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环境下

2024-10-06

高压环境下(精选10篇)

高压环境下 篇1

在盾构隧道掘进施工中, 刀盘作为盾构的核心部件, 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1], 在施工中需经常检查、维修保养和更换。当刀盘磨损破坏非常严重且需要焊接修复时, 地面往往不具备地层加固或竖井开挖条件, 无法实现常压条件下对刀盘的环节修复, 也无法有效保证掌子面的稳定, 此时就需要考虑带压进舱, 在压缩空气条件下带压对盾构刀盘进行焊接修复, 同时保证修复期间掌子面稳定和施工安全。

赫学林等[2]解决了在上软下硬特殊地层条件下土压盾构的换刀难题, 实现了低成本及短时间的恢复掘进;段浩等[3]以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工程为例, 提出了富水砂卵石地质情况施工中的合理换刀方案;吴忠善等[4]采用压缩空气与饱和潜水作业完成了盾构刀盘的维修和刀具的检查与更换;程新军[5]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例, 总结了穿黄盾构施工中的换刀风险控制方法;曹宏亮等[6]对利用盾构机自身的泥水处理系统降低开挖舱泥水压力常压下的换刀技术进行了研究;黄学军等[7]对泥水平衡盾构的带压进舱换刀过程中的气密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综上可知, 国内大多数盾构都在城市中心区或江河湖海底部进行掘进施工, 因此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压盾构和泥水盾构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换刀技术, 对膨胀土地质条件下盾构刀盘更换技术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扬州瘦西湖隧道为研究背景, 对盾构机压气动火检修技术进行研究, 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扬州瘦西湖隧道盾构机碎石机及损坏液压油管或工件的检修作业中。

1 压气作业研究

1.1 作业环境压力的确定

侯磊[8]提出带压换刀所需气压值确定的关键是要确定气压的下限, 然后在考虑一定安全系数的前提下, 根据相关规范规定的工人可承受气压值, 按较低值取用, 加压幅值越小, 对人体生理健康越有利, 劳动效率越高, 单班持续工作时间即可延长。为了使压气作业正常进行, 需要选择合适的压气压力的方法, 同时压气压力因覆土厚度、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埋深、隧道直径而异。

理论气压值下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a——朗金主动土压力系数, Ka=tan2 (45°-φ/2) ;

γ土——各土层的土体容重, 在水位以上取天然容重, 反之用浮容重;

γ水——各土层的水容重;

h土——各土层的厚度;

h水——各土层的水位计算高度。

按此理论公式计算带压换刀所需的气压值, 并与实际带压检修作业的保压值进行比较, 结果证明此理论公式可行。

1.2 进气量与气体损失量的确定

由于检修作业环境压力越大对作业质量及作业人员身体健康越不利, 因此须确定压气时的进气量及气体损失量, 严格控制环境压力。

试验表明, 在3.0 bar的压力下, 加入膨润土后气体损失为加压前的27%, 加入膨润土后气体渗透性明显下降。估算出孔压的气压损失面积大概为1.2 m2。开挖面加入压缩空气的气压损失面积为37.2~126.9 m2 (图1, 2) 。

根据此数值, 可以估算出当开挖面上加压3.0bar压缩空气时, 气体损失量变化如下:如膨润土泥浆注入效果良好, 则进气量与漏气量之比为400 m3/h;如膨润土泥浆注入效果一般, 则进气量与漏气量之比为1 500 m3/h。

1.3 压气过程

因检修作业人员呼吸的是压缩空气, 故须进行相应处理。作业人员直接进入盾构的压力人闸, 在人闸内加压后进入泥水舱进行动火检修作业, 作业完成后, 由泥水舱返回人闸逐步减压, 减压完成后返回地面常压状态休息。

将泥水舱中的泥水输出约1/3 (图3) , 观察其舱内压力值的变化, 同时安排人员观察地表上漏气是否严重, 若压力无法保持, 则应重新恢复注浆或重新推进。

若泥水舱压力保持2 h无变化, 则继续排除泥水至1/2略偏下处 (图4) , 观察压力值的变化。若泥水舱压力保持2 h无变化或不发生较大波动时 (压力变化值<0.05 bar) , 则表明泥水舱压力保持情况合格。

2 压气焊接工艺研究

2.1 保护气体的影响

在保护气体中添加活性气体可以改善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缝成型[9]。O2和CO2是经常使用的活性气体, 由于晶间腐蚀对焊缝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 为避免焊接焊缝当中渗入碳, 故当不锈钢进行MAG焊时活性气体常选用CO2。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焊接过程中, 焊接保护气体成分的影响规律, 将保护气体从纯Ar改变为Ar+20%CO2, 通过焊接分析仪采集的两种情形下焊接电参数概率密度分布叠加图如图5, 6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 当焊接保护气体选用纯Ar时, 焊接过程的电压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为典型的双驼峰形, 电压值不稳定;而采用Ar+20%CO2作为焊接过程中的保护气体时, 电压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不存在小驼峰且与双驼峰形的右侧曲线几乎重合。图6中保护气体选用纯Ar时, 电流密度分布曲线的左侧有小电流概率分布, 因此说明该焊接过程是短路过渡中的爆炸过渡状态, 焊接过程不稳定;而对于Ar+20%CO2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 电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不存在小电流概率分布, 且电压概率密度曲线和电流概率密度曲线均较纯Ar作为保护气体时的曲线要窄, 因此可以得出保护气中添加20%CO2后, 焊接的熔滴过程状态明显改善的结果, 这是因为加入活性气体后与纯Ar气相比, 可以稳定阴极斑点, 提高电弧燃烧的稳定性, 增大电弧的热功率, 提高熔滴过渡的稳定性, 从而改善焊缝熔深形状, 同时克服了氩气焊接时表面张力大、液体金属粘稠、阴极斑点易飘移等问题, 并对焊缝蘑菇形熔深有所改善。采用纯Ar保护气, 热影响区域大, 工件在修补后常常会产生变形, 硬度降低, 但电弧燃烧稳定、热量集中、弧柱温度高、焊接生产效率高, 热影响区窄, 所焊的焊件应力、变形、裂纹倾向小。

2.2 环境压力的影响

在压气环境中作业对焊接技术要求较高, 为对环境压力对焊接工艺的影响进行分析, 分别取环境压力为0.1, 0.3和0.5 MPa, 研究其压力下电弧形态。

随着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电弧从钟罩形向圆锥形转变的临界电流也逐渐大, 电弧弧长逐渐变短, 电弧稳定性也越来越差。在同一焊接电流情况下, 随着环境压力的上升, 电弧阴极区向中心压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电弧形状由钟罩行逐渐变成椭球形。所以,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情况下, 选择较小环境压力对焊接质量比较有利。

3 工程应用

3.1 工程概况

扬州瘦西湖隧道地处建筑物密集区, 地表沉降控制要求极高, 很难实现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刀具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需要进行带压作业。带压作业操作难度较大, 如处理不好, 不仅会造成开挖面失稳坍塌, 而且会危及舱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盾构机埋深约21 m, 盾构切口环压力2.1 bar, 作业时液位降为-3.8~-7 m, 掘进舱压力约为2.6~2.9 bar。预计工作时间为119~179 min, 预选27m、180min减压吸氧方案, 或30m、150min方案, 吸氧减压时间约120min左右。

3.2 碎石机泥浆门关闭与打开操作流程

泥浆门打开操作要求如下。

(1) 液位下降要求:泥浆门液压固定点焊接点下缘 (或至下降导槽固定螺栓第8个的下缘) , 注意液位不能下降过度。

(2) 架设脚手架, 要求不能摇晃, 便于着力及防止摔倒。选用2 840mm×360 mm×40 mm木板搭设脚手架, 加工要求详见图7。

(3) 拆除泥浆门固定栓:先拆右侧、后拆左侧, 其中左侧通过锤击固定栓后, 使用锤击铳顶出栓杆并拆除;其间需调节泥浆门升降液压装置, 以便及时解除因固定栓吃力而无法锤击卸除的情况。

(4) 左右固定栓拆除后, 拆除脚手架木板, 保留绳索, 操作控制器下放泥浆门。泥浆门应上下升降数次, 以便将底槽中的石块或杂物挤离槽底或直接碾碎, 以期达到泥浆门下降到位的理想状态。

泥浆门关闭操作要求如下:

