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2024-08-21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共4篇)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篇1

襄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29号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5月13日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23日起施行。

市长 别必雄 2013年5月23日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确保市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治理水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313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含襄州区,下同)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市建委负责本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申报、征收和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按照市建委的要求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市物价局依照管理权限,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制定及监督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审核、拨付、监督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监测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组织实施水资源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协助代征单位进行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

第四条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城市排水管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1—

本办法所称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是指收集、接纳、处理、输送城市污水的设施的总称。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污水的管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装置和处置污泥的相关设施及专门用于污水处理的专用河道、水库、湖泊等。

城市排水管网是指汇集和排放城市污水、雨水的管道、沟(河)渠、泵站等设施所形成的网络系统。

第五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由市物价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排水管网的成本、利润、税金以及单位、个人的承受能力制定,按照城市供水价格管理权限审批。

当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不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时,可以申请调整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第六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按照用水量按月计征。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其用水量按照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使用自备水源、已安装水表的,其用水量按照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未安装水表的,其用水量按照取水设施每日运转24小时的最大流量计算。建筑施工等临时抽排城市地下水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城市排水管网的,按照规定纳入计征范围。

第七条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建委委托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在收取水费时一并代征,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对代征情况实施监督。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代征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应当单独核算,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

使用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征收。

市水利局对申请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严格审核,从严控制,报经市政府同意后方可批准;同时,应将审批情况及时向市建委进行通报。

第八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不得免缴。确有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的,可向市建委申请缓缴,同时报市财政局备案,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第九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实行计划管理,市建委应会同市财政局于每年2月底以前下达当年征收计划。

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代征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计划,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每年的实际售水量合理确定,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应与其实际售水量同比例足额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2—

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计划,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根据自备水源每年实际用水量合理确定,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和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第十条 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按实际征收总额4%的比例支付代征手续费,用于代征单位代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发生的有关费用。

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物价局等有关部门,对上一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核,根据征收计划完成情况对代征单位予以奖惩。具体奖惩办法由市建委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纳入市级财政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全额缴入市级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运行、维护,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市建委应在本部门官方网站或相关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水处理费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市建委和市物价局,根据市环保局和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提供的水质排放监测报告和污水处理量,以及市物价局核定的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按规定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支付城市污水处理费用。

第十三条 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水,未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不得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拨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并由环保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用不足以维护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经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五条 不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的,代征单位应及时将拒缴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提交市建委,由市建委按照《湖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擅自改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由市物价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依法查处。

第十七条 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一)截留、挤占、挪用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二)擅自批准减缴、免缴、缓缴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三)对违法行为不依法处理的;

(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建委负责解释。市建委应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办法施行过程中,国家和省出台新规定的,按照新规定执行。

—4—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篇2

《辽宁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业经2009年6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5号

《辽宁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业经2009年6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陈政高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

辽宁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保障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高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

市、县(含县级市,下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称市、县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

财政、价格、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污水的管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装置和处置污泥的相关设施及用于污水处理的专用河道、水库、湖泊等)及排水管网(指汇集和排放城市污水、雨水的管道、沟河渠、泵站等设施所形成的网络系统)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均应依照本办法规定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后,对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排水管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不再征收污水排污费和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

第五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实行政府定价。其具体征收标准,由市价格部门会同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排水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和企业、居民的承受能力等提出意见,并按规定举行听证后,报省价格、财政部门批准。

第六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按照用水量按月计征。?

用水量按下列方式计算:?

(一)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其用水量按照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未安装水表或水表损坏的,按技术推定法(单位时间管径流量×时间)核定水量。?

(二)使用自备水源(含自备井和在江、河、湖、泊取水)的单位,已安装水表的,其用水量按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未安装水表的,按照水泵铭牌流量每日运转24小时计算水量。?

(三)对产品以水为主要原料的企业,按用水量的80%在产品生产地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四)对未安装水表的建筑施工用水,按照批准后的施工图建筑面积核定用水量。对建筑施工临时排水,根据水表显示的量值或水泵铭牌流量每日运转24小时计算水量。?

(五)自建污水处理厂和排水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其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的,直接向江、河、湖、海等水体排放,不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排水管网排放,按规定标准的50%至70%缴纳。

第七条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县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公共供水企业在收取水费时一并收取;使用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县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征收部门,根据水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自备水源用户及用水量征收。

第八条 排水户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排放污水,应当向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许可手续。

第九条 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污水处理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排水监测站点的监督管理,监测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的污水水质,确保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安全运行。

第十条 禁止用水单位和个人在城市排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将污水直接向江、河、湖、海等水体排放,规避交纳污水处理费。

第十一条 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应当全额缴入同级国库,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除国家和省明确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减免城市污水处理费。?

