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构成与特征

2024-07-27

基本构成与特征(通用11篇)

基本构成与特征 篇1

摘要:该文采用抽样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有针对性地对广州市内不同行政区域的6座公园中进行调查,对其中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基本构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公园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45岁以下的只占6%。性别比例中,女性高于男性。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群众占65.2%有40.5%的群众愿意花费26 min以上的时间,从出发地去到锻炼场所;锻炼项目以中国传统体育锻炼项目居多;有75%的人,每次锻炼的时间在1~3 h之间;有超过60%的人每周锻炼次数在6次以上。

关键词:公园,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构成与特征

据1996年和2001年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形成方式和管理方式中锻炼者自发组成、自主管理的活动点均占55%以上,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健身的需要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已成为我国大众健身的重要载体。同时,据孙连勇学者的研究,我国体育人口的主要活动地点依次是,公园(20.16%)、路边空地(19.58%)、附近学校(16.08%)、单位(15.85%)、居民区(14.69%)表明公园与空地已成为到人们日常运动的主要场 所。

该文希望通过对广州市6个公园中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调查,进一步了解广州市群众的体育的发展状况,为深入研究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所面临的发展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研究的目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1)自发性群众体育的研究文献。(2)广州市群众体育相关研究文献。(3)运动参与和锻炼动机的相关研究文献。(4)社会学,组织管理相关研究文献。(5)广州市与群众体育发展相关的政府文件及群众体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相关文件条文。

1.2 访谈法

访谈调查法是通过交谈收集资料的方法,为了达到该研究的目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个人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随机选取9个组织,对每个组织中的1位核心成员进行访谈。

1.3 观察法

对6个公园内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他们锻炼的项目,锻炼的时间,组织的人数。

1.4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1.5软件对该研究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获得与自发性群众体育相关的描述性资料。

2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性别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比例关系反映其不同性别人口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程度,研究体育人口性别结构对于掌握体育人口的性别构成比,分析影响体育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因素,对制定体育人口发展对策具有重要作用。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次调查对象共279人,其中男性为83人,女性为196人。男性占总样本量得29.7%,女性占样本总量的70.3%。性别比是42.347。女性参与者高于男性。

2 . 1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年龄结构特征

据2000年群众体育调查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U”字型分布,即年龄段为16~2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33.4%;26~3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14.4%;36~4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12.8%;46~5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15.3%;56~65岁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21.7%;65岁以上的体育人口数量,占该年龄段总数的22.2%。36岁以上的体育人口占总数的72%。

此次调查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个特点,中老年人在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表3中可以看出45岁以上占94%。这说明中老年锻炼者是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主要构成。也能从侧面看出,以体育作为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共识。

2 . 2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文化教育成都特征

人的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自身对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有过良好教育背景的人,他们对体育锻炼可以建立健康的生活的方式上有更正确的认识。但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也同样能够认识的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参与其中。

从表4中能看出,此次调查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中,高中或中专以下学历的成员占总数的93.5%。可以说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是培养和促进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方法之一。若结合年龄结构特征和时代背景 来分析,在老年群体中,初高中学历已经 是相比其他人,能够受到更多的良好教育,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有过良好教育背景的人,他们对体育锻炼可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上有更正确的认识”这个观点。

2 . 3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路程消耗时间特征

从表5了解到有40.5%的人愿意花费26分钟以上的时间,从出发地去到锻炼场所。而只有7.5%的人5分钟内就能到达锻炼场所。一方面说明场地设施的不足与局限性,同时也能从中了解,特定群体给个体带来的认同感。

2 . 4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锻炼的项目

自发性群 众体育组 织的体育 活动项目 多以民族 传统体育 为主,近年来兴起的健身操、集体舞也发展较快,成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由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组成成员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因此传统的太极拳、太极扇、踢毽子扇子舞成为运动项目的首选。而竞技较强的羽毛球、篮球、地掷球也占一定的比例。总体来说,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体育运动项目仍以健身、娱乐类为主,竞技类为辅。

2 . 5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锻炼的时间

从表6中我们可以发现,每周只锻炼一次的人没有,而有超过60%的人每周锻炼次数在6次以上,说明相当一部分的人已经养成很好的锻炼习惯,并且能在运动中有成就感体验,以支撑其持续参与锻炼。

从表7中显示,有75%的人,每次锻炼的时间在1~3 h之间,可以反映调差群体的人们运动的强度不大,多属于有氧运动,符合自发性群众之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人们对运动锻炼的如何发挥功效,有基本了解。

3 结论

目前,广州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群众健身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占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半数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公园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45岁以下的只占6%。性别比例中,女性高于男性。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群众占65.2%有40.5%的群众愿意花费26 min以上的时间,从出发地去到锻炼场所;锻炼项目以中国传统体育锻炼项目居多。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有其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如:活动资金、场地等问题随着组织规模的发展,显得越发突出,这也是自发性组织本身无法克服的困难。群众自发性体育组织需要引导、扶持、协调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组织稳定、持久的存在下去。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就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化研究,用量化数据佐证其发展瓶颈所在,从而给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扶植思路。

基本构成与特征 篇2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的否定之否定。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个新的教学概念,即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是相对于预成式教学而言的,与预成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与预成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可以说,“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生成性教学的提出,是对课堂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参与性

知识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积极的心智建构,因此,指向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生成的目的。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所谓学习知识不是单纯地获得现成的结论,不经历真正的经验生长和知识建构过程,是不能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只有让学习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只有课程运行中的学生主体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课程资源的不断生成与转化,并通过学生的建构、感悟和体验,使其进一步获得意义。此外,主体的参与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交互性主要表现为主体参与教学行为的依存性,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生成性教学观下,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知识生成的教学场。在这个教学场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互动性参与,通过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多向互动的参与格局,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拓展彼此的眼界和视阈,并最终使得教学成为立体交叉式的网状结构,为促进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提供可能。

2.非线性

秩序化的存在方式、教学中严密的控制与操纵、程序化的运作是线性教学的显著特征。在线性的逻辑下,复杂、多维的课堂教学极易被简化为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单向过程。非线性思维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不过是非线性的特例。”在生成性教学观下,课堂教学过程错综复杂、灵活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条划定的跑道,体现出了明显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这样,我们就不能对教学过程做简单的线性理解,而要强调具体、特定教学情境下的特殊规律的呈现及作用,更关注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随机产生的丰富、复杂的变化。正如多尔所言:“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

3.创造性

“生成性思维”不仅关注过程的“流”,而且更关注过程的“变”,因为生成的核心强调发展和创造。具体到教学过程中,人的行为具有不能还原的不确定性,它只具有存在的情境意义和价值。这就意味着在生成性教学观下,教学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既不能完全由教师单方面决定,又不能都在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料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是由师生通过讨论、质疑、启发、对话、反思、探究等共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现编、现导、现演的,具有较强的“非预计性”,这种不可预计性正意味着教学创造的可能性。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看,作为非线性的教学系统往往存在间断点、奇异点,在这些点附近的教学系统行为完全不允许做线性处理。因为非线性因素是教学系统出现分叉、突变、自组.织等非平庸行为的内在根据。③从生成性教学的视角来看,这类“非平庸行为”即意味着教学的跃迁与创造。

4.开放性

生成性教学的内在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开放才能创造“生成”,开放才能接纳“生成”。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知识的生成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组织活动。自组织活动“是一个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并以其特定方式协同地朝某一方向发展的客观过程。”没有学习系统的自组织活动,很难有真正意义上个体化知识的生成。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产生自组织的一个必要条件,任何封闭的教学系统或刚性的学习目标、静态的学习内容、机械的学习程式,必然抑制学习系统中“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从而极大地影响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教学系统只有保持适度的开放,使教学系统常常处于非稳定的存在状态,才能维持其存在的活性,保持其发展的潜力,才可能使其自发组织起来,这样教学系统才会向更有序的状态发展。因此,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是生成性教学的前提,开放的目标和内容是生成性教学的关键,开放的方法和过程是生成性教学的保证。

二、基于生成性教学的现代教学设计

为使生成性教学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转变以往刚性、静态的封闭型“教程设计观”,树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型“学程设计观”。

1.学程设计

以生成为本的教学理念反映到教学设计中,就是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确立“为学习而设计”、“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程设计观。这种设计观的实现,从系统思维论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的互动影响,主张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非线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在学程设计中必须形成一种非线性的联结。非线性联结的思维表征就是多向性和多样性。以往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线,学生只是被动地跟在后面走过场,很少考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导致学生学习思维的僵化,没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学程设计”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可能,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真实的问题和经验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和经验出发。因此,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学生已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其次,学生也应参与到教学设计当中。在传统的“教程设计”中,学生是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的。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接受者,对教学设计没有发言权。即使在动态设计中学生有主动性,其主动性也是预先设计好的、是被赋予的,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配合教师教的活动的需要。但在学程设计中,学生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任何学生都有权对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都理应参与到动态的教学设计过程当中。这是因为,学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独特认识,这一切都不能用成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武断的判断和取舍,而应在教学设计中受到应有的尊重。

2.弹性设计

教学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同时这种预设不应是刚性的、机械的和过分统一的,而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精细严密的筹划。因此应该注重宏观设计,着眼动态生成,突出系统开放,强调互动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给教师和学生足够的留白,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可能,为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自觉“预设”各种可能的教学“生成”。如在解题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既要预设各种具体解法,又要预设思路的探索过程;既要预设通性通法,又要预设巧解特法;既要预设正确解法,又要预设错误解法;既要预设教师的解法,又要预设学生的解法;既要预设解题中的分析,又要预设解题后的反思;既要预设解题过程和方法,又要预设教学过程和方法。这是一种不同于制造标准化、统一性的解题方法为主的教学预设,这样的教学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潜在地“隐藏”着教学创造。另一方面,对于“事无巨细”的精心预计,必须形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为真正的教学生成留足空间、留下时间。这样,在教学程序设计方面,教师应着眼于宏观设计,将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成活的板块,为教学的动态推进和有效生成创设条件。事实上,只有成功的教学预设,才可能有可持续的教学生成。而成功的教学预设,是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预设,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

