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采编技巧

2024-08-28

时事新闻采编技巧(精选7篇)

时事新闻采编技巧 篇1

0.引言

在空间上时事的发生具有无限性的特点, 在时间上时事的发生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时事新闻的采编需要具有及时性的特点。时事新闻的采编需要对事件的发展做出跟踪报道, 要善于发现事件当中所隐藏的关键信息, 能够追求出事件的独立性。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各方各面的信息纷纷而至, 在方便了采编工作的同时也为该工作带来了多个方面的困扰, 在这种情况之下, 就特别需要相关的采编人员能够勇于创新, 并且具备辨识真伪的能力。接下来, 笔者将针对时事新闻采编技巧方面的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

1. 时事新闻选择的创新原则

对于时事新闻的采编而言, 不得不说的就是关于信息选取方面的问题, 选择哪一种信息作为报道内容是决定新闻采编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1]当今时代, 网络高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 各个方面的信息纷迭而至, 铺天盖地, 让人们无所适从, 而且当今的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型传播介质层出不穷, 相对来说, 纸质的新闻报道也就显得格外吃力。时事新闻能够在现实当中再现事件的真实性, 但是因为各种媒体和媒介的参与又会对事物造成偏差, 使其失去真实性, 这对于时事新闻的采编人员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所发生的相类似的重大突发事件, 时事新闻的采编人员都需要做出考虑, 从哪里着手报道、报道的顺序和中心点各是什么、应该以何种形式报道等, 选择的不同, 最终所得到的报道效果也是不同的。时事新闻报道一定要本着真实性的原则, 不能够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而且所报道的内容需要和当前的时代要求相符, 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2. 时事新闻的采编需要符合时代要求

近些年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 培养出了很多的高等教育人才, 当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越来越多, 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2]可以说, 这一代的青年是当前网络应用的主要人群, 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新闻会在第一时间进入他们的视线, 从而引起他们的关注, 作为时事新闻的采编人员, 需要根据当代青年人群的特点, 提供一些他们感兴趣和关心的话题和信息, 还需要寻找适合他们的报道方式加以报道。

3. 时事新闻采编要有自己的个性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说起。

首先是要建立一个个性化的时事新闻报道制度以及实行方法, 有效而合理的新闻采编功能可以使采编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收到更好的效果, 因此各个新闻部门需要根据时事新闻的发展特点和个性化要求来创建自己独特的考评制度和运行制度, 因为很多部门的现行制度都是一些旧的制度, 而且管理方法也依然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

其次是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时事新闻的采编人员, 一方面需要具备发现信息的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各种新闻信息的快速播报要有一定的规划, 最好能够预知某些事件的发生或者发生以后所造成的社会影响。[3]

最后是对深入时事新闻实践过程的争取。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是时事新闻, 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 它不仅仅需要时事新闻采编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充实的思想, 还需要时事新闻采编人员深入到事件发生的环境甚至是事件当中去, 只有亲身来到事发现场体验到那种现场的氛围, 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获取的最新信息准确而合理地报道出来。

4. 结语

本研究主要针对时事新闻采编技巧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 新闻采编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会涉及到很多的因素, 因此对时事新闻进行采编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掌握相关的采编技巧, 还需要结合当时采编的具体情况梳理相应的采编技巧, 为新闻报道的开展打好基础。

摘要:对于时事新闻的采编, 笔者认为, 我们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对于以往的新闻采编观念需要做出必要的改良和更新, 这样就能够选取出更加合适的信息,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符合个性化采编的特点, 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所以, 作为时事新闻的采编人员, 需要将自己的职业素质和采编技巧提升起来, 争取在新时期的采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本文中, 笔者将针对时事新闻的采编和技巧等方面内容做出简要的分析和探究, 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时事新闻,采编,技巧

注释

1[1]陈旭春.论现代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J].经营管理者, 2011, 03 (12) :487-488

2[2]薛鑫.广播媒体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初探[J].价值工程, 2010, 17 (20) :873-874

