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2024-10-16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精选12篇)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1

城市污水处理是对于城市污水采取特定的措施, 以改变污水性质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对于保护城市水质环境有重要影响, 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对其工艺进行研究。

1 城市污水处理分级

城市污水处理可分为三级:一级物理处理法, 利用物理处理, 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固体废弃物和寄生虫卵;二级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氧化降解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 将其降解为简单物质:三级化学沉淀处理法, 利用化学沉淀法、物理化学法等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难溶解的有机物等。

2 工艺介绍

2.1 化学絮凝沉淀法

化学絮凝沉淀法是在一级物理法的基础上, 以絮凝剂去除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因其投入费用少、去除污染物效率高、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处理结果稳定可靠、絮凝剂用量少等特点, 而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化学絮凝沉淀法大多使用Al2 (SO4) 3和无机高分子Al2Cl (OH) 5, 对于重铬酸钾、悬浮物和BOD5具有很好的去污效果, 但对于污水氨氮的去除效果则相当有限, 氨氮的去除率通常不能达标, 除此之外, 还将产生数量庞大的沉淀污泥, 增加了污泥处理的难度。

2.2 SBR处理法

SBR污水处理法又称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又或者称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该工艺可分为5个处理阶段, 将污水充入反应器中后采用间歇式处理, 间歇处理完成后, 沉淀一段时间, 再排净清夜, 活性污泥留于池中, 留待下批污水进入时再次处理污水, 循环运行, 这就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

现行的处理工艺, 大多是在SBR处理法基础上改良的DAT-IAT二级处理工艺, 传统污泥处理法与SBR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在吸收SBR工艺优点的同时, 改进了SBR工艺的不足之处。

每三座反应池为一组, 从而代替传统方法中的结构, 改变原有调节池、沉淀池、曝气池的结构, 优化了整体结构体系, 不再需要繁多的管线运输, 也免去了添加化学试剂保证硝化与反硝化、除磷的效果。同时工艺处理结果更加稳定与可靠, 也提高了处理池容积利用率。缺点则是:多池组联合运行无疑增加了投资与建设费用、操作较之前繁琐, 为有效协调各池组的运行, 需要投入较多的自动监测设备和自控系统, 从而增加了运行成本。

2.3 生物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的技术实质是在生物反应池中填充填料, 将污水充满氧后浸没填料中, 同时慢速流过填料, 填料中覆盖布满微生物的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充分接触时, 经微生物的新城代谢可有效去除污染有机物, 从而达到净化目的。该工艺的优点主要为:水质耐受性强, 结果运行稳定、可靠, 重要的是设备占地面积较小, 建设和维护费用较少, 运行及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污水处理量小, 水质不稳定和污染程度较低, 场地面积有限的中型或小型污水处理工程。

2.4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简称CAST污水处理工艺法, 或者称CASS周期循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该工艺是在一个独立的反应器中就完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和泥水分离, 可分为:进水、反应、沉淀以及出水五个阶段。周期是以进水和出水作为划分的, 每一周期均按上述五个阶段进行。独立反应器可划分为三个区:生物区、兼氧区以及主反应区, 生物区是在厌氧、兼氧条件下运行, 保证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接触, 既利用了活性污泥微生物快速吸附的能力, 快速的去除难解底物, 酸化水解有机污染物, 同时消耗污泥中过量的磷, 使其在厌氧条件下释放。兼氧区去除难解有机污染物则是靠再生污泥的吸附, 与此同时还增强了氮的硝化 (反硝化) 反应, 为达到循环利用, 可通过曝气、闲置恢复污泥活性。

该处理工艺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少、处理结果稳定可靠、水质较好, 污泥沉降性好;同时也存在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的管理与运行难度大, 维护与维修工作量大等缺点。

2.5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目前最简便、应用也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根据不同环境下的除磷过程, 设置了几个功能区:缺氧、厌氧、好氧, 反应过程分四步进行, 一是厌氧反应器内的污水、沉淀池中排出的含磷污泥同时流入反应器中, 通过消解磷, 对相关有机污染物进行氨化;第二部分是缺氧反应器通过好氧反应器的内循环完成脱氮, 循环后混合液质量较大, 第三则是在好氧反应器的曝气池内完成硝化和吸收磷和消除BOD等工作。

该方法的优点是厌氧、缺氧、好氧三个过程交替运行, 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还达到脱氮、除磷, 处理结果稳定可靠;但缺点则是污泥回流与内回流两个系统需要分别设置, 建设投资较大, 管理难度也大, 适用于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3 结论

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分析和比较, 可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法流程较为简便, 去除效率高, 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 可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是目前几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工艺, 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对于城市水质环境有重要影响, 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对其工艺进行研究, 比较其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优缺点

参考文献

[1]李彦春,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四川环境, 2001 (20) :15-17.

[2]白韬光,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J]市政工程, 2003 (12) :23-25.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2

强化混凝-高效沉淀工艺控制城市溢流污水研究

摘要:介绍了一套合流溢流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单元设计及其主要特点;对SS、CODCr、TP和浊度分别为170~700mg/L、130~650 mg/L、1.2~6 mg/L和150~330 NTU的合流溢流污水的中试研究表明,该装置对合流溢流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SS、CODCr、TP和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超过84%、68%、78%和79%.作 者:盛铭军    马鲁铭    王红武    张力    Sheng Ming-jun    Ma Lu-ming    Wang Hong-wu    Zhang Li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92 期 刊:给水排水  ISTICPKU  Journal: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 32(9) 分类号:X7 关键词:合流污水溢流(CSOs)    处理装置    强化絮凝    高效沉淀   

 

浅谈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篇3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应用的工艺很多,但各种工艺都有很多的优缺点,尤其是很多项目没有具体结合水质情况来选择工艺,造成出水水质不达标或运行成本过高,这些都将是以后我们亟待解决的。因此,本文综述了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旨在为以后具体污水处理项目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进展

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类型与应用现状

1.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类型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类型很多,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方式、代谢形式及为其提供的反应器形式等。

污水处理技术如下:活性污泥法:AB法、SBR法及其变型工艺、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O法、A/A/O法等。污水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好氧处理技术生物流化床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池及其变形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流化床等生态处理方法:稳定塘、生态系统塘、土地处理法、烅烄烆人工湿地技术等。

1.2各种工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污水处理事业,正高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从工艺类型上看,活性污泥法是我国现有城市污水厂的主要工艺类型,占到八成以上;其余的工艺类型包括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人工湿地等。

2.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研究进展

2.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实质上是自然界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模拟。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该方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

2.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而形成生物膜来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是土壤自净的人工化和强化。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主要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气一般直接来自大气。

生物膜法最早出现的工艺是将污水喷洒在粗滤料上而得以净化的普通生物滤池,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人工生物处理设备。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了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工艺。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如生物流化床、空气流床、纯氧流动床、三相流化床和厌氧兼型流化床、活性生物滤池等工艺,还有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和曝气池相结合、藻类转盘等。如今,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在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特别是硝化和反硝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因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印染、造纸、农药、食品等工业废水的处理。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行管理等优点,其缺点为滤料表面积小,BOD容积负荷小;附着于固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操作伸缩性差;靠自然通风供氧,容易产生厌氧;需要较多的填料和支撑结构,基建投资较大。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将成为生物膜法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3厌氧生物处理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在厌氧细菌或兼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是有经济价值的能源。

