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共9篇)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 篇1
0引言
近年来,在电力用户分类方面已经有一部分学者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冯晓蒲[1]等基于传统行业划分, 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用户间不同的用电方式;王璨[2]等主要从用户价值体现方面进行分类,不足之处在于划分方式过于宏观; 李培强[3]等从变电站负荷出发,采用均值聚类方法进行用户用电的分类,该方法效果较好;阮文骏[4]等也针对电价进行研究,但并未把用户分类差别考虑在内。
本文首先分析和整合了用户用电量的相关数据, 然后基于云计算的聚类算法进行用户个性化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模型进行非介入式用电负荷分解与识别研究,以期挖掘出用户类型,帮助电网公司制定相应的需求相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用户电量数据分析与整合
1.1用户电量数据分析
以现在的小区为例,用户的用电信息历史数据主要包含以下类型:家庭地址、单元门号等家庭基本数据信息;电表序号、居民用电量以及电量抄记日期等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天气、温度等相关环境数据; 家电类别、用电量与用电时长等家居数据。假设有100万户家庭,仅仅一天产生的数据量就高达将近60GB的数据。本文希望能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这些存储的海量数据中把其中更高价值的知识挖掘出来。
1.2用户电量数据整合
在整合用户电量信息数据时,本文以用电量为指标,建立了用电基本数据表、用电设备表以及用户信息表,分别从用电时长、用电家居信息以及用户数据方面存储并整合采集到的用户电量信息数据,为数据挖掘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6]。用电基本数据表包括电表序号、设备ID、用电时长以及总用电量,据此可以建立数据仓库模型;用电设备表内容主要由设备ID、设备类型以及生产厂家等,便于对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分析;用户信息表主要用来存储用户基本信息, 其中的用户ID号与用电基本数据表中的电表序号相对应。
2用户个性化分类研究
2.1用户用电框架分析
本文在对用户用电信息数据进行个性化分类时, 采用的是云计算与聚类算法并行的技术。在聚类算法中,本文选自了非常经典的K-means划分方法,在大规模数据聚类中,该算法具有高效的特点[5]。本文在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下图所示的框架图,包含以下三个模块的内容: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行为分析。数据采集主要是采集不同地点用户不同设备的用电信息数据;数据采集结束之后集中传输到云数据处理,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奠定最后分析用户用电行为的数据基础。
2.2基于云计算的聚类算法研究
传统的K-means算法步骤为:选取数据集中的数据赋给初始的聚类中心;计算样本点与聚类中心之间的欧式距离,进行获取该样本点的所属类别;重新计算聚类中心;重复上述两个步骤,直至准则函数收敛。而基于云计算的K-means算法更有助于大规模数据的开发和并行处理,不仅更可靠,而且还具备高效和扩容能力强的特点。其中的云计算平台是由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计算模型组成,通过前者可以把海量的信息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后者可以提供类SQL接口对数据进行高效分析。重新标记阶段是新中心店坐标的获得阶段,并在云计算平台的文件系统中更新阶段,并继续迭代至算法收敛。
3非介入式用电负荷分解与识别研究
3.1模型设计
本文设计的非介入式电力负荷分解模型主要用来完成两项任务:用电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测和辨识; 按照设备或设备类分解负荷总耗电量。根据以上需求,设计用电负荷分解模型如下:
其中,式(1)和(2)分别是在t时刻的用电总负荷的有功总功率以及无功总功率,式(3)中变量表示电器的工作状态,是布尔型变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模型中,式(1)和(2)的PL(t)和QL(t)都是已知量,是由实际中实测得到的;用电负荷分解的目标是每个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工作状态监测和辨识的目标是用户每个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标志; 用电负荷分解的目标以及工作状态监测和辨识的标志均为未知量;用电设备在t时刻仅能表现出一种工作状态,还有总负荷不存在用电设备的情况,所以式(3)的约束条件必须要满足该模型才能成立。
3.2分解与识别原理
对模型求解是为了估计用电设备功率和辨识用电设备工作状态。当已知用电设备工作状态时,常用分解法和差量估计法估计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其中分解法是由公式直接估计每种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 差量估计法是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由单位时间内的负荷功率变化量对用电设备的用电估计进行估计。辨识用电设备工作状态时,要明确LS是由何种工作状态产生的,还要确定在当前的用电总负荷中确实有LS集合的一个子集存在。对于不同类型的LS, 其处理思路和方法往往有所不同,本文暂不赘述。
4模拟结果与分析
4.1指标定义
在对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时,本文选用了以下指标:在估计用电设备的用电功率时,用到了功率检测绝对误差、功率监测相对误差以及功率监测绝对值, 这些每一项指标都分为有功功率误差以及无功功率误差;在辨识用电设备工作状态时,用到了用电设备的准确辨识率、漏检率、错检率以及用电设备工作状态赚准确辨识率。
4.2模拟结果分析
本文选定某小区的600户用户作为实验数据来源,首先采集了用户的用电信息数据,然后运用并行K-means算法完成用户的分类。根据用电规律来看, 共可分为五类如下表所示,分别命名为空置房用户(A类)、老人家庭(B类)、上班族家庭(C类)、 老人+上班族家庭(D类)以及商业用户(E类),其中A类用户的特点是用电量较低,波动不明显;B类用户的特点是白天用电量稳定,用电量下降趋势出现时段较早;C类用户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波峰和波谷的用电量,夜晚用电量较多而且用电量下降趋势出现时段较晚;D类用户的特点是B、C两类用户特点的综合;E类用户全天都处在较高用电量的状态。
5结束语
在云计算平台基础上探讨了并行K-means算法, 综合提出多个电力特征,通过特征权重的计算,对用电用户进行分类,发现所用聚类算法达到了90%以上的准确率。从模型出发分析了模拟结果,能很好地把不同用电设备处在何种工作状态辨识出来,适用于用户电力负荷的分解,证明基于云计算的聚类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整合了用户电量数据,然后对用户用电框架进行分析整理,并基于云计算的聚类算法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了用户用电分类的特征选择以及权重计算。然后基于分类特征进行了非介入式用电负荷分解与识别研究,从分解与识别原理着手设计了模型,从模型出发分析了模拟结果,证明基于云计算的聚类算法的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用户用电行为,云计算,聚类算法,用电负荷分解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 篇2
为避免用户在确定重要等级时随意性,供电企业应指导用户编制用电安全预评价报告电力专篇报告,全面阐述用户用电设备对于供电可靠性、电源数量、负荷等级分类、内部接线方式、保安负荷的组成、自备电源支持程度以及系统突然失电消除人员伤亡、政治影响、经济损失、消防、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应急措施,经安全评估专家分析评价形成正式报告,凭地方经信委、安监局、环保局出具的用电安全预评价审核意见作为确定重要等级、拟定供电方案的主要依据,科学指导用户进行风险控制。对需要配置自备应急电源的重要用户,严格遵循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原则。
优化、细化重要电力用户业扩增容施工方案
优化重要电力用户增容业扩流程重点实现两大目标,一是缩短改造时间;二是控制施工安全。为缩短改造时间,需预先制定施工进度表,对施工过程中个各项进度设立时间节点,确保充分利用时间。因为停电改造时间要求很短,对土建的改造应在设备改造之前完成,尤其是对隐蔽工程如新增的高压柜、变压器基础,新增电缆沟,进出线管井,接地网工程等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原有工程,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预先进行施工。用户新上设备进场后应在安装前进行设备主体结构验收,重点检查设备内部结构,安全距离,规格型号等。因改造期间短暂,在设备安装后若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进或调换将浪费大量时间。双电源用户应减少单电源运行时间,减低改造安全风险。改造期间单路电源运行,且无第二路电源备用,需与用户协商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对重要负荷增设UPS电源;提供自备应急电源接口用以保障应急照明,电梯动力,消防动力等重要负荷事故期间的用电;提供非电安全保障措施等。为保障施工工程中安全,应在停电后立即做好安全措施,严格隔离带电运行区域与停电区域;施工前召开开工会,要求所有工作成员明确工作目的,了解工作区域,确定带电运行设备;应设专责监护人,对运行设备进行监护,严禁工作成员误入带电间隔;加强设备巡视检查,对尚未改造运行的变压器及各出线的负荷进行监视,预防超负荷运行跳闸停电。做好负荷切割工作。施工前要将需拆除的低压柜出线负荷切割至不需拆除的低压柜时,应考虑重要负荷允许停电时间,必要时配备UPS或自备发电机临时对重要负荷供电。改造完成后,同样需考虑重要负荷允许停电时间,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推进隐患整改
根据电力用户重要等级分类,按照资产划分协议从电网责任隐患和用户责任隐患两方面排查。电网责任隐患主要从电网结构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供电设施是否存在缺陷,调度协议的可行性、供用电合同审批制度的建立、停送电制度的规范性、拉闸限电序位表、有序用电方案管理等方面可能造成的供电安全隐患开展检查工作。例如3月用电检查人员在电网责任隐患排查中发现本地区移动公司、人民医院二家用户存在双电源线路同杆架设情况。供电公司随即组织营销、生产、发建、设计部门联合现场勘查,制定改造方案,同时与用户商谈停电改造计划。206月底供电公司自筹90万余元资金,新上一进三出环网柜一台,敷设电缆405米,完成配电网络改造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在自身寻找短板的同时也为重要用户上了一堂安全课,增强了用户安全意识。用户责任隐患主要从供电电源、应急电源、受电设施、应急预案、运行管理五个方面开展检查工作。为避免用电检查工作流于形式,供电企业需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实施“政府主导、齐抓共管”的管理经验。供电企业应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共管机制,每季度共同开展安全监查工作,建立重要用户档案资料库。与重要用户签订《供电安全协议书》,明确供用电双方安全责任,促使用户提升电力安全忧患意识,主动消除安全隐患。对辖区内重要用户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理、汇总,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告知安全责任,做好签收记录,同时抄送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做到“服务、通知、报告、督导”到位率100%。