3[3]李艳馥.基于观众需求视角下关于电视新闻编辑的革新策略[J].现代商业, 2011, 34 (20) :534-535

时事新闻采编技巧 篇2

1在信息选择上进行观念的创新

信息选择是时事新闻采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采编的基础与前提。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 从浩如云海的信息堆中选择适合时事新闻报道的信息绝非易事, 加之纸质媒体受微博、微信、 博客等新媒体的冲击与制约, 只能踽踽独行, 生存与发展遭遇威胁。时事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报道, 但是其间也蕴含着创造者的某些主观意志, 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日渐繁琐复杂, 一则成功的时事新闻报道凝聚着创造者更多的智慧与汗水, 然而做好信息选择是第一关,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信息选择的观念创新要做到:首先, 新闻信息要真实, 要能真正反映群众诉求, 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其次,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及时捕捉与处理, 并选择好报道角度;再次, 深度跟踪与关注一些重大事件的事态发展变化, 及时为受众提供信息;最后, 可通过微信群、QQ群、BBS论坛等获得新闻资源。

2时事新闻采编要迎合时代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加速到来, 时事新闻的一些普通受众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受众中的普通青年其知识水平日渐提高, 视野与见识也更加广阔, 对某一事件有着更为独特的思想认识。 毋庸置疑, 受众群体的这些变化要求时事新闻采编要尽快转变观念与思想的创新。因此, 时事新闻采编要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关注受众群体的兴趣点, 只有这样时事新闻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时事新闻要反映群众生活, 但是更要迎合时代发展需求, 捕捉时代中“新颖点”, 报道一些既关注民生, 又能反映时代发展特征与需求的新闻,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新、奇、实”。当然, 新闻采编在迎合受众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同时, 不能盲目随意, 要具有向善性, 传播社会正能量, 不能为了博取眼球埋没良知。

3增强时事新闻采编内容的思想性

随着受众群体知识水平的提升, 其对于一些浅显内涵的时事新闻更加不屑一顾, 特别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 受众宁愿通过其他媒体手段获得更精准、 更深邃的分析与理解。因此, 在新时期, 时事新闻采编要关注内容的思想性、文化性、价值性, 用更加新颖的内容、深邃的思想、特色的文化来打动受众, 提高关注度。首先, 时事新闻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与文化性。这就要求记者在采编和播报时应提高文化品位, 以独特的审美和高雅的文化笼罩时事新闻报道, 使简短的新闻具有巨大的可挖掘性。其次, 时事新闻要增强知识性与学术性。知识性与学术性较高的时事新闻价值自然提升, 更易博得中低知识水平或者高知识水平受众的关注。最后, 时事新闻要始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群众指明正确的方向。

4时事新闻采编要凸显个性化特征

个性化是信息爆炸时代时事新闻采编观念创新的一种重要途径。要做到个性化的新闻采编, 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 促进时事新闻报道运行与管理的个性化。对于任何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而言, 运行的个性化与管理的个性化都对其整个事件发展的个性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时事新闻报道而言, 个性化的办刊思维、运行机制、管理机制与评价机制是个性化时事新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2) 促进时事新闻采编思维的个性化、创新化。采编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时事新闻采编要找准报道对象, 对要报道内容进行积极、科学的预测。3) 采编者要有博闻强识。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知识视野是进行个性化采编必不可少的素质, 时事新闻采编应不断强化该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 信息爆炸时代使时事新闻受众发生了很大变化, 受众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其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广阔。时事新闻要想重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迎合受众新闻需求, 不断创新采编理念和方法, 用更加新颖、时代性更强、更有价值的时事新闻博得受众的青睐很重要。具体来说, 可通过创新信息选择观念、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增强内容的思想性, 体现新闻采编个性化等途径来实现。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时事新闻关注民生、关注生活、 关注国家的崇高价值。

摘要: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对时事新闻采编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时事新闻采编的观念与方式俨然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亟待优化更新。毋庸置疑, 信息爆炸时代为时事新闻采编创造了诸多机遇, 但与此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压力与挑战, 要想在新时期赢得更多受众青睐, 创新观念是首要任务。文章从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信息爆炸时代, 时事新闻采编观念如何巧妙实现创新,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关键词:信息爆炸,时事新闻,采编,观念创新,思想性

参考文献

[1]马研.浅议新形势下报纸时事新闻采编的观念与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2 (3) :132-133.

[2]郭晓野.浅谈信息爆炸时代时事新闻采编的观念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中旬) , 2012 (12) :136-137.

