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言教学

2024-07-23

语文语言教学(精选12篇)

语文语言教学 篇1

摘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需要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 这就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 鞭辟入里地分析, 入木三分地概括, 恰到好处地点拨, 用语言艺术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 并开启心智, 陶冶情操, 才能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 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随之有所减弱。但我认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 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 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因为我们授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 教师富有情感地面对学生用口语讲解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尤其是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方面, 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一、质疑——发现课堂语言艺术的不足

深入课堂, 我们常发现存在这样的想象, 教师语言令人嚼之如蜡, 黯然无色,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流水帐”语言:一堂课, 教师表情严素, 语调平淡, 没能突破重点, 教师照着原先的教案走流程, 类似“是不是呀?”“对不对呀?”“懂了吗?” (2) “指令性”语言:“我再说一遍。”“请大家给我听好了。”“打开书, 读第一自然段”。 (3) “接话式”语言:一节课, 处处铺石搭桥, 生怕学生回答不出, 教师说前半句, 学生补充后半句。 (4) “打断式”语言: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听到“不对!请坐。”“错了。谁再来?”“能不能多想想?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 学生必然“金口难开”, 从而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 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可见, 语言艺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那么, 如何才能发挥课堂语言艺术的魅力, 以提高课堂效率呢?

二、思考——发挥课堂语言艺术的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该精致, 它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精确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老师的话来说有‘四美’:1.音美, 要讲普通话;2.意美, 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生动美;3.形美, 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 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这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字字珠玑, 句句似诗。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于日常口语, 但又不同于‘大白话’, 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 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 又要有美丽严密的书面语言, 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 受到教育和感染。”

三、行动——走进课堂语言艺术的殿堂

如此看来, 走进课堂语言艺术的殿堂并不是无迹可寻的, 根据教学实践,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 唤起生活体验激发爱好。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 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 能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 能吸引学生, 让他们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使教材化难为易,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曾看过一些教学视频, 有位老师教学《笋芽儿》时是这样操作的:教师问“你曾撒娇过吗?”生齐声回答“没有。”显然,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要理解“撒娇”这个词语似乎有些难, 于是, 教师又问:“比方说, 你和妈妈一起出门, 看见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 你很喜欢, 可是, 妈妈不给你买。这时, 你会拉着妈妈的手, 说……”教师一边说, 一边做动作, 学生看了, 也模拟她的样子, 细声细气地说:“妈妈, 给我买吧, 给我买吧!……”有了这样的铺垫, 再回到课文中学习, 小朋友很快就领会了小笋芽撒娇时的语气。可见在教学中, 老师将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 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来引导, 将抽象、枯燥的词语具体化、生活化,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听课过程中, 激发了学习的爱好, 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某些难词的意思。同时, 也能较轻松的将这些字词进行迁移, 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展现优雅体态激发情感。

教师的课堂教学, 也是在“台上”的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可以看出, 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有声语言, 也必然伴随着自然、得体的教师体态语。教师的教学行为, 不仅是一种智力的投入, 而且是教师整个人体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 一个赞赏的微笑, 一个肯定的点头, 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 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 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医院儿童心理咨询部主任罗伯特·布鲁斯曾说:“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长时间注重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 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教学是一门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 要想时时吸引学生, 教师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 鞭辟入里地分析, 入木三分地概括, 恰到好处地点拨, 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 并开启心智, 陶冶情操, 才能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只要我们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 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加强自身语言修养, 在实践中不断砥砺、创造, 相信一定能筑起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语文语言教学 篇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承担着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的重任,因而,阅读教学始终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形成有个性的教学风格的主阵地。对我而言,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读进去”——加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深刻体验:引领他们沉入情境,感受形象、领悟意蕴、产生情感共振;采取一些手段,让学生为一些词句的色彩所吸引,为语言节奏的强弱所震撼,为情调和风格特色所倾迷。一言以蔽之,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移情审美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课变得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回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

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二、潜心会文

推敲揣摩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廖廖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多元探读

激活思维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如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语言。如“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严肃而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而“詹天佑不怕重重困难,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则通过想像情境,交流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如引导学生想象“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深夜灯下,伏案绘图”等这些画面来身临其境地读,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那又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当我和学生感受完长城恢弘与壮观,体悟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后,再次读这篇课文时,陈浩站起来却说:“老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完课文只是看到了长城伟大壮观的一面,虽然它的建成在当时帮助国家抵御了外来侵略。可是,据我所知当时修建长城时有许多人都被活活地累死、病死、饿死,所以一提到长城我就可怜起那些劳动人民来。有时我在想:这伟大的长城应不应该修建?我们在读这篇课文时,难道总是用那种激昂、赞美的语气吗,我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从上述小片断可以看到,由于学生读得真切,心有所思,他们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他们渴望自己的感悟体验得到同伴的认可,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听了陈浩的发言后,学生们自发地在临时周围的学习伙伴间展开沟通与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汇报时有的竟争得面红耳赤。看到这一情景,我的心里十分地欣喜,因为眼前这么小的孩子没有盲从,能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并对伟大背后中隐藏了苦难有了独特的认识。我不禁对陈浩连连点头,并赞许他能辨证地看待事物。最后我只是说了一句:长城的现实意义是短暂的,但是它的深远意义才是铸就民族精神的永恒。

语文教学语言与教学效率 篇3

一、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工具

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教师,其传递的主要手段是教学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任何教学内容,总是要依靠口头讲授的声音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和思想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二者总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在语文教学中,没有不借助语言形式来表达的赤裸裸的教学思想和内容,也不存在不表达任何思想内容的纯粹的语言形式。我们若仔细地观察下现实的教学工作,就会发现,成功的教学,常常是因为教师能深入浅出地讲演问题,语言符合规范和职业习惯;失败的教学,往往便是因教师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含混不清,词不达意。正因为教师语言问题极为重要,所以在毛泽东所总结的十大教授法中,语言问题就占了六条。即:“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在明白;说话在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教学语言具有最优的信息输入功能,就必须把教学内容转换为最适合教学对象接收的物质化的语言信息,是否具备这份能力,直接影响着最终目的的实现。

二、教学语言艺术是制约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制约语文教学课堂的因素很多,但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制约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即人们常说的“意义无言则不行,言不畅则意不达”,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规范性、启发性、教育性、艺术性等职业特点。教师对这些职业特点所掌握的程度,以及这些特点的不同组合方式,就构成了教师的不同教学语言艺术水平。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大部分是口头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授的知识内容,把代表事物及其关系的抽象符号即教学语言,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组成符合着一定语义内容的听觉符号序列,变成一连串的语流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进而得到反馈信息。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语言必须符合语言规范,要善于把没有特殊逻辑结构的片段的和简略行的内容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转化展开成符合语法规范的,能为它人所理解的语言形式,进而调动学生的听觉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语义明确、贴切、明白易懂。生动形象的词和句,语调清晰,明快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感官愉悦,并能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接受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而那种不符合规范的。散乱材料堆砌的,词不达意的教学语言,就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还要富有启发性。若教学语言缺乏启发性,不论其内容多么丰富,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语言艺术对旨在激发学生情感,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语文教学来说,它在客观上,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充沛的情感,丰富的词汇,高度发达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教学语言应该是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充分运用描绘、夸张、形容、比喻和幽默等手段,即讲究一定的艺术美,要达到这一境界,我以为应注意两点:

