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2024-09-10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共10篇)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篇1

2004第一学期《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

请运用学习个过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下列各题 一、一位大学教师上课时只顾自己讲课,下课不与大学生有任何交往。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哪?怎样改正?(30分)二、一位音乐系的钢琴教师上课时当着学生的面熟练地弹奏一首音乐曲,然后就让学生各自独立练习弹奏。下次课逐个检查,都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教师批评学生学习不认真,练习不刻苦。这位教师做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些地方?您能给出正确的教学方法吗(30)分 三、一位教师当着学生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迟到的学生。以后这位学生每当这位教师上课总迟到半分钟。请您帮助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变这位学生行为的正确方法。(40分)

2004第二学期《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

请运用学习个过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下列各题 一、一位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完了两节课的全部内容,请您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他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并指出改进的方法。(30分)二、一位新大学生上课打瞌睡,课余时间打扑克,逛商店,您怎样给予正确的帮助和指导?(30分)三、一位来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家庭贫困大学生平时既不接触教师也不与其他同学交往,您应怎样帮助他?(40分)

《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试题 2006 请运用学习过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下列各题 一、一位大学教师上课时只顾自己讲课,下课不与大学生有任何交往。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哪?怎样改正? 二、一位音乐系的钢琴教师上课时当着学生的面熟练地弹奏一首乐曲,然后就让学生各自独立练习弹奏。下次课逐个检查,都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教师批评学生学习不认真,练习不刻苦。这位教师做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些地方?您能给出正确的教学方法吗?

三、一位教师当着学生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迟到的学生。以后这位学生当着这位老师总迟到半分钟。请您帮助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变这位学生行为的正确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试题 2005

一,一位高校教师上课时经常评价新大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新大学生们都很反感。一次,课堂上这位教师又对同学们说:“你们不如上世纪70年代的大学生学习刻苦,将来的发展前途也不如老大学生。”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您根据什么说我们的发展前途不如老大学生?”这位教师一时无言以对,非常尴尬。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位教师错在那里?怎样摆脱这种尴尬局面。二,一位女大学生因失恋而苦恼,怎么对其进行积极的帮助和指导? 三,一位大学生课余时间都用来阅读参考书,很少有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但考试成绩一直不好.请您帮助分析原因,指出提高学习成绩的正确方法.《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 2004 请运用学习个过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下列各题 一、一位大学教师上课时只顾自己讲课,下课不与大学生有任何交往。这位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错在哪?怎样改正?(30分)二、一位音乐系的钢琴教师上课时当着学生的面熟练地弹奏一首音乐曲,然后就让学生各自独立练习弹奏。下次课逐个检查,都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教师批评学生学习不认真,练习不刻苦。这位教师做得对吗?如果不对,错在哪些地方?您能给出正确的教学方法吗(30)分 三、一位教师当着学生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迟到的学生。以后这位学生每当这位教师上课总迟到半分钟。请您帮助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变这位学生行为的正确方法。(40分)

《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2004 请运用学习个过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下列各题 一、一位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完了两节课的全部内容,请您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他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并指出改进的方法。(30分)二、一位新大学生上课打瞌睡,课余时间打扑克,逛商店,您怎样给予正确的帮助和指导?(30分)三、一位来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家庭贫困大学生平时既不接触教师也不与其他同学交往,您应怎样帮助他?(40分)

案例题:2003(重点)1.上课铃声刚刚停,讲经济学的赵老师①匆匆地走进教室,在宣布上课后,说:“②我今天感冒,有些发烧,音量可能受影响,请同学们注意听讲。”他像往常一样开始讲作业,说:“③说实话,你们是我见到的学习风气最差的学生,一点儿都不认真,有的学生互相抄袭,有的学生简直就是欺骗老师。”接着,他抬头望了望学生,说:“某某,来了吗?”看着没反应,又抬高声音喊了一遍说:“某某某来了吗?你们已经好几次没交作业了,④本来我就不愿意教书,一碰上你们这样的学生就更不愿意教书了!”赵老师备课非常认真,讲课生动又有深度,但是⑤板书少,有时候讲课听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看到学生们迷惑不解的样子,问:“听懂了吗?”看到学生没反应,赵老师继续讲课。⑥临下课时,手机响了,他赶紧关掉,继续说:“⑦下面的问题不是考试范围,但我还是得讲一下。”下课铃响了,面对有问题要问的学生,说:“对不起,我有急事。” 请评述赵老师的行为。

2.德国一心理学家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体,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等。”请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来解释这句话。(老师要起榜样作用)

