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管理系统

2024-07-27

路面管理系统(精选12篇)

路面管理系统 篇1

目前,公路路面养护已成为公路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养护费用也成为各地管理部门的主要支出。从全国情况来看,尽管公路中的绝大部分是近十来年建成的,但由于材料、交通和气候条件以及使用年限等原因引起的路面破坏速度已经越来越快。就已建成的这些公路来看,各种病害仍比较严重,有些路段的损害甚至已严重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及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从经济方面来看,根据各省的公路里程长短,尽管每年的养护费从几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但仍然不能满足较大规模的修补需要。由于路面养护需要巨额经费,因而有必要研究并着手解决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科学性问题,它包括路面养护手段、方法及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等。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海量信息数据库的实时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成为可能。同时,为保障公路交通畅通,提高公路服务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公路养护的科技含量,实现公路养护的科学决策,探索公路预养护方法,提高养护效率,也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公路养护现状的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1 道路检测原始数据分析

(1)工程基本信息。记录道路的基本信息,包括道路名称、道路产权归属、数据采集单位、数据采集负责人、天气状况等信息。

(2)GPS定位数据。由安装在检测车上的GPS接收端接收GPS数据,包括GPS经纬度坐标、GPS时间、质量因子、可使用的卫星数等信息。GPS数据在整个系统中主要是用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定位的。

(3)车轮编码器定位信息。车轮编码器记录检测车的行驶位置,也是起定位作用的。把GPS定位数据和车轮编码器数据两种坐标结合起来定位会弥补各自定位的误差,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

(4)平整度数据、平整度百米结果文件数据。记录具体时刻、具体行驶位置的左轮轨迹百米平整度和右轮轨迹百米平整度,它对路面是否平整的标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5)车辙数据。该数据主要用于计算路面上大的拥包、沉陷,包括左车辙横断面高度,右车辙横断面高度以及左右车辙(x,y)点序列。

(6)前方资产影象。拍摄前方各视角的影象,可把道路辅助设施管理起来,如道路两旁防护拦、高速公路受费站、绿化带、桥粱、涵洞等信息。

(7)陀螺仪数据。由于各种原因,GPS接收的信号会产生误差,有时在短时间内可能误差会很大以至产生错误。可利用陀螺仪采集到的每一具体时刻、具体里程位置的航向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横滚角速度数据对GPS数据进行修正,从而达到更精确定位的目的。

2 系统模块划分

道路检测管理系统的系统模块如图1所示。

(1)系统设置模块。设置模块利用可视化界面完成用户权限、用户级别的添加、编辑和删除,同时完成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工作环境设置、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设置、文件服务器连接设置、原始数据入库工作环境设置、数据的初始化以及其它设置。

(2)原始数据入库模块。本模块完成道路综合检测车采集的路面图像、前方道路图像、车辙数据、平整度数据以及空间定位数据的入库,并同时接受其它采集设备包括路面弯沉仪、摩擦系数测试仪等的数据的导入建库。

(3)病害处理模块。利用可视化的界面,该模块可提供自动和半自动方式来识别所采集的路面图像上的病害信息,如各种裂缝、坑槽等,并进行自动分类和相关属性赋值。同时提供编辑功能,用以修正错误的识别结果。在编辑的过程中可以对病害进行入库处理,写入到后台数据库中,用以查询、统计、决策分析和发布。

(4)路网管理模块。利用GIS平台开发路网管理模块,可以有效管理路网的空间拓扑关系。通过建立路网几何网路还可以提供对路网的网络分析功能,如路径分析、行车模拟等。

(5)业务处理模块。对生成的病害数据、GIS管理的路网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常用报表、统计数据等。

(6)辅助决策分析模块。根据病害分析情况,提供路况评价分析、养护需求分析、养护投资分析、资金优化分配、路面强度分析、行驶质量分析、抗滑性能分析、路基养护质量、路基状况分析、构造物状况分析、沿线设施状况和养护质量评定等功能,包括道路通行指数评估、道路通行安全预警、道路养护辅助决策与预算、道路养护质量评估等子模块。

3 系统流程

系统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

摘要:在介绍道路检测管理系统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数据层次和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功能模块之间的层次关系。

关键词:公路管理,道路检测,系统模块划分

参考文献

[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宋关福,钟耳顺.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J].中国图像图彩学报,1998(3).

路面管理系统 篇2

本项目路面结构设计为多层连续体,各结构层的层间污染不但会破坏路面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影响路面整体质量,施工便道路口多,路基断点,边坡防护排水与路面交叉施工等多种因素,使路面施工作业区带来泥土、油渍等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路面结构质量隐患。为了提高路面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和避免路面污染,各参建单位在交叉施工过程中应树立和提倡 “零污染”理念,采取科学合理有效地措施,确保路面施工“零污染”。

一、“零污染”控制宗旨及遵循原则

1、各参建单位在交叉施工时严格做好防污染措施,以路面“零污染”为宗旨,确保路面工程施工质量。

2、本项目遵循“谁污染谁清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污染方应立即对造成的污染进行彻底清理,否则将追究其违约责任并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二、各参建单位的职责

路面“零污染”防治措施,由总监办总体协调、路面单位主抓、路段各参建单位积极配合执行。各参建单位在交叉施工工程中应主动爱护其他单位的施工成品,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各自的防污染措施如下:

1、路基单位(1)土方运输车辆尽量避免行驶于已完成施工的路面结构层上,无法避免时,采取相应防污染措施,避免将泥土带到路面结构层上造成二次污染。

(2)加强组织管理及过程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保证各道工序有序开展,在沥青面层施工之前完成边坡防护排水,路缘石,硅芯管及路基中央分隔带填土,硬路肩填土夯实的施工,避免与路面工程发生交叉污染。当交叉施工不可避免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路面污染,不允许在已施工的路面层上拌制砂浆,堆放水泥,特殊情况拌制砂浆或堆放材料需铺设铁皮或彩条布,施工完毕对路面进行彻底清理和清扫。

(3)尽快完成沿线桥梁、明涵等结构物的搭板和过渡板施工,尽早切断污染源,若未完成施工的过渡板相邻的路面已完成施工,桥头位置必须采用土工布或干净碎石材料进行铺垫。

(4)尽快完成沿线人手孔、集水井施工,若施工位置的路面结构层已施工,则人手孔、集水井施工时开挖的土方不得直接堆积在路面上,采用土工布和彩条布铺垫后再堆积,而且铺垫面积不小于堆积面积的1.5倍,并且应及时将开挖的土方清理走。

(5)履带式钩机不得直接在已施工的路面结构层上行走,必须采用平板车运送通行,若因施工需要,钩机必须在路面结构层上作业时,必须采用轮胎式钩机,并且避免对路面造成污染和破坏。

(6)对于拌和站、停车区、服务区和互通的施工车辆无法避免与路面工程交叉施工时,必须在进出口处设置轮胎冲洗设施。(7)已完成施工的桥面应及时彻底清除杂物、泥污、浮浆等污染源,避免过往施工车辆将污染带入已施工的路面。

2、路面单位:

(1)交叉施工污染将严重影响路面工程质量,路面单位应努力保护好自己的施工成品,在施工过程中确实做好防污染措施的同时,还应成立路面“零污染”防治管理小组,监督其他参建单位,防止其他参建单位在交叉施工时对路面造成污染。

(2)对全线进出高速公路的路口进行封闭和合并,仅保留主要进出口,并对施工便道进行硬化处理,特殊情况铺设彩条布,避免将污染源带入施工现场。面层施工时,在路口设置岗亭,设专人负责核查通行车辆,并且对施工车辆核发通行证,无证车辆严禁进入施工区域,避免社会车辆对工作面造成污染。