城市污水处理费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十二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公共供水企业代征的,同公共供水企业实行一张票据;由其他部门代征的,使用由省财政部门确定的票据。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阻挠征收管理人员依法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第十四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专项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排水管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十五条 市、县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使用计划,财政部门按照规定核拨。

第十六条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不得谎报实际运行数据或者编造虚假数据,骗取污水处理费。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未按照规定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对从事经营活动的排污者,并处应缴费额的1至3倍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对其他排污者,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未办理城市排水许可手续,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由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在城市排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将污水排入江、河、湖、海等水体,规避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的,由市、县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谎报实际运行数据或者编造虚假数据,骗取污水处理费的,由市、县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追缴骗取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并处骗取款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罚款不得超过3万元;涉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城市污水处理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对有关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将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全额缴入同级国库、纳入财政预算或者有其他截留、挤占、挪用行为的;?

(二)擅自批准减缴、免缴、缓缴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三)不按规定用途使用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情形的。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篇3

第22号

《襄阳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2月16日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别必雄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襄阳市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合理利用户外广告资源,美化城市市容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9号)、《湖北省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18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直接或间接地介绍商品或服务的下列广告:

(一)利用公有、自有或他人所有的建(构)筑物、场地、空间等设置的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电子翻板装置、灯箱、实物模型、布幅、招牌以及张贴广告;

(二)利用车、船(包括各种水上漂浮物和空中飞行物)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的广告;

(三)以其他形式在户外设置、悬挂、张贴的广告。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指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鱼梁洲经济开发区、隆中风景名胜区,下同)户外广告的设置及管理活动。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市区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工作,对户外广告的设置地点、外型进行核准,并负责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组织实施本办法;各城区(开发区、风景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大队)负责对辖区内户外广告实施具体执法监管。

市工商、规划、建设、交通、质监、安监、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规划编制和设置要求

第五条 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包括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和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由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应对全市户外广告的总量和布局进行控制,确定允许或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路段、区域及规划指引。

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根据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会同市工商局按法定程序组织编制,经市规划局审批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应明确户外广告的设置地点、位置、形式、规格及色彩等具体要求。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应按原审批程

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 户外广告设置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安全规范、文明美观的原则,不得影响被依附载体的使用功能,不得影响建筑安全,不得影响消防通道。

第七条 户外广告设施应符合节能与生态环保要求,提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按住建部《城市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CJJ149-2010)执行。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一)利用交通信号设施、交通指路牌、交通标志牌、交通执勤岗设施、高架轨道隔声窗(隔声墙)、道路及桥梁防撞墙与隔声窗(隔声墙)等设置的;

(二)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的;

(三)在国家机关、文化教育场所、文物保护单位、名胜风景点和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建筑控制地带设置的;

(四)利用危房、违章建筑或可能危及建(构)筑物和设施安全设置的;

(五)利用行道树或侵占、损毁绿地设置的;

(六)利用临街建筑物、玻璃幕墙或窗户设置的;

(七)妨碍生产和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或建筑物形象的;

(八)妨碍残疾人专用设施使用的;

(九)在内环线以内设置大型高立柱广告和灯杆广告的;

(十)设置过街横幅广告的;

(十一)有悖社会公德和良好风尚或有损城市文明形象的;

(十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禁止设置的其它情形。

上述禁止性规定应在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中予以明确规定。

第九条 利用广场、市政设施等公共资源设置户外广告的,其户外广告设置权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招标、拍卖方案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会同财政、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 公共资源户外广告设置权的出让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专款专用。

第三章 申请程序

第十一条 设置户外广告应向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申请办理市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证书,未办理市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证书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第十二条 申请设置户外广告,申请人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申请表;

(二)户外广告设置人和广告主的营业执照或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经营资格证明文件;

(三)发布户外广告的场地或者设施的使用权证明;

(四)广告真实彩色环境效果图,A4大图2张、5寸小图2张(同一底版);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其中,在中心城区设置户外广告的,还应提供市规划局根据《市区广告规划导则》出具的选址意见和规划设计条件。

第十三条 申请户外广告设置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申请人向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执法局窗口提出设置申请,提交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相关材料;

(二)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执法局窗口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受理申请;不符合要求的,告知申请人进行补正;

(三)受理申请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设置场所进行现场勘察,并于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符合设置要求的,作出许可决定,核发市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证书;不符合设置要求的,作出不予许可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四)取得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证书之日起,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在三个月内完成户外广告的设置,并将验收资料与相关文件合并为户外广告设施工程档案,交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执法局窗口备案。

