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用6篇)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篇1
摘要:近年来, 黔东南州的经济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逐步加强, 旅游业快速崛起, 人民生活和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但是黔东南州目前仍是贵州省贫困面最大和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本文分析了黔东南州目前农村贫困现状及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当地情况探索了促进黔东南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扶贫
一、黔东南州农村贫困现状
贵州省目前仍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2011年年末贵州仍有贫困人口1149万人, 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4%, 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目前贵州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 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46个县中,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6个, 占全省少数民族县的78.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邻湖南, 南接广西, 西、北分别与黔南州和遵义市相邻。由于历史及现实等多种原因, 黔东南州目前仍是贵州省贫困面最大和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也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黔东南州16个县市中有14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全国592个, 贵州50个) , 占全州总县市的87.5%, 占全省总量的28%;在全州206个乡镇中, 有155个乡镇属于全国贫困乡镇, 占总乡镇数的75.2%, 有一类贫困乡镇12个, 二类贫困乡镇95个, 三类贫困乡镇48个;全州3598个村, 有2077年村属于贫困村, 占全州总村数的58.5%, 有一类贫困村751个, 二类贫困村1189个, 三类贫困村137个。2009—2011年全州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4%, 贫困人口总数在这三年间年居各地州第一位。2009—2011年贫困人口发生率, 贵州省为全国最高省份, 黔东南州则在贵州各地州市为最高 (42.1%) ,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3.4%) 8.7个百分点, 并且高于同期贵州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平均水平 (40.6%) , 属全省各地州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县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
黔东南州贫困人口分布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目前黔东南州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地域主要集中在边远落后的月亮山、雷公山等苗岭山区及革命老区。这些地区土地贫瘠, 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恶劣, 基础设施不完善,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贫困农户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弱, 因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或遇突发事件致贫或返贫问题较为严重。
二、黔东南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1、扶贫开发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是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目前黔东南州贫困人口总量大, 且贫困程度深, 2011年年底, 黔东南州仍有贫困人口总数167.29万人, 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4.56%。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有所增加, 但与全省、全国水平相比, 差距甚远。黔东南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2011年在全省九个地州 (市) 的排名除2011年居第八位外, 2007—2010年均处于最后一位。并且目前剩余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些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 特别是农作物工程性缺水和乡村道路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扶贫工作难度大, 成本高。
2、民族问题与贫困问题交织在一起是黔东南州扶贫开发面临的特殊问题
在黔东南州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 2011年年末总人口458.18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348.19万人, 占总人口的75.95%, 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59%, 侗族占总人口的22.05%, 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黔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贵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是贵州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但是全州与其他区域发展差距不断加大, 贫困问题和民族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 是黔东南扶贫开发工作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凸显出扶贫开发在黔东南及贵州解决民生问题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扶贫资金投入不够是影响黔东南州农村扶贫效益的“瓶颈”问题
黔东南州总体上处于欠开发、欠发达状态, 州县两级财政十分困难, 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投入能力较弱, 农村扶贫开发的资金缺乏问题尤为突出。2010年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调研显示, 要使一个村的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 每村需投入350万元以上, 而贵州省在已经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中, 平均每村投入只能达50万元左右。到2010年年底黔东南州共完成820个村整村推进, 但由于大部分贫困县的财政都较为困难, 造成州、县无力安排财政配套资金用于扶贫开发, 已完成整村推进的村, 所取得的成效也不显著, 直接影响了扶贫效益。
4、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黔东南扶贫开发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黔东南全州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 50户以上的民族文化村寨3900多个, 有世界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 世界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 有2280多年历史的镇远历史文化名城, 有种类繁多的民族服饰, 独具特色的民族餐饮等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但是黔东南州农村贫困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 生态环境极易遭到破坏, 民族传统文化也呈加速流失趋势。因此, 在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资源是当前黔东南州农村扶贫开发中面临的特殊问题。