3.研究材料,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大约发生在大学二年级末、三年级初。在你的教学过程中是否也发现了?请你谈谈对转折时期的看法。(11章)

4.俄国教育家说:“我们并不对教师说你们得这样做那样做,但是,我们得对他们说:‘你们要研究、支配那些心理现象的规律,并且在工作中考虑这些规律和那些想应用这些规律的情况。’”请你谈谈感想。(老师得成为学者型的工作者)

(重点)5.张老师是一年轻女老师,①今天她穿了一条漂亮、艳丽的吊带裙,还有一双时髦的拖鞋。她走进教室,把随身带的教具放讲台上,②发现学生们正在热烈争论什么问题,连铃声响都没有听到,她和蔼地招手示意后开始讲课。张老师讲课非常认真,但是③讲述快速,④偶尔注视一下学生才发现有些后排的学生又在开小差,她不高兴,⑤当场要求他们收敛。讲到重点处,习惯地提高音量,⑥但仍有同学要求重复,因为听不清楚。她讲的内容很丰富,⑦直到铃响才解释授课内容,然后布置作业。今天是她教学中很平常的一次。她的行为哪些违反了心理学规律。

6.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辩证法,一红军小战士刘志随众听讲,毛主席讲话乡音重且过于思辨。小战士听不明白,不久便睡着了。一旁有红军干部想叫醒他。毛主席示意不要叫醒他。请你评述毛主席放纵小战士睡觉的行为?

2011心理学试卷

一、某研究生认为课堂上只要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在听讲,这种教学就是“填鸭式”教学。请问:1.这种观点错在哪里?2.您认为什么是“填鸭式”教学?3.讲授教学为什么容易导致填鸭式教学?4.怎样避免填鸭式教学?40分

二、某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自己不愿意讲授的内容就让学生讨论,这种做法:1.错在哪里?2.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式教学?3.什么情况下不能采用课堂讨论式教学?30分

三、女大学生失恋后,1.一般有哪些主要表现?2.失恋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影响?3.怎样辅导失恋后的女大学生?30分

2012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请书序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及其修改的情况。20分

二、有些大学新生入学后发现,许多同学的高考成绩都比自己搞,原来在高中时的学习优越感消失,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或失去了学习目标。请问您如何帮助这类大学新生转变心态,确立新的学习目标?20分

三、某大学生在体操课上认真观摩教师做出的每个示范动作,并要求教师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遇到高难动作还要求教师重复示范。请问这位大学生的要求是否合适?为什么?他的学习符合什么学习理论?20分

四、某大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下课后就问老师,当他了解到多数同学听不懂的地方时就要求教师重讲。请问这位大学生的做法是否有些过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做法有理论依据吗?20分

五、某大学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讲解的内容与幻灯片上呈现给学生的内容一模一样;有些幻灯片还配有与文本内容不想关的任务照片或图案。请问这位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适?为什么?怎样设计合理?20分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篇2

1. 教师资格考核的历史进程

1986年, 国家教委下发《关于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和《专业合格证书》, 标志着教师资格考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2001年4月1日, 国家首次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我国政府在学校教师任用中明确要求教师必须持“证”上岗。“证”指教师资格证, 获得教师资格证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专门培养合格师资的院校的学生, 通过若干年的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进行一定时限的教育教学实习和见习, 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条渠道是针对非师范专业的并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社会青年, 通过补修教育学、心理学, 参加教师技能考核, 获得对应教师从业资格。

2. 传统的教师考核制度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现状

(1) 资格证书考核存在的缺陷。在传统的资格考核中, 培训时间短, 老师讲得简单, 学生理解得不透彻, 因此接受学习的人员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并没得到适当提高。

(2) 部分教师本身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不懂心理学, 更不懂灾害心理学。据调查显示:少数教师本身心理素质存在问题, 一部分教师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类老师平时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遇到学生突发事件和重大的灾害事件, 更是束手无策。

(3)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不统一。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内容的衔接上时有脱节, 心理学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造成了各地区教师心理学运用能力的层级差异, 更谈不上任何灾害心理学的内容, 当老师遇到这类问题时, 只能是依靠主观经验来解决。

二、灾害心理学融入教师资格考核制度的必要性

1. 面临灾害的严峻挑战, 必须大力开展灾害心理学研究

我国是个灾多灾重的国家, 人口众多, 地质构造复杂,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气候条件多变, 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们必须对灾害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跨学科的研究, 其中心理学是重要研究领域。灾害心理学知识的推广势在必行, 广大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发挥其带头作用。

