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论文

2024-07-29

侗族大歌论文(精选10篇)

侗族大歌论文 篇1

《论语.述而》有:“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听一曲韶乐, 惊叹天下竟有着如此美妙的音乐!以至于吃肉都没有味道。我想, 那一定是音乐的魅力。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 它是一领众和, 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 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 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 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侗族流传的一首歌谣唱道:“树有根, 水有源, 古老事情有歌编。汉人有书籍古典, 侗家无文靠口传。”侗族大歌没有文字和曲谱记载, 世世代代都靠耳听心记。从江县的小黄村久负盛名。沿山路缓缓靠近村寨, 远远就能看见村口竖立的“中国侗歌艺术之乡”。小黄村寨里的717户人家, 共有80多支歌队。男女老幼按年龄、性别、族姓而组合, 每支歌队从15至20人不等。72岁的侗族戏曲作家梁维安说:“在侗族, 不会唱歌就是没文化的表现。小黄村曾经举办千人侗歌大赛, 从4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人都参加了。”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

听过侗族大歌, 方才感觉到其惊人的魅力, 时不时会想起那妙不可言的韵律, 耳边总萦绕着挥之不去的余音, 真有些“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于耳”的感叹了。

旋律方面, 侗族大歌音域不宽, 其典型音调由几个三音组 (do re mi、la do re、re mi sol) 与四音组 (do re mi sol等) 及其变体构成;有时为特定的表现需要, 也用长时间的紧密节奏的同音、反复。旋律线条多级进, 较平稳, 但音的走向总是起伏有致。银城跳动不大, 多用小三度、纯四度。这种级进式的进行给人以流畅、抒情、柔和的感觉。

调性方面, 羽调式是侗歌的基本调式。应用音域不宽, 通常小七度, 偶尔在乐句或段落收束的部位, 向下扩展一个全音。具有向内收缩的特点。它以羽、宫、商、角为正音, 徵音游移, 类似偏音。

曲式结构方面为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连缀体结构, 有一套系统、完整的结构规律。曲式结构由歌头、主体部分或歌身、歌尾三部分组成。而主体部分又分若干个歌段, 每个歌段分为“起顿”、“更夺”与“拉所”三个部分。侗族大歌开始时, 常有一独立段落——具有序歌形式“赶赛”, 不同村寨的赶赛曲调与衬词均有区别。之后进入大歌主体部分。一首大歌主体部分最少的有两个歌段, 多的可达十几上百段, 一般以三段为一首, 三首为一“嘎”。

雄浑的木琴声铮然响起, 恍若深谷般传来, 打破短暂的喘息, 有如久远而旷古的召唤, 恍然之间, 这个民族筚路蓝缕、披风斩浪, 那粗犷原始的赤脚而舞, 从远古时代艰辛的跋涉而来了, 我的思绪引入遥远深邃的记忆和遐思中。就在这木琴声的呼唤之下, 起伏的群山苍渺的森林鼓起瑟瑟的涛声, 由远而近, 飘渺的低吟浅唱仿佛从天而降, 由朦胧而清晰, 在朦胧和清晰中又

[3]凉山彝族漆器的收藏[J].大家, 2012 (10) .

[4]凉山彝族漆器文化研究[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1 (09) .

[5]卢央.彝族星占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 3.

[7]黄色:彝族人钟爱的颜色[D B/O L].

分明有虎啸狼嚎猿啼, 又似百鸟鸣春。同时还有小桥流水江河怒啸, 台上那十多位侗族汉子和少女演绎着神秘了千年的侗族大歌, 侗族祖先的艺术得到再一次升华。整个场面没有专业的指挥, 看似凌乱, 但乱得有规律, 纯粹的地道的民间合唱。这动人的旋律, 深远的、无穷尽的诉说, 是侗家人几千年的智慧和劳动的融合, 使之达到和谐。

侗族大歌是侗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侗族的历史和文化。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是维系侗族社会生存的精神支柱。

2009年9月30日, 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认为, 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 一种人类的文化”。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 由宋祖英演唱, 我州侗族大歌队伴唱伴舞的开场节目《天蓝蓝》大受好评。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然而, 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 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能对侗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侗族大歌与纳西古乐各有千秋, 纳西古乐, 属于典雅庄重的唐宋皇家宫廷音乐和古朴纯正的道家洞经音乐的融合, 又经纳西族人民数百年的传承、再创造, 融入本民族的民歌、民曲和演奏方式。而侗族大歌的发展历史同样具有传奇色彩, 它成长在民间, 是侗家人在艰苦的环境里解释艰苦的生活写照, 尽管它没有纳西古乐在宫廷皇室拥有优厚的待遇, 但同样放射着瑰丽的艺术芒光。

每当听过许久, 歌声仍不绝于耳, 尽管我不懂歌的含义, 但我总觉得歌在传达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是对这个民族膜拜的感情。原来啊!我对音乐有着深刻的感想。婉转的、悦耳的、悠扬的歌声撩拨着我, 我已经被这壮阔的音域所涵盖, 在歌声中起伏, 如清泉徐徐而来, 又如江河怒吼而去;像微风摇曳的小草, 又像顶天立地的苍莽大树。个体的生命被这气势磅礴的侗族大歌引入无限, 物我两忘。歌声在什么时候结束我忘了, 那算结束吗?这侗族大歌已融入我血液, 在我灵魂深处经久不息。

侗族大歌作为侗歌最精华的组成部分, 是对侗族历史最真实的记录和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作为侗族人民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侗族大歌早已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保护大歌绝不是简单的保护一项声乐技术, 也不单单是侗族或贵州人民的责任。这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全中国人, 全世界人的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世界上任何一种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 都改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8]大方县彝族漆器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DB/OL].

【作者简介】

牛晶晶 (1987—) , 女, 山西省长治市人,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美术人类学。>> (上接第60页)

摘要:是中国侗族地区由侗族大歌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文章对侗族大歌的起源发展及保护做了深刻分析。

关键词:侗族大歌,音乐分析,保护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2

关键字: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保护

一、侗族大歌涵义与分类

(一)侗族大歌的名称及涵义

侗族大歌,名称取自侗语“嘎老”[Gal Laox ]或“嘎玛”[Gal Mags]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音乐工作者把侗族民间多声歌(合唱歌曲)—“嘎老”,译作“侗族大歌”,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什么是“嘎老”,尹庐慧在《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一文中,根据三个不同范畴的涵义,将其分为广义、狭义以及本义三种。尹庐慧认为,广义上的“嘎老”,即“侗族大歌”,是侗族所有多声部民歌的统称,具有低音、高音两个声部,有时出现三个以上声部的特征。狭义上的“嘎老”,是指在特殊礼俗场合,异性歌班在鼓楼里对唱的歌。本义上的“嘎老”,也叫“鼓楼歌”。在民间传统中,人们给歌曲分类并非像很多专家那样以“是否多声部”为标准,而是以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是否有乐器伴奏等等来分类。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部分专家学者将“鼓楼大歌”划分为“侗族大歌”的一种, 其实不然,在黎平侗族大歌又称“鼓楼大歌”,两者并非从属关系。

(二)侗族大歌的分类

大歌是侗族多声歌的总称,不同领域的侗人根据大歌的词义、唱歌的场合等来对大歌进行不同的分类。在黎平,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分为以下四大类型:

1、嘎所(声音大歌)。这种歌以强调声音的优美、旋律的跌宕为主,以显示旋律为主,歌词一般较为短少。“嘎所”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其标题(题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蝉歌》。2、嘎嘛(柔声大歌)。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特点是歌词多,拖腔部分比较短,旋律有的缓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活跃,如《装呆傻》。3、嘎想(伦理大歌)。这是一种以劝教戒世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歌词以称颂或讽刺为主要手段。重要曲目有《父母歌》。4、嘎吉(叙事大歌)。这类大歌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是侗族曲艺“多声说唱”的一个品种。以单人领唱歌词,众人集体以在持续低音上唱一个固定衬词为其主要表现方式。典型的“嘎吉”曲目多以故事主人公名字命名,如《元董之歌》。

二、侗族大歌生态环境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一)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都说明了人是因外界事物而引发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又通过思想感情进一步激发音乐的创新动力。

在侗乡黎平,“知了”土话称“蝉”,非常普遍,尤其是夏天随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叫声,侗族歌手们就是受其“夜哟夜哟”的動听的声音所感染,于是摹仿着哼唱,当摹仿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曲调流传开来。除此之外,著名的“金蝉歌”,基本旋律和衬音也都是直接模仿蝉鸣和各种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使歌手们对周围那富有乐感和节奏感的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广阔的联想,从而在本能下无意识的去模拟大自然的这份神秘,最终化成了一串串动人的音符。现代音乐理论家该邱斯曾这样说过:“最古最原始的曲调,说不定只是同一反复出现,其产生由于人类对于简单的鸟鸣或别的天籁的自然自觉的反映”。 该邱斯的猜想和推论正好印了侗族大歌的产生,说明了音乐对于自然的音响的反映。

(二)侗族大歌的民间文化生态

黎平侗族大歌在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下,将歌唱精髓体现于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生活与生产文化、社会制度文化中,在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上,无不与其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侗族大歌是当地人传承本民族祖训、传说、恋爱、丧葬、祭祀等民俗文化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

侗族大歌自宋代形成以来,经过明代的后500余年的发展,是侗族人民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表达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在黎平,凡是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客人时,侗乡人会在鼓楼进行“鼓楼大歌”表演,以表示最诚挚的庆祝与欢迎;在邻里结婚走访时,会唱起拦路歌、敬酒歌、敬茶歌、送客歌,以表示热烈的祝福;在男女恋爱时,会用“行歌坐夜”等方式,来表达双方真切的感情。侗族大歌起源于生活,歌唱于生活,只有活在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侗族大歌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侗族大歌”。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一)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现状。

