象严重,对矿物加工专业学生而言,从矿物加工的角度有什么工作可以做,雾霾的产生与矿物加工处理的过程有何关系等;如国家提出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我们又有什么工作可以深入研究等;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关注身边的问题,提高他们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内涵,还应讲清它们的实践基础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内容组织上有起伏,增强教学的层次感与感染力。建立和完善开放型试验室,提供学生更多试验实践的机会。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生产实践机会[4,5]。

4.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由于《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课程安排,讲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讲解过程中针对重点、难点突出细讲;对部分细节内容,一些复杂公式推导,自学易懂的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因此采用讲课、大作业、讨论、开放式问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安排时间对重点、难点分小组进行材料收集、总结归纳、做ppt答辩和全班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方面也大大提高,从专业课程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根据大纲要求,将该课程中需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要求自学的内容都整理归纳成一些问题与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后复习、自学、查阅文献资料,解决这些问题。

5.增加网络教学资源和交流机会

随着学生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以及我校两地办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和教师都很倾向于增加网络教育资源和网络交流的模式,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

五、重视教师素质的发展,培养教学团队

煤炭行业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环境较差,部分学生存在专业情绪,且毕业后改行较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也由此影响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在此情况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

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全职教师和实验室人员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含相当职称)3人,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这是一支年富力强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约50%的教师具有在企业或社会工程实践的工程背景;大部分教师长期和企业进行科研合作,近三年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科研项目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57%。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做访问学者或进修,同时聘请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宁煤集团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定期为学生进行讲座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六、结论

西安科技大学矿物加工专业课题组充分利用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课程,将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国内外矿物加工处理的最新进展,经常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组成员不断改进、完善多媒体课件、完善该门课程的教材、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在课程建设中还建立起以课程为单元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完成课程资源库的数字化、立体化资料制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做到课堂内外资源网络共享。课程讲授采用多种形式,学生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授课教师的培养,做到教学相长。从教学大纲到教师培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矿物加工专业课程建设改革作出贡献,促进矿物加工专业人才工程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振,杨超. 构建矿物加工专业“三位一体”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度教育,2012.30(4):114-115

[2]于伟,刘莉君,李振. 矿物加工工程“一体化、双层次”实验体系构建[J],榆林学院学报,2013,(23)6:79-81

[3]刘莉君,于伟,李振,杨致远.以培养工程素质的理念开展矿物加工专业教学改革[C],2012第二届高等教育理工类课程教学研讨会,2012.11.24-25

[4]李振,杨超.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机制的初步探索——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J],煤炭高度教育,2014.32(3):93-95

[5]李振,杨超. 校企合作模式下矿物加工专业教学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新校园:92

通讯作者:

矿物加工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篇4

学校也把矿物加工专业作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来办。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各种技能的培养。专业英语课是矿物加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既懂技术又能熟练该专业英语听说读写创新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发展的重点[2,3]。由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与矿物加工专业的内容联系紧密, 涉及到大量矿物加工专业词汇,并且有自身的语法特点,掌握起来难度较大,上课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枯燥, 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改进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互动,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参阅矿物加工专业英文文献,获取相关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了解该行业发展前沿动态。

1 存在问题

矿物加工专业英语在教学中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1.1 学生基础差

由于生源大部分来自云南本省,英语普遍不是很好,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搞,加之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动力不足,对英语的学习还停留在高中基础英语的学习方式上,忽略了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和侧重点与基础英语的不同。专业英语不仅要求学生给予同样的重视,还要求学生采取同中有异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对教学目的的普遍人士不足, 认为专业英语只是增加了一些专业词汇、 专业术语, 并没有把专业英语的学习作为进一步培训英语综合能力、 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来对待。

1.2 教学学时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矿物加工专业是我校新开的专业,课时安排上不是很科学,专业英语课时较少。此外,专业英语涉及许多专业知识, 专业词汇量大, 文章科普性强,内容比较繁杂,授课学时却很短,加之教师也是新教该门课程,方法也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很难落到实处。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基本上采用的是教师阅读和翻译原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逐步进行消化课程内容。把专业英语课以翻译课来讲,而忽略了对于文章本身的语言特色、语法结构、专业格式等分析, 减少了学生的实践,降低了专业英语的吸引力。

1.3 忽视了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教学的共同之处

矿物加工专业英语是提高国际交流的一种公共语言。它与普通英语教学也有共同的部相似之处,比如都必须掌握的共同词汇, 语法结构, 意念表达等。但矿物加工专业英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词汇、语法、功能及文体格式等方面与普通英语也有不同之处。如果过于偏重基础英语教学, 脱离本专业的实际,仅采用一些浅显的科普文章, 难以提高学生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如果大量采用一些深奥的、专业性极强的、涉及面窄的文章, 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让学生望而生畏, 失去学习的兴趣。

2 采取措施

2.1 明确目标,强调重要性

在课程开始时给学生讲明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明确该课程学习的目标,同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与激情。注重强调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强化应用性,在上课的同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分析,比较相似文章的语言结构,语法特点,文体特色。同时不断提醒学生课下获取本专业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动态,经常阅读英文原版资料,不断其专业知识的拓展。其次,增加学生接近矿物加工行业的真实情况,比如公司或企业里从国外进口的工艺,仪器和设备等使用方法、操作指南等,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和热情。

2.2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材和参考资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选的合适,则事倍功半,若内容缺乏合理性,学习效果往往比较差。要在短短的56个学时中使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开始几个学时可以选择内容不是很深,但涉及的面较广,出现的专业术语较常用的教材,重点在单词和语法的讲解在学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之后,直接进入几个化学前沿知识的专题学习,如纳米材料 绿色化学 新能源 高分子材料等专题的综述文献及一些专利阅读 讲解 结合专业英语和化学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英汉、汉英翻译、写作等环节以提高学生读写水平。