(3)在进行施工路面的入口处设置洗车池、高压冲洗设备、洗车人员。实现入口管制,严禁非施工车辆及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车辆应通过洗车池除污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4)对已完成施工的路段有效地进行成品保护,并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路段的禁行标志和转向标志,确保车辆按规定方向行驶,以免车辆轮胎碾压造成污染,必要时在关键路段设置岗哨,派专人看管。

(5)在进行中分带回填土、回填砂、中分带绿化、缝隙式排水沟、路缘石施工时,材料在路面上堆积前应采用土工布和彩条布进行铺垫,对散落在路面上的零星砂、土等污染物,应及时清理。(6)在桥梁、明涵过渡板的台阶处,要求用相应路面结构层的混合料填筑坡道,严禁用土填筑坡道。临时伸缩缝采用路面结构层施工材料进行回填,不得采用泥土等会对路面造成污染的材料回填,并且应回填平顺,避免车辆颠簸撒落材料污染路面。

(7)及时清理中分带的施工废渣,并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不得随意将施工废料抛撒在边坡或边沟上。

(8)水稳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喷洒透层油,并进行封层施工,防止水稳表面污染。水稳层养护期间及养护到期喷洒封层前,不得开放交通;级配碎石层不得开放交通;沥青结构层路面温度降至50℃前不得开放交通。

(9)路面单位应负责拌和站内、拌和站外300m及高速公路进出口300m范围内的便道清扫养护工作,防止便道扬尘和积水,以使运输车辆的轮胎尽量保持干净。

(10)对已完成的沥青路面,路面单位应经常进行巡查,雨后要求各参建单位上路的施工车辆进行轮胎干净程度检查,不允许携带污染物的车辆上路。

3、房建单位

(1)房建单位基础开挖的土方不得堆放在主要施工通道上,避免过往施工车辆碾压泥土,将泥土带到路面结构层上,造成污染。(2)施工垃圾、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不得停放在路面结构层上,若由于施工需要,必须征地路面单位同意,并在路面单位的指导下做好防污染措施。

(3)混凝土运输车辆通过已施工路面时,做好防污染措施,避免混凝土滴漏在路面结构层上。

4、绿化单位

(1)绿化用的树种、植被不得直接堆放在路面上,应采用土工布和彩条布进行铺垫后在堆放,并且铺垫面积不小于堆放面积的1.5倍。

(2)绿化种植开挖穴位时,不得将泥土抛撒在路面和边坡上,并及时清理散落在路面上的枝叶。

(3)不得将边坡喷浆用的泥土和有机肥料直接堆积在路面上,应采用土工布和彩条布进行铺垫后在堆放,并且铺垫面积不小于堆放面积的1.5倍。

(4)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指南进行边坡喷浆施工,做好“零污染”防治措施,避免喷浆机管道漏浆、漏水现象,喷浆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工作面进行彻底清理。

(5)履带式钩机不得直接在已施工的路面结构层上行走,必须采用平板车运送通行,若因施工需要,钩机必须在路面结构层上作业时,必须采用轮胎式钩机,并且避免对路面造成污染和破坏。

5、机电单位(1)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所遗留的设备外包装等污染物。

(2)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等需堆放在路面上时,应征得路面单位同意,并做好防污染措施。

(3)开挖电缆沟时,不得将泥土抛撒在路面和边坡上,避免污染路面工作面。

6、交安单位

(1)防护栏立柱,基础开挖在路面施工前完成施工,避免交叉作业造成路面污染,如立柱无法打入,需开挖回填土浇筑混凝土基础的,则开挖出的土方必须放置在铺垫好的彩条布上,堆放混凝土时则需铺垫铁皮板,施工完成及时清理干净彻底,确保“零污染”。

三、违规处罚

各参建单位在施工期间若有发现交叉施工时未采取有效防污染措施对路面造成污染的,责令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将处以每处每次污染5000元的罚款。

路面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面;排水系统

高速公路超高路段因其边坡稳定性极为重要,对路面排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渗入很容易导致路基土体抗剪力下降,使超高路段路基出现塌陷和翻浆等问题。同时路基是上部路面结构的基础,当路基遭到破坏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将加剧上部路面结构破坏。另外,运营中,水对于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影响与当地的气候以及土质有关系。总之,导致路基路面水害的原因较复杂,控制方法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理,采用合理的路面排水系统。

一、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面排水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雨水是影响高路堤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路基坡面和路肩渗入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降水越多,路基土体含水量就会越大,沉降量或者上升量也会提高,进而使得其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最终影响路面的承载力。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面排水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1、路基碾压不密实

在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基施工过程中,若路基土含水量不满足最佳含水量要求,路基碾压达到一定的密实度后,如果继续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就会导致土体出现裂缝,使得土的强度大大降低。此外,土体的含水量过高还会产生冻胀。据相关研究证明,含水量达到了最佳含水量的1.2倍时,冻胀值要比后者的冻胀值高出2倍之多。

2、路基沉降大

如果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基土体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路基压实度难于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容易出现形变和裂縫的现象。路基填筑完成后,内部的水分会逐渐蒸发,使得土体收缩并产生形变,密实度增加,进而使得路基出现纵横向的收缩裂缝,路堤出现沉陷。且土的塑性指数也会增大,进而加剧路基土体收缩,造成路基沉降加大。同时,路堤内路基土水分蒸发不均,路基边坡暴露面路基土水分蒸发较快,而路基中部的水蒸发很慢,从而导致路基边部的土体收缩和形变程度要明显大于路基中间处的土体,最终会导致堤路面边部出现裂缝,这种情况对于高填方路基尤为严重。

3、雨水的作用

降雨时,水会进入和滞留在路面表面上的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之中,但排出的速度十分缓慢,一般需要经过数周甚至是数月才能够被排除。路面结构就好像是安置在封闭的槽式一样,滞留在路面结构中的水会浸湿路面结构中的材料和路基土。加上车辆荷载作用形成压力水,进而冲刷路基路面结构,导致路面出现脱空等问题,从而降低路基路面强度,同时导致路面结构层产生变形。最终使路面结构破坏,从而降低路面结构承载力。

二、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面排水系统的质量提高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对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基路面的影响,对于路面结构应采取以下措施:面层应采取密实性较好的材料,减少降水进入路面结构;并设置排水基层,确保路面结构层内的水及时排出等。对于路基部分,应针对性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

1、做好排水系统的设计

根据汇水面积计算横向排水设置的距离,管径。

2、做好施工

(1)对填方路段的控制

对位于山谷段填方路基易出现水毁的问题,在该处进行施工时就要考虑排水处理,保证路基的两侧边坡排水顺畅,避免因为水而导致路堤浸泡软化而遭到破坏。在路基填筑时,应严格选用路基填料,采用具有较高强度和水温稳定的材料,诸如砂性土。该填料含有一定的粗颗粒,能够保持路基的强度和水稳定,而且其中含有的细颗粒又具有较好的粘结性。使用该种填料在填筑时容易被压实,且平整度也好。路基填料不好,会给后期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使用一些粉土含量较大的填料,很容易增加路基的含水率,导致翻浆现象的出现。

(2)对挖方路段的控制

对于挖方路段,应该根据区域地貌情况合理设置截水沟,避免水对挖方的边坡产生冲刷,确保边坡的稳定。在挖方施工中,也经常出现边坡滑坡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设计坡度同实际边坡特性不符导致的。加上水的影响,在自重增加而抗剪力降低的条件下,就会导致滑坡现象的出现。为了确定边坡的坡度、避免滑坡,应该先对边坡土质的含水量以及密度进行实验,得出相关参数,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坡度。

