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电视节目

2024-07-13

数字化电视节目(共11篇)

数字化电视节目 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也开始呈现出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数字化媒体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电视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 能够将更多的视觉化元素融入到制作的过程中, 从而向观众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

1 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受到媒体的影响

数字化是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主要趋势, 对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开展协同工作。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脑技术, 能够将电脑辅助协同设计搭建起来, 从而形成虚拟共组, 能够共同完成一项专案;

(2) 虚拟组织和团队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开展电视节目制作, 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 共同开展制作工作, 建立电视节目制作的非线性工作模式, 其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大的弹性, 节目制作的效率得以提高;

(3)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通过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的突破时空限制, 更加便利地获得素材。与此同时, 也可以不受限制的加工素材, 并对其进行保存、切割和重组, 或者反复的利用和保存处理好的内容片断, 提高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效率;

(4) 在电视的制作过程中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制作的质量, 使电视节目的这个流程更加顺畅, 对拍摄、筹备、策划等一系列环优化, 从而使电视节目做能够实现同步作业。

2 数字化媒体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

2.1 前期准备工作

在数字化时代, 电视节目的制作应该选择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重要性的选题, 与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相关联, 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确定选题之后就要行采访, 采集素材, 为了节目的后期制作提供便利, 在采访时要根据节目选题, 尽量采集更加具有典型性的素材。

2.2 编辑制作电视节目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编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前期的拍摄和采访工作完成之后, 必须通过相应的后期处理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在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合理的安排节奏和结构, 还应该体现微观和宏观思维的有机结合。常见的数字化编辑制作环节包括字幕编辑、效果优化、制作动画、编辑图片、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等等。

2.2.1 要通过线性编辑来决素材不连贯的问题

在传统的后期制作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摄像机进行逐段拍摄, 然后素材存在磁带上, 这样就无法插入和删除已经成型的作品, 素材就会难以连贯, 拉低了节目制作的质量, 还会造成一些素材的浪费。而积极应用数字化媒体能够不连贯的素材连接起来, 使其成为完整的画面, 使用特技机和字幕机还能够对音频和视频进行加工。

2.2.2 非线性编辑是数字化媒体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当前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其技术基础是计算机随机存储技术, 在制作时通过计算机能够打乱现有的音频和视频资料的录制顺序, 然后按照节目需要将其编辑成为完整的节目。

2.2.3 编辑和处理图像

要对图像进行处理就先要对其进行编辑, 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图片的透视、旋转、伸缩、装饰和修补, 还能够对人像行进行优化和美化, 提高图片的适用性。

2.2.4 制作电视节目的三维效果

要使电视节目具备三维效果可以积极应用3D技术。我国3D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已经入了电视领域。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可以积极应用一些比简单的3D软件, 能够对节目进行优化。

2.2.5 制作字幕

字幕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个独立的单元, 这也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一个延伸。在节目制作的后期通过字幕制作系统能够制作动态字幕, 既使电视节目的可编辑性得到了增强, 又不会影响原素材的完整性。

2.3 对电视节节目进行合成

在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虚拟演播室这种数字化手段来对节节目进行合成, 从而使节目具有更好的效果, 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降低节目拍摄和制作的成本。

虚拟演播室依托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道具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演播室需要较高的成本来布置道具、灯光和布景, 而用数字化技术的虚拟演播室则避免了这一问题, 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可以直接在栏目背景下录制节目, 然后再将设计好的虚拟场景通过图形计算机搭配上去, 使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视觉冲击力。

应用虚拟演播室对电视合成需要用到以下几种关键技术:填补彩底技术、深度键技术、蓝背景技术、三维虚拟场景制作技术、摄像机跟踪技术。摄像师能够运用摄像机跟踪技术, 任意的移动摄像机来行跟踪拍摄, 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然后再根据节目制作的需要, 以虚拟演播室的设计思路为基础进行建模, 将修改便利、简单的场景构出来。运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制作虚拟演播室的蓝背景, 这种蓝背景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感, 外表比较平滑, 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均匀的光线。深度键技术也就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三维布景画面混合技术, 为了满足虚拟演播室对色键技术的具体需求, 色键中必须具备虚拟摄像机到每个像素的距离, 也就是纵深方向的信息, 这样能够使节目更加真实。最后, 为了避免摄像机拍摄到没有被蓝背景所覆盖的画面而使节目失真, 在后期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填补彩底技术, 以提高节目的拍摄效果。

3 结语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大量运用能够使电视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 视觉效果更加清晰, 具备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节目制作人员也可以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效率, 使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更加流畅和便利。如果电视节目在播放过程中出现问题, 也可以用数字化媒体对其行修改和调整。这也要求电视节目的这个人员要适应时代的变化, 不断提高自身对数字化媒体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珏夷.浅析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动向[J].艺术科技, 2014 (06) .

[2]李兰.传统媒体转型数字化媒体应对与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01) .

[3]吴艳文.浅谈“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J].金田, 2013 (10) .