3.动态设计

广告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与基本构成 篇3

广告是企业向外界传播产品提供服务信息的一种商业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高,市场机制进入了精神生产领域,在强有力的企业市场竞争中,企业产品广告宣传不再只是机械地将产品的信息一一罗列出来,而是越来越注重广告本身所附带的文化含量,这也成为当前各广告企业之间最为强大的竞争力。在这种形势背景下,企业广告设计者就必须要寻找一定的艺术表现方法,在正确表达企业产品信息的同时增强企业产品广告的文化内涵。为了达到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效果,设计者在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项设计原则。

对称平衡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

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很多,平衡是广告艺术设计最为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平衡的感觉相当重要,它很大程度上给受众带来一种视觉满足。因此,在进行广告整体构架编排时要注意设计对象的合理布局与配置,从而满足消费者的视觉平衡。视觉平衡从空间分布上又可以分为轴对称平衡与非对称平衡两种。

所谓对称平衡就是在中心轴线两边的物体重量相等,形状相同,如人、蜻蜓、蝴蝶等,这些物体从平面图形上看都具有一条中心轴线,且轴线两边大小、形状相同从而构成了物体的对称平衡。对于对称平衡的广告,消费者在第一眼触及到广告界面时,视觉中心通常情况下都处于界面中心点的三分之一处,或者中心轴线的三分之二处,这个视点也就是消费者首先看到的画面中心,因此把握好视觉点部分的广告设计,能够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眼球,激发他们对企业广告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促进消费者通览全文,对广告有个更加全面、广泛的了解;另外,在广告设计时,文字语言、普片色彩、尺寸大小等必须要进行合理安排和运用,一旦运用不当,将会影响到整则广告界面的视觉平衡。例如,有些企业为了充分地展现企业风采,将一系列信息、图片等内容全部放置在企业广告的视觉中心处,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信息的大量堆积,从而企业广告在整体上视觉失衡,常常会使消费者感到没有安全感,不稳定、不可信赖等感觉。

与对称平衡相反,非对称平衡是一种不以中轴来配置而是利用各种装饰元素进行变化,造成视觉的呼应与和谐的平衡方式。换句话说,对称平衡讲求的是广告结构框架上的形式对称,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视觉平衡而非对称平衡。尽管在广告的结构形式上并不对称,但通过改变文字大小、色彩的浓淡、标题的粗细等使消费者得视觉产生平衡。例如,有这样一幅广告图片,图片的左侧是一个婴儿,右侧有一匹庞大的马驹,这幅图片从结构分布上看显然是不对称的,婴儿与马驹两者从形状、面积上相差甚远,受众在第一眼看到这幅普片时,马驹的庞大首先就吸引了受众的视线,却忽略了婴儿;而若婴儿的衣服色彩鲜艳,马驹的色彩黯淡,那么就可以从视觉上解决了他们不一样大的问题了。眼睛这时看见的两组拍摄对象就会是一样的了——其中一组是靠大的形状令人瞩目;另一组则以醒目的色彩吸引观看者的注意,从而同样也达到了广告的视觉平衡。

动势特征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

企业广告运用动势特征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就是使消费者在看到广告的第一眼时能够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兴趣从而继续看下去;其二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通览广告的全景,动势大概基于这个事实来设计。当我们欣赏图片或者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往往习惯性地眼睛由左向右移动,长此以往,人们的眼睛也就形成了一种由左向右移动的动势,在广告设计中,设计者如果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就能够恰当地运用动势来提高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动势运用又分为直接动作和间接动作两种。

运用各种方式抓住和强调产品或主题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并把它鲜明地表现出来,将这些特征置于广告画面的主要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使消费者在接触广告画面的瞬间很快对其产生注意和发生视觉兴趣,达到刺激购买欲望的促销目的。在广告艺术表现中,这些应着力加以突出和渲染的特征一般由富于个性产品形象的与众不同的特殊能力、企业标志和产品的商标等要素来决定。突出特征的表现方法在广告艺术表现中运用十分广泛,它是突出表现广告主题的重要方法。

想象夸张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

一则成功的企业广告总能引发消费者的强烈赞同,无论是从广告的形式还是内容的创意上都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给消费者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而要实现这一点,广告设计者就必须超脱自己思维的局限性,或者说是能够走出概念化的思维模式,大力拓展想象力。借助于想象,广告设计便可以将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事物变得充满梦幻色彩,勾起他们对产品强大的兴趣和新鲜感,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如今,随着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广告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各种各样新鲜有趣而又充满趣味的广告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消费者的视线,充斥在人们的周围。企业要想让广告脱颖而出,拼的就是创意。创意是广告设计的灵魂,而想象则是创意的翅膀,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意根本无法起航。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广告设计而言,使用想象对产品的某一特质或者功能进行宣传能够很大程度上加深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特征的印象。“圣象地板”的广告一直以来都让消费者记忆犹新:广告的整个画面只有一双穿着铮亮的黑色皮鞋的脚,结合着音乐和旋律,皮鞋在地板上来回反复不停地摩擦,没有一句旁白和解说,当音乐突然停止,一只脚抬了起来,发现鞋底已经磨出了一个大洞,这时广告给地板一个特色镜头,地板依然光滑如初在广告的结尾,是一声哈哈大笑,道出“原来是圣象地板”。此则广告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准确地把握了产品的特质和优点,即“地板的耐磨性”,运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富含想象地将企业产品这一特质展现地淋漓尽致。

nlc202309040016

广告设计利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凸显产品的特点、优势,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产品的营销以达到盈利的目的。事实上,夸张与夸大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夸张是企业为了突出产品的某一个优质特性,加深消费者对其的了解和认识而使用一种趣味性的表现手法,对产品的描述幽默滑稽;而夸大则可以认为是夸张的极端表达,对产品性能的描述言过其实,脱离了企业产品的本质,这样的广告掺杂了过多的虚假成分,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对广告市场的可信度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广告设计者在进行企业广告艺术设计时,对广告想象夸张表现手法的运用要把握好分寸。

对比变化在艺术表现中的运用

在企业广告艺术设计中,对比变化也是设计者所常常使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对比是指有效地运用一种差异,也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在企业广告设计者来说,设计者往往会借助于不同物体的大小、光线的明暗以及情感的变化等方式来达到互相衬托的目的,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告画面主体上。

对比是相对的,它是消费者视觉的作用。在对比的方式上可以将对比分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从对比的对象上来划分,对比又可以分为自我比较与寄生比较这两种。在这里,笔者分别对这几种比较一一分析和诠释。

1.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

直接比较就是企业为了突出自身产品在同行内的与众不同与其他同类产品之间进行一对一的各种对比分析。这种直接对比的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比较直观地将企业产品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质展现出来,让消费者一眼就能够了解到产品信息,分辨出产品的好坏。然而,这种对比方式通常情况下并不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在多数人看来,这种广告设计手段总会给人一种“为一己周全而掘他人坟墓”的感觉。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也有明文规定不得贬低和诋毁对手,更不允许编造虚假信息来作对比,因此,企业广告设计若使用直接对比这一艺术表现方式,那么企业就必然要面对触犯各种法律、规章、制度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也将要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因此,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企业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并不多用。

间接比较与直接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企业不直接锋芒毕露地针对特定的某一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而是采用一种较为婉转、含蓄、似是而非的方式凸显自身产品的优势和与众不同。例如,高露洁牙膏的广告设计主打“涂抹式美白洁牙”,而在同行中,“佳洁士”牙膏的广告语:“佳洁士深层洁白牙贴的产品效果是涂抹式美白牙齿液的3倍”、“……美白牙齿液往往于涂上后数分钟便被唾液冲掉而大量流失,洁白成效相对偏低”等,实际上就是针对高露洁捷齿白美白液的间接比较。

2.自我比较与寄生比较

自我比较就是自己和自己进行对比,从而显示企业自身产品的优势地位。企业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往往会先人一步对同行业竞争对手可能与自己做对比的某个特性进行预测,并重点把这一可能用来对比的部分的特征展现给消费者,从而使企业始终处于市场的潮流前线。以中国移动的广告为例,中国移动的广告语“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让不少业内人士直呼广告设计处处与中国联通做对比,然而广告表面却丝毫不露出一点针锋相对的痕迹。在这则仅仅只有时长60秒广告中,共出现了几幅画面:第一幅画面是有一位青年作曲家由于手机信号的问题没能完全的与女友沟通,因此导致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女友误会;第二幅画面是一位商人由于手机信号差而导致其失去了一次重要的商业机会;而第三幅画面却是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即去年10月份的一次海难中,北京的梁先生凭借其全球通手机的出色信号拯救了全船128名乘客的生命。中国移动全球通的广告设计既感动了所有消费者,又将其自身较强的手机信号这一独特优势展现地淋漓尽致。因此可以说,这则广告既是自身比较,又是针对联通的间接比较。

寄生比较就是不进行直接的比较,而是将广告主的广告产品与已经具有了良好信誉的产品联系在一起,借后者推销自己。例如,“宁城老窖,塞外茅台”,就是借茅台之名来推销自己,以柔克刚。

除了以上笔者介绍的两种比较广告外,比较广告的表现方式还有很多,但主要的笔者认为就是以上两类,其他的比较方式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 作者单位:河南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编校:韩占雷