5、扶贫模式的创新是黔东南民族地区突出个性发展的关键问题
黔东南的贫困问题与其他地区既存在着共性, 又存在着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融合了其所处的区域特点及民族特点, 指导其经济的发展应该采取有别于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模式, 因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地域、资源、传统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促进黔东南的经济发展, 应在分析和了解制约州内各民族及各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前提下, 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对各类民族及民族地区县有针对性地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 促进民族地区县的经济快速发展, 探索出能突出民族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是黔东南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关键问题。
三、黔东南农村扶贫开发新途径、新方法探索
1、深化黔东南特色农业产业化扶贫效应
产业化扶贫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利用贫困地区所特有的资源优势, 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持续稳定地带动贫困农民脱贫增收。黔东南州农业产业扶贫已经初显生机, 全州应围绕贵州省主打的十大扶贫产业名片, 根据自身优势资源, 打造特色产业化扶贫, 使产业覆盖贫困山区, 每县至少有一个以上特色产业支撑, 构建草地生态畜牧业、核桃、水果、蔬菜、油茶、中药材、香猪等为重点的扶贫产业体系。例如:可在三穗、剑河、镇远、雷山、岑巩、丹寨、从江、锦屏、岑巩实施猕猕桃、柑橘、葡萄、文旦柚等产业;在黎平、雷山、榕江、锦屏、丹寨、三穗实施蔬菜等产业;在丹寨、施秉、锦屏、黎平、黄平实施中药材等产业扶贫规划。同时积极寻求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产业的推进, 寻求产业发展的脱贫之路, 促进产业发展, 以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及贫困人口脱贫的扶贫新模式。
2、整合资源, 构建“大扶贫”格局
实施整合资金、连片开发扶贫模式, 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最有效途径。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 构建一个整合力量的工作平台, 以“整村推进”为载体, 有效捆绑项目资金投入, 确保贫困农户覆盖面。通过统一规划、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办法, 有力推动集中连片开发, 形成一种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杜绝以往单位、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开发, 同时把整合的项目和资金集中投入, 用于连片开发, 使项目和产业相互配套, 互相支撑, 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效益, 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入。资金投入机制上, 采取持续滚动发展模式, 对在产业发展项目中国家补助部分, 在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基础上, 可以借款等形式落实到户, 按照有偿无息的办法, 把项目实施见效后逐年偿还的实物或现金全部用于再扶持其他农户,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3、瞄准重点区域, 探索“两山”地区的扶贫方式
扶贫工作点多面广, 应突出重点带动一般, 在总体抓好重点县的同时, 本着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的原则, 侧重扶持贫困程度较深的集中连片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从黔东南州实际出发, 应探索雷公山、月亮山地区的扶贫方式, 这两个区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地区。黔东南州“两山”地区共有85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7%, 贫困人口29.4万人, 有7.73万人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 生存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生产力水平低下。深入月亮山和雷公山地区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和掌握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农户的生产生活习惯及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原因等, 结合当前扶贫政策和产业发展要求, 认真研究制定出适宜“两山”地区的扶贫模式。
4、引入市场力量参与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投入总体上对农村贫困缓解起到了积极作用。长期内, 财政支农与农村减贫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短期内, 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村减贫的作用效果明显, 而这种减贫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政府扶贫开发的主导地位应侧重于宏观领域, 微观领域则应确立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竞争性产业开发, 应更多地从产业引导、税费减免、产业优惠政策方面去引导社会资金、银行资金投入, 使市场机制逐步参与扶贫工作, 从而改变政府主导扶贫工作的局面。让信贷资金、社会资金进入农村, 引入市场的力量参与扶贫, 以及使政府投入的资金与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的使用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5、彰显民族特色, 以旅游产业带动扶贫
黔东南以生态环境优良享誉全国, 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世界上少有的, 这是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在全省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 争取在州内的民族村寨实施旅游扶贫项目。首先, 对州内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 以确保在开发的同时避免民族文化的快速流失;其次, 根据黔东南各民族村寨的特色, 建设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 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例如打造以清水江、都柳江沿线及雷公山、月亮山及其周边的原生态风光旅游品牌;以苗、侗为主, 含瑶族、壮族、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为主的村寨旅游品牌;以镇远、隆里、旧州、三门塘等为主的历史文化古城、古镇等旅游品牌, 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参考文献
[1]傅秀明:黔东南州十一五扶贫开发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8) .