时政新闻的采编技巧 篇3

1 当前时政新闻的问题

1.1 民生新闻内容较少

民生新闻与人们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 是观众最为关心的时政新闻内容之一。目前, 我国时政新闻虽然已经适当调整民生新闻在总新闻中的比重, 但是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仍然不够。民生新闻的报道还应该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满足人们的切身利益需求, 才能够为人们所欢迎。

1.2 赞扬多批评少

关于我国时政新闻的报道, 大部分的电视媒体主张多赞扬少批评。或许这是因为这些电视媒体害怕得罪权势为自己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有可能是受单位传统思想的影响。然而, 无论是哪种原因, 都导致我国关于时政新闻中批判言论较少的情况。当然, 也有少数的时政新闻中加入了批判元素, 但主要皆是对于人们不太关注问题如某某卫生部门在某问题上力度有待加强等等。这样的批判实际上并不存在多少力度, 不具有促使人反省的作用, 且在人们较为关注的腐败、政策落实等方面批判的较少, 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 使时政新闻受欢迎的程度不断降低。

时政新闻的报道特点还在与其对英雄事迹的赞扬与肯定方面。“赞歌”几乎成为我国时政新闻的特色之一, 但是有可能让部分观众产生腻味心理[2]。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 时政新闻为了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英雄人物的高山品德经常会对这些名人名事进行报道, 且大多就英雄事迹本身进行宣扬, 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政府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等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报道, 报道的深度不够, 不仅不能够解决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反而有可能使观众对时政新闻产生抵触心理, 不利于时政新的发展。

1.3 地方电视台是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媒体

地方电视台受当地政治和经济的限制, 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影响。首先, 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更加局限于当地的时政热点, 新闻热点受限制, 同样的新闻主题也许需要重复报道几天;其次, 地方电视台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在新闻设备等方面存在资源不足等问题, 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 容易使观众散失收看兴趣;最后,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工作者素质不足, 经常发生采编新闻不及时等问题, 并且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深度不够, 多是报道表面的生活, 未深入到民生实际中。

2 时政新闻采编技巧

2.1 重视动态报道, 提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1) 对新闻的选取要贴近民生实际, 选取人们关注度较高的新闻类型, 对于人们关注度较少的新闻进行缩略报道, 突出重点, 贴合观众的需求;2) 对于动态发展事件要重点关注, 随时关注事件发展动态, 提取其中有效信息对该事件进行追踪报道, 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为观众答疑解惑, 满足观众的需求;3) 时政新闻大部分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关, 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因此,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时政新闻报道时要将国家政策等研究透彻, 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4) 时政新闻被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是报道过于表面化, 因此, 新闻工作者可以就这方面进行改进, 多对新闻的背景、应对措施等进行报道[3]。同时也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加强对社会风气等的重视, 新闻工作者在政府人员的配合与支持下对当地不良的社会风气进行批判, 宣扬社会正能力。

2.2 时政新闻个性化

与时俱进, 发展创新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防止与其他媒体的报道雷同, 实现新闻报道个性化。多元化媒体的出现使得现代社会信息量巨大, 人们经常在不同的媒体报道中看到同样的新闻报道。事实上, 人们对于已经知道的新闻都会失去兴趣, 因此, 若想要时政新闻在媒体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则必须要实现个性化发展[4]。新闻个性化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收集新闻题材时尽量以新颖题材为主, 在主题上首先做到与众不同;其次, 对于同样的新闻可以采用不同的新闻报道方式, 吸引观众的眼球;第三, 深入挖掘新闻的背景、原因和发展态势, 加大对新闻的深度挖掘同样能够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5]。当然新闻采编和报道的个性化必须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 无论采用何种报道方式和技巧, 时政新闻的价值都必须是正面的, 要切实保证时政新闻的社会效应。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时政新闻的主要问题在于报道的新闻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贴合度不高以及深度、广度不够等, 为了保证时政新闻的时代性, 必须要对时政新闻的采编技巧进行创新。未来的时政新闻的发展必须要坚持联系民生实际, 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摘要:随着新闻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如何提高新闻采编技巧、吸引观众的眼光成为各新闻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时政新闻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目前在多元化发展的新型媒介市场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创新新闻工作观念, 转变新闻采编技巧, 促进时政新闻在现代社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时政新闻,采编技巧,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苏巧玲.时政新闻采编技巧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04) :47-48.