数字化电视节目 篇2

每当一个专业词汇超越其自身的范畴,成为公众词汇的时候,这就标志着一个新的市场角色即将隆重登场。在我们的生活记忆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原子能这个词汇,居然从原子弹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过去的原子笔-现在的园珠笔,以前的原子袜-现在的尼龙袜。数字化这个词汇也是如此。在《数字化生存》翻译到中国之前,人们其实已经在不少的专业领域使用数字技术。该书一出,数字化这个词汇马上风靡全国。商家也不甘寂寞,标有数码技术的产品纷纷出笼。在当前,议论最多影响最大应属数字电视。这几年,虽然电视的数字播出系统还在试验,但是,“数字电视接收机”已经充斥街头。这个现象的出现,可以说是商家对于新技术的一种企盼,也可以说是广告人略带欺诈的一种圈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世纪新产业的足音,预测未来,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商业利润,难免让人怦然心动。世纪之交,中国电视媒体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在这个机会与危机并存的过渡阶段,中国电视媒体将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克服难题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本文所关注的中心议题。1,电视媒体的全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带有双重含义:一个含义是指电视媒体中个别环节或某个领域采用了数字技术;另一个含义是指整个电视媒介领域的,确切的名称为“全数字电视广播”。(参看图一:电视广播系统结构)图一:电视广播系统结构 出处:99年第六期《电视研究》“数字电视还有多远?” 电视广播通常包括若干环节: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分配、传输覆盖和节目接收等。在电视媒体的领域,只有从节目信号源到接收机整个通路都采用数字化技术,才能叫做全数字电视广播。电视媒体的全数字化进程与其它技术普及过程一样,依循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的规律发展。80年代末,在节目制作环节率先导入数字技术,诸如数字特技、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就是其中的代表。90年代的后期,电视接收机也开始采用数字处理技术,数字电视成为商界的新卖点。然而,在电视节目从制作到接收之间的播出和传输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却显得有点迟缓且不平衡。“在节目传输发射方面目前我国发射台使用的发射机还是模拟发射机,因此接收机接收的电视信号当然还是模拟信号;在卫星上的37套节目中,除了比较早上星的电视台用模拟传输方式外,其它电视节目均是数字传输,但是到了接收端,还是转换成模拟信号通过有线电视网传到用户电视机上。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视观众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数字电视”(1)。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加快电视媒体的全数字化进程,并明确了实现全数字电视广播和淘汰模拟电视的时间表。美国自1998年11月起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十大城市开播地面数字电视频道。此后,数字电视将分阶段逐步扩大。按照美国政府的计划,到2006年全面实现电视广播的数字化,届时模拟电视将正式废止。英国政府已表示将考虑在今后10至15年内取消模拟电视广播,全面转向数字电视。日本在2000年实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10年内废止模拟电视;澳大利亚准备在2001年1月1日开播数字电视广播,在2008年停止模拟电视广播。韩国从2001年起开播数字电视,2010年全国停播模拟电视(2)。[!--empirenews.page--]中国虽然还没有明确数字电视的具体时间表,但是,数字电视播出试验和数字电视标准化作业正在快马加鞭地进行之中。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已经全面过渡到全数字化系统,接收环节,受到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所吸引,各个电视厂家近年来纷纷投入,推出所谓的“数字电视”(这种接收机其实还是模拟接收电视机,只是采用了数字处理技术)。最近,TCL推出全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样机,只要国家数字电视的标准确定,就可以马上转入大规模生产。然而,全数字电视广播最为关键的一役,是电视播出分配和传输环节。(参看图二:中国电视媒介的全数字化进程)图二:中国电视媒介的全数字化进程 我国的全数字化进程,如上图所显示,灰色部分,表示已经实现数字化,主要集中在制作环节。带方框部分,表示正在实现数字化,这集中在播出分配和传输环节,但还未制定我国的传输标准。接收环节,采用了部分的数字化技术,其真正实现数字化接收,还取决于传输方面的全数字化。最近,首都的电视圈都在关注这么一件事情:再过两个来月,中央电视台将在建国50年大庆时试验转播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这将是我国电视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国电视媒体向全数字化时代迈进。2,数字电视带来的市场机会与问题 数字电视技术是伴随着电脑、多媒介、英特网、直播卫星等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而出现的,因此,它被喻为1954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问世以来电视技术领域的又一场革命。这场技术革命不但带动整个电信产业的变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生活的质量和方式。正因为如此,数字电视的出现受到了各界人士极大的关注。首先,我们可以从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其所处的产业变动位置以及市场的规模三个角度看一下数字电视带来的市场机会。第一: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的数字电视其基本特征是以高度压缩信息量和离散的方式快速处理信息。数字电视可以数十倍地缩小图像信息的体积而保证信息量不变,因此,数字电视技术的三个特点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同:一,高画质、高音质;二,多频道;三,高性能。目前我国采用的PAL-D彩色电视制式模拟系统是基于五十年代技术发展的普通彩色电视,清晰度只有400线,而全数字电视特别是高清晰度电视重现的是高质量的电视图像和伴音,有1000多行扫描线,16:9的宽视角大尺寸屏幕,使观众在家里可以欣赏到宽银幕、环绕声效果的电视节目。在多频道和高性能方面,目前城市居民能看到的模拟电视只有30多个频道,而数字技术使得一个频道中不仅可以传送多套数字电视节目,还可以传送多路数字音频和各种数据业务,可以提供节目广播、电子节目指南、准视频点播、游戏、远距离购物、广播信息服务和延时广播等业务。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多的是从“高画质、高音质”的角度体会数字电视的好处,然而,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后两个特点,即“多频道”、“高性能”更值得关注,因为前者直接改变了原来的频道资源配置方式,从而引发管理体制上的变动;后者则在功能上导致了产品间的融合,如电脑与电视的融合,从而引发不同行业间的融合。[!--empirenews.page--]第二:数字电视所处的产业位置 上文所说的“融合化”(convergence),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组织通过相互的交织融合而改变原有成分形成新的物体组织的变化过程。在80年代与90年代交汇之间,最引人注目的产业融合就是邮电产业与电波产业之间的融合。在80年代的前期,电脑,广播和通信还是各自以自己的形态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利用者的需求日益高涨同时,技术也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是,邮电产业和电波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产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化”(convergence),致使大众媒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有关学者作过这样的描述: “大众媒介之所以发生变动,最大的冲击来源于信息通讯的技术革命。电脑的信息处理和电子通信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高度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信息通信媒介,同时,致使过去非电子通信系统的服务与电子通信系统服务融合。例如,通信卫星与光纤的利用扩大,就发生了电子通信,地面广播与有线广播间的融合,静止画像和传真的发达,就会促使电信、广播和报纸之间的融合。这种新媒介的产生和原有媒介间的融合,打破原来的产业界线,尤其是大众媒介领域的界线[1][2][3][4]下一页,在带来了不同产业间融合同时,成为大众媒介产业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因”(3)。邮电与电波的融合,首先是发生在技术领域,随融合的扩大,必然动摇了原来的媒介秩序,因而产生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上的问题。最后,波及到社会沟通传播的方式,涉及到整体社会文化的问题,关于这点,传播学者以媒介发展史为例,表明“随技术革新发生,新的媒体进入现实社会的方式,不会只限制在技术和制度的论理层面。媒介所环绕的各种社会不同文化的论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反应”(4)。媒介的“融合化”现象,不但引起学术界的兴趣,也受到了实业界的重视。这背后存在着两个重要的社会背景:第一,是与80年代以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信息产业的兴盛有关。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的世纪,80年代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多人还是半信半疑,但到了今天,下世纪的时代特点越来越明显。信息经济也罢,知识经济也罢,这个时代产业发展的牵引机是什么?这涉及到第二个重要的背景:多媒体产业的形成。说到多媒体,大家都非常熟悉,一台电脑,可以处理文字,图象,音响以及通信等等,我们习惯称为多媒体电脑。进一步说,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互动电影,都是属于多媒体产业领域。多媒体产业,实际包括三大领域: 第一,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光缆,转播站点,卫星网络等等; 第二,平台(Platform):也称站,终端设备,工具软件等等; 第三,内容(Contents):具体的节目,文字内容,图象内容等等。在多媒体产业的三大领域中,越是联系紧密的部分越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重点。新的投资者会努力进入其中的关联部分,而原有领域的保持者则会积极扩充新的领域。我们要注意到,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电波媒体,正好是在这三者之间。内容,平台――终端设备以及基础设施,所以,也就成了产业调整和市场争夺的焦点。新媒介和旧媒介的互相融合、转化,媒介硬件(通道、网络)、媒介软件(节目内容)和媒介资本三者的碰撞结合,构成了带动信息经济发展的最为活跃的领域(5)。(参看图三:多媒体产业结构图)[!--empirenews.page--]图三:多媒体产业结构图 出处:桂敬一的《媒介大王默多克登陆的冲击》 第三:巨大的潜在市场 数字电视所带动的市场投资,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原来电视台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改造,即专业市场。美国PBC下属的一个电视台开播2个高清晰度电视频道,用于播出机房和播出系统工程投资就达600万美元,如制作节目,投资更为巨大。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为用HDTV试验转播国庆阅兵式购买HDTV设备投资为450万美元左右,这只是简单的最基本的配置。由于制作播出高清晰度电视都要重新投资固定资产,其费用至少是目前电视台正在使用设备的1.5倍。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个电视台来说,如果要转为全数字化广播,重新投入设备固定资产费用相当于重新建立一个电视台。到1997年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5591万(不包括2000多万商住楼和宾馆,有线电视接口),广播电台295座,电视台325座,有线电视台218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15座,地面卫星接收站14.4万座。试想,在这样一个基数上进行数字化设备改造和更新,其市场规模是相当巨大的,然而,由于没有精确的市场测试,只能说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其次,是一般的用户市场。我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6.0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7.68%,电视机社会拥有量3亿3千多万台,收录机5亿多台(6)。就数字电视接收机市场来看,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高清晰度电视接收机约13000元一台,机顶盒(用于模拟机接收数字信号)估算是2000-3000元一个。前者按10%的普及率和后者50%的普及率来推算,这个市场也是相当巨大。日本的邮政省(相当于我国邮政部)就日本将来的电视广播市场做了如下的预测。就信息通信市场规模而言,预测的当年(1996年)约29兆日元,到2010年扩大到125兆日元,创出244万人的雇佣机会(7)。(参看表二和表三:日本电视广播市场前景(2010年)预测)日本电视广播市场前景(2010年)预测 数字化程度频道数普及状态市场规模CATV100%200-25060%13000亿日元(6.2倍)卫星广播100%400-50085%6600亿日元(7.3倍)地面广播全体数字化20-30100%39000亿日元(1.6倍)表三:电视广播市场的规模变化 出处:“高度化广播前景恳谈会报告”:《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 对于现有的电视媒体来说,数字电视技术的出现是既是机会也是威胁。因为数十年来基于模拟技术所建立的一整套电视媒体体制:频道资源稀少-频道集中管理的电视媒体大厦顷刻之间就会土崩瓦解。电视媒体面对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许多电视台数年来经过努力的投资和改造所建造的技术设备体系,不得不通过自我毁灭来获得新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在“知识经济的成功法则”(8)中说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有时成功的企业必须自我毁灭才能保全自己。这是成功法则之一。老的大公司懂得那些改变世界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往往就是它们发明的。但它们有一种几乎无法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当突破性技术出现时,这些公司必须摧毁旧的东西,建立新的东西。以电脑界为例,当微处理器使个人电脑得以取代主机成为计算机行业中居支配地位的快速增长市场时,该行业老的龙头老大-IBM一败涂地,原因是它懂得新技术,但却不能摧毁它的旧有业务(主机)以建立新业务。[!--empirenews.page--]在四大媒体之中,电视媒体向来以老大自居。而这个老大面对新的数字电视技术,不得不考虑,放弃原来建造的模拟技术体系,导入新的数字技术体系,然而,这么一笔巨大的资金从何而来?这是第一个问题。频道管理是建立在“资源稀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有形无形形成了一种“集中管理”的体系。一个频道照应全体,如果形势发展,根据需要逐步增加频道。然而,数字电视技术把这一个限制彻底打破了。频道资源一下子从“稀缺”变为“富裕”,集中管理变得形同虚设。在台台重叠,频道混乱的今天,频道如何突出个性,如何保有优良节目成为当务之急。这是第二个问题。20年来,电视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经营体系:在频道集中管理的基础之上,架构了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经营体系。电视台的经营收入,大约百分之九十来源于广告。而广告之中的百分之九十又是来源于一个主打频道的一档黄金时段。频道增多,频道分散,自然会造成广告经营的分散。如何适应这种分散的局面,寻求新的经营资源,成为电视台经营的重大课题。这是第三个问题。上述的三个大问题,其实也是国际电视界在电视数字化的形势之下共同面对的问题。随数字化技术的发达和网络媒体的演进,电视媒体已经越来越感到竞争的压力。经营革新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多了,经营者正在与时间赛跑。3,电视媒介的数字化生存 生存法则之一:通过媒介产业化解决资金问题 电视媒体的数字化的第一个关口就是如何筹集资金解决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问题。过去,媒介资本的积累主要通过给媒介一种特殊的政策,靠媒介自身经营广告等得到,但数量有限,而且这个过程很慢。解决媒介比较快速筹集资金有三个途径:一是媒介的跨行业合并,从行业外得到自己的资源;二是允许媒介以上市公司的身份出现,从社会上获取自己的资金;三是行业外大资本投入媒介产业运营。从国际发展的经验来看,国际上大型企业集团或多或少都会卷进媒介行业,参与媒介产业经营。如电脑产业、电讯产业、甚至石油、橡胶、家电产业的巨大企业也开始以各种方式介入媒介领域。它们既可以做媒体上一页[1][2][3][4]下一页 的软件,提供文化上、节目方面的资源;也可以做媒介的硬件,即大型的网络、线路、卫星。这也就是近年来媒介产业迅速扩大膨胀的原因之一。最近,电视系统在经营改革方面出现种种迹象,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类做法:一,以周边企业捆绑上市,以获取社会资金,如东方明珠、广电实业之类;二,在各地成立报业集团的刺激下,酝酿成立“多台联合”的电波集团。许多经营者都相信,前者是获取资金最为便捷的方式,而多台联合则是上规模的举措。有了规模才有竞争优势。然而,无论是周边企业的捆绑式上市筹集资金还是组建多台联合的媒介集团,最终必然遭遇到电视媒介经营的一个重要问题――“媒介产业化”问题。所谓媒介产业化,是指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事业的媒介单位沿着经营合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初始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媒介的企业化经营问题,当社会信息化环境趋于成熟和媒介内部组织规模膨胀的时候,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解决在信息产业化进程之中,媒介的资本运营问题。只有通过“媒介产业化”的经营制度创新,电视媒介才能尽快理顺行业关系,界定自身经营属性,利用有限的体制资源,建立合理、合法、稳定的资本运营体系。[!--empirenews.page--]其实,这种发展的趋势和一般企业也有相同之处。在企业经营中,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如果不从资本运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企业就上不了台阶,扩大不了市场占有,当然规模也就做不大。媒介也是如此。所以,现在阶段的所谓的“媒介产业化”核心问题的有两点:其一,打破媒介的壁垒,允许其他行业的资本进入;其二,尽量减少政府色彩,按市场规律运营。媒介的壁垒,曾经保护了媒介的生存,但是,长久以往是不现实的。广播电视要发展,首先要打破壁垒,在资本为纽带的基础上要和报业携手,要和电信结盟,要和电脑业、家电业联合。总之,要杂交优势,不要近亲繁殖。这是生物界铁的定律。媒介既然要产业化,除了要解决资本运营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减少政府的过分保护,培育媒介参加市场公平竞争的体格。我们的电视台具有很强的硬件实力,资金实力,还得到不少政策上的保护,但是,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这些实力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在南方,数十个电视台敌不过两个香港台。在全国的电视市场,中央电视台和凤凰电视台的实力差距之大,本来是无法比较,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台把泱泱大台弄得十分被动,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其实,凤凰台并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它最大的特点是善于钻空子。海外市场一败涂地而内地市场频频得手,原因是它寻找到一个机会:大家都有能力做的事情,你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而让它做了,也就成功了。考察一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胜败的关键其实就在这个问题上。看上去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原因很简单。然而,市场向来是以胜败论英雄的。生存法则之二:媒介品牌战略的基础在于频道经营 电视媒介全数字化的结果是电视频道急剧增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电视媒介市场格局。在众多的频道之中,频道的差别化-品牌化战略也就应运而生。电视媒介过去的经营决策,基本是建立在一个“电视频道资源稀少”的神话之上。频道资源稀少,不可再生,因此,需要垄断的体制予以保护和扶持。电视台的经营基点,一方面是尽力保护这个体制,防御外来者入侵;另一方面,多开发频道,保证稀少资源的占有。在组织建制上也形成大台-频道-栏目-节目的金字塔结构。在广告的经营上,自然也把这个体制模式作为重要的经营资源,以某某台是全国唯一大台,某某台是全省唯一大台等作为一个卖点。在频道匮乏的时代,一台一个频道,台=频道是有其道理的,然而,当 “频道资源稀少”的神话被打破之后,出现了大量“一台数频道”的局面,经营者有必要重新考量原来的组织建制。首先,“台”的形象已经空心化,频道成为了产品-节目的集合体;第二,观众的接收状况也是如此,他们所接收的是具体的节目-频道而不是抽象的“台”。面对这样的局面,制度创新也就顺理成章:台为龙头,频道相应独立,以频道为单位,实行资源的重新整合。频道经营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频道就是产品-节目的集合体,更重要的理由是频道在数字化多频道时代形成了媒介品牌的承载物。经营好一个频道就是建造一个媒介品牌,而这个品牌成就之后,其下一个经营目标就是进入资本市场。频道相应独立可说是媒介品牌经营的起端。关于频道相应独立,其实有两个理由可作佐证:第一,回顾电视台的经营发展历程,人们往往会忽略一点,这就是所谓的“台独倾向”。当年电视台游离于当时的广电部,为其发展寻找到一个市场空间,这才有了今天的电视台规模。如果当时还是捆绑在广电部的大院里,情形可能完全不同。相应的独立,管理学界通常称之为“事业部制度”,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空间是有好处的。第二,是竞争对抗的需要。不少人会认为,对付竞争要集中力量,团在一起力量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以打架为例,打架的时候,是两手团在一起,还是分开,自然是后者。但是,两手都听大脑指挥。两手的功能,有进攻也有防御。频道功能也是如此,有正正经经的,也有相对活泼的,名称也要调整,这样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empirenews.page--]媒介的品牌战略重点在于频道。最近,不少电视台经营者开始考虑频道改版和频道包装的事情。言及电视频道的设立和改造,大体是两种指向:其一,针对最大的覆盖人群;其二,针对焦点人群。前者称之为综合频道,后者称之为专业频道。栏目的选择和频道的建构实际是一个经营决策的过程,好频道出自于好决策,好的决策就有合理的内在逻辑。频道决策的内在合理逻辑在哪里?首先,要适应环境的三大要素:观众要素-观众的需求动向;竞争要素-竞争对手的动向;技术要素-指技术发展和现有手段水准。同时,决策要立足于两个基点:组织与资源。(参考图四:媒介频道决策的战略适应)图四:媒介频道决策的战略适应 注:该图出于伊丹敬一的《经营战略的内在逻辑》,笔者将其中的“顾客”改为“观众”。生存法则之三:竞争的核心力量在于节目生产 如同产品与企业的关系,节目相对于频道而言,是其最为基础的产品要素。节目的好坏,决定了频道的质量,也影响到整个电视台的经营。多少年来电 视台的经营者一直在努力解决诸如提升节目数量和节目质量的问题,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在数字化时代,相对于频道的大量增多,节目压力会越来越大。解决节目生产环节中几个关键问题,迫在眉睫。第一,节目观念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涉及节目取舍、标准指向的问题。过去,电视台实行的是“领导导向”的节目观,而不是“观众导向”的节目观。用市场营销的话来说,是典型的“生产导向”而不是“市场导向”。我生产什么,你们就得看什么。后来,环境起了变化,又出现了两面讨好的节目观,如“节目要做到两老满意――老百姓满意,老同志满意”。这其实是电视节目大量销售的观念折射。然而,当频道激增,大量节目同质化的情况下,这种模棱两可的节目观念也很难维持市场的优势。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节目内容,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导向”的节目观念。面对一个频道泛滥的时代,节目经营者唯有通过市场细分才能寻找到有效的目标人群。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向广告客户学习一下,他们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炼,对于市场的反应更加敏捷。当电视台的编导还在议论节目导向的问题时,他们已经把收视率作为唯一的指标。在80年代末我作过一个企业广告观念研究,发现国内企业对于媒介的判断标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就是所谓的“媒介的权威性”。企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业投放广告,先是考虑这个权威性,再考虑它的覆盖率或者发行份数。现在,企业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他们也认识到,政府救不了企业,唯一的出路只有市场。投放广告最大的考量是覆盖率,收视率当然就是最为重要的参考指标。然而,最近企业的广告投放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与过去通常强调最大的覆盖率不同,很多厂家开始寻找对应自身产品的有效受众群,这是厂家的新买点,也就是电视节目细分的新基点。[!--empirenews.page--]十多年来,历任的经营管理者都是努力抓管理,抓经营,甚至把一些工商企业的管理方式用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但始终收效不大,这是什么原因?原因之一是没有充分注意到影视产品的特殊性。这就是第二个问题。在一般产业上,存在扩大再生产的原则,例如,今年十人生产100万的产品,到明年生产同样的东西,成本就会下来。但是,电视、电影就不可能这样做。影视产业和一般产业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产品一个就是一个,雷同意味着失败;其二,消费者的需求只有高,不会低。因为观众的眼光和期待只有上升。多年来,电视台的经营管理一直推行的经营合理化、节约制作成本之所以困难,原因在此。应该从一般工商管理的合理化、控制成本的思路走出来,强化风险投资的意识,充分认识到这类产品,风险大,利润也大,而且观众眼光攀升等特点。节目制作的管理方式不是一味进行合理化,削减经费,缩小生产等等,而是在周密的市场研究基础上,运用合资、合作等各种方式,加大投资力度,达到制作大型化的目的。只有这样,节目才能出新,才能保持竞争力,才能留得住观众。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一味强调节目大制作,市场效益从何而来呢?这就涉及到建立大市场节目营销系统的问题。第三,关于建立大市场节目营销系统问题。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市场范围里,控制成本是有效的,因为你卖得和别人一样多,但是你比别人便宜,你就有赚。但是,这个方法拿到节目市场,常常失灵。节目市场首先所强调的是销售的规模而不是生产成本。举例说,一个50万制作的节目,用同等价格只卖给一个电视台和卖给100个电视台,效益完全不同。相对于物质产品的市场而言,代表精神产品的节目市场的空间是巨大的,而空间的开拓与投资力度大小有关。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业产业,在六、七十年代也出现过产业低迷的情形。后来,好莱坞引进了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的影视节目营销体系,由此出现转机。这个营销体系的核心,首先就是界定影视产品高风险高利润的特点;其次是着眼于大市场的销售效益。例如,迪斯尼每年投资拍摄儿童动画片,如果只是针对美国儿童,市场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维持其影片的巨大制作成本,后来,迪斯尼把市场锁定全球儿童,市场规模变得十分巨大。还有,80年代末日本NHK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大黄河》。NHK投入费用总计为4.8亿日元。但是,NHK几乎分文没出就得到了这个节目。NHK是如何收回原来的投资呢?(参看表四:NHK《大黄河》的投资回收方式)表四: NHK《大黄河》的投资回收方式 出处:田原总一郎:《媒介王国之野心》 所谓节目营销体系,除了大市场销售观念外,还有一个顺应时间作产品的多元化推广的销售策略。以一个电影产品为例,可以按照媒介的特点分解为剧场的首映式,录象带和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按照时间顺序向各种市场销售。(参看图五:美国电影上映程序)图五:美国电影上映程序 出处:94年《大众传播研究》 [!--empirenews.page--]生存法则之四:整合内部资源,确立整体战略 电视媒介依靠体制资源进行低成本扩张,因而造成两个毛病:一是缺少长期战略构想;二是内部经营力量分散。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脑萎缩,小脑发达”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面对市场竞争,不解决这两大问题,没有一个长远考虑和力量整合是很危险的。所谓“长期战略”是指在“资本运营”和“节目营销”架构上为达成长远发展目标而设定的前进方向和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只有确立长久的发展目标和路线,电视媒介的产业经营才能步入正轨,达到“可持续发展”。进行内部经营资源的整合,多数电视媒介有意无意都在进行,例如,总编室对于整体节目资源进行整合;经营管理部门对于经营资源进行整合。然而,对于这两者的整合是如何进行的呢? 人们开始重视广告经营了,可是,很多人的意识还是停留在广告就是卖时段,就是卖片头。我做我的节目,你卖你的广告,并没有充分考虑节目与广告经营整合的问题。广告的经营,与频道,栏目和最小的单位节目是密不可分的。节目好,栏目不好就要打折扣。节目和栏目不错,但是频道不好,同样要打折扣。三者是互动的依托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广告经营才有活路。另外,从电视台长远经营的角度来看,原来那种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的经营结构也需要改变了。多种经营,尤其是节目的经营应该成为电视台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底在深圳“大中华广告研讨会”上笔者曾经说过,媒介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改改得好就可以由此获得新生,否则,就是落到国有企业的命运(9)。国有企业的今天,就是国有媒介的明天?这个设问有点沉重,但是,可能可以使经营者警醒。注:(1)99年第六期《电视研究》“数字化电视离我们有多远?”(2)各国的电视数字化进程资料来源于《世界广播电视参考》、《数字广播电视》等刊物。