[2]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部队:贵州统计年鉴:2008[Z].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3]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部队:贵州统计年鉴:2009[Z].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4]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部队:贵州统计年鉴:2010[Z].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5]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部队:贵州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6]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部队:贵州统计年鉴:2012[Z].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篇2
民族文化开发与民族地区的发展--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为核心,民族文化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快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重要途径.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论述民族文化开发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作 者:阳华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贵州,凯里,556000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22(2)分类号:G05关键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民族文化的开发 民族地区的发展 旅游产业 旅游区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篇3
2016年3月18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和4月1日黔东南州委第184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4月13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出台了《黔东南州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举全州之力,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标本兼治,把食品安全工作与“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全面提升全州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并于4月19日在黔东南州锦屏县召开2016年黔东南州食品安全工作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现场观摩会。
其《行动计划》对黔东南州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13项具体指标和9大体系4保障”。一是着力破解食品监管人员编制少、人员匮乏的问题。全州食品监管人员数达到户籍总人口的2人/万,县级食品监管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本单位编制数35%以上,食品安全监管公务员队伍达到户籍人口0.13‰的比例标准。乡级食品监管人员按照户籍人口0.3‰的比例配齐监管人员,确保食品监管工作全覆盖。二是着力建立健全食品、农产品监管9大体系建设。即:加强食用农产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生产体系建设、加强流通消费体系建设、加强餐饮消费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技术装备体系建设、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能力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确保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推进。各县(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实施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项目进行逐项分解,明确部门责任和时间进度,分步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统筹推进本行动计划实施。四是加强经费保障。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州级财政以全州常驻人口总数为基数,按照人均1元标准安排食品事业发展经费,由州食品药品监管局统筹使用;每年县级财政以本县(市)常驻人口总数为基数,按照人均5元标准安排食品事业发展经费,其中:常驻人口总数不足20万人的县,经费按1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常驻人口总数超过20万人的县(市),以本县(市)常驻人口总数为基数,按照人均5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由县(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检验检测、抽样、执法、装备设备等,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财政保障。五是加强考核机制建设。把推进本计划工作情况、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专项目标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实行末位表态制。学校食品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制”。六是加强督查和责任追究。黔东南州政府食安委负责本计划的协调、调度和统筹工作,实行“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督导、年终一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黔东南州政府食安办负责本行动计划的督促检查工作,建立督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中期、末期督查评估,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由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力量进行专项督查或暗访督查。黔东南州监察局负责对州政府食安办移交的责任分解不到位、任务落实不力、涉嫌违纪的单位和部门实施问责。对推进本计划工作不力、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市)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评优创建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对未落实本行动计划工作任务目标和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导致发生Ⅱ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一票否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在本计划落实情况考核中排名居倒数后三位的,在全州性工作会议上作表态发言。对发生Ⅳ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实行校长选拔任用、评先选优“一票否决”。
到2018年,通过实施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标本兼治”有效体制,落实“四有、两责”(即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和检验职责),基本建立健全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食品质量安全制度,全面推动食品监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篇4
一、前言
我国民族地区一般是处于偏远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相对来比较弱,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但是,为了能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必须要发展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才能谋求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为此,本文笔者就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两者的融合。
二、民族工艺品与旅游业的结合策略分析
在民族工艺品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必须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艺品的形式,才能达到纪念和实用价值的双重价值。例如,政府可以利用会展平台来实现对民族工艺品的宣传,推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发展。进一步挖掘技术性的民族设计者,鼓励其进行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黔东南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在全国闻名,但是,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黔东南的民族工艺一直是家族传承,为此,我们就必须要冲破这种旧有观念束缚,不断加强民族和民族工艺的职业教育,彻底地将民间技艺和高等院校进行结合,才能让更多的血液融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如果是从市场经济上看,我们都知道,任何国家,拥有民族性的特征而成的旅游资源或者是旅游目的地,正是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民族特色吸引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民族文化旅游的泛化,尤其是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来看,只有保持自身特有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远保持旅游资源的优势。如果是对民族文化旅游特定的研究和开发中,尽量突破工艺品行业的困难之处,努力培养和保护好传统技艺人才,但是,从现实来看,只要实现行业发展,使得效益增值,并且在文化产品和旅游资源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使得工艺品设计人员的技术得到体现,如果是设计人才的缺失,这将会使得整个民族文化产品缺少生命活力。因为缺乏制作人才,只能让工艺产品的创新无法进行。
在现代化的民族工艺产品中,传统的工艺品发展势头是非常迅猛的,例如是侗族的根雕,在贵州的民间大赛上获得不少观众的青睐,现如今,黔东南拥有众多的传统工艺纪念品生产商,破土而出,从而能够引领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市场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实现工艺品和旅游行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尊重民族工艺,才能促进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发展。