[2]李彤彤.创新采编形式搞活时政新闻报道[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1) :85-86.

[3]武东.如何搞活时政新闻的采编形式[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8) :119.

[4]尚才明.时政新闻采编与制作重点解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7) :71, 74.

新闻采编的常见技巧 篇4

1 新闻采编技巧的重要性分析

21 世纪, 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到让人无法想象, 新闻的更新换代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抓住契机, 精选能够有效吸引观众的新闻, 并及时整理、编辑制作成具备价值的新闻。新闻必须具备技术含量和阅读价值, 否则将会影响人们的阅读兴趣, 致使人们中断阅读, 只有新闻采编者具备了丰富的技巧, 并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将之科学地运用, 才能保障新闻的质量, 提升新闻的可读性、技术性, 让观众愿意读新闻。

2 新闻采编的常用技巧

现阶段, 市场竞争激烈, 各行各业想要快速提升自身的效益, 都必须从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方面出发。对于新闻传媒业来说, 想要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需以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为基础, 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技巧。

2.1 模糊化处理技巧

模糊化处理技巧是一种常见的新闻采编技巧。想要保证模糊化处理技巧的合理应用, 新闻编辑者需要能够合理地把握模糊化处理时机, 在最恰当的时候选择模糊化处理。不仅保证了新闻的需求, 也预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给司法和社会道德。尤其是在对某些还没有“板上钉钉”的事件进行采编的时候, 更要重视上述问题, 一定要对事件相关的个人进行保护处理, 进而避免信息收集有误, 影响当事人利益、影响新闻行业的声誉。

2.2 组织指导技巧

组织指导技巧包括确立新闻采编的报道思想, 构建和新闻报道相关的视角, 确定新闻采编的计划, 上述的每一个环节的存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甚至把握了舆论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说, 良好的组织指导技巧需要立足于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的实时经济情况, 尤其是政府政策的宏观指向, 更要保证清楚、明白。采编人员还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其他部门共同完善通讯联系网的建立。

2.3 素材编辑技巧

对现阶段的行业发展进行分析, 可知人们的思想意识相较以前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为了推广企业, 很多行业或者部门都会利用宣传手段, 而且应用的趋势将呈现不断增长的势态。现阶段, 很多行业甚至具备了编辑、处理、报道自身小区域范围内新闻的能力。在信息变成新闻的过程中, 相关人士会保留一部分自己使用, 而其余部分素材则可能会提供给新闻媒体。从新闻的来源、新闻的真实性等角度分析, 这种素材供应的模式比媒体自己采访所获得的材料更具优势。因为材料中心有可能就是新闻素材的提供者、事件相关人, 这些人对事件的过程更清楚, 因为了解始末, 所以也更清楚是非曲直, 素材的真实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也更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可信性。专业的采编人员在利用非专业采编人员提供的新闻素材时还需要对素材进行再次编辑、处理, 这就对采编人员的编辑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后期控制指挥技巧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 新闻采编的过程还应包括采编后期控制指挥过程, 采编后期控制指挥过程主要被应用于电视新闻采编方面。又因为电视新闻的特殊性, 例如电视新闻经常会涉及到重要人士、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 这就使得电视新闻采编后期控制指挥相较其他新闻而言更为重要, 现以现场直播为例说明。现场直播的最大特点在于即时, 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这就使得播出的过程非常的匆忙、紧张, 与新闻相关的各方人士, 都需要充分准备、严阵以待, 以方便在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及时处理。采编其实是一件综合性极强的复杂的工作, 包括了很多复杂、繁琐的步骤, 尤其是电视新闻采编, 还需要负责节目的编排。电视与报纸不同, 报纸的版面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平面, 而电视则是一个运动的时间面。因此, 新闻采编者不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播放新闻信息, 还要考虑尽可能的美化、丰富新闻版面, 对新闻采编人员的个人审美要求较高。另外, 电视新闻播放相较报纸新闻而言, 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性也越大, 例如出现“断片”现象时, 采编人员必须能够及时穿插其他的节目内容补全空挡。只有后期制作控制指挥部门细致思考、认真研究、准确计算, 才能保证新闻的播放效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新闻采编工作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它包含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不仅对采编人员的个人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还受制于诸多因素, 稍有不慎则有可能影响新闻的质量。因此, 采编人员在落实采编工作的时候, 要保证自身具备丰富的操作技巧, 能够根据新闻的实际情况, 合理调整, 增加新闻的可读性, 为新闻报道的质量夯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 采编人员还需要定期为自己充电, 这样才能更及时地掌握相关技能, 提升采编工作的质量。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人们利用各种平台获取信息。新闻采编是一项强技术性、强专业性的工作。因此, 采编工作者需要具备紧随时代潮流发展的意识, 不断的革新自身的知识、观念, 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采编素质, 这样才能采集到更好的信息,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新闻。本文从新闻采编技巧的重要性分析出发, 对新闻采编的常用技巧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为新闻采编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闻采编,常见技巧,策略