2.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加强自学能力培养

首先,在教学上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教学过程中耐心细致,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克服学生对专业英语畏难的情绪,课堂进度适中,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句子,段落,文章的结构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相当抵触。接下来,以学生自学为主,并让他们自己讲解,教师对复杂句子、段落,章节进行分析和整体点评。同时注意安排学生课后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自己做课件,然后让他们分组讲解,教师点评以及扩充相关知识。以目前学科的热点为主线,增加学生兴趣 注重写作环节,让学生练习综述类的英文摘要翻译成中文摘要,然后练习把中文摘要准确翻译成英文,之后与他们分析论文的结构,慢慢让他们结合自己做的综合性实验模仿写一些科技论文。

2.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采取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考虑到英语教学在训练学生听 说能力方面的要求,以及矿物加工工艺流程易用图形动画形象表示的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像、PPT、模拟等手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同时充分利用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CNKI为矿物加工专业英语教学服务。同时把优秀的中英文化工网站给学生,并教会他们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专业论文,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这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化工发展状况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专业英语的兴趣。

3 结 语

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在课后不断总结、练习,使学生对获得的知识融会贯通。

摘要:矿物加工专业英语是针对矿物加工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应用性、增加该专业学生专业文献阅读及专业资料收集的能力。从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我们围绕矿物加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和课堂实例,探讨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关键词:矿物加工,专业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靳林,肖春宏,赵丽霞,等.矿物加工工程专科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研究[J].广东化工,201,138(11):171.

[2]黄晓东,于芳.工科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12):320-323.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5

矿物加工工程(煤化工方向)

考试大纲

新疆工程学院 2012年 1

专业理论综合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无机化学

1.物质及其变化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热化学定律。2.化学反应定律和化学平衡

熟悉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化学平衡表达式及计算。

3.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PH值计算、缓冲溶液计算。4.氧化和还原

原电池的组成、原电池符号的书写、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5.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意义和合理组合、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结构与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的关系和元素性质关系。6.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价键理论要点、共价键的特征、类型、杂化轨道类型及其与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分子间力的三种存在方法,分子间力与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组成、命名

8.主族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碱性和溶解性、碱土金属盐类的通性。

9.主族金属元素

(二)铝 锡 铅 砷 锑 铋

铝的两性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表现、锡 铅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Pb(Ⅳ)Bi(Ⅴ)的强氧化性。10.非金属元素

(一)氢 稀有气体 卤素

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在不同介质和不同温度下的歧化反应、卤化氢还原性和热稳定性的递变规律,卤化物键型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情况;熟悉次氯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氯的其他含氧酸及溴和碘的含氧酸盐性质的一般规律,各种卤素含氧酸的命名方法。

11.非金属元素

(二)氧 硫 氮 磷 碳 硅 硼

氧的成键特征;臭氧的氧化特征及不稳定性,知道臭氧的成键情况掌握过氧化氢得热稳定性、若碱性以及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势;熟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亚硫酸和硫酸的性质,了解硫的其他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和命名方法;熟悉单质氮的稳定性、氨水的若碱性,铵盐的热分解性质,NO 和NO2的性质,亚硝酸和硝酸的性质,重点掌握硝酸和金属的反应的复杂性,及硝酸盐的热分解性质:掌握正磷酸盐、一代磷酸盐、二代磷酸盐的水解性质、碳的多种同素异形体;熟悉CO2的结构和性质,熟悉碳酸的性质,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水解性和热稳定性硅酸的组成,硼酸缺电子特点。12.过渡元素

(一)铜副族和锌副族

过渡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的特征,其原子半径,氧化值,金属活泼性,形成配合物的倾向;Cu(Ⅱ)、Cu(Ⅲ)相互转化的性质、铜和银的某些重要盐类和配合物的性质;了解重要盐的性质及其氢氧化物的两性性质、Hg(Ⅰ)、Hg(Ⅱ)相互转化的性质。

13.过渡元素

(二)铬 锰 铁 钴 鎳

Cr(Ⅲ)和 Cr(Ⅳ)相互转化的性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的转化条件 熟悉Mn(Ⅱ)、Mn(Ⅳ)、Mn(Ⅵ)和Mn(Ⅶ)相互转化的性质,熟悉Fe(Ⅱ)、Fe(Ⅲ)、Co(Ⅱ)、Co(Ⅲ)、Ni(Ⅱ)和 Ni(Ⅲ)重要盐类和配合物的性质。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

1.烷烃

饱和烃结构特点、机化学的碳架异构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烃基的命名,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历程。2.单烯烃

双键的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烯烃的命名、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及反应历程、烯烃制法和来源。3.炔烃

炔烃的结构及炔烃的,炔烃的加成反应、C=C加成异同点、制备炔烃的方法。4.二烯烃

了解共扼体系的形成条件、共扼类型(-、p-、σ-,σ-p)及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共轭加成反应。5.脂环烃

单环脂环烃的命名及顺反异构现象,脂环烃的性质、特别是小环烃的加成作用、解释环丙烷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原因、环已烷的构象及取代环已烷的优势现象。6.对映异构

判断分子的对称因素,并能正确判断分子是否有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概念手性碳原子概念;熟练地用R、S命名其构型,准确地用费歇尔投影式、纽曼式、楔透视式表达其构型。7.芳 烃

芳烃的命名(单环、多环、稠环)、芳烃的重要亲电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傅克反应等包括反应条件、历程及应用)、芳烃侧链的氧化反应,苯环的氧化和加成反应、芳烃上的两类定位基;熟悉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和应用

8.卤代烃

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及与金属的反应及合成中的应用。卤代烃的各种制法、各种类型的卤代烃的活泼性及鉴定它们的方法、理解烃的衍生物中官能团的互相影响、理解SN1、SN2历程;了解烃基、亲核试剂、离去基团、溶剂对历程的影响。9.醇 酚 醚