基本构成与特征 篇4

1.1 界定

人们通常把“脱口秀”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代称。电视谈话节目的内涵十分宽泛,美国《电视百科全书》给出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界定:“‘电视谈话’(TV talk)包括了从一有电视起就存在的所有不写脚本的对话和直接对观众讲述的各类节目形式。这种‘直播的’、脱稿的谈话是电视区别于电影、摄影、唱片和书籍企业的一个基本因素。而‘电视谈话节目’(TV talk show)则是一种主要围绕着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谈话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开始和结束,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1]

中国的谈话节目公认以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为肇始,1996年《实话实说》在中国的诞生,则揭开了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新的篇章。尽管其中跟风之作颇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但在多年的淘洗中,还是出现了不少口碑之作。中央电视台创办于2000年的《对话》,其他如《看见》《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艺术人生》《开坛》《壹周立波秀》《记者档案》《波士堂》这些内地较为知名的谈话节目,与香港的《锵锵三人行》《一虎一席谈》,台湾的《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等,形成了中国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分布图。如今,谈话节目不仅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观看谈话节目也是人们所不可或缺的一种业余生活方式。

1.2 主要类型

由于不同类型的谈话节目的特征各异,本文对电视谈话节目做了分类。

1.2.1 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

新闻时事类谈话节目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主要选取当下发生的、具有高关注度、影响面广的新闻事件,邀请相关的专家、嘉宾和观众,对这类新闻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代表性节目有中央电视台《新闻1+1》、广东卫视《聚焦中国》、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贵州电视台《论道》等。

1.2.2 社教知识类谈话节目。

此类节目选取的内容较不受限,主旨在于传播知识、文化,引导一种主流健康的生活方式。曾经领国内电视谈话节目风气之先的《实话实说》就是此类节目的代表。

1.2.3 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

电视本以为人们提供娱乐而生,于是也就如尼尔·波兹曼所说:“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2]《壹周立波秀》借鉴美国脱口秀《深夜场》,既有脱口秀表演,也有现场访谈,节目形式较为多样,力求使观众得到娱乐。

1.2.4 行业服务类谈话节目。

行业服务类节目,无疑切合了当今电视业节目分众化和频道专业化的趋势,采用的是同一种思路,即不再以“一网打尽”为宗旨,而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为目标。如《对话》《波士堂》是财经类谈话节目,《一线》是法制类谈话节目等。

2 谈话节目的基本特征

2.1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

电视谈话节目通常在一个特定的场域(演播室或选定的户外空间)进行,在节目演播现场,谈话以个体面对面交谈的形式完成,是典型的人际传播。同时,电视谈话节目也秉承电视媒体的先天属性,同时是大众传播方式。两种传播方式的融合,兼备了人际传播中充分的反馈机会和大众传播中的增殖力量。

2.2 场域性

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谈到:“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3]尽管电视谈话节目并非一个封闭的铁屋子,但整个节目多在演播室这个特定的场域完成。偶有场外观众以电话打入的方式参与节目,但在节目当中所占比重很小,采用这种方式的电视谈话节目在整个电视谈话节目生态中也是少数,况且还有《锵锵三人行》这类根本没有现场观众的漫谈式节目。导播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电视谈话节目的场域性。

2.3 叙事性

“电视求助于双重意义的戏剧化:它将某一事件搬上荧屏,制成影像,同时夸大其重要性、严重性及戏剧性、悲剧性的特征。”[3]这一论断实质上道出了电视所具有的叙事性特征。对故事的需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正是在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故事中,观众能够把自我投入,以移情的方式领会节目的本意。同时,在节目流程设计中,电视谈话节目也讲究起承转合,这同样是对叙事本质的运用。几乎没有电视谈话节目不涉及叙事的,以故事引出话题,以故事证明观点等。

2.4 表演性

所有电视节目都非生活本身,我们所看到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已经首先展示给了摄影机。而一旦有了摄影机的介入,无论是为表演的表演,还是立意为记录的记录,拍摄对象的言行举止必然与日常生活有本质的差别。其表演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邀请明星的娱乐节目。邀请了明星的谈话节目,虽然其中不乏真诚的交流,但基于自己形象的考虑,明星的表演远胜于真实。另外在内地的电视谈话节目,基于我国特殊的审查机制和价值观导向,为了不触碰禁区,节目的话题设置、流程设计、嘉宾与现场观众的安排,大都具有严格的控制,失却了谈话本身应有的自发、随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节目本身就是一种表演。

2.5 声像结合

电视谈话节目尽管主体在于谈话,但充分发挥了声像两种媒介的优势,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电视谈话节目中,许多导播会在节目中导入VCR,如柴静主持的《看见》,在节目当中也会以VCR转换话题、控制流程,或支撑某种观点,如胡一虎主持的《一虎一席谈》。

3 谈话节目的构成要素

3.1 节目设计

3.1.1 节目定位。

节目定位包含多个方面:一是受众定位,二是内容定位,三是播出时段定位。

3.1.2 演播室设计。

随着节目质量的上升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电视谈话节目的演播室开始具有了个性和多样性,讲求与节目定位的和谐搭配,相得益彰。由于类型和风格的不同,今天的电视谈话节目演播室设计,从场景搭建,到人际之间的空间安排、用色打光等都有了更多的要求。

3.1.3 节目流程设计。

包括节目开始前的节目操作方案,形成充分准备;到节目过程中的节奏把握、话语权的交出及收回;以及最后的总结陈词、完美收官,其间还有道具安排、嘉宾上场方式安排等。

3.2 人员构成

3.2.1 主持人。

电视谈话节目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十分全面,包括在中国的政策环境下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和新闻敏感、多样的生活阅历、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极强的口才和现场驾驭能力等。

3.2.2 嘉宾。

一档成功的谈话节目,必然是主持人与嘉宾共同配合、联手奉献的。嘉宾的选择关系到节目的定位,如《对话》邀请的嘉宾多是世界知名政要、行业领军人物,《鲁豫有约》的嘉宾多是明星与艺术家。主持人与嘉宾以及嘉宾之间的关系则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

3.2.3 现场观众。

对于不同的谈话节目,现场观众有着不同的功能和表现,而像《锵锵三人行》这样的漫谈式节目则根本没有现场观众。在有的节目中,现场观众不只是坐在现场的沉默观众,更是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导播要把镜头对准他们,让现场观众参与到节目的流程中来。《一虎一席谈》中就设置了比重很大的观众发言,观众的观点和嘉宾、主持人的观点相互参照,共同推进节目的发展。

4 结语

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出现得较晚,但在节目制作成本与收视率的综合考量下发展得十分迅速,即便还存在种种不足,其节目制作水平、艺术质量依然平稳上升。

参考文献

[1]苗棣,王怡林.脱口成“秀”:电视谈话节目的理念和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2.

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篇5

李艳

《 人民日报 》(2012年09月06日19 版)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众多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逐步形成和不断丰富了中华民族观。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求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本文从典籍考证与文化史研究的角度,对此略作梳理。

民族一统。中华民族观首先强调民族团结、民族一统,这是其一大特色。例如,《汉书》在分析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了民族一统的结论。在《汉书》中,班固非常赞赏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班固的“大一统”思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皇朝统一”,二是“民族一体”。“皇朝统一”,就是地方统一于中央,地方与中央之间要保证一致性;“民族一体”,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要和睦统一。当时的天下,主要包括海内和四海两个部分。海内就是如今的中原一带,主要为汉族人居住;四海为边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海内与四海合为一体,也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要和睦统一。

民族同源。强调各民族同根同源,也是中华民族观的特点之一。司马迁在《史记》开篇中就对华夏民族本一家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无论华夏还是夷狄都是黄帝的后代。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司马迁说:“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在《夏本纪》、《周本纪》中,他也对类似观点进行了阐述,认为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代。司马迁的这些记述和思想,成为“炎黄子孙”概念的最早来源。班固在《汉书》中也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同源,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并进一步完善了司马迁关于华夏与夷狄同一祖先的思想。

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观深深根植于民族认同之中。历史上,执掌中央政权的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当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主动了解,对少数民族并没有抱着“我存你亡”、“非此即彼”的排斥心态和极端态度,而是在文化上、政策上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包容。在收服少数民族政权后,汉族政权通常采取怀柔政策,保持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仍任用少数民族官员管理民族地区。元、清少数民族在执掌中央政权后,对于汉文化也没有采取肃清政策,而是借鉴和学习汉文化,模仿汉族政权而建制。这种情感、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互相认同和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IT产业内涵与基本特征 篇6

(一)信息技术

1、软件和服务

(1)451010互联网软件和服务

从事开发销售互联网软件和/或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 包括在线数据库和交互式服务、互联网地址注册服务、数据库建立和互联网计服务,不包括互联网零售企业。

(2)451020 IT咨询和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中未分类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包括信息技术咨询和信息管理服务。

(3)451030 软件

45103010 应用软件,是为商业或消费市场设计、开发和生产专业应用软件的公司,包括企业级、技术级和娱乐软件。不包括生产系统或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公司。

45103020 系统软件,即从事开发生产系统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公司。

注①料来源:全球行业分类标准摘录

2、技术硬件和设备

(1)452010通讯设备

45201010 网络设备,即计算机网络设备产品制造商,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路由设备。45201020 电讯设备,即电讯设备制造,包括电话,交换总机和交换机。不包括网络设备子类中的企业。

(2)452020 计算机&外围设备

45202010 计算机硬件,即个人电脑、服务器、大型机和工作站制造商,包括自动提款机(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不包括复印机、传真机和相关产品。

45202020 计算机存储&外围设备,即电子计算机元件和外围设备制造商,包括数据存储设备、主板、视频、音频卡、显示器、键盘、打印机和其他外围设备,不包括半导体设备。