(1) 选择左侧钢梯作为作业进出通道并于此处预先系好脚手架绳, 布设照明灯并准备好作业材料和工具。

(2) 恢复固定栓:安排工作人员上脚手架观察泥浆门左侧固定孔对位情况, 优先安装左侧固定栓, 上下孔对位后, 将长度为400 mm的撬棍插入泥水墙和泥浆门之间的缝隙, 控制固定栓孔前后对位情况, 对位良好后插入柱形固定栓, 通过锤击到位, 拧紧柱形固定栓两侧的固定螺栓。

(3) 恢复左侧固定柱形栓:液压升降控制器调整垂直孔位, 撬棍调整前后孔位, 达标后插入柱形固定栓, 锤击到位;上紧两侧固定螺栓, 如跟转滑动, 点动升价液压升价器使其受力。

3.3 掘进舱与气泡舱内泥饼的清除

通过泥水舱底部泥浆门附近增设高压喷射水枪, 冲击、破碎泥水舱底部泥饼或泥块, 以实现改善泥水舱泥浆排出和减少泥水舱泥饼形成的效果, 减小盾构推进阻力, 提高盾构掘进速度。本项作业工作时间为149 min, 高气压暴露总时间为279 min。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进入掘进舱与气泡舱→搭建脚手架→检查作业→初步观察掘进舱内情况 (30min) →重点观察泥水舱底部泥浆门附近泥饼淤积情况→拍照取证、测量泥饼情况→为高压喷水管设置部位提供直径证据→确定高压喷水装置的位置, 为舱内作业人员焊接固定喷水装置做准备→综合判断人员进入掘进舱的安全性→进入脚手架和刀臂→进行刀具检查 (50min) →泥水循环及辅助人工压气冲洗泥水舱内泥饼, 为泥水舱内焊接喷水作业做准备→放气泡舱泥水门→压气条件下冲洗泥饼及泥浆→在压气条件下排空泥浆→常压下在舱内布设高压喷水装置管线并钻孔进行定位→恢复舱内高压, 提升泥浆门→在压气环境下进行泥水舱高压喷水枪孔径扩大, 并将水枪焊接固定 (图8) →冲洗泥饼结束程序。

3.4 液压油管更换

进入掘进舱和气泡舱内, 应要检查液压油管是否有故障, 如果出现断裂情况, 须立即进行压气检修作业;检查每个油管的磨损情况, 如破损程度达到断裂2层钢丝网, 则必须更换;发现油管破损, 对其进行更换, 并清洁液压站内的泵, 更换损坏的液压表 (图9) 。

(a) 损坏示例1; (b) 损坏示例2

3.5 损坏工件焊接切割维修作业

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 由于泥水舱内泥水存在凝结现象, 且碎石机对卵石破碎的过程中, 会对舱内工件造成一定的损坏, 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并维修。主要操作工序如下。

(1) 进舱加压前, 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确认压缩空气气源、保证舱内照明正常、调试通讯装置、检查消防用水、保证排气阀处于关闭位置、有害气体分析仪准备就绪、确认舱外连接焊接线及焊机电源、舱内焊接线就位、确认舱内见识录像系统、确认呼吸防护连接与装置、确认舱外医疗急救系统就位等。

(2) 对掘进舱与气泡舱碎石机内的工件进行全面检查。

(3)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 舱内人员报告潜水组长做好加压准备, 潜水组长通知人闸看护进行加压, 并随时询问舱内人员情况, 加压至4.0bar时潜水组长通知舱内人员到达预定压力, 提醒其准备焊接工作。

(4) 舱内人员接收到通知后, 安装舱内焊接线、佩戴呼吸防护装置, 通知舱外气刨切割焊接模式并通电, 潜水组长确认通电并通知舱内焊接人员进行电焊作业。

(5) 舱内监护人员打开排烟阀40%, 将焊接产生的废弃排出舱内。舱内切割完成后通知潜水组长舱外断电;舱内人员安装焊钳, 并通知舱外平焊焊接电流及通电指令, 平焊结束后改立焊电流, 立焊结束后舱外断电, 通知舱内整理焊接工具并准备减压, 舱内监护人员将排烟阀100%打开。

(6) 减压结束出舱, 断掉压缩空气气源、消防水源, 整理焊接线、呼吸防护设备、通讯及急救器材等。

4 结束语

(1) 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 确定了作业环境压力及压气作业时的进气量与气体损失量。

(2) 对压气环境下焊接时保护气体的选择以及环境压力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保护气体和环境压力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3) 将压气检修技术应用于扬州瘦西湖隧道盾构机2.1~4.2 bar压力环境检修作业中, 进行掘进舱与气泡舱内凝结泥饼或泥团的清除、损坏液压油管的更换及损坏的金属工件的焊接切割维修;实际表明, 研究成果得到了有效应用, 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善辉, 陈馈, 王振飞.压缩空气条件下盾构刀盘特种焊接修复技术[J].隧道建设, 2012, 32 (3) :413-420.

[2]赫学林, 王鹏举.上软下硬特殊地层的加固换刀方法[J].隧道建设, 2009, 29 (S1) :32-35

[3]段浩, 孙凤江.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换刀方案[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0 (6) :36-38.

[4]吴忠善, 杨钊, 杨擎.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带压进舱换刀技术研究与应用[J].隧道建设, 2014, 34 (7) :673-678.

[5]程新军.盾构施工换刀风险控制技术[J].铁道建筑, 2011 (9) :54-57.

[6]曹宏亮, 吕传田.AVN2440DS泥水平衡盾构机的快速换刀技术[J].隧道建设, 2004, 24 (6) :18-19.

[7]黄学军, 孟海峰.泥水盾构带压进舱气密性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 2011 (7) :202-204.

[8]侯磊.富水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带压换刀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9.

[9]朱加雷, 焦向东, 陈秋平, 等.核电厂检修局部干法自动水下焊接实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2:126-128.

高压环境下 篇2

摘 要: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保问题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为了推动高压输变电工程更好地发展,本文介绍了电磁辐射含义和影响,并结合实际监测数据,提出了针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压输变电;电磁辐射;环境环保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电力设施已不能城乡居民的生活用电和工业企业生产用电的需求。为此政府加大了对城市电网建设的改造,越来越多的大型高压输变电工程出现。电磁辐射作为高压输变电工程中主要污染源,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影响。

1 电磁辐射的内涵

所谓电磁辐射就是发射体通过电磁波形式向空间环境进行能量发射的过程,频率越高,越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并形成电磁波。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而电磁环境指的是存在于给定场所中的电磁现象总合。电磁辐射环境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某一电磁辐射设施或设备片面范围内所形成的较强电磁辐射;二是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的电磁场背景值,是各种设备和传播途径所形成的电磁辐射环境[1]。工频电磁场是一种极低频率的电磁场,我国的工频为50Hz,而美国等国家的工频则为60Hz,工频电磁场包含电场和磁场两个分量。高压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电磁辐射即为工频电磁场。

2 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辐射常识

根据麦克斯维尔电磁场理论,随着时间的变化,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周围又产生电场。而磁场与电场相互交替影响产生了电磁波。无线电干扰的原因又包括以下几点:

①绝缘子放电,是因高压变电站和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绝缘子串中存在问题导致每个绝缘子上所分配的电位差过高。该放电频谱高达数百 MHz,有时比电晕强度更大。但对于那些没有问题、良好运行的送电线路,该形式的放电并非主要成分。②电晕放电:高压线的表面存在着较大的电位梯度,导致电压线的周围空气形成放电的情形,高压线周围存在电晕放电。不过主要的放电形式是频率为几千赫兹的脉冲型电磁噪声,一般情况下低于 15kV/cm 的电位梯度,出现电晕放电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一些电气设备还是会在送电线运行良好的情形下受到电晕放电不同程度的干扰[2]。目前根据长期以来对高压输变电的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认为其影响是有限的,故《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已取消无线电干扰评价。

3 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的影响

3.1 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①热效应:在不断变化的电磁场中,一些不均匀电介质会随电场变化不同而不断的震动,例如蛋白质和生物体水分子。热量的产生源于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一般情况下,生物体对于该热量具有扩展与调节功能,但是如果生物体正常调节能力低于该热量产生的速度,热量便会在生物体内积聚,使蛋白质的温度变高。②非热效应:人体的电磁场,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人体电磁场就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2 对电器设备的危害

在电磁辐射频率同被干扰设备频率距离很近时,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干扰,无线电接收设备会发出噪声。当然每个电器设备的干扰程度各不相同,因输变电出现的无线电干扰情况也较少。

4 电压高压输变电工程现场监测数据

5 针对电磁辐射影响提出的环境保护可行性措施

首先,为了让电网建设与运行达到现行各项环保标准要求,电网建设单位需要切实贯彻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监督管理好设计、电网规划、建设及运行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重视输变电工程环境监测,关注环境影响。同时进行人才培养计划,提供资金帮助,确保输变电工程环保工作平稳进行。

其次,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对输变电工程的选站地址需综合各方面慎重考虑,优化线路,从规划布局的源头,减少高压输变电工程对公众造成的影响,甚至是视觉上的影响,比如临避效应。

再次,注重降低场强的高新技术。为了确保所选择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不仅要对经济条件、社会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还要在穿过民居楼房、航道海道、公路马路、农田水稻时,使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高压输电线路下场强值進行有效控制例如如果在进行同相序布置,地面附近场强会增大。工频磁场的屏蔽难度高于工频电场的屏蔽,对于交变电磁场和静电的屏蔽,可采用金属板和金属网来进行。为了确保电晕放电不会在工作电压下产生,一个主要要对绝缘子、导线线路的进行有效设计。另一个就是合理的布局变电站,尽量建成户内型的高压变电站和埋进地下的电缆线,都可以大大降低变电站、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 结语

高压输变电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建设工程,不过带来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小觑。需要积极落实以上对策,对电磁辐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实现社会与人和谐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超,查智明,姚为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和应对[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03).