(3)对软土地基段的控制

对于软土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做硬化处理,可通过换填来改善路基的强度和使用性能。软土路基段容易出现渗水现象,路基软土换填前,应在路基外设置排水沟排除渗水,避免换填后渗透浸泡路基影响其稳定性。若路基外侧水沟中有渗水,渗水将浸入路基内部,降低路基土抗剪性影响路基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在渗水严重的软土地段进行排水十分重要。若在换填前没有做好排水,还可以通过盲沟弥补。通过使用碎石盲沟的方法,把路基浸泡的水排出去,使得路基处于干燥的状态,确保其稳定。

此外,在路槽调整后还应该做好路基的养护措施,确保路基两侧的排水系统顺畅,避免水对边坡产生冲刷。实验发现,若公路路面上存在一个小水坑,经过车辆重复碾压,水坑会不断地增大,进而导致其周围的路基遭到破坏。因此,及时排出路基的水,确保路基干燥十分重要。

(4)对填挖交界处的控制

对于填挖的交界处,应对原地面进行清表处理。横坡较大的情况下,应对边坡进行凿毛和挖台阶处理。同时,路基过程中应做好临时排水措施,避免水进入填方体中,导致方体自重增加,降低路基土抗剪力能力。在外界荷载作用下,方体就会因此而出现局部下滑的现象,致使路面遭到破坏。因而,对填挖的交界处应该严格处理。

根据集水管和出水管的排水能力Qo=设计流量Q,由此可确定所需的管径D。

三、总结

高速公路超高路段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对路基路面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若质量下降,将导致公路承载力降低影响公路质量,进而导致公路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只有各方足够重视,才能确保公路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来胜祥.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热稳定性分析和路面结构响应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2]赵江.路基路面在降雨条件下渗流分析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路面管理系统 篇4

关键词:实时动态管理,数据采集,无线网络

沥青路面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质量管理,能对施工质量管理起到很好的作用。沧州市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从提高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现实需求出发,研发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管理系统。

1 研究内容

(1)拌和楼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发。

截获拌和楼共控机打印接口的数据,在不影响工控设备与自带打印设备正常通信的前提下,研发数据截取设备、数据转换设备,开发数据接收和转发程序,实现对拌和设备的实时监控。

(2)路面摊铺温度的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通过技术经济比选温度采集设备,研发数据转换设备,开发数据接收和数据转发程序,实现对路面摊铺温度的实时监控。

(3)研究“变异系数”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不同时间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变异系数的计算,动态实时了解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与工程质量管理结合,实现对质量管理的指导作用。

(4)开发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系统。

根据需求分析,融合上述研究成果,实现对原材料、沥青混合料、拌和厂总量检验和路面施工质量全过程管理,进行软件的开发。

2 研究创新点

(1)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从沥青路面的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拌和厂总量数据检验,到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2)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实时动态管理。

拌和厂数据和现场施工温度数据从现场设备中直接实时动态读取,然后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进行传输,通过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实时动态管理。由于数据传输中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直接从设备中读取,解决了质量管理数据不真实、不全面的全国性通病。

(3)用“变异系数”对施工质量的稳定性进行管理。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不同施工段落沥青路面关键指标变异系数的计算,动态实时了解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通过质量稳定性的变化,指导沥青路面施工。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了沥青路面质量管理。

3 技术关键

(1)不同型号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实时动态数据采集技术。

由于系统中唯一的数据来源在拌和楼工控机,而这台工控机的唯一数据输出只有打印机接口,除此之外,没有提供任何可以进行外部操作的接口设备,所以该项目的主要瓶颈在数据获取方面,即如何解决在打印机协议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数据实验、数据分析以及数据识别获取工控机打印机输出数据,这是该项目的关键支撑技术。

(2)现场摊铺温度实时动态监控技术。

非接触式测量方式测量摊铺温度,通过转换设备将数据转为网口数据接入无线网,通过无线网与数据服务器进行通信,服务器上的接收软件通过测温仪的协议进行温度查询,并接收和解析测温仪的响应数据,最后将数据存入数据库供上端软件使用。

(3)共享数据库技术。

将原材料、混合料质量这些静态数据,与实时监控的动态数据放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并实现无缝使用。实现了不同状态数据的共享。

4 实践应用

对津汕高速两个合同段的拌和设备和路面摊铺,进行了实时监控。主要达到的功能如下:

(1)实现了对拌和楼和摊铺现场温度的实时动态监控。

(2)实现了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拌和厂总量检验、现场摊铺质量的沥青路面全过程质量控制。

(3)能够将沥青路面质量的各项指标与规范标准的进行比较。

(4)实现了各种质量图表的绘制,能实现对施工的指导。

(5)能自动将不合格数据进行判别并报警,提示相关管理人员。

数据监测子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拌和楼配料数据监测和沥青摊铺温度监测。本设计方案充分利用高速公路上覆盖的无线网络,通过各种转换设备,使需要采集的数据接入无线网络,进行实时数据回传,并存入数据库以供上端软件处理显示。数据采集系统整体网络结构图如图1。

4.1 拌和楼数据采集

拌和楼数据由拌和楼工控机送出。由于工控机没有给出相应接口,只能在工控机控制下,出完每盘料时进行数据打印,这是唯一的数据来源,因此采用了从打印机口挖掘数据的方案。转换设备及网络结构图如图2。

如图2,从打印机口引出两条线,一条接打印机,可使打印机正常工作;一条接转换设备,由转换设备先把并口数据转成串口数据,再把串口数据转成网口数据并接入无线连接设备,通过无线网与数据服务器进行通信,这样每条打印的数据就可以通过网络传到服务器上,再通过服务器上的接收软件进行接收和解析,最后存入数据库供上端软件使用。

4.2 路面摊铺温度数据采集

摊铺温度数据由红外测温仪送出,同样采用转换设备将数据转换为网口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转换设备及网络结构图如图3。

由于监测的是摊铺中的沥青温度,宜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因此使用了红外测温仪。使用的测温仪测温范围为-40~600℃,探头耐高温130℃,适宜检测120~200℃的摊铺温度。测温仪输出选用RS-232串口输出,并通过转换设备将数据转为网口数据接入无线网,通过无线网与数据服务器进行通信,服务器上的接收软件通过测温仪的协议进行温度查询,并接收和解析测温仪的响应数据,最后将数据存入数据库供上端软件使用。

通过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管理系统研究》的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沧州市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预期的效果,解决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管理问题,实现质量的动态监控。具体如下:

(1)实现了全过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通过对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拌和厂总量检验和路面摊铺质量检验数据管理,实现了全过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

(2)能够对施工质量有实质性的指导

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拌和厂总量检验和路面摊铺质量检验数据全部进入系统,通过与规范的比较,系统能自动报警不合格数据;通过质量指标变异系数的计算,能反映出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为路面施工质量的管理提供了实质性的指导。

(3)首次实现了对沥青拌和的实时动态监控

对沥青拌和的实时动态监控,一直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的克服,使管理者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做到了心中有数。而且由于以前的“抽屉试验”都是事后出结果,如出现不合格的现象,也只能将拌和料废弃,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系统应用,大大减少了废料的可能性。

路面管理系统 篇5

组件MapObjects在路面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组件技术目前是GIS领域最流行的技术之一,引入组件MapObjects对路面管理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对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数据库的设计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具体的`探讨了系统主要部分功能的实现.

