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产品生产

2024-10-18

塑料产品生产(精选12篇)

塑料产品生产 篇1

各位领导, 各位嘉宾, 媒体界的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中国建筑陶瓷卫生协会主要分管卫生陶瓷产品, 对与卫生陶瓷产品来说标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洁身器标准, 将对产品今后的发展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2009年全国的卫生陶瓷产量大概是1.57亿件, 除了大约五千万件出口, 内销大概是一亿件。我到很多陶瓷厂了解情况, 他们也在组装洁身器产品, 我估计这样的陶瓷企业可能有上百家, 即便是这么多的生产企业, 洁身器的普及率还是很低。我也对我们协会的会员企业做了一个调查, 这些瓷企业生产的电脑马桶的数量都不是很多, 有的有几百套, 多的有上千套, 主要是日本企业做的比较多。在我在十年前就见过这个产品, 可是在国内一直推广不顺。今天这项标准出台了, 大家选用时首先要注意产品的质量, 因为它牵涉到电和水, 说到电就涉及到安全问题。其次要注意产品的使用寿命。坐便洁身器企业要做长寿命产品, 因为市场上配套的马桶产品, 一般三至四千元、多的七八千, 好的两三万, 这对一个消费者来说投入是非常大的, 但是因为小问题出了故障, 是会影响整个使用寿命的。所以标准出台, 不仅对企业将来的生产有一个规范, 也是个门槛, 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将退出市场。

据我了解, 我国现在有八百多家生产马桶的企业, 马桶盖板的互换性和配套性还存在一定问题, 对于消费者, 如果盖板出了问题就要成套更换, 这对他们来说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所以我觉得今后企业要互相配合, 尺寸统一, 保证配套性, 互换性。日本主要有两家卫生陶瓷企业占了市场的百分之八十, 但我国卫生陶瓷情况和日本很不一样, 我们的产品是多元化的, 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企业要加强协作, 提高产品的互换性和配套性。洁身器产品将来如果能够保障产品的寿命、稳定性、使用功能、操作方便、有自己的品牌, 那么将来很多卫生陶瓷企业肯定更愿意购买洁身器进行配套, 而愿意自己去生产, 所以在这里我希望今后企业多加强交流与合作, 把它更好的推向社会, 推向市场, 谢谢各位。

塑料产品生产 篇2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根据上述规定,在增值税处理方面,由于贵公司生产不合格品所产生的损失不属于非正常损失,不需要作进项税转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又依财税[2009]57号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第一条,本通知所称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存款损失,坏账损失,贷款损失,股权投资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被盗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其扣除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具有法定资质的专业机构的技术鉴定证明等。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贵公司所发生的上述损失,应当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具有法定资质的专业机构的技术鉴定证明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用电子垃圾生产塑料 篇3

MBA Polymers与服装公司使用的废弃塑料并不相同,其来源是汽车和电子产品中的废弃物。再生的塑料也将用于汽车或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中。“仅仅回收废弃塑料瓶远远不够,还有一些废弃物由于回收难度高而未被开发,而这正是MBA Polymers想要解决的问题。”MBA Polymers创始人Mike Biddl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在美国,再生金属的使用量已经超过了原生金属。制造一架飞机时,几乎所有的金属零件都会使用再生金属。相比之下,无论产量还是使用率,再生塑料都比不上再生金属,这源于成本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在现有的分选技术下,再生塑料的质量和产量还很难达到完美的平衡。

但人类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仅就中国而言,汽车行业中的塑料年消费量已达40万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年消费量更是超过100万吨。随着电脑、手机等的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每年报废的产品数量只会不断上升。电子产品报废后就成了废弃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废弃塑料一般会被运往垃圾场或发电厂,”Biddle说,“但这样做会侵占大量土地资源,即使是用于发电,废弃塑料焚烧时产生的气体也可能污染环境。”在MBA Polymers眼中,这些废品更像“地面上的矿 藏”。

2004年,MBA Polymers公司在中国广东建造了其首座全球性的工厂,不久后,它就在奥地利建了一座相同规模的工厂。2008年,MBA Polymers则在英国建造了一座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电子废品和生活垃圾的回收加工厂。

中国发达的制造业是吸引MBA Polymers来到这里的主要原因,而广东聚集了大量的电器制造厂商,这为MBA Polymers保证了供货渠道。奥地利和英国的合作伙伴则为它提供原材料。

如今,MBA Polymers的工厂每年可处理3亿磅(约合13.6万吨)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废弃物原材料。这些废弃塑料经过初步筛选后会被机器碾压成碎片。过滤装置会过滤掉其中的污染物和其他杂质。随后分选装置会把不同种类的塑料分选出来。不同的废弃塑料经过熔融重塑,再生成可用于生产的塑料颗粒。

分选设备与技术决定了再生塑料的质量,是整个回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再生塑料的纯度和性能,废料碎片往往要经过适当的分选流程,使用不同的分选设备和技术加工,才能真正进入再生阶段。

真正能回收再生的只有热塑性塑料。这种塑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软化或熔融成任意形状,冷却后形状不变。简单来讲,热塑性塑料软化或熔融后只发生物理变化,化学结构保持不变,且经过多次反复重塑后始终具有可塑性。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塑料膜薄都是热塑性塑料,此外,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也属于热塑性塑料范畴。半结晶热塑性塑料聚丙烯(PP)则是纺织品的主要原料。这也是为什么塑料瓶可以用来制造衣物。

电子产品在不断更新换代,MBA Polymers的回收装置也要不断适应新的产品型号和原材料。Biddle曾先后在通用电气和康明斯发动机公司担任化学工程师,专门从事用于汽车航空的塑料材料研究工作。博士毕业后,他又进入陶氏化学,研究用于航空材料的中空纤维膜。他对塑料材料的了解,为MBA Polymers的创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但Biddle承认,由于分选技术的限制,公司目前在产量和质量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其面临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决定每次分选去除不良材料的比例。

MBA Polymers技术团队多次修改方案,为了提高塑料碎片的纯度,他们增加了分选步骤。这需要添置新的机器设备。

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作为一家商业公司,MBA Polymers也一直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