“传承”一词尤其针对非物质文化,这是必须由人来延续的“活的文化”,这种世代相传离不开社会环境和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在侗乡黎平,“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师徒传承,指徒弟拜师学艺的一种传承手段,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第二,鼓楼对歌,指男女歌班在鼓楼对唱侗族大歌的传承形式,这是一种较为悠久的传承方式。第三,文艺表演,指由当地人组成的文艺演出队伍,是在新时代环境下诞生的一种传承方式。第四,学校教育,指将侗族大歌带进课堂的一种传承方式,也是民间民族文化进校园保护模式的一种体现。

在传承的过程中,“侗乡黎平”采取多种方式对侗族大歌进行保护。目前,对于贵州省文化保护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社会调查与集成出版的静态保护模式。二是,双语教学模式。三是,民族文化艺术之乡模式。四是,博物馆及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五是,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六是,名录等级保护模式。七是,古镇名寨的保护模式。在黎平,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与时俱进、多样发展。在侗族大歌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同时,黎平地区多所学校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实行双语教学模式,全面开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实践。除此之外,自1999年,黎平县《侗族民俗活动保护办法》,以尊重和保护侗族人民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六月六日、八月十五等节日(农历)开展侗族大歌的相关民俗活动,以及每年举办侗族大歌演唱交流会等方式来对歌队予以奖励。同时,在黎平县岩洞镇岩洞村建设侗族大歌保护、考察基地,对侗族大歌在当地的创作、流传、演变情况进行定时、定点的考察,并适时组织大歌歌师的交流和培训。总之,目前黎平侗族大歌的保护是动静结合,还通过互联网、微信等现代传承方式来体现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

(二)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句话简单清楚的概括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于侗歌。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侗族大歌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培养音乐思维与创作有着重要意义。侗族大歌的音乐风格与素材选取方面都体现出古代人们从大自然中选取素材的艺术理念,反映出古代歌唱者追求修身养性的生活理念。在取材方面,黎平侗族大歌具有给予和谐发展的内涵,所具有的音乐欣赏价值也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象征。同时可以拓宽音乐欣赏家的视野,培养音乐欣赏家的音乐鉴赏能力。黎平侗族大歌具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它将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激发现代音乐家的创作灵感,促进现代音乐的健康持久发展,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一种听觉享受。

传承黎平侗族大歌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德育与重建文化传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不应该作为人民怀旧的一种形态,而是要融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来。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既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也要保留我们的传统文化。黎平侗族大歌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帮助人民领悟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唤醒对传统生活的记忆。黎平侗族大歌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表演方式、歌曲内容、音乐价值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其文化传承也表现得较好。这是我们学习借鉴在当今社会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并持续发展的宝贵机会,也是黎平侗族大歌为传统民间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社会关注的表现。我们要能够学会从传统民间音乐中汲取创作灵感,发挥创新思维,对传统民间文化进行重塑,在保持其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将这一文化传承下来,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卉. 论侗族大歌的历史演进及人文生态保护[J]. 音乐创作,2010,03:126-127.

[2]潘永华. 侗族大歌传承现状分析[J]. 民族音乐,2009,04:50-51.

[3]乔馨.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黎平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邓敏文. 当代侗族大歌的生存之路:保护、传承与发展[J]. 广播歌选,2012,02:64-66.

[5]龙昭宝,郎雅娟.贵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6]杨春霞. 试论侗族大歌的分類及其艺术特征[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05:159-160.

[7]尹庐慧.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8]马芳芳. 侗族大歌歌师的生存困境与出路[D].中南大学,2010.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传承问题 篇3

一、侗族大歌的生境模式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 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口有270多万, 主要居住在湘、黔、桂毗邻地区。侗族的三大文化瑰宝——风雨桥、鼓楼和侗族大歌都为世人所[1]知。侗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习性中, 就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 侗族大歌也即是侗族人民劳作的成果, 是侗族人民生活所积累的智慧结晶, 同时也是侗族人民所骄傲的资本。

我们知道侗族大歌以其演唱的场合, 表达的内容, 表演形式的不同, 而呈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特点。不难发现侗族大歌其实根源于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与侗族的生活风俗息息相关。侗族人民是一个寨际交往频繁的族群, 他们在这种集体的交往中, 以一种集体歌唱的习惯, 及长期在山野劳作的生存方式成为这种多声调音乐形成的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的鸟鸣虫叫、高山流水, 生活生产中耕田犁地、纺纱织布的声音, 都有可能成为侗族大歌的声音素材。

侗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及相邻地区, 但是贵州境内聚居的侗族尤为众多。主要集中在侗族南部方言区, 都柳江水系的贵州黎平、榕江、从江三县的“九洞”、“六洞”、“千七”、“千三”、“二千九”及广西三江一带。可以发现虽然同是南部方言区的侗族, 也是有着明显的地域范围。也并不是南部方言区的侗族人唱侗族大歌都唱得好, 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表明侗族大歌传承的范围。为此, 侗族大歌也就不会脱离侗族这一族群而唱诵。假如缺少了唱歌的人, 流传的地理空间, 那么侗族大歌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根基土壤, 正是这一群善歌的侗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吟唱着世界上最为和美的乐章。在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社会背景中, 以“唱歌”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 把侗族大歌塑造成一个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兼备的文化典型。

二、侗族大歌面临的传承困境

1、大歌特定的流传区域

侗族大歌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有着特定的流传区域, 受着自然生态环境、人文传统、宗教信仰、生活经济水平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传承, 侗族大歌流传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 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便不会产生侗族大歌, 一种特殊的地理区域为侗族大歌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演唱环境, 特定的文化土壤, 从而也就限定了侗族大歌流传的区域。

2、特定的演唱人群

侗族大歌无疑是侗族人民自己演唱的歌, 是侗族人民在侗族语言的基础上演唱的。因此, 也不难发现, 虽然都是侗族, 但是有些侗族人一点都不会唱, 连侗话都不会说, 他们已经失去了唱侗歌的基本条件。他们不会说侗话, 却拥有着侗族的族别。唱歌与唱歌本人的天赋有关, 当然不全是天赋, 还与唱歌人后天的教育练唱是分不开的。这些人, 如果没有经过一定专门培训, 也不会领会歌中的意境。

3、生活向舞台的转化

侗族大歌是在劳作过程中, 为了缓解劳动疲劳, 以及日常人际交往, 一些节庆仪式中形成的音乐演唱形式。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日积月累地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种传统。侗歌作为音乐, 其价值就是在于给人们听觉的感受, 为此侗族大歌正一步步由生活迈向舞台之旅。有人专门谱写一些适合外面听众口味的曲子, 然后用侗语演唱出来, 从某种层面上, 侗族大歌渐渐远离侗乡人的生活, 开始脱离了生活的场景, 走向一块新的生活天地, 极大的影响着侗歌的原生态人文环境。

4、非物质文化普查呈现出的问题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 在普查过程中, 忽略了大歌本身蕴涵的文化背景, 对侗歌只是从面上进行声音、影像、文字文本进行收集。侗歌本身内容的文化背景却没有注意, 因为某一文化事项的背景往往是其精神实质, 如果有了主题, 也就为文化事项增添了生机。

三、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启示

综上所述, 侗歌流传区域、特定人群、舞台的转化及侗歌本身文化的认识等方面, 都在影响着侗歌的传承。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 在困扰着侗歌的发展, 侗歌的传承受到很大的挑战, 歌手的减少,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传承民俗的不断渐变, 侗歌的发展正在接受着严峻的考验, 让我们在传承大歌的过程中萌发了一些启示。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标志,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 也是一个族群记忆和精神情感的重要表现。文化的自觉意识需要人们对自己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自己的经验, 来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适应, 作为个体的人, 对待群体文化的记忆, 是需要不断强化的。群体记忆是一个民族的代言人, 如果对自我文化持淡漠态度, 那么只会造成民族文化的遗失。

侗歌逐渐走上舞台, 走向市场, 同时一种脱离本土生活的趋势也在加大, 不光是强调民族自我意识, 还需要相关的部门给予正确的价值导向, 对侗歌歌手及团体进行相关的本土知识的培养, 这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合作促进的。

传承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传承人往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歌手的年龄在增大, 数量在减少, 他们的生活得不到照料, 对他们的忽视, 将是我们的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从各方面保护继承人, 不然就会造成文化的流失。

参考文献

【1】魏霞.关于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2】吴定国.侗族大歌的申遗之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9, (2) .

