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苗族(通用12篇)
美术教学苗族 篇1
一、巫术起源传说
巫术是人类最早的思维形式, 是人与鬼神相互沟通, 实现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巫师就是巫术的载体, 在丹寨苗语中又叫“姑”, 几乎全为妇女。据排倒村的一位老人讲:以前寨子有位妇女生了一场神经错乱的病后, 突然在有一天对家里人说:“我是某某 (指当地一些较为有名而又冤死的人) , 前世有罪于她, 现在来替她当阴崽 (指儿子) 还债来了, 你们要在堂屋修一座‘香火’ (即香案灵牌, 一般放在堂屋壁上) 给我, 用的时候就叫我帮你们, 不用的时候我休息。”并称呼那有病的妇女为“妈”。家人照她的办法做后, 她的病情就慢慢好转了, 之后她竟然开始为巫行卜。
二、丹寨蜡染起源巫术传说
丹寨是一个几乎与外县隔绝的山区, 是苗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 丹寨不仅拥有全省最多的蜡染民间艺人, 而且这里民间艺人绘制的蜡染在海内外都很有名, 有着“东方第一染”的美誉。丹寨苗族人民的衣服、裙子和床单等都是自制蜡染布料做成的。
第一种说法:听排调镇远景村的老人讲, 以前有位爱美的苗族姑娘因为不满足于衣服上的单一颜色, 一直希望能把漂亮的花卉图案放到衣裙上去, 为此整天闷闷不乐, 但她又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一天, 姑娘在大树下乘凉发愣的时候, 不知不觉睡着了, 梦到一个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满是奇花异草、蝶舞蜂忙的世外桃源, 姑娘看得着了迷, 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 等她醒来看到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蜂蜡, 她只好把衣裙拿到放有靛蓝的桶里洗, 试图覆盖蜡迹。当姑娘染完之后, 奇迹出现了, 被蜂蜡沾过的深蓝色的衣裙上出现了美丽的花纹, 姑娘高兴极了, 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 然后放到靛蓝缸中去染色, 最后用开水洗掉蜂蜡, 布面上就出现了白色的漂亮花纹, 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 姑娘甜美的歌声引来了左邻右舍, 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她的奇遇, 欣赏她染出的漂亮图案, 大家回到自己家里后, 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 也都染出了各式各样的花布。
第二种说法:从前天神经常会不高兴, 当地的村民整天忧心重重, 害怕天神发怒。但有位美丽的姑娘性格豪爽, 并不担心。她决定做把伞来撑起天, 当她在梨树下晒伞布时候, 树上的犁就落到了布上, 引来了很多蜜蜂来采蜜, 布上就沾满了蜂蜜, 印下了犁花的轮廓, 而布被地上长的蓝靛草分泌的叶液染成了蓝色, 这位美丽的姑娘就拿到河里清洗, 蓝底布变成了蓝天, 白花变成了日月星辰, 蓝底花布变得漂亮极了, 做成了漂亮的撑天大伞。后来当地的居民就用它作出了美丽的衣裳。
第三种说法:“早在开天辟地的时候, 天上住着神仙, 神仙有两个女儿, 长得又聪明又漂亮, 有一天, 神仙要求两个女儿看山上美丽的花和清绿的草, 然后把这些美丽的花草用蜡画在衣服上, 衣服变得更漂亮了。后来, 两个姑娘先后嫁到了丹寨, 她俩同时也把这种画蜡花的技能带来了, 这种蜡染的技能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
在丹寨排莫村, 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位美丽的苗家姑娘, 因为家里穷, 没钱去做花衣裳穿, 每逢节日, 其她的有钱人家的女儿, 都穿上花衣花裙上芦笙场去和小伙子们拉歌跳舞, 而她因为没有漂亮的花衣裳穿, 就呆在家里独自伤心。这时楼板上的蜂窝恰巧掉下来落在她织好的白布上, 蜡液从蜂窝里流出来, 把姑娘得白布弄花了, 她很委屈, 就把白布丢到蓝靛缸里染, 却看到在蓝布上出现了美丽的白色花纹, 她高兴极了, 回忆了花纹出现的过程后, 便使用蜡点在布上做花, 制成了美丽的蜡染花布。当节日再度来临的时候, 她穿上自己蜡染的衣裙, 来到芦笙场上, 场上的姑娘们都向她投来嫉妒的目光, 小伙子们争相请她跳舞, 姑娘们也围拢过来请教她是如何做出来的。
这几个传说故事导出了蜡染过程中点蜡、浸染、漂洗的主要步骤。后来丹寨苗家人就养成了这样的习俗, 姑娘从五六岁起, 大多数母亲或祖母开始跟她们讲有关蜡染的故事, 教她们学习蜡染的技术, 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 她们基本上都成了蜡染的高手, 并开始制作自己的新衣, 打扮自己, 以及装扮民族节日等。丹寨苗族蜡染较多采用自然纹样色彩, 除蓝色和浅蓝色外, 在图案的重要部分也有用杨梅汁和黄栀子汁染上红黄颜色, 有时或缀以红绿布, 古朴中显艳丽, 成为了最时髦的装扮材料。
三、丹寨蜡染图案巫术传说
1. 龙纹
龙的形象, 在丹寨, 按当地老人的说法:龙是由蛇、鱼、黄鳝、水牛共同组成的, 它能驱雾降雨, 能风调雨顺, 它象征安宁和吉祥如意。远景村有一种婴儿的被面, 图案就为龙纹, 它是在石榴花中有一条蛇身蟠龙, 象征苗族人民求子孙繁衍, 幸福平安的愿望。
2. 蝴蝶纹:
传说蝴蝶妈妈 (苗语“妹榜妹留”) 是由枫树来的, 蝴蝶剩生下就要吃鱼, 老人说榜留生下来要吃鱼, 恰好那个地方有个池塘, 池塘里的鱼很多, 有像斗篷般大的瓢虫, 有像柱子般粗的泥鳅和穿枋一样大的鲤鱼, 榜留看到这么多的鱼非常太高兴, 长大以后, 她和水上的泡沫恋爱怀孕后生下了12个蛋, 12年后就生下了姜央、雷公等12个兄弟, 姜央就是苗族的祖先, 蝴蝶妈妈就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因此, 蝴蝶被认为是生殖和美的化身, 最受尊崇, 成为蜡染重要的纹样。
3. 鱼纹
传说苗族人民因为歌颂生殖和美, 而由于鱼产子多, 其腹内有成千上万的鱼崽, 因此鱼纹的原始寓意便是象征生殖, 希望子孙像鱼崽一样多, 在苗族古歌中冶曾经常唱到, 所以苗族人民对鱼的崇拜就是对鱼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 鱼是不可缺少的供品, 其用意均在祈求子孙繁衍。蜡染中出现的鱼纹大都躯体肥硕, 有的鱼腹内有小鱼, 有的鱼肚子里有鱼崽似的繁密斑点, 有的索性将鱼鳞比做鱼崽, 这些都表达了对原始生殖崇拜的愿望。
4. 蜈蚣纹
相传远古雷、龙、虎、蛇、蜈蚣是亲兄弟, 他们五兄弟各负其责, 老幺蜈蚣因为憨厚老实分到了一份苦力活, 负责开荒种地、砍树造房, 因为他不辞辛劳的创业精神及子孙昌盛、安居乐业, 受到后人的敬仰, 于是被苗族人民当做蜡染的图案。
5. 马蹄纹
相传排莫村苗族女子榜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 差官二辣狼为皇上选妃的时候看上了她, 二辣狼想瞒天过海金屋藏娇, 于是二辣狼就调戏, 遭到榜闹坚决反抗, 二辣狼迫奸不成恼羞成怒, 就把榜闹罚到后宫做蜡染。而榜闹在皇宫绘制的像马蹄一样纹样的蜡染深受皇帝喜欢, 当皇帝打听到二辣狼对榜闹的不坏好心后, 杀了二辣狼, 放回了榜闹。于是马蹄纹就被苗族人当做蜡染的图案。
6. 梨花纹
相传苗族的先祖在躲避灾害迁徒的途中精力耗尽, 差一点就被奔波不定的生活拖垮了, 无意中来到一个叫梨花拗的世外桃源, 漫山遍野全是梨树, 而且正逢梨花盛开, 看到如此生气勃勃盛开的梨花, 他们被这种欣欣向荣的气象惊呆了。于是又增强了生活的信心, 也因此, 梨花留给了苗族人民深深的美感。而且还表达了小孩穿梨花纹的蜡染衣装, 就可平安地建康成长, 所以现代的人也说梨花纹是苗娃的吉祥物。
四、余论
本文丹寨苗族蜡染巫术传说、起源传说及图案传说进行了调查。在教学过程中, 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感情的认同感, 而且这对提升民间工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是有益的, 对传承本土民族文化也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锦华.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7.
[2]易嘉勋.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纹饰的比较研究——西南民间铜鼓纹饰艺术探析[J].北京:文化研究, 2005.