我国数字化电视的困境与出路 篇3

【关键词】电视 数字化 受众

一、概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脱颖而出,媒体形态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数字电视……竞相登场,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是如火如荼。

在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01年初,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

数字化是相对于模拟化而言的,我们面对的世界其实是非常“模拟化”的,就拿广播、电视等媒介来说,其信号都是连续变化的,换个说法就叫模拟信号。所谓数字化就是将各种模拟信号都变成只有两种不连续固定值(1和0)的数字信号。①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确立的首批数字电视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南京、杭州、济南等10个省会城市,青岛、大连、宁波、深圳4个计划单列市,苏州、无锡等12个地级市,以及福建、江西、陕西3个省。

尽管数字电视开播给广大受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电视信号服务和理论上的无限带宽,但是纵观我国数字化电视的发展,还是遭遇了不小的困难和限制。

二、我国数字化电视面临的窘境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技术障碍和传播障碍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由于年龄和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很多老人在使用数字电视时存在技术障碍,不少老人甚至连“机顶盒”的开关都不知道在哪,使用“机顶盒”的遥控器更是一头雾水,他们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收看到节目。在这样一种连开机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谈数字电视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都是毫无意义的。技术瓶颈造成的收视障碍,使得数字化不能发挥应有效能,因此,传播也就无法完成。在这个层面上,数字电视只有望有线电视“兴叹”。我们进行数字化改造,不能剥夺老年人的收视权,不能在传播的“触达”层面给他们造成传播障碍。

2、数字线路与有线线路的冲突

由于数字化电视传输的是纯数字信号,传统的有线电视传输的是模拟信号,两者之间互不兼容,因此,居民小区进行数字化改造时必须重新布线,淘汰落后的有线线路。但另一方面,并非所有居民都有经济能力或是自愿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化改造完毕后,当地电视台一般会中断有线线路的传输,转而传输数字信号。这样,没有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模拟电视仅能收到央视一套和本省的一两套节目,使得这些居民的公平权和收视权受到损害,他们颇有怨言。

3、现阶段的数字化并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

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比较大,各个地域有各自的特点,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现阶段要求清一色的数字化、全面淘汰有线电视毕竟有些不切实际。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地域的数字化电视发展道路。盲目上马最终损伤的还是受众对数字电视的积极性,对数字化电视的长期发展不利。

4、收视费居高不下,名目繁多,受众有怨言

围绕广播电视的一个主要的、还没有回答的问题是观众是否愿意为曾经是免费的节目付钱。即使观众愿意,他们有限的空余时间与付费电视增加的费用成比例吗?②数字化电视的基本收视费用明显高于传统有线电视,如果想要开通点播、邮件收发等业务,还需另交费用换取“点数”,技术层面还是显得纷繁复杂,这无疑对教育程度不高和老年人造成了诸多不便。尽管不少城市免费赠送“机顶盒”,但总体收视费用还是尾大不掉,收费名目繁多,这变相增加了普通受众的收视负担。

5、技术层面的双向互动、快捷方便的目标远未达到

一方面,从理论上说,数字电视提供了方方面面、细微周到的服务,包括数字点播、家庭影院、收发邮件、缴纳费用等方便快捷的双向互动服务;另一方面,这些服务往往华而不实、徒有虚名,没有付费,这些吸引人的服务都是没法享受的。对广大普通受众来说,现阶段数字电视所能达到的不过是拓展了频道带宽,使得画质变得清晰生动,这离最初双向互动、快捷方便的目标还有不小的现实差距。

三、我国数字化电视的破冰之路

1、进行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此相应,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资源的教育,是针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受众而进行的一种媒体识读教育。③

可以按照居民楼、社区、学校等为单位,由专业的技术和媒介人员为广大受众传授数字电视的操作技术和资源的使用方法,对广大受众进行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对数字电视知之甚少的受众“脱盲”,拓展受众面,尤其是老年受众的数量。

2、数字化电视与固定电话、互联网络并线

数字电视是由光线提供纯数字信号进而完成信息的传输,可以与互联网使用的数字信号兼容。尽管固定电话使用的还是电信号,但是通过网络的数字信号连接的网络电话不仅方便,而且廉价,可以在为广大受众提供优质节目的同时带来通讯的便利与实惠。理论上,数字光纤网络可以提供无限带宽,信号传输可以达到光速,并且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保真性能好。如果数字化电视与固定电话、互联网络并线,不仅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而且会把受众的生活真正带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