侗族大歌的特性及演唱技法研究 篇4

关键词:侗族大歌;民族性;演唱技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87-02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的一种。侗语称“嘠老”或“嘠玛”,多在节日或招待宾客时演唱。有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两种形式,演唱时,一领众和。起头带有朗诵或戏剧性咏叹风格,中间乐句随歌词的吟诵进行,曲调悠扬婉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其中的嘎听是最精华的部分。如:《五月初五》它是侗族大歌的典型代表之一,歌词大意为:“五月初五蝉虫叫,蝉在树梢叫不停。转眼到了五月半。岩石上下坡头坡脚到处都是蝉声。七月八月蝉脱壳,蝉虫伤心在呻吟,它自叹青春短暂暗伤心”。其歌唱特点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主要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瑰宝。

一、侗族大歌的特性

(一)民族性

侗族大歌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质的文化载体,并以其协调完美的复调和声与自然和谐的音乐美学特质广为流传。侗族大歌的多声部特色成为其民族性的彰显和民族心理的精神认同,是侗民族文化的本质体现并具有民族认同的意义。自然和谐的原生态艺术来源于人民长期对大自然的审美欣赏,并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优美、动听的民族复调音乐,而"款"的组织形式和"寨老"的协商制度以及鼓楼公共文化都体现出自然和谐的特质,成为大歌安身立命的土壤。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内蕴于侗族大歌之中的审美特质以主体"体验"的方式勾连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技术文明,再现了侗族大歌质朴天真的审美体质,呈现出民族自然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古典梦回。

(二)传承性

侗族大歌的传承以口头流传为主, 他们通过歌师传唱而流传给下一代,这一特点也是它区别其它民族歌曲的独特的一面,所以无论是在演唱还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侗族大歌都有着它独特一面。

从2000年以来,黎平县就在肇兴小学、县城关四小、岩洞中学、岩洞小学等多所学校分别建立侗族大歌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将侗族大歌教育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之中,使侗族青少年普遍接受侗族大歌教育,参与侗族大歌演唱,成为侗族大歌传承基地。截止目前,全县民族文化进校园有281所,占全县学校总数的90%,其中省级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3所,州级4所。此外,积极开展师资力量培养,聘请民族民间艺人到学校讲课,选派有民族文艺爱好的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校进行业务培训,保障了民族文化进课堂的顺利开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第四中学自2012年9月建校以来,将侗族大歌教育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之中,学校围绕“加强学校德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展现中学生风采”的宗旨,增添了侗语课教学、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特长班、舞蹈特长班。每个年级有一个侗族大歌传承班,利用课外活动上2至3节课,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传承了侗族文化。并在 “黎平县第四届中学生文艺汇演”比赛活动中,表演的声乐类节目《侗族大歌五月初五》荣获第一名。

(三)“一多两无”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侗族大歌声部众多,可以一唱多和,也可多唱众和,声音层次清晰,给人高低起伏、远近交错的美感;大歌无需指挥、无需伴奏,主要采取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使得音韵和谐、节奏稳定、层次明朗。歌曲内容主要取材于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这也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侗族大歌的自然源泉。总之侗族大歌作为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而珍贵的部分,它独特的演唱形式和独特的取材之源一定会使得侗族大歌具有永久的生命活力。

二、侗族大歌的演唱技法

侗族大歌多为合唱及男女声合唱。按音色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与童声大歌三类。后为适应舞台演出,增加了男女混声合唱形式。高音部一般由两歌手轮流领唱,低音部由众人和唱,均用真声,男声沉着深厚,女声清纯亮丽,童声稚气娇嫩,各具特色。它是一种一领众和的由高低声部谐和演唱的合唱形式,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范畴。大歌演唱时,领唱者先领唱一至二句,然后众人随声合唱,当地人称之合声,合声有和声的因素,也有对位的成分,声音谐和明亮、音色多变,十分动听,其演唱独具一格。

(一)演唱的语言特点

民歌的音乐语言是从生活语言音调中提炼出来的。它对音乐旋律的构成,尤其对民间音乐的色彩、发声、歌唱都有着巨大影响。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 侗族大歌分布地即属南部方言区。侗族的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能够细致、准确地表述生活和历史的各个方面。侗族大歌的歌词是侗族语言的结晶,因而颇富魅力,但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据侗族专家介绍,侗族大歌的歌词不仅押韵,而且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要求符合声调。而侗语的声调有九个之多,使用也很严格,有的只能用于上句或下句,有的则上下句都不能用,因此,学唱侗族大歌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侗族语言的声韵。Vbp侗语的声韵有三种,即内韵、腰韵、尾韵。内韻是指句内韵,腰韵是句间韵,尾韵是结韵。一般说来,内韵和外韵在一个唱段里是可以变化的,尾韵则要求整个唱段一韵到底。为适应侗语的语言特点,侗族大歌在演唱上必然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方法,与现代歌唱发声方法有很大不同,与现代音乐院校讲授的“混声”歌唱概念也大相径庭。“混声”要求的是真假声的结合,重机能向轻机能转化,达到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的目的,是一种纯技能训练。而侗族大歌则突出口语化特点,以传授知识、文化为目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一种实用的需要,因而呈口语化特点。侗族歌师传授时,强调用人声的自然音域演唱。侗族歌班从小开始训练和实践,首先要求用吟诵腔进行反复朗读歌词,然后再从低音部旋律开始教唱。其声音圆润、甜美,而且,音准、乐感都非常好,一首无伴奏的大歌,一张口就是那个音高,这是非常独特的一点。可见侗族大歌的演唱的确是同它们的民族语言分不开的。

(二)演唱的呼吸方法

民族声乐的呼吸方法是以“吟”的呼吸为基础演变而来的。“吟”的行腔方式使得声音圆润,行腔流畅,这点正和侗族大歌相吻合。大歌常采用的呼吸方法是最自然的方法,和现代歌唱要求的“胸、腹式”联合式呼吸方法不同。大歌有不少是对自然音响的巧妙模拟,也有不少是模仿蝉虫鸟叫或动物声的,在低声部的衬托下,领唱者即可尽兴发挥,唱出十分委婉动听的“花腔”。在歌唱时大量出现的所谓“分岔”支声形式,即在低部主音“lian”上持续长达数十拍,旨在对主要声部旋律作衬托,另由1 - 2 人轮唱上声部的支声旋律以取得悠扬飘逸的和声效果。这种在一个音的长时间持续,没有相应的呼吸方法配合是不行的,侗族歌手就采用链式呼吸,互换气息的办法,气息控制则自我随意发挥,以确保长达数10 拍的歌声委婉、飘逸,持续不断。

(三)演唱的共鸣技巧

歌唱共鸣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是不同唱法的分水岭,因此歌唱的共鸣与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质都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吐字和发声技术有较大的影响。侗族大歌来自于生活,自然优美的侗寨风光、敦厚善良的品德、底蕴深沉的侗寨鼓等,这些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人文氛围,以及采自大自然音响构成了一幅幅侗家风俗山水画。同时也是这些形成了侗族人民审美需要的心理动力,从而引起内力的碰撞和心灵震撼,促成了侗族大歌的歌唱共鸣技术的独特风格。侗族大歌的发声技巧讲究口腔共鸣在歌唱中的优势,强调吐字的喷口力度和外口腔的打开,使唱腔亲切明亮,既提高了字音的辨力,又突出了口腔共鸣,是民间歌唱中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共鸣方法。鼻腔共鸣是侗族大歌演唱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亮点。无论是男声大歌或女声大歌,鼻腔共鸣和鼻音都是一种特殊表现手段。学唱侗族大歌的难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在这里,因此有人说,能否唱好侗族大歌关键在于鼻腔共鸣和鼻音技巧的运用。鼻腔共鸣的形成具有使声音音色明亮、圆润、集中、高位的特殊的音色效果。另外,还运用了部分鼻音等音色。例如西江女声大歌《坡上三个小伙吹箫笛》和小黄男声大歌《妹妹嫁到外寨去了》等,都是运用了鼻腔共鸣和鼻音等局部共鸣方法。事实上鼻腔共鸣和鼻音技巧的运用,使歌队的整体音色显得厚重而有朦胧感,效果独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鼻音并不贯穿在一首歌的始终,而是在演唱中根据需要偶尔使用,且恰到好处,从而使歌队整体的音色效果富于变化,时而明亮、时而朦胧、充满无限的情趣。另外,收紧下腭与鼻腔共鸣结合使用的方法也是值得重视的。如演唱一首描写蜜蜂采花的《嗄花》侗族女声大歌时,演唱者就用收紧下腭结合鼻腔共鸣发音的特殊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蜜蜂飞落花丛钻进花蕊,吸足花粉后“嗡”的一声腾空而去的全过程。演唱方法的独特音色的别致,使这一景观十分逼真。又如童声大歌《小山羊》,歌队通过模仿“咩———咩———咩”的叫声(鼻腔共鸣) 借助跳跃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生动地刻画了小山羊踏过小溪奔向草原的快活神态。

(四)舌尖颤音的运用

舌尖颤音作为侗族大歌的一种特殊演唱技巧,尤其在模拟大自然音响的歌曲中使用最多。如前所述,侗族大歌中的声音歌是对某些自然音响,如蝉虫鸟叫或动物声的的巧妙模拟,舌尖颤音就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出现的,如女声大歌《蝉歌》就是典型。“我唱蝉歌请大家侧儿静静地听,唱支蝉歌献给众乡亲。楞楞楞哩、楞楞楞哩、楞楞楞楞哩、楞楞楞楞哩、宁楞哩、呃嘿呃”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林中蟬鸣的歌曲,由5 -10 人演唱,通过模拟大自然中蝉的鸣叫,既似口技又是歌。领唱者在歌队持续音“lian”的衬托下,下巴放松,轮流换气,用舌尖颤音模仿“楞楞楞楞哩”的蝉叫声,并由数人轮流唱交替领唱,形成你疏我密、我密你疏,时而明亮、时而柔和,此起彼伏的声响效果,展现了林中众蝉齐鸣的景象,别致而逼真,令人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

以上两方面是我多年来在学习和反复聆听侗族大歌后的肤浅认识,作为一个研读侗族大歌专业毕业并在侗族大歌之都贵州黎平多年从事声乐的教师,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参与到少数民族民间的歌唱方法研究中来,尤其对侗族大歌这样的艺术魂宝加以更多的关注,多多交流与探讨,使祖国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以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光华. 传统与超越———侗族大歌音乐心理研究[J].中国音乐,1986.

