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物

2024-07-23

地质矿物(共5篇)

地质矿物 篇1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其分布范围较广, 但是分布的均匀程度不是很高。因此, 为了提升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做好测试和分析工作已经成为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在具体的分析和测试工作中, 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要求。 通过分析和研究, 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地质矿产的分布特点以及实际的储存量。不仅可以提升矿产资源采集的规模, 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

1岩石矿物的种类及特征分析

所谓的岩石矿物就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聚合物, 其主要的活动范围是地壳内部。岩石矿物的产生主要是以地质作用为主。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作用和地质活动类型各异, 所以说, 岩石矿物的种类繁多。而且化学元素的组合形式也各有差异, 岩石矿产资源的含量以及分布情况也就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从目前已有的矿产资源的研究成果上看, 矿物类型以及经达到三千余种, 但是人们日常所能够接触到的和可以充分利用的矿产仅仅有几百种。其中含氧的矿物有赤铁矿、石英等等, 碳酸盐类的矿物以方解石为主, 另外, 还有云母晶石以及各类金属元素。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矿物类型。那些人们不太了解, 或者是有待开发的矿物资源更为丰富。

2岩石矿物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在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就是岩石矿物分析。这项工作为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可以对一些地质灾害等进行防范。岩石矿物分析工作结束之后会得到一些宝贵的数据信息, 为研究人员研究地质状况以及地球环境等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2.1在矿物普查中的作用

矿物分析可以为地质工程以及建筑施工等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依据, 促进地质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利用。同时, 还可以为地质改造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 确保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2对岩石矿物分析进行评价

岩石矿物的形成离不开地质活动, 通过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之后, 岩石中会存在一定的矿物元素。通过采用科学的分析测试方法可以对岩石内部的化学元素以及其他的矿物质进行明确。进而充分地了解到岩石矿物本身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对以后的矿物开采和利用都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

岩石矿物的分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能否做好岩石矿物的分析, 对于矿物质的勘探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岩石矿物的分析操作时, 必须结合相关的理论, 制定具体的测定分析的方案, 这样才能够对矿物岩石的分析判断出岩石矿物质的各项经济价值指标, 并实现对综合回收矿物工作的指导。同时, 地质人员应该重视矿物岩石的分析细节, 不漏掉任何有用矿物, 才能实现对矿物最大经济价值的利用。

3.1对岩石矿物的样品进行分析

在对岩石矿物进行分析之前, 工作人员需要对采集到的矿物样品进行分析。首先由专业的检测人员将样品送到检测实验室, 对矿物样品的重量、种类以及其他的因素进行测量和分析, 并且形成记录。对岩石样品进行鉴定, 只需要几克的重量, 因此需要事先将岩石粉碎处理, 待分解之后进行测量。

3.2对岩石进行定性测量

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检测的流程对岩石进行加工, 并且做好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这一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研究人员对岩石矿物的了解程度, 同时对矿物所含的比例进行明确。经过定性分析之后,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测得的元素含量采取合适的检测方法, 同时还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在这一过程中, 最为常见的检测方法为发射光谱法和化学分析法。

3.3选择科学合理的测定方法

在实际的测定工作中, 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岩石矿物内部的元素种类和含量进行细致地确定, 同时选择科学的测定方法。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 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内容:第一, 研究人员和实验人员需要针对待测的矿物元素进行测量, 将其实际含量和测定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对于那些对矿物元素含量要求较高的实验, 工作人员需要采用重量和容量测定的方法进行, 如果对矿物内部元素的含量要求较少, 则可以直接采用比色法或者是仪器分析法等等。第二, 工作人员需要成分认识到一种矿石内可能会存在着多种矿物元素的可能性。其中, 硫酸钠碘法是比较常见的测定方法, 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对岩石内部的镁元素和钙元素进行直接检测。

3.4根据实际的鉴定结果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案

这一过程主要是根据以上的鉴定结果, 选择一种合理的鉴定方案。这一环节在整个岩石矿物的分析过程中, 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环节。由于在其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其需要涉及到对一些元素的测定和对各种分离方法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等问题, 工作人员需要具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与鉴定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工作人员要具有比较丰富的操作经验。在对鉴定方案的选择过程中, 工作人员也需要考虑到岩石矿物的实际分析方法和实际测定方法。此外, 在实际的鉴定操作过程中, 面对全分析和简分析的过程, 工作人员选择的方案最好是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换句话来说, 在岩石矿物样品经过一定的分解之后, 可以实现分别抽取溶液, 并且使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分组测定。这样, 在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的同时, 还能够使用专门的测定仪器对岩石矿物样品进行更加有效的测定。