作 者:孙海龙 陈队永 张慧丽 Sun Hailong Chen Duiyong Zhang Huili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工程分院,河北石家庄,050043刊 名: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RAILWAY INSTITUTE年,卷(期):21(2)分类号:P208关键词:路面管理系统 组件GIS MapObjects Visual basic6.0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工作重点分析 篇6

关键词:沥青路面 施工管理 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063-01

引言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这也提高了对我国公路建设的要求。近年来针对经济发展对公路的需求,我国公路基础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我国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形式,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企业对其管理工作力度逐渐放松。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在大量的沥青路面施工中熟练地掌握了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对其施工过程没有较高的重视度。但是,作为影响公路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路面施工质量是现代公路工程验收标准中的重要项目,其对路面平整度、压实度、厚度、接缝的检验直接决定了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交付,直接影响了公路交付后的使用寿命与维护费用。因此,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以质量控制为重点、兼顾施工成本控制与安全管理。以此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1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工作重点概述

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其对公路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照现代公路施工管理理论,可以将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分為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等大类。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对整体质量的影响,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明确路面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开展沥青路面的施工管理工作。

2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工作重点分析

2.1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重点之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各项管理的关键。根据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可以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为材料控制、施工技术控制以及施工过程的控制。通过科学的控制与管理有效保障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在材料的控制上要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严格保障施工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重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的控制,避免出现混合不均匀造成的路面质量问题。以材料管理的严格控制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以材料管理为基础促进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另外,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技术,接缝的处理对公路平整度、行车安全性、路面防渗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还应针对这一重点进行科学的技术管理与控制。采用边缘修整、混合料温度控制、初次碾压控制等保障施工接缝质量。通过工艺技术与设备操作技术的双重技术管理有效保障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2.2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重点之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最求利润最大的重要方式、是企业实施造价管理的重要工作,其对公路施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以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为基础开展施工成本管理。通过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科学规划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如:每天的施工进度对材料的需求、施工设备存放地点与施工地点的距离等都会对施工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施工企业还应注重设备养护工作的管理,以避免设备因素对施工影响,从而减少相关成本费用的增加。另外,施工企业还要以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促进成本管理的实施,以现场施工中对材料使用率的控制、操作过程管理等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2.3 沥青路面施工管理重点之安全管理

沥青路面的施工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施工用能源管理以及施工过程设备安全等几方面。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加强相关防护设施的投入与管理,以此提高安全管理效果。以施工用能源为例,施工用摊铺机、压路机所使用的燃油全部是由其他车辆运送至设备存放场地进行加油的。多数施工单位是通过储存罐、桶进行这也然后的存储。其加油过程必须注重燃油的防火,加油后应及时将然后桶存放至指定位置,并由按个按照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管理,以有效避免燃油引燃的火灾。另外,在进行野外公路修建时,必须修建临时住所的帐篷,而照明用临电也多采用燃油发电机进行发电,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还应注重临电的管理,避免电火等火灾的发生。另外,还要注重专人操作设备的安全管理,非操作人员严禁操作设备,以此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达到保护设备与人员安全的目的。通过多方面的安全管理提高设备与人员的安全。

3 针对施工企业管理松懈的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管理工作松懈的现状,其首先要从企业项目经理开始,从上至下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工作的重新认识,对路面施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重要影响进行重新认识。深刻认识到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工作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认识到管理工作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虽然作为专业化的公路施工企业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相当熟悉,但是也不能松懈管理工作。对于施工一线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松懈、倦怠的态度,施工企业要通过强化培训、强化现场管理力度以及奖惩制度的引入提高这部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全员管理意识的提高促进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提高、促进成本管理效果的提高、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工作是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路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应按照现代施工管理理论,对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此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这一工作的实现需要施工企业具有优秀管理知识与专业理论的人才得以实现,因此,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在注重自身管理工作完善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人力资源储备管理的开展,加快企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为企业各项个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强,马建军.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科学开展[J].道路资讯,2009.10.

[2]陈庆春.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J].交通资讯,2009,6.

[3]吴杰.论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J].人民交通,2009,11.

[4]常玉鹏.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重点[J].公路工程资讯,2009,11.

[5]孙宏伟.关于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分析[J].现代交通,2010,7.

[6]宋伟杰.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的重要性[J].公路与桥梁,2009,9.

[7]刘琴.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控制与管理[J].路桥施工技术,2009,7.

路面管理系统 篇7

利用组件技术管理路面数据,是以GIS为系统平台,利用GIS的查询、空间分析等功能对路面数据进行检索和分析,并集成路面管理模型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及时修复受损的路面,保障车辆的安全畅通,提高路面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①实现可视化的静态路面信息(路线编码、路段编码等)和动态路面信息(路面病害、路面平整度、路面弯沉等) 的浏览与查询。②能够实现空间分析,为路面评价与预测提供决策可视化。③能够将组件GIS与路面模型结合起来,为路面管理养护决策服务。④提供与外部应用系统的接口,允许各种应用程序进行数据访问。⑤实现基于Internet的路面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服务。如路面信息的查询、最优路径的选择等功能。

2 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MapObjects作为系统的开发平台,能够利用GIS的功能对地图进行常用的基本图形操作、图层控制、属性数据的绑定、地图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数据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同时在开发时,MapObjects作为ActiveX控件调入VB中进行开发,能方便的将路面养护模型在GIS平台上集成,为路面养护服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模块功能描述如图1所示。

2.1 空间数据管理模块

对路面信息的空间数据,如路网、桥梁等专题空间数据以及行政区、河流等背景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如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等基本操作功能;通过图层管理方便的实现对图层的添加、添加等操作;利用图形编辑对点、线、面等实体进行添加、修改和图形修饰等功能。

2.2 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用户能够方便的对路面属性数据,如养护检测数据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利用强大的SQl语句检索功能进行路面信息查询;及时对路面动态信息数据进行更新;也可以利用该模块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表的连接,或者与数据库连接添加属性信息,实现图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管理。

2.3 分析决策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能够实现空间分析、网络路径分析、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和路面养护决策等功能。空间分析功能以GIS为平台对路面数据进行叠加分析、Buffer分析等操作,为管理提供直观的分析结果;网络路径分析功能通过简单直观的查询手段,实现最短路径和最优路径查询,为养护人员提供养护路径的选择;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和路网养护分析是该模块的核心功能,利用组件MapObjects,结合优化原理和路网养护知识,建立基于GIS的可视化决策系统,直接为路面养护提供辅助决策手段和信息。其内容包括路况评价分析、养护需求分析、投资效益评估、资金优化分配和公路养护计划编制等。

2.4 网络服务模块

管理部门利用网络发布电子地图,用户通过WWW浏览器对路面信息进行实时的、动态的信息查询。该服务模块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B/S) 体系结构来实现。B/S 结构是3层结构,第1层是网络浏览器,提供用户和系统的友好交互,第2层称为中间件(Middleware),负责连接浏览器和服务器的联接和高效通讯,第3层是Web服务器,负责数据存储和管理,完成数据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等服务功能。

3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3.1 数据的分析与组织

路面管理数据的图形数据包括路网、桥梁、铁路、水系、附属设施、行政区域6个专题数据,数据以图层(layer)形式存放,可通过ARC/INFO、MapInfo等GIS软件来管理和维护。图形数据分层组织如图2所示。

路面管理数据即包括图形数据也包括属性数据。属性数据有文本、图表、图片等数据类型,是对图形数据的说明,其内容包括路面基本信息数据、路面养护数据等属性信息,并且采用动态分段数据模型对数据组织和存储(见表1~表3)。

3.2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为了使用户能够在查询路段或桥梁等空间数据时,能够将图形和属性数据同时显示,必须解决道路、桥梁等空间数据与其属性数据的存储、显示、查询和分析之间的联系。因此需要在图形数据表和属性数据表中建一个有关联的关键字段,通过关键字段来实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之间的连接。