[2]卢芳亭.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J].广东科技,2011(22).

高压环境下 篇3

1 工程概况

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工程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 是国内第一条在市内修建的单洞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隧道从前门东大街起始, 沿宣武门西大街往西至长椿街后拐至西便门桥、天宁寺桥、白云路桥北侧, 斜穿白云路桥下至小马场附近出地面。隧道全长7 230m, 分别由明挖、暗挖、盾构隧道组成, 其中盾构隧道长5.175km。沿线两侧地面建筑物密集, 包括国资委、团中央等国家部委机关, 临近明城墙、箭楼、正阳门火车站等重要文物;区间上穿地铁5号线, 下穿地铁4号线, 平行地铁2号线3.8km;穿越西便门桥、天宁寺桥、护城河;沿线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各种地下管线繁多, 包括煤气、热力、电力、污水等大型管线。全线共有特级风险源23处, 其它各级风险源105处, 被列为“北京市在建最难、风险最大的地下工程”、“极高风险1号工程”。

项目线路平面图及沿线主要风险示意图见图1、图2。

2 盾构刀盘高压环境下的修复技术原理

如图3所示, 盾构刀盘在隧道内高压环境下的修复技术原理是:盾构停机之后, 首先对地层进行加固, 在刀盘周围形成地层加固区, 通过人工凿除、水力切割等方式开挖获得作业空间、对空间进行气密性保护从而在地下成功构建高压作业空间, 盾构进入此空间后, 以气压 (根据埋深及水位) 替代掘进过程的泥水压, 施工人员通过盾构的人舱加压, 通过气垫舱舱门进入气垫舱, 再经由刀盘舱舱门进入刀盘舱, 最后进入高压作业空间, 在此空间内通过焊接切割修复盾构刀盘。修复过程中, 通过地下高压作业空间维持及人员作业安全保障技术为作业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1-盾构;2-盾构刀盘;3-地层加固区;4-工作空间;5-刀盘舱;6-刀盘舱舱门;7-气垫舱;8-气垫舱舱门;9-人舱;10-废气排放管

3 盾构刀盘高压环境下的修复方法

3.1 地层加固区处理

首先是针对计划性停机或偶然性停机, 根据停机点的埋深、水位标高、地层地质特点以及停机时长 (或计划停机时长) , 或选择通过地表垂直袖阀管分段注浆、高压旋喷桩、钻孔灌桩桩、全回钻钻机咬合桩、利用盾构附带的全圆超前注浆等地层改良及加固方式来确保盾构进入停机区后空间构建过程中的安全及掌子面的稳定, 或选择通过进入停机点后通过泥浆置换、保压构建良好的泥膜保证地下高压作业空间构建过程的安全 (图4) 。

其次是盾构到达停机位置停机但在构建地下空间前, 将开挖舱掘进用泥浆置换为高粘度泥浆并保压一定时间 (不小于90s) , 建立一定厚度质量稳定的泥膜, 以确保地下高压作业空间建立过程的稳定及舱内作业人员的安全 (图5) 。

3.2 修复工作空间的建立

结合停机点位拟构建地下高压作业空间位置的水土压力, 将泥浆置换可以平衡相应水土压力的气压, 然后作业人员通过带压进舱人工凿除、或水力切割在盾构前方形成修复盾构焊接、切割所需的作业空间尺寸。作业过程中结合高压作业空间维持所需的补气量定期重复泥浆置换、保压建膜步骤, 以确保开挖舱内人员高压作业空间下作业过程的安全。除到达停机点后利用人员带压进舱在高压环境下构建空间外, 通过研究, 还取得了通过二次复钻形成空心桩的方式提前完成了地下空间的预留, 此种情况下, 盾构到达停机位, 经过泥浆置换及保压后, 直接将中空的桩内泥浆置换为相应压力的气压即建立地下高压作业空间。

3.3 修复工作空间的维持

地下高压作业空间构建后, 高压作业空间维持的安全保障的关键就是作业空间的气密性符合要求, 避免气体渗漏补气不足而造成压力波动。进而达到: (1) 高压环境的压力得以稳定维持以平衡空间周边的水土压力, 避免频繁的压力波动扰动周围土体而加大变形进而可能造成土体失稳的风险; (2) 构建稳定安全的环境确保空间内刀盘修复作业的安全。

在盾构刀盘的修复过程中, 严格控制刀盘舱压力设置, 泥浆质量和气密性保持。刀盘舱压力根据盾构停机位置的地质情况, 埋深, 地下水位情况等计算后确定。一般带压进舱的补气量控制不应超过50%, 当补气量大于50%时, 进舱人员应立即出舱, 然后恢复液位继续保压。带压进舱1~2次后, 重复向中盾补注入高黏度泥浆。连续进舱5~8次后, 根据掌子面泥膜的变化情况, 对刀盘舱重新置换高黏度泥浆, 以确保掌子面的气密性。同时必须向中盾补注高黏度泥浆。

盾构刀盘修复过程中严格检测舱内的空气质量。当舱内有毒气体或其他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时, 应通知舱内作业人员立即出舱。同时在停机位置的地表加密测点布置, 增加监测频率, 对保压、进舱加压、出舱减压等各个过程的沉降数据做好记录与分析, 舱内作业人员注意对掌子面泥膜质量的观察与检查。

3.4 高压环境下带压修复作业

进入修复工作空间前施工人员须做好如下检查工作: (1) 是否携带了带有减压装置的焊接呼吸面罩; (2) 是否携带了焊材、高压灭火器、应急照明灯、便携式多功能气体监测仪、对讲机、角磨机; (3) 是否携带了修复磨损刀盘所需要的替换件; (4) 电焊钳或气刨枪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5) 水管、气管、废气排放管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在工作空间内修复过程中须做好如下检查工作: (1) 随时检查修复工作空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 随时观察便携式多功能气体监测仪是否报警; (3) 施工人员是否呼吸通畅, 不通畅时检查焊接呼吸面罩是否被堵塞; (4) 电焊钳或气刨枪不工作时通过对讲机告知舱外人员及时关闭电源; (5) 施工人员须经常与舱外人员保持通信联络。

工作人员在修复工作空间进行焊接作业如图6所示。

盾构上的气垫舱舱体上安装有多功能法兰盘, 多功能法兰盘上配置有电缆接口、数个水管接口和阀门、数个压缩空气接口和阀门、废气排放接口和阀门、通信电缆接口、照明电缆快速接头、排气管及阀门, 进行带压维修作业前, 严格检查各接头的联接状态, 确保无漏气、破损等现象。另外, 检查在高压舱上安装的多功种气体检测仪、吸氧呼吸面罩, 确保作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安全可控。

在保证上述各项检查工作的前提下, 按照盾构刀盘的维修程序对磨损刀盘进行修复工作, 当完成一个班次时施工人员在退回盾构人舱时必须携带氧气呼吸面罩后才能对盾构人舱实施减压, 实施减压前必须关闭气垫舱舱门和刀盘舱舱门, 然后再通过盾构的进浆管向修复工作空间内注入高粘度泥浆, 通过盾构的排气管排出修复工作空间内的剩余空气, 直到修复工作空间内全部充满高粘度泥浆为止, 在关闭盾构的排气管后对修复工作空间实施保压2~3h, 所述保压的压力要比盾构掘进时给定的压力高出0.3~0.5bar。

