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共12篇)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1
1 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当前城镇污水多以农作物为物料的工业污水的混合水为主, 相较于一些大城市污水排放量来讲, 尽管数量较少, 但污染现场却十分严重。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城填中, 在污水处理中特征较为明显。由于城市人口不多, 而且对水质要求较小, 污水整治范畴较小。同时产业构造地区性十分明显, 污水量排放量并不大。而且城镇经济发展水准及经济承载能力副厅级高, 这也导致在污水处理中能够采用的措施较少。在具体污水处理中, 建筑项目所成成本比例过高, 同时污水处理设备运营管理及维护养护经验欠缺。
2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目前中小规模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中大致会采用人工修建设施进行处置, 也可以采用自然净化体系, 在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用中, 通常会根据进水品质、水量及受纳水体条件、排放规范等来选择适当的污水处置工艺。
2.1 氧化沟法
氧化沟法作为一种延时曝气工艺, 其曝气池主要以封闭的沟渠形为主, 在沟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呈现循环流动的状态。氧化沟法近年来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2.1.1 氧化沟工艺具体实施过程中流程十分简单, 而且所需要的构筑物及设备较少, 省略了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的设置。部分氧化沟工艺还可以不用设置二沉淀及污泥回流系统, 这不仅有效的节省了投资, 运行管理也更为简便。
2.1.2 氧化沟能够有效的承受水量的冲击负荷, 能够有效的适应浓度较高的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和泥龄较长, 循环稀释水量较大。
2.1.3 对于氮、磷具有较好的脱除能力, 在污水处理效果优于国家二级处理标准, 而且处理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4 近年来, 氧化沟工艺包括的处理方式较多, 而且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不仅污泥量少, 而且性质十分稳定。
2.2 厌氧水解- 高负荷生物滤池
厌氧水解- 高负荷生物滤池组合处理工艺采用厌氧水解滤池取代传统的初沉池作为预处理工艺, 同时在传统高负荷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对其工艺构造进行了技术创新, 保留了该方法高负荷、高效率的长处。通过采用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和高二次布水性能的新型塑料模块填料, 取消了滤池出水回流系统, 从而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投资和运行能耗。由于厌氧水解池本身具有一定的污泥分解功能。此外, 好氧生物滤池中的生物膜也具有一定的厌氧分解功能, 因此, 其剩余污泥的产率大量降低, 意味着大幅度降低了二次污染物数量以及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厌氧水解- 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系统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纳入为一体, 有效的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 而且讠工艺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较多的便利性, 对于较强的冲击负荷具有较好的承受能力, 对于城镇居污水处理厂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
2.3 生态处理工艺
相较于一些大中城市来讲, 当前我国广大城镇在污水处理方面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具有较大的优势。城镇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 充分利用现在的农田灌排渠道及、废地、荒地、废塘、洼地及沼泽地等, 因地制宜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利用, 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充分的利用生态系统来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使城镇水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城镇污水治理工作中, 可以充分的采用生态塘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以及蚯蚓生态滤池等工艺来为城镇打造一个良好的水资源环境。
2.3.1 生态塘处理系统。生态塘处理系统其初始能源以太阳能为主, 主要是利用在塘中进行水生作物种植, 并进于水产和水禽养殖等, 以此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 并以太阳能作为能量, 以此来对生态塘中的多条食物链进行物质转移和升级, 实现能量的转化和父老乡亲, 同时对塘中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的降解和转化, 将污染物有效的去除掉, 污水被净化后, 能够实现回收和再利用, 做为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 这种将污水处理和利用相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塘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省, 运行费用低, 管理维护方便, 运行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 不足之处就是占地面积大。该处理系统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 而且在发达国家应用也很普遍。在具体应用中, 可以充分的利用城镇现在的资源优势, 充分的利用一些天然养鱼塘、天然废塘等现在条件, 以此来形成生态塘处理系统, 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
2.3.2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技术, 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中, 主要是依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 以此来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 主要是利用一定的长度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 由土壤及一定级别的填料的填料床组成, 废水在填料床缝隙及床体的表面进行流动, 同时床体表面还能种植水生植物, 不仅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经济性, 而且对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性能, 使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 对污水具有非常好的净化作用。
2.3.3 蚯蚓生态滤池。蚯蚓生态滤池利用在滤床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 通过蚯蚓和其它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对所处理城镇污水中含有的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进行最为经济合理的处理和转化。以蚯蚓为代表的微型动物在该系统中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对污水和污泥进行处理。该工艺已在法国、智利和中国上海成功地进行了中型试验和生产性规模的应用。该工艺造价和电耗低廉, 处理效果好, 在具有好的BOD5 和SS去除功能的同时, 对氨氮去除率高, 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中小城镇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结束语
在城镇污水处理工作中, 具体处理工艺需要针对城镇水质、水量的特点, 同时还要对污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并与城镇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利城镇自身的优势的将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 以便于更好的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实现城镇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对城镇水环境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唐植成, 曾世东.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 20.
[2]刘美霞.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工艺选择[J].市政技术, 2012, 5, 10.
[3]庞长泷, 马放, 邱珊, 王立, 魏利, 李昂.寒冷地区中小型城镇污水的处理实用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12, 15.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2
本处理厂的污水为城镇污水,水量是30000m/d,进水水质见表 1
处理后排水水质应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中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见表2。工艺概况
2.1 工艺流程
综合考虑该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较小,生化性较好,且需要脱氮等特点,选择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 1
2.2 工艺特点
奥贝尔氧化沟有 3 个沟道组成,污水由外沟进入池内,然后依次进入中间沟和内沟道,最后经中心岛存储水质二沉池。外沟道容积占整个氧化沟容积的50%—55%,主要生物氧化过程和80%的脱氮过程在外沟道完成。
主要有以下优点:(1)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
(2)处理效果好且稳定,不仅对一般污染物质有较高去除效果,而且因为氧化沟中能进行充分的消化作用和在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所以有较好的脱氮功能;(3)设备少,运行管理容易,不要求高技术管理人员;(4)缓冲能力强,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高;
(5)能耗低,投资小。构筑物和建筑物主要设计参数
该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构筑物和建筑物及其技术参数详见表3,表中包括独立露天设置的设备。综合楼的功能包括办公与值班、化验、配电、控制机房。
构筑物平面尺寸指平面外形尺寸,建筑物平面尺寸为轴线尺寸。运行效果
本污水处理厂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见表4: 结语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3
[关键词] 城镇 污水处理 市场化 方式选择 管理合同
一、城镇污水处理的市场化及其方式选择