2. 灾害心理学应成为新时期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未成年人, 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各类重大灾害中, 成为了直接受害者或是间接受害者。作为教育者, 帮助这些处于困境的孩子既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心理救灾的救灾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不完备的救灾。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才匆忙培训心理辅导老师, 常常会使学生的心理救灾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3. 教师具备第一时间进行心理救助的客观条件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是中小学上课时间。而充当学生在校期间保护者的教师有着优于其他任何人的条件在第一时间与受灾儿童并肩奋战, 共同应对灾害。教师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突发状况做出理性选择和判断, 事后再进行必要的心理引导, 将灾害对学生的心理损害程度降低至最低。灾后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直接有效的干预, 引导他们认识地震灾害, 珍惜生命, 树立信心, 从而避免他们因为灾害患上创伤性心理疾病。

总之, 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灾害心理学知识。究竟怎样推广灾害心理学的知识, 怎样将灾害心理学内容增加为教师资格考核的要点, 怎样加强教师的实际救灾能力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待相关政府、教育部门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但笔者相信,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提高, 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教师资格考核已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在新的教师资格考核中应增加灾害心理学内容, 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本文对教师资格考核应增加灾害心理学内容的必要性进行了详尽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核,灾害心理,受灾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272-300.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篇3

这“四个一百”,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在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要求着实不低。与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相比,这份考题深度或许不足,但广博则有过之,作为衡量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学识素养的试金石,倒也不错。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师,多数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学历,应该读了不少书,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也应该读了一些书,试着答一下这份考题,看看自己能够得多少分,能及格吗?

老实说,我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当教师也有20多年了,也读了不少书,但要我来答这份考题,自我感觉难以及格。我想,不说理科教师,就是绝大多数的文科教师来答这份考题,要及格也难。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我们读的书太少了,知识面太窄了,读的书都忘了。

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渊博的学问,才能为人师表,教好学生。正如常言所说的,“学高为师”“师高弟子强”。但如今,许多老师似乎满足于大学里掌握的那一点点知识。2014年8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对全市4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3411名教师进行了阅读调查,形成了《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读书现状报告》。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教师阅读时间偏少,阅读量偏低。81.8%的教师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61.2%的教师在过去一年阅读的量低于4本。86%的教师在过去一年订阅的期刊杂志低于2本,79.4%的教师一年购买的书籍少于10本,69%的教师藏书量在300本以内。39.2%的教师以浏览阅读为主,32%的教师以泛读为主,只有28.8%的教师以精读为主。

我国最发达城市上海的情况尚且如此,农村地区教师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恐怕就更少了。可要知道,教师的成长是无止境的,没有自我充电的意识,想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应付自如,恐怕不可能。语文教师有没有把握从屈原一直讲到鲁迅?历史教师有没有能力从先秦讲到改革开放?在学识方面孤陋寡闻,是要误人子弟的。

有些教师也读了不少书,但往往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读,浅层次的“快餐式”阅读,没有用心思,下功夫,读后即丢,读后即忘。如果学生向他请教一些所读之书的问题,他往往就回答不上来,即使能回答也是不很全面、不很确切,又或者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如朱熹所说的“正如矮子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如果多次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要掉价的。

教师怎么样才能成为学识广博的人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多多积累。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都要读书学习,不仅阅读本专业方面的书籍,还要广泛阅读文化科学方面的书籍,增长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和学养。教师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在教育生涯中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同时,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精神纵深面,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深刻体验到幸福的教育生活。

教师读书学习不仅要广泛丰富,而且还要深厚扎实。关于读书方法,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朱子甚至提倡读书须做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功夫,方能印象深刻,不至于浮光掠影,读后即忘。古人读书之勤勉和专注,令人叹服不已。我们教师读书学习,一定要精选一些重要书籍进行精读,读透记牢,融会贯通。一是要领悟内容要点,发扬“尽其理”和“究其难”的精神,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读,反复咀嚼,真正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二是要举一反三,认真分析思考问题,运用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联想迁移,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再说“四个一百”的考题,我们教师想要答好这“四个一百”的考题该怎么办?那就把这“四个一百”的考题作为自己的“警醒木”,时刻提醒自己广泛读书学习,深度读书学习,努力成为学识广博深厚的人。教师要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终身读书学习,为学生热爱读书做出表率。

(作者单位:四川南充市教师进修学校)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篇4

【参考答案】

家长的这种想法折射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从情感角度讲,家长想让幼儿提前掌握小学课本知识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是,从教育科学性角度看,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生长规律,刻意地拔苗助长,反倒会适得其反。