4 系统的关键技术

4.1 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分析是指在道路网络中,求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本系统中最短路径查询分析主要是为道路养护与维修找到最近的管理单位, 及时派出维修管理人员对路面进行修复, 从而节省维修成本, 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从道路的弧段表中取得道路节点,然后从道路的弧段动态分段属性表中获取分段点(该点是弧段首尾端点之间的数据点),然后将分段点插入到由道路结点组成的网络矩阵中。

2)修改网络的结点结构以及相应的连接关系和权限。

3)构造邻接结点矩阵和初始判断矩阵,然后利用Dijkstra算法[3]求出路网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利用组件MapObjects将路径轨迹可视化,见图3。

4.2 动态分段技术

道路作为一系列空间实体的集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弧段—节点”的数据模型来表示。传统的数据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线性特征的静态特征,但是在现实世界中道路构成的路网其属性常具有多重性,同时在道路中又存在断链、道路交叉等问题。传统的“弧段—节点”数据模型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类线状问题,而动态分段技术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动态分段技术是根据某种度量标准对线性特征进行相对位置划分的技术,其数据模型是由弧段、路段、路线和事件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见图4。动态分段模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动态段:首先在道路弧段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与其对应的路段表(见表1),然后在路段表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路径表(见表2)和线性事件表(见表3)。对于路段不同状况的属性信息,如路面信息(交通量、车道数、路面等级)、路面类型(水泥、沥青、沙石等)、路面状况(PCI、SSI、RQI、SRI)等,建立线性属性表后,通过指针的操作可以将多个属性与某一线性空间实体的任何部分进行关联,实现道路的线性特征与其相关属性的存储、显示、查询和分析。

5 结束语

利用组件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具有开发简单、周期短、集成功能强大、成本低廉等特点,能够实现与专业模型的无缝集成,降低了开发难度,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利用VB和MapObjects开发了河北省的省级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实际应用,能有效、直观的综合管理路面数据,为路面养护决策可视化提供服务。

摘要:基于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详细阐述了基于组件技术的路面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探讨了系统开发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动态分段技术和最短路径,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动态分段,最短路径,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组件式GIS,MapObjects

参考文献

[1]潘玉利.路面管理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姚祖康.路面管理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3]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刘学军.交通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管理 篇8

1.1 公路路面硬化质量问题

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常常会有公路路面硬化质量问题的发生。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与沥青的配合比不合理造成的, 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含量多、沥青含量少而造成的。纵向路面发生位移, 主要包括路面的陷落和鼓胀;表层类, 主要包括坑洞、露骨、起皮、二次损坏等。

1.2 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离析质量问题分析

级配离析又可以形象地将其称为“两极化离析”, 即粗料集中区和细料集中区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区域, 这样就使得混合料分布不均匀, 而且这样还会导致公路路面在结构上和纹理上的极端差异性。这种现象经常会被忽略, 对公路路面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路面的坑陷变形以及车辙。

1.3 沥青公路路面在施工时雨水的侵蚀问题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遇到阴雨天气, 往往会出现公路路面受到雨水的侵蚀以及冲刷。在沥青公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 水的破坏作用是一个关键破坏因素之一, 因此这个问题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需要在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料中大量地进行调配和试验, 以确保沥青公路路面不出现上述有损公路路面的情况发生, 且在混合料的摊铺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试验。

2.沥青路面的施工管理

2.1 正确地选择材料

2.1.1 正确选择集料

首先, 在选用粗集料时, 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不应该使用鄂式破碎机加工生产出的碎石;二是要合理控制粗集料粒径的大小, 因为粗集料粒径的大小, 会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的高低;三是存放集料的时间不宜过长;四是所选用的集料应具备硬度高、耐磨耗性好、棱角好的性能, 这样才能保证其有良好的嵌挤能力。而且要注意针片状颗粒的含量要控制在10%以内, 小于0.075筛孔的颗粒的含量控制在1%之内。其次, 在选用细集料时, 一般以使用机制砂为主, 如果缺少机制砂, 可以用石屑来代替。在细集料主要成分的含量比例上, 要严格控制:一是在采用石屑时, 小于0.075筛孔颗粒的含量要控制在15%以内;二是使用的天然砂, 要控制在集料总量的7%以内;三是砂当量应小于60%。同时, 细集料容易受雨水冲刷, 所以必须做好防范工作, 比如搭建防雨棚。再次, 要准确判断集料的酸碱性。因为沥青通常都是呈酸性的, 因此为了增强集料与沥青的结合能力, 所以在选择时不要考虑使用酸性的集料。

2.1.2 正确选择填料和沥青

首先, 正确选用填料。沥青路面的填料应该使用经过磨细的石灰岩石粉, 而不应该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作为填料。同时, 为了提高集料与碎石的粘附程度, 可以掺入2%的水泥代替矿粉。同时要对矿粉进行视密度、含水量、粒度范围、亲水系数的试验。

其次, 正确选用沥青。 (1) 要根据公路所在地, 选用不同的沥青。比如处于热带地区的公路, 其路面施工所选用的沥青应是稠度大且软化点高, 含蜡量低, 以防止夏季出现路面泛油的现象。 (2) 修筑公路路面的沥青, 在高温的情况下要有较低的感温性, 而在低温时又需要有较好的形变能力, 因此在选择沥青时, 应该尽量选择溶—凝胶型结构的环烷基稠油直馏沥青。其中沥青质的含量为15%~25%, 针入度指数较小, 在-2~+2之间, PVN值宜在0~0.5之间。 (3) 根据交通流量的预测情况, 选用沥青。对交通流量大, 车辆载重量大的公路的沥青砼表层, 就要考虑采用进口的沥青, 如壳牌、埃索、阿尔巴尔亚, 标号宜为AH~50或AH~70, 以便提高沥青的品质, 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2.2 配合比设计的科学性

2.2.1 目标配合比设计

首先, 用水洗法, 进行矿料的合成级配计算, 尽量使级配的结果接近设计规范级配范围的中值。以沥青用量按0.5%间隔递增制作6~8组试件, 试件应该实行单个配料。而混合料拌和、击实温度则由沥青粘/温曲线确定。比如对于SMA和改性的沥青混合料, 其击实温度就应该相应地提高10~20℃左右。拌和用木质纤维素作为稳定剂的SMA混合料时, 小型沥青混合料自然搅拌机应首先将木质纤维素与矿粉干拌60s~90s, 使木质纤维索发散, 再进行正常的拌和。

2.2.2 生产配合比设计

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 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的集料比例对沥青拌和机进行冷料输入, 当拌和机进入生产状态后, 就要从热料仓中取出筛分后的集料, 合成生产配合比级配, 并尽量使其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 并取最佳油石比及±0.3%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在选用拌和机振动装备时应当注意:拌和机的最大筛孔应保证材料最大粒径满足级配范围, 同时要保持各料仓的材料平衡, 避免出现待料、溢料的现象。

2.2.3 生产配合比验证

在完成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之后, 还要检验其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一般可以通过试拌试验段的铺筑来验证。从外到内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检验, 把得来的试验数据, 进一步整理后进行科学分析。如果出现指标不符合质量要求, 就必须以设计要求为准绳, 对生产配合比或有关工艺进行调整。

2.3 做好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完成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设计之后, 就开始进入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阶段, 这个阶段是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在施工技术的使用上, 必须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各工序必须按规定顺序完成。

2.3.1 做好摊铺的准备工作

首先, 沥青面层摊铺前必须对中面层进行清理, 要保证表面的干净清洁, 然后再进行喷洒粘层油。在这期间, 要合理控制喷油量, 尽量做到准确、均匀, 如果过多, 就会影响到上面层的油石比。其次, 摊铺前必须要对烫平板进行加热, 温度要保持在70℃以上, 为保证混合料的及时摊铺, 施工现场的等候料车应不少于5辆。

