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广播电视(精选12篇)
数字化广播电视 篇1
有线电视网络经过30年跳跃式的发展, 已经从300MHz发展到450MHz, 550MHz发展到目前的750MHz, 860MHz, 并正在朝着1000MHz甚至2600MHz方向迈进。随着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带宽的提高, 传输更多更高质量的视音频节目成为了可能, 也为日后传输高清数字节目奠定了网络基础。经过国内广大广电运营商几年来如火如荼的开展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 数字电视网络雏形初现。各个地方也在探索着如何建设符合当地特色, 符合当地经济现状, 也能被广大老百姓接受的广播电视网络改造方案。特别是随着广大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丰富程度、画面质量以及视频点播, 宽带上网、网络游戏等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为此, 如何将原有的单向的广播电视网络改造成双向的具有数据业务传输能力的综合业务数据网成为重中之重。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广播电视回传网络建设方案。
1 FTTB+LAN技术
所谓FTTB即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楼) , 它是利用数字宽带技术, 光纤以太网直接布设到小区里的楼栋内, 再通过五类线到各个用户。采用光纤到楼的接入方式, 初期投资成本较高, 投资回收过程漫长, 施工工期较长;每户需增加一根五类线入户, 适合新建小区开展。该方案完全新建一张数据网, 承担日后用户的宽带、视频点播等需求, 对原有有线电视网络无任何影响。但维护上得同时维护两张网, 后期的维护成本亦较高。
2 Cable modem技术
Cable modem技术是一种完全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双向传输的一种宽带接入技术, 称为电缆调制解调器又名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接入技术在北美的应用较多, 美国有将近6 0%的宽带用户在使用该技术, 在中国也有相当大的用户数量。但由于该技术对H F C双向网改造和建设的工程技术要求很高, “漏斗效应”产生的汇聚噪声, “汇聚均衡”引发的电平差异等问题比较难于解决, 因此除非增加C M T S头端, 控制每个头端所服务的用户数量, 否则无法实现网络大规模的运营。
3 EPON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 技术
P O N的技术在有线电视广播网络中早有简单的应用, 一点到多点的网络结构被有线电视传输行业所熟知。相对前两种接入技术而言E P O N技术有较大的优势:一方面节省了光纤资源、减少了网络维护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建设成本。因此E P O N技术已经被中国网通以及广大有线电视运营商所接受。该技术的应用使光纤到户的理想可以逐步变为现实, 10Mbps甚至100Mbps带宽可以进入家庭。
E P O 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新建小区的宽带接入技术, 可以直接用E P O N+L A N技术取代FTTB+LAN技术, 实现EPON到楼, 再利用五类线方式进入家庭。
第二种情况是针对已交付的小区, 不方便敷设五类线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ON+BIOC/EOC技术。
BIOC/EOC技术是采用OFDM与自适应Q A M技术, 将以太网信号经数字调制到射频频段 (950MHz~1050MHz) , 与电视信号混合, 一起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传输, 在用户端将电视信号和数字信号分离后, 再把数字调制信号还原为以太网信号。
这样可以利用原有的同轴电缆网或加以适当的改进, 就可以实现宽带接入。因此EPON+BIOC/EOC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化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 探讨了多年的1 5 5 0 n m光接入光接入技术替代1 3 1 0 n m光接入技术的话题, 也因为E P O 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而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
1550nm光接入光接入网技术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 1 5 5 0 n m光接入传输可以解决长距离传输的问题, 这是1 3 1 0光接入技术无法比拟的。在我国应用1 5 5 0 n m光接入技术传输模拟信号, 全频道传输最远距离已经超过2 6 0 k m, 应用的技术主要是采用射频频率分割技术结合BKtel公司ES10光发射机双波W D M传输, 加上色散补偿技术优化系统指标;QAM信号传输可达400km。
(2) 由于1550nm光接入光纤损耗小加上掺铒光纤放大技术的应用, 1 5 5 0 n m光接入传输可以覆盖大量的光接点数量。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化进程的加快, 单个光接点的覆盖范围正在逐步减小, 光接点正在逐步靠近家庭并最终走进家庭。这也说明需要大量的光功率来解决这个问题, 显然1 5 5 0 n m光接入具备这个优势。
(3) 1 5 5 0 n m光接入传输系统指标明显优于1310传输。
(4) 单位光功率成本低, 网络建设成本会大幅降低。
(5) 由于1550nm光接入技术的应用, 光传输系统会变得比较简单, 有源设备应用会减少, 网络后期围护工作相应减少。
由于EPON的网络结构与HFC网络结构基本一致, 都是点到多点的结构, 因此, EPON与HFC网络可以很容易地叠加到一起。EPON通过1550nm波长传输有线电视信号, 1310nm和1490nm波长做为数据上下行传输, 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实现E P O N数据网与H F C网络的集成。
各种技术方案对比如上表1所示。
总之, 新技术的应用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并最终使有线电视网络早日建设成为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成为可能。广大有线电视运营商应抓住这个契机, 充分认识到来自各方面竞争的压力, 建设好广电网络, 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服务于社会。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有线数字电视改造的几种技术思路和方案, 包括FTTB+LAN技术、Cable modem技术、EPON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 技术、1550nm光接入光接入网技术等, 详细对比了上述几种组网方案的优缺点, 探讨了符合各个地方实际情况的组网方案, 为传统的有线电视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的数字电视产业模式指明了思路。
关键词:EPON,EPON+BIOC,FTTB+LAN,1550nm光接入
数字化广播电视 篇2
1数字化广播电视的优势分析
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信息的交换效率得到进一的提升,大众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共享,有利于提升资源的整合效率,不断降低制作时间。数字化广播技术还可以加强电视节目的远程编辑功能,通过网络可以迅速提升信号传输的快捷性以及稳定性。数字化网络电视传播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传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维修。
2数字化广播电视的技术特点分析
2.1具有较高的音频和视频质量
在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质量,能够极大地满足人民对于电视使用过程当中的要求,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了广播电视的收视率。数字化广播使得音频、视频的质量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达到了较高的信号,促进了电视的收看效果。
2.2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在人们的日常的信号维护过程当中,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容易为技术人员发现。另外,还可以极大的改进传输能力,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以更好地保障其正常工作。
2.3频谱的利用率相对较高
在当前数字化电视广播技术当中,大多数用户都是通过机顶盒来接收信号的,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爱,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另外,还可以进行一对多的信号传输,不但满足当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对于数字化广播电视的技术分析
3.1加强对视频信号的数字化模拟
在当前来说,利用数字技术对电视信号的模拟需要经过取样、编码以及量化这三个阶段。为了更好的保障信号免受干扰,就需要不断加强频率的样品和副载波之间的连锁,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在复原过程当中出现较大的噪声。在进行样本取样时,电视信号也会被转换为处于时间轴上的离散脉冲信号,这就需要先进行离散处理,再根据级别的需要进行划分,不断完成整个量化。
3.2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在电视节目的传输过程当中,图像以及音频需要同步传输。因此,音频信号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传输,由于音频信号以及图像信号在取样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通过模拟的形式来实现,因此就需要我们对音频信号的频率进行取样,在取样过程当中也要对图像信息不断区分,避免因为系带过宽而导致的其他现象的出现。
3.3信号传输
信号传输需要经过多次复杂的工序,才能不断通过相应的设备来接受正确的信号,信号在传输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考虑传输速率的问题,其次要考虑传输容量的问题。机顶盒是用来接收信号,数字化机顶盒对于广播支持的节目更加的丰富,更加多样化,能够很好地实现多媒体技术的交互。
3.4更好的实现数字化广播技术
为了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需要建立起一个网络服务器,并在相应的网页上建立起相应的功能性链接,并且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进行节目得播放。网页的浏览者通过自身的需要来加强计算机网页的操作,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服务器上选择自身喜欢的节目。
4结束语
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对于电视广播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数字化电视广播技术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又一次巨大发展,使得广播电视的受众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为我国的媒体市场开辟了空间。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电视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服务,使我国的电视广播节目进入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数字化广播电视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
前言