产生这一问题最根本原因是目前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目标功利化。日益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也造成了家长的教育功利心偏重,并由此产生了功利化的幼儿培养观。这种不顾幼儿身心健康,片面追求课本知识的教育观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幼儿时期属于特殊的生长时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畏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差异性很大。幼儿教育侧重能力和智力的培养,不是字数和算数的提升。因此,只有国家、教师、家长三方协力合作,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 首先,国家要努力扭转教育环境,转变教育制度,让孩子从“应试”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从体制上杜绝以分数论成败的功利观。

其次,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理念,以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遵循幼儿自身成长发展规律,在学前教育阶段应主要以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2.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A.1-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3.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A.1岁以前

B.1.5-3岁

C.3-4.5岁

D.4.5-6岁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触觉探索

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5.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发生的标志。

A.最初诱发性微笑

B.最初社会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发性微笑

6.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

A.想象的无意性

B.相似联想较强

C.直觉思维较强

D.想象的有意性

7.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8.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9.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10.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

A.2-3S岁

B.4岁

C.5岁

D.7岁

11.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12.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

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13.在幼儿园中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的是()。

A.园长

B.阿姨

C.保育员

D.幼儿教师

14.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

A.新生家访

B.情感性家访

C.定期家访

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

15.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B.7分钟

16.()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稳定性较强

17.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18.幼儿园的()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A.智育

B.美育

C.体育

D.品德教育

19.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初步的()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20.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扬

B.结合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二、简答题1.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2.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5.论述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为什么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

萱萱今天是公共汽车的小司机,她见自己车上没有乘客,于是就大声嚷道:“快来乘车,我要开到动物园去了。”此时,娃娃家的妈妈推着娃娃来乘车,刚想上车,砚砚走来对娃娃家妈妈说:“这辆车不能乘,没有消过毒。”小司机听到了,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积木箱前拿出一块绿色圆形积木,告诉他们:“我这辆车已经消过毒了,这是消过毒的标记。”经她这么一说,砚砚和娃娃家的妈妈都乘上了这辆公共汽车,小司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结合上面的材料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活动设计题以动物的生存本领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缘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2.B【解析】2-4岁是幼儿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时期。

3.B【解析】1.5-2岁的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开始受到表象的直接影响。4.C

【解析】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5.B【解析】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6.A【解析】无意想象没有预设目的,由外界直接刺激引起,占据儿童想象的主要地位。

7.B【解析】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自主性受到抑制,安全感得不到保护,也不喜欢与他人接触。

8.B【解析】运动记忆约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出现。

9.C【解析】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

10.C【解析】儿童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11.C【解析】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12.D【解析】儿童经过主动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13.C【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八条规定:“幼儿园保育员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14.B【解析】教师上门了解幼儿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属于情感性家访。

15.C【解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3—5分钟左右,4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10分钟左右,5—6岁幼儿的注意能保持15分钟左右。

16.D【解析】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17.A【解析】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交往情境大多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18.D【解析】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是幼儿园的品德教育。

19.B【解析】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0.C【解析】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儿童均要受到亲密情感的影响。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在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交往关系、生活方式中,儿童可随之获得不同的教育信息和生活经验,儿童在家庭中学习行为规范、知识经验、生活技能等。(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而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则主要通过情感的和经济的纽带去实现。家庭中向子女传递教育要求、教育信息时,多以家庭情感为载体,饱含亲切感和信任感。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家长既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要负责子女的哺乳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以及成人后期的教育。

(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聚合性的,增加了父母对孩子了解的深刻性,这能够让家长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

2.【答案要点】(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

(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

3.【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4.【答案要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5.【答案要点】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想象与幼儿的认知活动。想象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第一,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儿童曾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第二,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依靠记忆,想象依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没有记忆,具体形象也不能保留下来形成表象,说明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想象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顺序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越有利于保持和回忆。第三,幼儿的想象把记忆和思维联系起来。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幼儿期的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不同于创造性思维。

(2)想象与幼儿的情绪活动。第一,想象能引发情绪活动。孩子的情绪情感活动常常是由想象而引发的。第二,情绪影响想象。幼儿的想象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的方向;幼儿常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幼儿情绪和愿望。

(3)想象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游戏正是幼儿不断靠想象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得以顺利进行。

(4)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想象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听故事时,想象随故事情节而展开。想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6.【答案要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

(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三、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儿童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①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如在爬攀登架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干与湿、玩积木的时候能体会并认识到大小、形状、颜色等。②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这些感官刺激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③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儿童的创造力在游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游戏,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游戏中,他们首先学会发现自我,他们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自己会对别人有什么样的反应等。

(2)游戏有利于儿童隋绪的发展。通过游戏使儿童能够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在试验性的、没有恐惧的情境中学习对付焦虑和各种冲突。①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往往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的真正本性。②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在当代,有许多心理学家或教育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儿童的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

(3)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锻炼和成长。它有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在童年的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也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形式。

四、活动设计题活动:防御敌人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们生存的条件及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了解一些动物的防御本领。

3.萌发幼儿爱护、保护动物的情感。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设计意图:

1.通过已有经验及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自身的防御武器。

2.知道想生存必须要防御敌人的进攻。

3.萌发幼儿爱护、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师幼互动:

1.教师先同幼儿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小动物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敌人吗?它们怎样保护自己,怎样生存?