醇、酚、醚的命名、氢键对这三类化合物沸点影响、醇中C—O或C—H断裂的各种反应,了解醇中OH中H原子的活泼程度;熟练掌握醇的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理解E1、E2历程,了解影响消去与取代竞争的因素,酚的性质,醚的性质1°、2°、3°醇的各种制法。10.醛与酮

醛酮的命名、>C=0的结构与极化亲核试剂对羰基的加成反应、羰基的各种还原方法、醛的易氧化性及其应用;醛的岐化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差别、活泼的α—H引起的反应:互变异构、卤代、羟醛缩合,卤仿反应、悉醛酮制法α、β—不饱和醛酮的重要反应(共轭加成)。11.羧酸及衍生物

羧酸及衍生物定义、分类、羧酸及衍生物命名、结构、性质及羧酸的酸性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理解诱导效应、共轭效应、酸碱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从羧酸制备各类羧酸衍生物的方法、羧酸、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制备方法、羧酸、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性质及其反应、有机化合物合成原理、方法及其合成路线的选择、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12.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及染料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命名、结构特征)、相转移催化、烯胺基本概念及其在有机合成上应用、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偶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第三部分 化工原理课程

1.流体流动

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量与流速、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类型与选型。化工生产中离心泵的应用.3.传热

传热的基本方式。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平壁热传导、圆筒壁热传导。能量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和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法。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套管式、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型式和设计计算、传热的强化途径。4.蒸馏

相律和拉乌尔定律、相对挥发度、两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精馏原理和流程。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况的影响、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图解法、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5 吸收

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吸收剂的选择。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扩散系数、对流传质、吸收过程的机理、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决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参考书目:

1.化工原理(上、下)第二版

陆美娟

化学工业出版社

2.化工原理

杨祖荣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业实践考核大纲(100分)

技能考试科目:无机化学技能操作、有机化学技能操作。

一、无机技能考核内容及要求

1.溶液配制:

-1(1)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HCl、H2SO4、HNO3、Na0H、NH3·H2O、CuSO4)

(2)配制100m1 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

(3)用已知浓度2.00mol·l的醋酸溶液配制50ml 0.10mol·l的醋酸溶液。

1-1要求: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学习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弄清楚质量分数和物质量浓度的关系。并能由固体试剂或者较浓准确浓度溶液配制准确浓度溶液。

2.食盐的提纯

要求:掌握提纯氯化钠的方法,会应用相关原理,依据所给定仪器解决提纯问题。

二、有机技能考核内容及要求

1.仪器组装:安装回流、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等仪器装置组装。2.熔点测定:进行用有机溶剂作溶剂的熔点操作。

矿物加工技术相关要点分析 篇6

关键词:矿物加工;技术;先进设备

中图分类号: TD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95-2

0 引言

矿物作为大自然馈赠给我们人类的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矿物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当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矿物加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矿物加工技术也越发成熟,矿物加工过程中最为值得关注的就是磁化处理技术,磁化处理技术在矿物加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的技术发展不仅为了满足目前的生产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将来的生产以及资源问题,技术的发展同时体现在加工设备上,好的加工设备可以提高矿物加工效率,同时可以提高产能。

1 矿物加工处理技术要点分析

1.1 处理水溶液对浮选的影响

当前改善矿物浮选效果的实施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入药剂改变浮选三相体系中的固相表面性质,从而调整和改善了固、液、气三相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资料可知,浮选用水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者,在浮选物理—化学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改变浮选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通过改变水溶液的性质。磁化处理浮选用水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在萤石中,在萤石和石英的磁化处理过程中,磁化处理会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会阻碍水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对石英的活化,对石英的抑制起到强化作用,并改善了萤石的回收率。通过磁化处理同时降低了萤石中的硅含量,大大简化了萤石在精选中的流程,同时这种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抑制剂的消耗量,起到萤石与石英的分离效果。[1]

磁化处理同时可以提高抑制剂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通过提高吸附量,可以有效地扩大黄铁矿和黄铜矿之间的悬浮差异。磁化处理对于钙离子活化石英能力和对赤铁矿的可浮性影响,磁化之后,石英的浮性能力大大减弱,同时,钙离子对石英的活化能力也降低很多,可以提高赤铁矿和石英的浮性差异,浮选分离效果更加明显。

1.2 处理水溶液对化学浸出的影响

磁化处理作为处理水溶液的先进技术,在化学浸出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磁化处理可以帮助水溶液增加催化和改变水系统活化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助水溶热提高浸出率,并大大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在处理水溶液化学浸出的过程中,大大缩短了浸出时间。

对于矿化物中的各种有效金属,通过磁化处理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有效金属的回收率,这就是矿化物的价值所在。通过磁化处理,可以用较少的药剂起到很好的金属回收率,并可以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了矿化物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磁化处理还可以用简单的工艺,较少的动力支持,简易的设备,实现金属的回收。[2]

磁场可以有效强化浸出过程,这也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工艺。对于那些难以提取的矿化物金属,比如金元素,通过磁场强化就可以大大提高提取能力。与平时的浸出工艺相比,在相同的浸出条件下,磁场强化比常规的方式方法在金元素的提取中可以提高33%,这在工业生产中是非常大的突破,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矿化物的提取过程中,磁化处理是非常有效的技术发,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了化学反应中的频率因子,加快了物质的析出,并有效地促进了药剂的工作效果,加大了分子间的有效接触,提高了反应过程。磁场在溶液中的作用主要是破坏化学成分的化学键,改变化合物的内部结构,这样,药剂在溶液中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溶液中的离子运动能力会加强,扩大了化合物中的元素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磁化处理也有效的促进被浸出物的溶解,提高了浸出效果。