首先教学语言要具有美的特征,即“音美”和“意美”相统一。教学语言的语音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使教学语言的声调具有与表达内容相适应的变化,用声调相对强度和相对速度来组织教学。或势如破竹,或绵绵微雨,或像波澜起伏的强度和速度,是教学语言具有和谐悦耳、铿锵有力、轻松活泼、节奏鲜明、深沉庄重、变化整齐的特点,表现出语意和思潮的丰富多彩与起落变化,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和想象活动能力得到培养,在这方面,于漪老师称得上是语文界的楷模,于漪老师素以教学语言优美考究著称,她以为教课时应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与感染。难怪藤野先生授课时的抑扬顿挫鲁迅先生十分欣赏,难怪蔡芸芝老师用歌唱的音调教小学生读诗,使魏巍一生难忘。所以,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要力求优美,抑扬顿挫,像美妙的音乐似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要有感情,情感可以点燃指挥的火花,没有情感就没有智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生气,应善于以情感人,这样,老师就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必须善于进入角色。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出现情绪冲动,迫使他想要说,想要讲时,教学才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当作者把心中的情景变成文字,编制成文章,教师在破译这些静态文字的时候,不仅依赖语言因素传达其表层的信息,更要依靠情感,借助语速和音调,挖掘蕴藏期中的深层次的信息,化静为动,把作者的激情还原,放大之后,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不同的教材,感情的处理应当是不同的,如《海滨仲夏夜》是轻柔潇洒的,《最后一次讲演》是火山爆发的愤怒,《背影》是缠绵悱恻的,如此等等。因而说,只有技巧而无感情的教学,只能是书匠式的教学;没有情感的升腾和冲动的教学,就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

三、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途径

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呢?我以为:一是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教学语言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教师要不断地吸取营养,不断地更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注意要多看一些诗、词和小说等文学作品,并不断提高对这一方面的欣赏水平和理论水平。二是应加强思维训练。语言状态反应着思维状态,如果思维技巧正确,思维方法科学,就能把已有的知识很好地组织起来,有效地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地方去,从而取得好的效果。三是教师应当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不仅要知道语言的要求和技巧,而且还要能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这些要求,运用这些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进行实际练习锻炼。

总之,教学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锻炼教学用语,研究语言艺术,用语言弹起美妙动人的乐曲,才能在学生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语言教学 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文教学,教学语言,高频词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教师是舌耕为业的职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教师的职业工具,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语言作用于教师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外汉语教师教授的是汉语,这就使他们的教学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尤其在以目的语授课的情况下,教师语言关系到能否成功地执行教学计划,同时也成为学生所能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目的语习得。(刘珣,2000)由于教学的目的、对象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没有从事过该教学的人往往将其等同于语文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显然是行不通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即是区别两种教学语言的不同特点,以期对教师的语言锤炼和师资培养有所启发。

二、教学语言词语对比研究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主要对教学语言进行定量研究。教学语言指教师课堂教学使用的口语,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有意义的口语,不包括教师的书面语(板书及其他)和体态语等。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语言学的语料分析方法,将教学录像语言转写为文字,进而生成小规模的语料库。对外汉语教师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学录像,共收集了十一位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全部是初级阶段综合课及口语课的教学,教学时长1 100分钟,语料共计113 288字。中小学教师的语料是通过网络搜录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全部由真实的课堂教学转写,包括现当代课文、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共计117 535字,教学时长与前者相当。

借助相关技术,我们将语料按照字、词、句的层次分别生成了层级语料库,并进行了初步的统计。本文将重点对教学语言中的词语使用进行探讨。

三、研究结果

(一) 总体印象

除去标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共包含336个英文单词,162个拼音字母和58 600多个汉语词。语文教学语言中没有拼音和英文,而包括了很多成语、文言文词汇等。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中虽然出现了58 600多个词,但实际使用词汇的总数大约只有2 900个,只有总词数的1/20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词在教学语言中要被重复20次,重复率相当之高。当然,课堂教学语言的重复是不平均的,为观察哪些词在教学中被大量重复,我们分别计算了两种教学语言的词频。

(二) 词频统计结果与分析

1. 前50位的高频词

通过词频统计,我们将两种教学语言重复率居于前50位的高频词列表如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词语的重复率极高,最高可达到2 348次,前50位高频词重复都在100次以上;而且,前几位的高频词与最后几位重复率相差极大,可见,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重复是相当集中的,不平衡的。比如,词频在400以上的有22个词,这些词是对外汉语课堂用语的基本构成部分。如“[人名],请你说说好吗?”“[人名],你呢?”“很好。”“不太好,不是很好。”“是吗?”“是不是?”“我们可以说———?”“对”“对吗?”“这个是什么?”等等。除去教学内容,我们基本上是靠这些词和大量的体态语来组织课堂活动的,可见课堂教学语言的词汇何其有限。相比较而言,语文教学语言的重复率要低得多,平均只及对外汉语的1/6左右,而且词语的重复比较平均,除了第一个“的”以外,其他词语的重复率不存在两极差异,足见语文教学的词语使用范围要远远大于对外汉语教学。

和语文教学语言相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说”这个词的词频非常突出,而语文教学语言是“读”在先,然后才是“说”,其频率也远远低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差异体现了两种教学的不同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特别强调让学生开口,听说先行,以说带读。因此,对外汉语课堂上的“说”是占绝对优势的。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训练学生的文字理解表达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因此是从读入手,进而才是理解和表达。

判断动词“是”成为高频词也鲜明地体现了教学语言的特点。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和语文教学语言中都有所体现。让我们观察教学实例:

(语文教学):

(1)“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啊!”这一句话是作者在观察姑娘的言行后作出的评价。

(2)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她是一个有心计的姑娘。

(3)课文段与段之间就是以这样一种关系联系起来的。

(对外汉语):

(4)“旅游”这个词是一个动词,我们常说的呢,常常说的是到,或者去什么地方旅游。

(5)这句话是谁说的?谁说的?可能是吃饭的人说的。

(6)高的反义词是——?说人的时候怎么说?矮。大的反义词是——?小,所以高大的反义词可以是——?对了,矮小,啊。

(7)这是谁的相片?对,是我的相片。这是谁的相片?啊?也是我的相片。是吗?

(8)大家是不是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就给家里打电话?