他们的做法是寻找合资伙伴并扩大产量。在中国,MBA Polymers与中国广钢合作,奥地利最大的金属回收公司Mueller-Guttenbrunn和欧洲最大的金属回收公司European Metal Recyclers也先后与MBA Polymers合作。

对于在商业上还不太成熟的MBA Polymers来说,合资伙伴帮助其寻找商业模式,并且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他们更熟悉当地商业环境,知道怎么去做生意。”Biddle 说。

MBA Polymers的生意,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亚洲和欧洲,废品回收是大多数政府提倡的政策之一,因此在许多国家都建有基础设施用于塑料制品回收。这是MBA Polymers得以大规模回收塑料的前提。同时,MBA Polymers也需要得到当地政府允许,才能在该国建厂作业。

近年来塑料价格不断上涨,再生塑料的价格随纯度不同而变化。高纯度再生塑料每吨价格可超过万元,几乎和原材料价格相当。这些从汽车、电子设备中回收来废弃塑料,经过一系列加工,依旧成为汽车、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但想要制造出高纯度的再生塑料并非易事。原材料的质地和再生次数都会对再生塑料的质量产生影响。例如用于制造管道的聚氯乙烯(PVC)再生后变色较明显。一次再生挤出后会带有浅褐色,三次则几乎变为不透明的褐色;而比粘度在二次再生时不变,两次以上就会出现下降倾向。

再生塑料质量的提升通常会通过在重塑过程中加入稳定剂的方法来实现。再生塑料的另一个缺陷是颜色单一。由于分离过程中染料也被去除,再生塑料一般呈灰色和黑 色。

MBA Polymers做了商业化大规模回收塑料的首次尝试。尽管已经成立22年,MBA Polymers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塑料可以和金属一样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Biddle说。

现在,MBA Polymers要做的是加大研发力度以提高再生塑料的质量,以及寻找更多的合作 商。

塑料产品生产 篇4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及工业水平的发展, 对普通塑料制品提出了渐变色的外观要求, 以前通过双色注塑机或三色 (多色) 注塑机从对应浇品进入从而达到混色的产品, 不但控制起来不直接, 而且分配色的量也无法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 采用可视温控器加热道技术可从一个浇品进入, 产品成型方便, 渐变色资效果理想。

1 方案背景及内容

1.1 现状分析

目前生产渐变色产品主要是依靠双色或多色注塑机根据生产技术工人的经验多次调式进行试制, 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外观效果, 比如双色牙刷、梳子、盆等日用品, 目前渐变色的外观件在汽车上也有应用, 主要是仪表盘上的小饰件, 这类产品特别是要求较高的汽车用品在生产时需要多次调试, 既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也浪费较多的原材料。而现有的热流道温度控制器控制多路加热器时, 用编号分别对应加热区域位置, 根据编号查表格资料找到对应加热控制区域, 这样不仅不直观且很容易出错。如果能在产品未生产前就清楚各种颜色产品的分配量, 不仅可以让调试员心中有数, 而产品可以从同一个进浇口进入, 产品的渐变色效果更好, 更易调试, 后处理更方便。

1.2 改善方案

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 结合成熟的热流道技术, 采用优良的温控探测技术及电子技术完全可以提前对进入模腔的塑料件进行精确掌控。为此, 通过多次的改进及试验, 我们开发了一款新型热流道温度控制器, 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 做到可视化控制进入模型中的各路塑料的进浇量, 从而在生产前就知道产品颜色的配比, 对产品的生产优化不言而喻。主要的方法是将被控热流道机构形常图存在系统中;将设置的温度值和实时温度值通过显示器显示在热流道机构形常图中, 或将设置温度和实时温度值用连线与热流道机构形常图位置区域连线, 通过各路的流动速率反馈模拟成直观的流动画面, 更直观, 易分辨, 不容易出错。

它的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器1、温控模块2、功率驱动模块3、传感器4和输入控制模块5, 输入控制模块5和显示器1的输入端连接, 显示器1的输出端和温控模块2互相连接, (温度和流速) 传感器4和温控模块2连接, 温控模块2与功率驱动模块3连接, 功率驱动模块3与加热器6连接。

主要流控制示意图如下:

很显然, 新的控制技术能够很好的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 将被控热流道机构形常图存在系统中;将设置的温度值和实时温度值通过显示器显示在热流道机构形常图中, 或将设置温度和实时温度值与热流道机构形常图的位置区域连线, 更直观, 易分辨, 不容易出错, 更可以在注塑料前了解各分流道的进浇情况, 从而可以方便的根据人们的想法进行控制产品外观。

2 方案实施情况

经过几十次的试验及改进, 目前我们已完全掌握了访形式的温控技术及生产渐变色技术, 目前我们对先前无法可视的分段注塑产品也使用上了我们的可视技术, 不仅大大缩短了生产调试时间, 且生产效果更好。以下是我们用同一种工艺在2分钟内迅速生产也四种不同的工艺试验品, 效果非常理想:

3 项目实施总结

双色 (多色) 注塑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技术, 以前简简单单的一个产品人们都想做的美观, 但小小的双色注塑以前都是在生产技术者心中没有明确概念的情况下多次试生产后达到想要的效果。通过优良的温控技术结合热流道技术进行可视化改进, 终于将后知式的被动生产变成可视化的主动式生产, 产品的渐变色效果是以前无法想象的。通过该技术, 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效果:

1) 可视化操作, 方便直观, 对应控制点的情况反馈在面板上, 对于多点控制来说直观不易出错。

2) 提高调试的速度, 以前多次调试现在可能通知显示情况进行有目的的事先调控温度了。

3) 产生渐变色效果良好, 因为两种 (或多种) 料可以通过一个浇口进入产品, 产生产渐变色均匀, 特别对对称件来讲效果更好。

4) 可以借鉴在多点注塑产品或多段进浇产品上, 油控针阀比气控更精确可靠、稳定。

摘要:本文论述了采用一种新型可视化热流道温控制器来控制塑料进行模腔, 从而获得理想的配色效果, 从而避免了先生产, 再挑选不合格产品式的生产, 既降低了不良品率, 更能获得较好的产品状态。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 篇5

1、现有客户追加订货100台,最高出价800元/台,假定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是否接受订货?