[2]樊祖荫. 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独特地位[A].侗族大歌50 年[C].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3]张中笑.美、善、和———论侗族大歌之美[J].中国音乐学,1997.

[4]赵德义.侗族民歌的调式与多声部研究[J].中国音乐,1987.

侗族大歌的调式与旋律关系研究 篇5

在南侗地区, 侗族大歌早已是侗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人人自幼在歌班随歌师习唱侗族, 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换歌班, 并积极参与各种侗族演唱活动, 直至老年。他们通过唱歌来传承历史、传承知识、传承做人的道理, 通过唱来恋爱传情、表达理想、反映生活、讴歌自然、丰富自身精神境界。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 歌师、歌手通过不断的创造、积累、提炼、总结, 使侗族大歌在旋律、调性、结构、多声形态以及歌唱形式、歌唱方法等方面均形成了稳定独特的艺术特性, 在构成侗族大歌这一独特而非凡的音乐艺术形式的各音乐手段中, 调式与旋律关系至关重要, 因为它决定并影响着调式、和音、复调等其他形态。笔者通过对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少数民族专业方向选用教材《侗歌教学演唱选曲一百首》[1]的研究, 认为该教材的记谱最接近侗族大歌的民间演唱形态, 选曲覆盖面最广, 本文谱例均选自该教材。

一、侗族大歌调式形态

从旋律形态和纵向多声结构看, 侗族大歌绝大多数都是以羽、宫、商、角、徴五个音为骨干的五声性羽调式为核心调式, 但侗族大歌的羽调式与常规的民族五声羽调式又有所不同,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徴”音的游离特点。侗族大歌羽调式中的低音“徴”微升, 而高音“徴”却微降, 调式具备收拢性特点[2]。

由于徴音的一升一降, 一方面使侗族大歌旋律绝大多数都界定在一个八度内, 并具“内收”性而别具一格;另一方面徴音的一升一降加强徴音的不稳定性, 其中微降的高音徴, 常作装饰性的音加以运用, 并作为最高音而与微升的低音徴限定音乐的音域的同时, 还突出调式五度音“角”的地位;微升的低音徴大多用在乐曲或乐段结束处, 在“限定”音乐低音极限的同时, 用其微升的不稳定性和倾向性突出巩固羽的稳定性和主音地位, 加强终止感。以岩洞地区声音大歌《烦乱的心田被那荒草压》为例, (乐谱从略) 调式结构如下:

例1

歌曲核心调式为C羽五声收拢性调式, 最稳定的羽音c1与稳定性稍弱的角音g1作为调式框架, 加上宫音be1、商音f1作为调式骨干, 而微降的高音徴bb1通常以较短时值, 甚至倚音节奏形态起装饰作用, 其中又以装饰角音g1最为常见, 突出调式框架之一的属音地位, 形成与主音羽的呼应, 同时作为歌曲的最高音, 加强旋律下行力。微升的低音徴bb毫无例外的用在整“枚”[3]歌曲各“角”的结束处, 用其微升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向上倾向性突出主音羽的稳定地位并加强和突出各“角”的结束感。从乐谱可看到, 歌曲最低音为低音徴bb, 最高音为高音徴bb1, 旋律及和声均未超过一个八度。音域狭窄但不失起伏和收拢性特点明显。

侗族人民在其生产、生活中, 用羽调式的特殊结构加上微升的低音徴和微降的高音徴为这一调式加上一个上、下限的“边框”, 在五声性特色的基础上, 凸显侗族大歌的音域特性和旋律、调式特性。另外, 羽调式五声排列中, 还隐藏着两个相向的、结构相同的四音列, 每个四音列构成一个五度框架。

由此可见, 侗族大歌中常见的同宫犯调的羽、宫交替以及羽宫叠置的原由。诚然, 为适应歌曲思想情绪、色彩变化的需要, 侗族大歌也会应用羽、宫交替之外的其它的调性扩展手法。值得一提的是, 当歌曲调性扩展到羽调式之外的调式时, 徴音的微升、微降也随之消除而回归正常五声音位。

二、侗族大歌的调式与旋律关系

侗族大歌的旋律, 总结来说音域不宽, 一般不超过一个八度。但旋律并非因此而缺少起伏, 其旋律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作为多声基础的低音 (通常为主音) 的长时间持续;2、诉说似的平稳二、三度进行;3、深情优美的环绕起伏;4、华丽而富韧性的四、五度跳进等。在横向旋律进行和纵向多声结构中, 三音组 (羽、宫、商, 宫、商、角, 商、角、徴) 构成的三、四度及四音组 (羽、宫、商、角, 宫、商、角、徴) 构成的五度框架, 是侗族大歌调式与旋律关系的具体体现。由于侗族大歌羽调式的收拢性特性, 使其在三音组和四音组组合比常规五声性调式的组合形式和数量要少得多, 常见的三音组形态有羽宫商、宫商角、商角徴三种形态;四音组形态有羽宫商角、宫商角徴两种形态。在旋律中, 有音组独立呈现, 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组连缀呈现。看看各音组旋律形态的实际应用:

例2.龙图民歌《处处蝉鸣不见蝉儿面》片段

例中第一小节为商、角、徴三音组, 第二小节为宫、商、角三音组, 第三小节为羽、宫、商三音组, 四、五、六小节为商、角、徴三音组。

例3.岩洞民歌《烦乱的心田被那荒草压》片段

例中一、二小节为宫、商、角、徴四音组, 后四小节为羽、宫、商、角四音组。

从侗族大歌最精彩迷人的和音形态看, 其和音手法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主要用在每“枚”大歌的“赶赛”[4]、“更夺”[5]部分的具有“分叉”性特点的支声性复调和音, 而“分叉”中的分分合合的纵向结构与各声部 (通常为两个声部) 的横向进行一样, 均体现出“三音组”或“四音组”特点, 和音纵向音程结构主要的三度、四度、五度音程为主, 偶尔也用到大二度, “分叉”幅度不大, 同时又符合侗族大歌谐和、明性、亮丽的和音色彩。

结语

侗族大歌这一唯美的“东方无伴奏合唱”, 从其横向旋律进行形态和纵向多声结构看, 都具有典型的民族五声性特点, 三音组、四音组构成旋律进行的基本形态, 除为特别模仿某种自然界声音效果或某些特殊模进外, 基本不用偏音。笔者认为其音域狭窄但不又失起伏而独具个性的旋律, 主要得益于低音徴微升, 高音徴微降的羽调式的使用, 除羽调式五声所具备的结构特性外, 还用微升的低音徴和微降的高音徴来界定侗族大歌旋律的上限和下限, 同时突出和巩固主音“羽”的稳定性和主要地位, “羽”调调性突出。另外, 这一收拢性旋律特殊性还为侗族大歌多声的纵向结构起到了限制作用, 哪怕是“拉嗓子”中的颇具自由特性的领唱也不至于过分“脱离”调性基础的众唱声部, 从而保持侗族大歌和谐、亮丽、明快的和音效果。

侗族大歌除具备独具一格的横向音高特性外, 其节拍、节奏的自由性也是其旋律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大歌节拍使用较为自由, 每枚大歌通常都有较多的节拍变换, 如龙图民歌《处处蝉歌不见蝉而面》中, 就有5/8、2/4、3/4的节拍变换, 而侗族大歌节奏的自由性除与侗族大歌演唱的自由性 (特别是“拉嗓子”中) 外, 也与侗族语言特点、歌词结构、人文自然环境及歌曲思想内容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宗福, 吴定邦, 张明江.侗歌教学演唱选曲一百首.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1.

[2]贵州省文联.侗族大歌——贵州民间音乐集刊.贵州人民出版社, 1958.

[3]赵德义.侗族民歌的调式与多声部研究[J].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2003:267-286.

[4]袁燕妮.侗族民间合唱的多声音乐手法[J].音乐研究, 1980, 4.

[5]董团, 吴定邦.侗族大歌复调研究[J].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 2003:287-301.

[6]刘式昕.侗族多声部民歌和声体系化的设想[J].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 2003:302-314.

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篇6

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带, 关于侗族大歌的旋律和演唱艺术, 在侗族歌谣艺术中级别是最高的, 侗族大歌的特点是由多声部曲调所组合的, 被世界称为是民歌艺术之珍品的称号, 故在侗族民间统称为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艺术, 在侗族地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侗族人们每天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耕田而食的生活方式, 一代一代生活在这封闭山区, 由于该地段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山区, 外界的文化娱乐活动很难进入该地区, 但是侗族人民们却自己编制的歌曲作为娱乐活动。一边干农活一边唱歌, 一边砍柴一边唱歌, 一边刺绣一边唱歌, 侗族人们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 由于长时间的唱歌, 自然而然的摸索出一种语感, 人们结合当地的自然景物为美去领悟, 自由编制成歌曲。侗族人编制的歌曲都是优美和声的音乐, 原因是把心灵和大自然的美相融合在一起。侗族大歌是1986年, 由贵州省组织的中国侗歌合唱团出访法国, 在这次合唱团中, 侗族大歌以自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巴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此巴黎人对侗族大歌更加是赞美欣赏。侗族大歌在法国的成功演出, 让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该学校为了传承与保护侗族大歌, 目的是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 经过几次的考察和筹备工作之后, 侗族大歌班终于在1988年在艺术学院成立。该校的办学宗旨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坏人保护。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 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侗族大歌引进课堂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承和保护。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了解到大部分民间的自然传承方式在逐渐地消失、失传, 这样导致民间音乐慢慢的在当代人的心里被取代。通过把侗族大歌引进课堂的教学方式来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是颇有意义的。为了大力宣传与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 学校组织学生们成为一个小歌队, 参加各种演出, 学校办侗歌班的实践目的, 就是宣传和保护侗族大歌。侗族人通过唱侗族大歌把自己的辛酸与快乐表达出来。当然侗族大歌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 要想了解和研究侗族大歌, 只有在对侗族人民以及对侗族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 才能真正地了解侗族大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 西部大发展必然会对西部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提倡保护和传承西部民族文化是非常最重要的。这足以证明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的丧失、解体和消亡, 是由于民族文化生态的改变所导致的。做好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的准备工作对西部民族文化起到主导作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和民族歌曲, 民族与民族之间都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民间传承文化, 它不仅既能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 还能增强其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爱和自信。侗族大歌的特点是旋律抒情流畅,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侗族大歌不仅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启迪人们的智慧, 而且还能振奋人们的精神和鼓舞人们的创造热情。由于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如传统音乐, 我们要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 如果我们将“保护”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保留的观念在现在的快速发展的社会是行不通的, 同时也是不可行和不可取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要跟上社会的步伐, 跟社会保持一致的观念和态度。才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起到传承和保护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的接纳少数民族文化在逐渐发展更新的客观事实。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少数民族音乐所经历的历史文化, 和在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影响, 比如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此, 做好保存和发展的工作就是“保护”工作。