美术教学苗族 篇2
1,你对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现状怎么看
A很好B 一般C有待加强D 无所谓
2,对于少数名族教育你怎么看
A 和汉族同等对待B 实施相关优惠政策
C 实施名族特色教育D 无所谓
3,假如你是一少数名族学生,你对教师有何要求
A 同名族教师B 汉族教师
C 其他名族教师D 都可
4,假如你是一名少数名族地区教师,你通常如何展开教学
A 按国家教学大纲实施B 按自己的教学习惯实施
C 按学校要求实施D 结合教学大纲与不同名族学习特点施教 5,就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你认为
A 深度太浅B 不知道
C有待加强D 加强的同时并与国际接轨
6,你认为小学生普片具有那些学习特点
A 厌学心理B 好奇心C 不稳定性D 差异性
7,你认为苗族小学生具有那些学习特点
A 厌学B 语言障碍
C 兴趣低D 文化认同度低
8,你认为苗族地区对教育重视度如何
A 非常重视B 不重视
C 重男轻女D 重视但经济落后
9,你作为苗族学生家长,对子女不同学习特点,怎么对待(可选答)
A 顺其自然B 请教老师
C 指导与纠正D 强制其学习
10,作为苗族地区教师,你是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可选答)
A与家长沟通B 宣传知识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苗族 篇3
关键词:板凳舞;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舞蹈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舞蹈更是代表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具体表现為本民族的人文风俗和民族精神,是一种音乐形式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肢体语言,这种具有丰富内涵、灵活多变的形式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青睐。苗族板凳舞作为一种民族舞蹈,自然是幼儿体育游戏中不可多得的素材,因此,怎样组织好舞蹈教学,使其服务于学校教学,成为幼教老师研究的一个方向。
虽然板凳舞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引人幼儿体育游戏时间并不长。因此不少教师对板凳舞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片面认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为了学习舞蹈而舞蹈
在过去的体育游戏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如何学习舞蹈,通过学生模仿动作来达到掌握的目的。板凳舞展示的是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个性以及奋发图强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民族舞蹈所蕴含的深意。
二、忽视幼儿情感体验
由于板凳舞节奏比较单一,动作并不复杂,要经常反复练习。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幼儿在学习中会因为一些重复动作而产生厌倦感,从而对舞蹈缺乏耐心和信心,导致无法投入其中。
三、没有创造性
将板凳舞融入到幼儿体育游戏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对板凳舞的理解仅仅来自于老师所教,但是有些动作并不适合幼儿。因此,在舞蹈的编排创作中,教师缺乏自己对舞蹈的创新。
四、教学中形成的错误认识
板凳舞的学习中,不少教师形成了片面的认识:认为板凳舞就一定要用到板凳。但是由于幼儿的生长特点,如果使用板凳尤其是木制材料,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甚至出现意外,从而让学生有厌烦感。最终造成幼儿在身体承受方面与动作学习产生“矛盾”,从而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问题,经过分析发现其主要根源在于教师还没有准确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的成长规律认识不到位,从而造成对板凳舞在教学方面的应用还不全面。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通过小幅度变化来设计教学,幼儿受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必须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升个人能力和认识,不能因为教学幅度过大而造成无法接受。教师必须要重视如何引导学生和促进身心发展,并非只是教授他们一些知识而已。《幼儿发展纲要》强调,幼儿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教学,还必须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我们认为,板凳舞作为幼教体育游戏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板凳舞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舞蹈语言,能完整的将动作表演出来也并非是学校教学的全部。而是通过舞蹈让学生懂得体会美,感受苗族文化的精髓,感受苗族坚强、热情的性格,从而在舞蹈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交流,进一步加深对苗族文化的感悟。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从而主动投入到游戏过程中。因此,我们必须从不同渠道来加强幼儿对苗族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体验板凳舞,让他们在体验苗族文化精髓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板凳舞。换一个角度来说,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表演,哪怕表演不是很精彩,很规范,但是在游戏中加入了自己对苗族文化的认识,也比只是简单完成标准动作的其它同学的教学效果要好。同时,在板凳舞的游戏中,一定要融入音乐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舞蹈的作用,采用民族音乐更容易让学生投入其中,全面激发音乐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将板凳舞同音乐有机统一起来,有意识的融入到体育游戏中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成长,提升其综合素养,进而通过板凳舞实现一个游戏带动整个教学,最终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开展板凳舞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学相关理论和在板凳舞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做法,提出了开展板凳舞教学设计和组织的“四步渐进法”。也就是通过苗族板凳舞为主题,通过认识苗族、感受苗族生活、创新改编板凳舞动作、板凳舞学习等四个环节来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长特点,合理引导,逐步让他们对板凳舞产生兴趣,并将苗族文化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而每个环节的设计均通过“小步距”来实现循序渐进,这样让学生在不同环节中能够主动去感受板凳舞及其所带来的魅力,从而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其中,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1)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能较好地与幼儿园进行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并自然地渗透到语言、常识、体育活动中,对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使幼儿获得对苗族文化更丰富的认识,促进和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且教师便于掌握、实施。
(2)四步渐进法以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为基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在板凳舞中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苗族舞蹈所带来的愉悦。幼儿不再是被動地学习舞蹈动作,而把舞蹈学习变成一种游戏式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3)幼儿系列层次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为幼儿提供多通道的学习途径,可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好的主动发展的机会。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对音乐的审美的、社交的、娱已的、锻炼的发展,还能更好地完成“规定”动作,甚至还能有所创造,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参考文献
[1] 李虎.苗族板凳舞探微[J].文史艺术,2013(6):130.
[2] 陈阿秀.幼儿园生态式舞蹈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J].读写算,2014(2):50.
[3] 李冬.对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问题的探讨[J].文艺生活,2013(01):229.
[4] 张蕾.幼儿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13(16):69.
美术教学苗族 篇4
关键词:苗族,民间文学,文化,德育
德育有广狭义之分, 狭义的德育仅指学校德育, 而广义的德育泛指培养人的品德的一切活动。这种生活式的德育, 内容、形式、手段都不似学校德育那样有目标有计划, 然而, 它却能通过文化对人的模塑、规范与教化, 对青少年的品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苗族文化内涵丰富, 以下仅以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苗族民间文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苗族民间文学的源头与背景
苗族民间文学包括苗族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 歌谣等。基本是由广大苗族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它伴随着其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反映了苗族人民在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理想、审美情趣。苗族人民相传蚩尤是自己的祖先, 远古就在黄河边生息。那时, 以蚩尤为首领的部落联盟叫做“九黎”。九黎曾与黄帝的部落联盟发生战争, 结果被黄帝的部落打败, 于是南渡黄河, 到长江中游生息。到了尧舜禹时期, 在长江中游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 即“三苗”。这一部落联盟曾与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进行过长期的抗争。尧舜时, 三苗中的一支部落曾被武力赶往南方, 被称为“南蛮”。可以讲, 苗族的历史完全是一部迁徙史, 而一部迁徙史中也充满了苗族的受压迫、与不屈于压迫的斗争。历朝历代的苗族都遭受过残酷的镇压与围剿, 也正因此, 苗族人民的迁徙史本身又是一部抗争史。苗族民间文学也反映着基于此而产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苗族神话传说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苗族神话传说是苗族教育资料库中的一笔宝贵财产, 大都反映了苗族人民对先民勤劳、勇敢、坚强、驱恶扬善, 不畏邪恶的美好品质的热情讴歌。以苗族著名神话传说《杨亚射日月》为例。《杨亚射日月》讲的是天空中本来有许多太阳与月亮, 酷热难当, 人与兽都难以生存, 天下生物都濒临灭亡。这时, 青年人杨亚挺身而出。他通过艰苦的种种行为, 如砍树、造弓、跋涉至天边等, 射落了多余的太阳与月亮, 为天下人立下了大功, 这其实是对他勇敢无畏的精神的一种褒赞, 也为本族成员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类似的例子还较多, 如《谷佛补天》歌颂了谷佛 (女性) 用青石补天的智慧;《沙地古咪找粮种》赞颂了一位叫沙地古的神人历尽千辛万苦找得粮种的功绩;《居诗老》和《则嘎老》则对苗族先民改造自然和努力改进生活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表现出苗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苗族居住地大都十分偏僻, 在这种交通不方便, 通讯又不发达的地区, 即使电视等大众媒体在逐渐普及, 讲故事、“摆龙门阵”等娱乐方式依然是苗族人民的重要精神生活。苗族人民往往在劳累了一天之后, 合家老小围坐一起, 听老辈人讲故事。实际上, 在这一隐性的德育行为过程中, 教育者的身份和德育内容是隐蔽的。老一辈人把本民族的价值标准融揉于故事中, 传授给后代, 使听故事的人, 尤其是苗族青少年在真善美的鉴赏与假恶丑的比较鉴别中, 不知不觉形成符合本民族文化模式的是非观与善恶观。
三、苗族历史人物故事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比起带有神话色彩的一般人物传说来, 历史英雄人物传说, 尤其是苗族起义领袖的传说具有更强的道德感召力。一方面, 这类传说故事能够使苗族人民看到本民族历史的庄严与伟大, 培养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 这类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更具有说服力, 因而也更具有教化作用。这类故事中较著名的有歌颂苗族英雄项崇周率领边境各族人民英勇反抗法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的《项崇周的传说》、乾嘉苗民起义中的《石柳邓的传说》、《吴八月的传说》、《石三保的传说》、咸同苗民起义中的《张秀眉的故事》等等。在听取这些传说故事的过程中, 不仅形成苗族青少年识别符合本民族行为规范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道德认识, 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对本民族英雄人物的敬佩、景仰之情, 这实际就是一种道德情感, 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前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直至上升为内心信念。因而, 这种本民族历史英雄人物的传说故事对民族成员的道德熏陶, 效果往往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