3.5对分析结果进行科学的审查与分析

工作人员在选择了合理的分析坚定方案之后, 就需要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对岩石矿物的样品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分析。在分析与鉴定结果出来之前, 工作人员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与规定的标准对分析数据进行审查, 以进一步确保分析鉴定的准确性。对分析结果的审核工作也是整个鉴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环节。有效的审查能够更加合理的找出分析鉴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 对分析结果的审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鉴定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4结论

综上所述, 对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工作, 在这个歌地质勘探和研究的过程冲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的鉴定分析过程中, 按照其规定的流程和规定的标准, 在遵循测定的原则基础上, 切实的做好一切对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工作。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保证。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 矿产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 研究人员需要对地质岩石矿物的分布特点、规律以及成因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至关重要。对地质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质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

参考文献

[1]伍尚书.关于地质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技术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5) .

[2]蒋洪.当前岩矿测试技术的现状与趋势探析[J].地球, 2013 (1) .

[3]黄锐, 张新华, 秦黎明等.页岩矿物成分井场快速评价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 (6) .

[4]鲁鲲.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技术与市场, 2014 (4) .

地质矿物 篇2

我能记下多少就告诉大家多少吧 补一句~武汉地大珠宝院历年是从不放真题的 所以根本不知道考什么 很头痛

【填空】

考了一个等轴晶系和四方晶系的{111}和{100}的解理有几组

极射赤平投影的基圆、大圆弧、还有直径分别对应什么对称要素

长石族的分类 及长石常出现的双晶

矿物中水的类型

剩下就是比较基础的知道 比如对称型的国际符号 晶胞和平行六面体的概念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

【名词对解释】10对 一对5分 以下各概念都需要举例说明

布拉维法测和面角守恒定律

点群和空间群

单行和单晶

聚集元素和分散元素

过渡性离子和致色元素

解理和裂理

副象和假象

同质多像和多型

剩下的两对不记得了

【简答题】

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区别

几何单形和结晶单形的区别

标型矿物和矿物的标型特征 闪锌矿FE元素含量对它的影响

聚形纹 聚片双晶条纹 解理面条纹 条纹长石的条纹如何鉴别

蓝宝石和萤石的成色机理

辉石族和角闪石族的区别

矿物石英及其在地质中的应用 篇3

1 矿物石英的性能

1.1 石英的矿物简介

石英的化学分子式是Si O2, Si O2在自然界中所构成的矿物质是同质最多的矿物, 有十多种, 例如α-石英、β-石英、α-方石英、β-方石英、O-石英、C-石英、K-石英、柯石英、黑方石英、蛋白石以及焦石英等种类。在自然界中和矿产资源、岩石联系比较密切的石英主要有石英、方石英和磷石英。

1.2 石英的种类分析

(1) 低温石英

低温石英, 也被称为α-石英, 在常温为574℃左右的状态下比较稳定。α-石英在地壳中是最多、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物质, 主要分布在Si O2饱和与过饱和的花岗岩中, 并存在于温度低于574℃的热液矿脉、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单晶粒度的大小范围在几毫米到几米之间。

(2) 高温石英

高温石英, 被称为β-石英, 温度在574~871℃中比较稳定, 871℃以上属于亚稳定状态, 在低于574℃的状态下, 高温石英能够转变为低温石英, 但是依然是高温石英的外形。其主要分布在岩浆岩中的酸性岩类中, 尤其是石英斑岩、流纹岩和霏细斑岩。其中, 其在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是以斑晶与晶屑的形式存在的。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 切面是近等轴粒状, 柱面不出现发育现象, 主要在锥面中发育, 外形干净、透明, 有的还能够看到岩浆包体。用肉眼进行观察, 切面是等轴粒状, 油脂和光泽比较强烈, 分布在被风化的地表中, 形态类似于石榴子石。