(一) 、措施之一:依托开放的传统节日

关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应该做的保护措施是首先号召政府部门和相关文化部门大力对侗族大歌活动的一些传统节日进行宣传 (如农历二月二的“赶春社”、三月三的“采桑节”、“吃姊妹饭”、六月六的“祈丰斗牛”、七月十二的“赶歌坪”等) 场所, 以保证当地的民俗活动正常演出和举行。其次为了更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侗族大歌, 号召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多媒体技术来对侗族大歌的宣传,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关于侗族大歌, 当然学者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表现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 不断的编写关于侗族大歌的简谱、同时为了世界各地的人都对侗族大歌有所了解和认识, 学者们编制出汉侗对照专集来宣传侗族大歌。再次为了广大的宣传和保护侗族大歌, 举办各种广泛的交流会议, 目的是让侗族地区的人们有个相互交流的机会, 同样也促进其他民族交流和发展。国家政府部门举办交流会议目的是让世界人士对侗族大歌的演唱、传播, 彼此相互认识和了解, 经过长时期的交流会, 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由陌生到熟悉, 从而感情逐渐递增, 双方为了共同发展的, 协商一致的意见。由政府出资或者是村民们协商, 为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 在侗族地区开设侗族大歌班, 方式是以培养侗族大歌歌手为主的“侗歌班”, 由“歌师” (这里的歌师在侗族地区是侗族的德高望重的老人) 教唱, 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为了不让侗族大歌失传, 培养一批优秀的侗族专业演唱人员。不仅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运用所学的专业技巧, 不断的创作和编创出更多更好的侗族大歌, 让世界各地的人员欣赏和学习。为了不让侗族大歌失传, 我们可以将侗族大歌的内容纳入学校课堂教学, 把侗族大歌引入学校课堂教学, 不仅可以提高侗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 还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 由于电视网络, 新闻媒体的影响, 导致人们都想去世界各地旅游观光, 当然贵州是少数民族资源居多地带, 不少游客们对多彩贵州充满好奇之心, 我们可以通过旅游资源开放, 利用旅游这一资源, 大力宣传侗族大歌, 在侗族地区利用当地的民族风情, 举办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在侗族地区开展一系列的民族活动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地区的民族文化, 我们应该号召政府部门以及文化部门的力量, 大力宣传和弘扬保护侗族大歌。

(二) 、措施之二——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

通过调查访谈, 了解到在侗族地区关于他们的侗族大歌的传承途径, 一般都是以家庭传承, 师徒传承, 群体传承等途径。本论文首先从师徒传承讲起, 师徒传承是通过跟师傅一起学侗族大歌, 唱侗族大歌等活动, 这里的师傅的年龄大概是60-70岁之间,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歌, 在侗族地区这些师傅们都是德高望重的人, 受到村民的尊重和爱戴。选择这些师傅作为侗族大歌的歌师, 是因为这些人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礼仪习俗、伦理道德都是非常熟悉, 知道该怎么做才不会违背伦理道德。这样的师徒传承方式主要是由歌师代教歌曲。其次是家庭传承, 这里的家庭传承方式是指由父母传承给子女。在侗族地区有一首儿歌:“鞭打木马快快走, 滚得一身灰扑扑, 我们还小当哭匠, 长大要当好歌手。”从这首儿歌中可以了解到侗族地区的大人们在他们的孩子们开始说话起就教他们学唱歌。通过调查, 访谈得知大部分家庭都不在教孩子们学唱侗族, 原因是为了生存, 不少父母外出务工谋生, 把孩子们留在家中, 由于经济的快发发展, 父母教子女学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逐渐失传, 这足以说明侗族地区的孩子们的启老师就是他们的爷爷奶奶长辈们, 由于父母亲长期在外, 让侗族孩子从小学唱歌的习惯逐渐减少, 当然也影响孩子们学唱歌的氛围, 导致父母传承给子女的方式慢慢的失传。最后我们来谈谈侗族大歌的传承途径的最后一种方式是群体传承方式, 在侗族地区的各种节日活动, 通过在侗族人的演唱、伴奏和人们欣赏的情况下。群体传承方式是一种没有固定夫人, 明显的教学关系, 不确定专门学习时间的长与短, 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 是长辈们将传统的民间音乐传承给下一代的方式, 故称为是群体传承方式。

(三) 、措施之三:侗族大歌走进旅游基地

利用当地的民族风情, 展现出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让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游览。我们把侗族大歌纳入旅游开发, 不仅可以促进侗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繁荣, 还能让世界各地的人对侗族大歌的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历史名胜古迹和自然的民族民俗风情也在逐渐的拓展。把带有浓郁侗家风情的侗族大歌带进旅游资源开发, 这无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悦耳动听的侗族大歌不仅让游客大开眼界、还让游客们大饱耳福。由于生活在这样的人才激励竞争的社会里, 一部分都市人为了躲避激烈的竞争压力, 渴望到民俗风情基地去旅游观光, 在侗族地区聆听悦耳动听的侗族大歌, 让那些时刻紧张的都市人的心情得到缓解和放松以及休养生息。把侗族大歌纳入到旅游基地开发, 可以促进侗族民俗文化, 还能带动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 为了促进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在侗族地区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年们自愿会家乡参加文艺演出。

(四) 、措施之四:侗族大歌进入课堂教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不断侵入侗族地区, 这不仅在生活上和思想观念上影响着侗族人民。大量侗族青年外出务工, 导致侗族地区歌队解散, 主要是媒体网络的影响, 让侗族大歌的自然传承逐渐失传, 提倡把侗族大歌代入课堂教学目的是为了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 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侗族大歌代入课堂教学, 学校应该做好以下这些准备, 招聘一些不仅要精通侗语, 还要受过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音乐教师, 如果能拥有比较好的侗族乐音基础和热爱民族音乐的工作者占优势。同时还要注重在学校中随时关注喜欢侗族大歌的学生们进行专业训练, 这样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 很快就有一大批优秀的侗族乐音教师, 故侗族大歌的教学工作也就会“得心应手, 水到渠成”的说法。这样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起到很大作用。

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起到的双重作用, 不仅能提高侗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还能促进侗族人的精神文明。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反思

关于侗族大歌的美妙歌声已经被世界音乐知名人士的肯定和赞同, 由于美妙的侗族大歌让全世界的人都想聆听这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 这美妙动听的侗族大歌让我们感觉到轻松自在, 听过侗族大歌的人都会感叹它美妙动听的歌声, 人们听着侗族歌谣感觉自己就是生长在侗族地区, 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的生活, 侗族歌谣让人们震撼, 让世界的人都想站在高山上高歌。在侗族地区却有着如此美妙歌谣!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时代的变化, 外来人口, 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侗族地区。侗族居民们的经济跟不上时代的变迁, 部分侗族居民不仅在生活上发生变化, 在思想观念上也随着发生变化。大部分侗族居民为了谋生, 都外出务工, 这样就导致侗族地区的村民们歌队逐渐解散, 以及网络和多媒体的现代化传媒工具的普及化, 导致侗族大歌自然传承逐渐歌失传, 以前的口传心授, 师徒传承的方式也逐渐消失, 这样让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危险状态中。为了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将侗族大歌引进当地的传统节假日中和建立传承保护机制以及利用当地的旅游基地和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的方式, 经过以上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与方式。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就得到好的发展。总之, 就算侗族大歌的自然传承方式受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 只要我们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这样关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据调查, 为了弘扬侗族歌谣,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创办侗族大歌班, 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的措施与实践, 这样把侗族大歌代入课题教学确实是传承与保护侗族大歌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摘要:从侗族大歌的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可以看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自然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提高、从而导致社会习俗以及民族习俗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里, 把侗族大歌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 目的是传承与保护侗族大歌。如何做到传承与保护好侗族大歌, 是本论文的关键点, 在此对于侗族大歌的传统与保护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传承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

[2]、杜方芬.从把侗歌引入课堂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J].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2006第3期.

[3]、贵州文联.侗族大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58.