四、苗族歌谣中蕴含的德育价值
除了传说故事外, 苗族民间文学中较有明显德育功能的还有苗族歌谣。在苗族歌谣中, 气势最磅礴的, 要数苗族古歌。苗族古歌与苗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 它包括开天辟地、人类产生、洪水灾难、民族迁徙等内容, 可以说是有关苗族历史的最好教材。它世代传唱, 向后代展示着本民族经过了怎样的艰辛与曲折, 在人类社会征程中流下的光辉足迹, 热情讴歌了苗族先民敢于同自然和邪恶作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 表现了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 更能激发听歌人不畏艰险、勇于吃苦的奋斗精神。苗族人民坚忍与顽强的优秀品质能够代代相传, 成为较明显的民族性格, 可以说与有关迁徙史的古歌传唱不无关系。正如苗族谚语所说, “前人不摆古, 后人忘了谱”、“百句话不如一句歌”。生产劳动歌主要反映四季劳动的辛勤, 讽刺懒惰者, 如一首流传在黔中的歌谣唱的那样:“男儿勤劳米满仓, 妇人勤来衣满柜”, 苦歌主要控诉统治阶级对苗族人民残酷的镇压与剥削, 反映了苗族人民过去水深火热的生活。如云南文山的苗家苦就唱道:“银钱被官家抢走了, 牛马被官家抢走了, 苗家的父母兄弟啊, 挨冷受冻苦难捱!”不难看出, 苦歌再一次表现出苗族人民忍耐的品质。反歌在苦歌的基础上, 又表现了苗族人民不畏强权, 英勇抗争的优秀传统。如黔东南一带的反歌唱道:“我们要招人, 招人打官家, 把他们赶走, 收回大田坝, 让哥哥穿得蓝茵茵, 让妹妹满身闪银花”。苗族情歌既歌颂美好的爱情, 又贬斥男女恋爱中嫌贫爱富、见利忘义的丑恶行为。如《榜姬黎与久博弓》就无情讽刺了势利的榜姬黎, 赞扬了勤劳的久博弓。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包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与道德思想, 并借助简单的歌词, 动听的曲调来向民族成员讲述孰为美、孰为丑、孰为对、孰为错, 帮助民族成员形成一整套符合本民族法则的是非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 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借鉴与教训。
美术教学苗族 篇5
全乡小学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王勇
2010年3月25日
为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按照遵义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教学质量大比拼”和“教师形象大提升”之年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全乡教学实际,我就2009年秋季学期以来全乡教学质量进行简要分析,并就提高教学质量问题与各位同行研讨。
一、2009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现状
2009年秋季学期,县统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全乡语文科平均分64.89分;数学科平均分60.12分;英语科平均分74.56分;科学科平均分50.41分。从整体情况来看,语文和英语学科相对较好,数学和科学学科相对较差,特别是高段数学科平均分还没有达到50分。从每间学校质量来看,全乡1至6年级20个考试科目,个别学校最后名拿到一半还要多。从教师个人单科成绩来看,部分教师教学平均成绩比同级同科第一名低20分以上。从全县
综合测评情况来看,29个镇乡中心学校,我们排在第10名位臵,基本处于中上游水平,而各镇乡中心完小及县直小学34个单位,我们却排在第32名位臵,直接处于全县最下游水平。特别是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当中,我们多数的教师子女、党政干部子女,学科成绩平平。如此质量,令人堪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中心学校在上学期期末结束前找个别学校领导、教师谈话,组织召开教师子女和党政干部职工子女家长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调查过程中,问及我们的领导和教师,得到的回答是事务繁忙、检查过多、学生素质太差、家长不重视教育;问及我们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问题不管不问的大有人在。无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家长,总能找一些客观理由来搪塞,避而不谈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去找病根对症下药,这样的态度,何时才能提高质量,令人费解。我们中心学校通过认真调查分析,认为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安于现状求稳怕乱。
2、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对学生潜移默化作用不大。
3、领导班子凝聚力不强,班子素质有待提高。
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进取心和责任感欠缺。
5、家校联系流于形式,教育方法和技能欠妥。
6、管理制度纸上谈兵,评价机制还需健全完善。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敢于开拓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首先是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抓好教学质量,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近一点说,遵义县一中高中招生,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下能进得去吗?远一点看,要踏进全国重点高校的大门,分数就可以决定命运。我们国家教育的体制就是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大张旗鼓地抓教学质量呢?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打造精品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是在我县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就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的一项工作,就我乡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来看是不尽人意的。多数学校对校训、“三风”建设、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办学历史积淀的提炼缺乏思考,不切合实际;部分学校的主题文化区缺少激励学生勤奋向上的名言警句;一些学校针对学生的制度文化基本没有,不能潜移默化学生,很多学生进入校园就是追逐打闹,形不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鉴于此,中心学校拟于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化建设评比表彰活动,对认真思考、具有创新意识、符合学校文化建设要求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素质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间好学校”这句话用来诠释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是最恰当不过的。我乡部分成功的校长善于认真总结工作成败、善于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善于情感制度管理并重,常常能取得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个别不成功的校长往往思维方式落后、用人策略不高、精细管理欠缺、执行力度不够、管理停滞不前、缺乏创新动力、成绩原地踏步甚至下滑。因此,提高教学质量,一是要提高校长的素质。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对校长进行多元培训和管理实践,适时进行轮岗交流,努力使校长掌握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管理技能,使之树立基本办学意识,形成和提高校长领导和管理的能力。二是要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下决心对班子不团结、不民主、我行我素、自作主张、只领工资不管事的学校班子进行调整,该换的换,换人换思想,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平台,给干成事的人以奖励。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进取心和责任感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没有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乡的教师来源渠道五花八门,教育教学素质参差不齐,虽经过多年的打造磨练,政治和业务素质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教师安于现状,教育教学只求完成任务,不管质量如何,有辱教育使命。对此,中心学校将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业务培训。一是严格执
行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五严禁”和县委“五不准,五严禁”,同时告诫我们的教师,不要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牌室娱乐,把自己一生美好的时光耗费在纸醉金迷之中,到老来一事无成,往事不堪回首!二是认真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加大力度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业务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要求我们的教师,多抽点时间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多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搞好本职工作。
5、抓好家校互动,共育学生成才
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个别学校始终把学校教育臵于主导地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这是不可取的。有教育专家曾把儿童比喻成一块大理石,要把这块大理石雕塑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排在首位,由此可看得出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人生的坚强后盾。因此,我们要借目前“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契机,深入开展家校互动活动,不要把这次活动看作是负担,流于形式,要实实在在地取得成效,而且要把家校互动当作学校常规工作长期把它坚持下去。在这次活动中,部分学校做得很好。如希望小学制发家校联系本,学生人手1册,详细记录学生每天在校表现
和家长反馈意见;认真选取60名家长作为进课堂听课的重点对象;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共同承担培育和监督孩子的责任;开展家校联欢亲子游戏活动沟通感情。这些做法很有创新意识,值得全乡借鉴和推广。作为教师,虽然我们只管孩子一生中某个阶段的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腐的人才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6、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坚持制度管人的原则
苗族的娃娃拜年 篇6
寨头人的娃娃们拜年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时间是上午九点以前。与此同时,拜年娃娃的年龄也只是6岁至10岁左右,这是传统做法。
清晨,天麻麻亮,是寅时末卯时初,左右邻居的娃娃们各自互相邀约,自成一组,有三人为一组或四人为一组从家里出发了。这种拜法,可以先到邻居的叔伯家拜,或者是先拜外后拜内均可,任他们选择。拜前,各家各户都在为娃娃的拜年作了充分的准备,准备的东西大致是:糖果、花生、葵花子、钱币等,等待着娃娃们的到来。再加上人们都在腊月三十晚守夜,而且守夜极深。如此守夜,也是为了喜迎新春即正月初一。守夜时,大人们准备了正月初一清晨所需的东西,诸如柴火、香纸、刀头、茶水等。到寅时末卯时初,各家各户的男主人就起了床。主人起床首先打开本家的大门,然后口里念道:“开门大吉,只见财来,人发家兴”等这些吉利语。之后,又到楼脚(吊脚楼)下面猪牛圈处去开门,同样念着:“鸡鸭成群,牛羊遍地,猪肥马壮……”所要开的门全部开完之后,主人便把刀头、酒、茶水等分别置放在不同的位子上。刀头和酒是摆在堂屋神龛下面的大方桌上,并在神龛上点上蜡烛;茶水是置放在大门口边处,一切安排就绪后才烧香化纸,敬奉祖宗,最后才放鞭炮。炮声啪啪地响了,响声在整个苗乡的上空反复回荡……娃娃们听到炮声一响,他们就直奔而去。乒乒乓乓急促的脚步声,这是吊脚楼板被踩后所发出的响声,主人家早就料到娃娃们来了,也就是说预料中的事,娃娃们一走进门就高喊道:“来你家拜年,贺喜你家发财……”全是些吉利的话,这也是娃娃们练就好的一口流利语。娃娃们的声声恭贺和句句的祝福,从言语中处处都展示出苗族人民那可贵的传统美德和蕴藏着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画面……主人家先叫娃娃们到堂屋的神龛下面给祖宗磕头、作揖。作毕,主人便用眼光扫视一下前来拜年的小孩子们,实际就是辨认一下谁是哪家的孩子,以便送些钱物。若是亲戚家的娃娃,主人自然要多送一些,这是常规之理。扫视之后,主人才把糖果、花生、钱币等——散发给他们。娃娃们得了钱物后,又到别家去拜年了……
美术教学苗族 篇7
1 湘西苗族“赶秋节”习俗的文化生态