要使城镇污水处理厂能够有效运营,必须首先解决高运营成本问题。因过度超前设计或管网不配套导致的闲置部分产生的高成本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只能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镇集中以及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等途径逐步改善。由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与大中城市差距很大,其对专业技术人员、高端管理人员的吸引力有限;如果继续由城镇公共部门进行运营管理,那么管理运营效率很难有质的改变。
根据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市场的现状,通过选择合适的市场化方式,短期内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长期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充分的污水处理服务的能力,是一条可行的发展选择。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城镇地区的污水处理市场化方式。
城镇污水处理价格体系、信息体系、规制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陷。(1)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收费水平不可能完全弥补运营成本,并且未来提价的阻力会越来越大。(2)我国污水处理方面的信息的收集、发布等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城镇地区,甚至地方政府都没能掌握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管网、来水、出水等具体信息。(3)最大的问题是城镇地区政府的规制能力不足。我国公共部门市场化刚刚起步,且主要在大城市进行,仅涉及发达地区很少的一部分城镇。因此城镇一级政府在市场化方面的经验非常有限。无论是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还是各种专业人才(包括法律、谈判、管理等)的积累和培育,都存在较大的缺陷,很难实现有效的监管。
从世界范围看,除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之外,水务产业完全私有化的成功案例非常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完全私有化对政府的规制体系和制度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英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通过其他公共事业的私营化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规制体系。法国最早将私营资本引入水务行业,但是长期合同导致的竞争缺乏、透明度下降、价格上涨、腐败等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最后几乎一致性地转向了短期的租赁合同。[1]在世界银行为发展中国家指定的私营化模式选择工具中,认为“在水价过低、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缺乏私营化经验”等条件下,应当从管理合同开始。[2]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根据我国广大城镇地区的特殊性,其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市场化不宜采取特许经营或私有化等合同时间长、私营化程度深的模式,而应当尽可能建立一个面向设施的管理服务市场来引入专业水务资本。
二、利用管理合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管理合同的目的在于将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交由专业的水务资本进行管理,政府依然承担各类资本投资的责任。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管理合同的具体形式也不同。最简单的管理合同是政府在私人公司实现管理目标后支付一笔固定的运营费;复杂的管理合同可能接近租赁合同,资本拥有水务资产的收益权。合理设计的管理合同可以有效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营成本:
1、城镇联合招标,整体引入专业化的管理运营资本
城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影响小,污水处理规模也较小,对专业化资本的吸引力不强,可能会引入一些并不具备专业化能力的私人资本。因此,更为可行的做法是通过城镇联合增加合同的吸引力:即临近的几个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联合进行招投标。[3]例如我国三峡库区已经建成18座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未来规划建设总数将达到101座。如此大量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完全可以根据地理分布,将这些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分为若干片,整体引入专业化的管理运营资本。这样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管理运营服务的潜在利润,增加招投标的竞争性;还能够通过联合进一步弥补城镇地区缺乏市场化经验的不足;最终确保进入的私营资本的质量。
2、降低运营成本。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根据管理合同,政府往往每年支付固定的管理运营费给私营企业,由私营企业负责实际的支出,政府根据设定的几个指标进行考核。从已有的实践看,政府的管理运营费相对于之前政府的真实投入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例如,某地方污水处理厂将管理运营外包之后,政府投入节约了20%,而运营商依然有盈利的空间。
3、公私合作。纠正政府的错误激励
之前污水处理厂之所以大量闲置,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部门自己运营、自己监督。因此在高昂的运营成本的影响下城镇一级政府倾向于关停污水处理厂。引入管理合同之后,公共部门从具体的管理运营中退出,只负责监管,原先的错误激励得到了有效的消除。如果是多个城镇联合分担成本,那么每个城镇对各自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以确保本地区利益的最大化。
4、培育政府的监管能力,为深化利用私营资本奠定基础
管理合同是污水处理市场化的起步阶段,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政府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积累市场化的经验,逐步完善管理流程,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积累和培育各个环节的人力资本,为进一步利用私营资本奠定基础。
三、管理合同的政策支持
我国水务产业的市场化刚刚起步。各地对于市场化的认识还不统一,仍然存在许多误区。管理合同作为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管理合同要真正发挥作用,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1、确保城镇污水处理管理运营服务市场的竞争性
归根到底,竞争是效率的源泉,也是引入私人资本最重要的目的。在经济层面,可以通过城镇联合、提高利润潜力的方式促进竞争;在制度层面,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长期的、有效的竞争,包括:
(1)控制合同期限。合同期限过短会削弱利润潜力;过长不利于重新发包,也不利于政府根据效率的改善情况调整管理运营费。法国的租赁合同一般都不超过1O年。因此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控制合同期限。
(2)重新招投标发包。对法国模式的研究发现,污水处理服务市场化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它很可能是“一次性竞争”,即首次竞标成功的水务资本可以不停地延续合同。即便是重新投标,当前的水务资本凭借在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垄断,也可以轻易地获得新合同。最终可能导致某个私营资本的垄断。因此到期合同必须进行重新招投标以保持污水处理服务的长期竞争性。
(3)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在整个市场化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保证信息的透明度。除了企业的商业机密之外,应当建立完整的水务资产账户,定期公开信息,防止私营资本的信息垄断。
2、降低城镇联合的交易成本
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我国城镇一级政府自发进行联合的交易成本过高。因此合适的做法是由县级或者市级政府来牵头推动,同时明确各个城镇在联合体当中的权利和责任。
3、为城镇以及政府提供各类技术咨询与指导
依靠城镇一级政府的人力和物力,城镇一级政府很有可能在与大水务资本的谈判中吃亏。同时,私人资本对于城镇一级政府的信用、运作等存在一些不信任。为了降低政府与私人资本的契约风险,需要上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例如可以参考法国的做法,由中央政府提供标准化的各类市场化合同。[4]
4、管理合同模式依然需要公共财政投资
对于大部分城镇地区而言,完全依靠资本进行投资、运营的可能性比较低;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网的建设依然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此外,为可以考虑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提供适当的激励,就应该加大对闲置的污水处理厂的监督、惩罚力度。
四、结论
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服务的市场化是解决城镇污水处理运营难题的发展趋势。但是市场化模式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城镇污水处理的目标以及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不同市场化模式的条件出发,指出城镇一级政府普遍缺乏各类专业人力资本,公共事业市场化的经验积累有限,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行政能力等存在明显不足,因此不适合采取较为激进的市场化模式;同时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在国家水污染控制战略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对建设资金的需求不强烈,更主要的是解决管理运营的高成本问题,因此,管理合同或服务合同更为适合我国当前城镇的实际。
因此,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服务市场化较为可行的模式是:在地理上相邻的城镇,由上一级政府出面,组成城镇联合体,进行捆绑招投标;由省级政府或者中央政府提供标准化的合同,以及各类专业层面的服务;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政府的监管体系,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强化合同的长期竞争性,为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Martimort,D.,Sand-Zantman ,W.,Signaling and the Design of Delegated Management for Public Utilities[J].
[2]WorldBank,Toolkit 1:Selecting an Option for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M].