参考文献

[1]郑雷.关于新闻采编的常见技巧探讨[J].中国报业, 2012 (22) :116.

[2]旦增加措.新形势下提升新闻采编技巧的途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6) :152.

[3]焦昕.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巧与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 2014 (24) :31, 40.

正确把握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篇5

信息时代的信息呈现铺天盖地的状况, 新闻工作者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能够吸引观众目光的, 采编出最及时、最准确的新闻信息就成为了一种优秀能力的体现。当前, 新闻改革的理论和方针已经基本确定, 改革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大众的需求趋向多元化, 面对不同的新闻, 不同的编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质量参差不同的稿件进行筛选, 只有符合文明健康、可视性强的新闻稿件才能得到大众的喜爱, 才能获得新闻价值的体现。因此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对于筛选出能够引导大众的“精神食粮”有着重要的价值。

2 电视新闻采编技巧总结

2.1 采编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新闻的采集, 另一个则是新闻的编辑, 严格上说, 这两个阶段没有明确的划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一般都是“采”与“编”紧密配合, 相互影响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对于采编过程, 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广播电视作为党宣传舆论的阵地, 传播政治思想的平台, 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 对于新闻稿件自然需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能够展现出社会的现状。因此编辑在采编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新闻的质量关,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敏锐地观察局势, 从具体的新闻中寻找宣传政府和党的建设思想、发展路线、相关政策, 及时而准确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内心的感受, 真实的想法, 为保证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保障和舆论的拥护。因此在新闻的采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稿件的文字进行修改、对图像进行编辑、合理地编排节目, 重视对民生、民意的反映。在采编时, 除了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需找亮点外, 还要从人民群众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出发, 向受众群体提供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信息, 努力以受众观众的兴趣为出发点来把握主题, 满足受众的需求。

2.2 拍摄与制作要重视还原事件真相

不管新闻制作的何种时期, 都必须要对一段时期内, 党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社会出现的热点话题有所了解, 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点、事件以及相应的某些细节要掌握清楚, 在此基础上, 能够明确报道的主要思想。新闻的视角一定要是社会即使是校园类的电视节目, 也只有在了解到同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时, 才能找到相关的新闻选题和新闻的接入点。如果凭空想象, 没有真实的事实依据, 是无法得到观众的关注的, 也不能体现新闻的社会导向价值。

拍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遇到许多需要取证的人, 因此做好会碰到困难的准备非常有必要。在采访之前应该同被采访者进行沟通, 提前获取拍摄会遇到的困难程度, 如何获得高难度拍摄画面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问题都是为了还原事件的真实性而做的努力, 需要整个制作团队共同合作。只有真实而完整的新闻事实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唤起观众的思索, 因此在制作节目时一定要寻找观众渴望看到的热点, 在制作过程中将新闻事件完整而清楚地展现出来。在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上需找到能够精彩讲述事件的方法。例如:在新闻节目的编辑之时, 会运用到一些画面的处理技术, 对任务的语言以及声音进行艺术性的处理使得画面清晰, 声音真实的报道, 使得客观的新闻信息能够具有电视化的特点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在表达方面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者疑问来引起观众对新闻报道的思考或者关注。新闻制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播出的要求, 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播出前的文字与画面的协调, 镜头切换的合理, 字幕的清晰准确, 同期声与解说的一致, 新闻时间的控制等。总而言之, 新闻报道的关键就是最终新闻的事实, 因此采用慢动作来展现典型事件的发生的细节情况, 帮助观众了解现场的环境, 对于有效地传播信息有着极大的作用。