上世纪2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安利?斯图尔德开始提倡“文化生态”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1]。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那些民族文化生态的差异性有着深刻联系,而文化生态又可大体区分为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三个层次[2]。湘西自治州的地理环境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北高南低,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水土资源利用率比较高。长期以来湘西苗寨属于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态。“赶秋节”又称“交秋节、秋社节”,是湘西自治州的风凰、花坦、保靖及泸溪等苗族聚集区人民津津乐道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的8月8日举行,哪个地方逢场就在哪个地方举行。墟场,也就是赶集,每逢“一六”、“二七”、“三八”、“四九”和“五十”这些日子在逢场的集市进行贸易,花垣县的麻栗场、董马库、排碧、排料、民乐等等都是墟场,哪一个墟场碰到了赶秋,那里的苗民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把逢场赶秋看成上天赐福的征兆,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东道主总是想法设法把赶秋的各项娱乐活动安排得精致巧妙、丰富多彩,对来宾也非常热情,想让大家对举办方留个好印象,力求超过上一届[3]。在赶秋节当天,据估算大约万人左右在此交易不同种类的农副土特产品,圩场成交额初步估算大约在10万元以上,促进了该地区商品贸易的交换。
在原始社会,苗族人民以狩猎为主,他们自认为是蚩尤部落的后代,自从蚩尤与黄帝决战,战败后他的部落族经历了大迁徙,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过着与日无争的生活。直至明清政府在当地改革并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许多的汉族迁徙到此,定居了下来。苗民向汉族学习吸取先进的水稻、玉米的耕种技术,稻谷及玉米的产量逐年提高。至今仍有路高山远的闭塞之地仍沿袭刀耕火种的传统,大部分苗族地区的耕作方式几乎都适应“耨田、护田、肥田”的模式,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唱苗歌、讲苗语、沿袭着苗族传统节日、办苗家傩祭等传统优秀习俗,虽然受到世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但苗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基本上仍传承了下来,保持了苗族优秀的民风与特色文化。
2 湘西苗族赶秋节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2.1 湘西赶秋节习俗中体育价值的逐渐呈现
苗族的赶秋习俗,对于民俗的起源和发展来说,是自娱与娱人的庆祝活动。在这种节日庆祝活动中,庆祝丰收、物资交流及播种爱情是此项活动的文化本源。伴随着苗族聚居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区域格局的整体变迁,赶秋习俗原有祈求风调雨顺,庆贺丰收年景最先在苗民中兴起、播种爱情的原始社会功能已经慢慢淡化,其休闲娱乐的社会功能逐步显现出来。目前的赶秋习俗参与的人群绝大部分是当地的苗族群众,但还有从五湖四海特意赶来的观众和体验者,参与其中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获得快乐和满足,感受湘西苗族赶秋节的文化氛围。因此,苗族赶秋习俗庆祝丰收的原始功能逐渐退却,并逐步由它的体育价值取而代之。通过参与苗族赶秋的节日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尤为重要的是获得心理上的调适,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过程中体育元素的比重逐年增加。
2.2 湘西赶秋节习俗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
每年立秋那天,苗族群众将“赶秋”与庆祝丰收、欢乐幸福的愿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赶秋节活动极其重视。苗家男女老少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敲锣打鼓,舞龙灯,狮子灯,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上刀梯、打秋千、玩龙灯、舞狮子、跳猴儿鼓舞、唱山歌、篮球赛等异常热闹。另外,还有民间绝技绝活展演与武术表演体育项目,增添了欢快热闹的节日气氛。活动有序的组织、培训、前期安排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举办乡镇的村干部或相关工作人员自愿承担,不计报酬。同时各村各寨都有自己的舞龙舞狮队,在活动中努力地进行表演,由现场评委评分,各个参赛队伍都有物质上的奖励。所以,苗族赶秋节习俗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的载体,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苗族精彩绝伦的赶秋艺术才能沿袭至今,原生态的苗族祭祀、吹唢呐、唱山歌、哭嫁等文化活动才能延续下来。
2.3 赶秋节习俗是苗族人尚武精神的传承
据史料记载,苗族先民常年居住在道路偏僻交通闭塞的山区,在原始社会里,苗族人们对凶猛的飞禽走兽持有极度的畏惧心理,同时又崇拜它的威猛之力,热切希望自身也拥有这样强大的能力,因此不由自主的将勇猛彪悍、英雄与各种怪兽三者联系到一起,由此产生了崇尚英雄勇武的精神,最初可追溯到蚩尤时期,就开始崇尚武艺。元朝时期‘禁武’尤为厉害,防止老百姓造反,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苗族武术在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发兵极力镇压,但民间习武习俗从未间断;明清政府对当地居住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苗族人处于当时执政王朝的统治之下,经常受到民族歧视和生存压迫,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民间自古就有了习武之风,为了不堪忍受明清政府和当地土司的欺压,就产生了载入史册的苗民起义,虽然以失败而终,但尚武之风愈刮愈盛;清末民初那时,国民党十分重视武术的发展,成立中央国术馆,提倡“保族”运动,苗族武术又达到了鼎盛时期,为以后呈现出大批民族英雄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赶秋节习俗是社会的安全阀
所谓“社会安全阀”,就是社会中存在一类制度或机制,为公众提供一些正常渠道,以宣泄和消解敌对和不满情绪,进而缓和乃至解决社会矛盾冲突[4]。在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引发各种矛盾与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明清王朝时期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后,当地的少数民族就与迁入的汉族之间发生了许多矛盾与冲突,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处于这样的情形之下,通过传统节日文体活动给群众提供疏通渠道,用以缓解冲突,释放压力与不满,把矛盾遏制在萌芽状态,促进各民族间的和谐共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加剧,大部分苗族青年男女走出大山成为“打工一族”,由于与当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在他们艰辛的打工生涯里,也是矛盾和冲突频发的潜在危机。他们迫切希望在收获的季节回家参与到赶秋活动中去,尽量宣泄和消除隐藏在心里的不满情绪,也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冲突。透过赶秋节历史文化演变进程,清晰的发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俗文化活动对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苗族赶秋节民俗活动对该地区乡土体育文化建设
3.1 湘西苗族赶秋节可以继承和弘扬苗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通过对近几年苗族“赶秋节”的举办情况进行访问和调查,结果表明:湘西苗族“赶秋节”这一民族习俗与传统体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的内容和形式渗透着体育,可以说是湘西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俗习惯促进了湘西苗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赶秋节期间进行各类型传统体育项目的演出,不仅丰富了该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而且以此作为活动的承载体,吸引着世界各地观众的积极参与,对“赶秋节”的由来进行宣传、营造现场浓厚的节日氛围及弘扬湘西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湘西苗族赶秋节丰富了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内容,并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推广和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并越办越隆重的基石。
3.2 湘西苗族赶秋节具有良好的娱乐作用,是群众健身的有效组织形式
在节日期间通过广泛进行民族特有形式的竞技与表演,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印记和精神追求,湘西地区的苗鼓、跳猴儿鼓、舞龙、舞狮子就是苗族人民的文化印记,正是苗族传统体育与苗族各种节庆活动的完美融合,在“赶秋节”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传统体育活动不但可以全面提升竞技者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综合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使人们一年来积淀下来的所有烦恼、压抑和郁闷的情绪都得到调节和释放,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得以消解,在气势如虹的运动场景中,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巨大的群体力量,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苗族人民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众所周知,体质好坏与健康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赶秋节”中有许多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可以增强苗族人民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改善民族地区的精神风貌,娱乐身心,减少患精神类疾病与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因此,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做好宣传,适当加大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村委会和社会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当地文化站、文化中心协同配合,结合当地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并推动偏远落后的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3.3 湘西苗族赶秋节有利于增加苗族地区的体育人口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重点发展民族特色体育,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创办体育节,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5]。”各个村寨都有自己的舞龙队,一条龙需要10-11人来舞,有的村寨有两条龙,一个男队,一个女队,目前由于年轻的男人们都外出打工,所以传统节日主要是以女队参加。为了准备每年传统节日的表演和竞赛,初步估计有至少几百人进行长期的训练,一般选择在农闲时间进行训练,每次集训大约在二小时左右。因此,在当地积极开展传统节日体育活动,不断激发人们体育活动兴趣,也会唤起他人体育活动参与意识,促使民族地区体育人口基数的增大,使准体育人口成为体育人口。“赶秋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它与苗族传统体育活动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因此,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赶秋节”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透视出传统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并促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
4 结论
赶秋节不只是庆祝丰收节,物资交流节、民族体育文艺会演节,也是播种爱情的生花节,同时更是‘全民健身日’的优秀典范、苗家的奥运会。它萌生衍传于苗族同胞长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伴随着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而不断传承与演进。近些年来,为了不断繁荣当地文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开发,湘西地区的民间庆典活动已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资助、全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局势,苗族赶秋节表现尤为突出。对促进湘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也促使参与到全民健身中去的基数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32.
[2]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
[3]苗人网.浅谈苗族赶秋节http://www.hmongbq.com/ReadNews.asp?NewsID=1453.