3、数字化电视与有线电视协同发展

《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规定,2005年开展数字卫星直播业务,同时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实验,2008年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播出,并将于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规定:美国、英国、日本停止模拟电视播出的时间分别为2006、2010、2011年。④

尽管电视的数字化是主流、大趋势,但我们在发展数字电视也要点面结合,照顾周全,协同发展,对暂时不适宜发展地面数字化电视的地区或城市,可暂时发展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或直接发展卫星数字电视,将其他地区替换出来的模拟设备用于这些地区的发展。

4、调整收费,使之合理化

数字电视频道内容大大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大量传播内容的收费,使得本已不菲的收视费水涨船高,大量受众难以承受,尤其是老年受众和贫困家庭。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到数字电视的普及,而且会对数字电视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障碍。这需要物价部门和数字电视网络提供商在充分征求广大受众意见的同时,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适当增加附加服务,使广大受众切实感受到物有所值。

5、克服技术瓶颈,完善数字化服务

尽管数字电视给广大受众提供了便捷的各项服务,但受众必须首先熟练使用数字电视技术,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服务的快捷与实惠。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网络的发展,数字电视网络也必将遭受诸如网络黑客、垃圾邮件、网络病毒、通讯保密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克服技术瓶颈,为广大受众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服务。

四、小结

在这个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竞争如火如荼的媒体狂欢时代,尽管我国数字化电视发展势头正旺,但在实践中也遭遇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难题,诸如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受众老龄化问题、收视费问题、数字化电视技术保障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实施积极的媒介素养教育、数字电视与固定电话和互联网并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网络技术等方面。但本文的研究也有不少局限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孙宝传,《数字革命:新闻媒体技术发展趋势》,载《中国记者》199年第4期,第7页。

②[美]詹姆斯·沃克(James R.Wa-lker)、道格拉斯·弗格森(Douglas A.Ferguson)著,陆地、赵丽颖译,《美国广播电视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202页。

③樊亚平,《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第62页。

④唐润华,《影响中国数字传媒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记者》2004年12月,第65页。

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室浅析 篇4

1 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室现状

自从电视进入千家万户, 电视节目的制作就应运而生, 根据进行编辑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存储媒体的不同, 目前一般将电视节目编辑分为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

线性编辑 (Linear Edit) 系统是指只能按照一定顺序存取和处理素材的编辑系统, 通常都是指磁带编辑系统。由于线性编辑系统是以磁带作为存贮介质, 磁带不仅容量大, 而且价格低廉, 因而到目前为止, 磁带编辑系统仍是各级电视制作部门后期制作的重要设备。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要件主要有磁带、编辑录像机和编辑控制器, 不同格式的录像机所用磁带的规格亦不同, 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编辑控制器根据其控制功能的强弱可分为普通编辑控制器和具有时间码功能的A/B卷编辑控制器二种。从系统的功能和规模来分, 则有一对一编辑系统、二对一编辑系统、二对一A/B卷编辑系统、二对一A/B卷特技编辑系统, 多对一编辑系统等。

典型的一对一磁带编辑系统和二对一A/B卷特技编辑系统。

非线性编辑 (Nonlinear Edit) 是视频节目的一种编辑手段, 它是相对于线性编辑的一个概念。非线性编辑允许任意调整影片的编辑工作顺序, 允许编辑者先制作片尾再制作片头, 或者任意调整剪辑片段的前后次序。当计算机技术日渐成熟, 硬盘光盘摄录像设备不断涌现, 数字化视频开始流行, 非线性编辑开始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目前所说的视频非线性编辑是传统设备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它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地记录所有视频片段并将它们存储在硬盘上, 利用计算机对媒体的交互性, 人们可以对存储的数字化文件反复更新和编辑视频节目, 从本质上讲这种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电视编辑方法。视频非线性编辑的基本特征如下:

(1) 非线性编辑的素材以文件形式保存。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所有素材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存储介质 (例如硬盘) 中, 并以树状目录的结构进行管理。每个文件被分成标准大小的数据块, 通过索引数据进行快速访问。使用磁盘文件记录方式, 在任意时间允许访问任意的素材文件, 完全不必倒带或快进。在这一基础上,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快速定位编辑点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2) 非线性编辑工作中主要用到两种文件:素材文件和工作文件。非线性编辑的实质是建立一个素材播放的时间序列表。在非线性编辑过程中存在两类文件:一类是素材文件, 例如静态图像、音频、视频、字幕和图形文件等, 素材文件中除了可记录画面和声音数据以外, 还能够保存素材的名称、类别、大小、长度及存储位置等信息。另一类是工作文件, 包括用来记录编辑状态的项目 (工程) 文件和管理素材的库文件等, 这些文件描绘记录了素材文件的播放时间序列。非线性编辑并不改变素材文件的内容, 而只是修改了工作文件。

(3) 非线性编辑所操作的各类素材都必须是数字化了的。为了适应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硬盘等介质上, 素材都必须经过数字化。素材数字化后, 即便于管理, 又可以压缩, 而且更能经受反复拷贝而不损失图像质量。

典型的纯非线性编辑系统如图3所示。

2 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室功能要求及解决方案

首先节目制作室应当具备非常完善的基本功能, 其次在操作流程和应用界面、操作方式上应该具有与广播级视频制作设备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因此编辑系统应当是一个真正可以完成编辑功能并输出结果的实用系统。

2.1 支持多种外围设备和输出格式。

对于DVCAM、DVCPro、MiniDV等新闻级或民用级前期摄录设备。这些设备大多采用的是不超过25Mbit码率的DV压缩格式并配备有1394输入输出接口。制作系统应该能够支持DV格式, 通过1394接口进行DV格式视频数据的无损失采集和输出, 并能够支持DV格式的编解码和直接编辑。IEEE1394接口 (又称之为I-LINK接口或者火线接口) , 本质上说, 1394接口是一种网络接口, 具有400Mbps以上的传输带宽, 在民用及专业视频领域, 1394接口通常用于传输DV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 1394接口采用AV/C协议, 可以无损地在DV/DVCAM/DVCPro设备与计算机之间传送25Mbps的数字压缩信号而无须任何视频采集硬件。对于一些象BEATCAM/SVHS之类相对老旧的摄录设备, 视频编辑设备还需要能够具备复合、Y/C、分量等模拟信号接口来进行信号的采集和输出, 市面上具有相当出色的模拟信号与1394信号之间的转换器, 可以高质量的将复合、分量、Y/C信号实时转换成DV格式, 通过1394接口传送到视频编缉系统。

目前市场上有些厂商有专门的视频板卡来完成信号的采集输出, 甚至还要依赖板卡来完成视频编解码和特技效果。这样的系统和纯软件的系统相比, 在功能上并没有很大优势, 同时专用的硬件板卡也增大了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和维护成本。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 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同时由于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进步, 仅用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完成视频的实时采集、解码、特技合成、播放和输出是非常现实的选择。

2.2 制作室设备的确定。

非线性编辑对系统的要求十分高, 苹果公司就突破性的为视频专业人员和进行非线性编辑学习的人员提供一套优秀的解决方案:Power Mac G5+Final Cut Pro HD, 它以相对的低价格将桌面电脑的灵活性与功能强大全面的编辑工具成功的结合在一起。Final Cut Pro HD是目前业界唯一同时支持DV (数字视频) 、SD (标清) 和HD (高清) 等全系列专业视频编辑格式的软件, 并具备精密强大的创作工具。借助Power Mac G5的超强性能和可扩展性, 苹果计算机将Final Cut Pro HD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至。在无须任何第三方硬件板卡的支持下, 可以实现DV格式、无压缩标清和高清DV和高清DVCPRO HD的实时编辑;在有第三方板卡的支持下, 可以实现无压缩标清和高清视频的实时编辑。利用苹果计算机的XserverG5服务器产品、Xserve RAID磁盘阵列产品和专业的管理软件, Xsan还能够将标清/高清视频编辑方案扩展到网络化编辑和集群渲染。

目前在苹果公司的Final Cut Pro的平台上, 已经内建了对松下DVCPRO HD、索尼HDV等压缩格式的支持。DVCPRO HD或HDV的信号, 可以通过火线 (1394) 接口直接进入FCP非编系统进行处理。同时, 即使选用信号采集输出板卡如Blackmagic系列采集卡, 仅作为单纯的I/O, 编辑工作站完全不再受板卡的限制, 可以任意编辑各种格式和质量的视音频信号, 这一切都是基于其64位双PowerPC处理器的高性能数据处理能力。该工作站采用双PowerPC G5处理器, 拥有2个双精度浮点运算单元、先进的分支预测逻辑设计、并支持对称多重处理能力, 它能够同时执行200多个指令。每一个PowerPC G5处理器都有其自己专属的1GHz双向介面通往系统控制器, 能够实现每秒16GB的总带宽。在目前的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 有不少系统整体架构上都使用了CPU+GPU+I/O的结构即通过CPU处理、利用GPU渲染、借助I/O卡进行输入输出, 充分利用了CPU和GPU各自的高性能, 从而提升非编系统的整体性能。软件方面通过使用CPU多线程技术内存优化等技术使系统可以实时、高性能地处理高码流视音频数据, 实现多层视频、多层字幕的输出;同时利用GPU对复杂的三维特技进行加速渲染从而可以得到多个通道的实时三维特技。

苹果计算机非线性编辑系统, 为专业人士的视频后期制作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制作流程, 包括采集、编辑及制作DVD等, 并进行高效的数字媒体管理。苹果专业编辑软件Final Cut Pro是专业质量的视频编辑、合成、实时效果和专业颜色校正的工具, 能够满足专业视频编辑环境的严格要求。总结起来苹果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点: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开放性、经济性。

本文通过对电视节目制作室浅析, 在对制作室建设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建设方案。, 既要从实际出发, 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设计和制作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提高数字视频、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水平, 建设出一流的电视节目制作室。

参考文献

[1]徐福荫, 黄慕雄, 任光杰.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http://www.etc.edu.cn/articledigest32/shuzijiaoyu.htm.

[2]苹果Power Mac G5电脑发布.http://static.chinavisual.com/storage/co ntents/2003/06/25/6704T20030625010958_1.shtml.