由于处理效率低、速度慢、甲烷菌对环境要求严格且不易控制等缺点,厌氧生物处理法长期以来一般仅用于污泥处理。但是,由于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厌氧生物处理这种既节能又产能的特点,起到了缓和污水处理厂“建得起,养不起”的矛盾。因此,厌氧生物处理法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诞生了一大批新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如厌氧生物滤池、厌氧转盘、厌氧膨胀床、厌氧接触氧化、厌氧档板反应器、厌氧流化床法以及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主要限制因素:较低的污染物浓度和低温,在经过了长期的各种改进试验后,也基本得到克服。

目前,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发展趋势是与其它生物处理方法联用,如厌氧-好氧复合工艺等,它们具有投资少、节省能源、污泥产量少、出水水质好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厌氧生物处理法正朝着能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不仅能脱磷脱氮,而且运行维护方便、经济等方面发展。

2.4生态处理法

生态处理法主要有水体净化法和土壤净化法两类,主要的处理工艺有稳定塘,土地处理法,人工湿地技术。水体净化法常用于生物稳定塘,其净化机理同活性污泥法相似;土壤净化法有土壤渗滤和污水灌溉,其净化机理与生物膜法相似。生态处理法不但费用低廉、运行管理简便,而且对难生化降解有机物、氮磷营养物和细菌的去除率都高于常规二级处理,达到部分三级处理的效果,而其基建费用和处理成本只分别为二级处理厂的1/5~1/3和1/20~1/10。此外,在一定条件下,生物稳定塘还能作为养殖塘加以利用,污水灌溉则可将废水和其中的营养物质作为水肥资源利用,获得除害兴利、一举两得的效果。所以,近10多年来,这类废水处理技术又恢复了生机,并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起,我国在综合氧化塘、生态塘、人工湿地技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推广方面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诚然,在该技术得到世界各国青睐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其存在的一些弊端,诸如氧化塘占地面积达,处理效率低,停留时间长,污水处理系统集中表现出的对公共卫生状况的影响问题,可能引起地下水的富营养化的问题。这些弊端正是这一领域急需解决的重点技术性问题,并势必直接影响着这一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效果。

3.展望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工艺的应用已经摒弃了以前所谓的一阵风的现象,而是处于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即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在我国都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其中以A/O、A2/O及其变形工艺、氧化沟、SBR为主。

(1)目前各种工艺结合起来应用的例子越来越多,优势互补的效果也比较明显,相信在未来会成为一种趋势。

(2)随着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生态处理法将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这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3)到目前为止,对活性污泥法在运行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往往是一些局部的改进,但在曝气方式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活性污泥法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朝多功能方向发展,如培养或驯化专用细菌等。

(4)现行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组合仍将在新世纪的初期得到延续,但不是简单重复,而应是“强化”或“优化”了的工艺组合,并针对不同的水源条件和水质要求,辅以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总之,具有脱氮除磷,产泥量少、且污泥达到稳定,高效率,低投入,低运行成本,成熟可靠,且能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的工艺将是工艺选择的首选,并成为工艺改进与研究的导航仪。 [科]

【参考文献】

[1]邵青.水处理及循环再利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田文龙,刘瑶环.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6(3):110.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4

1 现阶段最为常用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类型

目前, 城市中的污水来源主要由生活和工业两方面构成, 而有机物则占据了污水污染物中的主要成分, 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酯类等, 这其中氮、磷元素等含量也较高。因此, 我们在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工艺比选时一定需要对进出水的污染物质构成比例、水质的污染程度等级、所需投入的药品种类、比例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这样才能选择出合适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阶段, 城市中最为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中主要有A/O和A2/0两种工艺方法, 而生物膜法较为常用的是厌氧和曝气两种生物滤池方法, 但是生物膜法的污水处理效率不高, 而活性污泥法也有其一定的弊端。

2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具体综述

2.1 活性污泥法

当前运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主要是通过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来达到清理净化的效果。它虽然可以高效处理污水, 但是这项技术对于水质中的磷、氮的处理能力却并不强。为了积极改善这个问题, 相关研究人员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成功地研究出了A/O和A2/O两种活性污泥处理工艺。A/O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又称为厌氧—好氧工艺, 它大多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 因为它的处理效果较为稳定, 相比于其他的工艺方法, 效率较高、成本低。但是这种工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需要进行的程序过于繁复, 不能同步进行氮、磷的除去工作。因为这两种物质的处理工艺所需要的具体负荷、泥龄以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多方面的要求都不尽相同, 所以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很难做到协调共同开展。至于另一种A2/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它又称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它相比A/O工艺同时具有除去氮、磷的效果, 但是它的投入成本费用和运行技术要求都较高。工艺实行的主要原理是先利用厌氧区将磷进行释放, 随后再在好氧区中对其进行吸收。利用氧化分解反应将水质中的磷和氮转变为一种易脱除的状态。特别是水质中原本存在的有机氮, 它会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变为亚硝酸氮和硝酸氮, 这样进行污水处理后的效果会更加好。

2.2 生物膜法

现阶段, 生物膜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群体所形成的生物膜来进行污水处理。它通过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上形成的一层具有净化功能的生物膜来进行污水处理, 它的作用类似于具有自动净化功能的土壤。比如厌氧生物滤池工艺, 它就是通过在生物滤池内的填料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固定的床层, 让这些床层上的微生物对城市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分解。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 最终实现有机物的水解和酸化, 当然这还只是微生物处理的第一步, 我们随后还需要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 通过充氧系统的有效配合, 从而进行污水的后期处理工作。当然, 如果城市污水已经事先经过氧化法处理, 我们在进行污水的二级处理时, 也可以利用生物膜法。这种生物膜法就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这种工艺开展时需要我们在滤池中填充活性炭、陶粒等粒状填料, 从而当污水流经滤池后, 我们就可以在生物滤池内有效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悬浮物的吸附过滤, 减少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3 未来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工艺研究进展

虽然当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主流工艺, 但随着未来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生物分子技术和更加环保、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生物分子技术作为一种建立在遗传基因上的先进技术, 它必须事先对污水中构成的有机物质进行详细地诊断分析, 随后再通过对其具有分解作用的相关微生物进行研究, 这样才能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关于污水处理方面信息的完整微生物基因库, 从而更好地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艺的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至于更加环保、有效的膜分离技术, 这主要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 它的主要特点是省去了沉淀池, 并改变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水处理时的污泥膨胀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控制污泥沉降, 并简化处理工艺和流程。不仅如此, 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曝气池污泥的浓度, 使系统在低负荷状态下都能充分运行, 减小曝气池的容积, 实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 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它还和我国未来的社会、环境效益息息相关。虽然目前我国的各项污水处理技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要想真正处理好城市污水, 我们还需要在其技术工艺方面不断钻研努力。对于各项技术的运行方式积极进行改进, 并积极融入新的科学知识进一步发展, 也可以试着向着多功能发展, 或者进行新的工艺组合。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多数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也与日增多, 这不仅造成了城市水体的极大污染, 同时它对于我国未来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在如今水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 切实做好城市污水的处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污水处理工作经验, 对它的具体技术和未来工艺研究进行如下论述, 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参考文献