2、现有客户追加订货100台,最高出价800元/台,如果该部分生产能力对外出租可获租金10000元,是否接受订货?

3、现有客户追加订货300台,最高出价800元/台,接受特殊订货需从外部租入一台设备,年租金20 000元,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对外出租,获取年租金20 000元,是否接受订货?

4、现有客户追加订货300台,最高出价800元/台,接受特殊订货要冲击正常订货,违约成本10 000元,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获取年租金20 000元,是否接受订货?

(1)因为:

追加订货量100台<剩余生产能力200台

单位边际贡献=800-600=200 ﹥0

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

(2)因为:

追加订货量100台<剩余生产能力200台

生产能力转移产生机会成本10000元

追加订货部分的边际贡献总额=100 ×(800-600)=20000 ﹥机会成本10000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

(3)因为:

追加订货量300台﹥剩余生产能力200台

生产能力转移产生机会成本20000元

追加生产能力产生的专属成本20000元

追加订货部分的边际贡献总额=300 ×(800-600)=60000 ﹥专属成本20000+机会成本20000

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

(4)因为:

追加订货量300台﹥剩余生产能力200台

生产能力转移产生机会成本20000元

冲击正常订货产生专属成本Ⅱ(违约成本)10 000元

冲击正常订货产生机会成本Ⅱ =(1000-600)×100=40000元

追加订货部分的边际贡献总额=300 ×(800-600)=60000 <专属成本Ⅱ 10000+机会成本20000 +机会成本Ⅱ40000

美国有机农产品生产新方法 篇6

一、减少野草。美国科学家正在加利福尼亚中部海岸地区研究减少野草的新方法。在花茎甘蓝、莴苣和甜椒收获之后,许多农民通常都在田间种植覆盖作物。这些覆盖作物不是用于收获和出售,而是用于翻耕到地下作为土壤的营养。但是,野草种子常常也随之进入地下,从而会影响次年的作物生长。播种覆盖作物种子的常规方式是播种机沿着耕地来回一行一行地播种。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试验在耕地里以交叉行驶的方式进行播种,因为交叉式播种可以改变一种作物对另一种作物的倾向性,并且可以使覆盖作物更加均匀地生长,从而减少野草生长和结籽的空间。

二、消除出口水果上的害虫。美国出口的苹果和梨子经常附有幼鳕蛀虫和东方水果蛀虫。为了消除这些害虫,美国科学家正在试验在密封容器中给水果加温和在空气中增加氧气、二氧化碳的杀虫方法,即以每小时升温3.9℃的速度加温,直至水果的内部温度达到61.7 ~ 65℃;同时按照1%和15%的比例在空气中分别增加氧气和二氧化碳。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杀虫效果很好,可延长水果的保质期,而且不留任何痕迹。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常规水果上的害虫也同样有效,并且还可节省使用熏蒸剂的费用。

三、发挥土壤微生物的有益作用。有益的土壤微生物可以帮助作物获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如磷、铁等)。美国科学家通过对草莓、玉米和棉花所做的试验发现,使用全天然的有机肥料可以促使土壤微生物更好地帮助作物获取所需营养。全天然的有机肥料包括堆肥和经过处理的动物粪便颗粒。全天然有机肥料的营养含量极高,并可迅速释放到土壤中。另外,使用水土保持耕作方法可以迅速增强微生物的酶活力,从而帮助作物从土壤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水土保持耕作方法是指在收获之后将作物残余物遗留在耕地上,作物残余物在逐步腐烂过程中可给土壤带来许多好处,例如降低风和水对土壤的侵蚀,防止水流失,促进作物生长等。

四、培育用于制作丝光豆腐的超级大豆。2001年,常规大豆的价格为每蒲式耳4.55美元,而有机大豆的价格约为14.5美元。但是,有机大豆常常带有杂色,因而不宜用于制作丝光豆腐。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是豆叶甲虫将豆荚染色病毒带到健康的大豆植株上,从而造成大豆带有杂色。为了提高大豆植物的活力和抵抗这种害虫和病毒的性能,美国科学家正在对9种全天然的混合物进行试验。例如:他们在播种之前在土壤中施放堆肥来降低植物的压力;每隔2周将糖浆喷洒在大豆植物上来提高植物的含糖量,从而增强抗害虫性能;喷撒小苏打来杀死病原微生物;喷洒大蒜水来控制害虫;喷撒从植物中提取的鱼藤酮来控制害虫;喷撒过氧化氢来控制微生物;喷撒黑腐酸和灰黄霉酸来提高植物的活力和抗疾病的性能。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喷撒鱼藤酮或者黑腐酸和灰黄霉酸的杀虫和杀病毒效果最好。

塑料产品生产 篇7

一、版权贸易现状

2011年,我国版权进口16639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引进14708种,录音制品版权引进278种,录像制品版权引进421种,电子出版物版权引进185种,电影版权引进37种,电视节目版权引进734种,软件版权引进273种,其他版权引进3种。北京引进版权7919种,占版权引进总量的53.8%,上海引进版权1260种,占版权引进总量的10%,引进版权最多的五个地区是北京、上海、江苏、吉林、浙江。我国版权输出7783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输出5922种,录音制品版权输出130种,录像制品版权输出20种,电子出版物版权输出125种,电影版权输出2种,电视节目版权输出1559种,软件版权输出5种,其他版权输出20种。北京输出版权3096种,占版权输出总量的43%,上海输出版权1506种,占版权输出总量的21%,输出版权最多的五个地区是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江苏。输出到美国766种,输出英国422种,输出德国127种,输出法国126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2.1∶1。

2012年,我国版权进口17589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引进16115种,录音制品版权引进475种,录像制品版权引进503种,电子出版物版权引进100种,电影版权引进12种,电视节目版权引进190种,软件版权引进189种,其他版权引进5种。我国版权输出9365种,其中,图书和期刊出版物版权输出7568种,录音制品版权输出97种,录像制品版权输出51种,电子出版物版权输出115种,电影版权输出0种,电视节目版权输出1531种,软件版权输出2种,其他版权输出1种。输出到美国1021种,输出英国606种,输出德国352种,输出法国130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1.9:1,进一步缩小了版权贸易逆差。

2013年,全国引进版权18167种,其中,引进美国版权超过6000种。全国输出版权10401种,其中,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输出版权3342种。