(3)452030 电子设备和装置

电子设备或元件生产和/或发行。包括电子分析、测试和测量工具,电子元器件, 以及其他未分类的连接装置和设备。

(4)452040 办公电子用品

办公电子设备的制造商,包括复印机和传真机。

(5)452050 半导体设备和产品

45205010 半导体设备,即半导体设备生产商。

45205020 半导体,即半导体及相关产品生产。

(二)电信服务

1、5010电信服务

501010 各种电信服务

50101010 数据转换,即主要通过高速宽带或光纤网络提供通信和高密度数据传输服务。

50101020 综合通信服务,即主要固定通信网络运营商和同时提供无限与固网通信服务的公司。

2、501020无线通信服务

5010201 无线通信服务,即蜂窝电话或无线长途通讯服务提供商,包括呼叫服务。

信息化:对时代特征的基本判断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时代变化归纳为“ 四化” 特征,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 2007 年,在党的十七大上,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四化”特征, 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特征。“信息化”作为人类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最主要特征,突显出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目标的提出无疑是顺应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也迎合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

1、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的智能化工具这一新生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在中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2. 信息化的核心内涵

信息化的核心内涵是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1993 年,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全球掀起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浪潮,从此,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发生的事件是: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相互交往的方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发展最主要的内涵就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

互联网始于1969 年,它的发展直到“万维网”出现后才得以真正开始。经过40 年的发展,互联网已形成一个跨越国界、快速传播、即时互动的新媒体网络,构成了人类的网络生存状态。1995 年10 月24 日,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① 通过了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的决议,指出“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它的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通过全球唯一的网络逻辑地址在网络媒介基础之上逻辑地链接在一起的网络。这一网络的逻辑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互联网时代的其他协议基础之上的。

第二,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 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网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第三,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来享受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以上所述的定义并不能完全概括互联网的特性,互联网经过40 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以往对互联网的定义已不够全面。那么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呢?

注①国联邦网络委员会(FNC), 即TheFederalNetworkingCouncil 。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作为人类的发明,逐步成长为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新型存在。它的存在,是其内在属性与外在属性之间的对话与循环。

nlc202309010840

1. 物质性与精神性

作为人类存在的新形式,互联网的第一基本属性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对立统一, 是物质性与精神性在对立中的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是一对矛盾,物质性是指互联网外在的形态特征,精神性则是互联网的文化内涵;物质性是外在形式,精神性是实质内容;形式表现内容。对互联网属性的研究,不仅要对其物质实体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揭示这一存在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本质内涵。

互联网的主体性根源于其价值的主体性。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不仅具有客体性本质,而且具有主体性本质,就其主体性而言。互联网的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是互联网的主观性。价值的主观性,具备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互联网作为价值主体,总是按照自己特定的价值需要、价值心理、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来选择和创造价值;其次,它是指互联网作为主体,具有价值认识的能力,主体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主观需要,而且能够认识到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遵循趋利避害的最优化原则;再次,是它的保守性和随即性。一种价值观念一旦趋于稳定或被模式化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由于人类对互联网需要的随即性、可变性,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三是互联网的主导性。即互联网作为人类信息社会的传播载体,其作为技术中枢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 意向性与混沌性

互联网络的当下应用,其最令人关注的发展之一是网络社区。网络社区不过是各种类型的意义群的聚合,人们在这里寻找与释放的也仅仅是作为人类存在的新形式下的意义与思想的交换。

3. 虚拟性与实践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是通过网络连接全球计算机,综合现代各种先进技术,利用数字化方式生成的一个逼真的数字化的三维感知世界。互联网上除了信息之外一无所有。在这里,我们看不到物质,看不到人的身体,往来匆匆的只是物理信号,即电位变化所体现出来的脉冲变化。这种脉冲作为模拟信号,被人类逻辑的表达为数字信号,进而又将数字信号系列/序列化地表达为信息。所以人类在互联网上能够传递信息,但在物理本质上只是对脉冲的一套逻辑命名。这套人为的逻辑命名系统快速传递着人们的思想,为人们编织着交互关系。

对于互联网,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不具有一般物质存在的基本特征:空间的占有性与不可入性。然而它又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的存在寄生于硬件系统。它是由计算机系统支撑的媒体,是由无数主机、站点、局域网、个人电脑等组成的庞大的交流系统。

4. 自我性与社会性

互联网作为人类的存在,形成人类生存的新环境:网络环境。这种网络环境强化着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认同,因为“这里聚集着我们个性实验的支持者、观众和游戏者”。在自我认同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探索着个性发展的潜力,这种探索主要是以网络角色扮演来实现的。网络角色扮演最主要的情形有三种:扮演与现实角色互补的角色,扮演与现实角色相近的角色,扮演与现实角色差距较大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以完全本我的角色进入网络者微乎其微。其结果是,网络交往张扬了个体与社会性相背离的一面。

同时,互联网又具有社会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交流模式,形成了相互对话、交流、反馈的网际关系,如现在流行的BBS 就是典型的多对多交流形式。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人都不再是单纯的主体或客体,而是处于一种交互虚拟存在的环境界面中。

5. 开放性与封闭性

开放性是互联网的最大魅力所在,也是互联网力量的源泉。互联网络环境更大程度地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不受干扰地畅所欲言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典型的网络文化表现出一种自在性、自存性和自身性,即“内在条件性”,这种“自媒体性”是“个人媒体”的特征,博客、微博客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形式。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

但互联网络同时又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减弱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交流和沟通,淡薄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最终导致人们社会关系的简单化,削弱了人们的集体意识,降低了人们的社会意识。

6. 现实性与虚拟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它是深不可测的,但互联网络经过40 年的运作,其社会意义上的神秘面纱已被逐渐揭开。网络远非人们当初想象的那种世外桃源,它仅仅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现实社会所具备的一切特征在网络中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同时,互联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又扩充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以虚拟身份进入互联网络社会。在信息社会中,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虚拟性和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虚拟性。

网络对于愚昧无知者来说是虚拟的。当然,网络的虚拟是可以避免的,这样一来人们生活中所依赖的网络就会更加突现出其真实性。

7、局限性与超越性

网络的匿名性为人性的充分施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这里,没有最高的管理机构, 没有等级、特权,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网民,既是网络社会的中心又是网络社会的边缘。从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造成的各种隔阂,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难以理解,更无法交往。而网络传播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好奇心,填补了知识的各类空白,各种奇风异俗都能在这里得到展现,简便的网络交往手段更提供了相互理解、学习、探讨的渠道。在网络开发的交往模式之下,丰富的人类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这就是网络的超越性功能。

但网络并不是万能的,它在提供给人们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局限性。比如,我们无法验证从网络上得到的消息的正确性;网络购物时,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买的商品没有质量问题等等。

8. 在场性与离场性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打破了限制人际交往的时空阻碍。在网络人际交往中,由于交流场景的虚拟,交流主体的缺场,结果在网络中流动的只剩下意义本身。但在网络中的活动又能确确实实地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电视会议是用电视和电话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之间举行会议,实时传送声音、图像的通信方式。它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性的图像、文件、传真等信号的传送。参加电视会议的人,可以通过电视发表意见,同时观察对方的形象、动作、表情等,并能出示实物、图纸、文件等实拍的电视图像或者显示在黑板、白板上的和图,使在不同地点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如同和对方在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在效果上可以代替现场举行的会议。

9. 遮蔽性与解蔽性

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是匿名性。人们隐藏了自己的身份,隐藏了自己的身世、地位和信誉,自由地表达、纵情地袒露心扉,有时还掺杂着非理性的情绪,从而使信息的真伪很难判断。

网络拥有很鲜明的遮蔽性,但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拥有解蔽性。与一般信息相比较,网络信息更容易被监督,因为它时刻处于众目睽睽之下。

回首“网事”,从“虎照丑闻”到“出国考察视频”,再到“躲猫猫”等等,网络监督可谓凭借风起云涌之势,发挥着非凡的威力。

10. 游离性与固定性

“文字与图像以光速穿梭,其繁殖速度之快令人类难以驾驭……它们不是按树型方式繁殖,如在中心化的工厂中那样;而是按根型方式在任何一个非中心化地点繁殖。”传统时间的线性、不可逆转、可量度、可预测等特性被网络技术冲击得支离破碎。“地域性解体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向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并形成了“全球与地域动态的新链接”。

11、传承性与背叛性

网络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融合与提升,既部分重合了传统媒体的功能,又大大超出了传统媒体的功能。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具有更多更强更综合的传播功能。如E-mail 是传统邮电功能的延伸,网络聊天与可视电话是传统电信功能的延伸,网络新闻与电子报纸是传统印刷媒介功能的延伸,网络广播与网络电视是传统广电媒体功能的延伸,同时网络媒介还具有计算功能、广告功能等等。

基本构成与特征 篇7

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除了观赏价值,也具有类似建筑材料般的空间构筑功能,能够构成、限制或组织室外空间。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视为单体建筑;一定株数的乔木栽植成林荫绿带、各种片林,能形成以线状、面状为主要形态特征的环境空间;廊架、屋顶的绿化,则可视作顶部因素。多样的植物材料以及各种天然特征,如形态、色彩、质地、气味、季相变化等,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类型[1]。本文着重对植物营造的园林空间的特征和构成进行阐述,对如何利用植物材料的特性进行园林景观空间艺术的塑造加以探讨,以期为植物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2 植物景观空间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2],处于空间中的人意识到自身与周围景物的相对位置的过程,即是空间感。植物景观空间是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植物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不同的植物材料形成基面、立面和顶面,单独或者共同组成具有实在性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3],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坪植物的高度与竖向郁闭度决定植物空间围合的程度,形成的植物景观空间主要有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封闭空间、垂直空间、纵深空间等类型[4]。

3 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

植物材料性质有别于建筑物及其他人工构筑物,因此,其所界定的空间与建筑空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植物界定的空间有如下特点。

3.1 材料软质性

园林植物是生命的有机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经历了发芽、生长、落叶等自然过程,即便经由人工修剪,仍然能够旺盛生长。柔软的枝条、横斜的疏影、曼妙的芳香,摇曳生姿中透露出生命的气息,故其所界定的空间,具有不同于人工建筑物的软质性。