[1]文武, 贾丽艳.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保护科学, 2007, 33 (6) .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5

摘要: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生物吸附-沉淀-再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即高负荷生物吸附再生法.该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的作用主要包括污泥的絮凝作用、吸附作用和生物代谢作用,而以前两者的作用为主.对城市污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SS、COD、SCOD和BOD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具有明显的处理效果,对于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实现污水资源化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作 者:魏东洋 贾晓珊 胡春玲 邱熔处 万琼 王驰 王薇 Wei Dongyang Jia Xiaoshan Hu Chunling Qiu Rongchu Wan Qiong Wang Chi Wang Wei 作者单位:魏东洋,贾晓珊,Wei Dongyang,Jia Xiaoshan(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胡春玲,Hu Chunling(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抚顺,113001)

邱熔处,王薇,Qiu Rongchu,Wang Wei(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万琼,Wan Qiong(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王驰,Wang Chi(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总公司,兰州,730050)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可持续

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状况与问题分析

1.1污水处理的技术不够先进。科学技术是一切事物进步的本质和源泉,特别是在城市污水处理这一方面,处理技术的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着污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但是当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着污水处理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污水处理技术是与污水处理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要素表,技术对于污水处理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急剧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术,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采用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取法自主的核心技术,虽然在借鉴外来技术的同时我们自己的技术也得到了补充和完善,但是与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2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缺乏专项资金支持,资金投入不够。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主要就是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开展,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作用有很多,依靠这一系统的运行,城市的环境会得到改善和净化,水质也会得到保证,但是这一系统目前在我国存在较多的漏洞和缺陷,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项的资金支持,有关复杂人员对城市的污水处理不够重视,他们错误的认为折现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无从体现,因此不舍得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不去及时更新污水处理系统,阻碍了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对污水处理工作的管理不到位水平不高。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实际开展过程极为复杂和繁琐,需要使用到各种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于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当严格和苛刻,但是目前我国缺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即使污水处理、技术再先进,污水处理系统再完善,由于操作人员的缺乏也难以最后污水处理工作。我国政府对污水处理有着明确和严格的要求与规定,即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能利于百分之六十,而乡镇的处理率不可以低于百分之五十,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使得污水处理率无法上升和提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首先应该做好管理工作。

2、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工艺

2.1污水的一级处理。污水的一级处理又称物理处理和预处理。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取出污水中的各种漂浮物。对城市污水的处理大都采用一级处理方式,这种污水处理方式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最重要的优势是可以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和其他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利用,如果污水中不存在工业污水,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一级处理,经过这种方式处理过的污水可以得到利用,其优势准在于处理成本特别低。

2.2二级处理法。(1)普通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普通曝气池、曝气系统与二沉池以及污泥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放等,曝气池与二沉池是其主体。一级处理的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池进行融合,混合液就此形成。为了使活性泥与废水的进行接触,利用曝气池中的曝气装置在鼓风机送来的空气作用下曝气混合液。这样在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活性泥与净化水之间就自然分解开来。(2)有效除磷、脱氮的活性污泥法。在UCT工艺中,缺氧区被划分为两个分区,前面的缺氧池只可接受回流污泥并保持部分混合液也回流入该区。第一个缺氧池只对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有相应要求。(3)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后来兴起的技术,可以产生与活性污泥法一样的效果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4)氧化塘的技术。其原理与自然水体的自警过程基本一致,也就是污水在塘内停留与缓慢流动时,由于微生物的有机降解与代谢作用,进行有机物分解,这样可以有效对污水进行净化作用。

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改方法选择

要想使得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得到切切实实的执行,首先需要人员从思想中、意识里和内心深处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工作,但是这并不代表将这项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之上,而是在详细分析城市发展特点和实际去污水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污水处理工作,做到立足于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促进城市污水工作的顺利实施,应当制定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污水处理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投入更多的财力进行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的发展。

3.1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在各种污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技术仍然在不断的成熟中,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污水处理之后,水体可以再次被使用,这项技术相对其他技术来说较为先进,处理效果也尽如人意,但是膜污染是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多次利用处理膜后其处理能力急剧下降。所以要想保证膜分离技术的污水处理效果,首先应该解决膜污染的问题。

3.2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应用。一级处理技术的消耗不大,成本低廉,而且可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所以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此外,这种技术的使用不像其他技术一样复杂繁琐,而是简单易行。这项技术同样是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污水处理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于这一缺点做出解决和处理。

3.3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1)厌氧处理技术。在数不胜数的污水处理技术中,厌氧处理方法即多种优势于一身,正是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势,其在城市的污水处理中得到了青睐和普遍的欢迎,其最明显的优势是消耗少、操作简单,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一技术在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2)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主要适用范围是生活污水中的深水之上。在氧气成分的前提和基础下,利用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可以很快地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氧化物予以处理。利用这种污水处理技术的时候,微生物紧紧的附着子啊载体表面,生长形成膜状,一旦污水经过载体的表面,微生物就会对其全面的吸附,吸附之后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实现了对于污水的处理,具有成本低廉、运行稳定的优点。

4、总结

综上所述,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降低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促进城市的健康良好和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造福于城市和城市居民。

参考文献

[1]韩军.丰镇重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工艺研究及工艺设计[D].沈阳建筑大学,2012.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7

1 当前我国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1.1 活性污泥法

这种方式的原理是将未处理的污水与生活污泥放入絮凝吸附池, 在机械化的高速搅拌作用下, 将二者混合为一体, 在絮凝吸附作用下, 水中的污染物会进入沉淀池中, 从而有效讲固体与液体分离。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发挥凝絮、生物代谢以及吸附的作用, 在高速机械叫板过程中实现净化污水的目的。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法, 对污水中的BOD的清除率高大95%以上, 该方法还具有动力处理成本低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污水处理时间长, 总体投入成本高、处理厂需要占用大量的面积, 且处理厂的管理难度巨大。活性污泥法在吸附池、机械运行以及曝气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1.2 A/O工艺和AA/O工艺

A/O这是一种脱氧除磷工艺, 采用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COB、BOD以及SS的出水标准。A/O工艺是指在曝气池中添加全混合的厌氧反应池, 污水初步处理后与回流污泥进行混合。采用A/O工艺处理的污水, 具有水质优、含氮量和含磷量较低, 无需进行三级脱氮除磷处理, 与生物活性污泥工艺相比, 水中污泥含量减少。但是A/O工艺使用前, 要将污水经过硝化处理才能使用。此外回流污泥对厌氧池中的磷的溶解有阻碍作用。AA/O工艺是对A/O工艺的升级, 它分为厌氧、缺氧以及好氧三个反应池, 能够最大限度地取出聚磷菌释放的磷和BOD, 在好氧阶段, 聚磷菌又能够吸收大量的磷, 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1]。

1.3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又称为SBR工艺, 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曝气池连接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 当污水进行反应池后进行反应后沉淀, 分离处固体和液体。SBR对污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能够减轻水质和水量变化给污水处理系统的不稳定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 剩余污泥量少, 脱水简单, 日常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高, 能够实现智能控制。但是这种方法对分析仪器的仪表要求非常高[2]。