(3) 方石英

方石英主要有两个变种, 分别是α-方石英和β-方石英。其中, α-方石英主要存在于地表温度低于200℃的环境下稳定存在, 在200~276℃中也能够存在但是不够稳定, 属于四方晶系。β-方石英主要分布在温度为148~1714℃范围中, 在该范围内比较稳定, 在200~276℃中也能够存在, 在低于200℃的环境下不能存在, 但是能够保留其稳定状态, 属于等轴晶系。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方石英的负突起比较显著, 折光率低于1.50, 呈方形, 大多数等轴粒状, 也有部分由纤维状构成球粒, 纤维具有平行消光的作用, 在方形最大的切面上具有轴晶负光性的特点。

(4) 磷石英

磷石英主要包括两种变种, 分别是低温变体α-磷石英与高温变体β-磷石英。其中, 低温变体α-磷石英在低于118℃的温度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的存在, 属于假六方的斜方晶系, 其在自然界中不能直接生成, 在酸性的火山岩气孔中以气液的形式直接生成。高温变体β-磷石英主要在温度环境为871~1471℃的范围中生成, 当低于118℃时, β-磷石英将会转变为α-磷石英, 大多数的α-磷石英都是由β-磷石英转化形成的。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 磷石英的负突起比较严重, 折光率低于1.50, 具有楔形双晶的特征, 也就是说每一个磷石英晶体中就有两个楔形双晶。

方石英和磷石英均在酸性的火山岩基质与气孔中形成, 并在陨石与月岩中以副矿物的形式存在。目前合成的方英石能够在低温环境下生成, 并广泛存在于酸性火山岩的基质和气孔中。

2 矿物石英的标型特征

2.1 颜色标型特征

石英的颜色不同, 那么其包含的成分也就不同。例如粉红色的石英, 也就是蔷薇石英, 其成分中含有Mn3+;紫色石英中含有Mn与Fe3+;绿色石英中含有Cr和Ni;灰蓝色和蓝色的石英中含有一部分Ti O2;乳白色的石英中含有大量的细小气态与液态包体。

2.2 形态的标型特征

近等轴粒状和石榴子石形态的石英主要为高温石英 (β-石英) , 其主要生长在低压高温环境下的酸性岩浆岩中, 以斑晶的形式存在。柱面发育、锥面不发育的柱状石英和花岗岩, 其主要呈形粒状, 在热液石英脉中的石英、处于低级和中级变质岩中的石英均属于低温石英 (α-石英) 。

3 矿物石英在地质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对矿物石英在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3.1 矿物石英应用在岩浆岩中

通常情况下, 矿物石英主要存在于Si O2的饱和与过饱和的岩石中, 不和橄榄石、霞石和石榴石等副长石中存在。以下是其化学式:

石英能够在酸性的岩浆岩中通过与碱性的暗色矿物霓辉石、铁云母、纳铁闪石以及纳闪石相结合, 最终形成比较典型的碱性花岗岩。

3.2 矿物石英应用在变质岩中

石英是一种应力矿物, 在受到动力变质的作用下有以下的表现和动力性质:

石英处于张性构造环境中, 主要表现为匠对构造、梳状构造和被壳状构造, 其棱角状较多, 变形纹比较稀少, 波状的消光不够强烈。真正的张性构造主要发生在地表几百米范围内, 例如在地震情况下, 受到地表作用产生的地表裂缝。石英处于压性构造状态时, 主要表现为垂直应力方向上的拉长, 平行方向上呈之字形张裂。砂钟状的构造, 石英颗粒主要呈对称性波状进行消光。石英处于扭性构造中, 主要表现为颗粒圆化、糊状构造、肠状构造和帚状裂纹, 其主要有聚片状消光、剪切状消光和帚状消光。例如, 在我国福建省某山林地区, 由于地质构造和地壳变动的共同影响, 富含丰富的矿物石英, 可以应用与玻璃制造等工业, 其基本结构如图:

矿物石英的三叉点结构在地质变质岩中的应用:

所谓三叉点结构指的是在一个平面上, 三个相同的矿物界面互相交汇在一点中, 并且三个界面所交叉的角度为120°左右。其指的是在静水状态下, 矿物之间形成的最为稳定的一种结构。以下是石英三叉点结构出现的地质条件和作用:

(1) 对于有岩体侵入的砂岩来说, 砂岩中的石英重结晶强度和距岩体的远近距离是正相关的关系;