1.3 处理水溶液对固液分离过程的影响

矿化物中的物质主要是以溶液的方式存在,如煤泥水和蒸氨废液等固液状态存在。磁化处理技术在固液共存状态的形式下仍有很好的作用,磁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对溶液进行一定的震荡和搅拌作用,水溶液中的各种有效元素可以以一定的频率震荡,震荡过程中,元素可以有效地摆脱水分的束缚,分层沉淀在水溶液底部,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有用元素。[3]同时,在水溶液中,很多颗粒都带有一定的电荷,很多颗粒是互相排斥的,很多颗粒很难聚集在一起,但经过磁场的作用,很多颗粒中的电荷被慢慢简化,电荷量减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减少,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颗粒之间的聚合能力,大大提高了颗粒的沉淀速度。沉淀物内聚力的增加,大量颗粒仅仅聚合在一起,能够把水分子有效的挤出,所占体积变小,这种沉淀物是在磁场作用下形成的,这种沉淀速度可以提高20%以上。[4]

1.4 磁处理水溶液对除尘过程的影响

磁化水除尘能力是科技发展的另一个进步,试验表明,磁化水除尘效果要远远优于未磁化水的除尘效果。特别是在除岩尘的效果和除煤尘的效果上,磁化水都可以大大提高除尘能力,磁化之后的水溶液活性较强,具有很强的极性,极性强可以很好地形成物理键,与其他物质进行吸附,同时,这种物理键也不易解脱,从里向外层层吸附,大大提高了除尘能力。[5]

2 矿物处理加工设备

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任何工业要想得到长期的进步和发展,都要合理的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优良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同时,在矿物处理过程中依然如此,很多矿物处理设备也在运行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人工手动操作在矿物處理设备中作为基本操作方式,磁选柱在矿物处理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提质降杂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地节能、降耗、降低提取成本,效果十分明显。因为磁选柱的优良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更新改良,在改进过程中,首先就是主体的改进;另外一个就是跟随时代的步伐,由手工操作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供电电控机、主机和自控系统是智能化磁选柱的主要组成部分,磁选柱属于一种电磁式弱磁场选矿机,这种结构是以磁力为主、重力为辅。[6]磁选柱的分选原理是由直流电控柜供电励磁,形成循环往复的方式,不断分散磁团或磁链。该机所采用的是特殊励磁机制,这种机制在制造中非常简单,电量消耗非常低,并且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品位。

3 总结

矿物加工技术在材料提取以及金属回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有很多的矿物资源不能够有效的提取运用,很多技术设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相关技术以及理论应用在设备建造和金属提取上,机械设备是矿物质提取的关键,大力改造设备,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智能操作转变,提高提取率。另外,要大力提高磁处理能力,磁化处理化合物可以有效地提高萤石的回收率,同时,可以提高水溶液的活化能力,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大大提高了浸出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矿物提取和应用的关键,相关人员要积极提出建设性建议,为矿物的提取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奚国锋.矿物加工工程技术发展和研究新领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115.

[2] 田康,邓燕,汤伟,张刘洪.论矿物加工工程中的浸出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08:96.

[3] 杨炳飞,王吉中.新形势下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2,08:224-226.

[4] 白荣林.我国矿物加工工程技术发展和研究新领域[J].云南冶金,2012,05:17-20.

[5] 郑水林,祖占良.非金属矿物粉体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3,04:3-6.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7

1. 高职矿物加工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及教学内容陈旧,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新要求。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矿物加工专业建设的时间较长,大部分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很多矿物加工方面的教材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内容比较陈旧,有些内容甚至与实际选矿情况不相符,课程内容远远落后于工业发展的新变化。虽然也有少量新的教材出版,但是它们仍然跟不上现代化企业的步伐,且对于矿物加工的教学内容,仍然是磁电选矿、重力选矿及泡沫浮选等一些传统的选别方法,很少涉及一些新的内容,例如生物—细菌选矿等,造成高职生毕业后,对企业的发展变化很不适应。

1.2 教学设置呆板,体现不出专业技术特点。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设置存在的一大问题是重系统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矿物加工专业主要是将高职生培养成能从事矿物的分选、加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在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设置中,却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及理论性,导致高职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学到的实用性专业知识较少,在今后的实验操作中难以掌握技能。这是因为:第一,大多数教学设置只注重扩大知识面,却忽视了知识的实用性。第二,可以体现出矿物加工技术特点的知识内容仍然明显不足。第三,所设置课程的性质单调,与矿物加工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太少,而公共选修课任课老师讲授的内容由于不能与矿物加工相互挂钩,使得大多数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更不用谈与本专业相结合。

1.3 教学方式单调,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高职课程内容的主要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且教师很少在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工夫。长期以来,学生便对教师的讲课产生了依赖性,在学习上几乎是被动接受。教师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忽视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形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会使教师的教变得枯燥无味,也使学生的学变得被动无趣。在实践教学中,高职生参与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在大部分实验课中,大多数学生只是观看了一遍,仅有少数学生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另外,安排的实习时间较短、次数较少,大部分学生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来不及思考,感觉似乎什么都知道,但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却不能从实际生产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使实习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1.4 教学手段陈旧。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通常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的教学方式,即“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这样的课堂看上去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在演戏,学生在看戏,得到的只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实际的东西学生什么都不会。这些陈旧的教学手段用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甚至削弱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果继续沿用这样陈旧的教学手段,就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能动性。