当需要再次进入修复工作空间时, 通过盾构上配置的排浆泵站和排浆管将修复工作空间内的高粘度泥浆排出至刀盘中心线以下为止, 在排浆的同时盾构所配置的保压装置须向刀盘舱和气垫舱提供压缩空气, 该压缩空气的压力与盾构掘进时给定的压力相等可以保证排浆的实施, 直至逐渐恢复到修复工作空间, 此时施工人员处于盾构人舱中, 向盾构人舱加压使其与盾构掘进时给定的压力相等, 然后分别打开气垫舱舱门和刀盘舱舱门, 施工人员通过气垫舱和刀盘舱到达修复工作空间, 修复前施工人员须做好上述10项检查工作, 按照盾构刀盘的维修程序继续对磨损刀盘进行修复工作, 当再完成一个班次时施工人员在退回盾构人舱时必须携带氧气呼吸面罩后才能对盾构人舱实施减压, 实施减压前必须关闭气垫舱舱门和刀盘舱舱门, 然后再通过盾构的进浆管向修复工作空间内注入高粘度泥浆, 通过盾构的排气管排出修复工作空间内的剩余空气, 直到修复工作空间内全部充满高粘度泥浆为止, 在关闭盾构的排气管后对修复工作空间实施保压2~3h, 所述保压的压力要比盾构掘进时给定的压力高出0.3~0.5bar,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刀盘被完全修复为止, 如果刀盘的磨损部位不相同, 只需在实施保压过程中将刀盘磨损部位转至修复工作空间即可。

3.5 安全控制措施

1) 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多功能气体监测仪能对修复工作空间内的气体成分进行动态监测, 便携式多功能气体监测仪配置有可燃气体传感器、氧气传感器、CO2传感器、CO传感器和水蒸气传感器, 通过便携式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器可以检测修复工作空间内的可燃气体、氧气、CO2、CO和水蒸气的含量, 降低修复工作空间内施工人员的中毒风险, 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2) 作业过程中采用了废气排放管路进行废气和烟尘排放, 废气排放管路能够有效收集和排放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烟尘, 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3) 当携带氧气呼吸面罩的施工人员在退回人舱实施减压时, 人舱操作按照[我国空气潜水减压表]进行减压, 保证人员减压过程安全, 防止减压病。[我国空气潜水减压表]请参见潜水医学修订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76~281页的相关内容。

4) 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带有减压装置的焊接呼吸面罩, 施工人员所呼吸的气体是经过盾构净化装置净化以后的压缩空气, 保证了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健康。

4 结语

高压下的舞者——老师 篇4

一年来,我感受颇多。我们学校高考升学率已连续八年居全市之冠,在社会上的声誉很好。不但生源是最好的,老师也都是本地区最棒的。可是要说老师的压力,我认为也是全市最大的。虽然上级领导倡导要进行素质教育,可在我们苏北地区,那不过是说说而已。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啥都不看,只要你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你就是好教师,不管你采取何种方法。主管教育的副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就大言不惭:“对学生就是要死抓,抓死;死盯,盯死。考试成绩才是学校的生命线,其他的都是虚的。”本着这样的教育管理理念,老师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原本老师都很清苦,又都是本地区业务最棒的,因而绝大部分老师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可即使这样的努力,领导们还认为远远不够。每次月考,领导们对考试成绩都虎视眈眈,以此作为老师在学年结束时是否继续聘任的依据。可是,一个年级三十几个班级,即使再努力,仍然会有细微的差距。对不起,领导可不管这些,不分青红皂白就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点名批评,将学科成绩最低的班级的任课老师说得一无是处。

去年有位新调来的李老师在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中因为读本未教,可是在试题中出现了一篇15分的文言文阅读,同年级的其他20多位老师都教了,因为他新调来,根本不知道考试的范围,而学校里的集体备课也是有名无实,以致平均分比最高班级低了3.6分。按照教学惯例,即使不考虑客观原因,平均分相差5分之内纯属正常。结果呢,副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点名批评了这名老师,并且当众批评道:“刚刚调入,是不是不适应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呀,如果再出现一次,对不起,请回原单位!”李老师受到打击之后,天天噩梦不断,精神状态极差,要知道他可是当地有名的教学骨干呀,只因为他是新面孔,这就叫“欺生”(新调入,在学校里无根无系)没商量。

有个同事已经四十几岁了,每当月考就紧张地叹气不止,甚至担心得几天睡不着觉。领导们喜欢一天到晚趴在办公桌上的老师,喜欢那些一天到晚盯着学生做题的老师。用一个标准去评价个性不同、教法各异的老师,他们早就忘记了孔老夫子的一些教育思想了。他们绝不会想到老师也是人,也需要休息,也需要尊严。

我们学校里的老师在这样的高压下,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因为想进来的老师太多了,你有意见,对不起,请另谋高就。而老师们大都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到哪儿去都不容易。于是也都带着镣铐跳舞,虽然艰难,还是卖力地舞着,在夹缝中求得片刻的生存。

高压环境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低温环境下致伤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4例, 均有明确外伤史, 入院Glasgow昏迷量表 (GCS) 评定≤8分;颅脑CT或MRI示脑挫裂伤18例, 颅内血肿22例, 原发性脑干伤6例, 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4例, 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 脑挫裂伤合并原发性脑干伤5例。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 (HBO) 组和对照组:HBO组12例, 男8例, 女4例, 年龄17~66 (平均36.2) 岁;对照组12例, 男6岁, 女6例, 年龄14~69 (平均40.5) 岁。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按常规治疗, 包括药物、营养支持及康复护理, 其中14例入院后曾行去骨瓣减压术。HBO组患者在外伤后3~30 (平均21) d时增加HBO治疗, 采用大型医学高压氧舱, 面罩吸氧, 治疗压力0.22MPa (2.2ATA) , 加压时间15~20min, 减压时间20~25min, 稳压吸氧时间共60min, 每2次吸氧之间休息5min, 气管切开患者则连续供氧。1次/d, 6次/周, 共10~60次, 由经过专业HBO培训人员进行操舱治疗。

1.3 预后评定

根据文献[3]的标准 (GOS) 预后分级:1级:死亡;2级:植物生存;3级:重残;4级:中残;5级:恢复良好。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早期高压氧治疗组死亡2例, 植物生存2例, 重残1例, 中残3例, 恢复良好4例。对照组死亡4例, 植物生存1例, 重残3例, 中残2例, 恢复良好2例。高压氧治疗组与对照组预后比较, P<0.05。

3 讨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特点,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低温环境下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 如何提高低温环境下发生的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报道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早期高压氧治疗低温环境下重型颅脑损伤尚未见报道, 我科与协作单位共收治低温环境下致伤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4例, 其中12例早期行高压氧治疗, 与12例未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比较, 预后较好, 采用χ2检验,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组织挫伤、颅内血肿压迫及颅内高压, 使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低氧代谢使能量产生不足, 进一步加重脑细胞内水肿, 形成脑水肿-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1,2];低温环境下致伤病人, 由于低温的作用, 局部组织冻伤, 循环障碍更加严重, 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 所以提高脑组织供氧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低温环境下病人全身应急机能下降, 抵抗力降低, 进一步加重病人的伤情。HBO治疗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提供了很好的治疗途径。其主要作用机理为: (1) 提高血氧分压, 增加血氧含量, 加大血氧弥散范围, 促使部分处于可逆状态的受损脑细胞恢复。 (2) 增加椎动脉血流量, 增加脑干及网状激活系统供血量, 刺激上行性网状系统的兴奋性, 有利于改善觉醒状态。 (3) HBO使脑血管收缩, 减少脑血流量, 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打断脑缺氧和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 (4) 促进侧枝循环形成, 通过建立新的轴突联系, 使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5) 降低血液黏滞度, 减少血小板聚集, 促进血块溶解吸收, 改善微循环, 有氧代谢改善, 改善脑功能[3,4]。此外, 高压氧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及抗感染能力。本文结果显示早期HBO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低温环境下致伤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因此早期进行HBO治疗, 对提高低温环境下致伤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好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里钢, 只达石, 张銮, 等.重型颅脑损伤中脑温脑组织氧分压持续监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16 (1) :38-40.

[2]Alzur E, Vlodavsky E, Mulla H, et al.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re-duction of secondary brain damage in head injury:an animal model ofbrain contusion[J].J Neurotrauma, 2004, 21 (1) :41.

[3]Sukoff MH.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ation[J].J Neurosurg, 2001, 95 (3) :544.