制订、完善停电应急预案
重要用户一般要求配置两路及以上网供电源,保安负荷还应配置120%容量的发电机。无论是单电源还是双电源重要用户都应考虑在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例如某汽车客运总站为10kV单路电源供电,自备150kW应急发电机一台,存在供电电源配置不到位的安全隐患。该场所属于人员集散中心,尤其在运输高峰期间,承担本市的客流运输任务。其重要负荷为售票系统、候车厅照明系统、客车出发指示系统、消防设备。由于资金问题,第二路供电电源建设短时间内无法实施。用电检查人员协助客户逐个分析排查重要负荷,确定以UPS、发电机和非电性质应急措施的方式来临时弥补供电电源建设不到位的缺陷,并组织停电应急演练。具体措施有:售票系统每台电脑增加独立的小型UPS,通过在线式UPS以保证售票系统的不间断运行,避免数据丢失与售票秩序的混乱;建立客车出发人工指示功能,一旦指示系统失电,通过人工举牌和喇叭呼叫在各个进车口引导客流上车;加强应急发电机定期检测管理,建立长期稳定的柴油供应渠道,确保市电停电的突发状态下,自备发电机可靠启动运行。
结束语
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技术浅谈 篇3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用电安全的需求, 保证电力公司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以及提升电力公司的服务水平, 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 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建设, 我国用电安全检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和智能电能表的安装, 也为大范围的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提供了支撑平台。然而用电安全生产事件仍时有发生, 尤其是工商业用户的变压器失火、大型设备的用电故障, 居民用户的违规用电、窃电、线损明显过高、变压器经济运行状态差等。概括起来, 用电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 用电安全检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② 用电安全检查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欠缺。③ 对违规用电用户的惩治不够严厉。④ 用电安全检查标准不规范、针对性不强。
本文首先介绍了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的重点工作范围;其次从窃电和违章管理、电力大客户周期性安全检查管理和数字化用电安全检查系统三方面阐述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技术;然后, 从深化安全检查体系建设、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平台三方面提出加强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措施, 并对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的发展进行展望, 期望为我国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的范围
触电、设备误操作、装置年久失修、违章等原因造成的用户侧用电人身伤亡事件常有发生, 周期性且安排合理的用电安全检查, 可以有效预防或者减少事故和伤亡。《国家电网公司客户安全用电服务若干规定》 (简称《规定》) 中规定:供电企业应按照规定对本供电营业区内的用户进行用电安全检查, 用户应当接受检查并为供电企业的用电安全检查提供方便。
针对《规定》中用电安全检查的内容, 电力企业的客户用电安全检查工作流程如图1 所示。
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技术
用电安全检查技术依据工业、商业和居民等不同用户, 所涉及的设备种类、隐患故障等也不一样, 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千差万别, 本文主要以防窃电为出发点, 以快速排查出用电安全隐患为目标, 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用电安全检查技术进行介绍。
窃电和违章管理
国内外对于防窃电技术总体概括起来主要有前端计量装置、负控系统和集抄系统三个方面。
(1) 前端计量装置。它的措施主要包括防倒电的电能表、专用计量箱、计量专用锁、一次性铅封、封闭计量引线等, 其实质是从外部物理隔离入手防备窃电,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 而对于如搭接、更换TA等窃电手段无法进行有效识别。
(2) 负控系统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它的原理是通过事件报警和用电异常来发现窃电。然而, 事件报警误报率较高, 同时由于前端计量装置工作电源一般从前端线路直接取用而无备用电源, 一旦断电后前端装置由于无工作电源停止感知信号, 更加无法上传报警的计算输入基础数据, 从而无法完成报警;用电异常是通过对比历史负荷曲线和当前负荷的不同来发现的, 此种方法在以销定产的商业环境模式下, 无法有效判断用电异常。
(3) 集抄系统。它的措施是一方面通过安装集抄终端、封闭线路, 获取统计线损曲线;另一方面通过终端查收电能表电压、电流、有功和无功功率及表底数据, 定时冻结, 从而在系统主站除显示统计线损曲线外, 还显示用户的负荷曲线;然后, 通过人工对比统计线损高的时段, 及与其对应的用户负荷曲线突变的用户, 进而确定疑窃电用户, 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盯防怀疑用户。这种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窃电的搜寻访问, 但是无法有效防止窃电。
在违章用电方面, 一般通过人工进行现场监察, 一旦发现违章情况, 立即利用移动终端将违章情况记录, 并将其上传至数字化用电检查平台, 或者进行现场的笔录, 详细填报违章记录单, 然后在网上人工录入用电安全检查平台;系统平台根据一线员工查处的记录数据, 进行补收电费及违约的自动计算, 生成电子工单后进行审批, 最后属地负责人依据审批的结果将《违章用电、窃电通知单》以及《违章用电、窃电处理工作单》下发给客户, 收取相关违章费用。总体来说, 违章的工作流程中, 人员参与较多, 管理漏洞较大。
大客户周期性安全检查管理
电力大客户具有用电设备种类繁多, 安全事故后果影响大等固有特点, 一直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关注对象, 大客户周期性用电安全检查一般可分为安全检查前期和后期两部分, 其流程见图2。
安全检查前期主要是依据客户的用电电压等级、设备类型和用电性质等多种因素, 并与大客户的作业安排进行深入沟通, 确定安全检查周期、流程和相关责任人;并将制定检查周期计划录入大客户管理系统平台, 方便后续工作开展。
安全检查后期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检查周期以及上次检查时间, 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调配, 及时将大客户的安全情况反馈给用户, 并附带周期检查计划;每次安全检查任务完毕后, 用电安全检查一线人员依据在现场进行的检查生成检查记录, 并将检查结果录入到大客户管理系统平台中, 经过审核后, 确定检查结束。
大客户周期性安全检查的过程围绕大客户用电安全检查服务管理平台开展, 前期和后期环环相扣, 按照设定的流程执行, 可以有效预防漏电、违章等现象。
数字化用电安全检查系统
数字化用电安全检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感知层、网络层和主站应用层;其中数据感知层负责用电安全检查相关的基础数据采集工作, 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桩管理系统、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EMS) 等系统级平台, 也包括智能终端、采集器/ 集中器等现场设备;网络层主要完成数据的上传和下发功能;主站应用层是核心层, 主要完成用电安全检查业务相关的工作, 主要包括通信管理服务器、窃电管理服务器、安全认证管理服务器、用电进网管理服务器和大客户的检查管理服务器等, 其系统框架图如图3 所示。
数字化用电安全检查系统依据模块化的精细管理思想, 不仅可以进行通信管理、窃电管理、数据采集管理、用电进网管理和大客户周期检查管理等, 也可通过IT设备等将用电安全检查的结论信息在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形成双向互动, 以及与第三方之间的信息共享, 满足用电安全的即时发现、及时处理。
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的加强措施
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关系重大, 但在实施流程中安全故障和隐患类型多样, 人为参与和干预较多, 管理问题较突出, 因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深化安全检查体系建设
深化安全检查体系建设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加强安全检查队伍自身建设, 即通过培训、成人教育、专业辅导等各种方式, 提高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安全检查人员素质。
(2) 构建“检查员—审核员—监督员”的三级安全检查网络, 确保安全检查体系有效运转, 并统筹规划和协调安全生产工作。
(3) 推进安全检查规范化建设, 贯彻“人员—设备—运行—管理”的四级安全检查原则, 落实安全检查责任, 规范安全检查人员工作行为, 提升安全检查效能和质量。
(4) 建立事故处理预案, 做到“一户一案、一患一档”, 防患于未然;并建立事故应急网络, 把“排除隐患, 杜绝事故”作为工作重点, 常抓不懈。
(5) 做好相关的安全用电安全检查和宣传工作, 对用户宣传必要的用电安全知识, 提高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 并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相关电力设备, 帮助其排除安全隐患。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可采取如下措施。
(1) 在电力企业范围内, 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
(2) 建立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规划制度。
(3) 搭建安全生产责任监督体系, 强化安全责任制, 自上而下签订安全责任书, 确保把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落实到生产环节、值班岗位、在职员工。
(4) 加强供用电、基建、农电、网络与信息、辅业、作业现场等安全检查以及安全技能、作业技能、岗位教育培训等的监察。