2.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精简教学设置,突出专业技术特点。

教学是职业技能的根本,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应根据矿物加工职业的特点进行设置。矿物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具备现代选矿工技术方面知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与矿物加工专业培养目标不相关或是不重要的内容进行删减和压缩,增加与矿物加工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其次,应根据矿物加工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和培养目标,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重力选矿》、《浮游选矿》、《选矿厂设计》、《矿石分析》等实践性内容较多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长,开设一些与选矿相关的选修课程,如非金属矿的选矿、金属矿的选矿、选煤工艺、冶金等,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突出专业的技术特点,培养出具有不同特长的高职生。

2.2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高职生的技能素质。

矿物加工专业高职教育的特征是为企业提供具有从事矿物的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教材知识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和选矿技术,有利于不断提高高职生的技能素质[3]。高职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服务,教学应结合高职教育、专业的特点及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教师应尽可能了解现代化企业对矿物加工技术新的要求,以及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变化,并把这些新的要求和变化融入课堂和实验教学中,让高职生更好地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及时地安排实践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并对他们进行适当指导,尽可能多地针对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或某个矿物加工方法开展实习工作,如浮选,可以从矿石的处理、药剂的选择、浮选设备的特点、相关辅助设备的介绍、浮选车间的整体布局等方面,有重点、有层次地展开,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实习的过程中,真正把实习内容学会、学懂、学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3 加强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培养”教学。

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矿物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是学校与有关企业之间通过合同形式建立起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加强校业合作,不仅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可以把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沟通人才市场上的供需主体,使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企业也可获得更加满意的人才,是实现“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角,几乎没有企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与教师进行角色互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或进行座谈会等,也可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不同的企业进行短期的参观和学习,使得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实行“订单培养”高职教育,有利于根据不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定向培养符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率,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和社会服务。2008年我校分别与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凤凰矿业分公司等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书》,这些企业委托我校定向培养矿物加工技术专业学生。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采用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一二学期在校内学习理论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及合作企业进行工学交替教学,由教师带教、实行现场教学;第五六学期实行顶岗实习制度,让学生与企业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中学、学中做,采用“任务到班、责任到人、教师指导、学生管理、阶段考核、联产计分 (酬) ”[4]的办法管理考核学生。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企业中学到了一定的技能,并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学生还拿到了一定的经济报酬,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甚至等到毕业的时候,部分学生和企业之间通过双向选择便留在了企业工作,达到了校企双赢的效果。

2.4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虽然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学内容,如选矿仪器设备分析、选矿厂设计等则比较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已被广泛应用[5]。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课堂上不易讲解甚至根本没法在黑板上画出的选矿仪器设备及选矿厂的设计图制作成幻灯片、Flash动画等。把教学内容将文本、图像、声音与动画相结合,将抽象、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深奥的理论变得易懂,从而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动机和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求知。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地强调课件的重要性,埋头于操作电脑,却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入手写板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表达部分知识内容,从而使教学比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拥有更大、更广的教学空间。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仪器设备、选矿厂设计等,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我们应通过确定矿物加工专业培养目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校企合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矿物加工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矿物加工技术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设置呆板、教学方式单调、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及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 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将精简教学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等建议,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而使得高职教育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矿物加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惠杰, 崔广文.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 2011, 2:53-55.

[2]吕玮, 吕文静.高职高专教学方法改革现状及对策[J].职教论坛, 2010, (29) :23-24, 27.

[3]赵艳, 王以华.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形势分析与改进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7, (2) :32-33.

[4]刘子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1) :178-179, 182.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8

为了改变以往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选题单一、任务单一、工作量单一、内容单一、考核单一等问题, 建立各项指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 进一步提高《辅助设备》课程设计的质量, 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专业课知识, 进一步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 夯实下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 特提出本次课程设计改革。

一、课程设计改革内容

各校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形成各自的特色。北方交通大学进一步把从给定题目中自选改为由学生完全自主立题, 设计时间也增为2周。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是:自主选题→确定设计方案→计算机动态模拟→制作实物模型→进行尺寸综合与计算机性能分析→编写说明书并答辩。已经取得多项创新设计作品, 如十二自由度步行机器人、探险机器人、猴爬杆机构、自动爬梯机构、多功能座椅。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通过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其他教学手段, 丰富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获得全面训练, 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课程设计中, 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各个学校致力寻求的途径。

基于现有理论与实践, 本门课程设计的具体流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在整个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 学生和老师都是互动的, 每个过程学生都不是独立的, 都必须和老师随时保持联系。只有这样, 学生在进行完了一个环节过后, 经过老师的允许, 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全程互动教学改革方法。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 课程设计选题:

即实行双向选题, 老师和学生共同选择题目, 既能避免工作量分配不合理, 又能避免题目重复。由于课程设计题目的有限性, 课程设计要做到一人一题是不切合实际的, 本门课程设计把5个学生编为一个设计小组, 由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交错组成, 虽为一个设计小组, 但每个学生的设计参数完全不同, 同一个小组成员, 可以互相商量讨论, 但不会出现抄袭现象, 这样即完成了设计任务, 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选题后, 由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及工作量。本次课程设计根据学生成绩不同, 具有针对性的下达了任务书及工作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工作量稍大点,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工作量稍小一些, 目的是让成绩好的学生在工作量大一点的同时带动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设计。

3.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采取打印与手写相结合的方式, 避免学生之间相互抄袭现象。锻炼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书写能力。说明书内容相同的部分, 全部采用打印的方式, 但由于任务和工作量的不同, 计算部分全部采用手写的方式。说明书中要求加入摘要、目录和参考文献等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认真书写, 一方面锻炼学生书写文章能力, 另一方面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4. 课程设计图纸:

由以往的两张2号图纸增至为三张2号图纸或一张1号图纸和两张2号图纸, 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该课程设计采用了由以往的两张2号图纸增至三张2号图纸, 增强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 为毕业设计手工绘图的质量提高做准备。

5. 课程设计内容:

由以往的设计筛子、斗子、刮板、锚链、仓内容增加一些内容, 如泵和给料机的设计等。该课程设计只有个别小组增添了泵和给料机的设计, 使学生在设计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尝试。