2.3.2 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首先, 在温度的控制上, 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30~150度, 但不要超过180度。而改性沥青、SMA、Supcrpaw等混合料应提高10℃~20℃左右。其次, 在施工动作的控制上, 摊铺过程中要保持速度的稳定和动作的连续性, 摊铺速度要根据拌和机的产量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的要求来决定, 应基本控制在2m/rain~5m/rain。在整个摊铺过程中, 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 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高度的2/3的混合料。同时, 为了防止离析, 摊铺机中途不能随便收斗, 而且斗内两侧剩余混合料不得用于路面摊铺, 因其温度较低, 不符合相关技术对温度的要求。

2.3.3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保证沥青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关键是合理地使用机械组合及碾压工艺, 无论采用哪种碾压方式, 都要遵循以下规则:首先是压路机应保持雾化喷水, 为防止混合料温度过快下降, 必须要在施工中合理地控制含水量。其次, 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压路机不得随意转向、掉头、停车。而在已成型的路段上行驶时, 振动压路机要关闭振动。而且, 在当天摊铺的路面上, 不能停留任何车辆, 不能让任何车辆驶过。再次, 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施工, 要采用钢轮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相组合的方式, 必须保证压实阶段的压实遍数、压实温度、碾压的均匀度。而改性沥青碾压温度一般要提高10~20℃左右, 如果使用SBS改性材料的混合料, 就不应该使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此外, 碾压SMA混合料时, 不可使用轮胎压路机, 因为轮胎的搓揉易使SMA混合料中马蹄脂上浮, 造成路面的构造深度降低、抗滑性能下降甚至泛油。以“紧跟、慢压”为准则, 对SMA混合料不能过度碾压, 冷却后禁止反复碾压, 避免石料压碎, 导致沥青马蹄脂部分上浮。

3. 结束语

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篇9

1 要有完整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具有工程质量检测的有力手段

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需要有完整的工程质量体系, 以确保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并且需要具有强有力的工程质量检测手段。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 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即:组织、人员和制度三个方面, 建立比较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组织方面以项目部为核心, 项目部的总工程师管理部里的人员负责整个公路路面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工程部设置主任工程师一岗位, 该岗位主要负责本处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旗下设置测量、试验、质量检测三个小组, 各司其职负责相应的测量、试验、质量检测三个方面的工作。各个部门设立独立的测试检班组, 一般每三至四个施工人员中设置一个测试人员, 每个岗位的人员都要认真履行其岗位职责, 并且要从质量制度上给予保证。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能得到有力的监测, 还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以文件或宣传册的形式下放至相关人员, 要求其认真、熟练掌握其本质工作。相应的管理措施有《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制度) 、《公司月质量检查制度》、《路基路面施工细则》、《公司质量否决权制度》和《创精品工程实施方案》、《提高路面工程质量的若干措施》等。根据这些制度和规则, 认真的执行, 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从而可以达到对整体质量实行全方位的控制。

除了前面所设置的岗位和人员, 以及制定相应制度之外, 还需要有力的工程质量检测手段。根据个人经验, 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 工程施工之前, 依据《招标文件》和《修订规范》制订了二灰碎石、水泥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操作细则, 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术指标的允许误差、检测频率和方法。接着, 制定明确的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如水泥碎石完成后15天内, 对其段落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符合要求的认真清扫、冲洗, 做沥青封层。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 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控制和检测。工程材料由项目负责人亲自来把关, 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取样检验, 必须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后方可进场。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拌和场所进砂石料严格分类堆放, 并备有苫布覆盖。在施工过程中, 要对施工的工艺及操作的过程进行控制和检测。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根据规范要求, 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 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并及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和原始记录。尤其是现场对基层和面层平整度的检测, 由三米直尺改为六米直尺逐一检测。

2 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公路的施工管理, 要紧抓工序的管理不放松

对于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的管理, 要能确保质量, 其施工过程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要对施工工序进行监督, 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监测。主要做到这几个方面:第一, 施工过程中各级技术干部要现场监督施工。第二, 公路路面施工要对地基的施工质量监督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三, 严格控制施工的工序, 对施工工序的管理要严格按照步骤来执行。

2.1 施工过程中各级技术干部要现场监督施工

在施工中,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现场办公。提出工程技术人员不盯施工现场就等于脱岗。关键工序开工前, 必须有项目经理部总工、处技术负责人在现场。

2.2 公路路面施工要对地基的施工质量监督引起足够的重视

具体实施步骤是:先放样后粗平;再放样后精平;接着放样后再精平, 尔后立即进行检机;最后平整是精细找平个别仍不合格点。通过“三放四整”的操作步骤来保证底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2.3 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的管理步骤来执行

具体的施工工序管理内容如下:第一, 在各项工程开工前, 要进行技术交底, 让施工人员详细、充分的了解施工工序、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 要让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做到底码清楚。第二, 要加强现场工序管理, 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第三, 合理的安排工序顺序, 文明施工, 减少污染。各工序实行流水作业。每道工序施工完, 不给下道工序留有尾巴, 施工现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附属工程, 如安装路缘石、浆砌工程及通讯管道安装, 必须采取防污染措施。第四, 把安全生产作为文明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公司安全委员会负责人员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以确保安全施工、顺利施工。

3 要根据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质量的管理要规范化

要根据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质量的管理要规范化。要求从这四个方面下功夫。

3.1 根据每条高速公路技术要求, 都制

定一部创精品工程实施方案, 将此方案发放到全体技术干部和施工人员手中, 使大家对各项奋斗-目标心中有数。

3.2 要求路面工程主要质量指标合格率

达到95%以上, 均比业主规范要求高出一个档次, 一般指标达到90%以上。表面层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检测, 标准偏差小于0.6mm的路段达到90%以上。

3.3 坚持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

月定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 每次检查结果发布通报, 并与奖惩挂钩。处每月进行二次质量检查。

3.4 为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

识, 对关键岗位、关键工种在奖金分配上进行大幅度倾斜。为执行质量否决权制度, 从综合奖中抽出50%奖金实行单独工程质量奖, 每月由总工根据当月质量检查结果发放。做到奖罚分明, 以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摘要:文章描述了我国公路建设的现状, 强调了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即先要有完整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具有工程质量检测的有力手段;其次, 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公路的施工管理, 要紧抓工序的管理不放松;最后, 要根据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质量的管理要规范化。

关键词: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翁世莉.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06) .

[2]马善鹏, 赵永强.加强安装工程管理确保建设质量[J].现代经济 (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8, (08) .

[3]王良斌.高速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体会[J].中南公路工程, 1998, (02) .

[4]白建军.张承公路路面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措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1, (03) .

[5]黎墙元记者赵晓强.锦州滨海大道路面工程全部完工[N].锦州日报, 2009, (2009-09-23) .

[6]蔡能银.今年交通大会战目标敲定[N].巴中日报, 2006, (2006-01-26) .