数字化电视节目 篇5

【关键词】有线电视;数字化服务;体系构建

本文将以建立良好的客户体系为中心,以促进运营的健康稳定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重视服务意识的培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在竞争日益激烈,有增无减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经转化为对客户资源的挖掘和争夺上。为了能够稳住老客户,同时拓宽新客户渠道,有线电视服务公司不仅要为客户提供具有高性能的产品之外,还要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客服部门作为公司与客户进行沟通的中心环节,公司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只有做好客户部门的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公司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新客户资源。要想提高客服部门的管理工作效率,客服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是其重要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工作实践,到达客户的满意。

二、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的客户关系

在社会主义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看到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的广泛前景,同时也应该警惕市场带来的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谁的服务好客户就会走向谁。因此,有线电视服务公司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客户服务体系并进行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服务,形成坚强的客户服务壁垒,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使其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之地。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具有专业水准的呼叫中心和营业厅

营业厅作为公司直接面向客户的窗口,是进行客户业务办理和服务接待的有效平台。有线电视服务公司一定要高度重视呼叫中心与营业厅的发展,提高其专业化与质量化。要加大投入力度,购买先进的基础设施设备,实现营业厅或者呼叫中心工作系统的智能化,同时建立具有专业水准的客服工作团队,以便能够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另一方面,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公司可以对营业厅进行人性化的布局,在大厅中设立等候区、数字电视和宽屏演示区,实现一线式办理所有的业务,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使客户能够体验到不同以往的新型服务,能够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对他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留住老客户,也能够老客户的流传,为公司迎来大批的新客户。

2.建立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信息管理平台

客户服务的良好效果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有线电视服务公司要结合本公司的发展特点建立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信息管理平平台,在对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运用SMS系统对客户资料进行统一化的信息管理,同时还要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能,保证客户的基本资料不遭到外泄。此外,客服人员还要定期的与客户取得联系,更新他们的客户资料,以便公司管理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客户的需求变化,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提供可靠信息。

3.重视提高客户投诉的相关管理

从当前有线电视服务公司的发展来看,大部分有线电视服务公司在处理客户的投诉问题上都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尽管对客户的不满意之处也进行了处理,但是处理态度不认真,不能够对客户做到尽职尽责,进而流失了大量的客源。那么在新形势下,为了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服务的更好发挥,必须要重视提高客户投诉的相关管理工作,要认真接纳客户对公司的意见,实质上客户的意见就是对公司发展不合理之处的有效指证,从客户投诉中发现问题,不断的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公司的发展实力与竞争力。

三、以客户为中心,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

大家都知道客户就是上帝,那么如何赢得客户的芳心,以便公司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就需要有线电视在数字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服务模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式进行:

1.丰富客户服务渠道。有线电视数字化服务过程中,除了要有专业水准的营业厅或者呼叫中心,还可以利用现代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实现远程服务,在网上设立申请平台和短信平台,使客户只要利用身边的智能设备就能够享受有线电视带来的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服务设备进行创新,创建出具有遥控功能的服务新产品,方便客户利用遥控就可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享受相应的服务。

3.有线电视服务公司还可以与国内大型银行进行合作,创建服务性信用卡,以便数字电视客户能够运用银行平台进行操作,得到自己想要的服务。这样不仅方便了客户,也能够提高公司的业务水平,是一种双赢的良好模式。

四、结语

有线电视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赋予有线电视行业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挖掘潜在的客户潜能,为数字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保证营销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服务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东.有线电视数字化优化技术及发展构想[J],中国新通信,2013,(18):55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节目制作的转型 篇6

第一, 数字内容管理、制作、播出、新闻等各个独立的业务板块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 随之衍生出演播群、大媒资、制作群、大播出、大新闻等, 并进一步整合资源, 更新制作流程, 借助这种集约化、网络化、规模化的制作模式, 使节目制作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来完成, 运用流水线的制作播出模式使节目的制播效率大大提升。第二, 电视台各个频道、栏目各自分立, 没有业务来往和沟通, 这样无法使节目资源在电视台内部实现共享, 严重影响了节目的制播能力, 难以体现和发挥网络化带来的好处。在此情况下, 需要整个电视台建设成为网络化的节目制播体系, 并不断被广泛应用。当下, 有为数不少的电视台进行了网络化节目制作播出体系的新建或者整合, 实现了整个电视台的业务网络一体化建设, 一些省级电视台主要是通过旧网整合改造或者是全方位的规划建设, 使两个以上的不同业务板块实现了资源共享, 使电视台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三, 各个电视台对节目的生产管理更加注重,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 要求电视台一定要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和运用理念, 使成本不断降低, 效率进一步提高。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是节目生产流程网络化, 主要依靠信息资源的共享, 并且控制好整个网络化节目生产体系, 对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

二、数字化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转型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手段也不断改进, 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加上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使得制作电视节目的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体来说, 数字化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有着如下几种转型发展道路:

(一) 应用计算机技术

广播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 很好地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其中, 促进了以往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模式的改良和革新。在制作节目时, 工作人员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改变以往的由特技机、编辑控制器和切换台构成的制作节目的方法和模式, 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 将更多种的表现形式呈现给观众。广播电视节目应用计算机技术还表现为, 应用音频数字化技术和图像数字化技术。广播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 还能够充分扩充和挖掘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 从而大幅提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使得电视频道的数量不断增加。例如, 我国的电视频道从原来的三四个频道发展到二三百个, 与此同时, 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也大大增加。根据我国广电部门的有关统计, 如今我国每天每个频道的节目播出时间从原来的3、4个小时迅速增加到17、18个小时, 有些电视台甚至已经实行了24小时连续滚动播出。

(二) 广泛使用网络技术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来说, 广泛使用网络技术很重要。网络技术有一些优点:比较低的制作成本、传播成本也不高, 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时, 工作人员可以将网络技术的这些优点予以充分利用, 更加有效地应用节目素材实现资源共享, 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更加完善,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也使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更加简单化、便捷化。合理科学地使用自动播出设备之后, 广播电视工作人员能够对节目播放的顺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更加合理的选择, 假如在播放广播电视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节目制作人也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修改, 将广播电视节目未能正确播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另外, 借助网络, 节目制作人员可以对素材进行下载、利用和编辑, 科学合理地进行二次加工利用, 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有效的远程编辑, 深入挖掘, 更好地实现节目的双向传输。

(三) 大范围使用多媒体技术

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应该清楚, 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方向之一便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水平越来越高。在此过程中, 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大范围应用, 节目制作人员能够实现对发射系统、传输系统、播控系统的逐步完善。对传输、发射、播控这三大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地完善之后, 能够使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信息传输技术、图文电视技术、多声道传输技术得到很好的促进和发展, 增加广播电视节目的功能, 丰富节目内容, 并且大幅提升节目质量。

摘要:21世纪以来,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实现了数字化, IT和AV二者融合为一体, 观看模式也从标清转为高清。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数字化时代制作电视节目的当前状况、技术变化过程, 对数字化电视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

参考文献

[1]刘韬.数字化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20:28.

[2]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大学, 2009.

数字化电视节目 篇7

关键词:数字化电视节目,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现代电视节目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传播。现代数字化播出系统主要依赖于数字化硬盘播出系统,通过结合多种视频、音频设备,将电视节目自动播出,给予用户良好的视听体验。因此,数字化播出系统的平稳运行与机房硬件设备的维护及系统播出技术的水平有着重大的关联。

1 电视节目数字化播出的特点

1.1 节目编排便捷化

传统的电视节目播出方式要对编排好的节目进行编辑是十分麻烦的,需要对整个时段的内容重新进行录制,不但工作量大,且录制的效果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在采用了数字播出系统以后,节目的编排变得方便、快捷,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在任何时段、任何位置进行节目调换,而且效率高、工作量小、操作方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1.2 节目形式多样化

数字播出系统使用以后,由于可以对节目内容进行任意编辑,所以可以对以往简单的镜头进行多种元素的复合,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视频、图像、文字、影音等。多种组合编辑使观众可以体验更加丰富的节目内容,了解更多背景信息,从而为推动互动新媒体的发展奠定基础。

1.3 播出效果更加稳定

数字化播出系统具有大容量的存储硬盘,能够实现无差错、全天候的播出,且计算机系统采用自动播出软件,可以按照事先编辑好顺序进行自动播出,不宜出现问题,稳定性要高于传统的播出系统,即使设备出现问题,维护起来也十分方便,只需要将系统重新运行就能解决。

1.4 节目质量高

数字播出系统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能够提供比“标清”分辨率更高的“高清”、“超清”图像,且数字化方式播出后节目的播出时长和次数都不会影响播出效果,信号不易干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声音纯正,接收和播出效果非常好。

1.5 时间控制准确

数字化播出技术应用以后,对节目间的时间调整可以精确到秒,这样节目的编排方面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且能够提供准确的节目预报,做到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优化。

1.6 节目选择主动化

以往的节目播出内容固定,观众选择的余地不多,只能被动的接受传送的节目,且对于喜爱的节目只能通过录制的方法进行保存,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但是,数字化播出以后,观众可以主动的选择喜爱的节目,或通过网络关注节目单的内容,选择是否要观看,有些播放系统还有回放功能,使用户能够随着收看节目,不致有遗漏。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由主备视频服务器、播出控制系统、上载系统、网络系统、视音频调度系统等部分组成。自动播出软件具有节目播出、节目上下载、节目和播出单编辑、素材审编管理、系统管理等多种功能,所以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加复杂和多元化,除了视音频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还包括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维护与管理。

2 数字化播放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2.1 设备的防雷措施

雷击会对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轻则造成系统无法运行,重则有毁坏的危险。现代的数字播出设备主要采用半导体设计的全固态化结构,这种设备虽然体积小、效率高、耗能小,但对雷击的抵抗力很低,很容易损毁。因此,对数字化播出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防雷措施,才能提供长期、优良的播出服务。雷击的危害主要有两种:直接雷击和感应雷。直接雷击主要通过发射天线对播出设备造成危害。感应雷发生在电源、网络线路中。直接雷击可以在发射天线中加装避雷设备来防雷,对于感应雷可以在电源线和网络线中设备避雷装置进行预防。

2.2 保证播出设备的供电稳定

播出系统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较高,如果出现电力供应不足或电压波动,会导致电视节目播出信号中断、系统资料丢失,甚至播出设备毁坏等问题。因此,一般对于播出设备都要提供稳定的电源,或者配备后备发电系统,保证电视节目的稳定输出。

2.3 保证良好的机房环境

数字播出设备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由于大部分属于电子产品,尤其对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灰尘量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机房通常要求温度保持在25℃以下,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因此,可以通过安装或配备空调系统进行恒温、恒湿的调节,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湿度环境,延长播出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要对机房进行定期除尘或加装除尘设备,避免过多灰尘覆盖到元件表面,影响到设备的灵敏度和散热性能。

2.4 保证节目信号的安全传输

要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首先要确保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转,如果信号无法进行正常传输,则电视节目无法播出。因此,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力度,落实设备的在线维护能力,切实做好设备、线路检查和零部件的替换工作,才能有效保证节目信号的稳定传输,为电视节目的正常播放创造条件。

3 数字化播出技术的维护与管理

3.1 数据备份及系统管理

数字化播出技术是数字播出系统的核心,所以要对数字播出系统的操作系统、重要软件及节目数据进行备份,一旦出现技术故障,还能够系统进行还原,将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过程中,数据非常重要。如果数据出现丢失或损坏,会直接导致节目无法播出,通过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则可以解决这类问题。目前,对数据的备份可以采用光盘、硬盘等方式,还可以通过构建RAID1、RAID10等磁盘阵列结构进行数据备份,极大地提高了磁盘的可靠性及运行效率;通过数据备份能够保证系统在崩溃后能够及时恢复的同时,还能保证其它各项数据的使用安全;定期查看系统运行日志,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便更好为系统的检修提供参考;及时对硬盘进行清理、维护,删除过时,无用的资料,以免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2 对播出软件的提示颜色进行优化

通常情况下,节目单在实际播出运行中的警告、提示等的颜色分类较多,这样导致技术人员难以进行确认。因此,可以通过对提示颜色进行优化,还可以将正在播放的节目提示为绿色,将已播节目显示为灰色,即将播放的节目显示为黄色,存在错误的节目显示为红色。这样的減色优化方式,能够使所有节目的提示颜色一目了然,方便技术人员对节目进行纠错、调整,提高电视节目的播放质量。

3.3 视音频失落报警

针对目前电视多频道的特点,根据系统流程的分级监看模式,结合多画面分割器配备的视音频失落报警。对输入信源采用大屏幕画面分割方式进行监看,对于经过编码的IP信号流,则由软件解码的方式对信号流的健康状况和系统内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逐渐向数字化播放形式发展,现代数字化电视节目具有播节目多样化、节目质量高、时间控制准确以及选择自主化等多种特点。为了确保稳定、优质的数字化电视节目,必须要做好播放系统的软硬件设备、技术的维护工作;同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消除电视节目播出隐患。

参考文献

[1]周多熠.电视节目数字化播出的技术维护与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4,(4).