表示判断的“是”常出现在教师的解释语中,这种情况在两种教学语言中都存在。不同之处在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是”更多地出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里,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出现在正反问“是不是”、附加问“是吗”中,此外,“是……还是……”、“是……的”的形式也很多。上面列举的问句明显是教师事先设计好要求学生回答的,它们特点是,答案是已知的,学生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问题的目的在于让他们练习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按照布卢姆(1956)的问题分类表,这些都属于知识型或理解型的问题(曾玉,2006)。这些问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问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二是用于生词和语法讲练,在目的语授课的条件下,受学生的词汇量所限,教师用情境创设来代替解释语,从学生熟悉的问题说起,逐渐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说出新句子。可见,判断动词“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不是解释和说明,而是帮助学生巩固已知的内容,并创设情境,操练新的内容。为了实现一个教学目标,教师会设计一连串由易到难的问题,就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输出预期的句子。这看似繁琐,但却正是对外汉语教学组织操练的手段。

语气词“吗”、“呢”和疑问代词在两种教学语言中的地位也值得注意。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吗”和“呢”的词频相当高,分别居于第18、19位,而在语文教学中只排在第30位和39位。疑问代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高频词中排名普遍较高,这反映出两种教学语言中问句数量的差别,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问句数量要大大多于语文教学语言,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许多对外汉语教师都是利用一环套一环的问题来组织课堂的。

形容词“好”、“对”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使用量也很大,这反映了教师的评价用语的有限性。由于学生词汇量低,对外汉语教师只能选择最简单的评价语,而语文教师的评价语则很丰富,如:

(语文教学)

(9)概括得很全面。

(10)读得不错。你仿佛站在雪地里,置身于美景之中。

2. 两种教学语言独有的高频词

为进一步明晰两种教学语言的特点,我们将表4-1中两种教学语言各自独有的高频词分别提取出来,列表如下(表2):

总体上看,语文教学语言的动词较之对外汉语教学要丰富得多。从动词的词频可以看出两种教学语言的不同特色。语文教学语言中读、写、想、听、讲的分量都比较重,这是由于语文教学要全面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思考和写作表达的能力;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则是以说为主的。

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动词“跟”也鲜明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特点。“跟”主要出现在“跟我说”、“跟我读一遍”这样的句子里,这说明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领读和示范,训练方法上对外汉语教学更注重机械操练,而语文教学则没有此特点。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教师较多地使用了疑问代词“什么”、“怎么样”,而语文教学语言中多使用“谁”和“哪”。“还有”一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词频也很高,该词多出现在问句“还有吗?”中。以上差别反映了两种教学中提问方式的差异。我们回到语料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问句:

(对外汉语)

(11)大内觉得味道怎么样?

(12)游览过什么地方?

(13)什么是我的最大爱好啊?

(14)骑自行车怎么样?

(15)公共汽车怎么样啊?

(语文教学)

(16)我们听到草塘的景色都已觉得很美,那亲眼见到草塘的作者此时是什么心情呢?从哪里看出的?

(17)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18)“茫茫”是什么意思,想想在这里用它,好在哪里?

(19)教材编者巧妙地配制了一幅插图,谁能用一句《核舟记》中的话再描化一下皇帝的丑态?

(20)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看出,词语使用的差异体现了提问的不同功能。对外汉语教师的提问大部分限于引导学生重复课文的内容,而且通常是回答句中的某一成分,“什么”和“怎么样”常用于提问句中的某一成分。“还有吗”一词则常用于一些事物的简单列举,也多与课文内容有关。对于语文教学,教师的问题比对外汉语教学更有深度,更多提出理解性、综合性、和归纳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论据加以说明。而且,从学生的回答方式来看,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个别回答问题,而对外汉语教学中则存在着大量的齐呼,即学生集体回答。

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独有“句子”,而语文教学语言中独有“词”。这一结果初看似乎很奇怪,但回到语料中就能找到其原因。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也有很多“词”,但频率不如语文教学高,没有进入前50位;而“句子”却受到格外的强调。可见,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语言训练基本上是以句子为单位的,无论是词语练习还是语法解析都围绕句子进行,初级阶段尤其如此。而语文教学则通常以篇章为单位,或分解成段,很少只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句子上。对于词的强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驾驭能力,特别是文学词汇或文言词汇,对于提高语文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些名词和专名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中的频率也很高,如“中国”、“上海”等。此外,“赵林”、“彼得”等课文中的专名和本班学生的人名在教学语言中的频率也比较高。这一现象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话题的有限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以课文为中心进行的,教师和学生总是围绕课文的情境进行反复操练。像“赵林”、“彼得”等是教材中的主人公,教师在围绕课文讲解时必然会经常提到这些人名。“中国”、“上海”等词有很强的中国特色,这些名词除了在课文中出现之外,在课堂的情境操练里也经常被提到。不过,随着教材和课文的变化,教学语言中经常提到的名词和专名也会有所变化,可以说,这些词在教学语言中是一个变量。

四、结论

(一) 教学目的

由于对象不同,对外汉语和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也完全不同。对外汉语注重语言技能训练,要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教学时重在“说”;而母语学习者已经解决了口语表达的问题,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学时重在读、写。

(二) 教学内容

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是围绕课文进行教学,两种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却不同。对外汉语教学的词语非常有限,而语文教学的词语则以丰富为佳;两者教学材料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对外汉语教学材料简单,不要求对课文深层理解,只要求简单复述课文内容;而语文教学则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归纳立意、思路,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和言外之意等;对外汉语,特别是初级阶段教学以句子为中心,要求学生输出完整的句子;语文教学则更多从篇章整体出发,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情感,并强调文学词汇的积累和训练。

(三)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对外汉语和语文教学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学的显著特征是重复操练。有限的词句在课堂上的大量重复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而语文教学中则不强调重复。对外汉语教学的另一特点是大量示范,范读、跟读贯穿于教学始终;而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解析和传授。

在提问方面,两种教学都包括很多课堂提问。但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数量和频率要多于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一般短而浅,多限于重复已知信息或简单列举,易于回答,常以连续性的问题推动教学;而语文教学的提问需要的思考时间一般较长,理解性、综合性和总结归纳的问题较多。从回答方面看,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单独回答问题,而对外汉语课堂上除了单独回答,还存在着大量的“齐呼”现象。

在教学评价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倾向于用最简单的词语给予评价,如“好”、“对”等;而语文教师除了简单肯定之外,会给出更为具体的评价,使用的语句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范英,刘以林.教师行为规范全书之六—教师语言行为规范[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2]蒋同林,崔达送.教师语言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

[3]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1,70-76.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李裕德.教学语言的语法特点[J].语言文字应用,1995.2,57-60.

[8]吕必松.关于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9.1,1-17.

[9]彭利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语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123-128.

[10]王熙嘉.教师口语的特点与规律[J].语文建设,1994.8,11-14.