2.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是什么小动物,是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如:刺猬、蜜蜂、螃蟹、海蜇、蚌、穿山甲、大象、蜗牛等,观察后发现它们自己的身体上有防御敌人的武器。

3.教师再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是什么小动物,是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如:乌贼、黄鼠狼等,观察后发现它们能从身体里释放出气体和液体,赶走敌人。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 篇6

(中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章:

1.心理发展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2.我国对心理阶段的划分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名称、年龄范围)

4.人格的概念

5.爱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名称、年龄范围)

6.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7.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8.认知方式的差异

9.求智商的公式

10.性格的概念、性格的特征差异

第四章:

1.动机、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期待的概念。

2.学习动机的种类。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五章:

1.学习迁移的概念。

2.迁移的种类。

3.影响迁移的因素。

4.心向或定势。

5.促进迁移的教学。

第六章:

1.知识的类型

2.感知规律

3.变式

4.知识直观的类型

5.知识概括的类型

6.记忆的三个子系统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其规律

8.遗忘理论

9.过度学习

10.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1.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2.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第八章:

1.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特征

2.学习策略的分类

3.认知策略

4.元认知的概念和策略

5.资源管理策略

第九章:

1.问题和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5.创造性的概念

6.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8.创造性的培养

第十章:

1.品德的概念

2.品德的结构

3.品德的培养

第十一章:

1.心理健康的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学生中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英国教师不再必需资格证 篇7

据了解,教育部公布的该项措施,将使英格兰地区的22000所公立学校中的1957所公立专科学校以及绝大多数的高中学校从今年的11月开始,同私立学校一样可以自由聘用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从教。

戈夫表示,这项措施的出台是受到了瑞典相关政策的启发,瑞典通过削减具有教师资格的从业教师数量解决了教育质量下滑的问题。教育部发言人称,目前独立学校以及自由学校均可以聘用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士任教。此举将有助于学校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鼓励教师在职申请教师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大题总结 篇8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的作用

4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性

2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4.青春初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

5.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6.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主要特征

7.青少年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及特征

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性格差异及其教育的意义

五.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和给教师的启示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第三章

1.学习的含义

2.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3.联接学习理论

4.顿悟学习说

5.发现学习及其特征

6.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五.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

1.动机的意义和功能

2.学习需要的三个因素

3.学习期待和影响学习期待的原因

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基本内容

5自我实现理论的教育意义

6.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7.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8.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9.成败归因理论

10.成败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1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五章

1.知识的类型

2.知识表征形式

3.知识学习的类型

4.知识学习的过程

5.知识获得的环节和提高方法

6.教学中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

7.记忆及其记忆的一般过程

8.记忆的类型

9.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各自的特点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1遗忘的原因

12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3.如何促进迁移的教学

五.1.遗忘的规律

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1.技能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动作技能的成分

3.动作技能的分类

4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不同特点

5.心智技能的种类

6.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7.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8.动作技能如何训练

9.练习进程的一般趋势

10.如何有效练习

11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动作形成的阶段 12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13心智技能的原型模型与形成阶段 14心智技能的培养

五.1.技能学习和知识学习的关系

第七章

1.学习策略的含义

2.学习策略的分类

3.复述策略

4.精细加工策略

5.组织策略

6.元认知的含义

7.元认知策略

8.资源管理策略

9.学习时间管理

10.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五.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第八章

1.问题解决的种类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3.问题解决的类型

4.问题解决的过程

5.问题解决的策略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7.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8.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9.影响创造性培养的因素

10.培养创造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第九章

1.智力落后的特征

2.学习障碍的特征

3.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特征

4.情绪和行为障碍特征

5.鉴别天才学生的指标

6.IDEA‘97六项规定

7.教育特殊学生的教学策略

8.美国特殊教育形式

9.促进特殊学生的社会整合和成长五1.对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教学

2.对天才学生的教学

第十章

1.态度的结构

2.品德心理结构

3.影响态度与品德的一般条件

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5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五.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十一章