出版物版权,引进17613种,输出8444种。图书出版物版权,引进16625种,输出7305种。录音制品出版物版权,引进378种,输出300种。录像制品出版物版权,引进538种,输出193种。电子出版物版权,引进16625种,输出7305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1.7∶1。版权贸易逆差额2亿元。

2014年,全国版权引进16695种。版权输出10293种,版权输出品种保持基本不变;其中,出版物版权输出8733种。全国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1.6∶1。

2015年,全国版权引进16467种。版权输出10471种。版权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为1.57:1。

中国版权贸易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版权贸易逆差比例逐步缩小,版权输出快速增长的背后力量,是内容生产质量和文化原创能力的提升。版权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一个显著不同:货物贸易开始可以通过低价策略占领海外市场,然后再逐渐提高质量;版权贸易开始就必须以高质量的内容为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免费赠送也没有市场。但版权贸易逆差长期存在。版权贸易种类逐步优化,但不合理现象仍然严重。传统出版物版权输出持续增长,版权贸易种类相对集中,图书仍是最主要的品种,引进和输入量均占到70%以上,年均1万种以上,其他类别作品的版权贸易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至今没能超过图书版权贸易。北京、上海及沿海地区的版权贸易量占据了全国版权贸易量的大半;新疆、内蒙等内陆地区的版权贸易量较小。中国版权引进地以美欧为主,除俄罗斯外,大部分为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版权引进来源国。版权输出地以亚洲地区为主,例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近几年,中国对美、英、德、法等欧洲的国家的版权输出有赶超之势。

二、版权贸易前景

数字版权贸易继续突起。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意味着数字版权贸易将成为未来的一股潮流,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为整体版权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数字版权是非独家的,可以重复售卖,数字版权贸易前景十分乐观。数字出版在因其互联网属性带来的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和互动性强等优势日益显现的同时,也迫切需要突破IP的授权与交叉授权规范路径、版权保护与可持续运营等方面瓶颈。

国际版权合作继续深入。版权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版权合作有利于提升出版业工作水平,也有利于扩大出版社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合作出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合作出版,包括不同国家出版商之间开展的各种出版活动,产品包括书报刊等各类出版物。狭义的国际合作出版co-publish-ing是各种国际出版合作方式中的一种,与其他出版合作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共同策划、共同投资或通过在编辑、制作和发行等环节上的分工合作出版某部或某系列作品”。狭义的国际合作出版的常见方式有版本合作、图书包、选题合作和综合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冯光华.从版权贸易视角看出版产业体制及贸易政策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68.

[2]李建伟,杨阳.中国出版业发展现状与走出去策略探析[J].中国出版,2015,(5):6-11.

如何生产安全的畜产品 篇8

1 养殖生产环节

1.1 场址选择,应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第19条规定及《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办法》第五条规定,养殖场址选择应远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屠宰加工场所,集贸市场,种畜禽场,诊疗场所,远离居民区,人口集中区及公路铁路等交通主干线。

1.2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度,实行生产区生活区分离,做好消毒工作,按免疫程序及时做好口蹄疫、猪瘟、蓝耳病、新城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与控制工作。

1.3 严格执行《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要求,严禁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等。饲料添加剂要采购正规合格厂家,严禁采购无证生产企业,小作坊,地下加工厂的产品。严格控制药物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对治疗药物严格筛选,剔除高毒高残留的兽药,严格按标签规定用法用量,使用方法来治疗,不可随意加量杜绝使用违禁药物。严禁使用无批文号的假劣兽药以及国家明文禁止的食品动物禁用的21种兽药,如兴奋剂类、乙烯雌酚性激素类、玉米赤霉醇类、硝基呋喃类、安眠镇静剂类药品。养殖过程中杜绝使用兽药原料及人兽药混用,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规定,提倡使用中药,微生态制剂,生物活性肽等来代替药物或添加剂控制药物残留。

1.4 保证畜禽饮水卫生安全。养殖业主要重视畜禽饮水卫生畜禽饮用水中的细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物质含量都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首先水源选择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有条件可选择水质较好的自来水,农村应选打120 m左右深水井,加封盖防污染,水源周围50~100 m无污染源,最好使用蓄水池, 进行沉淀、净化、消毒才使用,一般1 L水加6g漂白粉或0.2 g百毒杀处理,同时保证饮水用具卫生,经常洗刷消毒。

1.5 对发病畜禽及时治疗,对没有治疗价值或因病死亡的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和《死亡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理办法》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收购、加工、食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按区域设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统一回收处理。

1.6 畜禽养殖者按规定做好免疫预防并建立养殖档案,做好记录以备检查。

1.7 畜禽出售前养殖业主依法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报检,待检验合格后方可出栏。

2 屠宰加工环节

屠宰加工环节重点是做好宰前检验与宰后检疫工作,严格执行《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宰前要查证验物,对发现可疑的畜禽要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进行屠宰,宰后检疫要按规定程序对头、蹄、内脏、淋巴结、胸体进行逐一检查,严格剔除残害物质,病变部位,合格开证出场,不合格无害化处理。定期对畜禽产品中药残、致病性微生物进行检测。加强“瘦肉精”检测,屠宰时严格执行“四不”落地制度,实行分批屠宰,确保不交叉污染。运输过程要使用冷藏车运输,同一批次,同一品种运输,保证运输途中不变质不污染不混杂。

3 销售环节

重点做好销售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畜禽产品交易市场要配套工商检疫人员,从业具备健康证,无传染病,实行凭证入市制度,销售柜台厂址要符合卫生防疫条件,干净卫生,配有冷藏保鲜设备,畜禽产品不得裸露在地上销售,工商检疫人员要加强协作,经常巡查,发现假劣食品、以次充好、无证无章的一律无害化处理,不得补检。

4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加大监督检测管理

依法打击违禁投入品,药残超标,垃圾猪和私屠滥宰及收购加工销售注水肉、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把《动物卫生防疫许可证》发放关,对厂址选择,防疫条件不达标,吊销许可证责令整改,对违规使用原料药,违禁投入品的如瘦肉精从重从快打击。加大对兽药饲料的抽检频率,严格投入品管理,定期做好疫病检测,肉品残留检测,乳品检测,奶站管理,两病检测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利用媒体、广播、电台电视进行《动物防疫法》《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屠宰管理条例》的宣传,让广大养殖者、从业者、屠宰人员知法、懂法、守法。