高中语文语言教学研究论文 篇5

摘要:语文教学直白的说就是语言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言教学;问题;策略

高中语文语言与生活息息相关,高中语文语言视野与技术的基本素养,也是终身学习的利器,高中语文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如何学且乐于学,而能立足于未来的社会。在高中语文语言教学的历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发动机,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状态,要清楚的了解与掌握,用心设计高中语文语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高中语文语言概念的澄清与辩证及有意义的沟通、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获得创造知识的喜悦与快乐。

一、当前高中语文语言教学的问题

教学过程透过引导与启发,使学生能在问题情境中,形成解决问题所需的高中语文语言概念、过程、技能和态度。教师可提供现实生活问题或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不同的想法,应需避免预设或过早提出解题方式和结果,且不宜做机械性的解题训练。高中语文语言教学应协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与高中语文语言的连续过程,培养学生能从高中语文语言的观点考察周遭事物的习惯,提高应用高中语文语言的能力。

(一)教学时数的不足。依教育部规定领域学习节数中,高中语文语言占10-15,因此目前高中语文语言课程的教学时间分配,低年级每周约3节,中年级每周约3.5节,高年级每周约4节。高中语文语言教学必须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去操作、演算、思考解题的方法等,应用学习上才有效果可言。以实际的教学而言,担任教学的教师就必须运用弹性学习节数,从事高中语文语言的补救、补强教学,才能达成教学目标。终究高中语文语言时数不足的问题,必须受到重视,方能彻底的解决问题。

(二)高中语文语言教科书的版本不同。教科书开放地方教材,虽然是一纲多本为原则,但各出版社即使是在同一学年的教材内容,经由比较分析,发现教材内容编排上还是有所不同,各单元顺序不一,学生如果要转学,可能因不同校,不同版本而造成衔接的问题,徒增学生、家长的困扰。所谓教学信念乃是教师依照个人的专业背景,应该具有教学与课程的知识,在教学的历程,能善用自己的教师人格特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事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亦能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的一种独特观点和心理的倾向。影响教师教学信念的因素包括有先备因素,即教师的性别、人格特质以及学生时代的学习经验;教师养成教育,即教育课程经验、学科知识及背景以及学历等;与任职有关的因素,及任职地区、学校层级、教学年资、任教科目、教学能力、学生特性以及文化等因素。

二、高中语文语言教学的策略

(一)推广基于心智开发的阅读活动

高中语文语言教学有助于学习新事物,可以通过阅读不断累积知识、增长智慧,这也是大家不断推广阅读的原因,心智能力提升了,自然在阅读文章时,也就能多方思考而理解文本,这些思考图符合思考的形式,可以让读者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每个写作所需要的组织模式,依特定的写作目标。阅读是一种非常复杂动态的心智活动,包括几个相互关联,交互动作的认知历程,即知觉、语言、认知及动作协调,而且会受自动化、注意力、记忆力及文章的语法结构、语意关联度或清晰度所影响。阅读的意义是读者能与作者在思想上进行沟通与传达,甚至能提出不同的看法与批判。

(二)加强高中语文课堂中的社交互动

读写萌发理论主张高中生习得文字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历程,在有意义的`文字环境或社交情境中,高中生会逐渐察觉文字的意义和功能。既然高中生的语言教学模式是试图将生活经验与文字建立关联,那么高中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将随着社交经验的发展而发展。合作学习法的教学理念是透过同侪合作达成学习目标,本文将其应用于高中语文的语言教学,是为了提升高中语文课堂中的社交互动。像这样在高中语文的语言课程中提供真实的语境体验,是符合高中生的语言学习心理的教学法。

(三)情境创设,反思学习

1.高中语文语言能力为高中教学重点;传统范文观的教学,缺乏阅读理解策略教学;语文教学除了文学内涵,更要教导学生如何思考;教师必须具备使用出版社语文课本进行阅读理解策略教学能力;国家教育政策积极推动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情境分析让研究者了解本行动方案的优势条件与不利因素,有利于研究的规划与实施;情境分析是行动方案发展的基石。

2.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列为教学重要目标;语文教学行动方案的能力取向设计;语文课实施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提供更多思考学习;依语文课本教学活动重点挑选合适阅读理解策略;配合国家政策充实阅读教学专业,运用教学相关配套资源协助教学;发挥优势条件,降低不利因素影响;检视方案,不断修正课程让课程更臻完善。

3.合作学习分组教学,在教学上帮助甚大;教师必须拥有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学习单除了提供教学引导,也是评鉴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让学生在教学上扮演学习的主角;为提供学生更好的学习经验,课程因此不断发展。

4.学生的学习成效相当良好;教师的教学专业获得成长;进行课程的创新,除了改变教学,评量学习方式也需配合教学进行调整。人类的理解力实是一种静态的智慧,它不是知识,却是掌握并运用知识的重要能力,对于高中生,它也还不过是一个不大的正数,只有自己不断地开发,教育培养,减少误解,增加理解,才能成长为一个聪明的、有力量的人,他最后的动态智慧才可能是一番事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理解方面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王嘉栋.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分布与教学问题.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第6期.

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言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1.课堂评价中教学语言的运用不合理

课堂评价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的评断。教师能够通过课堂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完成教学目标。而现在,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都一样,并且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不重视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能完全令教师满意,而教师往往会采取批评的方法,否定学生。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打击,自尊心被严重伤害,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令其对语文课程产生反感,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学语言有着明显命令式的现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总是在用命令的语气在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牢牢地掌握着课堂主动权,强迫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被忽视。而在新时期的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这种教学语言明显地与新的教学模式相悖。命令式的教学语言不仅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还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得学生思想呆板、学习中过于依赖教师。

3.教学语言对话与提问缺乏实效性

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普及,许多教师已经逐渐地意识到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然而,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又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教师认为课堂交流就是教师来提问,学生来回答。这种片面的交流方式使得教师依旧是整个课堂中的主导者,学生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学习需求去进行平等的交流,并且当教师的提问过多时,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还会使学生担心自己回答不出问题而不敢积极表现。造成了在课堂上,学习好的学生往往越来越积极,而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就越来越不敢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二、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策略

1.转变语文课堂上教师语言观念

一是要将语言由命令式转变为商讨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而转移,这时,为了体现学生的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就应当适当地放松自己手中的绝对权力,而是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之上,避免强制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将课堂中的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来。在教学语言的转变方面,教师应当摒弃原本命令式的口吻,而是要用商讨式的话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学生才愿意交流,才敢于主动交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要将语言由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从目前的初中教育现状来看,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最终在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中,考试分数依旧占据着绝对的地位,为了能够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师只能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教授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忽略的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观念,避免使用灌输式的语言来进行教育,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完全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是要将语言由评判式转变为建议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进行非常直接的评断,而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当是按照学习成绩一刀切,而是应当看到学生的优势,并且能够在学生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给予恰当的建议帮助其解决问题。

2.提高语文教师的自我修养

一是要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语文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明明自己对语文知识的了解很透彻,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也很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知如何传达给学生。这就是教师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表现。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丰富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

二是要注意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共同的问题。其一,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教师知识能力的直接表现,普通话不标准,将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其二,部分教师对于专业术语运用不到位,在教学中只是在复述教材中的内容,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造成了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解可有可无的情况。其三,教师讲课缺乏激情,一直采用同一种语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

3.提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构成。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其一为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对应当如何教学、教学内容是什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避免思路不清而造成课堂教学混乱; 其二为灵活应变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同,教师要学会灵活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才能保证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中去。其三为语言驾驭能力,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有说服力而又不至于完全牵制学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四为清晰的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将语言作为一种基本工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是提升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良好的态度、督促自己不断地学习。其次,教师要培养自己的灵活思维,并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强化语言功底。再次,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找出教学中语言运用不恰当之处,并且积极地改正。最后,要多为自己争取锻炼的机会,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全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光.情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言语表达[J].教育教学论坛,2011(8).