我国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历程总的来说还不算久,档案数字化外包业务工作开展的年头也不算长。但是,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网络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档案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当前,档案数字化外包业务工作也已成为档案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伴随着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不断推进,这项工作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也就自然备受关注并被提上重要的工作日程。2014年12月8日,国家档案局专门发布了《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重点指出:“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等档案部门开展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应当实施安全管理。应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应用确保档案安全的技术手段,建立权责明确、覆盖档案数字化全过程的岗位责任制,对档案数字化全过程实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这充分体现出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给出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的必要性及意义
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是广播电视工作的一线和前端,承担着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和发射的重要任务。大部分台站建台较早,时间跨度大,档案形成量多,管理人员少,尤其是档案专业的管理人员少、懂得运用现代档案管理技术的人少,所以,长期以来还是使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注重保存而忽视了档案的利用和价值开发。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模式越发不合适宜,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广播电视基层台站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又无法承担如此专业和大量的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在此背景下,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工作应运而生,对推动档案数字化转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节约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档案数字化是一项专业而精细的工作,对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基层台站作为工作一线和前端,条件相对都比较艰苦,一般性经费支出有一定的限制,缺乏现成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和必要的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如果自行开发管理软件,不仅费工费时费钱,还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将档案数字化转换业务外包给有专业资质的公司来做,不仅有助于降低工作成本,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
2.有利于专心致志开展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
广播电视基层台站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量档案,是各台站工作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对当前的基层台站建设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出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把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管理部门的有限人力投入到集中精力做好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上去,着力加强档案部门自身建设,在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能力上下工夫,在推动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升值方面做文章。这对档案部门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提升的机会。
3.有利于帮助档案部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主观性,置身其中,往往难以发现事情本身的问题。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人员一般较少,如果平常工作投入力度不够,专业知识方面再得不到及时更新,自查能力就自然而然跟不上节拍,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且不能及时解决,势必给档案工作带来巨大隐患。而在档案数字化工作外包过程中,通过短时间集中处理海量档案,就很容易发现过往广播基层台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于外包公司的协调沟通过程中,也可以寻求到合理的现实解决途径,有助于提高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二、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主要涉及档案管理部门、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公司两个主体,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所以,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二者之间,即档案管理部门自身的问题和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公司的问题。
1.档案管理部门自身的问题
首先是档案管理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部分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部分档案管理部门担心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出去后造成失泄密事件,怕承担责任。其中。其次是档案管理人员作风问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工作意识不强,懒散惯了,消极懈怠,怕工作烦琐,不愿意参与其中,不能很好地配合外包公司员工工作,给档案数字化工作带来麻烦。再次是档案管理能力问题。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又喜欢瞎指挥,工作不到点子上;还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不愿意积极学习,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既学不到数字化知识,又不能对外包公司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最后是财力物力的限制。在没有足够财力物力支撑的情况下,轻易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出去,也常常会带来一些后顾之忧。
2.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公司的问题
首先是外包方没有专业资质。目前,从事档案数字化外包业务的小型公司不在少数,而且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如果将档案数字化转换业务外包给没有资质的服务公司,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也将会大打折扣,存在一定风险。其次是外包服务公司有涉外性质。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承担着重要的无线传输发射任务,保密工作方面要求相当严格。虽然涉密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不能外包,但通过海量的常规档案处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也能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些数据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境外人员获取,势必会对国家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次是外包公司员工综合素质不高。在一些档案数字化服务公司,有些员工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正规培训,业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道德素养有待提高,流动性较大,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工作中的隐患。
三、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流程及思考
鉴于广播电视基层台站的单位特殊性,其档案管理工作较一般性单位而言也更加严格,对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的要求也将更高,对外包工作流程设置将更加周密,对外包管理服务工作也将更加严格。结合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实践,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深入探讨和努力。
1.扎实做好外包前期准备工作
在外包准备阶段,首先要在本部门中形成共识,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对档案数字化及数字化外包工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积极支持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其次是本部门人员要知晓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具体事项,明晰外包过程中所要的物资,统计数字化档案的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要准备好外包所需要的物资,以有利于档案安全的原则安排好外包公司员工的工作场所,满足外包服务公司对工作场所的需要。最后是发布外包信息公告,做好公开招标工作。在互联网等受众广泛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全面清晰,使符合要求的公司能够方便及时地查阅到招标信息,便于洽谈合作事宜。
2.认真组织对外包服务公司资质的审查
在外包服务公司选择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慎重,既要选择技术条件好的,也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要充分结合广播电视基层台站实际,综合安全、信誉、能力、经验、价格等多重因素,公开选择好外包服务公司。特别是在外包服务公司的资质审查环节,要做足功课,因为市场上还是存在着一些没有资质的公司,不仅业务能力弱,而且在安全保密方面有诸多的隐患。此外,要注意关注外包服务公司是否有外资背景,必须督促外包服务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3.严格签订合同和保密协议