2 不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对提升水质效果的对比

活性污泥法一般用于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而A/O工艺、AA/O工艺和SBR工艺是在传统污泥工艺上的改进, 三种方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已经成为我国污水处理的三大主要方式。三种方式对污水中的COD、BOD以及SS等污染物有着高效的清除率, 能够有效改善水质。AA/O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清除聚磷菌释放的磷、氮以及BOD, 但是这种技术成本投入大, 一般只在大面积富营养化的水污染处理中才会使用。AA/O工艺比其他几种工艺的出水品质高, 且水质稳定。目前我国云南昆明很多污水处理厂已经使用了该技术, 并收获了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 其中TIN的清除率达到50%以上, 而IP的清除率高达87%以上。

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改进后对水质提升效果评价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综合性较强, 涉及范围广泛, 我国应该在科研、生产以及管理上不断改进技术, 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效率。污水处理新技术改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改善分离技术, 可以对传统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改进, 采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技术, 将高效气浮技术和新型重力沉淀技术运用进来, 从而提高污水分离效率。 (2) 改进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针对这两项技术的改进要使用微孔曝气技术, 包括A/O工艺和AA/O工艺, 引进生物膜接触面氧化、表面曝气、氧化沟以及SBR等技术, 从而进一步提升水质。我国在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后, 污水处理指标显著提升, 投入进污水处理的经济费用显著降低, 有效增加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减少水污染, 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在污水处理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但是在工艺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率, 我们要不断改进技术, 借鉴国外城市污水处理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 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 加快污水处理工艺创新研发, 进而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不断推进,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尤其是水排污企业对水资源的污染是巨大的, 为了确保城市水生态环境的绿色安全, 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改善城市水质。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现状, 然后提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 最后对改进后的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水质提升效果,比较

参考文献

[1]张欢.MBR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06) :105-106.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8

调试的内容及目的: (1) 确保工艺控制参数与实际进水水质及水量相符合, 在消耗较低能源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水质;制定合理的工艺控制规程, 用来指导并规范日常运行。 (2) 进行带负荷试车, 及时解决会对连续运行产生影响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养活性污泥, 对所需微生物积累的量施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4) 施行活性污泥驯化、挑选、去除不适应水质情况的微生物,只留下与水质情况符合的微生物。

2 调试方法

2.1 准备工作

进行污水工艺调试之前首先要做好人员及其他相关的准备工作。要准备仪表、自控、设备、化验、工艺等掌握各项专业的技术人员各一人,并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 在人员的安排上可以根据岗位来进行设置。在开始工艺调试之前必须获得工艺设计说明及图文、仪表、自控及设施说明书等材料。对工艺调试所使用的各项设备的相关尺寸、标高等要进行严密的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的要求, 保持管道及构筑物的畅通。准备维护、维修及容易损坏的部件,确保控制体系及仪表运行正常。工艺调试要检查设备的性能、闸阀或开关是否能够正常启用。配备齐全的化验室器皿、仪器、药物, 以便及时施行水质分析。确保供电正常,并在工艺调试之前准备絮凝剂。

2.2 带负荷试车

进行带负电荷试车时,首先要启动污水处理的设备、闸阀及阀门, 通过进水泵来施行送水, 再结合各个构筑物获得进水的相关情况, 在污水调试工艺的流程要求下,把握时机启动与其相关的设备。在进行带负电荷试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1) 按照正规程序来制定设备的合理操作规则及流程。 (2) 对在试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采用高效的方法及时解决。 (3) 运用容积的方法来核对回流、进出水或剩余污泥流量,并计量结果的准确率, 结合所有的仪表来确定进水的质量, 观测水流的速度, 设备的电流、转速、电压及功率,并做好实时的记录。 (4) 确保进线的总电流情况达到预期的标准, 变配电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自控系统、仪器或仪表等设备都能在设计的要求之内顺利完成工作,不出现异常情况。

2.3 活性污泥培养

1)间歇培养方式:间歇式与连续式是培养活性污泥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指在单位时间里, 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处理系统中获得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曝气、沉淀、进水、撇除上清液都是属于间歇培养方式的构成部分,其内涵就是指对这4个部分进行循环性的培养。间歇培养方式必须要在进水量大而且可以满足持续运行需求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在施行间歇培养方式时,微生物不仅需要较长的驯化时间, 发生积累的周期很长, 而且操作的工作量特别大。在操作时首先在同一时间内打开格栅机、进水泵和沉砂池, 在水充满生物池之后开始进入到曝气的阶段, 在曝气的时候可以停止进水。曝气过程一直延续到SS、COD小于进水时为止, 在2小时的沉淀之后撇除上清液并再次进水。

2)连续培养方式:连续进水及出水是连续培养方式显著的特征,这种活性污泥培养的方式必须要在丰富的水资源条件下进行。连续培养方式具有驯化及培养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较短的特点,这种培养方式要求每日的进水量最少要超过24小时之内一台进水泵的水量。在实际操作时首先要在水量得到确定的情况下,来打开适宜组数的生物池及相应台数的进水泵, 沉砂池、外回流泵、格栅机及二沉池都要打开, 而且外回流泵的回流量一定要保证超过100%。生物池的平均流速要高于0.3 m/s, 进行曝气区域的氧气溶解量要超过2 mg/L, 并且要保证持续运行。每一天都要对控制参数及所有水质指标进行观测记录,sv%超过10%是成功培养活性污泥的最低指标, sv%超过10%时的出水SS、BOD5、COD等都将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

2.4 活性污泥驯化

挑选并去除不适应水质情况的微生物,只留下与水质情况相契合的微生物是进行驯化的根本目的。在具备脱氮除磷能力的污水处理工艺中, 可以运用驯化来把反硝化菌、聚磷菌及硝化菌转换成为具有优势的菌群。活性污泥的驯化首先要保持工艺能在正常情况下运转, 然后对工艺控制参数施行严格的监控及把握。监控的内容包括:缺氧池的DO要保持在0.5 mg/L之下, 厌氧池保持在0.1mg/L之下, 好氧池则保持在2~3 mg/L之间,另外,好氧池的曝气时段不要超过5个小时, 外回流的参数比要在50%~100%之间, 内回流比则在200%~300%之间, 剩余泥量占日产污泥的30%~50%的部分都应该被排除。活性污泥的驯化必须要在各项出水指标满足设计的要求之后,才可以停止对进出水质量的检测及观察。

2.5 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运行的污水水质情况与预期设计的要求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而工艺控制参数的核查及确定又必须在水质条件及预测的水量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 要确保在实际水质及水量的相关情况下选择科学合理的工艺控制参数, 这样才能在获得较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保证出水水质的达标及污水厂的正常进行。二沉池泥面高度、污泥回流比R、污泥浓度MLVSS、沉砂池排砂周期、污泥龄SRT、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生物池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进水泵房控制水位、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和日排放量等都需要核查及确定的工艺参数, 污泥浓度MLVSS及进水水位的相关情况是消耗能源的决定性因素, 污泥龄SRT和溶解氧DO则是获得较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关键点。将日集砂容积和排砂量体积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排砂周期。进水泵房的水位需在高水位下运行,而且要确保进水系统不会发生溢流状况。缺氧池反硝化、厌氧池放磷、好氧池吸磷及硝化等情况会对生物池ORP及DO产生巨大影响, 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好氧池DO应在2~3 mg/L的范围之间, 缺氧池DO要低于0.5 mg/L, 厌氧池DO则低于0.1mg/L;好氧池ORP应超过40mv,缺氧池ORP在-100MV左右徘徊, 厌氧池ORP则应低于-250 m V。观测二沉池中污泥的停留时间及磷的释放情况可得知回流比R的大小, 80%左右的大小是比较合适的。在设计水质的要求及在脱氮除磷工艺中,污泥龄SRT应考虑控制在8天时间左右,而污泥浓度MLVSS应在0.12 kg BOD5/ (kg MLVSS*d) 范围左后。