[2]汪汉捷,师海鸣,邓和贵,等.提高电视节目播出技术质量之探究[J].现代电视技术,2007,(4).

[3]张娟.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技术维护[J].科技之友,2013,(12).

[4]宋金萍.电视播出系统的维护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数字化电视节目 篇8

关键词:数字化编辑,电视节目制作,虚拟演播室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视模拟信号使得图像质量较为劣质, 并且在传输中会有一定的损耗。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形式和传输接收模式, 不仅使得电视节目的质量更佳, 还能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拥有更加广阔的视角和空间, 实现了传统制作技术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因此, 数字化技术在电视节目中广泛应用势在必行。

1 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发展

所谓数字化, 是指数字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过程, 其中自然也包括电视领域。电视节目制作的数字化, 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对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编码, 进而采集、存储、编辑和传送电视图像[1]。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 英法美日等发达国家就将计算机技术与电视节目制作相结合, 并获得了很大成功。数字化技术在国内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如今, 数字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电视领域中传统的模拟技术, 并使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方式、接收和传输的模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极大地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2 数字化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的全面数字化将成为可能。在电视节目制作中, 数字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 后期制作系统

后期制作系统是数字化编辑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 也是目前数字化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阶段。在数字化编辑的后期制作中, 可以将各种视频资源转化成数字资源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 并可根据需要和创意任意编辑音视频素材的内容和顺序, 并可充分添加各种特效功能。数字化编辑系统有效提升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并可使编辑者的创意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实现后期制作的无限可能。

2.2 虚拟演播室[2]

虚拟演播室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可以通过三维动画模拟出节目拍摄时需要的场景, 而不再需要其他道具, 从而将主持人画面素材与三维虚拟场景完美地融合起来, 并通过建模软件来控制灯光、模型、贴图等参数, 给虚拟场景中的物体润色、加光影和贴图。虚拟演播室的应用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无限的表现空间和想象空间, 可以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频体验, 有效提升电视节目制作质量, 降低节目制作成本, 并使电视节目更具可看性和艺术性。

3 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优势

数字化编辑是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优秀结合, 它将电视节目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并利用计算机的硬盘来存储和提取素材, 进而进行素材的再编辑。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数字化编辑是由非线性编辑的使用开始的。如今数字化编辑已基本实现了模拟视频讯号和数字化的高度兼容,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

3.1 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周期上的优势[3]

数字化编辑的应用, 可以将拍摄完成或只拍摄了部分的内容随时随地从系统中调用出来, 并根据需要进行内容和顺序的随意增删和修改, 而不用去考虑拍摄时间是否连续。同时, 利用好数字化编辑可以轻易实现快速编辑的目的, 不管素材带上的分镜头相隔多远, 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剪接和衔合, 并可以多个阶段同时并行, 从而大大提升了编辑效率。数字化编辑还可以实现强大的音频编辑功能, 可以通过声音波形的编辑实现音长等的改变以及声音和图像的同步对位, 实现在后期制作中视频、音频的同步完成。

3.2 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质量上的优势[4]

使用数字化编辑制作电视节目, 可以将传统的视频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来进行存储、传输等工作, 其高保真和不受干扰的优点可以大大降低视频信号在这些过程中的损耗和失真, 从而实现视音频的长久保存, 并且即使多次重复编辑和播放也不会造成质量下降。同时, 数字化编辑还可以保证良好的精确度, 甚至毫秒不差, 对断点痕迹的处理可以做到天衣无缝, 从而帮助编辑者更好地展现各种特效的功能, 有效提升节目的技术含金量和艺术性。

3.3 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内容上的优势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内容上, 数字化编辑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中的资源和各种视音频动画软件制作出任何想要实现的特效, 以及模拟各种动物、场景等, 从而有效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丰富性。同时, 数字化编辑的运用,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特效资源, 并可将所有素材在同一环境中同时编辑和提取, 有效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4 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延伸及拓展

4.1 非线性编辑的节目制作呈现网络化

非线性编辑系统对于素材的编辑和特效的制作等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优越性, 但单机操作也导致了低效率的缺点。未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将更注重素材、资源与节目的共享, 并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 将非线性编辑系统从单机操作的模式转变为分散的同时工作模式, 实现非线性工作组共享模式的非线性编辑网络技术, 从而使电视台的不同节目间以及不同的电视台间的节目交流更加快捷。这也将成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流模式。

4.2 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呈现网络化

新闻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在电视台节目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将数字化编辑技术应用于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中, 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和多端口同时编辑, 从而提高新闻节目的制作效率和技术含量, 增强新闻的时效性, 使新闻的滚动播出更加便捷高效, 从而实现具有制作、播出和交换能力的全数字环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新闻网络系统[5], 实现新闻制作和播出的网络化。

5 结语

数字化编辑已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种必然趋势, 对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创意的提升和实现具有着重大的意义。现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的广泛应用已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诸多可能, 并实现了很多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中无法实现的功能和效果, 从而为电视节目制作的网络化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技术的成熟, 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放将呈现网络化的特点, 并实现完全交互式的多媒体制作和播放系统。

参考文献

[1]朱光荣.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及展望[J].影视制作, 2009 (10) .

[2]朴林华.数字化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作用[J].科技传播, 2014 (21) .

[3]王启东, 陶祥亚.浅议非线性编辑技术在高校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1) .

[4]高希宁, 张暾, 杜建伟.数字化编辑优势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4) .

数字化电视节目 篇9

为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换工作, 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全国城乡居民更好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2014年12月30日, 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通知》。工程安排了6230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转播12套中央电视节目, 同时安排330部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机转播1套中央模拟广播节目和3套数字广播节目。这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无线广播电视由模拟到数字的战略转型, 将极大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中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分为前端系统、传输链路和地面覆盖网络三部分。前端系统提供两路共12套标清数字电视节目的传送码流作为信号源;通过传输链路将两路传送码流分发到地面覆盖网络中的发射台站;地面覆盖网络各台站分别使用两个频道, 以清流播出方式, 采用单频网或多频网进行传输覆盖。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主要包括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发射天线;随着技术的进步, 当前发射系统的各种设备在设计实现方式、生产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多优化方法, 从而带来了设备技术指标的显著提升。以下分别介绍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几种发射设备的具体构造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

1.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功能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在前端完成信源编码、复用、加扰后打包处理的TS流, 进行信道编码、调制、变频处理, 以数字信号在特定的射频频率输出。

本次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招标中要求两种形式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 (支持基于卫星传输的单频网) 。

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基本结构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内部功能单元分为码流处理、信道编码和映射、频率变换等部分, 通常激励器还需要具备预校正功能, 如图2所示。

1.2.1输入码流处理

码流处理模块对通过ASI接口进入激励器的两路符合MPEG-2标准的TS流进行串并转换、时钟恢复和同步锁定, 从而实现两路无缝切换, 同时结合激励器调制模式完成码流适配预处理以及节目时钟基准校正等功能。

在单频网模式下, 需要对输入的码流进行如下处理:

对于普通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 将检测到的SIP包重新更换为MPEG-2的空包格式, 该空包包头的四个字节以16进制表达为0x47、0x1F、0x FF、0x10, 该空包剩余的184字节均为0x FF, 见图3。同时SIP包更换后的空包作为开始调制的第一个数据包。

对于支持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在基于卫星传输分发的单频网模式下, 由于支持基于卫星传输的单频网适配器插入的空包格式与普通的单频网适配器插入的空包格式不同, 为保证所有的激励器传输的数据一致, 需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1.将检测到的MPEG-2格式的空包删除。

2.将检测到的SIP包重新更换为MPEG-2的空包格式, 该空包包头的四个字节以16进制表达为0x47、0x1F、0x FF、0x10, 该空包剩余的184字节均为0x FF, 见图3。同时SIP包更换后的空包作为开始调制的第一个数据包。

3.将检测到的符合GD/J 066-2015中规定的单频网适配数据包重新更换为图3中定义的MPEG-2的空包。

1.2.2编码和映射

码流处理模块将上述处理的码流送到编码和映射模块, 完成基于标准GB20600-2006的信道编码和调制。

1.2.3变频模块

变频模块实现将基带后处理后的数字信号, 经过正交上变频转换成所需频段的射频信号。常见的几种变频方法包括:二次变频、一次变频和直接变频。其中, 直接变频有以下几个优点:由于系统只有一次变频, 相位噪声优于二次变频和一次变频;基带的模拟滤波器是简单的固定低通滤波器, 性能很容易保证, 设计简单;因为零中频的结构, 射频不需要任何模拟滤波器。因此现在的变频模块大都采用直接变频的实现方式。

1.2.4预校正

在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 功率放大器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放大器中, 由于种种原因, 输出信号不可能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完全相同, 这种现象叫做失真。功率放大器是导致发射系统中信号失真的主要原因。发射系统中常见的失真类型有两种, 分别是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线性化技术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预失真技术的出现, 早期的模拟预失真技术主要应用于有线电视和卫星通信系统中。19世纪80年代以后, 预失真技术开始飞速发展, 出现了数字预失真技术和自适应控制预失真技术, 主要的应用对象也转变为移动通信系统。数字预失真技术既可以应用在数字通信系统的基带部分, 也可以应用在中频和射频部分。

预校正是指预先对将要进入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预失真, 以抵消包括功率放大器在内的整个发射链路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的一种操作。当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预校正主要采用自适应的数字基带预校正技术, 自适应算法通过比较来自功率放大模块的反馈信号和延迟后的输入信号, 判断失真程度, 实时自动生成预失真曲线, 完成预校正功能。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DSP自适应算法、查找表非均匀索引、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预失真和具有记忆功能的功率放大器预失真等。自适应预校正算法的出现, 摆脱了传统预校正需要人工干预的手动调节方式, 大大方便了现场调机。

1.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测试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系统的核心, 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性能和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覆盖效果。

为规范2015年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 客观准确地反映投标设备性能指标, 在GB/T28436-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D/J 067-2015《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基础上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具体测量方法进行了统一规定。

图4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主要技术指标测量框图。

1.3.1测试条件

为提高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发射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保障测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一致性, 在具体测试过程中, 对以下几个测试条件进行了统一规定。

1.测试仪器

考虑到美国是德科技N9030频谱分析仪在同类测试仪器中底噪较低, 测量统一采用N9030频谱分析仪进行测试。

2.测试模式

统一采用如下测试模式:

3.测试频点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测试频点统一设置为794MHz。

4.测试输出功率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输出功率统一调整为0d Bm。

5.元器件配置说明

激励器主要元器件配置均需予以说明, 主要包括:FPGA处理芯片 (型号、制造商) 、电源 (型号、制造商) 、上变频芯片 (型号、制造商) 、存储芯片 (型号、制造商) 、时钟芯片 (型号、制造商) 、授时处理芯片 (型号、制造商) 。

1.3.2测试方法

为更全面地反映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发射系统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在GB/T 28436-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D/J 067-2015《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基础上, 明确了“调制误差率”测试方法, 对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和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 在测试过程中, 频谱分析仪在该测试菜单下的“均衡”选项统一保持关闭状态。对“带内频谱不平坦度”的测量, 统一了频谱仪参数设置, RBW设置为100k Hz, VBW设置为3k Hz, 测量平均次数不少于100次。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的技术指标测试方法总体保持一致, 仅增加了“单频网模式下可容忍的TS流抖动”和“参考频率相对1pps相位变化容差”这两项测试内容。具体测试方法可参见GD/J 067-2015《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此外, 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对“本振相位噪声”技术指标的要求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对该项技术指标要求更高 (每个频率点要求高5d B) 。