选定外包服务公司后,应该严格签订合同,使双方的合作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合同的内容要清晰详细,应当参考《合同法》中关于承揽合同的介绍,将有关于承揽合同的内容及注意事项都包含进去,包括承揽的数量、质量、报酬、方式、履行期限,等等。并且要明确规定承包方违约处置措施,如承担维护、重做、赔偿等事宜,防止外包公司出现工作差错后推卸责任、扯皮。同时,要按规定签订保密协议,这是防止档案失泄密的有效防范措施之一,是保障档案资料安全的必要手段,用法律手段维护好权益。
4.加大对外包服务公司员工培训、管理的力度
外包服务公司员工开始数字化工作前,要认真对外包服务公司员工进行前期培训,使他们对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增强保证档案安全性、完整性的意识。对档案资料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一卷多宗、文件档案资料混杂、档号复杂等,外包服务公司员工弄不明白或者不能处理的,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外包服务工作的现场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对工作全过程进行录像,并做好数据备份,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另外,还应做好档案数字化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配备必要的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并进行及时的检查维护,保证档案安全和人员安全。
5.积极组织对外包服务工作进行有效评估
外包工作结束后,要对外包的过程以及档案数字化转换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有效评估,重点对数字化转换的效率、数字化档案的系统应用、数字化档案的适用性、数字化档案的价值等做出科学评估,并通过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工作的综合评估,找出档案管理部门自身工作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指导工作实践。
总结
目前,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已成为档案数字化工作快速有序开展的一条重要渠道,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其中得益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的重要保障,以科学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为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也正是在《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并且透过工作成绩和过程看到了部分尚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新问题的途径,以期更好地为广播电视基层台站档案管理工作服务,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葛俊.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档案建设,2015(4).
[2]刘乃蓬,张伟.档案数字化外包项目安全风险分析[J].中国档案,2014(1).
[3]史江,秦慧,赵德喜.历史档案数字化进程中的业务外包问题探索[J].档案学通讯,2010(1).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探究 篇4
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广播电视的发展。在面对如何有效地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传播效果问题上,国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在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上面。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是为了建立新的服务体系、运营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以应对其他传输手段和其他新媒体的新的竞争;同时,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的竞争力,为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转换打好基础。
2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优势
2.1 从传播技术层面分析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的变革是依赖数字化技术的,主要体现在传播技术层面。技术的变革主要凭借科技的支撑,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不断发挥了交互性、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广泛性等特点,促进了传播效果,而这种媒体特性也就影响了广播电视的发展。数字化技术极大地影响了传统广播电视的呈现方式,图像的呈现不再是完全依赖于光学和化学原理,数字化技术甚至可以是纯粹的无源制造。
2.2 从传播方式层面分析
广播电视的变革是依赖数字化技术的,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层面。随着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实际上引起的就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产生。数字化技术所产生的传播方式是一种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等实现互动性、个性化、移动性、实时性、融合化等特点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产业的重要作用在于以下几方面:
2.2.1 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在数字化技术时代,广播电视可以实现跨越时空的信息传递,使得这种传播具有广泛性。网络是具有交互性的,受众在欣赏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作品的同时,也可以传递和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数字化技术在传播方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双向传播,受众的信息反馈能够及时传递给传播者,一定程度上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双方的地位可以实现互换。
2.2.2 传播方式个性化
数字化技术在传播方式上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受众更加精细化和类别化。数字化技术利用其个性化的传播手段,就能完美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既可以保证产业商最重要的信息得到传递,又能保证受服务的个体获得了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
2.2.3 传播方式从固定变为移动
由于数字化技术涉及的包括手机、数字终端等大多是可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使得数字化技术区别于广播电视技术,实现了信息传播从固定传播变为移动传播。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介获得及时的信息,这与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行业所强调的及时性和引领性又是相切合的。
2.2.4 传播速度实时化
数字化技术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可以很轻易的实现。这种传播的实时化能够帮助产业进行一些时尚活动的信息直播传递,由于这种产业是一个全球化产业,数字化技术的实时性实际上也是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将最新最前沿的跨区域的时尚资讯传递出来。
2.2.5 传播方式从单一到交融的转变
数字化技术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的交互性体现在通过数字技术能实现图片、声音、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的融合,这种交互性能满足广播电视行业对视觉呈现的较高要求,起到了更好的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2.3 从传播效果层面分析
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形式的多样,在很大程度上就重新定义和构建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观念。在世界范围内文化观念以及专业技术的传播速度都以成倍的速度增加,数字化技术不仅处理手段廉价,而且还能用光的速度进行影像传递。数字化技术具有广播电视技术无法比拟的传播速度,使得原始广播电视中的一些弊端被克服,广播电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3 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数字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以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信息传播飞速发展时代的到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传播效果的扩大,数字化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信息传播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广播电视也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广播电视行业,数字化技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还能扩大信息的影响力和传播效应。
摘要:在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壮大时,广播电视这个与信息资讯及数字技术密切联系的行业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化技术时代下的广播电视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旨在探寻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广播电视,共存发展
参考文献
[1]阮义忠.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美学七问[M].中国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出版社,1999.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研究论文 篇5
互联网能够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且在一定的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这就是网络的独特优势。网络数字化广播技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号输出的效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编辑节目内容,区域分工更加明确,能够有效的缩短时间,提高节目的质量和制作效率。互联网覆盖的范围很广,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一种隐形的连接线,这个连接线能够高速地传播信息和资源,用户在大量的资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现观看节目的目的。
2.2提高远程编辑的效率
数字化广播电视 篇6
【关键词】数字电视 优越性 有线 发展现状