6. 课程设计答辩:

由以往的几个同学答辩改为每个同学答辩, 避免有些学生钻空子, 没有参与设计, 却作出了完美的设计。在以往的课程设计中, 由于时间的仓促性, 只选取几个同学答辩或者不答辩, 直接交图和说明书。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了全班53名同学全体答辩的措施。由于每个人都要答辩, 学生在做设计时不敢有半点马虎, 生怕被老师问住就要降低成绩。我们抽出一天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答辩, 经过答辩发现学生对自己做的设计基本掌握, 无一人钻空子的。

7. 课程设计考核:

由以往的单凭图纸和说明书进行考核改为图纸、说明书加平时成绩考核, 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50%) 。避免了平时不出勤或者出勤差的学生拿着质量较高的图纸和说明书取得了较高的成绩。

二、课程设计改革成果

全程互动教学改革方法让学生能完全体现自我, 但又不是完全的孤立体, 因为有老师在牵引着。通过该方法的尝试,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较浓的兴趣和较高的热情,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全程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增近了师生的感情, 使对专业漠然置之的学生也对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程设计的成绩也较以往理想, 无一人补考。通过对矿加2008级 (没进行课程设计改革) 学生成绩分析及矿加09级 (进行课程设计改革) 学生成绩分析。

通过以上两图我们能看出:两届学生人数不同, 因此我们不对各个分数段人数进行比较。但是可以看出进行课程设计改革的2009级学生成绩, 平均分较2008级学生高, 而且进行课程设计改革的2009级学生无一人不及格。这些可以说明课程设计改革是有一定效果的。

三、结束语

通过深刻解读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领悟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精髓, 本文就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选矿学 (辅助设备) 》进行新的课程设计改革研究探索。自采用新的课程设计进行授课以来, 学生们积极参与, 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 并且学习效果好。可以就此进行更深层次和更宽幅面的尝试, 为以后专业课及实践教学等课改做准备。

摘要:文章从课程设计选题、下达任务和工作量、设计内容等方面入手, 对辅助设备课程设计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通过教学改革对本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有效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了实践当中, 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设计,选题,答辩

参考文献

[1].戴士弘.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日红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9)

[3].董俊华等.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3)

[4].许干, 胡涛.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8)

[5].刘晓燕等.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7 (Z2)

[6].李惠敏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1)

[7].李敏等.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项目管理模式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11)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9

关键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实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 尤其是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人才是大势所趋。而高校实现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开展实习尤其是认识实习。

一、引言

我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省属重点专业,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 提出了以煤炭研究为主, 兼顾金属和非金属矿领域, 提出了为社会培养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并充分利用省内煤炭资源优势和我校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平台, 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综合性人才。

本专业认识实习是在学生修完基础课后进行, 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增强对专业的感性认识, 了解今后的就业方向, 了解煤炭分选过程及工艺, 了解煤炭分选设备, 明确分选产品及检验方式, 为后续专业课尤其是煤化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 通过认识实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今后择业特别是从事煤炭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专业综合性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 培养适合煤炭行业的高级人才, 因而实践教学环节, 尤其是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笔者多年来指导本专业实习的经验和体会, 对认识实习教学环节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进行了探讨。

二、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1. 对认识实习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认识实习是在学习专业课之前进行, 缺乏专业理论知识, 导致学生到现场实习时, 不理解认识实习的目的及重要性。因此, 在实习过程中对工艺和生产过程只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而对采用的分选原理、主要设备的原理和结构还尚未了解, 对厂内的东西表现出一种新鲜感, 甚至是抱着放松旅游的心态, 因而实习也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实习效果也可想而知;甚至有的同学毕业后不打算从事煤炭行业及相关工作, 完全是应付实习, 重视程度一般, 也会使实习效果不理想;此外, 在实习教学环节中, 指导教师投入精力若不是很充分, 责任感不是很强, 在现场讲解不够认真、详细, 直接或间接地也影响了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 因而也导致了实习效果的不理想。

2. 认识实习教学经费不足。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物价也在不断上涨, 但本专业的实习经费标准调整幅度不是很大, 用于实习的交通费、住宿费等也在上涨, 到外地实习的经费越来越捉襟见肘。实习经费严重的不足, 因而导致了在选择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时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事实上很难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时数。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规定四周, 由于经费的问题, 往往只能缩短实习时间, 压缩实习内容, 返校学习, 严重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另外, 为节省交通费用, 选取就近的矿务局进行实习, 这些选煤厂都是早些年建的, 工艺较老, 设备也陈旧, 无法满足实习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习选煤厂新型工艺、新型设备及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方法等实习内容, 因而往往导致实习效果与预期的教学效果相距甚远。

3. 联系认识实习单位困难, 难以满足认识实习教学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学校与所实习单位基本没有直接的经济联系。本专业实习单位的事选煤厂, 经常会有工艺改造、设备检修、厂内地面坑洼等情况, 存在一定的危险, 因而实习给选煤厂或多或少带来影响, 不仅不能产生效益, 反而会给实习厂生产和管理带来不便, 甚至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 一般选煤厂都不愿意接待实习生, 只能靠老师和单位直接的或间接的人情关系联系实习单位, 往往碍于情面, 即使接受了也是很不情愿的, 同时出于对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 有时就不能按计划到厂内进行实习, 即便是到厂内, 考虑安全等种种问题, 有的车间也是不能参观学习, 走马观花地参观主要工艺流程及设备, 多方面原因使得实习变得单一、枯燥, 效果不好, 进而就很难培养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针对上述情况, 对本专业的认识实习进行探索和实践, 正确把握实习中的各个环节, 真正能够达到训练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目的, 提高认识实习的质量。