(5) 开展专项用电安全检查工作, 如保电检查、季节性检查、事故检查和工程检查等, 从而有效地针对各种突出用电安全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 实现对各种典型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排查。
构建安全文化平台
构建安全文化平台可采取如下措施。
(1) 通过规范和引导, 树立榜样, 逐渐形成共同信守的安全级别准则、信念和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职业道德。
(2) 制定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规范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 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思想、安全管理理念、工作作风和安全意识。
(3) 运用绩效管理机制, 着重考核目标 (公司目标、专业目标、岗位规范) 、基础管理和风险点防范与控制 (岗位风险防范、部门风险防范督导、关键风险点控制督导) 等, 鼓励专责部门和个人切实做好高危及重要客户的安全管理工作, 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用户侧用电安全检查的展望
智能电网建设的开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普及, 使得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智能家居等的接入与推广成为一个趋势, 以往电力用户的单向受电方式、被动状态正在发生改变, 用电安全检查势必面临技术、人员、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 我们要积极开展智能用电安全监测的关键性、基础性、共用性技术研究, 利用高级量测、高速通信、云计算等技术, 推进用电安全检查平台建设, 以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珏昕, 孟宇, 殷树刚, 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 2008, 32 (增刊2) :177-178.
[2]韩松林, 尚德祖, 等.反窃电、防窃电及防窃电产品[J].电测与仪表, 2002, 39 (9) :10-15.
[3]殷树刚, 张宇, 拜克明.基于实时电价的智能用电系统[J].电网技术, 2009, 33 (19) :11-16.
[4]周毅波, 曾博, 等.高级量测体系下的双向互动智能用电系统设计[J].广西电力, 2012, 35 (3) :1-4.
[5]唐二雷, 杨耀权, 等.基于AMI的家庭智能用电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14, (1) :16-20.
[6]曹津平, 刘建明, 李祥珍.面向智能配用电网络的电力无线专网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1) :1-5.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 篇4
简 介:用电检查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政策性强,技术业务复杂,而且用电检查人员直接接触用户,代表电力企业检查、监督、指导、帮助用户进行安全、经济、合理用电,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本文编写从高压用电检查的内容、程序入手,重点讲解了安全用电大检查的内容和开展时间及其重大意义;用户电气事故调查的流程。用电检查人员应对所辖用户变电所及其主要用电设备,进行定期安全用电大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根除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用户安全用电,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一、用电安全检查工作的内容
安全用电大检查每年不宜少于2次,时间应安排在雨季和冬季到来之前即春、秋两季。检查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电气运行值班和维护人员业务知识和持证上岗情况;第二方面:用户电气设备,安全工具和仪器仪表,各种规章制度,相关资料及书籍,各种记录簿,通讯工具,防火、防洪工具,变电所文明生产状况;第三方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保电措施的制定演练。并应写出检查报告由用户电气负责人签字,双方存档备案。
现将用电检查三个方面归纳成十点阐述如下:
1.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1)经医生检查无妨碍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
(2)掌握必要的电气知识,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3)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4)熟悉本变电所(配电所)的系统,运行方式及电气设备性能。
(5)持证上岗,掌握运行操作技术。
(6)能认真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2.应检查的主要电气设备
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计量电能表、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隔离刀闸、电力电缆、电容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闭锁装置、操作电源、所用电、自备发电机、电抗器、消弧线圈、熔断器、避雷器、避雷针、接地网、高压电机等。按照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及时督促、协助用户进行检修或更换。
3.安全工具和仪器仪表
绝缘杆、绝缘夹钳、验电器、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绝缘台、短路接地线、临时遮拦、标示牌、警告牌、安全带、安全帽、脚扣、安全绳、梯子、万用表、摇表、接地电阻
测试仪、钳型电流表等。摆放在专用柜内,位置名称与所放工器具或仪表相对应。
4.各种规章制度
(1)变电所所长、技术员、值班员岗位责任制。
(2)变电所交接班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试验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防火制度。
(3)双电源倒闸顺位、发电机操作顺序。
5.各种记录簿
(1)变电所运行记录簿。
(2)设备故障记录簿。
(3)继电保护调试记录簿。
(4)设备缺陷记录簿。
(5)安全、技术培训记录簿。
(6)设备检修记录簿。
(7)开关跳闸记录簿。
(8)上级和调度命令记录簿。
(9)工作票、操作票。
(10)双电源、发电机倒闸操作记录簿。
6.通讯工具
专用电话、录音电话、对讲机等。
7.防火、防洪工具
干沙箱、干式灭火器、抽水泵等,并应符合消防、防汛相关条
款要求。
8.相关资料及书籍
变电所设计图纸、负荷构成图、设备状况评级表、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变压器运行规范、电工基础、电工学等。
9.变电所文明生产
(1)变电室内外整洁,无杂物,无垃圾。道路畅通,门窗齐全。
(2)变电室内设备编号正确,字迹工整。
(3)安全网门及栅栏牢固可靠。
(4)电缆沟内无杂物和积水,盖板牢固整齐。
(5)变电室内无孔洞,防止小动物进入室内造成短路事故。
(6)变电室屋顶不漏、渗水,保持高、低压室干燥和通风良好。
10.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保电措施的制定演练
(1)电力用户对于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得在突发事件中减少损失。同时本应急预案对于电力用户自身变电所出现突发故障也适用。
(2)有一级负荷的电力用户,即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除应有两个电源供电外还应增设应急电源。作为应急电源的有: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的馈电线路;蓄电池;干电池;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
(3)有二级负荷的电力用户,即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应采用两回线路供电,同时电力用户结合实际采取其他保安措施。
(4)三级负荷的电力用户,应结合实际采取保安措施。
(5)电力用户应成立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由电力用户法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电力的领导担任事故抢修组长。
(6)电力用户应经常与供电系统保持联系,遇有应急事件及时沟通,快速解决。
(7)电力用户领导应定期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确保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8)电力用户应急预案应随着电力系统和用户自身用电系统的发展而充实和更改。
(9)用电检查员应督处电力用户定期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应急预案。
二、高压用户电气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必须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简称“四不放过)。用户发生用电事故,用电检查员应深入现场,进行事故调查,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同类型事故再次发生。
电气事故调查流程图
1.用电事故种类
用电事故分为六种:
用户影响系统事故:由于用户内部电气事故造成其它用户停电或引起电力系统波动而大量减负荷,这类用电事故称用户影响系统事故。如,公用线上的用户出了事故,越级跳闸,将变电所的配出线跳闸,造成其它用户断电;由于用户事故造成地区电压幅度下降,使其它用户的大量用电设备受到影响,而造成减产或停产;由于用户事故影响系统功率平衡等都属于用户影响系统事故,这类事故造成的损失很大,非但本企业经济受到损失,而且会使接在同一条供电线路上的用户停电,影响生产;严重时破坏系统稳定运行,造成大面积停电。
用户全厂停电事故:由于用户内部事故的原因,造成用户全厂停电,称为用户全厂停电事故。用户全厂停电事故将使全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这类事故很多发生在工作人员误操作,违反规程。
用户主要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由于用户内部事故使用户一次电气设备如:主变压器损坏,这种事故称用户主要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发生这类事故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用户人身触电事故:这类事故是用户人员由于触及带设备或电气线路而造成触电伤亡。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给本人、家庭、单位均带来痛苦和损失。
停电期间向电力系统倒送电:电力系统停电,用户启动发电机,没有按照规范操作,与电力系统没有解裂,通过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线路向电力系统倒送电。倒送电给系统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极易造成人身伤害和系统事故。