2.3 播出过程中重视新闻素材的选取

从后期备播到播出的整个过程中, 是体现导播编辑管理的重要阶段。担任导播任务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果断地决策能力, 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能够在精确计算时间的基础上, 准确地将最及时、最准确的新闻事件在合适的时间和位置恰当地切入到正在播出的新闻事件中。对新闻素材的编辑并不仅仅是机械性地照转照播已有的新闻素材, 而是对报道的意图, 方法和多条新闻进行精选地技术加工和整体性的整合。新闻素材的“编辑”是新闻展现在观众面前最重要的一步, 不同的新闻稿件或者新闻片段在不同的编辑手中自然会出现效果和样貌的千差万别, 所以编辑在新闻报道的处理上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2.4 素材模糊性处理的技巧

在新闻报道的编辑过程中, 常常需要对新闻的某些信息进行模糊性地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新闻中哪些信息需要模糊性的处理, 哪些信息不能模糊性处理等常识性的知识。普遍规律是为了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避免新闻失去真实性需要对防止泄密的信息用较为模糊的词语进行处理。例如:军事报道中关于某驻地或者官兵的报道适宜采用模糊性的语句;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时, 不宜将未成年人的姓名、肖像等信息透漏;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新闻报道, 一定要重视法律和社会道德的约束进行模糊性的处理。总而言之, 对于许多的违反道德或者法律的事件报道一定要重视模糊性处理, 避免泄露他人隐私。

3 小结

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在进行采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政治导向, 尊重新闻事件的事实化, 为了保证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事件的现象在进行技术性处理时也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导播对于素材的处理也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 把握重点和意义。在对于某些素材中出现的不宜精确反映的信息要进行模糊性处理, 模糊性处理不是使新闻失去精确性, 而是使得新闻根据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纪元.浅谈电视新闻的思想深度[J].新闻传播.2011.

新闻采编的常用技巧探析 篇6

关键词:新闻采编,常用技巧,广播节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 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同时, 在新闻媒体的传播过程中, 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不能保证新闻媒体的传播质量。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量正在不断上升, 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 新闻媒体行业应该充分保证新闻质量, 不断地提高新闻采编水平。

一、保证新闻采编的针对性

新闻采编工作是新闻媒体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证新闻媒体的质量, 不断提高新闻采编水平, 才能促进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在新闻采编的工作过程中, 为了保证新闻采编的质量, 提高新闻采编的水平, 一定要保证新闻采编的针对性。例如, 在新闻采编的工作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全面地考虑到面向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所包括的类型, 具有什么样不同的特点等。关注新闻媒体的目标听众对哪一类别的事情更加关注, 最关心社会中哪一方面的事情, 抓住不同新闻群体观众的情感需求等。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地从听众的角度思考, 选择更加容易让听众接受的形式, 保证准确地对新闻采编的内容进行诠释。

二、善于观察和发现新闻线索

真正地实现从听众的角度进行新闻采编工作, 需要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理智和敏锐的思维, 还要贴近实际的群众生活, 深入到群众的生活中, 了解群众更加感兴趣的是哪一类型事件, 才能以此作为基础, 制作出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的新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该善于观察和发现, 及时、准确地发现新闻线索。因为对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来说, 提取新闻的一条最佳的途径就是善于寻找和发现新闻线索。例如, 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通过对新闻线索的及时观察和发现, 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 或者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件。只有及时地在日常的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新闻的线索, 才会准确地寻找出即将发生的新闻素材。在经过了一定的实践之后可以发现, 优秀的新闻节目, 需要及时地发现新闻, 并且准确地掌握一定的新闻线索, 然后进一步地实现对新闻素材的制作和报道。所以, 新闻采编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善于观察和发现新闻的线索。

三、准确找到新闻采编的切入点

为了吸引广大的新闻受众, 新闻媒体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 应该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保证新闻节目具有准确的切入点。例如, 新闻媒体节目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 应该从受众的角度进行调查和了解, 保证播报的新闻媒体信息具有真实性, 让受众可以真正地听到和看到自己所关心的、想要了解的事情。不同的新闻节目类型, 具有不同的特点, 人们关注的新闻特点也不相同。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在进行新闻采编的过程中, 一定要找到新闻节目的切入点。例如, 某农村频道的新闻节目, 主要的受众对象就是农民群众, 所以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 不能只是简单地对我国政府的政策方针进行宣传, 一定要以农民本身作为切入点, 多报道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物, 通过生活实例, 实现新闻媒体传播的良好效果。不同的新闻节目在宣传和播报过程中, 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新闻节目的制作, 在新闻节目采编的时候, 采编人员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本节目的特点, 掌握新闻采编的工作要点, 善于观察和发现新闻线索, 准确地找到新闻节目的切入点, 保证新闻采编的工作质量, 不断地提高新闻采编的水平, 才能保证新闻媒体节目的质量, 促进我国新闻媒体节目的发展。