3.2 动态变化性

植物的生命周期中会在色彩和形象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构成四季分明的时序景观。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夏季,植物的生长会增加空间的封闭性,而秋冬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可见,园林植物空间景观是动态变化的,并非长久不变的。

3.3 空间渗透性

植物形成的空间并不像建筑物构筑的砖墙那般密不透风,植物通过树干、枝叶限定一个空间,界面的不同处是疏密结合的,由于植物材料的软质性,部分光线、气流以及声音等能轻易地穿透植物构成的空间而渗透到相邻空间,使空间的整体富有层次而相互连通。

3.4 自然意象性

植物虽然因其自然或人为的形态具有类似建筑物界定空间的功能,但是二者性质不同,所界定的空间亦相异其趣。植物所界定的空间并不像建筑物界定的空间那样真实、清晰,而是具有意象性。植物茂密的枝叶犹如室内空间的天花板;植物的树干、如同外部空间的支柱,修剪整齐的树墙、绿篱则如同建筑物的墙体;不同高度和种类的低矮的植物则暗示着园林空间的地平面。

4 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

4.1 构成植物空间的形态要素

构成植物空间的形态限定要素主要有基面要素、立面要素和顶面要素,正是这3种限定要素以各种变化方式相互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空间的封闭程度随着围合植物的种类、高矮大小、种植密度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而产生变化。

4.1.1 基面要素

基面是最基本的空间范围暗示,保持着空间视线与其周边环境的通透与连续。园林植物空间中,常常用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低矮灌木形成的基面来暗示空间范围,表现形式有草坪、缀花草地、模纹花坛、花坛、花境、花台、低矮的地被植物等。植物虽不是以实在的材料表现形式来限制着空间,但也确实在较低的水平面上筑起了一道范围。如一块草地和一片地被植物之间的交界处,虽然没有实体的视线屏障,但由于材料的种类、质感不同,其空间的领域性是显而易见的(图1)。

基面是园林植物表现的一种非直接性暗示空间的方式,如同建筑空间的硬质铺装,不同的低矮植物象征着不同的铺装材料、质地以及规格大小,其质感对比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大大丰富了地平面的空间层次,从而形成园林地面空间的重要视觉信息。

4.1.2 立面要素

立面是园林植物空间形成最重要的要素,形成了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强烈的空间围合感,在植物空间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基面。植物立面空间有绿篱、树墙、树群、丛林、格栅和棚架等表现形式,创造了植物空间的边界,给予人们一种方向感,或是形成如建筑物中的“套间”般的封闭空间,使游人产生“小中见大,别有洞天”之感。

在垂直面上,植物通过树干及叶丛的组合变化影响着空间的视觉感受。树干如同直立于空间中的支柱,其空间封闭程度随树干的大小、种类、疏密程度及种植形式不同而不同[5]。树干粗壮、种植密度大,像自然界中的森林,其空间围合感就越强。植物的叶丛是影响空间感的第二因素,叶丛的疏密度和分枝点的高低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叶丛越浓密,体积越大,分枝点越低,其围合感越强烈(图2)。

4.1.3 顶面要素

植物同样能够形成植物空间的顶平面。植物的枝叶犹如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天花板,当树冠枝叶相互覆盖,遮蔽阳光时,其顶平面的封闭感最强烈(图3)。另外由单独或成丛的树木、攀援植物结合的棚架、绿廊等也能创造植物空间的顶面。

顶面的特征与季节、枝叶密度、分枝点高度以及种植形式密切相关,并且存在着空间感的变化。夏季枝叶繁茂,遮荫蔽日,封闭感最强烈,而冬季落叶植物则以枝条组成覆盖面,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4.2 构成植物空间的植物要素

4.2.1 植物的形态

园林植物的形态表现为不同的形体大小和姿态,具体是指植物的树枝、树干、生长方向、树叶数量等因素的整体外观表象。不同形态的植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影响着植物空间景观的构图和布局。通常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和不规则形(图4)。

圆球形、椭圆形轮廓主要由弧线构成,所以产生弧线的效应,具有愉快、温暖、柔和、湿润、迟钝等情调,此类型的植物对视线的引导没有方向性和倾向性,容易与多种要素协调;锥形、圆柱形植物具有由静而趋于动的意向,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突出了空间的垂直面,产生较强的高度感染力;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的下垂枝条,具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由高处导向低处的功能,成为水平景观的视线纽带;水平开展形以水平线为主,引导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使空间产生一种宽阔感和外延感,联系功能强,既可以与垂直方向形状产生对比,又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联系其他形态。

4.2.2 植物的质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观赏者对于单株植物或群体植物外观或粗糙或光滑的心理感受,具有较强的空间感染力。质感受植物叶片的大小、枝条的长短、形状、排列形式、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以及植物的观赏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质感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粗质型植物组合的植物空间具有减小空间尺度的倾向,而细质型的植物则能使空间距离扩大。单纯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具有统一感,而多样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活跃变化或者杂乱无章。

4.2.3 植物的色彩

园林植物的色彩千变万化,并且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特殊的颜色。色彩影响植物空间的距离感和尺度感,明艳的暖色使空间距离变短、尺度缩小,暗淡的冷色能增大空间的尺度感,低纯度明色使空间具有宽阔感,而高纯度暗色则使空间具有收缩感。因此,要使空间给人以宽阔感,就应选用低纯度的明色花系,如具白色或天蓝色的花卉;相反,对人少空间大的居室,宜选用高纯度暗色花卉植物布置。

色彩会使空间产生一定的“感情”或“性格”。如在总体格调高雅、古朴的高级住宅的道路空间,可选用紫色调的植物来突出高贵、优雅、神秘的氛围;而在以销售黄金钻石为主的街道空间中,植物可选用黄色基调的树种如金叶女贞、金叶槐、银杏等来营造相同色系的空间,烘托其华贵、高雅的气氛。

4.2.4 植物的气味

植物的气味是植物组织器官中含有香精油、挥发油或难挥发树胶类的化学物质以分子的状态漂浮在空气中,刺激人的嗅觉而引起的。以芳香为主题的植物空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例拙政园“远香堂”,南临荷池,每当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雪香云蔚亭丛植的梅花,清香悠远,意境空灵,道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玄妙所在,从而造就了两处空间的不同氛围。

芳香空间的创造应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并考虑环境的郁闭度和风向作用。露天环境中的空气流动较快,香气易扩散,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需通过地形或建筑物的围合,来创造封闭的环境,维持一定的香气浓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应注意将芳香植物布置在上风向,以便于香味的流动与扩散。

4.2.5 植物的季相变化

季相变化是园林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春花、夏荫、秋叶和冬枯形成了植物丰富的季相变化,在不同季节营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

首先,季相变化影响植物空间的闭合程度,尤其是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具有浓密树叶的树丛能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视线被阻隔,而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空间产生流动,显得更大、更空旷(图5)。

其次,植物季相在其变化的过程中会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在植物空间中游览观赏,行在其间,不会感到强制性的约束,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光影的明暗变化,给人视线留有余地,引起观赏者自由的联想和情感变化。这在景观连贯性和整体性上提供了一个时间序列上的美感,形成了动态的三维空间性与时序性相统一的四维空间效果。

4.2.6 植物的文化内涵

植物蕴涵着不同的精神意蕴。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欣赏大自然植物美的同时,逐渐将植物的形象美“拟人化”,赋予其特殊的精神品质。如《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赋予松柏虽经严冬霜雪仍能挺立风寒之中的坚强品质;《诗经·周南》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述,誉桃花之艳丽;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习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等。

植物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了空间的立意和人们的心理感受。如北京皇家园林的植物配植,讲究“玉堂春富贵”,即在庭院中对植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和盆栽桂花;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景区,运用松叶细长成针状,经风吹拂易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特点,创造出具有万马奔腾、翻江倒海之势的“松涛”主题空间;再如苏州拙政园中部主体建筑“远香堂”,南临荷池,夏日芙蕖满池,闲立堂前远眺,翠亭华盖,荷香四溢,能真切体会到园主人王献臣自喻脱离尘嚣世俗、理想高洁的意境空间。

5 结语

植物景观的营造已成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占据着不同的空间。植物通过地平面、垂直面和顶平面以及各种变化方式的组合来表现其构筑的空间形式,而植物的形态、大小、色彩、质地、季相变化及文化内涵等特征就成为植物构成空间的相关因素。此外,植物空间还可以与其他各种空间形态相结合,构成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景观效果。总之,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现代园林中,如何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空间,合理配置,创造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和文化特色的空间景观,是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摘要:指出了植物与地形、建筑等园林要素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及引导空间变化的作用。植物景观空间主要由形态要素和植物要素构成,形态要素从地面、立面和顶面以及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各种不同的环境空间,而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气味、季相变化以及文化内涵等要素则从相关方面丰富了植物空间的景观效果。与建筑空间相比,植物构筑的空间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空间构成,特征

参考文献

[1]熊云海.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夏义民.园林与景观设计[M].重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86.