[3]孙秀艳.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吃不饱 二次污染隐患多.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4
当前, 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起来, 其地域面积扩大, 人口不断集中, 导致城镇的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在此过程中, 由于“重建设, 轻环保”旧观念的存在, 许多小城镇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 造成污水乱流, 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生活环境, 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因此, 加强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2 小城镇污水处理
2.1 小城镇污水处理概况
当前的小城镇污水, 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农产品等为原料的工业废水, 以及一些有机废水, 相较于城市, 在量、质上均存在不稳定问题。由于小城镇人口规模、自来水普及率以及工农业发展水平, 限制了小城镇污水的排放量, 通常为2000~20000m3/d规模范围, 其中生活污水量的占比超过50%。在这种生活污水的占比较大的情况下, 污水不均匀、水质波动问题一直存在。同时, 小城镇本身的生活水平也影响到污水组成成分, 例如:污水中的悬浮物浓度较高、有机物的浓度低, 加上排水系统的不健全, 明渠排水多, 导致大量雨水流入或者地下水的渗入, 降低了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浓度。
2.2 小城镇污水处理特点
(1) 小城镇人口较少, 污水的处理规模较小; (2) 产业结构具有区域上的特定差异, 污水水量、水质变化较大; (3)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经济的承受能力弱, 因此可供选用的处理技术较少; (4) 处理规模小, 因而工程建设、运行等费用过高; (5) 运行管理技术人员的水平低, 运行管理的经验严重缺失。
3 小城镇污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的技术思路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模式具有差异, 针对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技术等的相关研究, 应当抛开地理、气候、环境差异, 一般来说, 我国小城镇可以按照规模、人口集中度等条件, 分为以下两大类:
(1) 对于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小城镇, 在行政区划约束下, 虽然属于镇、乡级别, 但其实际人口和产业规模已达到县城水平, 污水处理规模也可能达到每天数万方, 加上排水的相对集中, 必须通过集中式污水收集和处理的方法改善污水处理。此类小城镇可借鉴已有的城市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经验、技术和模式。
(2) 一般规模的小城镇, 人口、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且较为分散, 污水处理的规模通常在1万m3/d以内, 且尾水排放出路多样化, 不必全部采用集中式的收集、处理方式。此类小城镇所适用的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技术就不同于城市, 这也是小城镇污水处理研究的重点。
4 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适用工艺技术分析
4.1 技术应当满足的条件
对于污水的处理工艺技术, 选择的依据为进水水质、水量状况、受纳水体环境容量以及排放标准等条件。具体来说, 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 工艺要求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提高去除效率; (2) 要结合当地已有技术与管理力量, 工艺要求简便易行、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 (3) 工艺应比较灵活, 具备调整处理流程的可能; (4) 基建投资与运行的费用低, 且节约能耗, 尽可能减少药剂投加; (5) 污泥的产量较少。
4.2 工艺技术原理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通常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原理作为基础, 而小城镇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其可生化性较好, 而水质水量的波动大, 因而更加适合采用以生物处理为核心的技术工艺, 主要有以下几种:
4.2.1 强化一级处理技术
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添加化学絮凝剂, 来加强去除污水中各种污染物, 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 以少量投资与较低运行费用, 达到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的效果。
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通常可以分成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CEPT) 、生物强化一级处理工艺两种。试验运行结果表明:CEPT法对于小城镇的污水SS、BOD、细菌、TP和重金属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0%、50~70%、80~90%、80~90%和90%以上, 尤其在除磷方面, CFPT的出水TP可在在1.0mg/L以下, 与生物处理工艺组合后, 其出水水质可保持在0.5mg/L以下。生物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因应用微生物、分泌物良好的絮凝性能, 具有无环境污染、生态安全性高等特点, 且工艺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 易于管理, 特别适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
4.2.2 厌氧水解与高负荷生物滤池组合工艺
该处理工艺的原理是将厌氧水解滤池 (见图1) 当做预处理工艺, 同时借助传统的高负荷生物滤池, 具有高负荷、高效率优势。该处理系统结合初沉池、曝气池和污泥回流等设施, 通过合理的简化其运行的流程, 使其运行管理过程更加便捷, 增强了抗冲击负荷能力。该处理工艺的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稳定性与实际处理效果都较好, 并且可以依据污水的性质与排放标准差异, 将二段、三段的处理工艺进行有机的结合。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镇, 该项工艺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4.2.3 生态处理工艺
近年来, 生态处理工艺应用越来越多。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建设多座生态污水处理塘, 既可单独运行, 也可以组合进行污水处理。该项处理技术不仅在建设和运行费用方面较低, 同时还能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在小城镇中, 实际实施生态处理工艺时, 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优势, 利用周围农田、荒地、沼泽地等, 采取合适的污水生态处理模式, 将污水生态处理和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并在处理的过程中, 实现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 最终实现各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 我国的中小城镇大多采用人工湿地处理与生态滤池等处理工艺, 处理流程具有便捷、节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因而符合我国小城镇污水厂的特殊要求。
4.2.4 UNITANK工艺
交替式生物处理池工艺 (UNITANK) 是在吸收了SBR优点的基础上, 改进而成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UNITANK系统的主体通常由三个矩形反应池串联形成, 三池之间是水力相通的, 各池都设置有曝气系统。外侧两格池均设有固定的出水堰, 污水能够进入三池中的任何一个, 当其中两个池用来曝气时, 则可以将另一个池用来沉淀。
UNITANK工艺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在于: (1) 一体化活性污泥法能够不建单独的沉淀池, 由于污泥量较小, 可以省去污泥的回流设施与沉淀池底部刮泥机, 因而能够节省大量的投资和运营费用; (2) UNITANK工艺主要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 其操作与管理较为简单, 因而能够节约人力成本; (3) 该技术的土建占地少, 且不需要设置调节池、单独的二次沉淀池、外部污泥收集以及回流系统等, 减少一次性投资; (4) 各池之间采用的是渠道配水, 在恒水位下可以交替运行, 因而减少管道、闸门水泵等设备数量, 可降低运行成本; (5) 系统中的反应池的有效容积可连续使用, 出水堰为固定式, 不需设置浮式撇水器。
4.2.5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该项处理工艺的具体处理过程相对简单, 包括曝气、沉淀、排水等一系列程序, 将水池分割成为预反应区、主反应区等两个区域, 即可完成污水的整个处理过程。污水首先进入预反应区, 然后从隔墙的底部再进入主反应区内部, 处于供氧充足的条件下, 通过微生物对污泥、清水有机物等进行有机分解, 然后再利用升降滗水器, 排除上面的清水, 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底部污泥干扰。该处理工艺将曝气、沉淀、排水构成一个整体, 能够有效省去传统的回流过程, 也节省了工艺建设的成本费用。
5 结语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需要更加重视水环境的保护。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应当结合当地特点和污水处理特征, 因地制宜的选择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同时提高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的发挥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社会效益, 保护水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鸣, 俞欣.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14 (7) :100~101.
[2]杜柯, 湘武, 邹磊.小议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仪表的选择[J].科学时代, 2015 (10) :34~35.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5
城镇污水生物脱氮达标排放工艺选择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了新的氮排放标准.通常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脱氮处理工艺时,出水中氮含量远低于规定值,为此,提出了生物脱氮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恰好达标的几种工艺,以节约投资与运行费用.