各执法机构、动检、质检、商务、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将工作重点下移基层农村、城乡销售部,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拉网或检查,坚决取缔私屠滥宰黑窝点,重拳打击收购加工运输病死畜禽、染病畜禽行为,严查注水肉、垃圾猪、人造畜产品,严查养殖环节,违规使用违禁药物,违规添加物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要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决不手软,执法人员不得徇私舞弊、乱讲情面、拉关系,更不得借机吃拿卡要、收受贿赂,对失职渎职一律追究责任。

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篇9

1.1 建筑产品在空间上的固定性

建筑产品———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在一个地方建造后不能移动,只能在建造的地方供长期使用,它直接与作为基础的土地连接起来,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产品本身甚至就是土地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油气田、地下铁道和水库,建筑产品本身是固定不动的。

1.2 建筑产品的多样性

建筑业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地区,建造不同型式的多种多样的房屋和构筑物,这就表现出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建筑业的每一个建筑产品,都需要一套单独的设计图纸,而在建造时,根据各地区的施工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就是采用同一种设计图纸的建筑产品,由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社会条件的不同,在建造时,往往也需要对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做相应的改变。

1.3 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

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在建造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巨大,品种复杂,规格繁多,常数以万计。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因此占用空间也多。

2 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2.1 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

每件建筑产品都有专门的用途,都需采用不同的造型、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施工方法,使用不同的材料、设备和建筑艺术形式。根据使用性质、耐用年限和抗震要求,采用不同的耐用等级、耐火等级和抗震等级。

随着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建筑艺术形式经常推陈出新,即使用途相同的建筑产品,由于兴建时期的不同,采用的材料、结构和艺术形式也会不同。

2.2 建筑生产的流动性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严格的施工顺序,带来了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使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经常流动转移,要从一个施工段转到另一个施工段,从房屋这个部位转到那个部位,在工程完工后,还要从一个工地转移到另一个工地。

生产设备、材料、附属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和生活设施经常迁移,增加一些费用,施工地点在边远地区,还须计算远征工程费。

2.3 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综合性

建筑产品的生产首先由勘察单位进行勘测,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准备,建筑安装单位进行施工,最后经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所以建安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要和兴建单位、建设银行、设计单位、材料供应部门、分包等单位配合协作。由于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单位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过程,这就决定了单价构成不一。

2.4 建筑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

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设计的变更、情况的变化、资金和物资的供应条件、专业化协作状况,以及城市交通和环境等,这些因素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建筑成本等都有很大影响。

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只能在露天进行操作,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生产者劳动条件差,不管是烈日当空的夏天,还是天寒地冻的冬天,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建筑工人不辞辛劳,装扮着城市和乡村,使它们变得更加美丽。

2.5 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建筑产品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劳动过程的成果。这种产品,只有到生产过程终了,才能完成,才能发挥作用。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可以生产出一些中间产品或局部产品。

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要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各项工作必须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在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不脱节;要求生产过程的各项工作必须合理组织、统筹安排,遵守施工程序,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科学地组织施工。

2.6 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

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建设项目或单位工程在建设过程所耗用的时间,即从开始施工起,到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发挥效益时止所经历的时间。

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有的建筑项目,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五六年,甚至上十年。因此它必须长期大量占用和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到整个生产周期完结,才能出产品。故应科学地组织建筑生产,不断缩短生产周期,尽快提高投资效果。

3 建筑业可以参加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进行综合性的输出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与经济交往的增加,国际间建筑承包活动亦在迅速发展,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际承包工程的市场竞争。因为这种承包活动,不但可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而且亦带动着资本、技术、劳务、设备和商品的输出,扩大政治、经济影响,并可赚取一定数量的外汇。

我国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包括公路、铁路、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建设等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设备安装和生产运行。

实践证明:开展海外承包和劳务合作是扩大对外经济交往的有效方式,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

4 建筑业是先导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建筑产品,构成生产基础的基础,所以建筑业在商品生产和商品市场上的地位都很敏感,特别在资本主义社会,每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工厂往往开工不足,固定资产大量闲置,社会对建筑产品的需求减少,建筑市场先显萎缩;而在经济复苏开始时,资本又首先投向建筑市场。由于建筑消费量大,涉及的部门众多,建筑业可向相关产业部门订购大量材料、制品和设备,容纳大量就业人员,从而又会刺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又由于建筑工期一般较长,需求弹性较大,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常以建筑任务的增减作为干预国民经济的手段。

我国古代,常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救济饥民。如管仲就曾提出:在灾荒年内用修建宫室台榭等消费性建筑的办法使“失本”之民取得衣食,度过灾荒。这就说明,我国古代已经利用建筑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手段。

摘要:建筑产品的生产同一般工业生产相比,它又具有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特点。建筑产品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建筑物体积庞大。

塑料产品生产 篇10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生产部门和维修部门往往是相互分割的两个机构。生产部门制定生产计划的目的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使生产能力最大化。维修部门制定维修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维修活动使生产系统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努力使得维修成本最低。但是,生产必然带来设备的消耗,导致生产投入越多对设备带来的损耗越大,企业的维修成本也就越高;而维修必然导致设备一定程度的停工,故而越加大设备维护的频率,生产延误的损失越大。生产部门如果忽略了维修占用时间或者仅仅靠主观意识决定维修时间的长度,生产系统就可能出现设备闲置、生产延迟、甚至延期未交货;而维修部门制定维修计划时未充分考虑生产因素,则会出现过度维修或者维修不充分,这就会导致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找到生产与维修的平衡,将生产计划与维修计划综合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经济生产模型计算最优生产批量使得库存成本和生产成本之和最低[2]。这种模型忽略了两部分因素,首先,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而影响成本,所以在计算成本时应当考虑预防维修的策略。另外,这种模型只考虑了在生产设备上生产同一种产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套生产系统往往会生产多种产品,各种产品的生产批量是互相影响的,需要综合考虑。考虑到以上两个因素,企业越来越多的需要将多产品串联系统的生产计划和预防维修计划的结合起来考虑。