重视语言教学, 回归语文之本 篇7

一、重视现场生成, 注重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样复杂性的生成过程, 一方面教师根据对学生和文本的理解设定了一定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人心理去适应特定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就是预定的教与随机的学之间契合的过程。这种契合依靠现场生成来完成。

由于课堂现场的生成难以预知, 对语言的教学也往往因学生、文本及师生互动的差异而呈现出偶然性的特点。因此, 语言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偏离教师预设的情况。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教师的预设, 教师不能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从而导致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偏离预设往往先来自学生, 因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广度不同而导致, 其次取决于教师的素养、经验和教学机智, 亦即教师能否及时调整预设。

语言品味应先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之上, 而语言品味又反过来作用于文本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这两者相辅相成。在教学实践中, 做好语言品味的铺垫是语言品味成功的关键。铺垫成功了, 那么教学过程中偏离教师预设的现象就可以预防, 即使在品味过程中还有所偏离, 学生也能够结合铺垫, 自行匡正,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学生的回答就是不向主题靠拢”这样的教学“意外”, 联系背景及文本中相关信息,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铺垫。

因为课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生成性, 语文教学才更需要艺术性。面对课堂上的预设偏离, 教师首先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 及时追问, 巧妙点拔, 激活学生生活体验, 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感悟。

二、重视体验激活, 注重教学深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传统的阅读忽略了阅读主体参与的重要性。传统意义上对文章的解读不是建立在读者的阅读体验和自觉获得基础上的, 而是建立在道义的传承和政见的灌输上的。同时,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把阅读作为手段, 作文作为目的, 忽略了两者在学习主体上的有机结合, 没有将阅读和作文当作人的语言造就的双翼。

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不是空话。在阅读教学中, 就应表现在对阅读个体的尊重上, 尊重学生的感情, 尊重学生的思考,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阅读教学中, 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把握应建立在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若能善于激活学生的相关体验, 就能通过语言深入课文内容, 领会课文中的感情, 甚至产生积极的思考, 达到对课文的真正把握。如给学生讲朱自清的《背影》, 父亲在辛辛苦苦买回橘子后, 作者写道:“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学生就能借助平时积累的体验谈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讲母亲生日, 自己想给妈妈送一件礼物, 但兜里钱不多, 最后左思右想, 挑中了一桃木梳子, 就产生过类似“轻松”的感觉。如果再追问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就明白, 是因为自己主动、心甘情愿去做心中想做的事情, 做完之后就会产生满足、自在、享受心满意足的感觉。这对理解课文中反映的父子深情就很有帮助。

三、提倡声情并茂, 注重语感作用

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不是好课堂, 似乎已成定论, 更有人认为, 离开读就无法达到语言的品味, 这无疑造成了时下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的表面繁荣的景象。但繁荣背后由于缺少朗读指导, 语言品味流于肤浅和贫乏。

反对空洞无物的齐读, 提倡声情并茂的朗读, 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需要。

加强课堂朗读指导是解决朗读表面繁荣的主要途径。要让学生掌握恰当的重读与轻读。如《背影》中父亲反复再三后决定自己送儿子去车站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如果重读“他们”, 就表明对自己去自信;如果重读“去”, 就表明别人去送的担心;如果重读“不好”, 表达的是更多的判断意味。这样比较之后, 再根据后面文字, 就会选择重读“去”。

另外, 还要教会学生实音和虚音结合地朗读。如读《在山那边》中的一段“于是, 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 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 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于是, 怀着一种隐秘的”要实读, “想望”要虚读, 音要往上扬, “终于”要用虚音, 要带拖音, “爬上了”要急促, “可是”宜停顿久些, 把后面的哭音带出来, “我”就开始要有所哽噎, 再往下, “依然是山”中的“山”要沉, “啊”一声长叹, “零分”要读得一顿一顿的, 才能把所蓄的委屈和无奈读到鼻酸。

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 篇8

如果说社会外部原因是网民群体创造网络语言的外部基础, 群体内部原因是内部的心理基础, 这种心理基础是无意识的, 那么这里所说的语言心理则是网民群体创造使用网络语言的有意识的心理需求, 这一心理需求无疑是基于网络这种特殊的媒介平台而产生的。笔者通过广泛查阅了相关的语言学、心理学以及关于网络语言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相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维度概括了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 1) 娱乐性

哲学家奥斯汀认为, 说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 没有任何目的的行为是不存在的。网络言语交际作为网民群体的一种特殊言语交际形式, 当然也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娱乐是网络交际中非常重要的目的, 网民们在论坛或是聊天软件中参与网络言语交际很多时候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身心的放松, 获得快乐。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工作生活的压力都非常大, 需要寻求一种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方式, 这同样使得娱乐成为了交际主体互不相识、空间分离的网络言语交际的主要目的。正因如此, 我们可以在网络聊天室中发现很多没有主题, 完全以 “说话”为目的的言语交际, 显然, “说话”的过程就是网民们获得快乐的过程。而要在 “说话”过程中获得快乐, 缺乏个性与创新的如同作文般的规范的汉语聊天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

( 2) 对现实交际的复原

网络言语交际与现实交际最大的区别在于, 网络言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是分离的, 相互之间无法看见对方表情, 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 ( 这里我们排除网络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 因为文字聊天目前仍是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 这大概是出于交际主体隐匿性的需要) , 意义的传达完全依靠文字来完成。

而规范的汉字聊天就如同写作文一般, 一方面过多的语法规则使得以娱乐为目的的网络交际不能获得快乐, 更重要的在于, 因为声音和表情用文字表述起来比较麻烦而使交际主体不得不放弃声音和表情的表意功能必将导致交际双方在意义传达上的重大损失。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在其 《演说的魅力》一书中认为: 在人际传播中, 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 只有35% 的传播是用语言来进行的, 有65% 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之外的形式———比如语调、动作、衣着、表情等完成的, 其中仅仅面部表情就可以传递65% 中的55% 的信息。

网络交际在获得交际主体隐匿性的同时也丧失了现实言语交际中语调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参与大部分交际意义传递的表意途径。为了复原现实交际的非语言符号表意途径, 使得网络交际更加轻松从容, 表意更为充分, 网民们便创造出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表示声音、表情的词汇形式, 如 “55555 ( 呜呜呜呜呜) ”———表示哭声, “: - D”———开怀大笑。

( 3) 维持交际的顺利进行

交际目的的娱乐性及交际主体的隐匿性导致了交际对象选择和更换上的随意性, 如果打字速度慢, 或者交际语言呆板, 话题无聊, 交际一方可以随时更换交际对象。因此, 文字输入的速度及语言是否个性新颖能吸引人就成为能否获得交际机会或者能否维持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也是网民们创造网络语言的重要的心理基础。

