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2024-10-16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共9篇)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篇1

2011年死因漏报调查工作

实施方案

一、漏报调查目的通过对检查区域范围内人群死因监测的漏报调查,了解监测区域内的漏报情况,为疾控中心提供准确数据以达到准确估计我市居民的粗死亡率,为知道疾控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覆盖时间、人群

辖区内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的出生、死亡有关信息。凡是在辖区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均按常住人口进行管理。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1、辖区2011年常住人口中全部死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死亡信息。

2、辖区2011年常住人口中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名单及人数。

3、人口数及构成:辖区2011年年末分性别、年龄别的户籍人口数。

4、辖区2011年公安、办事处、村(居)委会及中心等部门掌握的出生人数及死亡人数。

(二)调查方法与步骤

1、调取本中心上报死因信息报告系统的死亡名单及信息。

2、中心先到办事处查取2011年各村(居)委会上报的出生人数及

死亡人数及死亡名单,并查取2011年末人口数及构成。

3、中心工作人员到派出所查取2011年户籍人口数及构成。获取

2011年出生人数及死亡人数。

4、中心工作人员与各村(居)委会主管计划生育和人口统计工作

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各村实际死亡人数及名单信息。

5、将派出所、中心、村(居)委会、办事处4个部门的数据进行

核对,获得漏报死亡人员名单。召集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村干部、进行座谈,回忆漏报死者信息,进行登记并与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的2011年的死亡卡登记本核对,漏报的填写进2011年居民死亡漏报调查登记表中。

6、对于死于医院的死者,填写死亡漏报调查登记表并备注,上报

疾控中心。对于死于家中的死者,进行入户调查,由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村干部、居委会工作人员向死者家属、邻居、或知情者了解死者生前的疾病诊断和有关死亡情况,如有明确诊断的。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7、如果入户调查中被调查人员不能确切回到死者生前疾病诊断及

死亡的有关情况,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用询问死者生前病例及症状体征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背面的调查记录,作为专家推断死亡原因的依据。

8、在9月28日前完成全部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核对和网络补报工

作,并将附件1.附件2及漏报调查小结电子版报疾控中心慢病科。

中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2012年9月5日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无锡市崇安区广瑞路街道和通江街道在册户籍人口。

1.2 调查方法

1.2.1 座谈与走访询问相结合

召集了解情况的社居委干部、治安联防队员和住宅区聚集的居民进行座谈,由他们提供死亡人员线索,或由社居委干部陪同调查人员进行入户询问。了解居民当年死亡情况,详细登记死亡者信息,对照死亡人口底册,然后一一上门核实。对提供死亡人口底册之外的当年死亡信息,经与家属或邻居死亡漏报核实确切者,到社居委、派出所核对户口登记情况。

1.2.2 采取“拉网”式调查方法

由社居委干部陪同,调查人员分组深入到每幢住宅楼的每个大门或平房,通过询问熟悉情况的居民,掌握所有死亡信息。私房、出租户和一些散居“死角”是漏报调查的重点,做到全覆盖,一处不落。

1.3 调查人员组成及质量控制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兼职人员2人,6个街道死因监测防保医生7人共9人,组成2个调查小组深入到居民楼调查。实施调查前先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调查表格,对全体调查员进行调查前业务培训,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实施调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现场组织具体实施和质量控制,按10%的比例抽取复核,复核一致率达100%。

2 结果

2.1 两街道漏报情况

共对广瑞路和通江两个街道户籍人口51 714人进行漏报调查。截止到11月15日,报告死亡数为269人,粗死亡率为5.20‰(269/51 714),漏报4例,实际死亡数为273人,漏报率为(4/269)1.49%,校正死亡率为5.28‰(273/51 714)。另外,本次漏报调查还发现广瑞路街道有19例当年死亡者为外籍人口,占当地实际死亡人口的16.24%(19/117)。(表1)