1.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标准

2.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心理评估的方法

4.强化训练法的形式、原则

5.强化训练法的程序

五.1.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

2.开展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第十二章

1.教学行为目标的确立方式

2.布鲁姆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3.克拉斯沃对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4.教学对象的分析

5.个别化教学的特征

五.1.教学设计的流程

2.对教学事项的理解

第十三章

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2.社会助长作用及原因

3.社会阻抑剂原因

4.社会助长和社会阻抑发生的决定因素

5.群体规范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6.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

7.课堂纪律的功能

8.课堂纪律管理的一般策略

9.协调正式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五1.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主要因素

2.课堂管理的功能

第十四章

1.教学评价的分类

2.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4.有效自编测验的指标

5.访谈法的含义、类型、特点及实施

6.观察法的含义、分类及实施

7.案卷分析法的含义、类型及实施

8.效度的分类

9.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

10.合理评分的步骤

11.标准化测验的要求

五1.教学评价、测量、测验之间的关系

2.教师自编测验的编制

第十五章

1.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2.教师胜任特征的表现

3.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4.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5.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6.教师的威信影响教育成效的原因

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8.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9.教师期望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

10.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

11.教师成长的历程

1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3.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篇9

一、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做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已进入()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概念。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

4、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种学习是()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学习D.言语信息

5、学生在得知自己的考试成绩之后,往往喜欢解释自己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A.自我效能感 B.结果效能感 C.归因 D.自我安慰

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7、根据遗忘的干扰说,当学生学习一系列的词汇后立即对其测验,测验结果通常会出现()

A.只有开头几个词汇记忆较好 B.所有词汇都没记住 C.开头和最后几个词汇记忆较好,中间的词汇容易遗忘D.只有最后几个词汇被记住

8、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叫()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整合 D.原型内化

9、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A.谐音联想法 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 D.画出系统结构图

10、某学生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加入中介词,将其加工成“gas--该死--煤气”。该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1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1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问题 C.界定清晰的问题 D.非现实的问题

13、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4、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就是()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

15、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6、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人际关系

17、人们将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的所要测量信息的程度,称之为()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常模

18、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A.表达能力 B.知识水平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 D.组织能力

19、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了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技能 20、下列不属于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的是()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 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填空题

1、学生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________,称为________。

2、根据动机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的三种因素中,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

3、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含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和努力管理等。

4、心理教育的对象以________学生为主。

5、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____三者之间关系,从而有效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三、简答题

1、.一名专家到一所学校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的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简述经验类化说及教育意义。

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

5、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四、论述题

1、在合作学习中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分别有哪些?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B。

2、【育萃专家解析】D。特点是能理解抽象概念,能进行逻辑推演,能提出假设,能进行命题的 转换。

3、【育萃专家解析】B。

4、【育萃专家解析】C。

5、【育萃专家解析】C。

6、【育萃专家解析】A。

7、【育萃专家解析】C。这是因为中间的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影响。

8、【育萃专家解析】D。

9、【育萃专家解析】A。谐音联想法是一种记忆术,属精细加工策略。B和C是复述策略,D是组织策略。

10、【育萃专家解析】A。精细加工策略。关键词法是一种记忆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1、【育萃专家解析】A。

12、【育萃专家解析】B。

13、【育萃专家解析】C。初中阶段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14、【育萃专家解析】C。

15、【育萃专家解析】B。

16、【育萃专家解析】B。

17、【育萃专家解析】B。

18、【育萃专家解析】C。

19、【育萃专家解析】C。

20、【育萃专家解析】A。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不考虑细节。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适合性(适应性);学习准备。

2、【育萃专家解析】努力程度解析:能力与身心状态都是不可控的内在因素。

3、【育萃专家解析】学习时间管理。

4、【育萃专家解析】正常。

5、【育萃专家解析】课堂情境。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意义学习的条件有: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2、【育萃专家解析】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

3、【育萃专家解析】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强化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

经验类化说强调概括化的原理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是对相同要至少说的补充。但是,概括化经验仅是影响迁移的条件之一,不是迁移的全部。

4、【育萃专家解析】(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育萃专家解析】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四、论述题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题 篇10

关键词:差异,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资源配置,民族,学科

2011年, 我国开始试行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制度 (以下简称“国考”) , 并先后在10个省市区试点。改革试点对原有教师资格制度做了五个方面的政策调整[1]。这些改革举措对于提升我国师资素质、落实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无疑大有裨益, 这也推动了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日趋完善。但是, 我们在兴奋的同时, 应该有一些冷思考:统一的背后是否忽略了一些多元差异的分析, 如资源配置, 民族和学科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师资需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此, 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一、差异视角下国考制度对我国师资的影响