三、会展和旅游业之间的融合
在会展和旅游业的共性上,两者就必须要能够拥有良好的人气,会展和旅游业上都会涉及一些餐饮和住宿等方面的内容,必然会要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能够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完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还应该要能够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会展品牌,借此来推动我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发展,综合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将民族工艺品和传统医学作为会展的主题,才能形成固定的会展品牌。
只有充分地开展一系列的会展,才能真正地体现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文化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只有成功进行会展对商务和休闲以及科考等方面高素质游客群体对旅游吸引力,才能助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发展。例如,举办多届的生态文明贵州会议,不仅仅可以让外界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贵州,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这一旅游形象能够得到完美切合,这是当前贵州会展品牌与旅游融合的佳作。
在会展品牌的展示过程中,更多是展示其特殊资源,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发展必须要紧紧依靠会展平台,逐步展现其生态自然的完整性和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并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的目的,切实提升文化旅游的品位,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加大推力。切实提升文化旅游的价值。开展苗医的论坛,通过多种不同的文化活动,将更加具有影响力的资源逐步上升到世界的高度,打造高品质的旅游价值产品等。只有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两者只有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稳步推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区的工作。
四、结语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篇5
一、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在技术的支持下,高速铁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了“朝发夕至”的设想。旅游地点多元化选择,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的严格规范管理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地区在不断的增长。如何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丰富旅游的内容,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介绍该地区在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开通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二、高铁时代对民族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快行漫游”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地区享受到了开通高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样,高铁的开通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进入了春天。
(一)高铁在速度上的优势。
在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发出更加快速的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了时速300km/h以上的运行速度。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来偏僻落后黔东南地区变成了贵州通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东大门,使该地区的旅游业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往因路途遥远而放弃黔东南地区的游客现在可以乘坐高铁前往旅游,使得旅行变得更加快捷。
(二)高铁实现地区资源集聚优势。
对于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未遭破坏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主要原因。因早期交通发展滞后,想要完成黔东南的地区的游览非常困难。然而,高速铁路实现了将整个黔东南地区路程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了所谓的“资源聚集”性,能够为发展地区旅游业提供保障。
(三)高铁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在以往交通困难时期,尤其是处于山区地形的黔东南地区,旅游业难以开展,形成不了规模,外界新鲜文化无法进入,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无法输出,即使能够得到输出,由于交通不便,也无法实现与外地的交流。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铁网络形成后,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黔东南地区民族旅游特色得到了大力的挖掘,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快速交通的基础上,为促进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创造了契机。
(四)凸显黔东南地区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黔东南地区长期以来的交通不便导致旅游发展缓慢,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也一直没有经受过大客流的考验。高速铁路的开通,为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自治州带来了大量的游客,面对游客数量的突然增多,旅游景区压力增加,旅游服务设施与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表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旅游对客流量的估计不足与准备不充分。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黔东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黔东南地区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反映了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如今以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为经济支柱的黔东南旅游经济带已经形成,为我国中西部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解决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抓住发展机遇就成为了当下黔东南地区的主要任务。
三、民族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于黔东南地区长期的交通不便,与外界缺乏沟通,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习俗的保留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在历史发展的这几十年中,我们虽没有将其遗忘,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将其各种有利条件转化成经济成果支持当地发展建设。
(一)地理自然条件优越
黔东南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区,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该地区河流众多,长期的水文环境造就了这里独一无二的地貌地形,尤其是以喀斯特地形为主的喀斯特自然景观等最为诱人。自然矿藏资源、水利资源和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以重晶石最为突出,该地储量占全国60%以上。这里的生物环境多样性也因开发较少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些都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基础资源。
(二)旅游产业运营经验不断丰富
在我国开始发展中西部地区旅游业之初,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黔东南地区就已经有所动作,通过发挥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宣传黔东南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游览。这个时期的游客虽然稀少,但作为刚刚起步的黔东南旅游业来说,已经可以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避免了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管理混乱,最终影响区域旅游形象。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积累足够的经验后,借助高速铁路的开通而吸引大批游客到来,全面开发当地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并将其培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三)国家政策支持
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重要经济来源,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自治州的一大产业,这种可持续的、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总的路线的,我国在政策上也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给予最大的支持,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02号文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和相关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把经济发展与特色民居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这些文件及相关规划的出台,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民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然而,在黔东南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既抓住了机遇,但是也面临着挑战,期间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在黔东南地区旅游业开发早期,由于交通不发达,所以游客数量并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少数游客前来游玩,所以并没有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当地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当高铁开通以后,交通变得方便,游客蜂拥而至。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地区并没有对游客数量进行限制,开始出现了过度开发的情况。不仅如此,游客素质也开始下降,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极差。原有的民族风情游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成为了敛财的工具,不加节制的被使用。