2.2 性别、年龄、根本死因漏报情况

死亡漏报情况,尤其是性别、年龄、根本死因将直接影响相关统计信息如期望寿命等的准确性。本次4例死亡漏报性别、年龄与根本死因分布及所占比例情况如下:4例漏报者均为男性,占死亡男性的(4/149)2.68%;年龄分别为58岁、77岁、87岁和88岁,占各自年龄段的(1/15)6.67%、(1/54)1.85%、(2/126)1.59%。根本死因:冠心病2例,占循环系统疾病的(2/81)2.47%;慢性支气管炎1例,占呼吸系统疾病的(1/21)4.76%;膀胱癌1例,占恶性肿瘤的(1/81)1.23%。

2.3 4例死亡漏报原因调查结果

4例死亡漏报者均未到户籍地派出所注销户口,也未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报告,其中2例死于外市(异地),另2例从外地退休回本地区户籍地生活(其中1例,其户籍地为私房已出租,死于本市外区)。

3 讨论

无锡市崇安区从1985年起开始实施规范的死因监测工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已建立比较完善的死因监测网络,积累了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本次死亡漏报调查组织严密,质量控制严格,调查实效性强。每年组织1~2次集中式、拉网式居民死亡漏报调查,基本可满足死因监测准确性的需要,解决医疗机构常规死亡报告的不足,同时又可克服一个社区只有一名死因专管医生人力资源单薄、难以满足漏报调查广覆盖的问题。本次两个街道5万多人口仅用了3天半时间就完成调查,说明此种方法简便、有效、可行。采用组织社居(村)委干部、治安联防队员、居(村)民座谈会形式,或通过向居(村)民及邻居询问的调查方式,基本可以正确反映社区居民死亡真实情况,调查出死亡漏报确切情况,效果明显。

本次4例死亡漏报者中有2例死于异地,另2例从外地退休回户籍地,均未注销户口。经调查还发现,外来流动人口中死亡情况较为严重(如广瑞路街道外来死亡人口占当地死亡人口的16.24%)。各地不能统一协调死亡报告工作,互不通气,是造成漏报的主要原因之一[1]。建立全国统一的死因网络直报,并尽快出台可行的法律法规,使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协调统一,是解决死亡漏报的根本途径。在居住地死亡的人口(包括死于医疗机构或家中),应当由当地网络直报系统(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报告,户籍地不再报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组织1~2次死亡漏报调查,并将漏报者及时进行补报,可以基本保证死亡报告的准确性。

摘要:目的探索一条居民死因监测正确简便可行的途径,以解决医疗机构常规死亡报告易造成死亡漏报的问题。方法对两个街道51 714常住人口采用座谈与询问的方式进行拉网式调查核实。结果发现4例死亡漏报,漏报率为1.49%,4例均为未报告及注销户口。结论每年集中组织1~2次“拉网式”死亡漏报调查,基本能满足死因监测准确性的要求,操作简便、可行。

关键词:死因监测,漏报,调查

参考文献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篇3

居民死亡资料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准确反映人民的健康状况,充分利用死因监测数据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极其重要,为评估我市辖区内人群死因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估计漏报率,校正人群报告死亡率,按照省疾控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方案要求,根据粗死亡率、辖区内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水平最接近我市平均水平标准,选定皇华镇作为本次漏报调查地区。

1调查覆盖时间、人群和内容

1.1覆盖时间和人群调查地区每户家庭常住人口在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死亡相关信息,凡是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均为常住人口。

1.2调查内容

1.2.1调查地区人口信息分村(居委会)填报2012年分性别年末人口数。

1.2.2调查地区死亡信息在调查家庭中,对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发生在该家庭常住人口中的死亡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联系人信息等;死亡信息:死亡地点、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生前诊断信息:生前最高诊断依据、生前最高诊断单位。

2调查方法与步骤

2.1人口资料的收集收集调查村2012年年末分性别常住人口数和出生人数,填写附表。

空白死亡名单表格,表格至少包括如下变量:编号、死者姓名、性别、死亡年龄(周岁)、死亡日期、生前常住地址、家属联系电话、死亡原因(根本死因)。

2.2以村为单位收集死亡名单调查员在村长、村医或者其他村干部等的协助下,召集各村民小组负责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放空白死亡名单,由各村民小组负责人根据户主信息,对每户的死亡情况进行逐一回忆、填写。户主信息可来自于户籍管理部门或新农合资料,对于不确定死亡信息的家庭则需要入户核实。