(2) 位于区域变质岩地区中石英暗示的隐伏岩体, 其主要是通过在区域变质岩的地壳浅部、不低于中等压力与中等温度环境下组成的绿片岩和片麻岩中, 石英在其边缘运用不规则的状态进行长轴定向排列。在侵入岩体附近时, 片麻岩和绿片岩中的石英受到温度的影响会逐渐构成变嵌晶结构, 使石英逐渐变为具有规整性的晶面, 距离岩体越近, 石英恢复为规则晶体的能力就越强。

3.3 矿物石英应用在沉积岩中

通过对石英的晶体形态, 能够对其是否是酸性火山岩来源进行判断, 高温石英大部分都是来源于酸性的火山岩斑晶;依据碎屑石英, 对其是否具有波状消光进行判断, 判断石英来源区是来自花岗岩还是来自变质源区;通过对石英判断的源区来源进行分析, 例如超级性岩的成分不含有石英。矿物石英应用于沉积岩中, 通常会形成天然的石壁, 可以作为艺术雕刻的原材料, 同样以福建某山地向斜发育为例, 其基本结构如图: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矿物石英其是生产石英砂、石英耐火材料与烧制硅铁的原材料, 是一种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矿产资源。因此, 通过对矿物石英的性能、标型特征以及在地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旨在能够充分的将其在地质中的应用发挥出来。

摘要:本文针对矿物石英的性能、标型特征进行分析, 并着重阐述了矿物石英在地质中的应用, 旨在能够对矿物石英的形成过程与演变进行的研究提供指导性的意义。

关键词:矿物石英,地质,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学武, 邵洁涟, 赵云龙.东北寨金矿床石英的标型特征研究[J].矿产与地质, 2009, 01 (11) :5-7

地质矿物 篇4

1 伟晶岩型的祖母绿宝石中包裹体矿物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伟晶岩型的祖母绿宝石主要特征在于其包裹体主要是以气态与液态形式存在, 且所含的包裹体主要呈现出密集平行排列的C轴管状、椭圆形或者是泪滴形的星点状分布的特征。同时, 祖母绿宝石中还存在着固态包裹体, 如云母等。其中, 密集排列的且有规律性的C轴管状空隙包裹体的产生, 主要是由于祖母绿宝石的晶体, 在生长过程中呈现出的不规则性, 从而使诸如如螺旋位错等晶体结构产生, 形成了包裹体中的空隙, 从而对气态溶液中所富含的挥发分进行充分捕获而形成。

伟晶岩地区具有非常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 这就决定了祖母绿宝石在其形成过程中, 具有多阶段性与多期的特征, 致使祖母绿宝石的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间断的现象。这一间断现象的产生, 使形成于早期的祖母绿晶面极易受到后期成矿流体的熔蚀, 从而使大量分布不均匀的蚀坑产生。相当一部分的成矿流体在流入蚀坑之后被封存, 从而使祖母绿宝石中的包裹体呈星点状分布。从祖母绿宝石中所含包裹体矿物的主要特征可知, 酸性岩浆在结晶分异的后期的气液交代过程或伟晶作用, 是祖母绿宝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气成热液型祖母绿宝石中包裹体矿物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岩浆期后具有的热液 (富含F与CO2等挥发分) 交代作用与气成热液型祖母绿宝石矿床的形成联系紧密。因此, 这一类型的祖母绿宝石所含的包裹体通常呈现出固态、液态与气态三种形式, 同时, 固态矿物包裹体 (残留于围岩中) 非常常见, 这类固态包裹体的晶棱因常受到熔蚀作用, 逐渐变得圆滑。这一类型祖母绿宝石包裹体的形成, 一部分是由于在形成祖母绿宝石晶体之后, 热液会随着包裹体的解理面以及裂隙等进入祖母绿宝石晶体之中, 从而造成晶体重结晶以及局部溶解等现象出现, 通过捕获形成了祖母绿宝石的包裹体。而另一部分包裹体则是因为围岩矿物以及原生流体会在结晶过程中进入到祖母绿宝石的晶体缺陷之中, 并被封存于祖母绿宝石的晶体缺陷之中, 从而使三相包裹体 (固相、液相、气相包裹体) 形成。

3 卤水热液型祖母绿宝石中包裹体矿物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就包裹体的态相而言, 卤水热液型祖母绿宝石所含包裹体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固体包裹体;二是三相包裹体。具体如下:

(1) 固体包裹体

在祖母绿宝石的形成过程中, 此类固体包裹体 (如钠长石晶体、黄铁矿、黑色碳质小包体等) 在祖母绿宝石结晶时, 对围岩的矿物进行充分捕获或进入祖母绿宝石晶体缺陷之中, 从而形成了固体包裹体。这类包裹体的特征与祖母绿宝石的成矿地质条件具有一致性。

(2) 三相包裹体

三相包裹体的主要由高盐度卤水 (液相) 、CO2 (气相) 以及钾盐仔晶、石盐仔晶 (固相) 等组成。其中, 高盐度卤水与CO2分别占包裹体整体体积的75%与10%。这类包裹体的形成, 是由于祖母绿宝石在结晶的过程中, 热液卤水流体随着裂隙进入到祖母绿宝石的晶体之中, 且被封存于祖母绿宝石的晶体之中, 或者热液卤水流体被充分捕获, 热液流体中存在有CO2, 在祖母绿宝石的晶体冷却之后, 热液卤水流体的温度随之降低, 使热液卤水的浓度逐渐增大, 当浓度达到氯化钠的临界状态的情况下, 溶液中便会解析出氯化钠晶体, 使石盐仔晶形成, 从而使CO2与残余的盐度较高的卤水分别通过气相与液相的方式与解析而出的石盐仔晶在同一包裹体中共存。

4 结语

总而言之, 通过对祖母绿宝石包裹体的研究, 可有效揭示祖母绿宝石成矿的地质环境状况。同时, 地质条件的不同, 所形成的祖母绿宝石及其所含包裹体的种类与特征也存在着差异, 祖母绿宝石成矿的地质条件对其包裹体矿物的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龙江, 汪立今, 任伟, 陈勇, 陈俊华, 李甲平.祖母绿宝石中主要包裹体矿物特征及成矿的地质条件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 2011, (08) :97-100

[2]禹秀艳, 李甲平, 汪立今, 罗卫东, 石玉君, 陈勇, 陈俊华.新疆南部祖母绿 (绿柱石) 成矿地质条件初探[J].中国矿业, 2011, (11) :61-63

[3]李健, 王龙江, 汪立今, 张春疆, 石玉君, 陈勇, 李甲平.新疆绿柱石 (祖母绿) 包裹体矿物学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J].矿物学报, 2012, (04) :563-568

地质矿物 篇5

1.1 安徽铜山地质成矿条件

安徽铜山铜矿床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部。铜山铜矿床位于姥山背斜南翼、北山篷向斜北翼, 处于向斜和背斜的转折端, 构造应力集中, 断裂、褶皱和不整合构造发育[1]。本区内出露地层自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三叠系中统月山组均有分布, 为一套以浅海相为主的准地台型沉积[2]。其中下二叠统栖霞组是本区最主要的控矿层位。本区控矿岩体为一燕山早期中酸性复式小岩体[3], 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 且为多期侵入, 侵入顺序为石英二长闪长岩 (内部相) 、花岗闪长斑岩 (边缘相) 、二长花岗岩 (深部) , 其中花岗闪长斑岩为主成矿岩体。围岩蚀变强烈, 主要气水热液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化。

1.2 安徽铜山矿床地质特征

F1和F2是本区的两组基底断裂分别控制着前山岩枝和铜山岩枝, 岩体控矿, 上述两支岩体又控制着南北两个矿段。岩体与围岩接触带蚀变严重, 热液作用明显, 广泛发育层状含铜黄铁矿型、含铜角砾岩型、含铜矽卡岩型和含铜斑岩型四种矿化类型[4]。其中含铜矽卡岩型矿体中的石榴石为本文研究重点。

2 石榴石特征

2.1 矿物学特征

铜山矽卡岩主要以石榴石为主, 石榴石为均质体, 呈致密粒状, 中粒等粒结构晶体为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颜色主要受成分影响, 棕褐色的石榴石最多, 摩氏硬度为7~7.5 (翠榴石为6.5) , 解理不发育, 但有时有平行于菱形十二面体的裂理具次贝壳状断口, 强玻璃光泽。粒间被方解石填充, 部分已被矽卡岩化, 也有部分被方解石交代而形成了石榴石假象。

2.2 光性特征

本区主要以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石榴石为光性均质体, 正交偏光间全消光, 如铝质石榴石系列中的镁铝榴石和铁铝榴石。但钙质石榴石系列中的石榴石亚种则常常具有光性异常。其中钙铁榴石最为典型, 镜下钙铁榴石呈正高突起, 环带结构十分明显, 且其裂隙中充填方解石包体, 其成因可能是接触交代不完全或是受后期构造影响产生裂隙, 方解石沿裂隙充填其中。