(二)旅游产品无法实现自我创新
由于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不高,长期封闭的环境造成了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在能动性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展起来后,依托本地良好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特色,可以吸引大批游客。但是,单一且乏味的旅游形式和一成不变的内容也使得这里缺少所谓的“回头客”,所以,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实现民族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自我更新和创新。
(三)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游是黔东南少数民族旅游的特色,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无法脱离现代社会文明而单独存在。以苗族和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产品结构上若不进行改变,现代技术无法快速融合进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中,将导致在市场竞争中会被周边有着现代技术支持的其它类型的旅游产品所代替。所以,在民族旅游与文化产业建设中要进行结构调整,在深度上加强民族文化、现代科技与地理环境的融合,打造差异化的、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
五、实现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或即将开通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面对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是必须的。在新时期要对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该地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不被打破,才能让苗侗少数民族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所以要在抓住机遇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黔东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不仅仅在地理条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且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民族文化构成上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多个民族构成的社会系统有着璀璨的文化,也同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节日和活动。少数民族节日众多,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例如苗族的苗年、鼓藏节、姊妹节、龙舟节、吃新节,侗族的萨玛节、芦笙会等节日,每到节日举办期间,全国各地游客都会汇聚到这里享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饕餮盛宴。黔东南州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高度融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由于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网络、交通逐渐发达起来,不同地区之间文明的沟通变得更加便利,尤其是以现代文明的感染力最强。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在现代文明中被吸收与融合,慢慢的丧失了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容不得这种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如对民俗类非遗项目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等等。通过实施这些保护措施,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发展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综合产业链
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久以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也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仅仅依靠这种融合后的产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旅游形式的发展,如何以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为核心,建立综合性产业链成为自治州人民正在摸索的形式。
六、总结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篇6
一、产业融合趋势下创新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必要性
(一) 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西南地区幅员辽阔, 自然资源丰厚, 人口密度大, 交通、经济相对发达。近年来, 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南地区成为连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便捷门户, 也是中国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然而, 由于受地形差异性、自然灾害、交通发展起步晚等因素影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下游。2014年西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5801.07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5931元, 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4%。作为一个由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组成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的中国西南部广大腹地, 其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在大中型城市及其周边, 然而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分布较为松散。目前,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约占西南地区总人口的58.6%和54.2%。可见该类人口在西南地区人口基数中占有较大比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尽管各级政府投入来大量公共产品用以满足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需求, 但仍然出现供给不足或供给无效等现象。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应是层次多样的。在2015年关于西南五省的行政村的调查数据显示, 该地区人均道路面积为8.52平方米, 不到全国人均道路面积水平;排水管道暗渠密度为3.2公里每平方公里, 低于全国水平;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不到30%。
可见,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村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由于目前公共财政分配协调中存在缺陷, 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财政力量有限, 恐怕难以一己之力来根除西南地区民族村寨落后的病根。因此, 为了改善公共产品供给的尴尬, 急需建立一套以村民需求为中心, 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把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该地区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能力。
(二) 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1. 黔东南州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东南部, 总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 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 山峦连绵, 地形地貌奇异复杂, 自然植被保护良好, 原始生态尚存。黔东南州下辖麻江、天柱、三穗、黄平、黎平等十五个县和凯里市, 首府定于凯里市。现有7个街道办事处, 94个镇, 110个乡, 包括17个民族乡, 3384个行政村, 总人口为348.54万, 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土家族等32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2%, 其中苗族人口占42.7%。黔东南州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水系发达, 河网稠密。各类植物有2009种, 重点保护树种占全国的10.5%,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不下十种。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 其中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60%以上。黔东南州旅游资源丰富, 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吸引来五湖四海的游客。