作 者:羊寿生 Yang Shou-sheng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92 刊 名: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 31(1) 分类号: 关键词:生物脱氮 达标排放 工艺选择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6
关键词:化工企业污水;污水处理改造;工艺流程
引言
水质问题的好坏已经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随着甘肃兰州水质问题的出现,人们又一次对自己所生活的区域的饮水问题感到了担忧。所以化工企业要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彻底的处理,这样才能使我国人民的健康有所保障。
一、化工企业污水处理改造的概况
在化工企业排放大量的工业水的时候,为了有效地保障排放水的水质可以达到中国规定的排放水的水质标准,就要对污水进行有效地净化,在此期间化工企业污水处理改造的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国地域的区别性较大加之能够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这就造就了中国现在化工企业排放水的水质不尽相同。还有一些企业不对污水处理的工艺进行改造一直沿用以前的处理方法也是使水质不达标的重要原因。这也让国家号召改造人们生活质量的难度进一步的加大。以前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存在处理方式主要存在单一化、脱氨以及脱磷的不彻底化的现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污水处理的结果与污水处理的要求不匹配。所以,化工企业不断地进行工艺的改造才是真正的对污水处理进行的最有力的努力,同时也是当前形势下为中国保护好我们的地下水以及保护好我们美丽环境所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二、以前的污水处理方法
老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有污泥处理系统,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在污泥中加入各种的催化剂等物质。如果对其进行微微的加热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的话,在这种工艺下就会使污水中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的细胞壁发生破解反应。这样就会使他们分解为含氮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以及不含氮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此时水中就会含有大量的各种有机物。还有木质素分解为酚,醛以及酸类等物质。在这种工艺下就可以达到消菌,杀毒和除臭的作用,而且分解的各类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还可以做成化肥供人们使用。但是此方法已经不能满足GB8978-1996中二类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所以它就不能够正常地继续运作下去。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就必须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不断提高我们国家化工企业污水的质量,才能保障我们国家的人民的健康。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国家现在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
三、现在的污水处理工艺
由于最近水的N、P的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所以现在最主要的就是除掉水中所富含的这些元素。现在应用最多的就是蒸氨系统、活性污泥法以及清污分流改造。下面就这几方面的具体流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蒸氨系统
蒸氨系统主要是将工业产生的废水放入蒸氨塔中进行蒸吹,将废气冷却后一部分放入生化污水处理厂中处理,另一部分将会被重新放入蒸氨塔中进行二次的循环,最后的一部分送入氨的分解炉做汽车尾气的冷却介质。
(二) 活性污泥法
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最难降解,所以就必须想法将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其可生化性,从而易于被常规的活性污泥降解。为了除掉废水中的P元素并增强硝化作用,A/O脱氮的激励主要是由厌氧以及好氧两种不同的生物系统组成。它可以高效率地除掉N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所以说除去水中有力的N元素是比较方便的,而且各式各样的工艺也比较成熟。
下面本文主要是来探讨如何解决掉水中的P元素。现在主要有两种方法可以比较方便的去除杂质,方法主要有化学的方法以及生物的方法。化学处理的方法就是在污水中添加各类的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及催化剂,这样就会使污水中的杂质更多,于是就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与此同时也就增加了处理污泥的费用。所以生物的方法还是应用比较广的,而且这种方法工艺成熟、安全。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大量的采用。工程改造中采用多点进水改良工艺以及分点进泥的工艺流程。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去污工艺的效率。
(三)清污分流改造
清污分流改造工艺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化工企业排放的污水会慢慢的与地下水之间进行渗漏,这样就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以至于使某些地区的地下水有严重的污染现象。因此考虑到污水的净化的工程,就必须对污水进行清污分流改造的措施。
由于污水中主要富含的就是氨和氮,所以我们就必须尽可能的出去污水中的这些元素。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以气体为媒介,将气体吹入工业的废水中,使它们可以充分的进行接触,这样水中所富含的氮和氨就会穿过气液界面,从而向气相转移。从而就可以达到除去氨氮的目的。其次污水中还大量的存在油状的物质,去除油类的方法现在主要采用物理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物理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效果稳定等优点。如现今经常采用二级的隔油的处理方法,这样就可以分理出焦油和浮油,同时也在最大的程度上除去了水中所含有的各类的油状物质。
为了可以尽可能地使处理水的质量达标,下面就主要采用A-A-O的处理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此工艺主要是通过对污泥的回流以及消化液的回流,可以使其氧化成为硝化氮等物质,再将氧化后的物质回流到厌氧池,通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后生成大气的主要成分氮气。这样就可以对污水进行深层次的处理,从而达到排放水的标准。
结论:为了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稀缺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在国家新的标准下,我们必须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力度,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要对污水的处理工作有进一步的规划和明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设备与方法,为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的健康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参考文献:
[1]侯海坤.化工企业污水处理改造工艺流程分析[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13(22):13-41
[2]褚一威.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改造设计[J].天津: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2(24):8-15
[3] 朱雪平.污水处理的新鲜工艺 [M].中国华北电力出版社.2010(21)
[4] 王雨,赵泽通.工艺的改革[J].大学学报.2013年第9期
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篇7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近年来,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 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 人们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已大大超过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因而导致了城市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这种现象在城市的人口聚集区体现尤为明显。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投入, 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改进, 以期达到增加污水处理能力的效果, 确保城镇生活环境的美化。
1 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城镇的污水和大中城市的污水是有区别的, 城镇污水主要为农业灌溉污水和工业污水, 其污水产量虽然没有大中城市的多, 但是污染情况却比城市的严重, 并且治理起来较为困难。城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水污染严重, 政府治理起来有心无力, 例如:居民使用自来水的比例较低, 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工程还不完善, 导致污水无法集中处理;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业, 从而导致工业废水较多, 而小型的工厂也没有专业的污水处理设备, 甚至有些企业将不经过处理的污水偷偷排入下水道, 这就对水质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城镇污水整治部分, 重点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人口不多, 对水质要求小, 污水整治范畴小。二是产业构造具有地区性的差距、受雨季和用水量大小等特征, 所以污水量的大小以及水的品质差距大。三是经济发展水准不高, 经济承载能力不高, 能够选用的措施不多。四是因为处置范畴不大并且建筑项目使用的成本太高。五是维修养护措施工作者和运营管制工作者经验不足。
2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探讨
污水的处理技术有很多种, 需要根据污水中所含的成分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指标有进水品质、水的多少和受纳水体条件大小亦或者排放规范, 明确需要消除污染物的工程以及数量, 进而选取适宜的污水处置工艺措施。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生物化学方法等, 在这几个大方向下又可以划分为许多的小方法, 例如生物方法又可以分为有氧处理和厌氧处理。并且中小规模的城镇废水大多是生存废水, 生化性不错, 不过水质量以及重量差异大, 适合选择生物处置为重点的污水处置体系。
当前, 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污水处理的成本不能过高, 城镇财政收入有限,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经济实惠的处理技术, 做到用最简单的工艺和设备就能达到好的效果;二是对污水的成分进行分析, 选用科学的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综合各种因素, 可以得出两种相对于城镇污水处理较为合理的工艺, 就是人工修建处置以及自然净化体系。人工修建包含一般活性污泥方式,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以及变形, 氧化渠, 两阶段曝气处理工艺, 缺氧/好氧工艺, A-A-O工艺, 生物-生态过滤,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 强化一级处置技术, 沼气池精华措施以及地理式没动力污水处置技术;所谓的自然净化就是指利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 利用物理沉降来过滤掉污水中的杂质, 自然净化体系主要包括:稳定塘处置, 人工湿地体系, 沟渠净化体系和污水土地处置。以下详尽的介绍了四种适用于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
2.1 强化一级处理