调查员负责收集、汇总各村民小组填写的死亡名单,最后整理形成全村摸底死亡名单。

各村的摸底死亡名单汇总为皇华镇的死亡名单,同时与市公安部门、民政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妇幼保健部门中本镇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核对、补漏,最后形成调查皇华镇的摸底死亡名单。

2.3录入死亡名单收集完整的死亡名单后,根据调查镇人口数计算出粗死亡率。原则上,如果粗死亡率低于6‰,则需要进一步核对死亡名单,保证漏报调查尽可能捕获到全部死亡病例。

2.4入户调查

2.4.1打印调查表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漏报调查系统上,将录入的全部死亡名单分村下载打印,形成调查表格,打印出来的调查表格除之前收集的信息外,新增了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死亡地点、生前最高诊断单位、生前最高诊断依据、调查结局等信息。

2.4.2入户调查调查员拿著打印出的调查表格,走访调查皇华镇的行政村,对常住人口过去一年中所发生死亡信息的家庭进行详细入户调查,对过去一年内有家庭成员死亡的,则需详细询问,补充完成调查表格的填写。之前已有的信息,如在现场调查中发现有误,应立即进行修改。

3调查结果

3.1基本情况23个村共调查长期居住人口13938人次,其中男性6794人次,女性6870人次;2012年共出生384人,总出生率为2.76‰,其中男性188人,女性196人;2012年死亡共301人,总死亡率为2.16‰,其中男性217人,女性103人。

3.2漏报调查情况以村为单位收集死亡名单,调查员在村长、村医或者其他村干部等的协助下,召集各村民小组负责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放空白死亡名单,由各村民小组负责人根据户主信息,对每户的死亡情况进行逐一回忆、填写,确定死亡名单,共有301人。将录入的全部死亡名单分村形成调查表格,调查员拿着打印出的调查表格,走访调查的行政村,对常住人口过去一年中所发生死亡信息的家庭进行详细入户调查,确定有无漏报,共发现漏报8例。

通过本次死因漏报调查,发现我市2012年死因漏报率为2.66%。

4讨论

从这次漏报调查看,虽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漏报率,但是由于个别乡村医生责任心不强导致死亡漏报的发生;卡片填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项目不全,死因填写不清,部分死因判断不正确等。

传染病漏报调查制度 篇4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和报告办法。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网络直报,特殊疫情根据要求立即电话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每月定期对中心该项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传染病管理工作;并专册登记传报的病例,督促有关科室做好传报工作。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篇5

参加人员:彭中华(站长)、胡正、王建(业务院长)、殷强等。调查科室:内科、儿科、中医科、肠道门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等。

通过调查发现:肠道门诊报告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中医结合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科韩风门诊0报告。外科孙凯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他各科和何圩、邢圩村两个卫生室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本月本医院发现报告登记5例法定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本月外地报本地共8例传染病,分别是肝炎1例,涂(+)3例,水痘1例。菌痢3例。门诊登记与传染病登记以及传染病报告卡所填写项目一致。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所报病例上面均盖‘‘疫情已报’章。门诊登记上每月月底盖‘传染病报告已核查’并签核查时间。县医院报告3例菌痢、1例肝炎未分型。均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登记追踪;防止二代病人发生。本月调查结果令人满意。本月新发传染病病例和累计病例统计见附表: 乙肝甲肝戊肝未分菌痢 梅毒 疟疾 涂+ 菌-手足口 疑似麻疹 新发 0 0 0 1 3

0 0

0 0 累计 1 0 0 4 3 2 7 3 5 0 风疹 其它腹泻 流腮 水痘 尖锐湿疣 登记 采样 新发 0 5 0 1 0 99 19 累计 0 33 2 4 2 232 58