三、认识实习教学过程探索与实践

1. 领导重视,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历, 增加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 培养其工程实践意识, 有助于理解本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其次, 面对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青年教师,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 但实践能力薄弱。在指导实习时, 要求必须有半年以上的现场实践经验或接受过相应的挂职锻炼, 使青年教师获得生产全过程的感性认识, 从而有利于指导学生实习, 有助于提高实习效果。再次, 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 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 参与指导各种实习和实践教学任务, 既培养了青年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 也提高了认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2. 精心设计实习内容, 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以学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为教育理念, 以学生工程意识强、实践能力强、思想道德素质高及具有创新精神为培养目标,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开展了“3+1”厂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等一系列研究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认识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为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 技术全面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在选择实习内容时, 紧紧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 认真制定实习方案, 如实习内容、时间、地点、学生应注意事项、实习效果如何评价等, 除了普遍性内容外, 还要注意选择一些能反映本专业发展的前沿性内容。

由于实习单位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实习内容的取舍和实习效果的好坏, 因此, 针对实习单位联系难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单位进行 (下转第133页) (上接第131页) 实习基地建设, 建议学校从领导层面与各煤炭企业单位共同协商, 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让我们的学生有单位可去, 有地方可住, 有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指导的全方位培养程序。这样, 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会有较大的提高, 也能改善认识实习教学效果。

3. 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自觉性有高有低, 要保证整体的实习质量, 指导教师必须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监控。每天除检查必须完成的实习日记记录外, 指导教师还适当地进行抽查检查当天实习的任务, 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对于掌握达不到要求的同学, 要求其返回现场进行继续学习, 直至弄清基本问题为止, 指导教师允许结束当天的实习任务。

认识实习教学与课堂教学环节不同, 它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实习整个过程中, 除学习专业知识外, 要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 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 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解决实习遇到的问题, 或由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个工艺环节或设备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尽量利用已有的资源查阅资料, 让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专业情趣。另一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实习在外代表的是学校形象, 因此要求学生与实习单位的工人、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时, 注意言谈举止;此外, 在外实习要求同学们互相帮助, 团结协作, 注意安全,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通过加强实习管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有利于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

四、结束语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经过三届学生对认识实习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并在实习教学评估中赢得了较好的评价。认识实习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了学习信心, 明确了努力方向, 能够利用实习中基础知识的准备和实践知识的获得,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实习过程中除要求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外, 还须注重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综合应用型人才, 为今后择业增加技能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敏树, 肖敏.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级论坛, 2006 (6)

[2].方舒燕, 阮涛, 阎玉慧.电力技术类专业认识实习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4)

[3].章旭健, 周晓兰等.城市规划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

[4].王海霞, 王军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4)

[5].崔可锐, 查甫生.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

矿物加工专业课程 篇10

一、矿物加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在“3+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压缩一定量的理论课时并将专业课集中在第5、6 学期,部分企业急需课程理论部分;第7 和8 学期集中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习),进而形成了“3+1”教学改革模式,即3 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学习,1 年在现场完成工程实践训练(实习+ 毕业设计)。在“3”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完成基础课、专业课、企业急需课的理论部分、课内实验、课外拓展实验综合设计性试验等环节;在“1”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完成跟班实习、毕业设计和企业课程的工程实践部分。

对“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行之有效,具体实施内容:一是围绕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环节安排建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学时设置过程中多方听取现场用人单位的意见。实习过程中有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指导,学生参加挂职锻炼,与工人师傅一同参与生产过程。二是围绕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目标、计划、课程、教师、学生、评价等)形成系统的教学服务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部分,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应掌握专业技能及实用的工程生产技术。

二、“3”的实施措施

(一)专业课学时的调整与置换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然导致专业课学时的缩减,在课程设置上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主次对部分专业课的学时进行精简与置换,安排企业急需课程如《煤质与检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在现场进行,校内以理论为主,现场则侧重于生产实际。

(二)校内实践环节的安排

根据“3+1”专业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要求,建设了工程实践基地。分为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实习教学三个模块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基础实验教学由学校基础实训中心组织完成,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由系专业基础实验室组织完成,以上实践环节是以学校为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工程实践的基本实训任务和专业基础实验任务。专业工程实践训练教学由学校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1.加大实验课时量,提高实验开出率。除完成计划内实验外,专业实验室充分利用新进的大批设备,在业余时间为学生进行开放和演示实验,提高设备利用率,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2.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两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目的、内容、方案、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开展大学生科技立项,参与“四小”活动,提高科研能力水平。

三、“1”的实施措施

(一)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已签约基地15 个,遍布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等四省,为教改实施提供硬件保障。

(二)强化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实习与毕业设计

1.现场为“3+1”学生每个车间陪备一名专职技术员,协同带队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原煤、重选、浮选、压滤、质检等五个车间进行轮岗跟班实习,完成实习大纲要求的内容。

2.企业急需课程《煤质检查与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两门课程的实践部分由车间技术员进行边实践,边讲解,并综合给出评定成绩。

3. 鼓励学生参与现场生产技术改造工程,2009 级7 名同学参与了铁东选煤厂中煤再选的技改方案的实施,2010 级学生参与完成了七台河三个选煤厂的生产大样分析,并配合老师进行数据处理和方案设计,极大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4.“3+1”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在实习单位、签约单位、设计院所进行,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专业教师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毕业答辩时邀请现场指导教师参加学生的毕业答辩。“3+1”学生的毕业设计与现场实际更为贴近,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008 级有3 名同学在烟台金华设计院七台河办事处完成毕业设计,其中1 名同学与该设计院签约。2009 级有2 名同学在山西太原设计院进行带薪实习与设计,由于表现突出,被该设计院聘用。

(三)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质量涉及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行过程监控。