一、数字电视优越性概述
电视技术经历了好几代的发展,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高清晰度电视和立体电视,我国从1999年10月1日起开始试播高清晰度电视。电视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波及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重要部门。现在我们服务的大部分客户都用上了数字电视,突破了“模拟电视”的局限性。最近十几年的发展,由于各种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数字电视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就。尤其是数字存储、数字图像获取、图形显示和位图打印的数字设备的出现,拓宽了数字图像方面的应用范畴。
什么是数字电视呢?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转换成用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开展,也可以配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进行各项工作。采用数字技术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技术性能,而且还突破了模拟技术的功能限制,使电视技术进入革新发展的时代。
现代化的数字电视技术优点较多,主要分析一下几方面:
(一)数字电视信号杂波比与机器连续处理的次数没有联系。
电视信号经过数字化后是用若干位二进制的两个电平来表示,因而排除了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误码等问题,。
(二)数字电视技术避免了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但是在模拟系统内非线性失真直接造成图像的损伤。
(三)采用数字电视技术输出信号相当的稳定可靠。在数字信号中只存在“0”和“l”两个电平,“l”电平的幅度大小符合处理电路中可识别是“l”的电平及可。
(四)采用数字电视技术方便完成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的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
(五)采用数字电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资源整合,实现了电视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六)采用数字电视技术可实现文字多工广播。
(七)采用数字电视技术观众收看到的电视信号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的现场信号质量
(八)采用数字电视技术加强了各种频谱资源的整合。
(九)采用数字电视技术后,在同步转移模式中,实现了多种业务的“动态组合”
(十)采用数字电视技术后较容易实现各种特定技能,拓宽了应用范畴及安全性能。
(十一)采用数字电视技术拓展了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和关联性。具有较宽阔的发展和兼容空间。尤其是与计算机的融合使数字电视技术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采用较多的数字电视设备主要是数字特技、数字录像机、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帧同步机、数字时基校正器等。纵观整个电视系统来,发展数字电视基本分为两步,设备局部数字化和全系统设备实现数字化。
二、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当前我们处在通讯非常发达的新世纪,全球通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领域扩张,已经引发全球广播、电视产业链的深度变革,而数字电视是整个广播电视变革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全面普及,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将在技术、各项功能上实现信息化,并逐步的与各领域的其他科技手段相互融合,进一步形成一个崭新的、覆盖面更为广阔的数字化电视产业。而且,随着各项技术的变革与突破,这一看似传统的产业现代化程度与创新角色引起各个行业的关注。特别是作为权利主体的国家,都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和产业目标,尤其是在个别发达国家,电视的数字化已被列为国家的战略目标,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细观电视的发展历程,数字化是其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数字电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传媒产业,而且将对所有的现代化行业产生积极地影响并以最快的力量促进其发展。
中国的现代数字电视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一)有线数字电视;(二)地面数字电视;(三)卫星数字电视;(四)IPTV网络电视,在我国国内,有线数字电视是我们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有线数字电视在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渠道上,在城市和乡村,有线数字电视有较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依靠来自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
我国数字电视客户2006年市场规模为1355.6万户,2007年数字电视客户达到2963万户,而在2008年,数字电视客户达到5317万户,在200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326万户,初步预计到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客户市场规模将达到3.66亿户左右。
纵观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在整个数字电视系统研究,尤其是数字电视标准的研究和讨论,包括前期的各项实验、各类测试数据的分析等。2006年8月,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国家强制标准的发布,与之相对应的各项终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及有线电视标准化工作等都提上了各自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下一个阶段,我国的信息产业部势必将继续贯彻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相关政策,从急需的终端产品的各方面入手,必将进一步做好数字电视终端产品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工作,同时做好数字电视产业相关后续产业的标准的制订,将为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我国,现在发展数字电视产业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一是我国现有电视台原来装备的设备更换,计算其节目的制作成本,都高于模拟系统下的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这种现状将直接造成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初期节目源紧张。二是数字电视产业拓展与业务开展的基础是双向电视网络,而我国现有网络将由单向变为双向的改造成本非常高,难度也非常的大。三是我国现有的数字电视标准很不确定,也将影响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进程。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现阶段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而我国的国情也决定了我国电视行业的数字化决不可能一撮而就,现阶段我们只能是有选择、分阶段进行数字电视产业化。纵观世界各国的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势必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机顶盒;(二)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三)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这三者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并存。现在,我们的发展正处在第一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风斗和努力。
迈向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 篇7
关键词:数字化,广播电视,信号数字化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数字电视时代, 数字电视正在全国进行推广, 其覆盖面积越来越广, 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广播电视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结果。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在数字电视方面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而且数字化也将向广播电视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渗入应用, 未来数字化将在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
1 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概述
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就是将广播电视的信号转变为网络化或数字化的信号模式, 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电视的视频信号数字化, 二是电视的音频信号数字化。电视的视频信号数字化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三部分:取样、量化、编码。首先在取样时的信号频率一定要大于信号带宽两倍的数值, 这样在取样时才能保证完全恢复原来信号, 通过取样步骤能够将模拟的电视信号转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脉冲信号。将这些脉冲信号进行幅度值处理, 并将幅度值分级后进行取整舍零步骤即为量化。将量化的信号再转变为数字编码脉冲的过程即为编码。
电视的音频数字化与视频数字化相似, 也需要经过取样、量化、编码的过程, 但声音信号带宽、信杂比、动态范围等与视频信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在进行声音信号取样时, 其频率设定与视频信号有所不同。
而现在广泛应用的数字电视, 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电视的视频信号和声音信号经过压缩、编码过程, 将信号进行存储或实时广播, 并且用户进行接收的过程和环节, 从而实现了消费平台、信号传输、计算机等的一体化过程。
2 电视信号数字化的特点与优势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能够增强电视信号所具有的抗干扰能力, 使信号在制作以及传输中不会受损, 从而保证用户接收到的信号质量,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实现电视信号数字化后, 信号的清晰度和音频效果都能得到较大提升。与传统电视信号相比, 在同样信号覆盖范围下, 数字化的电视信号的发射功率要更低, 并且在整个制作和传输过程中, 转化为数字的电视信号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在编辑、制作、传输以及接收过程中信号较少发生损坏, 因而其信号清晰度更高。据有关研究显示, 数字电视的清晰度较传统电视的清晰度高出四倍还多。