2.6 工艺控制规程

工艺控制规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维护或维修的设施及方式。要在工艺参数得到确定之后才能进行工艺控制规程的编制。 (2) 污水工艺调制设施及设备的运行形式。 (3) 各构筑物的相关要求及情况。 (4) 工艺的具体调整措施。 (5) 各构筑物在运行时的标准控制参数。工艺控制规程不仅是运行工艺的根本依据及要求,而且是实际运行生产的指导精神。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污水工艺调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对进水的水质情况施行严格监督及控制,特别是ph的监控,如果出现超出标准要求的情况应结合各方面来选择适宜的措施, 来确保培菌工作的成功。 (2) 要谨慎观测自来水压力及水量情况, 因为进行调试所使用到的一些污泥脱水仪器化验室等设备,对自来水压力和水量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些设备及仪器只有在要求的指标范围内才可以使用。一般情况下污水厂都位于郊区,获得的水来自自来水管网末梢,其水压或水量都比较小。所以, 在进行污水工艺调试时要使用适宜的装置来满足提高水量水压的要求。 (3) 在进行污水工艺调试之前,要检查并清理所有管道设施或水下设备中的杂物,消除在通水之后设备管道发生堵塞或水下设备需要维修等安全隐患。 (4) 在培养菌群的初级阶段, 要充分掌握溶解氧的情况,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消泡措施来解决曝气池中出现的大量白色泡沫。曝气池中出现大量白色泡沫是在培养菌群初级阶段都会存在的情况,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堆积到2~3 m高, 对仪器仪表及走道产生污染。

4 结语

工艺调试需要在具备充足的资源及有专业污水处理知识的人员条件下进行,具备专业团队的机构或长期运行经验的人员可以获得更好的实施效果。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工艺调试问题的重视力度,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其进行专项规划及控制,在拥有足够资金的条件下,确保污水工艺调试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蒋文, 杨春梅, 贾娜.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调试方法简述[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5) .

[2]常江, 崔利军, 杨云龙.城市污水厂CAST工艺的调试运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4) .

[3]马玲.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调试方法简述[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4]林丽荣, 刘新.关于污水处理工艺调试几点方法[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8) .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9

1 我国城镇污泥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污泥处理处置, 就是通过某种自然或人工的方式, 使污泥得到再利用或以不损害环境的形式重新返回自然。污泥处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污泥的减量、稳定、无害, 避免对环境二次污染;同时, 对污泥中的有机质、营养元素进行资源回收并合理利用。

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行业起步较晚。受投资、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 多数污水处理厂在污水污泥的净化过程中往往“重水轻泥”[1], 在投资和建设之对污泥产量预见不足, 污泥处置重视不足, 污泥及污泥产品的最终去向认识不足, 污泥处理仅实现了污泥的初步减容。加之, 污泥处置最终技术路线不明确, 投资成本和运行资金并不足以满足污泥处置的要求, 相关的规范要求不健全和约束性指标考核不到位, 导致建设和运行单位在污泥处置方面缺少积极性, 使污泥处置设施形同虚设。大量污泥的堆积, 严重影响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维护, 造成了污水处理厂与污泥处置之间的恶性循环, 甚至使部分污水处理厂面临“停摆”的风险。同时, 堆积的污泥中混杂的污水、病原体、腐殖质等对周边水源、生态环境又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艺

2.1 焚烧

污泥焚烧就是将脱水污泥直接送入焚烧炉中焚烧。污泥中的全部有机质、病原体、腐殖质等经过量空气充分燃烧氧化, 热解并被彻底破坏。焚烧的优点是设备占地面积小、处理速度快, 不需要长期储存, 减容显著, 减轻了后续处置负担, 缓解了环境压力。焚烧后的产品可直接或经重金属螯合剂处理后填埋, 也可经检测试验合格后用作建材或铺路等。但污泥焚烧设备投资大、处理费用高, 污泥焚烧质量不易控制, 同时污泥中的有机物燃烧易产生二恶英等剧毒物质, 对污泥焚烧的推广应用形成限制。

2.2 填埋

污泥填埋分为混合填埋和单独填埋, 目前, 我国污泥填埋以混合填埋为主。污泥填埋易操作, 成本低, 容量大, 成效显著。经脱水消化填埋后的污泥有机物含量减少, 固化率增加, 减小了对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同时, 填埋将污泥与周围环境隔绝,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污泥堆积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的隐患, 提振了公众对环境健康的安全感[2]。

污泥混合填埋要求污泥本身的土力学性质达标且填埋后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但现阶段采用普通工艺脱水率低, 必须加入石灰等填充剂才能填埋, 但加入填埋剂增加了填埋成本, 缩短了填埋场的寿命。单独污泥填埋厂投资大、占地广、渗滤液处理困难, 并可能影响地下水质, 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隐患。

2.3 制肥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大量微量营养元素, 污泥制肥就是利用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菌对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降解并转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类腐殖质, 实现污泥中有益元素的再利用, 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肥料使用的警惕性和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污泥制肥的使用面受到了限制, 同时, 出于对污泥中重金属离子、有毒有害动植物病菌难以去除等方面的顾虑, 该处置方式的推广受限。

2.4 干化

污泥干化技术是指利用热能来使污泥中的水分汽化, 并将产生的蒸汽排出。干化可以使污泥大幅度缩减体积和质量, 便于运输和处置。污泥经干化进行了巴氏消毒, 基本消除了病原体, 干燥污泥性状安全卫生。干燥后的污泥可作为肥料、土壤改良剂、燃料或建材化工原料等。但干化处理工艺技术上还有待改良, 能耗高、设备复杂、成本及运行费用高、减量化也不彻底, 而且, 还要对蒸发物采取冷凝、除臭等措施, 综合成本较高。干化后的污泥或送去焚烧或用作肥料, 仍然存在出路问题, 一般使用较少。

3 污泥处置中的资源整合再利用

3.1 有机复合肥

城市污泥有机质成分含量较高, 同时富含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是制造有机复合肥的理想来源[3]。工艺是将污泥经高温烘干, 以杀灭病菌、虫卵及有害菌, 接入有益菌培养, 消除污泥中的臭味, 保存污泥中的有机成分, 添加营养元素添加氮、磷、钾等有效成分, 经造粒、低温烘干, 制成具有生物活性、全营养、无公害的有机复合肥。将污泥制成有机复合肥, 可使污水处理厂省去污泥填埋或焚烧的费用, 节约占地, 杜绝污泥焚烧或填埋对大气、水源造成的二次污染,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为污水处理厂、设备生产厂家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减少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又提升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推动了农业生产。

3.2 沼气

将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当前, 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公众生活中的切肤之痛。将污泥净化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使用, 不仅可以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 同时, 也是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一种有益探索。我国目前在北京市、天津市的部分污水处理厂已经实现了将沼气用于搅拌池的搅拌和发电, 实现了热电联供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 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 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