在维修策略的方法选择上,Christer等率先提出将时间延迟概念运用到预防维修中[3],之后又讨论了时间延迟在预防维修中的发展现状[4]。Wenbin Wang将主观推断法运用到时间延迟模型下的预防维修策略,并加以验证[5]。之后又讨论了设备故障处理的两种检查和维修方式[6]。郑睿研究了利用故障记录数据优化设备维修决策问题[7]。吕文元、郑睿等研究了非齐次缺陷发生率情况下时间延迟模型比较问题[8]。他们也对基于时间延迟理论的预防维修模型及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加以论证[9]。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Wienstein和Chung首先提出生产与维修的联合模型并将其分为三类,以最小化可行方案与目标方案的加权方差为目标,运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确定主生产计划[10]。于丽英和杨雷运用同样的方法,将生产维修作为双目标参数,提出联合优化模型[11]。Aghezzaf和Jamali认为任何维修活动占用产能并率先提出由随机故障引起的设备可靠性参数,建立多品种组合产品的生产与维修整合模型[12]。Aghezzaf和Najid将预防维修策略引入到不可靠的并行生产系统中,并提出两种生产维修的联合模型[13]。K.Das等考虑生产系统可靠度,制定预防维修计划,满足系统运行可靠度要求,确保总费用最低且运行状态的良好[14]。

以上研究中假设预防维修活动为周期性活动,而Fitouhi和Nourelfath提出非周期预防性置换策略,还考虑了延期未交货成本[15]。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理论扩大到面向多品种的串并联生产系统[16]。这两篇文章在算法上均采用简单的穷举法。在这之后,Nourelfath和Fitouhi等研究了周期性预防维修计划和多产品生产系统生产计划的联合优化,并用遗传算法解决预防维修问题[17]。Nourelfath和Chatelet将理论延伸至并行独立组件的生产系统中,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解决模型求解[18]。

根据大量预防维修与生产计划的研究,预防维修是企业普遍采用的维修策略,其中基于时间延迟模型的预防维修计划得到充分的理论论证和案列评估。但过往的研究大多未能考虑设备故障引起的产品问题是如何影响企业成本,而且将预防维修机械用小修中修大修分类,并未考虑到设备发生故障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状态的过程。本文将研究多产品串联生产系统的生产与预防维修的联合计划。在规定的生产周期内,多种产品需要有计划的分批生产,在产品生产的同时会定期的、有计划的进行一次预防维修,另外,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会进行非计划的故障维修。除了预防维修和故障维修引起的停工时间,本文还将考虑生产设备出现缺陷或故障而引起的生产准备时间和产品质量问题,从而同时制定生产和维修计划使得二者总成本最低。

1 问题描述

1.1 生产周期分段模型

本文讨论的是多产品生产系统在一个特定的生产周期内的生产活动和维修活动。如图1所示,为了模拟多生产组件生产多种产品的行为,我们把整个生产周期H分解成多个等时间间隔T的生产阶段,每个阶段用j表示。生产系统上同时生产n种产品,每种产品用i表示。在第j个生产阶段中,我们会生产第i种产品xij个。预防维修的时间间隔为TPM=kT,在整个生产周期中预防维修会进行?Z/k」次。因此,整个生产周期又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0,?Z/k」kT]为等间隔预防维修的周期,第二部分为不够一个预防维修周期的剩余时间[?Z/k」kT,ZT]。模型中需要求解的变量即是产品生产变量xij和预防维修周期变量k,目标是使得生产系统的总成本最低。

1.2 时间延迟模型

过往的研究对设备故障的维修计划总结出很多种方法,有基于时间维修和基于状态维修等策略。本文采用的方法是预防维修中普遍使用和推崇的时间延迟模型法。时间延迟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把设备故障的过程看成是一个“三态两步”的过程,即设备有初始状态、缺陷状态和故障状态,发生故障的时间分布分为从初始状态到缺陷状态的正常时间和缺陷状态到故障状态的延迟时间[19]。因此,本文将维修行为的类型分为故障维修(停机维修)和预防维修两种。详见图2。预防维修发生时会检查出系统的所有发生缺陷的组件,加以修复使各个组件恢复到初始状态。预防维修活动会产生检查费用和缺陷维修费用。如图3所示,故障2在预防维修之前发生,会触发故障维修行为;之后预防维修发生,检查出1、3的缺陷,故障1、3将会被避免。

当发生缺陷时,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会导致产生不合格品的概率上升;当故障发生时,设备无法继续工作,需要停机进行故障维修,这也就带来停机成本和维修成本。故障维修后使设备恢复到缺陷状态,即发生故障的维修是一种不完美维修,也是非计划性维修。预防维修则是一种有计划的维修策略,它会检查生产系统中已经发生的缺陷情况,并对设备进行完美维修,使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停机维修行为会导致企业生产停滞并产生额外费用,而预防维修行为所产生的设备缺陷维修成本通常较低,可以避免故障并减少不合格品的数量。但是预防维修需要花费设备检查时间和成本,过度频繁的预防维修会导致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求出一个合适预防维修时间间隔对企业控制成本而言至关重要。

1.3 模型假设

为了简化模型,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设备缺陷发生的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服从同质泊松分布;

2)从缺陷到故障的时间延迟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服从同一连续分布;

3)预防维修是完美维修,能使生产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

4)故障维修属于一种小修的行为,它只能维修发生故障的组件,不会改变生产设备系统发生缺陷的随机过程的分布;

5)预防维修是一种等间隔的有计划的维修行为;

6)不合格产品的数量与故障发生的次数成正比。

2 生产计划和维修计划联合优化模型

2.1 模型参数及变量

1)模型参数:

H:整个生产周期的长度

T:单位生产阶段的时间间隔

Z:整个生产周期中的生产阶段的个数,Z=H/T

TPM:整个生产周期中预防维修的时间间隔

n:生产系统中生产的产品种类的个数

ti:生产第i种产品的时间,i=1,2,…,n

Pj:第j生产阶段上所有产品的总生产时间,j=1,2,…,Z

dij:第j生产阶段上第i种产品的需求量

Ci:第i种产品的单位生产费用

Cf:每次故障维修所需的成本

Cd:每次缺陷维修所需的成本

Cp:每次预防维修的检查成本

tf:每次故障维修所需的时间

td:每次缺陷维修所需的时间

tp:每次预防维修的检查时间

β:不合格产品个数与故障发生的次数的比例系数

Cfp:单位不合格产品所产生的惩罚成本

Iij:第j个生产阶段中第i种产品的库存数量

Bij:第j个生产阶段中第i种产品的延期未交货数量

CIi:第i种产品的单位库存费用

CBi:第i种产品的单位延期未交货费用

λ:设备从初始状态到缺陷状态的随机过程的分布系数

f(t):设备从缺陷状态到故障停机状态的随机过程的概率密度函数

F(t):设备从缺陷状态到故障停机状态的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

Ec(m):总维修期望成本

Ec(dp):不合格产品总修期望成本

Ec(p):总生产期望成本

Ec(B):总延期未交货期望成本

Ec(I):总库存期望成本

2)模型变量:

xij:第j生产阶段上第i种产品的实际产量

k:预防维修周期的长度,TPM=kT

2.2 总成本模型

2.2.1 总维修期望成本

1)在周期中。在这一周期中会产生故障停机的维修成本和一次预防维修的成本,预防维修成本又包括缺陷维修的成本和预防维修检查成本。根据模型的参数的定义,生产周期中阶段j的总生产时间为。在[0,kT]中,第一阶段的故障发生次数为

,整个预防维修周期TPM中故障发生的总次数为,缺陷发生的总次数为。

通常的,在任意的预防维修周期[(Lk)T,(Lk+k)T]中,故障发生的总次数为,缺陷发生的总次数为,其中L=0,1,2,…,?Z/k」-1。因此,在这一预防维修周期中产生的故障维修费用为,预防维修费用为

在[0,?Z/k」kT]中的维修总成本为:

2)在周期[?Z/k」kT,ZT]中。这一周期中不会产生预防维修成本,只会产生故障停机成本,其总成本为:

3)总维修期望成本。上述两个周期成本之和即为整个生产周期的总维修期望成本:

2.2.2 不合格产品总期望成本

故障的发生除了会产生维修成本外,还会产生不合格产品成本。根据假设(6),不合格产品个数与故障发生的次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β。由于生产周期中总故障数为,故不合格产品个数为:

因此,不合格产品期望成本为:

2.2.3 总生产期望成本

在第j阶段的产量为∑ni=1xij,故该阶段总生产成本为∑ni=1Cixij,整个生产周期的总生产期望成本为:

2.2.4 总库存期望成本和总延期未交货期望成本

根据参数定义,生产系统中总库存期望成本和总延期未交货期望成本之和为:

式中,Iij=xij-dij,Bij=dij-xij,显然同一产品在一个阶段中,库存成本和延期未交货成本只会产生一个,故有Iij-Bij=Iij-1-Bij-1+xij-dij。

2.3 生产与维修的联合优化模型

2.3.1 模型的时间约束

建立成本模型之后,我们还要考虑生产活动和维修活动的时间约束,在每个生产阶段中,生产与维修所消耗的时间都应该小于等于时间间隔T。

1)在周期中。由于假设预防维修为完美维修,使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而故障维修不改变设备缺陷和故障的随机过程,故可以将这一时间段按照每个预防维修周期拆分来研究。在每个生产阶段中,生产时间与维修时间之和必定小于或等于T。在[(Lk)T,(Lk+k)T]中的第一阶段是[(Lk)T,(Lk+1)T],这一阶段产生的故障停机次数为,故障维修时间为。由于这一阶段没有发生预防维修活动,因此有。

通常的,在[(Lk+1)T,(Lk+k-1)T]的阶段中,每一阶段的故障维修时间为,其中

在每个最后一个阶段[(Lk+k-1)T,(Lk+k)T]中,故障维修时间为,缺陷维修时间为

,预防维修的检查时间为tp,故有

总结以上情况,得出周期中的约束条件为:

其中,

2)在周期中。这一时间段内没有发生预防维修,故时间约束与[(Lk)T,(Lk+k-1)T]中相同。

其中,。

3)约束函数。综合以上两个区间,定义约束函数L(xij,k)≤T表示模型的约束条件,其中:

2.3.2 生产与维修联合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考虑生产系统的生产费用、维修费用、不合格产品惩罚费用、库存费用和延期未交货费用,得到整个生产系统的期望总费用,加上模型约束条件即可得到多产品生产系统生产与预防维修综合计划模型:

该模型的目标函数即为求期望总成本最低值,模型的自变量是第j生产阶段上第i种产品的实际产量xij和预防维修周期的时间间隔长度k,这与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致,即得到企业在某个时间段上生产各种产品的数量和预防维修的周期,从而制定企业生产计划和维修计划,实现生产能力最大化,生产系统总成本最低。

3 案例分析

3.1 数据准备

在本章的案例分析中,我们以两种零件在串联机床上生产为研究对象,生产周期为12周,每一周为一个基本生产单元,即n=2,Z=12,T=7天。假设设备从初始状态到缺陷状态呈λ=0.05的泊松分布,从缺陷状态到故障停机呈α=0.08的指数分布。不合格产品率β为0.5。

根据假设,按照前一章建立的模型来计算12周内每周需要生产产品1、2的产量和预防维修的周期。本算例应用迭代算法进行求解,数据分析所用运行平台为VC,运行环境为Windows 7。下面给出本算例的已知数据:

两种产品各阶段的生产需求(单位:公斤)如表1所示。

两种产品各自的单位生产时间(天)、单位生产成本(元)、单位库存成本(元)和单位延期未交货成本(元)如表2所示。

每次缺陷维修时间、故障维修时间、预防维修检查时间和相应成本如表3所示。

3.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由于总成本模型(公式10)较为复杂,式中变量较多,故采用分治法的思想,在求解时将模型分解成若干独立的较小的问题。由于预防维修周期为整数,故分别将k固定取值为1,2,…,12,代入到公式中,分别计算总成本并比较得出最低值,这样做可以减少模型自变量,降低维数,以此简化计算模型。