(2) 实现电视信号数字化后, 信号抗干扰的能力大大增强。电视信号实现数字化后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电视中用户接收信号后出现闪烁、重影等问题, 提高了信号质量。同时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还提供移动接收和增值数据业务等各种服务项目, 能够让用户在使用时进行自主视频点播, 既保护了用户的利益, 又增加了抗干扰和保密功能。
(3) 电视信号数字化的实现方式较为简单。目前数字电视信号的转变依然能够接收到原来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 用户要想实现电视信号数字化功能只需在原来的接收装置基础上加设机顶盒, 就能够接收到数字化的电视信号, 实现方式简单, 过渡较为平稳, 同时减轻了用户经济负担, 易于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4)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也将多媒体进行了融合。数字化后的电视信号将声音、图像、文字等都转变成统一的0和1, 从而实现了将电视、声音、网络、电子杂志等多媒体的融合, 让用户在一台接收装置上能够同时享受到多种媒体带来的服务, 也促进了各种媒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竞争。
(5) 电视信号实现数字化后更易于存储。电视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 就能够对信号进行存储, 且这种存储不受存储时间和信号特性的影响, 从而为更多增值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
3 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局限和瓶颈
数字电视存在诸多优势, 但由于其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而还存在一些缺点有待改进, 例如在电视制作的前期过程中, 由于量化误差或压缩编码的影响, 其编辑制作的信号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另外, 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经过技术改进而解决的, 而真正会对数字电视发展产生阻碍的是其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瓶颈, 例如数字电视本身的定位并不明确, 目前的数字电视发展多是依赖于有关广播电视机构的推动, 而关于其发展方向和服务定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而这会成为未来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最大阻碍。再者, 数字电视在用户需求方面的开发不足,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目的就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当前数字电视在挖掘用户需求方面却略显不足, 很多内容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因而使得数字电视的市场范围也较窄。这就要求相关数字电视部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不断挖掘用户需求, 从而扩大数字电视市场, 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4 结语
我国广播电视技术是从模拟方式逐渐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 而这一发展规律在全球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中也同样适用, 尤其是近几年, 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 因而相关的广播电视技术人员应该重视相关数字化方面的技术发展, 了解其优点和发展瓶颈, 促进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向全方位的数字化方向发展, 为广播电视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朱金玉, 齐爱军.电视媒体数字化实践及其对未来的影响[J].新闻大学, 2012 (71)
[2]章之俭.加速推进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J].中国传媒科技, 2011 (8)
试析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 篇8
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特点
1.1数字化发展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信号数字化特点,它通过对传统的模拟信号进行加工,转变为数字信号,对于有杂波和易产生失真的外部环境和电路条件来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广播电视信息数字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都是毋庸置疑的,它减少了周围环境和外界信号对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干扰,所以,要想为人们传播更清晰、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广播电视节目,就必须采用先进的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
1.2网络化发展
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就可以足不出户知天下,人们在日常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大,在网络世界中遨游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充实感。在日常生活中,广播电视节目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网络又有快速、稳定、多样化的特点,广播电视节目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和娱乐信息。将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到广播电视技术,不仅可以扩大广播电视的收视范围,同时还提供了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平台,促进人们的信息交流,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2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点
2.1资源共享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电视资源的共享。首先,通过网络的传播,电视工作人员能够获得更全面、更大量的新闻资料,增加了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其次,广播电视各部门之间的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高效的重复利用,避免了传统的写申请、打报告、借资料、还资料等步骤,操作更加的便捷,增加了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2编辑快捷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增加了编辑系统的快捷性。通过网络的连接,整个制作系统形成一个大型的交互系统。编辑可以快速的从系统下载现场录制的节目,然后根据需求进行快速的编辑。完成的节目,通过网络传输链路,直接上传到资料库。这样既节省了人力,也更加高效快捷,促进了编辑技术的发展。另外,网络化的传输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了干扰和失真,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这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硬性标准。
3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策略
3.1在信号传输中的应用
信号从发射到接受的传输过程中,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保证了信号精准的传输。首先,为了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占有的带宽和信号的干扰,一般对信号进行复用,保证信号的高效还原。在复用的过程中,要保证各信号之间码率的要求。其次,为了信号的有效传输,需要采用一定的调制方式,把信号调制到载波上,现在随着数字化广播技术的发展,调制的方法也在不断改革,要注意根据不同的信号选择不同的调整方式,保证信号在光缆中的传输。最后,随着信号的数字化,传统的机顶盒也都转变成数字机顶盒,能够更好的接受高质量的数字信号,保证家庭能够欣赏到更加优质的节目。所以,在信号传输的整个链路中,都实现了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3.2与互联网的连接
在网络广播技术实现过程中,主要是紧密结合互联网的特点,致力于特殊广播服务器的构建,并在广播服务器中建立网络服务器,此时就能通过网络服务器的主页对所有的广播节目建立相关的链接,此时就能为用户发送相应的指令,而广播服务器在接到指令后就会及时的侦听,并结合接受要求将用户所点播的节目发送到客户端,再通过客户端给用户展播。而在进行上述操作的基础上,用户只需要在计算机中通过鼠标,在客户端软件中就能点播广播电台服务器所提供的节目。在服务器客户端中,其主要有制作工具以及监控系统,其中,制作工具主要是将录制好的视频文档压缩成广播数据之后网服务器上传,而服务器则为用户反馈,同时客户端软基则利用服务器发送请求,同时将服务器所发送的内容接受进来并播放。
4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当今信息时代,我国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一个落后水平,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发展方向的广播电视技术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因此,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机遇和挑战是相对的,我国要想加快广播电视技术在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速度,就必须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经验和管理理念,把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广播电视系统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同时,还要立足创新扩展新的业务,例如,电视购物、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和付费电视等,打造立全方位、多样化、互动性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5结语
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实现了信号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发和改善技术水平,才能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电视节目,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娱乐生活水平。作为电视技术人员,也要不断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新知识,强化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提高,为新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探析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8:55.
[2]魏家军.网络技术在电视广播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5,13:252.