3 石榴石形成条件及地质意义

石榴石的矿物共生组合和成分变化, 反映了形成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5]。本区地表为钙铁榴石, 深部为钙铝榴石, 这与胡受奚、叶瑛、方长泉[6]等研究相符。Raheim A. (1974) [7]在高温高压实验后提出, 石榴石中钙铝榴石分子含量随压力增大而明显增加, 而且与温度关系不大。本区石榴石大部分富钙 (29.46%~33.37%) , 从这一特点来看, 本区石榴石为高压产物。同时, Miyashiro (1973) [8]认为, 变质岩中石榴石的Mn2+/Fe2+比值可作温度计, 变质越深, 比值越小, 而石榴石的Mn2+含量则与变质作用时的压力有关, 随压力增大而减少, 故石榴石中的Mn2+含量可作为地质压力计。本区石榴石的Mn2+/Fe2+比值很小, 可证明本区石榴石为高压产物。

通过对本区石榴石研究, 并对照国内其他同类型的矽卡岩矿床石榴石的特征发现, 湖南柿竹园和西藏冈底斯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矿物均是以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 并且西藏冈底斯和安徽铜山成矿母岩均是花岗闪长斑岩。同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石榴石成分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即在水平方向上由近岩体到远离岩体, Al元素含量逐渐增加, Fe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在垂直方向上从钻孔深部到浅部, 矽卡岩中的石榴石成分同样从主要为钙铝榴石为主演化为以钙铁榴石为主。所以, 依据前人对上述两个地方的矿床的研究, 可推知:本区石榴石远离岩体Fe O含量降低, Fe2O3含量增加, 暗示成矿流体氧逸度升高, 同时也可能暗示了温度和盐度降低、p H升高。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降低、p H和氧逸度升高有利于钙铁石榴石的形成。靠近岩体及深部钻孔内钙铝榴石较发育, 而远离岩体及地表钙铁榴石较发育。

4 结语

(1) 安徽铜山铜矿床中均质石榴石光性异常者一般成环带结构, 主要由于其生长过程的多期性和构造环境的复杂性, 且一般钙铁榴石环带结构更常见。

(2) 安徽铜山、湖南柿竹园、西藏冈底斯三处石榴石特征极为相似, 并且成矿母岩是花岗闪长斑岩或热液流体, 可做相似类比研究, 指示成矿规律。

摘要:安徽铜山铜矿床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部。通过对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中石榴石矿物学性质的研究发现, 本区石榴石普遍具有清楚的环带结构, 不仅与其核部和边缘元素成分有关, 而且也受到生长过程和环境的影响, 且石榴石可以作为划分变质岩相带矽卡岩化黄铜矿化的标志。

关键词:石榴石,矽卡岩型铜矿床,地质意义,安徽铜山

参考文献

[1]李大鹏, 杜杨松, 张静.安徽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控矿构造及其对矿化的影响[J].地质与勘探, 2010, 46 (6) :1051~1060.

[2]俞沧海.贵池铜山铜矿床成因探讨[J].地质与勘探, 2001, 37 (2) :13~16.

[3]周余愕, 张宜勇.安徽铜山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安徽地质, 1996, 6 (2) :54~68.

[4]俞沧海, 袁小明.贵池铜山岩体演化与成矿的关系[J].矿产与地质, 1999, 13 (5) :194~198.

[5]夏学惠.华北地台北缘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中石榴石标型特征及找矿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 1990, 5 (3) :71~80.

[6]胡受奚, 叶瑛, 方长泉.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找矿意义[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4:16~18.

[7]Raheim A, Green D H.Experimentaldetermin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pressure dependence of Fe-Mg parti-tion Coefficient for coexisting garnetand clinopyroxene[J].Contr.Mineral.Petrol., 1974, 48:132~203.

【地质矿物】推荐阅读:

金属矿物10-21

矿物特征06-29

矿物绝缘08-14

岩石矿物08-26

熟料矿物09-17

矿物分析10-24

矿物含量11-24

矿物成分12-11

矿物材料12-14

矿物加工12-15

上一篇:柑橘的联想下一篇:语文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