强化一级处理是指在污水一级处理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加入化学试剂的方法来除去污水中的杂质, 例如向污水中通入絮凝剂能够有助于杂质颗粒的絮聚, 然后利用过滤装置去除杂质。这种强化处理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来除去工业废水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 其特点是处理较彻底、处理周期短、成本投资小, 因而就能使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增加, 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经过强化处理的废水基本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饮用水标准, 保障了处理后水的品质。
2.2 氧化沟法
氧化沟是一种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的延时曝气工艺, 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沟渠中循环流动, 其有机负荷一般低于0.1kgBOD5。近年来, 氧化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仅氧化沟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其处理规模和处理对象也在不断扩大。氧化沟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 工艺流程简单, 构筑物和设备少, 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有些类型氧化沟还可以省去单独的二沉淀及污泥回流系统, 因此投资省, 运行管理简便, 运行费用低。 (2) 能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 对浓度较高的废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长、泥龄长和循环稀释水量大。
2.3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
通过采用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和高二次布水性能的新型塑料模块填料, 取消了滤池出水回流系统, 从而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投资和运行能耗。由于厌氧水解池本身具有一定的污泥分解功能, 此外, 好氧生物滤池中的生物膜也具有一定的厌氧分解功能, 因此, 其剩余污泥的产率大量降低, 意味着大幅度降低了二次污染物数量以及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于一身, 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 所以, 此种方法对于污水处理部门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它能够承载较大的污水负荷, 很好地解决了污水处理中的污泥问题, 并且其工艺的运营、监管非常简便, 它也给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4 生态塘处理工艺
生态塘处理工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利用太阳能为能源, 以生态塘为小的生物圈, 实现资源的全部利用。其处理过程分为几个部分:池塘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并且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存;污水首先通过植物的净化作用, 然后再进行一些后处理, 这样就能使水质达标;产生的污泥又可以作为肥料来浇灌农作物, 通过这些过程就能实现污水的净化。
生态塘处置体系拥有基本建筑投资少、运营成本不高、运营管制维护便利, 运营安稳可靠等长处, 是完成中小规模城镇生态环境全面整治的有用技术。例如, 中小规模城镇周围能够使用的天然废塘以及养鱼塘等环境, 能够思考使用这种处置体系。还有, 使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蚯蚓生态滤池方式、生态塘处置技术、人工湿地处置措施等也能够获取理想成果, 这就不再多说。
3 结束语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篇8
1 氧化沟工艺
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必须考虑到小城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最终的处理工艺可以获得较高的可行性。氧化沟工艺是比较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其使用的年限比较长,并且本身具备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在推广速度上和认可程度上,均获得了理想的成绩。近年来,氧化沟工艺在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加强的同时,工艺体系和方法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氧化沟工艺在应用过程中,自身的流程变得更加简单,尤其是节省掉了调节池、初淀池、污泥消化池,在污水的净化过程中,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其次,氧化沟工艺的选择应用,将连续环式反应池作为生物反应池来展开工作,氧化沟所提供的稀释倍数非常大,进一步加强了缓冲能力,针对于不容易解决的有机物,能够在客观上实现较强的处理,完成了净化能力的提升。第三,氧化沟工艺自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采用,获得了小城镇的高度认可,在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2 SBR法
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作,绝对不能仅仅选择一种工艺来完成。在当前的发展中,很多小城镇的经济水平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因此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必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匹配,否则不能得到理想的成绩。从传统的角度来分析,SBR法的应用时间也比较长,其在工艺上,先让污水进入到反应池当中,随着进水工作的进行,形成了厌氧、缺氧的环境,之后会在沉淀池当中实施泥水分离的处理方法,曝气充氧,之后完成脱氮除磷的系列过程,在同一个容器中沉淀处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优化,现阶段所使用的SBR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现代化的SBR法在应用时,出现了很多的分支,包括ICEAS法、CAST法等等,其完全可以适应不同的小城镇发展类型,针对污水处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整体上的效果突出。但是,现代化的SBR法也有一定的缺点,例如,其必须设置较多的池子来完成污水的处理,每一个污水处理池,都必须安装相互匹配的曝气设备来完成。所以,应用SBR法时,必须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的投入,后期才能实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这就需要小城镇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
3 A2/O工艺
在小城镇当中,污水当中的氮磷含量比较高,并且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到了不得不控制的地步。为此,建议在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积极应用A[2]/O工艺来完成除磷脱氮,将污水的数量、污染程度等进一步的降低。A[2]/O工艺与其他的工艺有所不同,其在除磷脱氮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成效,操作方法也非常的简单,主要是利用了厌氧、缺氧、好氧等方式,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充分的降解处理,最终获得的净化效果值得肯定。A[2]/O工艺在以往的应用当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很多小城镇都开始对该种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工艺被优化后,命名为A[2]0工艺,不仅在之前设置了回流污泥硝化池,还会让回流的污泥、进水,完全的投入到硝化池当中,进一步提升了除磷脱氮的效果,同时在运行方面变得更加简单,整体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的突出。
4 生物接触氧化法
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当中,上述的3种方法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同时在客观上能够长久的应用。面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未来的污水处理必须进一步的提升,固守当下的水平,很容易陷入到污水处理的恶性循环中。建议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可进一步的研究、应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污水处理工艺,适合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城镇,对于维护污水处理水平,具有较大的帮助。从工艺的角度来分析,该工艺管理较简单、节能,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地应用,该工艺采用接触氧化池,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通过曝气,在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去除效果明显。优点是:池内充氧条件好,可以达到较高的容积负荷,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单,对水质水量的聚变有较强的适用能力。由此可见,小城镇在将来的污水处理工艺上,必须根据每一项工艺的优点、缺点来选择,要最大限度的将污水彻底处理。
5 结语
本文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展开讨论,从现阶段的掌握情况来看,由于工艺获得了专业化的利用和联合使用,很多小城镇的污水数量大幅度的降低,当地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取得较大进步,居民生产、生活所受到的水环境污染的影响被减少。
参考文献
[1]余玲.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J].科学时代,2013(9).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于自然资源的再生利用方面的技术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就, 例如NPR工艺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对城镇所产生的污水进行深层次的处理, 从而使废弃污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使其能够被再次利用。对于环保节能与维护生态系统正常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2 NPR工艺概述
作为新研发的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技术, NPR工艺技术有机结合了两种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即BAF工艺技术与A2/O工艺技术, 从而取两种工艺技术之长, 避其之短, 对城镇污水处理的效率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经其处理后的水质应用广泛, 可适应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各方面。从NPR的工艺技术原理上来说, 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类似A2/O工艺技术的好氧、缺氧以及厌氧3个部分组成。3个部分各自分工不同, 好氧部分主要负责对部分有机物进行降解及聚磷菌的摄磷过度工作;缺氧部分则负责对污水的多数有机物进行去除并同时实施反硝化脱氮作业;厌氧部分则对污水进行磷释放。第2阶段是以BAF工艺技术为主, 对来自经过第一阶段处理后的污水实施深度处理, 主要处理漂浮物与残余的有机物, 并同时实施硝化反映, 从而把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经第二阶段处理后的水一部分排放, 而剩余未达标的则回至缺氧部分继续进行反硝化脱氮操作。
从NPR工艺技术原理流程与传统两种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对比, 不难看出NPR工艺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NPR工艺技术的污水处理总投资与运行费用与二级处理普通污水的工程相当, 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好氧部分, 不经过NH4-H的硝化处理, 从而相应的池容量需求减小, 节省了成本。