探讨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 篇9
1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内涵分析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是指从剪辑制作到摄像播出,通过网络数字的媒介,将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其他各种数据合成,以更快更广的平台形式传播。这是广大受众最为直接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越来越受到欢迎。但在这个传输的过程中,广播电视信号的质量是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而且如果使用的时间较长,就会出现各种变色或噪音的现象。
2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的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得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并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在网络数字化的技术支撑下,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让广播电视之间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为了较为统一的、一体化的网络系统构建体系。这种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广泛应用替代了传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信号,广播电视行业在这种技术得支持下得到了更加广泛而长远的发展,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数字化技术成为了电视技术中的核心发展技术。在这个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这种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制定能有效规范和约束技术使用过程的制度,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的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下,才能有效保障和促进电视一体化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3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3.1 网络传播平台方面
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开始有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且这种网络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最明显的就是手机通讯网络技术的应用,汽车附加服务等。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要素,其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及休闲娱乐时的主要途径。
3.2 网络数字化在编辑流程方面的优势
通过网络数字化的应用,让编辑流程更加顺畅和高校,让编辑人员的编辑过程更加简单,操作步骤也由繁化简,可在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撑下对编辑的内容进行保存、下载、传输和分享,并在编辑系统的作用下对内容更好地进行完善。在编辑制作过程中,可根据区域把工作内容作不同的划分,提高编辑制作的灵活度。
3.3 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
在网络平台的超级优越功能的支持下,实现了网络数字化的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并通过计算机的网络传输来实现了对最新最广的资讯的传播,并使画质更加清晰,传输速度更高,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是在模拟信号的作用下来进行传播,在传播的技术上有一定的缺陷,其信号无法人工把控,尤其是无法有效地生产优质资讯。而网络数字化的技术支持,提炼出了更多的信息资源,整合了各种有价值的资源,并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下让画面和效果都达到最佳。
4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前景的展望
随着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在广播电视技术方面的网络数字化发展必须从多方面引起重视才能促进网络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已经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发挥,并逐渐把IP网以及窄带网进行了衔接的促进式发展,在今后,还需要将IP技术的应用作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做好联网及建网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数字化的不断进步。当前,网络数字化发展的潜力非常大,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要不断跟踪和重视市场的导向性作用,不断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进行优化引导,不断推动和促进我国的电视广播技术的网络数字化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5 结语
在网络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技术的水平也随之得到提升和发展。因此,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人员要重视对网络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作用力,并加强其技术的广泛和延伸性应用,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满足日益剧增的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强对其的创新和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转型和升级,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浅议广播电视数字化传输 篇10
1.1 频道利用率高
数字压缩技术是将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 变成数字信号 (即模拟/数字转换) , 再经取样祥压缩编码, 驱除信号冗余度, 以一定的压缩比将信号频带压窄, 将其调制到载波上, 这样就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接收则以相反的过程进行:接收、解调、解码、数字/模拟转换, 视频处理后还原成视频信号。国际上目前主要有两种gc=iz压缩传输标准比较流行, 即MPEG-1和MPEG-2。广播电视系统一般采用MPEG-2标准, 它可以将速率为200Mbit/s的数字视频信号压缩到1.5-15Mbit/s。在这种标准下, 如果对压缩信号采用64QAM调制方式, 则CATV在每个8MHz带宽的模拟电视频道内能传送的码率为37Mbitl/s, 扣除FEC等因素占用的码率, 净速率>32Mbit/s。如果每千频道平均速率为4.2Mbit/s, 则一个8MHz模拟电视频道就可同时传输8-16套电视节目, 10个模拟频道就能传输80-160套电视节目。省干线上的模拟微波均属于调频 (FM) 模拟微波, 每套电视节目占有的带宽为f O±10MHz。实际系统设备带宽为34MHz, 如果压缩编码信号采用QPSK调制和相干解调方式, 则中容量480路数字微波传输系统速率为34.368Mbit/s, 它所要求的微波通道传输带宽为f O±8.5MHz。实际系统设备带宽也为34MHz, 如果每个电视频道平均速率为8Mbit/s, 则省干线上-个模拟频道就至少可以同时传输4套高质量的节目。由此可知, 广播电视数字化后可以成倍甚至成十倍地增加频道的利用率。
1.2 接收门限电平低、传输距离远
原广电部GY/F106-1999标准中提出了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下行模拟传输系统要求载噪比C/N≥43d B。欧广联 (EBU) 给出了图像信号的5级评分标准, 若要达到4级以上的良好质量, 则要求信噪比SAN≥36.6d B。在模拟信号的传输中, 为防止信号的衰落, 必须有6d B的衰落储备量, 因此模拟调幅微波传输链路中系统设计的载噪比必须口N≥49d B。在模拟调频微波传输链路中, 由于S/N存在18d B调频改善系数, 所以C/N≥31d B就够了。
若采用QPSK相移键控调制, 则只需CYN) 18d B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质量。模拟调幅 (AM) 微波与64QAM调制数字微波相比, 门限下降了约20d B;模拟调频 (FM) 微波与QPSK调制数字微波相比, 也相差约10d B。从上述分析不难得出数字微波比模拟微波传输距离远的结论。如果原设计模拟MMDS微波传输距离为40km, 在同样的有效发射功率、同样的天馈、同样的路由前提下, 采用数字MMDS微波传输后, 就能轻易地覆盖100km以上的距离。
1.3 图像质量好, 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采用了数字滤波、数字存储及再生中继技术, 排除了噪声和失真积累的影响, 改善了图像的信噪比, 彻底消除了亮度干扰, 接收机的载噪比C/N在门限值以上时, 几乎可以得到无损伤的还原, 虽经多级中继、转发也不会降低图像质量, 因此数字电视传输的图像质量远远高于模拟电视传输的图像质量。
1.4 数字载波调制方式的比较
前面提到的QPSK和64QAM都是数字信号的载波调制方式。基本的数字载波调制方式有3种, 即振幅键控 (ASl Q、频率键控 (FSK) 和相位键控 (PSK) 。QPSK属于相移键控, 也叫正交移相键控或4相调制。64QAM属于振幅相位联合键控, 也叫多电平正交振幅调制。经理论分析证明:在抗噪声性能上, PSK最好, FSKre.2_, ASK最差。在占据频谱宽度上, ASK和PSK相同, FSK是ASK的几倍。