表4所示为预防周期数k取不同值时总成本情况,由表中不难看出,一开始总成本随着预防维修周期的增加而减少,当k=4时总成本最低,之后随着周期增加,总成本也越来越高,即最佳预防维修周期为4周。从实际意义上看,如果预防周期间隔太短,说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停机进行预防维修检查和预防维修,这样会导致设备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出现过度维修的情况。反之,预防维修时间间隔较长会导致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降低设备可靠性,增加不合格产品出现的几率。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企业总成本的增加,只有找到适中的预防维修间隔才能使总成本最低,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表5、6分别显示了产品1、产品2在12周里每周各生产多少,库存或延期未交货有多少。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品1在生产开始阶段产量大于需求,会产生一定的库存,而产品2没有产生库存,但是会有延期未交货出现,这是由于单位库存CI1<CI2,单位延期未交货CB1>CB2,这种仿真计算的结果也符合基本经济规律。在生产环节中,降低成本额关键就在于产量要与需求尽量吻合。生产过多的产品会导致出现大量的闲置库存,导致库存成本过高;而生产出的产品不能满足需求会导致出现延期未交货费用,甚至影响企业信誉。

因此,这个案例得出了两产品串联的生产设备的生产计划与预防维修计划,按照表5、6得出的单位产量进行生产,每四周进行一次预防维修,在此期间若遇到故障停机则进行故障维修。

4 总结与展望

使用植物农药生产绿色产品 篇11

蓖麻 在果园、菜园四周种植蓖麻,可诱杀金龟子。此外,蓖麻叶捣成汁加水1倍喷雾,可防治蚜虫、菜青虫,效果甚佳。

柳叶 将柳叶捣烂后加3倍水,浸泡两天后过滤喷雾,可杀死蚜虫、螟虫。

桑叶 取桑叶1千克,加水5千克,煮沸1小时后过滤,按原液加水4倍喷雾,可治红蜘蛛。

桃树叶 取鲜桃树叶5千克,加生石灰50克,对水75千克,浸泡两天后过滤喷洒,防治棉蚜、红蜘蛛效果甚好。

马齿苋 取马齿苋0.5千克加水1千克,煮开30分钟后过滤,再加樟脑150克,充分搅拌均匀成原液。使用时每0.5千克原液加水2.5千克,每亩地用40~50克,防治蚜虫和其他软体害虫,效果很好。

侧柏叶 将侧柏鲜叶捣烂后加等量水揉搓,榨出汁,加两倍水喷洒,可防治棉蚜、稻螟。

臭椿 取鲜叶两千克捣汁,加水60千克,每亩地施用40千克,可杀死蚜虫和菜青虫。每亩喷撒臭椿叶、根皮粉2.5千克,可触杀菜粉蝶和其他蔬菜害虫的幼虫。

黄花杜鹃 取黄花杜鹃茎叶0.5千克,加水20千克,浸泡6小时后,再在锅中煮2小时滤渣,滤液再煮1小时即得原液。使用时每0.5千克原液对水10倍喷雾,可治地老虎、菜青虫、蚜虫以及其他软体害虫。

黄瓜蔓 将新鲜瓜蔓1千克,加少许水捣烂滤去残渣,用滤出的汁液加3~5倍水喷洒,防治菜青虫和菜螟效果达90%以上。

苦瓜叶 摘取新鲜多汁的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千克原液加入1千克石灰水,调和均匀后再用于浇灌植株幼苗根部,对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丝瓜 将鲜丝瓜捣烂,加20倍水搅拌均匀,取其滤液喷雾,用来防治菜青虫、红蜘蛛、蚜虫、菜螟等害虫,效果均在95%以上。

南瓜叶 将南瓜叶加少量水捣烂,榨取原液。以两份原液加3倍水的比例稀释,再加少量皂液,搅匀后喷雾,治蚜虫效果在90%以上。

大蒜 将大蒜头加水捣碎喷雾,防治蚜虫、菜青虫效果很好。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滑县植保站 邮编:456400)

畜产品生产走进无“抗”时代 篇12

十年前, 某快餐连锁店用的就是某知名饲料企业为其专门饲养的30多天出栏的肉鸡, 现在很多合同鸡的料肉比仍然在1.8∶1以下, 42~45天出栏体重要求2.6公斤以上。养禽专家表示白羽肉鸡之所以长得快, 主要取决于品种、饲料和养殖环境。抗生素确实能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但对于快速生长的白羽肉鸡, 抗生素主要还是起到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肉鸡体重的快速生长使内脏器官根本无法支撑, 所以在肉鸡短暂的一生中无法摆脱对抗生素的依赖。如果想降低肉鸡的药物使用量, 就必须先降低肉鸡的生长速度。

抗生素凭借成本低, 且抗病、促生长效果明显的优势, 在畜牧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据专家调查推算, 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 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 占年总产量的46.1%。近年来, 乳仔猪教槽、保育料成为猪饲料生产厂家必争的市场, 而断奶仔猪腹泻和负增重现象又是这两个阶段最难攻克的技术难题, 很多缺乏技术支持的中小饲料企业为解决上述问题不断增加抗生素的使用量。如硫酸黏杆菌素 (10%含量) , 有些有饲料企业为解决“排稀便”问题, 竟然在每吨保育猪配合饲料中添加2.8公斤 (含量超出国家标准1 3倍) , 虽然成功解决腹泻问题, 却使很多猪不能站立甚至小便失禁。

有专家认为, 饲料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够起到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饲料转化效率、预防疾病等作用。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引起关注, 主要体现在:一是病菌产生耐药性问题;二是引起动物免疫机能下降, 死亡增多;三是畜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 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曾有报道: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一名体重仅650克、25个孕周的早产儿。头孢一代, 无效!头孢二代, 无效!头孢三代、四代, 仍然无效!“顶级抗生素”——泰能、马斯平、复兴达等等, 通通无效!后来的细菌药敏检测显示, 这个新生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孕妇在吃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蛋、禽时, 很可能将抗生素摄入。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 已成为人类和家畜体内产生耐药菌的重要原因之一。欧洲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逐步禁用饲用抗生素。1986年, 瑞典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 成为首个不准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国家。1997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就要求停止或禁止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1998年12月又提议在10年内淘汰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上一篇:网络交际下一篇:音节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