同时,申请人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发布户外广告的其他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及交通部门列养的乡道及其两侧建筑控制区内和高速公路及其用地范围内设置户外广告的,设置人应事先经有批准权限的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 进一步规范市区公益宣传广告设置管理,主要公共场所公益宣传广告达到广告总量的20%以上。

广告设置人、经营业主都有支持发布公益广告的义务,发布公益广告需征用广告位时应给予配合。

第十六条 因举办大型文化、旅游、体育等公益活动或商品交易会、展销会等需设置临时户外广告的,除需提交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

(一)、(二)、(三)、(五)项材料外,还需提供有关部门批准举办活动或交易会、展销会的文件及临时户外广告设置形式、范围和期限的书面说明。

第十七条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电子显示屏(牌)一般不超过六年。期满需延长设置时间的,应于期满前三十日内向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办理延期手续。期满后不再设置或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设置人应于期满之日起7日内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组织强制拆除,费用由设置人承担。

举办临时性活动,设置临时性户外广告的,应于活动结束后2日内拆除。

第十八条 户外广告许可设置期未满,因城市建设等原因确需提前拆除的,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应书面通知设置人限期拆除。因拆除造成经济损失的,由建设单位依法予以补偿。第十九条 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变更批准设置事项的,设置人应当到原审批管理部门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倒卖或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书。

第四章设计、施工及验收

第二十一条 户外广告设施应由具备相关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结合建筑整体布局、建筑物立面及周边环境要求进行设计。

户外广告设施一般采用钢结构形式,其钢结构的选型、布置和构造应便于制作、安装和维护。

户外广告设施应符合国家建(构)筑物结构荷载、防雷、防风、防火、抗震、电气等安全要求。使用电子显示装置的,应科学控制其亮度、声响等,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灯光、噪声等污染。

第二十二条 户外广告设施应由具备建筑、钢结构工程专业施工资质的企业,按设计图及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地点、时间、形式、规格、材质等要求进行,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按照原许可程序办理设置变更手续。

施工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施工安全和设施牢固。

户外广告右下方醒目位置标明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证书和户外广告登记证书的证号、设置

者、使用期限(霓虹灯广告除外)。

第二十三条 大型户外广告设施工程竣工后,应由设置人向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管理执法局窗口申请验收,由市城管局会同工商、规划等相关部门组织验收。

验收应由设置、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参与。在验收时应按《城市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测试数据和验收意见的记录并签字确认。

验收资料及提交的申请资料合并为户外广告设施工程档案(一式两套),由设置人和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分别保存。

中小型户外广告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由各城区(开发区、风景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大队)纳入日常监管范围。

第五章 检测和维护

第二十四条 户外广告设置人是户外广告设施维护、管理的责任人。

设置人在设置期内,应每年进行安全检测,以确保在使用期内的安全。未经检测合格的户外广告设施,不可继续使用。对设置期内的户外广告设施的结构进行变动后,设置人应重新进行安全检测。

设置人应加强户外广告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在可能出现恶劣气象条件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不出安全责任事故。

第二十五条 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加强日常维护管理,保证户外广告整洁、完好、美观。户外广告出现画面污损、严重褪色、字体残缺等影响市容市貌情形的,应及时维修、更新;配置夜间照明设施的,应保持照明设施功能完好;设置霓虹灯、电子显示装置、灯箱等设施的,应保持画面显示完整;出现断亮、残损的,应及时维护、更换,并在修复前停止使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规定,违法设置户外广告,由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 由于设置人的过错,导致户外广告倒塌、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设置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侮辱、殴打或阻挠户外广告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户外广告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未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决定,或者在户外广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监察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解释。门店招牌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行政管理户外广告△ 办法

抄送:市委各部门,襄阳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法院,市检察院。

------------------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篇4

海陵区、高港区人民政府,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建设局、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联合制订的《泰州市区房屋拆迁阳光操作规程》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六日

泰州市区房屋拆迁阳光操作规程

市建设局、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

第一条 为提高市区房屋拆迁工作透明度,维护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规范市区房屋拆迁工作,依据《泰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号)、《泰州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管理办法》(泰政规[2010]5号),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在本市市区国有土地和征收集体所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适用本规程。

第三条 房屋拆迁阳光操作是指房屋拆迁管理机构、拆迁人、拆迁实施(评估)单位等在房屋拆迁活动中,将房屋拆迁相关政策、工作程序及补偿安置标准等信息予以公开并接受监督的行为。

第四条 房屋拆迁阳光操作应当按照统一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依法拆迁的原则实施。