2 干线微波的数字改造
调频模拟微波和数字微波收发信设备的比较
工作原理相同。模拟和数字微波都采用70MHz中频调制器, 进行上变频至微波频率, 再进行微波传输, 只是模拟微波设备在发信中频调制后有一级限幅中放, 而数字微波没有限幅中放这一级, 其他部分的工作原理是-样的。
传输带宽相同。现有模拟微波传输-套电视节目占有的带宽为17MHz, 而小容量数字微波传输34Mbit/s速率的信号, 当中频采用QPSK调制和同步相干解调方式时, 它所要求的微波通道传输带宽实际上也是117MHz, 因此两者的传输带宽要求是相同的。
模拟微波系统通道的部分传输性能指标, 如幅频群时延指标等均高于数字微波传输系统通道性能要求, 这无疑地减轻了模拟微波改数字微波的压力。
现在的模拟微波器件都是全固态化的, FET场效应器件、线性放大器等代替了过去的行波管、高压盘, 为模拟微波改数字微波铺平了道路。
3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频率稳定度的问题。模拟微波传输信号采用中频调频调制, 变频用的本振采用微波介质稳频振荡器, 其频率稳定度只需达到1—4数量级。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传输电视信号采用中频数字调制, 经过数字压缩后的多套电视数字信号复接后对中频进行QPSK调制, 上变频到微波频率进行传输。它要求微波发信机线性指标高, 微波本振源的频率稳定度较高, 不能低于10-6数量级, 一般采用介质稳频加锁相稳频双重技术进行稳频, 以达到这一要求。
相位噪声问题。模拟微波采用调频方式传输, 对系统相位噪声要求不高, 而数字微波采用QPSK调制和相干解调方式, 传输数字压缩电视信号, 因此要求系统的相位噪声低于-70d Bc/Hz。在模拟微波系统中, 即使各站本振源分Z, j达到了这个要求, 但由于各微波站中频转接, 并且经过多次中继后相位噪声勤n, 只有将传输设备的相位噪声降低到-95d Bd Hz以下, 整个系统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纷陛功放问题。调频模拟微波的功放工作在非线陛区, 在早期发射机变频器的前端还要增加——4'限幅放大器。数字调相 (QPSl Q微波要求三阶交调抑制) 20d B, 因此要求功放必须是线由放大器。所以微波功放的线性度问题、微波频率稳定度问题及系统的相位噪声问题一解决, 数字化改造就基本成功了。
信号源前端采用压缩编码设备。目前国际上都采用MPEG-2国际标准来传输PAL-D数字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压缩到6Mbit/s, 图像质量就能达到广播级的水平。因此确定信源按MPEG-2标准对PAL-D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压缩编码, 压缩的比特率为8, 448Mbit/s, 伴音信号按IEC268-15标准进行压缩编码处理。
在信道传输上采用数字化传输。为了保证信号经微波多站中继传输后无噪声积累、节目传输质量和传输距离无关, 中频采用QPSK调制、同步相干解调方式, 干线中继采用再生中继方式, 在支线改造中为了节省投资, 可采用中频中继, 这样, 虽然有点噪声积累, 但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大的影响。
改造方案可以使扩容升级绷艮方便, 可以随压缩编解码码率的改变扩大节目传输容量。
摘要: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包含数字终端设备 (如电视机等) 和数字信息传输设备 (光纤传输、卫星传输、地面微波传输等设没备) 。
浅析广播总控机房数字化改造 篇11
关键词:广播;总控机房;数字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24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83-2
0 引言
新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广播等传统媒体造成严峻的挑战,使得广播媒体的市场发展前景面临困境。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广播媒体应该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进行改革和转型,其中总控机房数字化改造便是一项重要发展策略。通过各种数字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大减轻总控机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播出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为节目安全、优质的播出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广播总控机房的数字化改造为广播行业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相关单位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1 广播总控机房数字化改造原则
广播电台进行总控机房的数字化改造需要以国家的相关建设要求为参考,根据广电总局播控前端数字音频以及设备满度电平的参数标准,对总控机房进行改造和建设,从而实现节目播出的数字化控制。广播总控机房数字化改造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广播总控机房在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电子设备对人体的辐射危害,以工作人员安全、便捷的办公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安排布局机房的内部设备和环境,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为工作人员使用播出系统以及维护检修相关设备提供便利的地理条件。
第二,安全、可靠性原则,总控机房在改造过程中涉及多个数字化控制系统,为保障节目播出质量,就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各个数字化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监督,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应急机制,例如设置备用系统等,从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第三,便于升级与扩展原则,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各种新的信息技术、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广播总控机房要做到与时俱进,在完成现阶段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上,要预留一定的升级与扩展空间,从而做出实时调整。
第四,系统关联原则,广播总控机房的数字化改造不仅需要对信号调度、监控、检测、报警等各个环节的子系统进行操作与维护,还需要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因此总控机房需要充分考虑电视、音频信号的连通性,保障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
2 广播总控机房数字化系统设计
广播总控机房进行数字化改造,涉及多个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数字音频矩阵系统、传输发射同步系统、应急信号切换垫播系统以及监听监测系统等,本文对各个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
2.1 数字音频矩阵系统
数字音频矩阵系统操作灵活,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在播出系统中具有切换、调度、监测节目等多种功能。数字信号矩阵系统主要通过矩阵对实现信号的调度,在接入、接出信号的操作中,要以节目的设置需求为依据,保障节目的播出质量,同时及时备份相关的数据资料,为其他工作提供参考。数字音频矩阵系统进行信号的接入、接出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设计直播信号的输入输出,直播调音台的输出信号采用光纤、数字信号输入矩阵两种方式,直播主信号在矩阵系统内部通过光纤方式输入,数字方式输出;备播室的输出信号采用数字信号输入矩阵方式,在发生突发情况时,首个数字输出口将矩阵内部信号作为备份进行连接;二是设计主备播室之间的联通,与一般的录音室相同,主备波室的输出与矩阵的数字输入端相连,然后矩阵的数字输出端与调音台的输入端相连,从而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此外,矩阵针对每个室的输出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备份处理;三是设计设备的归一化,在选择设备时,要参考广播室的调音台型号,在设备类型上保持一致,从而方便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同时总控机房的调音台可以采用双环网方式进行联网,从而保障系统联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2 传输发射同步系统
传输发射同步系统主要分为传输系统和发射系统两部分。传输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一般采用双光纤同步传输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异步传输方式,其传输通道的插入线损应大于30分贝,同时提高数字音频信号输出接口的稳定性,为发射台实现多级设备的连接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要提供足够数量的音频的传输通道,例如12路及以上,负责收发信号任务的接口模块的信号指示灯要保持足够的灵敏度,在嵌入音频电平达到-40dfs—0dfs的范围内做出响应。