运行高压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 篇6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环境问题更为迫切解决, 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健康、和谐社会的创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共识。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要求, 社会公众的期望, 使得各行各业必须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表现, 借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高压输电线路同样存在着环境保护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 高压输电线路进入市区, 人们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的环境影响更为关注。以往令人担心的是雷击或因线路短路带来的对线路人员的伤害及财产损失、局部线路带来的无线电干扰的问题。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环保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担心作为辐射源的高压输电线路所产生的电磁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甚至发生纠纷和投诉。因此, 为了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不给职业人群和公众的人身健康造成伤害, 必须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工作。这不仅要求在线路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做好环境评价, 在设计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通过实测给出科学公正的数据, 以便于公众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为线路的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电磁污染的线路进行治理。

1 高压输电线路的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

高压输电线路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两类, 一类为线路走廊, 可能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自然景观造成影响。对于此类环境因素必须在线路规划、设计、施工时加以考虑, 做出环境评价;另一类为线路的电磁现象, 电磁因素中包括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电晕噪声等, 其频率从50Hz工频直到上百赫兹的高频, 电磁现象有可能造成电磁污染, 从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甚至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2 高压输电线路电磁污染的危害

2.1 电磁场的影响

电场和磁场存在于有电流流过的地方, 只要电在传输, 临近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周围就存在电场和磁场。在电力输电线的下方, 磁场大约为20μT, 电场大约为几千伏特每米。曝露于这些极低频电场和磁场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

1998年,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指出,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5个方面:

a.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b.可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c.电磁辐射是造成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d.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大脑组织发育, 骨髓发育、视力下降, 导致肝病, 造血功能下降, 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e.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 女性内分泌紊乱, 月经失调。

2005年10月,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召开了科学专家工作组会议, 对曝露于0~100kHz频率范围内的极低频电场和磁场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定。其结果是, 对于公众通常遇到的极低频电场水平, 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曝露于显著超过100μT的高水平磁场中则会产生场效应, 外部极低频磁场在人体内感应出电场和电流;当场强非常高时, 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刺激, 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兴奋性变化;对于其长期影响, 一些研究证据表明, 极低频磁场不会引起诸如心血管疾病和乳癌等疾病。同时认为, 从健康角度减少曝露所得的益处也是不清楚的, 应加强研究, 以减少有关极低频场曝露影响健康的科学证据的不确定性。

2.2 无线电干扰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和火花放电 (间隙放电) 会引起无线电干扰。当输电线表面电场强度超过电晕起始场强时, 在输电线表面就会形成电晕放电, 其辐射频率超过900MHz, 对附近居民的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造成干扰。高压输电线路由于接触不良或线路受侵蚀而发生弧光放电和火花放电, 其特点是脉冲重复频率低, 幅值较大, 高频分量多, 高频干扰高达8GHz以上, 将对电视频段接收产生干扰。不同的天气条件和表面状态的改变, 都会引起干扰电平的变化。天气晴朗时, 高频干扰主要来源于火花放电;潮湿的天气下, 雨水会限制输电线路火花放电而加强输电线及绝缘子串上的电晕放电, 使其成为高频干扰的主要来源。

2.3 可听噪声

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及其金属表面处空气中的电晕放电、绝缘子承受高电压梯度区域中放电并产生火花、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间隙火花放电等都会产生可听噪声。当运行电压在100kV以上 (通常导线表面梯度>1) 时, 电晕放电占据主导地位, 属线路固有特性, 不可消除。500kV紧凑型线路可听噪声及无线电干扰水平均大于常规线路, 但仍可满足可听噪声55dB、无线电干扰55dB限值的要求。

3 高压输电线路电磁场强度的计算与实测

湖南大学以1条实际拟建的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参数为参照, 进行了计算, 其结果如表1—表4所示。

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结合500kV金安桥电站送出工程给出的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强度计算结果确认, 紧凑型线路下离地1.5m处的最大电场强度约为8.2kV/m, 小于常规型线路, 紧凑型电场强度高度4kV/m的宽度仅为16m, 远小于常规型线路。500kV线路的磁场强度远小于工频磁场强度曝露限值0.1μT, 无论是最大幅值还是磁场范围宽度均小于常规型线路, 工频磁场对环境的影响小于常规线路。

从目前国内的测量数据看, 500kV输电线路下方的最大工频电场不超过9kV/m, 工频磁场不超过10μT, 如表5所示。

注:*号代表测量位于31~32号铁塔;热南甲线10m, 测点处高于塔基处约4m, 故监测值较高 (255V/m) 。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对220kV线路热南甲乙线的工频电磁场进行了实测, 其结果如表6所示。

66kV漠西线工频电、磁场测量结果如表7所示。

无论是220kV热南甲乙线, 还是66kV漠西线, 工频电场强度均低于标准限值4kV/m, 工频磁场强度均低于标准限值100μT/m。

4 加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的措施

4.1 加强科普宣传

从目前的情况看, 多数情况下的投诉是由于公众对输电线路产生电磁场的误解造成, 心存担忧, 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因此, 应大力地加强科普宣传, 正确引导公众理解低频电、磁场和高频电、磁场的差别, 以及电磁辐射与核辐射的差别。有必要让公众了解WHO的看法和观点、ICNIRP的研究结果及其导则的规定、中国相关法定文件及技术标准的规定、中国相关法定文件及技术标准的规定、中国的研究成果及实测的电、磁场水平。

4.2 加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的技术监督

《国家电网公司环境管理办法 (试行) 》指出, 输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场、磁场、电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等对环境的影响均属于环境保护问题。电网设备的运行应满足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与要求。电网企业对电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工频电场污染源进行监测分析, 对未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的送变电线路和变电站,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进行综合治理与改造。

《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监督规定 (试行) 》规定, 电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环境标准, 监督检查电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等对环境的影响;开展输变电环境监测, 建立变电站 (含换流站) 、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点环保数据库。

《国家电网公司节能与环境保护技术监督规定 (试行) 》中指明, 线路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等, 以及直流输电线路的直流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等为电网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内容之一。应在线路的平均负荷、最大负荷时予以监测, 110kV及以新建项目投产时、运行1a、运行4a后应各进行1次监测, 环境及生产设备发生变化时应进行监测, 对原有输电线路参照此规定执行。

当前应认真学习、理解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这3个文件, 积极地进行贯彻, 切实地加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的技术监督。为此, 建议:

a.应加强技术监督机构的建议, 建立省公司级的电网环境保护技术监督中心, 各供电企业应配备电网环境保护技术监督负责人, 建立和完善电网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b.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3个文件及国家的相关法定文件和技术标准, 结合本省实际情况, 编制本省的电网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c.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3个文件及国家的相关法定文件和技术标准的宣贯, 以及电网环境保护业务知识的培训。

d.应广泛收集国家及国家电网公司的涉及电网环境保护的法定文件和技术标准, 编辑《汇编》, 以利于学习和贯彻执行。

e.应对本省的主要输电线路 (变电所) , 特别是跨越城区的输电线路 (位于城区的变电所) 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等进行1次普查, 建立环境敏感点环保数据库。

f.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监测周期为110kV及以上新建项目投产时、运行1a、运行4a后各进行1次监测, 并未明确规定运行线路的监测周期, 建议在总结监测实践的基础上, 对运行线路的监测实现周期化 (2a或3a) 。

g.应加大电网环境保护监测设备的投资力度。

h.应根据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i.加强对电网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j.加大电网环境保护的科研开发力度, 推广新技术、新措施。

摘要:阐述了高压输电线路的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高压输电线路电磁污染的危害, 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域高压输电线路电磁场强度的计算与实测分析, 提出了加强电网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电磁污染,工频磁场,工频电场

参考文献

[1]杨新村, 李毅 (译) .WHO“国际电磁场计划”的评估结论与建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2]周先哲, 刘光晔.四相输电线路附近的电磁辐射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 2005 (11) :8-12.

[3]孙蓓云.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研究及其防治措施[J].低压电器, 2007 (20) :44-66.

[4]张伟.高压、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J].水利电力机械, 2007, 29 (1) :47-50.

高压环境下 篇7

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的环境问题分析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所以就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有必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 做到科学设计、合理设计。就其路径的合理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输电线路与城镇和乡村等这些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之间的距离、输电线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输电线路与交叉跨越物之间的距离、输电线路与周边其他输电线路的记录以及输电的杆塔自身的强度等因素。例如110V—500V高压输电线路为例作以说明, 在我国关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相关设计规定中对以输电线路与其他地理空间物的位置和距离有明确的规定。

注:*的值用于导线三角排列的单回路.