(2) 经NPR工艺技术处理后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成分不存在于回流污泥之中,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反硝化现象的产生, 相应地也对表面负荷与出水的水质提高有了保证。同时污泥在回流过程中, 易形成厌氧环境, 进而对有机磷的释放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 磷摄取率加大其去除效果同时得到提高。
(3) 针对BAF工艺技术对进水要求高与A2/O工艺技术中脱氮除磷的效果差的缺点, NPR工艺技术将经过A2/O工艺技术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的水继续进行BAF工艺技术的深度处理, 既使A2/O阶段的处理效果提升, 又使BAF阶段的进水质得到了保证。
(4) 利用NPR工艺技术能够使污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形成进污水, 出中水的一站式处理流程, 从而在成本降低的基础上, 使水质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标准。从而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有效简化, 有利于在城市发展中以更小的体积解决城镇污水的处理工作。
3 NPR工艺应用实践
3.1 城镇污水处理工程
面积为4hm2的北方某污水处理厂, 其处理污水范围30km2左右, 污水处理总量设计3×104t/d, 该厂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微絮凝过淲与NPR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实现。出水水质则为我国相关污染物排放的A一级标准。
该污水处理厂主要由反应过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房、污泥回流泵池、二次沉池、NPR反应池、沉沙池、进水泵房以及粗细格栅等建筑物组成, 这些建筑物以两个反应池为主。过滤池与混凝池共同组成反应过滤池, 其中过滤池设计尺寸10m×3.3m×3.5m, 而混凝池设计尺寸14.35m×8.1m×3.77m;NPR反应池设计尺寸72.75m×40m, 2.8m处于地下, 总深5.2m。
3.2 污水处理流程
为实现NPR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 由好氧池、缺氧池与厌氧池组成其主体NPR的生化反应池区域, 同时设置回流装置于好氧池与缺氧池间以及水下搅拌装置, 其中好氧池处理工艺通过聚氧活化曝气的增氧系统加以实现。NPR工艺技术的生物膜填料为编带形式, 并形成适宜的环境使各类菌种得以正常生长。对所需要处理的污水进行比例分配, 而后分别往缺氧池与厌氧池内注入分配好的污水。由于编带式填料拥有较大比表面积, 从而使附着于其上的微生物保持高浓度, 使NPR技术对污水中的氮、磷以及有机物的处理时间大幅度缩短。而当这些生物膜填料在生长以后, 其比表面积得到进一步增加。这样一来, 其使用的微生物的生长与脱落形成了自然规律的平衡, 硝化菌对硝化反应的速度有着相当好的效果,
除NPR工艺技术的流程对污水处理进行实现以外, 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与水质控制也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该污水处理厂分别设置了内外两套回流控制阀门系统, 经调节后控制外回流量在25%, 而内回流量在80%, 使内回流位置的曝气溶解氧为4mg/L, 不但保证了内外回流时营养物与亚硝酸盐对于去氮、磷的正面影响, 而且使污水处理的整体系统运行达到标准。
在污泥培养方面, 该污水处理厂不使用自繁衍式的污泥。其在投污泥后, 不采取排泥措施, 而是对其实施足够量的曝气作业, 从而使微生物保持加速生长状态, 在这个阶段池内溶解氧程度相当高, 这时应保持高曝气量, 以使菌种继续进行培养生长。持续约3个星期后, 如果出现溶解氧程度快速降低, 其数值范围显示为1~2mg/L时, 则表示培养的菌种已经完成且池内污泥的浓度已达到相应标准。而后将曝气量逐渐减小, 避免出现污泥老化加速的现象, 最后使整个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从而让微生物能够保持自动规律式的更新代谢。
3.3 效果评估
通过该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 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设计的一级A标准, 其中进污水中氨氮浓度在13.5~20.4mg/L, 而当其经过污水处理后, 氨氮浓度可降至0.13~1.28mg/L;总体污染物从103~195mg/L降至10.8~49.4mg/L。因此可以看出其对污水的处理有效率高达80%以上且相当稳定。
而对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进行评估分析后, 其标准能够符合城市污水的再生循环利用的相关标准, 综合运行费用成本相比于规模相同污水处理厂来说更低, 仅1.2元/t且该厂出水能够满足冲刷、绿化、景观以及企业冷却用水等方面, 从而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良好保障。
4 改进建议
(1) 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上, 普遍存在着回用设施未能配套建设, 导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只用于农业灌溉, 使得出水的再生利用率极低。因此在污水处理厂的配套设施建设上要加以重视, 从而有效提升其出水利用率。
(2) 在原水与回流污泥的进水渠道上, 应分别在缺氧池与厌氧池设置独立流量仪表与闸门, 从而对进水的比例进行灵活化的控制, 以实现在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不同时, 对于其处理的流程上的灵活多变。
(3) 对于所于特殊环境下的污水处理厂, 比如严寒天气等, 应对阀门与污泥管道实施保温保养, 而相应的格栅则应在室内放置。
(4) 经相关研究与实验表明, 碳源可使NPR工艺技术处理中的脱氮效率明显提升, 因此NPR工艺技术在实际对污水处理过程中, 可适当将其碳氮比率提升, 从而相应提升脱氮效率。
5 结语
NPR工艺技术在污水处理上有着相当明显的优势, 不但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对污水进行相应的处理, 从而使处理后的出水能够满足各方面循环再利用的需要, 应用面相当广泛, 而且其有效地将两种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科学、合理地结合, 从而有效降低了投资与运行相关的成本, 具有很好的经济可行性。鉴于这两方面优势, 可以预见, NPR工艺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因此对于NPR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进而对该技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改进, 使其在城镇污水处理上也能够与时俱进, 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
摘要:通过对NPR污水处理工艺的概述及其应用实践, 分析了NPR工艺技术的实现原理与工艺流程, 并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实践工程, 阐述了NPR工艺技术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该技术实现所需要的建筑设施、污水处理站总体设计要求、相应的资金成本投入与相关改进建议, 为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大力推广使用NPR工艺技术, 从而更好地为NPR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节能环保、相关的投资成本降低与工作效率的增加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艺,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边向征, 李慧军, 刘建军.NPR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新疆环境保护, 2010, 32 (2) :214~217.
[2]张百庭.城镇污水处理中NPR工艺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 2010 (23) :62~63.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10
1 城镇污水特点分析
城镇污水与大型城市污水相比, 具有悬浮物多、有机物含量低的特点, 同时也具有自身水量小、波动大的特点, 其主要特点如下:
1.1 污水量规模小。
相比大型发达城市, 城镇的水资源总量下, 同时日常工业与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使用也少, 因此导致总体产出的生活、生产污水总量小, 污水规模小直接导致的弊端就是污水处理厂的投入成本过高, 许多城镇不愿为了少量的污水建造高成本的污水处理厂。
1.2 污水量波动大。
城镇的污水主要是企业和生活污水两类, 而城镇的小型企业与生活作息时间大体一致, 因此排污水时间基本相同, 这就导致城镇的污水昼夜变化较大, 在安排污水处理时增加了难度, 污水高峰时段处理厂无法满足处理需求, 低谷时段大量污水处理设施闲置, 因此城镇污水处理的难度要高于大型城市。
1.3 污水质波动大。
城镇污水中的生产污水占比较小, 大部分都属于居民生活污水, 由于居民生活污水的来源广、不确定因素多, 因此城镇污水的水质并无持久的污染特征, 波动较大, 使得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利用固定工艺和设施进行处理时, 效果变化较大。
1.4 悬浮物浓度高。
小城镇的污水收集系统以明渠为主, 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城镇企业生产污水直接通过住宅或者工厂附近的明渠流经诸多地表渠道后进入污水处理厂, 在明渠流经过程中, 雨水的掺入使得城镇污水的有机物浓度迅速下降, 反而其中的悬浮物等污染物大量增加。
1.5 有毒物含量超标。
城镇污水的有毒物主要来自于城镇企业排污, 城镇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弱, 且大量的高污染企业坐落在城镇, 如果未经过严格的处理即直接排出, 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 还会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1.6 污水收集难度大。
城镇的布局较为分散, 尤其是未经过合理规划的城镇分散程度更高, 大部分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从散乱的各个渠道流入污水处理厂, 有些在流通过程中掺杂了大量的杂物和地表污水, 有些甚至无法流入污水处理厂的收集渠道, 这些都导致城镇污水收集成本较高。
1.7 城镇附近水体的纳污能力低。
城镇的布局较为分散, 因此城镇附近的水体大多较为小, 不仅供水能力弱, 且纳污能力也不容乐观, 一旦出现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的情况, 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情况, 直接威胁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
2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发展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的不断增大、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污泥安全处理处置的迫切需求, 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普遍要求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 部分城市和区域要求出水水质达到更高、更严的水体质量标准, 或者实现高品质再生水的生产, 全面提升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减排能力, 保障稳定达标并同时达到省地、节能、降耗的效果, 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这就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功能提升和技术设备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 精细化管理也应运而生。从我国的城镇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可知, 我国当前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相应的污水处理厂技术和设施尚不能满足日益复杂污水处理需求, 从而形成规模化的污水处理产业, 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污水治理技术的进步, 为我国更大范围的实现污水全部处理奠定技术基础。与此同时,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世界对污水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大, 为我国污水处理技术、设备走向世界创造了机遇。
3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发展思路