1.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加剧了城乡师资不均衡

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影响着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 在教师质量得到一定保障的前提下, 基础教育中城乡师资质量的差异依然延续。由于历史和国家政策的原因, 我国高校在客观上存在着发展层次之分:985、211、一般重点、省属重点、地方一般二本和专科院校, 各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学校层次和专业级别不同, 生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与层次相对应的育人质量。众所周知, 我国的重点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城市, 在录取分数线上也普遍高于一般院校。在此背景下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育人质量相当不均衡, 存在鲜明的层次差异性, 培养出的新师资质量也就有层次差异。正是由于生源质量差异和培养机构的师资、设备等资源差异, 即使实施了全国的统一教师资格准入标准, 但同证不同质仍然存在。所以, 来自于不同院校的新师资的实际含金量仍不一样。这可以通过当前一些用人机构招聘教师时非“211”不招的现象窥见一斑。诚然, 这种资源配置差异带来的育人质量差异是难以消除的, 也完全没必要消除, 它反映了不同生态位高校发展层次的差异, 反映了我国不同层次的社会需要。但这些同证不同质的新师资的就业去向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其次, 教师资格证通过率整体降低将影响我国的师资数量, 加剧师资紧缺地区的师资荒。实施国考后, 通过率显著降低, 仅有27.5%。[2]这与以前70%以上的通过率形成较大反差, 这也表明我国的教师供应将会在量和质上发生较大变化。但我国与教师资格证制度较完善的国家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 我国尽管教师数量整体较充足, 但分布非常不均衡, 城市师资较丰富, 农村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如果一个地区连教师数量都不能满足, 何来提高质量?!

针对农村师资质量偏低的现实, 国务院要求教育部于2007年起在部属六所师范院校开始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要求其必须在农村学校任教至少2年。该政策一推出, 这些免费的师范专业确实录取到了优质生源, 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师资质量提高的希望。但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却发现, “63%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希望前往城市任教, 36%的人希望前往城镇地区任教, 而希望前往农村地区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很少”[3]。在当前的免费师范生双向就业选择中, 出现了城乡岗位冷热不均现象, 城区学校门庭若市, 而乡村学校则门庭冷清。在这样的现实面前, 我们不得不思考:通过国考以期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质量提高的愿景是否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否能因为教师质量的提高而有所实现?

2.民族差异影响民族地区师资结构

我国是多元民族国家, 国家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实施了倾斜政策。其中, 就大学招生而言, 对于少数民族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 在高校招生制度中有相关的民族政策, 如加分等。正是这一倾斜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数量严重不足问题, 并且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国考,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现实问题: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生源有利吗?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难以获得教师资格认证而导致教师比例太低, 这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吗?

许多研究表明, 当教师和学生具有相似的民族 (种族) 背景时, 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 少数民族教职工数所占比例极小, 仅在成人高中、职业初中、普通小学和成人小学 (包括扫盲班) 这三类学校中所占比例超过10%, 均低于少数民族学生所占相应学生总数比例。其中, 高等教育的组成尤其不协调: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约32%, 而少数民族中从事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比例约12%。如果按照试点省份的国考通过率 (27.5%) 来计算,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获得资格证的比例将会变得更少。原因有二:第一, 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 少数民族考生考上大学者比例偏低, 研究生层次其占学生总数5.78%, 普通本专科占学生总数的7.44%, 皆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我国总人口比例8.49%。[4]先天的生源素质加上后天的地方一般二本院校的师资等条件所限,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3.学科差异会影响特殊学科师资数量

当前中小学的学科课程类教师数量充足,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 艺术类、体育类和书法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城市尚且如此, 更何况农村学校。以四川为例, “体育专职教师缺上万人, 美术和音乐教师一共也缺上万人”[5]。在国考后, 这些特别紧缺的师资数量将会更紧缺, 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看待这类学科差异与资格获得的关系。

首先, 在省考制度下, 这类生源的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同非艺术体育相比, 其通过率仍较低。在这些不足的师资专业类别中, 音体美和书法专业皆属艺术招生范畴。在现有高考制度下, 我国的艺体等专业的招生政策是单独录取, 即艺术科考试和文化考试分开进行。这些专业考生的文化考试分数往往比同等高校层次的录取分要低许多, 甚至相差一、两百分。以四川为例, 该省201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艺体类文考成绩本科控制分数线如下:美术类总分355分, 音乐类总分240-290分, 体育类总分330分。而同年的一批次文科录取线是567分, 理科是562分;三批次本科录取线文科是477分, 理科是460分;“专一”的文科443分、理科413分。这个录取线的分数差距是较大的, 能充分反映出艺体专业生源与普通专业录取生源在文化素质上的差异。