高集传染病防治领导组 2013.7.31

高集医院传染病常规分析、通报记录

通报时间: 2013年7月31日

肠道门诊报告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中医结合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科韩风门诊0报告。外科孙凯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他各科和何圩、邢圩村两个卫生室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本月本医院发现报告登记5例法定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本月外地报本地共8例传染病,分别是肝炎1例,涂(+)3例,水痘1例。菌痢3例。门诊登记与传染病登记以及传染病报告卡所填写项目一致。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所报病例上面均盖‘‘疫情已报’章。门诊登记上每月月底盖‘传染病报告已核查’并签核查时间。县医院报告3例菌痢、1例肝炎未分型。均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登记追踪;防止二代病人发生。本月调查结果令人满意。本月新发传染病病例和累计病例统计见附表:

乙肝甲肝戊肝未分菌痢 梅毒 疟疾 涂+ 菌-手足口 疑似麻疹 新发 0 0 0 1 3

0 0

0 0 累计 1 0 0 4 3 2 7 3 5 0 风疹 其它腹泻 流腮 水痘 尖锐湿疣 登记 采样 新发 0 5 0 1 0 99 19 累计 0 33 2 4 2 232 58 本辖区本月共登记并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人到7月31日止5例,本辖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最多的科室是肠道门诊。本月全辖区累计发现报告并登记的法定传染病病人13例,其中水痘1例,结核病3例发病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肝炎未分型1例。菌痢3例,发病率总高。继续加强传染病监控。特别是菌痢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和处理。

望其它各科医生和15个村卫生室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特别是发现手足口病应及时上报和转诊,以便发现的病人能及时治疗,杜绝二代病人出现。所发现的传染病病人能够及时上报,以便能及早隔离和治疗病人,卫生防疫人员能及时对疫点进行处理。参加人员: 彭中华(防保站长)、王建(业务院长)、胡正、殷强、刘建军等。调查科室:内科、儿科、中医科、肠道门诊、病房、放射科、检验科等。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1、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

2、查病房的住院登记本,未发现有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入院治疗。

3、查检验科有阳性结果登记本,登记正确规范。

4、通过调查本月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漏报现象。

5、全辖区各村卫生服务站均为发现法定报告的病人漏报现象。

6、个别门诊对病人登记不齐全,丢项、漏项都有,发病时间,诊断时间书写有误差。

7、望全体门诊医生都能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南》内容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相关工作。

8、检验科和放射科要建立登记和反馈机制,异常结果制定反馈单有送检医生签字后存档备查

9、肠道门诊和其他科室一样要做好消毒工作。

10、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11、对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相关培训。宣传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

疫情分析:胡政 领导审阅:

高集医院传染病管理小组

2013.7.31

高集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工作记录

院长审阅签字:

自查时间:2013年7月31日

参加人员: 彭中华(防保站长)、王建(业务院长)、胡正

所查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肠道门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等。

肠道门诊报告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中医结合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科韩风门诊0报告。外科孙凯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他各科和何圩、邢圩村两个卫生室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本月本医院发现报告登记5例法定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本月外地报本地共8例传染病,分别是肝炎1例,涂(+)3例,水痘1例。菌痢3例。门诊登记与传染病登记以及传染病报告卡所填写项目一致。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所报病例上面均盖‘‘疫情已报’章。门诊登记上每月月底盖‘传染病报告已核查’并签核查时间。县医院报告3例菌痢、1例肝炎未分型。均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登记追踪;防止二代病人发生。本月调查结果令人满意。本月新发传染病病例和累计病例统计见附表:

乙肝甲肝戊肝未分菌痢 梅毒 疟疾 涂+ 菌-手足口 疑似麻疹 新发 0 0 0 1 3

0 0

0 0 累计 1 0 0 4 3 2 7 3 5 0 风疹 其它腹泻 流腮 水痘 尖锐湿疣 登记 采样 新发 0 5 0 1 0 99 19 累计 0 33 2 4 2 232 58

本辖区本月共登记并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人到7月31日止13例,本辖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最多的科室是肠道门诊。本月全辖区累计发现报告并登记的法定传染病病人13例,其中水痘1例,结核病3例发病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肝炎未分型1例。菌痢3例。继续加强传染病监控。特别是菌痢调查和疫点消毒和处理。