[4]、侗族文学史编写组.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侗族大歌论文 篇7

2005年开展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开创了我省文化产业的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运营, 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文化品牌。“多彩贵州”使我省优秀而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走近了现代人的生活。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有着天籁之音美称的原生态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

侗族是我省世居的17个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居住在我省黔东南州和湖南西部一带, 所居地方自然景观秀美, 受人为破坏较小, 无论居山还是伴水, 侗族人民均开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 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侗族人不管男女老少人人皆爱唱歌,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亦得到自然的恩赐, 他们不经专业的培训却都有一副好嗓子, 唱歌成为侗族人民劳动之外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 “饭养身, 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 也就是说, 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可以三天不吃饭, 但不可一日不唱歌”, 可见这是一个对音乐极度喜爱的民族。侗族大歌是在侗族地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 是侗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和艺术瑰宝, 是侗族历史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侗歌讲究押韵, 曲调优美,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 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一段, 若干段组成一首, 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 称为序歌, 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 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 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歌曲演唱以“众低独高”为特点, 演唱方式以复调多声部为主, 要由三人以上的歌队方可演唱, 演唱者越多效果越好。

侗族大歌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 (亦称为南部侗族) , 其中心区域在贵州省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含今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及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侗族大歌以自然之音为主, 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 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 也是大歌产生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

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 然而, 作为一个同宗同源的群体, 他们的文化根基是相同的。有共同的神话传说, 尽管在不同地区这些传说会在情节细节上有所差异;有共同的图腾崇拜, 尽管在不同地区这些图腾符号出现的形式会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

[1]刘锋《苗族服饰交鱼纹图案象征意义剖析》《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年9月第3期

[2]摘自“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onews.

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 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 (组) ”、“枚 (首) ”、“僧 (段) ”、“角 (句) ”来构成。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 (独唱) 与众唱相结合, 它与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众人齐唱开头或是一人独唱开头, 随后加入合声, 合声因不同声部的演唱者的演绎而呈现出空灵婉转的呤听效果。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 高声部是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 声音大;高声部由1个或2、3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 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 唱高声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变体, 它虽源出低声部, 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 而形成了主旋律。

大歌的魅力在于合声, 合声所创造的场面感和立体感是最吸引听者的地方, 加入的合声不仅没有压低独唱者的演唱反而为其营造了极其丰富的背景音乐, 合声在加入齐唱后转入长调, 低于独唱者的声部, 独唱者的演唱在合声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和丰满, 听者如临空山幽谷, 只听见泉涌蝉鸣, 心境亦随之开朗。说侗族大歌能“洗心”也不是夸张之辞。

虽然侗族地方时而听到优美的歌声, 但是要听到规模宏大, 婉转悠扬的大歌还是得赶上一些特殊时间和场合。侗族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 除平时训练外, 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同时对歌也成为侗乡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在村与村, 寨与寨举行对歌比赛活动时亦是男女青年挑选意中人的时候。以对歌形式相识恋爱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婚姻结合的一种媒介, 在以歌出名的侗族人中这种形式更加突出。那时, 男女青年们在对歌之余不断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对方, 彼此含情脉脉, 他们常常通过唱大歌的这种形式初识相恋, 直至结下良缘。每逢这种大规模的歌会举行时, 十村八寨的歌队会聚一堂, 尽展歌喉, 侗乡立刻变为歌的海洋。

二、优良传统探寻大歌

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艺的产生、发展、

[3]杨鹊国《鱼·盘瓠·枫木—蝴蝶――苗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三题》《贵州社会科学》一九九三年第三期

作者介绍:

梁练方, (1983―) , 男, 美术学专业硕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 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美术理论。

演变和消亡。民间的社会文化就是民俗文化, 民间文艺就存在于民俗文化环境之中。传统对民间文艺的影响深刻而又广泛, 传统的力量深植于这个民族所有成员的内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 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本质是分不开的。侗族大歌被国内外音乐界称为天籁之音, 认为这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而谱出的最动听的乐章, 歌曲的曲调和内容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审美内涵, 经发掘推广后迅速成为我省最具代表性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之一, 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吸引了众多的听众和研究者。侗族大歌的产生同侗族人民侗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深刻印证了我国古老的生存哲学和传统美学精神。人力和自然力以共存的姿态并行且多数时候人力服从自然力, 不以压倒和征服自然为己任, 和谐共生, 共享上天创造的生存环境是侗族人追求的生存境界。爱好和平、团结是为侗族的民族特征, 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 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 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 用直觉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意义, 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生活的这一片土地的执著、热爱和追求, 对自然的敬畏。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民族气质和精神就是侗族大歌产生的良好土壤。这充分体现了是原生态文化带给人们的审美情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 原生态文化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在今天大行其道, 市场前景看好, 像侗族大歌这样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一经推广便为世人所热捧, 究其原因, 除了大歌本身的艺术吸引力外, 现代人的审美趋向所指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原生态文化的追捧不仅反映了生活在发达的现代文明中的人们的一种审美追求, 更是现代人从内心深处生发的一种对自然的智性回归。这样的追求让人们至少知道了在包围我们的千篇一律的主流商业流行文化之外还有另一种可以慰藉心灵为文化, 它来自穷乡僻壤、山野沟壑, 和流行文化的浮躁、易逝行成鲜明的对比。这或许是解决现代工业文明所主导的大众流行文化所带来的种种快速、机械式、疲倦感等不良影响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与多彩贵州风并行

新中国成立之前, 因侗族无文字, 长期以来只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 世代相承, 鲜为人知。1959年10月,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 贵州省文化局组织了一个由百名侗族民间歌手组成的合唱团, 进京参加庆典活动, 在首都舞台上展现了丰富多彩、极富特色的侗族大歌。各种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可谓是当时介绍宣传、推广传播侗族大歌的创举, 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动作, 它对继承发展侗族大歌乃至整个民间艺术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为不让侗族大歌这朵艳丽的民族文化之花受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餐式、机械式复制伤害和同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 贵州省展开了一系列的推广和保护侗族行动。以推广助保护, 以保护促推广, 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为我省推广和保护其他民族民间文化做了很好的示范。 (一) 集中优势力量, 以较大的规模和形式, 高水平地向世人展示了侗族大歌的艺术风采和魅力, 让侗族大歌走出大山, 为日后登上国际舞台闯出了一条新路。2005年开展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第一次大规模, 系统化地展示了我省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 侗族大歌作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让观众和听众真正领略到了原生态文化的魅力, 原生态民族唱法也在那时为人们所熟知。随后在我省精心打造的原生态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中, 侗族大歌再次亮相, 配合优美的舞台置景和集中宣传、广泛巡演的形式让更多的国内外观众领略其风采, 倾听这来自贵州大山深处未受污染的天然纯净之声, 博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2006年, 侗族大歌代表我省参加了CCTV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来自黔东南大山深处的“蝉之歌”组合以她们甜美的歌喉、精湛的演技以及侗族大歌优美的旋律, 和谐的和声征服了评委, 荣获了“原生态唱法”第二名的好成绩, 使全国更多的观众进一步了解贵州, 了解黔东南, 了解侗族大歌。 (二) 拓展了侗族大歌表现的思想生活内容, 使之贴近现实, 反映新时代、新生活, 抒发人们新的思想感情。根据侗族大歌亲近自然, 亲近生活的特点, 我省的民族民间音乐工作者在推广侗族大歌时进行了精心的编排, 让侗族大歌与时俱进, 歌唱现在多彩的生活, 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三) 出台多项举措, 促进侗族大歌艺术形式的变革与发展, 使之更富于表现力, 达到更高层次。新时期的侗族大歌演唱打破了男女的性别差异, 使侗族大歌由同声转变为混声合唱, 音色更加优美, 音域理加宽广, 层次大感也更强。另外, 现在的大歌演唱突破了小群体合唱而大力发展大群体的混声合唱, 带给听者强大的震撼力, 也为演绎大型作品, 适应大型场合提供了先决条件。侗族大歌被称为多声部合唱, 而以前的演唱由于规模较小, 多为二声部演唱。经过我省民族民间音乐工作者多次改进和发展, 现在的侗族大歌已由二声部的支声复调式结构发展为三声部或更多声部的合唱, 达到了真正的多声部混声合唱的意义。现在侗族大歌的演唱也由单一地方特色音调发展为更加丰富的综合侗族地方特色曲调的演唱, 走出了小框架的束缚。知名度的提高加深了人民了解侗族大歌的热情, 参与演唱的人剧增, 各种层次级别的赛歌会在侗族地方火热开展, 不仅让侗乡人民加深了感情, 也让大家有了更多切磋演唱技巧, 更新歌曲内容的机会, 同时这些歌会也吸引了众多外来的旅游观光和研究者为侗族地方的经济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 (四) 我省实施了杰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认定和培养工作。在侗族地方建立了侗族大歌培养基地和全县侗族大歌培训基地。对现有的歌师进行认定, 对他们的艺术技艺进行专门的研究, 出台了这方面的研究著作, 为侗族大歌的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另外, 有关部门还在侗族地方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歌手送到专业音乐学校进修学习, 为今后传承这门特色民族音乐培养接班人。

侗族大歌论文 篇8

关键词:文化生态,侗族大歌,歌唱,歌词

侗族音乐有1000多年的历史, 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嬗变都和其所处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它是侗族人民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也是表达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侗族大歌的歌唱形式独具技巧, 唱词中包含各种内容, 歌声优美动听, 耐人寻味, 体现出丰富的文化生态。

一、侗族大歌的歌唱艺术

侗族大歌的歌唱技巧源自其生产生活的文化生态场域,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深深地影响着它, 大歌的演唱技巧在其生态中自然形成、发展。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 呼吸

侗族大歌的呼吸方式被称为“链式呼吸”, 即一种轮流换气方法。由于在侗族大歌的多声部中, 常出现长达数十拍的一个虚词的演唱, 为保证音乐延绵不断, 给予唱主调的人更好的衬托, 形成遥相辉映的动人旋律, 所以歌手们就要非常默契地运用链式呼吸的方法进行轮流的换气, 以保持低音的连续性, 如侗族大歌《嘎年》。