电气火灾:由于接点接触不良松动打火,绝缘老化漏电,超负荷过热,违犯规程铜铝接头等,引起电气火灾。大火无情,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生上述各类用电事故时,用电检查人员应深入现场,认真调查分析,写出用户事故报告,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2.用电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用电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的目的是弄清事故原因,制定反事故措施和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以事故发生后,用电检查人员在进行用电事故调查时,必须严肃认真。首先应认真听取当时值班人员和事故目睹者介绍事故经过,并做好记录;然后对照现场,核实介绍的情况与现场情况是否一致,然后进行检查和调查,仔细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事故。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有:事故发生前,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事故扩大的原因;指示仪表,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事故发生,开始停电和恢复送电的时间;损坏设备的名称、规格、损坏程度;人身触电事故应查清肇事者姓名、年龄、职业和工作部门;规章制度执行中暴露的问题;设备检修安装及制造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事故的性质及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扩大责任者及各级领导在事故中的过失和应负的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
用电事故分析
在弄清现场基本情况,就可将收集到的有关事故资料,包括记录、实物和照片等加以整理汇总,然后同用户有关人员一起进行事故的研究分析。
事故分析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事故分析会应有供电部门代表,发生事故时现场负责人、见证人、企业领导和电气技术负责人参加,必要时还要邀请有关制造厂家或安装单位和公安部门等专业人员参加,通过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清楚后,还要查明事故责任者,对违反规章制度,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不负责任,以致造成事故或扩大事故者,应区别情况严肃处理。以做到教育本人,并提高大家的认识,对有意破坏安全生产造成用电事故者,必须依法惩处。
用电事故处理
用电事故处理包括制定反事故措施,填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等内容。具体有以下工作。
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并限期落实贯彻,例如电气设备加装闭锁装置,消除设备缺陷,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等等。
对违反操作规程等引起误操作的事故,应及时对有关电气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并定期考试。
填写事故报告,报当地电力部门用电检查机构和用户的主管部门。
用电检查人员在进行事故调查后,除用户填写事故报告外,自己还要写出事故调查的详细书面报告。内容包括现场调查的全部资料摘要和事故分析会的决定,以及今后安全用电工作的建议。
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报告应妥善保管,作为今后事故统计及典型事故分析的依据。用电检查人员应定期对本地区用电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各类用电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和特点,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反事故对策,指导本地区安全用电工作开展。
3.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
根据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要防止用电事故发生,必须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落实和组织上保证。
思想重视:思想重视就是要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所有的用电事故中,无法预料。不可抗拒的事故总是极少数,而大量的用电事故都是重复性的,频发性的。例如电气误操作事故,就是由于工作人员思想麻痹造成的。只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对设备采取有效的闭锁,人为的误操作事故就可以避免。
措施落实:根据无数事故的教训,总结出只有坚决贯彻执行保证安全用电的各项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才是搞好安全用电工作的关键。防止发生用电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坚决贯彻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各用电单位应根据规程制定现场工作规程。电业安全规程都是根据国内外无数次事故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其中许多规程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所以必须坚决认真予以贯彻。
严格执行有关电气设备检修、试验和清扫周期的规定。对发现的各种缺陷要及时消除。开展技术培训,现场练兵和反事故演习,提高值班操作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大力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普及安全用电知识。组织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季节性安全用电检查)和现场经验交流会,提高广大电气工作人员安全用电水平,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
积极研究推广,采用安全用电的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组织保证:要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还必须有切实的组织保证。用电检查人员应认真做好安全监督,安全检查,指导和帮助用电单位搞好安全用电工作。
各用电单位应设立安全用电管理机构,并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在电力部门指导下开展安全用电工作。
高危及重要用户用电安全管理 篇5
高危及重要用户是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或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化工、电气化铁路等行业, 对其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户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电力系统具有发、供、用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状态, 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都能带来不良连锁反应, 导致设备严重损坏或大面积停电, 甚至造成电网崩溃。高危及重要用户 (以下称用户) 的用电事故, 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重大危害, 并且易给电网带来很大的冲击, 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电网崩溃, 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安全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 做好用户用电安全管理,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是十分必要的。
2 影响用户用电安全的因素
2.1 不重视, 管理松散
对安全用电重要性认识不够, 疏于管理, 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不健全, 工作机构和人员的配置和素质远远达不到工作需要, 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有的用户虽然安全用电机构和人员及规章制度较完善, 但管理松散, 工作不到位,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2 设备陈旧, 缺乏管理、维护
工作规程、运行规程不健全, 不能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检修和试验, 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处理, 用电设施陈旧, 超负荷运行、带病运行。缺乏对设备运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和线路运行的规范管理。
2.3 电源配置不规范
供电电源、自备应急电源配置不能满足安全供电要求, 不具备多回路供电和自备应急电源, 这样无法应对因用户自己事故停电和电网突发停电时造成的影响, 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 一些用户停电危机意识逐渐淡薄, 原有自备电源长时间搁置无法使用或已废弃, 已起不到自备电源作用。
2.4 工作人员不能满足要求
缺少用电技术人员, 电工素质低, 达不到工作的要求, 没有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有的电工无进网作业证等。
2.5 没有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没有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 出现异常情况时, 不能正确、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 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2.6 其它
在进行施工时, 出现施工设施铲断电缆、触碰导线;用户出现用电事故, 造成电网停电;由于设计问题、环境问题等原因造成停电等。
3 应采取的措施
用户的工作性质、组织结构、供用电方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所不同, 但是, 用电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是相同的, 否则, 就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因此, 用户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治理安全隐患, 保证用电安全, 防止事故的发生。
3.1 加强领导, 严格管理