另外,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是否合理也会引起其他的环境问题, 例如电磁环境与地区局部环境等问题。其中, 所谓电磁环境问题就是指输电线路自身的磁场与周边的人群、牲畜之间产生的电击或者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作用后有可能产生的一些列生态环境问题, 另外, 输电线路的磁场会对当地的高频电波也就是当地的区域广播和电视信号等产生一些列的干扰。地区环境问题是指输电线路在设计过程中经过人口密集区域或者植被较多的区域时, 对当地的房屋、植被、树木、土地等的破坏, 造成当地植被破坏、土地流失, 使当地的自然环境支离破碎, 从而扰乱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1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以, 通过总结引发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首先, 环境标准不完善

整体来说, 这是由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缓慢, 用于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 所以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环境问题, 把经济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同时由于我国就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环境评估法律和规定相对还不完善, 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没有较细的参考环境标准, 所以会造成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与当地环境之间产生各种问题。

其次, 缺乏具体参数的参考

就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环境评估问题来说, 是一个具体、复杂的工程, 其设计问题较多, 需参考各种具体、详细的数据。但是就我国目前关于各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用与环境评估的具体参考数据还很不足, 所以, 给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环境评估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障碍。

最后,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环境评估的重视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所以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过程中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线路设计的经济利益上, 而忽视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过程中环境因素。工程设计本身不仅仅要求工程的建设具有最大的经济利益, 同时还要求工程的设计发挥其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作用, 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的相互发展。

2.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环境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充分实现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的相互发展,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具备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直接关系到工程在方案设计过程的合理性问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工程, 更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 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参与人员具备基本的环境保护意思, 在输电线路设计的每一个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争取做到环境保护先于经济利益。

第二,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保证工程设计合理性的一项重要标准, 也是工程设计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参考。所以就我国当前阶段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关于环境评估问题的标准和准则相对不完善, 有关部门应积极进行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环境评估准则或规定的设置, 同时完善目前有关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环境评估的参考数据, 为我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环境评估提供完善的、合理的、科学地、细致的参考数据。

第三, 程序先行。

所谓程序先行是指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就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评估, 做到设施前线评估, 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实施提高科学的、合理的依据。另外,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一般寿命都是在15年左右,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环境评估问题做到准确、科学, 从而避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过程中的重复、差错等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 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所以, 要 (下转第5页) (上接第47页) 求工作人员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做到程序先行, 以实现高压架空线路设计的合理化, 充分使环境得到保护, 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 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 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是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综合实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本文就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为出发点, 着重分析了环境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关联问题, 以及高压架空数的电线路的合理设计问题, 以实现高压架空线路设计的合理化, 充分使环境得到保护, 为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关键词:环境问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问题解决,线路设计

参考文献

[1]徐维.110kV线路对电视差转台安全距离的校核及保护[J].科技风.2009 (22) .

[2]张俊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小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11) .

[3]荆林国, 张韶晶.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农村电气化.2006 (11) .

高压环境下 篇8

1.1 管沟开挖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对地质环境和土壤产生影响之外,还有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管沟开挖、施工作业带及施工便道为临时性占地,工艺站场的建设及修筑伴生公路为永久占地,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植被的破坏势必影响部分陆生动物的活动栖息区域、觅食范围与迁徙路径[1]。同时施工人员的活动和机械噪声等将对施工区及周围一定范围内野生动物的活动和栖息产生一定影响,引起野生动物暂时的、局部的迁移。

另外对景观生态也会产生影响。管道工程的线型结构特点具有分割和破碎作用,造成了沿线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斑块化,即景观结构在空间上的非连续性,使原本连成一片的生境支离破碎。

1.2 管道失效对环境的影响

油气管道不论是管道老化(如防腐层破损、管材腐蚀等)、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人为破坏(非法打眼盗油等)等原因引起的穿透、破裂穿越水系的管道受到水流一定的冲刷后可能导致的管段裸露甚至断裂,都将引起介质的泄漏。泄漏的石油制品和天然气挥发扩散、燃烧又将引发一系列污染问题。油类物质,进入土壤、水体后会发生许多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

2 高压管道对环境的安全防范措施

2.1 从高压管道的设计角度来保证环境安全

为减少高压管道对环境的污染,设计要保证安全应该考虑以下4点最基本的要求:a)在选定线路路由与站址时,除结合当地规划与土地部门要求外,应根据有关灾害地震、防洪、矿采等各项委托的预评报告的初步意见,尽可能避开有害环境安全的地段;b)满足对应于环境要求的力学安全,进行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核算。我们的设计安全理念是以强度保证防患事故于未然的,这就要满足在正常运行压力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及韧性要求;还要满足输送温度、安装闭合温度、外环境温度间的管道变形与稳定等要求。设计人员依据规范核算满足要求后,应留存这些资料,以备事故检查;c)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在设备材料、埋深、焊接、安装、施压、清扫、干燥、防腐、补口等各环节严格执行质量验收规范。完工时,对水土保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生态恢复工程应同时完成,并获相关管理部门的验收。

2.2 建立长期有效于环境的安全机制

长期有效于环境的安全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并使其正常运行。

a)严密高压管道规划协调工作。要求做到各阶

2充分开展建筑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工作不仅仅是要在施工期间进行监测,因为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期间广义上通常是包括项目的建议阶段、可行性讨论阶段、设计单位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建设完成阶段。环境监测部门一定要在整个阶段参与其中,做好建筑项目的监测工作。

在开展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监测时,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选择监测对象时,一要考虑施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要有针对性;二要全方位地考虑环境影响,除需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外,还应对周围大气、水体甚至土壤的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区受影响的程度开展监测,在居民生活区附近施工的建设项目,还需开展噪声、震动监测[4]。选择监测因子时,需确定一系列能反映环境资源状况的环境因子或参数,各种环境资源可以通过特定的环境因子或参数监测和评价。选择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敏感区域中主要受影响的环境因子时,可以现行的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环境因子为基础,使环保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有法可依[5]。通过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可以评估施工期间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以及各

(上接65页)

段的基本资料均应纳入GIS全面数据管理中;巡检联防管理,应与地方气象部门、水务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地震部门、灾害管理部门等进行网络安全管理;管道自身的监测管理,在制订的管理规章制度中,做到定期与应急的监测,使高压管道的泄漏事故减到最低[2];b)加强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首先,建立高压管道事故数据库。研究中国高压管道的事故特点,搜集事故资料,建立全国性的管道事故数据库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其次,提高高压管道检测水平和能力。在对国外管道腐蚀检测器的消化吸收基础上,研制开发适合我国管道实际状况的高压管道智能检测系统装置,这对我国高压管道进行全面检测和安全评价来降低环境污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c)开展高压管道的风险管理工作。高压管道风险管理是对管道潜在危险转变成事故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综合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风险分析方法应用到高压管道方面,对新建或已建管道进行风险评估。应结合我国工程实际,尽快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以期取得可以逐步应用的定量分析的模型和方法;d)制定高压管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类污染物是否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

3 结语

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开展对建筑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不仅需要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和制度,也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帮助,比如加强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施的创新和研发能力等手段,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苗承武.输油管道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保护措施[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6,6(2):24-27.

叛逆是高压下的火山爆发 篇9

妈妈的讲述:

我们家小强以前乖巧、懂事、听话,待人有礼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曾被评为全市的“三好学生”。可是,自从上了初中后,他不知是哪根筋错了位,不管我说什么他都要对着干。暑假期间,我说你要早睡早起,他却偏要熬夜到凌晨,第二天一觉睡到中午;我说你要抓紧时间多看一些书,他却往床上一躺,说:“太困了,先睡足了觉再说吧。”他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动不动就提高嗓门朝我嚷嚷。我说:“你不能老是关在家里,要出去多交朋友。”他立刻吼起来:“我交不交朋友那是我自己的事,不要你管。”如果我再多说几句,他还会上纲上线:“人家交朋友都是几十、上百的请人吃饭,唱卡拉OK,我有这个钱吗?人穷志短,你也不能怪我吧?”这孩子竟然变得如此爱慕虚荣。我又气又急,冲他叫:“学校就这样对你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啊?我倒要去问老师。”小强立刻嚷嚷:“如果你去找老师,那我就不上学了。我绝对说到做到!”我还真担心他意气用事。

小强以前学习习惯很好,每天放学回家就写作业,然后复习或预习课本。现在,他一进门就打开电脑玩,作业一直要拖到上床前才去做,双休日,身体更像是被“钉”在电脑上似的。我早就听人说,电脑对于青少年来说就像毒品,一旦成瘾,无可挽回。于是,我果断地将家里一台5000多元的电脑低价卖到旧货市场。没想到,从那以后,小强“放学”的时间越来越晚,周末经常要去“补课”,在家里做作业也总是心神不宁。我开始调查他的行踪,不久,就在网吧将他逮个正着,他还振振有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需要到电脑上查。”这不是纯粹的一派胡言吗?