( 4) 收费性上网施加了主体外驱力。

无论是拨号上网还是宽带上网, 一般情况下还是要收取一定的网络使用费的。网民们上网时, 是利用屏幕和键盘进行交流的, 这就使网络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不如日常交际语言快捷, 为了保证交流者能及时快速地接受和发送信息, 使交流能够顺畅持续, 又节约金钱, 网民们便惜时如金, 想方设法地提高输入的速度和交流的效率, 争取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 他们创造了英文缩略、汉语拼音缩略、数字谐音、意符号等语言样式, 有时甚至是不惜用错别字代替正确的书写形式, 比如 “大虾” 替代 “大侠”“斑竹”替代 “版主”、 “竹叶” 替代 “主页”、 “点心局” 替代“电信局”。当然, 技术上的限制也是网络语言中错别字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多数网民不会使用 “五笔”输入法, 只会使用“拼音”输入法或 “智能ABC”输入法, 这就给网民们的输入带来的一定的麻烦, 他们为了节省时间, 干脆就用首选的字词来替代了正确的字词, 久而久之, 逐渐为众多网民所认可, 一些错误的写法在网络中就成为约定俗成的了。

毫无疑问, 网络语言无论在速度要求上还是在个性新颖上都很好的完成了维持交际顺利进行的现实使命。如汉字输入中以重码字词中最先出现的字词代表目标字词的对错别字词的极大包容性, 用输入一系列的数字、字母、数字字母组合来谐音代替复杂的汉字输入, 用标点组成表情或用聊天工具自带表情动画来代替文字的表情描述等等。

其实, 网络语言就像一把双刃剑, 有利也有弊。

1 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容

1. 1 旧词添新义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许多传统词汇获得了新的意义。这些传统词汇往往由于其意义上的特点符合网络的需要, 而被借用于表示与网络相关的新义。如 “冲浪”原指一种水上运动, 但由于其寻求刺激和愉悦的特点与上网有相似之处, 所以 “冲浪”一词在网络词汇中被赋予了 “在网上进行查询、娱乐等各种活动”的新义, 而 “恐龙”则因形态丑陋而被借用表示 “相貌丑陋的上网女性”。此外, “地址簿”、“抄送”、“论坛”、“浏览”、“账号”、“用户”、“用户名”等都是将其本义置入网络环境, 而使之获得了网络词汇中的新义。

1. 2 新词的产生

借用原有词汇显然不可能完全满足网络词汇的需要, 非传统的新词汇才是网络词汇的主流, 而这些词汇的来源极其广泛,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2. 1 英文外来词

有关网络的一些英文词汇对中国当代的网络词汇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许多网络词汇源于英文, 它们的取词方式又各有不同: ①直接音译, 如 “E - mail”——— “伊妹儿”; ②半音译半意译, 如 “Internet”——— “因特网”; ③ 音译兼意译, 如 “hacker”——— “黑客”; ④音译加表义语素, 如 “E - mail地址”; ⑤直接借用英文或英文缩写, 如 “Internet”、“Bulletin Borad System”——— “BBS”。

1. 2. 2 港台借词

近年来港台文化对内地影响巨大, 且与内地处于同一语言体系中, 因而内地许多网络词汇直接借用于港台。如 “菜鸟”一词源于香港, 本义指 “新手”, 在网络中, 它则被赋予了 “网络新手”的特定含义。

1. 2. 3 规范造词

一些网络词汇是按照汉语的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造出的: ①动宾结构, 如上网、上线、掉线、抓图、灌水 ( 形象化地形容了往BBS上贴文章) 等; ②偏正结构, 如互联网、服务器、网站、网址、个人主页、公告板、电子信箱、网友、电子货币、网上救援等。

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性。网络语言不受外来的束缚, 构思更为巧妙, 常常语出惊人, 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比如 “羡慕嫉妒恨”, 这个短语不仅强化了中心词 “嫉妒”的表达效果, 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这类短语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 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 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 追求出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再比如 “给力”, “力”是名词即力量, 这个动宾结构在不同的场合又有不同的意思, 比较灵活。再比如 “神马都是浮云”, 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 表达了一种或劝慰或感叹或释然的情感。另外, 网络用语还倡导了一种轻松、简单而又快捷的交流方式, 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充分展示了自我个性。

2 网络语言冲击着传统语文教学的语言规范化

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 其五彩缤纷的词汇和超常规的语法、乃至用语粗俗等特点给语文教学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2. 1 网络语言对阅读的影响

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书籍阅读, 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咀嚼, 然后在这样的精读中获取精神养料, 并完成读、写能力的互动, 所谓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而网络语言为了提高交流速度, 很少运用长句子、复杂句子, 多用短句。2 至10 个字的句子非常多, 句子的省略现象极其普遍。而今天的孩子正处在网络诱惑包围之中, 这正是孩子们今天语文学习和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与传统阅读相比, 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 更重要的是词汇、语法的变化。如果网络阅读完全代替传统阅读, 结果是很可怕的, 因为这就将意味着传统的中断乃至终结。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所以, 我们在继续对学生进行传统阅读训练的同时, 也应该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在网络阅读中, 网络语言除了词汇语法的变化外, 同样受到输入法与经济原则的影响, 二者需要实效性, 传统过程中的读书笔记、资料卡片、圈点勾画等等方式都已经不需要了, 而网络阅读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 比如如何选择阅读着需要的信息, 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 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储存这些信息等等。例如以前需要的资料很难查找, 如今输入关键字, 可以有成千上万的有效信息供你参考, 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2. 2 网络语言对写作的影响

2. 2. 1 学生作文中大量出现有违传统语言规范的文字等

有人把网络语言概括为 “网络语言= 汉字+ 数字+ 符号+ 外文+ 其它”, 如今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有违传统语言规范的网络语言已屡见不鲜, 如故意写错别字、故意歪曲字词的本意等。这种偏离传统语言习惯的网络语言, 已日渐影响到正常的语文教学。网语可说, 但充满网语的作文不能写, 尤其是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 “高考作文检测的是学生与教材结合的语文应用能力, 考的是书面语表达形式, 应该遵循平面语体的规范”。

2. 2. 2 学生写作能力下降

当学生写作主题可以搜索并拷贝, 当学生利用电脑可以把手写作文由输入变为粘帖, 当你发现你的学生在作文中旁征博引,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工的时候, 而这一切可能在几分钟内完成, 写作在效率上大大优于传统写作方式。但是这些特点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每当要写作文时, 学生就会依赖电脑, 上网查询、收集资料, 甚至于从网上下载一篇或复制一篇。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 2. 3 学生写作内容的改变