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充分认识安全用电重要性和电力事故对自身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特别是一把手, 要担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的职责, 真正地考虑安全生产工作, 并领导工作的开展, 用户都应建立安全工作机构, 确定专人负责安全用电工作, 健全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严格考核。
3.2 认真进行设备的治理
认真检查电力设施的安全隐患, 高压设备、老化的设备、经常过负荷的设备为重点检查对象, 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认真进行记录、分析, 逐一制定治理的措施、方案和计划, 明确治理人员的责任, 提出治理的质量和时间要求。更换年久失修、事故频发、高耗能的设备。为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要建立健全工作规程、运行规程,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检修和试验,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3 规范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
为加强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 提高社会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有效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按照《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指导的意见》要求, 合理配置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 安全规范的使用自备应急电源。
3.4 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素质
根据工作需要, 合理配备电气工作人员, 电工必须有《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电气工作应有专业技术水平高, 有一定理论知识, 责任心强的人担任。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维护和故障的及时处理, 避免事故的发生, 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作业培训, 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素质。
3.5 制定应急预案
对用电安全进行风险分析, 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 确定事故处理的思路和步骤, 开展反事故演习和预案的演练、完善协调机制、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以便能够提高应急能力, 遏制和及时处理事故, 减少经济损失, 保障人身安全, 防止事故的进一步的扩大。
3.6 供电企业应加强管理
用户用电安全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安危, 还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电秩序的和谐稳定, 完善用电专业管理, 加强安全隐患治理是提高用户用电安全水平、实现用电安全的重要途径。作为供用电行业的管理者, 供电企业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主动和用户沟通联系, 发挥专业优势, 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4 建议
用户的用电安全关系着安全生产的大局和社会稳定, 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不仅仅只取决于用户自己和供电企业, 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才能够实现用电安全, 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4.1 加强监督和指导, 及时解决和处理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用电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对于用户的名单和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实行公告公示, 挂牌督办, 跟踪治理和整改的全过程, 进行工作指导,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解决和处理。
4.2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进行安全用电宣传, 宣传《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宣传用户安全供用电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提高社会对安全用电、保护电力设施的认识, 形成保护和爱护供用电设施的良好社会风气。
4.3 做好规划
在进行城乡和电网规划时, 应充分考虑电网和用户供电线路的用电安全问题, 如周围安全环境如何、安全距离是否满足要求等, 电缆、供电线路等供用电设施应设置提醒标志, 依法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 及时处理树障。
4.4 制定激励政策
安全隐患的治理需要资金,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些用户经营困难, 一时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政府应制订相关政策, 对符合国家产业方向、有发展前景、安全治理较好的企业制定激励政策, 如补贴、电价优惠、低息贷款、折让销售、借款、免费安装、特别奖励等, 鼓励进行安全隐患的治理。
摘要:高危及重要用户的用电事故, 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重大危害, 并且易给电网带来很大的冲击, 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电网崩溃, 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安全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 做好用户用电安全管理,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是十分必要的。
浅谈如何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 篇6
1.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是全国闻名的渔港。
全镇拥有各类渔船 (轮) 1578余艘, 其中200马力以上外海钢质作业渔船1330艘。渔业固定资产超过12亿元, 渔船装备实现了科技化、现代化。几年来水产品年捕捞量一直保持在28万吨左右, 渔业产值15亿元, 约占宁波市的40%, 名列全国乡镇前茅。全镇共有各类大小冷库、制冰厂100余家, 各类造船企业20余家。
2. 由于石浦地区地处海边, 空气的盐分比较高, 再加上是台风、雷暴的多发地点;
10kV用户的进线装置很大一部分是用穿墙套管进入;因运行时间长久, 及易发生泄漏、闪烙、爆炸等故障, 不仅给用户的安全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而且常常因此而造成电网停电事故, 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如:2008年3月15日, 东门381线A相接地, 重合不成功。经调查发现是东门某制冰厂穿墙套管发生爆炸引起, 经过全力抢修恢复供电。但由此而引发的全线停电事故达10余小时, 大大降低了供电可靠率。
3. 由于海洋捕捞业和运输业的繁荣, 石浦地区的造船厂犹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起来。
加上大多造船企业都依山傍海而造, 配变、分线箱、电动机、船体的接地电阻因接地装置或接地棒设置在沙石中或随着安装, 大多中小型船厂的接地电阻均不合格。在2011年6月下旬配合象山县监管局、经发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对石浦、鹤浦、高塘岛等地区小型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用电单项整治考评验收中, 从检查的结果看:大多企业配电箱 (柜) 接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地理的原因及技术的问题, 许多用户的接地电阻不合格;有些企业的配电箱 (柜) 未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据监管局人员介绍, 2011年上半年, 因船体、车间电动机漏电发生了多起触电受伤事故。
4. 农电体制改革后, 政企分开。
原有的供电企业的行政职能交给了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而地方职能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技术指导, 用户终端设备的管理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形同虚设;再加上大多数用户因经济利益的驱使, 聘用没有电工电网作业许可证和安全操作证的电工担任企业的专职电工;安全生产超负荷, 对自己的设备的维修、保养存在听之任之的态度。一旦故障发生, 就寻求供电部门帮助, 这不仅给电网建设 (包括新农村建设) 任务繁重的电力职工增加了压力, 还增加了抢修成本。
二、整改措施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平等协商、综合治理、逐步推进”的原则, 对重点用户进行了分批改造。具体的做法是:
1. 对供电辖区内的重点用户终端装置进行一次普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按轻重缓急进行归类, 并列出整改计划。
2. 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协商”的原则, 按“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召集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 提出整改方案, 从计划、资金、具体实施等细节问题与用户进行了广泛而真诚的交流;并按照完成自愿的原则, 与用户签订了整改协议书。
3. 按照“综合治理、逐步推进”的原则, 按用户生产用电随着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把技改计划安排在“休渔期”。分批、分阶段对用户进线装置进行了技改;并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 选择了室外配变墩子整改及电缆进入两种办法。并根据进入用户的分支线的负荷高低加装了分支丝具或负荷开关。
4.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2010年8月, 我们联系石浦供电所, 对船厂企业接地装置进行了规范性和技术性指导。一是对人工接地体进行了技改。对垂直埋设的接地体, 用直径40~50平方的钢管或采用40×40×4及50×50×5的角钢替代原来的直径为¢5-10的圆钢, 长度在2.5米左右;对水平埋设的接地体, 采用40×4平方的扁钢或¢16圆钢, 采用放射形分布。二是采用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的办法来提高用电的安全可靠性。考虑到地理条件的制约, 在分线箱、配电箱 (柜) 、船体等采用相应规格的绝缘铜芯线与镀铜或镀锌元件紧密焊接与导轨, 延伸至土壤电阻较小的地方或延伸至海中。