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

2.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的功能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将输入的TS流信号, 通过激励器进行信道编码调制, 成为符合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数字基带信号, 再直接上变频调制为射频信号, 逐级进行放大, 最终达到满功率输出。

2.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的基本结构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一般由数字电视激励器、发射机控制器、切换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电源、数据采集单元、功率分配器、功率合成器和输出同轴器件等部分组成, 如图5所示。

2.2.1固态功率放大器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一般为UHF波段高增益线性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由两-四级功放组成, 采用功率合成技术。末级功率放大器通常采用统一功率放大模块, 高功率的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末级功率放大器由多个功率放大模块组成, 采用先进技术的功率合成方式。用于同一台发射机的每一个功率放大模块应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以任意互换。

本次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对300W以上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整机效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此发射机的功放设计主要采用NXP-BLF888B、NXP-BLF888D、飞思卡尔MRF6VP3450H这三种Doherty配置的功放管。

Doherty功率放大器是一种专门针对非恒定包络的调制信号的高效线性功率放大器, 由美国Bell实验室的射频工程师W.H.Doherty于1936年首次提出。Doherty放大器主要由载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两个功率放大单元组成。信号从放大器的输入端进入, 经过功分器分成两路分别输入载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经过放大器之后两路信号最终在末端直接耦合输出。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有两个结构相同, 静态工作点偏置不同的放大单元, 通常将载波放大器设置成AB类放大器, 而峰值放大器的偏置设置为C类放大器。Doherty放大器的另一个特点是载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的结构和半导体特性的一致性要求很高。Doherty功放电路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

主功放工作在B类, 当输入信号较小时, 只有主功放处于工作状态;当管子的输出电压达到峰值饱和点时, 理论上的效率能达到78.5%。如果此时将激励加大一倍, 那么, 管子在达到峰值的一半时就出现饱和了, 效率也达到最大的78.5%, 此时辅助功放也开始与主放大器一起工作 (C类, 门限设置为激励信号电压的一半) 。辅助功放的引入, 使得从主功放的角度看负载减小了, 因为辅助功放对负载的作用相当于串联了一个负阻抗, 所以, 即使主功放的输出电压饱和恒定, 但输出功率因为负载的减小却持续增大 (流过负载的电流变大了) 。当达到激励的峰值时, 辅助功放也达到了自己效率的最大点, 这样两个功放合在一起的效率就远远高于单个B类功放的效率。单个B类功放的最大效率78.5%出现在峰值处, 现在78.5%的效率在峰值的一半就出现了, 所以这种系统结构能达到很高的效率 (每个放大器均达到最大的输出效率) 。

2.2.2无源器件

1.功率分配与功率合成器

通常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需要将一路射频信号的功率, 通过分配网络均匀地且互不影响地分配给多路负载, 基本要求是:输出功率按一定的比例分配, 各输出之间要相互隔离, 输入、输出端必须匹配。同时, 为了获得更大功率, 通过合成网络将各放大器输出功率相加。功率分配与功率合成往往采用互易网络实现。

2.带通滤波器

数字带通滤波器用来滤除无用发射功率, 确保相邻频道内和相邻频道外的杂散发射功率不影响其他频道的正常使用。目前, 数字带通滤波器一般由6个或8个谐振腔组成。为了降低插入损耗, 近年来大都采用了交叉耦合技术。

2.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的测试

为规范2015年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 客观准确地反映投标设备性能指标, 本次招标测试在GB/T 28435-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基础上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具体测量方法进行统一规定。

2.3.1测试条件

为提高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发射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保障测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一致性, 在具体测试过程中, 对以下几个测试条件进行了统一规定。

1.测试仪器

发射机输出功率测量:

输出功率≤1000W时, 采用RS通过式功率计NRT进行测量。

输出功率>1000W时, 采用统一标定的定向耦合器, 利用功率计进行测量。

电源分析仪型号:美国福禄克Norma4000

频谱分析仪型号:美国是德科技N9030

2.测试模式

统一采用如下测试模式:

3.发射机的状况

1) 发射机测试应该在整机工作半小时后进行, 在测试过程中不得对被测发射机工作状态做任何调整 (除需要开关调制选项的测试项) 。

2) 发射机所有指标的测试均应在发射机正常工作在标称稳定输出功率 (额定功率±5%) 状态下进行测试。

3) 发射机效率指标测试应该在其它指标测试完成后进行。

4) 发射机效率指标测试时, 双激励器、切换开关及散热风机均应工作在正常工作状态。

4.主要元器件配置说明

发射机主要元器件配置要予以说明, 主要元器件包括功放管厂家及型号和数量、功放模块数量、激励器厂家及型号和数量、滤波器厂家及型号和数量。

2.3.2测试方法

与激励器的测试方法类似,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明确了发射机中“调制误差率”测试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 频谱分析仪在该测试菜单下的“均衡”选项统一保持关闭状态。对“带内频谱不平坦度”的测量, 统一了频谱仪参数设置, 设置频谱仪带宽10MHz, 纵坐标设置为1d B/格, RBW设置为100k Hz, VBW设置为3k Hz, 测量平均次数不少于100次。

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

3.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功能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是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覆盖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数字电视广播中继设备。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接收射频信号通过处理后经功放放大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 并且不干扰原有覆盖区。它能扩大已建数字电视网络的覆盖范围, 改善覆盖质量, 是解决盲区、边远地区无线覆盖的有效手段。

3.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基本结构

直放站从处理方式上分为模拟直放站、数字直放站和数字再生直放站。

3.2.1模拟直放站

模拟直放站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 (可选) 、滤波器、上变频器 (可选) 和功放等模块组成, 其结构示意图见图7。模拟直放站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施主天线、有线、光纤或者微波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进入直放站后, 首先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将有用信号进行放大, 同时抑制信号中的噪声, 提高信号的信噪比;然后下变频至中频信号 (可选) , 通过滤波器滤波后, 再上变频至射频 (可选) , 最后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 由覆盖天线发射到目标覆盖区。

3.2.2数字直放站

数字直放站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模数转换、数字处理、数模转换、上变频器和功放等元器件或模块组成, 数字直放站结构示意图见图8。数字直放站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施主天线、有线、光纤或者微波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进入直放站后, 首先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将有用信号进行放大, 同时抑制信号中的噪声, 提高信号的信噪比;然后下变频至中频信号, 经模数转换、数字处理、数模转换, 再上变频至射频, 最后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 由覆盖天线发射到目标覆盖区。

由于无线同频直放站既有施主天线又有覆盖天线, 当信号从无线同频直放站的覆盖天线发射以后, 由于耦合的作用, 有部分信号通过环境反射、延迟后, 反馈回施主天线, 该信号称为耦合信号。如果耦合信号过大, 形成正反馈, 从而产生自激现象。

近年来,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干扰消除技术 (ICS) 的应用, 可用于单频网组网的带回波抑制功能的无线同频直放站得到了广泛应用。

带回波抑制功能的无线同频直放站由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本振、下变频器、中频带通滤波器、中频AGC放大器、A/D转换器、回波抑制数字处理器、D/A转换、上变频器、前级功率放大器、末级功率放大器、静噪控制、整机监测、电源、接收天线、发射天线等单元组成。

带回波抑制功能的无线同频直放站中, 中频AGC放大器主要用于实现自动增益控制, 保证输出电平稳定。回波抑制数字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处理, 用以实现回波抑制功能、非线性校正、线性校正功能等。

3.2.3数字再生直放站

数字再生直放站由低噪声放大器、解调、数字处理、调制和功放等元器件或模块组成。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施主天线、光纤或微波等链路传输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进直放站, 通过低噪放大器将有用信号放大, 抑制信号中的噪声信号, 提高信噪比;经解调后, 得到基带TS流后再进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调制, 形成射频信号经功放放大, 由覆盖天线发射到待覆盖区。数字再生直放站结构示意图见图9。由于数字再生直放站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解调和重新调制的过程, 处理时间较长, 很难与原有覆盖网络组建单频网;因此通常使用数字再生直放站对覆盖盲区进行补点, 尽量不覆盖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原有服务区。

3.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测试

目前, 行业内关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尚在制定中。一些常见的技术指标测试可以参照CMMB直放站以及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的相关标准。

特别的, 直放站的使用环境相对复杂, 因此要特别注意对直放站在高低温、湿热等条件下的技术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测试。

4发射天线

常用的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天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四偶极板天线、缝隙天线和一体化天线。

4.1四偶极板天线

如图10所示, 四偶极板天线为国内各发射台站最常用的一种天线形式。天线为水平或垂直极化, 单片天线增益约为10.5d Bd, 四偶极板天线具有以下优点:

1.频带较宽, 可实现分米波段全频段播出, 便于该频段两个或多个频道自由组合实现双工或多工播出;

2.承载功率较大, 单片天线最大承受功率约0.5k W (数字) , 天线可单片定向发射, 也可多片组合实现不同的场形覆盖要求, 常用的组合有四层四面天线系统、六层四面天线系统等, 天线的功率容量与天线的片数和功率分配系统有关;

3.天线系统下倾角、零点填充等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且调整方式灵活, 可进行电气调整、也可进行机械调整, 也可以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4.天线方向图可进行赋形设计。通过调整各天线单元馈电相位、分配的功率、同一副天线不同发射方向天线单元的层数, 可改变天线系统各发射方向的场形, 从而满足特殊的场形要求。

四偶极板天线的缺点是占用天线桅杆直线段的空间较大。

4.2缝隙天线

如图11所示, 缝隙天线也为较常用的一种天线形式, 天线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该天线优点是重量轻, 体积小, 便于安装, 不需要专门的桅杆直线段, 可安装在铁塔顶部、平台上、以及主柱上等。该种天线形式缺点也比较明显, 频带宽度比较窄, 基本只适用于单频道发射, 比较难做到双工或多工发射。由于该天线便于拆装且成本低廉, 在很多地方也用作临时天线和备份天线。该天线水平面方向图为弱定向。天线增益根据开缝数量不同有所区别, 一般9.5d Bd (4缝) 、11.0d Bd (6缝) 、12.5d Bd (8缝) 等。

4.3一体化天线

如图12所示, 该天线为一体化的蝙蝠翼天线, 天线极化方式为水平极化, 天线增益根据蝙蝠翼的层数不同而不同, 一般5d Bd (2层) 、8d Bd (4层) 等。此天线为水平面全向天线, 为了减少铁塔本身对天线方向图以及天馈线指标的影响, 一般建议此种天线安装在铁塔顶部。该种天线相比其他一体化天线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带宽较宽, 基本可以和四偶极板天线相媲美, 可实现分米波频段的双工或多工发射。

4.4发射天线的测试

目前, 行业内关于发射天线的测试主要参照GY/T 5088-2013《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馈线系统技术指标及测量方法》。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来测量发射天线输入接口的驻波比;使用标准天线, 采用比较法来测试发射天线的增益。

5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中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以及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发射天线的功能和基本结构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为下一步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中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建设任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还需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本地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和后期补点覆盖建设工程, 按照总局的要求, 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主要包括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以及发射天线。本文主要介绍上述几种发射设备的具体构造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 为今后实施建设任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发射机,直放站,发射天线

参考文献

[1]姜文波, 冯景锋, 刘骏, 常江.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解读[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5 (4) .

[2]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与覆盖网络[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3]GD/J 066-2015.基于卫星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S].

[4]GD/J 067-2015.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S].

[5]GB/T 28436-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S].