[4]赵爱华,李冬梅,胡海燕.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的营造[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136~138

基本构成与特征 篇8

1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基本构成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在目前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 现有的数字集成电路系统, 集合了过去的很多优点, 在多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从构成来看,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主要是将元器件以及连线, 有效地集成于同一个半导体的芯片之上, 从而完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或者系统。在划分数字集成电路系统的过程中, 可根据数字集成电路中, 包含的具体门电路、具体的器件数量, 划分为小规模的集成电路、中规模的集成电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等。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在组成方面主要包括2个内容, 分别为组合逻辑和寄存器 (触发器) 。组合逻辑经过分析后, 发现其是由基本门组成的一系列函数, 在输出的工作中, 仅仅与当前的输入具有密切的关联。倘若表现为组合逻辑, 那么在运行的过程中, 就只能完成逻辑的运算。在时序电路方面, 除了包含基本门之外, 还包含存储元件用例, 保存过去的信息。因此, 时序电路的稳态输出, 不仅仅与当前的输入具有密切的关系, 同时还与过去的输入所形成的状态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时序电路方面, 其在有效完成逻辑运算的同时, 还可以将具体的处理结果进行暂时的存储, 以此对下一次的运算提供便利。

2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测试技术

对于数字集成电路系统而言, 其在目前的发展中, 除了基本构成不断丰富外, 测试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提升。目前,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的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不仅获得了较多的数据和资料, 同时在多方面实现了数字系统本身的进步。

2.1 功能测试

在数字集成电路系统的测试技术当中, 功能测试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功能测试的实施, 其目的在于验证电路的设计和使用是否完成了预期的效果。功能测试在开展时, 其基本过程如下: (1) 从输入端施加若干的激励信号, 也就是常说的测试图形。 (2) 在操作当中, 需要按照电路规定的具体频率, 有效地施加到被测试的器件当中, 这一操作需要仔细进行, 避免出现任何形式上的纰漏。 (3) 要根据两者的相同情况、差异情况等, 对具体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 以此来更好地判定电路功能是否达到了正常的状态。

测试图形在应用过程中是检验器件功能的重要途径, 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从理论上来分析, 一个比较好的测试图形, 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 (1) 测试图形必须具有较高的故障覆盖率, 这样才能更好地测试不同类型的故障。 (2) 测试图形必须具有较短的测试时间。以往的测试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得到的结果却不精确。因此, 针对测试图形的测试时间, 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3) 测试图形必须针对被测器件的故障、工艺缺陷进行检测, 提高被测器件的功能测试准确度。

由此可见, 在功能测试过程中, 测试电路的具体质量, 会与测试矢量的精度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例如, 组合电路测试生成算法, 其主要包括穷举法、代数法等等。可根据实际的需求, 选择合理的方法来完成。

2.2 直流参数的测试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的测试技术还能够针对较多的重要指标, 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直流参数的测试是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从测试技术的角度来分析, 直流测试是用来确定器件点参数的稳态, 确保器件可以更加稳定的运行。从方法上来分析, 直流参数的测试方法比较多样化, 目前常用的包括接触测试、漏电电流测试、转换电平测试等。

接触测试在应用过程中, 虽然操作比较简单, 但需要在细节上有所把握。例如, 该测试在具体的应用当中, 需要充分的保证测试的接口与器件可以正常的连接。同时, 在测量输入和输出方面, 应根据管脚保护二极管的具体压降情况, 观察连接性是否达到了标准的要求。如果要求未满足, 则要重新连接。

漏电测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测试方法, 其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异性。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漏电流的出现, 主要是由于器件内部和输入管脚之间出现了问题, 多数情况下, 二者的绝缘氧化膜在生产过程中, 表现为特别薄的状态, 进而引起了类似短路的情况。最终, 导致电流通过, 形成漏电流。漏电测试的方法会针对该项参数的具体测试, 以此来更好地对器件输入、输出的负载特性进行较好的分析, 实现从源头测试。

转换电平测试在目前的应用中, 隶属于针对性较强的一类测试方法。转换电平测试在应用当中, 会通过反复的运行功能测试的方法, 针对导致功能测试失效的临界电压值进行测试和分析, 确定转换电平。从技术上来分析, 转换电平测试的应用, 在很多方面都充分反映了器件抗噪声的能力水平,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技术。

2.3 交流参数的测试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在现阶段的研究中, 获得了很多的积极成果, 将成果广泛应用, 实现了测试技术的较大提升。交流参数的测试, 是数字集成电路系统测试技术的重点表现, 其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从具体的测试层面来分析, 交流参数的测试工作主要是测量器件晶体管转换状态时所表现出的时序关系。执行该项测试的目的在于, 确保器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发生正常的状态转换。操作过程中, 比较常用的交流测试方法、包括传输延时测试的方法、建立和保持时间测试的方法等。

3 测试技术的应用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在基本构成获得不断的深化后, 测试技术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二者互相辅助造成了良性循环, 并且创造出了较大的价值。相对而言, 测试技术在获得了深化后, 应在具体的应用上作出足够的努力, 仅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 并不能创造太多的价值。我国目前对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视的, 很多工作都达到了较为重要的阶段。数字集成电路系统测试技术作为影响多领域发展的重点技术, 必须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 现在使用的泰瑞达 (Teradyne) 公司生产的J750, HILEVEL生产的ETS770。这些都是非常先进的半导体自动测试系统。其中泰瑞达可为半导体电路提供测试解决方案, 它拥有模拟、混合信号、存储器及VLSI器件测试所有领域的测试设备。并且该机器是低成本高性能并行测试机, 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 人机界面友好、简单;基于板卡的硬件架构, 维护性好;配上MSO, 基本能满足So C的测试需求, 有着较高的测试性价比。而HILEVEL生产的ETS770的优点是器件可以通过测试小板很方便地与测试系统相连, 并且可以实现对芯片进行快速的逻辑功能验证, 测试编程界面全为窗口式, 快速简捷, 易于掌握。总之, 每个测试系统都有各自的硬件配置和程序开发环境, 需要测试工程师根据每个测试器件的逻辑结构和电特性制定合理的测试流程,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测试系统的资源优势。

由此可见,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测试技术在应用层面, 表现出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总体上创造出的价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今后, 应该在多方面针对数字集成电路系统的基本构成, 针对测试技术, 开展深入的研究。一方面要不断地健全数字集成电路系统的基本组成, 丰富内容;另一方面需健全测试技术体系, 从多个方面来提高技术的功能性和可操作性。

4 结语

本文对数字集成电路系统基本构成与测试技术展开讨论, 从现有的工作成果来看,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还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在基本构成方面, 还是在测试技术方面, 数字集成电路系统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今后, 需要对数字集成电路系统进行拓展研究, 与其他的领域进行密切结合, 在多个内容方面进行深化, 完成系统本身的较大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玉洁, 张春.基于EDA平台的数字集成电路快速成型系统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9) :106-107.

[2]贺志容, 韩红星, 刘文捷.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测试结构及校准原理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0 (9) :23-27.

[3]刘凤伟, 詹惠琴, 古军.基于FPGA的数字IC交流参数测试系统研究[J].电子与封装, 2010 (10) :12-15.

[4王瑛.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构分析[J].电子测试, 2014 (15) :24-25.

[5]王文波.基于ARM的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24) :113.

[6]张玲, 李同瀚, 梅军进.小型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的设计和实现[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5 (1) :27-29.

[7]刘宝华.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硅谷, 2011 (4) :42.

基本构成与特征 篇9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电网结构逐渐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能源接入和双向能源平衡方向发展,合理利用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倡导智能用电将成为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1,2,3]。

智能用电是国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低碳经济下的节能用电需求。智能用电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和完善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和辅助服务系统,实现与电力用户“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互动,全面提升电网公司的双向互动用电服务能力。同时,开展双向互动用电服务,有利于提升用户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推动智能用电领域技术创新,推动终端用户用能模式的转变[4,5,6]。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覆盖面最广的基础数据和应用平台,将覆盖所有电力用户、电网的各类计量点,包括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等[7]。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支撑互动用电服务,不仅可以建立电网与电力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服务,实现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直接互动,而且可以通过双向互动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即插即用,发挥其平衡电网负荷的功效,对于智能电网建设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8]。截止到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安装使用智能电能表2.48亿只,涉及国内27个省市地区,用电信息采集超过2.56亿户,采集覆盖率达到80%。采集系统在降损增收、支撑“大营销”体系建设、优质服务、有序用电、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提供了坚强技术支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仍存在互动业务不够全面、互动模式较为单一、互动业务覆盖用户范围有限等一系列问题[9,10,11]。

本文深入研究了支撑互动用电服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级应用的功能组成,设计构建了互动化服务应用平台,并从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Information Model,CIM)的互动业务建模、多信道本地通信网的异构融合、基于密钥实现安全防护的双向认证加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支撑互动用电服务的关键技术,为供用电双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互动用电交流途径。

1 互动用电服务发展现状

在国外,发达国家基于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提高电网运营效率、改善供电服务质量等需求,陆续开展了通过自动电表管理系统实现当地用电需求调整和负荷控制,将分布发电和可再生能源集成到电网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意大利ENEL公司从2001年起共投资21亿欧元改造和安装智能电表,通过电网和用户的用电信息实时互动,对电网削峰填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市得成为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每户家庭都安装了智能电表,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实时电价,并据此合理安排工作生活。系统的互动特性可以帮助人们优先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重新分配电力。为此,美国西太平洋国家能源实验室提出了“电网友好”技术,它包括电网友好的频率响应、电压响应和价格响应技术,其研制的“电网友好控制器”可安装在冰箱、空调等家用设备中。目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加州地区以及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生等电力公司相继应用需求响应、用能管理、分布式电源管理等互动业务系统,鼓励用户主动参与基于价格信号和激励机制的需求响应,有效降低了高峰负荷,促进削峰填谷。

在我国,开展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互动用电服务的体系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公司研究单位在相关领域已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一些研究应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2009年开始,公司开始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级量测体系。系统可为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的相关系统提供基础用电信息数据支撑,并可为客户侧分布式电源接入和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监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公司各单位开展针对多个专业的深化应用工作,在远程自动抄表、费控功能、线损监测、反窃电监测、分布式电源监测、双向互动服务、市场分析与需求侧管理、故障抢修业务、电能质量监测与可靠性统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果,初步实现了多形式、多业务的互动用电服务。

由此可见,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在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基础上的电力用户互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ehicle to Grid,V2G)等,但是相关研究和实践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互动平台和互动体系。而随着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包括互动用电服务在内的深化应用也在同步开展,但互动业务和互动方式还不够丰富。因此,有必要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互动化高级应用研究。