第五条 市区年度拆迁计划由拆迁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或管理委员会向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统一申报。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勘察、论证,并会同市计划管理部门拟定年度市区房屋拆迁计划,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市政府报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

第六条 对拟拆迁范围内房屋的用途、面积、权属等现状,拆迁申请人可向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申请拆迁调查。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审查同意后,发出《房屋拆迁前期调查通知》,拆迁申请人应将《房屋拆迁前期调查通知》在拆迁调查范围内予以张贴公示,直至拆迁调查工作终结。

第七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在受理房屋拆迁许可申请后,可以组织召开听证会。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应当在召开听证会前10日内在被拆迁地域范围内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5日。公告内容应包含听证组织单位、主持人、听证事项以及听证参与人的条件和产生方式。

第八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认定符合拆迁许可条件的,依法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或补偿安置通知书,并将拆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以及房屋拆迁许可中确定的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在拆迁实施现场公告直至拆迁项目完成。

第九条 较大规模拆迁项目(拆迁户数达200户及以上或拆迁建筑面积达2万㎡及以上),拆迁项目所在地的区政府或管委会应当在拆迁公告10日内组织召开拆迁动员大会,介绍拆迁项目概况,讲解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拆迁计划及拆迁方案等。拆迁人、被拆迁人、拆迁实施单位、评估单位、街道办、社区居委会或村组工作人员等应当参加拆迁动员大会。

第十条 拆迁人应当在拆迁实施前制定拆迁实施工作方案,并将拆迁工作安排、实施步骤,补偿、补助标准,拆迁工作流程,现场办公地点、作息时间,拆迁实施单位的名称、资质、地址、联系电话以及动迁工作人员姓名、照片、上岗证号等在拆迁现场予以张贴公示直至拆迁项目完成。

第十一条 拆迁人取得房屋拆迁许可后,应当与被拆迁人共同选定评估机构。双方不能共同选定的,由拆迁人向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申请确定评估机构,拆迁管理机构通过相关网站发布候选评估机构的报名通知。

第十二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泰州市选定房屋拆迁估价机构暂行办法》的规定确定项目评估机构。拆迁人应将选定的评估机构单位名称、资质、地址、联系电话及工作人员姓名、照片、执业证号在拆迁现场予以张贴公示直至拆迁项目完成。

第十三条 评估机构完成评估作业后,应当将被拆迁人的初步评估结果在拆迁现场的公示栏内张贴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房屋所有权人、房屋性质、用途、合法面积、土地使用面积、装修及附属物补偿价格。评估机构应在公示现场说明评估的方法、依据,听取拆迁当事人意见。

第十四条 公示期满后,评估机构应当向拆迁人提供委托评估范围内被拆迁房屋评估报告。拆迁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5日内,可以向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机构应当自收到书面复核申请之日起5日内给予答复。

第十五条 拆迁人应按照拆迁许可规定配备用于拆迁安置、过渡和周转的房屋,并应将房屋的户型、位置、面积在现场公示。拆迁安置房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 拆迁人可根据本区域内拆迁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提前搬迁奖励措施,明确奖励标准、奖励期限和奖励档次。根据序时进度拆迁人应将具体奖励情况在现场公示栏内分批予以公示,公示时限不少于30日。

第十七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拆迁人应提供《泰州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泰州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等示范文本,示范文本应当在拆迁现场公示。

第十八条 拆迁人依据签订的补偿安置协议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并将各户补偿安置的方式,货币补偿总额,安置房面积、价格、楼幢室号,奖励金额,困难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状况、享受补助标准在拆迁现场公示栏予以公示,公示时限直至拆迁项目完成。

第十九条 拆迁人应当加强拆迁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在现场公示,明确专人负责拆除施工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 拆迁人是处理信访事项的第一责任人,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当认真调查,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拆迁人、拆迁实施单位应当做好拆迁信访处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拆迁人完成拆迁许可(拆迁补偿安置通知书)确定的补偿安置工作后一个月内提交《房屋拆迁工程竣工报告》报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备案。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进行审核并在网上公示项目拆迁情况。

第二十二条 拆迁管理机构、拆迁人、拆迁实施单位等公示责任主体,依照本规程进行公示时应当采取摄影、摄像、公证等方式进行留存,以备调用。

第二十三条 拆迁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单位等公示责任主体不依照本规程进行公示的,由拆迁管理机构记入年度不良信用2次;不按照要求公示的,记入年度不良信用1次。

第二十四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注重行政效率,在拆迁现场公开投诉信箱、举报电话,加强行政监管。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考编内容下一篇:新员工入职通知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