[4]王军,杨林.从湘西苗族“赶秋节”看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2010(04).
美术教学苗族 篇8
关键词:通红甸,苗族,聚居村,经济社会
玉溪市的苗族主要聚居在通红甸乡, 苗族是通红甸乡除彝族之外的主体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大婆左村委会辖区内。2014年末, 全乡共有苗族1708人, 占全乡总人口的16.14%。通红甸乡苗族的民族特性是勤劳、善良、坚韧, 能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苗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有《苗王阿三》之类的民间故事, 有花山节之类的民俗节日, 有芦笙舞之类的民族舞蹈, 培育出富有个性的苗族刺绣。这些民间文化艺术以多元一体的方式构筑起苗族的生活世界。
一、基本情况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有上苟崩竜、小婆左、塘子、中寨、陆寨、小糯节等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 其中上苟崩竜村民小组属于小得勒村委会管辖, 其余5个为大婆左村委会所辖。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共322户1286人, 苗族1268, 占6个小组总人口的98.60%, 占全乡苗族总人口的74.24%。
通红甸乡苗族大体分布在乡政府驻地北部地区, 以小得勒——大龙树路 (简称小大路) 为中轴, 由小糯节—陆寨—中寨—塘子—小婆左呈弧形分布在两侧。海拔上上苟崩竜、陆寨两个小组靠上, 中寨、小糯节两个小组居中, 塘子、小婆左两个小组最下。总体上讲, 6个苗族聚居村均属于山地村组, 地理定性上可以划分为山地苗族。山地性质是这6个苗族聚居村寨的根本属性。
6个苗族聚居村各有优势资源, 综合而言,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苗族聚居村附近有一定的植被覆盖, 加上近年来大力调整种植结构, 农业作物逐渐替换为柿子、核桃、柑桔、金银花、佛手之类的经济林果作物, 达到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2013年小糯节种植核桃183亩, 2014年塘子规划种植柑桔550亩, 2014年陆寨水源点规划种植黑杨150亩, 以点带面, 促进自然资源的生态型开发和利用。二是民族资源优势。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 集中体现在民族歌舞、传说故事、民俗节日、民族刺绣等方面。其中, 苗族花山节已经举办多届, 逐步引起外界关注;苗绣产业是当前乡党委、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已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三期培训, 相应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在筹备组建中, 迎合当前民族文化发展热潮, 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带动苗族聚居村子的发展。三是革命历史资源。通红甸乡是华宁县第一个人民政权——新西区人民政府诞生之地, 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和地方史志价值。目前已经修建起新西区革命纪念园以及彭顺宽墓两个景点。这一优势, 在华宁县是唯一的、独特的, 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四是整合性资源优势。由自然、民族、矿产等资源带动的旅游业的发展, 以么波冲自然景观—太极谷鸳鸯温泉为依托, 可以进一步打造以小婆左为中心的苗乡观光体验园。纵观成功景区生成过程, 大都是人文与自然密切结合, 交融出一种单独一方无法具备的魅力。五是气候优势。独特的山地地形与立体性气候, 为发展多样性产业提供了条件, 比如当前种植业方面的高海拔地区种植中草药、上半山种植核桃、下半山种植柑桔, 高地么波冲风力发电规划、低谷老独寨水利发电站建设等, 彰显出山地乡镇发展中的多元方向和立体结构。
二、发展现状
通红甸乡的基本乡情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乡镇、贫穷地区、面积小乡镇, 简单概括为“老、少、边、穷、小”。6个苗族聚居村与其他各村组与一样, 发展是面临的最大难题, 最大的任务。近年来, 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发展出路, 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团结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经济社会。在上级部门的帮扶、党政班子的带领、干部职工的努力、人民群众的配合下, 乡域面貌发生变化, 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政府积极引导, 调整粮经比例, 优化产业结构。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的经济收入来源由原先的粮食作物为主逐步替换为经济作物, 最明显的体现在烤烟、柑桔、金银花、核桃上, 经济作物收入占村民收入的绝大比重, 尤其是柑桔、核桃产业, 应该是6个苗族聚居村未来的主导性产业。2014年末, 6个苗族聚居村人均纯收入约3000元, 高于民宗局贫困线2300元700元, 高出30个百分点。
2. 基础设施得到提高
乡党委、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村民小组的扶持力度, 加快少数民族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交通方面, 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都有入村公路, 正常情况下能够发挥交通运输功能;村内都有硬化道路, 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出行需求。乡政府组织进行陆寨到小糯节路段路面铺沙, 女嫁斗矿山至小婆左路段扩建铺沙, 极大地改善了这两个苗族村的交通条件。二是水利上, 大力实行小水窖建设补助, 提高村民的积极性, 共建设小水窖315口。2013年底小婆左片区人畜饮水抗旱工程竣工, 解决苗族群众生活用水难题。目前, 这6个苗族村子都有了安全的饮用水。2014年初, 通红甸乡积极申报龙洞河水库扩建项目, 概算投资2960.46万元, 已由玉溪市水利勘察设计大队完成地质勘查及扩建设计方案。扩建后总库容将由现在的15.4万m³增加到75.15万m³, 调供能力由现在的34万m³增加到166万m³。项目实施后, 完全辐射到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 为其发展柑橘、烤烟、蔬菜等用水量大的产业提供生产性用水保障。
3. 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6个苗族聚居村共有耕地面积1426亩。为了有效利用耕地, 提高产值, 增加收入, 村民自行进行配套灌溉设施建设。同时大力修建田间路, 方便肥料、作物的运输。根据调查, 2014年使用化肥施160吨, 亩均耕地施用112公斤;农药使用量1550公斤, 农膜使用量3100公斤。有摩托车297辆, 汽车24辆, 其中农用运输车13辆。随着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现代文明技术成果用于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苗族村子生产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4. 社会事业继续改善
跟随全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 苗族聚居村民小组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继续得到改善。
文化方面, 6个苗族村民小组均有农家书屋, 有2000册各类图书可以借阅。逐步完善的大婆左花山广场, 是苗族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 利于苗族民间文化的对外宣传, 增进外界对通红甸乡苗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
教育方面, 全乡有6所小学、1所中学。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有小学75人、初中34人, 高职中3人, 有大专以上学历2人, 平均小学入学率95%。上苟崩竜小组的小学生有小得勒小学和通红甸中心小学供选择, 小糯节、陆寨、中寨、塘子、小婆左5个小组有大婆左小学、通红甸中心小学供选择, 其中塘子小组可以到小河边小学就读。依托整乡推进项目, 大婆左将修建教师宿舍楼, 改善其生活条件;集镇所在地通红甸修建综合教学楼以改善教学环境, 修建中心幼儿园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同时, 大力引进教师, 购置教学器具,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苗族的教育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科技方面, 各小组均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 满足苗族群众科技学习与宣传以及业余文体活动。乡属站所加大相应科技培训力度, 提高苗族群众科技意识, 提高科技实用能力。村委会设有远程科技教育室, 进一步推进科技普及力度。
卫生方面, 有卫生院一所, 医生6人、病床6张。兴建了综合门诊业务楼、6个村级卫生室, 方便苗族群众看病, 改善苗族就医条件, 节省医疗支出。另外, 针对6个苗族村子, 由民宗局、民政局、残联等为其缴付新农合费用, 其中巨大部分是民宗局代缴, 减轻苗族村民医疗开支负担。2014年, 民宗局替1127人缴费67620元。
5. 惠农政策基本落实
落实国家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 使得苗族村民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6个苗族小组2014农资综合补贴75144.84元, 2013年良种补贴17898.4元, 2013年公益林补贴15637.05元。
三、问题与困难
近年来, 通红甸乡6个苗族聚居村民小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
1. 思想意识落后, 带头作用不强
部分村组干部、苗族群众思想意识落后, 满足于现状, 不投入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当中来。甚至个别村民小组长没有尽到职责, 没有发挥带头作用。苗族群众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6各苗族聚居村子1286人中, 现有中专以上学历5人, 现有大专以上学历8人, 高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1.01%;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只有13人, 在总人口中占有的比率极低, 文盲半文盲仍有140人, 可见文化事业发展程度还很低。这必然导致苗族村民经济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习惯于传统耕作方式, 认识不到项目实施的效益, 不理解、不配合, 社会协调难度大, 影响一些项目的推进。
2. 基础设施落后, 发展难以突破
受山地地形地理条件的制约, 苗族聚居村子入村道路基本上是土路, 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出行、运输等的要求;水源点少, 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只能保证人畜饮水, 生产用水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 6个苗族聚居村子1426亩耕地中, 水浇地308亩, 占耕地面积的22.48%;水里有效灌溉面积532亩, 占耕地面积的21.6%;平均水利化程度只有35.33%。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跟不上, 制约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与障碍, 发展难以突破。
3. 农业生产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较低
通红甸乡属于偏远的山区, 大部分苗族聚居村子耕地属于山地。目前6个苗族聚居村子共有耕地面积1246亩, 人居耕地面积只有1.07亩。面积小, 坡度大, 无法进行机械化耕作, 只能靠人力和耕牛劳作,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较差的农业生产条件, 限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4.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事业建设不协调
总体上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但6个苗族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一方面是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际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另一方面与其他乡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文教科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仍然滞后, 建设项目不协调, 跟不上时代步伐, 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村民收入水平低, 后续发展能力弱
2014年, 通红甸乡农民人均村收入5365元, 6个苗族聚居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 占全乡平均水平的55.92%, 比例较低。根据经济学理论说法,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结构, 低收入群体生活开支占很大比重, 其他消费支出相应减少。由于6个苗族村子收入水平低, 村民除去生活开支, 没有多少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后劲。
6. 特色产业尚在培育, 收入增长比较缓慢
传统的粮食、烤烟等种植面积逐步缩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禽畜养殖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型的柑桔、核桃等经济作物正在大力发展当中, 产业尚未培育起来, 导致6个苗族聚居村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支撑点, 苗族群众收入增长缓慢, 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7. 资源优势没有发挥, 品牌带动效应欠缺