四、严格控制新闻采编的流程

我国新闻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提高了新闻节目的质量,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 新闻媒体节目在制作过程中, 越来越重视新闻采编工作, 对新闻采编的工作流程控制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 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我国新闻节目制作的要求。新闻媒体节目在播放的过程中, 必须实现“短”的要求。所以, 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 也必须运用全新的采编流程。实现新闻媒体节目采编, 需要采编人员、记者、播音人员和编辑等工作人员相互合作, 这些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 熟练地掌握新闻节目的编辑流程, 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 提高新闻编辑和审稿的水平。实现对新闻采编流程的改革, 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实践, 全面地考虑到不同方面的因素。

结语

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我国的新闻媒体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新闻媒体信息的需求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 需要采编人员掌握一定的方法, 运用一定的技巧, 不断地提高新闻采编水平, 才能保证新闻媒体节目的质量, 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覃静.新形势下广播节目中的采编技巧探讨[J].时代报告, 2012, 28 (05) :43-44

[2]王崇俊.正确把握电视新闻采编技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16 (01) :87-90

浅谈社会新闻采编方法和技巧 篇7

关键词:社会新闻,新闻采编,原则,技巧

社会新闻的采编工作具有一定的求实性、独立性, 采访对象广泛、公开。记者在进行社会新闻的采编过程中, 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方法和技巧。采写社会新闻要求记者要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采写内容要经得住推敲, 如果新闻采访做得不踏实, 记者的采访技巧不足, 很可能造成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偏差。社会新闻的写作, 既要有原则性的制度, 又要有操作规范的要求。就事件而言, 社会新闻的报道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发现选题, 并就这一选题进行深入挖掘, 这就需要记者具有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一、社会新闻采访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 把握采访的主动权

记者在采访中要有技巧地提出问题, 在采访中要把握话语的主动权, 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引导, 使采访对象能够放轻松地接受采访, 并打开心扉回答问题。不能生硬地提出问题, 让采访者一时无法回答, 导致采访陷入尴尬境地。

(二) 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可以说是衡量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学会在采访中倾听的技巧, 可以从被采访者的话语中抓住重要信息, 要让被采访者说出心里话, 这样采写的新闻才能更真实、更贴近受众, 让受众能够融入新闻中,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与采访者进行积极的沟通

如何与被采访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达到采访的最终目的, 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关键因素。笔者曾经在与一位被采访者 (延边朝鲜族艺术家) 进行沟通时搜集了被采访者大量的生活故事, 在采访中动之以情, 使采访者最终向记者敞开心扉, 达到了较好的采访目的,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所以, 在采访之前一定要做好被采访者的功课, 对被采访者进行翔实的了解,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被采访者的激情。

(四) 采访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采访中最忌讳的是被采访者由于紧张出现中断的情况, 这就是由于采访者没有合理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让被采访者一时无从说起, 陷入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尴尬的窘境。因此, 在采访之前应该对基本的采访问题进行设定, 对被采访者进行一定的引导, 防止出现采访中断的状况。

(五) 采访中要广泛搜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在社会新闻采访中, 记者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从当事人口中了解事实的真相, 还可以直观地看到当事人的情绪、表情、言行举止的变化, 这样的电视新闻才更具有吸引力。因此, 记者在采访中, 主要是通过受访者与采编者之间的对话来获取新闻内容, 进行报道。在社会新闻制作的最初阶段, 采编仅仅是单纯的作为搜集素材的手段。但是随着电视传媒的不断发展, 电视观众更希望自己在新闻事件中掌握主动权, 社会新闻采编作为新闻报道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 这也对社会新闻采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编者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相应的采编技巧之外, 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宽阔的知识面, 只有这样, 在社会新闻事件采编中才能掌握大局, 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二、社会新闻采访的技巧分析