2011年上半年, 供电局主动与企业主联系, 把32位未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证的电工送到由省电力培训中心教师主讲的县技工学校培训, 取得了电工进网作业证和安全操作证资格。
三、结论
1.通过批量技改, 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得到较大提高, 因用户终端设备故障而引发的电网停电事故明显减少, 达到了双赢的目标, 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电网建设的和谐发展。这里有一组明显的数据 (表1) 可以证明:故障率呈逐年下降态势。
2.通过对中小型造船厂接地体技改的技术指导, 2011年下半年, 在用电普查中, 大部分用户接地电阻达到标准值, 据业主反映, 下半年触电现象明显减少。
3.通过对地方电工的专业培训, 电工的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接线及布线程序较为合理, 工艺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四、几点思考
1. 由于政企分开, 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工作缺乏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
而用户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不愿整改 (如用户谐波污染、配变设备陈旧、老化、私拉乱接、使用不合格的导线等) 。为此, 应加强与监管局、经发局的沟通、协调, 共同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工作。
2. 用电检查水平还有待提高。
供电企业在严格执行“三不指定”的同时, 应加强业扩报装流程的跟踪检查, 使用户的受电装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电力行业标准。
3. 加强供电服务水平。
供电企业在加强售前服务的同时, 应注重和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应利用春秋季用电普查时机向用户发放安全用电宣传画册、手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户发出整改通知书并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摘要: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结束, 政企分开, 供电局作为行政主体的角色也随之被人们逐渐淡化, 行政监管的职能也随之消失;而用户 (多指私营业主) 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往往轻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用户用电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不仅给用户自身带来经济损失, 也给供电部门构成了潜在危险。供电部门作为国家垄断企业如何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 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 是值得供电部门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文章根据象山石浦地区用户终端设备 (进线装置) 的现状而引发的故障停电事故, 及因造船厂接地电阻不良而引发的触电事故, 提出整改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用户,终端设备,接地电阻,技改
参考文献
[1]用电检查技术标准汇编[S].2008.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 篇7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其定义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化电网[1]。从广义来看,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支持系统主要由高级计量架构(AMI)、高级配电运行系统(ADO)、高级输电运行系统(ATO)和高级资产管理系统(AAM)[2]4部分组成。
AMI是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电力流、信息流实时灵活互动的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构建未来AMI的基础平台和核心支撑,也是适应用户阶梯电价的全面实行,保证社会安全可靠用电的技术手段。
1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况
1.1 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背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将改变国家电网公司长期以来无法实时、完整、准确掌控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局面,满足公司系统各层面、各专业对于用户用电信息的迫切需求,推动公司现代化管理水平质的飞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建设“大营销”体系,提升营销整体管理水平。为了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实现营销管理的现代化运行和营销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必须全面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
1.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定义[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
1.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物理架构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主站、通信信道、采集终端、采集点监控设备组成,其物理结构见图1[4],共分3层。
1)第一层为主站层,是整个系统的管理中心,是一个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负责全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以及系统运行和系统安全,并管理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
2)第二层为数据采集层,负责对各采集点信息的采集和监控,包括各种应用场所的电能信息采集终端。远程或本地通信信道完成系统各层之间的数据传输,远程信道有230 M无线专网、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码分多址(GPRS/CD-MA)、光纤、拨号等多种方式;本地信道有电力线窄带/宽带载波、RS-485总线、短距离无线、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
3)第三层为采集点监控设备,是电能信息采集源和监控对象,如电能表和相关测量设备、用户配电开关、无功补偿装置及其他现场设备等。
1.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控制、综合应用、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接口等。
1)数据采集功能可实现采集实时和当前数据、历史日数据、历史月数据和事件记录。
2)数据管理功能可实现对数据合理性检查、数据计算和分析、数据存储管理。
3)控制功能可实现功率定值控制、电量定值控制、费率定值控制、远程控制。
4)综合应用功能可实现自动抄表管理、费控管理、有序用电管理、用电情况统计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电能质量数据统计、线损和变压器损耗分析、增值服务。
5)运行维护管理功能可实现系统对时、权限和密码管理、终端管理、档案管理、通信和路由管理、运行状况管理、维护及故障记录、报表管理。
6)系统接口功能可实现采集系统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连接,实现数据共享。
1.5 采集终端的功能和分类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是对各信息采集点用电信息采集的设备(简称采集终端),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双向传输以及转发或执行控制命令的设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采集对象和应用场所分为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电源监控终端等类型[3]。
1)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是对专用变压器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可以实现电能表数据的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供电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双向传输。用于用电容量50 kV·A及以上专用变压器用户以及公用配电变压器上的用于内部考核计量点的用电信息采集。
2)集中抄表终端是对低压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的设备,包括集中器、采集器。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器或电能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采集器是用于采集多个或单个电能表的电能信息,并可与集中器交换数据的设备。用于低压商业、小动力、办公、居民等用户用电信息采集。
3)分布式电源监控终端是对接入公用电网的用户侧分布式电源进行监测与控制的设备,可以实现对双向电能计量设备的信息采集、电能质量监测,并可接受主站命令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公用电网进行控制,用于接入公用电网的用户侧分布式电源。
2 上海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状