望其它各科医生和15个村卫生室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特别是发现手足口病应及时上报和转诊,以便发现的病人能及时治疗,杜绝二代病人出现。所发现的传染病病人能够及时上报,以便能及早隔离和治疗病人,卫生防疫人员能及时对疫点进行处理。通过自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1、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

2、查病房的住院登记本,未发现有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入院治疗。

3、查检验科有阳性结果登记本,登记正确规范。

4、通过调查本月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漏报现象。

5、全辖区各村卫生服务站均为发现法定报告的病人漏报现象。

6、个别门诊对病人登记不齐全,丢项、漏项都有,发病时间,诊断时间书写有误差。

7、望全体门诊医生都能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南》内容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相关工作。

8、检验科和放射科要建立登记和反馈机制,异常结果制定反馈单有送检医生签字后存档备查

9、肠道门诊和其他科室一样要做好消毒工作。

10、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11、对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相关培训。宣传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

12、本月奖惩人员名单:

中西医结合杜赛民: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1例,奖励40元 外科孙凯: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1例,奖励40元 肠道门诊魏义文: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3例,奖励120元

13、整改措施:

门诊各科医生在发现传染病疫情信息时,请及时和传管人员联系,准确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做到门诊登记,传管疫情登记一致。将异常检查结果反馈单签字填写完整。谢谢各科合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信息。达到控制传染病疫情理想效果。

自查记录人:胡政

高集医院传管领导组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篇6

我们家门前的马路上有很多小树,正当春暖花开,小树长出了嫩嫩的小芽。

可是,到了夏天,我经过时不经意的看见许多小树都枯萎了。我心想:怎么春天刚中的小树,这么快就死了?我便对小树的死因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

我统计了小树的成活率,观察了周围的成长环境。

在道路两边,每隔五米的距离种一棵树,其中成活了百分之二十,死掉了百分之八十。小吃店、菜摊、肉摊两边死了十几棵

三、分析

1、今年的气候很适合小树的生长,病害虫也没有多少,按一般情况应有八分之九十九的树能成活。

2、我发现,约百分之七十的树都靠近小吃店、菜摊和肉摊。

四、结论

死亡原因主要有:

1、有的摊贩往树坑里到热水,使小树经常受水烫,火烤而死亡。

2、有的摊贩把重物靠在树上,是小树造成根基不稳而死。

3、这里的人和车相对比较多,使小树被车碰撞致死。

五、建议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反思 篇7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体现孩子们的自学为主。从自学生字词开始,到小组讨论研究每个步骤,都以孩子们的思维为主。用他们的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加深了理解,说句子也会更合理。课堂上教学思路是清晰的,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通过阅读、思考、质疑、解难,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知识,加深印象,感受精彩。

孩子们的精彩在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文本的自我感悟。讨论中我感受到他们思想的碰撞,如秋月、君宇、炫溥、依涵等同学提出的建议都很有见地。我喜欢这种活跃的课堂,更喜欢孩子们精彩的呈现。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篇8

卫生部信息中心 2008-04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卫生部和科技部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两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流行规律及分布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饮食营养、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21世纪初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部死因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健全肿瘤登记系统及研究重点疾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奠定基础。

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主要结果有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城乡和不同区域死亡率差异较为明显。本次调查地区标准化死亡率为4.0‰(男性为4.9‰、女性3.1‰)。调查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调查地区死亡率来看,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农村高于城市19%,不同区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西部城市分别高于东部城市22%和25%;中、西部农村分别高于东部农村13%和15%。

二是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死亡原因构成发生明显变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死亡原因的分类,我国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死亡率比90年代初第二次调查死亡率下降了34.7%。从地区分布来看,农村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及母婴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死亡率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76.5%上升到82.5%。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原因,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2.45%和22.32%,第三、四位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第五位是损伤和中毒,前五位的死亡原因累计占死亡总数的85%。

我国城市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

与国际比较表明:我国传染性、营养不良性和母婴疾病死亡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居民死亡率水平明显偏高,慢性疾病尤为突出,脑血管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恶性肿瘤与美国、英国、法国接近,却高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和泰国);心脏病接近美国、英国,却明显高于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泰国。

三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不同性别、地区别差异明显。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而且呈持续的增长趋势。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22.5%。