其次, 国考后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教育专业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但国考制度并没有针对这一特殊专业群体的生源单独进行文化科的笔试, 或是降分通过。因此, 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下这一群体肯定是弱势群体, 可以想象这部分考生的文化基础素养会影响其资格证的通过率, 合格艺体类新师资的供给就会明显减少。这进一步加剧艺术类师资的缺编现象, 不利于国家提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 不利于素质教育落实;同时, 也加剧了农村学校中这类师资数量的严重不足, 使本已很薄弱的农村艺体教育变得更薄弱, 不利于农村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正视差异, 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证统一认证制度

1.建立国家统一标准和各省自定标准相结合的教师资格证管理模式

这反映了我国国情即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的现实需要。国家建立统一的教师资格标准的主旨是为了提高整个教师质量, 它是针对我国当前各省各自为阵、标准较低, 考试要求过于简单, 不能选拔出优异新师资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差异较大, 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都较落后。就教师的需求而言, 一些发达地区可以做到非211院校毕业生不要, 但在许多落后的地区则可能是一师难求。因此, 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比较完善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重视这种地区差异。如, 美国要求所有公办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 但其标准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根据本州的情况制定本州的教师任用标准, 因此各州的教师资格标准差异较大。由于师资数量不足以及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 迫使一些州不得不降低教师资格申请的标准。[6]在法国要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 小学教师需参加由省级组织统考, 中学教师则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

因此, 结合国内实情和国外经验, 笔者认为各个省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省的教师资格证获得标准,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主要是中西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师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需要。各省的教师资格证仅限于在入职时使用。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则要求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在晋升职称或职务时和跨省当教师时, 即把国家教师资格证作为一种激励。但如果新师资获得了国家统一的资格考试, 则全国通用, 无需参加本省的教师资格考试。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一般师范院校的本地生源的通过率, 能解决一些贫困落后地方所急需的师资数量问题, 同时也能激励这些师资在就业后必须努力发展自己, 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素养,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国家资格考试目标和内容要体现我国的多元文化需要

首先, 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存在的师资数量和质量不足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不同的民族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在统一教师入职资格标准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性特征, 体现“民族教育文化公平原则”, [7]应使部分优秀的少数民族生源能有机会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以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这才是教育公平在教师教育中的真正落实。可以从三方面落实:第一, 借鉴我国现有高考制度中的民族倾斜政策, 鼓励少数民族优秀生报考教师资格证, 在统一要求下适当向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倾斜。第二, 对于民族师范生较集中的地区在考试形式上可以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考试, 或是双语形式的考试。第三, 在国考内容上应体现出我国的多元民族特征。

其次, 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 民族的迁移, 不同的民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因此, 现代教育呼唤具有多元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但这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薄弱点,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也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时代要求, 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技术领域提出了相关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 缺乏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来理解和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偏向于以城市教师作为培养标准, 忽略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背景等的各种需求。因此, 教师教育课程从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到实施与评价应该反映出这种多元发展的需要。这方面, 美国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 (NCATE) 于1976年制定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中, 就将“多样性”纳入其中, 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要将重视文化多元、反对种族主义等内容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中, 明确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在申请认证时要显示出相关证据, 表明其培养方案中包括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8]。

3.应体现艺术体育类学科教师的特殊需求

当前的非统考实验省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艺术体育类这些学科并没做特殊要求, 笔试课程及要求没做区分。在现有高考招生制度下艺术体育类师范生源在国考的通过率上应该相对较低。在试点省份的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中, 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差异仅体现在层次要求的差异上, 而对一些特殊专业, 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类等艺体类专业的教师资格考试忽视了其特殊性, 因此, 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使广大农村学校有机会获得其本已非常缺乏的艺术类师资, 笔者觉得应该把这类报考者的达标条件适当放宽, 对于这些特殊专业予以适当照顾, 如这类学生分数可以适当降低或单独出题统考。当然, 随着国家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改革, 如果以后这类专业的文化课程考试录取分数与普通专业等同, 则当与其他专业一视同仁。

参考文献

[1][2]张东, 张以瑾.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扩大试点.中国教育报, 2013-09-04-第1版.

[3]岳奎等, 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冲突及其规避——基于一项关于免费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的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1 (2)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OL]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l.

[5]曾乐等.艺体课程为何校内冷清校外火.华西都市报, 2012-08-17-第104版.

[6]何逢春.试析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5) .

[7]陈.巴特尔等.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文化考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7) .

上一篇:注册造价工程师聘用协议下一篇:描写秋菊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