(二) 颤音

侗族大歌中的颤音叫舌尖颤音, 即是靠舌尖的灵活运用完成。这种颤音主要运用在女生大歌中, 用它来模仿蝉虫的鸣叫声, 类似于口技, 运用气息适度对声带进行冲击, 舌头在口咽腔中非常快速地上下颤动, 声音位置向前靠近舌尖。由于此技巧的难度高, 只有少数歌者才能胜任自如。在女生大歌《嘎仑》中, 歌头通过舌尖的灵活运动发出朗朗的蝉鸣声, 和低声部一直持续在“6”音上的演唱形成蝉虫独鸣和群鸣的声音, 动静结合、此起彼伏, 将夏日侗乡那千蝉和鸣的景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三) 共鸣

侗族大歌中的共鸣技巧是为了能逼真体现生活中鸟虫河流等自然之声而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和美声、民族唱法中的共鸣技巧不同, 它是由鼻腔结合收紧的下腭达到特殊效果的共鸣技巧, 这样共鸣音响听上去不很流畅, 但却能将蜜蜂采蜜、蝉虫鸣叫等景象逼真地表现出来。在女生大歌《嘎花》中歌者运用特殊共鸣将蜜蜂欢快采集花粉的繁忙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令听者犹如身临其境, 仿似闻见花香, 听见蜂鸣。

(四) 微升微降

在侗族大歌中, 音程的微升微降是歌唱中的即兴技巧, 也是其重要的音乐特征。其音律并非严格对应西方音乐的十二平均律, 在他们歌唱的概念中没有一板一眼的理论, 有的则是时刻对其文化生态的直接感受, 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感受有所不同, 这些变量和不确定性都体现在他们的音乐中, 音乐中的微升微降音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 同样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即低音区将音微升, 高音区将音微降的原则, 但要运用好这一技巧需要长期刻苦的训练方能熟能生巧, 应用自如。

二、侗族大歌的歌词艺术

侗族大歌歌词中包涵了祖训、传说、恋爱、丧葬、祭祀等, 现根据大歌中所唱的内容, 将其归类如下:

(一) 仿生歌

侗族人民热爱大自然, 仿生性的歌曲是大歌中比较特别的一类, 这类歌曲大歌词最为简单, 往往只有几句穿插其中, 其余的都是模仿自然生物的声音, 如蝉鸣、鸟叫、河流等的象声字。以《禅鸣歌》为例, 其歌词为:“ (岁当干赛久, 啊哈呃嘿……呃嘿……久啊……呃嘿久……哈呃嗯克呃……呃呀呃……嗯克呃呀呃……呀赛呀咧久啊) , 五月初五听只朗雷唤, (呃朗啊朗啊……嫩……嫩……嗯呃克呃衣呃克呃呀久) , 到了五月蝉儿放声把歌吟) , (哼嘿呃……呃呀呃……衣嗯克……呃呀久) , 蝉儿歌唱声音高又高。”歌词重点是运用众多的模拟象声字去最为直接地展现蝉儿群鸣的生态景象。

(二) 叙事歌

叙事歌顾名思义即通过唱大歌的形式讲述故事, 内容有传说、祖训等, 通过唱故事, 教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大歌《英台之歌》就是汉族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传到侗族地区后, 侗族艺人将其改编而成的, 歌中唱道:“到这里, 有她英台说道:学堂读书不跟人争吵, 个人做好一起听先生, 孔子像前谁敢闹, 进了学堂我们自己会展劲。”

(三) 情歌

适婚年纪的侗族男女们用他 (她) 们动听的歌喉将情感相互传递, 诗意而浪漫。大歌《真想你》如是唱:“安安静静咋唱支歌叙说俩我相爱给友听, 单身独汉赶不上伴, 怎得你情侣做那秧共田, 早晨从家去坡备办饭菜上桌, 心里想吃咽不下喉, 悄悄拿去收, 心中忧愁屋里屋外, 我因为姣迷方向”, 此曲将男子对心中爱慕之女子的相思之苦描绘得情真意切。

(四) 礼俗歌

侗族是个好客的民族, 在侗寨, 客人来客人走都要以歌相送, 此类歌曲众多, 如迎客的《进堂歌》中唱道:“今天客来翻山岭, 翻山越岭穿过大竹林, 穿过竹林你们到这里, 来到这里随便你们跟咱住几旬, 住几旬”;另如《请客进》中唱道:“请客进, 请客快进来, 请客进来歇一宿, 若客愿意, 晚上把歌对, 把歌对”, 这些大歌语言质朴, 情感真挚, 除此之外, 送客也有送客的歌, 以及祭祀等也是礼俗歌的范畴。

侗族大歌与贵州旅游经济发展探讨 篇9

关键词:侗族大歌;贵州旅游;经济发展

侗族是中国古百越民族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在于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口承文化,并在2008年成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民族旅游热的持续升温,侗族大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在侗族大歌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给侗族大歌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侗族大歌与贵州旅游经济相互促进的关系

1.侗族大歌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即歌;“老”含有大、长及古老之意。它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是侗族民间世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流传下来的,具有自己独特完整的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原生性的民间合唱音乐。由于各专家学者对侗族大歌音乐艺术价值的挖掘及大歌队频繁走出侗乡进行精彩演出,“侗族大歌”这个深闺少女得以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与世人见面,以至远渡重洋,应邀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精彩的表演给西方世界留下深刻印象,打破了西方音乐界关于中国无复调音乐的说法,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1]2009年,经过专家学者们以及政府各部门的努力,侗族大歌得以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使得侗族大歌这朵深藏在大山里的艺术奇葩名扬海内外。侗族大歌作为民族文化当中的精品,其崇高的艺术价值及享誉海内外的名声日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探索孕育这一民族奇葩的神奇土壤,由此大大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贵州旅游业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第一,为侗族大歌提供生存“土壤”。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现代的经济生活条件,改变着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土壤遭到了破坏。侗族大歌作为民族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其传承与保护的工作受到多方关注,已日渐提上日程。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侗族大歌而言是为其提供了更多生存“空间”和“土壤”。

第二,激发群众的保护意识。旅游业的发展给侗族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居民生活普遍提高,这使得他们更有动力去主动保护大歌。同时,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进程当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深入挖掘和研究,其地位也大大得到提升,这使得侗族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重新审视其所生活的村寨和所处的文化环境,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及对本民族传統文化的自豪感,从而自觉自愿地去传承本民族文化,使得传承主体得以延续下去,缓解了侗族大歌面临传承断代的困境。

二、侗族大歌在贵州旅游业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贵州民族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与同样地处云贵高原上旅游大省云南相比,其旅游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侗族大歌在同时受到现代文明及贵州旅游业发展程度二者的影响,其发展也面临困境。

1.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侗族聚居在黔东南地区,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已建有一些旅游服务设施,但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首先是交通问题,交通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侗族一般聚居在地理环境较为封闭的大山里,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交通路线的建设无疑增加了难度,所以其建设的速度便相当缓慢。没有便捷安全的交通,大多游客面对神秘古朴的侗文化只能望洋兴叹。其次是住宿接待条件,除城里有一些室内设施和环境较好的酒店、宾馆以外,民族村寨的住宿接待条件有限,有些室内设施过于简陋,游客们只能对其望而却步。最后是卫生设施简陋,如大多数景区厕所档次都很低,景区的脏、乱、差现象更是随处可见。

2.宣传力度不够

侗族鼓楼、风雨桥、大歌是侗族文化的三张名片,也是侗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活招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歌通过海内外各地演出,增加了知名度,从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形象立意不高,定位不准,内容单一,主题不明,缺乏文化内涵,宣传的吸引力不强,导致侗族大歌除民族文化爱好者以外,就鲜为人知了。

3.过于舞台化的表演形式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介的触角伸向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往农闲时侗家人所欢唱的侗族大歌现已被大众媒介所替代。游客去到侗族旅游地,已经无法再看到侗族人在田间、或是在鼓楼欢唱最原始、最自然的侗族大歌的场面,能看到的仅仅是一出出被精心加工后搬上舞台的表演。这种艺术化的表演脱离了侗家人的日常生活,使得侗族大歌失去了其“本真性”,陷入了形式化无内涵的境地。

4.侗族大歌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到破坏

侗族大歌的音乐元素是来源于优美清丽的大自然,侗族大歌是形成是基于自然环境的,离开了自然,就无法产生出侗族大歌这种天籁神韵。如今,旅游业的发展,让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也流露出一股现代气息,旅游设施的建设及外来游客们的种种行为使得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给侗族大歌发展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三、思考与建议

1.宣传模式的转变

在大众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与网络成为现代人最常接触的两个媒介,这二者自然也成为商家宣传手段的首选。侗族大歌在民族旅游开发之前一直处于鲜为人知的境况,如今在贵州侗族地区旅游业转型之际,应反思以往传统的宣传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全方位宣传侗族风情、鼓楼、风雨桥、大歌,打造侗族文化品牌。除打广告和拍摄单纯的民族风光片以外,可以旅游为主题,编写有吸引力的剧本,拍成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将这些侗族文化精品融入影视作品当中,结合当地优美的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给大众呈现一个令人向往的人间桃源,从而激起人们前往旅行的欲望。