最让我揪心的是小强竟然在学校打架闹事。我气得发疯,他还觉得有理:“邻班的男生欺负我们班同学,我当然要仗义执言,拔刀相助!”我说:“人家又没欺负你,你犯得着大动肝火吗?”小强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我最见不得你们这些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小人!”怎么能这样对父母说话?!看来,我们的教育有些失控了,我和他爸决定对他严加管教。

我们一起商量、琢磨了好长时间,终于拟出了一个“10条纪律8项不准”:第一,每天要汇报当天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第二,外出必须向父母请假并报告回家的时间;第三,交朋友要征得父母同意……没想到,小强没看完就将纸张撕得粉碎,而且还离家出走,住到了同学家。

我们打电话他也不肯接,只是托同学转来一张字条:“如果你们不管我,我也许会成才;如果你们管我,那我连成人都很难。”我们糊涂了:对青春期孩子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小强的讲述:

我知道在妈妈眼里,我一无是处。可是,她做的事都对吗?

我已经14岁了,可她还将我当小孩,什么事都要指手划脚;更要命的是,她的安排往往自相矛盾,比如,她一会儿要我早睡早起,一会儿又要我抓紧时间学习,一会儿让我多交朋友,一会儿又担心朋友将我带坏;反正,她对我做什么事都不放心,也从来不认可我的所作所为。

我非常讨厌她的自以为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之间交流、了解新闻都离不开电脑,而她也不商量一声,就自作主张将电脑卖掉。想让我与电脑绝缘,怎么可能呢?她自己自私狭隘,于是批评我的助人为乐,这能让人服气吗?

小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什么事都听她的,可现在我长大了,我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妈妈怎么一点也不理解我呢?

咨询手记

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出现了质的变化,他们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话,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表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青春期孩子最显著的特点是反叛和自我表现:“叛”的是别人对他的约束和漠视;“表现”的是自己的价值和地位(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地位)。

小强妈妈说“不管我说什么他都要对着干”,其实小强反叛的是妈妈将他当小孩子管的“指手划脚”的言行。妈妈武断地否定电脑的作用并擅自将电脑卖掉,这不仅是无视小强的意愿和感受,而且也否定了小强,将他定位于一个“没有辨别力、没有自控力”、必须由家长来管教的小孩,这当然会激怒自我意识正在觉醒的小强。小强为同学打抱不平而和人打架,带有张扬自我、哗众取宠的意味。

从满足自我意识,追求自我价值的角度来看小强的行为,我们就不会觉得这个孩子浑身是“刺”了。但妈妈并没有认识到小强的这些心理变化,而是沿袭以前的管教方式,难怪他们母子会陷入“你压迫越紧,我越反抗;你越反抗,我就压得越紧”的弹簧模式中。

青春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心理和能力的不同步:心理上渴望独立和自由,但思想认识和各方面的能力还停留在幼稚阶段,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现实。

和青春期孩子交朋友

“關系比教育更重要”,和青春期孩子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远比对他们实施教育更有效果。

对于懵懂无知的儿童来说,家长的教育的确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对被教育者这个身份非常反感,强烈渴望与家长进行平等、独立的交流,家长就要顺应孩子这种特殊心理需求,首先是和他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然后再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教育融入其中。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永远占主导作用。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父母必须首先为自己的心态和言行定好基调。

第一是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像刺猬一样竖起利“刺”?他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刺伤谁,而只是一种自我保护。青春期的孩子看似非常自信、固执,但内心是非常脆弱、敏感的,他非常害怕受到别人的攻击和指责。比如,小强的妈妈说“你不能老是关在家里,要出去多交朋友”,这话本无恶意,但小强却认为这是妈妈对他的指责,而奋力还击。所以,父母要注意说话的语调和语气,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你要伤害我”的感觉。另外,父母也要信任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表现欲非常强,常常会有一些偏执的观点和过激的言行,但这往往并不一定就代表他真实的意愿,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第二是尊重。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青春期的孩子迫切渴望别人来认同他,如果谁漠视了他的存在或者触犯了他的隐私或者剥夺了他应有的权利,他就会反抗。妈妈将电脑卖掉,小强固执地认定“这是妈妈对我不尊重”。有些家长喜欢跟踪孩子、偷听孩子的电话、翻看孩子的日记,虽然本意是关心孩子,但这种行为却触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孩子当然要抗议。孩子虽然是父母所生所养,但他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也有尊严的需求。所以,家长一定要像对待一位独立的大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第三是交流。青春期孩子的倾诉欲望非常强,他们迫切渴望向别人展现独立的思想和观念。和父母交流有障碍,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流又担心被“出卖”,因此往往将倾诉对象转向虚拟世界的网友。家长要争取做孩子最可信赖的朋友,这也是深入了解孩子思想动态的最好方式。

高压环境下 篇10

关键词:电磁辐射,模式预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标准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工矿企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迅速增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国家在投入巨资进行包括火电、水电和核电等在内基础电力设施建设的同时, 也加大了城乡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逐步营造一个稳定、安全、有效的用电环境。高压输变电站作为城乡电网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系电力资源与用户的纽带, 在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方面,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电磁辐射防护问题一直十分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 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 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监管力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的规定和要求,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 各种电压等级的高压输变电站均需开展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国家和有关行业出台了许多电磁辐射防护和卫生方面的技术标准, 就高压输变电站的环评工作而言, 可以参照执行的就有《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 、《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7349—1987) 等国家标准和《500 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等行业标准。相信随着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 还将会有更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出, 为环评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依据和指导。

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 江苏省输变电项目的环评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有关电磁环境评价的技术导则、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 不仅制约了输变电项目环评报告质量的提高, 而且由于部分媒体对一些敏感概念的误解, 引起群众对输变电项目的无端恐惧, 因输变电工程引起的环境纠纷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输变电项目的合理、有效实施。本文就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深入探讨。

1 电磁辐射的概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输变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加, 由此引起的环境纠纷数量也直线上升, 特别是在城区人口密集地区新扩改建输变电工程, 更易导致环境纠纷、环境投诉。究其原因, 一方面与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加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 与电磁辐射概念的错误理解及电磁污染的过度宣传有密切关系。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明确规定, 电磁辐射一般指频率在100 k Hz以上的电磁波, 是指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流的辐射。另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中对电磁辐射的定义为: (1) 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2) 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从该定义中可知, 电磁辐射是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和在空间传播。对于一个有效的辐射源, 天线必须具有与波长较接近的长度。国内电力频率采用50 Hz (常称为“工业频率”或简称为“工频”) , 其产生的交变电磁场频率远低于上述规定的100 k Hz, 从其产生机理上划分, “工频”具有准静态场的物理属性, 因此其电磁场性质应属于感应场性质。工频波长约在数千公里以上, 但输电线路一般长度仅数百公里, 相比于工频的波长实在太短了, 不能成为有效的辐射源。相对于距离输电线路数十米处的人而言, 是处于近场区。

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 于1998年发布的《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 (300 GHz以下) 的导则》 (以下简称“ICNIRP导则”) 中不厌其烦地区别运用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或统一运用EMF这一术语, 避免笼统采用“电磁辐射”术语, 是具有严谨的学术意义的。

由此可知, 目前输变电项目环评报告中常出现的“工频电磁辐射”乃至“电力线电磁辐射”等用语, 缺乏严谨性, 容易导致群众误解。因此, 为明确起见, 在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 不应继续出现“工频电磁辐射”、“工频电磁波”等非规范性术语, 对工频 (50 Hz) 形成的电磁作用应分别以“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表达。

2 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其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输变电项目环评中引用的与电磁环境评价相关的主要评价标准及规范包括:HJ/T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24—1998《500 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等, 这些导则和标准对规范输变电项目环评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意义,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 上述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在关键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指标上存在缺陷;其次, 在引用术语的规范性方面存在疑问;再次, 对某些规定不甚明确。