2 互动用电高级应用研究分析

2.1 互动业务模型研究

对用电信息互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各个典型交互场景的特性,建立支撑互动化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互动模式;确定不同互动渠道的适用用户群体,并对未来的交互渠道进行预测展望,确定互动模式优先采用的互动渠道;实际分析现有的互动业务,分析典型的互动业务场景,汇总不同互动业务的互动信息。

在国家电网公司SG-CIM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补充,遵循SG-CIM的建立过程,结合互动用电服务的实际需求,形成标准的数据模型及接口规范。制定互动用电信息CIM模型的数据交换规范和标准统一的CIS数据接口服务,通过数据资源管理工具定制符合CIS规范的CIM/XML数据交换格式,制定CIM/XML数据交换格式规范;通过构建互动用电信息CIM模型标准的数据接口服务,实现对外信息发布服务,按照SG-CIM公共数据模型典型设计进行部署,并通过数据资源管理工具对互动用电信息CIM模型进行统一管理维护。

2.2 多信道本地通信异构网络研究

根据现有互动用电服务对通信的需求,分析影响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互动化需求的通信技术关键因素;在充分考虑不同通信方式特点和影响通信的关键因素基础上,结合支持宽带电力载波和微功率无线传输的多通道本地通信异构网络技术,实现本地采集通道的多信道通信;针对多信道通信的特性,采用IP融合技术实现LTE230 MHz无线专网和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的有机融合;采用基于IP的多信道通信网管技术,实现对由LTE230 MHz无线专网、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等不同通信方式异构网络的统一管理;提出适用于支撑互动化的新型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协议、研制本地多模通信宽带网络通信接入模块和基于IP的多信道本地通信异构网络网管软件。

2.3 双向交互安全防护方案研究

在遵照《Q/GDW 377—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结合电能表直接双向交互应用需求,分析互动化智能电能表、交互终端的接入可能造成的风险,针对智能电能表直接双向互动应用形成的智能电能表与交互网关、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的安全边界进行安全边界识别;从身份鉴别、接入控制、应用访问控制、优先级控制、协议过滤、数据加密保护等方面研究电能表直接交互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电能表直接交互安全防护策略,实现对直接交互智能电能表的边界防护、物理防护和安全管控,避免智能电能表直接双向交互业务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和该采集终端所辖智能电能表构成安全风险;通过采用异常分散因子攻击、错误MAC攻击、错误随机数攻击、重放攻击、网络阻塞攻击等技术方式对包括智能电能表、采集终端、交互网关等互动化硬件设备的安全性检测技术,保障参与互动化业务的相关硬件设备安全性。

3 互动用电高级应用功能组成

互动用电高级应用功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供用电双方的特殊需求,结合现有业务应用技术架构,利用异构通信、远程监控、安全防护等先进技术,实现电网与用户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双向互动,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3.1 信息采集

真实可靠的信息采集是互动用电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前提,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验证、数据存储、计算处理等,全面覆盖供用电双方所有运行设备及技术指标。交互终端通过近场采集系统可直接与互动化电能表双向交互,实时快速采集诸如电能、用电负荷、需量、电压值、电流值、电表事件、参变量、购电相关等数据。

3.2 互动用电服务

电网公司应为电力客户建立个人用电档案,统计分析其日常用电数据,绘制用电负荷曲线,并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及相关时效性可选择电价政策,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用电策略,利用手机APP软件、智能用电可视化终端等双向互动载体,下发到用户手中。具体应包括科学用电指导、节能方案推荐、安全用电提示等相关内容。同时针对台区公共变压器实现负荷预测,通过信息推送方式主动引导用户错峰用能,确保电力可靠供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支持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新能源新设备的“即插即用”接入,实现集中管理、实时监测、柔性控制和优化配置。支持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有序用电,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管理。促进新能源新设备与电网协调发展,成为电网常规能源的有益补充。

结合电动汽车充电站工况,根据充电桩停复电、电价高低、距离远近等信息,为用户推荐最优充电路线;结合光伏发电信息,向用户提供投资与收益的盈亏平衡预测,定期跟踪分布式电源电费收益。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用电服务,实现与电力客户的友好互动,为电力客户提供智能化和多样化服务。

3.3 监测与告警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互动用电高级应用应搭载全面完善的综合监控、告警功能,主要包括计量异常、采集装置异常、用电异常的监测与告警,同时对电动汽车充电电池的温度监测、分布式电源发电异常状态的告警等方面,实现关键信息处理、报警处理、可视化展示等,通过与电力客户及时准确的互动交流,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隐患,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3.4 终端作业

交互式终端作业改变以往电力运维人员的单向工作方式,支持通过网关设备进行载波与红外方式下发终端测量点参数、测量点限值、逻辑地址、主站网络、电表参数、抄表、广播读电表、购电参数、硬件初始化、数据区初始化等参数。通过参数比对功能,自动筛选终端或电能表中差异数据项,并通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下发参数,为电力运维人员构建互动信息通道,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维效率,大幅降低电力运维成本。

3.5 信息发布与推送

通过互动用电高级应用展示模块,以各种可视化方式向电力客户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关用电信息,不仅可以实现用电情况的实时、历史查询,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相关数据的可利用性,改善电力客户用电体验。具体发布方式可包括手机客户端、智能用电可视化终端等。对于电力客户重点关注的用电信息,也可通过定制方式实现消息主动推送,提高对系统的互操作性,使电力客户的单一用电习惯转变为互动用电模式。

4 支撑互动用电服务的关键技术

4.1 基于CIM模型的互动业务建模技术

CIM是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ganement System,EMS)应用程序接口标准IEC 61970的一部分。CIM是一个抽象模型,采用应用程序通用的方法来构建电网网络设备和EMS中的主要对象,并使自身信息能被管理工具所利用。由于IEC 61970规定了CIM扩展和建模的基本原则,因此可以灵活地扩展和修正CIM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从而可以应用CIM模型对互动化用电服务中涉及的业务数据进行扩展建模,实现数据建模的需求。

互动化用电服务涵盖常规用电、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等业务,各类业务复杂多样,数据种类混杂,CIM模型的构建需要在充分调研各类互动业务特性的基础上,确定各典型用户的互动需求、互动内容等,进而才能完成模型的构建工作;同时,互动化用电服务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规范,互动方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增加了规范制定的难度。

为实现各类典型应用模型的规范统一,基于互动用电、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等典型互动模型和互动需求,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支撑框架,以IEC-61970、IEC-61968CIM为核心基础数据集,充分考虑信息流和业务流在电网侧、用户侧和智能用电设备之间流动的内容、方向和流程,建立典型互动用电服务的统一信息模型,并提供配套的处理分析引擎和信息共享机制,支撑互动用电业务拓展和相互之间的融合。

4.2 多信道本地通信网的异构融合技术

互动用电服务的推广带来了用电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对智能通信技术的网络覆盖、带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均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地通信大多采用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等技术,远程通信则普遍采用无线公网方式。不同通信方式的协议形式和通道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通过研究网络协议切换技术和通道转换技术来实现本地网络进行异构融合存在较大技术难度。

采用不同本地通信模式组网方式,建立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微功率无线技术等多种通信信道的本地通信异构组网模式,在充分考虑功率、干扰和物理空间等关键因素基础上,研发适应于现有采集终端和电能表等设备的兼容多信道的通信接入模块,通过对通信效果的分析和评判算法,实现不同通信模式动态实时切换,充分利用不同通道,有效避免各类干扰,提升通信的成功率;同时通过基于IP网管技术对不同通信方式实现统一管理,提升异构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支持宽带电力载波和微功率无线传输的多通道本地通信异构网络技术,实现本地采集通道的多信道通信;通过IP融合技术实现LTE230M无线专网和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的有机融合和统一管理;通过基于IP的多信道通信网管技术,实现对由LTE230M无线专网、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等不同通信方式异构网络的统一管理。进一步,结合互动化本地异构通信网络架构,建立支撑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放电等互动业务的多信道本地异构通信网络传输模型,从而实现互动化用电服务数据的高速、准确传输。

4.3 基于密钥实现安全防护的双向认证加密技术

在现有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密钥已经应用到了各环节数据交互中,对于直接双向交互的安全保障,要利用采集系统安全防护的现有框架,找到密钥应用的可借鉴性。遵照《Q/GDW 377—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电能表直接双向交互应用需求和技术特征,分析互动化智能电能表、交互终端的接入可能造成的风险,针对智能电能表直接双向互动应用形成的智能电能表与交互网关、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的安全边界进行安全边界识别;从身份鉴别、接入控制、应用访问控制、优先级控制、协议过滤、数据加密保护等方面研究电能表直接交互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电能表直接交互安全防护策略,实现对直接交互智能电能表的边界防护、物理防护和安全管控,避免智能电能表直接双向交互业务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终端和该采集终端所辖智能电能表构成安全风险;最后,采用异常分散因子攻击、错误MAC攻击、错误随机数攻击、重放攻击、网络阻塞攻击等技术方式对包括智能电能表、采集终端、交互网关等互动化硬件设备的安全性检测技术,保障参与互动化业务的相关硬件设备安全性。

实现互动化业务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3层构架设计如图1所示。同时,图1给出了实现“互动用电”所需的关键技术,体现了各关键技术间的层次关系与联系。

5 结语

本文以电网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实时互动为目标,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平台,从互动用电高级应用研究出发,构建其高级应用功能,并针对支撑互动用电服务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基于本文设计方案所研制的高级应用模块已在国网冀北电力公司示范应用,实现对常规用电、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等互动业务的全面支撑,进一步佐证了本文所提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下一步将围绕完善系统高级应用功能展开研究,并针对提升客户的人机体验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振亚,张启平.国家电网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7):1-10.