2.深度开发民族节庆旅游

侗族聚居地黔东南地区素有“歌舞海洋、百节之乡”的美誉,被成为“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其节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台江姊妹节、有世界上独木龙舟发祥地——赛龙舟,还有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萨玛节、祭牛节、吃新节等丰富多样的民族节日,丰富的民族节庆为节庆旅游开发提供了天然的优势。[2]近年来,黔东南地区的节庆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成效背后还是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投入资金不够、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开发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当地民众、政府及旅游开发单位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深度开发当地节庆旅游,为侗族大歌提供更多表演机会,以至于其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3.开发生态体验旅游

贵州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其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各民族原生文化异彩纷呈,种类繁多。其中黔东南州就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人类最古老的歌谣”、“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世界苗侗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推荐为全球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圣地之一,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将其确定为世界十八大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3]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观光型景区并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以体验、度假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才能够真正为景区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打造特色主题,让当地旅游避免出现淡季,让游客在农忙季节可以参与到农耕当中,在农闲季节时参与到当地居民的娱乐生活,开设侗族大歌学习体验班,歌师教授简单易学的大歌,寓教于乐,让游客获得别样体验,同时间接对侗族大歌起到传承及宣传作用。

结语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又因为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这就要求人们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开展民族旅游是一个切实可行,两全其美的路径,在为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可喜的一点是让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是侗族人创造的音乐神话,凝聚了侗族千百年的历史经验与智慧,其崇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为贵州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如此,侗族大歌的傳承保护问题和贵州旅游业的转型问题现已成为二者相结合发展的瓶颈,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突破这个瓶颈,让二者能够相互促进,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承祖.从侗族大歌震惊巴黎观众谈起[J].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通讯,1988,(1).

侗族大歌论文 篇10

关键词:婚恋,侗族大歌

几千年来的民族传统,婚姻自由是美好的,在增冲村侗寨里,还存在了一个侗族男女青年婚姻自主的最大的障碍,也是每位男女青年必须面对的,那就是“姑表婚”。

一、侗族的“姑表婚”

一般来说,古代侗族社会盛行“姑舅表亲”和父母包办婚姻,即姑妈的女儿注定要当舅舅的媳妇,舅舅的儿子注定是姑妈的女婿。若是女方在长大成人之后,另有所喜,不肯当舅舅家表哥的媳妇,则必须要征得舅舅家的同意并付给舅舅家一定的“退婚钱”,如若舅舅家执意不肯或者故意刁难,索取过多的“退婚钱”,但是女方又出不起这个钱,这时只能采取逃婚的方式,逃出这个逼婚的侗寨,在旧时代,“逃婚”的事情时常发生,虽然逃婚者的结局多半是悲惨的,但是侗族男女青年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争取婚姻自己,也逼不得已的选择“逃婚”……。“逃婚歌”中所反映的就是侗族男女青年,反对这种婚姻包办和他们对自己爱情忠贞不渝的真实写照。相反,若是舅舅家的表哥长大成人之后,不愿意与姑妈家的表妹结为伴侣,那就简单的多,只要请个年长的老人家去姑妈家传个话,表示这门亲事“我愿放手”,这一对表哥表妹的婚姻的“姑表婚”约束就意味着解除了,从此,男女双方的婚姻各不相干。在这里,也充分显示出了,在“姑表婚”中,男女双方的不平等,尤其是对女性的不平等。因此,姑表婚当中“养女还舅”这一规矩,在旧时代成为了侗家男女最大的障碍。

(一)“姑表婚”的形成

那么,为什么会有“姑表婚”呢?“姑表婚”的形成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的。在侗族古代社会,同姓的不通婚,男婚女嫁必须要去到远方,即为“三十天远、四十天长”的地方,并与外姓缔结婚姻关系。姓氏是氏族的标志,和异性通婚,也就意味着和另外一个氏族通婚了。[1]在古代生产力条件低下,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根源,如果某个姓氏生了一个姑娘,这就意味着该姓氏减少了一个劳动力,因此,为了补偿氏族减少的劳动力,则嫁出的这个姑娘生下的女儿之后,一定要将一个女儿嫁到舅舅家为媳妇。所以,形成了以为“补偿”劳动力为基础的爱情婚姻,这种婚姻自然是没有任何爱情基础的,自然而然成了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绊脚石。到目前为止,这种“姑表婚”的习俗,在侗族婚恋大歌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当男女双方在对歌时,经常出现“你有了丈夫、你有了妻子(或者你有了情人、你已经成双)之类的歌词。歌中的“丈夫”或者“妻子”,就是上述所提到的“姑表婚”所形成的那种称呼。但是,男女双方一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了“丈夫”或者“妻子”。

侗族男女双方为了获得自由的爱情婚姻,争取婚姻自由,必然要反对“姑表婚”的旧俗,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双方商定,共同拆掉这不合理的婚姻。这就形成了侗族大歌中的“拆婚歌”。侗族大歌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必然反映社会生活。由于这种“姑表婚”的习俗,成为侗族男女双方最大的障碍,破坏了他们的爱情婚姻自由,必然会遭到青年人的反对。所以,争取婚姻自由的大歌就产生了,这声音就表达了他们向往爱情婚姻自由的共同愿望。

在增冲村还有一个习俗,一旦男女双方确定了亲事,农历正月初二这天,男方要挑不下十件礼物,由亲戚朋友和同伴的陪同下,来到姑娘家拜年,以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和谢意。这天,已是满身怨气的女方家的表兄弟,早就守候在门外,准备哄抢男方家准备的礼物,有意性的搞破坏,目的是让他们婚姻没有那么顺理成章,且抱有最后一丝希望。在这个问题上,经常会产生一些不愉快,于是,增冲村以寨老为首的老人家们,召集各方面力量进行商讨和协调此事。

(二)“姑表婚”的形式

在增冲村往往是经过协商,最后形成两个规定:规定一,青年男女都可以自由恋爱,即使是姑表亲戚关系;规定二,是将女方家表兄弟拦抢的有损和谐的行为摆到正规的桌面上,以“鼓楼抢鸡”的模式定下来,谁抢到鸡头,姑娘就归谁。这个仪式,一般定在农历正月初二正午时分,地点为寨子中间的鼓楼,临嫁姑娘在同伴好友的陪同下,用竹篓挑着公鸡和装有黑米饭的饭团,由女方的表兄弟和意中的情郎各自组成阵队进行“抢鸡头”。一边是姑娘的表兄弟这边,一边是未来的丈夫这一边,他们全然一副战士上阵的形象,规则是只能用嘴咬,而不能用手抓,他们把袖子挽的高高的,个个特别兴奋,鼓楼周围围满了人,目光全部集中在这两队身上,这时的场景,为了爱情,他们的虔诚,真的让我敬佩和感动……。

二、女性婚恋对侗族大歌的影响

经笔者走访调查,在增冲村流传着一句话:“女生不会唱大歌,就不能出嫁(没有出嫁的资格)”。增冲村的侗族大歌女歌班一般是7-10人组成,年龄不等,按照年龄来分:儿童歌队、少年歌队、青年歌队、壮年歌队、老年歌队等。“儿童歌队”年龄一般在8-12岁之间,是青年歌队的后备军,若是村寨有对歌的活动或者是需要童声大歌时,随时可以出场演出。“少年歌队”,年龄大约在13-16岁之间,是青年歌队的后备力量。“青年歌队”年龄大约在17-22岁之间,是村寨的主力军,若是村寨有对歌活动或者外出演出活动,他们当仁不让。“壮年歌队”由已婚男性组成,这个时候,女声歌队婚后便自然解散了。“老年歌队”一般是已经当了公婆的老年人组成的男、女声歌队,少数是青壮年时期保留下来的,多数是重新组合而成的。以演唱叙事大歌和多声部大歌为主,有时,也专门为少年歌队作示范和教学用。

当女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若是一支队伍有五人已经到了婚嫁年龄,这时父母、亲人都会张罗着为自己找亲事,若是五人当中,有一人已经敲定了婚事,另外四人也必须在她结婚之前敲定婚事,要不然就被认为是嫁不出去或者有问题。如若剩一个人,实在找不到称心的伴侣,也只能随便找一个,然后在春节前和同歌班的姐妹一起出嫁。出嫁头一天晚上,姐妹们再次相聚在鼓楼里面,不断的翻唱着她们唱过的侗歌,一首接一首,时而唱、时而抱头痛哭,因为,这是她们最后一次以侗歌班姐妹的相聚在鼓楼里面唱歌。一起回忆她们的学歌、练歌和演出的日子,难免心中会泛泛伤感。一直唱到通宵至黎明,直到鸡叫了三遍,才依依不舍的拥抱散去,准备出嫁。姐妹们一起在家人、亲人和同伴的陪同下,从鼓楼里面嫁出去。这样,青年班的女声大歌就解散了,这时的侗族大歌就会出现一个断层,然后,再慢慢的寻找新的队员加入,组成新的女声大歌班。

三、建议与对策

前面所提到的,到了“壮年歌队”女生便解散了,也是当地增冲村侗族女声大歌队的一个规律。要在女性婚恋前,补充女声大歌班的人员,可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起,经当地政府的支持,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这样即使因为女性婚恋出嫁,也会因工作的需要,而不至于会影响歌唱。以此不断唱响侗族大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恋活动已经升华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课堂做起,侗族大歌走进课堂,需积极实施,从教育中不断传授艺术,老带新、大带小,真正做到人人会唱侗歌。自从爱情降临人间,便与人类社会同存共济,与社会一起历尽铅华。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的《郑风》、《卫风》、《陈风》等篇章中恋爱题材就已经比比皆是。侗家男女在择偶、婚姻生活中大量地运用民歌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由于侗族大歌属于侗族民歌母系统的支系统,其中丰富的情爱内容,自不言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合理编排下一篇:现代化武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