苗族聚居村子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仍在探索当中, 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生态农业品牌如土鸡、土鸡蛋、野菜、绿色蔬菜, 缺乏深层次打造, 品牌的影响力和优势未能充分显现, 品牌的带动效应力不足。
四、思考与建议
自然条件限制、基础设施制约、意识观念影响等诸多因素造成通红甸乡6个苗族聚居村子相对发展落后的局面。这种状况, 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 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继续扶持、引导, 依靠苗族群众几代人努力奋斗才可以改变的。
1. 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方针
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民族地区的政策方针, 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 切实把通红甸乡苗族聚居经济社会发展列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苗族聚居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加大站所对口扶持力度, 尤其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的带领作用, 努力推动苗族聚居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实现量的突破、制的变化。
2. 围绕中心任务突出发展首要地位
发展始终是解决苗族聚居村子一切问题的根本, 始终是中心任务。要科学确定通红甸乡6个苗族聚居村子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从小组实际出发, 扎实稳步推进村组建设, 要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乡发展规划, 扶持苗族聚居村子发展生产、改善基础条件、发展社会事业, 增强苗族聚居村子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其经济社会发展与全乡同步推进。
3. 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归根到底, 发展始终是自己的事情。6个苗族聚居村子要自力更生, 通过艰苦奋斗, 改变经济社会落后局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优惠政策, 同时自筹资金, 投工投劳, 抓住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示范村与美丽家园等建设机会;集中精力攻克经济难题,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配合乡党委、政府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厚实基础;立足自身资源、解决拓宽收入渠道;重视教育教育、提高苗族村民的文化素质。
4. 加大科技投入增加村民收入
争取各种资源, 加大对全乡6个苗族聚居村子的科技投入力度, 增强科技带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派科技人员下村, 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中实用技术与技能培训, 通过2200人次的技术培训, 培养起部分技术骨干, 辐射村组, 以点带面提高科技使用率。有条件的情况下,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 健全激励机制, 普及和农业科技知识, 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鼓励创新, 实现科技兴村, 科技致富。
5. 重视培养苗族人才干部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6个苗族聚居村子1286人中, 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13人, 只占总人口的1.01%, 这个比例是很低的。逐步改变苗族人才干部数量少、后备力量不足的现状, 努力提高苗族文化素质。通过招考苗族大中专毕业生, 下派到苗族村子挂职锻炼, 增加苗族大中专学生就业机会, 提高少数民族送子上学的积极性。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 掌握劳动技能本领, 有一技之长, 拓宽苗族群众收入渠道。
6. 设立专项发展资金
建议市县乡三级设立一定的苗族聚居村子专项发展资金,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适当增加, 扶持苗族聚居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农业、水利、交通、文化、卫生及其他相关部门, 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做好对口扶持工作, 切实采取有效有力措施, 积极主动地帮助苗族聚居村向上申报项目, 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7. 开发民族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探索发展苗族文化旅游项目, 以苗族花山节为平台, 大力宣传, 吸引更多的游客;以苗族刺绣产业发为契机, 推广民族文化精髓;依托温泉等旅游线, 设立苗族特色食品、餐饮、风味小吃及旅游纪念品, 让游客切实参与文化活动体验, 切身感受苗族文化气息。
融水苗族服饰解析 篇9
关键词:融水苗族服饰,视觉形象,文化精粹
引言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境内约有40多个少数民族, 而柳州则是汉族和岭南各少数民族最重要的交汇点, 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区域。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孕育积淀了浓厚的、独具魅力的传统民族服饰, 尤其是柳州融水苗族服饰堪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融水俗称“大苗山”, 其苗族支系服饰以款型、图案、色彩、材料、配饰等元素有机组合的外在视觉形象为载体, 折射出无形的灿烂而丰厚的文化精粹, 成为了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走动艺术”。从大苗山服饰文化艺术这块沃土中, 我们可以发掘与汲取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
一、融水苗族服饰的视觉形象
1. 传统的造型款式
融水苗族支系服饰在核心深处, 蕴藏并坚守着古老苗族上衣下裳 (裙) 的形制。女装华丽精美, 典型的妇女上装是无领无扣交襟或对襟的咖啡色调亮布外衣, 也有少数外衣为紫色调或红色调, 内穿一件菱形胸衫, 下穿及膝百褶裙, 小腿打“绑腿”系花带, 衣服多处镶贴着十分精致的苗绣花边, 盛装时佩戴银冠、银胸牌、银手镯等品种繁多的银饰品, 未婚姑娘还在裙侧挂俗称“裙彩”的令箭形装饰条, 如下图1所示。而男装则相对简朴, 男子穿多颗布扣对襟咖啡色调亮布上衣, 下着大裆宽脚裤, 用土布裹头。
2. 多样统一的图案组合
融水苗族服饰的图案绝不以单一的形式出现, 而是人、神、动植物、战争迁徙等不同题材、不同时空、大大小小的纹样密密地布满在衣服上。大苗山的苗族先民们认为蝴蝶妈妈、继宇鸟孕育了包括人类始祖姜央在内的世间万物, 在当地的苗族服饰上很容易就可以看见立体或平面的蝴蝶、继宇鸟图案造型。同时, 妇女们还尤为喜爱用寓意美好的植物花卉纹样作为图案的主体, 赋予最丰富绚丽的色彩, 宽条状或大面积放置在服装的各个显著部位, 再搭配条饰宽度、面积均小一些的几种甚至十几种其它纹样, 围绕主纹样作烘托, 如下图2–a、2–b。通过交互编排、巧妙组合, 各式图案纹样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地布局在服饰上, 显示出一种多元化的和谐美感。
3. 大胆绚丽的色彩搭配
融水苗族妇女们大胆地追求服饰色彩的绚丽感, 其用色几乎囊括了自然界一切美好的色彩。她们在衣服领口、袖口、底摆等处的布料上镶贴花边条饰, 把淡紫、桃红、嫩绿、黄绿、天蓝、蓝绿、明黄、橙黄等十几种颜色处理成细碎星点的花草, 这些亮丽的花草恰到好处地点缀、提亮了暗沉的咖啡底色, 并用条饰边框界定, 使这些鲜亮的五颜六色不至于游离出去。虽然整套服饰的色种多、对比强、明度高, 但色调却不感觉杂乱、生硬或浮躁, 反而觉得充满张力、气韵生动, 很有高低起伏的节奏感, 如下图2–a、2–b。这种大胆、斑斓、绚丽的服饰配色, 带给观者愉悦的视觉刺激和深刻的心理感受。
4. 古朴独特的服饰用料
融水苗族“靠山吃山”, 利用当地及周边的环境资源就地取材, 经家庭作坊手工制作而成主要的服饰材料。桂北大苗山气候湿暖, 适合种植棉花和蓝靛, 20世纪90年代以前, 那里的苗族妇女们自种、自纺、自织、自染而得窄幅的土布。聪慧的她们还利用当地特有的某种植物汁液、河底淤泥、鸡蛋清等自然资源, 将织好的土白布几埋几洗、几椎几晒, 最终制成平整结实、有光泽的“亮布”, 这种“面料再造”后的“亮布”难以被树枝、荆棘划破, 还能够阻挡湿气和山风, 因而成为了大苗山主要的服装面料。装饰辅料方面, 也是点点滴滴都来源于当地及周边环境的原始自然物或自然加工品, 如白鸟绒毛、果壳木珠、白银等。
5. 花样繁多的配饰
融水苗族服装的配饰花样繁多, 有银冠、银牛角、银扇、银插花、土布头帕、木梳、银耳环、银项圈、银胸牌、披肩、围腰、腰带、裙彩、银手镯、银戒指等, 每一种配饰又有各式各样的款型花样。其中, 银质饰品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苗山苗族妇女戴银“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 整套银饰从头到脚“全副武装”重逾十公斤, 走起路来环佩叮当、银光闪闪, 见下图3。
二、内在的文化精粹
1.“天人和一”的理念
天就是我, 我就是天, 天的本根与人的心性相通, 人是天地万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融水苗族先祖以自觉的、深沉的“原始感悟”, 将整个服饰文化体系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上。
他们在这一理念上建立其服饰体系的方方面面, 包括服饰形制、款式、图案、色彩、用料、工艺等。上有天, 下有地, 融水苗族服饰上有“衣”与天相应、下有“裳”与地相称, 保持着“上衣下裳”的本色。其大部分款型源于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是对自然生物形象的模仿, 比如妇女们穿着的及膝百褶裙, 细密、垂直的皱褶布满裙身, 据说是模拟山坡上青杆菌的褶子和外形而创作的;久负盛名的“百鸟衣”, 把轻盈的白色鸟羽点缀在衣裙上, 则是模仿美丽的小鸟在身上轻舞飞扬。创作的图案人、神、动植物多体结合或同在一个画面出现, 十几种颜色的花草绚丽开放, 人与世间万物和谐共生。以及采用全天然无污染的原材料, 手工自制纯棉土布、银质或木质饰品, 面料再造“亮布”等等——“崇尚自然、天人和一”这一文化理念在大苗山苗族服饰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宇宙、掠夺自然, 而融水苗族服饰仿佛告诫世人, 人与宇宙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 与自然界相融合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应该致力追寻的本源。
2.“跨界创作”的方式
融水苗族先人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在服饰上记述民族历史和信仰, “跨界创作”, 成就了一本独特的、生动的“无字史书”, 形象地向后人讲述着大苗山深沉的民族历史和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
立体或平面的蝴蝶妈妈和继宇鸟图案造型明显地出现在盛装银冠、胸牌、裙彩等处, 是这一民族尊奉她们为本族先祖的体现。造型颇为壮观的银牛角头饰, 形象地反映出大苗山人对“牛角人身”的祖先蚩尤的永恒记忆和讴歌。还有银项圈上挂着的鱼形吊坠, 那是在述说先民稻田养鱼的生活习惯;而银冠上雕刻的“骏马飞渡”浮纹, 则是在描绘族人悲壮的迁徙场景……融水苗族服饰与其历史信仰文化交融在一起, 成为了一本穿在身上的活生生的“史书”。
由于长年从事一个行业门类的设计工作, 长时间服务于商业客户, 设计师们通常会逐渐丧失兴奋点和新鲜感, 设计思路日趋僵化枯竭。融水苗族人的“服饰史书”, 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创作方式——“跨界创作”, 指引并鼓舞着今天的设计师以全新的艺术角度和表达方式, 将服饰、书画、陶俑、瓷器、剪纸、建筑艺术等不同种类的文化艺术有机的嫁接融合在一起, 大胆、自由地去寻求非常规的突破。
3.“多样统一”的规律
“多”与“一”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事物既要多样有变化, 又要统一不杂乱, 成为矛盾的统一体。融水苗族妇女潜意识地遵循着“多样统一”的基本艺术规律, 把诸多不同元素协调地融为一体, 将民族审美观念中的整体感作了极为透彻的表现。
她们胸有成竹地把人、神、动植物、战争迁徙等各类题材、相异时空、大大小小的图案纹样, 淡紫、桃红、嫩绿、天蓝、明黄等十几种鲜亮的、绚丽的、充满张力的颜色, 还有从头到脚满满当当、繁花似锦的银冠、银牛角、银耳环、银胸牌、银手镯、腰带、裙彩等配饰, 以及纺织、浸染、刺绣、镶贴、缝制技艺和几埋几洗、几椎几晒的面料再造手段……方方面面的不同元素统统放置在一套服饰上, 同时运用对称、均衡、对比、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老道地掌控、整合这些元素于一体, 使整体饱含一种繁复绚丽而又高度统一的和谐美感, 营造出服饰浓郁的民族风韵与艺术魅力。
现代人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素质的不断提高, 使千人一面的国际化风格之路越走越窄。大苗山苗族妇女将变化的、不同的多方配置在一起, 探求“个性化的创新、多元化的和谐”的做法, 非常值得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去大力借鉴、传承和弘扬!
结语
在大苗山的田野考察中, 笔者一次次被那漂亮的、独具魅力的苗族服饰, 以及苗族人的智慧所深深折服;却也一次次痛心于这种珍贵的民族服饰正逐渐朝着灭绝的方向发展!作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融水苗族服饰艺术, 是一块宝贵的、充满审美华彩的沃土, 将我们的艺术血脉根植于此, 深刻感悟和活化运用, 以期具备深厚有力的民族文化底蕴, 创作出独特的、富有魅力的现代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EB/OL]. (20011-5-24) [2011-12-28]http://www.gxzf.gov.cn/zjgx/gxzz/sh/201105/t20110524_323788.htm
[2]韦荣慧.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16–17.