4 污泥处置工艺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4.1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关系

污泥处理是污泥处置的前提, 污泥处置是污泥处理的后续, 两者共同完成对污泥的减量无害化处理。污泥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污泥处置的效果。

目前, 我国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脱水[4]的方式处理污泥, 但往往污泥的含水率较高。高含水率不仅增加了污泥在装卸、运输中的困难, 同时, 运输沿线也要忍受污泥运输中散发的恶臭、病菌的传播等威胁, 后续处置颇为不易。含水率高污泥不易堆肥;填埋容易损害填埋场的稳定, 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不易燃烧。

因此, 为尽量避免二次污染, 努力实现减量无害化的最终目标, 将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总结如下:

(1) 污泥消化稳定, 污水处理厂避免采用好氧低负荷处理工艺。 (2) 污泥填埋, 污水处理厂避免采用污泥产量较多的高负荷污水处理工艺。 (3) 污泥焚烧, 污水处理厂避免采用低负荷和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后处理工艺。

4.2 污泥处置的土地利用

为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农用污泥的安全性, 我们建议对污泥使用作如下考虑:

(1)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和处置的直接责任人, 应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农用污泥的安全性、可操作性负责, 具体责任应明确到人。农用污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但同时事关公众健康, 笔者建议应将污泥农用与其他形式的污泥利用区别对待, 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准入门槛, 不仅可以消除公众对污泥农用的戒心, 同时, 利于污泥农用的推广。重视污泥在林业、绿化、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 加强对污泥使用场地及周边环境的监测保护, 严防因污泥使用而形成的二次污染。

4.3 污泥处置的费用

污泥处置设施设备昂贵, 市场机制不成熟, 门槛高, 经济效益层面的投入产出比低, 导致我国目前的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有待开发。污泥处理处置离不开政策上的扶持和经济上的投入, 政策上的扶持立法必不可缺, 相关部门也可出台相关的污泥处置奖罚政策。对经济上的投入, 可在污水处理费征收中适量加入污泥处理费, 不足部分可通过财政或向社会募捐的形式多渠道加以解决。污泥处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决不可因当前的经济投入就畏首畏尾, 逡巡不前, 一旦污水处理厂因污泥处理成本而影响到其正常运行, 不仅是更大的资金浪费, 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更不可估量[5]。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污泥处理的重要性, 多方位、多角度, 合理规划, 统筹兼顾, 以期缓解和治理好我国的污泥污染问题。

5 新技术在污泥处置中的应用

5.1 添加菌剂减量技术

为充分实现污泥处理的减量化目标, 考虑到微生物在有机质中的降解作用, 通过在污泥中添加复合菌剂, 以实现在污泥中的微生物强化、促进酶的新陈代谢分解、生物降解等作用, 调节优化微生物群落组成, 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处理[6]。

5.2 延时曝气减量技术

该技术通过延长曝气时间, 通常达1~3天, 将微生物的生长控制在内源代谢阶段, 从而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处理。机理是使污泥较长时间处于内源代谢阶段, 消耗的是微生物自身合成的细胞物质, 有机物转变为CO2, 实现污泥减量。

5.3 水热干化污泥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在污泥浓缩后, 通过水热干化破碎污泥中的细胞质, 使污泥脱水的比例大大提高。同时, 灭菌并分解了有机物, 并可以回收生物质能[7], 实现了减量、无害和资源化, 同时, 又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能耗。

6 结论及展望

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起步较晚, 市场巨大, 情况复杂, 任务繁巨。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污泥处置必将会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我国污泥处置技术尚不成熟, 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发挥科技力量, 积极进行新技术开发和利用, 显得势在必行;同时, 积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性作用、鼓励扶持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将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污泥处置行业倾斜, 让全社会看到污泥处置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就一定能控制、缓解并最终消除我国的污泥污染。

参考文献

[1]戴晓虎.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思考[J].给水排水, 2012, 2 (38) .

[2]余杰, 等.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 2007, 1.

[3]王昭君, 等.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及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9.

[4]贾建青.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艺选择探讨[J].2011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

[5]鲍立新, 等.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12, 7.

[6]康晓鹍, 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资源化利用[J].中国沼气, 2009, 2 (27) .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量,经验公式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耗通常包括电能、燃料及药剂等方面, 其中电耗占总能耗的60%~90%, 而约50%的电耗用于生化反应器供氧, 因此降低供氧电耗是污水处理过程节能降耗的一个重点[1]。

在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中, 生化反应器曝气量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其取值直接影响到曝气装置的造价以及供氧的动力费用, 因此曝气量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与工艺原理

1.1 工艺流程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因曝气时间短, 又称短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而处理程度低, 故又称强化一级处理或一级半处理法[2]。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由格栅、沉砂池、生化反应器、沉淀池、污泥浓缩池、鼓风机房、加氯间、消毒接触池、污泥干化场等组成。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如表1所示。

1.2 工艺原理

从城市排水管网来的污水, 经过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装置去除漂浮物和一部分悬浮物后, 进入到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器中, 同时从二次沉淀池连续回流的活性污泥, 作为接种污泥, 也于此同时进入生化反应器, 而从鼓风机房送来的压缩空气, 通过安装在生化反应器底部的微孔曝气器, 以微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 其作用除向污水充氧外, 还使生化反应器内的污水、活性污泥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 形成混合液。经过活性污泥净化过的混合液由生化反应器的另一端流出进入二次沉淀池, 在二次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 活性污泥通过沉淀与污水分离, 澄清后的污水排出, 与消毒剂混合流入消毒接触池, 最后排向农灌管网或贮水窖。而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由污泥回流泵抽出, 一部分回流曝气池中, 其余部分则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后, 经浓缩池浓缩后输送至污泥干化场, 污泥经干化后变成泥饼用作农家肥。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有两个主要的特点:①不设初次沉淀池, 城市排水管网中的微生物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到反应器中, 利用污水中的细菌不断对反应器进行接种;②负荷高,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的生化反应器采用的负荷, 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十几倍或几十倍, 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 其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除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外, 生物的絮凝吸附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此法加快了活性污泥增长的速率和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

2 曝气量的确定

2.1 试验条件

试验采用的污水取自庆阳市西峰区东郊城市排水干管, 试验水质如表2所示。试验工艺参数为:控制污水流量在 (200~600) m3/d, 生化反应器内水力停留时间HRT为 (20~60) min, 污泥浓度MLSS在 (1 000~4 000) mg/L之间变化, 溶解氧维持在1 mg/L左右, COD去除负荷为 (2~8) kg COD/kg MLSS·d, 泥龄为 (0.3~0.5) d, SVI值在 (20~90) mg/L之间, 试验在自然温度下进行, 温度范围为 (18~26) ℃。经过近四个月的试验,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结果见表2。

注:SCOD 为溶解性的污染物;PCOD为非溶解性 (或颗粒性) 的污染物

2.2 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曝气量的确定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 生化反应器所需的氧一般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为降解有机物提供的氧, 其与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性质和浓度有关, 与处理系统自身的特点有关。第二部分是为生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内源呼吸提供的氧, 它与反应器的负荷或泥龄有关, 并与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的数量成正比。这两部分的氧化所需要的氧量一般用下列公式计算[2]:

式 (1) 中, [O2]为生化反应器内混合液需氧量, kgO2/d;a′为系数, 微生物对有机底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 即微生物每氧化1 kg BOD所需的氧量, 取决于污水水质, 以kg计;Q (So-Se) 为每日的有机底物降解量, kg/d;b′为系数, 微生物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率, 即每千克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 决定于污泥性质与温度, 以kg计;VXv为生化反应器内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总量, kg。

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溶解性有机物和颗粒性有机物两种, 由于在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中, 不设初次沉淀池, 进水中颗粒性有机物占有很大比例, 污水在生化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短暂, 基质的去除不论以COD表示, 还是以BOD5表示, 对这两种不同性质有机物的去除的程度和机理是不一样的, 所需的氧气量也是不一样的。系统对溶解性的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 在高负荷的情况下去除率不高, 但却是耗氧的主要部分, 降解这部分有机物所需的氧量与去除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量成正比;颗粒性有机物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 由于微生物对颗粒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速度很慢, 在高负荷的情况下被絮凝吸附, 这部分有机物耗氧不多, 所需的氧量与去除污水中颗粒性有机物的量成正比。其次, 在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中, 由于反应时间很短, 泥龄较小, 生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内源呼吸所需的这部分氧量很小, 在计算中可忽略不计。

通过以上论述, 在计算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所需的氧气量时提出以下简化公式:

[O2]=AΔSCOD+PCOD (2)

式 (2) 中:O2为生化反应器混合液每天所需的标准状态下的氧量, kgO2/d, ΔSCOD为每天去除溶解性COD的量, kg/d, ΔPCOD为每天去除颗粒性COD的量, kg/d, A 为系数, 微生物去除每kg溶解性COD所需的标准状态下的氧量, kg/kg, B为系数, 微生物去除每kg颗粒性COD所需的标准状态下的氧量, kg/kg。

采用多元回归计算A和B值, 通过大量试验数据的回归拟合, 计算出A=0.642, B=0.225, 相关系数r2=0.8750, 标准误差σ=±2.69, 故得到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需氧量的经验公式为:

实际应用中, 根据要去除的有机物的量, 运用上述简化公式可计算出标准状态下所需要的氧量。

试验中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所需的氧通过鼓风机鼓入压缩空气来提供, 所需的压缩空气量 (即曝气量) 不仅决定于生化反应的需氧量, 还与空气的利用率EA值有关, 即与曝气系统的形式有关。由所选曝气设备的EA值, 通过公式:

可计算出系统标准状态下的曝气量GS (m3/h) , 即每天实际需要提供的空气用量。

3 结论

1) 由于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和颗粒性有机物去除的程度和机理不同, 提出了式 (3) 经验公式, 此公式可为今后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的工程设计及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在实际中, 利用公式 (3) 和式 (4) 即可确定高负荷活性污泥工艺生化反应器需要提供的空气用量。

参考文献

[1]杨敏, 张建强, 李亚澜.污水处理工程中节能问题的探讨.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31 (2) :22—24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篇11

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是在强酸环境中,在加热的前提条件下,在对水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的量,用氧的mg/L来对其进行表示。国标法多采用重铬酸钾作为主要的氧化剂对水样进行氧化处理,用汞盐来对氯化物的干扰进行消除,此种方法对于浓度在2000mg/L的水样处理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高氯离子的条件下,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使用此种方法耗时较长,测定值波动幅度大,工艺复杂而且污水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采用国标法还对COD进行测定,氯离子是具有干扰性的,而且干扰程度的大小与有机物浓度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高干扰越小。当COD含量较低,一般在小于100mg/L的条件下,高氯离子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严重的干扰,从而使测量结果存在明显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高氯离子对低COD测定的影响和消除进行分析,探讨高效的处理工艺,旨在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1、氯离子的干扰分析

1.1氯离子的干扰机理

在实验条件下对COD进行测定,假设氯离子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被完全氧化,从理论角度来说,每氧化1mg氯离子相应的需要消耗约0.23mg的氧,因为氧化剂被消耗的原因,必然会有正干扰产生。在使用硫酸-重铬酸钾氧化的过程中,硫酸银作为氧化的催化剂对氧化反应进行催化作用,从而使氧化反应更为彻底。水样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发生作用生成能够沉淀的氯化银,会削弱催化剂所具有的催化作用。而氯化银沉淀又受到重铬酸钾的氧化作用,是氧化剂被进一步消耗,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滴定的准确判定受到干扰,影响滴定的准确性。

1.2氯离子的干扰结果

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出水有机物含量较低,为了研究氯离子对低COD测定的干扰程度,本实验配制了氯离子含量不同的溶液,配制COD含量为50mg/L的溶液采用重铬酸钾法对氯离子溶液进行逐一的试验检测。按照污水处理厂日常的水样测定工艺,分别采用高浓度重铬酸钾(0.250mol/L)溶液和低浓度重铬酸钾(0.025mol/L)溶液,对配制的水样逐一进行测定。

从测定结果来看,在采用高浓度重铬酸钾进行测量时,氯离子含量在1000mg/L的低氯离子溶液的测定结果存在较小的误差,相对准确度更高。但是在高氯离子含量的情况下,即氯离子含量在1000mg/L以上时,虽然已经对水样进行了稀释处理并使用了HgSO4掩蔽,但是测定结果仍然存在明显的误差,而氯离子含量越高,误差也相应的增大。在采用低浓度重铬酸钾进行测量时,与高浓度重铬酸钾的测定结果相比,低浓度重铬酸钾测定结果更为准确,与实际值误差小,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测定结果仍然处于偏高的状态。因此,如何消除高氯离子的干扰作用,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2、测定方法的确定

考虑到污水处理厂有限的实验条件,以及方法推广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在方法的选择和确定方面,本着简单易行的原则,既要便于操作,又具有经济性,同时又要提高测定的准确性。从目前来看,多采用汞盐法、低浓度氧化剂法、标准曲线校正法等方法对氯离子的干扰作用进行消除。相对来说,标准曲线校正法检测设备更为简单,也更易于操作,而且不需要使用汞盐和银盐,经济性更高。采用此种方法在测定COD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氯离子进行掩蔽,将该COD含量扣除氯离子校正值后,即得到最终的COD值。需要注意的是,在测定的过程中,氯离子与硫酸银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会使催化作用降低,而且会对滴定的准确性造成干扰,在此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在硫酸一重铬酸钾氧化体系的氧化过程中,开始30分钟内暂时不添加硫酸银,使重铬酸钾氧化氯离子。待氯离子成为氯气挥发后再将硫酸银加入,使绝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再从测得的COD总量表观值中将氯离子校正值扣除,即可得到真实的COD值。

3、结果与检验

3.1氯离子标准曲线

取总量同为20ml的多瓶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含量不同,逐一向溶液中加入重铬酸钾溶液10ml,再逐一加入浓硫酸30ml,然后加热回流30分钟,对不同氯离子含量下的COD表观值进行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种方法浓硫酸的加入顺利为,先加入15ml,加热30分钟后再加入浓度为20g/L的硫酸-硫酸银15ml,这样可有效的防止硫酸银在硫酸一重铬酸钾溶液中消解的过程中发生爆沸,而且能够与国标法规定的催化剂浓度保持一致性。用得到的COD总量值减掉氯离子校正值,得到的结果即为COD测定值。从实验结果可知,氯离子含量与表观COD测定值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3.2准确度的检验