1.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在熟知实习大纲、实习计划的基础上配合教师指导实习,与老师一同负责学生日常实习过程监督与考核。

2.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由现场指导人员,根据该生在厂实习期间完成大纲所规定任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实习中的表现等做出书面评语;回校后由带队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现场评价综合考核,确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3.企业急需课程成绩由专业教师和现场人员综合评定。

4.在现场做毕业设计的学生,由专业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指导,建立联动机制,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反馈意见,并综合给出指导成绩。

5.学校安排督导督查实习过程,考核带队教师实习安排是否按教学计划进行,并与学生、现场领导、技术人员开展座谈会沟通实习情况,并对整体实习做出评价。

四、结语

总之,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社会需求、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就业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该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培养了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远辉.应用型本科“3+1”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0(3)

[2]田思庆.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4)

[3]王晓煜.“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计算机教育,2010(2)

矿物加工机械教学探讨 篇11

1 矿物加工机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专业教材陈旧

矿物加工机械教材来源主要是本专业领域中实力较强的高校编写的教材, 因此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 例如东北地区高校侧重选煤, 武汉地区高校侧重烧结球团, 云南地区高校则偏向有色冶金及化学选矿。然而不同地区高校结合地方特色, 所开设的专业课内容不尽相同, 学生毕业后需要从事的选矿方向也不同。然而, 很多高校采用了一些不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教材[2]。此外, 选矿行业设备更新较多, 高新设备层出不穷, 而我们所选择的教材大多是数年前编写的, 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2) 学生实践不足

在传统的矿物加工机械教学过程中, 重点内容是讲述设备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常规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讲述的形式居多, 很少带学生去实验室参观学习设备, 即使学生进入实验室, 动手的机会也相当有限。学生学习过程中, 被动地接受一些机械原理, 靠主观想象机械运转过程。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理解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理论知识, 却少了很多实践以及创新意识[3]。

(3)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

该门课程内容设置多, 课时安排少, 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取讲授方式上课, 而与学生互动很少。课程内容涉及机械原理, 讨论难度大, 学生通常处于一知半解状态, 因而也不愿意与授课教师有过多的互动。

2 提高矿物加工机械教学的方法

综合以上所述问题, 如何让学生提高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系统地掌握矿物加工机械这门课的知识, 是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在给矿物加工专业专科生讲授矿物加工机械经验的基础上, 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2.1 选择或编写合适的教材

高校矿物加工专业应该根据自己地域的特点, 选择与自己本地区矿业研究相关方向的教材。例如云南地区有色金属较多, 而临沧地区锗及高岭土资源丰富。因此, 本校教材宜选用有色金属选矿较丰富的中南及昆明理工大学编写的教材。并且结合临沧地区锗资源丰富的特点, 本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就业于云南锗业等单位, 本专业教师宜结合从事选锗企业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特点, 编写一部相关的教材。教学过程中, 如果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可以直接去现场参观学习。另一方面, 作为高校教师, 应该站在技术的最前沿, 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 传授给学生。

2.2 丰富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实践

(1) 借助多媒体课件

在矿物加工机械教学中, 由于大部分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 而该部分内容单纯利用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理解。而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机械原理部分, 采用动画形式模拟机械部件运动过程, 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了解机械运动原理。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的设备,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及动画的形式了解设备的主要外观形貌、大致相关参数[4]。采用PPT授课, 教师做到PPT课件精练, 以图片为主, 重点文字为辅, 突出重点和要点, 图片文字搭配合适的颜色, 以这样的方式阐述教学内容更能被同学们所接受。

(2) 把课堂设置在实验室

对于矿物加工机械这门课程, 实践应用性比较强, 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在实验室。任课教师在讲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 可以对照实验室里现有的设备对同学们进行讲述。比如, 讲述破碎设备, 可以带同学们去破碎实验室, 首先让同学们对破碎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可以准备少量矿样, 运转破碎设备, 使同学们了解相关的设备的运转状态以运动原理。

(3) 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

矿物加工机械主要涉及到选矿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设备, 包括磨矿、破碎、浮选等相关设备。学生只有亲自动手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设备的运转状况, 使用操作方法, 以及相关设备的构造, 运行原理等。授课教师可以适当地准备矿样, 粒如不同粒度等级、不同硬度以及种类的矿样,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

2.3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 容易发生疲累, 上课时间长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针对这种情况,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思考问答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置课堂提问

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开小差、走神等情况, 导致听课效率低, 教学效果不好。针对这个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问题, 例如比较关键的重点、难点。或者在一节课的中后段, 学生开始疲倦的时候, 可以设置一些提问环节, 发动学生思考, 缓解学生学习疲累的问题。

(2) 课堂讨论

在授课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任课教师通常讲述两三遍学生还似懂非懂, 或者出现争论。针对这个问题, 任课教师可以在该类问题上设置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 相互讨论, 讨论完毕后, 分成小组汇报。授课教师可以找出问题的症结, 并且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并且最终进行归纳总结。

(3) 要求课下总结

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或者容易忘记的考试重点, 可以要求学生在上完课后进行总结。每学完一章要求学生总结各章结要点。用总结的办法, 可以让学生梳理清楚所学知识脉络, 了解每一章的重点内容。便于学生掌握课堂要点, 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语

为了提高矿物加工机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包括:选择或编写合适自己的教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及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课堂改革,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敢于提问, 敢于发言。许多同学能够操作大量的设备, 并且动手修理一些损坏的设备。通过该种教学方法,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参考文献

[1]杨小平.物理选矿的科研式教学探讨[J].科教研究, 2013 (26) :30-31.

[2]张凌燕, 高惠民, 李晔.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26 (3) :98-100.

[3]陈晔.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广州化工, 2014, 42 (7) :171-172.

上一篇:风机技术改造论文下一篇:园林绿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