苗族芦笙文化探微 篇10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苗族人通过不断的迁徙,现多居于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区域,其中贵州的苗族居民最多。由于贵州地理位置较为独特,为苗族文化增添了神秘色彩,例如:婚姻、节日、服饰等方面都充满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气息,其中芦笙舞、芦笙乐曲、芦笙理词共同构成了苗族的芦笙文化。本文就苗族芦笙文化、功能、形态等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二、苗族芦笙文化
1、乐舞文化
乐舞文化是芦笙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芦笙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逐渐对芦笙舞进行了创新和改良,使得它成为了苗族人民固有的一种独特的舞步,时至今日,苗族人在跳舞时,动作依然娴熟,会做?出一系列的动作,比如爬杆、倒背等等,节奏紧凑,时快时慢,让人们时常拍案叫好、叹为观止。
2、婚恋文化
芦笙不仅是可以用来娱乐的乐器,还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重要纽带。苗族人民可以通过跳芦笙舞蹈、唱芦笙词等活动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苗族地区经常会举办一些男女定情的活动,比如芦笙坡,此时男男女女会盛装出席此次宴会,他们会在会场上欢歌起舞,一开始是由男生吹芦笙引舞,然后女生在(再)进场,最后围城(成)一个圆圈,大家一起跳舞,当音乐的氛围达到高潮时,男生们就可以向女生表达爱意,向她们吹起示爱的曲子,如果女生愿意的话,就在男生的芦笙上挂上定情信物。
3、祭祀文化
在我国的贵州苗族地区,人们经常会把芦笙和皮鼓结合起来用在祭祀和丧葬中,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吹笙击鼓一直不能停歇,这已经成为了苗族重要的一种习俗。芦笙被苗族人民认为是一种神器,可以在天地阴阳之间进行沟通,和死者进行对话等等,充满了神奇色彩。人们在丧葬的仪式中通过跳芦笙舞,既可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又可以用来安慰死者的亲朋好友。在整个祭祀活动中,芦笙曲一直在变化,葬礼活动开始的曲子为《天亮曲》,要一直吹到出棺,中间不能停止,然后吹的是《送别曲》,直到丧葬完毕。除此之外,芦笙还可以用在祭祖或举办大型的庆典活动。
三、芦笙是苗族文化的典型载体
芦笙是一种民族乐器,在苗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特色。它是苗族的象征和标志,体现了苗族的生活、文化等民俗。芦笙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文化,具备文化的三个行为层,分别是行为层、制度层、心态层。芦笙文化既是苗族的象征和意义,还是苗族的百科全书。它具有狭义和广义的两层意思,广义的芦笙文化指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而狭义的芦笙文化就是指具体的文化现象,比如芦笙舞蹈、芦笙吹奏等等。
1、芦笙的行为层
芦笙的行为层主要是指芦笙舞蹈,它的起源非常的早,自宋朝开始就有详细的记载,一直延续至今,它的舞蹈风格也与其他的民族舞蹈别具一格。芦笙舞蹈的另一个叫法就是“祝嘎”。芦笙舞蹈大致可以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等类型,场面最为壮观热烈的当属集体舞蹈,舞技最为复杂的就是单人舞和双人舞,舞步复杂。集体舞的场面大概是由一支芦笙队伍伴奏,队形呈一字排开,芦笙对在前,群众在后,边舞边吹。而双人芦笙舞蹈,以对舞的形式出现,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斗牛舞》,斗牛舞的跳跃动作大,动作时快时慢,技术难度大。而芦笙独舞的难度是最大的,它可以将芦笙舞的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既有重节奏又有轻节奏,舞蹈动作既娴熟又顽强。
2、芦笙的制度层
芦笙的制度层主要是指仪式“法器”,也就是芦笙“语”,吹奏芦笙相当于一种语言的传递,实现语言的交流,属于一种特殊的音乐语言。芦笙实际就是一种以音代言的工具,用音律去代替语言额声调。它的内容多种多样,每家每户办喜事或者丧葬时,都离不开芦笙,芦笙的吹奏可以带动现场的气氛。尤其在丧葬时,芦笙被赋予了特定的作用,它被视为与天地阴阳交流的“语言”,用来传递生者和死者之间交流的信息,芦笙所表达出来的“语言”,死者都可以听得懂,所以在老人去世、入馆、祭祀时都需要芦笙“语”。
3、芦笙的心态层
芦笙的心态层指的是感情纽带,无论是芦笙舞还是芦笙乐,它都会起到一定的社交作用,人们可以依据芦笙活动去互相交流,建立彼此之间的情感。比如典型的花帝舞就是年轻人用来谈情说爱的舞蹈,在芦笙会上,人们可以通过跳舞去享受节日所带来的欢乐。在婚假、粮食丰收、谈情说爱时都离不开芦笙的衬托。芦笙已经成为了苗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互相沟通的一种媒介。
四、芦笙的文化教育功能
1、芦笙吹奏与人的发展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长期听音乐可以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这个观点主要是由外国学者Gordon Shaw所研究出来的,他让84名学生一起听莫扎特的音乐,并对听后的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时空推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后来这项研究的结果被称为了“莫扎特效应”。所以说音乐可以刺激人们的大脑,产生反应。芦笙乐柔美抒情,经常欣赏芦笙乐可以开发人的大脑,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学习吹奏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手、眼、脑灵活并用,提高注意力。其次就是芦笙的吹奏者要不断的保持音乐上的思维,注意音调和音色之间的配合,这样又可以训练吹奏者持续注意的能力。除此之外,芦笙乐还可以锻炼吹奏者的记忆力,因为吹奏者要去不断的记谱子和吹奏的方法,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加之芦笙的好多曲子都是通过想象力创作出来的,这样又可以改变吹奏者的惯性思维,
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旦这几种习惯养成,不仅在音乐上可以受益匪浅,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对人们有很大的帮助。
2、芦笙舞蹈与人的发展
从智力方面去讲,芦笙舞蹈也具有同芦笙乐的诸多优势,比如肢体协调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的因素。舞者要想把舞蹈跳的好,就必须有完美的肢体协调力,可以轻松自如的运用肌肉和关节去充分表达舞蹈的内容,其实这也等同于脑力互动,任何学习和动作都会受大脑的支配,都离不开注意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培养随意注意能力,学者的思想必须跟着舞蹈老师的动作、步伐、风格、特点去转动,这样长期的训练势必会提高学者的注意力。
表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也是这样的,它的动作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又比生活中的动作较夸张,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对动作进行组合创造。集体芦笙舞蹈给予了苗族人民很大的发挥空间,他们的舞蹈步伐可以根据音乐的改变而改变,这就要求舞蹈者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做到互相配合。
3、芦笙理词与人的发展
芦笙理词的背记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升人们的智力水平,人拥有八种主要的智能,其中言语语言智力最为重要,它是指人们获取语音、文字等的感知能力,决定着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而芦笙理词的背记起到了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此外,人们通过对芦笙理词的学习,很好的将苗族芦笙文化传承了下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芦笙文化是苗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在苗族人的心中他们离不开芦笙,而苗族人也赋予了芦笙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两者就像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契合。在苗族的历史进程中,芦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教育、婚恋、乐舞、祭祀中都对苗族人民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芦笙是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标志性乐器,在苗族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苗族文化特色之一,更是苗族人的象征和标志,可见芦笙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其中芦笙不仅可以用来娱乐,还被当地人民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物与载体,同时也是是苗族人的精神支柱。本文主要对苗族芦笙文化的形成、典型载体以及文化教育功能等进行阐述,为研究苗族芦笙文化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芦笙,文化,苗族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万昌盛.苗族与芦笙[J].百花园,2009(6):45-46
湘西苗族的艺术 篇11
这是我家乡看牛孩子唱歌比赛时的一首山歌,健康、快乐,还有点谐趣,唱时听来真是彼此开心。原来作者是苗族还是汉人,可无从知道,因为同样的好山歌,流行在苗族自治州十县实在太多了。
凡是到过中南兄弟民族地区住过一阵的人,对于当地人民最容易保留到印象中的有两件事:即“爱美”和“热情”。
“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特别显著。使用的材料,尽管不过是一般木机深色的土布,或格子花,或墨蓝浅绿,袖口裤脚多采用几道杂彩美丽的边缘,有的是别出心裁的刺绣,有的只是用普通印花布零料剪裁拼凑,加上个别有风格的绣花围裙,一条手织花腰带,穿上身就给人
这个区域居住的30多万苗族,除部分已习用汉文,本族还无文字。“热情”多表现于歌声中。任何一个山中地区,凡是有村落或开垦过的田土地方,有人居住或生产劳作的处所,不论早晚都可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当地按照季节敬祖祭神必唱各种神歌,婚丧大事必唱庆贺悼慰的歌,生产劳作更分门别类,随时随事唱着各种悦耳开心的歌曲。至于青年男女恋爱,更有唱不完听不尽的万万千千好听山歌。即或是行路人,彼此漠不相识,有的问路攀谈,也是用唱歌方式进行的。许多山村农民和陌生人说话时,或由于羞涩,或由于窘迫,口中常疙疙瘩瘩,辞难达意。如果换个方法,用歌词来叙述,即物起兴,出口成章,简直是个天生诗人。每个人似乎都有一种天赋,一开口就押韵合腔。刺绣挑花艺术限于女人,唱歌却不拘男女,本领都高明在行。
这种好歌手,通常必然还是个在本村本乡出力得用的好人,合作社优秀生产者,善于团结群众的乡干部。不论是推磨打豆腐,或是箍桶、作簟子的木匠蔑匠,手艺也必然十分出色。他或她的天才,在当地所起的作用,是使得彼此情感流注,生命丰富润泽,更加鼓舞人热爱生活和工作。即或有些歌近于谐趣和讽刺,本质依然是十分健康的。这还只是指一般会唱歌的人和所唱的歌而言。
至于当地一村一乡特别著名的歌手,和多少年来被公众承认的“歌师傅”,那唱歌的本领,自然就更加出色惊人!