2. 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黔东南州乃至西南广大农村所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也是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自2013年开展“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以来, 黔东南州民族旅游村寨不断得到发展。2016年计划总投资67.33亿元, 截至9月底, 已完成年度任务的91.71%。从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来看, 各项工程进度正在逐步推进, 然而, 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例如, 小康路方面,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部门协调难度大, 办理手续困难;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项目, 因服务方熟悉程度不够而进度缓慢。小康水方面, 项目资金缺口大, 项目融资难;公益项目补偿低, 项目协调用地困难。小康房方面, 当地财力困难, 农户自筹资金建设小康房, 一定程度影响工程进度。近年来, 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显突出。2015年黔东南州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463吨, 2016年上半年, 农村垃圾处理量约为16.7万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按照“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思路,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简单, 处理技术落后, 偏远农村大部分采取就地简易填埋和焚烧处置, 极易导致二次污染。同时, 各村没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 垃圾治理体制缺乏。
(2) 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由于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 国家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但贵州山区大部分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仍然普遍不足, 甚至与全国水平相去甚远。黔东南州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教育上, 如2014年投资1.15亿在“两山”地区实施教育工程项目163个。改善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资助资金发放制度等。但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仍然有很大缺口, 例如, 黔东南偏远农村的教室里连最基本的桌子板凳都无法实现, 即使有这些最基本的设备, 但教学实验仪器和体育课活动场地等等配套设施又成为一大难题。很多村里没有学校, 孩子们要步行很远的路到乡镇求学, 起早贪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农村办学条件艰苦, 师资也十分缺乏。
(3) 农村医疗公共产品极度缺乏。良好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是保证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是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 从相关数据来看,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的医疗公共产品供给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截至2016年3月, 黔东南州内共有394.5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99.4%。随着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 以及异地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 农民依然还是看不起病, 生病了在异地就医时如何顺利报销也成问题。很多民族村寨里没有公共的卫生所, 村民只能依赖私人诊所, 就医没有保障。
二、创新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限制因素分析
(一) 城镇和乡村的不平等关系贯穿始终
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就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来城市建设上, 后来大力推行城镇化来扩大城市的规模。政府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放在城市建设上, 比如修建城市道路, 更新医疗设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等等, 而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分配数量和质量都与城市相差甚远。在这样的执政理念使得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不足。西南地区处于复杂的地理环境, 境内有多种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 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薄弱, 种种因素导致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进相对缓慢,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明显不均, 人们无法平等地享受公共产品供给机会。
(二) 财力薄弱导致的公共产品的投入极其缺乏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基础薄弱, 缺乏主要的收入来源, 当地也没有可以带动本地发展的企业, 地方财政已是捉襟见肘。除了依靠中央财政的拨款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实施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同时, 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比较单一, 私人企业、社区、第三部门很难把资金投入到公共产品中来, 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得私人企业无法实行收费从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三) 不科学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地形、地势、人口分布等因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过高。当地政府作为供给主体, 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 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人均消耗成本, 这样一来, 容易出现服务质量不好, 效率低下的现象。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 涉及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容易出现部门协调问题。整体的协调不顺畅会影响到政府供给行为的效率。
三、产业融合趋势下解决西南地区民族旅游村寨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一) 通过国家政策投入来拓展“多元化”供给主体
对于缺乏集体资金的民族村寨, 应该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支持的作用, 给予具有吸引力的鼓励措施来驱使除政府之外的主体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中来。在社区、企业和其他部门能够各取所需的前提下, 拓宽供给渠道。
(二) 通过发展民族旅游村寨经济来增强自我供给能力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发展特色产业的号召下, 朝阳行业中的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业等正轰轰烈烈地兴起。把握产业融合的历史机遇, 坚持可持续发展, 这样一来, 既可以增加各级政府财源, 又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来吸引外界投资者, 形成良性循环。
(三) 通过基层财政改革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供给长效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造成财政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浪费, 因此要建立分类管理的机制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分类管理体现在合理分配各项财政支出, 比如农业支出、农村发展支出、农民民生保障支出等等。针对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 应像城市居民的基本标准看齐, 逐步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摘要: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为广大农民有效、高效地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在当今产业融合的背景下,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多,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 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等。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代表的案例, 就是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趋势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共性体现, 深入分析后, 得出创新供给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共产品供给,民族旅游村寨,创新
参考文献
[1]谢治菊.论风险社会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J].前沿, 2010 (21)
[2]张平军.推进政府财政制度改革, 实现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J].未来与发展, 2012 (06)
[3]杜永奎.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机制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1)
[4]谢治菊.贵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3)
[5]黄婷, 陈露.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1 (04)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推荐阅读:
苗族侗族文化07-02
新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条例》07-0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简章06-16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安消防大队关于微博、微信政务新媒体调查摸底情况报告12-27
苗族蜡染06-04
台江苗族08-19
苗族文化08-20
中国苗族09-08
融水苗族10-06
黎族苗族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