现今,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我国城镇污水的水质复杂、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含量高、工业废水冲击及持续性影响、氮磷排放标准高等方面, 而且东、西、南、北, 地域及季节性差异极为明显, 即使同一城市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排放标准及功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这些影响因素所导致的问题将更为突出与复杂。因此, 需要针对这些约束性影响因素及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 消除或缓解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最不利影响, 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氮去除率低、冬季硝化能力明显下降或不稳定、活性污泥惰性组分含量高、活性污泥反硝化和耗氧速率低以及由此进一步导致的能耗物耗增大、出水难以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等方面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和生活质量, 而国内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取得了诸多的成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很好的应用在污水处理工艺上, 其原因既有技术落地的应用性差的原因, 也有地方城镇因成本等原因拒绝升级污水处理工艺的原因, 因此未来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具有地方针对性的技术研发以及具有更广泛通用性能的设备方面, 此外技术的实现和应用还需要及时的转变地方城镇对污水治理的态度, 从而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投入, 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程度, 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粽叶处理工艺的研究及品质分析 篇11
关键词:粽叶 工艺 品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12-03
粽叶一般有箬竹叶、芦苇叶、荷叶、竹壳等,其中生长于长江中下游的箬竹叶,凭借其叶面宽大、质地薄、柔韧性好、气味醇香等特点,最受青睐,成为粽叶之大宗。箬叶为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Indocalamus)植物叶的总称,该属约20种以上,均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1]。它的身材比较矮小,最高不过2米左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箬竹叶有特殊清香气味,叶片宽大,表面光滑且色泽鲜绿,早在唐代即有包裹食品的功能,因而在食品加工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能购买到的粽叶主要有保鲜粽叶、盐浸粽叶,冷鲜粽叶及干粽叶等,而干粽叶是粽叶市场的主流。干粽叶是指新鲜粽叶采摘下来以后,经过自然晾晒或烘房烘干等方法将粽叶中的水份除去,在常温下保存的一种干态粽叶。使用时,需要先将粽叶在水中浸泡、蒸煮复水,沥水,剪去叶柄与叶尖,清洗等处理得到可以使用的复水粽叶。但不同的粽子生产厂家对干粽叶的复水条件各不相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用水量、煮叶温度等方面,而这些因素大多与粽叶的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通过分析复水后粽叶的色泽、香味、柔韧性等品质情况,找出影响粽叶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而选择最适合企业生产的复水工艺。
据报道,竹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及其苷类、多糖类、特种氨基酸及其肽类、芳香成分以及锰、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2]。黄酮类化合物是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也即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即2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3个碳原子结合而成,如图1[3]。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利胆、强心、镇静和镇痛作用,还有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和防癌抗癌、抗骨质疏松、雌激素样与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对酒精中毒的解毒作用和治疗酒依赖的作用等[4]。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8000多种[5],但对箬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粽叶不同处理工艺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旨在为粽叶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本实验采用NaNO2-Al(NO3)3-NaOH为显色体系,以芦丁为对照品,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其与黄酮类化合物形成的红色螯合物为特征,测定其吸光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粽叶:湖南金桥公司提供的烘干箬竹叶;芦丁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蒸馏水;亚硝酸钠:郑州派尼化学试剂厂;硝酸铝:天津市登科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无水乙醇: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除标准品外,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FY-400型摇摆式高速万能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JJ1000型电子分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KQ32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101-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YX-280型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合肥华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电磁炉。
1.2 实验方法
1.2.1 粽叶的复水
称取一定量的粽叶,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加热到一定温度煮1h,冷却后剪去叶柄和叶尖,保留粽叶的有效长度,剪过的粽叶用自来水洗去表面的叶眉、杂质等,备用。
1.2.2 粽叶的感官评价
复水后的粽叶主要从色泽,香味及柔韧性三方面进行感官评价,详见表1。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复水粽叶经烘箱60℃过夜烘干,粉碎,过60目筛,称取样品1.0-4.0g(精确到0.01g),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40mL70%乙醇,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提取15min,将提取后的溶液经6000rpm离心10min,取出上清液,残渣反复提取,直至上清液颜色变浅,合并上清液并用70%乙醇定容至250mL,待测[6]。
1.2.4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精确吸取样品提取液2.0mL,置10mL容量瓶中,平行取三份,加5%的NaNO2溶液0.4mL,摇匀,放置6min;再加10%Al(NO3)3溶液0.4mL,摇匀,放置6min;再加4%NaOH溶液4mL,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在505nm处测定吸光度[6]。另吸取样品提取液 2.0mL置10mL容量瓶中,加入4%NaOH溶液4mL,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空白。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根据芦丁标准曲线方程:A=12.671C-0.0122(R2= 0.9989)进行计算。
黄铜类化合物的总含量(mg/g)=
式中:C为提取液的浓度值,mg/mL;M为样品质量,g;10为样品液的体积,mL;125為稀释倍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浸泡温度及时间的影响
称取65g干粽叶三份,按表2的条件分别对粽叶进行浸泡,粽叶与水的比例为1:100,均在100℃条件下蒸煮1h,对复水后的粽叶进行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由此可知,不同的浸泡条件对粽叶的色泽及柔韧性的影响较大,由于A1与B1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别不大,且B1耗时短,故在工业生产中,自来水室温浸泡2h是最合适的浸泡条件。
2.2 蒸煮温度的影响
nlc202309020217
称取65g干粽叶三份,加水量为4000g,室温浸泡2h后,分别于100℃,110℃及121℃条件下蒸煮1h,对复水粽叶的感官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蒸煮温度对粽叶的色泽,香味及柔韌性的影响都较大,是影响粽叶品质的主要因素,121℃蒸煮粽叶能够更大程度得赋予粽子以粽香,而100℃则能较大程度地起到保持粽叶的色泽自然。由于100℃处理后的粽叶柔韧性要好于121℃,故选择100℃作为复水时的蒸煮温度。
2.3 用水量的影响
考虑到粽叶的香气会不会随着复水过程中用水量的增加而变淡,用水量会不会对粽叶的色泽及柔韧性也会产生影响,通过改变粽叶与水量的比例,浸泡温度为室温,于100℃蒸煮1h。对复水粽叶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经感官评价发现,复水过程中的用水量对粽叶的香味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对色泽及柔韧性的影响不大。考虑到在蒸煮过程中粽叶需要被完全淹没,故选择3:100作为较合适的比例。
2.4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经过感官评价之后,为了深入了解复水工艺对粽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对复水粽叶进行后续处理,提取了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了其含量。结果发现,温度高于100℃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如图2)。同时,随着用水量的增加,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所降低(如图3),但变化较小。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烘干粽叶的复水工艺进行研究,发现最佳的复水条件为:用水量为3:100→自来水室温浸泡2h→用100℃蒸煮1h→除去叶柄与叶尖→清洗,这样得到的粽叶色泽自然,粽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柔韧性也最适合工业生产粽子的需求。同时,该工艺耗时最短,资源最节约,生产成本最低,符合工业生产需求。
通过研究温度及用水量对粽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发现蒸煮温度为110℃或121℃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较100℃有一个显著的降低,该结果主要是因为黄酮类化合物对热敏感,在一般温度下溶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并不明显变化,当温度高于70℃时,黄酮类化合物开始出现分解造成的[7,8]。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微溶于水,所以复水过程中用水量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为粽叶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粽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除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作为多酚类物质,是否对粽子的口味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还很少,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耿伯介,王正平.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76.
[2]赖炘,陈其兵.竹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福建林业科技,2013(1):214-226.
[3]张继杰.中药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黄爱玲.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10):71-72.
[5]冯涛.竹叶总黄酮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3:3-7.