刍议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管理 篇10

1 公路路面工程的工序管理

1.1 现场的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履行监管义务

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必须明令要求我们的相关企业的管理层以及技术人员到达施工现场的办公地点, 而且必须无条件进行现场监管工作, 如果不在现场, 就视同脱岗处理。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技术环节开工前, 相对应的项目部工程师以及技术部负责人必须亲自到岗进行指导监管。在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类似情况下, 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一定要到场进行协调指挥, 帮助解决一些突发的技术性问题以及工程的质量问题。这样一来, 才能更好的避免一些工程失误的产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

1.2 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的工程质量

基层施工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 这个环节中我们一般会把标高与横坡度的合格率提高, 从而能进一步将之前所有出现的放样不准确等相关问题进行克服。所以在此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十分严谨的设立控制桩, 必要时要用线绳来进一步加密控制点来提升精度。

2 工程中的机械管理

要顺利完成一项工程, 除了有充足的人员配备之外, 工程机械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条件, 同时完善的机械配备也是现代化施工中所必不可少的, 它能直接影响路面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随着中国公路建设机械化能力的日益提高, 日常的机械管理工作也显得日益重要。不管在什么工程中, 我们都必须遵守一个原则“质量第一”, 只有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工程的建设才有意义。所以, 我们必须要想到对机械的管理更加严格, 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们工程质量。所以, 我觉得, 我们首先应该从机制上完善, 来保证我们工程机械能够被很好的管理, 一般而言, 要开展全员管理的机制。运用这一机制的好处, 运用一系列的技术、经济与组织管理措施, 对施工机械设备实行全过程综合管理之方法。其目的在于努力实现施工机械寿命周期的费用最低化与综合效能的最高化, 强调的是经济性;其手段在于是综合应用工程技术、财务、经济及管理等学科内容及方法, 强调的是科学性;其范围包括了从施工机械的选择、应用, 一直到宣告报废的整个过程, 强调的是全面性;它的参与人员关键是有施工工人、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 强调的是全员性。

3 公路路面工程相关的质量管理

3.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与质量检验机制

要安排专人负责质量管理, 并要实现了在施工管理以及施工的工艺方面进行改进。同时, 我们相关的质检人员也要严格进行质量自检管理工作, 将重点放在质量控制的实施过程控制。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每月进行一个有条理性的奖惩制度, 坚持奖罚分明, 这样才能进一步坚持自我控制和自我检查, 才能更加完善这一自检系统。使之能所有的质量问题可以得到消除于生产之中, 以避免质量问题或事故, 促进该项目到一个新水平的质量品质。并且, 在自控系统并没有建立建全没有有效和充分的工作情况, 不可以过早的进行路面施工方面的工程。

3.2 提前设置好路面施工的控制桩

路面施工动工之前, 为了进一步控制好路面标高和平面位置, 更加有利施工放样以及后续的检查验收工作的开展,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 应该更加注重施工路面的精度的调整。在正式开工之前必须要在验收的路基上设置好控制桩, 按照具体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一定要将控制桩设置于路面的中轴线上;其次要在控制桩埋没的过程。最后是对控制桩的放置不管是标高, 还是在平面位置上, 一定要保证一定的精度。在设置好之后, 我们还要进行现场的复测, 来保证定位的准确, 来保证控制桩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

4 路面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施工的现场安全能不能得到办证有绝大部分是与现场作业的交通状况是否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在复杂的施工路面作业过程中, 一定要维系好现场施工车辆的秩序, 这样确保现场作业的人员的生命安全, 具体的维护管理措施有:

4.1

现场作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身着亮色的工作服, 一般以橘色的安全服为主, 并且在作业的现场也应该配备专门的安全员和交通管理员来维持秩序。一般而言, 专职的安全员要负责管理和监督现场的安全设置及时对交通进行疏导和管理, 保证现场的作业能够正常开展。根据长期的施工情况而言, 作业现场至少有四个安全员, 并且还穿着橙色反光标志服, 所有的安全官员要分开实施24h的道路施工安全检查。交通督导员主要负责有效地指挥交通。所示对突发的交通情况进行应对。

4.2

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醒作业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不可在作业区外的区域, 特别是超出交通安全安全设施之外的没有封闭的道路上走动。要防止因为车多和路障的因素形成人员的伤亡事件的发生。

4.3

作业现场的各类工程车都必须贴上黄色的警示标, 按规定将工程车辆停放在制定的区域内, 要杜绝乱停乱放的现象的出现, 在进出施工地点的时候, 一定要无条件的服从于现场的管理人员的指挥。同时, 我们的施工单位还应该在施工现场摆置安全方向标、警示灯以及彩旗, 这样才能给现场的工程车辆以警示, 以避免施工车辆在上空跨越安全设施上方进入未封闭道路, 造成危险。

5 结语

为了以防在质量与工期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 路面施工企业的全部管理者因当将质量放在第一的位置, 运用强化公路路面的施工管理, 可以很好的保证各施工环节均能有序实施, 这样才能确保新建公路路面更加安全和舒适, 从而达到公路路面施工建设的预期目标。在每一个处理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到细小的地方, 不可以粗心大意, 因为小的问题而损失更大。

摘要: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渐的前进和不断的发展, 公路是当前连接经济区域的关键部分, 国家在公路建设上的支持力度以及财务的供给也增加了很多, 使得公路工程建设得到完善和发展。而路面工程施工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一种任务, 它具有很广泛的涉及面, 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 我们应该要全面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整理成为全面的管理系统。唯有用这种方法, 才可以很好的保障我们公路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公路路面工程的工序管理、机械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路面施工管理环节, 以求提高公路路面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质量。

关键词:路面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春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与体会[J].广东科技, 2007, (9) :115-116.

[2]韩伟鹏.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J].交通世界, 2010, (13) :281-282.

[3]付晓兵.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民营科技, 2011, (5) :261.

浅谈如何加强路面机械设备的管理 篇11

摘要:路面机械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手段,对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效益和工程质量,本文从路面机械设备的特点及设立路面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必要性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路面机械施工加强管理综合效率

0 引言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资源的配置状态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和综合效益,现就如何加强项目路面机械设备的管理,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1 路面工程施工的特点

公路工程施工,尤其是高等级路面施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施工黄金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的5-10月间进行。这就决定了路面施工具有如下特点:工程量大、任务重、工期紧。如何在短短的5个月内(一般一个路面标段为20km左右,要求年内完成,不然越冬就要采取泥土覆盖措施)完成20km左右的路面工程。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配备必要的设备资源,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妥善的处理好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与施工效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保证工程质量;既要维护好设备,又要追求施工效益。机械设备就成为完成施工任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 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路面工程任务的完成,70%取决于机械设备资源的配置。机械设备实力的强弱,性能优劣、配置的合理与否、机械化施工程度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在高等级路面施工当中,可谓是”一条龙”作业,机械化施工贯穿始终,各种机械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尤其重要,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作业面就会停工。所以,施工现场应配备一名施工调度员,坚持在第一现场调度指挥,布置设备按程序作业,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备技术性能、在时间和空间的参与上得到合理的统筹安排,实现机械设备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达到工程施工与机械设备效益最大化。这是项目路面设备管理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路面工程任务完成的关键。因此可以说,路面机械设备将是路面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的生产力。

3 设立路面设备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路面工程,需要很多种机械设备。就面层施工来说,需要沥青拌和站、摊铺机、双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水车、运输车辆等不同施工机械,加之基层、底基层工作面,需要的机械种类多、数量大,所以设立项目路面设备管理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我公司在项目专设一名副经理分管路面设备工作,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管理机构将项目所有的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管理。以工程施工为中心,以发挥机械化施工效能和实现最优化组合为原则,合理配置,科学调度,协调沥青砼成品料预拌、运输、摊铺、压实以及作业面各机组之间的关系,按照路面工程施工规范要求,管好、用好项目配备的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各种机械设备的最大效益。