按性别分析: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按地区分析: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为第二位死因(占21.0%)。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

四是我国部分恶性肿瘤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肿瘤呈现持续性增长势头。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发病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部分恶性肿瘤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肿瘤构成日益趋向发达国家的肿瘤死亡模式。我国恶性肿瘤变化的趋势有三个特征:1.食管癌、胃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宫颈癌下降幅度最大;2.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

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构成来看,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比较我国城乡肿瘤构成,尤其是城市地区,呈现类似发达国家的变化趋势。

五是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部分原高发地区相应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三次全国死亡原因调查遴选了部分原肿瘤高发地区进行了重点调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70年代中期相比,一些原肿瘤高发地区恶性肿瘤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高发地区肿瘤死亡率出现大幅度下降。

多年来,我国在一些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建立了肿瘤防治机构和三级防癌网,开展了恶性肿瘤普查普治、抗癌宣传、综合防治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工作,尤其是针对食管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现场干预措施。高发现场肿瘤防治经验证明,肿瘤是可防可治的。

卫生部认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健康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癌症等慢性病仍未得到应有的控制,仍然是威胁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同时,我国多年卫生工作实践表明绝大多数癌症是可防可治的。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开展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计划,大力提倡戒烟、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行乙肝疫苗注射等预防措施;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和职业致癌因素。

二是要针对我国确定的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等8种重点癌症,有计划地开展筛查工作。多年的科研与实践表明多数重点癌症在我国已有成熟的筛查技术,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经验开展有组织的筛查工作。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开始支持在部分农村癌症高发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工作,目前项目地区子宫颈癌和食管癌早诊率已分别达到95%和75%,远远高于项目开展前约30-50%和10%的平均水平。在城市要继续推广各种形式的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同时要积极探索筛查工作的多种筹资和运行机制。

三是要认真总结癌症高发现场工作经验,继续加强以病因研究、健康教育、环境治理、生活方式干预、早诊早治和肿瘤登记等为核心的综合防治,加大对高发区综合防治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四是要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影响,开展危险因素动态监测。深入分析新发癌症聚集地区的高发原因,开展环境监测,确定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了解特征污染物从污染源到区域环境和人体的迁移转化过程和规律,为建立环境-健康监测指标体系、开展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主要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工作,初步建立起与国际标准相符的我国癌症危险因素监测队列。

死因漏报调查实施方案 篇9

1、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垠、坑、真、订”等9个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适宜、树坑、订立、必罚”等词语。

3、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

4、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处理信息。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的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板书课题:《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齐读课题

教师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预设学生回答: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

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教师:小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主要内容。(提醒自己读自己的,不要齐读;并且注意不会读的字查课后生字表)

2、小组内识记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摊”字和“罚”字,让学生书写时注意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及其笔画顺序。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

4、学生说说课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

(2)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原因一:“我”特别喜爱马路两侧的小树 原因二:盛夏时,我发现小树遭到了破坏 )

(板书:原因 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3)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二)学习“调查”部分。(板书:调查)

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1.默读“调查”部分

(1)画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并完成填空。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调查方法?

小作者用了步量法、统计、考察环境、画图、拍照的方法。

(板书: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3.考察;4、画图;5、拍照。)

还可以有:问卷;采访等方法。

(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请画出这部分课文中表示数字的词语。

汇报所画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列数据)

(4)通过小作者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三)默读“分析”部分。(板书:分析)

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

(2)然而,实际却比正常情况多死了三十三棵,这说明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图来说明。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结论”部分(板书:结论)

1.概括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4.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四、课堂小结,课后思考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调查报告。

小作者为什么要做调查?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小作者找到了小树死亡的原因,我们感到高兴。但严重后果,又让我们担忧,下节课看看小作者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槐树死亡的问题?你们又会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课后想一想。

板书设计:

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1、“我”特别喜欢

2、春天(发芽、长满绿叶)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调查

方法:1.实地测量;2.统计;

3.考察;4、画图;5、拍照。

分析 小树是非正常死亡的

上一篇:母亲节送什么礼物好,2013十大母亲节礼物推荐下一篇:山东潍坊市召开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