[2]黄国强.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陕西电力,2009,37(11):44-47.

[3]张双乐,李鹏,陈超,等.智能电网中微网控制中心的应用研究[J].陕西电力,2012,40(9):1-4,23.

[4]李同智.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内涵及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11-17.

[5]孙国强,李逸驰,卫志农,等.智能用电互动体系构架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7):68-74.

[6]杨永标,李逸驰,陈霜,等.双向互动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与总体构架[J].广东电力,2015,28(8):28-32.

[7]祝恩国,窦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功能设计及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7):62-67.

[8]张雪彬,刘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配电网应用研究[J].陕西电力,2012,40(5):56-58.

[9]陈琦,李小兵,曹敏,等.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1,39(6):66-68.

[10]胡江溢,祝恩国,杜新纲,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2):131-135.

基本构成与特征 篇10

1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概述

如今, 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对于高层住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再加之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大量人口逐渐涌进城市中, 使得城市可利用空间急剧下降, 造成土地资源紧缺的现象, 对于城市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 这也使现代建筑行业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多数建筑企业也逐渐将发展方向定位于高层住宅, 加大了对高层住宅的建设力度, 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出现在城市中, 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住宅的需求, 还有效缓解了城市空间紧张的情况, 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实力。但是, 高层住宅在发展过程中, 关于地域特征问题, 有时明显、有时模糊。在上世纪初, 高层住宅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 这也标志着建筑结构将会朝着高层建筑结构迅速发展。但是,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 高层住宅的设计中对于地域特征的凸显并不是特别重视。知道经过时代的快速变迁, 在地域特征影响下的建筑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高层住宅建设中。而东方高层建筑与西方高层建筑最大的差别是, 东方建筑更多的保留了当地传统的地域文化, 能够将低于地域特征充分体现出来。

2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形成因素

2.1自然环境温度、湿度、日照、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对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产生直接影响。如寒冷地区住宅, 大间距行列式布局以利获得充足阳光, 封闭的外观有利防风保温, 深色外墙有利于吸收热量;热带地区住宅则间距小、外观开敞、色调浅淡。

2.2城市环境城市历史、形态、规划等对高层住宅特征影响深远。历史文化名城常见对称中轴线, 现代城市多为自由形态。

2.3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引导住宅户型、楼型、外观的设计取向。如为满足中餐烹饪要求, 中国住宅厨房需要自然通风采光;而欧美的西餐制作对厨房的采光通风要求不高。

3凸显中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思考

虽然我国高层住宅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 逐渐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 就我国目前的高层住宅设计而言, 地域特征因素的体现并不凸显, 使得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白白流失使得高层住宅外观造型千篇一律, 甚至还有很多高层住宅设计模仿西方建筑的地域特征, 再加之城市中大部分旧楼被拆除, 人们对于早期建筑的地域特征逐渐遗忘。因此, 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时, 可以将更多的西方元素融入到现代高层住宅地域特征中, 但要保持建筑物自身独有的地域文化, 要将城市本土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 继续发扬属于中国的地域文化。

3.1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可以说,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我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与凸显点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更是设计思想的来源处, 通过将传统儒家、道家等思想文化相互融合在一起, 表现出建筑物的自然共生、朴素空灵的特点。而在中国这种大文化背景下, 各地方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 有着独特的魅力特点。

3.2借鉴历史建筑。自古以来, 中国建筑设计就具备了色彩鲜明、内涵丰富的特点, 建筑设计人员也可以将其作为高层住宅地域特征凸显的重要因素。目前, 随着时期的不断变化, 不同地区中呈现的建筑风格特色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3发掘与保护地方特色。对于任何一个城市发展来说, 其自身都具备了独有的地域特征, 而想要充分凸显出高层就住宅的地域特征, 就必须将当地特色文化与建筑设计相互融合在一起, 对于部分历史文化浓厚的城市来说, 应该将地域特征重点凸显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物方面, 促使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4尊重自然环境。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地域特征文化十分明显的国家, 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方面, 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 设计人员在对高层住宅工程进行设计时, 需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3.5关心居民需求。目前, 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仍旧处于发展阶段中, 大部分家庭占有的中低收入比例较大, 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将中小户型作为高层住宅的主体结构, 加强对建筑物外观造型的设计, 加大对节能技术、材料的使用。尽量减少繁琐的装饰工作作业, 尽可能为居民创造生态化的居住氛围。

3.6创新意识。总的来说, 建筑物存在的地域特征有着稳定性的特定, 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一旦当地域特征基础条件发生改变时, 建筑物的地域特征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不然就很难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始终处于之后的极端, 这对于我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 建筑设计人员在对高层住宅地域特征进行设计时, 应该具备大胆创新思维, 在延续传统优秀地域文化的通俗化, 也要将更多现代化时尚元素应用其中, 赋予建筑物更多的生命力和时尚感气息。

结束语

通过上文叙述, 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 在实际的高层住宅建设中, 高层住宅地域特征对于其整体使用品质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 建筑设计人员在对高层住宅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着重考虑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尊重当地的特色文化, 通过将独有的地域特征与现代文化相互结合在一起, 在保留城市原有文化的同时, 也使得建筑物凸显出更多现代艺术元素, 有效增强了建筑物整体的美观效果。这也为我国建筑业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艾志刚.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与凸显[J].建筑学报, 2007 (4) .

[2]胡建国.论述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与表现[J].科技创业家, 2012 (23) .

税收筹划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篇11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要求, 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 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 通过对生产经营、筹资、投资等活动事先进行税收规划、设计、安排, 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税负最小化的一种理财活动。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特征

1. 非违法性。

税收筹划实质上是纳税人在履行应尽义务的前提下, 运用税法所赋予的权利, 保护既得利益的手段, 是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根据税收法规原则, 国家征税必须有法定的依据, 法律未明确规定的, 税务机关不得征税, 纳税人也只需根据税法规定缴纳其应缴纳税款。但是在现实中, 国家税收法规由于时间、空间等原因, 不可能对全部事项做出规定, 可能存在一定漏洞, 这些漏洞对纳税人来说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 税收筹划是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 即非违法性。只要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 都可以纳入税收筹划的范围。因此, 在有多种纳税方案时, 企业可以选择税负较低的方案。

2. 事前筹划性。

税收筹划是一种计划性、科学性的理财活动, 是对生产经营、筹资、投资活动事先进行的税收规划, 而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例如:企业在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资产后, 才依据营业额缴纳营业税、取得房产后才缴纳房产税等。这就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 应税行为已经确定, 而再图谋少缴税, 采取人为的逃避应纳税款, 则是偷逃税, 而非税收筹划。因此, 做好税收筹划必须遵循筹划在先的原则。

3. 成本效益性。

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就是节税, 但是, 有许多筹划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而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税收筹划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 纳税人在获得税收利益的同时, 必然会为之实施付出一定的代价, 当发生的成本小于收益时, 该项筹划方案才是成功的。例如:企业在采用增值税购进扣税法时, 要特别注意:不仅要考虑通过延缓缴税, 利用时间价值因素降低税负, 还要考虑购进货物占用资金而丧失的利息机会收益, 以及购进货物发生的储存成本。因此, 在选择税收方案时, 一定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目标实现。

4. 风险性。

税收筹划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同时也具有风险性。首先,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按照自己对税法的理解和主观判断所做出的计划, 如果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 把握不准, 有可能造成税收筹划失败。其次, 税收筹划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市场价格、税收政策等变化的影响, 使原有方案不适用, 导致失败。最后, 由于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按照自己对税法的理解打出的“擦边球”, 而纳税人的税收筹划一定要得到执法部门的认可才行, 因此, 纳税人具有被动性。如果双方认识存在偏差, 税务机关有着决定权, 所以导致税收筹划方案行不通, 或者被视为偷税而被查处, 不但不能节税, 反而造成事实上的偷逃税而受到处罚, 产生更大的风险。因此在筹划中, 要深刻理解、全面分析税收政策, 不断修改筹划方案, 使之更加科学和完善。

三、税收筹划的作用

1. 税收筹划有利于纳税人业务水平的提高。

税收筹划是集税法、会计、金融等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理财活动。税收筹划人员要精通税收政策、有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丰富的经济领域知识和较强办税经验, 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税收筹划的前提是不违反税法, 所以, 税收筹划关键是熟悉、及时了解税收法规是否发生变动, 尤其是对不同税种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这就迫使纳税人及时认真学习税法, 清楚哪些经济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是违法的。因为有许多时候, 纳税人是在不懂法的情况下而违法, 不了解税法时而使税收成本增加。纳税人还要精通会计制度, 因为税收筹划工作一般由财会部门负责, 因此说, 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 这也是常言说的“财税不分家”的道理。会计工作是对经济活动事后的核算和监督, 与税收筹划有着内在联系, 高质量、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要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 纳税人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 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竞争, 纳税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对其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税收筹划目的是为了节税, 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必须加强经营管理。首先, 税收筹划要把成本费用降到最低点, 就要依法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制度, 有了规范的财务制度就能使企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 企业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投资、筹资、技术引进、补偿贸易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方式进行合理组合, 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3. 税收筹划有利于税法建设。

国家的税收法规虽经不断完善, 但在不同时期仍存在一定漏洞。税收筹划就是利用税法的不完善或漏洞, 减轻税收负担。虽然税收筹划是利用税收漏洞进行的反制约行为, 但并不影响或削弱税法的法律地位。由于税收筹划的反作用, 为国家进一步完善税收法规提供了依据。使国家将注意力集中到完善和健全税制、加强征税管理上, 使税务部门及时了解不合理不完善之处, 从而不断完善税收法规有关条款。这种对税收法规的避与堵, 大大加强了税收法制建设, 使税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税务执法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推动依法治税的进程, 有利于税法的建设。

4. 税收筹划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路面管理系统下一篇:炼油化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