[6]韩秀萍,田海燕,付云芝,等.3种天然产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的测定[J].食品科技,2012(10):264-266.
[7]李楠.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11):76-77.
[8]南海娟,郭延成,颜振敏,等.槲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稳定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4):234-237.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篇12
2003 ~2012 年, 我国污水排放量由495.26 ×108t上升至684.30×108t, 年均上涨幅度4.53%, 其中, 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均复合增长0.48%, 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均复合增长7.22%, 据预测2020 年我国的污水排放量将达到5.36×108m3/ d[1]。随着污水产生量的不断增加,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加, 我国城市污泥2010 年总规模为279×104t/a, 预测2011~2015 年新增518×104t/a。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约占污水处理总费用的30%~40%, 因此大量污泥如何得到适当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是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2 污泥的产生源及性质
2.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变化
污水处理厂规模的统计如表1[2]所示, 由表1 可以发现随着污水处理事业深入县城和建制镇, 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将占据多数。
与污水处理工艺密切相关, 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在12.68 % ~78%, 均值41.15%;氮含量最大7.77%, 均值3. 02%;磷含量最大5.21%, 均值1.57%;钾含量最大2. 97%, 均值0.69%, 普遍高于猪厩肥中相应营养物质的含量[3]。我国城市污泥除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外, 还含有重金属污染物。我国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较高, Zn、Cu、Cd、Cr、Ni、Hg超过GB18918 -2002 标准限值要求, 超标别为10%、8.6%、8%、1.2%、9.1%和9.8%。
3 污泥处理工艺
3.1 污泥处理原则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选择应遵循处置方式决定处理技术的原则,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 (试行)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符合“安全环保、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因地制宜、稳定可靠”的原则, 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资源回用已经成为主流。
3.2 污泥处理方式
污泥处理处置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根据污泥特性、污泥处置的需要、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工况、现场条件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根据2007 年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 (CJ/T239- 2007)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主要处置分为污泥土地利用、污泥填埋、堆肥、污泥建材利用、及污泥焚烧等四大类。
3.2.1 污泥土地利用
堆肥技术是土地利用最终处置的有效途径。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湿度、p H值条件下, 污泥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实现转化和稳定化, 即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形成一种可作肥料或改良土壤的类似腐殖质。根据微生物的对氧的需求, 堆肥可分为好氧与厌氧两种, 二者各有优缺点, 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污泥土地利用兼顾了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 是污泥处置工艺中最为经济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污水厂污泥处理工艺选择中是要首先考虑的方式。根据我国污泥分类规范, 污泥的土地利用分为园林绿化、农用以及土地的改良三种利用方式。
污泥土地利用技术中可以实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 该技术的主要问题存在于臭气的环境影响、重金属离子对土壤的污染等。就不同的方式而言, 好氧发酵可以对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有益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但是处理过程占地面积较大, 同时处理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 会散发恶臭气体影响周围环境, 由于堆肥发酵过程中需按比例投加木屑、秸秆等, 污泥的减量化不明显。厌氧消化可消除恶臭、产生可利用的甲烷气体、通过前端高温过程提高污泥的卫生质量等优点, 但处理周期较长且处理成本较高。
3.2.2 污泥填埋
污泥卫生填埋技术是在传统填埋的基础上经过科学选址和必要的场地防护处理, 采用严格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的一种污泥处置工艺。该工艺的基本方法是将污泥经过简单的灭菌处理后倾倒于低地或谷地, 它对前期的污泥处理程度要求较低, 一般进行消化处理即可,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都将脱水污泥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脱水污泥直接填埋由于含水率高, 污泥的粘性大, 可能造成各种压实设备无法工作, 导致填埋场无法正常运营。污泥中所含的重金属、有机残余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会进入填埋场沥滤液, 增加了沥滤液处理的负担, 如果防渗技术不够, 将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该工艺无法做到减量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污泥的填埋处置并不能最终避免环境污染, 而只是延缓了污染产生的时间。
3.2.3 建材利用
污水厂污泥中除了有机质外还含有20%~30%的无机物, 其中主要是Si、Fe、Al和Ca等[4]。很多成分与建筑材料常用的原料成分相同, 可以分别利用污泥中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作为建筑材料。目前, 污泥的建材利用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可符合持续发展的污泥处置方式, 它在日本以及欧美国家逐渐发展起来。其主要的具体利用形式为:污泥烧制陶粒、污泥制砖和制作水泥熟料[5,6]。
污泥建材利用在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能量回收与物质循环利用方面均优于其他方式, 但该技术投资较高, 必须与建材企业相结合, 且项目所在地在此方面应有相应政策支持。
3.2.4 污泥焚烧
污泥经焚烧处理后, 体积可以减少85%~95%, 质量减少70%~80%。 高温焚烧还可以消灭污泥中的有害病菌和有害物质。污泥焚烧要求污泥有较高的热值, 因此污泥一般不进行消化处理。焚烧最大优点是可以迅速和较大程度地使污泥减容, 并且不受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限制, 也不需存储设备, 而且能够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以及充分处理不适宜于资源化利用的部分污泥。 污泥的焚烧处置是一种有效降低污泥体积的方法, 设计良好的焚烧炉不但能够自动运行, 还能够提供多余的能量和电力, 通过焚烧处置污泥来解决日益增长的污泥量和部分以前通过填理处置的污泥[7]。
该技术设备工艺较复杂、一次性投资大、设备数量多、操作管理复杂, 技术要求高等, 焚烧后产生的飞灰等物质还要继续进行处置, 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4 小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4.1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标准、规范不配套, 我国现有建设标准最小规模, 即第V类, 在1×104m3/d ~5×104m3/d[8], 根据测算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量较小约为6 t/d ~30t/d (含水率80%)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占地面积、资金和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 不适宜建设复杂的污泥处置工艺。污泥卫生填埋工艺投资低、运行费用低, 占地面积小, 作为一种污泥过渡处理处置方式较为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规定, 污泥在填埋场混合填埋污泥的含水率应该小于60%, 如果作为覆盖土, 污泥的含水率小于45%。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可采取措施将污泥深度脱水后进行填埋处置。
4.2 污泥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污泥经深度脱水后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 主要要求的指标是泥饼的含水率和剪切强度、p H值。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已建污水处理厂可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4.2.1 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可采用板框压滤机直接将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下, 然后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4.2.2 对于已建污水处理厂可采用污泥石灰稳定化处理工艺, 即采用石灰和污泥混合实现杀菌与稳定化[9], 同时将含水率降至60%以下, 然后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
5 结语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 污水处理率的提高, 污泥产生量越来越大, 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处理处置技术适用范围和方向不一样, 各有优缺点。由于受到占地面积、资金和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不适宜建设复杂的污泥处置工艺, 而污泥卫生填埋工艺作为一种污泥过渡处理处置方式较为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参考文献
[1]李淑更.脱水污泥的土地资源化利用及其环境效应的试验研[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王大春, 郑敏.城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建议[J].节能, 2015:4-8.
[3]李艳霞, 陈同斌, 罗维, 等.中国城市污泥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与土地利用[J].生态学报, 2003, 23 (11) :2464-2474.
[3]赵伟.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制砖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 2005.
[5]赵丰毅.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艺分析与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 2013.
[6]李月琴.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技术筛选[D].重庆大学, 2006.
[7]史蓓.综合利用不同类型污泥处置方法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8) :25-26.
[8]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规划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分析】推荐阅读: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方案探讨08-30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比选07-05
城镇污水建设05-25
城镇污水回用10-08
城镇污水处理开题报告08-24
小城镇污水控制08-03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专家解读05-16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竞赛试题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