1956年冬天12月里,我回到家乡,在自治州首府吉首,就过了3个离奇而且值得永远记忆的晚上。那时恰巧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有个专家工作组共4个人一同到了自治州,做苗歌录音记谱工作。自治州龙副州长,特别邀请了4位苗族唱歌高手到州上来。天寒地冻,各处都结了冰,院外空气也仿佛冻结了,我们却在自治州新办公大楼会议室,烧了两盆大火,围在火盆边,试唱各种各样的歌,一直唱到夜深还不休息。其中两位男的,一个是年过70的老师傅,一脑子的好歌,真像是个宝库,数量还不止三只牛毛多,即唱三年六个月,也不过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一个年过50的小学校长,除唱歌外还懂得许多苗族动人传说故事。真是“洞河的水永远流不完,歌师傅的歌永远唱不完”。两个女的年纪都极轻:一个20岁,又会唱歌又会打鼓,一个只17岁,喉咙脆脆的,唱时还夹杂些童音。歌声中总永远夹着笑声,微笑时却如同在轻轻唱歌。
大家围坐在两个炭火熊熊的火盆边,把各种好听的歌轮流唱下去,一面解释一面唱。副州长是个年纪刚过30的苗族知识分子,州政协秘书长,也是个苗族知识分子,都懂歌也会唱歌,陪我们坐在火盆旁边,一面为人家剥橘子,一面作翻译。解释到某一句时,照例必一面搔头一面笑着说:“这怎么办!简直没有办法译,意思全是双关的,又巧又妙,本事再好也译不出!”小学校长试译了一下,也说“有些实在译不出。正如同小时候看到天上雨后出虹,多好看,可说不出!古时候考状元一定比这个还方便!”说得大家笑个不止。
虽然很多歌中的神韵味道都难译,我们从反复解释出的和那些又温柔、又激情、又愉快的歌声中,享受的已够多了。
那个年纪已过70的歌师傅,用一种低沉的,略带一点鼻音的腔调,充满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深厚感情,唱着苗族举行刺牛典礼时迎神送神的歌词,随即由那个17岁的女孩子接着用一种清朗朗的调子和歌时,真是一种稀有少见杰作。即或我们一句原词听不懂,又缺少机会眼见那个祭祀庄严热闹场面,彼此生命间却仿佛为一种共通的庄严中微带抑郁的情感流注浸润。让我想象到似乎就正是2000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到湘西来所听到的那些歌声。照历史记载,屈原著名的《九歌》,原本就是从那种古代酬神歌曲衍化出来的。本来的神曲,却依旧还保留在这地区老歌师和年青女歌手的口头传述中,各有千秋。
年纪较长的女歌手,打鼓跳舞极出色。年纪极轻的叫龙莹秀,脸白白的,眉毛又细又长,长得秀气而健康,一双手大大的,证明从不脱离生产劳动。初来时还有些害羞,老把一双手插在绣花围腰裙的里边。不拘说话或唱歌,总是天真无邪的笑着。像是一树映山红,在细雨阳光下开放。在她面前,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值得含笑相对,不拘唱什么,总是出口成章。偶然押韵错了字,不合规矩,给老师傅或同伴指点纠正时,她自己就快乐得大笑,声音清脆又透明,如同大小几个银铃子一齐摇着,又像是个琉璃盘装满翠玉珠子滚动不止。事实上我这种比拟形容是十分拙劣很不相称的。因为任何一种比方,都难于形容充满青春生命健康愉快的歌声和笑声,只有好诗歌和好音乐有时还能勉强保留一个相似的印象,可是我却既不会写诗又不会作曲!
这时,我回想起40多年前作小孩时,在家乡山坡间听来的几首本地山歌,那歌是:
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
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
娇家门前一重坡,别人走少郎走多,
铁打草鞋穿烂了,不是为你为哪个?
当时我也还像个看牛娃儿,只跟着砍柴拾菌子的听他们信口唱下去。知道是年青小伙子逗那些上山割草砍柴拾菌子的年青苗族姑娘“老弥”“代帕”唱的,可并不懂得其中深意。
可是那些胸脯高眉毛长眼睛光亮的年青女人,经过了40多年,我却还记忆得十分清楚。现在才明白产生这种好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好歌不会生长,这些歌也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这些歌是苗汉杂居区汉族牧童口中唱出的,比起许多优秀苗歌来,还应当说是次等的次等。
苗族男女的歌声中反映的情感内容,在语言转译上受了一定限制,因之不容易传达过来。但是她们另外一种艺术上的天赋,反映到和生活密切关联的编织刺绣,却不待解释比较容易欣赏理解。这里介绍的挑花绣,是自治州所属凤凰县收集来的。地名凤凰县,凤穿牡丹的主题图案,在这个地区保存得也就格外多而好。图案组织的活泼、生动而又充满了一种创造性的大胆和天真,显然和山歌一样,是共同从一个古老传统人民艺术的土壤里发育长成的。这些花样虽完成于19世纪,却和2000多年前楚文化中反映到彩绘漆器上和青铜镜子的主题图案一脉相通。同样有青春生命的希望和欢乐情感在飞跃,在旋舞,并且充满一种明确而强烈的韵律节奏感。可见,它的产生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实源远流长而永远新鲜,是祖国人民共同文化遗产一部分,不仅在过去丰富了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内容,在未来,还必然会和年青生命结合,作出各种不同的有光辉的新发展。为的是人民已自己当家作主,凡是美好的事物,优秀的天赋,必然都会受到重视,并且得到合理的发展。
作者简介
苗族史诗的历史叙述 篇12
在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 流传着许多有着丰富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文学形式, 苗族史诗, 也就是古歌, 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史诗》分为五部分, 包括六千多行。这些史诗包含了最初的神话性叙事, 记录了苗族先民生活的经历和艰苦的斗争。在这些史诗中, 《金银歌》叙述了远古的开天辟地、铸日造月等有关天地、日月的故事。这些都展示了苗族先民对自然、宇宙和万物一切的认识, 也是最初先民们思想形成的最初阶段, 他们对自然充满了崇拜和原始的认识, 同时也思考着万物一切的形成和生长规律。这记录和叙述了苗族先民最早的思想认识和满足了后世对远古的想象与崇拜心理。
另一部史诗《古枫歌》记录了种子之屋、寻找撒播种子、砍伐古枫等故事, 这展现了苗族先民的崇拜意识, 他们对枫树的图腾有着别样的认知, 这是原始思维里对某种生物、植物的崇拜心理。还有《蝴蝶歌》这部史诗, 记录了蝶母诞生、弟兄分居、打杀蜈蚣、寻找木鼓、追寻牯牛、打猎祭祖等故事, 这是对苗族先民传统仪式和风俗的叙述, 让后世了解了远久的先民们如何祭祀祖先和举行祭祀仪式。史诗《洪水滔天》是关于姜央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叙述, 也是对人类最初由来的原始想象和祖先崇拜。
二、叙事的形式
在苗族史诗中, 叙述历史的形式和结构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史诗的叙述结构有着明显的特征, 结构庞大、气势恢宏、包罗万象。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都体现出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 让后世在史诗的结构中就可看出千百年来苗族的历史和民族心理、性格特征。形式牵制着史诗的内容, 固定的体制格式可以联系其史诗创作民族的各种文化因子。
在苗族史诗中, 这些民间艺术家运用盘歌问答的方式和生动贴切的比喻, 能将史诗中先民所构造的神话世界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虚实相构, 变幻无穷, 拟人比事, 丰富多样。少数民族的文学特点是很多地区还保留了口头传统, 这使得它更多的将最原始的民间状态保存其中, 并没有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而丧失特色。
在著名的苗族史诗《亚鲁王》中, 它运用了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 有叙事的形式吟唱, 有用相互道白的形式问答, 并且采用了形容、比喻、拟人、描述的表现手法。唱词以散文诗的叙述为主, 在歌唱过程中只强调押调, 不追求押韵, 变化多端, 韵律优美。
三、英雄史诗《亚鲁王》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广泛流传于麻山苗族地区, 它是关于苗族英雄史诗的重大发现, 它为苗族文学宝库的丰富起到了重要的保存作用。它是一部关于麻山苗人在丧葬仪式中对先民亡灵返回亚鲁王国时代历史唱诵的神圣诗篇, 是一部活形态存在的大型史诗, 是麻山苗人创作的一部精神圣典。据专家进行调查, 苗族歌诗散布在麻山紫云、望谟、罗甸等地区, 他们对《亚鲁王》相关唱诵的内容有所不同, 但也有共同相通的地方, 那就是关于苗族首领亚鲁王征战的故事。这些史诗的描绘中, 有两次大型战争的场景, 总共有10000万余行诗。记录了亚鲁王历经的创世、立国、创业及其发展过程, “亚鲁王”这一生动、伟大的形象, 就是这样在千百年间的流传中, 逐渐积累和完善的。
在这部英雄史诗中, 详细描述了每一代王的创世故事。记载的故事有开天辟地、万物起源、宗教习俗等相关历史和想象的传说。《亚鲁王》以史诗的形式描述了苗族在想象中对故国故事的记忆, 是研究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集中体现了苗族史诗的特色, 彰显了它文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神话学、艺术学、美学、语言学等方面的价值。
在以往的苗族通史中关于苗族是如何从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迁徙到贵州, 又如何征战定居开发的, 描述极为简略。但是英雄史诗《亚鲁王》填补了两千多年前这段苗族口述历史的空白。可以说它的发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极其高的艺术价值, 体现了史诗对于苗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意义。
四、史诗的价值
苗族史诗除奇特的神话幻想之外, 还详尽地记载了苗族族源、古代社会状况和风俗人情, 可以说不妄史诗的名称, 真正的记录了历史, 让苗族先民的生活和状态以文学的形式展现在后世的面前。可以说, 苗族史诗是最珍贵的、活在苗人心中的历史, 是最真实和动态存在的历史。《亚鲁王》传唱了几十个世纪, 而在更久远的以前, 史诗以它别样的形式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苗族史诗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内容, 具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作为苗族丰富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之一, 其口述历史的方式将苗族文化的特征和苗人的思维方式作出了真实的反映, 也将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歌谣特色融入在了史诗的行间。同时, 在这其中, 我们还看到了苗族社会历史发展中, 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观念和形态, 让这种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不断的积累中展现光彩。因此, 史诗作为文化遗产对于苗族乃至于人类社会而言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摘要:史诗作为记载原始历史和远古生活的重要题材对少数民族的人们起到了凝聚和延续的作用。在我国贵州清江水一带的苗族地区里, 流传着多种民间史诗, 而这些民族史诗多以叙事诗为主, 是苗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记录。本文将探索苗族史诗所叙述的历史和其极高的价值。
关键词:苗族,史诗,历史
参考文献
[1]伍隆萱, 李炳泽.《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评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4期.
[2]过竹.《苗族文化的历史特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3]吴一文.《口传经典与民族精神——论苗族史诗与苗族历史文化》.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4]马丽亚.《苗族传统文化浅析》.西部文化.
【美术教学苗族】推荐阅读:
美术与生活美术教学05-16
美术作品美术教学07-10
初一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美术教学总结09-11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谈创造教育与美术教学07-03
教学改革美术教学09-20
美术课程教学07-01
美术板书教学07-28
美术设计教学07-31
美术高效教学09-03
美术剪纸教学09-14