上海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及运行管理系统(简称TMRS)和低压集中抄表系统3部分组成。用电负荷管理系统使用负荷管理终端(专变终端),采集对象是容量630 kV·A及以上的工业大用户和容量800 kV·A及以上的商业大用户;TMRS使用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采集对象是容量50 kV·A及以上,用电负荷管理系统采集对象以外的大量用户;低压采集系统使用集中抄表终端采集对象是容量50 kV·A以下的低压商业、小动力、办公、居民等用户。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始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试点建设,包括1996年开始的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建设,1999年开始的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建设,2007年开始的TMRS建设。截止目前,针对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用户(占总用户数的1%),用电负荷管理系统和TMRS的专用变压器采集终端安装覆盖率已基本达到90%以上。然而,针对集中抄表终端用户(占总用户数的99%),由于涉及广大中、小量用户和居民用户,量多面广情况复杂,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建设进度非常缓慢,从而导致整体用电环节电量信息化的缺失和不完整,严重滞后于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和建设,且不得不延续手工抄表等落后的用电管理方式。
2010年7月,上海市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在沪正式签署了《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8月起,上海市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开始为低压用户更换智能电表,并且有序推进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建设。按计划上海市电力公司将于2014年基本完成覆盖全市100%的低压采集系统建设。
3 上海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建设方案
3.1 采集模式与通信方式设置
1)上海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的采集模式:以每个公用配电变压器台区作为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每个配电变压器安装一台集中器,一台集中器所接采集器数量不大于32只,每台采集器所接电能表数量不大于32只。先由采集器即时或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采集周围相连居民电能表(还包括单相和三相非居民用户电能表)的计量数据或信息,然后集中器收集和汇总各采集器的信息,最后由集中器将相关配电台区所辖的用户用电信息上传至系统主站实现用电数据的自动抄收,并在将来接受主站的管理指令,在系统主站的监管下可以通过电能表实现预付费管理功能。
2)本地通信方式:使用“集中器+采集器+RS-485接口电能表”方式。用户安装带有RS-485通信接口的电能表,采集器使用RS-485双绞线与电能表通信,采集器和集中器之间通过低压电力线载波/RS-485总线方式/短距离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3)远程通信方式:考虑到系统实用化及集中器数据上传的可靠性,主推采用光纤通道,目前尚不具备光纤通道的暂时采用GPRS等无线公网信道过渡。
3.2 采集系统主站软件重新设计
目前,正在对上海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软件重新进行标准化设计,新主站软件将全面整合用电负荷管理系统、TMRS、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关口计量系统、线损精细化系统、配电变压器监测系统等业务应用于一体,可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要求,实现采集系统主站的“采集、监视、控制、分析、查询”的功能要求。
3.3 全面安装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于一体。从2010年8月开始,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始为低压用户更换智能电表。
4 上海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前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能为传统营销模式面临的降损难题、用户电费纠纷、大面积停电抢修时间长、营销内部质量监控等亟需解决的难题,提出了一条非常有效的解决途径,能够为SG 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支撑,有效提高营销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有利于营销管理整体水平跨越式发展。
4.1 解决降损难题
线损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占了大部分,而管理线损又与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降损工作应首先从营销管理入手。涉及降损的营销环节主要有抄表账务、计量故障消缺和反窃电环节。
1)目前,作为用电管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电量数据,仍采用原始落后的人工抄收方法。人工抄表易受外部原因影响,比如现场门闭或抄表当天用户不用电,电子式电能表无显示等情况。以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公司为例,180余万电能表的电量数据由数百名抄表工负责每月上门抄收,人均需承担3 000多块电能表,由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难免有抄表不按时,估抄、漏抄、错抄等问题。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时自动抄收电能表数据,极少受外部原因干扰影响,因此抄表效率和正确率能同时得到保证,电费出帐正确率提高,为实际电费的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2)当前的计量装置故障消缺工作周期长、效率低,由于每月仅一次上门抄表,由抄表工发现的计量装置故障的时间上存在延迟性,同时由人工判断计量故障存在的很多不确定性,导致效率低下,这些都会引起应收电量流失而会增加线损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在线监视和实时分析电能表等计量装置的健康水平和运行状态,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计量装置异常状况,通过主站管理软件可以分析诊断故障类型,并可迅速通知营销相关部门去现场消除缺陷。计量装置处理速度加快,提高了消缺工作的效率,有力地减少了因计量故障原因而导致的线损电量。
3)目前,对反窃电缺乏科学有效方法和精确检查。线损分析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综合应用功能之一,基于供需双方电量的同步抄收,为线损分析正确性奠定了数据基础,线损分析正确率提高就可以准确筛选出线损量大的台区,从而进行重点检查。采集系统能进行异常用电分析,支持在线监测窃电行为,对用户进行窃电警告甚至跳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可以支持营销部门对窃电行为迅速反应和进行重点打击,通过数据记录功能提供窃电证据,这给窃电用户造成了“一动就发现,伸手必被抓”的强大心理震慑,可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用电秩序和环境,降低窃电引起的线损。
4.2 缓解用户电费纠纷
人工抄表的一个弊病就是抄表按时率不能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可以避免,例如春节等国定假日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按照每个自然月的电量进行采集,可为用户提供客观完整的当月电量信息。在日常工作中对居民小区批量调表或故障调表时,因部分用户家中无人,造成用户对旧表读数表示疑义等,增大了对电力公司营销部门的客户服务部门的压力,影响了客户满意度。采集系统支持事件记录功能,能确切记录调表时间(精确到分秒),采集系统每15 min进行一次电量采集和储存数据。当发生用户未确认旧表读数并表示申诉时,营销部门可以提供调表前最多15 min之内电量读数、调表前每天的历史日电量数据,可以为客服人员向用户解释提供更详尽的数据资料,缓解用户对电力企业的质疑,争取用户理解和信任。
4.3 解决大面积停电抢修时间长的问题
目前的模式下当居民小区停电时,由于居民一般只会各报自家停电而且报修时间有先后,使电力公司95598服务热线无法判断,会先派负责居民表的抢修人员去现场处理,待判断是小区范围的大面积停电时,再由电力公司调度指派工程车去现场寻找故障点进行抢修,由于判断时间长而延误了抢修时间。特别在迎峰度夏期间,居民小区停电会导致矛盾尖锐,如何判断准确、缩短抢修时间、提高公司抢修资源利用率,显得尤为突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能够实时判断用户电能表运行或失电状态,当接到居民报修时,95598客户服务热线先通过采集系统可以迅速判断该用户所在的居民小区有无大面积停电情况,提供了一种能快速进行故障定位和判断故障范围的手段,大幅度缩短抢修时间,提高用户满意度。
4.4 营销内部质量监控
营销部门的外派工作较多,又涉及千家万户,由于缺乏对过程进行监控的手段,难以对全部工作量进行全面考核检查,这不利于营销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提供实时和历史的电能表电量数据,可监控营销人员去现场工作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对用电人员的外派工作都可以做到可控、能控、在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在线诊断功能,对装表质量可以进行检测,也有利于工作质量考核。
5 结语
1)本文基于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上海地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状,探讨并展望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未来应用。
2)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营销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提高营销管理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帮助电力行业向服务型模式转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深化电网发展方式与公司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对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均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高级计量架构的基础平台和核心支撑。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背景、定义、物理架构、主要功能和采集终端,重点讨论了上海地区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现状、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建设方案,以及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智能电表
参考文献
[1]刘洋.关于智能电表现状和前景的分析[D].香港:香港理工大学,2010.
[2]张钦,王锡凡,付敏,等.需求响应视角下的智能电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49-55.