(一) 准确简洁

顾名思义,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只有掌握了事件的真实性, 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社会新闻在采访和后期编辑过程中要做到简洁明了, 要针对事件的本身进行提问, 不要过度引导被采访者;记者提出的问题要让被采访者回答时能够做到脱口而出, 不需要太多的修饰。比如采访一种社会现象, 只要将问题抛出来, 讲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被采访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即可, 不必要让受采访者发泄情绪, 要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被采访者的情绪, 待其平静之后再进行采访。

(二) 记者要“细心”

都说治理大气环境污染要从汽车尾气排放抓起, 可市民们会发现市公交公司新进的一批公交车在车辆起步时有大量黑色的浓烟冒出, 还夹杂着令人作呕的难闻气味。对此, 记者先是利用手中的摄像机, 在公交车站点和十字路口公交车起步停车的地点集中拍摄尾气排放情况, 得到足够的公交车尾气排放污染的第一手材料后, 记者开始走访公交公司, 在与公交公司负责人沟通后得知, 公交公司新进的这一批公交车的尾气排放都是通过相关机构检测的, 达到了国家允许排放的标准。记者又带着疑问采访了驾车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从他们口中得知, 其实这批新引进的公交车尾气排放出现大量黑烟现象与驾驶员的操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公交车司机习惯性的高档位, 大油门时便会出现车辆冒黑烟的现象。记者将采访的结论与公交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后, 该公司召集公交车司机现场演示车辆冒黑烟的具体原因, 最终得出的结论证明了记者的采访属实, 是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对此, 公交公司对个别司机进行了再培训, 公交车起步时冒黑烟的现象不见了。

其实, 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可供采写的社会新闻很多, 其中经过“深挖细问”就可以获得一些难得的“重量级”题材, 但这需要记者对每天遇到、看到、听到的事件进行换位思考, 多从百姓、民生的角度看待事件, 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社会新闻写作要多“动心”

说到新闻稿件的报道角度, 除了要结合所在媒体和栏目的定位基础外, 还要多从民生、百姓喜闻乐见的角度进行采写报道。记者要多了解百姓的疾苦, 了解所在身边弱势群体的需求, 新闻稿件要在掌握政治、经济、社会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 尽量寻找与群众生活和需求相关联的问题, 急群众之所急, 解决百姓生活中的疾苦, 尽一名记者的社会责任, 才能采写到有价值的新闻。2014年, 记者在采访“雷锋班”创始人之一韩武吉老人的生活点滴时, 无意之间闲聊到老人遇到的一件棘手的事件:老人通过广告购买了一批声称治疗白内障的保健品, 老人使用后出现了眼睛干涩的不良状况。老人找到商家理论时, 商家以保健品不予退货为由, 对老人的诉求不予理会。记者跟随老人先后找到商家和保健品代理商, 最后又通过消费者协会的协商, 商家最终退回了老人用于购买保健品的五千多元钱, 为老人挽回了经济损失。

(四) 在具体写作中要讲究详略得当

该详细描写的要具体刻画, 不要漏掉一丝的细节;该省略的要一笔带过, 不要拖泥带水。比如在采写公安题材的新闻时, 犯罪嫌疑人对作案动机的交代和这起案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等则要翔实的叙述;而色情、血腥的场景、作案过程、破案经过等描述则要一笔带过, 不可过多渲染, 以便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记者在采写《直播110》的稿件时, 尽量不分析民警的破案过程, 镜头记录的只是民警在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的艰辛和英勇的一面, 从而达到警醒和震慑犯罪嫌疑人, 普及法律常识的作用。

三、结语

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 每天接触民生, 在采访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采编方法和技巧,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访, 既要传达党的声音, 也要表达民情民意, 通过责任心、爱心、细心的观察, 做好群众与政府的“桥梁纽带”, 保证采访工作顺利完成, 挖掘到更多有用的新闻线索。所以, 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智力和精神上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广电系统需要不断加快转型, 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形势。广播电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工作成效的高低不仅与机器设备的好坏有关, 也与新闻工作者有着深深的联系。作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 更需要通过努力学习, 不断创新, 熟练掌握和运用新闻采编的方法技巧,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从而获得在行业内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臻.浅谈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3) .

上一篇:集成服务下一篇:燃气锅炉的节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