4 强化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效率

4.1 贯彻“三项标准”,促进设备管理持续改进 机械设备管理,归纳为“管、用、养、修、算”。为此,我们结合《公司内部设备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路面设备管理制度,结合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制定了单机车作业规程和注意事项,使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贯穿于“管、用、养、修、算”各个环节。为实现这个管理目标,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率。我们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引入到路面机械日常管理当中来,不断强化机械设备管理,着力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4.2 加强设备的进场验收工作 设备进场前,项目设备副经理会同设备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分包方投入的设备和外租设备都要按相应的技术标准考核验收,建档立卡,认真填写《机械设备技术状况鉴定表》,保证进场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状态,严禁设备带病进场。对租用的机械设备,项目必须签定租赁合同,明确设备安全作业和工程质量、租金计量与支付以及相关的违约责任必须条款清晰,便于操作,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4.3 实行机(站)长负责制 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均实行“三定”制度(定人、定机、定岗)。对大型设备一如既往的实行机(站)长聘用制。机(站)长负责设备的安装、运输、调试、生产、保养等系统的组织与管理。项目副经理同机(站)长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对该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并以此来考核机械设备。当月的成本核算与个人工资(奖金)直接挂钩。还推行鼓励技术改进、鼓励增产节能的奖励办法,对于有创新的技术改进,能提高工程质量或降低施工成本的,给予重奖。

4.4 实行“强制”与“按需”相结合的保养制度 为了保证路面机械化工程施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高效性,在维修和保养方面,我们改变以往的“计划保养制”,而采用“强制保养”和“按需保养”相结合的保养制度。这就要求在项目部设立快速、迅捷的维修保养班组。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依据设备技术性能和使用情况,制定出明细的保养间隔和保养项目安排表,统一安排,按需保养,强制执行,这些工作主要由机(站)长组织机械操作人员完成。同时项目部派一名懂机械、精维修的设备管理人员每天对所有设备进行巡视,收集有关设备运行的原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判断,确定维修方案,随即进行现场处理,并安排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抢修。对于故障严重,停机时间较长,需要部件大修的机械设备,待统筹安排好工作面后,不分昼夜连续抢修,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机械性能。

4.5 加强单机车成本核算 推行单机车成本核算旨在降低机械使用成本,奖优罚劣,刺激和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单机车核算是采用经济方式来反映机械使用情况,它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量化考核,是评价单机车使用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每月对单机车完成定额指标和消耗成本的量化分析,进行全面核算,奖盈罚亏,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使他们爱岗敬业,精心使用、维护设备,提高设备的出勤率,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最大效益。

4.6 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机械化施工安全包括人身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人是机械设备的直接操作者和驾驶者,人的因素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安全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坚持做好操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不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为企业、为他人、为家庭,聚精会神做好安全工作。为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坚持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逐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安全职责,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保障施工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和机械安全。平时认真执行“三工”(工前布置施工程序,提出安全作业要求;工中坚持检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工后坚持总结讲评,针对当班工作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教育制度,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同时我们还设立专职安全员,每天坚持在施工现场巡视,注意随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路面管理系统 篇12

1 基于WebGIS的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基于GIS发展起来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是以与交通设施关联的各类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为基础, 实现对交通设施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检索、处理和综合分析, 以满足用户需要的计算机系统。其研究在国外始于美国, 国内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发的CPMS, 它是使用性能评价、预测、养护决策模型都基于回归技术的网级的路面管理系统。

目前网级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结构体系已经发展为路面性能评价、路面性能预测与养护决策三部分, 但针对每一部分的模型大家还没形成一致的认识, 还有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些模型还需进一步标定和改进。组建基于WebGIS的区域级路面养护管理系统顺应研究的潮流和方向, 具有比较强的实用价值。

2 基于WebGIS的县级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构想

2.1 基于WebGIS的县级公路养护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衍生了很多新的产业, 尤其在路面养护管理系统这个方面, WebGIS的应用前景光明。

目前笔者所研究的基于WebGIS的面向县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 国内的研究应用工作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据调查, 全国路网中70%以上是农村公路, 县级公路在农村公路中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查阅的文献中比较多的是如关于农村公路的病害原因以及防治、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研究、农村公路养护现状研究等, 但是对于单独的县级公路的路面管理系统的研究涉及很少。同时县级公路的总体水平偏低, 路网密度、技术等级低, 路况差, 东、中、西部间发展不均衡, 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建设、轻养护, 建养不协调等问题, 且主要表现为路面破损严重, 路况差。鉴于以上所述, 建立基于WebGIS的县乡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ArcGIS Server标准框架的可行性

ArcGIS Server同时以ArcObjects组件库和Web Services技术为基础, 摆脱了传统GIS模式的限制, 使得以前只能在桌面GIS软件上完成的GIS功能, 可以依托于ArcGIS Server架构, 仅依靠浏览器来实现。同时, ArcGIS Server采用集中式管理, 数据的维护与更新, 应用程序的部署与开发都只在服务器端进行, 降低了系统的开发成本, 因此只需要数据与应用程序在服务器端得到更新。

2.3 基于WebGIS的路面管理系统设计

1) 基本功能与评价指标。

本系统旨在于检索数据库范围内各个路段路面的病害和养护情况, 并可以在客户端浏览器上完成修改、添加, 同时根据客户的定制进行评价其路面健康指数, 其中评价路面的健康指数是功能中最主要的部分。而要实现该功能, 其首要问题是要确定评价指标, 我们一般确定沥青路面 (我国县级公路一般都是沥青路面) 使用质量评价指标为:破损率、强度系数、平整度、摩擦系数及使用年数。

2) 总体构成。

该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结构总体上一般由3部分组成:数据库, 分析工具系统和解释输出系统。其中数据库是系统各组成部分中最为基础而重要的部分, 与道路有关的全部信息都将纳入这个数据仓库中。在系统运作过程中, 数据库是查询、浏览及报表输出的直接来源, 也是进行使用性能评价、养护方案决策的基础。所以, 如何以高效、安全、稳定的目标设计并访问数据库成为整个系统开发的关键。

3) 数据来源。

根据目前所具备的测试手段, 确定路面技术数据的采集项目主要包括路面损坏状况、路面平整度、路面结构强度、路面粗糙度、路段交通量等。而针对采集项目所采用的方法包括直观调查、CP-I型路面测平仪测定路面的偏差曲线、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路面弯沉值、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以及人工观测计数等。为满足路面性能评价及养护管理的精度要求, 并为使现场数据采集、统计方便, 将各条道路自起点至终点以200 m长分段, 所划分的各段称为“调查单元 (养护单元) ”。以“调查单元”作为一个数据采集单位。

4) 软件基本架构。

在本系统的开发中, 决定采用ArcGIS Server提供的ADF.net开发框架和微软的c#开发语言作为实验环境。数据库则采用SQL Server 2005 商业关系数据库和ESRI公司的ArcSDE, 将道路数据存储到SQL Server 2005关系数据库中, 并通过ArcSDE提供的API来调用相关的地理数据, 构建基于WebGIS的县级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系统总体框架见图1。

5) 软件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县级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总体设计目标及GIS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结合ArcGIS Server开发平台的特点, 本系统的功能结构见图2。

3 结语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分析基于GIS系统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优势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重点对基于WebGIS的县级公路的路面管理系统的技术结构、总体框架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与说明, 并指出基于WebGIS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是该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由于县级公路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旨在借助ArcGIS Server技术平台, 对基于WebGIS的县级公路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构想, 后续还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和系统创建工作。相信随着WebGIS的进一步发展, 县级公路的路面养护管理系统会不断的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傅蓉.WebGIS在养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07.

[2]孙久虎.基于WebGIS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3]甄侦.基于GIS的路面管理系统框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7.

[4]和万礼, 崔铁军, 陈应东.WebGIS空间数据传输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07 (4) :35-39.

[5]龚健雅.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与发展趋势[J].测绘科学, 2001, 3 (26) :4-9.

[6]罗英伟, 汪小林, 许卓群.层次化WebGIS构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学报, 2004 (2) :21-23.

[7]张胜茂.基于WebGIS的一个地图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视频业务网络故障研究下一篇:基本构成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