2.1 评价指标的缺陷

国内现行有关电磁环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推荐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其涉及工频场的内容存在不少缺陷。如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防护限值为100 k Hz~300 GHz, 并未包括工业频率。而“适用于一切电磁辐射项目”、且“高压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道”也被包括在内的HJ/T10.3—1996《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在“评价标准”中, 亦未涉及工频电场、磁场限值标准, 仅规定“ (公众) 总的受照射剂量限值不应大于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的要求”。两者均未对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限值进行具体说明。

另一个被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广为引用的、适用于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环保行业标准HJ/T24—1998《500 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则将“电磁辐射”术语应用于工频输变电工程, 且考虑到“目前尚无关于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值的国家标准, 推荐暂以4 k 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 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 m 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由于该标准未说明标准限值的制订依据和电场超过该暂定标准限值 (4 k V/m) 的生物效应及后果, 以致常引起不该有的争议。

上述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组织制定并公开发布了《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 该标准是参照国际非离子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 《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暴露 (300 GHz以下) 的导则》制定的 (在涉及工频场的重要名词术语及制定的“基本限值”包括“导出限值”上, 与ICNIRP导则尚存在一定差异) 。相信该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后, 有利于促进理顺电磁环境标准体系、建立更为科学的电磁环境国家标准与限值, 有利于保护公众健康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2.2 引用术语不规范

评价中涉及的物理学术语主要包括:电场、磁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功率密度等等, 涉及的物理学单位则主要包括特斯拉 (T) 、安培/米 (A/m) 等等。这些术语 (或物理量) 不仅在各类环评报告中常出现互相混淆的情况, 甚至在权威的国家标准或规范中也存在不严谨之处。例如, “电场”和“电场强度”、“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就是最常见的混用例子。

“电场”和“磁场”是物理现象, 是表示一个特定区域, 而“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代表的是物理量, 它们都是矢量。环评报告中经常出现“电场为××k V/m”、“磁场为××m T”的用法, 即使在HJ/T 24—1998中也有“推荐暂以4 k 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的表述方式。显然, 这是错误地混淆了物理现象和物理量的关系。

“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都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但两者也有区别:磁感应强度与介质的磁导率有关, 国际单位制用特斯拉 (T) 表示;而磁场强度与介质的磁导率无关, 国际单位制用安培/米 (A/m) 表示。在HJ/T24—1998中, 其表述是“关于超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限度值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为便于评价, ……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的工频限值0.1 m 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其中, 也出现将“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混淆的情况。与之类似, 在报告书中常出现的情况则是评价的指标是“磁场强度”, 而采用的单位则为“m T”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

参照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中的明确定义, 电磁环境评价中的限值对象应该是量或是矢量中的某一部分, 因此,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其他表述方法都是不严谨的。

2.3 部分规定不甚明确

我们在具体的环评工作中, 曾遇到一些难以界定的问题, 包括参加评审会的专家学者也存在一些分歧, 特在此提出讨论如下:

2.3.1 评价区域

根据HJ/T 24—1998《500 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规定, 110 k V~300 k 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参照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而HJ/T24—1998中关于线路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均为“线路走廊两侧30m范围”。这里有两点不太明确:一是线路走廊如何确定?是否为线路边导线投影区范围?二是对电力电缆的评价范围如何确定?相关标准中并未对线路走廊的范围进行明确界定, 仅在《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及电力电缆保护区的范围, 但也没有明确该保护区范围即为线路走廊范围, 因此有必要在国标中予以明确说明。

2.3.2 线路噪声评价标准

如何评价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水平并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也是我们在具体的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对一般工业建设项目而言, 噪声评价标准 (主要指排放标准) 有明确的规定, 即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划严格执行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而对线路应电晕等产生的可听噪声应执行什么评价标准, 在HJ/T 24—1998以及其他标准中均未明确说明。经咨询相关专家, 有专家认为应该采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对于相同的噪声功能区划, 虽然上述两个标准的标准值完全一样, 但其本质涵义却又截然不同。

2.3.3 如何确定敏感对象

作为评价技术导则的HJ/T24—1998《500 k 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应该增加关于敏感对象的说明, 有利于指导环境评价工作。比如, 针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由于其主要作用于生物体, 因此应重点考虑将有生物体 (主要为人) 经常活动的场所如民房、学校等, 作为敏感对象进行分析评价;对于无线电干扰而言, 由于工频产生的波长可达到数千公里, 相对于评价区域内的建筑物而言, 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建筑物内的无线电通信产生干扰影响, 但对于室外环境, 则应将评价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导航站 (台) 作为敏感对象进行分析评价。

因此, 在线路两侧30 m范围内, 重点将民房、学校等作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敏感目标进行控制;在线路两侧2 000 m范围内, 重点将无线电通信、导航站 (台) 作为无线电干扰的保护目标进行控制。

3 其他值得探讨的问题

3.1 关于模式预测与类比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多种途径预测分析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输变电项目而言, 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通过分析, 预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在输变电项目中常用到两种预测方式:一是采用经验公式进行模式计算, 一是通过对类似项目的相关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两种方式建议按情况分别对待:

对工频电场, 因电场强度仅与电压有关, 一般情况下其送电线路电压变化较小, 目前在各地均有已建成的不同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 要找到相同或类似线路 (回路数、尺寸、相位排列、档距、高度和电压等级均相同或接近) 比较容易, 采用类比测量应该比较直观和可信。对于工频磁感应强度, 因其与通过线路的电流有关, 而一般情况下送电线路不会在经济电流或最大电流下运行 (也就是说很难遇到完全相同的运行工况) , 选用的类比测量数据极有可能不是最大运行电流下的磁感应强度。因此, 评价磁感应强度时, 建议以理论计算为主, 同时充分考虑经济电流和最大电流两种情况, 结合实际测量数据对比分析, 以得出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的预测结果。

3.2 输变电项目豁免水平

目前, 对输变电项目豁免水平的确认不够科学, 表现在:

(1) 引用标准不当。环保部有关规定指出豁免水平的确认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划分, 标准中防护限值的适用频率范围为100~300 Hz, 显然不适合工频电场和磁场。

(2) 与实际情况不符。国务院颁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39号) 规定了, 电力线路的保护范围和线路保护的具体要求, 输变电项目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对线路的保护也有具体规定, 因而执行环境标准、考虑环境因素时应主要针对线路走廊范围以外的环境。即使按推荐标准执行, 在线路走廊范围以内都能满足环保要求。但由于对豁免水平的划分不当及部分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过度炒作, 严重影响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 的正常开展。

3.3 公众参与问题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越来越受到管理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

在建设项目环评中, 公众参与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在问卷内容和调查对象的选取等方面常流于形式, 针对性不强。虽然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3月18日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2006]28号)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提出了相对明确的规定, 但其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另外, 对于输变电项目环评而言 (特别是在居民密集的城市建成区内事实的电力项目) , 在进行公众调查时, 往往会出现大比例的反对意见, 虽然在环评报告中可以就具体的反对意见提出采纳或不采纳的结论, 但管理部门看到如此高的反对比例, 在其审批时也不无顾虑。

4 开展输变电项目环评工作的设想

(1) 宣传有关环保要求。在国家环保部2号令发布后, 对10万伏以上的输变电建设项目均要求进行环评。目前电力部门有些单位和人员对有关要求及程序不太了解, 当地群众对此类项目心存顾虑, 因此应对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政策宣传及教育, 便更好地开展此类工作。

(2) 按照技术规范开展环评工作。环评单位及工作人员应了解国家环保总局及电力行业的有关要求、规范, 以利于环评大纲及报告书的编制。

(3) 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企业及有关的管理、建设单位要遵守政府的相关规定, 执行相应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环保要求, 项目建设前要得到环保部门的认可。电力行业要对有关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为今后的环评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同时, 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联系、合作, 对高压输变电项目中的某些环评要求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如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弱、范围比较明确的220 k V及以下等级的输变电项目, 可采用比较简

便而行之有效的环评程序, 加快环评进程。

5 结论与建议

总体而言, 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有着不同的特点, 应正确理解常用术语的准确含义, 规范使用各类专业术语。管理部门也有必要对输变电环评中一些较为突出技术性问题给予指导性意见。

最后建议有关部门 (包括环保、电力、医学研究机构等) 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 加大宣传力度, 将高频电磁辐射与工频电磁感应现象严格区分开来, 化解普通群众的误解, 促进电力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志轩, 孙卫民.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力环境保护, 2000 (3)

【高压环境下】推荐阅读:

高压超高压论文05-13

富水高压05-10

高压驱动05-12

高压直流05-14

高压电缆05-16

高压触电06-04

高压启动06-17

高压燃气06-26

高压钠灯07-23

高压输电08-28

上一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下一篇:建筑工程预算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