[3]国家电网公司.Q/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 篇8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对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 随时掌握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 为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奠定物质基础。
2 系统设计思路
主站应用软件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所有的数据采集、管理、应用分析都由主站应用软件来完成。主站软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 能根据应用要求合理裁减功能,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3 系统功能及需求
3.1 数据采集
用GPRS数据中心前置机采集系统, 通过移动GPRS专线进行数据采集, 将数据保存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前置机采集系统能按照设定的采集方案定时从终端召测数据。
可召测用户的日月冻结表码、重点用户的24点冻结表码等数据。前置机数据采集采用多任务并行执行方式, 一台采集数据伺服服务器可同时对多个集中器实施用电信息数据采集, 如存在未采集成功的数据可以自动对其给予补抄。
3.2 主要数据类型
系统中的主要数据类型为:计量主要参数:电能主要参数;工况数据参数;电能质量越限数据。
3.3 电能信息采集方式
⑴定时自动采集:主站通过通讯网络, 按照主站设定的抄表方案:抄收间隔、抄收周期, 自动的读取集中器的各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及其他信息;根据管理人员配置的“抄读任务列表”定时开始对指定集中器的抄表任务。⑵定向召测数据: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 实时读取单个电表数据, 监控继电器状态 (针对预付费) ;也可根据“点抄列表”中选定的电表实时读取批量电表信息, 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如出现告警事件, 自动执行召测与事件相关的重要数据, 为故障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可按预设定的时间隔进行数据采集, 便于分时间段进行线损分析计算。
3.4 采集数据质量统计及分析
跟踪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 结合采集数据将“用电分析专家管理系统”自动分析和报告抄读不成功的采集任务或数据异常, 以便系统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同时, 系统可按日、月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等指标。
4 数据管理及分析
4.1 数据合法性检查
系统提供对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进行校验和分析的手段, 主要功能如下:数据筛选;数据处理。
系统通过上述手段对数据合理性检查完成后, 如果发现异常数据或数据不完整系统应能自动进行补抄, 并记录异常事件, 根据设定主动告警。对于异常数据, 通过限制其发布, 从而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4.2 数据统计及分析
⑴台区线损:台区线损是对台区线损情况统计, 包括台区线损分析、时间段台区线损分析、时间段累计台区线损分析。对台区下面所有用户的电量, 表码分析, 找出线损的原因。功能分为时间点与时间段查询。⑵异常分析:实现低压客户用电情况变化率情况与对比分析, 查询异常电量使用结果, 同时在日志记录表中记录操作日志。无表码查询, 可以分析3天以上无表码采集返回的情况, 并把对应的客户表计和集中器终端列表显示。
5 实际应用
5.1 自动抄表
根据实际工作中对采集任务的要求, 获取系统内用电用户电能表相关数据, 获取电费结算所需的各种计量数据及相关信息数据。
5.2 台区隶属关系自动核对
可通过电力载波方式实时跟踪核对配变与隶属表箱及下挂电能表的对应关系, 能适应低压配电网运行方式变化、配网改造等情况下, 统计台区真实线损。通过配变与表箱关系及电能表抄表数据可直接为配变台区线损考核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可识别各用户电能表的安装相别, 实现配变分相负荷平衡率统计分析。
6 信息系统接口
系统部署可采用中间数据的方式, 通过接口提取信息系统中的档案信息导入到本系统中, 同时本系统采集回的电量、瞬时量等数据写到中间库, 供营销系统共享。中间数据库有明确的读写权限控制, 营销系统拥有档案中间表的“写”权限, 可往中间数据库写入档案数据、删除中间数据库档案信息等;本系统对电量表有“写”权限, 按双方约定定时将电量数据写入中间数据库相关表。
参考文献
[1]陈伟, 王志强, 张文勇.基于LM1893的电力线载波电路设计.微计算机信息, 2008 (8) :267-269.
[2]胡荣玉, 黄光明.基于PL3105的电力线通信研究.襄樊学院学报, 2007 (11) :52-54.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 篇9
关键词:用电检查,“零电量”用户,用电管理,供电企业
近些年来,农民外出进城务工的情况普遍,长年累月的不在家或者在家用电的时间很短、选择性时间段的用电,造成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每年有数月在电表上抄不到电能量的用户被称为“零电量”用户。不少地区的供电企业对这种现状习以为常,不加以重视,有时候再用电检查中都会忽略这些“零电量”用户。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笔者旨在通过分析“零电量”用户的存在所造成的影响提醒供电企业对“零电量”用户加以重视。
1 分析“零电量”用户存在的原因
1.1 空置房
近些年来受房地产行业的大浪潮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有的房子归属感的影响,不仅是城市里面居民住宅区高楼崛起,农村里面也兴起了一股建房建楼的高潮,特别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而农村的房子大多数都是为子女以后的生活提前建的,再加上子女要么是还在外教育深造要么是在城市奋斗打拼,平时基本很少会回来住,无人用电,因此就造成了空置房的存在。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由于各种原因空置的工厂或厂房。
1.2 不用电户
常年不在家的不用电户是大部分“零电量”用户存在的原因。这些不用电户都是普遍的大人外出务工小孩在外上学或工作,基本都是过年才回来 ;也有的是由于工作原因或者孩子教育等原因在城里已买房或者长期租房有了另外的一个居住点,只有在偶尔需要回乡办理事情的时候才回来。
1.3 其他原因
除空置房和不用电户外,由于故障表、窃电等一些非正常原因的“零电量”用户也是存在的。
2 用电检查过程中不能忽略“零电量”用户的存在
用电检查环节是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障每一户用电客户的用电安全、顺利通电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关于用电的交流和信息反馈。但是针对目前农村中存在的“零电量”用户,不少用电检查人员在对客户进行用电检查时,会直接忽略对这些“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
2.1 忽视“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用电检查过程中不能忽略“零电量”用户的存在的最关键原因是存在数量不少的“零电量”用户,而忽略每一户“零电量”用户都可能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大部分的“零电量”用户都是无人在的锁门房屋,如果直接忽略了对这些“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万一客户外出时没有暂时停用电手续,屋子里面的用电开关也没有关闭,那么,时间长了是很容易造成用电事故的。另一个方面,即使办理了停用电手续,也可能会因为电能表及带电接户线、线路的老化及屋子里老鼠或其他小动物的啃咬等原因而引起火灾。而常规的用电检查是保障用电安全的很有效的一种防御手段,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在用电检查的过程中,其实“零电量”用户更需要用电检查人员的多多注意。
2.2 对“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有助于促进防窃电工作的开展
由于“零电量”用户经常不在家,因此存在一些投机取巧的人私自搭接“零电量”用户的线路用电的窃电行为的现象。而在用电检查过程中对“零电量”用户的合法有效的用电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以上所述的违法窃电行为,促进供电企业的防窃电管理工作的开展。
3 用电检查过程中对“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虽然说在用电检查过程中不忽略对“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具有防御安全隐患、促进供电企业的防窃电管理工作的开展等重要作用,但是在用电检查工作人员进行对“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3.1“零电量”用户人不在家信息登记也不完善,用电检查工作难以开展
用电检查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电检查工作人员进入客户的房屋里面对线路进行系统的检查,而客户不在家就使得用电检查工作很难开展。再者,由于缺乏及时更新有效的客户信息,难以与客户取得联系进行沟通,无形中也影响了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对“零电量”用户的用电检查,增加了供电企业的工作难度。
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加大对这些“零电量”用户的服务力度,针对这些“零电量”用户进行专门的调查,摸清客户的情况,掌握准确的最新的用户资料 ;加强宣传,提高客户对用电检查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开展用电检查之前提前与客户取得联系咨询意见,询问是否需要对客户家里进行系统的用电检查。
3.2 大量的“零电量”用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大量的“零电量”用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用电检查工作的整体效率,特别是由于用电检查的技术性所决定的对用电检查的工作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本就造成了农村用电检查过程中合格的专业的用电检查人员的不足,再加上大量的“零电量”用户不在家影响了用电检查过程中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增加了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对于“零电量”用户造成的人力资源的浪费,首先需要结合前文所述针对这些“零电量”用户进行专门的调查,摸清客户的情况,掌握准确的最新的用户资料 ;再者需要供电企业加强对用电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用电检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用电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需要供电企业针对“零电量”用户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用电方案,对“零电量”用户从供电停电到用电检查到恢复供电等方面都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定。
只有这样环环紧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或模糊不清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4 结语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技术】推荐阅读:
大用户用电05-18
证明 用户.用电范文10-24
用户用电采集系统05-17
学校用电安全技术分析05-30
用户分析10-22
用户上网行为06-06
用户行为模式06-16
用户浏览行为08-01
用户需求分析08-30
用户信息分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