通过上面的测定方法,对总量相同而氯离子含量不同的标准溶液中的COD进行测定,得到COD测定的真实值,对COD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此种方法对于高氯离子低COD含量的测定准确性良好,而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同时使用此种方法无需使用硫酸汞,有效的防止了硫酸汞的毒害作用,使检测更加清洁,更加安全。通过在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投入使用,采用此种方法对出口水样进行COD测定得到的测定值与环保部门的测定结果保持一致,表明此种方法可有效的减少测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准确度更高。

4、结论

对高氯离子低COD的水样在常用的硫酸-重铬酸钾氧化体系的氧化过程中,虽然已经加入硫酸汞用以对氯离子进行掩蔽,但是COD测定值仍然具有明显的误差,而且氯离子浓度越高,误差就越大。本文提出的方法采用先使用重铬酸钾对大部分的氯离子进行氧化作用,当氯气跑掉后再加入硫酸银来对有机物发挥氧化作用,从测定的COD表观值中扣除氯离子校正值,可得到COD真实值。由此得到的COD测定值准确度更高,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探讨 篇12

1.1 生活垃圾污染

生活垃圾污染产生的污水主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出来的。它是从住户、饭店、宾馆、机关、学校、工厂等生活设施中, 厨房、卫生间或者浴室正常使用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泥沙、油脂、皂液、果核、纸屑和事物屑、病菌、杂物和粪便排泄物等。按照物质的化学性质, 这些污水成分主要可以分成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通常有机物的比重相对较多, 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其余为无机物。按照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可分为胶体物质、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相对于工业排出的废水而言水质一般比较稳定, 浓度也比较低, 在使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情况下, 处理效果比较显著。

1.2 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废水是从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排出的水, 主要的来源渠道是工业厂房的生产车间或者厂矿。基于工厂的生产产品不同, 在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设备的用水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工业废水的性质也是千差万别。和生活中产生的废水相比, 工业废水水质差异很大, 在浓度和毒性方面, 都比生活污水要高很多, 仅仅通过一种通用技术或者工艺进行治理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理效果。另外, 工业废水在排除之前要经过厂内的处理, 达到一定净化程度才可进行排放。

1.3 城市径流污水

城市径流污水是通过下水道所收集, 主要是城市融雪、降雨水的混合水, 由于每座城市的自然条件不同, 水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水量也有所不同。和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相比, 城市径流污水相对比较纯净, 主要杂质为泥沙、树叶等, 处理起来相对简单。

2 城市污水的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分为两个级别, 有些污染较严重的地域还可能存在三级处理。

2.1 城市污水一级处理

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相对比较粗糙, 技术手段相对比较简单, 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和部分处于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另外还要负责调解废水的PH值, 将废水的腐化程度大大降低, 为后续处理工艺负荷打下基础。

污水一般经过一级处理之后, 还远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所以通常把一级处理当成预处理, 以二级处理作为主体, 必要时还要辅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方式有很多, 比较常用的有:

(1) 过滤法。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悬浮状态污染物进行隔离, 常用设备为格栅和筛网。格栅主要用于截留污水中大于栅条间隙的漂浮物, 一般布置在污水处理厂或泵站的进水口。筛网的网孔较小, 主要用以滤除废水中的纤维、纸浆等细小悬浮物。

(2) 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沉降分离水中呈现漂浮状的较大污染物。方法简单可行, 分离效果较好, 主要在沉砂池和沉淀池中完成。

(3) 上浮法。用于清除污水中漂浮的污染物, 通过投加药剂、加压溶气等措施使一些污染物上浮得到有效的去除。在一级处理工艺中, 上浮法主要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油类杂质。污水中油粒很小, 甚至呈乳化状态时, 则需用加压溶气或投加混凝剂等措施, 使油粒凝集浮升, 然后撇除。整个过程在隔油池中完成。

2.2 城市污水二级处理

有机物在经过一级的处理之后, 将进入二级处理阶段, 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清楚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 使得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 污水的二级处理主体工艺都是依靠生物处理来完成的, 因此在城市污水的处理当中, 说到二级处理, 首先就会把它和生物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污水在经过了过滤、沉砂、沉淀等一系列的一级处理之后, 虽然已经处去了悬浮物和可观的生化需氧量, 但对于污水中呈现溶解状态或者胶体状态的有机物、氧化物、硫化物等有毒物质, 和排放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可见二级处理的重要程度。

二级处理工艺按照生化需氧量的去除程度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完全的二级处理, 可以去除生化需氧量百分之七十左右, 主要采用高负荷生物过滤池等设施。另外一类属于完全的二级处理, 可以除去生化需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通常使用活性污泥法效果比较好, 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通常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近年来, 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和采用化学和物理处理法作为二级处理的主体工艺, 虽然效果不太显著, 但是预期随着这些方法随着化学药剂品种的不断增加, 处理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善, 将会值得推广和关注。另外二级处理对保护环境的贡献也不容小视, 随着污水量的不断增加, 水资源也日益紧张, 需要获取更高质量的污水处理技术, 才能够满足使用和净化要求, 有效的保护水资源。

3 几种典型的工艺流程

氧化沟工艺是基于活性泥法的一种变形, 池体形状较长, 因而得名氧化沟。按照构造形式可分为卡罗塞式、奥巴尔式、交替工作式和曝气沉淀一体式。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 由于池体狭长, 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 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 排泥量少;污泥龄长, 具有脱氮的功能。

在技术流程当中, 生物固体在去除生化需氧量方面平均停留时间在五到八天, 硝化反应时间应该十到三十天, 水力停留时间在二十小时以上。污泥回流比为50%~150%;混合液在渠内的流速为0.4m/s~0.5m/s;沟底流速为0.3m/s。

A/O法即“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 流程如下: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生物膜法工艺, 它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主要特征是在池内设置的填充材料, 通过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 使得池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 这样就能够使得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 填补接触不均的缺陷。这种方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提供, 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 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 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 与此同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 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SBR法早在1914年就被发明出来。工艺的过程特点是按照时序来完成, 操作过程分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五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以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出水质量与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变化。对于SBR反应器来说, 只是时序控制, 无空间控制障碍, 灵活性很强。

4 城市污水控制和防治

4.1 加强环保宣传

尽管当今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已经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多停留在思想上, 在行动上, 特别是水资源的保护上做的还不够好, 应该加强对于这方面的宣传。

4.2 对污水进行治理, 减污减排

在污水的处理方面, 开发新的物理和化学技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仅要在技术手段上取得突破, 还要在污水治理效果方面也有更高层面的要求。另外还应该对减污减排方面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措施, 在人们自觉意识的基础上, 加以强制的约束。

4.3 集中处理, 降低成本

目前来看, 污水的处理根本上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成本过高, 影响了在技术方面的投入, 以至于得不到改善。对于城市水处理来讲, 应该通过渠道达到集中处理的目的, 这样不仅节约在投建方面的成本, 在日后使用过程中也可节约客观的相关费用。

5 结语

上一篇:具体制作下一篇:档案的异地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