现在的学生流行写几种文章: ①小资心情: 十几岁的学生文章中经常出现的词汇是房间, 静静, 悠闲, 咖啡, 西餐, 品味等等;②古怪诗词或歌词; 游戏功略, 网络游戏的复述、简介、人物以及情节。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 我们应该公正、客观、发展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 既不能一棍子打死, 也不能不加消化地全部拿来。面对雨后春笋般的网络语言, 我们应该学会面对、学会选择、学会扬弃。

2. 2. 4 影响文风

中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茁壮成长的青年时代, 他们的作文理应展现出朝气蓬勃、清纯健康的文风。然而, 以发泄和煽情为主流的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 他们往往不自觉的去模仿。或愤世嫉俗, 不满现实, 文字间充满叛逆与诅咒; 或顾影自怜, 故作深沉, 发泄内心莫名的寂寞和空虚。有的学生闭门造车, 胡思乱想, 写一些脱离现实、文体模糊的 “异文”。表面看有思想、有创新, 实则内容空泛, 思维混乱, 文句不通, 令人不忍卒读。

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要求, 大胆改革, 引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 满足中学生求新求异的需求, 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 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诗化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是语文教学审美个性的显现,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优美、富有情趣,教师讲解富于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充满诗意,通过诗化的表述使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旨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再现文旨、表述见解,从而避免语言表达的呆板、枯燥与僵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尤为重要。考试制度变革后,如何使课文的审美性不被理性分析的逻辑化与程式化所冲淡,便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教学语言首先要规范化,但是缺乏艺术性的“讲”与“练”,只能是知识点的机械化的加工与储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不断地探索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学生乐学,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在“讲”与“练”两个环节中适当采用诗意化的语言操作,则可缓解因过多的知识点的整合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语言的诗化一方面是“精讲”的具体体现,着重强化“讲”的质量和魅力,另一方面也使“练”更富于情趣,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运作。课文分析一般是理性的,富于严密的逻辑,而教学语言的诗化扬弃了理性语言的非情因素,使表情更为贴近学生的接受实际。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是我的语言干巴巴的,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好像刚开的花朵,因为语言干巴巴的,就是思想干巴巴的。”所以,讲授语言在对课文理性分析的同时,适当加以诗化的点缀,便于传达对文意的丰富理解,易于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训练语言的诗化则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语言的诗化可以是以诗歌形式解析文章或进入境界,或者用抒情性浓烈的语言强化文段的重点与难点。它借助诗的押韵、节奏、抑扬和张弛来调动学生情绪,又依赖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比拟和生动的排比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讲授语言的诗化要求教师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文学素养,打开思维空间,精心设计语言的表达技巧。同时,要善于抓住课堂时机、学生情绪,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有与作者、教师同频共振的情趣,进入文章意境。比如我在分析《荷塘月色》艺术特色时,随口吟出几句:月色迷蒙“用平平仄仄的脚印”“将月色溶进荷塘”“荷香便琴声般自那夜”“漂游至今一片心境”“洗濯着少年的梦呓”短短几句,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学氛围,课堂十分寂静,课后不少学生找我来索要诗稿。对文章分析的诗化表述是感性的,因此它要求渗透着教师的真情实感,不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只要对文章领悟得透彻,把其中的情思化为教育的灵魂,有意识地启动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达成教学语言的诗化,操作难度并不大。不但可以用诗化语言对文意切入、渲染、暗示或拓展,而且常可直接用诗化语言表述课文解析。我讲《雷雨》时,对鲁侍萍形象的局部分析是:她一面向周朴园求情见萍儿,一面又要保护大海救四凤远走他乡。眼看一个儿子打另一个儿子却不能道出真情,这是场难解难分的感情角斗,是两败俱伤的灵魂厮杀,它留给侍萍的必然是五内俱焚的巨痛和绝望,悲剧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强化。这里不仅通过分析使学生明晰了人物形象,并且借助诗的激情使学生产生了震撼。

诗化语言表达的信息必须是与原文有关联的,不能有太远的游离,而且信息的集中指向应是原文文意的再现与深化。讲《背影》时,我这样表述其影响:先生俯首凝思,父亲的背影便化作一剂又苦又涩的中药,以至几十年后的今天还闹得孩子们泪水莹莹。

讲授语言的诗化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既可在导入时用,也可在课文分析进程中用,亦可用于课堂小结;既可用来介绍背景、整理思路,也可用来表现主旨、分析人物;既可使记叙、描写充满灵气,也可使说明、议论生动形象。

不是只有讲授语言可以诗意化,平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强思维的灵敏度,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题,体现“练”的诗化。学习《雨中登泰山》前,我出一道题“若让你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推荐这篇课文,你该如何表达呢?”学生回答的很全面,而且效果甚佳。其中一位同学写道:“人都说泰山日出气势磅薄,蔚为壮观,我道雨中泰山更有新美,别有情趣。不信,请跟李健吾先生一起到雨中登泰山。”另一位同学这样写道:“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姚鼐的泰山观日出,到杨朔的泰山赞挑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向泰山敞开了自己的情怀。不同的人登泰山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来看看李健吾先生是如何发掘雨中登泰山的乐趣吧。”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可以说是既切合预习提示的指令,又较好地使用了诗化的语言表述。

语文语言教学 篇10

作为一名学生, 在上课的过程中,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老师在课上是否能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传授知识。语文是一科能够让学生从优美的文章中不断提高审美情趣的学科, 而语文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语言。优秀的老师会通过语言感染学生, 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和兴趣。而对于小学生来说, 这样的教学模式明显更为奏效。因为小学生多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 那个时段的学生由于积累的知识并不多, 所以很难从专业的角度欣赏一篇文章的优美之处, 因此更需要老师的引导。但课程引导并非是全理论性的授课方式, 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 都更愿意在优美又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中和老师一同遨游知识的海洋。

二、课堂教学语言的探究

语文教学本身就带着一种情感的魅力。尤其是其语言, 充满着感情美、文学美、音韵美, 让人在赏读时能够感觉身临其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位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 小学的语文教学艺术就是语言艺术, 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加强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艺术呢?

(一) 语言之文学美

我国自古以来, 唐诗宋词千万首, 这些词曲都是我国优秀语言文化的代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而说及语言的音韵美, 我国的唐诗宋词以句末押韵为主要特点, 念起来朗朗上口, 让人印象深刻。但也不是说让老师在课堂上卖弄自己的文学功底, 张口闭口都是诗词歌赋。这样只会让学生厌恶。例如当老师在上《游园不值》时, 其中最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很典型的将春意盎然的景色描绘了出来。老师可以在进入课题前, 让学生猜测今天要上的课跟自己念的哪句诗有关:“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当学生跃跃欲试时, 学生的激情已经被老师慢慢调起来了。这时老师可以播放关于这首诗的主题音乐, 让学生在进入课题前就能够在老师悠然的音乐中, 慢慢感受春意的来临。最后与老师共同探讨将要学习的那首诗。老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适时地念几句诗词, 因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师总能让学生感觉到这位老师在讲课时所散发出的文学气息, 令人陶醉。