数字化电视节目 篇10

关键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化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89-01

一、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技术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也再不断提高,社会改革带动了有线电视系统的改革,这是一次科学与技术的革新,实现了模拟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的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信息化重要技术手段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社会信息化。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推动了电视产业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多种服务信息,常见的有商务类、娱乐类、生活类和政务类等,这些服务信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数字电视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提供了相应的电子政务平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实现使得有线电视的服务品质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数字化技术将电视机这种普通家电转变成先进的多媒体终端,大大提高了家庭、城市和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换整体转换,使得有线电视的服务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将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转换后,电视画面的质量也得到提升,可达到演播室水平,与此同时,数字化电视的节目内容也更加丰富,数字电视在投入使用的阶段充分考虑了消费层次的不同,这使得广大群众享受到的服务更加大众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传统的电视属于单向传输,实现数字化转换后的有线电视则具有双向互动的性质。此外,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能够确保节目安全播出,这也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通常情况下,模拟有线电视的安全机制较低,容易受到信号干扰,但对其进行整体数字化转换后,采取加密或者认证能确保电视节目安全播出,避免非法信号的侵入。

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

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有线电视实现了数字换整体转换,所谓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就是指实现模拟有线电视系统向数字电视系统的转换。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信息化建设规划中,对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从而提高有线电视的品质。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全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公布出来,在对全国进行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过程中,采取分区分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办法,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目标。

我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从邓小平理论,并以“三个代表”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完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其所占领的宣传文化阵地,在对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过程中,应该将经济建设作为服务的中心,从而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此外,在满足国家政策要求的情况下,要想有效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就必须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市场运作。以数字化整体转换作为有线电视发展的目标,提高有线电视的品质,建立良好的城市信息化平台和家庭信息终端,实现有线电视系统向数字电视系统转换的目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后的网络平台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收众不再是之前被动的接收节目信息,而是参与到节目互动交流中,增添了节目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有利于信息服务的良好发展。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必须对平台建设和功能开发进行协调和统一,保证其同步发展,并将市场开发和完善服务作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主要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其进行组织实施,确保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能够顺利完成,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国家政策对有线电视系统革新的要求。

三、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群众生活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成为有线电视系统改革的重点。为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我国不少地区的政府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作为该地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之一,各级市委、市政府对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都格外重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全面的推进作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城乡居民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国家领导人曾经指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模拟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不仅是要促进有线电视业的发展,还是以全新的科技成果打造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多媒体信息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的文化娱乐和交流互动,在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并且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实惠。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转化过程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参与。市政府应该将人们群众的生活需求放在首位,严格落实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改革任务,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运营,从而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改革,全面促进我国大部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广电事业的发展,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交流,丰富广大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最大程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总结

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过程不仅是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自2003年我国广电总局提出将有线电视进行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概念后,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在积极主动的进行有线电视系统的革新工作,各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结果也比较成功,这在极大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国家和政府的政策良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品质在进行质的飞跃,这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革命使得社会信息化建设得以促进和推动,是有线电视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磊,中小城市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J],2008.

[2]黄高高,数字电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电视数字化对电视购物的影响 篇11

电视数字化了,对电视购物有何影响呢?

一、电视数字化的购物优势

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主要特点,一是频道增多;二是图像更清晰,音质更好;三是功能更丰富。

数字电视从媒体特性来说比较适合电视购物,能够简单、快捷、经济地满足消费者对家庭购物服务的需求,把消费者的家庭变成智能的信息中心。数字电视平台上的电视购物将会演变成一种新态的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可能影响广告、流通、零售等多个产业。数字电视时代,观众被动收看节目的局面被打破,消费者的偏好及视听选择行为成为新型市场的驱动力。

这种新的购物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基于强大数据库支持的海量信息,其发布成本很低。商家在电视中拥有了无店铺销售的虚拟空间,并可实时与消费者互动。在这种条件下,数字电视购物囊括了房产、汽车、餐饮、家居、数码、时尚、娱乐等高、中、低各种价位的大众化商品,成为真正的空中虚拟超市。

通过数字电视,在家动动手指不用打电话就可实现购物,如广电总局推出的“家付通”业务,在家看电视即可实现缴费和购物,电视机变成电脑,遥控器成了键盘,安坐家中拿起遥控器,就能在电视上选购自己中意的商品,既安全又便捷。“家付通”业务丰富了数字电视运营模式,为电视购物提供了广阔空间,使数字电视在现代服务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数字电视将不再插播商业广告,这是电视购物专业频道新的战略机会。

二、下一代渠道巨头

数字电视购物频道有别于传统的电视直销广告或其他的电视广告,属于无店铺的零售商业渠道,是电视购物频道、企业、消费者“三赢”的家庭购物消费模式。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和普及,新一轮直播购物模式正在成为电视购物主流,并显示出传媒整合零售业的迹象,掀起了中国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未来定会形成与国内大型商场、平价超市平起竞争的新的产品零售格局。

(一)规模将越来越大

1. 电视购物专业频道数量越来越多

随着国内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视购物频道也异军突起。2006年,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空前活跃,2006年12月28日,央视宣布开播“CCTV中视购物”频道,此举标志着央视正式进军现代电视购物领域。而国内带有数字付费电视概念的新生购物频道如快乐购物、爱家购物、开心购物、欢腾购物、家家购物、居家购物、乐家购物、新华购物、好易购等电视购物频道也纷纷亮相。

业内认为,400万数字电视用户的“当量”将使国内日渐兴起的新一轮电视购物热潮达到一个爆发的临界点。2005年底,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推广工作的稳步推进,400万用户这个临界点早已突破。很多电视购物频道等待批复。

未来,数字电视购物频道一方面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全国及地方性的购物频道数量将会成倍增长;另一方面,面对前景如此广阔的市场“蛋糕”,电视购物频道也将受到资本市场的更多“光顾”,特别是外资介入的速度将会加快。

2. 电视购物规模越来越大

电视购物赚的是经济规模的钱,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效应,就会形成较大的盈利压力。所谓电视购物的规模,一是商品的种类,二是购物频道覆盖的范围。发挥渠道优势就是要解决购物频道的覆盖范围,数字电视的发展和普及让电视购物频道的覆盖不再是个问题,未来借助数字电视,购物频道可实现全国覆盖。

以2006年3月开播的湖南卫视“快乐购物”为例,快乐购物频道是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全国连锁的电视直播购物频道,重点覆盖广州、青岛、杭州、南京、东莞、广西等已经完成数字电视平移的省市。“快乐购”以连锁的商业合作方式,形成了全国性的购物频道网络,既可以保持各个电视台相对独立的购物频道播出窗口,又可以使商品销售规模无限扩大,在物流规模、消费群体、产品数量和价格等各个方面都拥有优势,形成快乐购物频道的综合竞争力。一年之间,逾50万人体验了这种全新的购物模式。据悉,“快乐购”开播一年的总营收超过4.6亿元,2007年的目标更锁定为12亿,不仅让国际电视购物同行注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在“快乐购”周年庆举行的招商会上,全国800多家供应商到会。

以“快乐购”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家庭电视购物的诞生和成长,昭示着这个新型消费模式的无限潜力,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显示出新一代家庭电视购物的旺盛生命力,实现了规模效应。

(二)未来家庭购物的主要渠道

随着数字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广泛应用,一种改变城市居民生活习惯的家庭购物方式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凭借数字电视,观众将会获得更多的选择权与满足感。

虽然购物频道能够发挥广告效能,但电视购物频道的核心特质不在于其媒体特性,而是作为渠道商的存在。随着电视数字化转换的完成,家庭购物的消费观念将会是电视购物发展的主方向,日常生活用品将是电视购物产品领域的新方向。

在英国,透过数字电视来购物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传统模拟电视购物人数的33%,“数字电视购物”利用HFC双向网络回传信道或者面向机顶盒定制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家中利用遥控器,通过数字电视互动业务和网页浏览功能,完成选择商品、电话预购、电子付费等购物活动。目前这种用遥控器就可以购物逛“超市”的互动电视购物服务在欧美等许多国家深得用户喜爱。

新型电视购物采取24小时现场直播,观众可以随时看到商品的销售情况及库存,形成对消费者的强烈刺激,带来销售的暴涨。

如湖南“快乐购物”频道刚开播就创造了每天100万的收益;台湾东森购物,创造了90分钟内卖出216辆RV休闲车、1.8亿新台币营业额的案例。在电视购物频道里,除了传统的日用品,旅游、保险和金融产品亦可以销售。销售能力的增强奠定了购物频道的产业链地位。在成立5年之后,有超过三千家供应商与东森合作,东森成为强势销售通路。在已经具备了强势销售渠道和获得相关产品销售经验后,这些电视购物频道开始经营部分自有品牌产品,以获得更高利润。

中国是拥有4亿电视机用户和13亿人口的超级大国,目前国内电视购物市场的规模仅占整体零售市场约0.23%,但在韩、日及美国市场则已分别占整体零售市场10%、10%及8%,表明国内电视购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假设2010年电视购物销售占比达5%,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年均增长10%,当年社会消费品总额将达92655亿元,电视购物额将达4633亿元!有专家预言,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家庭电视购物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大规模的电视购物,将掀起继百货店、大卖场之后的第三次购物浪潮。

(三)广大中小企业产品销售的黄金渠道

与传统的零售方式相比,电视购物的优势非常明显。对厂商来说,益处很多:第一,无须承担节目制作费、广告费、进场费、时段费、装修费、管理费等,大大节约营销成本;第二,商品通过电视购物主持人和厂商代表对产品功能、特性以及使用方法作全面综合介绍,借由电视扩大对消费者的传播率,进而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第三,通过电视购物平台与各大城市的观众快速连通,将产品注入各地市场,无须厂商一个个来打开市场,能有效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对消费者来说,电视购物可以实现人们足不出户购物的愿望,迅速可靠的配送及付款制度使购物更安全、快捷,因此在发达国家备受中青年人群的欢迎。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可以生产很好的产品,却无力承受昂贵的电视广告和推广促销费用,而电视购物频道就是一个低成本的渠道和很好的销售平台,有线数字电视利用庞大的用户网络,建立了强大的渠道,成为厂家产品直销的通道和物流配送的通道。因为是厂家直接通过电视台来销售,减少了中间渠道环节,产品的价格也较优惠,这样就达到厂商、电视台(购物频道)、消费者三赢的局面。

电视购物这种营销模式对产品品牌的有效传播与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有着立杆见影的效果,可以说谁能把握这种模式,谁就将拥有渠道,实现企业的盈利。对生产优质商品的中小企业来说,电视购物将是企业的黄金渠道。

三、电视购物将终结电视直销,超越电子商务

在目前的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新一代“电视购物”和现有的“电视直销”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以购买电视时段来播出广告的电视直销近年来由于虚假宣传严重、产品质量低劣以及难以监管等问题,一直口碑不佳,投诉不断。而以电视台为主体的现代电视购物由于商品贴近生活、价格较为合理、运作规范,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成为家庭购物消费的重要渠道。在目前的这场竞争中,代表未来电视购物发展方向的电视购物专业频道已经胜出,而数字电视时代,由于不准插播广告,电视直销广告的生存空间将不复存在,数字电视购物频道将终结电视直销,成为电视购物的主要形态。

另一方面,电视购物频道整体要优越于电子商务,电视购物频道的门槛要高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要优于网站。首先,电视频道在中国的权威性很高,其品牌的权威性与美誉度远远高于任何一家商业网站;其次,电视购物频道可以开办网站从事电子商务,并通过电视购物+电话(含短信)购物+网站+直邮目录等多种方式满足用户的购买需求,网站则不能反过来开办电视频道。

作为无店铺的“空中超市”,电视购物频道卖场直播的巨大感染力是网上购物所无法体会与感受的。顾客正变得越来越成熟,不但客户的购物习惯、购物水准在变,整个行业也在变。数字电视的特点就是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顾客需要多种渠道方便灵活地购物,这就要求购物频道提供多渠道的服务。

上一篇:问题情感下一篇:场馆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