在发射系统方面,要保障电台节目的安全播出,还需要提高无线发射机的运行效率。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电压不稳、工作环境震动等因素影响,使得发射机难以维持正常工作,很可能造成节目的停播。总控室在发射系统中的信号涉及数字光纤、模拟光纤、小调频等,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应急切换器配合数字音频处理器工作,从而提高音频信号的发射效果。在总控机房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发射系统可以应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保障发射信号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积木式或模块式的结构,使得发射机的功放与整机协调运行,避免由于局部故障对整个系统运行的影响。此外,发射机一般采用双激励器结构,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进行激励器的切换工作,为机器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障;主备发射器采用智能同轴的转换开关实现连接,当主发射机发生故障停播后,智能同轴转换开关将切断主发射机的电源,并打开备用发射机的电源,从而实现电源的自动切换,保障节目的安全播出。
2.3 应急信号切换垫播系统
总控机数字化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包括模拟、AFS/FBU数字输入两种专业平衡的方式,而信号输出端包括模拟量转化而成的数字输出、录音存数后数字输出、数字输入直通输出等三种类型的输出模式。在总控机的改造中,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一般采用AFS/FBU专业平衡方式,可以安装合适的数字音频分配器,例如DAL-3200型号,拥有16个通道驱动器,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音频的播放工作。应急信号切换垫播系统需要数字与模拟量音频输入接口为功能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数字与模拟量音频输入接口可以实现音频
信号的录入与回放。为了提高应急信号切换垫播系统的工作效率,还可以配备相关的平衡输出接口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等。
2.4 监听监测系统
监听监测系统可以对总控机房的运行状态及故障进行实时的监测与分析,从而保障播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采用FORTUVFAM多通道音频幅度监测仪对音频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音频幅度的采集、分析、显示、报警等功能,可以输送直播室直播台节目数字信号、备播室直播台节目数字信号、矩阵输出节目模拟信号、空中接收的调频模拟信号、通过矩阵送入直播室N-2信号等。之后,利用视频图形阵列分配器将上述监测仪输出的视频信号传输给直播室、总控室、以及监视仪主机,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为值班技术人员以及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随节目信号进行调整,并且及时处理相关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节目的播出质量。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必须进行改革和升级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满足受众的生活需求,为此相关广播电台要加强总控机房的数字化改造,通过数字音频矩阵系统、传输发射同步系统、应急信号切换垫播系统以及监听监测系统等数字化系统的协调工作,保障节目播出的高效性,促进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孙岩君,华明.广播总控机房数字化改造中设备的选型[J].电声技术,2009,11:81-83+87.
[2] 华明.广播总控机房数字化设备的选型[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3,02:15-17.
[3] 刘敏,吕德胜,易湘军,于亦敏.广播总控数字化改造之转播系统与应用前瞻[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5.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初探 篇12
一、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概述
据调查结果显示,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当中, 都是采用电视信号的产生、处理以及传输接收等, 这些都是模拟信号, 并不是真正的信号源, 在传统的信号当中, 信号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例如噪音、注入色度的畸变等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技术的效果。所以综上情况来看, 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需要通过技术的革新以及工艺水准的创新来提升传输信息内容的质量。而在现如今的环境下, 广播电视技术已经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不仅开创了一个属于数字化电视的平台, 还在技术和数据传输等多方面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广播电视技术的问题上, 已经将传统电视机图像不清晰以及压缩频带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决, 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数字技术的优越性能。
二、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技术流程
针对上文对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全面分析以及细致探讨, 可以对数字化信息技术之中的主要优点以及技术的起源有全方位的掌握, 笔者对广播电视技术的主要流程做一些细致的划分。首先只有针对数字信号频率的取样才能够保证数字广播技术的流程,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信号宽带为原来的两倍以上。从一般的情况来看, 数据信号的量化当中的信号都是模拟的, 并不是真实的信号源, 模拟信号转化为时间上的离散的脉冲信号。一般情况下, 现如今的广播电视技术都是将信号源与数码率相互之间进行转换的。现如今广播电视技术的流程需要更多的数码率, 这就需要更宽的宽带, 所以需要相关人员在进行技术操作之前对操作技术进行严格的把控和操作, 只有在严格的技术操作之下才能够保证信号的质量稳定、可靠。
三、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传输流程
(一) 码率的复用
为了能够使得信号的传输效率能够相对于传统的信号传播效率更加快捷, 就应当在特定的情形之下将一定数量的数字信号用较低的传输速度复核成为高速的信号源, 这样就能够使得原有信号源的质量变得有所提升, 这种传输方法和传输效率能够为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据调查结果显示, 现如今很多地区和国家都采用了码率复用技术, 不仅如此, 还有自己专门的数字速率系列,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二) MQAM调制技术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
在当今的情况下, 数字调控包括了很多的环节和种类, 其中数字化广播电视则通常使用MQAM调节机制进行调节。MQAM是一种能够将数码调节机制与数字技术共同进行应用的一个技术手段, 在当今的21世纪, 这种科技手段已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不仅有着高科技的技术含量, 还有着先进的处理信号手段。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式, 无论是对于现如今的广播电视技术还是对于现如今的微波、光缆传输等技术都有着激励的作用, 在每一个科技领域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 机顶盒技术
在当今的广播电视技术当中, 机顶盒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个地区和家庭,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机顶盒带来的视觉享受和信号强度, 由于机顶盒与以往广播电视技术不同的是采用了高科技的信号传输技术, 能够将更强的信号通过QAM调频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 码率的复用技术以及机顶盒技术在现代的数字化广播技术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发挥, 由此可见机顶盒在当今社会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并且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当今的21世纪当中, 广播电视技术已经发展得越来越迅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论述了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传输流程以及技术流程的实现, 针对传输当中的码率技术, 我国很多地区也已经广泛应用了机顶盒, 为现代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军, 张龙云, 王海龙.数字电视技术及发展展望[J].数字技术, 2003 (19) .
[2]陈意辉, 谢刚祥.我国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的困惑、误区与术路线[J].西部广播电视, 2003 (09) :9-13.
【数字化广播电视】推荐阅读:
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12-08
数字化应用于广播电视08-18
电视新闻数字化12-22
数字化电视节目07-13
未来数字化广播发展07-24
短波广播数字化信道09-23
电视系统数字化11-21
数字硬盘与数字电视论文12-03
数字化广播系统设计12-15
数字广播电视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