(二) 语言之感情美

很多时候, 文章作者都是以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手法写作。因此, 老师在上课时, 应以“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为原则, 用美的教学语言, 向学生传递美的文学作品。一个对课堂充满感情的老师, 能轻松自在地将一篇文章向学生讲述得趣味横生, 那才是真正地将学生引入到了文学的领域, 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感受、探索语文的奥妙。例如老师在上第十一册的第十五课《青海高原一株柳》时, 由于文章用词慷慨激烈。因此老师在讲述课文时也应该以慷慨激昂的情绪为情感基调。上课并非是简单的听与被听的关系, 而是以师生的情感互动为背景的共同学习与交流, 一起感受语言的魅力与独特。在上课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饱含深情地向学生们念文中一段话:“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 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 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 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 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早已深深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那顽强的生命力上。只有用情、用心地将文章的语言诵读出来, 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所在。这时无需多言语, 学生早已身临其境地感受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因为一个人的阅读情感能够直接决定他对于这篇文章的记忆以及理解速度。

(三) 语言之亲切美

雨果说过: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的缘故, 很容易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大声斥责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 当老师在上课时, 应大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尽量地少去斥责学生而应多赞美学生。例如有位老师在教《黄鹤楼送别》时, 当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此诗的大致含义后, 但其阅读的情感还未到位。这位老师便一句句地让学生带着感情地尝试诵读。和学生一起在诵读过程中逐步调整学生的阅读情感。老师应该学会适当地赞美学生的进步。只有让学生们了解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够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赞美, 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三、结束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可见, 语言是成就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老师上课时是否声情并茂, 是否语言优美, 都直接关系到了课堂质量。同时, 抑扬顿挫的音调能够改变学生印象中枯燥的课堂教学, 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老师自身应该加强语音的标准性以及词汇和语法的准确性, 熟练地运用语言技巧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热爱语文、热爱文学。

参考文献

[1]张周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02) , 152.

语文教学的无声语言 篇11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插图 利用

新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主要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字、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现方法及文章的主旨意义。而形形色色的插图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创造性阅读文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省编教材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画面清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主题明确,且视觉效果好。语文教学中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隐含的丰富信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确是颇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据统计,省编教材六册共有插图300多幅,仅第一册课本插图多达50幅,其中与课文主要内容或精彩片段相关的15幅,古诗词插图14幅,与练习配套或供欣赏的有21幅。由此可见,插图已成为课文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

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喜欢形象直观,对感性事物有较快的反应和较强的记忆。这些插图大部分以明亮的色彩与优雅的颜色丰富了画面,有时以亮色的主体与淡色的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们有着意境深远含蓄,形象生动感人的美学价值。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形象、丰富、感人”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尽显插图作用,达到课标要求。

一、图似绘形,着实绘神

教本中不少的插图是伟人及著名人物头像,余心言《为中华崛起读书》、晓年《青山处处埋忠骨》、李白《夜宿山寺》等。这些头像插图体现人物各自的风度和气质。教学中对人物的介绍除注释和补充外,若将文图对照,知其神,睹其形,不仅加深了印象记忆,定能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老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少年周恩来的头像,发挥想象力说出各自的“直观印象”。周恩来“双眉紧锁”是在忧国忧民,那忧虑中显示了刚毅的神态——“誓当中华这主人”,周恩来那深邃的双眼、紧抿的双唇表达他“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和宽广的胸怀。《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插图中间是主席的头像,背景是毛岸英头像及他光荣牺牲的情景,再由巍巍的青山烘托。画面告诉了人们主席为革命献出一切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伟人的博大胸怀。因此说,教学中利用插图能由形入神,更好领会文章主旨,领会人物精神境界。因此说“图似绘形,着实绘神”。

二、图似无声,尤胜有声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我们若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插图这一“无声的语言”,捕捉其所隐含的丰富内涵,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省编教材初二册《曼哈频街头夜景》的插图,色彩鲜艳的一处是耸立的高楼,闪烁的街灯,服饰高雅的贵妇和绅士,另一处,是在昏暗的角落里坐着一个老人,伛偻着腰,神情木然,没人看他一眼。画面“繁华热闹,荣华富贵”与“孤苦伶仃,凄惨冷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繁华掩盖不了灰暗,那么资本主义社会“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这种畸形的社会本质,不全在画现上体现了吗?教学中抓住这一无声语言——“插图”,领会文章主旨不就更容易吗?

又如诗歌,由于语言凝炼而表现的境界却广阔深邃,显示的情调丰富多彩,表现的风格因人而异,对其艺术境界领悟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诗歌教学的困难所在。在教授欣赏诗歌时,借助插图的画面,体味诗的意境,那就容易多了。如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丈,手可摘晨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插图的画面出现李白飘然欲飞,伸手轻而易举摘到星辰,山寺之巅的高楼,直入云霄的意境,李白那丰富的想象,极度夸张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早已寓画之中。这真不愧是于无声处显妙境,图似无声胜有声。

三、图文并用,妙趣无穷

教授配有插图的文章时,如何把图文有机结合、图文并用“赏画入文,由文入画”,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呢?阅读教学中抓住插图“清晰的画现,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紧扣文章重点,关键处、疑难处、含蓄处、精妙处,设计好问题,把学生导入阅读佳境。例如,阅读课文《渔夫的故事》,可这样引导学生看插图:①看图口述画面出现人物各自的特点。②思考弱小的渔夫怎样战胜巨大的魔鬼?回答问题后,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进行阅读分析,这样由画入文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而后,又让学生对照插图背诵文章描写魔鬼外形的语句,讲述弱小的渔夫战胜巨大魔鬼的经过。此时学生琅琅上口的背诵,绘声绘色的讲述,学生能不乐学吗?因此说让学生审视插图,捕捉画面隐含的信息,再结合课文中具体描写将插图还原为文字叙述,这不是简单重复原文,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重新创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创造性阅读大有裨益。此时的“插图”犹如一个个“特写的镜头。生动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引人人胜,岂不是“图文并用,妙趣无穷”?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12

1、语文教学要使用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 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 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善于形容、比拟, 绘声绘色, 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意识, 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 是最令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语言, 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 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 学会写作, 从中获得知识。

2、语文教学要使用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的语言。

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表达, 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要做到规范和准确。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 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发音要正确, 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 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中心, 句句紧扣, 层次清楚, 重点突出, 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遵循规律, 论证严密, 立论有据, 不以偏概全。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 要求语文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 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 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 才具有美感效果, 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 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或障碍, 妨碍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剔除颠三倒四的罗嗦话、无关紧要的两可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3、语文教学要使用充满情感, 富有节奏感的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是指语文教师在深刻体会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后发自内心的饱含热情的真情实感。富有情感表现力的语文教学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 是指由语文教师内心的情感引起语言快慢急缓的变化, 并和语言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不能随意而发, 也绝非矫揉造作, 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 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同样, 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也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控制和调节, 不能为了节奏而节奏。快慢得当、轻重有度、张弛适宜的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达到启发性的教学目的。

4、语文教学要使用恰如其分, 氛围营造的语言。

上一篇:地质矿物下一篇:UV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